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

俗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的任务之一。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帮助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您知道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第二章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

第五节 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

教案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边疆各主要民族及其生活地区。匈奴的社会状况;匈奴的统一;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呼韩邪单于与昭君出塞;东汉初年的南匈奴与北匈奴;东汉对北匈奴的战争。张骞通西域;中原地区与西域联系的加强;西汉设西域都护;班超经营西域。西南夷和百越;两汉与西南夷的关系;西汉与南越的关系;汉武帝在南越地区设置郡县。

二、能力培养目标

1.两汉时期,汉朝政府与匈奴的关系有战有和,比较复杂。通过本节有关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正确的观点,全面、科学地分析较为复杂的民族关系史问题的能力,并初步掌握辩证地分析、研究历史问题的方法。

2.两汉时期,边疆民族分布广泛,通过指导学生读史识图,并与地理学科相互配合,提高学生对历史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空间想像能力,逐渐养成跨学科知识融会贯通的良好习惯。

三、思想教育目标

1.中国自古以来就形成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虽然中原地区与边疆地区的社会发展极不平衡,但中华文明具有非常强大的凝聚力。尽管各民族之间时战时和,但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西汉封建经济的繁荣,国家的统一强盛,是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2.祖国境内各族人民共同发展了中华文明,共同创造了中国历史。两汉时期,朝廷加强对边疆一些地方的管辖,密切与少数民族的联系,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古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

3.张骞等杰出历史人物所具有的坚毅精神,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教学要点

一、匈奴的兴衰

1.匈奴的社会发展状况

2.西汉初期的“和亲”

3.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

4.昭君出塞

5.匈奴的分裂与东汉击北匈奴

二、张骞通西域

1.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及其意义

2.西域与内地联系的加强

3.西域都护的设置

4.班超经营西域

三、西南夷和百越

1.西南夷的基本情况

2.西汉对西南夷的统治

3.百越及其分布

4.西汉与南越的关系

教学要求和建议

一、教学重点:匈奴的发展及两汉与匈奴的关系;张骞通西域。

教学难点:汉朝政权与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

二、建议教师出示本章第二节的西汉疆域地图,引导学生回忆关于西汉强盛时期大一统局面得以巩固的有关知识,然后点题,指明自秦朝以来我国形成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引入本节教学。如果学生的水平普遍较高,教师可采用提问方式再认再现西汉强盛的历史;如果学生水平一般,则以教师引领学生集体回答的方式为宜。在此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导入新课。

三、关于“边疆各族”

这部分内容涉及许多边疆少数民族的名称以及他们生活的不同地区,教师应自然地承接提问内容,讲清两汉经济的发展是边疆民族进步与发展的必要条件。自秦朝以来,中国就形成为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西汉的强盛,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然后,分别介绍北方、西部、西南、南方、东北的民族,略述其发展情况,指出由于各族发展状况不同、交通条件不一,他们与中原地区的联系也有所不同。

四、关于“匈奴的兴衰”

本目内容丰富,知识点密集,又是教学重点、难点相对集中的一目,因此在讲授中要讲清两条相互交织的线索:匈奴的兴衰发展,两汉与匈奴的和战。通过教学使学生能把复杂的问题条理化,掌握以下主要内容:

其一,匈奴的社会状况与匈奴的强大。匈奴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少数民族,以游牧为生,但农业、手工业也有所发展。秦汉之际,冒顿单于东破东胡,西驱大月氏,形成强大的奴隶制政权,建立了以单于为君长的一整套职官军事体制。由于他们以游牧、狩猎为生,且“所得卤获,因以与之,得人以为奴婢”,军事力量强大,他们对长城以内的农耕文明常有袭扰。

其二,西汉时期,匈奴势力的发展变化,汉朝与匈奴的和战。西汉初期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当时,匈奴力量很强,白登山之围表明西汉尚无力抗御匈奴。尽管匈奴单于多次寻衅,一再南下,甚至威胁长安,汉初几代统治者都只能继续对匈奴和亲,而集中力量恢复经济,增强国力,为反击匈奴进行积极的准备。汉武帝北击匈奴。当时,西汉国力强盛起来,汉匈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很大变化。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三次北击匈奴。其中,第三次规模最大,西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在讲授这个问题时,教师要利用课文中三次大战的简表,并在西汉边疆各族地图上指明汉军出击的方位和进军方向。这三次大战基本解除了匈奴对北方边郡的威胁,西汉在“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田之”,逐渐开发了这一地区。匈奴则失去了水草丰美宜于六畜蕃息的河西走廊。后来,匈奴贵族发生内讧,互相攻杀,力量削弱,西汉也处于昭宣中兴后期,特别是汉元帝继位后社会险象环生,不可能对匈奴再实施攻击。呼韩邪单于归汉、昭君出塞,结束了西汉与匈奴之间的战争状态,此后几十年间边境安宁,汉与匈奴和睦相处。这种和洽关系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

其三,东汉与匈奴的关系。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南匈奴内迁到河套地区与陕西、山西北部,同汉族杂居,开始向农耕定居生活过渡;北匈奴退居漠北,仍不时进攻东汉,阻隔东汉与西域的交通。东汉派窦固、窦宪两次出击,大败北匈奴。北匈奴政权瓦解,一部西迁远去,他们对东汉和西域的威胁至此解除。鲜卑族进入漠北,占据匈奴故地,逐渐发展成为又一个北方的强大游牧民族。

