88教案网

高一政治《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案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的任务之一。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帮助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高一政治《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高一政治《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案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含义。

2、理解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坚持按劳分配原则的意义;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

3、联系经济生活中的实际,初步认识我国目前存在的多种分配方式,并确认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看问题,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收入分配差距,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和社会生产的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按劳分配是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的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第一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导入:利用MTV动画《1234567多劳多得》歌曲以及卡通人物猪太的动画将课题展示出来,并在播放动画前提示:请留意歌词,猪太告诉我们什么呢?猪太的收入方式是属于哪种分配方式呢?(学生都可以指出猪太告诉我们要多劳才能多得,要勤劳致富,但是有少数学生把多劳多得等同于按劳分配,及时发现学生的思维误区并给予指正。)

(本框题所涉及的内容实际上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所谓经济制度是一定社会中占主体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它主要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和产品的分配方式。因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包括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两个方面。其中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我们这节课所要讲的便是经济制度中的分配制度。)

1、按劳分配为主体

(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客观必然性

分析点拨:为什么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①生产决定分配。(这种分配方式与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根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最终决定分配方式。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和多层次的状况,不可能实行单一的分配方式,必然存在包括按劳分配在内的多种分配方式。)

②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③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这种分配方式,尤其是确立让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生产积极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对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因此,发展市场经济,就必须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

(2)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①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分配的范围:在公有制范围内

分配的依据:以向社会提供的劳动为尺度

分配的内容:个人消费品

分配的结果: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下列属于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分配基本原则的具体形式的有D

①张某在私营企业中获得的工资收入

②王某在农村集体经济承包经营中获得的收人

③李某在国有企业中获得的福利性分配收人

④孙某在国家机关工作获得的工资收入

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②④

合作探究:

*目前我国的公有制经济,生产力总体水平还不够高,劳动产品也没有极大地丰富。在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这两种分配方式中,应该实行哪种分配方式?说出你的答案,并陈述理由。(按劳分配,理由略)

*目前我国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存在着明显差别,劳动还是谋生手段。在平均分配和按劳分配两种方式中,哪一种更合理、更能促进生产的发展?说出你的答案,并陈述理由。(按劳分配,理由略)

②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

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第一、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可能性)(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第二、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生产决定分配);

产品采取何种方式分配同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直接联系,现阶段我国生产力没有实现高度发达,劳动产品还没有达到极大丰富的程度,不具备按需分配的物质条件。当然,生产力也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也不必实行平均分配。

第三、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目前,我国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存在着明显差别,劳动还是人们谋生的手段,还没有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因此,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必须体现人们劳动的差距,不能搞平均分配,这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③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

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④按劳分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居主体地位

第一,从整个社会收入分配结构看,虽然在全社会范围内存在多种分配方式,但由于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在公有制经济中就业的劳动者占多数,因此,按劳分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居主体地位。

第二,从公有制企业中劳动者收入结构看,虽然公有制企业的个人收入来源逐渐多样化,但是,在劳动者的各种收入报酬中,按劳分配的部分仍然占较大比重。

第三,从按劳分配对其他收入方式的影响看,公有制企业劳动者按劳分配的收入量,是其他所有制经济活动中劳动者收入水平的参照标准。如我国规定的行业最低工资标准,就是以公有制企业中确保劳动者的基本生活水平而制定的。

思考探究:

小吴的爸爸是一家国有企业的总工程师,月月有工资,年终有奖金;妈妈在一家外资企业做财务工作,去年增加了工资;姑姑是农民,除了承包集体土地种植蔬菜外,兼营蔬菜收购和运输,收入也有所增长;二叔开了一家个体杂货店,虽然忙些累些,可收入不少;三叔与他人合办了一家服装厂,自己直接经营,去年的税后收入比小吴爸爸妈妈的收入总和还高出一倍。

小吴的爸爸和姑姑主要按什么方式取得收入?

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目前收入分配方式有什么特点?

