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新课标教材《经济生活》第一单元教案

作为优秀的教学工作者,在教学时能够胸有成竹,作为高中教师准备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让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帮助高中教师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教学。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高中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新课标教材《经济生活》第一单元教案》,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新课标教材《经济生活》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
P4把图中的东西变成了:棉布、盐、茶叶、米、马匹
【解读】修改后与“某山村……”的材料背景更为贴切。
p5虚线框中:删除了“这些不同的商品能够进行交换,是因为它们都是劳动产品”
【解读】主要是为了降低难度。
“从商品中分离……就是货币。”修改为“这些从商品世界中……,就成为货币。”
【解读】修改之后更加科学,不能仅仅把“从商品中分离出来规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等同于货币,货币包括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等形式。
p6删除“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和“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用现实的货币,不能用观念三的货币”这两个自然段。【解读】主要是为了降低难度。
p7“专家点评”移到通胀通缩之前。【解读】为了教材编排更加具有逻辑性。
“相关链接”
修改了对“贮藏手段”的解释:删除了“货币退出流通领域”的字样。“货币被当作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执行的是贮藏手段职能。”
【解读】对于纸币有没有贮藏手段职能是有争议的。传统观点认为只有金银货币才具有贮藏手段职能。根据修改后的教材理解,纸币也具有贮藏手段职能。这更加符合教材主编的思想。
删除“金属货币在长期……一样使用。”“作为价值符号的”
【解读】表述更为简洁;和后边纸币的定义保持一致。
P8纸币含义的修改:当今,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删除了“价值符号”的说法)。【解读】“纸币有没有价值”一直是困扰教师们的一大难题。这一修改,有回避这一问题的意思。在教学中,我们不必在这个问题上纠缠。
删除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如果纸币发行量小于这个限度,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解读】主要是为了降低难度。
“名词解释”对通货膨胀原因的解释:如果货币的实际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导致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货币供应量过多是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与通货膨胀相反,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的现象。”
【解读】修改之后更加科学。货币供应量不仅仅是纸币发行量。货币供应量是指某个时点上全社会承担流通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存量。现阶段,我国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流通中现金M0,即在银行体系外流通的现金;二是狭义货币供应量M1,即M0+企业活期存款+农村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三是广义货币供应量M2,即M1+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
框标题修改为“信用卡、支票和外汇”
“人们通常使用两种结算方式:一是用现金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二是双方通过银行转账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信用卡、支票等,是经济往来结算总经常使用的工具。”
【解读】删除了“信用工具”的说法,修改之后更加科学。
“相关链接”信用卡的图增加了说明性标注。【解读】更加方便学生的理解。
使用信用卡的优点,删除了“增强消费安全”的说法。【解读】更加符合实际、更加科学。
P9信用卡的解释有微调:“……等功能的电子支付卡。”删除了“部分或全部”;支票的解释删除了给“收款人或者”的字样。【解读】更为简洁、更为科学。
P10虚线框的素材用的是2010年4月8日,2013年4月8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
【解读】使教材跟上时代的步伐。
P12“当供不应求时,商品短缺”修改为“当商品的需求增加、供给减少,导致商品短缺时”;“当商品供过于求时,商品过剩”修改为“当商品的需求减少、供给增加,导致商品过剩时”
【解读】叙述更加科学。供求关系的改变有一个过程,不能理解为不是供不应求就是供过于求。
删除教材中“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这两种说法。【解读】主要是为了降低难度。
P15目标题“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修改为“对生活消费的影响”
【解读】“生活”范围大,“消费”范围小,修改之后更为贴切。
虚线框的素材换了
某地是我国冬季旅游度假的好去处。春节期间,为了多赚钱,当地的酒店和餐饮企业大幅度提高价格,结果游客急剧减少,这些企业的收入也下降了。
○你在现实生活中是否见到过类似的情形?
○为什么涨价后,企业的收入反而大幅度下降?
【解读】修改后的素材与这部分教材的相关内容更加匹配。
P16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下两个方面。
“调节生产规模”这一自然段,修改为“调节产量。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这时……;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
“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一自然段修改为“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为了生产产品,生产必须投入一定数量的人、财、物。但一些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要素的使用量;哪些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生产者就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
“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这一自然段删除。
增加“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重要体现。”
【解读】修改之后难度降低了,表述更为科学了
p17删除了虚线框的“镜头一”
消费水平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总体水平。删除其中的“物价总体水平”。
P18“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力……”这一自然段删除。
【解读】一是为了降低难度,二是“物价变动的影响”和前边“价格对生活消费的影响”有重复。
P18“消费类型”将中国老太太和美国老太太的对话图换成了两个年轻人的对话:
“每天上班花在路上的时间太多了,咱们还是贷款买辆车吧。”
“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借钱总是心里不踏实,还是等攒够了钱再买车吧。”
○你赞同谁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解读】修改之后更加贴切。其实对于中国老太太和美国老太太的消费观本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P19删除“按照消费对象分,消费可以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删除“消费结构”这目的内容。
“从食品开支在家庭……,被称为恩格尔系数”这一自然段以楷体字的形式出现。图保留。
【解读】主要是为了降低难度,也是教材的逻辑性更强。

延伸阅读

高一政治上册经济生活全套学案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NO.1)
主备人答疑电话审核人审批人学生姓名班级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2.理解货币的含义、本质和基本职能;3.了解纸币的含义,理解纸币发行规律及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纸币;难点:纸币
三、课前预习
1.商品:(1)成为商品的两个条件是:和。(2)商品的基本属性是和。①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的属性。②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
2.货币:(1)产生:货币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产生经历了四个阶段: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以为媒介的商品交换---以__________为媒介的商品流通。(以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商品流通)(2)货币的含义与本质:①含义:。
②本质:。即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商品。
③金银最适合充当货币的原因是什么?

【重要提示】金银天然不是货币(只有当一般等价物固定到金银身上时,金银才成了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因为金银最适合充当货币。
(3)货币的职能:①含义:指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它是货币的体现。
②货币有哪些职能?
③货币的基本职能是和。【重要提示】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的职能。A.价值尺度:货币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的职能。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只需要的货币。B.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职能。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用的货币。
3.纸币(1)含义: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的价值符号。
【重要提示】①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纸币的实际购买力由市场形成。②纸币的本质是价值符号,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只具有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某些纸币具有世界货币的职能。
(2)纸币的优点:制作成本低,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
(3)纸币发行应遵循什么规律?
(4)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公式

