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新标准八年级上册第17课《内战烽火》

教案课件是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这对我们接下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多少经典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新标准八年级上册第17课《内战烽火》”,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知识、能力:

美帝国主义支持国民党阴谋发动内战,重庆谈判,全面内战爆发,转战陕北,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培养学生识别图画的基本技能,初步具备通过图画获取知识、处理信息的能力,形成用图画的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与国民党反动派的专制、独裁进行斗争的史实,使学生感知和平民主来之不易,增强学生维护和平民主的自觉性,并增强对党的热爱之情。

通过感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解放军为推翻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历尽艰辛、英勇作战、不畏牺牲的精神,使学生确立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

重庆谈判,挺进大别山。

挺进大别山。

指导学生收集美蒋勾结,阴谋发动内战的资料。

引导学生识别图片,使学生通过图画获取历史知识信息,用图画的形成陈述历史问题。

多媒体、课件制作、图片。

一、情境导入

(旁白):这里是新华社人民广播电台,这里是新华社人民广播电台,有重要消息宣告:今天,是1945年8月15日,在中国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下,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八年抗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伟大胜利。

抗战胜利后,中国仍面临着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决战。

教师出示:第17课 内战烽火

二、演绎历史

情境一

(旁白):1945年8月,陕北延安。

学生(周恩来):主席,这里有两份急电。一份是我地下党窃获的情报,国民党在美帝国主义的积极支持下,正把大批军队从大西北、大西南运往东北、华北、华中各地,抢夺抗战胜利果实。(教师出示相关图片)

另一份是蒋委员长给我党中央发的急电。

学生(毛泽东接过电报):看来蒋委员长再也坐不住了。

(旁白):

万急,延安

毛泽东先生勋鉴:

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能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切悬盼之至。

 蒋中正

八月十四日

(旁白):这是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去重庆商谈和平的电报之一。从字面上看,蒋介石“诚心诚意”,“以国家利益为重”,实际上真是这样吗?毛泽东敢不敢去重庆赴“鸿门宴”?

情境二

地点:国民党陪都重庆。

时间:1945年8月。 

人物:《中央日报》总编陶希圣及其编委。

学生(陶希圣对其下属的训话):我们明知共产党不会来渝谈判,我们要假戏真做,制造空气。jaB88.cOm

情境三

地点:国民党陪都重庆。

时间:1945年8月。 

人物:《中央日报》总编陶希圣、陈立夫。

学生(陶希圣和陈立夫的谈话):用软的一套手法把共产党吃掉,谈何容易!可是,国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势也不允许中国打内战,一打起来我们更被动,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

情境四

(旁白):1945年8月20日、23日,中共中央再次收到蒋介石电邀毛泽东的电报。

地点:中共中央所在地陕北延安。

时间:1945年8月23日。

人物: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

学生(任弼时):我坚决不同意。

学生(朱德):这分明是一个“鸿门宴”。

学生(周恩来):不去,这中老蒋的下怀。国民党就会把蓄意制造内战、不愿和谈的罪名,强加在我们共产党头上。

学生(刘少奇):去,我们必须做好去的准备。

学生(毛泽东):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民主、和平,这是大势所趋。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为了更好宣传我党的方针政策,为了唤醒广大人民,我毛泽东愿冒这个险。

情境五

(旁白):1945年8月28日新华社重庆电。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在周恩来、王若飞陪同下飞抵重庆,受到各界人民的欢迎。毛泽东在机场发表了书面讲话。

学生(毛泽东):我们是期盼和平、民主、团结而来;是为了建立独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而来;是为广交朋友而来。

(旁白):另据报道:重庆各大报刊在头版、头条发表了重要评论,毛泽东敢冒风险来重庆是“弥天大勇”,“一身系天下安危”。中共已经在政治上占据了谈判的主动权。

三、合作探究

教师出示:毛泽东等赴重庆谈判图片。

教师提问:你能从图片中找出毛泽东和周恩来吗?蒋介石为什么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进行谈判?谈判最后的结果如何?

学生:讨论、识图略。

学生: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

学生:为了欺骗人民。

学生:为了欺骗世界舆论。

教师:同学们的分析都有道理。

教师:经过40多天惊心动魄的较量,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正式签署《会谈纪要》,也就是著名的《双十协定》。但是国民党始终不承认解放区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1946年6月,蒋介石单方撕毁协定,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教师:播放《中原突围》片断。

教师:人民解放军是如何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的?

