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2012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必修1第1单元考点复习教案

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习的趣味性,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帮助教师掌握上课时的教学节奏。那么,你知道教案要怎么写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2012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必修1第1单元考点复习教案”,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必修1第1单元

考点2汉代至元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前自主学习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

1.西汉:

(1)西汉初,地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还是郡县、封国并存。

(2)汉武帝在汉景帝平定“ 七国之乱 ”的基础上,颁布“ 推恩令 ”,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2.唐朝:

(1)唐朝中期,朝廷在地方设置了许多 节度使 ,享有较大的自主权,经济上控制着财权,军事上拥有强悍的武力,后发展成为 割据 势力。

(2)安史之乱后,形成的 藩镇割据 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3.北宋:军事上,兵权收归中央,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 禁军 ;行政上,由中央派 文官 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 通判 负责监督;财政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这些措施的实行,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 藩镇割据 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4.元朝:在地方实行 行省 制度,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 省制 的开端。边远民族地区设 宣慰司 进行管理。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

指点迷津:

①重文轻武、文人治国。它有效地巩固了统一,但是却造成军队的战斗力低下。

②分割权力,相互制约,皇权高度集中。这样做有利于巩固政权,但却导致行政机构臃肿,人浮于事。

③弱枝强干、守内虚外。这一举措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边防空虚,成为北宋在民族斗争中屡败的重要原因。

二、君主专制的演进

1.西汉:

(1)汉初: 丞相 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

(2)汉武帝时:重用身边的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削弱 相权 ,加强 皇权 。

2.魏晋南北朝:拥有实权的先是 尚书省 ,继而又有 中书省 、门下省,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3.隋唐:在中央设 中书省 、 门下省 和尚书省,分别负责 决策 、审议和 执行 。三省的长官都是 宰相 ,相权一分为三,互相牵制和监督。隋唐时在尚书省下设 六部 ,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

4.北宋:宋初设立 中书门下 作为最高行政机构,后又增设 参知政事 、 枢密使 和 三司使 ,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削弱了宰相的职权,加强了皇权。

5.元朝:设 中书省 ,替代前代的三省,是最高行政机关,行使宰相职权。后期,宰相的权势越来越大,削弱了皇权。

隋唐三省六部制与美国三权分立的区别。

指点迷津:

①设置目的:三省六部制是为了加强皇权;三权分立制是为了防止专制独裁和维护民主。

②分权内容:三省六部制是决策、审议、执行;三权分立是立法、行政、司法。

③分权部门:三省六部制分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权分立分国会、总统、最高法院。

④实质:三省六部制是封建社会皇权专制加强的表现;三权分立是资本主义社会民主制度。

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1.汉朝:选官主要实行 察举制 ,汉武帝起 举孝廉 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2.魏晋南北朝:选用官吏采取 九品中正制 。

3.隋唐:

(1)隋唐科举制的完善:隋文帝采用 分科考试 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政府开始设立 进士科 ,科举制形成。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

(2)作用:①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 特权 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②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 世家大族 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四、宰相制度的废除

1.原因:

(1)明初废 行中书省 ,设 三司 ,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宰相职权扩大。

(2)根本原因:明太祖认为 丞相制度 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

(3)直接原因:丞相 胡惟庸 擅权专恣,骄横跋扈。

2.经过:

(1)1380年,明太祖诛杀胡惟庸。

(2)废除 中书省 和丞相,权分 六部 ,直接对皇帝负责。

3.影响:宰相制度废除, 君主专制 达到新的高度。

五、内阁的出现

1.原因:废除丞相后,全国重大政务都由皇帝处理,政务繁多。

2.确立:

(1)废除丞相后,明太祖政务繁多,于是设 殿阁大学士 为侍从顾问。

(2)明成祖时,选 翰林院 官员参与机密事务决策,正式确立 内阁 制度。

3.发展:

(1)明宣宗:授予内阁大学士批答奏章的 票拟权 。

(2)万历年间,首辅张居正当权时, 六部 几乎变成内阁下属。

4.评价:

(1)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 中央 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

(2)是 君主专制 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制约作用。

秦汉时期的宰相制度与明清时期内阁制有何区别?

指点迷津:秦汉时期在宰相制度下,宰相被赋予决策大权。但明朝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本身并没有决策权。虽有内阁大学士大权在握的现象发生,但其权力并不是来自于职位,而是来自于最高统治者的支持与信任,一旦失宠,其地位就会一落千丈。因此,尽管有人认为明代的首辅是变相重设的宰相,但其权力与前代宰相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更谈不上制约皇权了。

六、军机处的设立

1.清初:沿用内阁,置六部,负责 奏章票拟 ;保留议政王大臣会议,负责 军国机要 。

2.康熙帝时:为扩大皇权,在宫内设 南书房 ,替皇帝起草谕旨。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

3.雍正帝时,为办理 西北军务 ,又设置 军机处 ,由皇帝挑选亲信充任大臣,每日与皇帝商议军国大事。他们完全听命于 皇帝 ,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课堂精讲精练

