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春秋战国的纷争教学案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应该要写教案课件了。用心制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才能更好的在接下来的工作轻装上阵!有哪些好的范文适合教案课件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秋战国的纷争教学案”,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七年级历史教学案

设计:张萍审核:班级:姓名:

课题

春秋战国的纷争

教学目标

1、说出东周分为哪两个历史时期,了解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情况。2、比较春秋争霸与战国兼并战争所体现的不同特征,培养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历史的能力,通过学习探讨改革与强兵富国之间联系。

教学重点

齐国和晋国的称霸

教学难点

春秋争霸与战国兼并战争不同特点及历史影响。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时量

激趣导入,明标入进1

分钟

自主学习,主动探究

(一)自主学习。

1、东周分为和。

2、春秋时期主要霸主、、、、。

3、齐桓公为什么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霸主?

4、春秋争霸的历史作用。

5、说出战七雄、、、、、、。

6、战国时期主要兼并战争、

7、长平之战时间、交战双方、作用。

(二)合作探究

1、我的问题:

2、我们的问题:

3、老师的问题:1、春秋五霸中最先取得霸主地位的是(c)

A楚庄王B宋襄公C齐桓公D晋文公

2、在争霸斗争中,遭到彻底失败的是:(A)

A宋襄公B晋文公C越王勾践D吴王阖闾

3、正式承认齐桓公在中原的霸主地位的是:(B)

A城濮之战B葵丘之盟C长平之战D问鼎中原

4、齐桓公任用的改革家是:(B)

A姜尚B管仲C吴起D商鞅

5、对齐桓公的“尊王攘夷”口号的正确理解是(B)

A.抵御少数民族入侵以维护国王的尊严

B.以“尊王”为旗号发展齐国势力

C.听从周王号召去攻打少数民族

D.尊重齐王,进攻楚国

6、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决定性战役是:(B)

A葵丘之战B城濮之战C马陵之战D长平之战

7、战国时期的韩、赵、魏是从哪一个诸侯国中分裂出来的:(D)

A齐国B楚国C秦国D晋国

8、战国七雄中位于最南边的国家是:(A)

A楚国B燕国C秦国D齐国

9、下列哪一个成语与晋文公有关:(C)

A卧薪尝胆B问鼎中原C退避三舍D老马识途

10、春秋时期,“卧薪尝胆”,终成霸业的是(D)

A.齐桓公B.晋文公C.楚庄王D.勾践

11、战国时期,创造了“围魏救赵”战法的古代军事家是(D)

A吴起B孙武C李悝D孙膑

12.春秋时期,诸侯争霸主要是为了(B)

A.争做天子B.支配其他诸侯国

C.尊王攘夷D.结束割据状态

综合思维导航

13.请在下图的方框中填出战国七雄的名称:

14.阅读下列材料:

1、材料:周平王即位,把都城迁到洛邑,以避开犬戎族的进攻。平王时候,周王室势力已经衰弱,诸侯以强并弱,齐、楚、晋等开始强大起来,政权也由地方诸侯掌控。

(1)从材料可以看出,当时诸侯已经不把周王室放在眼里,这与周初分封诸侯的初衷背道而驰。那么,周初分封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呢?

目的是巩固对周边的统治,形成对全国的控制网。(2)历史上把“齐、楚、晋等开始强大起来,政权也由地方诸侯掌控。”这一阶段称为什么时期?

春秋时期

(3)请列举此时期齐、楚、晋诸侯国的著名国君?齐桓公楚庄王晋文公(4)后来,晋国分裂,你知道分裂成了哪三个国家了吗?韩赵魏合作探究学习

15.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后来形成了许多成语,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纸上谈兵”等。请同学们课后再去搜集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比一比,看谁找得多。

呆若木鸡一鸣惊人老马识途负荆请罪买椟还珠

毛遂自荐围魏救赵三令五申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课前发放学案,要求学生:预习课文,完成学案。课前预习完成

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小组长组织本组同学进行讨论,交流学案,对不懂之处互相帮助,对新发现的疑问进行探究,并做好分工,准备展示。

小组巡视,进行引导,及时点拨。

10

分钟

分组展示,班级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展示本组完成的学案,其他各组认真听取,可以质疑,也可以进行补充。

