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NO.1)
主备人答疑电话审核人审批人学生姓名班级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2.理解货币的含义、本质和基本职能;3.了解纸币的含义,理解纸币发行规律及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纸币;难点:纸币
三、课前预习
1.商品:(1)成为商品的两个条件是:和。(2)商品的基本属性是和。①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的属性。②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
2.货币:(1)产生:货币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产生经历了四个阶段: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以为媒介的商品交换---以__________为媒介的商品流通。(以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商品流通)(2)货币的含义与本质:①含义:。
②本质:。即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商品。
③金银最适合充当货币的原因是什么?
【重要提示】金银天然不是货币(只有当一般等价物固定到金银身上时,金银才成了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因为金银最适合充当货币。
(3)货币的职能:①含义:指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它是货币的体现。
②货币有哪些职能?
③货币的基本职能是和。【重要提示】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的职能。A.价值尺度:货币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的职能。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只需要的货币。B.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职能。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用的货币。
3.纸币(1)含义: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的价值符号。
【重要提示】①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纸币的实际购买力由市场形成。②纸币的本质是价值符号,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只具有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某些纸币具有世界货币的职能。
(2)纸币的优点:制作成本低,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
(3)纸币发行应遵循什么规律?
(4)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公式
(5)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①含义: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的现象。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它表现为,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和失业率上升出现。
②危害有哪些?
四、课后巩固
1.据新华网消息,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走红后,各网站竞相推出《喜羊羊与灰太狼》的下载铃音,一般为每首2元。下载的彩铃是()
A.商品,因为它既是劳动产品,又用于交换
B.非商品,因为它尽管是劳动产品,但没有用于交换
C.商品,因为它既有使用价值,又能满足不同人的需要
D.非商品,因为它尽管有使用价值,但没有价值
2.小张在商店里购买了一件打折商品,原标价为人民币50元,实际支付40元。在这次购买活动中,货币执行的职能是()
A.支付手段B.流通手段C.价值尺度D.贮藏手段
3.某单位职工小王购买房子,价格为20万,首付5万,在15年内付清银行贷款15万及利
息3万。其中20万房价、5万首付现金及3万利息分别执行货币的职能。
A.流通手段、价值尽度、支付手段B.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
C.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D.支付手段、流通手段、贮藏手段
4.新版第五套人民币在保留原来券别的基础上,增加20元、100元、50元券,去掉2元、2角券,这说明()
A.国家有权决定纸币的面值B.人民币币值降低了
C.国家有权决定纸币的发行量D.国家有权决定纸币的购买力
5.关于人民币的发行,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一定的时期内发行多少人民币是由国家决定的B.人民币的面值是由国决定的
C.每种面值的人民币发行量是由国家决定的D.人民币的实际购买力是由国家决定的
6.某大商场的售货员因怕麻烦拒收小面值的人民币,被顾客起诉。最后官司以这位售货
员败诉而告终。这是因为()
A.爱护人民币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B.人民币是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C.人民币本身具有价值D.售货员的行为严重破坏了金融秩序
7.据专家估计,各国为了救市,向市场注入了大量货币,这一举措很有可能在2010年初导致新一轮通货膨胀。对通货膨胀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货膨胀必然引起物价上涨B.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
C.通货膨胀未必引起物价上涨D.抑制物价上涨必然抑制通货膨胀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保证学生们在上课时能够更好的听课,帮助高中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那么一篇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数列在日常经济生活中的应用学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4数列在日常经济生活中的应用经济生活第3课《多彩的消费》复习学案
一、填空题
(一)消费及其类型
1.理解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c)
消费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和。
(1)收入是消费的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
①居民消费不仅受当前收入水平的影响,而且受和收入水平的影响。
②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的大小有密切的关系。
(2)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一般说来,,人们的购买力普遍降低,会减少对商品的消费量;,则购买力普遍提高,会增加对商品的消费量。
拓展:针对影响消费的因素,如何提高居民家庭的消费水平?
