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七年级语文第五单元作文教学设计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对教案课件的工作进行一个详细的计划,才能对工作更加有帮助!有多少经典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七年级语文第五单元作文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习作要求:

1、要抓住这个人的特点观察,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特点。

2、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注意不写错别字。

3、根据文章中心自己拟一个题目。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各种描写表现人物的特点。

难点:通过具体的事写出人物的品质。

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歌吗?都喜欢听什么歌曲?(学生自由发言)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歌曲,让我们来听听吧,想唱的同学也可以跟着一起唱。(播放歌曲《找朋友》)

师:这首歌曲我们再熟悉不过了,这就是我们学过的歌曲《找朋友》。听完这首歌,我想同学们一定知道我们今天要学习哪个单元的作文。

生:第五单元。

师:你们很聪明。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本次习作的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歌曲《找朋友》来导入习作,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情绪,活跃课堂的气氛,自然地导入至习作的新课中。

二、审题立意

1、师:好。习作的内容我们已经知道了。读了习作内容我们知道本次习作有几个角度?(两个)。是的,

角度一,用一两件事介绍自己的小伙伴,注意要写出小伙伴的特点。

角度二,发挥想象,将发生在“我”和好朋友间的一件事情的经过和结果写清楚,写具体。

师:今天这节作文课,老师就以角度一为例,对本单元的作文进行讲解。

2、师:写作文,我们第一步要做什么呢?(板书:审题。)对。习作中,我们将它称为“审题立意”,习作有什么要求,我们要清楚,这一点十分重要,否则,就有可能会出现跑题的现象,后果很严重的。那么,本次习作有什么要求呢?请同学们再读角度一,注意联系关键词,说说本次习作的要求。

(学生自由说本次习作的关键词及习作要求)

关键词一,小伙伴:本次作文是写小伙伴之间的故事,如果写成爸爸、妈妈或者其他人是不行的。选择一位小伙伴来写,这位小伙伴不一定是同学,也可以写邻居或者亲戚。

关键词二,一两件事,告诉我们可以写一件事,也可以写两件事,但是这两件事最好是围绕一个中心来写。

关键词三,特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

很好,那么这三个关键词中,最重要的是哪一个?(特点)。是的,不管你写小伙伴的几件事,所写的事情都必须突出他的某一特点。

3、特点是指人或事物所具有的独特的地方。谈到特点,老师有几个谜语,你们想猜吗?

4、说得好,记人物的时候,我们就要抓住人物的特点来写,才能让人一目了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老师大概将特点归纳了一番,

特点可以成这么几类:

(1)爱好:如爱唱歌、爱画画、爱跳舞、爱踢球……

(2)特长:如:会画画、书法好、作文好、数学好、球打得好……

(3)品德:如,乐于助人、刻苦学习、热爱劳动、关心残疾人、孝敬父母……

(4)脾气:如胆大、爱哭、火爆脾气、牛脾气……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你一定有自己的小伙伴,他们也一定有自己独特的地方,我们称之为特点,你能用一句简单的话向我们介绍你的小伙伴的特点吗?(学生自由发言,明确特点。)

5、今天老师就给大家一个机会,请你用简单的话来介绍你最熟悉、最要好的小伙伴的特点。

三、扩散联想(选材)

1、师:看来,小伙伴的特点已经在你的头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在习作中,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来表现小伙伴的特点呢?(事例)

2、对,习作的时候,我们要细细回忆生活,选择一件事或者两件最能反映小伙伴物点的事例写入作文,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紧扣主题,反映中心,生动形象,打动读者。

3、当然,叙述事例的时候,我们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除此之外,还要加入人物的描写。

4、师:这两个材料都说明了韩蓄的一个特点:爱看书。是的,你们认为哪个材料更好?是的,同样的事例,说明同样的问题,但是效果却大相径庭。原因是什么呢?(学生自由说。)

四、谋篇构思

师:审清了题意,确定了特点,选好了材料,接下来就是谋篇构思了。结合本次习作的实际,老师向大家介绍两种快速构思的方式,供选择:

1.倒序式

直接回忆→具体事例→呼应开头

2.三段式

外貌开头→具体事例→人物特点

例文欣赏:

我的同学(倒序式)

在我书桌的抽屉里,珍藏着一支破旧的圆珠笔,尽管它已不能再使用了,但我还一直珍藏着,因为它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回忆……(直接回忆)

那是一天中午,我哼着小曲儿来到学校,学校板报上,我写的《发扬勤俭节约的好作风》一文被评为一等奖,心里能不高兴吗?我美滋滋地走进教室。

突然,我发现自己那支一次性圆珠笔掉在地上,不知是谁把笔的两端压坏了。我捡起笔一瞧,笔帽上缺了一块,笔头被压得裂成了好几片塑料皮。算了,把它扔了吧,反正没多少笔水了,勤俭节约也用不着这么节约。再说,用这么破的笔,多让人家笑话。我在给自己台阶下,带着几分惋惜,“啪”的一声,笔被扔到了垃圾筒里。

这时,坐在第一排的周捷看见了,忙又从垃圾里捡起了这支笔,问道:“干什么扔了呀?这笔多好啊!”我漫不经心地说:“不要了,你看都摔成了什么样子了,还怎么用啊?”她带着一脸惋惜的神情说:“可以补一补嘛,扔了多可惜呀!”

她回到座位上,拿出一块抹布把笔上上下下擦干净,然后取出胶条小心翼翼地补在残缺的地方,那样子像是在做什么工艺品似的。贴补了好一会儿,笔上的“伤”总算治好了,虽说不大美观,但还是很不错的!

我有些不好意思,苦着脸问:“周大小姐,你劳神补它干什么呀?这种笔我有好几支呢。”她瞥了我一眼:“有笔就应该浪费吗?你不是刚写了一篇提倡大家勤俭节约的文章吗?忘得倒挺快,转眼就……”我赶忙用手捂住她的嘴:“知道啦,我下回……嘻,别说啦!”是啊!瞧我,真是说一套,做一套,口是心非,到底让人家抓住把柄了!

后来,我一直用这支笔写作业,直到笔水用完才用小塑料口袋把它包好放进抽屉里。我忘不了这件小事,它使我懂得了要心口如一,要真正养成勤俭节约的好品质。(呼应开头)

“小书虫”(三段式)

一双小小的眼睛,双眼皮,两条柳叶眉长在眼睛上,鼻子下面,嵌着一张大嘴,薄薄的嘴唇上长着一个“吃痦”,这就是我的朋友——韩蓄。她一看起书来就没完没了,真让人受不了。所以,我常叫她“小书虫”。

想起上学期的一个午休,老师发下了我们心爱的《中国校园文学》,我草草地翻了翻,觉得很没意思,又看了看一旁的韩蓄,还在认真看着。她在看什么呢?这么专心,我心里想。看了看她的书,我也翻到了那页,仔细看了看,改变了对这本书的印象。

下课铃打响了,我很想出去玩,可韩蓄还在专心看着,心想:怎么还在看呀!看书多无聊。我看着那些密密麻麻的字就头晕,她可真行。我大声叫道:“韩蓄,咱们出去玩吧!”见她不理我,我又叫道:“‘小书虫’咱们出去玩吧!”她这才答应道:“嘘——我正看到关键呢!”我发火了,抢走了她手里的书,就往外跑,回头一看,只见韩蓄在后面张牙舞爪的叫道:“把书还给我,把书还给我,”平时一向文静的她,今天却铁青着脸,好像要跟我拼命。我拿她没办法,只好把书还给了她。

上课了,我匆忙回到教室,第一眼就看见了坐在那里看书的韩蓄。这就是她的优点吧,她在我们班学习可是一流的好,这一定是她爱看书的原因。

回到家,我仔细的看了看这本《中国校园文学》发现看书的确是一种乐趣,从此,我不是那个只会疯玩的我了。也变成了一个“小书虫”。

哈哈,这就是我那个好朋友一—“小书虫”韩蓄。

五、快速行文

六、学生习作

七、修改润色

相关阅读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21伟大的悲剧
茨威格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积累词句,整体感知课文
2.理清故事情节,有感情的复述课文。
3.理解体味关键语句,体会“伟大的悲剧”的深刻含义。
4.感受并学习主人公的精神品质
学习重点
体会作者颂扬的精神,通过体味关键语句,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学习难点
理解体味关键语句,体会“伟大的悲剧”的深刻含义。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展示有关南极风光、动物、探险等图片,使学生进入情境。有人说:天上最难的事,是太空旅行;天下最难的事,是叩访南极。千百年来,南极这个亘古长眠的世界一面向世人裸呈着自己冰肌玉骨、绝世无双的美丽,一面以其层层冰嶂、酷冷奇寒的肃杀之气凛然回绝了人类无数次好奇的拜访。
斯科特领导的英国探险队虽然成功地到达南极点,却没能够平安归来,最后全军覆没,但他们的勇敢顽强精神和悲壮业绩,在南极探险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他们历经艰辛,艰苦跋涉,却没有将所采集的17千克重的植物化石和矿物标本丢弃,为后来的南极地质学作出了重大贡献。它们探险的日记、照片,也都是南极科学研究的宝贵史料,至今仍完好地保存着。为了让人们永远地纪念他们,美国把1957年建在南极点的科学考察站命名为阿蒙森——斯科特站。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伟大的悲剧》。
二、出示目标
1.了解作者,积累词句,整体感知课文
2.理清故事情节,有感情的复述课文。
三、认识作者
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去西欧、北非、印度、美洲等地游历。在法国结识了罗曼.罗兰、罗丹等人,受他们的影响。成为著名的和平者。他的主要成就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上。作品有《三位大师》、《最初的经历》等。
四、出示自学指导一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标注出生字、生词,并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认读生字理解生词,如有不会的,提出来,读后用简练的词语或句子来概括读后的感受。6分钟后比一比谁完成的最好。
五、学生质疑
六、师生答疑
七、专项训练
1.茨威格,作家。在法国结识了、罗丹等人,受他们的影响。成为著名的和平者。他的主要成就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上。作品有《》、《》等。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拽()毛骨悚( )然怏怏()不乐毋()宁吞噬( )
羸( )弱告罄( )癫()狂凛冽()步履()
姗姗( )来迟忧心忡忡( )疲惫()不堪
3.解释词语
毛骨悚然毋宁吞噬
4.用简一个词语概括读后的感受或心情(震撼、钦佩、崇敬等)
八、出示自学指导二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先在文中标出记叙的要素,再根据记叙的要素复述课文,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全文内容。先在小组内交流,各小组选出代表5分钟后班级交流,比一比哪组完成的最好。
九、学生交流,师生评议
十、专项训练
1.文章主要人物是由率领的国探险队队员,共人。
2.他们的对手是国的等人。
3.这次竞争的结果是赢了,比他们早到了个月。
4.课文主要写了事件。
5.根据以上信息用一句话概括全文

第二课时
一、情境导入
“伟大的悲剧”,悲剧是以悲惨结局结尾的故事,既然是悲惨的故事为什么蕴含着伟大呢?二者以看似矛盾的词组合成课文标题,对全文的情节和意义起了什么作用呢?(展示题目)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体会“伟大的悲剧”的深刻含义。
二、展示目标
1.理解体味关键语句,体会“伟大的悲剧”的深刻含义。
2.感受并学习主人公的精神品质。
三、出示自学指导一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令你感动的语句,然后按“这句令我感动,因为它写出了”的形式,对这些语句作一些品评。5分钟后班级交流,比一比谁完成的最好。
四、学生自由答题。
五、师生共同品评
教师准备的问题:
1.“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作者在这里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答:在这里,作者站在斯科特的角度,表达了角逐失败后的一种极度沮丧、悲哀的心情、但事实上作者本人并不这么认为,理由是,作者为斯科特这个失败者作传,本身就说明作者不同意“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的观点。
2.“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国旗怎么会
“耀武扬威”“洋洋得意”?这里表现出斯科特内心什么样的复杂感情?
答:作者在这里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的是斯科特和伙伴的心情。此时,在痛苦万分的斯科特眼中,风中飘扬的挪威国旗就是他的对手,胜利者阿蒙森似乎站在那里耀武扬威、洋洋得意。这真是“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
3.“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斯科特为什么接受这项任务?他不接受不行吗?
答:英国人普遍讲求绅士风度,主张诚实、守信,坦然面对成功和失败。这种文化传统熏陶下的斯科特,不能不接受这项为他人的业绩作证的任务。正因为他的这一行为,其人格才显得无比的高尚,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六、出示自学指导二
请同学们结合文章内容回答,本文的悲剧之所以悲,体现在斯科特探险队之行的哪几个方面?(先圈划这些语句,再用一句话概括)完成后先在小组内交流,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请提出来。8分钟后各小组选出代表在班级交流,比一比哪组完成的最好?
七、学生质疑
八、师生答疑
教师准备
1.因为他们后到达南极。(失败之悲),
2.不得不为阿蒙森一行胜利者作证。(作证之悲)
3.他们在归途中全都牺牲了(死亡之悲)
最后两句话的含义
表达了作者对斯科特崇高的赞誉,意思是斯科特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了,他的肉体倒下了,但是他的心灵经受了考验,变得无比的崇高。有价值的、美的毁灭当然是伟大的悲剧。
九、问题探究: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何在?
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课文颂扬的是一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作者描绘的五个探险者,是英国的英雄,也是全人类的英雄,让所有人仰慕。
十、板书设计
伟大的悲剧