归纳:小吴的爸爸和姑姑分别在国有企业和村集体工作,他们的收入主要是按劳分配取得的收入;反映了我国目前收入分配方式的主要特点是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个人收入形式多样化。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除了按劳分配以外,还存在其他多种分配方式,主要包括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个体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收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从而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

①个体劳动者的收入: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收

②特点:他们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不仅要付出劳动、谋划发展,还要承担经营风险。(是劳动收入,不是剥削收入)

③对其政策:个体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

按劳分配与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的区别:

按劳分配

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

所有制基础

公有制经济

个体经济

分配的范围

公有制的劳动者

个体劳动者

收入情况

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并同经济效益联系在一起

按个体劳动者经营状况进行分配

地位

主体

非主体

(2)按生产要素分配

①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含义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简单地说,就是根据各个生产要素在商品、劳务的生产和流通中的投入比例及贡献大小来分配国民收入。)

何谓生产要素:为了进行产品的生产而投入的各种经济资源。生产不同的产品需要各种各样的物质要素的投入。这些物质要素就是生产要素。在现代,劳动、资本、土地、信息和管理等都是基本的生产要素。

②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

③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

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进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小结

试试身手(详见幻灯片)

课后探究:调查自己家里的收入情况,分清哪些收入是按劳分配所得,哪些是非按劳分配收入,并进一步分析现在的收入形式与以前相比有哪些变化,这种变化给家庭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精选阅读

高一政治《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导学案


高一政治《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导学案

1、教育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我国分配制度的内容。
(2)理解我国分配制度的所有制基础。
(3)知道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4)理解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和作用。
(5)掌握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及其意义。
【能力目标】
(1)准确把握我国实行按劳分配制度的内涵、必然性及地位的理解能力。
(2)通过市场经济来分析我国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然性和积极意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坚定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优越性的信念,增强拥护党的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2)树立劳动光荣的信念,增强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2、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按劳分配的内涵、必然性及其意义,对按劳分配“主体”的理解。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必然性。
(2)教学难点: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形式。
3、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问题探究法、联系实际法。
4、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某村是个拥有固定资产10亿元、集体固定资产人均100万元的富裕村。该村从分配制度上防止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的“富贵病”;鼓励富裕起来的村民以劳动为荣、在劳动中享受健康人生,陶冶情操,升华人格。
在收人分配上,该村实行工资制,年老农民享受退休金,村民享受公费医疗,学生和儿童公费入学入园。该村致富不忘贫困地区落后地区的人们。十多年来,用于扶持贫困地区、希望工程的款项总计达数千万。
[学生思考]:该村在收人分配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该村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并实行社会福利制度,既注重提高效率,又注重促进公平。
【进入新课】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
【知识原理】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一)按劳分配的含义、基本内容和要求
1、含义: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2、基本内容和要求: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的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同学们重点掌握】按劳分配的适用范围——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分配尺度(标准)——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分配内容——个人消费品;分配结果——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探究】材料一:目前我国的公有制经济,生产力总体水平还不够高,劳动产品也没有极大地丰富。在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这两种分配方式中,应该实行哪种分配方式?
材料二:目前我国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存在着明显差别,劳动还是谋生手段。在平均分配和按劳分配两种方式中,哪一种更合理,更能促进生产的发展?
学生回答:只能实行按劳分配,不能实行按需分配和平均主义,这是由我国的公有制经济决定的,还有生产力水平不高及劳动的性质和特征等主要因素决定的。
老师:回答的非常正确,下面我们具体来分析下按劳分配的原因。
3、按劳分配的原因
(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3)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4、按劳分配的意义
(1)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性——个人
(2)有利于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技,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个人
(3)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社会
5、按劳分配所处的地位。
按劳分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居于“主体地位”,这是由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决定的。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材料】小明的爸爸是一家国有企业的工程师,月月有工资,年终有奖金;妈妈在一家外资企业做财务工作,去年增加了工资;姑姑是农民,除了承包集体土地种植蔬菜外,兼营蔬菜收购和运输,收人也有所增长;二叔开了一家个体杂货店,虽然忙些、累些,可收人不少;三叔与他人合办了一家服装厂,自己直接经营,去年的税后收人比小明爸爸、妈妈的收人总和还高出一倍。
问题思考:小明的爸爸和姑姑主要是按什么方式取得收人?
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目前收人分配方式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小明的爸爸和姑姑主要是按劳分配收人。
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收人形式多样化。下面我们具体来探究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主要问题。
1、什么是按生产要素分配?
指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按贡献参与收益分配。
2、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哪些?
劳动资本技术管理土地等。
3、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
(1)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
(2)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3)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增加居民的收人、推动经济发展。

第八课《国家收入的分配》知识点汇总


第八课《国家收入的分配》知识点汇总

1.财政、预算、决算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财政:指国家的收入和支出。

预算: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

决算:上一年度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

2.什么是政收入?其来源有哪些?