学生:人民解放军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

学生:以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作战方针。

学生:人民解放军主动放弃一百多座城市,歼敌70万,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教师:国民党全面进攻失败后,不得不重点进攻陕甘宁解放区、山东解放区。毛泽东率领党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转战陕北。

教师:播放《巍巍昆仑》《孟良崮战役》片断。

教师:人民解放军是如何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的?

学生:彭德怀、贺龙率领西北人民解放军,采用“蘑菇战术”同敌人周旋,在5个月中,经过青化砭、羊马河、蟠龙、沙家店等战役,歼敌3万多人,从而粉碎了国民党对陕甘宁解放区的进攻。

学生:陈毅率领华东人民解放军,在孟良崮战役全歼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74师,粉碎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教师:1947年6月底,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教师出示:《挺进大别山》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大别山位于哪几个省的交界处?请在图中填出正确的省名。

②在图中画出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进攻的方向,并说明为什么要选择这里作为战略反攻的突破口?

③结合地图说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在当时有何重要的战略意义。

师生:共同小结本课内容。

教师:出示板书。

前奏:重庆谈判

爆发: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进攻: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四、实践创新

1.假如你是当时一位有正义感的记者,你将从几个方面来报道重庆谈判?怎样让人了解重庆谈判的真相?

(学生活动略)

2.诗咏比赛。

教师:在风雪弥漫的北国,一位伟人,登高望远,诗兴勃发。在那恢宏的气势里,在壮美的意境中,你能感受到诗人博大的胸怀。她就是重庆谈判期间,各界传诵的不朽历史名篇──《沁园春·雪》。

学生:活动比赛。

师生:共同评定优胜者。

扩展阅读

第17课内战烽火


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离不开老师辛苦准备的教案,大家应该开始写教案课件了。认真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才能完成制定的工作目标!你们知道多少范文适合教案课件?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第17课内战烽火”,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第17课内战烽火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全面内战爆发前后的基本史实,包括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帝国主义支持国民党阴谋发动内战;全面内战的爆发;转战陕北;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能力目标:通过思考“毛泽东为什么要去重庆谈判”培养学生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通过插图,培养学生识别图画的基本技能,初步具备通过图画获取知识、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形成用图画的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与国民党反动派的专制独裁进行斗争的史实,使学生感知和平民主来之不易,增强学生维护和平民主的自觉性,并增强对党的热爱之情。

学习重点:

重庆谈判

学习难点:

挺进大别山

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收集美蒋勾结,阴谋发动内战的资料。

2、引导学生识别图片,使学生通过图画获取历史知识信息,用图画的形成陈述历史问题。

3、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快速阅读课本,自主完成学案上的问题,不会的问题做好标记。)

知识点一:重庆谈判

1、抗战胜利后,全国人们渴望、。蒋介石阴谋发动。

2、时间:年月。借口:。

3、目的:蒋介石○1○2。

毛泽东○1○2。

4、结果:毛泽东在等陪同下到达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1945年10月10日,双方达成和平建国的“”即“”。

知识点二:转战陕北

1、内战爆发:年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2、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20多万人,大举进攻解放区。

3、、等撤离延安后,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一直转战

陕北,。、率领西北人民解放军,采用“蘑菇”战术,粉碎

了敌人的进攻。

知识点三、挺进大别山

1、年夏,、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西南强渡黄河,直接插入地区,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2、大别山根据地的开辟,严重地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和湖北重镇。

(二)合作探究(同学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一对一讨论,疑难问题向其他同学请教,注意总结方法和技巧。)

1、既然阻止不了内战的爆发,作为中央领导核心的毛泽东该不该亲自到重庆去谈判?谈谈你的看法。

2、为什么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的开始?

