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第3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作为优秀的教学工作者,在教学时能够胸有成竹,作为高中教师就需要提前准备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帮助高中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高中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3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第3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点拨提示:1、苏(俄)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三个时期:(1)1918~1920,三年国内战争时期;(2)1921~1925,国民经济恢复时期;(3)1926~1941,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2、关于列宁:

(1)逝世:1924年1月21日;(2)评价:①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②苏联党和国家的缔造者;③捍卫、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提高到一个新阶段——列宁主义;(3)活动:①1903年领导创建社会民主工党,1912年布尔什维克党;②与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进行斗争;③提出《四月提纲》;④领导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⑤领导粉碎了外国干涉和国内叛乱,巩固了苏维埃政权;⑥制定了新经济政策;⑦创建了共产国际;⑧倡议建立苏联。3、社会主义建设总概貌:

(1)内容: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2)步骤:先工业化,后集体化;一、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1、历史背景:(1)苏联国民经济恢复基本完成;(2)苏联仍然是一个只能输出农产品,输入机器设备的落后农业国;(3)国际形势严峻,苏联面临帝国主义的包围、威胁;2、主要目的:(1)用现代技术改变落后的工业农业;(2)增强国防力量维护民族独立;(3)为社会主义建立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3、主要目的:使苏联发展为经济上不依赖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国家;4、方针制定:联共(布)十四大(1)时间:1925年12月,(2)内容:通过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决定把苏联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3)意义:标志苏联有计划、大规模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期的开始。5、基本方针:把苏联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由输入机器和设备的国家变成生产机器和设备的国家;6、主要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1)原因:①帝国主义包围、威胁、封锁苏联,苏联必须建立独立完整的经济体系,改变工业落后面貌;②增强苏联国防力量,维护民族独立;(2)认识:优先发展重工业是苏联工业化进程与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的最大区别;7、具体建设:实施五年计划建设;(1)实施概况:①1928年起,苏联开始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②卫国战争前,苏联共实施了三个五年计划,其中第三个五年计划因卫国战争爆发而中断;(2)突出成就:①前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建立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②1937年,二五计划的完成,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二、苏联的农业集体化1、历史背景:以落后的个体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业,不能适应工业的迅速发展,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2、方针制定:联共(布)十五大;(1)时间:1927年12月;(2)内容:通过了农业集体化的方针;3、基本任务: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改造为大规模的集体经济;(核心内容)4、基本形式:实施集体农庄;5、主要措施:(1)强迫富裕农民把多余粮食按固定价格卖给国家;(2)用行政手段加快农业集体化;(3)消灭富农;6、实质:一场深刻的农业社会主义革命,是对小农经济的强制性的社会主义改造;7、历史作用:(1)农业集体化的实现,为苏联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开辟了广阔道路;(2)为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了条件;8、面临问题:(1)违背了农民自愿的意愿;(2)以行政命令方式推行,与当时农村生产力水平不相适应,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3)违背了客观经济发展规律,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农业长期落后;(4)使工农联盟再次出现危机,加剧了社会矛盾;9、基本认识:(1)以牺牲农业和农民利益保证工业化的实现,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突出特点;(2)农业集体化的实现,标志苏联放弃了列宁利用市场和商品关系扩大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新经济政策。三、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的严重问题1、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国民经济比例失调;2、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产品单调,质量低劣;3、忽视轻工业的发展,造成消费品供不应求,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4、为积累发展资金,从农民身上取走太多,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5、以行政命令管理经济,否定了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四、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1、1936年苏联新宪法:(1)历史背景:

国家工业化

农业集体化

实现

经济结构(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主导)

阶级结构

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苏联社会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2)主要目的:从法律上巩固苏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成果,全面反映苏联政治经济生活的重大变化(即把苏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成果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3)制定通过:第八次苏维埃代表大会;①时间:1936年;②内容:通过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宪法》;(亦称《斯大林宪法》)(4)主要内容:①国家性质:苏联是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社会主义国家;②经济基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③政治基础:各级劳动者代表苏维埃;(5)历史意义:①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的确立,宣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成;(根源是1936年新宪法规定苏联的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②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2、斯大林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体制或斯大林模式)的形成(1)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颁布;(2)形成因素:①外部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威胁;②内部落后的经济文化条件③斯大林等领导的个人因素;(3)体制特点:高度集中;

