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高考历史基础知识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教师要准备好教案为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帮助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所以你在写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考历史基础知识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分封制

①含义

又称封邦建国,周天子把一定的土地和人口,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②对象

同姓王族、异姓功臣、先代贵族

③内容

权利: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用人权、行政权、财政权、军事权)

义务: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2.宗法制

①含义: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

②实质:按血缘亲疏关系分配政治权利

③最大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即正妻所生的第一个子)

④宗法等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①严格的等级制度②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相结合

▲中央集权:指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全国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

(二)知道秦的统一和皇帝制度的创立,了解郡县制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含义,理解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对历史产生的影响。

1、秦的统一: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全国

2、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形成

①中央:皇帝制度的创立与三公九卿制

②地方:实行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

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3、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对历史产生的影响

这套政治制度基本符合当时社会经济状况及其发展要求,对于巩固国家统一、维护封建统治基础,促进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三)了解汉朝刺史制度、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基本内容,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1、汉朝:刺史制度

①目的:为了巩固国家统一,强化皇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②表现: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各置刺史一人,代表中央监察地方。

2、隋唐:三省六部制

结构

①三省:中书省(起草诏令)、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

②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作用

三省六部有明确的分工和职责,三省既合作,又相互牵制和监督。相权一分为三,分散了相权,加强了君权,进一步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3、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①在中央,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

②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

(四)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的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明朝:内阁制度的形成

①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

②明成祖(永乐帝):设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2、清朝设置军机处

①时间:雍正帝

②职权:军机大臣均由钦定,完全听命于皇帝,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

③影响: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军国大事皆由皇帝裁决,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3、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积极影响:①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

②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

③有利于民族的融合,

④有利于社会安定和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2)消极影响:①决策具有独断性、随意性,易出现失误;官吏唯上是从,助长因循守旧之风;官僚机构膨胀,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②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落后于西方。

③思想上的控制使科学和文化的发展严重的滞后。

相关阅读

2012届高考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基础知识梳理复习教案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的任务之一。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帮助高中教师在教学期间更好的掌握节奏。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高中教案内容吗?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2012届高考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基础知识梳理复习教案”,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2012届高考历史基础知识梳理复习教案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2讲汉代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考点搜索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①汉至元中央集权的发展②汉至元君主专制的演进③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①宰相制度的废除

②内阁的出现

③军机处的设立

1.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汉朝郡国并行制:

①情况:地方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王国,形成郡国并行制;

②危害:威胁中央集权的巩固。

(2)唐朝三省六部制:

①情况:中书省—掌决策,草拟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尚书省下设六部;

②特点:三省互相牵制,互相监督;

③影响: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3)元朝的中书省和行中书省:

①中书省是中央最高行政机关,直辖河北、山西、山东。

②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最高长官是平章政事,由朝廷任命,一般由蒙古贵族担任。

③影响行省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它是地方官制重大变革,成为中国省制的开端,影响深远。

2.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1)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①废丞相:明太祖朱无璋,正式废除;

②设内阁:形成—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明成祖选翰林院官员入值,内阁制度正式确定;

③性质—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2)清朝设置军机处:

①目的:最初是为了用兵西北,后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②时间:雍正时期;

③影响:标志君主专制制度发展至顶峰。

(3)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①积极: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②消极: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之风,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阻碍社会进步;清朝统治者却继承明制,把君主专制制度推各高峰,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1.汉朝到元朝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点析]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是我国封建社会基本的政治制度,它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制两个概念: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中央集权则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一切受制于中央。这样,这一制度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两个基本矛盾:中央和地方的矛盾,皇权和相权的矛盾。

下列对我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主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也”B.“别黑白而定一尊”

C.始终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D.是对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贡献

:本题易错选D,错因在于不能全面理解和客观地评价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解答此题要结合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分析各选项,A、B体现了封建君主专制的独断性和随意性,虽然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易于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造成很多的消极影响,但却是中国对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贡献。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会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明清时期随着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故C符合题意。

:C

2.对古代三省六部制的发展演变的理解

[点析]

(1)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步形成三省制,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唐代形成三省六部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三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等六部。三省长官为宰相,相互牵制,三省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相互合作与牵制,提高了行政效率。尚书省是中央最高行政机构。

(2)宋承唐制,但将中书门下省为最高行政机构,与枢密院对掌文武大权,合称“二府”。同时,增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这样削弱了宰相权力,强化了君权

(3)元代只保留中书省,取代以前的三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官,是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长官行使宰相职权。明初沿用中书省,由左右丞相统辖六部管理全国行政事务。明洪武十三年(1380)罢中书省和丞相,分中书省之权归于六部。自此,六部取代了三省六部之制,君主专制得以进一步加强。

唐代与元朝都在中央设立了中书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前者下设六部管理财政,后者为中央行政机构

B.前者掌管草拟和颁发诏令,后者则是行政机构

C.二者都是为了强化皇权的中央最高行政机构

D.二者都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本题易错选C,错因在于没有把握好唐代中书省和元代中书省的地位和职能。解答此题注意分析比较唐代中书省和元代中书省职能,然后逐项分析选项。A、C中关于唐代中书省的说法是符合唐代尚书省特点的,故排除A、C;D项说法属于明清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强化的特点。唐代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元代的中书省,取代三省成为最高行政机关,故B说法符合题意。

:B

3.对军机处的职能认识和理解

[点析]

清代军机处,清代官署名。亦称“军机房”、“总理处”。 雍正七年(1729),因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恐漏泻机密,始于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以为处理紧急军务之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十年(1732),改称“办理军机处”,简称“军机处”。军机处是清朝中后期的中枢权力机关,但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握之下,等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军机处在权力上是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而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不像正式国家机关的样子。军机处办公的地方不称衙署,仅称“值房”。清朝的军机处则纯粹是一个秘书机构,军机大臣只是提出建议、执行皇帝的决策,决策权都在皇帝。军机处的设立是清代中枢机构的重大变革,标志着清代君主集权发展到了顶点。

如果你到故宫参观,你可以在“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上发现这样的文字“军机处—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了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A.纵论军务,谋划战事B.辅佐皇帝,参与决策

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D.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本题易错选B,这主要是对军机处的职能特点理解有误造成的。清代军机处具有临时性、慎密性和迅速性等特点,军机大臣只有执行权而没有决策权,这表明了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解答此题结合材料中的“接折”、“见面”、“述旨”、“过朱”、“交发”等字样展示了军机大臣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的特点。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故D符合题意。

:D

1.(2010山东高考)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

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材料反映宋代原属宰相一职的行政、军事和财政权力相互分离,使之各自独立,三权都对皇帝负责,体现的是君权对相权的制约。A项与史实相背离;B项是清初军机处设置的影响;材料反映的是中枢权力机构的变动,D项与之无关。

答案:C

2.(2010广东高考)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唐代谏官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到宋代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加强,即从某个侧面说明了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A君权“不受制约”提法错误;宋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B排除;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向皇帝负责,C项也不对。

答案:D。

3.(2010江苏高考)柳宗元《封建论》载:“时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符合这一论断的历史时期是

A.秦朝B.西汉C.南北朝D.唐朝

:汉初在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故正确答案为B。

答案:D

4.(2010江苏高考)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浓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

A.征辟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指的是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出任高官,而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只能做地位卑下的小官。很显然造成这一状况的制度原因是九品中正制。

答案:C

5.(2010江苏高考)“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官”隶属于

A.宣政院B.中书省C.理藩院D.行中书省

:“土番”即吐蕃,也就是西藏地区。元朝在中央设立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

答案:A

6.(2010福建高考)《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

中书以付门下。或存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对此

理解有误的是

A.体现三省分权制B.完善中央监察机制

C.减少行政决策失误D.分做相权加强皇权

:正确理解题中材料的含义,唐朝的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分析各选项,A、C、D三项表述正确,B项表述错误,三省没有监察职能。

答案:B

7.(2010浙江高考)科举制是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下列各项中,确切反映唐朝科举制情况的是

A.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B.要求八股考试方式

C.分进士等科目考试D.要求应试士人熟读四书五经

:抓住时间信息“唐朝”和关键信息“科举制”。“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指的是九品中正制,人才由有名望的推荐官荐举,排除A项。采用八股考试方式是在明清时期,与时间信息不符,排除B项。四书为儒家经典,南宋学者朱熹将《礼记》中《大学》、《中庸》两篇拿出来单独成书,和《论语》、《孟子》合为四书,故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与时间信息不符,排除D项。唐朝科举制的含义就是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的制度,故正确答案为C项。

