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高一地理上册《地壳的运动和变化》知识点1中图版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写好了之后,这样接下来工作才会更上一层楼!有没有好的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高一地理上册《地壳的运动和变化》知识点1中图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高一地理上册《地壳的运动和变化》知识点1中图版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1.划分内部圈层的依据
(1)人们根据地震波传播速度在地球内部呈有规律的变化,来确定地球内部构造和物质状态。地震波是一种弹性波,它分为纵波(P)和横波(S)。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它们的速度,都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有规律地变化。
(2)地震波波速在一定深度发生突然变化的面叫做不连续面。地球内部有两个明显的不边连续的面,一个在地下平均33千米处(指大陆部分,大洋在地下平均6千米处),在这个不连续面下,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这个面叫莫覆面;另一个在地下2900千米深处,在这里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则完全消失,这个面叫做古登堡面。根据这两个不连续面,地球内部可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3)内部圈层及其特征:
名称
深度(千米)
主 要 特 征
地壳
(1)由各种岩石组成
(2)各地厚度不均,大陆地壳平均厚度33千米,海洋平均6千米,整个地壳平均厚度为17千米
(3)可分为硅铝层和硅镁层
地 幔
上地幔
(1)自上而下,铁镁含量增加
(2)上部(地下60-250到400千米)有一软流层
(3)地壳和软流层以上的上地幔,合称为岩石圈
下地幔
(1)铁镁含量继续增加
(2)温度、压力、密度继续增加
(3)呈可塑性固体
地核
外 核
(1)物质成分以铁镍为主
(2)温度、压力、密度均很大
接近液体
内 核
固体
二.地壳的结构和物质组成
1.结构特点
(1)厚度不均:大陆地壳较厚,平均33千米;大洋地壳较薄,平均6千米。
(2)双层结构:上层叫硅铝层,含硅铝较多,主要由比重较小的花岗岩类组成,在大洋地壳中很薄,甚至缺失(不连续分布);下层叫硅镁层,铝的成分减少,镁、铁成分增多,主要由比重较大的玄武岩类组成,在地壳中普遍存在。
2.地壳中的矿物
矿物的概念
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结合成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单质或化合物,就是矿物。
重要的造岩矿物
常见的有石英、长石、云母、方解石等,可供冶炼提取金属的矿物有赤铁矿、黄铜矿等。
矿物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各种矿物都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例如石英是由硅和氧组成的透明或半透明的矿物,硬度较大,常呈柱状、锥状晶体;食盐是由氯和钠组成的,它是无色透明的四方颗粒。也有些矿物,化学成分相同,由于内部原子排列不相同,形成了性质完全不同的矿物,例如金刚石和石墨,化学成分都是碳,但两者的性质截钛相反:金刚石是最硬的透明的矿物,石墨则是非常软的不透明的矿物。
3.岩石和矿床
岩石
矿床
概念
由一种矿物或几种矿物组成的集合体叫岩石,例如花岗岩是由长石、石英、云母组成的,大理岩主要由方解石组成。
在岩石形成的过程中,一些有用矿物在地壳或地表富集起来,达到工农业利用的要求,就是矿产。在一定地质作用下,矿产的富集地段,称为矿床。
分类
①岩浆岩,又称火成岩,可分为侵入岩和喷出岩,前者如花岗岩,后者如玄武岩
②沉积岩,如砂岩、石灰岩等
③变质岩,如大理岩、石英岩等
①内生矿床,主要由岩浆活动形成
②外生矿床,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
③变质岩,主要由变质作用形成
4.物质组成和循环:
物质组成
物质循环
地球内部的岩浆,经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岩浆岩受流水、风、冰川、海浪等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形成沉积岩。同时,这些已生成的岩石,在一定温度和压力等作用下发生变质,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发生重熔再生作用,又成为新的岩浆。
三.地壳运动
1.地质作用:地球上由于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壳的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又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类型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能量来源
来自地球的本身,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量
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其次是重力能
表现形式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地震等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作用
对地表的影响
形成高山或盆地,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把高山削低,盆地填平,使地表趋向平坦
内、外力作用之间的关系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是同时进行的,不过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往往是某一种作用占优势。一般地说,内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着主导作用
2.地壳运动的类型:根据地壳运动的性质和方向,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两种:
类型
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
运动方向
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
组成地壳的岩层作垂直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即上升或下降运动
运动性质
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常常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或张裂成海洋
使岩层表现为隆起或拗陷,从而引起地势的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

