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学案

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习的趣味性,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帮助教师能够更轻松的上课教学。怎么才能让教案写的更加全面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学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学案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背景:

直接目的:

主要内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评价:

原因:

开始:
主要内容:

新经济政策

实质:

作用和影响:

形成基础:

形成原因:

表现:

斯大林模式

评价:

背景:

内容:
赫鲁晓夫改革
评价:
失败原因:
二战后苏联
的经济改革
背景:

内容:
戈尔巴乔夫改革

结果:

教训:


1.(09海南历史)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必须考虑积累的界限问题,投资的最大界限问题。在我们这里弦绷得大紧了把它绷得大紧,使商品荒更加尖锐化,已经不行了……不从供求平衡角度作详尽的分析,这自然不是“表面的”缺点,不是“形式上的”疏忽,而是一个深刻的内在的错误……为了使国家工业化得到实现……不仅应当保证表现对建筑材料等等的需求的相应的货币,而且应当保证这种建筑材料相应的供应……(无论如何)也不能用“未来的砖头”建造“现实的”工厂。——摘编自布哈林《一个经济学家的札记》(1928年9月)
材料二如果撇开内部和外部的环境抽象地来讲,我们当然可以用比较缓慢的速度进行工作。但是问题在于:第一、不能撇开内部和外部环境;第二、如果从我们周围的环境出发。那就不能不承认,正是这个环境促使我们迅速发展我国的工业……我们是在一个技术非常落后的国家内取得了政权的……假如我们的工业和技术像德国那样发达,假如我国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像德国那样大,那么高速度发展工业的问题在我们这里就不会像现在这样迫切了……假如我们不是唯一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而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之一,假如不仅在我国,而且在其他比较先进的国家……也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那么高速度发展工业的问题就不会这样迫切了。
——摘自斯大林《论国家工业化和联共(布)党内的右倾》(1928年11月)
材料三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越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已经定了的。但是决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所以,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必须处理好。
——摘自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956年)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斯大林强调高速度发展工业的原因并说明斯大林与布哈林在工业化问题上侧重点的不同。(6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历史经验。(6分)

2.(10年江苏卷)23.(11分)宣传海报是一种特殊的政治艺术品。下面是苏联20世纪前期的一组海报。
请回答:(1)图①为新经济政策时期的海报,指出图①和图②所含信息之间的联系。比较这一时期的工业政策与以后斯大林工业化政策有何不同?试从理论和实践的视角评价新经济政策。(7分)

(2)对图像研究者来说,绘画作品并不简单地只是用于观赏,而是用来“解读”。图③为工业化时期的宣传海报,判断其所含信息是否准确,并说明理由。与其他图像史料相比,宣传海报有什么特点?(4分)

1.(1)原因:巩固和保卫苏维埃政权。(2分)
不同:布哈林强调按经济规律发展工业,主张放慢发展速度;斯大林强调从当时的国内外实际情况出发,主张加速发展工业。(4分)
(2)从国内条件和国际环境实际出发,调整和处理好农、轻、重关系,统筹兼顾,不断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6分)
2.(11分)(1)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为实现工业化奠定基础。不同:改变部分企业的国有性质,实行租让制;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国家占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高度集中管理。评价:发展马克思主义学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恢复经济,巩固工农联盟(稳定政治局势)。(2)不准确。忽视轻工业发展,轻、重工业比例失调。特点:宣传海报多与重要事件有关;有明显的倾向性。

精选阅读

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理解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了解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与并认识其作用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

1921年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标志苏俄开始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

新经济政策

(1921--1928)

农业

实施余粮收集制

以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

(核心内容)

工业

全部工业企业国有化

允许部分企业由私人或外国资本家经营

贸易

取消自由贸易

改变国家垄断贸易的做法,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分配

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

国家实物配给制

废除实物分配制,实行按劳分配

了解“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

斯大林执政时期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被成为“斯大林模式”,这是一种国家直接管理经济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国家制定指令性经济计划,并通过高度集中的行政手段强制实施。

了解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结果:逐渐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直接导致苏联解体