(1)大力发展经济是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根本途径。
(2)增加居民收入是提高家庭消费水平的主要途径。
(3)稳定物价也是提高家庭消费水平的有效途径。
(4)注重社会公平,缩小社会收入差距,有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总体消费水平。
(5)企业要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提高服务质量。
2.了解消费的几种类型(a)
(1)按消费对象不同,可分为消费和消费。
(2)按交易方式不同,可分为的消费、消费和消费。
(3)按消费的目的不同,可分为消费、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其
中消费是最基本的消费。
3.了解消费结构的含义和恩格乐系数的含义(a)
(1)消费结构的含义:就是指人们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2)消费结构会随着、收入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3)恩格尔系数:即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4、理解恩格尔系数变化的意义(b)
(1)恩格尔系数变化的原因:
根本原因: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直接原因: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
(2)恩格尔系数变化的意义: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和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减小,通常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了解并比较几种消费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b)
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常见消费心理有:消费;的消费;的消费;的消费。
2.理解理智消费的四大原则,树立正确的消费观(c)
我们要做理性的消费者,践行正确的原则。
(1)。(2)。(3)。(4)。
绿色消费就是指以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核心是。
二、选择题
1.近年来,我国汽车市场每年平均以25%的速度快速增长,我国的汽车消费占全球汽车消费的7.5%,已成为世界第三汽车消费国。我国“私家车”快速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
A.汽车价格大幅跌落B.生产汽车的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C.汽车已成为我国居民的消费必需品D.我国经济发展,居民收入不断增长
2.(09江苏卷8)随着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一直被视为高档耐用消费品的轿车正悄然走进寻常百姓家。这说明()
A.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B.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C.物价水平影响人们的购买力D.生产与消费相互影响
3.按照产品类型划分,小强家的消费属于有形商品消费的是()
①家教消费②购房消费③保姆消费④租书消费⑤快餐消费
A.①②④⑤B.②③④⑤C.②④⑤D.③④⑤
4.按照消费的目的,小强家的消费既属于发展资料消费又属于享受资料消费的是()
①保姆消费②彩电消费③租书消费④家教消费⑤旅游消费
A.①②③B.②③⑤C.④⑤D.②⑤
5.下面是李、张两家消费情况统计:(单位:元)
总收入衣食住用等消费报纸、书、体育等消费看电影、旅游等消费
李家2000015000200100
张家600002500060005000
注:李、张两家的食品支出分别为7330元、12960元。
李、张两家的恩格尔系数分别是()
A.36.65%21.5%B.48.9%51.8%C.75.0%46.7%D.47.9%36.0%
6.(08江苏卷)江苏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在2000年、2005年和2006年分别为42.5%、40.6%、38.%,这一变化趋势表明,我省居民()
A.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增加B.家庭食品支出额在减少
C.消费结构不断改善,生活水平提高D.以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为主
7.透视“姚明现象”,体育明星赚钱速度最快。从心理经济学来看,人只为自己喜欢的人买单。2.26米的身高.幽默的谈吐.良好的潜质.中国国际化的形象.成为姚明的比较优势。正是抓住了这种心理,NBA把姚明变成一个巨大的广告牌。人们为体育明星买单体现了()
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B.生存资料消费C.求异心理上发的消费D.恩格尔系数高
8.节俭是传统美德。经济学家凯恩斯则提出了节俭悖论,认为节俭对个人、家庭来说是美德,而对社会来说则意味着支出减少,导致有效需求不足,阻碍经济发展,造成失业增加,收入减少。这启示我们()
①个人应该坚持节俭,社会应该扩大消费②生产决定消费,政府应适当刺激消费
③既要勤俭节约,又要适度消费④应重视消费对生产的影响,积极引导消费
A.①②③B.①③④C.③④D.②③④
9.(07江苏卷26)节俭是传统美德。经济学家凯恩斯则提出了节俭悖论,认为节俭对个人、家庭来说是美德,而对社会来说则意味着支出减少,导致有效需求不足,阻碍经济发展,造成失业增加,收入减少。这启示我们()
A.个人应该坚持节俭,社会应该扩大消费B.消费决定生产,政府应适当刺激消费
C.既要勤俭节约,又要适度消费D.应重视消费对生产的影响,积极引导消费
10.摒弃塑料包装,重新挎起了菜篮,这种消费行为()①属于绿色消费行为②能节约资源③有益于环保和人们的身心健康④其核心是可持续消费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010海口模拟)据调查统计,我国现阶段不同阶层的主要消费需求情况如下:富裕阶层购买高级住宅、家庭小汽车;小康阶层更新家电、购买新房;温饱阶层购买家电、改善住房;贫困阶层购买吃、穿、用等生存资料。据此回答11~12题。