含义: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就是财政收入。

来源: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以及其他收入。其中主要来源是税收收入。

3.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1)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二者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只有加快经济发展,大力增加社会财富总量,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

(2)分配政策: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相反,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太少,将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尤其会降低财政对经济发展支持和调控的力度,最终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因此,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4.财政支出的含义是什么?种类有哪些?

含义:是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

种类(按具体用途分):可以分为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

5.财政收支平衡、财政赤字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财政收支平衡:指当年的财政收入等于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节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

财政赤字: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

在国家财政预算和决算中,收入和支出相等是最理想的状态,它表明国家筹集的财政资金得到了最充分的利用。

6.我国财政的作用是什么?

(1)集中力量办大事:①国家财政支持基础设施和工程建设,充分体现了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②国家可以通过对财政收支水平的调控促使经济平稳运行;③国家可以通过财政手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2)为人民生活提供保障:①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②财政是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保证;③财政是实现收入公平分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高一政治《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案


高一政治《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案
第一章神奇的货币
第一节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一、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
2、教学难点:外汇、汇率;物物交换的困难;货币在商品交换过程的作用
3、本节地位:神奇的货币是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的起始课,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离不开货币,现代社会巧妇难过无币之生活。货币既是生活所离不开的,也是经济学中重要的基本概念。这一节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了货币的起源,解剖了货币的本质,解释了货币的职能。
二、教学准备
多媒体技术
三、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价格、纸币、常用的信用工具、外汇和汇率的含义。
(2)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物物交换的困难和货币产生的必然性。
(3)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联系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货币的看法,说明应当如何正确对待金钱。
(4)运用初步掌握的信用工具的知识,联系实际谈谈信用工具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2、技能目标:
(1)培养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2)从一个具体材料入手,简要概括在商品交换的长期发展过程中货币出现的必然性及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使学生在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分析总结出对货币含义的理性认识。
(3)通过简要说明纸币的含义和作用,使学生懂得制造假币是违法行为,并了解爱护和正确使用人民币的相关知识,提高鉴别假钞的能力。
(4)通过演绎信用卡、支票等几种信用工具的使用,使学生感受到现代经济生活中学会正确使用信用工具的好处和便利,增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相关知识和能力的意识。
3、情感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逐步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既要认识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又不盲目崇拜金钱;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
四、学习内容分析
这一课以货币的产生和演变为主线,正文部分分析了货币的本质,归纳了货币的职能,并简介了信用工具和外汇。辅助文部分点击了商品的价值、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等重要概念,链接了相关事例和资料。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分析现象、亲历现象中,揭示货币的神秘面纱;在演示信用卡、支票、汇票、外汇中,认识信用工具的用途。
五、学习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买东西要用钱这是三岁小孩都知道的常识,日常生活中所讲的钱,在经济学中我们称之为货币。商品和货币有着密切的关系,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体会得到,要想得到商品就必须付出货币,二者似乎是一对孪生兄弟。那么历史上货币和商品是同时出现的吗?货币的本质又是什么呢?要弄清这些问题,我们就必须来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学生活动:通过教师引导,回忆生活活动,感知生活离不开金钱,从而引发探究欲望和兴趣。
(二)新课教学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货币的本质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仔细阅读第一段,同时提出问题:要了解货币,首先要了解商品。
(1)、商品及其价值
商品使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讨论,是不是一切物品都是商品?什么样的东西才能成为商品?
学生活动:思考P2两个问题,讨论后作出进行点评。
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不叫商品;劳动产品只有用来交换才是商品。
教师活动:商品既然是劳动产品,它里面就消耗了人类劳动,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叫商品的价值。
(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思考,购买商品是需要货币的,商品和货币是不是一起产生的?