1.古代三省六部制的发展演变及作用。

(1)演变:①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步形成三省制,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唐代形成三省六部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等六部。三省长官为宰相,相互牵制,三省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相互合作与牵制,提高了行政效率。尚书省是中央最高行政机构。②宋承唐制,但以中书门下省为最高行政机构,与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合称“二府”。同时,增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这样削弱了宰相权力,强化了君权。

③元代只保留中书省,取代以前的三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官,是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长官行使宰相职权。明初沿用中书省,由左右丞相统辖六部管理全国行政事务。明洪武十三年(1380)罢中书省和丞相,分中书省之权归于六部。自此,六部取代了三省六部之制,君主专制得以进一步加强。

(2)作用:①三省六部职权相互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②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使秦汉以来宰相权力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有利于加强皇权。③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标志着隋唐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和封建政治制度成熟。④三省六部官吏绝对听命于皇帝,虽能减少中央政令失误和腐败,却不能从根本上杜绝。

(2010福建文综)《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省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A.体现三省分权制B.完善中央监察机制

C.减少行政决策失误D.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解析:本题考查三省六部制的作用。根据材料和概念的理解,A、C、D均是正确的。B选项转换了概念,它没有监察的作用。

答案:B

变式训练:(2009江苏单科)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

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

解析:此题考查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唐朝时期的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门下省掌封驳审议,中书、门下通过的诏敕,经皇帝裁定交尚书省贯彻执行,三省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

答案:C

2.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

比较点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

点盛行的时代不同奴隶社会(西周)几乎整个封建社会元朝

和中央政府关系不同侯国相对独立,权力地位世袭中央政府下属行政机构,郡守县令由皇帝任免是中央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行政长官直接对中书省负责

作用和影响不同一定时期产生过积极作用;但长期以来其残余势力破坏国家的统一和社会安定不仅在当时有效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调整和补充,其积极作用愈益明显

相同点(1)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2)目的都是为了政治统治

(3)结果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积极作用

(2010江苏单科)柳宗元《封建论》载:“时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符合这一论断的历史时期是()

A.秦朝B.西汉

C.南北朝D.唐朝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汉朝地方行政制度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汉朝由于刘邦采用郡国并行制度,结果引发后来的七国之乱,这都是因为封国制激化了中央和地方的矛盾。

答案:B

变式训练:史学家把元朝的行省称之为“流动的中央政府”,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行省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行省不是地方管理机构

C.行省长官具有很大的独立性

D.行省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解析:元朝的行省是中书省派出的地方行政机构。“流动的中央政府”说明行省严格受中央控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项不符合行省的性质;C项不能体现“流动的中央政府”的特点;D项表述与行省的作用相反。

答案:A

3.中国古代的人才选拔制度的演变和启示。

(1)演变:我国古代主要的人才选拔方式和制度有世袭制、军功授爵、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其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是科举制。科举制度改变了自秦汉以来以举荐为主的官吏选拔制度,是历史的一大进步。但明清时实行八股取士,极大地束缚了知识分子的创造性,压抑了科技的发展,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是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

3.中国古代的人才选拔制度的演变和启示。

(1)演变:我国古代主要的人才选拔方式和制度有世袭制、军功授爵、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其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是科举制。科举制度改变了自秦汉以来以举荐为主的官吏选拔制度,是历史的一大进步。但明清时实行八股取士,极大地束缚了知识分子的创造性,压抑了科技的发展,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是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

(2)启示:人才选拔制度的好坏事关国运的兴衰,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完善考试制度,有利于人才选拔;要用德才兼备敢言直谏者;任人唯亲、姑息养奸则危害严重;应树立尊重知识和人才的正确观念。

(2010浙江文综)科举制是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下列各项中,确切反映唐朝科举制情况的是()

A.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

B.采用八股考试方式

C.分进士等科目考试

D.要求应试士人熟读四书五经

解析:抓住时间信息“唐朝”和关键信息“科举制”。“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指的是九品中正制,人才由有名望的推荐官荐举,排除A项。采用八股考试方式是在明清时期,与时间信息不符,排除B项。四书为儒家经典,南宋学者朱熹将《礼记》中《大学》、《中庸》两篇拿出来单独成书,和《论语》、《孟子》合为四书,故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与时间信息不符,排除D项。唐朝科举制的含义就是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的制度

答案:C

变式训练:(2010江苏单科)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浓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

A.征辟制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解析:“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指的是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出任高官,而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只能做地位卑下的小官,很显然造成这一状况的制度原因是九品中正制。

答案:C

特别提示

1.“汉承秦制”,并非汉代完全照搬秦朝的制度,而是基本上沿袭秦朝制度,并有所损益变化。

2.由分封制到郡县制,主要反映管理任用原则由宗法血缘关系到行政任命的变化,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由郡县制到行省制,则主要反映行政区划的变化。

3.宋太祖和明太祖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最相似的是:改变、分散地方机构的权力;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扩展阅读