答案:C

8.(2010四川高考)历史学家陈寅恪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史实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完善科举程序②创立行省制度③强化文化政治④世俗文学兴起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本题关键词是是“数千载发展,在宋元到达一个新高度”,只有②项是元朝的创新,不合题意。科举制从隋朝产生,到宋朝在程序上分乡试、省试、殿试三级,并实行糊名法防舞弊。“文化政治”是指儒家思想作统治思想及“文人治国”,从西汉武帝以来就有这种趋势。世俗文学是指从从唐代传奇到宋元话本、宋词等。

答案:C

9.(2010北京高考)图6是一副古代北京地区的政区示意图。图中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实行于

A.西周 B.秦朝

C.汉朝 D.唐朝

:读图可知,信息有“涿郡”、“广阳国”、“上谷郡”等等,便可知道“郡国并存”,继而判断应为汉朝。西周实行分封,诸国并立;秦朝实行郡县制;唐朝前期是道—府(州)—县,后期是道—节度使—府(州)—县制。

答案:C

10.(2010全国2)14.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的文学总集《文选》在唐代备受青睐,宋初仍有“《文选》烂,秀才半”之说。这一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儒学丧失了独尊地位B.进士科主考诗赋策论

C.社会上书籍极为匮乏D.唐朝人喜爱南朝文化

:有机联系所学知识,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唐宋时儒学独尊的地位并没有丧失,故A说法错误;D项不能完全解释题干“宋初仍有‘《文选》烂,秀才半’”,故排除D;依据所学,较容易排除C;题干中的《文选》是一部诗文总集,唐代文学又和六朝文学具有密切的继承关系,唐朝时进士科考试增加诗赋内容,因而《文选》就成为人们学习诗赋的一种最适当的范本,宋初承唐代制度﹐亦以诗赋取士﹐《文选》仍然是士人的必读书,故其流行的原因就在于进士科主考诗赋策论,选B。

答案:B

11.(2009安徽高考)下列四图反应了安徽省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属行政区划的沿革状况,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③④②①B.②④③①C.④③①②D.①③②④

:通过观察图,并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可知,①是元朝②是唐朝③是西周④是秦朝

答案:A

12.(2009江苏高考)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

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

:此题考查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唐朝时期的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门下省掌封驳审议,中书、门下通过的诏敕,经皇帝裁定交尚书省贯彻执行,三省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故C项正确。

答案:C

13.(2009北京高考)北京孔庙(见图7)始建于元朝,院内碑林中现存3块元代进士题名碑。这些信息可以佐证元朝时期

A.科举制度开始形成

B.殿试成为科举定制

C.科举开始采用八股文体

D.统治者继承了中原文化

:解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元朝”、“进士”等有效信息限定词。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统一全国的政权。“进士”是科举制内容之一。A项所述开始于隋朝,排除。B项内容符合北宋史实,排除。C项是明朝坚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排除。故正确选项为D。

答案:D

14.(2009浙江高考)右图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地方机构示意图”,请依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

A.唐代B.宋代

C.元代D.明代

:B。本题考查学生从图片材料中获取信息解答历史问题的能力。宋代的地方行政机构设置为路、州、县三级,与题干图片相符合。另外,由图片中的“知州”、“通判”也可得出正确答案。

答案:B

15.(2009浙江高考)关于明代内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明太祖罢除丞相职务,设内阁制B.内阁成员的地位和权势有过提高

C.内阁正式成为统率六部百司的机构D.司礼监最终取代了内阁

:B。设置内阁制的是明成祖朱棣,A项错误。内阁设立之初以官位较低的官员入午门内的文渊阁当值,后来入阁官员的权势和地位逐渐提高,B项说法正确。内阁不能统率六部百司,C项错误。明代以司礼监的太监牵制内阁,取代之说不符合史实。

答案:B

16.(2009广东高考)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A.战国时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

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

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利牵制体系

D.明初废除丞相,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在中国古代,皇权和相权是一对不断斗争的矛盾,总的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消弱,元朝时丞相权势过重,因此明朝初期废除丞相;清初军国机要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皇权受到限制。因此D项正确。

考点分析: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君主专制制度的不断强化的内容。

答案:D

17.(2008山东基本能力测试)下列词句①休养生息②杯酒释兵权③犯颜直谏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⑤“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可以作为萧何、魏征、赵普、范仲淹、王安石等五位中国古代宰相小传的关键词句,应的排序是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②⑤④C.①③②④⑤D.③①④②⑤

:C。本题属于容易题,侧重于对文史基础知识的考查记忆。

答案:C

18.(2010上海高考)

皇权与相权

自秦朝以后,皇帝为了集中权力,不断削弱相权。唐朝曾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行使宰相职权;清朝又以满汉大学士等出任军机大臣.主持全国军政要务。

问题:(10分)

(1)下图反映了汉、唐,明、清四朝中枢的演变过程。按示例完成空格。(6分)

(2)从上述材料中归纳出皇帝集权的两种方式及其作用。(4分)

解析:⑴问根据所学知识作答。注意按照朝代的先后顺序填写。

⑵问通过分析汉、唐、明、清四朝中枢结构的异同来归纳。

答案:(1)答案1:内朝或中朝;三省六部制或三省制;内阁制度或内阁。(6分)

(2);一种是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以成决策核心,另一种是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职,以形成相互牵制。

答案2:归纳出两种方式,但对作用的描述只是题干的同义反复。(2分)

;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以加强皇帝权力;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职,以削弱相权。

19.(2008全国Ⅰ)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唐代科举取士,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

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

初试二试三试

明经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口答诸经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

进士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作诗、赋、文各一篇作时务策五道

——摘编自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等

⑴在唐代明经、进士两科考试中,为何进士科“其得人亦最为盛焉”?(6分)

⑵指出唐代科举取士与中世纪英国官员选用的主要区别。(10分)

答:(1)明经科侧重对经义的记忆和解读;进士科侧重对文学素养和处理时务能力的考查,更有利于选拔人才。

(2)公开考试,择优录用,考生来源广泛;主要由国王遴选,对象是国王的亲信和随从。

一、选择题:

1.“汉承秦制”,亦有创设。以下属西汉创设的制度是A.什五连坐B.郡县行政C.刺史监察D.皇权独尊

:选C。项刺史制度是汉武帝创立的。A、B、D在这之前早已有之。

1.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

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

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

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D.君主不应实现专制统治

:选A。关键词“百司商量,宰相筹划”集中体现了处理全国政事时的态度,符合材料意思的只有A。

2.宋太祖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建设作出的最主要贡献是

A.实现了国家的大统一B.建立了完备的监察制度

C.削夺了地方节度使的兵权D.较好地解决了中央和地方的矛盾

:选D。A项错,北宋只是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并未完成国家的真正统一。B项也错,因为秦汉时期已经建立了完备的监察制度。C是D的表现。

3.中国古代吏治腐败时会出现以钱买官的现象。“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就是对这一现象

的揭露。这句话所反映的情况发生在

A.秦代B.汉代C.唐代D.宋代

:选D。材料中的“通判”是北宋设立的。故答案为D。

4.在某一学校的一节历史课堂上,学生这样表演皇帝处理朝政的情景:

①“三公”坐着在议事,各自对自己所管辖的事情提出自己的处理意见。皇帝只是听取三人的情况汇报,当意见相左时,大臣可与皇帝据理力争。

②皇帝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他把想法告诉中书省,然后由中书省起草一份文件,交由门下省审核,门下省官员认真审核后,认为还有不合理之处,于是将之驳回,由中书省再次请皇帝略作修改。当门下省再次审核通过后则交给尚书省,尚书省再按事情所属部门交给六部办理。

请回答:剧本①、②分别反映的情况最主要代表的是什么朝代的中央官制

A、秦朝、汉朝B、汉朝、宋朝C、秦朝、唐朝D、唐朝、元朝

:选C。①是三公九卿制,②是三省六部制

5.《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

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引文认为,君主应当

A.施行“仁义”和“王道”B.强化君主专制

C.深入民间体察民情D.加强对中央与地方官员的监察

:选D。注意提取材料信息“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意思是对官吏无论是远近都要加强控制。

6.“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

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这是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下列哪一制度的评价

A.推恩令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选D。根据材料“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可知,所评价制度为科举制。

7.某同学在读《元史》时发现一位理财“专家”阿合马,他曾任职于中书省,他想知道中书省的职能相

当于唐朝的

A.中书省B.尚书省C.门下省D.户部

:选B。元代以中书省总领百官,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故其职能相当于唐朝的尚书省。

8.国学大师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提到汉唐的宰相制度时说:汉宰相采用领袖制,而唐代宰相