(5)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①含义: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的现象。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它表现为,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和失业率上升出现。
②危害有哪些?
四、课后巩固
1.据新华网消息,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走红后,各网站竞相推出《喜羊羊与灰太狼》的下载铃音,一般为每首2元。下载的彩铃是()
A.商品,因为它既是劳动产品,又用于交换
B.非商品,因为它尽管是劳动产品,但没有用于交换
C.商品,因为它既有使用价值,又能满足不同人的需要
D.非商品,因为它尽管有使用价值,但没有价值
2.小张在商店里购买了一件打折商品,原标价为人民币50元,实际支付40元。在这次购买活动中,货币执行的职能是()
A.支付手段B.流通手段C.价值尺度D.贮藏手段
3.某单位职工小王购买房子,价格为20万,首付5万,在15年内付清银行贷款15万及利
息3万。其中20万房价、5万首付现金及3万利息分别执行货币的职能。
A.流通手段、价值尽度、支付手段B.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
C.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D.支付手段、流通手段、贮藏手段
4.新版第五套人民币在保留原来券别的基础上,增加20元、100元、50元券,去掉2元、2角券,这说明()
A.国家有权决定纸币的面值B.人民币币值降低了
C.国家有权决定纸币的发行量D.国家有权决定纸币的购买力
5.关于人民币的发行,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一定的时期内发行多少人民币是由国家决定的B.人民币的面值是由国决定的
C.每种面值的人民币发行量是由国家决定的D.人民币的实际购买力是由国家决定的
6.某大商场的售货员因怕麻烦拒收小面值的人民币,被顾客起诉。最后官司以这位售货
员败诉而告终。这是因为()
A.爱护人民币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B.人民币是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C.人民币本身具有价值D.售货员的行为严重破坏了金融秩序
7.据专家估计,各国为了救市,向市场注入了大量货币,这一举措很有可能在2010年初导致新一轮通货膨胀。对通货膨胀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货膨胀必然引起物价上涨B.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
C.通货膨胀未必引起物价上涨D.抑制物价上涨必然抑制通货膨胀

数列在日常经济生活中的应用学案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保证学生们在上课时能够更好的听课,帮助高中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那么一篇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数列在日常经济生活中的应用学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4数列在日常经济生活中的应用
知能目标解读
1.理解常见储蓄如零存整取、定期自动转存、分期付款及利息的计算方法,能够抽象出所对应的数列模型,并能用数列知识求解相关问题.
2.能够将现实生活中涉及到银行利率、企业股金、产品利润、人口增长、工作效率等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列模型,将实际问题解决.
重点难点点拨
重点:用数列知识解决日常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难点: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抽象出数列模型,使问题得以解决.
学习方法指导
1.零存整取模型
银行有一种叫做零存整取的业务,即每月定时存入一笔数目相同的资金,这叫做零存;到约定日期,可以取出全部的本利和,这叫做整取.规定每次存入的钱按单利计算,单利的计算是指仅在原有本金上计算利息,对本金所产生的利息不再计算利息.其计算公式为:利息=本金×利率×存期.如果用符号P代表本金,n代表存期,r代表利率,S代表本金和利息和(以下简称本利和),则有S=P(1+nr).
2.定期自动转存模型
(1)银行有一种储蓄业务为定期存款自动转存.例如,储户某月存入一笔1年期定期存款,1年后,如果储户不取出本利和,则银行自动办理转存业务,第2年的本金就是第1年的本利和,即定期自动转存按复利计算.
(2)何谓复利?
所谓复利,就是把上期的本利和作为下一期的本金,在计算时,每一期的本金的数额是不同的,复利的计算公式为S=P(1+r)n.
一般地,一年期满后,借贷者(银行)收到的款额v1=v0(1+a),其中v0为初始贷款额,a为每年的利率;假若一年期满后,银行又把v1贷出,利率不变,银行在下一年期满后可收取的款额为v2=v1(1+a)=v0(1+a)2;…依次类推,若v0贷出t年,利率每年为a,这批款额到期后就会增到vt=v0(1+a)t.我们指出这里的利息是按每年一次重复计算的,称为年复利.
3.分期付款模型
分期付款是数列知识的一个重要的实际应用,在现实生活中是几乎涉及到每个人的问题,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及时发现问题,学会用数学的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关于分期付款应注意以下问题:
(1)分期付款分若干次付款,每次付款的款额相同,各次付款的时间间隔相同;
(2)分期付款中双方的每月(年)利息均按复利计算,即上月(年)的利息要计入下月(年)的本金;
(3)分期付款中规定:各期所付的款额连同到最后一次付款时所产生的利息和等于商品售价及从购买到最后一次付款的利息和,这在市场经济中是相对公平的.
(4)分期付款总额要大于一次性付款总额,二者的差额与多少次付款有关,分期付款的次数(大于或等于2)越多,差额越大,即付款总额越多.
注意:
目前银行规定有两种付款方式:(1)等额本息还款法;(2)等额本金还款法.等额本金还款法的特点是:每期还款额递减,利息总支出比等额款法少,等额本金还款法还可以按月还款和按季还款,由于银行结息贯例的要求,一般采用按季还款方式.
4.本节的规律方法
(1)银行存款中的单利是等差数列模型,本息和公式为S=P(1+nr).
(2)银行存款中的复利是等比数列模型,本利和公式为S=P(1+r)n.
(3)产值模型:原来产值的基础数为N,平均增长率为P,对于时间x的总产值为y=N(1+P)x.
(4)分期付款模型:a为贷款总额,r为年利率,b为等额还款数,则b=.
5.数列模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数列应用题一般是等比、等差数列问题,其中,等比数列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如经济上涉及利润、成本、效益的增减,在人口数量的研究中也要研究增长率问题,金融问题更要涉及利率问题等.
6.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
解决该类题的关键是建立一个数列模型{an},利用该数列的通项公式或递推公式或前n项和公式求解问题.
基本步骤如下表所示:?
知能自主梳理
1.(1)单利:单利的计算是仅在原有本金上计算利息,对本金所产生的利息,其公式为利息=.若以P代表本金,n代表存期,r代表利率,S代表本金和利息和(以下简称本利和),则有.
(2)复利:把上期末的本利和作为下一期的,在计算时每一期本金的数额是不同的.复利的计算公式是.
2.(1)数列知识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例如银行中的利息计算,计算单利时用数列,计算复利时用数列,分期付款要综合运用、数列的知识.
(2)解决数列应用题的基本步骤为:①仔细阅读题目,认真审题,将实际问题转化为
;②挖掘题目的条件,分析该数列是数列,还是
数列,分清所求的是的问题,还是问题.③检验结果,写出答案.
[答案]1.(1)不再计算利息本金×利率×存期S=P(1+nr)(2)本金S=P(1+r)n
2.(1)等差等比等差等比(2)①数列模型②等差等比项求和
思路方法技巧
命题方向单利计算问题
[例1]有一种零存整取的储蓄项目,它是每月某日存入一笔相同的金额,这是零存;到一定时期到期,可以提出全部本金及利息,这是整取.它的本利和公式如下:
本利和=每期存入金额×[存期+存期×(存期+1)×利率].
(1)试解释这个本利公式.
(2)若每月初存入100元,月利率5.1‰,到第12月底的本利和是多少?
(3)若每月初存入一笔金额,月利率是5.1‰,希望到第12个月底取得本利和2000元,那么每月应存入多少金额?
[分析]存款储蓄是单利计息,若存入金额为A,月利率为P,则n个月后的利息是nAP.
[解析](1)设每期存入金额A,每期利率P,存入期数为n,则各期利息之和为
AP+2AP+3AP+…+nAP=n(n+1)AP.
连同本金,就得:本利和=nA+n(n+1)AP=A[n+n(n+1)P].
(2)当A=100,P=5.1‰,n=12时,
本利和=100×(12+×12×13×5.1‰)=1239.78(元).
(3)将(1)中公式变形得
A==≈161.32(元).
即每月应存入161.32元.
[说明]单利的计算问题,是等差数列模型的应用.
变式应用1王先生为今年上高中的女儿办理了“教育储蓄”,已知当年“教育储蓄”存款的月利率是2.7‰.
(1)欲在3年后一次支取本息合计2万元,王先生每月大约存入多少元?
(2)若“教育储蓄”存款总额不超过2万元,零存整取3年期教育储蓄每月至多存入多少元?此时3年后本息合计约为多少元?(精确到1元)
[解析](1)设王先生每月存入A元,则有
A(1+2.7‰)+A(1+2×2.7‰)+…+A(1+36×2.7‰)=20000,利用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
得A(36+36×2.7‰+×2.7‰)=20000,
解得A≈529元.
(2)由于教育储蓄的存款总额不超过2万元,所以3年期教育储蓄每月至多存入≈555(元),这样,3年后的本息和为:
555(1+2.7‰)+555(1+2×2.7‰)+…+555(1+36×2.7‰)=555(36+36×2.7‰+×2.7‰)
≈20978(元).
命题方向复利计算问题
[例2]某人参加工作后,计划参加养老保险.若第一年年末存入p元,第二年年末存入2p元,…,第n年年末存入np元,年利率为k.问第n+1年年初他可一次性获得养老金(按复利计算本利和)多少元?
[分析]分期存款,应利用“本利和本金×(1+利率)”分段计算.第1年年末存入的p元,到第n+1年年初,逐年获得的本利和构成公比为1+k的等比数列,即第一年的本利和为p(1+k)n-1;同理,第2年年末存入2p元,…第n年年末存入np元的本利和依次为2p(1+k)n-2,…,np.
[解析]设此人第n+1年年初一次性获得养老金为Sn元,则Sn=p(1+k)n-1+2p(1+k)n-2+…+(n-1)p(1+k)1+np,①
把等式两边同时乘以1+k,得(1+k)Sn=p(1+k)n+2p(1+k)n-1+…+(n-1)p(1+k)2+np(1+k).②
②-①,得kSn=p(1+k)n+p(1+k)n-1+…+p(1+k)-np=-np.
所以Sn=.
故第n+1年年初他可一次性获得养老金为元.
[说明]“复利计算”就是“利息生利息”,也就是在存款过程中,到约定期时,将上次存款的本利和全部转为下一次的本金.求所有n次的本利和,就转化为求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复利计算是银行常用于定期自动转存业务的方法,在这里也是等比数列在实际问题中的具体应用,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更是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的体现.复利计算问题不但应用于银行储蓄业务中,在其他经济领域也有应用.
变式应用2某家庭打算在2020年的年底花40万元购一套商品房,为此,计划从2011年年初开始,每年年初存入一笔购房专用款,使这笔款到2020年年底连本带利共有40万元.如果每年的存款数额相同,依年利率2.50%并按复利计算,问每年年初应该存入多少钱?(不考虑利息税)
[解析]设每年年初应存入x万元,那么2011~2020年年底本利和依次为:
a1=1.025x,
a2=(1.025+1.0252)x,
a3=(1.025+1.0252+1.0253)x,