2012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必修1第2单元考点复习教案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使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2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必修1第2单元考点复习教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必修1第2单元

考点3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与罗马法的起源发展

课前自主学习

一、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制度形成的条件

1.地理环境:

(1)古希腊以海洋为依托,航海和海外贸易条件优厚。

(2)山岭与河流把希腊人分割在彼此相对孤立的山谷里和海岛上。

2.城邦制度:

(1)形成:公元前8~前6世纪逐渐形成。

(2)特点: 小国寡民 和 独立自主 。

(3)性质:具有共同血缘和地域的公民团体。凡父母祖籍均属本城邦、拥有一定财产、能自备武装服兵役的 成年男子 ,才享有公民资格。

(4)影响:使 公民 能更直接地参与城邦政治,更积极地追求民主权利。

有人从希腊民主政治兴盛的条件中得出结论:自然环境对其产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指点迷津:不对。自然环境对希腊城邦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城邦是孕育古代希腊民主的摇篮。而希腊民主制的产生是由经济、政治、自然环境及历史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决定的,其中自然环境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小国寡民的城邦是民主制产生的前提,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奴隶制商品经济的发展。

二、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

1.梭伦改革——奠定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1)背景:社会矛盾尖锐。

(2)时间:公元前6世纪初。

(3)内容:

①根据 财产多寡 ,把公民分为四个等级,财产越多者等级越高、权利越大。

② 公民大会 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各等级公民均可参加。

③建立 四百人议事会 ,前三等级公民均可入选。

④建立 公民陪审法庭 。

⑤废除 债奴制 等。

(4)意义: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2.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民主政治。

(1)时间:公元前6世纪末。

(2)内容:

①建立十个地区部落,以 部落 为单位举行选举。

②建立 五百人议事会 ,由各部落轮流执政。

③每部落各选一名将军组成 十将军委员会 。

④继续扩大 公民大会 的权力等。

(3)意义: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三、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

1.时间:公元前5世纪,在伯利克里担任首席将军期间。

2.表现:

(1)所有 成年男性公民 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他们也都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商定城邦重大事务。

(2) 五百人议事会 的职能也进一步扩大。

(3) 陪审法庭 成为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

(4)向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为公民发放“ 观剧津贴 ”。

四、对雅典民主制的评价

1.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法律至上。

2.进步性:

(1)奠定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最初的基础。

(2)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辉煌成就。

3.局限性:

(1)少数人的民主: 外邦人 、妇女、奴隶无权。

(2) 小国寡民 的产物,过分泛滥的直接民主。

雅典民主政治有哪些局限性?

指点迷津:

①从民主的范围看:局限在少数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奴隶、外邦人被排除在外。

②从性质看:仅是一种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

③从民主的方式看: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意味着不同素质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容易产生政治腐败,社会动乱。

④从阶级属性(实质)看:它代表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是奴隶主贵族的民主政治。

五、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1.罗马的习惯法: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当时罗马只有习惯法,由 贵族 担任法官,因循旧例裁判,随心所欲解释法律,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损害了 平民 利益。

2.罗马的成文法:

(1)标志: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制定《 十二铜表法 》。

(2)作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 贵族 特权,保护了平民利益。

3.罗马的公民法:

(1)概念:在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法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适用范围主要限于 罗马公民 ,所以被称为公民法。

(2)影响:在 公民法 下,罗马公民受到法律保护,并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

六、罗马法的发展和完善

1.背景:

(1)对外扩张导致民族矛盾显现: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至1世纪后期,已成为地跨 欧 、 亚 、 非 三大洲的大帝国。在征服过程中,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显现出来。特别是被征服者,由于得不到 公民法 的保护,对罗马统治不满。

(2)政治经济活动中产生许多新问题、新矛盾:随着版图的拓展, 国际交往 的扩大, 商品经济 和 贸易 的发展,公民法已无法应对这些新变化。

(3)统治者高度重视法律的制定,他们颁布的法令成为 罗马法 的组成部分。

(4)法学家积极编纂法典,进行法律解释。

(5)3世纪,帝国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不复存在。

2.罗马的万民法:普遍适用于 罗马 统治范围内一切 自由民 。

3.《民法大全》: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 查士丁尼 组织法学家,把历代的罗马法加以系统化和法典化,汇编成《 民法大全 》, 罗马法 体系最终完成。

七、维系统治,影响后世

1.对罗马:

(1)缓解社会矛盾,稳固帝国统治:罗马法保护 私有财产 ,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有利于调整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纠纷,缓解社会矛盾。罗马法律制度渗透到国家各个角落,稳固了帝国的统治。

(2)为国家权力提供法律依据:罗马法保护 奴隶制度 ,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压迫,为 奴隶主 的权力提供了法律依据。

2.对世界:

(1)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 一 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影响广泛而深远。

(2)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的 立法 和 司法 产生了重要影响。

罗马法为什么能成为影响深远的法律体系?