11.上述材料表明()
A.我国居民生活正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B.居民消费类型具有多样性
C.居民消费水平提高D.享受型、发展型消费占主导地位
12.影响上述消费的直接原因是()
A.国家经济发展水平B.人口因素C.物价水平D.家庭收入
13.(2010淮南联考)“面子”一词,有着浓厚的东方文化色彩。在消费领域,面子的影响也随处可见。这种“面子”型消费,归根结底是虚荣心在作祟。“面子”型消费主要属于()
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B.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C.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D.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14.下图是对某校180名高中学生进行的调查统计,该图显示()
A.中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都是健康向上的
B.中学生养成了挥霍浪费的消费习惯
C.生日的快乐与所花金钱的多少成正比
D.不少中学生还不是理智的消费者
(2010菏泽质检)随着电视剧《蜗居》的热播,“房奴”再次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看漫画,据此回答15~16题。
15.漫画启示我们()
A.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要协调发展
B.要改变落后的生活习惯,提倡绿色消费
C.要降低生产资料消费,提高发展资料消费
D.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16.对于房价、地价的持续上涨,党中央给予了高度重视,加强保障性住房成为2010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这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是()
A.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B.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D.实行更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17.(2010福州质检)基尼系数是国际上衡量收入均等程度的重
要指标,基尼系数越大表明收入分配差距越大。右图中P
是收入差距均等线。假如a为某地1978年基尼系数(为0.15);
b为该地2009年基尼系数(为0.5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1978年的富裕程度比2009年高
B.该地1978年的贫困人口比2009年少
C.该地2009年的收入差距比1978年小D.该地2009年的收入差距比1978年大
18.(2010苏州调研)江苏省政府规定,从2009年2月1日起,本省农村居民持本人身份证明到指定销售网点购买家电下乡指定产品,可享受产品销售价13%的财政资金补贴。这一举措有利于()
①增加农民收入 ②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③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发展 ④抑制通货膨胀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9.(2010茂名模拟)如今,“打包”的现象越来越流行。人们在餐馆就餐后,将剩菜“打包”带走是很平常的事情。这说明()
A.人们的生活水平降低了B.人们的消费观念改变了
C.人们的卫生意识增强了D.人们的道德水平提高了
三、非选择题
20.某市5年来城乡居民生活变化情况
指标单位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2388249026562978335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696077568567948811493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47.546.045.345.245.0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8.937.937.136.936.5
注:一般来讲恩格尔系数高于60%就认为是绝对贫困;60%~50%之间是温饱;50%~40%之间是小康;40%~20%是富裕。
说明图表反映的经济信息。
答案 (1)该市近五年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2)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城镇居民生活水平达到富裕水平。
(3)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
21.(2009西城测试)材料一
2008年我国企业家信心指数2008年我国消费者信心指数
注:2008年和2009年第一季度全球信心指数调查报告显示,中国企业家和消费者的信心指数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材料二 为应对世界金融危机,中央政府推出了总额达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各地方政府计划投资额合计超过了18万亿元。为确保经济平稳运行,2009年,我国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投资政策、外贸政策都作了重大调整。
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答案 (1)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中国企业家信心指数和消费者信心指数均呈现持续下降趋势,说明我国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形势。但从总体上看,我国企业家和消费者信心指数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说明国家经济发展实力为确保企业家和消费者信心打下坚实基础。
(2)结合材料一、二,谈谈如何重塑和增强我国消费者信心?
