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必修三第一单元复习学案(鲁人版)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高中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帮助高中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那么一篇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必修三第一单元复习学案(鲁人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复习学案(鲁人版)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险衅()祚薄()陨首()茕茕孑立()笃行()笨拙()挣揣()
洗马()逋慢()拔擢()终鲜兄弟()愚蠢()门闩()晌午()
优渥()期功()闵凶()逮奉圣朝()埋怨()琐碎()唠叨()
伪朝()矜悯()诏书()猥以微贱()积攒()怔怔()强劲()
修葺()垣墙()栏楯()万籁有声()渗漉()逾庖()老妪()
考妣()阖门()坍圮()呱呱而泣()顷之()象笏()扃牖()
枇杷()剥蚀()隽永()亘古不变()熨帖()熨斗()炫耀()
窸窣()恪守()隽秀()声名狼藉()猝然()倔强()镌刻()
二、解释下列词语高考资源网
有口皆碑:
委曲求全:
事无巨细:
心安理得:
结草衔环:
茕茕孑立:
日薄西山:
朝不虑夕:
气息奄奄:
乌鸟私情:
声名狼藉:
沧海桑田:
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1.慈父见背
2.门衰祚薄
3.终鲜兄弟。
4.而刘夙婴疾病
5.愿陛下矜悯愚诚
6.逮奉圣朝
7.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8.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9.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10.察臣孝廉
11.不矜名节
12.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13.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14.但以刘日薄西山
15.听臣微志,庶刘侥幸.
16.大母过余
17.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18.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19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高考资源网
20.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21.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22.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23.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24.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
25.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26.余既为此志
四、下面加点的词语属于哪一种词类活用,指出并解释。
1.则刘病日笃
2.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3.臣具以表闻
4.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5.垣墙周庭
6.执此以朝
7.乳二世
8.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9.雨泽下注
五、解释下列虚词。
1.之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顷之久之
儿之成,则可待乎?高考资源网
2.于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又杂植栏桂竹木于庭
3.以
臣具以表闻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谨拜表以闻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六、名句填空
1.九岁不行,,至于成立。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形影相吊。
3.诏书切峻,。郡县逼迫,催臣上道;,。
4.但以刘,,人命危浅,。
5.,;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6.臣,死当结草。
7.三五之夜,明月半墙,,,珊珊可爱。
七、翻译下面的句子
1.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2.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高考资源网
3.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4.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5.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6.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八、文学常识填空
1.古人云:“读李密《》不堕泪者,必不孝!”此文以情感人,千古传颂。
2.《我不是个好儿子》的作者是,文章写到母亲给予儿子的爱太多太多,儿子对母亲的孝顺太少太少,儿子对母亲永远充满愧疚。
3.谜面:衣锦还乡谜底:(打古代一作家名)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他的一篇散文,题目是《》
4.有一位作家残废但不颓废,他经常去地坛,观察地坛,感悟生命,感受母爱。这位作家叫,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他的一篇散文,题目是《》
九、语言运用
1.按照要求,把下面的三句话改写成一句话,并保留原有信息(可酌情增减词语)。(4分)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
曹雪芹是长篇小说《红楼梦》的作者。
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被《红楼梦》揭露了。

①以《红楼梦》为主语:

②以曹雪芹为主语:

2.请仿照下面诗歌前两节的格式,续写第三、第四节。(4分)
我是雪
我被太阳翻译成水

我是水
我把种子翻译成植物Jab88.cOM

3.请展开想象,写一段描绘某种情境的话,其中必须包含“流水”、“星辰”和“读”3个词语。(50个字左右)

相关阅读

鲁教版高一必修一语文第二单元复习学案


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习的趣味性,作为高中教师准备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听懂所讲的内容,帮助高中教师掌握上课时的教学节奏。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高中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鲁教版高一必修一语文第二单元复习学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鲁教版高一必修一语文第二单元复习学案

学习目标:1、识记字音字形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3.结合文体特点,体会文中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回顾预习

解析:B项“莎”应读“suō”。

2.下列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宛然敛倨丰姿花蕊B.翩然凌空清淅飘渺

C.沧桑亘古荒芜坚忍D.归窠截瘫车辙邂逅

答案:C

解析:A项“倨”为“裾”;B项“淅”为“晰”;D项“窠”为“巢”。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B.比如你起早熬夜准备考试的时候,忽然想起有一个长长的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你会不会觉得轻松一点,并且庆幸并且感激这样的安排。

C.我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闭上眼睛,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

D.年年月月我都到园子里来,年年月月我都要想,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到底是什么?

答案:C

解析:A项中问号应改为句号;B项中“轻松一点”和“安排”之后都应用问号;D项中问号应改为句号。虽然A项与D项中有“怎样”与“什么”,但它们在句中并不表示疑问语气。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句是()

A.花未眠是众所周知的事,忽然成了新发现花的机缘。

B.我喜欢他用石膏套制的脸型。

C.就说文学吧,今天的歌人如同今天的小说家一样,一般都不怎么认真观察自然。

D.我发觉原来它和宗达所画的小狗很相似。那是宗达水墨中的一只在春草上的小狗。

答案:A

解析:B项有歧义,不同停顿有不同的理解,“石膏/套制的”或“石膏套/制的”;C项“歌人”与“小说家”对换;D项在“所画的小狗”后加上“形象”。

二、自主合作探究

(一)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般;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5.文中的“好处”指的是()