一、对各组回答的问题进行点拨和分析。

二、引导学生探究发现的新疑问。

三、对小组进行恰当的评价。30分钟

归纳总结,构建提升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及时贯彻情感教育,巩固深化知识。1

分钟

适时练习,反馈迁移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个别辅导。3分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背景:周王室势力衰微,诸侯国势力增强目的:争夺土地、人口,和支配别国的权力

春秋争霸

战国七雄

七雄名称:齐、楚、秦、燕、赵、魏、韩著名战役: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

影响: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了灾难,但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融合和国家走上统一

七年级历史导学案

设计:张萍审核:班级:姓名:

课题

春秋战国的纷争

学习目标

1、说出东周分为哪两个历史时期,了解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情况。2、比较春秋争霸与战国兼并战争所体现的不同特征,培养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历史的能力,通过学习探讨改革与强兵富国之间联系。

学习重点

齐国和晋国的称霸

学习难点

春秋争霸与战国兼并战争不同特点及历史影响。

学习环节学生活动

激趣导入,明标入进

自主学习,主动探究

1、东周分为和。

2、春秋时期主要霸主、、、、。

3、齐桓公为什么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霸主?

4、春秋争霸的历史作用。

5、说出战七雄、、、、、、。

6、战国时期主要兼并战争、

7、长平之战时间、交战双方、作用。

(二)合作探究

1、我的问题:

2、我们的问题:

3、老师的问题:1、春秋五霸中最先取得霸主地位的是()

A楚庄王B宋襄公C齐桓公D晋文公

2、在争霸斗争中,遭到彻底失败的是:()

A宋襄公B晋文公C越王勾践D吴王阖闾

3、正式承认齐桓公在中原的霸主地位的是:()

A城濮之战B葵丘之盟C长平之战D问鼎中原

4、齐桓公任用的改革家是:()

A姜尚B管仲C吴起D商鞅

5、对齐桓公的“尊王攘夷”口号的正确理解是

A.抵御少数民族入侵以维护国王的尊严B.以“尊王”为旗号发展齐国势力

C.听从周王号召去攻打少数民族D.尊重齐王,进攻楚国

6、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决定性战役是:()

A葵丘之战B城濮之战C马陵之战D长平之战

7、战国时期的韩、赵、魏是从哪一个诸侯国中分裂出来的:()

A齐国B楚国C秦国D晋国

8、战国七雄中位于最南边的国家是:()

A楚国B燕国C秦国D齐国

9、下列哪一个成语与晋文公有关:()

A卧薪尝胆B问鼎中原C退避三舍D老马识途

10、春秋时期,“卧薪尝胆”,终成霸业的是()

A.齐桓公B.晋文公C.楚庄王D.勾践

11、战国时期,创造了“围魏救赵”战法的古代军事家是

A吴起B孙武C李悝D孙膑

12.春秋时期,诸侯争霸主要是为了

A.争做天子B.支配其他诸侯国C.尊王攘夷D.结束割据状态

综合思维导航

13.请在下图的方框中填出战国七雄的名称:

14.阅读下列材料:

1、材料:周平王即位,把都城迁到洛邑,以避开犬戎族的进攻。平王时候,周王室势力已经衰弱,诸侯以强并弱,齐、楚、晋等开始强大起来,政权也由地方诸侯掌控。

(1)从材料可以看出,当时诸侯已经不把周王室放在眼里,这与周初分封诸侯的初衷背道而驰。那么,周初分封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呢?(2)历史上把“齐、楚、晋等开始强大起来,政权也由地方诸侯掌控。”这一阶段称为什么时期?(3)请列举此时期齐、楚、晋诸侯国的著名国君?(4)后来,晋国分裂,你知道分裂成了哪三个国家了吗?合作探究学习

15.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后来形成了许多成语,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纸上谈兵”等。请同学们课后再去搜集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比一比,看谁找得多。

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小组长组织本组同学进行讨论,交流学案,对不懂之处互相帮助,对新发现的疑问进行探究,并做好分工,准备展示。

分组展示,班级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展示本组完成的学案,其他各组认真倾听,进行质疑、补充。

适时练习,反馈迁移

完成课堂作业

七年级历史教学案

设计:张萍审核:班级:姓名:

课题

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教学目标

1、了解战国时期的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和都江堰水利工程情况,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2、学习评价商鞅、李冰等历史人物。3、认识:改革求发展,改革求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需要。

