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并分析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高度繁荣的背景、特点;从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三大发明和建筑及天文历法等方面识记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并分析其对后世及世界的影响;正确理解理学的发展和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观点的含义、实质;识记史学、文学艺术方面的主要成就的史实。
1.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的特点与主要成就
(1)特点:封建文化的高度繁荣。①从领域上看: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各个领域全面繁荣,都有突出成就。而且出现大量阶段性总结成果。如《梦溪笔谈》、《营造法式》、《资治通鉴》等。②从地域上看:中原汉族地区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全面繁荣。如辽金夏的印刷术、火器制造、建筑等。③从贡献上看:大大推进了世界文明的进程。如三大发明的完成及其传播,是欧洲资本主义到来的必要前提。
(2)主要成就:
①科技方面:三大发明完成和发展,并且西传,沈括著《梦溪笔谈》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的科学成就;郭守敬主持编定的《授时历》,一年的周期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但问世比现行公历早300年。
②哲学方面: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的理学发展,出现了朱熹这样的理学集大成者;
③史学方面:出现了为统治阶级提供经验教训、为巩固封建统治服务的《资治通鉴》;④文学方面:主要成就是词和曲,话本出现,苏轼、辛弃疾、李清照是两宋词人的佼佼者,戏剧家关汉卿的优秀剧作鞭挞了封建势力对人民的压迫;
⑤艺术方面:风俗画日益增多,宋元时期戏剧艺术也盛行起来。
元朝不搞文化专制的原因
元朝统一以后,疆域辽阔,国力强盛,国内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发展。对外采取发展贸易、促进经济交流的政策。经济上的开放,反映在文化上也比较开放。由于历史的原因,蒙古贵族本身文化水平并不高,还没达到利用儒家学说来搞文化专制主义的水平。草原民族性格纯朴、豪放,在文化上的表现也如此。受这种民族文化品质的影响,元朝统治者对文化采取宽容政策,对知识分子的思想言论不加干涉,客观上促进了文化事业的繁荣。像《窦娥冤》这样揭露封建统治黑暗的作品,在元代问世,就是各项条件作用的结果。
2.宋元时,我国古代科技领先于世界的主要成与文化繁荣的原因
领先于世界的科技成就:
(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比欧洲早四个多世纪。
(2)指南针在航海交通上普遍使用,13世纪由我国传入阿拉伯和欧洲各国。
(3)火药广泛应用于军事。
(4)沈括的《梦溪笔谈》在世界科技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5)元朝科学家郭守敬主持编定的《授时历》,一年的周期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但问世比现行公历早300年。
科技繁荣的原因:
(1)科技文化的发展,总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宋元时期的科技文化是在继承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科技文化优秀成果的基础上提高、创新,从而达到高度繁荣的水平。
(2)宋元时期,封建经济继续发展,为科技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并且随着商品经济的空前活跃,使科技文化更具创造性和实用性。
(3)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和民族大融合,为科技文化的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
(4)封建政府对人身控制的松弛,也为科技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5)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为科技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元代国家空前统一,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广泛开展,使元代文化更具兼容性和开放性。
(6)两宋时战争频繁,促进军事技术的提高。
3.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角度去认识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特征
唯物史观告诉我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封建中央集权制的强化,城市和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民族政权的并立、冲突斗争和民族融合的加强,这些都是社会客观存在。它决定了文化领域必然出现相应的文化特征。
