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我们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你们清楚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长度与时间”,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2-2长度与时间的测量(1)
【教学目标】
1.知道测量的意义、单位、及其作用
2.知道国际单位制以及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单位“米”
3.会进行千米、分米、厘米、毫米、纳米等单位之间的换算
【重点难点】长度的单位、测量长度的工具
【课时】1课时
【教具】学生自备透明刻度尺、示教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卷尺
【教法】启发、讲解、实验、讨论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什么是参照物?在物理学中如何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

二.新课引入
我们打一生下来就开始认识我们周围的世界了,在大家还不懂事的时候,你们的父母就教大家认东西了,数数等。事实上大家已经对周围的事物在进行比较了。而测量就是一种比较,人类最早的测量就是数数,当做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我们的测量不能只停留在数数上。
下面看:
1、观察两只铅笔。问:大家观察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长短不一样。长短比较
2、拿两杯水让大家观察。问:大家观察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一杯水多,一杯水少。多少比较
3、问:大清早和中午比较感觉上有何不同?
学生回答:大清早凉,中午热。这是冷热比较
4、运动会上,我们说谁跑得快,也是一种比较。
在以上的这些比较中有一种基本的比较,就是长度的比较。
三.新课讲授
1.测量的意义:
通过我们的感觉器官得出的结论可靠吗?
学生:不可靠
为了提高判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就必须借助仪器来进行测量。
(板书)1.测量(measurement)的意义:提高判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测量单位:
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经常在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探究物体的运动规律也需要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要科学地进行测量,就需要有一个公认的测量标准------单位(unit)。

长度的单位:
在众多的测量中,最基本的测量,就是长度的测量,要测量长度,首先要给长度定一个标准量,而长期以来,民办各国沿用的长度单位不相同,如我中用尺(大的有丈)、英尺(小的有英寸,现在我们所说的电视机大小习惯用的是英寸)、米等。为了利于国际间的文化、科技方面的交流,国际上规定了一套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InternationSystemofUnits),简称SI,是国际计量大会于1960年通过的。我国在1984年采用。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etre),符号为m。
出示米尺,让学生认识1米到底有多长。并介绍1米是如何规定的。
长度的单位除基本单位米之外,还有比米大的和比米小的其它单位:
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换算关系:
1km=1000m(=103m)
1dm=0.1m
1cm=0.01m(=10-2m)
1mm=0.001m(=10-3m)
1μm=0.000001m(=10-6m)
1nm=0.000000001m(=10-9m)(头发的直径约0.04mm,合40000nm)
学生熟悉2、3分钟。一道题中,注意写单位时要么全用汉字要么全用符号,不允许出现汉字符号混用的现象。
如:1千米=1000m或1km=1000米

练习1:看书上的想一想,提问学生,填空
练习2:(投影)
7.8dm=______m=_______mm
60μm=______mm=_________m
0.05km=______m=________cm
练习3:(投影)
给下列空格中填上合适的单位:
某同学身高1.50_____,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5_____,窗户玻璃的厚度约为2.5_______,一节一号干电池的长度大约是6______。
4、长度测量工具:
要对长度进行需要测量的工具,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scale),
出示各种示教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卷尺等,让学生认识了解。
拿到一把刻度尺后,首先要干一个工作:仔细观察刻度尺,找出它的零刻度线,再看看它的分度值是多大?测量范围是多少?
学生观察自己手上的刻度尺,找三位同学分别说明他的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分度值及测量范围。
不只是刻度尺,任何一种测量工具拿到之后,首先就是要观察零刻度线、分度值及测量范围。
知道了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进行测量呢?请大家下去自己阅读。
四.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要提高判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就必须借助仪器来进行测量,任何测量都需要单位,长度的单位有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其中米是基本单位,注意各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还知道了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拿到一把刻度尺首先要观察零刻度线、分度值及测量范围。
五.布置作业:1.阅读课文2.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2-2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测量(measurement)的意义:提高判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测量需要单位
3.长度的单位: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换算关系:
4.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
【反馈】
1.
2.