A.因为不能朗照,周围显得特别宁静。

B.因为不能朗照,表现出恬静淡雅的韵味。

C.因为不能朗照,正好与作者希望求得恬静的心境相吻合。

D.因为不能朗照,适合作者受用这无边的荷塘月色。

答案:C

解析:C项表述符合文章“不静—求静—得静—出静”的结构,并与文章主旨相符合。

(二)阅读《我与地坛》第一节中的以下文字,完成6—7题。

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让我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6.文中写地坛这“古园”等“我”,用“剥蚀”“淡褪”“坍圮”等动词领起的动宾短语,采用的修辞方法有()

A.比喻B.拟人C.夸张D.排比

答案:BD

解析:“古园”等“我”是拟人手法,三个动宾短语构成排比。

7.上述修辞方法不能表现的是()

A.地坛历尽沧桑B.地坛在等待“我”的出生

C.地坛的陈旧和破败不堪D.地坛的荒芜冷落

答案:B

解析:“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显然表现的是“历尽沧桑”,而不是B;排比句表现的是破败和荒芜。

阅读下文,完成8—10题。

①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②十分清晰,十分自然,我的小屋玲珑地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

③世界上有很多已经很美的东西,还需要一些点缀,山也是。小屋的出现,点破了山的寂寞,增加了风景的内容。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8.文章一开头就说“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其用意是()

A.点明小屋的位置,为描写作铺垫。B.点明山屋一体,突现小屋的自然美。

C.运用对比,表现小屋的小巧玲珑。D.运用映衬,突现小屋的艺术美。

答案:A

解析:采用比喻手法来说明小屋的位置,从②③两段就可看出来。

9.第③段,作者对小屋描写的作用是()

A.化静为动,表现小屋空灵飞动之趣。B.以动为静,表现小屋的生动气韵。

必修二第一单元复习学案


必修二第一单元复习学案

一、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举酒属客()窈窕之章()冯虚御风()扣舷()

桂棹()嫠妇()愀然()舳舻()酾酒()

横槊赋诗()扁舟()匏樽()蜉蝣()杯盘狼藉()

枕藉()黔首()仓颉()氤氲()羯鼓()

舐犊情深()青荇()浮藻()长篙()漫溯()斑斓()

笙箫()庐冢()窈然()瑰怪()既往不咎()

二、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3.正襟危()坐

4.东()望武昌。顺流而东()也

5.卒()莫消长。而卒()葬之

6.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7.客喜而()笑

8.不知东方之()既()白()

9.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10.其()孰能讥之乎?

其()皆出于此乎?

吾其()还也。

11.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火尚足以明()也。

12.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于是()余有叹焉。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三、名句填空

1.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2.纵一苇之所如,。

3.浩浩乎如,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4.桂棹兮兰桨,。,望美人兮天一方。

5.其声呜呜然,,。余音,不绝如缕。

6.“,。”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7.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8.况吾与子之上,。

9.驾一叶之扁舟,。

10.寄于天地,。

11.,羡长江之无穷。

12.,抱明月而长终。

13.知不可乎骤得,。”

14.且夫天地之间,,,虽一毫而莫取。

15.,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用之不竭。

16.子在川上曰:“,不舍昼夜!”

17.沾衣欲湿杏花雨,。

18.,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

19.借问酒家何处有?。

20.岱宗夫如何?。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会当凌绝顶,。

21.此身合是诗人来?。

22.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

23.白云回望合,。

24.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25.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26.寻梦?撑一支长篙,

满载一船星辉,

【补充】

山中问答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yǎo)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青玉案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héng)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四、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加点的字)

1.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3.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4.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5.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6.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7.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8.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9.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五、阅读下文,完成1—5题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①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②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③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④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⑤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⑥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夷:平坦
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观:观看
C、而人之所罕至焉罕:少
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名:称说,说出
2、下列句中加点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距其院东五里。
A、两个“之”字相同,两个“其”字不同。

B、两个“之”字相同,两个“其”字相同。

C、两个“之”字不同,两个“其”字相同。

D、两个“之”字不同,两个“其”字不同。

3.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类活用与其它三个不同类的一项是()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B.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C.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D.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4.选出不是判断句的一项()

A.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B.褒禅山亦谓之华山

C.此余之所得也

D.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5.选出对加粗词语解说有误的一项()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浮图:梵语(古印度语)音译,也写作“浮屠”或“佛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这里指和尚。

B.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庐冢:也叫做“庐墓”,古时为了表示孝顺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服丧期间,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

C.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阳:古时称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D.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学者:此文“学者”与《师说》中“古之学者必有师”的“学者”意义相同,同现代汉语中的“学者”也相同。

六、阅读下文,完成1-4题。(15分)

①“今年杭州的第一朵荷花开了。”这是杭州电视台都市报道的头条新闻。主持人建议市民到西泠桥边,把荷花一天天开放的过程拍下来。也是这一天,杭州的一家报纸有篇醒目的报道,叫作《第一朵荷花开了》。不知道还有哪个城市会这样,把荷花初绽列为头条新闻?杭州会。杭州有这种对美的希冀和体会!

②杭州还有什么?

