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写教案课件,大家应该要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变化的鱼”,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东沙河中学导学案
年月日主备人:备课组长签字:审核人签字:
年级:八年级学科:数学课题:§5.3变化的“鱼教师修议
课型:新授课时:2
学习目标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感受图形上点的坐标变化与图形的变化(平移、轴对称、伸长、压缩)之间的关系并能找出变化规律。
2、由坐标的变化探索新旧图形之间的变化。

重点1、作某一图形关于对称轴的对称图形,并能写出所得图形相应各点的坐标。
2、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已知轴一边的图形或坐标确定另一边的图形或坐标。
难点体会极坐标和直角坐标思想,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学习过程(导入、探究新知、即时练习、小结、达标检测、作业)
第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旧知回顾:
1、平面直角坐标系定义:在平面内,两条____________且有公共_________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2、坐标平面内点的坐标的表示方法____________。
3、各象限点的坐标的特征:
二、新知检索:
1、在方格纸上描出下列各点(0,0),(5,4),(3,0),(5,1),(5,-1),
(3,0),(4,-2),(0,0)并用线段依次连接,观察形成了什么图形
—3
—4

三、典例分析
例1、
(1)将“鱼”的“顶点”的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分别加5画出图形,分析所得图形与原来图形相比有什么变化?如果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分别减2呢?

(2)将“鱼”的“顶点”的横坐标保持不变,纵坐标分别加3画出图形,分析所得图形与原来图形相比有什么变化?如果横坐标保持不变,纵坐标减2呢?

例2、(1)将“鱼”的“顶点”的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分别变为原来的2倍画出图形,分析所得图形与原来图形相比有什么变化?

(2)将“鱼”的“顶点”的横坐标保持不变,纵坐标分别变为原来的1/2画出图形,分析所得图形与原来图形相比有什么变化?

四、题组训练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坐标为(0,0),(2,4),(2,0),(4,4)的点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图案。
(1)这四个点的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变成原来的1/2,将所得的四个点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所得图案与原来图案相比有什么变化?
(2)纵、横分别加3呢?
(3)纵、横分别变成原来的2倍呢?
归纳:图形坐标变化规律
1、平移规律:2、图形伸长与压缩:
2、
第二课时
一、旧知回顾:
1、轴对称图形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中心对称图形定义:在同一平面内,如果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旋转后的图形能和原图形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中心对称图形
二、新知检索:
1、如图,左边的“鱼”与右边的“鱼”关于y轴对称。

1、左边的“鱼”能由右边的“鱼”通过平移、压缩或拉伸而得到吗?
2、各个对应“顶点”的坐标有怎样的关系?
3、如果将图中右边的“鱼”沿x轴正方向平移1个单位长度,为保持整个图形关于y轴对称,那么左边的“鱼”各个“顶点”的坐标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三、典例分析,如图所示,
1、右图的“鱼”是通过什么样的变换得到左图的“鱼”的。

2、如果将右边的“鱼”的横坐标保持不变,纵坐标分别变为原来的—1倍,画出图形,得到的“鱼”与原来的“鱼”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m.jAb88.cOM

3、如果将右边的“鱼”的纵、横坐标都分别变为原来的—1倍,得到的“鱼”与原来的“鱼”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

四、题组练习
1、将坐标作如下变化时,图形将怎样变化?
①(x,y)→(x,y+4)②(x,y)→(x,y-2)③(x,y)→(1/2x,y)
④(x,y)→(3x,y)⑤(x,y)→(x,1/2y)⑥(x,y)→(3x,3y)

2、如图,在第一象限里有一只“蝴蝶”,在第二象限里作出一只和它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蝴蝶”,并写出第二象限中“蝴蝶”各个“顶点”的坐标。

3、如图,作字母M关于y轴的轴对称图形,并写出所得图形相应各端点的坐标。

4、描出下图中枫叶图案关于x轴的轴对称图形的简图。

学习笔记

扩展阅读

地形的变化


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着手准备教案课件了。是时候对自己教案课件工作做个新的规划了,未来工作才会更有干劲!有多少经典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地形的变化”,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教学目标
通过举例分析,使学生得出地形是不断变化的

通过分析褶皱、断层的示意图和景观图,使学生初步了解海陆变迁、火山、地震等形成的原因,使学生对火山、地震都分布在板块构造带上及对全球构造理论有了更深的认识。阅读世界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图,使学生了解世界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带。