斯失败之悲勇于探索
科绅士风度
特作证之悲值得信赖
集体主义
探无私爱心
险死亡之悲
队世人之悲
十一、课堂小结
作者倾注了他的全部感情来写了这个悲剧,颂扬一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他们的精神让所有人仰慕,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
十二、思维拓展
斯科特没能实现“第一”的目标,而且没能成功地返回祖国,可以说他是一个失败者,但他却赢得了胜利者都没有的尊重和赞誉。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失败,我们该怎样面对呢?
十三、教师寄语:
自己打败自己是最可悲的失败,
自己战胜自己是最可贵的胜利。
每个人注定都要经历一番失败的煎熬和且行且上的痛苦。
但只要经历,即使是失败的,也从不会是无益的。
人可以失败,但不可以被打倒。
十四、专题训练
1.假如你是阿蒙森,当你得知斯科特等人遇难的消息,你会说些什么?
2.假如你是挪威国王,你又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十五、作业:研讨与练习二题
综合训练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无垠()遗孀()夜不成眠()毛骨悚()然凛冽()zhuài()出来diān()狂步lǚ()鲁mǎng()
忧心chōngchōng()()
二、找出并修改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跚跚来迟()秧秧不乐()母宁()赢弱()三、结合语境解释加横线词语。
1.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2.刻骨的寒冷吞噬着他们已经疲惫不堪的躯体。
3.从他语无伦次的话里,他们终于明白,这个苦命的人由于摔了一跤或者由于巨大的痛苦已经疯了。
4.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
四、请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表达方式。
1.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2.现在只有四个人继续走路了,但灾难又降临到头上。下一个贮藏点带来的是新的痛苦和失望。()
3.凶猛的暴风雪像狂人似的袭击着薄薄的帐篷,死神正在悄悄地走来……()
4.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
5.啊,让,我们将永远怀念你的萨克管,我们将要建成你所梦想的空间站。()
五、简答。
1.文章末句“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中,“所有这些”指的是什么?此句强调“在一切时代”有何用意?
2.题目中“悲剧”的前面用“伟大”二字加以修饰恰当吗?为什么?
3.在南极探险中,阿蒙森是成功者,斯科特是失败者。但作者却为斯科特立传而不为阿蒙森立传,细读文章末段,你能说出作者这样做的意图吗?
六、沿着下面这段话的思绪,讲究一点幽默,续写一两句话,组成一个语意完整的小段落。
中国有了不起的“吃文化”:吃蛇,吃鳖,吃猫,吃鼠,也吃河豚,吃果子狸,这总还与人体的消化器官有关。但也有“吃官司”、“吃黄牌”、“吃一刀”……
七、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7题。
⑴全体队员分成两组,携带剩余的全部公共和个人装备继续负重行军。在明朗的阳光下,大家穿越一道道流水冲击谷,爬上一道道漫坡。回首望去,博格达群峰已经幻影一般()在高远的云雾间。此时此刻,你才能对自己在以往7天里作出的建树有所估量。那些在平日里只能借助于望远镜观察的神圣的峰峦,在过去的7天里,你曾经依靠自己的奋斗,真正投入到过它那父亲般()的怀抱里。
⑵你会透彻地感悟到,当你一旦离开被各自的功利扰昏了头脑的人群,投入到大自然固有的逻辑和灵性中去时,物质的美和精神的美时刻都在伴随着你。
⑶当你孤立无助地沿着冰坡滑向深渊时,你前方队员伸出的雪杖会及时遏制你的下滑,你后方队员扎下的冰镐会让你及时获得一个牢固的支点。那一瞬间,你会为自己以往在人群中对无助老人的冷漠、为①、为②而深刻的汗颜。
⑷当你完成了背负20公斤行囊,一天走完30公里山路,并垂直上升1000米的业绩时,你无法不想到,在此前的日子里,你曾经是一个把自己()到连自己用的煤气罐都扛不到六楼的男人。
⑸人类创造了光辉的现代化的物质,也令人悲哀的未能躲开某些现代伦理对个人精神的绞杀。但在1999年春节,有十三个性别不同,职业各异,年龄差距很大,但却()大自然的逻辑和灵性的普通人,曾经走进天山深处,完成了一次不能用成败来评价的回归。
⑹他们从不后悔!
1.根据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⑴建树:⑵遏制:
⑶汗颜:⑷绞杀:
2.为下面句中的空白处选择合适的词语。
⑴博格达群峰已经幻影一般()在高远的云雾间。(飘浮耸立)
⑵那些在平日里只能借助于望远镜观察的神圣的峰峦,在过去的7天里,你曾经依靠自己的奋斗,真正投入到过它那父亲般()的怀抱里。(宽容宽厚)
⑶你曾经是一个把自己()到连自己用的煤气罐都扛不到六楼的男人。(纵容娇惯)
⑷但在1999年春节,有十三个性别不同,职业各异,年龄差距很大,但却()大自
然的逻辑和灵性的普通人,曾经走进天山深处,完成了一次不能用成败来评价的回归。
(相信信仰)
3.请说明下列句中数量词叠用的作用。
“在明朗的阳光下,大家穿越一道道流水冲击谷,爬上一道道漫坡”中的“一道道”是为了突出。
4.请根据语境在段⑶的“①”“②”两处补上两个恰当的例子。
5.作者说“物质的美和精神的美时刻都在伴随着你”,作者认为“物质的美”指的是什
么?“精神的美”指的又是什么?
6.作者认为探险是“不能用成败来评价的回归”,回归到哪里?为什么“不能用成败来
评价”?
7.文章的末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综合训练答案一、yínshuāngmiánsǒnglǐnliè拽癫履莽忡忡二、跚-姗秧—怏母-毋嬴-赢三、1、以拟人化手法写出挪威国旗似乎在炫耀威力,显示威风。2、①吞食②极度疲劳3、话讲的很乱,没有条理。4、比喻虚幻的事物。四、1、议论2、叙述3、描写4、议论5、抒情五.1.⑴所有这些“指斯科特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了,但其心灵经受了考验,变得无比崇高。⑵用意在于强调斯科特等人身上所表现出的精神品质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被磨灭,将成为人类永久的精神财富。2、恰当。因为斯科特一行的南极探险虽然失败了,但人类征服南极这个生命几乎难以存在的、环境极端恶劣的地区,是超越极限的伟大创举,所以用“伟大”来修饰“悲剧”是恰当的。3、作者认为重要的不是让世人了解谁最先到达南极,而是这历史事件背后的英雄人物给人的精神上的启迪和震撼。在斯科特身上,正体现了一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精神。六、最古怪的是“吃一堑,长一智”,连“堑”也讲究“吃”,你说中国人思维中有多少是不能吃的?“吃一刀”、“吃不消”,碰上就倒霉,连“秀色”也是可以餐的,如译成外语,岂不吓坏老外?七1、(1)成就;功绩(2)阻止(3)因羞愧而汗发于颜面,泛指羞愧(4)扼杀;压制2、(1)漂浮(2)宽厚(3)娇惯(4)信仰3、路途之漫长,行程之艰难4、略。提示:主要从人与人之间的自私冷漠的关系入手举例即可。5、“物质的美”是指那些在平日里只能借助于望远镜观察的神圣的峰峦,在过去的7天里,你曾经依靠自己的奋斗,真正投入到过它那父亲般(宽厚)的怀抱里。“精神的美”指的是精神上的净化,意志得到锻炼。6、回归到自然去。因为虽然会遭到失败的命运,但精神上的收获却是巨大的,所以不能用成败来评价。7、强调、突出此行天山探险的意义。

22在沙漠中心
圣埃克絮佩里

学习目标
1.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及线索,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学习用心理描写塑造人物,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3.在熏陶感染中引导学生体味生命的意义,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
教学重点
学习用心理描写塑造人物,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教学难点
在熏陶感染中引导学生体味生命的意义,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烟笼大地,声震蓝天。星陨大地,魂归长天,他有22年飞行生涯,可命运只给他16秒!他是一名军人,自然把生命的天平向人民倾斜。飞机无法转弯,他只能让自己的生命改变航向” 这是2007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英雄试飞员李剑英的颁奖词,他在完成训练任务驾机返航途中,遭遇鸽群撞击,为了保护地面人民群众生命和国家财产,他先后三次放弃了跳伞逃生的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迫降。迫降过程中,飞机爆炸解体,李剑英同志壮烈牺牲。在16秒时间里,让我们永远的记住了英雄的名字。今天,我们还要记住一个英雄的名字----圣埃克絮佩里。
二、目标展示
1.初读课文,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掌握重点字词。
2.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及线索,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三、作者及写作背景:
本文节选自《人类的大地》,作者是法国作家圣埃克絮佩里,其代表作有《夜航》《空军飞行员》《小王子》等。
圣艾克絮佩里,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是优秀的飞行员,法国航空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同时他又是一位出色的作家,他把自己的飞行体验,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类、对世界的思考写入作品,为人类展现了一个独特的精神世界。人们评价他有飞行员的勇气,诗人的气质,儿童的纯真,思想家的深度。
四、自学指导一: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边读边划出生字词,利用工具书和注释解决。还不理解的地方用笔标出。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6分钟后比一比谁完成的最好。
1.学生质疑
2.交流研讨:
(教师明确:本文主要写“我”和战友在利比亚的撒哈拉沙漠的一场遇险。在经历了种种困难之后,他们并没有放弃生的希望,重新上路。)
3.专项训练:(多媒体展示)
(1)给加点的字注音
乙醚(mí)虫豸(zhì)硌(gè)犁铧(lí)(huá)脐带(qí)
真谛(dì)噎(yē)筛糠(shāi)(kāng)
(2)根据意思写出成语
A.比喻失败之后重新恢复势力。(卷土重来)
B.形容死得有价值、有意义。(死得其所)
C.佛教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一般也用来指众多的平常人。(芸芸众生)
自学指导二:
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要求:抓住内容要点,抓住关键字词句段,不重读不回读。完成1.用一句话概括文意。2.请同学们谈谈读了这篇文章有什么感受?先自学,然后小组交流,6分钟后,看哪个小组完成得好。
1.学生自读课文,划出问题答案。
2.小组内部交流。
3.班级交流研讨:(文章写“我”和战友在利比亚的撒哈拉沙漠的一场遇险。) 
4.质疑答疑:
5.专项训练:复述课文内容。
四、综合练习:
1.给下列黑体字注音:
乙醚虫豸犁铧真谛噎硌
2.解词:芸芸众生死得其所诘难真谛
3.填空。
本文作者是国作家,写了事。
五、课堂小结:
教师概括主要内容。一个伟大的探险家在绝境中的表现深深的感染了我们,下节课我们主要去探讨他的内心世界,因此,课下大家要仔细的读课文,深入的领会他的情感。