五、关于“张骞通西域”

张骞持节西去,以凿空西域道彪炳史册。本目的内容集中讲述了张骞通西域以及此后两汉与西域之间关系的发展。教师应对学生讲清:其一,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汉武帝时,西汉国力强盛。为了联络西迁的大月氏共击匈奴,公元前138年,张骞应募出使,历尽艰辛,到公元前126年,才回到长安。张骞是西汉政府开辟西域道路的第一人,他的勇敢坚毅精神为后世景仰。公元前119年,他再度出使西域,并派副使访问了一些国家,扩大了西汉的影响,西域各地和中原的政治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畅通,在世界古代各文明地区基本处于隔绝发展的情况下,意义尤为重大,促成了欧亚几个文明的汇聚。其二,西域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一些西域农作物引入中原栽培,西域的乐曲、乐器也传入内地,而井渠法等则由屯田汉军传到西域,丝绸、冶铁术还由西域西传中亚其他地区。其三,汉与西域政治联系加强。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西汉设置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治所在乌垒城。首任西域都护是郑吉。据《汉书郑吉传》记载,他“数出西域”“习外国事”。西域都护以下设有副都尉、司马等属官,西汉中央政府对西域实施了有效的管辖。从此,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王莽统治时期,西域与内地的联系中断,匈奴势力乘虚而入。东汉明帝永平十六年(73),窦固击败北匈奴之后,又着手恢复与西域的政治关系,汉明帝派班超经营西域,东汉对西域的管辖又得以加强。

六、关于“西南夷和百越”

西南夷是秦汉时期对居住在今天云南、贵州和四川西南部的一些少数民族的总称。让学生了解,两汉时期西南夷的生活地区以及他们的基本状况,还应了解汉朝对西南夷地区的统治。

西南夷包括夜郎、且兰、滇等许多少数民族,有的从事农耕,他们与巴蜀联系密切,但他们的社会生活、习俗风尚多不相同。“西南夷”是秦汉时中原人们对他们的总称。汉武帝正式在这一地区设置郡县。西汉时,中央政府在这里的统治,就是郡守县令与当地首领王侯并存。这样,既加强了对当地管辖,加强了西南夷地区与内地的直接关系,又尊重了西南夷的习惯。东汉时期,夜郎、滇的文化有了明显发展。汉明帝又派人经营西南夷地区,巩固和扩大了汉朝的政治影响,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教师应简介百越的分布地区及其生产生活状况,以及西汉与南越的关系。讲授时,要突出百越的社会进步,与汉族之间的融合加强。

百越是生活在今天东南沿海和南方地区一些少数民族的总称。秦始皇征南越,曾在那里设置南海、桂林、象郡。因此,越人与中原地区的联系很密切。中原地区的铁器输往岭南。秦末,“豪杰叛秦相立”,赵佗“聚兵自守”,秦灭后“自立为南粤(越)武王。高帝已定天下,为中国劳苦”,承认了他称王的现实。南越始终与西汉保持着关市贸易。汉高祖也承认南越的治理成绩,他说:“前时秦徙中县(中原地区)之民南方三郡,使与百粤(百越)杂处。会天下诛秦,南海尉它(赵佗)居南方,长治之,甚有文理,中县人以故不秏(mào)减。”南越王后来称帝并进攻长沙郡。武帝时,南越的割据成为大一统局面巩固的障碍。元鼎五年(前112),武帝派兵进攻南越。次年冬,灭南越,在其故地设九郡,“自尉佗王,凡五世九十三岁而亡”。

七、民族及民族关系史是中国古代史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对其中有些问题不易理解。因此,教师在讲授时要把握好一些原则:其一,中华文明、中国历史是由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汉族和祖国境内的其他兄弟民族组成了中华民族,各族人民都为祖国的繁荣进步、文明昌盛,做出了贡献。其二,随着社会进步、生产发展、交通发达,各族人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频繁,经济文化的交流也不断加强,各族人民相互学习,共同发展,而且随着封建国家的日益富强,中央朝廷的政治力量逐渐深入边疆。这些情况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其三,中国古代史上的民族战争,是兄弟民族之间矛盾的表现,它与反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的性质完全不同。随着民族间交往与交流的发展,随着民族融合的不断加强,兄弟民族之间的矛盾、隔阂也就逐渐消除。战争是暂时的,统一、和平、兄弟情谊、共同发展,才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相关知识

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一)秦汉与匈奴的关系


课时教案总第13课时课题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一)秦汉与匈奴的关系教学目标(目的)识记秦汉与匈奴关系的主要事件;分析秦汉对匈奴政策的变化。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匈奴发展及两汉与匈奴的关系。难点:汉朝政权与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备注教法:以归纳分析为主,以补充材料为辅。教学过程及板书要点新课引入: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必须以适当的民族政策和谐民族关系,才能稳固统治,促进整个中华民族向前发展,在学习了解秦汉的政治经济制度之后,我们来学习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教学过程:

第五节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一.两汉时期的边疆各族

两汉时期边疆各族主要有:北方匈奴、乌桓和鲜卑,东北的夫余,南方的越族、西南夷,西北的西域各族。他们与中原以不同形式交往和联系。

二.匈奴的兴衰

1.战国时的匈奴:

匈奴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发源于蒙古高原一带,过着游牧生活。战国时期匈奴日益强大。匈奴单于带兵占据河套地区,还经常到秦、赵、燕三国掠夺骚扰,所以战国时北方三国各自修筑长城,派重兵防守。

2.秦统一后对匈奴的措施:

(1)北拒匈奴,收复河套地区并在那里建城设县,迁民居住。

(2)大规模修筑长城。

3.匈奴社会发展状况:

(1)经济:以畜牧为主,少数农耕,铁器深入各领域。

(2)政治:秦汉之际,冒顿单于建立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鸣镝杀父)。

4.西汉与匈奴的关系:

(1)西汉初期被动“和亲”

①原因:西汉初期国力有限,匈奴不断南下进攻(前200年,白登之围,匈强汉弱)。

②内容:西汉以宗室女嫁给匈奴单于,每年赠送大量的絮、缯、酒和食物等,双方约为兄弟,以长城为界,并进行贸易往来。

③作用:暂时缓和了匈奴与汉朝的矛盾,减少了匈奴贵族野蛮的军事掠夺,避免了汉匈双方大规模的战争。但匈奴对边境地区的攻掠从未停止。(治标不治本)西汉初年的“和亲”

(1)原因:①内因——匈奴统一北方草原,占河套,实力强大(冒顿单于);

②外因——汉初经济凋敝,国力薄弱(休养生息)。

(2)内容:把宗室女作为公主嫁给匈奴单于,并奉送大量物资,同时进行贸易。

(3)评价:

①目的——换取边境安宁,巩固新政权。

②特点——屈辱性(不得已而为之)、策略性(羁縻政策)。

③作用——汉匈边境相对安定,贸易往来有所发展,未能根本解除匈奴威胁。

第页教学过程及板书要点(2)西汉中期反击“战争”

①原因或条件:汉武帝时国力强盛。

②过程:十年反攻,三次大战,两个将军(卫青、霍去病)。

③结果:匈奴受到重创,被迫迁徙漠北;双方争夺重点转移到西部。

④性质:国内民族战争,没有侵略反侵略性质。

汉武帝对匈奴军事反攻

(1)条件:政治——中央集权加强,政权巩固;经济——经济繁荣,粮丰财足;军事——战马众多,士卒训练有素。

(2)评价:阻止了匈奴南下掠夺,是正义战争;解除了边患,有利北部边疆开发;沟通了西汉与西域的交通。

(3)西汉后期主动“和亲”

①背景:匈奴内部混战,呼韩邪单于率部归附汉朝,其余各部或游牧或西迁(欧洲匈牙利人);西汉后期杜会问题严重,无力进行大规模战争。

②事件:西汉元帝竞宁元年(前33年)“昭君出塞”。

③意义:密切了汉匈关系,互市兴旺,文化往来增多;双方和睦相处四十多年。

5.东汉与匈奴的关系(“战争”)

(1)东汉初年:

匈奴分裂,南匈奴向汉称臣,北匈奴退居漠北。

(2)东汉前期:(东汉明帝永平十六年,73年)

窦固、窦宪大败北匈奴,北匈奴瓦解、西迁,最后解除了匈奴对东汉和西域的威胁。

本节一些课外资料

1.历史上对汉初和亲政策的评价:司马光认为“盖上世帝王之御夷狄也,服则怀之以德,叛则震之以威。未闻与为婚姻也。且冒顿视其父如禽兽而猎之,奚有于妇翁,建信侯(指娄敬)之术,固已疏矣,况鲁元已为赵后又可夺乎?”鲁迅在《坟灯下漫笔》中认为和亲是“以女人作苟安的城堡,美其名以自欺”。翦伯赞则认为“和亲政策,在今天看来已经是一种陈阳过时的民族政策,但在古代封建社会时期却是维持民族友好关系的一种最好的办法”。林剑鸣认为“和亲政策是汉初被迫采取的一种方式,是西汉政府无法用武力抵御匈奴入侵时才实行的,其作用是应当肯定的。”

2.历代有关对“昭君出塞”评价的一些诗文:(1)肯定评价:(唐)吴师道《昭君出塞图》:“平城围后几和亲,不断烽烟与战尘。一出宁胡终汉世,论功端合胜前人。”(后周)王竣《题明妃出塞图》:“塞上香风暗度村,瑟琶声急马蹄迟。美人一曲安天下,愧煞貔貅(píxiū)百万兵。”张仲素《王昭君》:“仙娥(指昭君)今下嫁,骄子(指呼韩邪单于)自同和。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唐)胡曾在《汉宫》:“明妃远嫁泣西风,玉筋双乘出汉宫。何事将军封万户,却令红粉为和戎。”卢昭《题昭君出塞图》:“草黄沙白马如云,落日悲茄处处闻。此去妾心终许国,不劳辛苦汉三军。”(元)张翥袭用《昭君怨》的词牌,却反其道而行之,写道:“队队毡车细马,簇拥阏氏如画。却胜汉宫人,闭长门。看取娥眉妒宠,身后谁如遗冢?千载草青青,有芳名。”翦伯赞《题昭君墓》诗六首之六:“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2)否定评价:(唐)苏郁在《咏和亲》:“关月夜悬青冢镜,塞云秋薄汉宫罗。君王莫信和亲策,生得胡雏虏更多。”(唐)杜甫在《咏怀古迹明妃村》中写道:“群山万壑出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第页课时教案总第14课时课题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二)西域、西南夷与百越教学目标(目的)识记两汉与西域、西南夷关系的主要事件;分析通西域目的和意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张骞通西域;西域都护;两汉对西南夷的管辖。难点:张骞通西域的意义。备注教法:以归纳分析为主,以补充材料为辅。教学过程及板书要点新课引入:西域主要是指今天的甘肃、新疆等地,这一地区对两汉的内政外交都很重要,但在当时主要受匈奴控制,很有必要选派得力人员去沟通联系。教学过程:三.张骞通西域(汉武帝时期)