3.地质构造: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称为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研究地壳运动的性质和方式的依据。常见的两种基本构造类型--褶皱和断层。
(1)褶皱:
成因
水平岩层受地壳水平运动产生的水平挤压力发生弯曲叫褶曲,一系列褶曲叫褶皱
基本形态
背斜
①岩层形态:一般是岩层向上拱起
②岩层新老关系: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
③地形表现:一般情况下成为山岭,但不少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
基本形态
向斜
①岩层形态:一般是岩层向下弯曲
②岩层新老关系:一般是岩层较新,两面岩层较老
③地形表现:一般成为谷地,但不少向斜槽部受到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2)断层:
成因
受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力,岩层发生断裂错开
基本形态
地垒
①岩层形态及特点: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上升,两边岩块相对下降,上升的岩块称地垒
②地形表现:相对上升的岩块常形成状山地,如我国的泰山、庐山
地堑
①岩层形态及特点: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下降,两边岩块相对上升,相对下降的岩块称地堑
②地形表现:相对下降的岩块常形成狭长的凹陷地带,如东非大裂谷,我国渭河谷地和汾河谷地等
四.全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
(1)大陆漂移说
年代和创立者
1912年,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
证据
大西洋两岸的地质构造、大陆形状、气候、古生物等的相似性。
基本论点
①二三亿年以前,地球上只有一块联合古陆,它的周围是一片广阔的海洋。
②在地球自转所产生的离心力和天体引潮力的作用下,联合古陆开始分离。
③较轻的硅铝层组成的陆块,像冰块浮在水面上一样,在较重的硅镁层上漂移,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海陆分布。
(2)海底扩张说
年代
20世纪50年代
证据
①海底岩石的年龄很轻,一般不超过2亿年。
②离海岭(大洋中脊)愈近,年龄愈轻,离海岭愈远,年龄愈老,并在海岭两侧呈对称分布。
基本内容
海岭是新的大洋地壳诞生地。地幔物质从海岭顶部的巨大开裂处涌出,到达顶部冷却凝结,形成新的大洋地壳。以后,继续上升的岩浆,又把早先形成的大洋地壳,以每年几厘米的速度推向两边,使海底不断更新和扩张,当扩张着的大洋地壳遇到大陆地壳时,便俯冲到大陆地壳之下的地幔中,逐渐熔化而消亡。
(3)板块构造学说
理论的产生
20世纪60年代后期,许多学者在接受了大陆漂移说关于大陆运动的观点、吸收了海底扩张说的基本论点、结合新的科学成果后,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
基本论点
①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一些构造带(如海岭、海沟等)分割成许多单元,叫做板块。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②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③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
④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
板块构造学说的应用
①在板块张裂的地区,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
②两个大陆板块相撞挤压的地区,常形成巨大的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就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板块碰撞形成的。
③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撞时,大洋板块因密度较大,位置较低,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这里往往形成海沟;大陆板块受挤上拱,隆起形成岛弧和海岸山脉,如太平洋西部边缘的深海沟和岛弧链,就是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形成的;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是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相撞形成的。
④板块与板块之间的接触带是火山、地震、地热的活动地带。

延伸阅读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中图版)