学生活动:学生就所提问题展开讨论,并发表见解,
教师活动:针对学生的见解作点评,对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货币的产生比商品晚的多,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了解货币的产生过程,并思考P3三个思考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最初的商品交换是物物直接交换,随着交换的扩大,交换的难度越来越大。因为交换成功必须是交换双方都需要对方的商品。在交换中人们发现,某种商品大家都乐意接受,把自己的商品先换成它,在用它去换自己需要的商品,只要交换两次就成功了。于是,这种大家都乐意接受的商品,就逐步从商品中分离出来,成为商品交换的中间媒介,我们把它叫做一般等价物。
在历史上,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很多,后来,一般等价物又发生了变化呢?请看课本。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找出问题。
教师活动: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
人们固定的用金银而不是其他商品来充当一般等价物。这是为什么?(引导学生找出金银的特点)。
教师总结:当人们固定的用金银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时候,我们就把金银这种商品叫做货币。因此,货币就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教学过渡:货币产生了,它是干什么的?在商品交换中起什么作用呢?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
教师活动:总结点评。这就是货币的职能问题。
2、货币的基本职能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看教材第3-5页,看看货币有哪两种基本职能?分别是什么意思?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找出问题。
教师活动:总结讲评。
(1)、货币有两种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2)、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就是作为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子,把商品的价值,也就是包含的人类劳动多少用金银表示出来。
提出问题:金银为什么成为价值尺度,衡量商品价值大小?
教师点评:因为金银是商品,有价值,可以与商品价值作比较。
用金银表示出来的商品价值大小,就叫做商品的价格。平时我们说某种商品多少钱,就是指商品的价格。
需要说明的是,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时,不需要现实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即可。
(3)、流通手段。
教师活动:同学们看教材第4页,思考这种商品交换活动与直接的无物交换有什么不同?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找出问题。
教师活动:总结讲评。
在直接的物物交换中,卖和买两个过程是同时进行的,不可以分开的。货币产生后,商品交换是以货币为中间媒介进行的,交换活动分成卖和买两个过程,卖和买在时间上、空间上都可以分开。想一想生活中的交换活动是不是这样?
这种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就叫做商品流通。用公式表示:商品――货币――商品。
教师点拨:在商品流通中,货币发挥了什么作用?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中间媒介,这种作用或者叫职能,叫做流通手段。
教师点拨:在商品流通中,货币能否是观念中的货币,而不用现实货币?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必须是现实货币,因为它是财富的代表。
教师活动:同学们看教材第5页一二自然段内容,思考:货币产生后的商品交换方式,给商品生产者带来什么样的威胁?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商品流通中,由于买卖是分开的,生产者只有卖出商品,付出的劳动才能得到补偿,否则,就会亏损,甚至破产倒闭。因此,生产者必须为购买者着想,生产适销对路、质量好的商品。
教师活动:同学们想想,货币可以交换一切商品,是不是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越多越好?
教师点评:不是的。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
(4)、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
教师活动:同学们,现代经济生活中,货币除了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外,还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大家可以看课本P5页,了解一下。
3、纸币
教学过渡:货币是用金银充当的,但是,现实生活中,人们买卖商品却是使用的纸币,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下面我们就学习纸币的有关知识。
(1)纸币的产生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6页第一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什么是纸币?纸币为什么能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找出问题。
教师点评: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因为在商品流通中,人们只关心货币能否带来价值相等的商品,不关心它本身是否足值,所以,可以用货币符号――纸币,代替它执行流通手段职能。这样就产生了纸币。
教师活动:既然国家有权发行货币,是否可以随意决定纸币的发行数量呢?
(2)纸币的发行规律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发行过多会引起物价上涨,;发行过少,阻碍流通。生活中出现的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现象,往往是与货币发行违反发行规律有重要关系。
(3)制造假币是违法行为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6-7页,说明刑法中的这些规定对你有什么启示?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探索问题。
教师引导:通过学习这些规定,应该明确:制造假币是一种违法行为,应受到法律制裁;人民币在我国经济和人民生活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爱护人民币是每个公民的责任;要提高鉴别假币的能力。
(三)课堂总结、点评
本节内容讲述了货币的有关常识,主要知识框架如下:
商品交换――――货币――――一般等价物――――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纸币――――含义、产生、发行规律、正确对待使用纸币
六、学习评价分析
1、课堂检测
(略)
2、课余作业
人们用1000千克大米交换一两黄金,这种交换活动是不是商品流通?为什么?
3、教学体会
本节学习货币的有关知识,根据新课程目标要求,要紧紧抓住货币的产生、本质、基本职能、纸币这一主线,引导学生思考、理解。涉及的相关链接知识让学生了解即可,不可以展开,否则,一是冲淡主体知识学习,使学生越学越深,越不能理解,二是影响教学进度。教学中注意双相互动,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中,自主探索、领会有关生活现象中包含的经济学道理,学会独立分析,切忌机械记忆。

高一语文下册《一个人的遭遇》教学案例


高一语文下册《一个人的遭遇》教学案例

一、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一个人的遭遇》是苏教版必修2第二专题“和平的祈祷”中的第一篇课文。在这部以描绘战争给普通人带来的灾难为主题的作品中,肖洛霍夫借助于一个老兵对战争的回忆,讲述了战争给普通人的心灵和生活带来的巨大创伤,也同时展现了其在灾难面前流露出的人性的坚韧与伟大!