项目

主要特点

经济

方面

①以国家为核心,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②以行政命令来管理经济,否定价值规律,排斥商品和市场;(本质特点)

政治方面

①权力高度集中,党政不分;②缺少群众监督,忽视民主和法制;(4)体制评价:

项目

基本评价

表现

积极性

在以后的战争期间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发挥过重要作用,与当时生产力水平基本适应;①短时期内使苏联实现了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②建成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③为反法西斯卫国战争奠定了基础;

消极性

①经济管得过死,缺乏动力活力,导致经济效益十分低下;②政治上过分集权,缺乏民主,个人专断,压抑了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③日益阻碍了国民经济和其他事业的发展;

启示

①制定经济政策要依据当时的社会形势;②制定经济政策要依据国情;③经济政策要适时调整、与时俱进;

(5)斯大林体制下的恶劣事件:

事件

项目

基本概况

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盛行

时间

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30年代相当严重;

表现

①斯大林被奉为神明和真理的化身;②斯大林凌驾于党和国家之上;③过分夸大斯大林的功绩;

①斯大林的个人威望空前提高;②小生产经浏览农民意识是温床;③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影响;(根本原因)④沙皇封建专制思想的影响;(历史根源)

1935~1938年苏联的肃反运动

时间

1935~1938年;

概况

①大批无辜的党政军优秀领导人和著名知识分子遭到清洗;②普通干部和群众被以各种罪名遭到清洗;③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遭到粗暴的破坏和践踏;

①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盛行,导致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②斯大林对阶级斗争等问题的错误认识,造成极大的消极影响;(直接)③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使集体领导制度遭到破坏;(根本原因)④国际反苏势力猖獗,苏联面临的国际环境复杂险恶;(客观原因)

后果

①使个个崇拜更加盛行,体制更加僵化,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②严重破坏了社会科学文化资源和各级干部资源;③导致苏联卫国战争初期苏军失利;※归纳总结:1、斯大林体制、个人崇拜和肃反运动之间的关系;

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1935~1938年肃反运动

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

更加僵化

更加僵化

更加盛行

重要原因

扩展阅读

第7单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习的趣味性,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帮助教师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教学。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教案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第7单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7单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考点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

1、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实行配给制;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等。

2、特点:这些措施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色,被称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3、作用:

(1)积极:它适应了战时需要,把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高度集中起来,保障了红军的军备供应,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2)消极:在实行这一政策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弊病和错误,如破坏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束缚了生产力发展。(以极低价格强行征粮,甚至连农民必需的口粮、种子粮也予以征收,遭到广大农民的反对)

(二)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与作用。

1、必要性: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日益显现,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内容:农业方面,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工业方面,解除了对大部分小型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将这些企业以出租的方式交给原来的业主经营,并允许私人开办小型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商业方面,允许自由贸易,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分配方面,实行按劳分配制。

3、作用: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巩固了工农联盟,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探索了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是列宁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伟大创造。考点2:"斯大林模式"(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一)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

1、为了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苏联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由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

2、在经济体制方面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建立相对独立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外的经济体系。

3、为了加强对农业的管理,摆脱粮食供应困难,苏联政府推行了农业集体化运动,把分散的农民组织到集体农庄里。到1937年,超过90%的农户加入集体农庄。

(二)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1、经验:同苏联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通过实施两个五年计划,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到1937年,苏联的工业产量已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是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是苏联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和创新。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也为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

2、教训:(1)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平衡和持续发展;(2)牺牲广大农民的利益,造成了苏联农业生产的长期停滞不前;(3)长期执行计划经济体制,排斥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价值规律的作用,企业生产消耗大、经济效益低,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3、认识:①制定政策时一定要坚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②要从国情出发,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农、轻、重按适当比例平衡发展。③建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制度。

考点3: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一、赫鲁晓夫改革

1、政治:主要是平反冤假错案;破除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强调集体领导原则。

2、经济:(1)农业方面:针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赫鲁晓夫把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方面。改革的内容包括: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大规模开垦荒地,提高粮食产量,提倡种植玉米。