①哲学领域出现客观唯心主义思想──理学。理学是适应封建中央集权制的强化而出现的,其核心内容是“存天理,灭人欲”。“天理”是指封建道德和封建统治秩序,“人欲”是指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和对美好生活的种种追求。其实质是维护封建统治。这种思想的盛行对我国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
②科技取得突出成就。宋元时期经济高度繁荣,为三大发明等科技成就的出现奠定物质基础。③适应市民阶层文化需求的各种文学艺术形式大量出现。城市商业活动的兴盛,使市民阶层得以发展壮大。他们文化不高,这就要求文学艺术领域出现满足其文化需求的新作品。如形式自由、可以歌唱的“词”;以《清明上河图》为代表的风俗画出现并增多;集中多种艺术形式于一身的杂剧、散曲等。
④各少数民族的文化同汉族文化进一步交融,使宋元文化丰富多彩。
⑤民族矛盾和冲突斗争成为文学艺术创作的主要内容。宋代诗、词多反映南北分裂的现实,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佳作比比皆是。
程朱理学
宋代以程灏、程颐、朱熹为代表的哲学派。开始于北宋的周敦颐、奠基于二程,完成于南宋的朱熹。二程以理为其哲学的最高范畴,提出理是“形而上者”,气是“形而下者”,形而上之理是“所以阴阳者”。朱熹集前人之大成,建立力学体系。他把太极之理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系统论述了理气的关系,他认为:“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地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朱熹强调“格物致知”,即是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他认为“三纲五常”应是是社会的最高道德标准,并且认为这是永存而不灭的。提出了系统的格物致知说和知行学说,建立了完整的人性学说和有关修养方法的学说。由于程朱理学的一些理论对专制主义和帝王权力的强化有很大的作用,后来成了统治者的正统理论,影响深远巨大。
例1.(2002年天津新课程文综卷,15)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天体运行法则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理论
本题答案是C。本题目考查学生阅读、分析、理解历史材料的能力。解答本题目的关键在于从阶级角度来分析理解历史问题。朱熹是宋朝的理学思想的代表人物,为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他进一步发展阐述了儒家思想。据此,可判定正确答案为C。
例2.(2005年高考全国卷文综Ⅰ,19)话本是宋代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形式,促使它兴起的直接社会原因是
A.理学的形成与发展B.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C.各民族文化的交融D.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尖锐
本题答案是B。考查分析解答能力。话本作为说书人的底本,是一种城市世俗文学,格调不高,通俗易懂,它人兴起是商业繁盛和和城繁荣在文学上的直接体现。
例3.(2005年全国卷文综Ⅲ,13)宋代以朱熹为代表的新儒学所吸收的思想是A.佛教和道教思想 B.法家思想和“经世致用”学说C.佛教、道教和法家思想D.佛教思想和“经世致用”
本题答案是A。该题旨在考查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事实的能力,要求准确认识古代史上儒学的发展历程。宋代是儒学发展的重要时期,以理学为代表的新儒学形成,它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同时吸收了佛教和道教思想,而朱熹则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故A是正确答案。
例4.(2005年高考北京卷,13)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传入欧洲并对“近代世界”产生深刻影响的宋代的科技成就是
A.地动仪B.造纸术 C.雕版印刷术D.罗盘针
本题答案是D。主要考查中国几项重大发明的外传及对近代世界的影响。题干强调的是古代传入欧洲的宋代科技成就。A、C教材都没有涉及外传问题,B项的外传时间不属于宋代,故A项符合题意。
例5.(1995年全国卷,3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韩非子·有度》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朝夕,指东西方向)《鬼谷子·谋》称:“郑(国)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惑,指迷失方向)
材料2:据《萍州可谈》载,北宋时有人在广州看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
材料3: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了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强大的杠杆。”
材料4: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回答:
(1)从材料看,司南至迟发明于什么时候?司南和指南针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它的辨别方向的功能?(2分)
(2)应如何理解材料3的内容?(3分)
(3材料4中鲁迅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3分)