§2-2长度和时间的测量(2)
【教学目标】
1.会正确使用刻度尺
2.会正确使用表测时间
3.能读懂说明书,并能参照说明书进行简单的操作。
【重点难点】会正确使用刻度尺、量筒和量杯
【课时】1课时
【教具】刻度尺、表
【教法】讲解、实验、讨论
【课型】实验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长度有哪些单位?基本单位是什么?学生回答
2、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什么?学生回答
二.新课引入
我们要用刻度尺进行测量,就需要清楚如何进行测量是正确的。
三.新课讲授
1.正确使用刻度尺
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让学生回答,后再对照课本21页说明作进一步认识。
看课本图2-15---图2-17回答问题,学生回答

2.学生活动1:用刻度尺测长度
先观察刻度尺,并记录分度值及测量范围。
让学生利用实验室提供的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和宽度。大约6分钟时间,教师巡回指导。
123平均值
长度l/cm
宽度b/cm
测量结束后比较测量结果,并提问:为什么我们不少的测量结果不相同呢?下去好好讨论。
3、学生活动2:长度的估测
估测教室的长度和宽度:
4.学生活动3:时间的测量
参看课本23页活动3说明进行测量。
进行实验,用量筒(或量杯)和水测出小瓶的容积。实验大约8-10分钟。

实验结束后,总结实验情况,告诉学生实验时一定要认真,要像科学家探索自然规律那样认真实验,养成良好的探索精神。
四.小结
通过本节实验课,大家动手进行了一些测量,对我们物理实验有了体会,测量时一定要按测量工具的使用要求正确使用测量工具。在实验当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结果,大家要会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要认真观察。
五.布置作业:
1.阅读课文2.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2-2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正确使用刻度尺
2.实验:测量物体的长度
3.实验:时间的测量
【反馈】
1.

相关知识

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你们了解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长度、时间及其测量”,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
第三节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一、内容及分析
(一)内容:长度、时间及其测量、误差
(二)分析
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是国际制单位、长度的测量以及时间的测量,指的是会用刻度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其核心内容是长度的测量,学生在数学学科中已经学过关于长度的单位,本课的内容是长度和时间是生活中遇到最多的两个基本物理量,与每个人息息相关,让学生知道物理要对有关现象进行定量研究,比如测量物体运动的快慢,就需要测量路程和时间。本节介绍了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常用工具,目的是使学生认识这些工具,使学生能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利用有限的工具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从而测量出物体运动的速度,以提高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二、目标及分析
(一)目标
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2、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二)目标分析
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就是指学生知道怎样去测量一个物体长度,以及如何正确读数。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就是指学生要明白在试验中那些事错误那些事误差,还要让学生知道如何减少误差。
三、问题诊断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读数,不知道如何去估读,形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学生不会处理对于不同刻度尺在什么时候估读,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让学生熟悉不同刻度尺,让其明白不同的分度值。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试验器材:
教具:刻度尺、卷尺、沙漏、石英钟、多媒体课件、挂图
学具:刻度尺、课本、铅笔、图片、停表
五、教学过程:
(一)阅读课文35页想想议议,引入新课:
感觉不可靠,需进行测量
(二)进行新课
1、让学生拿出自己的直尺和三角板进行观察,了解它们是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
2、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p35-36内容,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归纳出长度的国际单位、常用单位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将长度单位用“拾级而上”来表示,便于学生记忆)
长度单位换算练习题:(1)2.5km=m=㎜=nm
(2)6×105nm=m=cm
问题一:如何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设计意图:旨在通过探究体验来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和合作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和知错纠错能力、学生的动手参与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师生活动:让学生用手边的刻度尺来测量物理课本长和宽,老师巡回指导。
教师从学生中找出在使用刻度尺时错误的操作,进行展示,让学生们进行纠正,然后教师示范归纳出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
指导学生讨论P37“想想议议”,找出人体各部位的长度,(让每两位学生一组利用手边的刻度尺测出自己身上“尺子”的长度)找两学生到黑板上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分别画出约1cm和1m的长度。
问题2:如何使用秒表测量时间?
1、让学生阅读课文P39的“科学世界-计时标准和工具的变迁”和P38面的“小资料”,根据所列举的例子讨论P38的“想想议议”,让学生归纳古代人和现代人所使用时间测量工具发展变化及方法上差异。
2、教师指导学生归纳出时间的国际单位,常用单位以及他们之间转换,并要求学生记忆。
3、通过分组实验,熟练地掌握秒表的使用(让学生通过做一些小游戏来测量时间)
教师讲述关于“时间”的小故事。
问题3:前面在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中,测量结果是否就是它的真实值呢?
设计意图:旨在让学生养成科学的实验品质。
师生活动:
1、教师出示一支笔,问:这支笔有多长?然后找两位学生用不同的刻度尺进行测量和用同一刻度尺找两个学生进行测量,从而引出误差的概念,引导分析误差产生原因及怎样减小误差。
2、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38-39归纳出减小误差的方法及误差与错误的区别。教师点拨。
目标检测
教材40页1、2、3。
六、课堂小结
1、长度的测量注意事项?
2、如何用停表测量时间?
3、误差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只有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对工作更加有帮助!你们知道多少范文适合教案课件?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物体的运动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2课时)
玉峰实验学校
【教学目标】1.能根据日常经验估测长度,能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2.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和时间的单位.
3.能根据常见的周期现象估测时间,能使用秒表、手表测量时间.
4.知道长度和时间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知道测量有误差.
5.关注人文背景,体现情感教育.
【课的类型】讨论活动自学
【教学重点】1.知道什么是单位,以及引入单位概念的必要性.
2.认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工具,通过活动,力图使学生掌握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测量习惯.
【教学用具】1.多媒体电脑1台,液晶投影仪1台
2.直尺、三角板、机械秒表各40把,皮卷尺、游标卡尺1把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阶段教师引导学生活动说明
一.新课引入师:要求同学们闭目凝神,当同学们听到老师说出“运动”一词时,呈现在脑海中的是什么情景?