第二课时
一、情境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在沙漠中心》,让我们走进探险家的内心世界,感受一下他们的崇高品质。
二、展示目标:
1.品味重点语句的含义,学习用心理描写塑造人物,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2.体味生命的意义。
三、自学指导:
请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标出:文中描写沙漠环境恶劣的语句;找出表达作者心情的句子,揣摩作者的情绪。请你用简单的话加以概括。先自学,然后小组交流,6分钟后,看哪个小组完成得好。
1.学生自学课文。
2.班级交流研讨:
提示:(痛苦——绝望——乐观——平静。)
3.质疑答疑:
A.学生质疑答疑。
B.教师预设(作者为什么能够从痛苦绝望中摆脱出来,变得乐观而平静的面对厄运?
①作者认为他的死亡是人的忍耐力所致,决不是他的错。②如果能够回去,他会卷土重来。③他的冒险是去寻找自己的真理,这就是对人类的责任感。④他认为为人类的命运而死是死得其所,所以他不抱怨。⑤20、21节,文中“我”盼望着清晨的露水,以给自己带来生的希望,强调了身处沙漠的我们对水的渴盼。总之表明了“我”信心坚定,继续寻找生路,对生存下去充满了信心。
四、合作探究:
1.作者用大量的篇幅来表达自己面对死亡威胁时的感受,读着这篇内心独白式的文章,联系作者的生平,你认为作者是个怎样的人?
热爱生命、珍视生活,却又勇于为事业而牺牲;
满怀激情、执着追求,诗意地生活;
热爱人类,富有责任感。
2.作者是怎样理解探险的意义的?
不是寻求刺激,不是显示个人超凡的勇气,是出于对社会的贡献,出于责任感。
五、专项训练:
理解关键句子的含义
A.“我的血液因缺水而循不不畅,寒气逼人,但这不只是夜晚的寒冷。”
(沙漠夜晚的低温和严重的缺水使作者感到寒冷难耐,死亡的危险更让作者感到绝望,这是作者所面临的危险的真实写照。)
B.“寒风就像平原上的骑兵向我直冲过来,我只好团团转以躲避它的来犯。”
(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沙漠的恶劣环境和作者的感受,语气并不沉重,反而有些风趣,表现了作者镇定乐观的精神。)
C.“我们期待黎明就像农人期待春天,我们期待中途站就像期待一片福地,我们在群星中寻找自己的真理。”
(宝贵的露水在黎明才有,黎明代表着生的希望,所以作者说期待黎明就像农人期待充满希望的春天;中途站维系着飞行员的生命,所以作者说期待中途站就像期待福地。这两句话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群星”代表大自然,“在群星中寻找真理”就是在同自然的搏斗中实现生命的价值。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对自己的追求的自豪。)
4.“我没有一点儿遗憾。我奋斗过,但我失败了,这对从事我们这个行业的人来说也很平常。不过,我总算是呼吸过海风了。”
(作者认为自己从事的职业是有意义的,他实现了人生的价值,没有使生命虚度,所以即使失败,甚至牺牲生命,他也无怨无悔。)
六、综合训练
思考讨论
2002年,北京大学山鹰社登山队有五位大学生,在攀登西藏希夏邦马西峰时遭遇雪崩,两人遇难,3人失踪。山难发生之后就有很多人开始思考大学生登山的意义。你怎么看待这件事?
(持反对意见的人认为,大学生不具有登山运动员的专业素质,不应该参与这种专业性强的极限运动,他们这是拿生命开玩笑。
持赞同意见的人则认为登山运动体现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探索精神,大学生作为时代的先锋应该用这种精神激励自己,参加登山也是未尝不可的。)
七、课堂小结:
学习本文,我们学会了面对生活的劫难时,豁达而不悲观,应有自己的人生目标,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努力奋斗!

23登上地球之巅
郭超人
学习目标:
1.掌握字词,复述课文。
2.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3.学习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学习重点、难点:
复述故事,合作探究,景物描写。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情境引入,激趣引读(放映图片)(3分钟左右)
(1)多媒体呈现喜马拉雅山脉和珠穆朗玛峰的图片。
(2)多媒体呈现中国登山队员登上珠峰的图片。
(3)教师:
a.“1960年5月”英勇的中国登山健儿克服重重困难,从北坡登上地球最高峰——珠峰山顶,书写了世界登山史上的新记录。
b.郭超人:中国著名新闻工作者,作者当时作为随登山队采访的一名记者,直接或间接地了解到这次登山活动中的许多感人故事。登山成功后,作者以最快的速度写成长篇通讯报道《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并发表。本文选自此通讯。
(4)观看后,让学生说说珠峰的情况和登顶的感受。
(二)展示目标
掌握字词,复述课文。
(三)自学指导一:完成目标1(12分钟左右)
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速读课文,并完成以下任务:①先在书上圈点不认识的生字、词语,然后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解决,并将初步答案批注在该字旁边。②先在书上勾画登山过程中的时间、主要人物、典型实例、主要困难等内容,然后复述故事(即概括几个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主要经过)。
8分钟后,比一比、看一看,哪位同学对这两项任务完成的最精彩!
1.学生自学课文,圈点、勾画学习任务。
2.师生交流研讨。
3.师生质疑答疑。
4.附:板书主要生字、词语:
①冰镐镶砭骨履践滞留窒息匍匐颤抖颤栗
②养精蓄锐步履艰难斩钉截铁异口同声
〈附〉复述故事主要经过:
经过充分的准备,5月24日上午9时30分,登山队员王富洲、刘连满、屈银华和贡布向珠峰最后380米高度冲击。他们艰难地向前行进着。两个多小时后,著名的“第二台阶”挡住了他们的去路。他们沿着第三次行军侦察的路线,冒着严寒,花了五个多小时,用搭人梯的方式,爬上了“第二台阶”。这时,队员们又不得不面对另一个对手——黑夜的挑战。他们借着星光和反照的雪光,一步一步地前进。由于前面用时过多,他们背上的氧气已经所剩不多了,他们现在又受到缺氧的严重威胁。反应最强烈的是刘连满,他每前进一步都非常困难了。为了争取时间,大家决定刘连满留下,其余三人以最快速度突击登顶。严重缺氧的刘连满在一块避风的大石块旁边休息,开始进入一种半昏迷状态。这时,他冒着生命危险,毅然决定把自己所剩不多的氧气留给登山的同志。他们匍匐在地上,借着星光和反照的雪光,辨认路途,艰难前进。到8830米的地方,三人的氧气用完,他们果断抛掉背上的氧气筒,开始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无氧攀登。这样的攀登,其艰苦程度可想而知。但必胜的信念在支持着他们。他们终于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从北坡攀上世界最高峰的创举。
5.专项训练:(3分钟左右)
(1)在练习本上给下列词语注音:(8分)
冰镐砭骨履践滞留
窒息颤抖匍匐迸裂
(2)改正下列成语中的错别字:(8分)
一口同声()斩钉接铁()步履坚难()齐心胁力()
(3)填空:(14分)
年月日,中国登山健儿、、和贡布战胜各种艰难,发扬和精神,终于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从(a、南坡;b、北坡)攀上了地球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创举,大长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6.反馈、评价、小结
(四)自学指导二:(12分钟左右)
请大家根据下列合作探究题目,先认真选读有关课文内容,然后按小组合作探究。
8分钟后,比一比,看一看,哪个小组合作表现出来的力量更大!
〈附〉合作探究题目。
(1)登山过程中,有很多困难构成了对生命的严重威胁,作者主要写了哪些困难?你是如何看待这些困难的?(明确:主要是寒冷、黑夜、缺氧及第二台阶困难)
(2)文中详写刘连满的感人事例对表现中心有何作用?如果你是刘连满,在那时会怎样去做?(明确:主要是为了表现登山队员的团队合作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3)三个队员最终从北坡登上了珠峰,你认为他们的精神支柱是什么?你作为一个现代学生对此又有何感?(靠坚强意志和顽强毅力;靠团队合作和无私奉献精神;靠对祖国热爱和争光。)
1.学生自读课文。
2.小组先内部交流研讨。
3.小组公开展示合作成果,评价反馈。
4.专项训练:
每个小组出一个有价值的合作探究问题,并完成探究。
(五)教师小结。(1分钟左右)
(六)综合训练:(5分钟左右)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4分)
砭骨颤抖滞留窒息
二、解释下列成语并造句:(6分)
1.养精蓄锐:
2.斩钉截铁:
3.异口同声:
三、阅读刘连满的短信,然后回答:(5分)
1.这封短信主要包括哪三个信息?
2.从这封短信中,看出刘连满是样的一个人。
四、在练习本上,用150字概括故事内容。(5分)
(七)总结、布置作业:
1.书面完成练习一题。
2.课下深入读课文,进一步理解内容。

第二课时

一、评价作业,引入本课。(2分钟左右)
二、展示学习目标2
1.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2.学习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三、自学指导:评价人物。(10分钟左右)
通讯报道,重在表现真人真事。请学生自读课文一遍,然后自学以下任务:
1.四个登山队员中,你最喜欢、最佩服谁?为什么?请结合文中语句概括回答。
2.文中主要写了刘连满那几件事?采用什么方法?他的主要性格有哪些?为什么值得我们当今时代的人好好学习?
3.成功者与“人梯”,鲜花与绿叶谁更重要?请结合实际谈谈。
6分钟后,比比、看谁学的更认真、更深刻,表现的更好!
(1)学生读课文。(2)学生交流研讨。(3)学生质疑答疑。(4)专项训练:
(5分钟左右)以“记为班级争光的人”为题目,学生在练习本上进行书写,不少于300字,然后交流。教师:强调真人真事,事例表现突出。(5)评价、小结。
四、自学指导:景物描写。(12分钟左右)
学生再认真读课文一遍,然后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1)从文中找出景物描写的语句,并用﹏线标出,同时标出先后次序。
(2)注意观察这些景物描写的夜色,有什么特点和作用?(旁注)
(3)什么叫景物描写?主要作用是什么?
(4)请你选择其中一处,仿写几句。
8分钟后,比一比,看谁找的全面准确、分析的最到位!
(明确:主要景物描写语句见练习二题)
1.学生读课文,标志语句。2.学生分析并旁注,试做答案。
3.交流研讨。4.师生质疑答疑。5.专项训练:(5分钟左右)
以“妈妈雨中送我去医院”为题,写一段文字,用上九句景物描写,来衬托母爱的伟大。
6.交流、评价、小结。
五、综合练习。(5分钟左右)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灾难中,我们并肩而立
——陆侠
5月12日14时28分,这一刻让整个中国为之伤恸。
汶川大地震,这场波及大半个中国、影响数亿人的灾难,已经造成了万余人遇难。
每一个数字的背后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每一个生命的逝去都是我们共同的哀伤。而遇难者的数量,还在不断增加。
我们不能挽回灾难,但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万众一心、举国救援的一幕幕,汇集成令人动容的感人画面,凝聚成撼动人心的精神力量!
这一刻,人们看到了中国的应急速度――在汶川地震后不到半个小时,胡锦涛总书记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尽快抢救伤员,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16时,民政部从西安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紧急调拨5000顶救灾帐篷支援四川灾区;中国地震局启动一级预案,180人的救援队伍迅速集结飞往灾区;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紧急向灾区调拨救灾物资……
这一刻,人们记住了总理的泪水。“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尽全部力量救人,废墟下哪怕还有一个人,我们都要抢救到底。”不顾余震危险,温家宝总理星夜兼程,抵达地震灾区都江堰市,在临时搭起的帐篷里指挥救灾。当他踩着泥泞,攀上瓦砾,看到抢险人员解救两个被困在废墟下的孩子时,流下了热泪,“听爷爷的话,一定要挺住。”
为了灾区人民的生命,救援行动以分秒计算,援助人员成倍增加。道路损坏,桥梁全部倒塌,车辆无法通行,但挺进汶川的救援之旅没有停步,成都军区700多官兵冒雨日夜前行,济南军区救援部队凌晨徒步开进……
这一刻,500多次余震把400多万成都市民逼上了街头。但5月12日的成都之夜,是充满温情和关爱的特别之夜。当夜,成都街头无数个献血点和医疗站,前来献血的人排队站满整条街……
这一刻,成灌高速路上,数百辆出租车拉着应急灯奔赴都江堰灾区。没有人给他们一分钱,更没有任何人有过要求和命令,出租车司机却甘愿冒着莫大危险前往灾区救援……
这一刻,唐山市组织了医疗队和抢险队从抗震纪念碑启程,赶赴四川灾区……
没有人希望灾难发生,但灾难来临之际,往往考验着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在猝不及防的灾难面前,更需要心与心的关怀和交融,这是战胜灾难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百折不挠的奥秘所在。
曾经有过同样伤痛的唐山人,在互联网贴吧里的深情留言代表了所有人的心声:“告诉灾区人民:我们和你们在一起。”
是的,我们在一起。灾难固然让我们伤痛,但也让我们空前团结。灾难中,每一位受灾群众都不孤单,因为我们是血脉相连的大家庭,我们在一起,心心相连,手手相扣,并肩而立。(选自2008年5月14日《人民日报》,略有改动)
1.联系上下文,具体评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2.文中画线句说:“这时战胜灾难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百折不挠的奥秘所在。”你认为这个“奥秘”是什么?
3.这篇文章令人感动,请从本文主体部分的选材和结构两个方面作简要分析。
(1)选材:
(2)结构:
4.根据你的所见所闻,请给文章补写一个在“这一刻”发生的与灾区人民并肩而立的事例。(30字左右)
这一刻,
参考答案1.(1)表现温家宝总理争分夺秒,迅速赶赴地震灾区,指挥抗
震救灾,与人民并肩而立的崇高精神。(2)一个“但”字,语意转折,把成都市民虽遭余震威胁却不顾个人安危,心系灾区、鲜血救人的优秀品质展现在读者面前。2.“心与心的关怀和交融”或“心心相扣,并肩而立”。3.(1)选材:选取地震发生后的多个典型材料和生动细节,反映从中央到地方,从军队到百姓,从官员到群众,万众一心、并肩而立抗震救灾的感人场面。(2)结构:文章连用6个排比段,反复强调“这一刻”有无数国人与灾区人民并肩而立,从而形成强烈的情感冲击力。4.例如:校园中,老师和同学们纷纷慷慨解囊,踊跃捐款,为灾区群众线上一份爱心。
六、作业布置(2分钟左右)
景物描写片段。(自命题)
板书设计:

难登地球之巅

郭超人

24真正的英雄
里根
学习目标:
[1]自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内容。
[2]品味关键语句含义,领悟蕴含的思想感情,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情境创设:
利用图片或多媒体展示航天飞机图片,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概括: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发射升空70秒后爆炸,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挑战者号”爆炸后,美国举国哀悼,世界震惊。当时美国总统发表了全国性的电视讲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充满力量的演讲《真正的英雄》。
二、展示目标:
[1]熟读课文,理清思路,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2]朗读课文,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三、自学指导一
借助工具书或结合注释读懂课文,画出让你感动的句子,感受文章动人心魄的力量。[文章以情动人,以情感人,自然流露肺腑之言,教师适当引导,学生最好能说出感动理由即可]
四、质疑答疑:
问题设计:理解下列句子含义:
1.英雄之所以称之为英雄,并不在于我们颂赞的语言……,去实践真正的生活以至献出生命。
2.我们所能找到的惟一安慰是……生命的归宿。
(这一环节让学生抓住主要语句,进行语言积累,进行个性化阅读,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专项训练:
1.字词
哀悼(dào)锲而不舍(qiè)勋章(xūn)锤炼(chuí)阴霾(mái)孜孜不倦(zī)
企求(q)凝聚(níng)战栗(lì)拓荒(tuò)弥补(mí)不朽(xi)
2.词语积累
哀悼:悲痛的悼念(死者)。
锲而不舍: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迫不及待:急迫的不能再等待。
建树:建立(功绩)。
锤炼:磨练。
孜孜不倦:勤勉,不知道疲倦。
梦寐以求:睡梦中都想着寻找,形容迫切希望着。
弥补:把不够的部分补足。
六、自学指导二
用你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把意思相近的段落合为一层,给课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分组讨论,看哪组回答的准确]
七、质疑答疑。(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找中心句,抓关键词句等方法从文章中捕捉提炼信息能力。学生回答尽量要言简意赅。)
明确:
第一部分[1-4]:表达深深的哀痛和对英雄的赞颂。
第二部分[5-13]:追忆几位献身的英雄,要人民永远记住这些“真正的美国英雄”。
第三部分[14-21]:号召人民化悲痛为力量,继承英雄未尽的事业,继续向太空进军。
八、当堂训练
练一练
1.给加粗字注音。
余暇()阴霾()疆域()
孜孜不倦()梦寐以求()
2.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演讲者在演讲中表达的感情包含几个方面?
(2)本文的写作思路是什么?从写作思路来看,本文可分几部分,每部分内容是什么?
3.仿写句子。
例句:选择了高山,你也就选择了坎坷。选择了宁静,你也就选择了孤单。
仿写:选择了________________,你也就选择了________________。
议一议
1.全文可分前后两大部分,前后两部分各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2.里根总统所宣扬的美国精神的具体内涵是什么?怎样看待这种精神?
3.里根总统是如何在演讲中给自己定位的?
读一读
英雄之所以称之为英雄,并不在于我们颂赞的语言,而在于他们始终以高度的事业心、自尊心和锲而不舍地对神奇而美妙的宇宙进行探索的责任感,去实践真正的生活以至献出生命。我们所能尽力做到的就是记住我们的七位宇航员——七位“挑战者”,记住他们活着的时候给熟悉他们的人们带来的生机、爱和欢乐,给祖国带来的骄傲。
1.“英雄之所以称之为英雄,并不在于我们颂赞的语言,而在于他们始终以高度的事业心、自尊心和锲而不舍地对神奇而美妙的宇宙进行探索的责任感,去实践真正的生活以至献出生命。”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2.你喜欢文中的哪一句话?为什么?说说理由。
答案提示:
练一练
2.(1)演讲者在演讲中表达的感情包含两个方面:悲痛和力量。
(2)总—分—总的写作思路。从写作思路角度来看,本文又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前四段,表达深深的哀痛和对英雄的赞颂;第二部分,中间九段,分别追忆几位献身的英雄,要人民永远记住这些“真正的美国英雄”;第三部分,最后八段,号召人民化悲痛为力量,继承英雄未竟的事业,继续向太空进军。
议一议
1.从感情脉络来看,全文可分前后两大部分,前半部分主要是抒发悲痛心情,后半部分则主要表达力量。悲痛是因为英雄已死,无论对人类、对国家,还是对亲人、对朋友,这都是一种巨大的损失。演讲者字里行间处处表达了这种悲痛、哀悼之情。但是,人类不能永远悲痛、消沉下去,而应该化悲痛为力量,沿着英雄的足迹继续前进。应该注意的是,演讲者表达的这两种感情在课文中不是泾渭分明的,而是水乳交融的。更恰当地说,全篇演讲词给人的整体情绪是悲痛,但又不是仅停留于悲痛,在总统言辞的感召下,全民的悲痛转化成了一种无形的力量。这一出航天悲剧的结果不是让人们害怕,而是鼓舞,使后继者更加奋然前行。
2.开拓精神、想像力、英雄主义、献身精神、巨大的勇气、令人信赖的声誉、刚毅不屈的品质等。不要用狭隘的眼光来看待这种美国精神,而要站在一定的高度,把它看成是全人类的优秀品质和高贵精神的代表。推而广之,只要是人类的精华,就不必分民族、种族、国家、意识形态,而都应当借鉴学习、吸收。
3.这样的演讲,不是公文性的客套话,不是高高在上的领袖对他统治下的子民的居高临下的评价和盖棺定论。演讲者在演讲中有着双重身份,一是代表全国人民的总统,二是作为人民中的一员。因为是总统,所以他要代表人民说话,要赋予演讲以普遍的意义;因为是人民中的一员,所以他并没有把自己的位置摆得比别人高,而是与人民一道,共同仰视这些真正的英雄。作者抓住英雄令人感动的生活细节,一一展开深情追忆,使人感到,这些英雄原来也是活生生的平凡人。总统对每一位宇航员都非常熟悉,正因如此,他的演讲才是感人的,平易近人的,发自内心的,而非客套的。
读一读
课内阅读:
1.只要说出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作者为什么这样说就可以
2.答案合情合理即可,不要求一致,关键是培养学生探究精神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与课文有关的背景材料。
2.了解作者及演说词的一些特点。
一、情境导入
二、展示目标
三、自学指导【一】:小组内讨论:了解下列内容说一说你读了此文后的感受。(要点:1.切合课文内容。2.表述简练)[8分钟后看那组完成的好]
1911年2月6日,罗纳德?威尔逊?里根出生于伊利诺斯州的坦皮科镇。在大学里,他学习经济学和社会学,参加校足球队比赛和校剧社的演出。毕业后,里根成为一名电台体育播音员,1937年的一次试镜使他在好莱坞赢得了一份演出合同。在接下来的20年里,他共参加了53部电影的演出。
1980年里根当选总统,1986年连任总统,在他任职末期,是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没有经济衰退和经济萧条的和平时期。
开拓精神、想像力、英雄主义、献身精神、巨大的勇气、令人信赖的声誉、刚毅不屈的品质等。不要用狭隘的眼光来看待这种美国精神,而要站在一定的高度,把它看成是全人类的优秀品质和高贵精神的代表。推而广之,只要是人类的精华,就不必分民族、种族、国家、意识形态,而都应当借鉴、学习、吸收。
四、自学指导【二】思考并讨论问题[同桌间探讨]
1.这篇演讲词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明确:这篇文章的主题思想可以概括为:哀悼罹难的航天勇士,颂扬人类的探索精神,号召人们化悲痛为力量,踏着先烈开辟的道路,继续进行太空探索。
写的是航天领域的事故,其意义却超越了民族、国家、意识形态和不同的科学领域,上升到全人类的高度,体现了人类最闪光的品质百折不挠地探索未知领域的精神。由此说来,这里表达的思想不仅仅属于美国,也属于全人类。)
2.这篇演讲词中隐含的感情变化的线索怎样?抒发什么心情?主要表达了什么力量?
(明确:演讲者表达的这两种感情在课文中不是泾渭分明的,而是水乳交融的。更恰当地说,全篇演讲词给人的整体情绪是悲痛,但又不是仅停留于悲痛,在总统言辞的感召下,全民的悲痛转化成了一种无形的力量。)
五、交流研讨:如何看待航天事业?
(全班交流明确:里根总统宣扬的美国精神包括:开拓创新精神,献身精神,巨大的勇气,令人信赖的声誉等。这种精神是全人类优秀品质和高贵精神的代表,是人类精神的,茫茫宇宙,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去开拓,去发现,去献身。从“挑战者号”到“哥伦比亚号”,人类从失败中一次次站起来。相信终有一天,人类会冲出太阳系、银河系,去开辟更为广阔的天地精华。
这篇演讲词的主题思想可以概括为:哀悼罹难的航天勇士,颂扬人类的探索精神,号召人们化悲痛为力量,踏着先烈开辟的道路,继续进行太空探索。这篇演讲词虽然写的是美国人和美国事,写的是航天领域的事故,其意义却超越了民族、国家、意识形态和不同的科学领域,上升到全人类的高度,体现了人类最闪光的品质百折不挠地探索未知领域的精神。由此说来,这里表达的思想不仅仅属于美国,也属于全人类。)
六、综合训练[仿写,延伸]
1.揣摩文段结构和各句的关系仿写。
(1)对熟悉和爱你们的人来说,痛苦的打击是沉重的,持久的;对一个国家来说,她的七位儿女,七位好友的离去是难以弥补的损失
(2)我们的国家的确非常幸运,因为我们依然保持着巨大的勇气,令人信赖的声誉和刚毅不屈的品质,我们仍然有像“挑战者”号上七位宇航员那样的英
2.拓展
交流查资料情况:关于我国“神舟五号”与航天英雄杨利伟的资料,谈谈你对航天事业的认识,开展小型演
3.延伸
读罢此文,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真正的英雄?请你以“我心中的英雄”为题写作。

25短文两篇
安匠初中张洁光

夸父逐日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正确译文,理解课文内容,熟读成诵。
教学重点:正确译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分析夸父人物形象。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2分钟)
同学们都听说过后羿射日的故事吧!后羿凭着自己神奇的力量,争服了太阳。传说中还有一个人物和太阳较量,下面就让我们去认识一下夸父。
二、出示目标:多媒体展示。(1分钟)
三、自学指导一:(3分钟)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注意停顿,3分钟后看谁读得好!
四、交流研讨,质疑答疑。(5分钟)
1.指名读课文。(纠错)
2.齐读。
3.自读、熟读。
五、专项训练:(3分钟)
指名读(找学差生读)。
六、自学指导二:(5分钟)
请同学们结合注释,把课文译成现代汉语,并能准确、流利地复述课文内容。
七、交流研讨、质疑答疑:(5分钟)
1.轮译课文(一人一句)。
2.复述课文。
八、专项训练:(5分钟)
翻译句子,并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
1.夸父与日逐走。2.渴,欲得饮,饮于河、渭。
3.未至,道渴而死。4.弃其杖,化为邓林。
九、综合训练:(13分钟)
1.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觉得夸父是怎样一个人?
2.“夸父逐日”这一成语流传到今天,它有怎样的含义?
十、学生谈收获;师总结;点明主题。
参考答案:
1.(1)有宏大志向,勇于探索,征服大自然的顽强意志。(2)学生各抒己见。2.(1)形容人有巨大的力量和远大的志向,前有勇于探索的精神。(2)比喻人自不量力。