2、学情分析:

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初次接触这样篇幅较长的外国战争小说,且要在一课时内消化吸收有一定难度;另外小说是节选,用的又是口述式,与常见的“口述实录”相似,因此阅读理解上肯定会有障碍,所以课前需要做好充分的预习。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对作品的研读、探讨,了解主人公在战争中的悲惨遭遇;学会通过对细节的品读来体会人物的心灵世界与高尚品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课前要有充分的预习,学生能对文本有整体感知;课堂上采用文本研习的方法,品读感人细节与精彩语段,学会精读文本。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启迪学生反思战争的危害,感受战争中人性的光辉,珍视生命珍爱和平。

4、教学重点:体会深重的战争创伤以及人在灾难面前所展现的高贵品质。在与文本对话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探究,理解与领悟人物品性的坚韧与伟大。

5、教学难点:深刻的情感体验。对于新时代和平时期的学生来说,这种体验有点遥远而陌生,所以文章结尾处作者的心愿抒发对学生来说比较困难。

6、设计理念及教学策略:

新课程主导一切以学生为本,全面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倡导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理念,因此在本教学设计中,主要体现为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研读探究讨论过程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生与本之间的对话交流使教材的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

教学这篇课文,我不想依照小说的要素来对文章进行条分缕析,而是希望通过文本的研读引导学生体验情感,感受战争的罪恶与人性的光辉;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战争和战争文学,培养起学生关爱生命、珍惜和平的情感。设计中主要采用了余映潮老师的主问题教学法,为本文课堂教学设计了一个核心问题——小说最感动你的地方在哪里?用具体语句或情节说说理由。围绕这个主问题再设计几个子问题展开讨论。

7、课时安排:1课时

8、教学设计流程:(详细过程见教学实录)

一、画面导入,走近战争

【设计意图:导语是每节课的窗户和眼睛,精彩的导语能让学生的眼睛亮起来。战争是个严肃的话题,触目惊心的画面,动情深沉的话语能让学生快速进入课堂氛围。】

二、文本研习,交流探讨

1、从眼睛的描写中引出不幸遭遇,梳理情节。

【设计意图:情节在人物形象塑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小说尽管是节选部分,但篇幅还是比较长,利用小说引言中的这句描写眼睛的句子,目的就是为了让他们在预习的基础上很快进入文本,进而梳理出情节,为后面深入挖掘文本奠定基础。】

2、从小说面世后的反响引出感动细节,深入挖掘。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本堂课的重点。揭示战争的罪恶固然是本文的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是展现人物的精神品质,战争中不垮的人性光辉。就如肖洛霍夫自己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仪式上所言:我希望我的书,能够帮助人们变得更完美,心灵变更纯洁,能够唤起对人的爱,唤起人们积极地为人道主义和人类的进步理想二斗争。因此在教学设计上就不能把重点放在不幸遭遇与战争灾难上,而应该通过对细节的挖掘、对人物精神境界的探索上。】

3、从结尾作者的抒情语句中引出主题的深化,攻破难点。

【设计意图:小说在索科洛夫叙述完自己的经历后,继而出现的是结束全篇的充满了感情的、含有深刻抒情意味的作者的结语。对这部分内容学生容易疏忽,设计这一环节就是为了让学生对全文有一个整体把握,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

三、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二、教学实录:

(一)、画面导入,走近战争

(幻灯出示战争画面)

师:看着这一幅幅画面,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想到的是血肉横飞,哀鸿遍野;

生:我想到的是驰骋疆场,杀敌立功。

生:我想到的是生灵涂炭,妻离子散。

师:是啊,战争是灾难,是毁灭,是生离死别,是孤儿寡母的泪水!看着这一幅幅满目疮痍、震撼人心的画面,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俗话所说的“宁做治世犬,不做乱世人”的无奈与心酸。战争,在走过它的艰难历程之时,也在途经的人们身上碾下无法消逝的伤痕……