(2)工业方面:废弃部门管理体制,将部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加盟共和国;给企业部分权利;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

3、评价: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打开了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但赫鲁晓夫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的认识,无法从根本上破处这一模式。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

1.改革内容:重点放在重工业和军事工业方面

2.结果(1)执政前期,经济增长加快,政局稳定,军备力量大为增长,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人民生活有所改善;(2)执政后期,社会矛盾丛生,经济发展停滞。

3.改革失败原因:(1)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2)勃列日涅夫本人专断、保守不利于改革(3)对外政策和经济战略阻碍经济改革的深入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1、政治改革的主要内容:

(1)戈尔巴乔夫在1988年首先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以取代科学社会主义作为指导思想。(2)1990年,苏联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决议,从宪法中删去了关于共产党领导作用的条文。(3)同年苏共“二十八大”宣布要在苏联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多党制;在意识形态上抛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放弃党在政治和思想方面的“垄断地位”,实行政治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等等。

2、后果:1991年12月21日,除波罗的海三国、格鲁吉亚之外的11个苏联加盟共和国签署了建立“独联体”的阿拉木图协议,苏联解体。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水平测试讲义(7)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1、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
1918年下半年,苏维埃政府在经济领域实行了一系列战时特殊措施,即“”政策,应对国内战争。
①在农业上,实行集制。
②在工业上,不论企业大小,一律收归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管理。
③在产品分配上,国家取消了,粮食等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统一分配,实行实物。
④实行成年人义务制。
2、理解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
长期战争、自然灾害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1)经济危机;
①四年的世界大战和三年内战使苏俄的经济濒于崩溃。
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超越生产力水平,造成经济危机。
(2)政治危机;
①农村中:国内战争基本结束后,余粮收集制反而得到了强化,引起农民的强烈不满;
②城市中:工人因生活条件恶化也不满,纷纷罢工;
③军队中:喀琅施塔得发生水兵叛乱甚至提出“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的口号。
3、了解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并认识其作用。
()年,列宁在俄共十大上作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向新经济政策过渡。
(1)内容:
①农业:用固定的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可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食。
②工业:在坚持发展和国家掌握的前提下,部分国有企业采取和的形式,实行。
③商业:允许,实行。
④分配:废除平均主义的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取酬的。
(2)作用:



补充:
1922年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在基础上成立,简称苏联。
4、了解“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
(1)形成过程
①(年联共大确定方针)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优先发展重工业。
②年起,苏联实施有计划的经济建设。
③(年联共大确定方针)农业集体化运动,配合工业化。
④1936年苏联新宪法通过标志着建立,也标志着确立。
(2)主要表现(或者特征)
单一公有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以行政命令管理经济,排斥市场调节;
优先发展重工业,由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
(3)影响
积极方面:
A开创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
B通过两个五年计划,迅速实现工业化。(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初期));
C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对战后经济恢复也起了很大作用。
消极方面:
A从长远看,斯大林模式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平衡和持续发展。(片面发展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长期落后)
B阻碍了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使经济缺乏活力,成为以后苏联解体的根源。
5、了解赫鲁晓夫改革的结果。
积极: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取得一定成效,打开改革之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局限: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6、了解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
(1)根本原因:。
(2)主要内容:
推行“加速发展战略”,重视科技;
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行政命令,实际上承认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调整苏联的所有制结构,个体劳动者和合作社得到迅速发展,企业、集体农庄开始实行租赁制。
(3)影响
缺少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加上没有放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传统做法,致使经济不断滑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下降;
在经济改革没有取得预期成果的情况下,戈尔巴乔夫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国内局势的失控和苏联的解体。

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作为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让教师能够快速的解决各种教学问题。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及斯大林模式的背景、内容与影响,了解其中的关系;

(2)通过学习课文能够理解各个时期所实施的不同的正策,是当时社会形式的需要决定的,在当时都具有进步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利用情景教学,课堂讨论等方式使同学们对本章一个系统的了解;

(2)在教学中提出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政策的实施要随着社会形式的变化而变化,要适应当时的需要而调整;