板书设计:
夸父逐日

《山海经》
逐走
夸志向远大
渴勇于探索
父意志顽强

共工怒触不周山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正确译文,理解课文内容,熟读成诵。
教学重点:正确译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分析课文的主题思想。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2分钟)
师述:共工,传说中的部落领袖,炎帝的后裔;不周山,传说在昆仑西北。导入《共工怒触不周山》。
二、出示目标:(1分钟)
多媒体展示。
三、自学指导一:(3分钟)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注意停顿,3分钟后看谁读得好!
四、交流研讨、质疑答疑:(5分钟)
1.指名读课文(纠错)。
2.齐读。
3.自读、熟读。
五、专项训练:(3分钟)
1.给加点字注音:颛顼()潦()尖埃()
2.指名读课文(找学差生读)。
六、自学指导二:(5分钟)
请同学们结合注释把课文译成现代汉语,并能准确、流利地复述课文内容。
交流研讨、质疑答疑:
1.轮译课文(一人一句)。
2.复述课文。
七、专项训练:
翻译句子,并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
1.天柱折,地谁绝。
2.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尖埃归焉。
八、综合训练:
1.《共工怒触不周山》中表现了古人怎样的想法?这体现了什么?
2.背诵这篇短文。
九、课堂小结:
1.学生谈学完这篇课文的收获及有何想法。
2.师总结。
板书设计:

争帝触山
共工怒触不周山天柱折星辰移
地谁绝汇河集
共工怒触不周山
县二中崔志军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掌握词义,通译全文,理解成诵。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神话《夸父逐日》。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神话《共工怒触不周山》(板书课题)。
二、展示目标: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掌握词义,通译全文,理解成诵。
三、自学指导一
请听老师范读课文(或听录音),要求同学们听准字音和句子停顿。然后自由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4分钟后比一比,看谁读的好。
1.师配乐朗读。
2.生自由朗读,勾画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3.检测
展示朗读,学生个体和集体朗读结合。师生一起评点(可以从字音、语气、语调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4.学生齐读课文。
5.复述故事内容。
四、自学指导二
请同学们参考课文下注释,划出疑难字词,先与小组同学交流。然后翻译课文,5分钟后比一比哪组完成的最好。
1.学生自学、交流,翻译课文
2.班级展示译文,集体评议。
3.教师根据反馈矫正。
4.检测:
解释重点词语并翻译句子。
①昔者:
②共公与颛顼争为帝
③怒而触不周之山
④地维绝
⑤故日月星辰移焉
⑥地不满东南
⑦故水潦尘埃归焉
五、课堂小结:
共工和颛顼争夺帝位,怒撞不周山的传说,已经流传了两千多年。在那个时候,我们的祖先尚不知如何解释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在自然面前显得那样的无力,因此把各种疑惑归结于神的存在,自然之力被形象化,人格化。所以创造了神话传说,歌颂心目中的英雄,也就塑造出了神话中盘古、女娲等等传奇人物来。尽管他们都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但在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英雄气概和为民造福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六、综合训练
1.课文内容理解之后,你认为共工是一个怎样的人?
2.“怒而触不周之山”中的“怒”字表现了共工怎样的性格特点?
3.如何理解结尾含义?
4.背诵课文。
七、作业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三
板书设计:

综合练习
一、给加色字词注音。(每题2分)
1.夸父()2.颛顼()()3.水潦()
二、解释加点字词(每题2分)
1.逐走()2.入日()3.欲得饮()4.河、渭不足()
5.北饮大泽()6.弃其杖()7.昔者()8.怒而触不周之山()9.地维绝()()10.故日月星辰移焉()()
11.地不满东南()12.故水潦尘埃归焉()()
三、翻译重点语句(每题4分)
1.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2.怒而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
3.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四、课文理解
1.《夸父逐日》选自:,《共工怒触不周山》选自,
它们都是(体裁)。(6分)
2.《夸父逐日》从哪些方面看出它的想象力与神奇性?(原文回答)(6分)
3.怎样理解“弃其杖,化为邓林。”(4分)
4.从《夸父逐日》要表达古代人民怎样的愿望与精神?(4分)
5.夸父是怎样一个人物?(2分)
6.“怒而触不周之山”中的“怒”字表现了共工怎样的性格特点?
7.如何理解《共工怒触不周山》中结尾的两句话?
8.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原因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9.对共工与颛顼为帝而“争”,你是怎么看的?
五、课外积累
(一)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盘盂:古代盛物之器,圆者为盘,方者为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二)精卫填海
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枯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反,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1.翻译下面加色字词。(每个2分)
①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②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③我以日初出远()④及日中()⑤日初出沧沧凉凉()
⑥及其日中如探汤()()⑦孰为汝多知乎()()()
⑻北二百里()⑼曰发鸠之山()⑽其状如乌()
⑾其鸣自詨()⑿溺而不反()⒀故为精卫()⒁以堙于东海()
2.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一句)
①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②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③孰为汝多知乎?
④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
⑤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3.课文理解。(12分)
①两小儿关于太阳远近的争论,一儿认为早晨近,正午远的理由是
,一儿认为早晨远,正午近的理由是。(原文回答)
②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孔子不能决也”说明什么?(4分)
③你从精卫身上体会到一种什么精神?(4分)

综合性学习漫话探险
县二中范晓云
教学目标:
1.对人类探险极其意义有进一步的认识,学习探险家乐于研究进取、勇于挑战自然与自我的精神。
2.了解在探险过程中必备的生存知识和基本技能。
3.在活动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写作能力和清晰明确地陈述自己观点的能力。
教学时间安排:活动一课时,写作两课时。(可根据学生兴趣、爱好、能力、条件,任选一项活动,也可以分组进行。)
一课时

活动一
教学目标:
了解中外探险家的事迹,学习探险家乐于研究进取、勇于挑战自然与自我的精神。
活动内容:
1.准备:课下利用网络搜索哥伦布、麦哲伦、南森、阿蒙森、斯科特、张骞、郑和、徐霞客、尧茂书、余纯顺等中外探险家的故事。
2.召开故事会,看谁讲得生动感人!(时间:一课时,人物材料后附)
3.师生评议:
从声音、感情、肢体语言等方面点评
4.课堂小结:
大家要学习探险家们乐于探究进取、勇于挑战自然与自我的精神。

活动二
一、教学目标: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练习清晰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活动内容:举行以“探险”为话题的辩论会,正反方各三人,主持人一名。
正方观点:要鼓励更多的人去探险。(因为探险能更好地开发地球资源,为社会进步做贡献。探险是一项很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富有刺激性,它使人活得更有意义,更能证明生命的价值。)
反方观点:探险很不值得。(因为它是没有意义的冒险,它不仅耗费了许多时间,浪费了很多钱财,而且搞不好还可能有生命危险。)
三、活动要求:
第一回合:双方一辩负责陈述本方观点,二辩、三辩负责为本方观点提供有效论据(每人发言不超过三分钟,此回合正方为先);
第二回合:双方辩友针对对方观点和论据进行辩驳,自由发言辩论(每人发言不超过三次,每次不超过二分钟,此回合反方为先)。
第三回合:由双方一辩做最后陈述总结。
四、主持人总结:
探险与冒险有着本质的区别:
1.“探险”是过程,也是目的,是人类要解开未解的自然之迷或涉足人类未到之处;而“冒险”只是一种手段,为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
2.“探险”是有充分准备的漫长之旅,整个过程是考察研究的过程,是人类认识探索自然界的一种方式,也是人类对自我体能和智能的挑战和考验;而“冒险”是在某一具体情况下不得以而为之或应急性的行为。
3.“探险”和“冒险”常常是连在一起的。“冒险”并非就是“探险”,而探险却常常需要冒险,探险的过程其实就是无数次冒险的联结过程。
五、教师点评:辩论的语言特点:语速稍快,简短,口齿清晰,语气强烈,声音洪亮,适当加入肢体语言,发言内容要有理有据,辩驳时要善于抓住对方漏洞,多用反问句式。
活动三
教学目标:
了解在探险过程中必备的生存知识和基本技能。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活动内容:模拟招聘会
1.情境设计:
招聘“生存夏令营”营员,组织赴四川灾区进行考察,考察内容:(1)山体滑坡所导致山体移动及河流改道情况;(2)植被破坏情况。
2.问题设计:
(1)你认为出发前应做好那些方面的准备工作?
(2)在山路上行走时遇到余震发生或山体滑坡应怎样保护自己?
(3)在森林中迷路怎么办?
(4)考察过程中受伤应如何处理?(骨折、脚底打泡、流血等)
(5)你了解四川的气候状况吗?应注意那些安全方面的问题?

二、三课时
教学目标:
展示自己所了解的有关探险的知识,清晰有条理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大家了解了许多有关探险的故事和知识,今天我们就通过作文的方式来展示一下学习的成果。
二、揭示写作内容:
以“探险”为话题作文,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三、写作指导:
1.记叙类作文:(1)纪实类:如“***探险的故事”、“我的一次探险经历”。(2)幻想类:如“小鸭历险记”、“初探神秘岛”。
2.议论类作文:(1)对某一传奇人物或某一探险壮举进行讴歌或评价;(2)对人类探险的是非功过加以综述或评说,观点不限,自由发挥。
四、学生作文,时间45分钟。
五、写后自查
六、小组互评,选出佳作。
七、佳作赏析
八、教师点评