(4)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2分)
本题引用了四段材料创设了一种新情境,考查了考生材料处理和历史阐释的能力。第(1)问首先要求时间,这从材料1的作者韩非子所生活的时代可判断出来。韩非子生活在战国时代,司南发明的至迟时间是战国。其次要求发挥作用的方面,这从材料1、2、4中可找出答案,考生应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的综合能力。这一问题较容易答出。第(2)问要求考生能揭示问题的本质,即能从马克思的一段话中概括出三大发明对西方产生的影响,而不是罗列转述马克思的原话。这需要考生有一定的综合概括能力。第(3)问,材料引用鲁迅的话揭露科技在中国的命运,考生应从这些现象中分析出历史的本质东西,这也要求考生有高度概括分析能力。第(4)问难度较大,关键是审清题意。试题要求分析指南针在近代中国和西欧的两种不同命运说明什么?实际上就是要求分析为什么会有这两种命运的原因。这一问也是要求考生能揭示问题的本质。
(1)战国。(1分)生产(或采玉)、导航、迷信活动(或看风水)。(写出2项即给1分,共1分)
(2)马克思指出了中国的三大发明传到欧洲后,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促进作用。(3分,包括社会制度、社会条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社会对科学技术的认识等方面,提到其中一个方面即可视为正确,但整个答案的意思不能改变。)
(3)旧中国的愚味落后,中国古代先进科学技术未能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或古代先进科学技术的沦丧。(3分)
(4)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2分)
例6.(2005广州4月模拟)(12分)宋元时期的封建文化高度繁荣,科技突出发展。简述这个时期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特点和重大发明,并指出对世界文明进步的贡献。
此题考查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的特点、表现和对世界文明进步所作出的贡献。第1问,抓住该时期高度繁荣、继续领先于世界的特征作答。第2问,关键是对相关史实的准确记忆,三大发明(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在宋代有划时代的发展。第3问,可以分别就三大发明对世界所做出的贡献来作答,如:活字印刷术为文化教育、指南针为发现新大陆和实现环球航行、火药和火器为人类作战史进入新阶段提供了条件。也可以一言以概之:对人类在文化、航海和军事等方面的作出了重大贡献。
特点:①继续领先于世界,并向欧亚大陆其他地区传播(2分)②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生活各个领域。(2分)
发明:三大发明在宋代有划时代的发展。①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②指南针在航海交通上普遍使用③制造火药和火器,火药更广泛地应用于军事。(6分)
贡献:对人类在文化、军事和航海等方面的活动产生了更大的动力和影响。(2分)(或活字印刷术为世界文化教育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指南针为发现新大陆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制造火药和火器,开创了人类作战史的新阶段。)
历史:5.8《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教案(1)(旧人教版高三)
[基础知识]三大发明完成建筑技术提高沈括《梦溪笔谈》元历法与郭守敬理学教育与史学成就书院兴盛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宋词李煜苏轼柳永辛弃疾李清照陆游市民文学元曲与关汉卿
[基本理论]
1.指出四大发明是我国成为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2.指出这一时期我国科技成就为世界领先,培养学生致力科技文化振兴中华的情操;
3.介绍古代传统文化,让学生感受其魅力,并指出这些文化由各民族共同或学习中分别创造。
[能力培养]
1.文化的发展是以经济政治的发展为前提的,通过分析文化繁荣的原因,促使学生理解上述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讲述各项科技成就对世界文明史的影响,培养学生中外史对比的能力和意识;
3.讨论分析这一时期文化的时代特征,提高学生概括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理学;文化繁荣的原因及其特点、历史地位。
[教具教法]资料,图片,学生结合语文课准备的资料,讲述,评价,讨论。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由同学概述宋元文化繁荣的原因,教师归纳。
一是两宋时期的经济是在隋唐盛世的基础上继续发展起来的,南方超过了北方,是中国封建经济的最高阶段,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经济的高度发展是文化繁荣的前提;二是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使中原和南方相对安定;三是少数民族政权对立,民族融合加强,各地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是主流,各族人民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进步;四是我国先进文化传播世界各地,我国同时地吸收了外来文化,丰富了本民族文化;五是这一时期的文化繁荣是建立在隋唐文化成果的基础上的。