★有关苏联解体的问题

1、苏联解体的标志:1991年《阿拉木图协议》2、苏联(1922—1991)解体的原因:A、根本原因:“斯大林模式”体制上的弊端和错误政策长期得不到纠正B、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的错误方针

第七单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作为高中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帮助高中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高中教案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第七单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必修II经济成长历程复习纲要(特长班专用)
第七单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考纲内容课标要求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斯大林模式”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考点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年)
(1)背景:①内忧:内战爆发,苏俄经济形势严峻。②外患:资本主义国家对苏俄武装干涉。
(2)目的:为了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战胜敌人。
(3)内容:①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②工业:将大中企业收归国有,监督小企业。③流通:取消商品贸易。④分配:强制劳动,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不劳动者不得食”;国家统一配给生活必需品。
(4)评价:①它是在战争环境和经济被破坏的条件下被迫采取的非常措施,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财力、物力,为战胜国内外敌人,为捍卫苏维埃政权起了重要作用。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超过了社会政治经济的限度,给经济带来严重负面影响。
2.新经济政策(1921~1928年)
(1)实行原因:①经济危机:战争结束后,经济破败,人民生活困苦,国家没有能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企业的生产。②政治危机: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能调动工农的生产积极性,发展生产力,农民、工人、士兵强烈不满并出现暴动。
(2)主要内容:①农业方面: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自己支配。②工业方面: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厂矿企业仍归国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③流通方面:允许自由贸易。
(3)特点: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国家资本主义方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4)成效意义:①现实意义:恢复发展了国民经济,巩固了工农联盟,巩固了苏维埃政权。②理论意义:表明俄共放弃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找到了一条小农占优势的落后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考点2:“斯大林模式”
1.形成背景
(1)外国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
(2)国内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与历史传统制约。
2.形成过程:
(1)工业化:1925年开始,优先发展重工业。
(2)农业集体化,取消新经济政策。
(3)实施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1928年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4)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颁布。
3.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表现/特点:(1)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2)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3)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4)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4.评价:(1)积极:在斯大林模式下,国家能够按照计划调配和使用全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1940年,苏联的工业生产总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2)局限:斯大林模式超越了苏联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在经济建设中,由于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由于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国家为了积累资金,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长期僵化地执行计划指令,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越来越阻碍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严重妨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为日后苏联和东欧各国经济的发展埋下了隐患,成为后来苏东剧变的历史根源。
考点3: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二战后,斯大林体制弊端日益暴露,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
(2)措施:①农业(改革重点):a.允许集体农庄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牲畜;b.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c.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d.将拖拉机卖卖给集体农庄。②工业:a.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b.给予企业调整工资权力;c.行动物质利益原则。
(3)结果:一定程度冲破了传统观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没有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只在原有体制进行局部改革,且目标不切实际。
2.勃列日涅夫改革
(1)背景:社会混乱,赫鲁晓夫下台,勃列日涅夫上台。
(2)措施:①工业(改革重点):推行新经济体制,运用价值律,扩大企业自主权。②农业:扩大农庄自主权,降低收购指标,提高农产品价格,放松副业限制。
(3)结果:前期取得一些成果,军事工业迅速发展;后期由于军备竞赛加剧,消耗大量人力物力,经济全面滑坡。
3.戈尔巴乔夫改革
(1)背景:苏美军备竞赛,20世纪80年代初苏联陷入危机边缘。
(2)内容:首先开始经济改革,提出“加速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对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承认企业是独立生产者,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打破单一公有制,允许个体经济存在;后来转向政治改革。
(3)结果:经济改革受阻,经济继续滑坡;政治改革迷失方向,1991年苏联解体。