(2)收入水平与物价水平是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也是影响消费信心的重要因素。要增强消费信心:①国家必须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完善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②企业必须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重视产品定位,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重视科技开发和科学管理,降低产品成本,提供优质售后服务。③消费者应树立科学消费观,做理智消费者。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第2课代的农业制度
——中国古代的农业
课标要求: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课本基础知识梳理
1、原始农业的起源:
起源:由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
地域差异: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南稻北粟
基础:生产工具的出现
农作物:五谷:
家畜饲养:六畜:
2、生产工具的变革:
原始社会时期:使用木器、石器;
商周时期:青铜农具出现,但依然以石器、骨器为主。
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出现,牛耕技术开始运用。
西汉时期,铁制工具普遍使用,牛耕技术推广,二牛抬杠,犁辟出现。
东汉:使用一牛挽犁。
唐朝曲辕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耕犁趋于完善,标志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
3、灌溉工具: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发明翻车;唐朝发明筒车。
4、水利措施:
春秋战国时期:都江堰、郑国渠。
汉代:漕渠、白渠
5、耕作方式:(以铁犁牛耕为主的精耕细作)
定义:指养地方式中的土壤耕作(翻土、松土)方式)。
原始社会时期:刀耕火种。
春秋战国时期:精耕细作(此以后,佯随着生产工具、生产技术的改良,精耕细作的耕作方式日益完善。
6、土地制度:(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的土地制度,逐渐形成了租佃制为主的
生产关系)
原始社会时期:土地公有制。
商周时期:原始公有,商周时期井田制(特点:对份田,农民只有使用权;与分封制相结合)
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提高,井田制瓦解;各诸侯国的税制改革承认私有;商鞅变法从法律肯定土地私有制;因此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租佃关系产生。
秦汉时期:自耕农经济和地主土地所有的田庄经济(聚族而居;有私人武装;劳动者与庄主有较强的人身依附关系)
三国两晋南北朝:土地兼并(因:土地私有制的存在)严重,地主土地所有的田庄经济,租佃关系仍具有较强的人身依附关系;为了抑制兼并,统治者采取了很多均田、屯田措施来限制兼并,保护自耕农经济如:三国屯田制;北魏均田制。
唐朝:均田制,唐中期瓦解;土地兼并严重,地主土地所有的田庄经济,租佃关系仍具有人身依附关系,但没有魏晋时期强;
宋代:不抑兼并;租佃制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经济的主要经营形式,
明清时期:兼并严重,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导;租佃制普及全国,契约纳租方式确定,货币地租发展起来,佃农对地主的依附关系相对减弱(生产自主权提高、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经济发展)。
7、经营方式:千耦其耘——个体农耕
千耦其耘(因为生产力低下。大规模的简单协作)
个体农耕:原因:生产工具进步;耕作技术进步,私有土地出现。
特点: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规模小难扩大生产。
8、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①在地域颁布上,南北发展不平衡
②在产业结构上,以种植业为主,以家庭饲养业为辅;
③在生产力上,借用牛力耕田和不断改良耕作生产工具、生产技术;
④主要耕作方式是精耕细作;
⑤主要是“男耕女织”式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
⑥土地所有制结构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
▲深化
1、中国古代农业的整体线索:
①农业耕作方式经历了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青铜农具到铁犁牛耕的演变;
②土地制度由奴隶社会的井田制发展为封建社会的土地私有制度(君主、地主、自耕农私有土地),主要有屯田制、均田制等具体形式;
③小农经济艰难成长,始终在中国封建统治中占据主导地位;农业精耕细作技术形成并逐渐走向成熟。
2、历史特征:
①农来产品商品化程度逐渐提高。
②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不断增长。
③农作物品种不断增加。
④生产技术前期发展,后期停滞。
⑤“农本”和“以农立国”思想是传统农业思想。
3、对小农经济的认识
⑴、条件:
有利条件:
①工具的改进。铁犁牛耕的普及,生产技术的提高,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②小农经济之下,具有生产积极性(农民有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一定的生
产主动权,能支配一部分劳动产品)。
③小农经济规模小,为了增加收人,农民努力地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促进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④明智的统治者为保证政府的收入大都采取重农政策。
不利因素:
①由于小农经济规模小和条件简陋,加之封建剥削的沉重,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顽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
②历代封建王朝的后期,随着统治的腐朽,每遇灾荒疾疫,多数农民家庭就会陷于破产,大规模的农民战争酝酿、爆发。
(2).特点
①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②简单落后的小生产模式: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但却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在封建经济中始终占主导地位。