1.“西域”的地理范围

(1)狭义:今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天南南北;

(2)广义:包括葱岭以西更远的地方,含新疆、中亚和西亚广大地区。

2.第一次通西域(前138年,路线见教材附图)

(1)目的:联络大月氏夹攻匈奴。

(2)结果:未达到出使目的,却了解了西域状况及西域各族交往愿望,并向各国介绍了汉朝的情况,为沟通汉与西域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3.第二次通西域(前119年)

(1)目的:加强同西域的联系。

(2)结果:汉朝终于与西域各国建立起友好关系(互派使节)。

4.通西域的意义

(1)整体:天山南北地区第一次与内地联成一体;

(2)联系:中原同西域乃至更远地区之间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

(3)互动:促进了西域社会进步,丰富了中原的物质生活。张骞通西域(BC138——BC119)

(1)目的:第一次是联络大月氏共击匈奴;第二次是联络乌孙共同反击匈奴。

(2)结果:第一次获得西域资料,介绍汉朝情况(凿空);第二次各国遣使回访,建立友好关系。

(3)意义:密切了中原与西域联系(西域都护);促进了西域社会进步(铸铁技术、井渠法);丰富了中原物质生活(葡葡、苜蓿、石榴等农作物、奇禽异兽、皮毛制品);打通了中西交往陆上要道(丝绸之路)。

评价张骞通西域: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丝绸之路的开拓者。

(1)评价“事”:张骞通西域,沟通了西域各族同内地的关系,天山南北地区第一次与内地连成一体;促进了西域各族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西域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也丰富了内地的经济文化生活;为西域归属中央政权奠定了基础;开辟了中西交通的新纪元,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和汉朝同中亚、西亚及欧洲的相互贸易和友好往来奠定了基础。

(2)评价“人”:张骞出使西域,历经千辛万苦,但他不怕困难,执著顽强,这种精神值得肯定和学习;张骞是我国历史上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促进边疆开发和中西交往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杰出历史人物。

第页教学过程及板书要点6.西汉开始管辖西域——设置西域都护

(1)时间:前60年(西汉宣帝神爵二年)。(2)标志: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3)西域都护的主要职能:对西域进行军事、政治管理;保护商旅往来。

(4)性质:地方军事行政官。

7.东汉与西域(以班超经营西域为主)

(1)背景:东汉初年无力顾及西域,西域被北匈奴控制。

(2)经过:窦固击败北匈奴(公元73年);班超经营西域,重建西域都护(公元74年,东汉明帝时)。

(3)作用:帮助西域各族摆脱匈奴奴役,密切西域和内地联系。

四.西南夷与百越

1.两汉与西南夷(西南地区)

(1)含义:两汉时对西南地区几十个少数民族的统称。

(2)西汉中期管辖(汉武帝时设郡,赐“滇王之印”):设立郡县——犍为、牂牁(zāngkē)等郡;册封王侯——夜郎王、滇王。

(3)西汉末年反抗。(4)东汉初年回归。

2.两汉与百越(华南地区)

(1)含义:汉朝时对华东、华南地区少数民族的总称。(浙江温州称东越,广东广西称南越)

(2)汉武帝时在南越设九郡进行管辖(中央王朝对西南地区管辖始于秦朝)。班超——大事决于果敢: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是当时儒学大师班彪最小的儿子,其兄是《汉书》的作者班固。班超自幼就“有大志,不修细节”,他不仅“有口辩,而猎涉书传”使他博学多才,且“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这为他以后完成重任准备了条件。后来,班超在北匈奴不断骚扰边境,朝廷内外一片抗击匈奴的气氛中毅然投笔从戎。公元73年,班超出使西域,奉命联络西域各国,共同抵制匈奴。他在鄯善国斩杀匈奴使者、在于阗诱杀煽动于阗王反汉的巫师(“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公元76年,当东汉政府宣布罢西域都护及戊己校尉后,班超顺应西域各族人民愿望,以疏勒为据点,在四面受敌的情况下,留在西域,坚持斗争达18年之久,直到公元94年西域重归东汉。此后,班超又继续经营西域,公元102年,71岁的班超才回到汉朝。他在西域度过了30个惊心动魄的春秋,为东汉统一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一位果敢、坚毅,值得后世永远纪念的伟大人物。两汉时期民族关系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以地域性特征为主,表现为:①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合加强,如(开灵渠、岭南三郡、南海九郡);②西部与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如(西域都护、丝绸之路);③北方边境战争不断,如(两汉与匈奴战争)。