教学重点

商鞅变法主要内容及历史作用。

教学难点

我国封建社会形成。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时量

激趣导入,明标入进1

分钟

自主学习,主动探究

阅读课本完成以下问题

1、铁农具:时期出现,使用范围扩大。

2、牛耕:使用牛耕,时期推广,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3、商鞅变法背景(原因)、目的、时间、主要内容、历史作用。

(二)合作探究:

1.我的问题:

2老师的问题:

1、战国时期引起社会变革的最根本因素是:(B)

A各国之间频繁的战争B铁器牛耕的普遍使用

C各国的社会变革D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

2、夏令营的老师带领同学们再现了西周时期成千上百奴隶在一起耕作和战国时期以个体家庭为单位生产的场景,这种耕作方式变化的原因是:(C)

A、磨制石器代替打制石器B、青铜器代替石器

C、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D、奴隶获得了自由

3、我国铁制农具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是在:(D)

A商朝B西周C春秋D战国

4、战国时期,我国耕作技术的一大进步是指:(D)

A集体耕种B个体劳动C铁器的使用D两牛牵犁的使用

5、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B)

A更多使用铁制农具B实行商鞅变法

C重视水利工程建设D牛耕得到推广

6、商鞅变法的措施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D)

A统一度量衡B奖励军功C奖励生产D推行县制

7、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徭役和赋税,最好的办法应该是(D)

A、当兵立军功B、不隐瞒犯法行为

C、合理经商致富D、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帛

8、假如你生活在公元前350年的关中地区,在你身上不可能发生的事是(D’)A.你在战争中立功,得到几十亩土地的赏赐B.几年后,由于你辛勤耕种这些土地,粮食丰收了,政府免除了你的徭役C.后来,你用卖粮的钱添置了几十亩土地,成为小地主D.四十岁后,你卖掉土地去经商,得到政府的奖励9、任用商鞅进行变法的秦国国君是:(A)

A秦孝公B秦穆公C秦始皇D秦二世

10、战国时期,各国相继进行变法的根本目的是(D)

A把土地变成私有财产B兼并别的诸侯国

C消灭新兴的地主阶级D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综合思维导航

12.在中国古代,土地是主要的社会财富。但是土地的所有权和耕作方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请回答:

(1)西周时期,全国土地归谁所有?当时土地上的劳动者主要是哪些人?采取的是怎样的耕作方式?

周王;平民和奴隶;集体耕作(千耦其耘)。

(2)到春秋战国时期土地所有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劳动者的身份发生了什么变化?土地的耕作方式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导致上述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周王所有(土地国有)→地主土地私有;平民和奴隶→农民(个体小农);千耦其耘→个体农耕;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3)假如你是一名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平民,在商鞅变法以后你如果想自己拥有土地,你会采取什么方式?

努力生产,发家致富,购买土地;立军功封爵,获得土地赏赐。

(4)经济上的上述变革,在政治、思想文化领域有哪些反映?

政治上:各国竞相改革。思想文化上:百家争鸣。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1)根据材料,请指出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变法得到了谁的支持?他的变法从何时开始?

目的:变法图强;得到秦孝公的支持;公元前356年

(2)商鞅后来被车裂而死,那么他变法的目的达到没有?请说明由。

到达了;商鞅虽然死了,但是通过改革,秦国富强起来,成为战国时期实力最强的国家。

合作探究学习

14.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有的成功了,也有的失败了。吴起在楚国变法,最后被反对者射死在楚王的尸体前;商鞅在秦国变法,最后被反对者处以极刑。我们该如何理解这些现象?又如何认识这些改革者的遭遇呢?这些历史事实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什么启示呢?虽然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过打下坚实的基础。但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对商鞅恨之入骨,惨遭车裂。说明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甚至要付出血的代价。变法顺应了历史潮流,推动了社会进步,商鞅为现实抱负不怕牺牲,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二)收集有关历史资料

(三)查找自己在探究中发现的问题课前发放学案,要求学生:预习课文,完成学案。课前预习完成

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小组长组织本组同学进行讨论,交流学案,对不懂之处互相帮助,对新发现的疑问进行探究,并做好分工,准备展示。

小组巡视,进行引导,及时点拨。

10

分钟

分组展示,班级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展示本组完成的学案,其他各组认真听取,可以质疑,也可以进行补充。