a7=(1.025+1.0252+…+1.0257)x.
若这笔款到2020年年底连本带利共有40万元,则有a7=(1.025+1.0252+…+1.0257)x=40,
运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化简得x=≈5.171(万元),
所以每年年初大约应存入5.171万元.
命题方向数列在分期付款中的应用
[例3]小陆计划年初向银行贷款10万元用于买房,他选择10年期贷款,偿还贷款的方式为:分10次等额归还,每年一次,并从贷后次年年初开始归还,若10年期贷款的年利率为4%,且年利息均按复利计算,问每年应还多少元?(计算结果精确到1元)
[分析]本题属于分期付款模型,如果注意到按照贷款的规定,在贷款全部还清时,10万元贷款的价值与还款的价值总额应该相等,则可以考虑把所有的款项都转化为同一时间来计算.10万元在10年后(即贷款全部付清时)的价值为105(1+4%)10元.
[解析]设每年还款x元,则第1次偿还x元,在贷款全部付清时的价值为x(1+4%)9;第2次偿还的x元,在贷款全部付清时的价值为x(1+4%)8;第10次偿还的x元,在贷款全部付清时的价值为x元,于是有105(1+4%)10=x(1+4%)9+x(1+4%)8+x(1+4%)7+…+x.
由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得
105×1.0410=x,
1.0410=(1+0.04)10≈1.4802.
∴x≈≈12330.
答:每年约应还12330元.
[说明]解决分期付款问题的数学方法是等比数列求和,用到的等量关系即分期所付的款连同到最后一次所付款时的利息之和,等于商品售价与从购物到最后一次付款时的利息之和.
变式应用3某工厂为提高产品质量,扩大生产需要大量资金,其中征地需40万元,建新厂房需100万元,购置新机器需60万元,旧设备改造及干部工作培训需15万元,流动资金需40万元,该厂现有资金125万元,厂内干部30人,工人180人,干部每人投资4000元,工人每人投资1000元(不记利息仅在每年年底利润中分红),尚缺少资金,准备今年年底向银行贷款,按年利率9%的复利计算,若从明年年底开始分5年等额分期付款,还清贷款及全部利息,问该厂每年还款多少万元?(精确到0.1万元)
[解析]因扩大生产急需的资金共有40+100+60+15+40=255(万元).已知筹集到资金为125+0.4×30+0.1×180=155(万元),资金缺口为255-155=100(万元).设每次向银行还款x万元,则贷款100万元,五年一共还清本金和利息共计100(1+9%)5万元.第一次还款到第五年年底的本利和为x(1+9%)4万元;第二次还款到第五年年底的本利和为x(1+9%)3万元;第三次还款到第五年年底的本利和为x(1+9%)2万元;第四次还款到第五年年底的本利和为x(1+9%)万元;第五次还款(无利息)为x万元.由题意得x+x(1+9%)+x(1+9%)2+x(1+9%)3+
x(1+9%)4=100×(1+9%)5.即=100×1.095,所以x≈25.7.故该厂每年还款25.7万元.
探索延拓创新
命题方向数列在日常生活中其他方面的应用
[例4]甲、乙两人连续6年对某农村养鸡业的规模进行调查,提供了两条不同信息,如图所示.
甲调查表明:由第1年每个养鸡场出产1万只鸡上升到第6年平均每个养鸡场出产2万只鸡.
乙调查表明:由第1年30个养鸡场减少到第6年10个养鸡场.请您根据提供的信息回答:
(1)第2年养鸡场的个数及全村出产鸡的总只数;
(2)到第6年这个村养鸡业的规模比第1年扩大了还是缩小了?请说明理由.
(3)哪一年的规模最大?请说明理由.
[分析]审清题意,弄清图甲表示每个养鸡场平均出产鸡的只数(单位:万只),图乙表示该村所拥有的养鸡场的个数(单位:个).
[解析](1)由图可知:第2年养鸡场的个数是26个,每个养鸡场平均出产1.2万只鸡,那么全村出产鸡的总只数是S2=26×1.2=31.2(万只).
(2)第1年总共出产鸡的只数是S1=30×1=30(万只);第6年总共出产鸡的只数是S6=2×10=20(万只),由此得出S6S1,这说明规模缩小了.
(3)由图可知:每年平均每个养鸡场出产的鸡的只数所满足的数列为an=1+(n-1)×0.2=0.2n+0.8(1≤n≤6).每年的养鸡场的个数所满足的数列为bn=30-4(n-1)=-4n+34(1≤n≤6).
第n年出产的鸡的只数满足的数列为Sn=anbn
=(-2n2+9n+68)=-(n-)+(1≤n≤6).
因为n∈N+,故当n=2时,Sn最大,即第2年规模最大.
[说明]依此图像建立等差数列模型,问题就能得到解决.每年的总出产量则要与二次函数联系,n为正整数不能忽略,利用数列与函数的关系解决,是本类问题的特色.
名师辨误做答
[例5]某工厂去年的产值为138万元,预计今后五年的每年比上一年产值增长10%,从今年起计算,第5年这个工厂的产值是多少元?(精确到万元)
[误解]依题意,该工厂每年的产值组成一个等比数列{an}.
其中a1=138,q=1+10%=1.1,n=5.
∴a5=a1q4=138×1.14≈202(万元).
[辨析]138万元是去年的产值,从今年算起,则a1=138×1.1,由于首项弄错而造成错误.
[正解]依题意,该工厂每年的产值组成一个等比数列{an}.其中a1=138×1.1,
∴a5=a1q4=138×1.1×1.14
=138×1.15≈222(万元).
课堂巩固训练
一、选择题
1.预测人口的变化趋势有多种方法.“直接推算法”使用的公式是pn=p0(1+k)n(k-1),其中pn为预测期人口数,p0为初期人口数,k为预测期内年增长率,n为预测期间隔年数.如果在某一时期有-1k0,那么在这期间人口数()?
A.呈上升趋势B.呈下降趋势C.摆动变化D.不变
[答案]B?
[解析]∵-1k0,
∴0k+11,pn0,?
又∵==1+k1,
∴pn+1pn.?
即数列{pn}为递减数列.
2.某同学在电脑上设置一个游戏,他让一弹性球从100m高处自由落下,每次着地后又跳回到原来高度的一半再落下,则第10次着地时所经过的路程和为()?
A.199.8mB.299.6mC.166.9mD.266.9m
[答案]B
[解析]由题意知,弹球第1次着地时经过的路程是100m,从这时到弹球第2次着地时共经过了2×m,从这时到弹球第3次着地时共经过2×m,……,到第10次时应为2×m.?
∴S10=100+2×+2×+…+2×=100+100(1++…+)=100+
≈100+199.6=299.6(m).
3.某工厂生产总值连续两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依次为p%,q%,则这两年的平均增长率是()
A.B.p%q%
C.D.
[答案]D
[解析]设该工厂最初的产值为1,经过两年的平均增长率为r,则(1+p%)(1+q%)=(1+r)2.
于是r=-1.
二、填空题
4.某工厂2011年的月产值按等差数列增长,第一季度总产值为20万元,上半年总产值为60万元,则2011年全年总产值为元.
[答案]200
3a1+d=20
[解析]由题意,得,
6a1+d=60
a1=
解得.
d=
所以S12=12×+×=200.