指点迷津:罗马法是世界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备、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体系。自19世纪以来欧洲大多数国家皆以罗马法为基础,制定本国的法律基础,同时罗马法对亚洲国家和美国等美洲国家的法律的制定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罗马的陪审制度为法国所继承,又于11世纪时经法国传入英国。在英国经过几个世纪的演变,终于发展成一套完整独立的资产阶级陪审制度。这种制度很快推及美、法等国,至今仍是西方国家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此外,西方国家也普遍继承了罗马一审终审的审级制度和“一事不再理”的原则。

课堂精讲精练

1.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

(1)地理因素:相对隔绝的山谷和海岛地形,面向海洋,易于形成相对隔绝的城邦政治。

(2)经济因素:形成以商品生产、海外贸易为主的多种经济形态并存的经济结构,形成的海洋文明培育了雅典人自由、进取、平等的民主精神。

(3)社会因素:形成一定数量的平民阶层,平民与贵族的斗争成为民主政治形成的直接原因。

(4)政治因素:奴隶制文明、城邦制度确立,贵族制取代君主制,是民主政治形成的政治条件。

(5)思想因素:海洋文明中形成的集体、平等、相对独立和自由意识。

(6)个人因素:希腊思想家、政治家的鼓励和改革。

(2010天津文综)古代雅典城邦平民能在反对贵族的斗争中取得胜利,最重要的社会因素是()

A.平民开展暴力斗争

B.代表平民利益的领袖不断改革

C.平民中不再有债奴

D.平民中新兴工商业者力量壮大

解析: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背景。A是斗争的方式,B与史实不符合,C是梭伦改革的内容。

答案:D

变式训练:在一堂关于“雅典民主政治形成原因”的课堂讨论中,四位同学的发言中最接近体制因素的表述是()

A.雅典的五百人议事会扩大了雅典的民主基础

B.雅典港湾众多,工商业发达

C.雅典是小国寡民的城邦

D.雅典注重对公民参政素质的培养

解析:小国寡民的城邦特征有利于雅典直接民主的实现。

答案:C

2.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1)人民主权。雅典公民在城邦政治生活中占据主体地位,是城邦政治的核心。

(2)轮番而治。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他们都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商定城邦重大事务。

(3)重视和强调公民的民主权利和责任感。

(4)少数人的民主。体现的是奴隶主的意愿,外邦人、妇女、奴隶无权。

(5)制定严密的制度,加强对国家事务的监督。

(2009安徽文综)公元前453年,由三名贵族组成的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的考察,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这种说法的主要理由是

A.雅典的民主制度是一种直接民主制

B.广大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

C.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

D.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

解析:本题考查希腊民主的本质,属于中等难度题。解题关键是希腊民主本质上是奴隶主性质的民主,广大奴隶等毫无民主权利。

答案:D

变式训练: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摘录了伯利克里的一段话:“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是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还找到了下面的图片。据此判断他研究的内容最合适的课题是()

A.雅典民主制度起源之研究

B.雅典民主政治倒退之研究

C.伯利克里与民主政治确立之研究

D.雅典民主政治利与弊之研究

解析:伯利克里的话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雅典公民的民主政治,但能享受政治权利的只是少数人,它是从正反两方面来分析的。

答案:D

3.罗马法的基本内容、历史作用和局限性。

(1)具体内容:罗马法保护除奴隶以外的自由民的权利,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保护其自由权、财产权、选举权和诉讼权,充分保护个人权利。核心内容之一是承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其中最重要的是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对解决纠纷的条款、契约的各种形式以及契约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作了明确的规定。罗马法中渗透着自然法思想。自然界的诸多法则体现在法律中,如理性、自由、平等、正义等。

(2)历史作用:罗马法内容丰富,体系完善,是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古代法律体系。它不仅严格界定法律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而且阐明了相关法理,为人们提供了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的法律依据。罗马法是现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

(3)局限性:它毕竟是奴隶主贵族为维护自己的利益而制定的法律,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所以,罗马法有很大的虚伪性和局限性。

(2010江苏单科)“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A.重视法律程序B.保留习惯旧俗

C.强调法官至上D.体现人人平等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罗马法的理解。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罗马法是法律诉讼,当事人必须严格使用法律术语,否则即使理由充分也会败诉

答案:A

变式训练:古罗马《民法大全》:“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都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材料所体现的罗马法的具体原则是()

A.保护弱者原则B.权利平等原则

C.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D.注重证据原则

解析:所给材料无法说明谁是弱者,故A项不对;当时罗马是奴隶制帝国,故B项不符合史实;D项与材料内容不符。

答案:C

特别提示

1.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都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充分体现。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五百人议事会是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在公民大会休会期间为大会最高权力的代表,负责监督行政官员落实大会决议。陪审法庭是日常司法机关和监察机关,负责审理各类案件,监督公职人员的行为操作,并参加立法。

2.习惯法和成文法是从法律的形式上看的,万民法和公民法是从法律的适用范围上看的。公民法与万民法的关系是相互补充的,而不是相互对立的,万民法是公民法的拓展。

3.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的核心内容是主权在民;罗马法的核心内容是规定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2012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必修1第5单元考点复习教案


