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学案
一、预习目标
1.会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学会测量物体质量的方法,知道“测多求少”法的应用.
二、学习流程
活动一:简述用天平的使用方法.
1.测量前应观察天平的和.
2.使用时的调节分为调节和调节.
3.称量物体质量时,应将物体放在盘;用镊子向盘按的顺序砝码;移动,使指针对准中央的刻度线,即横梁重新平衡.此时,m物=.
活动二:测量一个金属回形针的质量
1.各组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观察:
天平的最大测量值;标尺上的分度值为.
问题:为什么确定天平的分度值在标尺,而不是砝码盒中的最小砝码?
2.将游码移到标尺的“0”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栋梁平衡.
3.按照表格要求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填入空格内.
实验序号回形针的数量/个总质量/g一个回形针的质量/g
11
220
4.汇报各组测量结果,对比三组数据,简述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5.在运用“测多算少”法进行质量的测量时,应如何操作才能尽量减小误差?
6.讨论如何测量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
7.生活中还哪些测量可以采用“测多算少”的方法?
活动三:测量烧杯中水的质量
1.简述测量思路:
2.将测量步骤和测量数据填入表格.
序号测量步骤质量/g
1
2
3
分析数据,进行交流,比较各自的测量步骤,谁的更合理.
活动四:按照“WWW”的提示制作简易天平,到课堂展示,看哪组制作得最好.
八年级物理下册《物体的密度》学案苏科版
教学目标1、知道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的主单位和常用单位;能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2、知道密度是物质的物理属性之一,可以利用密度来区分不同种类的物质。
3、知道量筒和量杯的用途,会用天平和量筒测液体或固体的密度。教学设想重点:密度的概念。密度的公式及其单位。单位间的换算。
难点:密度概念的引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归纳能力。
教法:引导探究式教学准备刻度尺、托盘天平、砝码、量筒、小石块、细线、水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课题引入
一、密度概念的建立:
1、探究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出示大小不等的铝块,分别测量出每快铝的质量和体积并填入下列表格:并在坐标系统中描出对应的点:
质量(g)
体积(cm3)
铝块1
铝块2
铝块3
通过上述的实验我们可以发现同种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成________关系,也就是说同种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值。
二新课讲授
密度及性质
2、探究不同物质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出示大小不同的铁块,铜块和铝块,分别用天平测量出它们的质量,用量筒测量出它们的体积。分别计算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并且与上一实验比较我们可以发现:
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固定的,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不相同的,这实际上反映了物质的一个属性,在物理学中物质的这个属性就称为密度。
(1)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就叫物质的密度。
用公式可以表达为ρ=m/V
单位及换算
(2)明确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符号含义及其单位:
ρ——密度——千克每立方米(kg/m3)
m——质量——千克(kg)
V——体积——立方米(m3)
(3)kg/m3和g/cm3之间的换算关系:
1g/cm3=1000kg/m3
1g/cm3=1kg/dm3
理解密度的含义
水的密度的1g/cm3,它的含义是1cm3的水的质量是1g。(熟练掌握)
钢铁的密度是7.9g/cm3,它的含义是_______。
三小结
四作业布置
课堂作业学习指导用书
家庭作业补充习题板书设计:
6.3密度
一、密度:
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符号是ρ。
性质:是物质的基本属性。
单位:主单位是千克/米3,符号为kg/m3。
常用单位有克/厘米3
单位换算:1000千克/米3=1克/厘米3
二、密度的计算公式:
ρ=m/V教后感:
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大家在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只有规划好了教案课件新的工作计划,才能促进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发展!你们会写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0.5物体的浮与沉学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一.预习目标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66007.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