5.(2011湖北理,13)《九章算术》“竹九节”问题:现有一根9节的竹子,自上而下各节的容积成等差数列,上面4节的容积共3升,下面3节的容积共4升,则第5节的容积为升.
[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的基本运算.
设此等差数列为{an},公差为d,?
a1+a2+a3+a4=3,?4a1+6d=3,a1=,
则∴解得
a7+a8+a9=4,3a1+21d=4,d=,
∴a5=a1+4d=+4×=.
课后强化作业
一、选择题
1.某沿海渔村,近几年不断挖掘经济收入来源,除了渔业收入外,还增加了海滨休闲度假服务业的开发,使本村经济有了较快发展,2008年全村财政收入95933万元,比上年增长7.3%,如果在今后的几年内全村财政收入都按此年增长率增长,那么到2012年末全村财政收入大约为()
A.115000万元B.120000万元C.127000万元D.135000万元
[答案]C?
[解析]2012年末全村的财政收入为95933×(1+0.073)4≈127000(万元).故选C.
2.某人从2011年1月份开始,每月初存入银行100元,月利率是2.8‰(每月按复利计算),到12月底取出本利和应是()
A.1223.4元B.1224.4元C.1222.1元D.1225.0元
[答案]C?
[解析]一月份开始存入银行,到12月底本利和是a1=100(1+2.8‰)12;
二月份开始存入银行,到12月底本利和是a2=100(1+2.8‰)11;?
…;
12月份开始存入银行,到12月底本利和是a12=100(1+2.8‰).
则数列{an}构成等比数列,
S12=
=≈1222.1(元).
3.农民收入由工资性收入和其他收入两部分构成.2003年某地区农民人均收入为3150元(其中工资性收入为1800元,其他收入为1350元),预计该地区自2004年起的5年内,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将以每年6%的年增长率增长,其他收入每年增加160元.根据以上数据,2008年该地区农民人均收入介于()?
A.4200元~4400元B.4400元~4600元
C.4600元~4800元D.4800元~5000元
[答案]B
[解析]将2003年记作第1年,该地区农民人均收入第n年为an,?
则a1=3150,a2==1800×(1+6%)+1350+160,…,an=1800×(1+6%)n-1+1350+(n-1)×160.
2008年该地区农民人均收入为a6=1800×(1+6%)6-1+1350+(6-1)×160≈4558.81.故选B.
4.根据市场调查结果,预测某种家用商品从年初开始的n个月内累积的需求量Sn(万件)近似地满足Sn=(21n-n2-5)(n=1,2,…,12).按此预测,在本年度内,需求量超过1.5万件的月份是()
A.5月、6月B.6月、7月?
C.7月、8月D.8月、9月
[答案]C
[解析]设第n个月份的需求量超过1.5万件.则
Sn-Sn-1=(21n-n2-5)-[21(n-1)-(n-1)2-5]>1.5,?
化简整理,得n2-15n+54<0,即6<n<9.∴应选C.
5.通过测量知道,温度每降低6℃,某电子元件的电子数目就减少一半.已知在零下34℃时,该电子元件的电子数目为3个,则在室温27℃时,该元件的电子数目接近()
A.860个B.1730个C.3072个D.3900个
[答案]C?
[解析]由题设知,该元件的电子数目变化为等比数列,且a1=3,q=2,由27-(-34)=61,
=10,可得,a11=3210=3072,故选C.
6.一个卷筒纸,其内圆直径为4cm,外圆直径为12cm,一共卷60层,若把各层都视为一个同心圆,π=3.14,则这个卷筒纸的长度为(精确到个位)()
A.14mB.15mC.16mD.17m
[答案]B?
[解析]纸的厚度相同,且各层同心圆直径成等差数列,则l=πd1+πd2+…+πd60=60π
=480×3.14=1507.2(cm)≈15m,故选B.
7.现存入银行8万元,年利率为2.50%,若采用1年期自动转存业务,则5年末的本利和是万元.?
A.8×1.0253B.8×1.0254C.8×1.0255D.8×1.0256
[答案]C
[解析]定期自动转存属于复利计算问题,5年末的本利和为8×(1+2.50%)5=8×1.0255.
8.某房屋开发商出售一套50万元的住宅,可以首付5万元,以后每过一年付5万元,9年后共10次付清,也可以一次付清(此后一年定期存款税后利率设为2%,按复利计算)并优惠x%,为鼓励购房者一次付款,问优惠率应不低于多少?(x取整数,计算过程中参考以下数据:1.029=1.19,1.0210=1.2,1.0211=1.24)()
A.15%B.16%C.17%D.18%
[答案]B
[解析]由题意,知50(1-x%)(1+2%)9≤5(1.029+1.028+…+1.02+1).整理,得
1-x%≤==0.8403,∴x%≥15.97%,
∴一次付款的优惠率应不低于16%.
二、填空题
9.据某校环保小组调查,某区垃圾量的年增长率为b,2007年产生的垃圾量为a吨,由此预测,该区下一年的垃圾量为吨,2012年的垃圾量为吨.
[答案]a(1+b)a(1+b)?5
[解析]2007年产生的垃圾量为a吨,下一年的垃圾量在2007年的垃圾量的基础之上增长了ab吨,所以下一年的垃圾量为a(1+b)吨;2012年是从2007年起再过5年,所以2012年的垃圾量是a(1+b)5吨.
10.某彩电价格在去年6月份降价10%之后经10,11,12三个月连续三次回升到6月份降价前的水平,则这三次价格平均回升率是.?
[答案]-1
[解析]设6月份降价前的价格为a,三次价格平均回升率为x,则a×90%×(1+x)3=a,
∴1+x=,x=-1.
11.某大楼共有20层,有19人在第1层上了电梯,他们分别要去第2层至第20层,每层1人,而电梯只允许停1次,可只使1人满意,其余18人都要步行上楼或下楼,假设乘客每向下走1层的不满意度为1,每向上走一层的不满意度为2,所有人的不满意度之和为S,为使S最小,电梯应当停在层.
[答案]14
[解析]设停在第x层,则S=[1+2+…+(20-x)]×2+[1+2+…+(x-2)]=+421,
∴x=时取最小值,而x∈{2,3,…,20},?
∴x=14时取最小值.
12.某工厂生产总值的月平均增比率为p,则年平均增长率为.
[答案](1+p)12-1
[解析]设年平均增长率为x,原来总产值为a,由题意得a(1+x)=a(1+p)12,
∴x=(1+p)12-1.
三、解答题
13.某城市2002年底人口为500万,人均居住面积为6平方米,如果该城市每年人口平均增长率为1%,每年平均新增住房面积为30万平方米,到2012年底该城市人均住房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增加了还是减少了?说明了什么问题?(精确到0.01平方米)
[解析]设2002年,2003年,…,2012年住房面积总数成等差数列{an},人口数组成等比数列{bn},
则2002年:a1=500×6=3000(万平方米),b1=500(万).
2003年:a2=a1+d=3000+30=3030(万平方米),b2=b1×q=500×(1+1%)=505(万).