③杭州有茶。沿着西湖走一圈,密密树荫一层层,处处皆有喝茶人。或许西湖本是个茶水壶?一座飘着茶香的城市,天天在品味着一份生活的情趣。

④杭州有音乐。湖边的草坪上,漂浮着似有若无的江南丝竹,观光车上流溢出缱绻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这是一座被爱情滋润的城市。湖边花丛中的蝴蝶多为纯白,而且常常成双成对,那一定是梁祝相伴,重游故地。

⑤杭州还有树。我总觉得杭州的汽车不是从马路上开来,而是从树丛里驶出;汽车也不是开进城市,而是驰入林子。舒展的梧桐在空中搭成密密的树廊,成片的桂子把人们带进植物的天堂,真觉得杭州的天空都让树住了。杭州市区有无数的古树名木,苍劲挺拔,风华依旧。面对这些300岁、500岁、1000岁的前辈,不能不心生敬意!

⑥杭州更多的是公园。西湖边上,一石一木都令人驻足,随便切一块下来便是公园。杭州出伞,杭州人也爱打伞,防晒或防雨。粉白、深红、嫩黄、湛蓝,开在公园的绿荫丛中,像一朵朵移动的花。有一次我在绿世界里看到一片特大的绿叶,赶紧趋步上前,竟是绿色的大伞。原来是在园中看绿看花了眼,把绿色的都看成了叶。

⑦杭州最不缺少的,是文化。如果想把写西湖的诗文数一数,那就如同想去数西湖边那草、那花、那树一样。白居易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柳永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固然令人赞叹不已,击节吟唱;即使那些忧伤的词句:“为春瘦,何堪更绕西湖,尽是垂柳”,“想罢歌停舞,烟花露柳,都付栖莺”,那绕湖垂柳,那烟花栖莺,也都令人神往!

⑧西湖的水,汇聚着千年的沧桑。西湖里叶叶扁舟,讲述着悠远的、不尽的故事。西湖边的长街小巷里,藏着各朝各代太多的记忆。这里有梁祝、济公、白娘子,更有白居易、林逋、岳飞、文天祥、龚自珍、鲁迅。杭州城无处无典故,无处非景观。杭州的历史文化只有西湖的自然风景配得上,西湖的自然风景也只有杭州的历史文化配得上。

⑨清诗人袁牧曾有诗曰:“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

⑩“重西湖”,因为岳飞、于谦,又不仅仅因为岳飞、于谦,还因为苏东坡。最重西湖的人,不是你,不是我,而是杭州太守苏东坡。杭州的鸟都认识他,西湖的鱼都认识他!他在杭州抒发情怀的诗就有四百余首。写西湖,没有人写得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据说诗人毛泽东多次到西湖,但没写过一首西湖诗。他说《饮湖上初晴后雨》写得太绝了,就“不敢造次”。

⑾“重西湖”还因为抗清英雄张苍水的临刑绝呼:“好山色!”张苍水“带镣长街行,告别众乡亲”——此时官巷口的刑场,杭州百姓已是素衣素服,白茫茫的一片来送行。张苍水气势豪迈地拜别乡亲,又满怀深情地看一眼那温润绵延的湖山。“好山色!”是英雄留给西湖最后的声音。

⑿“重西湖”,还因为西湖的山水留下过鲁迅的足迹。白娘子的传说引发他为普通民众追求心灵自由的呼喊,激发起这位反封建战士的斗志。有谁会像他那样,对雷峰塔如此深切的关注,并将态度鲜明地表达出来?

⒀“重西湖”,还因为杭州人为明日西湖绘制了一幅幅的蓝图。杭州人说:西湖不仅是杭州的西湖、浙江的西湖,更是中国的西湖、世界的西湖。西湖的每一寸岸线、每一块绿地、每一处设施、每一处景观,都要让市民和游客共享。杭州刺史白居易曾说:“江南忆,最忆是杭州。”西湖展现的,是美,是和谐,是大气。

⒁西湖的早晨,是老年人的乐园,鹤发童颜映朝阳,揭开西湖每天的序幕。西湖的白天属于旅游者,他们带着家人和朋友来亲近西湖,拍摄下一幅幅西湖风光,无意中自己也成为西湖一景。西湖的夜晚,属于下班族和情侣,映月三潭,秋月平湖成了温馨的背景。

⒂杭州并存着历史与浪漫,兼具着传承和创业。这些年有个常用词叫“可持续发展”,在这里我看到的是可持续幸福。杭州有断桥,有孤山。但是断桥不断,孤山不孤,它们与整个中华大地紧密相连。不仅是杭州,整个长三角地区,整个中国不都在这温馨和谐中风风火火地向前迈步吗?

⒃人在湖边走,边走边与那湖对话,是一种享受。不,不仅是一种享受……

1.第一段中写电视台将“荷花初绽”作为头条新闻显示了(2分)

2.第五段中“杭州的天空都让树住了”这句话好在哪里?(3分)

3.第九段在构思上的作用是(4分)

(1)

(2)
 
4.综观全文,概括“重西湖”的主要原因(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必修二第一单元复习学案

参考答案

一、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zhǔ)()窈窕(yǎotiǎo)(ping)(xián)(zhào)()(qiǎo)舳舻(zhúlú)(shi)(shuò)扁舟(piānzhōu)(páo)(zūn)蜉蝣(fúyóu)狼藉(lángjí)枕藉(zhěnjie)黔首(qiánshǒu)仓颉(cāngjié)氤氲(yīnyūn)羯鼓(jiégǔ)(shì)(xìng)(zǎo)(gāo)()斑斓(bānlán)(shēng)(xiāo)()(zhǒng)(yǎo)(guī)(jiù)二、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纵(任凭)一苇之所如(往),凌(越过)万顷之茫然(指望不到边的宽阔江面)。