则采用委员制。唐初到唐玄宗前期,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少时七八人,多时十七八人,但到了唐玄宗后期,却先后出现了宰相李林甫和杨国忠专权的局面。从唐初宰相实行委员制到唐玄宗后期出现的领袖制,反映的实质是

A.相权一定程度上得到强化,皇权有所削弱

B.皇权得到加强,相权遭到削弱

C.行政运作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D.唐初皇权专制下的有限民主被终止

:选B。 唐朝初年三省宰相相互牵制,分工合作;唐末领袖制的出现反映出相

权的进一步削弱,皇权得到加强。

9.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

A.战国时期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

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

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力牵制体系

D.明初废除宰相,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选D。从秦到清,君主专制不断强化,这是常态。所谓特殊情况则是指受到限制或制衡。清代

议政王大臣会议集体决策,对皇权形成极大限制。故D项符合题意。

10.近年来,以历史为题材的电视剧持续热播。下列场景在历史剧拍摄中不应出现的有

①《封神榜》中烽火戏诸侯②《汉武大帝》中卫青出任枢密使

③《大宋提刑官》中内阁首辅专权④《康熙大帝》中军机大臣跪奏笔录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选D。《封神榜》主要反映的是商朝、商周之交的历史,而烽火戏诸侯是西周时期的,故①错误;枢密使在北宋时期才出现,故②错误。内阁在明朝出现,故③错误。军机大臣在雍正帝时出现,故④错误。

11.考察我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如果从社会形态来说,可以划分为奴隶社会政治制度和封建社会政治

制度;如果从政治体制来说,可以划分为分封制和中央集权制(如郡县制);如果从权力系统来说,可以划分为血缘集权统治和政治集权统治。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不包括

A.王位世袭B.等级森严C.有浓厚血缘色彩D.中央高度集权

:选D。中国古代早期是指以夏商西周等朝代为代表的奴隶制时期。中央集权制是秦朝建立的,不属于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

12.《明神宗实录》载:“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

之威灵。”这说明:

①明朝内阁阁臣只是顾问,不是宰相,阁臣权力大小取决于皇帝②明朝内阁的设置反映了中央集权的加强③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④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选C。②是皇权加强的表现。

13.据清《养吉斋丛录》载:凡军机大臣只准在军机处输本日所奉谕旨,部院稿案不准在军机处输,司员

不准至军机处启事,军机章京办事处(章京系专职办事官员)不许闲人窥视,王以下及文武大臣不准至军机处与军机大臣谈论。这是说军机处

A.效率高B.机构干练C.保密性强D.决策权有限?

:选C。从材料看关于“不准”的许多规定可以反映出军机处保密性强。

14.帝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

巨细,朕必躬自断制。”为此他开始设置了

A.内阁B.议政王大臣会议

C.南书房D.军机处

选C。依题意皇帝因事物繁忙而增设机构。A内阁是从殿阁大学士演变而来,不是开始设置的;B是清入关之前就已经设立;D是为用兵西北而设。故选C。

二、非选择题:

15.(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法国史学家布罗代尔云:“今日学者已不再以(研究历史与气候变迁之间的关系)为笑谈。晚近历史学家与气象学家之研究,明示气温、气压与雨量曾不断变化,一遇变化辄影响及于树木、河流、冰川、海拔,以及稻米、玉米、橄榄、葡萄,以及人畜之生长。”

——布罗代尔《文明与资本主义》第一卷

材料二科学家竺可桢通过研究中国五千年来气候之变化,指出中国16世纪后半叶趋于寒冷,至17世纪最冷。自天启6年(1626年)至崇祯13年(1640年),气候益转严厉,自然灾害频繁。

材料三明末各地灾情情况选登

崇祯元年(1628年)

自四月至七月不雨,八月恒雨,霜杀稼,冬大雨雪、木冰,岁大饥。陕西饥,延巩民相聚为盗。

崇祯5~7年

京师饥,御史龚廷献绘饥民图以进

崇祯13年(1640年)

两京、山东、河南、山西、陕、浙旱蝗。河南北数千里,白骨纵横,民父子相食。

——据(《明史》等资料汇编

材料四……内城陷。帝(崇祯)崩于万岁山,王承恩从死。御书衣襟日:“朕凉德藐躬,上千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

——《明史》卷二十四

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表明了布罗代尔怎样的史学观点?(2分)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自然环境变化对明朝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3)崇祯皇帝认为明朝灭亡与“天咎”相关,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政治观?(2分)

(4)自然灾害是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试结合明朝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分析说明自然灾害与明朝灭亡之间的关系。(4分)

分析:(1)材料一主要涉及了环境变化(气温、气压与雨量)的影响;(2)根据材料信息可从造成的自然灾害、对社会生产的影响、对阶级矛盾的影响、饥荒的出现等角度进行提炼;(3)注意与儒家思想的联系;(4)从政治上君主专制的腐败、经济上自然经济的脆弱性等角度进行分析说明。

参考答案:(1)肯定了地理环境(自然环境、气候)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2分)

(2)自然灾害频繁,饥荒严重,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阶级矛盾激化。(4分)

(3)天人感应,君权神授。(2分)

(4)君主专制统治,政治黑暗腐朽,不能有效抵御、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害。(2分)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小农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薄弱(1分)。因此自然灾害导致了明朝社会矛盾激化,政局动荡。(1分)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通史概要:
中国古代史始于170万年前,止于1840年鸦片战争前,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历史。
距今约170万年前,中国就有人类居住,进入原始社会。公元前21世纪,中国进入奴隶社会,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经过商朝的发展,西周时期,我国的奴隶社会进入繁荣阶段。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变革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
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和多民族中央集权和封建国家,并开创了一系列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汉代封建制度得到进一步巩固。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政权分立与民族大融合时期。隋朝统一结束长期分裂割据,隋唐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呈现繁荣的局面,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制度有新的建树。五代辽宋夏金元,中国的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明清之际,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加强,中国封建社会渐趋衰落。
初中新课标中和本章内容相关联的内容主要在七年级(上)、(下)册。初中新课标简单涉及本章内容相关联的内容有:世袭制,商鞅变法,秦朝的皇帝制、郡县制和秦朝的疆域,西汉王国问题的解决,元朝的行省制度,清朝的内阁、六部、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军机处;初中新课标没有涉及但高中新课标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如下:西周的宗法制,秦朝的中央政权组织和地方政治制度,魏晋南北朝时的政治制度,隋唐时的三省六部制,宋朝的政治制度,明朝的废丞相设三司、设内阁,清朝君主专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课标要求:
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秦统一六国与秦朝疆域,秦汉中央官制的构成和特点,郡县两级制,焚书坑儒和挟书律。
(2)、过程与方法:阅读历史材料和从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秦朝统一在中国历史上重大进步作用,培养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情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长时期的特点,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教学课时:1、5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三要素:皇帝制度的确立,地方上推行郡县制,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一套完整的官僚体系)
难点: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建议:
(1)、本课内容丰富、充实而课时较紧张,因此在整体设计本课教学过程和课时分配上,都应突出重点,详略得当。“海内为郡县”和“秦汉时期的官僚机构”两目是教学重点。正确区分“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两个概念:“君主专制”指的是国家政权的主宰和中央决策方式,即皇权至上、皇帝独裁;“中央集权”指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中央控制地方、地方服从中央。
(2)、第一目“六王毕、四海一”,主要讲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及其后继续开疆拓土的情况。一是北伐匈奴,收复河套地区;二是南征百越,统一岭南地区;三是将西南夷纳入版图,秦王朝在这些新征服地区设置郡县进行行政管理,并兴修水利工程和交通路线,发展经济,加强边境与内地的联系,巩固统一。数学中应充分利用课本中的秦朝的疆域图来讲解秦朝开疆拓土的情况。
(3)、第二目“海内为郡县”,介绍了秦朝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的确立及其主要特征。首先应指出郡县的出现并不是从秦朝开始,而是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出现。关于分封与郡县之争只要了解两派的代表人物即可,重在引导学生探讨为何李斯的主张和郡县制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郡县制与分封制比较,主要判别有两点:一是直属中央,二是长官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这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汉初在地方实行分封与郡县并行,到汉武帝时削除地方割据,使“大一统”政体更为巩固。
(4)、第三目“秦汉时期的官僚机构”,讲述秦王朝中央政权组织的构成及其职能。教材对于秦朝的中央官制采用了“三公九卿”的说法,要求学生掌握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和主要职能,至于九卿及其主要职能不要求学生完全掌握,能大概了解即可。朝议制度是秦王朝政治的一大特色,既要指出其可集思广益的好处,也要点明其局限性。
(5)、第四目“挟书律”,主要讲述秦王朝实行思想专制的情况。秦王朝的思想专制措施主要有两条:一是焚书坑儒,二是挟书律。要点明秦朝实行焚书坑儒与挟书律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思想上的统一来达到政治上巩固统治的需要。教学中可结合教材中的“学习思考”:如何评价秦朝的“挟书律”?来分析挟书律的实质,根本目的及其作用。

2017届高考历史知识专题: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考纲要求] (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3)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考点1 古代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

知识主线

时期核心考点史料实证

原始社会禅让制:原始社会末期统治者把首领之位让给别人。1.“及禹崩,虽授益……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吾帝禹之子也’。”

史料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答案 夏朝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2.《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

材料反映了哪种政治制度?