这一时期民族关系的基本趋势是强大的中原王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和开发,促进民族间的联系和融合,边疆各族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双方虽有战争,但友好往来和合作是主流,反映出中原农耕文明的先进性,说明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两汉处理少数民族关系的方式

(1)民族战争:两汉与匈奴战争(卫青、霍去病、窦固、窦宪);

(2)和亲:(细君公主、王昭君);

(3)互市:经贸往来;

(4)遣使:两汉与西域(张骞、班超);

(5)设立机构:西域(西域都护)西南夷(夜郎郡)南越(南海郡);

(6)册封:西南夷(夜郎王、滇王印)。

两汉时期的边疆和民族关系


两汉时期的边疆和民族关系

1、匈奴政权的建立及其性质:

2、西汉与匈奴关系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主要事件;

3、匈奴分裂的时间及其与东汉的关系;

4、两汉反击匈奴的主要将领;

5、张骞通西域的目的、时间及其意义;

6、西域都护设置的时间和意义;

7、班超经营西域的时间和意义;

8、汉武帝对西南夷和百越的统治。

北方:

边疆各族东北:

南方:

西方:各族

经济:为主,也从事。深入、和各个领域。

政权:秦汉之际,单于统一北方草原,占领地区,形成强大的制国家。

汉初“”:迫于有限,不得不与之“和亲”,并进行往来。

大战:卫青、霍去病率兵进行了三次。

①匈奴受重创,被迫迁徒。汉匈争夺重点转到。

②后来,匈奴内战不已。降汉,其他各部仍游牧于,有的。

昭君出塞:元帝将王昭君远嫁呼韩邪后,密切了关系,兴旺起来,文化往来增多,和睦相处40余年。

①东汉初,匈奴分为南北二部。南匈奴向汉,与汉人;北匈奴退居,

威胁中原及河西、西域。

②、先后大败北匈奴,最终解除其威胁。北匈奴政权。

目的:武帝为反击匈奴,两次派张赛出使西域。

第一次:年到大宛、大月氏等国,获得西域资料,介绍汉朝情况,司马迁称此行为“”。

第二次:年第二次出使西域,各国纷纷回访,终于建起友好关系。

意义:天山南北地区首次与内地。中原同乃至更远地区的联系日益密切,促进了社会进步,丰富了物质生活。

管理西域:年设立西域都护,管理西域,保护商旅往来,标志。

东汉:初年,无力顾及,明帝时经营西域,联系加强。任命为西域都护,管辖西域。

西南夷:西南地区的数十个少数民族。设郡;西汉末年,夷人起兵反抗;东汉初,重入汉朝版图。

百越:汉朝时,华东、华南地区越人的总称。温州称东越,两广称南越。武帝在南越设等九郡。

丝绸之路

西汉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中央集权国家的巩固,与边疆各民族的联系也得到了加强。请回答以下问题:

(1)列举西汉同西域关系的主要史实。(5分)

(2)2000年北京老山汉墓被确认是汉武帝儿子燕王夫人之墓。科学家对女主人的头像进行了复原后,意外地发现她极像西域女子(见图),这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猜测:她是今新疆地区人?是古代中亚人?是有西域民族血统的汉族人?还是西域以外的人?你倾向于哪一种说法?请简要说一说你的理由。(3分)

(3)女主人究竟属于哪一民族,需要进一步探究。研究这一问题有何历史意义?(1分)

(4)揭开这一谜底,有待进一步收集直接和间接的证据。你认为有哪些方法?(4分)

参考答案:

丝绸之路是汉代我国对外交往的重要通道。结合教材认识丝绸之路形成的原因及路线,注意结合地图。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通路线,主要有北方“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之所以叫“丝绸之路”是因为在这条商路上传播最早、最多、最重要的商品是中国的丝绸,而中国丝绸在世界上的出现,给世界历史和世界文明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大家一致公认以中国的丝绸来命名这条国际贸易往来的通道最为合适。

我们现在所说的“丝绸之路”,主要是指由西汉张骞、东汉班超出使西城后打通的西去中亚、欧洲的陆上“丝绸之路”,即著名的陆上“丝绸之路”。

(1)陆上丝绸之路

①路线:长安一河西走廊一新疆一安息一西亚一大秦

②作用:与中亚、西亚、南亚经济、文化支流频繁

(2)海上丝绸之路

①路线:广东一印支半岛一马来半岛一马六甲海峡一孟加拉湾一印度半岛南端

②作用:加强与东南亚、南亚的联系,从水路沟通东西外交圈。

(1)汉与匈奴的战争、和亲、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西域物产传内地、西汉技术入西域。西域都护设置等,以上几点每点1分,5点以上给5分。

(2)能以一定的史实为依据;(1分)能结合史实,逻辑合理(2~3分);

(3)能正确对应和概括其历史意义(1分),如:假定为今新疆地区人,则可答进一步了解西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4)能结合史实具体回答(1~4分)。如:可以从老山汉墓中继续查找(1分);到西域实地考查研究(1分);查阅有关历史文献资料(1分);如具体答《史记》、《汉书》等资料;民间的史料,国外记载的资料等