2012年:a11=a1+10d=3000+10×30=3300(万平方米),b11=b1×q10=500×(1+1%)10=500×1.0110≈552(万).?
所以人均住房面积是≈5.98(平方米).?
答:该城市人均住房面积约5.98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反而减少了,说明计划生育的重要性.
14.某林场2008年底森林木材储存量为330万立方米,若树林以每年25%的增长率生长,计划从2009年起,每年冬天要砍伐的木材量为x万立方米,为了实现经过20年木材储存量翻两番的目标,每年砍伐的木材量x的最大值是多少?(lg2≈0.3)
[解析]设从2008年起的每年年底木材储存量组成的数列为{an},则
a1=330
an+1=an(1+25%)-x=an-x
则an+1-4x=(an-4x),
即=.
∴{an-4x}是以330-4x为首项,公比为的等比数列,即an=(330-4x)()n-1+4x.
∴a21=(330-4x)()20+4x.
令a21≥4a1,即(330-4x)()20+4x≥4×330.
由lg2≈0.3,可求得()20=100,代入上式整理得396x≤31680,
解得x≤80(万立方米).
答:每年砍伐量最大为80万立方米.
15.某企业2003年的纯利润为500万元,因设备老化等原因,企业的生产能力将逐年下降.若不进行技术改造,预测从今年起每年比上一年纯利润减少20万元.今年初该企业一次性投入资金600万元进行技术改造,预测在未扣除技术改造资金的情况下,第n年(今年为第一年)的利润为500(1+)万元(n为正整数).?
(1)设从今年起的前n年,若该企业不进行技术改造的累计纯利润为An万元,进行技术改造后的累计纯利润为Bn万元(需扣除技术改造资金),求An、Bn的表达式;
(2)依上述预测,从今年起该企业至少经过多少年,进行技术改造后的累计纯利润超过不进行技术改造的累计纯利润?
[解析](1)依题设,An=(500-20)+(500-40)+…+(500-20n)=490n-10n2;
Bn=500[(1+)+(1+)+…+(1+)]-600=500n--100.
(2)Bn-An=(500n--100)-(490n-10n2)
=10n2+10n--100=10[n(n+1)--10].
因为函数y=x(x+1)--10在(0,+∞)上为增函数,
当1≤n≤3时,n(n+1)--10≤12--100;?
当n≥4时,n(n+1)--10≥20--100.?
∴仅当n≥4时,BnAn.
答:至少经过4年,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后的累计纯利润超过不进行技术改造的累计纯利润.
16.银行按规定每经过一定时间结算存(贷)款的利息一次,结息后即将利息并入本金,这种计算利息的方法叫复利.现在某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有两种方案.甲方案:一次性贷款10万元,第一年便可获利1万元,以后每年比前一年增加30%的利润;乙方案:每年贷款1万元,第一年便可获利1万元,以后每年比前年多获利5千元,两种方案,使用期限都是十年,到期一次性归还本息,若银行贷款利息按年息10%的复利计算,比较两种方案,哪个获利更多?(计算数据精确到千元,1.110=2.594,1.310=13.786)
[解析]方案甲:十年获利中,每年获利数构成等比数列,首项为1,公比为1+30%,前10项和为S10=1+(1+30%)+(1+30%)2+…+(1+30%)9.?
所以S10=≈42.62(万元).
甲方案净获利42.62-25.94≈16.7(万元).?
乙方案获利构成等差数列,首项为1,公差为,前10项和为
T10=1+(1+)+(1+2×)+…+(1+9×)
==32.50(万元),?
而贷款本息总数为
1.1+[1+(1+10%)+…+(1+10%)9]=1.1+≈17.04(万元),?
乙方案净获利32.50-17.04≈15.5万元.
比较两方案可得甲方案获利较多.