通过读外力作用的四幅景观图,使学生初步认识外力作用的基本形态,初步认识地形的变化是地球内部和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通过读图分析,和组织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节教学内容的海陆变迁的事例和现象,,培养学生从现象追踪本质的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通过学习本节,渗透辨证唯物主义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教学建议

关于“地形是不断变化的”的教材分析

“地形是不断变化的”这段内容,“地形的变化”这部分,是在前节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用“动态”的观点认识陆地地形的。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这部分内容中抽象而难于理解的知识较多,为全章教学的难点。教学中应注意加强直观性,突出重点,不再扩大讲授内容的范围和深度。教材首先从现象入手,以喜马拉雅山区和台湾海峡的海陆变迁的实例引入。以生动、鲜明的例子,使学生得出地形是经过漫长地质年代不断演变而成的,而且目前仍在不断变化着。

关于“地形是不断变化的”的教法建议

“地形是不断变化的”这段内容,用质疑的方式,提出沧海桑田这个成语,然后从实例入手,使学生进入问题情景,提的问题要具有很大的悬念,吸引学生思考,通过分析证据,启发学生自己得出海陆不断变迁的结论。1.我国科学考察登山队在喜马拉雅山区的岩石中发现了含有鱼、海藻、海螺等海洋生物的化石,这说明了什么问题?2.近年来,人们发现在台湾海峡海底的某些地方,分布着古代森林的遗迹,这是什么原因?
这些事实说明今天的地表形态,也就是我们目前看到的地表形态如陆地和海洋,陆地上的高山、平原、高原、盆地都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不断演变而成的,现在仍在不断变化着。从而自然引出“地形为什么变化”。

关于“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教材分析

第二部分从地球内部力量和地球外部力量两个方面讲述了地形变化的原因。这是相当复杂的问题,因此初中教材只选择了其中最简单的知识,用了大量的景观图和示意图,通过形象和直观的方式,让学生对此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从知识要求上,主要有五个方面:
①促使地形变化的力的来源(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来自地球外部的力量);
②力的表现形式(内力作用:地壳运动、火山、地震;外力作用:流水、风等);
③各种表现形式的形成原因(只以教材提出的为准,不必展开);
④力作用于地球表面的结果(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⑤火山、地震的分布规律和分布地区。最后总结了陆地表面形态是两种力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
有两点说明:第一,为了避免难点过分集中,教材在编排时,有意把有关外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的知识,分散到世界分区地理中讲述,这里并未详述(流水地形安排在“东南亚”中讲述,风成地形安排在“西亚和北非”中讲述,冰川地形安排在“西欧”讲述)。第二,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把褶皱和断层的内容安排为选学。教师可在教学中可以灵活掌握。

关于“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教法建议
“地形为什么变化”仍然结合学生已熟悉的实例,例如:为什么喜马拉雅山会从海洋变成高山?为什么台湾海峡会从陆地变成海洋?是什么力量促使地形不断变化?引出内力作用和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这里可以以喜马拉雅山和台湾海峡的海陆变迁为例,讲述地壳运动对地形的影响。也可以选学课文“褶皱和断层”,讲解地壳运动对地形的作用。具体步聚如下:
1.观察书页受挤压变形的实验,让学生讲讲书页为什么会发生变形(受到力的作用)。
2.利用四幅褶皱、断层的示意图和景观图,讲清褶皱、断层的原因,辨别褶皱形成的山和断层形成的山。
3.组织讨论“想一想”:(1)两个板块碰撞推挤时,岩层会发生什么变化?喜马拉雅山系是怎样形成的?(2)断层形成的山,边缘往往是陡崖,这是什么原因?所有这部分内容必须用形象直观的图帮助学生理解。
而这样的运动一直都在发生,但很难被我们感知。世界上有哪些地壳运动我们能够感觉到呢?转入显著的地壳运动表现形式:火山、地震。
有关火山和地震的知识,可让学生联系小学自然课中学过的地震、火山知识、来讲述火山、地震的发生原因。通过两幅火山、地震的景观图,让学生了解火山、地震发生时,能在短时间内使局部地形发生急剧变化。并读图:说出世界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带?为什么?读图了解:对照“六大板块示意图”和“世界火山、地震分布示意图”,说出环太平洋沿岸的火山、地震带,是在哪些板块的接触地带?
观察分析四幅图,了解风、流水、冰川、海浪等来自地球外部的力量,也在不断地改变着地表形态。
最后总结:列表讲解,说明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地球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促使地形变化的内部力量