(2)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还不成熟,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因此改革是必需的、必要的,改革的道路是艰巨的、曲折的、复杂的。

1.利用讲述与多媒体结合,直观教学,让学生全面了解本章知识,系统识记;

2.运用比较法,把不同时期实施的政策作比较,根据当时不同的社会形式考虑问题,明确不同的政策的实施是以不同的社会背景为前提的;

3.阅读课外史料,组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概括问题的能力。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

①国内:反革命势力猖獗,被推翻的剥削资产阶级正准备通过武装暴乱恢复其失去的政权。 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贫困;

②国际:西方国家对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采取敌视态度。帝国主义集团英法美日派军队侵犯苏维埃俄国,进行武装干涉,试图把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中;

③与此同时,协约国还支持反布尔什维克和反苏维埃政权的各种力量,策动武装叛乱。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陷入国内战争中。

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根据《和平法令》的精神,苏维埃政权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了战争。

新生政权采取的对策:面对严峻的战争形势①苏维埃政权建立红军,②宣布“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按军事方式改组国民经济,实行战时经济体制,史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主要内容

①(农业)实行余征集制,除必要的口粮外,农民必须无条件完成国家摊派的征粮额;

②(工业)加速工业国有化,设立管理总局体制;

③(劳动力)推行普遍劳动义务制,并按照军事体制固定劳动者的工作岗位;

④(流通和分配)流通和分配领域非市场化,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

(3)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战争的特殊环境下所采取的一系列非常政策和临时措施。其历史功绩在于,它使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战胜困难,赢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然而它反映了人们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迫切想法,试图用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分配,因而脱离了俄国当时的发展阶段,不符合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律,在实践中产生了负面影响。

2.新经济政策:

(1)背景

①四年世界大战和三年国内战争,加上自然灾害,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濒临崩溃;

②战时共产主义的弊端日益严重,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种模式在实践中遭到失败,俄共需要寻求新的模式。

(2)主要内容

①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②解除工业国有化。采取租赁制等方式,把外国资本与私人资本重新引入国有企业,并鼓励私人企业的发展;

③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允许自由贸易;

④取消食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

实质是在国家掌握主要的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核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进而使社会主义成分战胜资本主义成分,最重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

(3)评价:

①粮食税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缓解了政府和农民之间的矛盾,有利于巩固工农联盟,稳定了政治形势;

②工业方面的措施调动了企业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工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③允许自由贸易使农民获得了扩大再生产的资金,促进了商品流通;

④按劳分配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的劳动热情,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它从俄国的实际出发,发展经济、巩固工农联盟为主要目标,通过利用市场机制和商品货币关系较快地恢复了国民经济,稳定了政治形势。新经济政策为布尔什维克党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一种尝试。但国内战争基本结束后,其弊端日益显露,对国家经济造成不利影响,不是一种理想的政策,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成立的基础)。此后,又有其他共和国陆续加

3.“斯大林模式”

(1)背景

①苏联的建立。1917年,沙皇制度被推翻,俄罗斯帝国解体,大部分非俄民族地区独立,其中有些宣布独立的地区也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国内战争中,苏俄与原属俄国的各苏维埃共和国建立了军事、政治联盟,为形成新的联盟国家创造了条件。1922年12月30日,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四个加盟共和国组成了“苏维埃社会主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

②1924年1月21日,列宁逝世。

(2)内容

含义:是指苏联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按照斯大林的规划所确立起来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及其运行机制。斯大林体制是俄国及苏联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一种社会主义模式。

①农业方面,实行农业集体化;

②工业方面,优先发展中工业,以农业、轻工业为重工业发展提供资金;

③经济体制方面,实行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3)评价

①它的功绩主要有:通过两个五年计划,迅速实现工业化,苏联称为工业强国;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为后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物质基础;有利于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在扫除文盲的基础上,国家培养了大批各方面的专家。

②斯大林模式的主要弊端表现在:政治上高度集权,破坏民主集中制,导致社会缺乏民主,造成个人的高度专权;干部职务终身制,对干部没有形成必要的监督;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盛行;经济上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经济效益低下;牺牲农民利益,造成农业生产长期停止不前。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内容及评价;

2.“斯大林模式”的利与弊。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背景、内容和影响是什么?