答案 分封制。

3.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人的……”

贾母的这种思想受到哪种因素的影响?

答案 宗法观念。

夏朝王位世袭制:政治权力由“传贤”变为“传子”。

商朝方国联盟:商王对各地方方国控制能力有限。

周朝(1)分封制:为巩固统治,周王把亲族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加强了王权,形成了等级序列,统治效果加强。

(2)宗法制:规定嫡长子继承制,“家国一体”,调整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强化了王权。

(3)礼乐制: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

归纳总结 夏商周时期是中华民族早期政治文明的形成时期,夏朝时期,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王位传子制度正式开启。商朝时期形成方国联盟,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有限。西周时期,周王利用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的手段确定了一套严密的体系,统治效果加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混战,分封制、宗法制逐渐瓦解。

1.理解“家国同构”

(1)“家国同构”,即家庭、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共同性,是宗法社会的显著特征。

(2)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嫡长子世袭王位,是君主,也是宗族的大宗。其他诸子分封为诸侯,是臣子,也是宗族的小宗。

(3)“家”是小“国”,“国”是大“家”。“家国同构”体现了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的融合。这种借助血缘人伦关系来治理国家的政治模式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

2.用唯物史观理解宗法制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1)宗法制促使“忠”“孝”观念深入民心,造就了中华民族“国”与“家”密不可分的观念。

(2)受宗法观念的长期熏陶,国人养成了谦和忍耐、温良恭敬、勤劳俭朴的社会美德和尊老爱幼、兄弟相亲的社会公德。

(3)宗法制还影响着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例如:重男轻女;修族谱;后代继承父亲的“姓氏”。

(4)宗法制中“道德专制”“男女不平等”“等级观念”“自律盲从”等成为民族进步和发展的瓶颈。尤其是道德专制导致了国人重人治轻法治,严重阻碍了中国近代以来的民主法制进程。

3.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贵族政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结构。

(2)地方分权:各诸侯国有相对独立性,尚未形成中央高度集权。

(3)等级森严: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大宗、小宗之间存在严格的政治隶属关系。

例题 (2016新课标全国丙卷文综24)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问题诊断审题时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语句:“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说明周代的青铜器铭文与商代相比,更加重视历史的传承,答题时,要把题干中的这句话与“历史传承”联系起来。

方向研判近年来的高考题越来越注重能力的考查,题干材料只是提供了一些与所学知识相关的东西,联系并不大,考生不能凭借记忆回答,要基于对材料的理解回答。对于本题,只需把握住关键语句与选项的联系,即可做出正确选择。

答案 B

1.(立意:关注生活中的历史)以下对右图所示邮票《燕侯盂》内容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中国人民邮政”的字体系甲骨文 ②它反映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历史事实 ③此盂象征着燕侯的政治权力与地位 ④该青铜器由私营作坊精心制作而成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 B

解析 图片中“中国人民邮政”的字体为篆体,故①错误;《燕侯盂》中的“燕侯”一词说明了当时实行了分封制,故②正确;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往往是权力的象征,故③正确;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都为官营手工作坊制造,故④错误,选择B项符合题意。

2.(立意:山东历史文化的渊源)山东素有“齐鲁之邦”之称,这与西周的分封制有关,但山东的简称是鲁,而不是齐。关于是鲁不是齐的原因,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A.鲁国的历史更为悠久

B.受宗法制正统观念影响

C.因孔子受到历代推崇

D.由分封制等级体系决定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鲁国和齐国历史基本相同,故A项错误;鲁国是姬姓王国,齐国是功臣,山东简称鲁而不是齐的原因是受到宗法制的影响,故B项正确;孔子受到历代的推崇与此题无关,故C项错误;分封制的等级体系与此题无关,故D项错误。

3.(立意:周代政治制度的作用)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谈及周代的某制度时说:“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于天,争乃不生。”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A.该制度是指周的分封制

B.该制度带有神秘色彩

C.所谓“天”就是天理

D.该制度有利于秩序稳定

答案 D

解析 材料“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于天,争乃不生”所提及的制度是指宗法制,故A项错误;宗法制带有血缘色彩,不是神秘色彩,故B项错误;“天”是指决定嫡庶身份的天命,不是指天理,指C项错误;“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于天,争乃不生”大意是说这件事情是由天定的,于是都很服气,不易产生纷争,如果说是由人定的,就会起纷争,这说明西周宗法制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故D项正确。

考点2 古代中枢权力体系的变化

知识主线

时期核心考点史料实证

秦朝皇帝制度:皇帝总揽一切军政大权、皇位世袭。三公九卿制: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分掌行政、监察和军事,下设诸卿负责具体事务,三者相互配合牵制,便于皇帝集权。1.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死得悲壮。”

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什么?

答案 统一全国,建立中央集权制。

2.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说:“魏晋以来,中书、尚书之官始真为宰相,而三公遂为具员,其何故也?盖汉之典事尚书、中书者,号为天子之私人。”

材料所反映的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什么问题?

答案 君主权力的加强。

3.据《宋史》记载:“宋初,循唐、五代之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中书、密院既称‘二府’,每朝奏事,与中书先后上殿。”

“二府”设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答案 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4.“成祖即位……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

这说明内阁实际上是什么机构?

答案 皇帝的内侍机构,秘书机构。

汉朝中朝:汉武帝时重用身边的侍从建立中朝,与原来的三公九卿合称中外朝,削弱相权。

隋唐三省六部制:中书、门下,尚书三省长官均为宰相,既分工明确,又相互牵制,分散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尚书省下设六部,具体执行国家事务。

朝二府三司制:二府指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分掌行政和军事。三司分管财政,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相权。

元朝中书省:最高行政机关,其长官行使宰相职权;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

明朝废丞相:明太祖废丞相,亲掌六部,设殿阁大学士协助处理政务;内阁:明成祖设立,它是皇帝的内侍机构,皇权加强。

清朝议政王大臣会议:清初国家大事的决策机构;南书房:康熙时为了对抗议政王大臣会议设立;军机处: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大臣只能跪奏笔录,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归纳总结 秦朝创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开创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从贵族政治走向官僚政治,逐渐摆脱了血缘政治模式。从秦汉至明清,中枢权力体系几经变化,从三公九卿制发展到三省六部制,废丞相、设内阁及军机处,体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的趋势。

1.三省六部制的特点

(1)相权三分:中书省制定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这样既可以互相制衡,也能分工合作,从而提高了行政效率。

(2)职权分明: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一切政令从起草(中书省)、审核(门下省)至执行(尚书省),都经由三省处理。

(3)节制君权: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可弥补君主才干的不足。

2.皇帝削弱相权的主要方式

在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中,总的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皇帝削弱相权的主要方式有以下两种:

(1)分割相权。把相权一分为二(一分为三或更多),使之相互牵制,从而保证皇权的独尊。

(2)转移相权及其机构。权力转移的总趋势:在决策过程中,相权由离皇帝身边远的人(外朝或外廷的大臣)向皇帝身边的人(内朝或宫内的侍臣、宦官)转移,即由远及近(或由外到内);在执行过程中,相权由内朝(宫内)向外朝(外廷)转移,即由内向外。

3.全面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影响

(1)积极作用

①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

②国家可以组织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大规模的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③有利于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发展,促进了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2)消极影响

①政治上:君主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这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民主思想受到压制和打击。

②在思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钳制了思想,压抑了创造力,阻碍了科技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

③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妨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④是中国长期停滞于封建社会的重要政治原因。

例题 (2016新课标全国乙卷文综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问题诊断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找到题干中的逻辑关系:“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意思是如果君主出现过失,史官一定会记录在史册之中,反映了宋代的重史传统,这也正是“我所以不乐也”的原因。也就是说,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本题迷惑性较大的选项是D项,它属于“偷换概念”:材料只是表述宋太祖担心自己有误失会遭史官记录,不是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方向研判全国卷试题最大的特点是依据题干所给材料解答问题,根据题干推敲即可,不要过分依赖所学知识。同时迷惑选项的设置,往往通过“偷换概念”的方法,考查考生在极度紧张的高考中能否保持清醒的头脑,去伪存真。