(三)质疑反馈:各小组收集问题提交教师,教师选出代表性问题全班同学共同探讨。教师进行点拔讲评,归纳方法规律。

(四)课堂小结:形成知识网络,自列学习提纲准备展示。

(五)达标检测:

选择题:

1、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最迫切的愿望是()

A、富强B、和平、民主C、团结、民主D、建立新中国

2、既参加西安事变谈判,又参加重庆谈判的中共领导人是

A、邓小平B、周恩来C、毛泽东D、陈毅

3、全面内战爆发的时间是

A、1945年8月B、1945年10月C、1946年6月D、1947年3月

4、全面内战爆发时,国民党军队首解放区先进攻的解放区是

A、陕甘宁解放区B、中原解放区C、山东解放区D、东北解放区

5、率领西北解放军采用“蘑菇战术”灵活地打击敌人的是

A、毛泽东、周恩来B、彭德怀、贺龙C、刘伯承、邓小平D、邓小平、林彪

6、千里跃进大别山的部队是

A、华东野战军B、华北解放军C、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D、太岳兵团

材料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材料一:万急延安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林陪都,共同商谈,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中央日报》(1945年8月16日)

材料二:鄙人亟愿与先生会见,共商和平建国大计,俟飞机到,恩来同志立即赴渝进谒,弟亦准备随即赴渝。

毛泽东

1、材料一是谁发给毛泽东的邀请电?邀请的理由是什么?

2、材料一中的“渝”“陪都’指的是什么地方?

3、毛泽东去的目的是什么?

八年级上册《内战烽火》教学设计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规划教案课件的时刻悄悄来临了。需要我们认真规划教案课件工作计划,这样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加好!你们会写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吗?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八年级上册《内战烽火》教学设计》,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上册《内战烽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全面内战爆发前后的基本史实,包括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帝国主义支持国民党阴谋发动内战;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全面内战的爆发;转战陕北;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通过思考“毛泽东为什么要去重庆谈判?”培养学生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认知《美国军用飞机空运国民党军队到内战前线》《毛泽东等赴重庆谈判》《毛泽东率领党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转战陕北》《刘邓大军胜利到达大别山》四幅插图,培养学生识别图画的基本技能,初步具备通过图画获取知识、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形成用图画的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收集抗战胜利后,美帝国主义和蒋介石政权相互勾结,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的资料,能够认识到美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要在中国继续实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独裁统治的本质。通过阅读“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去重庆商谈和平的电报”的内容,共同讨论、探究蒋介石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目的和毛泽东冒险去重庆谈判的原因,学会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问题,认识国民党反动派政治欺骗的手法和独裁内战的反动本性,理解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

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史实,思考中共中央主动撤出延安和人民解放军粉碎敌人进攻的原因,初步认识是由于中共执行了正确的作战方针和方法,党的正确领导是革命取胜的法宝之一。了解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探究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进攻的原因,从而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与国民党反动派的专制独裁进行斗争的史实,使学生感知和平民主来之不易,增强学生维护和平民主的自觉性,并增强对党的热爱之情。

通过感知在中共领导下,人民解放军为推翻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历尽艰辛、英勇作战、不畏牺牲的精神,使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重点和难点:

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着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决战。本课的主题在于使学生对“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了很大努力,但是国民党政府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悍然发动内战”的情况有比较全面而清晰的了解。第一个子目“重庆谈判”是内战烽火燃起前,国共双方在谈判桌上的政治较量。首先在“重庆谈判”这一子目中介绍了美蒋阴谋发动内战、蒋介石为赢得备战时间耍出的政治欺骗手段以及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为争取和平民主冒风险赴重庆谈判的概况;第二个子目“转战陕北”是内战烽火燃起后的第一年,战争初期双方的军事斗争。在“转战陕北”这个子目中介绍了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概况;第三个子目“挺进大别山”是内战发生后第二年的战况。在“挺进大别山”这个子目中介绍了人民解放军由守转攻,开始外线作战的概况。

“重庆谈判”是本课的重点。在抗日战争胜利还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蒋介石连发三电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其目的是在政治上蒙骗舆论并赢得准备内战时间,掩盖他阴谋发动内战的真相。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是为了在政治上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重庆谈判是国共双方在谈判桌上的政治较量。除应注意讲清上述双方的目的,还应强调我党在谈判中,在不损害人民根本利益的原则下,做出了一定的让步。经过43天的谈判斗争,终于迫使蒋介石在10月10日签订了国共双方“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蒋介石被迫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使我党在政治上获得了极大的主动。充分体现了:我党在谈判中所表现出的坚定的原则性和策略上的灵活性。