1.列宁说:“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在我们的党纲里却被认为是刻不容缓的任务。”材料中的“经济政策”是指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D.农业集体化政策
2.在三年内战结束的若干年后,列宁说:“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拄着拐杖走路了。”这里的“拐杖”指的是
A.苏维埃政权B.新生的苏联
C.新经济政策D.计划经济体制
3.1921年苏俄实行固定的粮食税,1933年美国政府规定由政府收购剩余农产品。两者的相似之处是
A.消除了阶级予盾B.调整了工农关系
C.制约了农业发展D.加强了宏观调控
4.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领导人曾在一次演讲时强调:“已经是布尔什维克自己成为专家的时候了……技术决定一切。”这主要是着眼于
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实施新经济政策
C.发展农业集体经济D.进行工业化建设
5.1931年初,苏联接受外国技术援助的项目达124项,大部分是美、德两国提供的;同年,苏联向外国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设备总出口量的1/3。其背景原因是
A.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B.西方放弃了对社会主义的敌视政策
C.苏联制定社会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D.开始出现经济全球化趋势
6.(2006全国文综Ⅱ)苏联工业化资金的重要来源是农业。苏联采取的与工业化相配合的重大举措是
A.余粮收集制B.征收粮食税
C.农业集体化D.农产品自由贸易
7.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苏联之所以能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
A.充分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B.适时纠正了经济政策中存在的弊端
C.合理地吸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
D.开创并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8.有人认为,苏联发明了“在落后的以农业为主的国家,靠人力劳动投资,迅速跨过工业化阶段的无情的国家公式”。这一观点
A.充分肯定了农业集体化运动
B.指出了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
C.较客观地评价了斯大林模式
D.揭露了赫鲁晓夫改革的本质属性
9.有的史学家认为: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有一半是失败的,但也说明另一半是成功的。”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
A.彻底冲破了苏联原有模式的束缚
B.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模式
C.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
D.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0.就苏联改革,有人评述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说“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的主要论据可能涉及戈氏
A.没有在经济领域进行消除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改革
B.与美国进行激烈的军备竞赛加剧了国内的经济危机
C.实行政治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将改革引向了歧途
D.缺乏丰富的从政经验、灵活的应对政策,个人独断专行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背景:

直接目的:

主要内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评价:

原因:

开始:
主要内容:

新经济政策

实质:

作用和影响:

形成基础:

形成原因:

表现:

斯大林模式

评价:

背景:

内容:
赫鲁晓夫改革
评价:
失败原因:
二战后苏联
的经济改革
背景:

内容:
戈尔巴乔夫改革

结果:

教训:


1.(09海南历史)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必须考虑积累的界限问题,投资的最大界限问题。在我们这里弦绷得大紧了把它绷得大紧,使商品荒更加尖锐化,已经不行了……不从供求平衡角度作详尽的分析,这自然不是“表面的”缺点,不是“形式上的”疏忽,而是一个深刻的内在的错误……为了使国家工业化得到实现……不仅应当保证表现对建筑材料等等的需求的相应的货币,而且应当保证这种建筑材料相应的供应……(无论如何)也不能用“未来的砖头”建造“现实的”工厂。——摘编自布哈林《一个经济学家的札记》(1928年9月)
材料二如果撇开内部和外部的环境抽象地来讲,我们当然可以用比较缓慢的速度进行工作。但是问题在于:第一、不能撇开内部和外部环境;第二、如果从我们周围的环境出发。那就不能不承认,正是这个环境促使我们迅速发展我国的工业……我们是在一个技术非常落后的国家内取得了政权的……假如我们的工业和技术像德国那样发达,假如我国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像德国那样大,那么高速度发展工业的问题在我们这里就不会像现在这样迫切了……假如我们不是唯一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而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之一,假如不仅在我国,而且在其他比较先进的国家……也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那么高速度发展工业的问题就不会这样迫切了。
——摘自斯大林《论国家工业化和联共(布)党内的右倾》(1928年11月)
材料三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越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已经定了的。但是决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所以,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必须处理好。
——摘自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956年)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斯大林强调高速度发展工业的原因并说明斯大林与布哈林在工业化问题上侧重点的不同。(6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历史经验。(6分)

2.(10年江苏卷)23.(11分)宣传海报是一种特殊的政治艺术品。下面是苏联20世纪前期的一组海报。
请回答:(1)图①为新经济政策时期的海报,指出图①和图②所含信息之间的联系。比较这一时期的工业政策与以后斯大林工业化政策有何不同?试从理论和实践的视角评价新经济政策。(7分)