第二章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第五节 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


第二章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

第五节 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

教案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边疆各主要民族及其生活地区。匈奴的社会状况;匈奴的统一;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呼韩邪单于与昭君出塞;东汉初年的南匈奴与北匈奴;东汉对北匈奴的战争。张骞通西域;中原地区与西域联系的加强;西汉设西域都护;班超经营西域。西南夷和百越;两汉与西南夷的关系;西汉与南越的关系;汉武帝在南越地区设置郡县。

二、能力培养目标

1.两汉时期,汉朝政府与匈奴的关系有战有和,比较复杂。通过本节有关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正确的观点,全面、科学地分析较为复杂的民族关系史问题的能力,并初步掌握辩证地分析、研究历史问题的方法。

2.两汉时期,边疆民族分布广泛,通过指导学生读史识图,并与地理学科相互配合,提高学生对历史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空间想像能力,逐渐养成跨学科知识融会贯通的良好习惯。

三、思想教育目标

1.中国自古以来就形成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虽然中原地区与边疆地区的社会发展极不平衡,但中华文明具有非常强大的凝聚力。尽管各民族之间时战时和,但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西汉封建经济的繁荣,国家的统一强盛,是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2.祖国境内各族人民共同发展了中华文明,共同创造了中国历史。两汉时期,朝廷加强对边疆一些地方的管辖,密切与少数民族的联系,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古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

3.张骞等杰出历史人物所具有的坚毅精神,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教学要点

一、匈奴的兴衰

1.匈奴的社会发展状况

2.西汉初期的“和亲”

3.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

4.昭君出塞

5.匈奴的分裂与东汉击北匈奴

二、张骞通西域

1.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及其意义

2.西域与内地联系的加强

3.西域都护的设置

4.班超经营西域

三、西南夷和百越

1.西南夷的基本情况

2.西汉对西南夷的统治

3.百越及其分布

4.西汉与南越的关系

教学要求和建议

一、教学重点:匈奴的发展及两汉与匈奴的关系;张骞通西域。

教学难点:汉朝政权与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

二、建议教师出示本章第二节的西汉疆域地图,引导学生回忆关于西汉强盛时期大一统局面得以巩固的有关知识,然后点题,指明自秦朝以来我国形成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引入本节教学。如果学生的水平普遍较高,教师可采用提问方式再认再现西汉强盛的历史;如果学生水平一般,则以教师引领学生集体回答的方式为宜。在此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导入新课。

三、关于“边疆各族”

这部分内容涉及许多边疆少数民族的名称以及他们生活的不同地区,教师应自然地承接提问内容,讲清两汉经济的发展是边疆民族进步与发展的必要条件。自秦朝以来,中国就形成为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西汉的强盛,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然后,分别介绍北方、西部、西南、南方、东北的民族,略述其发展情况,指出由于各族发展状况不同、交通条件不一,他们与中原地区的联系也有所不同。

四、关于“匈奴的兴衰”

本目内容丰富,知识点密集,又是教学重点、难点相对集中的一目,因此在讲授中要讲清两条相互交织的线索:匈奴的兴衰发展,两汉与匈奴的和战。通过教学使学生能把复杂的问题条理化,掌握以下主要内容:

其一,匈奴的社会状况与匈奴的强大。匈奴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少数民族,以游牧为生,但农业、手工业也有所发展。秦汉之际,冒顿单于东破东胡,西驱大月氏,形成强大的奴隶制政权,建立了以单于为君长的一整套职官军事体制。由于他们以游牧、狩猎为生,且“所得卤获,因以与之,得人以为奴婢”,军事力量强大,他们对长城以内的农耕文明常有袭扰。

其二,西汉时期,匈奴势力的发展变化,汉朝与匈奴的和战。西汉初期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当时,匈奴力量很强,白登山之围表明西汉尚无力抗御匈奴。尽管匈奴单于多次寻衅,一再南下,甚至威胁长安,汉初几代统治者都只能继续对匈奴和亲,而集中力量恢复经济,增强国力,为反击匈奴进行积极的准备。汉武帝北击匈奴。当时,西汉国力强盛起来,汉匈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很大变化。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三次北击匈奴。其中,第三次规模最大,西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在讲授这个问题时,教师要利用课文中三次大战的简表,并在西汉边疆各族地图上指明汉军出击的方位和进军方向。这三次大战基本解除了匈奴对北方边郡的威胁,西汉在“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田之”,逐渐开发了这一地区。匈奴则失去了水草丰美宜于六畜蕃息的河西走廊。后来,匈奴贵族发生内讧,互相攻杀,力量削弱,西汉也处于昭宣中兴后期,特别是汉元帝继位后社会险象环生,不可能对匈奴再实施攻击。呼韩邪单于归汉、昭君出塞,结束了西汉与匈奴之间的战争状态,此后几十年间边境安宁,汉与匈奴和睦相处。这种和洽关系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

其三,东汉与匈奴的关系。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南匈奴内迁到河套地区与陕西、山西北部,同汉族杂居,开始向农耕定居生活过渡;北匈奴退居漠北,仍不时进攻东汉,阻隔东汉与西域的交通。东汉派窦固、窦宪两次出击,大败北匈奴。北匈奴政权瓦解,一部西迁远去,他们对东汉和西域的威胁至此解除。鲜卑族进入漠北,占据匈奴故地,逐渐发展成为又一个北方的强大游牧民族。