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文章,走近战争文学,感受一个人的遭遇。(板书课题)

(二)、文本研习,交流探讨

1、从眼睛的描写中引出不幸遭遇,梳理情节。

师:这是苏联作家肖洛霍夫根据一个人在战争中的真实遭遇所写的一篇小说。在小说主人公身上,我们似乎可以看到战争给他留下的伤痕。作者在引言部分写到:“你们可曾看到过那种仿佛沉浸在极度悲痛中的、充满了绝望的忧郁、叫人不忍多看的眼睛吗?”(幻灯出示)同学们,这样的一双眼睛,该经历了怎样的遭遇!?谁来说说“我”都经历了哪些事件?从“我”出发上前线开始说起。

生:“我”上前线,和妻子分离,“我”用力推开妻子。然后我到战场,做运输兵。后来被德国人抓住了,受尽折磨。后来找到机会,俘虏了一个德国少校回到了自己的队伍。然后是接受治疗,然后写信回家。从邻居来信中,知道妻子和女儿都被炸弹炸死了。再后来过了几个月,“我”又惊喜地知道了儿子还活着,并且做了军官,正在前线和德国人作战。然后,有一天,儿子部队的人来通知“我”,说儿子牺牲了。后来战争结束,“我”到一个战友那去开车。偶尔的机会,捡到一个孤儿。“我”收养了这个孤儿,和他相依为命。再后来,“我”开车撞死了一头牛,驾驶证被没收了,“我”带了孩子到别的地方去流浪。

师:还有没有补充的?

生:没了,都被他讲完了。(有同学笑)

师:看来刚才那位同学复述得很完整,他做了充分的预习工作,让我们为他鼓掌。(带头鼓掌,全班响起热烈的掌声。)

师:这是怎样的人生啊!索科洛夫的一生就是一个“被空前强烈的战争风暴”连根拔起的人的不幸流浪的历史。(板书:不幸战争)

2、从小说面世后的反响引出感动细节,深入挖掘。

师:1956年12月31日,小说在《真理报》上破例发表,一时洛阳纸贵,这两天的报纸被人抢购一空;莫斯科广播电台当时广播小说全文,行人在街头驻足聆听,不顾寒风扑面,泪眼模糊;传到中国后也使多少人泪飞成雨,小说的译者草婴就是噙着眼泪翻译它的。小说为什么具有如此不可抗拒的艺术感染力?是什么倾倒了千千万万的读者?难道仅仅是索科洛夫的不幸遭遇引起的吗?请同学们从课本中找出具体情节加以品析,说说最感动你的地方在哪里,为什么?

生:最感动我的细节是文中的“我”到儿子的部队去看牺牲了的儿子。“我走到棺材旁边。我的儿子躺在里面,可他已经不是我的啦。我的儿子是个肩膀狭窄、脖子细长、喉结很尖的男孩子,总是笑嘻嘻的;但现在躺着的,却是一个年轻漂亮、肩膀宽阔的男人,眼睛半开半闭,仿佛不在看我,而望着我所不知道的很远的地方。只有嘴唇角上仍旧保存着的一丝笑意,让我认出他就是我的儿子小多里----我在远离故乡的德国土地上,埋葬了自己最后的欢乐和希望----我的心里仿佛有样东西断裂了……”这里我读了特别难受,终于理解了什么是“白发人送黑发人”!

师:你说得很好,这里也让老师想起一句话,叫做“哀莫大于心死”,作为父亲的“我”,就是“心”死了。

生:最感动我的细节是文中“我”回到家乡,在原来是家的那个大炸弹坑前的那两句话,也很感人。在这个细节中,我读出来了一种深层次的东西:战争的罪恶。战争,让原来很幸福的家庭,变成了废墟,让亲人阴阳分隔,永不能相见。

师:你抓住了一个特写镜头,很敏锐,见解也很深刻,可见你读得很细致。我们大家也一起来品读一下。(全班齐读,师板书:悲痛——战争罪恶)

师:同学们读得很动情,下面我们继续感动之旅,谁来说说?