正确理解“挺进大别山”是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向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开始,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本课的难点。教师应强调在解放战争的头一年,战场主要在解放区,战略上敌人进攻,我方防御。但我军在正确的作战方针(以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指导下,英勇善战,粉碎了敌人对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的进攻。这样,战争的形势就发生了很大变化,由此,人民解放军具备了转向全国性进攻的条件。毛泽东做出了英明的决策:“夺取中原,将尖刀插入敌人胸膛”,由守转攻,开始外线作战。刘邓大军挺进中原,开辟大别山根据地,直接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显然是在进攻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中共中央英明决策的结果,战场转向外线——国统区。与此同时,其他战场的人民解放军也转入进攻,全国性的战略进攻开始了。

二、教法建议

教师首先说明本课和下一课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使学生在整体上认识这段历史的地位。然后引导学生回忆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在中共“七大”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所指出的“目前摆在中国人民面前有两个前途”、“我们要努力争取实现光明的前途”等内容,使学生感知,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着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决战。可采用计算机投影或播放录像中共“七大”有关内容,使学生了解抗战胜利时的国内局势。

“重庆谈判”一目:使学生弄清三个问题:国民党反动派的阴谋;中共去谈判的原因;谈判的结果。1.美蒋阴谋发动内战。建议教师通过直观手段,如计算机投影,向学生展示《美国军用飞机空运国民党军队到内战前线》图,或观看课本插图,向学生提出问题:(1)这幅图中的内容发生在什么时间?美国的做法是什么?(2)你想想美国为什么要这么做?在启发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可提供其他有关资料,使学生了解:抗战胜利后,在蒋介石的要求下,美国帮助国民党运兵,准备进攻解放区。从而认识到美国的目的是把中国变成它的殖民地,发动内战是蒋介石的既定方针。2.蒋介石耍出政治欺骗手法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3.中共采取政治反击赴重庆谈判。教师可采用计算机投影展示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去重庆商谈和平的电报资料,教师在介绍当时的社会背景后,提出问题:(1)从字面上看,蒋介石急于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他这样做,是否为了“国家大计”“以国家利益为重”?其真实意图是什么?(2)毛泽东是否应邀到重庆谈判?(3)他为什么要冒风险去谈判?(4)毛泽东赴重庆谈判能改变蒋介石发动内战的既定方针吗?为什么?(5)既然阻止不了内战的爆发,毛泽东还应不应该赴重庆谈判?谈谈你的看法。建议分组讨论,每组围绕一个问题进行探究,教师结合《毛泽东等赴重庆谈判》图和《双十协定》的内容引导学生归纳。使学生认识到:反动派坚持内战方针,要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政权,不可能改变既定方针;但中共为了争取和平民主,揭露蒋介石假和谈的阴谋,在政治上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较量,最终达成了有利于人民的双十协定,使我党在政治上获得了极大的主动。

“转战陕北”一目,包括两个主要内容:1.全面内战爆发。教师应强调1946年6月,蒋介石对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是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这场战争的性质是美帝国主义出钱出枪,蒋介石出入的一场反共反人民的内战。2.西北战场战况。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20多万人,大举进攻陕甘宁解放区。建议教师帮助学生分析中共中央主动撤出延安的原因并要求学生记忆撤出延安的时间。可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投影《毛泽东率领党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转战陕北》图,提出问题:图上的事情发生在哪一年?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结果如何?由学生依图回答问题,用图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小字所描述的西北战场战况,指导学生阅读。引导学生思考:西北人民解放军为什么能粉碎敌人的进攻?通过学生讨论得出是由于中共制定并执行了正确的作战方针和作战方法的结论。从而认识到党的正确领导是革命胜利的关键。

“挺进大别山”一目也是本课的重点。与前一目相衔接,可以提问:蒋介石何时发动的内战?头一年里,战争进行的地区和战争的结果如何?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指出:头一年,战场主要在解放区内,战略上敌人进攻,我方防御。但我军在正确作战方针的指导下,大量歼敌,粉碎了敌人的进攻。战争的形势就发生了很大变化,人民解放军转向全国性战略进攻的条件具备了。建议教师放映影片“挺进大别山”,理解我军战略进攻的主要目标选定大别山的原因。也可结合本目小字部分内容制作《解放军突进中原》三维动画演示图,得出:夺取中原地区,攻其薄弱部分,将“尖刀插入敌人胸膛”,由守转攻,开始外线作战的结论。教师可选用生动的材料,描述人民解放军强渡黄河的情景,或放映影片有关内容,以体现“挺进”和“开辟”的艰辛。使学生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同时树立坚强的意志,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投影展示《刘邓大军胜利到达大别山》图,或结合《解放军突进中原》演示图,引导学生理解“转入战略进攻”和开辟大别山根据地的“威胁”作用。按教材说明其他各战场也转入进攻,不必补充其他内容。