五、关于“张骞通西域”

张骞持节西去,以凿空西域道彪炳史册。本目的内容集中讲述了张骞通西域以及此后两汉与西域之间关系的发展。教师应对学生讲清:其一,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汉武帝时,西汉国力强盛。为了联络西迁的大月氏共击匈奴,公元前138年,张骞应募出使,历尽艰辛,到公元前126年,才回到长安。张骞是西汉政府开辟西域道路的第一人,他的勇敢坚毅精神为后世景仰。公元前119年,他再度出使西域,并派副使访问了一些国家,扩大了西汉的影响,西域各地和中原的政治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畅通,在世界古代各文明地区基本处于隔绝发展的情况下,意义尤为重大,促成了欧亚几个文明的汇聚。其二,西域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一些西域农作物引入中原栽培,西域的乐曲、乐器也传入内地,而井渠法等则由屯田汉军传到西域,丝绸、冶铁术还由西域西传中亚其他地区。其三,汉与西域政治联系加强。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西汉设置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治所在乌垒城。首任西域都护是郑吉。据《汉书·郑吉传》记载,他“数出西域”“习外国事”。西域都护以下设有副都尉、司马等属官,西汉中央政府对西域实施了有效的管辖。从此,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王莽统治时期,西域与内地的联系中断,匈奴势力乘虚而入。东汉明帝永平十六年(73),窦固击败北匈奴之后,又着手恢复与西域的政治关系,汉明帝派班超经营西域,东汉对西域的管辖又得以加强。

六、关于“西南夷和百越”

西南夷是秦汉时期对居住在今天云南、贵州和四川西南部的一些少数民族的总称。让学生了解,两汉时期西南夷的生活地区以及他们的基本状况,还应了解汉朝对西南夷地区的统治。

西南夷包括夜郎、且兰、滇等许多少数民族,有的从事农耕,他们与巴蜀联系密切,但他们的社会生活、习俗风尚多不相同。“西南夷”是秦汉时中原人们对他们的总称。汉武帝正式在这一地区设置郡县。西汉时,中央政府在这里的统治,就是郡守县令与当地首领王侯并存。这样,既加强了对当地管辖,加强了西南夷地区与内地的直接关系,又尊重了西南夷的习惯。东汉时期,夜郎、滇的文化有了明显发展。汉明帝又派人经营西南夷地区,巩固和扩大了汉朝的政治影响,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教师应简介百越的分布地区及其生产生活状况,以及西汉与南越的关系。讲授时,要突出百越的社会进步,与汉族之间的融合加强。

百越是生活在今天东南沿海和南方地区一些少数民族的总称。秦始皇征南越,曾在那里设置南海、桂林、象郡。因此,越人与中原地区的联系很密切。中原地区的铁器输往岭南。秦末,“豪杰叛秦相立”,赵佗“聚兵自守”,秦灭后“自立为南粤(越)武王。高帝已定天下,为中国劳苦”,承认了他称王的现实。南越始终与西汉保持着关市贸易。汉高祖也承认南越的治理成绩,他说:“前时秦徙中县(中原地区)之民南方三郡,使与百粤(百越)杂处。会天下诛秦,南海尉它(赵佗)居南方,长治之,甚有文理,中县人以故不秏(mào)减。”南越王后来称帝并进攻长沙郡。武帝时,南越的割据成为大一统局面巩固的障碍。元鼎五年(前112),武帝派兵进攻南越。次年冬,灭南越,在其故地设九郡,“自尉佗王,凡五世九十三岁而亡”。

七、民族及民族关系史是中国古代史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对其中有些问题不易理解。因此,教师在讲授时要把握好一些原则:其一,中华文明、中国历史是由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汉族和祖国境内的其他兄弟民族组成了中华民族,各族人民都为祖国的繁荣进步、文明昌盛,做出了贡献。其二,随着社会进步、生产发展、交通发达,各族人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频繁,经济文化的交流也不断加强,各族人民相互学习,共同发展,而且随着封建国家的日益富强,中央朝廷的政治力量逐渐深入边疆。这些情况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其三,中国古代史上的民族战争,是兄弟民族之间矛盾的表现,它与反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的性质完全不同。随着民族间交往与交流的发展,随着民族融合的不断加强,兄弟民族之间的矛盾、隔阂也就逐渐消除。战争是暂时的,统一、和平、兄弟情谊、共同发展,才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作为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环境中来,帮助教师在教学期间更好的掌握节奏。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教案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基础知识目标

与朝鲜的关系;与日本、越南的关系;丝绸之路。

二、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对两汉时期中国与朝鲜、日本、越南、安息、大秦等国交往情况以及当时这些国家历史状况的学习,培养和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归纳和分析中外历史知识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秦汉时期,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处于世界先进地位,在对外交往中,中华文明的影响不断扩大。

2.在两汉时期的对外交往中,中国的文化向外辐射,同时,中国人民也吸取和借鉴了外来的文明成果,发展了中华文明。

3.在世界的古代和中世纪,人类基本上处于隔绝状态,各国之间联系较少,但是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连接着当时世界的几个不同文明。这在中外古代和中世纪史上,意义尤显重大。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两汉与日本的关系;丝绸之路;汉朝与大秦的往来。