作为优秀的教学工作者,在教学时能够胸有成竹,作为教师就要精心准备好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保证学生们在上课时能够更好的听课,帮助教师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教学。所以你在写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2012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必修1第5单元考点复习教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必修1第5单元单元总结

知识结构

单元探究

1.巴黎公社与十月革命的异同。

(1)相同点:

①都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反对统治的革命斗争。

②背景都是大规模战争,分别是普法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③都是以武装起义的形式夺取政权,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

(2)不同点:

①巴黎公社没有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指导;十月革命是在以列宁为首的比较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进行的。

②巴黎公社没有取得农民的广泛支持,只有无产阶级孤军奋战;十月革命中,俄国无产阶级有自己的革命同盟军——广大农民的支持。

③革命取得胜利以后的措施不同:巴黎公社没有立即向凡尔赛的资产阶级反革命巢穴发动进攻,给敌人喘息的机会;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坚决镇压反革命叛乱,对各种反动势力和外国武装干涉毫不手软。

④巴黎公社只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尝试;十月革命成功地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俄国十月革命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

(1)相同点:

①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革命,使被压迫人民获得了解放,成为国家的主人。

②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③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④两次革命都以暴力革命为主要形式。

⑤都从本国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与本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⑥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力量,对世界无产阶级和民族解放运动都是极大的鼓舞。

(2)不同点:

①十月革命发生在资本主义国家,它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因此它的性质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则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它推翻了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因此它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②十月革命首先从中心城市开始,然后再推向农村。中国革命则是农村包围城市。

③十月革命是世界上第一次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吸取了十月革命的经验,壮大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

热点关注

注意因果关系和前后知识的联系,注意史论结合,正确认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挫折和成就。注意当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趋势是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些重大问题应引导学生有新的认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是通过发展生产力体现出来的。要结合本国国情对学生进行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的教育,要教育学生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努力奋斗,为和谐社会的建立而努力,为人类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而奋力拼搏。

马克思主义虽然诞生于19世纪,但没有停留在19世纪;它虽然产生于欧洲,却传遍全世界。不论敌视者的攻击和诽谤,还是误解者的质疑和责难,或者教条者的阉割和扭曲,都不能阻挡它前进的步伐。马克思主义历经一百六十多年历史实践的考验,始终充满活力,长盛不衰。注意理解《共产党宣言》的现实意义。

2012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必修2第1单元考点复习教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的任务之一。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帮助高中教师掌握上课时的教学节奏。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高中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2012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必修2第1单元考点复习教案”,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必修2第1单元

考点1发达的古代农业与手工业

课前自主学习

一、发达的古代农业

1.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1)起源: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 水稻 和 粟 的国家;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是 刀耕火种 。

(2)耕作方法:商周时期,出现了 青铜 农具; 西周 时期,后世的主要农作物多已具备。

(3)特点:中国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奠定了中国古代 农业 社会的基础。

2.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耕作方式:春秋战国时期, 铁农具 和 牛耕 开始使用并推广;汉以后, 铁犁牛耕 成为传统农业主要耕作方式;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 曲辕犁 。

(2)耕作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春秋战国时期,使用 垄作 法;西汉时,赵过推行 代田 法;宋代后,江南逐渐形成了 稻麦轮作 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

(3)著名水利工程和灌溉工具:战国时期的 都江堰 ,汉朝的漕渠、白渠和龙首渠等;曹魏时,改制 翻车 用于灌溉;唐朝时有 筒车 ;宋朝出现 高转筒车 ;明清时出现 风力水车 。

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演变。

指点迷津:

①从材质方面:木,石,骨→青铜,铁。

②从工艺方面:打制→磨制→冶炼,铸造。

③从牵引动力方面:人力→蓄力、自然力。

3.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1)原因:春秋战国时期, 铁农具 的出现和 牛耕 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封建土地 私有制 的确立。

(2)形成: 春秋战国 时期逐步形成。

(3)特点:以 家庭 为单位;农业与家庭 手工业 相结合; 自给自足 的自然经济。

(4)地位:是中国 传统农业 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5)影响因素:积极方面: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或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为我国农业的 精耕细作 作出了重要贡献。

不利因素:小农经济十分脆弱,每遇灾荒瘟疫,多数农民家庭就会陷于贫困,失去土地或破产流亡。

我国的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的区别与联系?