2.舞(使动用法,使……起舞)幽壑之潜蛟,泣(使动用法,使……哭泣)孤舟之嫠妇。

3.正襟危(端正)坐

4.东(名词作状语,向东)望武昌。顺流而东(名词活用作动词,向东进发)也

5.卒(始终)莫消长。而卒(最终)葬之

6.天地曾(副词,用在否定词前,加强否定语气)不能以(同“已”,停止)一瞬

7.客喜而(连词,表修饰关系,可译成“地”)笑

8.不知东方之(助词,取消独立性,不译)既(已经)白(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变白或者露出白色的曙光)

9.余与四人拥火以(连词,表修饰关系,不译)入。夫夷以(而且)近,则游者众;险以(而且)远,则至者少。

10.其(语气副词,表反问语气,难道)孰能讥之乎?

其(语气副词,表推测语气,大概)皆出于此乎?

吾其(语气副词,表祈使语气,还是)还也。

11.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走到尽头)也。火尚足以明(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照明)也。

12.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十分之一)。

于是(对这件事)余有叹焉。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不同寻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至于(到了)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三、名句填空

1.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2.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3.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4.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5.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6.“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7.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8.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9.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10.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11.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12.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13.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14.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15.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1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17.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18.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19.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20.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1.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22.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23.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24.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25.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26.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四、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译文: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苍翠,这不是曹孟德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译文:何况我与你在江边打渔砍柴,以鱼虾为伴,以麋鹿为友。

3.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得到它没有人禁止,享用它没有竭尽。这是上天的无尽宝藏,也是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

4.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译文:距离这院东面五里远,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是在华山的南面才这样叫的。

5.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译文:出洞以后,就有人责怪那个想出来的人,我也后悔自己随着别人出来因而不能尽情享受那畅游的乐趣。

6.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译文:古代的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心得,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深入而且广泛。

7.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译文:可是世上的奇特雄伟、壮丽奇异、不同寻常的景象,常常在那艰险遥远的地方,人们很少有到达的,所以没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

8.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译文:我对于那块倒下的石碑,又因此感叹古代典籍没有保存下来,以致后来的人弄错了它流传的文字而没有人能够说明白的事情,哪里能够说得完啊!

9.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译文:这就是治学的人不可以不深入思考并慎重选择的原因啊。

五、1.B(观,景象。)

2.A(两个“之”都是代词,它。第一个“其”,代词,华山;第二个“其”,指示代词,那。)

3.D.(D,至,动词活用作名词,到的人。A,舍,名词活用作动词,筑舍定居。B,名,名词活用作动词,取名,命名。C,名,名词活用作动词,取名,命名。)

4.B.(一般句式)

5.D(三个“学者”的意思都不一样。分别是①治学的人或者做学问的人②求学的人③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六、阅读提示
这是一篇声情并茂的散文。作者以“今年杭州的第一朵荷花开了”起首,紧接一句“杭州还有什么”发问,引发下文从多个角度赞叹杭州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而后文澜骤起,以袁枚“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的名句过渡并转折,由上文转向了对“重西湖”更深层次缘由的阐述:西湖历史上留下了众多民族英烈及文人名士的足迹,散发着浓浓的人文气息,这才是西湖向世人展示的大美之处。全文内容厚实,层次感强,题旨显豁而又有品味余地。出色的文本,对考生语文素养的熏陶、促进与提高无疑起着积极作用。

答案:

1.杭州有着对美的希冀和体会。(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信息的筛选能力。原文是这样表述的:“不知道还有哪个城市会这样,把荷花初绽列为头条新闻?杭州会。杭州有这种对美的希冀和对美的体会!”“杭州”为什么“会”?因为“杭州有这种对美的希冀和对美的体会!”)

2.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杭州的树多(1分),生活环境美(1分)。(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句子的鉴赏能力。句中用一个“都”字,是说杭州树多;用了拟人修辞,形象生动。第二个要点容易忽略,其实应与文意结合起来理解:作者写杭州种种自然景观,意在表现生活环境之美,在杭州生活是一种享受。注意:某句话的好处表现在哪里?答手法和作用。)

3(1)结构上,承上启下。(2)内容上,引出全文关键词“重西湖”。(解析:答对一点给2分。本题明确了考查点——“构思上的作用”。作为中间段落,容易想到的作用就是:结构上承上启下。原文写:“清诗人袁枚曾有诗曰:‘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而从后文看,主要围绕“重西湖”来抒写,所以还应加上:引出全文关键词“重西湖”。注意:回答过渡句或过渡段,一定写上这六个字——结构上、内容上)

4.(1)西湖风景优美。(2)西湖有深厚的文化底蕴。(3)西湖人有抱负、有气度。(解析:答对一点给2分。本题要求“综观全文,概括‘重西湖’的主要原因”,并通过序数暗示有三点,那么据此可将文章分成三部分:第一至六段为第一部分,主要说西湖的风光秀美;第七至十二段为第二部分,主要说西湖的文化底蕴深厚;第十三段至结尾,写西湖人的高远抱负与豪迈气度。注意:同学们做简答题要养成分条作答的好习惯,一般地说,4分的题至少分2条,6分的题至少分3条。)

.