促使地形变化的外部力量

力的表现形式

促使地形变化的结果

关于“地形的变化”的--示例

〈教学重点〉地形的形成;内力作用的几种表现
阅读各类地图的能力的培养。

〈教学手段〉计算机课件或实物教具,教材中的各种地图、示意图。
〈教学过程〉第三章世界的海洋和陆地地形的变化
(导入):你们知道“沧海桑田的故事吗?传说中国古代有个叫麻姑的仙女,曾经多次看到东海变成桑田。就我们个人的人生的阶段,是不可能看到东海变成桑田的。但从发展变化的角度看,你认为沧海能变成桑田吗?你能提供出证据吗?
(学生活动)请思考这几个问题:
1.我国科学考察登山队在喜马拉雅山区的岩石中发现了含有鱼、海藻、海螺等海洋生物的化石,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2.近年来,人们发现在台湾海峡海底的某些地方,分布着古代森林的遗迹,反映了这里过去是什么状况?
(总结)这些事实说明今天的地表形态,都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不断演变而成的,现在仍在不断变化着。

海陆变迁

实例

证据

海洋——陆地

喜马拉雅山

岩石中含有海洋生物化石

陆地——海洋

台湾海峡

海底有古森林遗迹

(板书)第三章世界的海洋和陆地

第三节地形的变化

(提问):为什么喜马拉雅山会从海洋变成高山?为什么台湾海峡会从陆地变成海洋?是什么力量促使地形不断变化?
(计算机演示)或(实物演示):书页受挤压变形,为什么会发生变形?(受到力的作用)。
分析褶皱和断层示意图,褶皱和断层的形成?辨别褶皱形成的山和断层形成的山。
(褶皱:岩层受力变形,表现为隆起和凹陷;断层,岩层受力断裂,表现为岩层沿断裂面的上升和下降。
(讨论)p36“想一想”
(1)两个板块碰撞推挤时,岩层会发生什么变化?喜马拉雅山系是怎样形成的?(岩层会发生弯曲变形,形成褶皱;如果岩层受挤压过度,会形成断层。喜马拉雅山系是板块在运动中碰撞推挤,发生褶皱而形成的山。)
(2)断层形成的山,边缘往往是陡崖,这是什么原因?(由于断层形成的山,是沿着断裂部位错动而隆起的,所以边缘往往是陡崖。这种运动叫地壳运动。
(学生活动)这样的运动很难被我们感知。但在小学我们却学过地壳变动的剧烈表现形式,是什么?火山、地震,读图片P35图3.25火山爆发和图3.26地震后开裂的景观图。通过两幅图,地形发生了什么变化?
(总结)这些促使地形不断变化的力,都来自地球内部,称为内力作用。
(板书):内力作用
表现形式:地壳运动、火山、地震
(计算机演示)
1)读“世界火山、地震主要分布示意图”说出世界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带?“为什么?提示:这种分布和板块分布有什么关系?
(世界上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沿岸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地带。因为这些地方是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动。)
2)对照“六大板块示意图”和“世界火山、地震分布示意图”,说出环太平洋沿岸的火山、地震带,是在哪些板块的接触地带?
(是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的接触地带。)
(学生活动)观察分析四幅景观图,这些塑造地表形态的力是从那儿来的?表现为那几种形式?(力量来自地球外部,称为外力作用)
表现形式风、流水等来自地球外部的力量,也在不断地改变着地表形态。
(图1:由于河流强烈的下切作用,使河床不断加深,形成了狭而深的河谷地形。两坡陡峭,横剖面常呈“V”字形。河流的流量越大、流速越快,下切作用就越强。流水的下切作用以山区最为强烈。
图2:河流在入海或入湖的河口地区,由于流速降低,便将挟带的泥沙堆积下来,形成宽广平坦的三角洲(它的平面形状一般呈三角形,顶端指向上游,底边为其外缘,故称三角洲)。三角洲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是良好的农耕地区。
图3:在干燥地区,因为近地面的风含沙粒较多,磨蚀力较强,使岩石形成顶部大、底部小的蘑菇状外形。
图4:风沙堆积就形成了沙丘。)
(组织讨论):P37“想一想”有人把地球的内部力量称为地表形态的塑造者,把地球的外部力量称为地表形态的雕刻师。这是为什么?
(内力作用使有的地方隆起,有的地方凹陷,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从而形成了山地、高原、盆地、平原等多种多样的地表形态,所以,有人把地球内部力量称为地形的塑造者。外力作用则通过侵蚀、搬运、堆积等,不断地改变地表形态,使得地形更加多姿多彩,所以,地球的外部力量被称为地表形态的雕刻大师)
(总结)列表讲解,说明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地球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促使地形变化的内部力量