一、对各组回答的问题进行点拨和分析。

二、引导学生探究发现的新疑问。

三、对小组进行恰当的评价。30分钟

归纳总结,构建提升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及时贯彻情感教育,巩固深化知识。1

分钟

适时练习,反馈迁移

学生完成课堂作业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个别辅导。3分钟

铁器时代:铁农具在春秋时期开始使用战国时推广,我国进入铁器时代牛耕的推广:春秋时已使用牛耕战国时逐渐推广意义:一方面使大量开垦荒地和深耕细作成为可能,也为兴修水利创造了条件,农作物产量大大提高;另一方面标志社会生产力的显著进步,推动了社会的大变革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商鞅变法

原因:一是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当时各国争霸的现实压力时间:公元前356年内容: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推行县制。作用:废除了旧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为以后兼并六国,统一中国,打下坚实基础


七年级历史导学案

设计:张萍审核:班级:姓名:

课题

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学习目标

1、了解战国时期的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和都江堰水利工程情况,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2、学习评价商鞅、李冰等历史人物。3、认识:改革求发展,改革求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需要。

学习重点

商鞅变法主要内容及历史作用。

学习难点

我国封建社会形成。

学习环节学生活动

激趣导入,明标入进

自主学习,主动探究

阅读课本完成以下问题

1、铁农具:时期出现,使用范围扩大。

2、牛耕:使用牛耕,时期推广,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3、商鞅变法背景(原因)、目的、时间、主要内容、历史作用。

(二)合作探究:

1.我的问题:

2.老师的问题:

1、战国时期引起社会变革的最根本因素是:()

A各国之间频繁的战争B铁器牛耕的普遍使C各国的社会变革D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

2、夏令营的老师带领同学们再现了西周时期成千上百奴隶在一起耕作和战国时期以个体家庭为单位生产的场景,这种耕作方式变化的原因是:()

A、磨制石器代替打制石器B、青铜器代替石器

C、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D、奴隶获得了自由

3、我国铁制农具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是在:()

A商朝B西周C春秋D战国

4、战国时期,我国耕作技术的一大进步是指:()

A集体耕种B个体劳动C铁器的使用D两牛牵犁的使用

5、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A更多使用铁制农具B实行商鞅变法C重视水利工程建设D牛耕得到推广

6、商鞅变法的措施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

A统一度量衡B奖励军功C奖励生产D推行县制

7、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徭役和赋税,最好的办法应该是()

A、当兵立军功B、不隐瞒犯法行为C、合理经商致富D、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帛

8、假如你生活在公元前350年的关中地区,在你身上不可能发生的事是()A.你在战争中立功,得到几十亩土地的赏赐B.几年后,由于你辛勤耕种这些土地,粮食丰收了,政府免除了你的徭役C.后来,你用卖粮的钱添置了几十亩土地,成为小地主D.四十岁后,你卖掉土地去经商,得到政府的奖励9、任用商鞅进行变法的秦国国君是:()

A秦孝公B秦穆公C秦始皇D秦二世

10、战国时期,各国相继进行变法的根本目的是()

A把土地变成私有财产B兼并别的诸侯国

C消灭新兴的地主阶级D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

综合思维导航

12.在中国古代,土地是主要的社会财富。但是土地的所有权和耕作方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请回答:(1)西周时期,全国土地归谁所有?当时土地上的劳动者主要是哪些人?采取的是怎样的耕作方式?(2)到春秋战国时期土地所有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劳动者的身份发生了什么变化?

土地的耕作方式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导致上述变化的原因有哪些?(3)假如你是一名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平民,在商鞅变法以后你如果想自己拥有土地,你会采取什么方式?(4)经济上的上述变革,在政治、思想文化领域有哪些反映?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1)根据材料,请指出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变法得到了谁的支持?他的变法从何时开始?(2)商鞅后来被车裂而死,那么他变法的目的达到没有?请说明由。

合作探究学习

14.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有的成功了,也有的失败了。吴起在楚国变法,最后被反对者射死在楚王的尸体前;商鞅在秦国变法,最后被反对者处以极刑。我们该如何理解这些现象?又如何认识这些改革者的遭遇呢?这些历史事实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什么启示呢?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小组长组织本组同学进行讨论,交流学案,对不懂之处互相帮助,对新发现的疑问进行探究,并做好分工,准备展示。

分组展示,班级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展示本组完成的学案,其他各组认真倾听,进行质疑、补充。