一.科学技术。
1.三大发明完成和发展。
(1)活字印刷术。11世纪,平民毕升,泥活字。东传至朝鲜、日本,西传至欧洲、埃及,较欧洲早400年。
(2)指南针。宋时在航海中普遍使用。13世纪传至阿拉伯与欧洲各国。对世界经济文化交流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科技条件。
(3)火药。唐末用于军事。北宋在东京设立专门机构,制造火药与火器。南宋时出现“突火枪”。“管形火器”开创人类作战史新阶段。13世纪中期传至阿拉伯,后传入欧洲。金制造火器较发达,曾以此击败蒙古进攻。
2.建筑。
(1)李诫《营造法式》。北宋末年。对建筑材料、样式、结构有记载和精致的样图。是我国建筑史上的杰作。
(2)辽代蓟县独乐寺、山西应县木塔。古代木结构建筑著名。
(3)金代建造卢沟桥。
(4)元大都。有排水系统。
3.沈括《梦溪笔谈》。总结古代尤其是北宋科技成就,为英国李约瑟称为“中国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
4.历法。
(1)元初设立太史局编制新历法。
(2)郭守敬创制简仪和高表等天文观测仪器,主持天文测量工作。
(3)郭守敬编定《授时历》,一年周期与今公历基本相同,早今公历300年。
二.理学: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道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学。南宋朱熹为集大成者。理为宇宙万物之源,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将天理与人欲对立,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维护封建等级秩序。
[资料]朱熹。徽州骛源人,寓居福建。与程颐程颢合称“程朱理学”。另稍前有周敦颐,曾有《爱莲说》一文著名并相传。朱子重建和主持白鹿洞书院,从事教育五十余年。主张抵抗,为权臣排挤。留有《四书章句集注》与《朱子语类》等。后为权臣害,先诬蔑朱子之道学为伪学,后诬蔑朱子霸占友人死后财产和引诱两个小尼姑作妾,使朱子罢而去。
三.书院兴起。北宋兴起,南宋大盛。著名者有岳麓书院和白鹿洞书院等。以封建伦理观念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行,鼓励讨论,辩难和自讲心得,风气活跃。
[资料]五大书院。
四.《资治通鉴》。司马光主持编写。略。
五.文学。
1.词。
(1)李煜。五代时南唐后主。有很高文学价值。
[资料]
(2)宋词繁荣的条件。一是经济有一定发展,商业和城市繁荣,市民阶层壮大,人民思想感情更加丰富,不能以韵律严格的诗来表达。二是宋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尖锐,一些作家以新形式抒发感情。
(3)苏轼。北宋文学家,豪放派代表人物。
[资料]
(4)柳永。北宋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资料]
(5)李清照。两宋之交,婉约派代表人物。
[资料]
(6)辛弃疾。南宋词人,豪放派代表人物。
[资料]
(7)陆游。南宋人,诗词均佳,豪放与婉约兼而有之。
[资料]
(8)
2.话本。市民文学的典型代表。由城市艺人口头讲述,记录整理,在流传中不断补充,情节完整,语言生动,艺术成就高。
3.元曲。
(1)元杂剧与散曲的合称。将音乐、歌唱、舞蹈、表演、道白熔于一炉,形成独具民族风格的舞台艺术形式,并产生韵文与散文组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散曲包括小令与套曲,是当时北方的流行歌曲。
(2)关汉卿。代表作为《窦娥冤》。
[资料]蒙古人不重科举,灭金后只举行过一次科举,此后80余年废科举。社会上许多读书人将科举作为唯一目标,不免失落。且元工商业发展畸形,王公贵族与官僚聚居城市,为元剧流行提供土壤。此时中国知识分子开始戴上臭老九的帽子。他们不得不踏入此间,寻得一席之地。关汉卿,北京人,长期创作戏剧,被称“梨园领袖”。《窦》剧中有“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1958年关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另有白朴、马致远和郑光祖等。另有王实甫的《西厢记》,“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六.绘画艺术。代表作品为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另宋徽宗赵佶的绘画作品也很出名。
[课堂小结]
《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教案
[基础知识]三大发明完成建筑技术提高沈括《梦溪笔谈》元历法与郭守敬理学教育与史学成就书院兴盛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宋词李煜苏轼柳永辛弃疾李清照陆游市民文学元曲与关汉卿
[基本理论]
1.指出四大发明是我国成为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2.指出这一时期我国科技成就为世界领先,培养学生致力科技文化振兴中华的情操;
3.介绍古代传统文化,让学生感受其魅力,并指出这些文化由各民族共同或学习中分别创造。
[能力培养]
1.文化的发展是以经济政治的发展为前提的,通过分析文化繁荣的原因,促使学生理解上述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讲述各项科技成就对世界文明史的影响,培养学生中外史对比的能力和意识;
3.讨论分析这一时期文化的时代特征,提高学生概括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理学;文化繁荣的原因及其特点、历史地位。