促使地形变化的外部力量

力的表现形式

来自地球的内部

来自地球的外部

促使地形变化的结果

地壳运动(褶皱、断层)、火山、地震

流水、风、海浪、冰川

高山、高原、盆地或低地,使地球表面变得高低不平。

侵蚀高地,堆积低地,使地表形态趋于平坦。

(设计思想)
本节的两个主要部分“地形的变化”和“地形为什么变化”,从知识的角度来看,都是难点,特别是对于初一学生来说,理解能力还不高,抽象思维能力较差,一下子接受这么多新知识,较困难。但这部分知识的结论(即地形是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以后各章要广泛用到,是区域地理的基础知识之一,所以,这部分知识是不能回避的,但可以讲的浅显些,可以在学习区域地理的相关内容中,逐步的加深扩展。因此,在--上,尽量举例,通过分析具体事例,说明海陆变迁的事实;用大量的示意图、景观图和分布图和计算机课件或实物教具,揭示地壳变化的规律规律。
第一部分地形的变化,以喜马拉雅山区和台湾海峡的海陆变迁的实例引入。把学生迅速带入问题的情景,这两个例子比较生动、鲜明,对初一学生来说又比较新奇,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地形变化的感性认识,还可使学生由好奇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第二部分内容,知识点多且难点集中,只能用大量读图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先提出喜马拉雅山系是怎么形成的?用计算机课件或实物教具演示褶皱和断层的形成过程,使学生了解由于岩层受力产生的基本运动,使板块之间的互相挤压,引起地壳巨大的褶皱和断裂,形成雄伟的山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是科学探索、认识规律的过程,在每一个读图环节中,都设计了大量的质问,由浅入深,形成链锁让学生思考、讨论,有力的锻炼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也有利于树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板书设计)

第三节地形的变化

一、地形是不断变化的
二、地球内部力量的表现形式
1.地壳运动:(褶皱、断层)
2.火山、地震极其分布
三、促使地形变化的外部力量
四、地形是内力、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探究活动

寻找地形变化的痕迹

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到野外找寻地形变化的痕迹。
一、内力作用:
1.判断褶皱山:
岩层在形成时,通常是水平的。岩层在地壳运动的作用下,因受到来自两侧的力而发生弯曲,单个弯曲称褶曲,如果发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变形,称之为褶皱。虽然褶皱使原始的岩石发生变形,但岩石并没有失去其连续性和完整性。褶皱的形态差异与规模大小,往往反映当时地壳运动的强度与方式。褶皱在地表中普遍存在,世界上许多高大山脉都是褶皱山脉。
2.判断断层:
当地壳岩层因受外力达到一定的强度而发生断裂,并且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相对位移的地表形态称为断层。
断层是野外经常可以见到的地表形态。它大小不等,规模不同,小的不到一米,大的可数百、上千千米。但它们的共同点是都破坏了岩层的连续性与完整性。断层处往往岩石较为破碎,极易发育为沟谷,有时还可能形成泉或湖泊。
我们知道地壳在运动中会产生强大的力,但这种力超过了岩层本身的耐受程度,岩层才发生断裂,并发生错位,称之为断层。当两条断层中间的岩块相对上升,两侧岩块相对下降时,相对上升的岩块称为地垒;往往形成块状山块,像我国的庐山、泰山等。当两条断层中间的岩块相对下降、两侧岩块相对上升时,往往形成地堑,即狭长的凹陷地带。比较著名的有东非大裂谷和我国的汾河平原和渭河谷地等。