3、晨昏线:按照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向昼半球转化的分界线为晨线。
4、晨昏线与经线: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春秋分;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23°26′)——夏至、冬至。
5、地方时的计算:所求时间=已知时间±4(分钟/度)×经度差(东加西减)。
6、时区=经度/15°(若不整除,则小于7.5舍大于7.5入),区时差=时区差
7、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0°)的地方时间为世界时,也称标准时间,也称为格林尼治时间。
8、日期分割:地方时为0点的经线(自然的日界线)往东至日界线(180°)为地球上的“今天”(所以180°经线的地方时间是几点,“今天”的范围此时就占全球二十四分之几),往西至日界线为“昨天”。
9、日界线: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不完全经过180°经线)日期要减一天,自东向西越过日期要加一天。
10、晨昏线中隐藏的时间:晨线与赤道交点处的地方时间是6:00;昏线与赤道交点处的地方时间是18:00;晨昏线与此时出现极昼最低纬度的切点处的地方时间为0:00;晨昏线与此时出现极夜最低纬度的切点处的地方时间为12:00。
11、公转:
速度:1月初--近日点—速度最快,7月初--远日点—速度最慢;
意义:①、昼夜长短的变化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③、四季的更替④、五带的形成
12、公转与自转形成了黄赤交角(23°26′):
①、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地中海候、热带草原候的形成。
②、五带的划分界线: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回归线与极圈之间为温带、极圈与极点之间为寒带。
③、若黄赤夹角变大,热带和寒带变大,温带变小;若黄赤夹角变小,热带和寒带变小,温带变大;若黄赤交角为零,太阳永远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候消失。
13、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①、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90°—△(太阳直射点与所求点的纬度间隔)
③、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冬至日(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
④、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有两次直射机会---两次最大值
⑤、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楼房间距越大。
14、昼夜长短的时间分布:
①、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另一半球昼短夜长。
②、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的昼就渐长,南半球的昼渐短,北半球6月22日昼最长,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南半球的昼就渐长,北半球的昼渐短,南半球12月22日最长。
③、南北回归线之间昼长最大值与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值不在同一天出现,如海口市。南北回归线之外昼长最大值与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值出现在同一天,如北京市。
15、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白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如北京﹥上海﹥广州北半球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白昼越短(日出越晚日落越早):如海口﹥广州﹥上海。
16、昼长、夜长、日出、日落时间的计算: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昼长=24小时—夜长;日出时间=12:00-昼长/2(或0:00+夜长/2);赤道上的点的日出时间是6:00日落时间=12:00+昼长/2(或24:00-夜长/2);赤道上的点的日落时间是18:00。
17、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纬度坐标的度数和此时出现极昼的最低纬度互余,经度坐标是此时地方时间为12:00的经线。
二、气象、气候知识点:
1、大气的热力过程:太阳辐射--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气增温--大气(逆)辐射--大气保温。
2、太阳辐射(光照)与天气、地势关系:晴朗的天气太阳辐射强;地势越高空气稀薄,光照越强。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丰富,四川盆地最贫乏。
3、大气的保温效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并通过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
4、气温与天气:夏天白天多云,白天气温不高(云层反射作用强);冬天夜晚多云,夜晚气温较高(大气逆辐射强)。
5、气温的水平分布:
①、纬度分布: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我国热量最丰富的地区:海南岛。
②、海陆分布:夏季陆地﹥海洋(同纬度),冬季海洋﹥陆地(同纬度)。
③、气温高的地方,等温线向较高纬凸出,反之,气温低的地方,等温线向较低纬凸出。(高高低低原则)
6、气温年较差:①、影响因素:海陆热力性质;地表植被水分状况;云雨多少。
②、变化规律:内陆﹥沿海;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裸地﹥草地﹥林地﹥湖泊;晴天﹥阴天。
7、热力环流的性质特点:
①、水平方向相邻地面热的地方——垂直气流上升――低气压(气旋)——阴雨。
②、水平方向相邻地面冷的地方——垂直气流下沉――高气压(反气旋)——晴朗。
③、垂直方向的气温气压分布:随海拔升高,虽然气温降低,但是空气变稀,气压降低。
④、来自较低纬的气流:暖
⑤、来自较高纬的气流:冷
⑥、来自海洋的气流(迎岸风):湿
⑦、来自大陆的气流(离岸风):干
⑧、两种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锋面——阴雨天气
8、水平方向气压与气温:近地面,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地面形成低压;反之,气温低,近地面的空气收缩下沉,地面形成高压。
9、风的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叫风,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特点)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等压线愈密风速愈大。
10、风向:①、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压线并且由高压指向低压。
②、确定地转偏向力方向: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③、近地面受摩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11、高空大气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的风,受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磨擦力的共同影响,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一般画45°角)。
12、锋面与天气(冷暖不同气团作水平运动并相遇):
①、冷锋过境雨区在锋后,出现雨雪、大风天气;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骤降,天气转晴。实例: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我国的寒潮、冬春季节出现的沙尘暴。
②、暖锋过境雨区在锋前,多为连续性降水;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③、准静止锋:长江中下游地区6月份的“梅雨”天气,贵州省冬半年的阴雨天气与准静止锋有关。
13、气压系统与天气(同一气团作垂直运动):
①、气旋(低气压)中心气流垂直气流上升,中心控制地区阴雨天气;四周气流北半球呈逆时针向内辐合,南半球呈顺时针向内辐合。
②、反气旋(高气压)中心垂直气流下沉,中心控制地区天气晴朗;四周气流北半球呈顺时针向外辐散,南半球呈逆时针向外辐散。
14、三圈环流:①、三圈环流(垂直分布)
②、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水平分布)
③、实例:在极地东风的影响下,南极中山考察站红旗向西北飘,窗口要避开东南方向;北极黄河考察站红旗向西南飘,窗口要避开东北方向。
15、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随直而移)。移动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16、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夏季: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低压又名印度低压(夏季陆地气温﹥同纬度海洋气温),它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使其保留在海洋上,保留在太平洋上的叫夏威夷高压。
冬季: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高压又名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夏季陆地气温<同纬度海洋气温),它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使其保留在海洋上,保留在太平洋上的叫阿留申低压。
17、东亚、南亚季风环流:东亚季风: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主要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南亚季风:夏季西南风,冬季东北风,由风带和气压带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共同作用形成。
18、我国的旱涝灾害、雨带的移动与副高的强弱有密切关系:①、雨带的移动:春末(5月),雨带在华南(珠江流域)(华北春旱,东北春汛);夏初(6---7月),雨带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准静止锋)7--8月,雨带移到东北和华北,长江中下游进入“伏旱”(反气旋);9月,副高南退,北方雨季结束,南方进入第二个雨季。
②、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
③、旱涝灾害:副高北移速度偏快(夏季风强),造成北涝南旱副高北移速度偏慢(夏季风弱),造成北旱南涝。我国水旱灾害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的早晚。
19、气候形成因子: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即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下垫面性质(即地形、洋流和海陆分布等)、人类活动。我们高一阶段只从大气环流的角度来分析气候的成因。
20、判断气候类型的步骤:①判断南北半球;②以温定带:判断热量带;③以水定型:判断具体气候:①、热带的四种气候类型:最冷月均温大于15度。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终年高温多雨);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副高或来自陆地的信风影响,终年高温少雨);热带季风气候(南亚地区,冬季盛行东北风,为旱季,夏季刮西南季风,6--9月为雨季);热带草原气候(赤道低气压移来时,是湿季,信风移来时为旱季。);②、亚热带气候类型和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均温在0°~15°之间。地中海气候:除南极洲外,其他各洲都有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的西岸,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东北风--低温少雨,夏季—东南风--高温多雨。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终年受西风控制,终年温和多雨③、温带气候类型: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冬季最冷月均温在0℃以下。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35--55大陆东岸,受冬季风影响,寒冷干燥,受夏季风影响,高温多雨。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受大陆性气团控制,日较差大、年较差大,降水稀少,降水主要在夏季。
21、主要的大气环境问题:全球变暖(温室效应CO2)、臭氧层破坏(氟氯烃消耗O3)、酸雨(SO2、NO2)。
22、温室效应:成因:①、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大气中CO2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
②、滥砍滥伐森林——光合作用减弱——CO2相对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
后果:①、大气逆辐射增强——温室效应——气温升高——全球热量带分布发生变化——经济结构发生调整(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纬受损,高纬受益,使适宜种植业生产地域缩小,粮食减产。)
②、极地冰山融化,沿海地区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地下水水质变坏。
23、绿化的环境效益:
①、通过光合作用保持大气中O2和CO2的平衡,净化空气。
②、绿化植物和防护林可以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
③、城市绿地的作用是吸烟除尘、过滤空气、减轻污染、降低噪音、美化环境。
三、地球上的水知识点
1、水循环:①、按其发生领域分为海陆间大循环、内陆循环和海上内循环。
②、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水气输送,降水,径流。
③、它的重要意义在于:使淡水资源不断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我国河流补给的差别:①、我国东部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夏汛型,东北春季有积雪融水补给,既有春汛也有夏汛)
②、我国西北地区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汛型,冬季断流)。
3、海水等温线的判读:
①、判断南北半球(越北越冷是北半球)。
②、洋流流向和海水等温线凸出方向一致,暖流流经的海区等温线凸向较高纬度;寒流流经的海区等温线凸向较低纬度。(高高低低的原则)
4、洋流的形成:定向风(地球上的风带)是形成洋流最基本的动力,风海流是最基本的洋流类型。
5、洋流的分布:
①、中低纬度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南半球呈逆时针方。
②、中高纬度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
③、北印度洋形成季风洋流,冬季呈逆时针(或自东向西),夏季呈顺时针(或自西向东)。
6、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影响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减温减湿)。
②、影响海洋生物—-渔场。
③、影响航海(顺逆风、水)。
④、影响海洋污染

