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应该要写教案课件了。用心制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才能更好的在接下来的工作轻装上阵!有哪些好的范文适合教案课件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语文下第21课庄子二则导学案(新课标人教版)”,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学校:范县第一初级中学备课人:八年级语文组主备人:刘月华授课人:班级:姓名:
第21课《庄子二则》北冥有鱼第一课时
1、巩固文中重点实词和虚词。2、熟练朗读并翻译课文。
3、理解庄子“万物皆有所待”的思想。4、让学生明白“绝对的自由”是不存在的
1、熟练朗读并翻译课文。2、理解庄子“万物皆有所待”的思想。
1、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道家的主要精神是崇尚自然,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其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清静无为”。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庄子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庄子》。
2、作品介绍:《庄子》,道家经典之一。今存三十三篇,内篇7篇是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学术界认为是他人伪作。《庄子》的文章,想像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它不仅有很高的哲学成就,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人们评价这本书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鲁迅先生更评价说:“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3、解题:《逍遥游》是《庄子》中的第一篇,在全书中占有特殊地位。“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
积累字词,疏通文意。
(1)给加点字注音。
北冥()鲲鹏()抟()迁徙()齐谐()正色邪()
(2)借助注释、手头工具书,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解释加点字词:
北冥有鱼,其名曰鲲。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齐谐者,志怪者也。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3)通假字北冥有鱼
1.小组合作,口译全文。2.难句质疑,师生共答。
3.翻译重点句子。
⑴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⑵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⑶“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⑷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4.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1.文章标题为北冥有鱼,后来怎么又写鸟了?
2.大鹏的形象如何呢?作者又是怎样描写这一形象的呢?
3.赏析句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4.在庄子的作品中,往往借用寓言故事说理。使文章生动活泼,寓意隽永,感染力强。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什么道理?
5.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那么人对事物的认识有没有局限呢?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第二课时
1、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故事的寓意。
感知庄子与惠子222、感知庄子和惠子性格、思想上的差异。
楚国郢人鼻尖上溅到一滴如蝇翼般大的污泥,他请匠石替他削掉。匠石挥动斧头,呼呼作响,随手劈下去,把那小滴的泥点完全削除,而鼻子没有受到丝毫损伤,郢人站着面不改色。宋元君听说这件事,把匠石找来说:“替我试试看。”匠石说:“我以前能削,但是我的对手早已经死了!”——《徐无鬼》
这是惠子死后,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坟墓,回头对跟随他的人说的一个故事,是感慨自惠子死后他就没有可以谈话的对手了。可见,在庄子心目中,惠子是难得的知己。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濠梁()鯈鱼()
2、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课文
(1)解释加点词语: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鯈鱼出游从容
安知鱼之乐是鱼之乐也
请循其本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2)翻译下列句子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鯈鱼之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子故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读懂故事,探究寓意
(1)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2)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子采取了什么样的方式来回答?体现了他什么样的性格?
1、读了《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你认为庄子与惠子的辩论,谁胜出?为什么?
2、就《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这则故事看,惠子觉得每个人无论如何不会知道第三者的心灵状态,对此,你是否赞同?为什么?
3、庄子和惠子的性格有何差异?
每个老师为了上好课需要写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我们要写好教案课件计划,这对我们接下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你们会写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八年级语文下册《春酒》学案”,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八年级语文下册《春酒》学案
学习
目标
1.能整体感知文章内容,了解作品意蕴。
2.品味精彩语言,学习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重点、难点)
3.感受文中的风俗美、人情美和作者的思乡情,领略生活的诗意。
学习过程
【教材研习·循序渐进·目标达成】
自主研习
13
分钟
要求:静安静、肃静、内心平静专专注、专心、心无旁骛
思思考、思索、拓宽思维主自觉、主动、克服依赖限时独立完成
用你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4分钟)
板块一:读春酒,找寻家乡味
(预时:3分钟)
阅读思考:“我”如法炮制的春酒为什么“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文中这春酒的“家乡味”表现是什么?结合原文分析。
学法指导:划出文中表现“家乡味”的相关语句,并按照示例句式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板块二:赏春酒,感受语言美
(预时:4分钟)
阅读任务:课文中有许多细节写得很有情趣,表现出作者对童年、对母亲、对家乡浓浓的感情。请你找到这样的细节并分析其作用。
学法指导:文中分别划出关于母亲、童年、风俗人情的一些细节,品一品,这些细节好在哪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在课文中进行批注。
板块三:品春酒,感悟思乡情
(预时:2分钟)
要求:从以前所学诗词中找出有关思乡的完整语句,不少于5个。
学法指导:可在含有“家”“乡”字眼的诗句中寻找。
我的随堂笔记
1.示例:读《春酒》,我从那香甜醇厚的春酒中品尝到了童真童趣的味道,这味道牵动着作者的情思。
我的感悟:读《春酒》,我从那香甜醇厚的春酒中品尝到了的味道,这味道牵动着作者的情思。