经济生活第3课《多彩的消费》复习学案


经济生活第3课《多彩的消费》复习学案
一、填空题
(一)消费及其类型
1.理解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c)
消费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和。
(1)收入是消费的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
①居民消费不仅受当前收入水平的影响,而且受和收入水平的影响。
②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的大小有密切的关系。
(2)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一般说来,,人们的购买力普遍降低,会减少对商品的消费量;,则购买力普遍提高,会增加对商品的消费量。
拓展:针对影响消费的因素,如何提高居民家庭的消费水平?
(1)大力发展经济是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根本途径。
(2)增加居民收入是提高家庭消费水平的主要途径。
(3)稳定物价也是提高家庭消费水平的有效途径。
(4)注重社会公平,缩小社会收入差距,有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总体消费水平。
(5)企业要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提高服务质量。
2.了解消费的几种类型(a)
(1)按消费对象不同,可分为消费和消费。
(2)按交易方式不同,可分为的消费、消费和消费。
(3)按消费的目的不同,可分为消费、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其
中消费是最基本的消费。
3.了解消费结构的含义和恩格乐系数的含义(a)
(1)消费结构的含义:就是指人们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2)消费结构会随着、收入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3)恩格尔系数:即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4、理解恩格尔系数变化的意义(b)
(1)恩格尔系数变化的原因:
根本原因: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直接原因: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
(2)恩格尔系数变化的意义: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和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减小,通常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了解并比较几种消费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b)
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常见消费心理有:消费;的消费;的消费;的消费。
2.理解理智消费的四大原则,树立正确的消费观(c)
我们要做理性的消费者,践行正确的原则。
(1)。(2)。(3)。(4)。
绿色消费就是指以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核心是。
二、选择题
1.近年来,我国汽车市场每年平均以25%的速度快速增长,我国的汽车消费占全球汽车消费的7.5%,已成为世界第三汽车消费国。我国“私家车”快速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
A.汽车价格大幅跌落B.生产汽车的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C.汽车已成为我国居民的消费必需品D.我国经济发展,居民收入不断增长
2.(09江苏卷8)随着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一直被视为高档耐用消费品的轿车正悄然走进寻常百姓家。这说明()
A.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B.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C.物价水平影响人们的购买力D.生产与消费相互影响
3.按照产品类型划分,小强家的消费属于有形商品消费的是()
①家教消费②购房消费③保姆消费④租书消费⑤快餐消费
A.①②④⑤B.②③④⑤C.②④⑤D.③④⑤
4.按照消费的目的,小强家的消费既属于发展资料消费又属于享受资料消费的是()
①保姆消费②彩电消费③租书消费④家教消费⑤旅游消费
A.①②③B.②③⑤C.④⑤D.②⑤
5.下面是李、张两家消费情况统计:(单位:元)
总收入衣食住用等消费报纸、书、体育等消费看电影、旅游等消费
李家2000015000200100
张家600002500060005000
注:李、张两家的食品支出分别为7330元、12960元。
李、张两家的恩格尔系数分别是()
A.36.65%21.5%B.48.9%51.8%C.75.0%46.7%D.47.9%36.0%
6.(08江苏卷)江苏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在2000年、2005年和2006年分别为42.5%、40.6%、38.%,这一变化趋势表明,我省居民()
A.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增加B.家庭食品支出额在减少
C.消费结构不断改善,生活水平提高D.以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为主
7.透视“姚明现象”,体育明星赚钱速度最快。从心理经济学来看,人只为自己喜欢的人买单。2.26米的身高.幽默的谈吐.良好的潜质.中国国际化的形象.成为姚明的比较优势。正是抓住了这种心理,NBA把姚明变成一个巨大的广告牌。人们为体育明星买单体现了()
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B.生存资料消费C.求异心理上发的消费D.恩格尔系数高
8.节俭是传统美德。经济学家凯恩斯则提出了节俭悖论,认为节俭对个人、家庭来说是美德,而对社会来说则意味着支出减少,导致有效需求不足,阻碍经济发展,造成失业增加,收入减少。这启示我们()
①个人应该坚持节俭,社会应该扩大消费②生产决定消费,政府应适当刺激消费
③既要勤俭节约,又要适度消费④应重视消费对生产的影响,积极引导消费
A.①②③B.①③④C.③④D.②③④
9.(07江苏卷26)节俭是传统美德。经济学家凯恩斯则提出了节俭悖论,认为节俭对个人、家庭来说是美德,而对社会来说则意味着支出减少,导致有效需求不足,阻碍经济发展,造成失业增加,收入减少。这启示我们()
A.个人应该坚持节俭,社会应该扩大消费B.消费决定生产,政府应适当刺激消费
C.既要勤俭节约,又要适度消费D.应重视消费对生产的影响,积极引导消费
10.摒弃塑料包装,重新挎起了菜篮,这种消费行为()①属于绿色消费行为②能节约资源③有益于环保和人们的身心健康④其核心是可持续消费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010海口模拟)据调查统计,我国现阶段不同阶层的主要消费需求情况如下:富裕阶层购买高级住宅、家庭小汽车;小康阶层更新家电、购买新房;温饱阶层购买家电、改善住房;贫困阶层购买吃、穿、用等生存资料。据此回答11~12题。
11.上述材料表明()
A.我国居民生活正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B.居民消费类型具有多样性
C.居民消费水平提高D.享受型、发展型消费占主导地位
12.影响上述消费的直接原因是()
A.国家经济发展水平B.人口因素C.物价水平D.家庭收入
13.(2010淮南联考)“面子”一词,有着浓厚的东方文化色彩。在消费领域,面子的影响也随处可见。这种“面子”型消费,归根结底是虚荣心在作祟。“面子”型消费主要属于()
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B.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C.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D.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14.下图是对某校180名高中学生进行的调查统计,该图显示()
A.中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都是健康向上的
B.中学生养成了挥霍浪费的消费习惯
C.生日的快乐与所花金钱的多少成正比
D.不少中学生还不是理智的消费者
(2010菏泽质检)随着电视剧《蜗居》的热播,“房奴”再次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看漫画,据此回答15~16题。
15.漫画启示我们()
A.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要协调发展
B.要改变落后的生活习惯,提倡绿色消费
C.要降低生产资料消费,提高发展资料消费
D.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16.对于房价、地价的持续上涨,党中央给予了高度重视,加强保障性住房成为2010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这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是()
A.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B.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D.实行更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17.(2010福州质检)基尼系数是国际上衡量收入均等程度的重
要指标,基尼系数越大表明收入分配差距越大。右图中P
是收入差距均等线。假如a为某地1978年基尼系数(为0.15);
b为该地2009年基尼系数(为0.5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1978年的富裕程度比2009年高
B.该地1978年的贫困人口比2009年少
C.该地2009年的收入差距比1978年小D.该地2009年的收入差距比1978年大
18.(2010苏州调研)江苏省政府规定,从2009年2月1日起,本省农村居民持本人身份证明到指定销售网点购买家电下乡指定产品,可享受产品销售价13%的财政资金补贴。这一举措有利于()
①增加农民收入 ②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③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发展 ④抑制通货膨胀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9.(2010茂名模拟)如今,“打包”的现象越来越流行。人们在餐馆就餐后,将剩菜“打包”带走是很平常的事情。这说明()
A.人们的生活水平降低了B.人们的消费观念改变了
C.人们的卫生意识增强了D.人们的道德水平提高了
三、非选择题
20.某市5年来城乡居民生活变化情况
指标单位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2388249026562978335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696077568567948811493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47.546.045.345.245.0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8.937.937.136.936.5
注:一般来讲恩格尔系数高于60%就认为是绝对贫困;60%~50%之间是温饱;50%~40%之间是小康;40%~20%是富裕。
说明图表反映的经济信息。
答案 (1)该市近五年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2)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城镇居民生活水平达到富裕水平。
(3)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