本课涉及抗战胜利后,国共双方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的较量。这部分内容不易理解。教师的教法尽量灵活多样,尽量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并积极运用计算机、投影、影片、录像等进行辅助教学,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插图的能力。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同时,发掘本课的思想情感教育内涵,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熏陶。

三、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收集抗战胜利后,美帝国主义与蒋介石政权相互勾结,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内战的资料,要求学生尽量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美帝国主义扶蒋反共和蒋介石积极准备内战的做法。

2.引导学生认知《美国军用飞机空运国民党军队到内战前线》《毛泽东等赴重庆谈判》《毛泽东率领党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转战陕北》《刘邓大军胜利到达大别山》四幅插图,由学生识别图画的内容、事件发生的时间、发生的原因及结果等。使学生通过图画获取知识、处理历史信息,用图画的形式陈述历史问题。

3.教师提出问题:“毛泽东为什么要冒风险去谈判?”“毛泽东赴重庆谈判能改变蒋介石发动内战的既定方针吗?为什么?”由学生分组讨论,每组围绕一个问题进行探究,在讨论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使学生理解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认识国民党独裁内战的反动本性。

4.指导学生阅读西北战场战况。引导学生思考:西北人民解放军为什么能粉碎敌人的进攻?通过学生讨论得出是由于中共制定并执行了正确的作战方针和作战方法的结论。认识到党的正确领导是革命胜利的关键。

5.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开始?由学生展开讨论。通过讨论得出正确的结论。

6.指导学生用图示的方法,描述人民解放战争转折阶段的战略态势。

7.指导学生做本课的大事年表。

四、问题与探究

动脑筋

为什么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开始?想想看,他们谁说的对?

对话:男孩:因为威胁到了国民党统治的中心,这个作用可真不小!

女孩:不对!是因为解放军开始向国民党统治区大举进攻了。

这是从不同的角度对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认识。在解放战争的头一年里,战场主要在解放区内,战略上敌人进攻,我方防御。但我军在正确作战方针的指导下,大量歼敌,粉碎了敌人的进攻。战争的形势就发生了很大变化,人民解放军转向全国性战略进攻的条件具备了。刘邓大军挺进中原,战场由解放区转向国统区,我军由守转攻,开始了外线作战,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直接威胁到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作用相当大。同时,其他各战场也转入进攻。综上所述,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人民解放军转人战略进攻的开始。

练一练

B。

活动与探究

小讨论:既然阻止不了内战的爆发,毛泽东还应不应该赴重庆谈判?谈谈你的看法。

应该。国民党政府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的政权,为维护其阶级利益,他们必然要反共反人民,坚持独裁内战,不可能改变既定方针。但经过八年抗日战争,付出了重大牺牲的中国人民,在日本投降以后,迫切要求重建和平的生活,坚决反对内战;强烈的希望国共两党携起手来,用和平的方法建立独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中国共产党一贯代表人民的愿望,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民主,揭露和孤立蒋介石,因此,毛泽东冒风险赴重庆谈判,在谈判桌上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有力的较量,最终达成了有利于人民的《双十协定》,使我党在政治上获得了极大的主动。

八年级历史上册《内战烽火》教案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都在十分严谨的想教案课件。只有规划好教案课件计划,新的工作才会更顺利!你们清楚有哪些教案课件范文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八年级历史上册《内战烽火》教案”,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八年级历史上册《内战烽火》教案