指点迷津:①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不是小农经济而是自然经济。

②中国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等于自然经济,并延续到近代结束。

③过渡时期的小农经济,它们并不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而是和市场相联系。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小农经济被农业合作社所代替。

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1.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

(1)地位:官营手工业在 冶金 、制瓷、 丝织 等行业一直保持世界领先。

(2)成就:

①金属冶炼术: 商周 是青铜铸造繁荣时期;西周晚期已有铁器;两汉的 高炉炼铁 和 炒钢 技术;南北朝 灌钢法 等,使中国钢铁冶炼技术在16世纪前领先世界。

②制瓷:商朝烧制出原始瓷器;东汉烧出成熟 青 瓷;北朝烧出成熟 白 瓷;唐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宋朝有五大名窑;明清时有 青花瓷 、彩瓷、珐琅彩, 景德镇 是著名瓷都。

③丝织:商朝已有 织机 ;西周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唐朝丝织技术吸收 波斯 风格;宋朝织锦吸收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明清官府在苏杭设 织造局 。

(3)特点及原因:素称发达; 国家权力 支持。

2.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

(1)形态: 家庭 手工业和 民营 手工业。

(2)发展历程:春秋战国 开始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遭摧残;隋唐得到恢复和发展;两宋以后 艰难 发展。

(3)主要成就:元朝, 黄道婆 推广棉纺织技术;明朝中叶后,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江南开始出现“ 资本主义萌芽 ”。

3.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

(1)原因:技术领先;贸易往来频繁。

(2)成就:西汉开始,丝绸远销亚欧,为中国获得“ 丝 国”的誉称;唐朝起,瓷器输出国外,西方称中国为“瓷器大国”。

我国古代民间手工业经营艰难的原因。

指点迷津:①市场因素——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具有封闭性,对市场商品的需求量不大。

②官营压制——官营手工业占据最有利可图的行业,加之其规模大、技术精,对民营手工业产生了冲击。

③政策限制——手工业者社会地位低下,封建政府往往对之征收重税。

④社会动荡——民间手工业力量弱小,封建社会的动荡往往对其冲击巨大。

课堂精讲精练

1.全面认识小农经济。

(1)精耕细作性: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或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

(2)自给自足性: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少有交换。

(3)封闭分散性: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基本单位,经营规模小,生产分散。

(4)脆弱性:生产工具简单,力量弱小,容易夭折。

(2010浙江文综)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A.农民生活艰辛

B.土地兼并严重

C.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D.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

解析:题干材料中的“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反映了农民生活的艰辛,A项正确。“卖新丝”、“粜新谷”反映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C项正确。“新丝”是手工业品,“新谷”是农作物,反映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土地问题。

答案:B

变式训练: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主要模式。推动这一模式形成发展的是()

①耕作工具不断改进②生产组织的小型化

③水利设施逐渐完善④土地兼并日趋加剧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解析:土地兼并不是推动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形成的因素,排除④即可。

答案:A

2.古代手工业的重要成就。

官营手工业方面: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商朝出现了织机、丝织品,能烧出原始瓷器;商周时期的青铜铸造业繁荣;西周时已经能制造铁器,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战国时期,铁农具推广;西汉开设了长安东西织室;东汉时发明了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能烧制出成熟的青瓷;北朝时能烧制出成熟的白瓷;唐代形成了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宋代瓷窑遍布全国各地,而且丝织品繁多;明清时期,瓷器种类丰富,景德镇成为著名的“瓷都”,丝织业也进入繁荣时期,中心在苏杭;明朝出现了青花瓷。

民间手工业方面:元朝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明朝中叶以后,出现了花楼机,资本主义萌芽也是出现在这一时期,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注意:中国古代民间手工业发展处境艰难,但是在明中叶以后,后来居上,超过了官营手工业。

(2010安徽文综)安徽六安双墩汉墓遗址被评为全国“2006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下图所列物品不可能由该墓葬出土的是()

解析:解题的关键抓住题干的时间限定,“六安双墩汉墓”,青花瓷元朝时出现,不可能出现。

答案:C

变式训练:(2010重庆高考)文献记载“钢铁是杂炼生(生铁)鍒(熟铁)为刀镰者”。此文献提到的金属冶炼技术发明于()

A.春秋战国时期B.两汉时期

C.魏晋南北朝时期D.隋唐时期

解析:冶炼业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手工业部门之一。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快炼法,西汉时期出现了炒钢,魏晋时期出现了灌钢法,即将生铁和熟铁放在一起冶炼,隋唐时期此技术进一步发展。

答案:C

3.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官营手工业素称发达:由于中国古代社会中央集权,政府权力强大,可以为满足政府的需求,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材料,生产不计成本,所以取得诸多成就,并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夏、商、西周时期以青铜铸造业为代表的手工业,由政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西汉汉武帝以后,煮盐、冶铁、铸钱等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归官办。

民间手工业艰难经营:民间手工业分为家庭手工业和民营手工业,在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有所发展,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遭受摧残,隋唐时期有所恢复,两宋时期艰难发展,明朝中叶以后,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享誉世界:中国古代的手工业生产长期领先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通过丝绸之路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中国被称为“丝国”、“瓷器之国”。

注意:由于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明朝中后期,在我国江南地区的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到清朝,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家庭手工业是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2009广东文基)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产品()

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B.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

C.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

解析:官营手工业的特点之一就是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是为皇家生产奢侈消费品,不投放市场。

答案:B

变式训练:明万历年间“镇(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这一记载包含的历史信息主要有()