[教具教法]资料,图片,学生结合语文课准备的资料,讲述,评价,讨论。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由同学概述宋元文化繁荣的原因,教师归纳。
一是两宋时期的经济是在隋唐盛世的基础上继续发展起来的,南方超过了北方,是中国封建经济的最高阶段,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经济的高度发展是文化繁荣的前提;二是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使中原和南方相对安定;三是少数民族政权对立,民族融合加强,各地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是主流,各族人民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进步;四是我国先进文化传播世界各地,我国同时地吸收了外来文化,丰富了本民族文化;五是这一时期的文化繁荣是建立在隋唐文化成果的基础上的。
一.科学技术。
1.三大发明完成和发展。
(1)活字印刷术。11世纪,平民毕升,泥活字。东传至朝鲜、日本,西传至欧洲、埃及,较欧洲早400年。
(2)指南针。宋时在航海中普遍使用。13世纪传至阿拉伯与欧洲各国。对世界经济文化交流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科技条件。
(3)火药。唐末用于军事。北宋在东京设立专门机构,制造火药与火器。南宋时出现“突火枪”。“管形火器”开创人类作战史新阶段。13世纪中期传至阿拉伯,后传入欧洲。金制造火器较发达,曾以此击败蒙古进攻。
2.建筑。
(1)李诫《营造法式》。北宋末年。对建筑材料、样式、结构有记载和精致的样图。是我国建筑史上的杰作。
(2)辽代蓟县独乐寺、山西应县木塔。古代木结构建筑著名。
(3)金代建造卢沟桥。
(4)元大都。有排水系统。
3.沈括《梦溪笔谈》。总结古代尤其是北宋科技成就,为英国李约瑟称为“中国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
4.历法。
(1)元初设立太史局编制新历法。
(2)郭守敬创制简仪和高表等天文观测仪器,主持天文测量工作。
(3)郭守敬编定《授时历》,一年周期与今公历基本相同,早今公历300年。
二.理学: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道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学。南宋朱熹为集大成者。理为宇宙万物之源,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将天理与人欲对立,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维护封建等级秩序。
[资料]朱熹。徽州骛源人,寓居福建。与程颐程颢合称“程朱理学”。另稍前有周敦颐,曾有《爱莲说》一文著名并相传。朱子重建和主持白鹿洞书院,从事教育五十余年。主张抵抗,为权臣排挤。留有《四书章句集注》与《朱子语类》等。后为权臣害,先诬蔑朱子之道学为伪学,后诬蔑朱子霸占友人死后财产和引诱两个小尼姑作妾,使朱子罢而去。
三.书院兴起。北宋兴起,南宋大盛。著名者有岳麓书院和白鹿洞书院等。以封建伦理观念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行,鼓励讨论,辩难和自讲心得,风气活跃。
[资料]五大书院。
四.《资治通鉴》。司马光主持编写。略。
五.文学。
1.词。
(1)李煜。五代时南唐后主。有很高文学价值。
[资料]
(2)宋词繁荣的条件。一是经济有一定发展,商业和城市繁荣,市民阶层壮大,人民思想感情更加丰富,不能以韵律严格的诗来表达。二是宋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尖锐,一些作家以新形式抒发感情。
(3)苏轼。北宋文学家,豪放派代表人物。
[资料]
(4)柳永。北宋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资料]
(5)李清照。两宋之交,婉约派代表人物。
[资料]
(6)辛弃疾。南宋词人,豪放派代表人物。
[资料]
(7)陆游。南宋人,诗词均佳,豪放与婉约兼而有之。
[资料]
(8)
2.话本。市民文学的典型代表。由城市艺人口头讲述,记录整理,在流传中不断补充,情节完整,语言生动,艺术成就高。
3.元曲。
(1)元杂剧与散曲的合称。将音乐、歌唱、舞蹈、表演、道白熔于一炉,形成独具民族风格的舞台艺术形式,并产生韵文与散文组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散曲包括小令与套曲,是当时北方的流行歌曲。
(2)关汉卿。代表作为《窦娥冤》。
[资料]蒙古人不重科举,灭金后只举行过一次科举,此后80余年废科举。社会上许多读书人将科举作为唯一目标,不免失落。且元工商业发展畸形,王公贵族与官僚聚居城市,为元剧流行提供土壤。此时中国知识分子开始戴上臭老九的帽子。他们不得不踏入此间,寻得一席之地。关汉卿,北京人,长期创作戏剧,被称“梨园领袖”。《窦》剧中有“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1958年关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另有白朴、马致远和郑光祖等。另有王实甫的《西厢记》,“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六.绘画艺术。代表作品为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另宋徽宗赵佶的绘画作品也很出名。
[课堂小结]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40824.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