21.(2009西城测试)材料一 
2008年我国企业家信心指数2008年我国消费者信心指数
注:2008年和2009年第一季度全球信心指数调查报告显示,中国企业家和消费者的信心指数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材料二 为应对世界金融危机,中央政府推出了总额达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各地方政府计划投资额合计超过了18万亿元。为确保经济平稳运行,2009年,我国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投资政策、外贸政策都作了重大调整。
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答案 (1)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中国企业家信心指数和消费者信心指数均呈现持续下降趋势,说明我国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形势。但从总体上看,我国企业家和消费者信心指数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说明国家经济发展实力为确保企业家和消费者信心打下坚实基础。

(2)结合材料一、二,谈谈如何重塑和增强我国消费者信心?
(2)收入水平与物价水平是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也是影响消费信心的重要因素。要增强消费信心:①国家必须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完善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②企业必须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重视产品定位,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重视科技开发和科学管理,降低产品成本,提供优质售后服务。③消费者应树立科学消费观,做理智消费者。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第2课代的农业制度

——中国古代的农业

课标要求: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课本基础知识梳理

1、原始农业的起源:

起源:由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

地域差异: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南稻北粟

基础:生产工具的出现

农作物:五谷:

家畜饲养:六畜:

2、生产工具的变革:

原始社会时期:使用木器、石器;

商周时期:青铜农具出现,但依然以石器、骨器为主。

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出现,牛耕技术开始运用。

西汉时期,铁制工具普遍使用,牛耕技术推广,二牛抬杠,犁辟出现。

东汉:使用一牛挽犁。

唐朝曲辕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耕犁趋于完善,标志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

3、灌溉工具: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发明翻车;唐朝发明筒车。

4、水利措施:

春秋战国时期:都江堰、郑国渠。

汉代:漕渠、白渠

5、耕作方式:(以铁犁牛耕为主的精耕细作)

定义:指养地方式中的土壤耕作(翻土、松土)方式)。

原始社会时期:刀耕火种。

春秋战国时期:精耕细作(此以后,佯随着生产工具、生产技术的改良,精耕细作的耕作方式日益完善。

6、土地制度:(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的土地制度,逐渐形成了租佃制为主的

生产关系)

原始社会时期:土地公有制。

商周时期:原始公有,商周时期井田制(特点:对份田,农民只有使用权;与分封制相结合)

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提高,井田制瓦解;各诸侯国的税制改革承认私有;商鞅变法从法律肯定土地私有制;因此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租佃关系产生。

秦汉时期:自耕农经济和地主土地所有的田庄经济(聚族而居;有私人武装;劳动者与庄主有较强的人身依附关系)

三国两晋南北朝:土地兼并(因:土地私有制的存在)严重,地主土地所有的田庄经济,租佃关系仍具有较强的人身依附关系;为了抑制兼并,统治者采取了很多均田、屯田措施来限制兼并,保护自耕农经济如:三国屯田制;北魏均田制。

唐朝:均田制,唐中期瓦解;土地兼并严重,地主土地所有的田庄经济,租佃关系仍具有人身依附关系,但没有魏晋时期强;

宋代:不抑兼并;租佃制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经济的主要经营形式,

明清时期:兼并严重,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导;租佃制普及全国,契约纳租方式确定,货币地租发展起来,佃农对地主的依附关系相对减弱(生产自主权提高、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经济发展)。

7、经营方式:千耦其耘——个体农耕

千耦其耘(因为生产力低下。大规模的简单协作)

个体农耕:原因:生产工具进步;耕作技术进步,私有土地出现。

特点: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规模小难扩大生产。

8、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①在地域颁布上,南北发展不平衡

②在产业结构上,以种植业为主,以家庭饲养业为辅;

③在生产力上,借用牛力耕田和不断改良耕作生产工具、生产技术;

④主要耕作方式是精耕细作;

⑤主要是“男耕女织”式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

⑥土地所有制结构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

▲深化

1、中国古代农业的整体线索:

①农业耕作方式经历了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青铜农具到铁犁牛耕的演变;

②土地制度由奴隶社会的井田制发展为封建社会的土地私有制度(君主、地主、自耕农私有土地),主要有屯田制、均田制等具体形式;

③小农经济艰难成长,始终在中国封建统治中占据主导地位;农业精耕细作技术形成并逐渐走向成熟。

2、历史特征:

①农来产品商品化程度逐渐提高。

②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不断增长。

③农作物品种不断增加。

④生产技术前期发展,后期停滞。

⑤“农本”和“以农立国”思想是传统农业思想。

3、对小农经济的认识

⑴、条件:

有利条件:

①工具的改进。铁犁牛耕的普及,生产技术的提高,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②小农经济之下,具有生产积极性(农民有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一定的生

产主动权,能支配一部分劳动产品)。

③小农经济规模小,为了增加收人,农民努力地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促进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④明智的统治者为保证政府的收入大都采取重农政策。

不利因素:

①由于小农经济规模小和条件简陋,加之封建剥削的沉重,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顽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

②历代封建王朝的后期,随着统治的腐朽,每遇灾荒疾疫,多数农民家庭就会陷于破产,大规模的农民战争酝酿、爆发。

(2).特点

①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②简单落后的小生产模式: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但却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在封建经济中始终占主导地位。

(3).弱点

①分散性,是一家一户的个体小生产。

②封闭性,相互之间缺少交往和合作。

③落后性,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不变的生产技术和日益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

④脆弱性。

(4).地位: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

(5).评价:①自产自销,生活稳定;具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

②规模小,分工简单,难以扩大生产,阻碍社会分工;是阻碍近代中国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

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课标要求: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课本基础知识梳理

1.金属冶炼

(l)、青铜铸造:商周时期成熟(数量多,种类多,工艺精,使用广泛),如:司母戊鼎(商)、四羊方尊

(2)、铁、钢冶炼:春秋发明冶炼生铁和钢;南北朝发明灌钢法;

(3)、燃料:汉代开始使用煤,并用于炼铁;

北宋时普遍用煤炼铁(使钢铁质量大大提高)

南宁开始使用焦炭冶铁,明朝流行。

2.丝织业:

①新石器时期前:开始养蚕织丝(嫘祖)

②西周丝织业迅速发展:西周有斜纹提花织物;形成丝织中心城(临淄)

③汉代提花技术成熟

④唐代出现缂丝技艺;

⑤宋代丝织品种多,织锦吸收花鸟画写实风格,图案生动活泼

⑥宋末元初;棉花种植传入内地;元代黄道婆发明了脚踏三锭纺车,革新内地棉纺织技术,棉纺织业迅速发展;棉纺织业成为新兴手工业部门,江苏的松江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

⑦明代后期,棉布已取代丝、麻、毛,成为民众主要衣料;

形成苏州、杭州两个最著名丝纺织中心。

3.制瓷业:

①新石器时期:彩陶、黑陶、白陶;