历史课程标准:知道重庆谈判,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认识国民党独裁内战的本质。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知道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进攻。
重点:重庆谈判;正确理解“挺进大别山”是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向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开始。
难点:正确理解“挺进大别山”是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向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开始。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全面内战爆发前后的基本史实,包括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帝国主义支持国民党阴谋发动内战;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全面内战的爆发;转战陕北;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通过思考“毛泽东为什么要去重庆谈判?”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认知《美国军用飞机空运国民党军队到内战前线》《毛泽东等赴重庆谈判》《毛泽东率领党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转战陕北》《刘邓大军胜利到达大别山》四幅插图,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识别图画的基本技能,初步具备通过图画获取知识、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形成用图画的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收集抗战胜利后,美帝国主义和蒋介石政权相互勾结,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的资料,能够认识到美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要在中国继续实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独裁统治的本质。通过阅读“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去重庆商谈和平的电报”的内容,共同讨论、探究蒋介石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目的和毛泽东冒险去重庆谈判的原因,学会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问题,认识国民党反动派政治欺骗的手段和独裁内战的反动本性,理解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
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史实,思考中共中央主动撤出延安和人民解放军粉碎敌人进攻的原因,初步认识是由于中共执行了正确的作战方针和方法,党的正确领导是革命取胜的法宝之一。了解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探究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进攻的原因,从而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了解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与国民党反动派的专制独裁进行斗争的史实,使学生感知和平民主来之不易,增强学生维护和平民主的自觉性,并增强对党的热爱之情。
通过感知在中共领导下,人民解放军为推翻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历尽艰辛、英勇作战、不畏牺牲的精神,使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

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82页,阅读毛泽东《论联合政府》的内容。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毛泽东在中共七大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分析了中国存在的两个前途。事实正如他所预料的那样,抗战胜利后,人民并不能实现安居乐业,在美国支持下的蒋介石政府又玩起了“假和平,真内战”的花样,在1945年8月份,蒋介石连续三次打电报给毛泽东,邀请他去重庆共商“和平建国大计”。那么,毛泽东去了吗?中共是怎样争取和平民主的?
(板书)一、重庆谈判
⒈抗战胜利后的中国国内形势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88页“重庆谈判”一目的内容。
问: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国内形势怎样?
答: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在美国的积极支持下,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
问:美国对华政策是什么?
答:扶蒋反共。
问:美国的扶蒋和蒋介石的发动内战准备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美国在蒋介石的要求下,派飞机、军舰把国民党军队五十多万人运到华北、华东和东北内战前线,准备进攻解放区。国民党还收编五十多万伪军,作为抢夺胜利果实的“先遣军”,蒋介石任命一些汉奸头子为“总司令”“总指挥”。
课本第88页的“美国军用飞机空运国民党军队到内战前线”图表明美国支持蒋介石打内战已是势在必行。既然如此,蒋介石为什么不马上发动内战、消灭共产党呢?
答: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
问:蒋介石的具体打算是什么?
答:蒋介石发动内战是蓄谋已久的。他假意坚持邀请毛泽东去重庆,并把他每次给毛泽东的电报都在报刊、广播中大肆宣传。如果毛泽东不去谈判,国民党就会把蓄意制造内战、不愿和谈的罪名,加在共产党头上。正如国民党《中央日报》总主笔陶希圣所说的:“我们明知道共产党不会来渝谈判,我们要假戏真做,制造空气。”
问:如果毛泽东去了重庆,蒋介石会怎么办?
答:在谈判桌上压迫共产党让步。
假如你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你认为毛泽东是否应该赴重庆谈判呢?