生:最感动的细节是领养凡尼亚那些语句。有了凡尼亚,索科洛夫的生活变得与以前不同,他好像换了一个人。例如38页最后,“我跟他睡在一块儿,好久以来头一次很安宁地睡去了。”

师:这样的安宁让人心酸,类似的句子还有吗?

生:还有地第39页上面,“他睡在我的胳肢窝下,好像一只麻雀栖在屋檐下,我的心里快乐极了,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他那对眼睛呀,亮得像雨后的黑夜的星星!他那么惹我喜爱。”索科洛夫将他满腔的爱给了在战争中同样不幸的小孩,我能感觉到他从心里流淌出来的真情。

师:你说得很好,其他同学还有没有找到?

生:还有地37页最后一段,当“我”告诉他“我”是他爸爸后,他“扑在我的脖子上,吻着我的腮帮,嘴唇,前额,同时又像一只太平鸟一样,响亮而尖利地叫了起来,叫得连车厢都震动了……”凡尼亚的动作和叫声反映出他内心无比激动与喜悦,意味着从此以后他就不用再流浪街头餐风露宿了。

师:那你能不能试着读出这种情感?

生:(一开始不好意思,在鼓励之下小声地读了。师建议全班齐读这一段)

师:关于索科洛夫,他自己早已是千疮百孔了,但是,他还是一下子就打定主意要给这个小雏儿遮风挡雨,让他重回爱的怀抱。而他的这一决定,就意味着,他要承担重新抚养一个孩子的无数辛苦与责任啊!所以,每次读到这里,我都要情不自禁地感叹,人啊,你可以是多么地坚韧与伟大!让我们为如此善良美好、坚韧伟大的人性而鼓掌! (学生鼓掌师板书:坚忍、善良——人性光辉)

师:我们刚刚谈到,凡尼亚的出现使索科洛夫很快乐,那么是不是说,有了凡尼亚,索科洛夫从此就过上最安宁、最幸福的生活了呢?

生:不是,40页中间“这颗悲愁的心不让我在一个地方长呆下去”说明他的内心仍是忧伤的。

师:“我心安处是我家”,不能长呆,可见心难安!还有谁再来说说?

生:40页最后一段,“我的心震荡得厉害,得换一个活塞了”“有时候,它收缩和绞痛得那么厉害,眼睛里一片漆黑”“差不多天天夜里梦见死去的亲人”“夜里醒来,整个枕头总是给泪水浸透了”这些都说明他的心并没有完全走出黑暗,他并没有过上最幸福的生活。同时也说明,战争给人带来的伤害太大了,任何人恐怕都很难迅速走出。

师:这段话道出了索科洛夫的心灵世界——战争的阴影与伤痕是永远磨灭不了的,让我们一起朗读这一段,感受这份深沉的痛!

生:齐读40页最后一段。

师:由于自己的不幸,他更能理解和同情别人的不幸,由于自己失去了家园,他更能理解和同情那些无家可归的人的艰难。他克服了自己的悲痛,不顾独身抚养幼儿的困难,收养了失去双亲的小凡尼亚。凡尼亚的出现让我们可以从更多侧面了解索科洛夫,索科洛夫的性格也就更全面了,他的形象也就更丰满了。

这是一个逼真朴实的英雄形象,他没有光彩夺目的外表,没有气壮山河的言论,甚至也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他只是一个在战争中挺过来的普通人。然而其身上展现出来的坚毅与善良却让我们在一曲悲凉沉郁变得命运交响乐中听到雄浑激越的战士歌声。

【资料】(幻灯出示):1、这个普通的俄罗斯人,在他的祖国遭遇到严峻考验的年代,在无法挽回失去一切的情况下,他做到了在内心战胜充满沉痛的悲剧的个人命运,做到了以生的名义,用生去征服、去战胜死。

——(苏联评论家)德·勃拉果依语

2、肖洛霍夫不是用战争中的悲剧来换取读者廉价的眼泪,他是通过叙写普通人对命运的抗争而唱响了一曲人性的赞歌。

3、从结尾作者的抒情语句中引出主题的深化,攻破难点。

师:索科洛夫的故事在将近两小时的叙述中结束了,读懂了索科海味人的故事,就能感受到最后一节文字的震撼力。作者在感慨唏嘘之余,凡尼亚的挥手为什么会让作者感到“仿佛有一只柔软而尖利的爪子,抓住了我的心”,这是种什么样的感觉?为什么不想让孩子看到眼泪?