答案 A

1.(立意:透过最高统治者尊号的变化看本质)据《中国史纲》,春秋时人主的最高尊号是王,天神的最高尊号是帝。战国中期后,诸侯称王,人主的尊号只好为帝,原为光大之义的“皇”字称天神。到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后,他自称为“始皇帝”。人主尊号的这些变化反映了()

A.借助于天王加强统治

B.人主权力不断加强

C.地方势力左右人主尊号

D.人主尊号的变化与社会转型相适应

答案 A

解析 由材料内容可知,处于春秋战国乃至秦朝时期的统治者用对神的称呼的词语来作为自己的称呼,这是借助于天来加强统治的一种体现,故A项正确;材料仅仅体现了统治者自身称谓的一种变化,没有体现权力不断加强,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地方势力,故C项错误;人主尊号的变化和社会转型相适应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

2.(立意:客观认识北宋中枢机构变革的利弊)“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三司宽财以救民困者,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对此理解最为准确完整的是()

A.北宋财政入不敷出,出现积贫局面

B.北宋政府机构重叠,形成冗官局面

C.北宋分散削弱相权,产生严重弊端

D.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答案 C

解析 依据材料“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可知此题目不是单独强调财政收入问题,重在强调三者关系,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可见强调的是三者之间关系,不是冗官问题,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故财已匮而枢密

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三司宽财以救民困者,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可知北宋分散削弱相权,产生严重弊端,故C项正确;依据材料“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不在中书也”可知行政效率低下,故D项错误。

3.(立意:认识明内阁制的特征)在谈到明朝内阁的作用时,有学者指出:“内阁成员犯不着为了皇帝去得罪其他文官,事实上他们也没有这个权力。没有宰相的权力和地位,却要承担宰相的罪责,去充当皇帝的挡箭牌、替罪羊,这是任何明智的人都不会去做的事情。”这意在说明内阁的设立()

A.直接导致了皇权削弱

B.不利于政府机构间的协调与监察

C.加强了对百官的监察

D.弥补了明太祖废丞相带来的弊端

答案 B

解析 内阁属于皇帝助理机构,不能对皇权形成制约,故A项错误;材料中“内阁成员犯不着为了皇帝去得罪其他文官”“去充当皇帝的挡箭牌”的信息说明内阁为了保护自己不愿承担责任,即不利于政府机构间的协调与监察,故B项正确;材料中明显体现内阁官员懈怠,故C项错误;材料中说明内阁的设立明显出现官浮于事的现象,并不能弥补丞相被废除之后的职能缺失,故D项错误。

考点3 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沿革

知识主线

时期核心考点史料实证

秦朝郡县制:秦朝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的基础。1.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至秦汉时期……一切贵族家庭都倒下了,原本只有一个家,此刻变作了国家。”

答案 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

2.历史学家黄仁宇在论及西汉的统治政策时写道:“新朝代遇到的第一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

这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是指什么?为解决它带来的社会问题,汉武帝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答案 郡国并行制。实行推恩令。

3.许有壬在评价行省制度时指出:“世皇宏规远模,立中书省总于中,分省厘于外。行省遵成宪以治所属,决大狱质疑事皆中书报可而后行。”

其反映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答案 行省制的设立,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汉朝郡国并行制:汉初实行这一制度导致王国问题产生,出现“七国之乱”。

推恩令:汉武帝推行该措施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

唐朝节度使:唐中后期大量设置节度使,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宋朝通判:由文官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将地方上的权、钱、兵收归中央。这些措施改变了藩镇割据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从宋代开始,中央确立了对地方的优势。

元朝行省制度:它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

明朝废行省,设三司:将地方权力进一步集中到中央。

这里的家国变化主要反映了秦汉时政治上的哪一变化趋势?

归纳总结 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变革与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这一对矛盾紧密相连。变革地方行政制度的初衷往往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从秦朝开始,地方行政制度经历了从郡县制、郡国并行制到行省制、权分三司,体现了地方势力不断衰落,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

1.分封制、郡县制和行省制的沿革

制度与中央政府的关系作用和影响

分封制诸侯国相对独立,并且权力和地位可以世袭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一些积极作用,但容易形成割据势力,破坏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

郡县制郡、县是中央政府下属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县长官都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不仅在当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调整和补充,其积极作用愈加明显

行省制行省是地方行政机构,其行政长官对中书省负责

(1)由分封制到郡县制,主要反映了官吏任用原则由宗法血缘关系到行政任命的变化,是政治改革的一大进步。由郡县制到行省制的变化,主要反映了行政区划的变化。

(2)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从分封制、郡县制到行省制,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郡县制在否定分封制的基础上得以确立和发展,对后世影响深远。行省制有利于各族人民交流和国家统一,使中华民族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为我国明清以后的地方行政区划奠定了初步基础。

2.中国古代中央加强对地方管理演变趋势

(1)由分封制到郡县制,反映了地方官吏任用原则由宗法血缘关系到中央行政任命的变化,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的完成。

(2)从郡县制到行省制度,反映了地方管理方式由中央垂直管理向中央派驻管理的转变,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地方权力日渐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

3.汉至元中央对地方管辖的特点

(1)分化事权,相互牵制,如北宋文官知州通判制。

(2)划分适当的行政区域,如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3)加强对地方的监察,如汉朝设刺史,北宋设通判。

(4)中央直接掌控地方的部分权力,如北宋将地方财政收入的大部分收归中央。

(5)实行一些特殊的管理制度,如汉武帝的“推恩令”。

例题 (2016新课标全国乙卷文综27)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问题

诊断本题解答的关键是能够统筹全局,前瞻后顾,理解“这一变化”前后的情况。“变化”之前是:地方废行省,设三司,三司直属六部;变化之后是:皇帝派遣的巡抚成为三司之上的最高行政长官。很显然,从权力的分散到权力的相对集中,有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

方向

研判考查解读材料的能力实际上是全国卷一直追求的方向,解题中,我们要始终相信,高考题中没有废话,所给的材料都是信息,要基于这些信息回答问题。本题最后的设问是“这一变化”,找到变化前后的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就找对了命题者的意图,做到了“对症下药”。

答案 B

 

1.(立意:封建与郡县的优劣)顾炎武认为:“知封建之所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敝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材料表明其主张是()

A.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B.郡县制避免了分封制的弊端

C.应重新恢复分封制

D.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答案 D

解析 题干中的“封建”指的是封邦建国,即分封制,而不是封建制度,因此反对封建君主专制与题干无关,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可知郡县制依然存在弊端,不能实现大治,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可知不能重新恢复分封制,故C项错误;依据材料“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可知作者强调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天下才能大治,故D项正确。

2.(立意:从史料记载理解北宋的通判制度)《宋史职官志》载:宋代通判由皇帝直接委派,被视为“州郡最要之任”,“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并且还有一个职责:“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刺举以闻。”由此可见,宋代通判()

A.兼有地方行政权和垂直监察权

B.拥有对地方守臣的领导权和司法权

C.资料不可靠,通判只在唐朝存在

D.单独掌握地方军政财权

答案 A

解析 宋代通判对地方军政、财政以及司法事务“可否裁决”,拥有地方行政权,同时对地方官的政绩“得刺举以闻”,拥有垂直监察权,故A项正确;通判与地方守臣相互制约,而且还有监察权,故B项错误;通判在宋代出现,故C项错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通判不可能单独掌握地方军政财权,故D项错误。

3.(立意: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史料观点)《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七三称:(元代)行省“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据此可知,元行省()

A.军国重事,无不领之B.辖区广阔但权力不大

C.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D.行使权力受中央节制

答案 D

解析 材料不是体现行省的权力,而是其权力受到节制,故A项错误;元代行省的权力大,故B项错误;行省“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指的是行省制下牵制地方重臣,防止其割据一方,表明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故C项错误;尽管行省权力很大,但受中央政府节制,故D项正确。

4.(立意:综合考查古代中国地方体制的演变)地方行政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郡县官吏统统由享受俸禄的职业官僚担任,任免权集中于中央。……郡守掌行政,郡尉掌军事,郡监御史掌监察。……郡县官必须服从朝廷的统一调动。官员调任官职,不得携带旧部属吏。每年正月“大课”,中央考课郡守,郡守考课县令长。

——李治安主编《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

材料二 西周的封建是层层分封,而汉代封建只有一层分封,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每个王国领有三四郡、五六郡不等。除了诸侯王以外,刘邦又分封萧何、张良等一百多位功臣为列侯,建立侯国,这些侯国的地位与县相当,但直属中央。因此,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并没有完全回到西周封建的道路上去。——摘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三 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行省官员通常由左丞相、平章、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秦朝郡县制度的主要内容。