请同学们观察课本第89页的“毛泽东等赴重庆谈判”图,从中能得出什么结论?
答:表明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以大局为重,不顾个人安危,毅然赴重庆,争取和平、民主。
由上面的所有内容,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来概括抗战胜利之初的中国国内形势特点。
答:美国的扶蒋反共政策和蒋介石的“假和平、真内战”阴谋。
同学们,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中国共产党由于始终高举争取民族解放的大旗,坚持敌后抗战,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而博得了人民的信任。抗日战争胜利时,中国共产党已经成为有一百二十多万党员的大党,抗日根据地的面积达到近一百万平方公里,人口近一亿人,人民军队发展到一百二十余万人,民兵发展到二百二十万人。在抗战胜利前夕召开的党的七大明确提出,在打败日本侵略者之后,党的任务就是领导人民为建立新中国而斗争。
二战后,美国依靠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积极向外扩张,企图建立自己在世界上的统治地位。控制中国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后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一份报告中所说,他们当时在中国所追求的长远目标是推动建立一个稳定、统一的亲美政府;而短期目标是“阻止共产党完全控制中国”。因此美国采取了帮助蒋介石运兵到内战前线的做法。
在1945年8月11日,国民党最高统帅部便命令国民党军队:“各战区将士加紧作战努力,一切依照既定军事计划与命令积极推进,勿稍松懈。”一面却命令共产党领导的第十八集团军:“所有该集团军所属部队,应就原地驻防待命。”同时命令沦陷区的伪军“维持治安”,只准接受国民党军队的收编。
针对上述情况,中国共产党作了充分的应对准备;国际上也反对中国发生内战;而国民党发动内战的准备工作还没有做好。在这种情况下,蒋介石向延安接连发出三次电报,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共同商讨”“目前各种重要问题”。他的算盘是这样打的:如果毛泽东不来,可以说共产党拒绝和平谈判,把内战的责任推到共产党身上;如果来了,则可以利用“和平谈判”来麻痹共产党,诱使它交出军队和解放区政权;还可以争取时间,调兵遣将,部署内战。
中国共产党对争取和平有真诚的愿望。中共中央认为:第一,由于和平、民主、团结是战后人民的强烈愿望,只要有可能,党就应该以争取和平的途径来实现中国的进步和发展。第二,由于蒋介石的内战部署一时难以完成,党和全国人民是有可能争取实现国内和平局面的。即使是暂时的和平,也该积极争取,这对于需要作应变准备的革命力量来说,也是有利的。第三,通过和平谈判,可以使全国人民看清楚国民党反动派究竟是要和平民主,还是在这个幌子下实行独裁内战,这对于提高人民的革命觉悟有很大作用。中国共产党清醒地认识到,和平民主局面能否实现,并不取决于党和人民的善良愿望。因此,在努力争取实现和平民主局面的同时,党没有丧失警惕,没有放弃作好进行自卫战争的准备工作。
(板书)⒉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89页的内容。
请同学们讨论:毛泽东赴重庆谈判能改变蒋介石发动内战的既定方针吗?为什么?如果不能,毛泽东有没有去重庆谈判的必要?

回答一:蒋介石发动内战的方针是既定的,毛泽东去重庆也改变不了。
回答二:毛泽东有去重庆谈判的必要。去了可以揭穿蒋介石的“假和平”阴谋。
回答三:积极争取和平,有利于解放区的备战。
回答四:可以向国统区民众宣传共产党的主张,让人民加深对共产党的了解。
回答五:广交朋友,扩大影响。
……
问:重庆谈判的结果怎样?
答:双方签订了“会谈纪要”,