2.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和影响是什么?

3.简评“斯大林模式”。

4.

十月革命以后,面临着严重的内忧外患,内有反革命势力猖獗和粮食缺乏,外有西方国家的阻挠与干涉,在这种情势下,新生的领导政权根据不同的形势相继采取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列宁逝世后,在斯大林的领导下逐步形成了“斯大林模式”,一方面促进了苏联经济的迅速增长,提高了国民的文化素养,同时也由于其局限性导致了政治上破坏了民主,经济上发展不平衡。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内容、结果;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结果;戈尔巴乔夫经济和政治改革的内容、过程和影响;

(2)了解三次改革时苏联的形势、改革的特点及失败原因;

(3)比较三次改作的异同点,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对改革进行评价。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事件对人物作评,使学生对历史人物有辩证的认识;

(2)对本文中的改革进行历史比较,以达到更深刻的认识;

(3)通过对问题“赫鲁晓夫改革失败原因”、“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原因”、“苏联解体原因”等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还不成熟,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因此改革是必需的、必要的,但是不能偏向;

(2)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认识到改革的道路是艰巨的、曲折的、复杂的。

1.利用讲述法,情境教学法,使学生对本章内容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2.对于有关改革,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比较和总结,培养学生们的比较、归纳和概括能力;

3.在课堂上插入提问和讨论,鼓励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历史人物及事件进行辩证的评价,以提高能力。

1.“赫鲁晓夫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

1953年,斯大林逝世之后,赫鲁晓夫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此时,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由于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导致农业生产长期徘徊不前,到1953年,苏联农业单位面积产量低于十月革命前的水平,牲畜存栏数与1913年相等,而苏联人口比1913年增加了20%,这种状况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不能满足工业发展对粮食和原料的需求。为了扭转这种局面,赫鲁晓夫以农业为突破口,开始了经济领域的改革。

(2)赫鲁晓夫改革的主要内容

①农业改革。农业改革是赫鲁晓夫经济改革的重点。包括三方面内容:废除谷物的义务交售制,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允许农民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的自主权;大规模垦荒,扩种玉米。

②工业改革。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1954年8月,苏联部长会议通过决议,开始扩大企业领导的权利,国家对企业的指令性指标减少52%;运用物质利益原则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如:改革工资制度用计件奖励工资制度代替累进计件工资制,增加了计时工资的比重。

(3)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

①积极作用:对苏联当时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的不合理环节进行改革和调整,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促进生产的发展,1954-1958年农业产值平均增长9.2%。到60年代初,耕地、谷物的播种和收获均已实现全面机械化。

②局限性:理论上没有打破社会主义传统观念的束缚,对于苏联所处的社会主义阶段缺乏科学的认识,未能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加之赫鲁晓夫本人喜欢浮夸冒进,缺乏深思熟虑,在改革开始后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跟进,最终导致改革失败。

2.“勃列日涅夫改革”:

(1)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

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对赫鲁晓夫的经济政策做了一些调整。在企业管理方面,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体领导;扩大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在工业方面,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

(2)改革的结果

勃列日涅夫改革的结果,可以从两方面概括:一是前期取得一些成效,苏联的军事实力明显增强,达到与美国相抗衡的水平。二是与美国的军备竞赛增加苏联的经济负担,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日益严重,苏联的轻工业和新兴产业明显落后于西方国家,这些都严重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20世纪70年代后期,苏联经济增长开始下降,国家面临新的困境。

3.“戈尔巴乔夫改革”:

(1)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自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积累的弊端与矛盾日益严重,民用工业品技术落后,质量低劣。1985年,苏联人均GNP为3.396美元,不仅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落后于亚洲、拉美一些国家。面对困境,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开始改革。

(2)戈尔巴乔夫改革内容、问题及影响

①内容:戈尔巴乔夫首先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这实际上是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政府还减少了指令性计划指标,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标,通过一系列法规,调整所有制的结构,使原来的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生了一些变化,个体劳动者和合作社得到迅速发展,企业开始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

②问题:但是由于对于苏联长期形成的畸形经济结构没有进行深入研究,经济改革措施仓促上马,缺少宏观决策和切实可行的配套措施,致使改革未达到预期的效果,苏联经济持续下滑,戈尔巴乔夫把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问题归结于政治阻力太大,为了扫除障碍,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1.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比较;

2.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1.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运用历史资料分析法客观分析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历史作用及失败原因。

3.应怎样认识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

4.二战后苏联经济改革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哪些经验教训?