(2)据材料二,指出汉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说明“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的理由。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为什么说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认识。

答案 (1)内容: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命;郡县官员分工负责;郡县官吏须服从中央统一调动;定期实行分级考核。

(2)制度:郡国并行制。理由: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侯国直属中央。

(3)原因:行省拥有大权,但受中央节制;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集体议事;中央寄部分权力于行省,借行省集权中央;部分地方由中书省直接管理。

(4)认识: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在继承中不断变革;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关系需要妥善处理。

解析 (1)从材料一中“任免权集中于中央”得出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命;据“郡守掌行政,郡尉掌军事,郡监御史掌监察”得出郡县官员分工负责;据“必须服从朝廷的统一调动”得出郡县官吏须服从中央统一调动;据“每年正月“大课”,中央考课郡守,郡守考课县令长”得出定期实行分级考核。

(2)第一小问从材料二中“汉代封建只有一层分封,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可看出是郡国并行制;第二小问从材料二中“汉代封建只有一层分封”“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侯国的地位与县相当,但直属中央”等几个角度说明即可。

(3)从材料三中“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来概括,并结合所学,从秦汉以来的中央集权演变线索、行省制概念等几个角度回答即可。

(4)必须综合以上材料谈,根据问题(2)“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问题(3)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可知制度的继承和发展;从材料中“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来概括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考点4 古代选官制度的不断成熟

知识主线

时期核心考点史料实证

夏、商、西周

开始:夏商时期

衰落:春秋战国时期世官制

(1)内容:选官范围限定为贵族,由贵族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

(2)影响:推动了奴隶社会的发展1.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

材料主要反映了什么现象?

答案 察举制的弊端。

2.马克斯韦伯说:“此一制度导致候补者互相竞争官职与俸禄……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

文中的这一“制度”是指什么制度?

答案 科举制。

3.美国当代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统治中国的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

这种管理的有效性有哪些?

答案 提高了官员素质,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战国、秦朝和汉初

开始:战国

发展:秦朝

衰落:汉初军功爵制

(1)内容:按照军功大小授予不同爵位,商鞅变法,实行二十等爵制

(2)影响:有利于国家选拔军事人才,满足了国家统一的社会需求

两汉

开始:西汉

衰落:东汉末年察举制

(1)内容:官吏察访适合的人才向中央举荐,官吏任免权最终由中央掌握

(2)影响:在实行之初,按人口比例举“孝廉”,并加以考试选用,给中小地主阶级及其他社会阶层提供了参政机会

魏晋南北朝

创始:曹魏

发展:两晋

衰落: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1)内容:中央选择德才兼备的官员兼任原籍中正官,查访本州士人,然后依据品行、门第等将士人评列九品,作为中央选官的依据

(2)影响:推行初期,评判人才综合考虑门第和才能,起到了选拔人才的作用;后期,看重门第,沦为士族垄断仕途的工具

隋、唐、宋、明、清

产生:隋

确定:唐

发展:北宋

衰落:明清科举制

(1)内容:废除九品中正制,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吏

(2)影响:有利于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手中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归纳总结 从汉代察举制到魏晋九品中正制再到隋唐科举制,中国选官制度日趋完善,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提高了官员素质,推动了中华帝国走向繁荣。

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评价

(1)“世官制”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胄子弟继承祖上的权位。此选官制度使官吏来源被贵族垄断,不利于有用人才的选拔。

(2)“察举制”虽在当时看来比较完善,但各方面都体现出封闭的特征。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权操于上,百姓不得参与,民意无从体现。

(3)隋唐以后实行的“科举制”虽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提高了行政效率,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看,也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它是一种文化专制,到明清时发展为八股取士,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不利于人才培养和科技进步。

例题 (2016新课标全国甲卷文综2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问题

诊断考生在解答本题时往往会忽略“科举制更有利于”中的“更”字。“更”字也包含着这是一道最优选择题,科举制相比较其他选官制度来说,选出的官员“优秀”,同时也能提升社会文化水平,科举考试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选拔的并不都是最优秀的人才。

方向

研判注意关键词的设置,通过题干中某一两个字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是近年来高考题的命题方向。

答案 D

1.(立意:寻找制度设计与实践效果的差异性原因)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大体可归荐举之列。从理论上说,荐举制是一种合理的官僚选拔制度,但是,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不约而同地走向了其初衷的反面,其中的原因是它们()

A.都将选官范围定为世家子弟

B.都把选官标准定为考试成绩

C.都把才德具体化,难以操作

D.都对荐举者缺乏有效的约束

答案 D

解析 “世家子弟”只适用于九品中正制,故A项错误;“考试成绩”是科举制的标准,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才德具体化”只适用于察举制,故C项错误;察举制的反面是,已经上任的官员推荐出来的名单是他的“自己人”,如子弟、亲戚、门徒等,容易结党营私,九品中正制的反面是,荐举者只从世家大族中推荐人选,妨害了人才来源的广泛性,由此可见,两种选官制度走向其初衰的反面,共同的原因是对荐举者缺乏有效的约束。故D项正确。

2.(立意:从数据变化看历史趋势)阅读下列根据《中国古代职官》编制的表格,这一表格反映了科举制度()

时期两宋明清

比例50%以上的进士43%的进士

任官前出身平民贫寒家庭

A.实质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

B.促使部分社会阶层的变动

C.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的观念

D.完全实现了官员选拔的公平、公正

答案 B

解析 从材料中无法得出实质,故A项错误;依据表格中两宋、明清时期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人有半数是来自于平民、贫寒家庭,可知科举促使部分平民阶层进入统治阶层,故B项正确;科举制度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观念,但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此结论,故C项错误;D项说法过于绝对,故D项错误。

3.(立意:古代选官标准对社会价值观的影响)中国古代某时期制定的选官标准,史称“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案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皆有孝悌廉公之行。”该选官制()

A.随着世家大族的没落无法继续

B.明确了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C.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D.使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

答案 B

解析 从题干中该官制选官标准来看,该选官制度属于察举制。察举制实行于西汉,世家大族的没落于魏晋之后,故A项错误;该官制提出了选官标准,明确了士大夫做官途径,故B项正确;察举制实行于两汉时期,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后来隋唐科举制兴起,才为历朝沿用,故C项错误;察举制实行官府征召和地方推荐相结合的方式,科举制才使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故D项错误。

4.(立意: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综合考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高祖初得天下,即下令招贤。直到汉武帝,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全国优秀青年,受国家大学教育,凭其成绩,补郎补吏,加入政府。不到一百年,西汉政府早已完全是一个士人政府了。……这样由教育与行政服务之实地观察,与选举与考试四项手续,而始获正式进入政府。

材料二 魏、晋时代的九品中正制,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

——材料一、二摘自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三 (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汉政府早已完全是一个士人政府”。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西汉与魏晋时代选官制度的相同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朝官吏制度的特点。

(4)概括上述材料反映的战国至隋朝时期的历史发展趋势。

答案 (1)说明:汉代官僚政治得以发展,孝廉成为人们做官的主要途径,太学兴起和考试做官进一步打破了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统治阶级通过察举制、太学考试等制度建立起专业的文官集团。

(2)相同点:其目的都是选拔人才;都呈现制度化趋势;都是从地方向中央举荐人才。

(3)特点:官吏任免权和考核权收归中央;以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科举制日益完善。

(4)趋势: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解析 (1)依据材料一中“汉高祖初得天下,即下令招贤。直到汉武帝,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全国优秀青年,受国家大学教育,凭其补吏,补郎补吏,加入政府。”和所学知识从汉代的选官制度也就是察举制这个角度,回答察举制的内容和作用即可。

(2)依据材料一中“汉高祖初得天下,即下令招贤”和材料二“开列各地区人才”得出都是选拔人才;据材料一“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和材料二“魏、晋时代的九品中正制”得出都呈现制度化趋势;据材料一“全国优秀青年,受国家大学教育,凭其成绩,补郎补吏,加入政府。”和材料二中“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得出都是从地方向中央举荐人才。

(3)依据材料三中“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得出官吏任免权和考核权收归中央;据材料三中“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得出以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据材料三“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得出科举制日益完善。

(4)从材料一至材料三所反映的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在整个演变过程中选官制度越来越成熟,而且选官的权利逐渐地收归中央,也就是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规范训练

一、选择题

1.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去世,即位的桓王遵从其遗愿,将大权交给西虢公,心怀不满的郑庄公既不为平王奔丧,也不朝贺新王登基,却命人侵入王室疆土,抢夺已成熟的庄稼,从此“周郑交恶”。该状况反映出()