七年级上语文第五单元综合教案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只有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你们了解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七年级上语文第五单元综合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五单元
单元说明:本单元的四篇课文有的是童话作品,有的是科幻作品,这些作品大都具有新时代的创新特征。阅读童话和科幻作品,要通过反复朗读和默读,理清作品的思路,注意领会幻想故事的含义,了解这类文章的写作方法,并有意识地加以学习和运用。
学法指导:童话
一.抓特征{想象,幻想}往往借助动植物,寄托人类善良,美好进步愿望。
二.断手法{拟人,夸张}一般童话均采用,花,鸟,鱼,虫,草,木,山,石人格化,赋予某物有思想,有行为,但不离现实与生活,生动,形象易理解。
三.选人称:童话通常用一人称,形象,具体又易学,浅显易懂,突出中心。
四.重表达:多用修辞,突出或表达某种感情,或突出童趣。
五.寻线索:同一般记叙文一样,童话往往也有一条明确的线索,其观察点大致有:动物,植物的成长过程;动物,植物的思想历程;动物的行踪;植物的季节变化等。
六.赏语言:{动物,植物}一赏语言形式:对话;二赏语言特点:个性化,活泼中蕴道理。
七.挖主题:通过…行为(对话)告诉人们一个…道理
八.揣区别:{童话:通过幻想寄托美好愿望,完全是童心;科幻:要符合规律,不能反科学。}
17犟龟
学习重点:反复朗读,讨论,领会课文主题;理清作者思路,把握文章结构;培养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
一.沙滩拾贝
(一)同学们,翻开这篇课文,看到标题和作者,你查阅到的有关资料有哪些?写下来或贴在下面。
(二)你读完一遍课文了吗?发现有哪些字词应该掌握?写在下面,多多益善喔!
1.拼音注汉字或汉字注拼音
2.解释词语的意思
(三)你读完三遍课文了吗?你的有价值的发现有哪些,或者你的疑惑有哪些?请写下来,课上与老师和同学们交流。
二.浪里串珠
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1.本文的作者是是国的儿童文学家;体裁是。
2.小乌龟在路上先后遇到、、
,写他们的作用是什么?
3.蜘蛛开始为什么哈哈大笑地嘲笑小乌龟?后来对小乌龟又充满同情,这样前后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4.“你现在不就站在洞口的前面吗?”这句话是句,请把它变成陈述句。
5.“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在文中出现了多次,这属于什么修辞方法,在表达上有什么好的效果?
6.“它来到了一片鲜花盛开的草地”属于什么描写?在文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7.“犟龟”中犟本义是什么?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8.你如何评价小乌龟的这种犟的性格?
9.小乌龟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结合最后对小乌龟的描述回答)
10.欣赏此文后,你有哪些收获?请结合本文,联系实际谈谈你的体会。
三.深海探宝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1.注拼音或汉字
Jiàng()龟障ài()kē()睡遗hàn()兴高cǎi()烈丧服()荒漠()哀悼()尽管()闷闷不乐()
2.下列词语中共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按顺序改正
甘拜下风相形见拙脍灸人口锐不可当油光可见
漠不关心老奸巨滑故弄玄虚再接再厉义不容辞
改正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图书市场上部分作品从内容、写作手法到包装、宣传都极力媚俗,为文学界乃至许多读者所。
(2)产品销售额一落干丈,形势的迫使他必须当机立断,停止生产。
(3)如果人类历史的行程也遵循一条自然而又必然的规律,那么这个问题是可以解答的,是可以的。
A.不耻剧变预示B.不耻巨变预见
C.不齿巨变预示D.不齿剧变预见
4.对下列句中使用的修辞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1它穿过一片烟是荒漠时,遇见了一群乌鸦,它们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
○2他奔流着,他奔流着,永远向着远方。
○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A.拟人反复对偶
B.比喻排比比喻
C.比喻反复对偶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A.这部小说塑造了好几个英雄事迹。
B.妈妈绘声绘色地经常给我讲故事。
C.通过学习,我的思想认识有了提高。
D.运动场上挂满了五颜六色的红旗。
6.依照下面的句式,在横线上在续写两个句子:
你是严冬里的炭火,_________________,你是湍流中踏脚石,____________________,你是看不见的空气,你是摸不着的阳光,啊,友情,你在哪里?
7.话说的比较得体的是:()
A.“请你来做报告,想必你会感到荣幸!”
B.“我很想参加你们的活动,可今晚实在没工夫,太抱歉了”
C.“宴会就要开始了,该来的怎么还不来?大家别着急,再等一等。”
D.“老大爷,你别这么默默蹭蹭的,行不行?”
(二)阅读理解
大鱼和小鱼
小鱼问大鱼道:“妈妈,我的朋友告诉我,钓饵上的东西是最美的,可就是有一点儿危险。要怎样才能尝到这种美味而又保证安全?”
“我的孩子,”大鱼说,“这两者是不能并存的,最安全的办法就是绝对不去吃它。”
“可它们说,那是最便宜的,因为它不需任何代价。”小鱼说。
“这可完全错了,”大鱼说,“最便宜的很可能恰好是最贵的,因为它希图别人付出的代价是整个生命。你知道吗,它里面裹着一只钓钩?”
“要判断里面有没有钓钩,必须掌握什么样的原则呢?”小鱼又问。
“那原则其实你都说了。”大鱼说,“一种东西,味道最美,又最便宜,似乎不用付任何代价,钓钩很可能就藏在里面。”
1.这是一篇寓言,它构思的突出特点是通过展开情节内容。
2.结合生活实际,文中的“钓饵”可理解为。
3.“大鱼”说话很注意限制性词语的运用,请从打横线的句子中找出两个这样的词:。
4.如果你是“小鱼”,你觉得“妈妈”讲的使你最受教益的一句话是:

(三)写作
要求:谈谈你在今后的学习中应该怎样发扬犟龟的精神。(不超过200字)
18小溪流的歌
学习重点:在反复读课文的基础上,分析小溪流唱的是一首什么歌;进一步体会童话作品的特点;领会间隔反复在文中的运用;了解本文成长的主题。
一.沙滩拾贝
(一)同学们,翻开这篇课文,看到标题和作者,你查阅到的有关资料有哪些?写下来或贴在下面。
(二)你读完一遍课文了吗?发现有哪些字词应该掌握?写在下面,多多益善喔!
1.拼音注汉字或汉字注拼音
2.解释词语的意思
(三)你读完三遍课文了吗?你的有价值的发现有哪些,或者你的疑惑有哪些?请写下来,课上与老师和同学们交流。
二.浪里串珠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小溪流在狭长的山谷里奔流了很久,后来来到了一个拐弯的地方。那里有一截枯树桩,还有一小片枯黄的草。枯树桩年纪很老,枯黄的草也不年轻。他们天天守在一起,就是发牢骚。他们觉得什么都不合适,什么都没有意思。后来连牢骚也没有新的了,剩下来的只有叹气。他们看着活泼愉快的小溪流奔流过来,觉得很奇怪,就问他:
“喂,小溪流!这么高兴,到哪儿去呀?”
小溪流回答:
“到前面去,自然是到前面去呀。”
枯树桩叹口气说:
“唉,唉!忙什么呀,歇会儿吧!”
枯黄的草也叹口气说:
“唉,唉!累坏了可不是玩儿的,就在这儿待下来吧,这儿虽然不太好,可也还不错。”
小溪流看着他们笑了笑:
“为什么呀?就不!不能够停留!”
一转眼小溪流就把他们丢在后面了,他又不住地往前奔流。前面出现了村庄。村庄里有水磨等着他去转动。
小溪流就这样不知疲倦地奔流,奔流,渐渐又有些旁的小溪流来同他会合在一起,小溪流就长大了。
于是,由小溪流长成的一条小河,沙声地歌唱着,不分早晚地向前奔流。他精神旺盛,精力饱满,向着两边广阔的原野欢呼。他甲水底沉淀的泥沙,乙漂浮的枯树枝,激烈地打着回漩。他兴致勃勃地推送着木排,丙沉重的木船向前航行。什么也阻止不住他的前进。前面有石滩阻碍他,他就大声吼叫着冲过去。小河就这样奔流,不断向前奔流。
有一只孤独的乌鸦懒懒地跟着他飞行了一阵。乌鸦看见小河总是这样活跃,这样匆忙,觉得很奇怪,就忍不住问:
“喂,小河!这么忙,到哪儿去呀?”
小河回答:
“到前面去呀。”
乌鸦往下飞,贴近了他,恐吓他说:“嘿,别高兴!还是考虑考虑吧,前面没有好玩意。”
小河没忘记自己原来是小溪流,他笑了一笑:
“为什么?才不听你的咧!就不能停留!”
乌鸦生了气,一下说不出话来,就只叫:
“呀!呀!呀!”
小河很快就把乌鸦丢在后面,又不住地往前奔流。前面出现了水闸,等着他去推动发电机。小河高高兴兴地做了一切他该做的工作。再前面又出现了城市。
小河不知疲倦地奔流,奔流,就这样先先后后又有些旁的小河同他汇集在一起,小河就长大了。
1.给文中甲、乙、丙三处横线上选择正确的词。
卷起托起翻腾起
甲∶乙:丙:
2.选文可分为两层,请在文中用“‖”标示出来,并归纳两层的大意。
第一层:
第二层:
3.作者把小溪流与枯树桩、枯黄的草对比着写,如:溪流小,而枯树桩、枯草,小溪流活跃愉快,枯树桩,枯草;小溪流认为不能停留,枯树桩、枯草则认为应(用文中词语回答)。这样写的作用是

4.为什么乌鸦看见小河“总是这样活跃,这样匆忙”会觉得很奇怪?
5.说说划线句“小河没忘记自己原来是小溪流”的含义。
6.小河聚集的力量比小溪流大了许多,你能从文中找出例子加以证明吗?
7.小溪流、小河之所以能长大,是因为他
(用文中语句回答)
8.和《犟龟》一文比较,小溪流和小乌龟都具有什么共同点?
9.关于此文的主旨有不同理解,你认为比较恰当的是:()
A.表扬小溪流坚持到底的精神
B.表扬小溪流坚持前进,反对停顿,在前进中不断成长
C.表扬小溪流坚持前进,反对停顿和掉队的精神
D.表扬小溪流坚持前进,为梦想而奉献的精神
三.深海探宝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1.注拼音或汉字
蹬开()水磨()水闸()恐吓()眺望()沉淀()舂米()阻碍()泡沫()吟唱()牢骚()发锈()玩shuǎ()挠yǎng()
xiōng涌()积xù()兴zhì勃勃()
2.为下列字注音组词,注意区分其字形。
宠()剽()瞟()
(1)庞()(2)漂()(3)骠()垄()缥()飘()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出现失误就互相的做法是十分错误的。
(2)出发前个人要准备好生活品。
(3)今天,学校的壁报栏下出现了一张招领。
A.推诿必需启事B.推诿必需启示
C.推托必须启事D.推托必须启示
4.修改下列病句:
○1他在训练中努力为年轻队员做好带头作用。
○2全运会吉祥物的设计者,大多以青年人为主。
○3根瘤菌具有从空气中吸取固定氮,并将其作为养料提供给作物。
5.仿照下面的句子,续写一个句子,与画线的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例句:如果没有想象,思维就像花儿失去了营养;如果没有想象,思维就像鸟儿折断了翅膀;如果没有想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正在进行,一位歌手登台演唱,唱错了乐谱中后面的几节。音乐评论家微笑着即兴点评,如果你是那位评论家如何点评,请写出一句话,要求表达得体又不乏幽默