适时练习,反馈迁移(完成课堂作业)

延伸阅读

第8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第8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春秋的争霸战争和战国七雄
能力目标以丰富的历史故事,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宽思路
教育目标引导学生为国家的兴亡增强毅力发奋学习
重点、难点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七雄并立
策略和方法学科渗透语文(成语)教学媒体投影
教学程序教学内容
板书春秋战国的纷争.
强调;
东周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前770年——前476
战国前475年——前221年
一春秋争霸-----相继称霸(前770——前476)
分析:
1诸侯争霸的实质(目的)
a政治上:号令诸侯
b经济上:迫使各国向霸主贡赋
2著名霸主:
a齐桓公首先称霸(任用管仲为相)
b晋文公称霸
c楚庄王称霸
d吴越称霸
c宋襄公和秦穆公
二战国七雄(前475年——前221年)
分析:
前475——前221年是历史上的战国时期。
1三家分晋(韩、赵、魏)
2战国七雄:韩、赵、魏、楚、燕、齐、秦
3主要战役:
a桂陵之战
b马陵之战
c长平之战
小结,强化训练:
1本课内容
2巩固练习1教师活动
2课前导学:学生预习,熟悉课文有关的成语:
退避三舍
卧薪尝胆、
纸上谈兵
老马识途
朝秦暮楚等
3指导讨论
你认为那个成语给你的感受最深?
补充课外知识管鲍之交和一箭之仇等
4提问:晋国争霸战争著名的战役是什么?(分析)
5学生补充成语:
围魏救赵、增灶减灶、
介绍:
孙膑与庞涓;
廉颇蔺相如;
赵括与白起。
6组织讨论
战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历史发展的趋势又是怎样?
学生活动
阅读课文及补充成语
回忆:西周灭亡和东周开始(前771---前770)
思考:
回答:
1课文中的成语
2齐桓公为什么先称霸
要点:归纳
a自然条件
b雄厚实力
c高明手段
3学生讲:成语故事
成濮之战,退避三舍
4想一想:
什么时件事魏国的原气大伤?
5可考虑表演“纸上谈兵”小话剧
6小结:
要求学生回答本课你学到那些知识