即“双十协定”。协定规定,坚决避免内战,在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的基础上,建设独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
“双十协定”的签订,是抗战后人民争取和平民主的产物。但正如毛泽东同志讲过的,这只是纸上的东西,纸上的东西并不等于现实的东西。事实证明,要把它变成现实的东西,还要经过很大的努力。
1945年12月初,国民党用来进攻解放区的总兵力已达一百九十万人以上。到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
(板书)二、转战陕北——战略防御阶段
⒈全面内战的爆发:1946年6月 中原解放区
1946年6月底,国民党军队向中原解放区等地发动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96页的“解放战争开始时的力量对比”表。可以看出,解放战争开始的时候,国共力量相差悬殊,无怪乎蒋介石宣称要“三个月消灭中共”。
对此,中共作了正确的估计。毛泽东在1946年8月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极大地增强了打败国民党反动派的信心和决心。
从1946年6月到10月,在解放战争的头四个月里,国民党军队占领了解放区的城市一百五十三座,人民军队也收复解放了城市四十八座,并歼敌二十九万八千人。从1946年11月至1947年2月,人民军队逐步扩大歼灭战的规模,又经过四个月作战,歼灭国民党军队共四十一万人。国民党军队侵占解放区城市八十七座,人民军队则收复和解放城市八十七座。由于有生力量大量被歼灭,占领人民军队弃守的地方又需要分兵守备,国民党军队战线太长与兵力不足的矛盾日益尖锐,国民党军队终于丧失向解放区全面进攻的能力,它企图以速战速决的方式消灭人民力量的计划随之破产。
(板书)⒉转战陕北
从1947年3月开始,国民党军队在全面进攻受挫的情况下,对解放区改行重点进攻,抽调兵力企图首先消灭陕北、山东两解放区的人民军队,再将主力转用于其他战场。
在陕北,国民党军投入胡宗南等部二十五万人的兵力,向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所在地延安发动突然袭击。敌我兵力比例为10∶1,我军处于绝对劣势。我军在延安以南顽强地进行了六昼夜的阻击战,掩护中共中央机关和人民群众安全转移,然后于1947年3月19日主动撤出延安,开始了艰苦的陕北转战。
陕北有着群众基础好、地形险要、回旋余地大等有利条件。西北解放军在彭德怀指挥下,遵照中央方针,采取“蘑菇”战术,与敌周旋,四十五天内,在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三战三捷。而后转战西北方向,并在沙家店战役中全歼胡宗南部整编第三十六师。到8月间,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也被粉碎。
请同学们思考: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西北人民解放军为什么能粉碎敌人的进攻?
回答一:党中央根据敌众我寡、敌强我弱的形势,制定了“蘑菇”战术,牵着敌人的鼻子走。将敌人拖得精疲力竭,然后集中兵力歼灭敌人。
回答二:党中央、毛泽东的亲自指导。
回答三:人民军队的英勇作战。
回答四: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军事上的胜利主要是中共中央制定了正确的作战方针和作战方法,人民解放军执行了正确的作战方针和作战方法。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党的正确领导是革命胜利的关键。
从1946年7月起至1947年6月止,人民军队在一年的内线作战中,平均每月歼敌八个旅,共歼敌一百一十二万人,自己的总兵力发展到一百九十多万人。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军队结束战略防御阶段,以新的态势跨入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个年头,其标志就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板书)三、挺进大别山——战略进攻阶段
问:解放战争第一年的作战地区主要在什么地方?
答:在解放区。
问:对于人民解放军来说,

解放战争的第一年,他们处于什么阶段?
答:处于战略防御阶段。
问:同学们想一想,战争在解放区内进行,对解放区有何影响?
答:破坏社会生产,消耗解放区的人力、物力、财力,削弱人民解放军的力量。
问:如果把战争引向国统区,那结果会怎样呢?
答:把国民党军队带给解放区的影响还给国民党,可以加速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问:把战争引向国统区需要什么条件呢?
答:人民解放军首先需要打退进攻解放区的敌人,然后抓住时机转入战略进攻。
正确。到1947年夏天,战略进攻的条件就具备了。
同学们,战略进攻的开始就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问:为什么选择大别山地区作为战略进攻的目标?
答:⒈当时蒋介石把他的主要兵力集中于陕北、山东搞重点进攻,而大别山地区力量薄弱;⒉挺进大别山,可以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
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12万人,在刘伯承、邓小平指挥下,于1947年6月30日夜,从山东东阿至河南濮县约150公里地段上渡过了黄河。蒋介石企图把刘邓大军消灭在黄河与运河的三角地带或逼我军再过黄河去。刘邓乘势发动了鲁西南战役,从7月7日到28日,摧毁了黄河南岸数道封锁线,歼敌5.6万余人。鲁西南战役的胜利,打开了通往大别山的通道,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刘邓根据中共中央的“不要与敌纠缠、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月行程直进大别山”的指示,于8月8日,突然甩开敌人,分三路向南疾驰,开始了千里跃进的壮举。8月18日,涉过了黄泛区。黄泛区宽约八九十里,积水污泥没膝。8月23日,解放军以无比的英勇杀出一条血路,用木板、高粱秆等作渡河工具,刘伯承不顾炮火,亲临先头部队指挥所,终于打破了蒋军的堵截,胜利渡过了汝河。26日,渡过淮河。27日,进入大别山区。进到大别山区以后,迅速实施战略展开,分兵发动群众,集中主力打运动战。至10月底,歼敌3万余人,建立了33个县的人民政权,开辟了鄂豫皖解放区,完全恢复并扩大了中原解放区(1946年7月被迫撤离)。它像一把利剑插入了敌人心脏。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开始。与此同时,其他各战场的人民解放军也转入进攻。
第二部分:反思与点评

通过师生共同讨论、探究蒋介石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目的和毛泽东冒险去重庆谈判的原因,使学生学会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问题,认识国民党反动派政治欺骗的手段和独裁内战的反动本性,理解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5086.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