①流动人口众多②制瓷业发达

③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A.①②B.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④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明朝万历年间景德镇制瓷业发达,所以大量雇佣自由劳动力,这就意味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但从材料我们无法得知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答案:D

特别提示

1.早期农业生产、传统农业、小农经济。早期农业生产指的是春秋战国以前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时期的农业生产,相应的是原始社会土地氏族公有制、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的产物,都是采用集体劳动的方式;传统农业是相对中国古代传统的精耕细作生产方式和技术而言的,有别于早期农业生产刀耕火种等粗放式的生产方式和技术。小农经济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封建制农业经济,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产物。小农经济的特点是分散性——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封闭性——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经营形态:在商周时期,手工业由官府垄断;到了春秋战国,随着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和小农经济的形成,开始出现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明中叶以后,纺织、制瓷等行业中,民营手工业甚至超过官营手工业。

3.资本主义萌芽不但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反映,还反映了封建制度的衰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但直到鸦片战争前夕,就全国而言,自然经济仍占据主导地位。

2012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必修1第4单元考点复习教案


2012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必修1第4单元考点复习教案

必修1第4单元

考点6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课前自主学习

一、鸦片战争(1840~1842年)

1.背景:

(1)国际:18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 工业革命 ,为了开拓 海外市场 和掠夺生产资料,加紧对外扩张。

(2)国内:清政府腐败落后,实行 闭关锁国 政策。

(3)导火线:林则徐 虎门销烟 把禁烟运动推向高潮,成为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

2.经过:

(1)1840年,英国舰队驶入广东海面,进行挑衅,鸦片战争爆发。

(2)1841年,英军扩大侵华战争,强占 香港岛 ,威逼广州。

(3)中国军民抗击:镇江战役中满族将领 海龄 壮烈殉国。

3.结果: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南京条约 》。内容包括:割 香港岛 给英国;赔款 2100万 银元;开放 广州 、厦门、福州、宁波、 上海 五处为通商口岸;协定关税等。

4.影响:

(1)中国 主权 和 领土 完整遭到破坏。

(2)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开始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 国家。

(3)标志着 中国近代史 的开端。

指点迷津:这种观点忽视了事件发生的必然性,是错误的。

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英国资产阶级保护鸦片贸易、推行殖民扩张政策。他们渴望打开中国大门,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虎门销烟只是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借口,是表面原因,即使没有林则徐禁烟,外国侵略中国也是必然要发生的。

有人认为鸦片战争纯粹是林则徐偏激的禁烟运动激化了中英矛盾所致,如果没有虎门销烟,也就不会有这场战争的爆发。你如何认识这种观点?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1.原因:列强为进一步打开中国 市场 ,扩大侵略权益。

2.经过:

(1)1856年英军进攻 广州 ,战争爆发;随后法国也加入侵华战争。

(2)1858年英法联军攻占 天津 。

(3)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 圆明园 。

3.结果:

(1)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允许外国公使进驻 北京 ;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允许外国人到中国 内地 游历、经商和传教;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到长江各口岸航行。

(2)1860年清政府被迫与英法签订《 北京条约 》:增开 天津 为商埠;割 九龙司 地方一区给英国;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4.影响:

(1)中国丧失大量领土和主权。

(2)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

(3)中国 半殖民地半封建化 程度加深。

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指点迷津:

(1)继续:从根本原因和根本目的、战争性质、战争结果分析。

(2)扩大:从战争进程、危害和影响等方面分析。

三、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1.背景:

(1)日本 明治维新 后,实力上升,制定侵略中国的“ 大陆政策 ”。(根本原因)

(2)朝鲜:1894年朝鲜爆发起义,为日本发动侵略战争提供了可利用的时机。(导火线)

(3)清政府:政治腐败,不做战事准备,奉行妥协投降政策。

2.主要战役:

(1)平壤战役:清军失利,退回国内。

(2)黄海战役:中方损失略大,但主力尚存,日本趁机控制 黄海 的制海权。

(3)辽东半岛战役:日本占领大连、旅顺等地。

(4)威海卫战役: 北洋舰队 全军覆没。

3.结果:中国战败,被迫于1895年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内容:割 辽东半岛 、台湾及附属岛屿、 澎湖列岛 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 二亿 两白银;开放沙市、 重庆 、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 投资设厂 ,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4.影响:中国社会 半殖民地化 程度大大加深了。

(1)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

(2)巨额赔款,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3)新通商口岸的开辟,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4)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5)刺激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四、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年)

1.原因: 义和团 发动的反帝爱国运动日益高涨。

2.过程:

(1)1900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借口镇压义和团,发动侵华战争,占领了天津、北京。

(2)义和团和清军爱国官兵在 廊坊 和天津打击侵略者。

3.结果:1901年签订《 辛丑条约 》。内容: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以关税和盐税作抵押;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 使馆界 ”,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斗争的组织;改总理衙门为 外务部 ,居六部之上。

4.影响: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辛丑条约》内容中最能体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款是什么?