二、外力作用:
在野外随处可见外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特别是风和流水的作用。
活动时还可以让学生对所见到的地形变化的痕迹拍照,回来后组织摄影展览。

水的变化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是时候对自己教案课件工作做个新的规划了,才能更好的在接下来的工作轻装上阵!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多少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水的变化”,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水的化学变化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水的分解和化合,理解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的概念
2)、理解原子的概念,并比较原子与分子的相似、相异和相互关系。用原子分子的观点加深对化学变化的理解。3)、识记一些化学符号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引导、培养学生有目的地、全面地观察实验现象。
2)、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及对实验进行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1)、通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实验等活动,树立团结协作精神
2)、认识物质的可分性,逐步培养学生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观点。
重点与难点:重点:原子的概念难点:原子概念的抽象推理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1、水的化学符号是什么?属于哪一类物质?构成水的微粒是什么?
2、水的三态变化属于哪一类变化?在水的三态变化过程中水分子是否发生变化?
板书◆在物理变化中分子不变
引入我们已了解了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也了解到在物理变化中,分子不会发生变化,只是分子间的间隙发生变化。那么水的化学性质如何?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否会发生变化?发生怎样的变化?分子是由什么构成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而要研究这些内容,我们必须通过水的化学变化作为载体加以研究
板书1.3水的化学变化
学生实验往滴有的蒸馏水中吹气,观察现象
提问是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讲解不是水,也不是二氧化碳,而是新生成的一种物质碳酸。
板书一、水的化学性质
1、水+二氧化碳碳酸(H2CO3)

演示水与生石灰反应,反应后取上层澄清液于三试管内,一中请学生上前滴加一滴无色酚酞试剂,二中请学生上前滴加3滴紫色石蕊试剂,观察现象
设问使酚酞试剂变红、石蕊试剂变蓝的是水吗?那是什么物质呢?
演示请一学生往第三支试管中的澄清液中吹气,观察现象
讨论根据CO2的特性反应,请问该澄清液是什么?水与生石灰反应后生成的物质是什么?
板书2、水+氧化钙氢氧化钙(Ca(OH)2)

讲解大家是否发现,石蕊、酚酞在一定条件下会变色,碳酸溶液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剂变红,不能使无色酚酞试剂变色;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剂变红,使紫色石蕊试剂变蓝。引出指示剂概念
演示介绍电解装置,演示水的电解
提问接通电源后两电极各有何现象?哪一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多?约是少的几倍?
设问通电后,产生的是什么气体?如何通过实验进行检验?
演示讨论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体积少的气体。体积少的气体是什么?为什么?
小结氧气的特性:能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
演示用燃烧着的小木条点燃体积多的气体。并在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小烧杯
讨论该气体是什么?为什么?
小结正极体积少的气体是氧气,负极体积多的气体是氢气。
板书3、水通电氢气+氧气

过渡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在水的三态变化中,在物理变化中水分子都未曾发生改变,只是水分子间的间隙发生了变化。那么在上述化学变化中呢?我么以水的电解为例,一同深入到微观世界中,……
边讲边图示