高一地理上册《宇宙中的地球》知识点梳理


高一地理上册《宇宙中的地球》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

1、在古代,人们把空间称为“”,把时间称为“”。

2、16世纪倡导了“日心说”;18世纪天文学家引进了“”一词;随着大型天文望远镜的使用,以及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使天文观测的尺度达到上百亿年和光年。

3、常见的天体有、、、等。

4、天体之间相互和相互,形成天体系统。目前,人们认识的天体系统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系,系,系,

系,系。系,是目前我们能够观测到的宇宙范围。

5、作为整体的宇宙,经历了温度从到,物质密度从到的演化。

6、地球与其它行星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地球。

7、地球上有生命物质存在的原因是:地球处在一个比较和安全的宇宙环境中,自身又具备了生存所必需的、、等条件。

8、在地球生命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地球所处的光照条件一直比较稳定,是因为

没有明显的变化;地球附近的行星际空间,大、小行星绕日公转方向,而且绕日公转轨道面几乎,相互碰撞的可能性基本为零。

9、由于地球的和适中,使地球形成了大气层,又经过了漫长的演化过程,逐渐形成了以和为主的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10、地球内部元素衰变致热和原始地球收缩,使地球内部温度升高,结晶水汽化,再加上地球内部的运动和地球表面温度的下降,逐渐形成了原始的大洋。地球上最初的单细胞生命,就出现在中。

11、太阳是一个巨大炙热的球,主要成分是和,表面温度6000K。

12、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称为,其能量巨大,它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反应。

13、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的,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活动的主要动力。

14、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能源。例如:、等。

15、我们直接能观测到的太阳,是太阳的层。它从里到外分为、

和三层。

16、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有和。太阳(层)常出现一些暗黑的斑点,叫做黑子,其活动的周期大约为年;太阳(层)常出现一块突然增大增亮的板块,叫做耀斑。

17、太阳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18、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地球、和三个方面。

19、世界许多地区年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的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有的地区是相关,有的地区是相关。

20、耀斑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的层,会引起层的扰动,此时经电离层反射的波无线电信号回被部分或全部,从而导致通讯衰减或中断。

21、当太阳活动增强时,太阳大气抛出的带电粒子流,能使地球的受到扰动,产生“”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