(2)对图像研究者来说,绘画作品并不简单地只是用于观赏,而是用来“解读”。图③为工业化时期的宣传海报,判断其所含信息是否准确,并说明理由。与其他图像史料相比,宣传海报有什么特点?(4分)

1.(1)原因:巩固和保卫苏维埃政权。(2分)
不同:布哈林强调按经济规律发展工业,主张放慢发展速度;斯大林强调从当时的国内外实际情况出发,主张加速发展工业。(4分)
(2)从国内条件和国际环境实际出发,调整和处理好农、轻、重关系,统筹兼顾,不断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6分)
2.(11分)(1)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为实现工业化奠定基础。不同:改变部分企业的国有性质,实行租让制;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国家占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高度集中管理。评价:发展马克思主义学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恢复经济,巩固工农联盟(稳定政治局势)。(2)不准确。忽视轻工业发展,轻、重工业比例失调。特点:宣传海报多与重要事件有关;有明显的倾向性。

第20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第7单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习的趣味性,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帮助教师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教学。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教案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第7单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7单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考点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

1、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实行配给制;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等。

2、特点:这些措施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色,被称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3、作用:

(1)积极:它适应了战时需要,把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高度集中起来,保障了红军的军备供应,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2)消极:在实行这一政策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弊病和错误,如破坏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束缚了生产力发展。(以极低价格强行征粮,甚至连农民必需的口粮、种子粮也予以征收,遭到广大农民的反对)

(二)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与作用。

1、必要性: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日益显现,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内容:农业方面,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工业方面,解除了对大部分小型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将这些企业以出租的方式交给原来的业主经营,并允许私人开办小型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商业方面,允许自由贸易,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分配方面,实行按劳分配制。

3、作用: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巩固了工农联盟,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探索了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是列宁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伟大创造。考点2:"斯大林模式"(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一)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

1、为了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苏联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由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

2、在经济体制方面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建立相对独立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外的经济体系。

3、为了加强对农业的管理,摆脱粮食供应困难,苏联政府推行了农业集体化运动,把分散的农民组织到集体农庄里。到1937年,超过90%的农户加入集体农庄。

(二)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1、经验:同苏联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通过实施两个五年计划,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到1937年,苏联的工业产量已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是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是苏联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和创新。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也为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

2、教训:(1)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平衡和持续发展;(2)牺牲广大农民的利益,造成了苏联农业生产的长期停滞不前;(3)长期执行计划经济体制,排斥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价值规律的作用,企业生产消耗大、经济效益低,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3、认识:①制定政策时一定要坚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②要从国情出发,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农、轻、重按适当比例平衡发展。③建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制度。

考点3: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一、赫鲁晓夫改革

1、政治:主要是平反冤假错案;破除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强调集体领导原则。

2、经济:(1)农业方面:针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赫鲁晓夫把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方面。改革的内容包括: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大规模开垦荒地,提高粮食产量,提倡种植玉米。

(2)工业方面:废弃部门管理体制,将部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加盟共和国;给企业部分权利;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

3、评价: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打开了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但赫鲁晓夫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的认识,无法从根本上破处这一模式。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

1.改革内容:重点放在重工业和军事工业方面

2.结果(1)执政前期,经济增长加快,政局稳定,军备力量大为增长,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人民生活有所改善;(2)执政后期,社会矛盾丛生,经济发展停滞。

3.改革失败原因:(1)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2)勃列日涅夫本人专断、保守不利于改革(3)对外政策和经济战略阻碍经济改革的深入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1、政治改革的主要内容:

(1)戈尔巴乔夫在1988年首先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以取代科学社会主义作为指导思想。(2)1990年,苏联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决议,从宪法中删去了关于共产党领导作用的条文。(3)同年苏共“二十八大”宣布要在苏联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多党制;在意识形态上抛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放弃党在政治和思想方面的“垄断地位”,实行政治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等等。

2、后果:1991年12月21日,除波罗的海三国、格鲁吉亚之外的11个苏联加盟共和国签署了建立“独联体”的阿拉木图协议,苏联解体。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4680.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