(3).弱点
①分散性,是一家一户的个体小生产。
②封闭性,相互之间缺少交往和合作。
③落后性,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不变的生产技术和日益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
④脆弱性。
(4).地位: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
(5).评价:①自产自销,生活稳定;具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
②规模小,分工简单,难以扩大生产,阻碍社会分工;是阻碍近代中国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
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课标要求: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课本基础知识梳理
1.金属冶炼
(l)、青铜铸造:商周时期成熟(数量多,种类多,工艺精,使用广泛),如:司母戊鼎(商)、四羊方尊
(2)、铁、钢冶炼:春秋发明冶炼生铁和钢;南北朝发明灌钢法;
(3)、燃料:汉代开始使用煤,并用于炼铁;
北宋时普遍用煤炼铁(使钢铁质量大大提高)
南宁开始使用焦炭冶铁,明朝流行。
2.丝织业:
①新石器时期前:开始养蚕织丝(嫘祖)
②西周丝织业迅速发展:西周有斜纹提花织物;形成丝织中心城(临淄)
③汉代提花技术成熟
④唐代出现缂丝技艺;
⑤宋代丝织品种多,织锦吸收花鸟画写实风格,图案生动活泼
⑥宋末元初;棉花种植传入内地;元代黄道婆发明了脚踏三锭纺车,革新内地棉纺织技术,棉纺织业迅速发展;棉纺织业成为新兴手工业部门,江苏的松江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
⑦明代后期,棉布已取代丝、麻、毛,成为民众主要衣料;
形成苏州、杭州两个最著名丝纺织中心。
3.制瓷业:
①新石器时期:彩陶、黑陶、白陶;
②东汉:青瓷
③南北朝:白瓷。
④隋唐:陶瓷工艺成熟,制瓷业独立,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首创釉下彩绘。
⑤宋代:进一步发展:技艺提高,涌现五大制瓷名窑(如“瓷都”景德镇)
⑥元代;进入______生产时期:烧成白地蓝花的青花瓷和釉里红;________成为全国制瓷中心
⑦明代:创造了斗彩和五彩瓷(景德镇)。景德镇的青花瓷质量上佳
⑧清代:创造了粉彩和珐琅彩(景德镇)
4.手工业经营形态:
①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主要生产武器等军用品和供官府、贵族消费分生活用品;产品不在市场流通;规模庞大、行业众多、分工细致、组织形式严密、管理制度完善;征调最优秀的工匠,控制最上等的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十分精美。
②私营手工业:由民间私人经营,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因此,产品在市场上流通。(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在春秋战国时期产生;此后在曲折中发展,在明朝中叶后占据主导地位;后来随着规模的扩大,经营方式的变化,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的雇佣关系)
③家庭手工业:是农户的副业,产品主要提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剩余产品在市场上出售以维持生计。
▲深化
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点:
①历史悠久;
②技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③多种经营模式(官营、私营、家庭手工副业)
④手工业与农业密切结合。
⑤地域分布广并且呈现南移趋势。
2.古代商业及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l)历史线索
商业:从秦汉、隋唐、宋元到明清,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在商业发展、城市经济、货币源流及对外贸易等层面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成为自然经济的重要补充。
资本主义萌芽: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到了清代,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但由于封建国家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稀疏而又微弱。
(2)历史特征
商业:①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连,相辅相成。②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制约,发展艰难而曲折。③阶段性特征明显,各个时期发展极不平衡。④货币问题始终掺杂其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商业发展水平。⑤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少。
资本主义萌芽:①在局部地区某些行业出现。②发展缓慢。③没有经历资本积累过程,受农业、手工业制约影响较严重。④在手工工场内出现雇佣关系,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二)重难点突破
4.商业发展的特点
(l)商业市场形式多样。如城市中的市,乡村中的草市、夜市和晓市等形成和发展。
(2)城市商业经济发达。各朝代都兴起不同数量和规模的商业大都市,到明清时期,兴起了一大批工商业市镇。
(3)对外贸易发达。以丝绸之路和陶瓷之路为主要渠道的对外贸易发达,构成了古代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促进沿海港口城市兴盛。
(4)货币种类不断丰富。在货币流通领域,北宋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明朝时期形成了以银为主、以钱为辅的、钱银并行的货币流通制度。
(5)商人群体活跃。到明清时期,实力雄厚的区域性商人群体组成了商帮,如徽商、晋商等。
(6)商业地位低下。商业长期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商人的社会地位较低;商业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未能占据中国古代经济的主导地位。