师:这些运动物体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师:引导学生比较归纳,得出机械运动的初步定义:所有运动物体的位置都在随时间而变化,进而提出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首先必须学会测量长度和时间。

播放诗配画《早发白帝城》,分析诗句中哪些词句分别对应于物理学描述物体的运动所用的距离、时间学生列举脑海中呈现的情景:飞奔的火车、骏马;飞流直下的瀑布;田径赛场上的运动员……

学生列举运动物体的共同特征

学生回答,教师纠错

再次关注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二.长度测量及单位

师:请同学们目测一下课桌的长、宽、高,比较它们的长短

师:不用尺,如何证实自己的目测结果是否正确?

师:你能确切知道课桌的长比宽长多少吗?

投影:P102“方法”:测量就是将待测量与一个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这个公认的标准就称为单位。
投影:“信息快递”:SI制中长度单位及常用单位目测后交流目测结果

学生汇报目测结果是否正确的办法:用一张纸条(或一根线)、一拃或课本的宽度或三角板的一边长作为标准,测出课桌的长、宽、高各是选定标准的几倍,来比较课桌的长、宽、高的长短

学生讨论、交流后,会注意到大家的选取的标准五花八门,难以对不同课桌进行比较,即使对同一张课桌也不能方便的知道长比宽长多少,使他们体会到制定公认标准的必要性——引出单位和测量。

学生阅读P103图5-4,并比较微观粒子到宇宙尺度数量级的差别
由于学生使用的课桌、目测经验各异,目测的结果会呈现多样化,应鼓励学生自主地表达想法

深化对长度单位一—米的认识

三.刻度尺的认识和使用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温度计的使用,在使用前需先观察什么?如何正确使用?
师:猜一猜,刻度尺的使用方法与温度计是否相同?又有什么不同?要求学生在观察刻度尺的基础上,进行讨论

师:引导学生阅读P104“方法”——刻度尺的正确使用。让学生明辨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由学生归纳同为测量类仪器的温度计和刻度尺的异同点

师:用你准备的刻度尺测出课本的宽度,并将测量结果进行比较。

师:思考讨论:
1、使用刻度尺时,是否一定要从刻度为0的位置量起?
2、用力拉皮尺来测量长度,这样测量结果准确吗?
3、各种尺的厚薄一样吗?它们的刻度在哪一侧?这样有什么好处?
4、如图,厚木尺在测量时的放法与书本图示不同,为什么?
老师点拨,纠错
学生:温度计在使用前需先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零点……

学生仔细观察刻度尺,汇报观察结果,并对老师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学生比较、归纳:
相同点:1、使用前,须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2、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而且要正对刻度线;3、记录结果时要写出数值和单位。
不同点:对刻度尺的使用,测量值需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同学们汇报测得结果,分析、讨论每人读出数据不完全相同的原因

学生讨论、作答
采用对比的方法把温度计的使用技能迁移到刻度尺的使用上,培养学生的演绎能力和发散思维

四.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补充、解释学生归纳、小结
五、作业
课本P107
1、3、4、5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教学阶段教师引导学生活动说明
一.复习引入师:上节课学习了长度测量及单位,那么什么是测量?SI制中长度单位是什么?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
师:这节课在上节课的基础上,继续研究测量的问题.想一想,如何测出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与同学交流,决定自己的测量方案,把测量值填入P.104表格中.学生作答
学生亲身实践.