鲁教版地理必修1第一单元单元活动辨别地理方向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方面无论做什么事都有计划和准备,教师要准备好教案为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帮助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您知道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鲁教版地理必修1第一单元单元活动辨别地理方向”,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鲁教版地理必修1第一单元单元活动辨别地理方向

教学目标:

1、阅读图1-4-2和图1-4-3,学会利用经纬网判定方向。

2、通过展示地质罗盘,介绍罗盘构造与原理,学会如何使用罗盘来测方位,通过矫正不正确的测量方法,掌握使用罗盘的注意事项,正确使用罗盘。

3、给学生介绍手表测方位法,先给学生展示12点之前测方位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验证并探寻12点之后的测方位办法。通过实践,探寻其他的利用手表辨别方向的方法,并验证其可行性。

4、通过实际观测,根据北斗星或仙后座寻找北极星。

教材分析:

该单元活动介绍了四大类在野外辨别地理方向的方法。虽然在新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中,对本单元活动并无具体要求,但地理方向的辨别是具有地域性特点的地理学习中最基本的技能要求,也是现代公民必备的最基本的地理素养,可增强学生的野外生存能力。因此,这一课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学会运用。

乙酸学案(鲁科版必修2)


第2课时 乙 酸
一、乙酸的组成、结构、物理性质与酸性
1.乙酸的分子结构
2.乙酸的物理性质
(1)乙酸俗称醋酸,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易溶于水和乙醇。
(2)熔点:16.6℃,温度低于熔点时,乙酸凝结成晶体,所以纯净的乙酸又称冰醋酸。
3.乙酸的酸性
(1)乙酸是一元弱酸,具有酸的通性。
写出乙酸与下列物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Na:2Na+2CH3COOH===2CH3COO-+2Na++H2↑。
②NaOH:CH3COOH+OH-===CH3COO-+H2O。
③Na2O:
2CH3COOH+Na2O===2CH3COO-+2Na++H2O。
④Na2CO3:
2CH3COOH+CO2-3===2CH3COO-+H2O+CO2↑。
(2)证明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的方法


乙酸与碳酸、水和乙醇中羟基氢的活泼性比较
乙醇水碳酸乙酸
羟基氢的活泼性―――→逐渐增强

酸碱性中性中性弱酸性弱酸性
与Na反应反应反应反应
与NaOH不反应不反应反应反应
与NaHCO3不反应不反应不反应反应

例1 下列物质中不能用来区分乙酸、乙醇、苯的是()
A.金属钠B.溴水
C.碳酸钠溶液D.紫色石蕊溶液
答案 B
解析 A项,钠与乙酸的反应快于钠与乙醇的反应,苯不与Na反应,能区别;B项,溴水与乙醇、乙酸互溶,与苯萃取而使溴水层颜色变浅,不能区别;Na2CO3溶液与乙酸反应放出CO2气体,与乙醇混溶,与苯分层,C项能区分;紫色石蕊溶液与乙酸混合变红色,与乙醇混溶,与苯分层,D项可区分。
规律总结
鉴别乙醇和乙酸一般选用紫色石蕊溶液、NaHCO3溶液、Na2CO3溶液,氢氧化铜悬浊液和氧化铜粉末也能区别乙醇和乙酸。乙酸能与氢氧化铜和氧化铜反应,而乙醇不能。
例2 苹果酸的结构简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苹果酸中官能团有2种
B.1mol苹果酸可与3molNaOH发生中和反应
C.1mol苹果酸与足量金属Na反应生成1molH2
D.HOOC—CH2—CH(OH)—COOH与苹果酸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 A
解析 苹果酸分子中含有羟基和羧基两种官能团,A项正确;羟基不能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故1mol苹果酸可与2molNaOH发生中和反应,B项错误;羟基和羧基均能与金属Na反应,故1mol苹果酸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生成1.5molH2,C项错误;苹果酸的结构简式可写为或,即二者为同一物质,D项错误。
规律总结——羟基、羧基个数与生成气体的定量关系
(1)Na可以和所有的羟基反应,且物质的量的关系为2Na~2—OH~H2。
(2)Na2CO3、NaHCO3和—COOH反应产生CO2,物质的量的关系为Na2CO3~2—COOH~CO2,NaHCO3~—COOH~CO2。

二、乙酸的酯化反应
1.实验探究
(1)实验现象: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有透明的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产生,且能闻到香味。
(2)化学方程式:

2.酯化反应
(1)概念:酸与醇反应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2)反应机理:酸脱羟基醇脱氢。
例3 将1mol乙醇(其中的羟基氧用18O标记)在浓硫酸存在并加热下与足量乙酸充分反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成的水分子中一定含有18O
B.生成的乙酸乙酯中含有18O
C.可能生成45g乙酸乙酯
D.不可能生成相对分子质量为88的乙酸乙酯
答案 A
解析 CH3CH218OH与CH3COOH发生酯化反应的原理为CH3CH218OH+CH3COOH????浓H2SO4△,因此生成的水中不含18O,乙酸乙酯中含有18O,生成乙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0。该反应为可逆反应,1molCH3CH218OH参加反应,生成酯的物质的量为0<n(酯)<1mol,即质量关系为0<m(酯)<90g。
思维启迪
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酸脱羟基、醇脱氢,且反应物不可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
例4 (2017许昌高一检测)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配制2mL浓硫酸、3mL乙醇(含18O)和2mL乙酸的混合溶液。
②按如图连接好装置并加入混合液,用小火均匀加热3~5min。
③待试管乙收集到一定量产物后停止加热,撤出试管乙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
④分离出乙酸乙酯,洗涤、干燥。
回答问题:
(1)装置中球形干燥管,除起冷凝作用外,另一重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安装好实验装置,加入药品前还应检查________________。
(3)反应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写出能表示18O位置的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实验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填字母)。
a.中和乙酸并吸收乙醇
b.中和乙酸和乙醇
c.减少乙酸乙酯的溶解
d.加速酯的生成,提高其产率
(5)步骤③所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试管乙中分离出乙酸乙酯的实验操作名称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防止倒吸
(2)装置的气密性
(3)催化剂、吸水剂 CH3COOH+C2H185OH????浓硫酸△CH3CO18OC2H5+H2O
(4)ac
(5)试管乙中的液体分成上下两层,上层无色,下层为红色液体,振荡后下层液体的红色变浅 分液
解析 (1)干燥管一是起冷凝的作用,二是起防倒吸的作用,因为乙酸和乙醇易溶于碳酸钠溶液。
(2)因为产生蒸气,因此加药品前,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3)酯化反应的实质是酸去羟基醇去氢,其反应方程式为CH3COOH+C2H185OH????浓硫酸△CH3CO18OC2H5+H2O。
(4)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酸和乙醇,乙醇易溶于水,乙酸可以和碳酸钠反应,因此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除去乙酸、吸收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即选项a、c正确。
(5)乙酸乙酯是不溶于水的液体,且密度小于水,现象:试管乙中出现液体分层,上层无色,下层为红色液体,振荡后下层液体的红色变浅;采用分液的方法进行分离。
规律小结
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限度较小。由于乙酸乙酯的沸点比乙酸、乙醇都低,因此从反应物中不断蒸出乙酸乙酯,可提高其产率;使用过量的乙醇,可提高乙酸转化为乙酸乙酯的转化率。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乙酸的官能团是羟基(×)
(2)可用紫色石蕊溶液鉴别乙醇和乙酸(√)
(3)乙酸是一种常见的弱酸,不能用来除去锅垢(以CaCO3为主)(×)
(4)制取乙酸乙酯时,适当增大乙醇的浓度,可使乙酸完全反应(×)
(5)可用NaOH溶液除去混在乙酸乙酯中的乙酸或乙醇(×)
(6)乙酸的分子式为C2H4O2,分子里含有4个氢原子,所以乙酸是四元酸(×)
(7)饱和Na2CO3溶液可以鉴别乙酸、乙醇和乙酸乙酯三种液体(√)
(8)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2.如图是某种有机物的简易球棍模型,该有机物中只含有C、H、O三种元素。下列有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式是C3H6O2B.不能和NaOH溶液反应
C.能发生酯化反应D.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答案 B
解析 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能和NaOH溶液反应。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醇和乙酸都是常用调味品的主要成分
B.乙醇和乙酸的沸点和熔点都比C2H6、C2H4的沸点和熔点高
C.乙醇能发生氧化反应而乙酸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D.乙醇和乙酸之间能发生酯化反应,酯化反应是可逆的
答案 C
解析 乙醇、乙酸在常温下都是液体,而C2H6和C2H4在常温下为气体,B项正确;乙醇催化氧化制乙醛,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燃烧氧化生成CO2和H2O,C项错误;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D项正确。
4.柠檬中含有大量的柠檬酸,因此被誉为“柠檬酸仓库”。柠檬酸的结构简式为,则1mol柠檬酸分别与足量的金属钠和NaOH溶液反应,最多可消耗Na和NaOH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A.2mol、2molB.3mol、4mol
C.4mol、3molD.4mol、4mol
答案 C
解析 由柠檬酸的结构简式可知,1mol柠檬酸分子中含有1mol羟基和3mol羧基,羟基和羧基都能与金属钠发生反应,因此1mol柠檬酸最多消耗Na的物质的量为4mol;羧基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羟基不能和NaOH溶液反应,故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最多为3mol,C项正确。
5.(2017合肥高一检测)我国本土药学家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已知二羟甲戊酸()是生物合成青蒿素的原料之一,下列关于二羟甲戊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反应产物的分子式为C8H18O4
B.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C.在铜催化下可以与氧气发生反应
D.标准状况下1mol该有机物可以与足量金属钠反应产生22.4LH2
答案 C
解析 A项,二羟甲戊酸结构中含一个—COOH,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物中有一个酯基,其分子式为C8H16O4,错误;B项,不能发生加成反应,错误;C项,该物质含—CH2OH,在铜催化下能与氧气发生反应,正确;D项,1mol该有机物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可生成1.5mol氢气,错误。
6.下面是甲、乙、丙三位同学制取乙酸乙酯的过程。
(1)甲、乙、丙三位同学均采取乙醇、乙酸与浓硫酸混合共热的方法制取乙酸乙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图所示三套实验装置,若从甲、乙两位同学设计的装置中选择一套做为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选择的装置应是________(填“甲”或“乙”)。丙同学将甲装置中的玻璃管改成了球形干燥管,除了起冷凝作用外,另一重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丙三位同学按如下步骤实验:
A.按所选择的装置组装仪器,在试管①中先加入3mL95%的乙醇,再加入2mL冰醋酸,最后在摇动下缓缓加入2mL浓硫酸充分摇匀。
B.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C.在试管②中加入5mL饱和Na2CO3溶液。
