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物质性质的探究学案

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规划教案课件的时刻悄悄来临了。是时候对自己教案课件工作做个新的规划了,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顺利!你们了解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物质性质的探究学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1--4物质性质的探究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含义。
2、认识如何探究物质的性质。
3、掌握科学探究的步骤,认识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学习重点:
认识如何探究物质的性质。
学习难点:
掌握科学探究的步骤,认识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导学过程:
一、知识准备
1、物质的变化分为和。物理变化是指
。化学变化是。化学变化又叫。
2、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这也是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
4、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是。
二、新知学习
1、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含义
阅读教材的相关内容,给出概念的含义。
⑴、物理性质是。
⑵、化学性质是。
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区别是。
2、科学探究的过程-----以探究铜的化学性质来理解
阅读教材的内容,讨论归纳科学探究的步骤。
阅读24页“长话短说”后,默写出科学探究的步骤:→
→→→→。
四、知识总结
1、物质的性质分为和。物理性质是指
。化学性质是。
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本质区别是。这也是判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主要依据。
3、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联系是
4、科学探究的步骤:→→→→→。[来源
五、学能展示
1、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B、氧气难溶于水。
C、镁条能在空气中燃烧D、铜比铁硬。
2、物质在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木炭的稳定性B、一氧化碳的还原性C、酒精的可燃性D、浓盐酸的挥发性
3、指出下列那些是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1)铁易生锈(2)铁生锈(3)酒精燃烧
(4)酒精能燃烧(5)木柴可以燃烧(6)木柴燃烧
4、下列物质的性质的叙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铜线能导电B镁条能燃烧C水是无色液体D酒精的沸点比水低
5、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铝丝用于制导线B镁用于制照明C酒精用于做燃料D氧气用于炼钢
6.区别下列物质、请将所依据的具体性质填在横线上。
(1)铁丝和铜丝(2)白酒和白醋
(3)水银和镁条(4)食盐和面粉
7、下列关于铁的叙述中:①铁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②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③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④铁在1535℃由固态变成液态,在2750℃时沸腾变为气态;⑤铁熔化变成铁水。
其中描述物理性质的是化学性质的是。
化学变化的是物理变化的是。

相关阅读

物质性质的初步认识


教案课件是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大家应该开始写教案课件了。将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制定好,才能使接下来的工作更加有序!那么到底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物质性质的初步认识”,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二章物质性质的初步认识——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
教材内容
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长度和体积的测量、质量和密度的概念、密度的测量、新材料及其应用,其中密度是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的一个概念,也是贯穿本章的一个核心概念。
密度知识是初中物理学习的重点内容,对今后学习压强、浮力等其他物理概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学习过程中采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让学生溶入到学习过程中,充分体会学习物理的乐趣,调动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同时强调了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了帮助学生积累感性认识,教材还安排了新材料及其应用的内容,介绍了许多密度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现代高科技领域中的广泛应用的事例,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感受研究物理的过程和方法,探究和实验基本贯穿本章的各节。每节的编写也都采用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路。本章在科学探究方面要求学生经历用分析论证的方法探究出物质的密度是物质本身的属性。
主要内容安排如下:
1、要求学生掌握长度和体积的测量工具,能够利用这些工具测量生活中常见的物质的长度和体积。
2、知道质量的概念,认识质量是物质的属性,不随形状、位置和状态而改变,同时掌握利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3、采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密度的性质,并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定义密度的概念,认识用比值下定义是定义物理概念的一种基本方法。
4、简单介绍一些新材料及其应用,认识新材料的研究,是人类对物质的认识和应用向更深层次的进军。
教学目标
1、掌握刻度尺和量筒、量杯的使用,能测物体的长度和体积。
2、认识质量的概念,并能够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3、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密度的概念,并能应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初步了解纳米材料和“绿色”能源。
5、结合密度概念实验,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6、结合本章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掌握利用刻度尺和量筒、量杯测定物体的长度和体积的方法。
2、认识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是物质的属性。
3、探究密度的概念实验,密度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1、量杯的刻度特点。
2、探究密度概念的实验。
3、应用密度知识解答简单的联系生活实际的问题。
课时安排
第一节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1课时
第二节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1课时
第三节探究物质的一种属性2课时
第四节新材料及其应用1课时

九年级化学上册《物质性质的探究》知识点汇总科粤版


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规划教案课件的时刻悄悄来临了。此时就可以对教案课件的工作做个简单的计划,才能规范的完成工作!有没有出色的范文是关于教案课件的?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化学上册《物质性质的探究》知识点汇总科粤版”,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九年级化学上册《物质性质的探究》知识点汇总科粤版