本章主要讲述了二战后的不同的历史时期对社会主义进行探索和创新,共分为3次改革,即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面对高度集中的斯大林体制,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都试图改革,前两次是修补,后者是抛弃了社会主义制度,他们的改革都没有从根本上纠正斯大林体制的错误,以至于积重难返,失去了让社会主义自我完善的机会,最终导致苏联的解体。

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学案


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学案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背景:

直接目的:

主要内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评价:

原因:

开始:
主要内容:

新经济政策

实质:

作用和影响:

形成基础:

形成原因:

表现:

斯大林模式

评价:

背景:

内容:
赫鲁晓夫改革
评价:
失败原因:
二战后苏联
的经济改革
背景:

内容:
戈尔巴乔夫改革

结果:

教训:


1.(09海南历史)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必须考虑积累的界限问题,投资的最大界限问题。在我们这里弦绷得大紧了把它绷得大紧,使商品荒更加尖锐化,已经不行了……不从供求平衡角度作详尽的分析,这自然不是“表面的”缺点,不是“形式上的”疏忽,而是一个深刻的内在的错误……为了使国家工业化得到实现……不仅应当保证表现对建筑材料等等的需求的相应的货币,而且应当保证这种建筑材料相应的供应……(无论如何)也不能用“未来的砖头”建造“现实的”工厂。——摘编自布哈林《一个经济学家的札记》(1928年9月)
材料二如果撇开内部和外部的环境抽象地来讲,我们当然可以用比较缓慢的速度进行工作。但是问题在于:第一、不能撇开内部和外部环境;第二、如果从我们周围的环境出发。那就不能不承认,正是这个环境促使我们迅速发展我国的工业……我们是在一个技术非常落后的国家内取得了政权的……假如我们的工业和技术像德国那样发达,假如我国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像德国那样大,那么高速度发展工业的问题在我们这里就不会像现在这样迫切了……假如我们不是唯一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而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之一,假如不仅在我国,而且在其他比较先进的国家……也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那么高速度发展工业的问题就不会这样迫切了。
——摘自斯大林《论国家工业化和联共(布)党内的右倾》(1928年11月)
材料三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越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已经定了的。但是决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所以,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必须处理好。
——摘自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956年)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斯大林强调高速度发展工业的原因并说明斯大林与布哈林在工业化问题上侧重点的不同。(6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历史经验。(6分)

2.(10年江苏卷)23.(11分)宣传海报是一种特殊的政治艺术品。下面是苏联20世纪前期的一组海报。
请回答:(1)图①为新经济政策时期的海报,指出图①和图②所含信息之间的联系。比较这一时期的工业政策与以后斯大林工业化政策有何不同?试从理论和实践的视角评价新经济政策。(7分)

(2)对图像研究者来说,绘画作品并不简单地只是用于观赏,而是用来“解读”。图③为工业化时期的宣传海报,判断其所含信息是否准确,并说明理由。与其他图像史料相比,宣传海报有什么特点?(4分)

1.(1)原因:巩固和保卫苏维埃政权。(2分)
不同:布哈林强调按经济规律发展工业,主张放慢发展速度;斯大林强调从当时的国内外实际情况出发,主张加速发展工业。(4分)
(2)从国内条件和国际环境实际出发,调整和处理好农、轻、重关系,统筹兼顾,不断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6分)
2.(11分)(1)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为实现工业化奠定基础。不同:改变部分企业的国有性质,实行租让制;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国家占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高度集中管理。评价:发展马克思主义学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恢复经济,巩固工农联盟(稳定政治局势)。(2)不准确。忽视轻工业发展,轻、重工业比例失调。特点:宣传海报多与重要事件有关;有明显的倾向性。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3381.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