(二)阅读理解:
○1春天到了,屋后的小溪突然活泼起来,整夜听着她轻快的脚步声,一路跳跃。
○2初搬到山上时,正值严冬,又是风,又是雨的。我只好蛰伏在我的小屋里,透过大大的玻璃窗,看a云天夕阳的变幻,山间晓雾的弥漫。除此之外,就是b这条小溪终日为寂寞深山加添一些生动的音符。我一直没见过小溪的模样,但我和她确是那样熟识,深寂的夜里,当我读累了,写疲了时,我就放下书,搁下笔,静静聆听小溪以她独特的“溪语”述说着大地的心声。屋外寒风凛冽,冷风敲窗,小溪的脚步也是迟缓沉重的,是她也不耐这冬日的冷寂?她可曾看到我窗口透出的一荧灯火,体会我许多关怀的心意?多少时候,我俩是深相契连的。
○3天气渐渐暖和,小溪的步子夜开始变得轻快流畅,想来,她一路穿过青山,行过原野,蓦然发现溪边的小花结了苞,小草冒了芽。c初生的小蜗牛怯生生地探出了触角,大地一片青葱,万物欣欣向荣。便不由得一阵惊讶,一阵欢喜,忙不迭地要将这好消息带给大家。听听,d这小溪正以多么悦耳的声音告诉你一个亘古弥新的故事:春回大地。
○4社么时候,挑个风和日丽的好日子,我也下到小溪,探访我这位神交已久的老朋友,小溪不知以怎样的欢乐迎接我哩!
1.春天的小溪有什么特点?冬天的小溪又有什么特点?
2.这篇短文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3.○1段中的“活泼”一词可否换作“活跃”?为什么?
4.本文第○2段从记叙的顺序上说是叙,描写的是的小溪。
5.指出划线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三)写作
动物学家观察发现:老鹰在树梢和悬崖上筑巢时,先衔一些荆棘放在底层,再叼些尖锐的石子铺在荆棘上,最后才衔枯草、羽毛或兽皮放在小石子上面,做成一个孵蛋的巢。雏鹰慢慢长大这时老鹰开始搅动窝巢,让巢里的枯草、羽毛掉漏,露出尖锐的石子和荆棘。小鹰被扎得疼痛难忍,喳喳直叫,只好忍着痛,扇着尚显稚嫩的双翅,离巢飞去。
动物学家的发现,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有人认为,老鹰简直就像个“教育家”,太懂得如何关爱自己的孩子了。也有人认为,老鹰这样早早地把孩子赶出窝巢,危险太多,不利于孩子成长。请你针对老鹰的做法也谈谈自己的看法。250字左右。
19基因畅想
学习重点:了解目前我们人类基因技术的发展情况及其前景,激发我们爱科学,探索事物的兴趣,培养我们的想象力;体会课文生动有趣的语言;领会科学小品的特点;注意积累本文的字词成语。
一.沙滩拾贝
(一)同学们,翻开这篇课文,看到标题和作者,你查阅到的有关资料有哪些?写下来或贴在下面。
(二)你读完一遍课文了吗?发现有哪些字词应该掌握?写在下面,多多益善喔!
1.拼音注汉字或汉字注拼音
2.解释词语的意思
(三)你读完三遍课文了吗?你的有价值的发现有哪些,或者你的疑惑有哪些?请写下来,课上与老师和同学们交流。
二.浪里串珠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我本人历来明确支持这项试验。像以往任何医学生物的创新,猪病毒肯定会在不久得到有效控制,猪身人心势必造福全人类。2000年12月26日,我坐在“基因联想”摄制组的镜头前(天津电视台)告诉荧屏前的世人,再有几年,心外科医师会像修小轿车、自行车的工程师、技师一样,为晚期或先天心脏病人换上簇新的生物零件——猪身人心。这完全不是科幻。而且手术简捷,收费合理,各大城市都有此常规服务。更有趣的是,医学专家为病人量体裁衣的手法胜过世上最神奇的设计师:根据每人的基因身份证,医师们可以预测某人何年何月何时,以何种方式有心脏病发作,届时会适时地为病人换上早早便超立体设计的基因心脏,不多时该患者便能完好如初。更有甚者,相当一部分老年待换心者的年龄超过80岁、100岁,因为延缓终长期心脏病的控制凋亡基因的诊疗为人类长长增加了寿命。医师们在病人换心后出院时,会像极负盛誉的商家一样亲切送“客”:“您走好,不必心有余悸,我们的产品保质40年。
1.“我本人历来明确支持这项试验。”“我”为什么要支持这项试验呢?
2.“量体裁衣”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3.“再过几年,心外科医师就像修理工为汽车或自行车换上新零件一样,为晚期或先天性心脏病人换上簇新的生物零件-----猪身人心”这里使用比喻的修辞,有什么好处?
4.“说不定会像极负盛誉的商家一样亲切地送‘客”,这里的“客”为什么要加引号?
三.深海探宝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1.注拼音或汉字
偌大()迄今()横亘()虔诚()
动脉()嬉游()恭良()凋亡()
抱hàn()暴zào()yuán故()xié带()
zhèn撼()juān刻()前zhān性()
热泪yíng眶()hān()态可jū()心有余jì()
2.修改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把正确的字写在括号里。
(1)心有余季()(2)极负盛名()(3)热烈莹眶()(4)兴高彩烈()(5)波涛汹湧()(6)绘制篮图()(7)司空见惯()(8)习以为长()(9)神精末梢()(10)一璧之力()(11)保持平横()(12)频危病人()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在教唆犯的下,他常到公共场合扒窃钱财。
(2)帝国主义企图用所谓援助的谎话来它的侵略行为。
(3)哪里有压制,有,有炮火,哪里就有反抗,有革命。
A.纵容掩饰鞭挞B.怂恿掩饰鞭笞
C.怂恿掩盖鞭挞D.纵容掩盖鞭笞
4.修改下列病句(在原句上修改,每句限改一处,不得改变原意)
○1这些献血的人,有教授,有干部,有工人,有工程技术人员,但还有最可爱的军人。
○2经过专家组的考核验收,该市被授予“省级节水型城市”
5.依照下列的句子,另写一句。
人生如一首诗,应该多一些悠扬的抒情,少一些愁苦的叹息。
6.读下面一段话,回答后面问题。
一天,邻居的梁阿姨见到小张的姐姐时说:“你家小张真刻苦,每天晚上11点多钟,我们都睡觉了,他还在唱歌,歌声还很动听呢!”小张姐姐说:“”
(1)梁阿姨说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答:
(2)假如你是小张的姐姐,你这时打算说些什么话?
答:
(二)阅读理解
早安,自然的婴儿
(1)①距离我不远的一只松鼠正在柔和的光线下伸出前爪来洗脸。②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真难以想像松鼠洗脸的动作跟小猫相似。③在这个静谧的峡谷中,似乎只有它能够嗅到香甜的阳光味道,揽起那橘黄的光芒若掬水一般,轻涤着面颊和脖颈。④阳光移位了,它也向前跑两步,然后蹿到更加向阳的一块山石上,两颗黑豆一样的眼珠左一转右一转。⑤它时而叫唤一声,时而又把远远大它身躯的一束尾巴翘起来竖得很高。⑥在刚刚走出冬季的早春,我每天清晨都遇见它。⑦当我沿着一条蜿蜒小路攀上这面坡地时,它已经蹲坐在那里了。⑧随即我们便一同面向太阳,迎接那从渤海上空照射过来的第一缕霞光。
(2)在温泉堡这个村子的山峡中,每天清晨,似乎我都和这只松鼠有一个美丽的约会。其实只要站在这面坡地上细细观察,无论是在灌木丛中还是在低矮的橡树旁边,无论是在崖缝之间还是在茅草的掩映之下,都会发现一只又一只它的同伴。它们个个都非常机敏,跑起来十分迅捷。而我总是毫不声张地走上山岗,它们能窥见我,我也能瞥见它们。
(3)像这样,一只松鼠和我,一起跟早晨相约、跟太阳相约,一大清早我们便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净面净心,我们都属于自然。落脚于自然界、每个生命都是自然的宠儿,都有一个清纯而真诚的灵魂来领略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宁静。
(4)每当九点钟过后,阳光的金线就会从对面的山顶上编织过来,两山之间便会架起
一座明亮的桥梁,而在“桥”上尽兴游眷的行人竟是那些在北方过冬的鸟雀飞禽。看那环状起伏的褐色山脊多像一把凝固的竖琴。每天早晨阳光都要在两山之间拉上金色琴弦。那飞行的鸟儿时而穿过,就化做琴弦上荡来荡去自由起落的音符。它们把畅快的乐曲跌落在峡谷之中。而这时捡拾到乐音的,定是一颗没有纷扰,没有忧愁,在漩涡里保持平衡而又静止的心。在北方的早春,在绿色尚未铺地之前,一切生命都是躁动的,火热的,然而它们又总是含蓄的。
(5)寄身于温泉堡的山峡,每个早晨都这样开始。当我踏上山坡见太阳升起,天地间的那颗心就会由衷充满热爱:爱自然,爱那陌生的人群,爱我的爱人。此时会有一个无言的声音让你忘记那些愁苦的境遇、人生中的不幸。
1.(1)段①一③句描写的内容是,③句运用了的修辞方法。
2.④句中加点的两个动词“跑”和“蹿”互相调换位置可不可以?为什么?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1)段④一⑧句的内容:
4.④一⑧句中,哪一个句子描绘了松鼠最具特征的姿态?
5.作者在(2)段首句中,把自己与松鼠的约会称为“美丽”的,这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6.(2)段画线的“毫不声张”一词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7.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2)段所描绘的画面。
8.阅读(3)段,从下面的说法中选出不符合文意的一项()
A.松鼠和我,每天要迎着太阳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洗脸。
B.人类与动物应该是平等的,都属于自然。
C.人类与所有的生命都是自然的宠儿,都应得到自然的宠爱。
D.人类与动物都应心地纯净、真诚地相处,享受大自然赋予的宁静。
9.(4)段的语言十分优美,你喜欢其中的哪一句话,并说明理由。
10.从(5)段中找出点明本文主旨的语句。
(三)写作
要求:发挥想象,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题写一段话。(150字左右)
20如果人类也有尾巴
学习重点:学习本文大胆而奇特、内容丰富多彩的想象。
一.沙滩拾贝
(一)同学们,翻开这篇课文,看到标题和作者,你查阅到的有关资料有哪些?写下来或贴在下面。
(二)你读完一遍课文了吗?发现有哪些字词应该掌握?写在下面,多多益善喔!
1.拼音注汉字或汉字注拼音
2.解释词语的意思
(三)你读完三遍课文了吗?你的有价值的发现有哪些,或者你的疑惑有哪些?请写下来,课上与老师和同学们交流。
二.浪里串珠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以上仅仅是外表,而尾巴的存在则使人们更容易表达一些内在的东西。人们一旦做错了事,最先垂下的自然是尾巴,表示赞同时也许会像犬一样将尾巴翘起摇来摇去。人们选举领导,甚至议员,总统的选举,举的不是手而是尾巴,这是很可能的事。人们初次见面时握的也许不是手而是尾巴,因为这样可以减少病菌传染的机会。当然人们得意的时候,尾巴自然会翘起来,害羞的时候尾巴也会像脸一样变红。人们在巴结对方时,则只需用尾巴轻轻地蹭对方即可。有尾巴受益最大的当然是年轻的恋人,他们不再需要紧紧地拥抱或长时间地接吻,而将尾巴拉在一起就可以了,因为尾巴的神经末梢要比身体的其他部位发达得多。
因为尾巴的神经末梢发达,人们就可用尾巴感觉空气的温度,以便及时更换衣服以免感冒。利用它,人们还可比较正确地估计水温以免不测。当然尾巴上也会有许多穴位,针灸这些穴位也许能治疗许多常见疾病,更有可能治疗像癌症、爱滋病这样的疑难病症,那样人们会更长寿。尾巴自然也会得病,医院也会为它设立专门门诊。我们工作时,尾巴会助一臂之力,木匠锯木头时会用尾巴将圆木夹住以免滚动。妇女也许会用尾巴将小孩紧紧卷住,腾出手来干其他的活。最引人入胜的奥林匹克比赛也会增加用尾巴较量的项目,比如用缠在一起的尾巴像拔河一样,试图把对方拉过来。体操也会因尾巴可以保持平衡而使动作更难、更精彩......
1.选文第一段第一句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2.用一句话概括以上两段话的内容。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尾巴神经末梢发达有何作用?
4.你能想象一下,人类尾巴还有什么作用?
三.深海探宝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1.注拼音或汉字
闲暇()笼子()褪色()防皱()穴位()油脂()末梢()fǎn祖()tuì化()针jiǔ()ái症()sī空见惯()引人入shèng()
2.下列词语感情色彩完全相同的是:()
A.名贵高贵珍贵娇贵宝贵
B.精致精巧精美精明精彩
C.坚强坚实坚决坚硬坚固
D.果断判断决断武断诊断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在总统选举投票现场门外,着各大新闻媒体的上百名记者。这些记者都在等待接受缉查犬的检查,以探明是否携带武器。
○2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很难写出高的作品来的。
○3曹操四言诗的雄浑,陶渊明田园诗的恬淡,自然受人称誉;而张旭草书的奇伟飞动,颜真卿楷书的厚重雄伟,也同样令人。
A.聚集品位赞扬B.云集品位赞叹
C.云集品味赞叹D.聚集品味赞扬
4.修改下列病句。
(1)我们学校大门外到处是卖饮料、汽水、矿泉水的小摊。
(2)李老师用他的实际行动培养了一批批失足青年。
5.依照例句,为另一旅游胜地写一广告语。
让人心醉的海南,热风,碧浪,使无数游人留恋忘返。
6.好的广告大多妙用了修辞,给人以美不胜收的享受。下列广告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天赐久久,长寿久久。(中老年人保健品“天赐久久胶囊”广告)()
(2)情趣高一点,品质高一点,眼界高一点,“高”一点,更丰富。(沈阳精博苑小高层电梯公寓)()
(3)广阔新世界,精彩新生活。(沈阳新世界花园)()
(4)滴滴蒙牛奶,香浓草原情,声声问候语。()
(5)用步步高电话,哪会如此尴尬?()
(二)阅读理解
落叶
①窗外,有一棵法桐,样子并不大的。春天的日子里,它长满了叶子。枝根的,绿得深,枝梢的,绿得浅;虽然对列相间而生,一片和一片不相同,姿态也各有别。没风的时候,显得很丰满,娇嫩而端庄的模样。一早一晚的斜风里,叶子就活动起来,天幕的衬托下,看得见那叶背面了了的绿的脉络,像无数的彩蝴蝶在那里,翩翩起舞;又像一位少妇,丰姿绰约的,作一个妩媚的笑。
②我常常坐在窗里看它,感到温柔和美好。我甚至十分嫉妒那住在枝间的鸟夫妻,它们停在叶下欢唱,是它们给法桐带来了绿的欢乐呢,还是绿的欢乐使它们产生了歌声的清妙?
③法桐的欢乐,一直要延长一个夏天。我总想,那鼓满着憧憬的叶子,一定要长大如蒲扇的,但到了深秋,叶子并不再长,反要二片一片落去。法桐就削瘦起来,寒伧起来。变得赤裸裸的,惟有些嶙嶙的骨。而且亦都僵硬,不再柔软婀娜,用手一折,就一节一节地断了下来。
④我觉得这很残酷,特意要去树下拣一片落叶,保留起来,以作往昔的回忆。想:可怜的法桐,是谁给了你生命,让你这般长在土地上?既然给了你这一身绿的欢乐,为什么偏偏又要一片一片收去呢?!
⑤来年的春上,法桐又长满了叶子,依然是浅绿的好,深绿的也好。我将历年收留的落叶拿出来,和这新叶比较,叶的轮廓是一样的。喔,叶子,你们认识吗,知道这一片是那一片的代替吗?或许就从一个叶柄眼里长上来,凋落的曾经那么悠悠地欢乐过,欢乐的也将要寂寂地凋落去。
⑥然而,它们并不悲伤,欢乐时须尽欢乐;如此而已,法桐竞一年大出一年,长过了窗台,与屋檐齐平了!
⑦我忽然醒悟了,觉得我往日的哀叹大可不必,而且有十分的幼稚呢。原来法桐的生长,不仅是绿的生命的运动,还是一道哲学的命题的验证:欢乐到来,欢乐又归去,这正是天地间欢乐的内容;世间万物,正是寻求着这个内容,而各自完成着它的存在。
⑧我于是很敬仰起法桐来,祝福于它:它年年凋落旧叶,而以此渴望来年的新生,它才没有停滞,没有老化,而目标在天地空间里长成材了。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丰姿绰约______________寒伧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节画线句在文章中的作用是:

3.第⑦节指出“我忽然醒悟了,觉得我往日的哀叹大可不必,而且有十分的幼稚”,请结合文章,用概括的语言说说“哀叹”的内容。
4.作者对法桐的态度先是哀叹,后又敬仰。这其中的原因是:
5.本文所用的修辞手法主要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请结合文章各举一例,并说明它们的表达作用。
(1)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
要求: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以“如果人类也有翅膀”为开头,写一段话。(150字左右)
附:
1.名著赏析:
《骆驼祥子》简介
长篇小说《骆驼样子》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1899~1966的代表作.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他出生于北京城一个贫民家庭,在北京底层市民的生活环境中长大。1924年,老舍赴英国相田任汉语教师,一直工作到1929年。在那里,他阅读了大量西欧文学名著,并开始了小说创作.初期的作品,如《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等,幽默中含有讽刺,颇近于英国作家狄更斯的笔致,但夸张有时略嫌失度,几乎跌入油滑。然而,对于老舍来说,初期的创作是不可缺少的练笔,到了三十年代,他的创作渐趋成熟,终于在1936年推出了自己的重头戏《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讲述的是旧中国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故事。祥子来自乡间,日益凋蔽衰败的农村使他无法生存下去,他来到城市,渴望以自己的诚实劳动,创立新的生活。他试过各种工作,最后选中拉洋车。这一职业选择表明祥子尽管离开了土地,但其思维方式仍然是农民的。他习惯于个体劳动,同时又渴望有一辆像土地那样靠得住的车。买车,做个独立的劳动者,“这是他的志愿,希望,甚至是宗教》”城市似乎给了祥子实现志愿的机遇,经过三年奋斗,他买上了车,但不到半年,竟被人抢去;但祥子仍然不肯放弃拥有自己的一辆车的梦想,尽管他对自己的追求不无怀疑,几度动摇,但仍然不断振作起来,再度奋斗。应该说,祥子以坚韧的性格和执拗的态度与生活展开搏斗,构成了小说的主要情节内容。而搏斗的结局,是以祥子的失败告终的,他终于未能做成拥有自己一辆车的梦。这部小说的现实主义深刻性在于,它不仅描写了严酷的生活环境对祥子的物质剥夺,而且还刻画了样子在生活理想被毁坏后的精神堕落。“他没了心,他的心被人家摘去了。”一个勤劳善良的农村青年,就这样被改塑为一个行尸走肉般的无业游民。
祥子的悲剧,是他所置身的社会生活环境的产物。小说通过祥子周围人物及人际关系的描写,真实地展现了那个黑暗社会的生活面目,展现了军阀、特务、车厂主们的丑恶面目,以及由他们织成的统治之网对祥子们的压迫与被压迫关系的一种变形反映。小说并没有回避祥子与虎妞之间的本能欲望与一点点相互依恋之情,但同时也深刻地描写到,即使是这样的男女之情,也同样建基于金钱利益关系之上,所以虎妞要始终把钱拿到自己手上,“钱在自己的手中,势力才在自己身上。”虎妞与祥子的结合,无疑加剧了祥子的悲剧。
《骆驼祥子》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位置。五四以后的新文学,多以描写知识分子与农民生活见长,而很少有描写城市贫民的作品。老舍的出现,则打破了这种局面,他以一批城市贫民生活题材的作品,特别是长篇《骆驼祥子》,拓展了新文学的表现范围,为新文学的发展提供了特殊的贡献。
2.第五单元字词集中训练营:
Jiàng()龟障ài()kē()睡遗hàn()
兴高cǎi()烈丧服()荒漠()哀悼()
尽管()闷闷不乐()yāo请()清cuì()
蹬开()水磨()水闸()恐吓()
tiào望()沉diàn()舂米()阻碍()
泡沫()yín唱()牢sāo()发锈()
玩shuǎ()挠yǎng()xiōng涌()积xù()
兴zhì勃勃()hēng唱()yuàn恨()ruò大()
qì今()横gèn()qián诚()动脉()
嬉游()恭良()凋亡()抱hàn()
暴zào()yuán故()xié带()zhèn撼()
juān刻()前zhān性()热泪yíng眶()
hān()态可jū()心有余jì()闲xiá()
笼子()tuì色()防zhòu()穴位()
油脂()末shāo()fǎn祖()tuì化()
针jiǔ()ái症()sī空见惯()
引人入shèng()
第五单元答案
17犟龟
二.浪里串珠
1.米切尔恩德;德;童话
2.蜘蛛;蜗牛;壁虎;突出小乌龟的勇气和执着
3.认为小乌龟不可能赶上婚礼;被小乌龟的精神所感动。
4.反问;你现在就站在洞口的前面。
5.反复;表明小乌龟不可动摇的信心。
6.环境描写;表现小乌龟历经种种困难和阻碍,自己的理想终于得以实现。
7.执拗、不听劝;在文中指小乌龟认准一个目标坚持到底,遇到什么困难和阻碍,都不改变主意,一往直前的精神。
8.略
9.略
10.略
三.深海探宝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1.犟;碍;瞌;憾;采;sāng;mò;āi;jǐn;mèn
2.
改正绌炙鉴猾
3.D
4.A
5.C
6.略
7.B
(二)阅读理解
1.对话描写
2.致命的陷阱(或骗局)
3.最安全的;绝对
4.一种东西,味道最美,又最便宜,似乎不用付任何代价,钓钩很可能就藏在里面。或“最便宜的很可能恰好是最贵的,因为它希图别人付出的代价是整个生命。你知道吗,它里面裹着一只钓钩?
18小溪流的歌
二.浪里串珠
1.翻腾起;卷起;托起
2.在“小溪流就长大了”后分层;第一层:写小溪流在不停地奔流中长大成为小河;第二层:写小河在不停地奔流中长大成为大江
3.年老;不年轻;“只有叹气”、“歇会儿”、“待下来”;更突出小溪流不知疲倦、乐观向前的性格
4.因为乌鸦懒惰,他不理解小溪流的做法
5.小河没忘记小溪流是在不知疲倦地奔流中才成为小河的。
6.如:“村庄里有水磨等着他(小溪流)去转动。”“前面出现了水闸,等着他(小河)去推动发电机”
7.不知疲倦地奔流、奔流
8.信念坚定,执著追求,不放弃
9.B
三.深海探宝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1.dēng;mò;zhá;hè;tiao;dian;chōng;ài;mò;yín;sāo;xiù;耍;痒;汹;蓄;致
2.略
3.A
4.○1“做好”改为起好○2“大多”和“为主”重复○3加“的功能”
5.略
6.前面唱的很好,只是后面有所改编
(二)阅读理解:
1.春天轻快流畅,冬天则脚步迟缓沉重
2.拟人手法;把小溪写得活泼、生动,富有生命力,给人积极乐观向上的感觉,这也是作者要抒发的感情
3.不可以;“活泼”表现了小溪由迟缓沉重而变得富有生气,不仅有动作的改变,还有性格的改变,而“活跃”是说动作上有改变,不能表现小溪的性格,不能换。
4插叙;冬天
5.对偶;比喻;拟人;拟人
19基因畅想
二.浪里串珠
1.因为我相信“像以往任何医学生物的创新一样,猪病毒肯定会在你不久得到有效控制,猪身人心势必造福全人类”
2.“量体裁衣”在文中是指医学专家能根据某人的基因身份证,设计、生产好基因心脏。
3.这样写使文章更生动,让读者明确“猪身人心”是非常方便的。
4.加引号表示并不是顾客,而是病人。
三.深海探宝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1.ruò;qì;gèn;qián;mài;xī;gōng;diāo;撼;躁;缘;携;震;镌;瞻;盈;憨;掬;悸
2.(1)悸(2)负(3)盈(4)采(5)涌(6)蓝(7)惯(8)常(9)经(10)臂
(11)衡(12)濒
3.B
4.○1把“但”去掉○2加“的称号”
5.略
6.(1)小张晚上唱歌太晚,影响我们大家的休息了
(2)不好意思,我弟弟的练习影响了你们的休息,从今晚开始我就不让他那么刻苦了。
(二)阅读理解
1.松鼠用阳光洗脸;拟人
2.不可以;“跑”与“向前”前后搭配;“蹿”的意思是向上跳,与后面的“山石上”搭配。
3.“我”与松鼠一起迎接太阳。
4.⑤句
5.赞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6.强调“我”敛声屏气,怕惊动了松鼠。
7.人与“松鼠”(或自然)和谐相处。
8.A
9.提示:重点说明比喻或拟人的表达效果。
10.爱自然,爱那陌生的人群,爱我的爱人。
20如果人类也有尾巴
二.浪里串珠
1.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尾巴的功能和作用。
3.一是年轻恋人可用和拉尾巴代替拥抱或长时间的接吻;二是感觉空气的温度;三是估计水温。
4.略
三.深海探宝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1.xiá;long;tuì;zhòu;xué;zhī;shāo;返;退;灸;癌;司;胜
2.B
3.B
4.(1)把“饮料、”去掉(2)把“培养”改为挽救
5.略
6.(1)对比(2)排比、双关(3)对偶(4)拟人、排比(5)反问
(二)阅读理解
1.形容姿态柔美;丑,难看。
2.用鸟夫妻停在叶下的欢唱来衬托法桐绿得欢乐、可爱。
3.法桐长满叶子的时候虽美,但终将凋落。
4.因为法桐的生长,不仅是绿的生命的运动,还验证天地间欢乐到来,欢乐又归去的道理。
5.拟人;对比
(1)拟人:如第①节刻画法桐的形象,赋予了女性的音容笑貌和绰约风姿。第②节写“鸟夫妻”的欢乐。第⑤节对梧桐“削瘦”的刻画,都是人格化的。
(2)对比:如文章将第①节写法桐的悠悠欢乐与第③节写法桐的寂寂凋落进行对照,通过抒情,表达自己对生命规律的感悟。通过拟人与对比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能够更加形象而深刻地托物寓意。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作文教案


课题

作文

(两课时)

课型

新授

教授时间

主备人

主备内容

个人备课

1

1、了解说真话、抒真情是写作的基本要求;

2、学会在写作中说真话、抒真情。

3、以“那一次,我”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课前准备收集素材

课堂学习基本环节

一、知识链接
师:打开课本65页,自主学习第二单元写作,并思考:
①什么是“说真话,抒真情”?
②怎样才能做到“说真话,抒真情”?

二、明确题目
以“那一次,我”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在文题的横线上填写表达某种情感或心理的词语。
2、要说真话,抒真情,写出真实感受。
3、字数在500字以上。

四、合作审题
1、学生自由谈自己的认识。
2、教师结合学生的发言进行解题
①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首先,要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如:笑、愉快、高兴、快乐、痛苦、哭了、尴尬、后悔、冒失、激动、生气、害怕等,这些词语正是某一次真实情感或心理的表现。
②所填的词语一经确定,文章的内容也就定了。因而填写的词语,一定要仔细推敲,能够概括地反映所写的内容。
③从题目的“那一次”,我们还可以明白,写的事情是过去发生的。
三、构思点拨:
1、学生自由谈
2、师生评议

四、学生作文

当堂反馈的设计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教后记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51429.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