指点迷津:《辛丑条约》内容中最能反映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是惩办义和团运动中曾与列强作对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各种组织。这一条款充分表明清政府已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成为帝国主义代言人,即意味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课堂精讲精练

1.鸦片战争前夕中英国情的对比。

(1)政治:英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国力强盛;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阶级矛盾尖锐,危机四伏。

(2)经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3)思想:英国思想文化繁荣活跃,近代科技世界领先;中国愚昧无知,夜郎自大,科技落后,文化专制。

(4)外交:英国推行殖民扩张政策,成为殖民霸主;中国闭关锁国,封建保守。

总之,从本质上看中国是落后的农耕文明,而英国是先进的工业文明。

(2009广东文基)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

B.“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

C.“对联式悲歌”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

D.“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清政府;“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指英国政府;“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对联式悲歌”喻指中英两国胜败对比;由此可以判断B、C、D不正确。

答案:A

变式训练:鸦片战争在近代中国和英国的文明发展中都有重要意义。对中国而言意味着()

A.专制政体的终结B.近代化的起点

C.农耕文明受到冲击D.资本主义萌芽的起点

解析:本题的题眼是“文明”。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之前中国处于农耕文明社会。鸦片战争之后,受到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中国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A项发生在辛亥革命时,B项近代化的起点是洋务运动,D项资本主义萌芽的起点应该在明末。

答案:C

2.对“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转折点”的理解。

《马关条约》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的条约,它的签订标志着外国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马关条约》深刻地改变了中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转折点:

(1)侵华方式发生变化:战前商品输出为主;战后资本输出为主,掀起瓜分狂潮。

(2)列强关系发生变化:战前列强侵华既勾结又争夺,以勾结为主;战后列强侵华争夺日益加剧,给中国带来更多灾难,如三国干涉还辽、日俄战争、瓜分狂潮、门户开放等。

(3)中华民族危机加剧:战前列强侵略中国边疆和邻国;战后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4)中国经济结构进一步发生变化: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战后清政府对新式企业垄断削弱,放宽对民间办厂限制,接受列强的资本输出,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5)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变化:战前主要学习西方技术;战后为救亡图存不但学习西方技术,还进行政治体制、思想文化、教育制度的变革,相继出现了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2010江苏单科)下图展示了近代某一次重要战役,对此叙述正确的是()

A.战役结束后清舰队全军覆没

B.清朝军民反割台斗争的关键战役

C.清军将领邓世昌于此役壮烈殉国

D.战役发生于清军运兵朝鲜途中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甲午中日战争的理解。根据图示提供的信息:威海卫和刘公岛,反映的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的威海卫战役。

答案:A

变式训练:有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分界线”。这主要是因为甲午中日战争后()

A.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B.清政府开始引进西方的近代技术,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民族工业获得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历史舞台

D.发展商业和开设议院的要求出现,维新变法思想开始形成

解析:“近代中国”指中国的资本主义化及与之相适应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变化。

答案:C

3.近代列强在中国攫取的侵略特权及废除。

(1)近代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的中国特权:

①《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②《南京条约》附件,英国取得了“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及永久居住的特权;

③《望厦条约》,美国取得兵船可任意到中国各通商口岸“巡查贸易”特权,美国人在通商口岸“开设医院,建立教堂”等特权;

④《黄埔条约》允许法国天主教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

⑤《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

⑥1915年,日本通过“二十一条”攫取了大量特权;

⑦1947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美国攫取了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文化各方面的特权。

(2)列强攫取的中国特权的废除:

①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废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的要求;

②1943年南京国民政府与美英等国签订协议,废除治外法权等一些特权;

③1949年9月通过的《共同纲领》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必须取消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根据《共同纲领》,新中国彻底清除了帝国主义百余年来通过不平等条约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所获得的特权。

协定关税是一个国家与另一个国家之间通过协商相互给予对方以优惠的关税制度。如果一方遭受对方的胁迫,非自愿地给予对方以优惠待遇又不能享受对方给予的对等待遇,就是片面协定关税。中国的片面协定关税始于()

A.《北京条约》B.《天津条约》

C.《望厦条约》D.《南京条约》

解析:中国片面协定关税始于《南京条约》。《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的关税由中英双方协定。

答案:D

变式训练: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一内容出现在下列哪个条约签订后()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题目中材料的内容,两个材料中第一个材料说明了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但更重要的是第二个材料“外国公使”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就能体现不同时期列强侵略的特点。《辛丑条约》中有规定,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惩办义和团运动中曾与列强“作对”的官吏,对反帝运动镇压不力的官吏,“即行革职,永不叙用”。

答案:D

特别提示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

(1)根本原因: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要打开中国的市场;

(2)具体原因:清政府统治腐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3)直接原因:英国用武力保护罪恶的鸦片贸易(即借口中国的虎门销烟)。

2.《南京条约》开放上海等五口通商,但没有南京;《天津条约》开放南京等十处通商,但没有天津;《北京条约》开放天津为商埠,但没有北京。

3.《南京条约》的内容体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商品输出、掠夺原料的侵略要求;《马关条约》的内容体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2043.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