生:是心痛的感觉,一种悲悯的情怀。

师:心痛、悲悯,你用了两个很精辟的词,一语中的。那为什么不想让孩子看到眼泪?

生:大家对战争都是难过的,孩子忘却了,他是快乐的,他的健康的小手和其父亲的粗糙的大手对比,勾起了作者对战争的回忆,孩子的可爱反衬出战争的残酷。孩子的健康礼貌可爱让作者油然而生的是对孩子的保护。不想让孩子知道这样的痛苦,不想让他知道真相,让不幸的儿童保持一颗童心,这是作者心愿的抒发。

师:由上我们可以看出,在战争中受害的不仅仅是索科洛夫一个人,而是像索科洛夫这样的无数受难的普通人,是一个民族在战争中的遭遇,是人在战争中的遭遇。索科洛夫的泪水浓缩了民族的苦难。在他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人性的伟大与崇高!即使在最残酷的命运面前、在摧残人性的战争中,一个真正的“人”仍然能够保持着人性最美好的那些特质--善良,忠诚,友谊,爱情,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希望。(板书:普通人——民族——人)

三、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战争是可怕的,它能摧毁一切——家庭、亲情、希望,但他不能毁灭的是人性的尊严,不能消灭的是对于幸福的永远的期待。尽管战争与和平就像历史巨人的左右两只脚,左右左右地从远古走到今天,再从今天走向未来,但是战争废墟上相互依靠的索科洛夫与凡尼亚却让我们相信:心若在,梦就在!为了索科洛夫们的遭遇不再重演,为了凡尼亚们不再成为孤儿,为了爱好和平的人不再为战争而流泪,让我们珍爱生命,祈祷和平吧!

作业:阅读两篇文章:《请多看一眼》与《请把我埋得浅一些》,写下自己的阅读感悟。

三、教学反思:

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世界。接受美学理论强调,真正不朽的作品由作家和读者共同创作的,读者的阅读和接受是对作品的重新构建,作品意义的生成是读者与文本间的对话交流。这里的读者,既是教师又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体作用显然很重要,如果没有教师的深入的引领,有效教学很难“有效”。通过设计一个核心问题,“一问立骨”是我的设想目标。本堂课下来,学生的积极发言显示我的目标基本达到,也显示出学生对文本意义的构建有一定深度。

王荣生先生有言,合宜的教学内容有两个最起码的要求:一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内容要有意识,即知道自己在教什么,并且知道自己为什么教这些内容;二是一堂课的教学内容要相对集中而使学生学得相对透彻。从课堂设计来说,这两个要求是能体现的,但是就透彻二言,做得并不到位,大部分学生还停留在表层感动上,应该让更多的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品读。在教学本文时,固然要让学生明白战争的丑恶,但更要让他们了解战争中普通人身上的那种人性的光辉。诚如一片文章中所说的,肖洛霍夫不是用战争中的悲剧来换取读者廉价的眼泪,他是通过叙写普通人对命运的抗争二唱响了一曲人的赞歌!

四、课例点评:

精彩的导入是有效课堂不可缺少的一环节,它能使学生重视文本,很快地进入文本,进入情感氛围,体会其中的情感,也能让人有美的享受,兴趣盎然。而渲染氛围,导入情景法更是体会感悟类主题文章的首选导入法。

问题设计少而精,整堂课实际上只有一个主要问题,即小说感动你的是什么?请用文中具体的语句或情节加以说明。虽然问题少,但设计得非常巧妙,主要体现在:第一,问题围绕“感动”一词展开,紧扣主题,内容集中,方向明确。第二,问题既指向文本,也指向专题人文话题,且问题的解决必须以文本的阅读为基础,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性质。第三,问题的设置充分考虑到了所有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作答能力,让每个学生站起来都有话说。这样的问题设计,是对学生个体的尊重,也是对学生能力的承认,它不仅有利于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张扬,更有利于倡导每一个学生的积极参与,使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乐于探究,勤于思考,敢于表达,善于交流。

对教材的挖掘有一定的深度、广度与高度。在分析人物悲惨遭遇的过程中既有对文本的浅层次的研读,人物性格的把握,又将该课的主题升华为“战争中人性的光辉”。

附板书设计:

一个人的遭遇

——苏联肖洛霍夫

不幸悲痛战争罪恶

坚忍善良人性光辉

(普通人——民族——人)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4497.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