《春秋战国的纷争》教学设计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只有规划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来的工作!究竟有没有好的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春秋战国的纷争》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春秋战国的纷争》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知道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东周概念的内涵及春秋战国的历史分期。列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名称。知道齐桓公争霸、晋楚争霸及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比较、评价、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发挥重塑历史特色人物的想象能力。识读春秋战国形势图,学习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认识到改革是诸侯国强大的根本原因。
②通过齐桓公、晋文公、越王勾践建立霸业的过程,使学生懂得国强要革新,国立靠治业,国兴靠人才的道理。引导学生为国家的兴旺追求更高目标,增强毅力,发奋学习。
③认识到分解时期也孕育着统一的因素。
教学重点:
①因为齐桓公第一个称霸而且其过程在诸侯国中具有代表性,所以齐桓公称霸作为一个重点。
②城濮之战,长平之战为代表的战役对于争霸局面和历史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也为重点。
教学难点:
正确看待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性质,对于初一新生来说不易自己领会。
教学方法:
重点的突破方面齐桓公称霸可根据问题的难度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谈话、组织讨论,并在讨论的基础上总结齐国和晋国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两个战役启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讲述故事演故事的活动中去,用文艺形式深化本课知识,加强学生对成语故事重新思考,使学生的情感认识不断升华。
难点方面,组织学生进行知识的对比和辩论,由浅入深地使学生了解这一个历史时期的特点是战争,并以战争为主线,贯穿整个历史时期的始终,了解战争既有残酷的一面,同时又具有现实作用的另一方面,突破难点。同时使用多媒体课件。
学法指导
老师方面:根据教学实际,对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二幅地图进行多媒体处理;指导学生编排“纸上谈兵”的历史小话剧。设计好几组问题的讨论方案。
学生方面:
1、利用历史成语故事的出处,让学生根据史实解释成语,得到启示,提高文学修养。
2、通过绘制“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方位示意图,渗透地理学科知识。
3、设计历史小话剧“纸上谈兵”,并编排。
4、利用齐国、晋国进行的改革,让学生联系今日中国之改革,渗透改革是强国之路。
5、用“卧薪尝胆”的启示,向学生渗透人应该有志向和毅力。
6、通过学习本课的史实,挖掘人才、改革、富国的关系,渗透创新的观念。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按历史发展进程,回忆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指出春秋、战国的历史特点导入。
①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前476年),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
②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前221年),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公元前475年,我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还有可能有新的切入点
一起回到那西周以后,中国进入诸侯争霸的春秋战国时期让我们一起七我们一起回到那金戈铁马的年代,共同学习第六课《春秋战国《春秋战国的纷争》
授新:
一、东周的两个分期教师讲述: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和战国的起止时间和特点
图示二个分期:(可用多媒体,也可板书)
春秋(前770年—前476年)奴隶瓦解
一:东周
战国前475年—前221年,封建形成
二:东周:看P30注释①
了解春秋、战国名称的由来
引导学生联系4、5课内容
提问:我们已学习了奴隶社会的几个朝代?每一朝代的时间及特点?
老师可将学生发言情况副板书,有条件的用课件展示,形成中国奴隶社会夏、商、西周、春秋的完整概念。举手发言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二、春秋争霸
1、王室衰微(争霸背景)提问:春秋争霸是在什么情况下开始的?
在此基础上,老师举出一两个具体、生动的例子,补充说明王室衰微情况。
提问:“王室衰微与诸侯争霸之间有何因果关系”?
指导思考,就势引导。看书回答
小组讨论,推代表归纳、发言
2、春秋五霸提问:春秋五霸指哪些?
补充:除书上的三人外,还有秦穆公、楚庄王
课件展示)《春秋战国形势图》
看书回答三人
掌握好五霸名称
观察形势图,介绍春秋大国位置,画出方位示意图。
3、齐桓公争霸原因设计问题组(课件展示)
1、齐国发展生产,有哪些有利的环境资源条件?
2、如何把资源条件转化为经济优势?(改造、开发、利用)
小组讨论,各抒己见
先组内发表意见
后在班上交流
4、管仲改革老师采取边叙边议的教法
提示学生引用《论语》中孔子对管仲的评价,强调改革的进步意义
提出问题:改革与富国强兵之间有什么联系?
渗透改革是强国之路的思想学生叙述改革措施,评说管仲改革的作用。
小组充分讨论,作好笔记,比一比,哪个小组看问题最深刻。再进行班内交流
5、“尊王攘夷”政策提问:为何说“尊王攘夷”的口号高明?
设计问题组(课件展示)
1、什么是“尊王”?什么是“攘夷”?
2、“尊王攘夷”这一口号是在怎样的形势下提出的?
3、既然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已名存实亡,为何还要尊王?
4、“尊王”会有哪些影响力?
5、“攘夷”为什么在当时很有号召力?
6、“尊王”起到了哪些作用?看P31注释①解决第1问
小组讨论,分析原因
得出认识:“尊王攘夷“是齐桓公成功的外交政策,也是他争霸的有利手段
6、小结:提问:齐桓公争霸的原因有哪些?
将归纳要点课件展示一下学生议论,从自然条件、实力、争霸手段(政策)三个方面发表看法
7、齐桓公称霸标志──葵丘会盟指出葵丘会盟的时间、盛况、意义掌握公元前7世纪中期葵丘会盟
三、晋楚争霸
1、晋文公改革提问:晋文公改革的措施有哪些?有何作用?
联系齐国改革,让学生思考:“想一想,春秋时期,齐国和晋国能够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看书、总结
思考、找到二者的共同点,明白国强要革新,国立靠治业,国兴靠人才的道理
2、城濮之战提问:在晋楚争霸过程中,最著名的战役是什么?晋国为何会以少胜多?
补充:“退避三舍”的故事
退避的目的是什么?(以退为进和战略)
提问:“退避三舍”的作用?
归纳要点:
1、诚信:实现诺言,报答谢恩
2、避其锋芒,诱敌深入
学生介绍城濮之战情况
展开讨论作用
学习古人诚信的态度
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
楚庄王称霸
讲述“一鸣惊人”和“问鼎中原”的故事。
吴越争霸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看书
问:在吴越争霸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在同学们熟知的成语中,哪一个成语是“卧薪尝胆”的反义成语?(乐不思蜀)
投影《卧薪尝胆》图
问:从卧薪尝胆与乐不思蜀中谈启示
教师补充材料:历史上确有“尝胆”,卧薪是后人加上去的,以“卧”与“乐”的启示教育学生,同样是国君,同样的经历,却由于他们不同的抱负,不同的志向,导致了不同的结局看小字,回答
观察此图
讲述卧薪尝胆故事,学生畅谈,从中得到启示,学习他们的志向毅力
四、小结提问:
1、齐桓公、晋文公、越王勾践,他们最突出的成就有哪些?
2、从他们身上,你看到国家富强的启示和个人事业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归纳要点
齐桓公:革新强国,首成霸主。(革新)
晋文公:勤业治国,跃居霸位。(勤业)
越王勾践:雪耻复国,终建霸业。(毅力志向)
讨论:春秋时期的霸主有哪些共同点?
有成就宏图霸业的雄心壮志;重用人才;重视改革内政和发展生产,增强国力;
能运用正确的谋略,取得政治上、军事上的优势;
五、争霸战争的影响可用提问方式指导学生看P32课本,这一部分不用多加分析,战争的影响放在讲完战国后分析比较妥当
学生讨论,对知识进行横向联系,比较确立霸主的方式,从中受到教育
附历史课本剧《纸上谈兵》
扮演者:赵括、赵括之母、廉颇、旁白等。
旁白:长平之战,秦赵相持不下,秦国四处散布谣言,说秦国最怕赵括,赵王听信谣言,撤下廉颇,而换上赵括。
廉颇:(语重心长):秦军现在士气正盛,锐不可当。我等应以守为攻,耗其士气,以待其自退。
赵括:(漫不在乎)大敌当前岂能不打?你没有听说秦军最怕我赵括吗?你是老了,我可不能辱没了我将门虎子的名声。
赵母:(担忧):孩儿,你空有腹中的万卷兵书,而无实战经验,纸上谈兵是万万不可的。你要听廉颇老将的话才是。
赵括(不以为然):他只是胆小如鼠之辈而已,母亲,请放心,我一定不辱赵王使命,全军出击,攻破强敌。
赵母(无奈):哎……,赵国亡矣。
廉颇(连连摇头)
旁白:赵括到了前线,不顾廉颇劝阻,全线出击,落入秦军的重重包围之中,自己被射杀,40万赵军群龙无首,投降秦军,大多数被秦军坑杀。赵括的一时之勇,给赵国带来了灭顶之灾!