22、1957年10月,原苏联用火箭把第颗人造卫星上了天,开创了从观测、研究地球和整个宇宙的新时代。例如,发现了地球大气层外还有层;宇宙中还存在大量的X射线和γ射线等。

23、20世纪60年代,随着各种航天器进入太空,人类实现了在没有地球干扰的情况下,对月球、大行星的逼近观测和直接取样观测,以及对宇宙空间环境的直接观测。

24、到1981年世界第一架试航成功,人类对宇宙空间的认识,已经从空间

阶段,逐步进入到了空间的新阶段。

25、人类进入宇宙空间并开始适应、研究、认识、和空间环境,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伟大飞跃。

26、宇宙环境中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主要有资源、资源、资源。

27、宇宙空间资源的特点有:极其、高、强和等。

28、月岩中富含地球上没有的能源,它是核聚变反应的理想燃料。此外,在

和之间运行着成千上万颗小行星,其中有不少富含矿体。

29、空间开发的一个趋势是日益走上合作的道路。

30、人类向宇宙空间发射的各种航天器,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例如,工作寿命终止的、因意外或有意爆炸产生的、以及航天员扔出舱外的

等。

31、空间垃圾和航天器的相对速度很,破坏力强,因此科学家们呼吁“保持”。现在,科学家们开始研究空间垃圾的产生,以及空间垃圾的办法。

32、地球绕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向,自转一周3600所用的时间是小时分秒,这叫做1日。

33、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大约为/时,地球表面除了点外,任何地点的角速度都。

34、地球表面的线速度,则因各自的不同而有差异,越低,线速度越快。南北极点的线速度是千米/小时。

35、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作时针方向旋转;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作时针方向旋转。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地球的自转方向都是自向。

36、地球公转的线路叫做,它是近似的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

上。地球的近日点在月初,离至日比较近;地球的远日点在月初,离至日比较近。

37、地球自转的平面叫做平面;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叫做平面。地轴与黄道面的交角为,赤道面与黄道面的交角为。

38、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地轴的和交角的大小,在一定的时期内可以看作是不变的。因此,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简称太阳直射点)是有变化的。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为日

时分秒,叫做1年。

39、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使太阳辐射能在地球表面的分配,具有

的变化。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的时间是;位于南半球的时间是

;位于赤道上的时间是。

40、在同一时间里,地球向着太阳的一面是(昼或夜)半球,背着太阳的一面是

半球,二者的分界线叫做线。太阳高度角等于00的点位于。

41、任一瞬间,地球各处的昼夜状态可以用来表达。在昼半球的各地太阳高度总是00;在晨昏线上的各地,太阳高度00;在夜半球的各地,太阳高度00。

42、昼夜交替的周期,或太阳高度的变化周期为小时,叫做1日。

43、日(恒星日或太阳日)制约着人类起居作息,因而被用来作为基本的时间单位。

44、太阳日时间,是整个地球表面增热和冷却不致过分,从而保证了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45、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先或后)看到日出,显然,偏东地点的时刻要(早或晚)一些。

46、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统称为时。经度每隔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

上的微小差别,都能造成相应的地方时之差。

47、国际标准时制度规定,全球可从理论上分为时区,各个时区都以

经线上的地方时为该地区的区时。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小时。

48、世界上,采用半区时制的国家是;采用东边时区区时作为本国标准时间的家有;中国领土上跨越时区,但是采用区的区时作为全国标准时间。

49、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表面的物体在沿方向运动时,其运动方向发生一定的。在北半球向偏转,在南半球向偏转。这种现象在

和水流的运动中表现的最为明显。我们把这种力称为力。

50、北半球地区,河流对岸冲刷的比较厉害;在南半球,河流对岸冲刷的比较厉害。

51、昼夜长短反映了时间的长短;正午太阳高度是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反映了的强弱。二者结合起来,可以定性的表达某时某地

的多少。

52、北半球的夏半年是,自日至日;冬半年是,自日至

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的时段是。

53、北半球各地,白天长于黑夜的时段是,在这一时期,越往北(昼或夜)越长;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值。

54、北半球各地,白天短于黑夜的时段是,在这一时期,越往北(昼或夜)越长;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夜长达到一年中的值。

55、北极圈上出现极昼现象的时间是,出现极夜的时间是。南极圈上出现极昼现象的时间是,出现极夜的时间是。北极点上出现极昼的时间是,出现极夜的时间是。

56、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的时候,太阳直射,各地昼长均为小时。时间是日和日。

57、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同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点向

递减。夏至日那天,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由(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冬至日那天,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由(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春分和秋分日那天,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由(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58、夏至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是;

达到一年中最小值的地区是。

59、冬至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是;

达到一年中最小值的地区是。

60、全球各地中昼夜长短始终没有变化的地区是。

61、全球除赤道外,同一纬度地区,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同一季节,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纬度分异的变化规律