5.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之间的关系
农业的发展特别是经济作物的推广为手工业发展提供了原料,农业生产力革新的要求又为手工业发展提供了市场。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和产品商品化的趋势为商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商业的繁荣又反过来刺激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商品生产,所以尽管古代统治者把商业看作“末”业加以限制,但由于农、工、商之间的互动关系特点,古代的工商业还是有所发展甚至出现了繁荣局面。(方法指导:在复习时应该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待这一事实)。
6.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条件、途径及特点
1.条件
(l)发达的农业。明朝中后期,农作物产量提高,经济作物普遍种植,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2)发达的手工业生产。明中期以来,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规模大、水平高,培养了一批熟练工人。
(3)发达的商业。30多座大中城市的兴建,农产品、手工业品广泛投人市场,对外贸易的繁荣都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空前活跃。
(4)充足的货币。大量的货币投人流通领域,到明朝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5)科技优势。四大发明的传播,科技巨著的问世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n.途径
(l)手工业者扩大生产规模,雇人进行商品生产。丝织业中心苏州和杭州“机房”的出现属于这一类。机户开设机房,雇人经营,形成“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
(2)富有商人打入生产领域,直接雇人组织商品生产。棉纺织业中心松江的暑袜店的经营模式属于这一类。
(3)两者不同的是,机房属于集中的商品生产,暑袜店进行的是分散的商品生产;相同之处在于机户或店主与生产者的关系都是雇佣与被雇佣的资本主义性质的关系。
111.特点
(l)从行业和区域看,产生于商品经济相对发达的江南地区的丝织行业。
(2)从表现看,主要是苏州丝织业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手工业生产。这是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3)从程度看,资本主义萌芽只是出现在个别地区的个别行业部门,是十分微弱的。
7.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
(l)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在全国范围仍据主导地位。
(2)官府的沉重剥削,导致农民极端贫困,购买力极其低下。
(3)清政府固守重农抑商的政策,打击压制工商业者。
(4)清政府长期闭关锁国,实行海禁政策。
(5)地主、商人将赚来的钱大量买房置地,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8.重农抑商政策
(l)内容:作为一项完整的政策,最初萌芽于战国时期,是中国历代王朝采用的最基本的经济政策,主张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具体表现是封建政府在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对国民经济的种种控制:①统治者强调以农为本,商为末,强化本末意识;②注意减轻赋税,防止农民大量破产;③抑制土地兼并,稳固农业生产基础;④强化户籍管理,限制人口自由流通;⑤抑制商人、限制商业活动。(2)实施原因:①根本原因是由其经济基础决定的。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农业是决定性的生产部门,提供基本生活资料,农业生产直接关系到国民生计、国家稳定和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②工商业不能提供基本的生活资料,其发展还会加剧劳动力从土地上流失,造成种种社会问题。(3)实质和目的:封建国家利用政治手段使小农经济不致全面崩溃,保持自然经济结构,维护封建生产关系,维护封建统治。
(4)影响:①对农业生产的发展、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曾起到过积极的作用。有利于农业人口的稳定,推动农业经济向前发展。②消极作用:不仅维护了自然经济,妨碍自由劳动力的形成和资本的积累,而且极大地压制着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造成了中国社会的落后。
9.闭关锁国政策
(1)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一方面严格限制和禁止国人对外交往和出海贸易,另一方面严格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2)实行的原因:①经济根源: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较稳定,对外来商品有较强的抵制作用;②社会根源:小农经济落后性和闭塞性及封建主义的劣根性;③清朝统治的需要,为防止中外反清势力的联系和西方殖民主义的渗透。(3)影响:闭关锁国政策虽然在一定时期内对西方殖民者的人侵有一定的自卫作用,但它毕竟是一种消极落后的政策,并不能削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力量,反而阻碍了自己的发展,使中国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隔断了中外科技文化的交流,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拉大了中国和西方的差距,造成近代中国被动挨打的局面。
3、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
①客观原因:统一稳定的政治局面,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客观环境。
②政治条件:前代农民战争推动后继王朝调整统治政策策,而且政策具有连续性。
③科技条件:生产工具的改进、水利的兴修、历法的过步、科技著作的颁布、外国先进技术的引入等,成为经济恢复发展的科技条件。
④国内外交流条件:国内各民族、各地区间的交流、相互学习、中外交往的加强促进经济发展。
⑤群众条件: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4487.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