教学难点:中外交流中的相互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首先,回忆本章的引言,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秦汉的历史地位与当时世界各大文明区域历史发展的大致情况:

印度的孔雀帝国昙花一现,迟至公元4世纪才形成局部统一。而中国在秦亡之后出

现长达四百年的大一统繁盛局面。

古罗马和安息帝国雄踞地中海和西亚时,东亚屹立着强大的秦汉王朝。

公元1—2世纪,亚欧大陆古文明地区并列的4个帝国(东汉、贵霜、安息和罗马)

中,汉朝和罗马的历史地位尤其重要。

然后引入本节的授课,指出:汉朝在当时是空前强大,并开展了积极的对外交往。使得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日益扩展,突破了东亚的范围,开始走向世界,远及欧洲和非洲。

讲授新课:

一、与朝鲜的关系

1.两汉与朝鲜的密切往来

朝鲜与中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

战国纷争与秦汉之交时有许多中国人到朝鲜,朝鲜半岛南部的三韩(指马韩、辰韩

和弁韩)曾多次派人赴汉。

秦汉文化对朝鲜文化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辰韩就有“秦韩”之称。

2.中朝贸易的发展

朝鲜特产输入中国,朝鲜特产檀弓、文豹、果下马、班鱼皮等输入中国,

中国铁器、铜镜、漆器等输往朝鲜。

中朝经济贸易往来频繁,互通有无,对朝鲜的发展进步产生了影响。

二、同日本、越南的交往

1.日本的社会状况

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隔海相望的近邻。我国古代称日本为“倭”。

汉朝时,日本“分为百余国”。汉武帝时,日本有三十多个国家通过朝鲜半岛“使

译通于汉”。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中的小字部分,从《汉书·地理志》中初步了解日本的社会生活。

2.两汉与日本的关系

徐福浮海东渡的传说,在中日两国都是从古流传至今;

日本考古发现的一些工具、器皿的制作也有的同中国相似,两者相互印证。

汉武帝时,日本一些部族小国与汉朝已经有了通使关系;

汉光武帝时,倭奴国得赐印绶(汉赐“汉委奴国王”金印已出土)。

汉安帝时,倭国又遣使来汉。中国的铁器、铜器、丝帛传往日本,促进了日本生产

和文化的发展。

3.两汉时期的中越经济文化联系

越南与中国山水相连,联系更加密切。

中国从越南输入土特产和东南亚的珍稀物产,如越南的象牙、犀牛、玳瑁、珍珠等。

中国的铁器、农耕和水利技术传到越南,使越南的社会经济生活有了显著提高。

中越经济文化的交流,对两国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都有积极影响。

三、丝绸之路

1.丝绸之路的开通

西汉以前,中国的丝绸经西北各民族,少量地辗转贩运到中亚、印度等地。

张骞出使西域以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大量丝帛锦绣沿着通道不断西运;

西域各国的珍奇异物也陆续输入中国。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著称于

后世的“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的开通是划时代的重大事件,当时,世界各文明区域尚处于隔绝分散的状

态,交通工具也很简陋,丝绸之路却沟通了东西方的交通。

2.丝绸之路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

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以及铸铁术、井渠法、造纸术先后西传。

两汉之际,佛教也通过丝绸之路由印度经中亚、西域,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3.西南陆上丝绸之路

秦汉时期,西南有一条从四川出发,经云南,过缅甸,最后到达印度的丝绸之路。

西南陆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不仅加强了中原和西南地区的联系,而且为中缅、中印

的友好往来,创造了条件。

4.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

A.秦汉时期,一些商人船舶不惧风浪,很早就往来于中国与东南亚之间。

B.西汉中后期,汉朝政府派人远航,直抵东南亚和南亚,这就是“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的方向、大致航线与经过地区。

A.阅读课本插图《海上丝绸之路》;

B.了解海上丝绸之路从广东沿海港口出发,向西沿海岸线、印支半岛南下,绕过

今马来半岛、出马六甲海峡,到孟加拉湾沿岸诸国,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

斯里兰卡。

海上丝绸之路开通的意义。

A.加强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各国的关系,扩大了秦汉文化对外的影响。

B.从海路沟通了东、西方外交联系,拓展了中国、亚洲濒海地区、欧洲一些国家

的外交活动范围。

5.评价:

两汉时期,中国与西方之间的交通也日益发达,古代世界的东方与西方的几个文明

地区联系起来。

中国的丝绸驰誉世界,中国被称为“丝国”,中西交通线也被称为“丝绸之路”与

海上“丝绸之路”。

四、与西亚、欧洲的往来

1.汉朝与安息的交往

安息是地处丝绸之路中段的西亚大国,成为罗马帝国与汉朝之间的中转站,

安息利用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在汉朝与大秦之间贸易谋获其利。

2.汉朝与大秦的往来

汉朝与大秦(罗马帝国)之间都有直接交往的愿望。

公元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未果,166年,大秦安敦王朝遣使来到东汉,这

是正史中关于中国同欧洲直接往来的最早记载。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2673.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