1.通过创设真实的问题情景走进课堂,一下子就攫取了学生的心.2.在学生的亲身实践中体会到必须运用间接测量——“累积法”的思想才能测出一张纸的厚度.
二.误差及减小误差的方法.师:在测量的过程中,你每次的读数都一样吗?与同学交流、讨论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教师引导后,让学生体会到:由于在测量时,要进行估读,不能保证每次读出的数据都完全相同,据此提出误差概念:物体真实长度只有一个,由于测量中估读值有时偏大,有时偏小,这样就会产生误差.

师:如何减小测量误差?学生讨论、交流.
师:误差能绝对避免吗?

投影:P.104“信息快递”——“误差”

学生交流讨论,领悟到误差的存在.

学生讨论交流后得出减小误差的举措:1.纸的张数要尽可能多一些;2.在测量时尽可能将纸压紧;3.活动中应多测几次,然后求平均值,以减少测量误差.

三.时间的单位及测量师:前面我们学习了长度测量及单位,那么时间的单位是什么?测量工具是什么?

师:对照使用说明书,观察桌上的机械秒表,学会使用秒表:
1.如何给机械秒表上发条?
2.认识秒表的功能键,并动手试一试.
3.秒表如何读数?

师:利用自身脉搏的跳动,制作一个随身携带的“生物钟”.

师:既然能制作随身携带的生物钟,那么能否制作自身携带的“人体尺”?

师:利用你的“人体尺”能否估测出教室的长和宽?试一试,并交流估测结果.然后请两位同学用皮卷尺精确测量,每位同学将自己的估测值与实测值进行比较,评价自己估测水平,并找出差距大的原因.

学生回答:秒、分、时、年等;秒表、电子表、钟…

学生认真阅读说明书,仔细观察秒表,获取大小表盘上的数字、刻度所表达的信息,摸索按钮的功能和使用方法.练习使秒表启动、停止和回零,并正确进行读数.

学生交流制作方法.

学生交流测量结果,评价自己的估测水平.

仅凭自身能测出真实物体的长度,体现学以致用,极大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本课推向高潮.
四.小结师: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补充、解释学生归纳,总结.
五.作业1、课本P.13..2
2、将自己的计算机的时钟与世界上最精确的钟同步(参见课文P.13第一自然段内容)

时间和长度的测量


§11—3时间和长度的测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2、过程与方法
●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使用适当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2、难点:误差的产生。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复习:速度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要计算速度必须知道什么量?怎样利用公路上的里程碑大致测出汽车的速度?
通过学生的讨论得出要测出相应的时间。
(二)讲授新课
1、时间的测量
让学生讨论各种测量时间的工具和方法。学生说出多种方法和用具。鼓励学生用科学的眼光认识周围的事物。
①时间的单位:秒(s)、分(min)、时(h)
②学生活动:练习使用停表的方法;利用停表测量自己一分钟内脉搏跳动的次数,然后用脉搏估算一段时间;用绳子绑住一支笔做成一个摆,测量摆摆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
2、长度的测量
①长度的单位:km—m—dm—cm—mm—nm—μm(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各进制)
②测量长度的工具:直尺、卷尺(刻度尺)、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
③学生活动:测出物理课本的长宽厚;
④学生讨论并活动:如何较准确测出硬币的直径、一页纸的厚度、细铜线的直径?
总结得出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刻度尺要贴近被测物体;刻度尺要跟所测物体的长度平行;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测量结果=数字+单位
3、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种差别就是误差。
错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
两者区别:误差不能消除,但可以减小,例如多测量几次
错误可以消除。
(三)课堂小结
懂得测量时间和长度的方法和用具
(四)布置作业
完成相应的同步练习
教学前分析:
课本图11.3—1介绍了几种测量时间的工具,教学中可引导学生说一说各种工具测量时间的方法,鼓励学生用科学的眼光认识周围的事物。
教学后反思: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66161.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