2.示例:“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批注:句中“一马当先,不请自到”写出了“我”对喝春酒的急切与热情。或“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比喻奇特形象,蜜蜂小小的,很可爱,很像当时的“我”,短短的几句话,馋嘴的、可爱的“我”跃然纸上,形神毕肖。
我的赏读批注:(可以直接呈现在课文中)
3.我的思乡诗句积累:
《春酒》wbr导学案对子星级互评:
达成目标:感受文中的风俗美、人情美、作者的思乡情。
合作交流
10
分钟
对子:相互检查自研成果,用红笔给对方星级评价;对子间交流自学时遇到的疑难问题。
(预时:3分钟)
小组:
1.组长主持互助组内的互动,重点交流内容——
①赏析细节描写,结合例句分析,语言要准确而简练。
②板书设计是否科学、美观,能否借助关键语句,体现文章中心。
3积累的思乡诗句是否合适,有无错别字。
2.组长组织本组成员交流、明确互助成果。展示前的准备。
3.抽签:明确各组的展示任务。
4.预演:围绕展示任务,参照展示方案,优化展示形式,分派展示任务,进行组内展示预演。(预时:7分钟)
达成目标:对子及时纠错、修改,大组交流要快速并做好预展准备。
展示提升
13
分钟
展示单元一:读春酒,找寻家乡味(预时:4分钟)
建议:做到说话有依据。准确而简练的表达,有理有据的分析。
展示单元二:赏春酒,感受语言美(预时:5分钟)
建议:展示时关注句子的写法、内容、感情;尝试从词语运用、修辞等角度多侧面赏析文中语句。
展示单元三:积累诗句悟乡愁(预时:3分钟)
建议:诗句典型,展示2-3个即可。
达成目标:品味精彩语言,学习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领会感情,了解作品意蕴。
达标检测
3
分钟
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薏仁米(yì)酬谢(chóu)橄榄(lǎn)B.家醅(pēi)炮制(páo)过瘾(yǐn)
C.酿酒(liàng)枸杞(jǐ)煨炖(wèi)D.挑剔(tì)供品(gòng)斟酒(zhēn)
2.琦君虽然远去,她的情思却永驻在我们心中。请你根据课文内容,用以下句式造句,表达对琦君的哀思。
“琦君,虽然您已离去,但《春酒》中__________________(细节描写)却留在了我的心里,让我感受到了您故乡的__________________美(风俗/人情)”
达成目标: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
感悟反思
1
分钟
《春酒》导学案
点亮本节课的自评之星吧:
我的反思及收获: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抗美援朝导学案(新课标人教版)
第2课 抗美援朝(限时25分钟)
找出答案并熟记这些知识点
(一)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
1、原因:(背景)
美国方面:
中国方面:
朝鲜方面:
2、目的:
3、概况:年月,以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同军民并肩作战,连续发动了次大规模的战役,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附近。
(二)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
:在战役中,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自己英勇牺牲。
: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严守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
“最可爱的人”:指的是,他们的可贵精神是
朝鲜战争的结果:年月,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抗美援朝历史意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的赢得一个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
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整理出答案
1、美国侵略朝鲜时有没有侵略中国,如果有请举例说明?(2分)
2、分析中国抗美援朝胜利的原因?(3分)
比拼速度更比正确率!
1.唇亡齿寒,中国人民深知此中的道理,为此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战争。它是()A.北伐战争B.抗日战争C.解放战争D.抗美援朝
2.在抗日战争中,他指挥百团大战给日伪军沉重打击;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指挥中国人民志愿军打败美帝侵略者。“他”是()A.李宗仁B.朱德C.彭德怀D.林彪
3.“美丽的半岛变成了一片废墟……战争开始于三八线上,三年之后,战争结束于几乎同一地点……”该战争是()
A.鸦片战争B.甲午战争C.解放战争D.朝鲜战争
4.歌曲《我的祖国》中“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朋友来了有美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曲创作背景取自()
A.北伐战争B.抗日战争C.解放战争D.抗美援朝战争
5.1952年12月12日美军发射侦察燃烧弹落在潜伏点附近草丛,烈火蔓延烧到他的身边。为了不暴露潜伏部队,他双手插进泥土中,强忍剧痛,纹丝未动,直至壮烈牺牲!“他”是()
A.黄继光B.邱少云C.杨根思D.罗盛教
6.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人们用“最可爱的人”来赞美抗美援朝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英雄人物是(C)
①黄继光 ②董存瑞 ③邱少云 ④杨靖宇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7.“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他们”指的是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
A.工农红军B.八路军C.人民解放军D.中国人民志愿军
8.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右侧漫画中遍体鳞伤的人物所代表的国家是()
A.法国B.美国C.英国D.意大利
9.美国一本陆军官方战史说:“中共一个引人注目的收获是,从去年(指1950年)冬天的战斗胜利中得到的。这些胜利提高了毛泽东政权的威望,并为之赢得了军事强国的地位。”与这场战斗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三大战役的胜利结束B.抗日战争的胜利
C.抗美援朝战争D.万隆会议外交上的空前成功
10.反映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战斗片《英雄儿女》的歌词为:“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侧耳听。青天响雷敲金鼓,大海扬波作和声,人民战士驱虎豹,舍生忘死保和平。”歌词中对应的“人民战士”和“虎豹”分别指的是()
A.中国人民解放军、国民党军B.中国八路军、日本侵略军
C.中国工农红军、“联合国军”D.中国人民志愿军、“联合国军”
11.(2017桂林)2016年上映的电影《我的战争》出场的场景:1950年,一批批志愿军战士在祖国的号召下,齐集鸭绿江边,唱着战歌登上军列,奔赴战场保家卫国。由此可知,该电影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抗美援朝B.二月抗争C.西藏和平解放D.红卫兵串联
12.某校八年级(1)班的同学搜集抗美援朝战争的资料,以“缅怀历史,呼唤和平”为主题,出了一期墙报。请你帮助他们完成对下列问题的探究。
材料一:半个多世纪前,上百万中国军人踏上朝鲜战场,他们之中有些人魂断异国埋骨他乡。
(1)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来许许多多的英雄模范人物,请你列举出两位。
(2)从英雄的故事中你能感受到他们怎样的优秀品质?
材料二: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的回忆录《从多瑙河到鸭绿江》
材料三:它(抗美援朝战争)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彭德怀
(3)据材料二回答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和结束的时间是什么?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谈谈这次战争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文章来源://m.jab88.com/j/62517.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