62、划分五带的界线有:南北、南北,回归线上各点属于带,极圈上各点属于带。当黄赤交角变大时,地球上寒带和热带的范围要相应地变(大或小)。

63、现代各国划分四季的依据是和。

高一地理上册《陆地和海洋》知识点梳理


高一地理上册《陆地和海洋》知识点梳理

1、地壳是由组成的,岩石是由组成的。

2、自然界一切物质都是由组成的。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一定的地质条件

合而成的或,就是矿物。矿物是地壳物质最的组成单元。有用的矿物在地壳中或在地表富集起来,并且能够被人们开采利用的,就是,它是人类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

3、矿物的种类很多,但常见的只有几十种,其中组成岩石主要成分的造岩矿物不过二三十种,如、、、等。

4、大理岩主要是由集合而成,花岗岩则是由、

和等组成的。

5、岩石按成因可以分为岩、岩和岩三大类。

岩是岩浆活动的产物。岩浆是地下深处一种粘稠的高温熔融物质,并含有大量的

气体。

6、岩浆岩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岩和岩等。岩生成于地壳内部,经受温度高、压力高,比较坚硬;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后迅速冷却凝固而形成的,故较多,它也被称为岩。

7、按沉积岩的颗粒大小,沉积岩可分为岩、岩、岩等。还有的沉积岩是由化学沉淀物或生物遗体堆积而成的,如岩。

8、岩是地球历史的记录,而和则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

9、地壳中已生成的岩石,在岩浆活动、地壳运动产生的、条件下,使得原来岩石的成分、性质发生改变,由此形成的岩石称为岩。例如石灰岩受热变成岩,页岩受挤压变质成为坚硬的岩。

10、矿石的优劣用来表示。还有一些岩石本身就是矿产,如岩是烧石灰、制水泥的重要原料;是重要的能源矿产;岩、岩是优良的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

11、地球内部的岩浆,在岩浆活动过程中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它在地表外力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下,形成岩。同时这些已生成的岩石经过变质作用可形成岩。各类岩石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被,又成为岩浆回到地球内部。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的产生,这一运动变化过程,构成了循环。

12、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作用就是,按其能量来源,可分为作用和作用。作用的能量来自于地球本身,主要是地球内部的,它表现为运动,活动,

作用等;作用的能量来自于地球外部,主要是,它表现为

作用,作用等。

13、按照地壳运动的性质和方向,可以分为运动和运动两种类型。

运动使地表岩层在有些地方发生,形成巨大的山系;有些地方则断裂张开,形成或。垂直运动又称升降运动,表现为地壳的或,从而引起地表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就全球而言,地壳运动主要以运动为主,运动为辅。

14、全球岩石圈分为大板块。一般说来,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的地带,和地震多集中分布在这一地带。

15、在板块张裂的地区,常形成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如、

_________就是这样形成的。

16、在板块相撞挤压的地区,常形成。当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撞时,板块因位置较低,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这里往往形成;大陆板块受挤上拱,隆起成和。在两个大陆板块相碰撞处,则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就是板块和板块碰撞产生的。

17、当岩层受到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时,便会发生弯曲变形,这叫做。地壳发生褶皱隆起,常常形成。世界许多高大的山脉,如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安第斯山等,都是山脉。它们是由地壳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在板块交界处发生大规模褶皱隆起而形成的。

18、褶皱有和两种基本形态。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岩层一般向下弯曲。在地貌上,背斜常成为,向斜常成为或。但是,不少褶皱构造的背斜顶部因受,容易被侵蚀成,而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不易被,反而成为山岭。

19、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或,超过了岩石所能承受的程度,岩体就会破裂。岩体发生破裂,并且沿断裂面两侧岩块有明显的、,这叫做断层。

20、在地貌上,大的断层常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著名的东非大裂谷、我国的山北坡大断崖等。断层一侧的岩块,常成为块状山地或高地,如我国的华山、庐山、泰山;另一侧相对的岩块,则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我国的渭河平原、汾河谷地;在断层构造地带易受风化侵蚀,常常发育成,。

21、是良好的储油构造;构造盆地,利于储存地下水,常形成自流盆地。在工程建设方面,如隧道工程通过断层时,必须采取相应的工程加固措施,以免发生崩塌;水库等大型工程选址,应避开断层带,以免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

22、作用形成地表形态的“粗毛坯”,作用则不断把“粗毛坯”进行再塑造。

23、流水侵蚀使地面变得。瀑布、峡谷就是河流侵蚀作用的强烈表现。我国的黄土高原侵蚀严重,造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24、流水在搬运途中,由于降低,所携带的物质便沉积起来。山区河流流出山口,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形成;河流中下游地区,泥沙淤积则形成宽广的和。

25、在干旱地区,风扬起沙石,吹蚀地表,形成风蚀、风蚀等地貌。地表沙层和碎屑被风力侵蚀搬走,常形成大片的和裸岩荒漠。风在搬运途中,当风力减小或气流受阻,便导致风沙堆积,形成、等风积地貌。