D.用酒精灯对试管①加热。
E.当观察到试管②中有明显现象时停止实验。
请回答:步骤A组装好实验装置,加入样品前必需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试管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管②中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H3CH2OH+CH3COOH????浓H2SO4△CH3COOC2H5+H2O (2)乙 防止倒吸 (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液体分为两层 溶解乙醇,中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解析 反应过程产生的蒸气中含有乙酸、乙醇、乙酸乙酯和水,其中乙酸、乙醇都易溶于水,所以应该做到防止倒吸。蒸气进入到饱和碳酸钠溶液中,上层即是乙酸乙酯,下层是水层,溶解了乙酸钠、乙醇、碳酸钠等物质。
[对点训练]
题组一 乙酸的结构与酸性
1.(2017佛山一中高一段考)乙酸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有机物,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酸的官能团为—OH
B.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弱
C.乙酸能够与金属钠反应产生氢气
D.乙酸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蓝
答案 C
解析 乙酸的官能团为—COOH,A错误;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B错误;乙酸具有酸的通性,与钠反应产生氢气,C正确;乙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D错误。
2.(2016启东中学检测)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
B.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它是纯净物
C.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是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D.乙酸分子中有四个氢原子,所以不是一元酸
答案 D
解析 乙酸是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尽管乙酸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但在水中只有羧基上的氢原子能发生部分电离:CH3COOH??CH3COO-+H+,因此乙酸是一元酸。
3.如图是某有机物分子的填充模型,黑色的是碳原子,白色的是氢原子,灰色的是氧原子。该物质不具有的性质是()
A.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B.能与稀硫酸反应
C.能发生酯化反应
D.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答案 B
解析 乙酸(CH3COOH)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能与NaOH反应,能发生酯化反应,但与稀硫酸不反应。
4.(2017广州高一检测)酒精和醋酸是生活里的常用品,下列方法不能将二者鉴别开的是()
A.闻气味
B.分别用来浸泡水壶中的水垢看是否溶解
C.分别滴加NaOH溶液
D.分别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答案 C
解析 A项,酒精和醋酸气味不同,可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错误;B项,水垢的成分含CaCO3,与醋酸反应放出CO2,但不与酒精反应,可鉴别,错误;C项,酒精和NaOH溶液不反应,醋酸和NaOH溶液反应,但无明显现象,不能鉴别,正确;D项,醋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但酒精不能,可鉴别,错误。
5.若将转化为,可使用的试剂是()
A.NaB.NaOH
C.Na2CO3D.NaHCO3
答案 A
解析 —COOH和—OH均可与Na发生置换反应,可实现转化;—OH与NaOH、Na2CO3、NaHCO3均不反应。
6.有机物M的结构简式为,下列有关M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M与金属钠完全反应时,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2
B.M与碳酸氢钠完全反应时,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1
C.M与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时,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M既能与乙酸反应,又能与乙醇反应
答案 C
解析 1molM与Na完全反应时—COOH、—OH各消耗1molNa,A项正确;1mol—COOH只与1molNaHCO3反应,B项正确;1mol—COOH消耗1molOH-,—OH不与OH-反应,C项错误;M中既含有—COOH,又含有—OH,所以既能与乙酸反应,又能与乙醇反应,D项正确。
题组二 酯化反应及其实验
7.(2017武威六中期末)实验室采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乙酸乙酯,实验结束后,取下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试管,再沿该试管内壁缓缓加入紫色石蕊溶液1毫升,发现紫色石蕊溶液存在于饱和碳酸钠溶液层与乙酸乙酯层之间(整个过程不振荡试管),下列有关该实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制备的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酸和乙醇杂质
B.该实验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和吸水剂
C.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主要作用是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及吸收乙醇、中和乙酸
D.石蕊层为三层环,由上而下是蓝、紫、红
答案 D
解析 A项,因为乙醇、乙酸都易挥发,所以制备的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醇和乙酸杂质,不符合题意;B项,制备乙酸乙酯的实验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和吸水剂,不符合题意;C项,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小于在水中的溶解度,同时碳酸钠溶液可以吸收乙醇、中和乙酸,不符合题意;D项,紫色石蕊处于中间位置,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使石蕊变红色,所以上层为红色,中间为紫色,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所以下层为蓝色,符合题意。
8.(2017海口龙华区校级期末)羧酸和醇反应生成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0,该反应的反应物是()
①和CH3CH2OH
②和CH3CH2—18OH
③和CH3CH2—18OH
④和CH3CH2OH
A.①②B.③④
C.②④D.②③
答案 C
解析 和CH3CH2OH反应后生成,相对分子质量为88,①不符合;和CH3CH2—18OH反应后生成,相对分子质量为90,②符合;和CH3CH2—18OH反应后生成,相对分子质量为92,③不符合;和CH3CH2OH反应后生成,相对分子质量为90,④符合。
9.已知某药物具有抗痉挛作用,制备该药物其中一步反应为
+b――――→一定条件
+H2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中参加反应的官能团是羧基
B.生活中b可做燃料和溶剂
C.c极易溶于水
D.该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答案 C
解析 由a、c的结构简式可知a含有羧基,c含有酯基,a、b发生酯化反应生成c,b为乙醇。a与b反应生成c含有酯基,则a中参加反应的官能团是羧基,A项正确;b为乙醇,可做燃料和溶剂,B项正确;c含有酯基,不溶于水,C项错误;反应类型为酯化反应,也为取代反应,D项正确。
题组三 多官能团性质的判断