A.天子权力开始削弱B.贵族政治彻底瓦解

C.宗法制度遭到破坏D.分封制受到冲击

答案 D

解析 学生应注意关注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特征。作为诸侯,郑庄公的种种行径:“既不为平王奔丧,也不朝贺新王登基,却命人侵入王室疆土,抢夺已成熟的庄稼”,说明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已被破坏,故选D项。A项错在“开始”;B项“彻底”的表述过于绝对;材料主要体现的不是宗法制,C项不符合题意。

2.《国语鲁语上》说:“先王制诸侯,使五年四王、一相朝。终则讲于会,以正班爵之义,帅长幼之序,训上下之则,制采用之节,其间无由荒怠。”这表明()

A.诸侯五年朝觐周王四次

B.诸侯应向周王申报财产

C.分封制具有制度性保障

D.分封制以礼乐制为基础

答案 C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的意思。材料大意是:先王为诸侯立下制度,规定诸侯每五年要派使臣觐见天子四次,诸侯亲自朝见天子一次;事毕就集中在一起讲习礼仪,用以厘正爵位的尊卑,遵循长幼的次序,讲求上下的法度,确定纳贡的标准,在这期间不能缺席或怠慢。据此可知,A项错误,诸侯每五年朝见天子一次;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诸侯应向周王申报财产;C项符合材料意思;D项错误,分封制以礼乐制为维系统治的工具,而非基础。

3.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说:“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列强之间订立国际条约都要把‘毋易树子’‘毋以妾为妻’等家庭小事写入国际公法,以维持世界和平。”“列强”的做法()

A.加强了中央集权B.维护了宗法制度

C.导致分封制崩溃D.促使礼崩乐坏

答案 B

解析 中央集权强调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毋易树子”意思是要立嫡长子为接班人,“毋以妾为妻”意思是妻子是正统,两者皆强调不要违背宗法制,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分封制的内容,故C项错误;“列强”的做法维护了宗法制度,不能体现促使礼崩乐坏,故D项错误。

4.汉代以秩六百石刺史监察二千石郡守;唐代以八品监察御史巡按郡县、察六部(县令从七品,六部尚书正三品);明代十三道监察御史仅为七品。以上材料表明()

A.君主专制制度日趋完善

B.古代监察有“以小驭大”的特征

C.古代监察体系日趋制度化

D.古代的监察制度促进了吏治的发展

答案 B

解析 解读题干材料可看出,汉、唐、明时期监察官的品级都低于监察对象的品级,故B正确。材料所述的是监察方式的特点,不能体现专制制度的完善、监察体系的制度化和吏治的发展,故A、C、D错误。

5.唐太宗即位之初,担任门下省给事中的魏征,对于中书省起草的有关征兵的敕书,尽管已经过皇帝的签署下发到门下省,但他坚持不肯署敕,这个决定终于没有颁下施行。这主要反映了当时唐朝行政机制的特点是()

A.宰相专权B.皇权独尊

C.分层决策D.三省分权

答案 C

解析 门下省负有审核诏令的权力,且门下省给事中并非宰相,不能说明宰相专权,故A项错误;据材料“尽管已经过皇帝的签署下发到门下省,但他坚持不肯署敇,这个决定终于没有颁下施行”可知不能说明皇权独尊,故B项错误;据材料“对于中书省起草的有关征兵的敕书,尽管已经过皇帝的签署下发到门下省,但他坚持不肯署敕,这个决定终于没有颁下施行”可知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体现出分层决策,故C项正确;材料仅涉及中书省和门下省,未涉及尚书省,无法体现三省分权,故D项错误。

6.景云二年(711年),唐睿宗发布政令“分置二十四都督府”,最后以权重难制为理由取消上述改革,设置十道按察使,后罢;开元二年(714年)复置十道按察使,至四年又罢,八年复置,十年又罢。这主要说明唐朝()

A.最高统治者忽视对地方的行政治理

B.地方行政运行机制日益完善

C.通过分化事权削弱地方权力

D.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矛盾心理

答案 D

解析 据题干可知,唐代统治者为解决地方治理的困境,不断调整对地方的行政管理政策,这充分说明了唐王朝既惧怕地方事权过重,又无力直接控制千百个州县的矛盾心理,故选D。从题干看,统治者非常重视地方治理,排除A项;B项在题干材料中未体现,排除;宋代通过分化事权来削弱地方权力,排除C项。

7.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隋唐宋组成的第二帝国带开放性,相对之下,明清组成的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这里“收敛性”在政治上的表现是()

A.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B.废宰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C.设内阁,使其成为新的决策机关

D.设军机处取代内阁,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收敛性”是明清时期的特点。A是北宋时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B是明初朱元璋时的措施;设内阁是明成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但内阁并非决策机关,而是顾问机构,故排除C;D说法错误,清朝时内阁和军机处是独立存在的,军机处并没有取代内阁。故B符合题意。

8.廷议又称集议,是中国古代朝廷的议事制度。唐代政事堂议事,程序规范,秩序井然;宋代设置了廷议的固定场所,参加者的排编程式固定化,廷议的议程程式化,设有掌管廷议的监议御史。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减少决策失误的需要

B.提高中央机构的行政效率

C.宦官专权乱政现象严重

D.君主权力独裁强化的需要

答案 D

解析 题干反映的是唐宋时期廷议制度逐渐程式化和规范化,这是在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下,君主为了维护独裁专制而采取的手段,故选D。

9.张居正担任内阁首辅时期制定了一个考成规制:以内阁稽查六科(六科是明初设立的吏、户、礼、兵、刑、工六科,各设给事中,辅助皇帝处理奏章,稽查驳正六部之违误),以六科稽查六部、都察院,六部、都察院稽查巡抚、巡按。这一规制的实施说明此时的内阁()

A.已经威胁到皇权B.有了一定的行政权

C.取得了中央的监察权D.真正具有了宰相之实

答案 D

解析 内阁是皇权强化的产物,材料中没有反映出它对皇权的威胁,故A项错误;考成规制规定了内阁对六科的稽查,与行政权无关,故B项错误;考成规制仅仅规定内阁稽查六科,不能据此推断出它取得了中央的监察权,故C项错误;六科辅助皇帝处理奏章,而内阁可以稽查六科,可见内阁权力较大,真正具有了宰相之实,故D项正确。

10.朱元璋利用杀掉飞扬跋扈的丞相胡惟庸的机会下令废掉丞相职位,并“敕谕群臣”奏请恢复者“论以极刑”,但不久后就哀叹“群臣未起朕已起,群臣已眠朕未眠”,不得不承认“人主以一身统御天下,不可无辅臣”,遂在身边设置了内阁大学士来协助他处理政务。这一事例()

A.体现了君主专制制度的内在矛盾

B.说明朱元璋非常后悔废除丞相制度

C.说明丞相对皇帝专权具有制约作用

D.体现了皇帝制度中君权的至高无上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与丞相制度的矛盾。根据材料中“朱元璋……下令废掉丞相职位”“设置了内阁大学士来协助他处理政务”可知,君主专制无法解决庞杂的政务,这就印证了君主专制制度的内在矛盾,A项符合题意。B项曲解材料内容,排除;C、D两项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

11.清代学者赵翼提到:“宋开国时,设官分职,尚有定数。其后荐辟之广,恩荫之滥,杂流之猥,祠禄之多,日增月益,遂至不可纪极。”而明清时则可通过“捐纳”,即向政府交纳钱粮获得做官资格。以上现象最能体现出()

A.冗官现象在古代长期存在

B.科举制不断受到现实冲击

C.中央集权制度存在着漏洞

D.从宋朝开始官僚政治衰落

答案 B

12.甲:“在每州设置大中正,郡县设小中正,中正官以在中央任官的本处人充任。郡县中正官评定本地人的等第,作为政府用人授官的准则。”

乙:“为了摧毁门阀,拔擢人才,故特准士人自行报名,参加策试,及第者得任官职。”

丙:“令天下郡国每年举孝子、廉吏各一人;孝廉之举,遂成定制。”

丁:“题目囿于四书五经,文章须依八股形式,造成士人只读闱墨制义的风气。”

上述四段资料,是中国历代选拔官僚的方法,依实施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A.丙乙甲丁B.甲丙乙丁