25、内力作用使地表隆起或拗陷,形成或盆地;作用则把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

26、海洋不仅是大气的和,而且积极参与着大气的热量平衡和水分平衡,海洋和大气之间广泛存在着和能量的交换。

27、是陆地和海洋间的过渡地带。从平原到大陆架之间的广阔区域,是陆地和海洋相互作用最强烈的地区。是塑造海岸地形的重要因素,它引起海岸线变迁,影响沿海沉积物的搬运和沉积作用的进行。入海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河口附近沉积,往往形成和平原。

28、人类通过港口建设、捕捞、排污等活动,直接或者间接影响着海岸带相互作用。实现海岸带资源的可持续开发,需要研究海岸带相互作用规律,制定期的管理政策。

29、海洋热量的收入,主要是来自的热量。海洋热量的支出,主要是海水

所消耗的热量。一年中,世界海洋热量的收入和支出,基本上是的,但是,不同海区或者同一海区不同的季节的热量收支平衡。

30、一般来说,低纬度海区的水温,于高纬度海区的水温。同一海区的水温,

季高些,季低些。与同纬度海区相比,有流流过的海区,水温要高些;有

流流过的海区,水温要低些。

31、海水的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递。由于海水导热率很低,表层海水以下,海水温度随水深变化。太阳辐射热量集中储存在海洋表层,一千米以下的深层海水经常保持着状态。

32、海水中含有很多盐类物质,其中主要是和,因此海水的味道既咸又苦。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约为。

33、在外海或大洋,影响盐度的因素主要有、等;在近岸地区,盐度则主要受的影响。从低纬度到高纬度,海水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和之差。使海水浓缩,使海水稀释。有河流注入的海区,海水的盐度一般较。例如,在河口,从三角洲向外大160千米内的海水都是淡水。

34、海位于带,从陆地流入的淡水很少,蒸发又强烈,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区,盐度达4.1%。海有陆上河流汇入大量淡水,蒸发又小,是盐度最低的海区,盐度不超过1%。

35、海水运动表现出多种形式,主要有、、三种。是最常见的一种波浪。海啸是由地震、或引起的巨浪,它能毁坏沿海建筑,夷平村镇,破坏力极大。

36、潮汐是海水在和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一天中通常可以观察到海水涨落次。古人将白天的海水涨落称为,夜晚的海水涨落称为。

37、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叫做,又叫海流。

38、太阳、月球、地球成时,为大潮;太阳、月球、地球成时,为小潮。

39、和风带,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盛行风吹拂海面,推动海水随风飘流,并且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流动,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这叫做海流。

40、按成因,将洋流分为流、流和流。

41、受地中海地区气候的影响,地中海蒸发旺盛,周围又无大河流入,海水的盐度高,密度大,水面降低,与地中海相邻的大西洋水,盐度比地中海低,密度小,水面比地中海。于是,表层海水便经由海峡流地中海,地中海底部海水由海峡层流大西洋。

42、补偿流有水平的,也有垂直的。垂直补偿流又分为流和流两种。秘鲁渔场的形成,就是得益于附近海区盛行的流,冷海水,将深处的磷酸盐、硅酸盐带到表层,给浮游生物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又是鱼类的饵料。

43、从低纬流向高纬的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温度要,叫做流,它对沿岸地区起、的作用。例如,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就直接得益于暖湿的

暖流,如果没有它的作用,英国和挪威的海港将有半年以上的

期。从高纬流向低纬的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温度,叫做,它对沿岸地区气候起、的作用。例如,沿岸寒流对澳大利亚西海岸、秘鲁太平洋沿岸荒漠环境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

44、流和流交汇给鱼类带来了丰富多样的饵料,这些海区往往成为世界著名的渔场,例如渔场和日本的渔场。

45、陆地上的污染物质进入海洋以后,洋流可以把近海的污染物质携带到其他海域,这样有利于污染物的,加快速度。但是,别的海域也可能因此受到污染,使污染范围。

46、陆地水的基本来源是。陆地各种水体从静态储水量看,以和

的储水量最大,是地球上淡水的主体,储水量约占全球淡水总储量的2/3。但是它主要分布在地区和地区,目前人们把它作为淡水资源直接加以利用的还不多。

47、根据水体的更新循环周期,人们把水资源分为水资源和水资源,

水资源(冰川、内陆湖泊、深层地下水等)的循环周期长,更新缓慢,一旦被开发利用,短期内不易恢复,并会影响到后续的利用;水资源由大气降水形成的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的更新快,交替周期短,利用后期即可恢复更新。因此,水资源是人们开发利用的重点。

48、从陆地水体的水源补给看,是最主要的补给。以河流补给为例,我国大多数河流主要靠补给,河流流量变化与变化相一致,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49、冰川在陆地水体中,发挥着储存固态水,输出液态水,以冰川融水补给陆地其他水体的功能。我国西北地区的一些河流,受冰川融水补给作用影响,河流流量变化与

有密切的关系。

50、修建水库可以起到人工拦蓄洪水,并按人们的需要来调节河川径流流量变化的作用。

51、使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起来,并在它们之间进行能量交换的是

循环。

52、生物在生活过程中,始终和周围环境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并受到环境的制约,因此,影响着生物的分布。是影响陆地上生物分布,特别是影响植物分布最重要的因素,因为它决定了植物生长所需的光照、热量和水分条件。