对碳的探究一般考察木炭的颜色,与氧气的反应及它的还原性。
对铁的探究一般考察它与酸的置换反应、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及亚铁盐溶液的颜色。
对铜的探究考察铜的颜色、及与氧气反应后得到的氧化铜的颜色且铜与盐酸、稀硫酸不发生置换反应。
对FeO、Fe2O3、CuO等物质的探究主要考察本身的颜色以及与盐酸、稀硫酸反应而溶解后溶液的颜色。
一般以填写实验报告册的形式给出,让学生根据猜想填写实验步骤、观察到的现象、及由现象得出的结论。
常见的现象:对碳而言与盐酸、稀硫酸不反应常说黑色固体不溶解,它的氧化产物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对铁而言它比较活泼与盐酸、稀硫酸反应常说黑色固体溶解、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FeO与酸反应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变为浅绿色。CuO与酸反应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变为蓝色。Fe2O3与酸反应红色固体溶解,溶液变为黄色。所以针对不同的猜测,叙述的现象各不相同,但万变不离其中,即把握好物质的性质的差异,描述正确的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举例如下:
第一题:现在许多食品都采用密封包装,但包装袋中的空气、水蒸气仍会使食品氧化、受潮变质,因此一些食品包装袋中需放入一些脱氧剂,以使食品保质期更长一些。甲、乙、丙同学为了探究“脱氧剂”的成分,从某食品厂的月饼包装袋中取出“脱氧剂”一袋,打开封口,将其倒在滤纸上,仔细观察,脱氧剂为灰黑色粉末,还有少量的红色粉末。

探究物质的密度导学案


探究——物质的密度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熟悉科学探究的几个主要环节,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分析和论证、评估与反思、合作与交流。

2、学习应用比值的方法探究物质的性质,建立密度概念,认识密度公式和单位的由来。

3、学会查密度表,并能说出常见的一些物质如水、空气,以及钢铁的密度的大概范围。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密度的概念及应用

难点: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

【导学课程】

一、体验与思考:完成实验,思考后积极发言。

观察实验桌上的两杯相同体积的盐水和纯水,你能分辨出哪杯是盐水、哪杯是纯水吗?在小组内讨论各人的观点和分辨方法。

二、实验探究:

1、猜想与假设:

(1)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其质量是否相等?

(2)相同体积的同种物质,其质量是否相等?

2、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1)取体积不同的铁块和铝块各三块,先估测那块重一些;

(2)用天平测量铁块和铝块各自的质量;

(3)用刻度尺测量铁块和铝块各自的长、宽、高,计算出体积;

(4)计算铁块和铝块各自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并进行比较。

3、实验器材:体积不同的铁块和铝块各三块,天平、砝码、刻度尺。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各小组把本组收集到的证据整理后,填写在表格中。

数据项目

对象质量m/g体积v/cm3质量/体积

数值单位

铁块1

铁块2

铁块3

铝块1

铝块2

铝块3

5、数据处理:将数据在下面m—v图像中描点连线,分别算出铁、铝三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比值。m/g

6、分析与论证:

通过与同学们的交流与合作,你能回答下面的问题吗?

(1)不同物质,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否大小相同?

(2)相同物质,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否大小相同或相近?

(3)表中有一个栏目“单位”,你是怎样填写的?能说出它的意义吗?

(4)现在你可知道两杯相同体积的纯水和盐水,哪个质量大吗?

三、交流预习。

1、______________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__________,它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_无关。

2、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______,读作______,用符号____表示。

3、密度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__。公式变形:m=_________;v=_________。

4、根据密度公式,是否可以得到“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为什么?

5、2.7×103kg/m3,表示的物理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将铝块切去1/2,剩余部分的密度是________kg/m3,合________g/cm3。

四、合作自主探究

活动一:利用r=m/v测量不规则固体的密度。

1、提问:(1)如何测量固体的体积?

(2)先测量物体的体积,后测量物体的质量,可以吗?为什么?

2、小组讨论:设计试验步骤、实验表格,进行实验并收集数据。

活动二:利用r=m/v测量液体的密度。

1、提问:(1)如何测量固体的质量?

(2)先测量被测液体的体积,后测量被测液体的质量,可以吗?为什么?

2、小组讨论:设计试验步骤、实验表格,进行实验并收集数据。

五、课堂检测:

1、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25cm3=25×______m3=______dm3;

(2)50dm3=______cm3;

(3)4L=______mL=______cm3=______m3.

2、对密度定义式的下列几种理解中,正确的是()

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C、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正比

D、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3、质量为3kg的冰块,当熔化成水后质量为____kg,密度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相同体积的金块和铜块,_____的质量较大,这是因为______。

5、某水上运动项目使用的长方体水上标志物,经测量其质量为100kg、体积为0.2m3,它的密度为kg/m3,合_________g/cm3。

6、将质量相同的汽油、酒精和水,分别装入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由图可知甲容器中装的是,乙装的是,丙装的是。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57832.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