C.丙甲乙丁D.乙丁丙甲

答案 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从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中正”可以判断甲是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从摧毁门阀,拔擢人才”“参加策试”可以判断乙是隋唐科举制;从“举孝子、廉吏各一人”可以判断丙是汉代察举制;从“题目囿于四书五经,文章须依八股形式”可以判断丁是明清的八股取士。因此排序正确的是C项。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农村原本是一个自治的社会,“皇权不下县,县下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出于伦理”,几千年来都是如此。广大农民“交了粮,自由王”,强制他们的力量也并不多,相反,小农们对封建国家有很强的约束力,直接决定着社会的治乱、经济的衰荣,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李成贵《国家、利益集团与“三农”困境》

材料二 庄襄王死,政代立为秦王。当是之时,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东至荥阳,灭二周,置三川郡……五年(公元前242)……初置东郡……十七年(公元前230)内史腾攻韩,得韩王安,尽纳其地,以其地为郡,命曰颍川。——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大新制作……在外者,则有行省……其牧民者,则曰路,曰府,曰州,曰县。官有常职,位有常员,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

——《元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对县以下区域治理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秦国郡县制度推行的基本情况。

(3)依据材料三,指出元朝地方官任命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的行省制度设置的意义。

答案 (1)特点:注重血缘关系。

(2)基本情况:秦国在新征服的领土上设郡县实行管理;秦始皇即位以前,郡县制在秦国的地方行政制度中已占主导地位。

(3)特点:地方官正职由蒙古人担任,副职由其他民族人员担任。

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解析 第(1)问,解题关键是依据材料一中“皇权不下县,县下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出于伦理”的信息来归纳。第(2)问,首先要准确把握材料信息,在此基础上再联系所学知识概括作答,可以从材料二中“当是之时,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东至荥阳,灭二周,置三川郡”等信息来概括答案。第(3)问,第一小问可以从材料三中“其牧民者,则曰路,曰府,曰州,曰县。官有常职,位有常员,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的相关信息来概括;第二小问依据所学知识从加强了中央集权、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的角度思考作答。

14.中国古代的科举制是人类政治文明的伟大创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从而扩大了统治阶级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儒家思想与封建专制制度和科举制度相结合,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强有力的思想武器,因而科举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制度因素。——摘编自邹一南《浅谈科举制度

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材料二 美国学者罗兹曼在《中国的现代化》一书中指出:“(新政的)舵手在获得一个新的罗盘以前就抛弃了旧的,遂使社会之船驶入一个盲目漂流的时代。”这位作者还认为,中国的困难的实质在于,这种过渡阶段破坏了久经考验的选拔精英的程序,科举制度的废除,破坏了经典教育,严重地削弱了传统价值的影响,代之以毫无章法可循的局面。

——摘编自萧功秦《从科举制度的废除

看近代以来的文化断裂》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中有关科举制度被废除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 (1)特点:平民性;综合性。

影响:打破了宗法贵族政治,推动了“平民政治”的形成;促进了社会阶层间的流动,扩大了统治基础;促进了儒家思想的传播,巩固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促进了中国封建社会长期稳定发展。

(2)观点一:材料认为中国近代的社会动荡是由于科举制度被废除造成的,此观点不正确。理由:科举制度在中国近代已成为社会进步的主要障碍,它的废除有利于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国近代社会的动荡并非科举制度被废除造成的,而是列强侵略和军阀割据导致的,即使不废除科举制度,社会也会出现动荡局面。(言之有理即可)

观点二:材料认为中国近代的社会动荡是由于科举制度被废除造成的,此观点正确。理由:科举制不仅有利于公平公正地选拔人才,也有利于打破世家大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近代由于废除了科举制,不仅使选拔人才失去了制度化保障,也使一些手握重兵的强势力量能够割据一方,从而加剧了社会动荡。(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第(1)问,据材料一中的“平民政治”“儒家思想与封建专制制度和科举制度相结合”可概括出特点;据材料一中的“打破了……垄断”“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扩大了……基础”等信息可概括出影响。第(2)问,首先概括出材料中的观点,然后指明对此观点的态度并联系相关史实进行评述。

2012届高考历史学业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复习教案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帮助教师在教学期间更好的掌握节奏。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2012届高考历史学业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复习教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必修一)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考点1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1)了解先秦时期的王朝变迁;

(2)理解分封制、宗法制的基本内容和影响;

知识梳理

一、先秦的王朝变迁

1、约公元前2070年,(填人物)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夏王朝。

2、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建立上朝。

3、公元前1046年,(填人物)灭商,建立西周。

二、分封制(内容、分封制的对象诸侯的权利、诸侯的义务、分封制的作用)

1、分封制的内容:土地及人们分封给诸侯

2、诸侯的主要成分:周王室成员、功臣和先朝旧贵族

3、诸侯的权利:世袭统治权、领地内再分封

4、诸侯的义务:定期朝贡、拱卫王室、提供军赋和力役

5、分封制的作用: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理;

但后来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

三、宗法制

1、含义:宗法制是按照父系血缘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2、核心: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按血缘关系的亲疏就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

3、影响: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稳定和团结;

★考点2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第2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1)了解秦的统一;

(2)了解始皇帝的来历和秦朝的三公;

(3)理解郡县制的建立和作用;

(4)认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影响;

一、秦的统一

1、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终于结束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王朝。

二、皇帝制度与三公九卿制度(中央制度)

1.来历:秦始皇自以为功德超过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使用“皇帝”称号,确立了“皇帝”制度。

2.皇帝的地位及权力:皇帝有天下独尊的地位,集行政权、司法权和军事指挥权于一身。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决定于皇帝一人的意志。

3.三公的职责: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治事务;

太尉:主管军事;

御史大夫:下达皇帝诏令,负责监察系统。

三、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1.郡县制的建立:春秋战国时期,列国陆续出现了郡、县等新的地方行政区划形式。秦灭六国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推行郡县制度的建议,把郡县制推广到全国。

2.郡县制的特点: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3.郡县制建立的影响: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对中国地方制度的演变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四、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影响

积极:

1.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并不断完善和加强。

2.有利于集中力量完成一些重大工程和实施一些重要措施,从而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的进步。

3.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融合、社会安定和经济的发展。

4.有利于国家统一决策,提高行政效率。

消极:

1.中央集权制度下形成的君主专制,容易导致暴政和政治腐败,激化社会矛盾。(农民起义)

2.为维护君主专制而推行的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往往会摧残文化,(焚书坑儒)。

★考点3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了解汉朝的郡囯并行制;

(2)理解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3)了解宋朝分割宰相权力的举措;

(4)理解元朝的行省制;

(5)理解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

一、汉朝的郡囯并制

1.背景:刘邦为吸取秦朝孤立之败,在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又实行分封制,实行郡国并行制;。

2.影响:随着诸侯王的势力不断增强,割据一方,开始形成分裂势力,威胁中央集权

二、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央)

1.三省的名称、职责、运作顺序:

中书省(负责草拟文件)——门下省(负责审批文件)——尚书省(负责执行)。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宰相权力一分为三。

2.六部的名称与职责:礼部(主管礼仪)、吏部(主管官吏)、户部(主管户口)、工部(主管工程)、兵部(主管军事)、刑部(主管刑法)

3、影响:

(1)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

(2)客观上减少了行政失误,有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

(3)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三、宋朝分割相权的措施

宋朝为制约宰相,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财权。

四、元朝的行省制度(地方)

1.行省的设置:元朝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直辖河北、山东、山西),以行中书省(简称“行省”)作为常设地方行政机构。[此外还设宣政院(管辖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

2.行省的权力:最高地方行政区的名称,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中央的节制。

3.行省制度的意义:

(1)行省的设置,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2)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省制的开端;

五、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

1、汉朝:察举制,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2、魏晋:采用“九品中正制”(依据门第出身作为选官的标准)

3、隋唐:科举制。

(1)过程:隋文帝分科考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科举制形成,唐宋元完善。

(2)意义: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的来源,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

加强了中央集权,并被历朝沿用。

★考点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1)了解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2)了解清朝设立军机处;

(3)认识明清时期君主制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废丞相、设内阁

1.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始设殿阁大学士帮助处理事务

2.明成祖设立内阁:内阁是皇帝为加强专制而建立的政治机构。

3.内阁性质:非法定的行政与决策机构,是皇帝的內侍机构。

二、清朝设立军机处

1.设立:雍正年间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始设军机房,不久改名军机处。

2.特点:①军机大臣均由皇帝钦定,秉承皇帝旨意办事,军政大权集中于皇帝之手;

②机构简单,人员精干,有官无吏,办事效率较高;

③政治决策封闭性特征明显。

3.作用:军机处的设立,提高了中央集权政府行政效率,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

三、明清时期君主制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方面,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抵御外来侵略、防止分裂割据、加强民族交流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

另一方面,妨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束缚了社会生产力,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2665.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