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九年级化学上册《物质性质的探究》知识点汇总科粤版

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规划教案课件的时刻悄悄来临了。此时就可以对教案课件的工作做个简单的计划,才能规范的完成工作!有没有出色的范文是关于教案课件的?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化学上册《物质性质的探究》知识点汇总科粤版”,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九年级化学上册《物质性质的探究》知识点汇总科粤版

对碳的探究一般考察木炭的颜色,与氧气的反应及它的还原性。
对铁的探究一般考察它与酸的置换反应、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及亚铁盐溶液的颜色。
对铜的探究考察铜的颜色、及与氧气反应后得到的氧化铜的颜色且铜与盐酸、稀硫酸不发生置换反应。
对FeO、Fe2O3、CuO等物质的探究主要考察本身的颜色以及与盐酸、稀硫酸反应而溶解后溶液的颜色。
一般以填写实验报告册的形式给出,让学生根据猜想填写实验步骤、观察到的现象、及由现象得出的结论。
常见的现象:对碳而言与盐酸、稀硫酸不反应常说黑色固体不溶解,它的氧化产物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对铁而言它比较活泼与盐酸、稀硫酸反应常说黑色固体溶解、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FeO与酸反应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变为浅绿色。CuO与酸反应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变为蓝色。Fe2O3与酸反应红色固体溶解,溶液变为黄色。所以针对不同的猜测,叙述的现象各不相同,但万变不离其中,即把握好物质的性质的差异,描述正确的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举例如下:
第一题:现在许多食品都采用密封包装,但包装袋中的空气、水蒸气仍会使食品氧化、受潮变质,因此一些食品包装袋中需放入一些脱氧剂,以使食品保质期更长一些。甲、乙、丙同学为了探究“脱氧剂”的成分,从某食品厂的月饼包装袋中取出“脱氧剂”一袋,打开封口,将其倒在滤纸上,仔细观察,脱氧剂为灰黑色粉末,还有少量的红色粉末。jAB88.CoM

相关知识

物质性质的探究学案


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规划教案课件的时刻悄悄来临了。是时候对自己教案课件工作做个新的规划了,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顺利!你们了解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物质性质的探究学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1--4物质性质的探究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含义。
2、认识如何探究物质的性质。
3、掌握科学探究的步骤,认识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学习重点:
认识如何探究物质的性质。
学习难点:
掌握科学探究的步骤,认识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导学过程:
一、知识准备
1、物质的变化分为和。物理变化是指
。化学变化是。化学变化又叫。
2、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这也是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
4、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是。
二、新知学习
1、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含义
阅读教材的相关内容,给出概念的含义。
⑴、物理性质是。
⑵、化学性质是。
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区别是。
2、科学探究的过程-----以探究铜的化学性质来理解
阅读教材的内容,讨论归纳科学探究的步骤。
阅读24页“长话短说”后,默写出科学探究的步骤:→
→→→→。
四、知识总结
1、物质的性质分为和。物理性质是指
。化学性质是。
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本质区别是。这也是判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主要依据。
3、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联系是
4、科学探究的步骤:→→→→→。[来源
五、学能展示
1、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B、氧气难溶于水。
C、镁条能在空气中燃烧D、铜比铁硬。
2、物质在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木炭的稳定性B、一氧化碳的还原性C、酒精的可燃性D、浓盐酸的挥发性
3、指出下列那些是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1)铁易生锈(2)铁生锈(3)酒精燃烧
(4)酒精能燃烧(5)木柴可以燃烧(6)木柴燃烧
4、下列物质的性质的叙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铜线能导电B镁条能燃烧C水是无色液体D酒精的沸点比水低
5、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铝丝用于制导线B镁用于制照明C酒精用于做燃料D氧气用于炼钢
6.区别下列物质、请将所依据的具体性质填在横线上。
(1)铁丝和铜丝(2)白酒和白醋
(3)水银和镁条(4)食盐和面粉
7、下列关于铁的叙述中:①铁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②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③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④铁在1535℃由固态变成液态,在2750℃时沸腾变为气态;⑤铁熔化变成铁水。
其中描述物理性质的是化学性质的是。
化学变化的是物理变化的是。

九年级上册化学《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知识点归纳粤教版


九年级上册化学《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知识点归纳粤教版

知识点
1、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分子的特征:
(1)分子很小,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着,并且温度越高,分子的能量越大,运动速度也就越快。
(3)分子间有作用力和间隔。不同的液体混合后的总体积通常不等于几种液体的体积简单相加,就是因为分子间有一定的作用力和间隔。(热胀冷缩)
3、解释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这些现象::
a:路过酒厂门口,并未喝酒,却能闻到酒的香味?
b:在烟厂工作,虽不会吸烟,身上却有一身烟味?
c:衣服洗过以后,经过晾晒,湿衣变干.那么,水到那里去了?
d:糖放在水中,渐渐消失,但水却有了甜味.为什么?
e:半杯酒精倒入半杯水中,却不满一杯.怎么回事?
课后练习
1.0℃的水继续冷却,结成冰后,分子间的间隔()
A.不变B.增大C.减小D.不能确定
2.氮气液化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
A.氮气分子的大小B.氮气分子的组成C.氮气分子间的距离D.氮气的化学性质
3.下列事实能证明在化学变化中微粒可分的是()
A.蒸发氯化钠溶液后,有固体析出B.干冰升华形成二氧化碳气体
C.水通电可以收集到氧气和氢气D.水蒸气冷凝为水
4.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高锰酸钾固体B.液态空气C.蒸馏水D.双氧水
5.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分子运动速度加快B.一种分子运动到另一种分子之间去了
C.分子被破坏变成了其它物质的分子D.分子间隔变小
答案:1、B,2、C,3、C,4、B,5、C

九年级上册化学《辨别物质的元素组成》知识点归纳粤教版


九年级上册化学《辨别物质的元素组成》知识点归纳粤教版

1、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为元素。
决定元素种类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注意:#金属、稀有气体和固态非金属元素符号还可以表示物质。
#元素符号前的系数表示原子个数,如:3H表示三个氢原子。
#地壳中元素按质量分数由多至少前四位是:O氧Si硅Al铝Fe铁。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化学的“语法”:*“某分子”由“某原子构成”*“某物质”由“某元素组成”“某物质”由“某某分子或原子或离子构成”(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常温下固态非金属单质由某原子直接构成)
例: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水由水分子构成。
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元素、物质都是宏观概念,只表示种类,不表示个数。不能说“水是由二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原子、分子、离子都是微观粒子,即要讲种类,又要讲个数。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
2、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从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元素的种类。
3、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的关系
4、掌握化合价与化学式的关系和化合价的应用。
(1)常见元素化合价规律:
①在化合物中氢元素为+1价,氯元素为-2价
②金属元素为正,非金属元素一般为负
③在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④在单质分子里,元素化合价为零
(2)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一价钾钠氢与银,二价钙镁钡与锌
三价金属元素铝,一五七变价氯
二四五氮,硫四六;三五有磷,二四碳
一二铜,二三铁;二、四、六七锰特别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57408.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