②东汉:青瓷

③南北朝:白瓷。

④隋唐:陶瓷工艺成熟,制瓷业独立,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首创釉下彩绘。

⑤宋代:进一步发展:技艺提高,涌现五大制瓷名窑(如“瓷都”景德镇)

⑥元代;进入______生产时期:烧成白地蓝花的青花瓷和釉里红;________成为全国制瓷中心

⑦明代:创造了斗彩和五彩瓷(景德镇)。景德镇的青花瓷质量上佳

⑧清代:创造了粉彩和珐琅彩(景德镇)

4.手工业经营形态:

①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主要生产武器等军用品和供官府、贵族消费分生活用品;产品不在市场流通;规模庞大、行业众多、分工细致、组织形式严密、管理制度完善;征调最优秀的工匠,控制最上等的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十分精美。

②私营手工业:由民间私人经营,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因此,产品在市场上流通。(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在春秋战国时期产生;此后在曲折中发展,在明朝中叶后占据主导地位;后来随着规模的扩大,经营方式的变化,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的雇佣关系)

③家庭手工业:是农户的副业,产品主要提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剩余产品在市场上出售以维持生计。

▲深化

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点:

①历史悠久;

②技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③多种经营模式(官营、私营、家庭手工副业)

④手工业与农业密切结合。

⑤地域分布广并且呈现南移趋势。

2.古代商业及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l)历史线索

商业:从秦汉、隋唐、宋元到明清,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在商业发展、城市经济、货币源流及对外贸易等层面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成为自然经济的重要补充。

资本主义萌芽: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到了清代,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但由于封建国家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稀疏而又微弱。

(2)历史特征

商业:①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连,相辅相成。②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制约,发展艰难而曲折。③阶段性特征明显,各个时期发展极不平衡。④货币问题始终掺杂其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商业发展水平。⑤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少。

资本主义萌芽:①在局部地区某些行业出现。②发展缓慢。③没有经历资本积累过程,受农业、手工业制约影响较严重。④在手工工场内出现雇佣关系,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二)重难点突破

4.商业发展的特点

(l)商业市场形式多样。如城市中的市,乡村中的草市、夜市和晓市等形成和发展。

(2)城市商业经济发达。各朝代都兴起不同数量和规模的商业大都市,到明清时期,兴起了一大批工商业市镇。

(3)对外贸易发达。以丝绸之路和陶瓷之路为主要渠道的对外贸易发达,构成了古代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促进沿海港口城市兴盛。

(4)货币种类不断丰富。在货币流通领域,北宋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明朝时期形成了以银为主、以钱为辅的、钱银并行的货币流通制度。

(5)商人群体活跃。到明清时期,实力雄厚的区域性商人群体组成了商帮,如徽商、晋商等。

(6)商业地位低下。商业长期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商人的社会地位较低;商业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未能占据中国古代经济的主导地位。

5.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之间的关系

农业的发展特别是经济作物的推广为手工业发展提供了原料,农业生产力革新的要求又为手工业发展提供了市场。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和产品商品化的趋势为商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商业的繁荣又反过来刺激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商品生产,所以尽管古代统治者把商业看作“末”业加以限制,但由于农、工、商之间的互动关系特点,古代的工商业还是有所发展甚至出现了繁荣局面。(方法指导:在复习时应该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待这一事实)。

6.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条件、途径及特点

1.条件

(l)发达的农业。明朝中后期,农作物产量提高,经济作物普遍种植,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2)发达的手工业生产。明中期以来,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规模大、水平高,培养了一批熟练工人。

(3)发达的商业。30多座大中城市的兴建,农产品、手工业品广泛投人市场,对外贸易的繁荣都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空前活跃。

(4)充足的货币。大量的货币投人流通领域,到明朝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5)科技优势。四大发明的传播,科技巨著的问世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n.途径

(l)手工业者扩大生产规模,雇人进行商品生产。丝织业中心苏州和杭州“机房”的出现属于这一类。机户开设机房,雇人经营,形成“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

(2)富有商人打入生产领域,直接雇人组织商品生产。棉纺织业中心松江的暑袜店的经营模式属于这一类。

(3)两者不同的是,机房属于集中的商品生产,暑袜店进行的是分散的商品生产;相同之处在于机户或店主与生产者的关系都是雇佣与被雇佣的资本主义性质的关系。

111.特点

(l)从行业和区域看,产生于商品经济相对发达的江南地区的丝织行业。

(2)从表现看,主要是苏州丝织业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手工业生产。这是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3)从程度看,资本主义萌芽只是出现在个别地区的个别行业部门,是十分微弱的。

7.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

(l)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在全国范围仍据主导地位。

(2)官府的沉重剥削,导致农民极端贫困,购买力极其低下。

(3)清政府固守重农抑商的政策,打击压制工商业者。

(4)清政府长期闭关锁国,实行海禁政策。

(5)地主、商人将赚来的钱大量买房置地,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8.重农抑商政策

(l)内容:作为一项完整的政策,最初萌芽于战国时期,是中国历代王朝采用的最基本的经济政策,主张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具体表现是封建政府在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对国民经济的种种控制:①统治者强调以农为本,商为末,强化本末意识;②注意减轻赋税,防止农民大量破产;③抑制土地兼并,稳固农业生产基础;④强化户籍管理,限制人口自由流通;⑤抑制商人、限制商业活动。(2)实施原因:①根本原因是由其经济基础决定的。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农业是决定性的生产部门,提供基本生活资料,农业生产直接关系到国民生计、国家稳定和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②工商业不能提供基本的生活资料,其发展还会加剧劳动力从土地上流失,造成种种社会问题。(3)实质和目的:封建国家利用政治手段使小农经济不致全面崩溃,保持自然经济结构,维护封建生产关系,维护封建统治。

(4)影响:①对农业生产的发展、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曾起到过积极的作用。有利于农业人口的稳定,推动农业经济向前发展。②消极作用:不仅维护了自然经济,妨碍自由劳动力的形成和资本的积累,而且极大地压制着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造成了中国社会的落后。

9.闭关锁国政策

(1)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一方面严格限制和禁止国人对外交往和出海贸易,另一方面严格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2)实行的原因:①经济根源: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较稳定,对外来商品有较强的抵制作用;②社会根源:小农经济落后性和闭塞性及封建主义的劣根性;③清朝统治的需要,为防止中外反清势力的联系和西方殖民主义的渗透。(3)影响:闭关锁国政策虽然在一定时期内对西方殖民者的人侵有一定的自卫作用,但它毕竟是一种消极落后的政策,并不能削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力量,反而阻碍了自己的发展,使中国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隔断了中外科技文化的交流,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拉大了中国和西方的差距,造成近代中国被动挨打的局面。

3、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

①客观原因:统一稳定的政治局面,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客观环境。

②政治条件:前代农民战争推动后继王朝调整统治政策策,而且政策具有连续性。

③科技条件:生产工具的改进、水利的兴修、历法的过步、科技著作的颁布、外国先进技术的引入等,成为经济恢复发展的科技条件。

④国内外交流条件:国内各民族、各地区间的交流、相互学习、中外交往的加强促进经济发展。

⑤群众条件: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4487.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