10.(2017天津和平区高一下期中)某有机物M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CH2COOH,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
B.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
C.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取代反应
D.1molM与足量Na完全反应能生成1molH2
答案 A
解析 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羧基,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A正确;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高锰酸钾溶液退色,B错误;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C错误;1molM与足量Na完全反应能生成0.5molH2,D错误。
11.(2017广州高一检测)巴豆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COOH。现有如下试剂:①氯化氢、②溴水、③纯碱溶液、④乙醇、⑤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试根据巴豆酸的结构特点,判断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巴豆酸反应的物质是()
A.只有②④⑤B.只有①③④
C.只有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
答案 D
解析 巴豆酸中含有碳碳双键和羧基,碳碳双键能和HCl、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碳碳双键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羧基能和纯碱、乙醇发生反应,故选项D正确。
12.分枝酸可用于生化研究。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分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中含有2种官能团
B.可与乙醇、乙酸反应,且反应类型相同
C.1mol分枝酸最多可与3molNaOH发生中和反应
D.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且原理相同
答案 B
解析 A项,分子中含有羧基、碳碳双键、羟基、醚键共4种官能团,错误;B项,分枝酸分子中含有的羧基、羟基可分别与乙醇、乙酸发生酯化反应,正确;C项,只有羧基可与NaOH反应,故1mol分枝酸最多可与2molNaOH发生中和反应,错误;D项,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退色是因为碳碳双键与Br2发生了加成反应,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是因为发生了氧化反应,错误。
[综合强化]
13.分子式为C2H4O2的有机化合物A具有如下性质:
①A+Na―→迅速产生气泡;
②A+CH3CH2OH????浓硫酸△有香味的物质。
(1)根据上述信息,对该化合物可做出的判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一定含有—OHB.一定含有—COOH
C.有机化合物A为乙醇D.有机化合物A为乙酸
(2)A与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合物A和CH3CH2OH反应生成的有香味的物质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机化合物B的分子式为C2H4O3,与Na反应迅速产生H2,且1molB与足量Na反应放出1molH2,则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D
(2)2CH3COOH+2Na―→2CH3COONa+H2↑
(3)CH3COOCH2CH3 (4)HO—CH2—COOH
解析 (1)根据A的分子式及A的化学性质推知A为乙酸。(3)乙醇和CH3COOH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4)与Na反应迅速,则含有—COOH,且产生的H2与消耗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根据分子式,则必含—OH,B的结构简式为HOCH2COOH。
14.烃A的产量能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F的碳原子数为D的两倍,以A为原料合成F,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1)写出决定B、D性质的重要原子团的名称:
B________、D________。
(2)A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类型: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类型:__________。
(4)实验室怎样区分B和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除去F中少量B和D的最好试剂是________(填字母)。
A.饱和碳酸钠溶液B.氢氧化钠溶液
C.苯D.水
答案 (1)羟基 羧基 (2)
(3)①2CH3CH2OH+O2――→Cu△2CH3CHO+2H2O 氧化反应 ②CH3COOH+CH3CH2OH????浓硫酸△
CH3COOCH2CH3+H2O 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4)分别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溶液,若溶液变红,则所取待测液为乙酸,另一种为乙醇(答案合理均可) (5)A
解析 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是乙烯的产量,根据框图,B为乙醇,C为乙醛,F为某酸乙酯。因为F中碳原子数为D的两倍,所以D为乙酸。饱和碳酸钠溶液能溶解乙醇,吸收乙酸,同时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所以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少量乙酸和乙醇最好选用饱和碳酸钠溶液。
15.如图,在左试管中先加入2mL95%的乙醇,并在摇动下缓缓加入3mL浓硫酸,再加入2mL乙酸,充分摇匀。在右试管中加入5mL饱和Na2CO3溶液。按图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对左试管小火加热3~5min后,改用大火加热,当观察到右试管中有明显现象时停止实验。
(1)写出左试管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入浓硫酸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开始时用酒精灯对左试管小火加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乙酸乙酯的沸点为77℃;乙醇的沸点为78.5℃;乙酸的沸点为117.9℃);后改用大火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离右试管中所得乙酸乙酯和饱和Na2CO3溶液的操作为________(只填名称),所需主要仪器为__________。
答案 (1)CH3COOH+CH3CH2OH????浓硫酸△
CH3COOCH2CH3+H2O
(2)催化剂、吸水剂
(3)加快反应速率,同时又防止反应物未来得及反应而挥发的损失 蒸出生成的乙酸乙酯,使可逆反应向右进行
(4)分液 分液漏斗
16.(2017乌鲁木齐校级期末考试)已知乳酸的结构简式为,试回答下列问题:
(1)乳酸分子中含有________和________(填写官能团名称)。
(2)乳酸与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乳酸与Na2C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乳酸与浓硫酸共热时,能产生多种酯类化合物,任意写出两种酯类产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羟基 羧基
(2)+2Na―→
+H2↑
(3)+Na2CO3―→
+H2O+CO2↑
(4)
(合理即可)
解析 由乳酸的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有羟基和羧基,羟基能与钠反应,而羧基能与Na、NaOH和Na2CO3反应。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63318.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