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


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示例2

课名

春秋战国的纷争

课型

新授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春秋的争霸战争和战国七雄能力目标以丰富的历史故事,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宽思路教育目标引导学生为国家的兴亡增强毅力发奋学习重点、难点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七雄并立策略和方法学科渗透语文(成语)教学媒体投影教学程序教学内容板书春秋战国的纷争.强调;东周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前770年——前476战国前475年——前221年一春秋争霸-----相继称霸(前770——前476)分析:1诸侯争霸的实质(目的)a政治上:号令诸侯b经济上:迫使各国向霸主贡赋2著名霸主:a齐桓公首先称霸(任用管仲为相)b晋文公称霸c楚庄王称霸d吴越称霸c宋襄公和秦穆公二战国七雄(前475年——前221年)分析:前475——前221年是历史上的战国时期。1三家分晋(韩、赵、魏)2战国七雄:韩、赵、魏、楚、燕、齐、秦3主要战役:a桂陵之战b马陵之战c长平之战小结,强化训练:1本课内容2巩固练习1教师活动2课前导学:学生预习,熟悉课文有关的成语:退避三舍卧薪尝胆、纸上谈兵老马识途朝秦暮楚等3指导讨论你认为那个成语给你的感受最深?补充课外知识管鲍之交和一箭之仇等4提问:晋国争霸战争著名的战役是什么?(分析)5学生补充成语:围魏救赵、增灶减灶、介绍:孙膑与庞涓;廉颇蔺相如;赵括与白起。6组织讨论战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历史发展的趋势又是怎样?学生活动阅读课文及补充成语回忆:西周灭亡和东周开始(前771---前770)思考:回答:1课文中的成语2齐桓公为什么先称霸要点:归纳a自然条件b雄厚实力c高明手段3学生讲:成语故事成濮之战,退避三舍4想一想:什么时件事魏国的原气大伤?5可考虑表演“纸上谈兵”小话剧6小结:要求学生回答本课你学到那些知识批注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41193.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