板书H2O分裂重组O2H2

分子原子新分子(化学变化的微观本质)
讲解当水分子分裂、消失的同时水的性质还存在吗?当氧分子、氢分子产生的同时氧气的性质、氢气的性质也随之而表现出来了。所以分子是……….
板书二、分子原子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讨论由上图你们可获取那些信息?
补充讲解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不再继续分裂,而是重组成新的分子,新分子构成新物质。所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板书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展示原子图片)
板书3、分子、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分,原子不能分。
4、分子、原子异同点及相互联系
板书◆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变
过渡化学变化的种类很多,为便于研究,我们加以分类。
提问上述化学变化中,1、2与3有何不同,各有何特点
板书三、化学变化的类型:化合反应(生成物只有一种)
分解反应(反应物只有一种)
练习1、一个水分子的构成是()
A.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B、两体积氢和一体积氧
C.氢原子和氧原子D、两上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所以通电后能产生氢气和氧气。
B.水分子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
C.电解水的实验现象是,通电后,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
D.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3、电解水时,理论上若得到n个氧分子,同时可以得到个氢分子。若得到8毫升的氧气,同时得到毫升氢气。
4、绪言P3中三反应各属哪一类化学变化?
小结略作业1、书本课后习题2、练习册1.3
教学设计
本节内容建构于学生已掌握原子结构的初步知识、分子特征及在物理变化中分子不变的知识基础上。带着“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否发生变化?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的疑问,将好奇的学生引入本教学,正好顺延了知识的连贯性,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性。
1、教学方法
在二期课改背景下,本节课主要采用了以实验探究和讨论为主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启发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思考、去讨论、去总结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让学生与教师间、学生与学生间形成互动、互助、合作的局面。
为使本教学手段能顺利进行,小组合作化学习尤为重要。教学的人性化体现在我们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一同参与、一同体验、一同感受学习的过程及该过程中带来的快乐。也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2、教学手段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化学学习初期,学生对实验充满好奇,迫切希望能有更多机会亲自感受。在此,我将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这让学生在化学学习初期不仅增加了实验操作机会,增强实验能力的培养,也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
探究水的组成,进行微观解释得出分子、原子的概念及揭示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而分子、原子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微粒,概念抽象,难以理解。在水电解实验中,学生只能看到宏观现象,在此通过多媒体flash将微观世界宏观化,演示电解水的微观过程,变抽象为具体,增强直观性,便于学生讨论理解,降低了学习难度,突破教学难点。
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创造良好的思维情景,培养探究能力,不仅扩大课容量、增强直观性,也增加了课堂教学的活力,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
1、教学程序
为使知识点更系统化,在教学程序上我略作改动。首先是利用实验得出水的化学性质,这里有三个实验,我将水的电解实验放在了最后,这样便于过渡到另一环节的教学中,利用水电解探究分子、原子的概念、揭示化学变化的本质,讨论分子原子的异同点及相互联系。而且,第一个实验就是学生实验,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处于兴奋状态,也使其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以下各环节的活动。

教学反思:

分子、原子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微粒,概念抽象,难以理解。在水电解实验中,学生只能看到宏观现象,在此通过flash将微观世界宏观化,演示电解水的微观过程,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化枯燥为生动,降低了学习难度,使教学难点得以顺利突破。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本教学中我将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演示试验改为学生实验,这让学生在化学学习初期不仅增加了实验操作机会,增强实验能力的培养,也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活动,培养了学生间合作化学习意识,为今后学习打下基础。
不足:本次水电解实验直观性不够强,后排学生看不清。今后可将水电解的演示实验,利用实物投影或拍成录像将实验投在屏幕上,将实验加以放大,实验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包括实验装置、步骤、现象都展现在每一个学生眼前,使实验效果更清晰、更直观,

水位的变化


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课件,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对教案课件的工作进行一个详细的计划,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顺利!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水位的变化”,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2.7水位的变化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成为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过程,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过程与方法
能综合运用有理数及其加法,减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见解,能从交流中获益.
学习过程
----------前置准备
计算
⑴8﹢(-3)+(-5)
⑵0.95+(-1.8)+(-0.2)-2.65
⑶7.25-2(13)-27.75+(-7(23)
⑷3.5-(-(12)+(52)-0.25
自主学习
看书思考p72-----73如何表示水位的高低变化.
1水位的高低与“+”“-”的关系是什么?
2感受如何把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
水位变化转化为加减混合运算
3认识折线统计图的构造及意义
------合作交流
-----学生发表见解
①在水位表示中正数.负数的意义是什么?
②求周末的水位的方法是什么?
③说说折线统计图的特征,你如何画折线统计图?

---------归纳总结
师生共进
1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体验数学转化的思想和方法.
2.符号的处理方法.
----------例题解析
小明的爸爸买了一种股票,每股8元.下表纪录了在一周内股票的涨跌情况.
则该股票本周中最高价格为____元
星期一



涨跌0.20.35-0.15-0.40.5
----------课下训练
1.-(13)-(-3(12))+(-2(14))-(+5(16))
2.-|-(12)+|-(13)|-|-0|-(-(14))-(-19)
3.若摩托车厂T本周计划能生产450辆摩托车.由于工人实行轮休,每次上班人数不一定相等.实行每日生产量与计划量相比情况如下表(增加的辆数为正,减少的辆数为负)
星期一





增减数-5+7-3+4+10-9-25
①根据纪录可知,本周三生产了___辆.本周总生产量与计划辆数对比增减数为___辆.产量最多的一天比产量最少的一天多生产了___辆.
②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本周七天的生产情况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63086.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