53、人们运用在林中垂直衰减的原理,模拟雨林结构,建立起多的人工经济林。

54、喜光植物,它们分布在的地方或占据林中的层。喜阴植物,它们多分布在、隐蔽的地方,或生长在密林的层。

55、从赤道两极,随着热量和温度的有规律变化,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植被带;从沿海向内陆,随着水分条件的变化,形成了、、等不同的植被景观;在高山地区,从山麓到山顶,由于热量和水分的不同,则又形成了分布的植被带。

56、由于植物生长对环境的依赖性很大,而且它能产生某些适应性现象,与其生长的环境保持统一,因此,植物对往往有明显的指示作用。在干旱地区,人们常借助来寻找水源,是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

57、为大气中二氧化硫污染指示植物,二氧化硫污染会对造成伤害,但对没有影响。

58、动物的分布深受自然环境的制约,如植物分布、气候差异、地形起伏等,都影响着动物分布。生物分布除了受自然因素影响外,还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59、生物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

60、地球早期大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氢、氨和水汽。现今地球大气的成分,是生物生命活动参与的结果。一般认为,大气中的氧主要来源于;大气中的氮,也有一部份来自的作用。

61、沉积岩多是在的参与下形成的,并且有一部份是由生物残骸堆积形成的,如、等。陆地上的出现还加快了岩石分化,促成了土壤的形成。

62、植物通过光和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气,可以保持大气中氧和二氧化碳的平衡,具有大气的作用;植树种草、营造防护林,可以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从而改善生态条件,保护农田、牧场,保障农牧业高产稳产;城市绿地具有吸烟除尘、过滤空气、降低噪声及美化环境等作用。

63、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它处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紧密接触过的过渡地带,是地理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在自然界中,是地表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非常活跃的场所,是联系

界和界的中心环节。特别是土壤具有能够生长植物的特性,并且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扎根立足的条件,从而使地表由裸露变为草木丛生,导致陆地乃至整个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64、土壤是由、、和四种物质组成的。因此,是土壤中矿物养分的主要来源。土壤中的含量,通常是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65、土壤的特性,使它与气候一样,成为人类从事农业生产最基本的自然资源。没有土壤也就没有农业。土壤是一种永续性的更新资源。但是,如果利用不当,则会引起土壤减退。

66、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一些和植物在母质上着生,标志着成土过程的开始。在低等植物作用下,岩体风化加速,母质性能得以改善,土壤肥力不断发展,逐渐形成土层浅薄的原始土壤,这又为植物的生长提供的可能性。而草木、木本植物的着生,加了成土过程,使土壤发育不断深化。

67、生物对成土母质的改造作用,一是的积累过程,二是的富集过程。

68、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它能释放土壤母质作没有的氮素养分,并促使“一盘散沙”的土壤颗粒发生,改善母质性状,形成土壤肥力。

69、在人类长期的耕作和培育下,形成了高产稳产的耕作土壤也称农业土壤,如我国北方的土,南方的土等。可见,合理的耕作经营,可使土壤不断改良,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反之,则会引起土壤退化,如土壤沙化、盐碱化和水土流失等。

70、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它还体现在某一的变化会导致其它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从而使地理环境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7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的影响,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着变化的方向做有规律的更替。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为基础的。

7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为基础的。由于受海洋水汽的影响程度不同,从沿海向内陆,干湿度差异很大,自然景观呈现出带、

带、带的有规律变化。这种变化在纬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

74、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在高山地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

状况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了气候带,自然景观也相应的呈现出分布的规律。

75、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的,差异性则是的。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是有规律的,当然,在性分异规律的基础上,也会出现性分布现象。

高一地理上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知识点中图版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教师就需要提前准备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们打好基础,帮助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高一地理上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知识点中图版”,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高一地理上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知识点中图版

1、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要素包括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土壤等要素。
(1)气候的变化使地球上的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得以不断改造,生物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2)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联系有机界与无机界,促使化学元素迁移;改造大气圈,使原始大气逐渐演化为现在大气;改造水圈,影响水体成分;改造岩石圈,促进岩石的风化和土壤的形成,使地理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环境创造了生物,生物又创造了现在的环境。所以生物是地理环境的生物,同时又是地理环境的塑造者
(3)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举例:我国西北内陆——由于距海远,海洋潮湿气流难以到达,形成干旱的大陆性气候——河流不发育,多为内流河——气候干燥,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
2、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南北)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这种分异是以热量为基础的。例如:赤道附近是热带雨林带,其两侧随纬度升高,是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受海陆分布的影响,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向大陆内部产生的有规律的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水分为基础的。例如:中纬度地区(特别是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出现: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
(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在高山地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了垂直自然带。举例:赤道附近的高山,从山麓到山顶看到的自然带类似于从赤道到两极的水平自然带。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20977.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