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方面无论做什么事都有计划和准备,作为高中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保证学生们在上课时能够更好的听课,帮助高中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要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高中教案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交集与并集”,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必修1】第一章集合
第三节集合的基本运算(1)
交集与并集
学时:1学时
[学习引导]
一、自主学习
1.阅读课本.
2.回答问题
(1)本节内容有哪些重要的数学概念?
(2)交集与并集的区别是什么?
(3)交集与并集分别有哪些性质?
(4)用了哪些图形来直观分析和理解交集和并集的意义?
3完成练习
4、小结
二、方法指导
1、有限集常用Venn图来分析,数集常用数轴来分析问题。数形结合分析直观简便。
2、注意“或”“且”的区别。
3、学习时注意交集、并集表示的三种语句:自然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
4.学习交集与并集的性质时注意结合Venn图或数轴来理解。
[思考引导]
一、提问题
1.两个非空集合的交集一定是非空集合吗?

2.若两个集合满足,则A与B有什么关系?若呢?

3.如何理解?

一、变题目.
1设集合A={1,x+2},B={x,y},若A∩B={2},求A∪B.
2.已知集合,,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总结引导]
交集的定义:
并集的定义:
交集的性质:
并集的性质:

[拓展引导]
1.已知A={(x,y)|x+y=2},B={(x,y)|x-y=4},那么集合A∩B为()
A、x=3,y=1B、(3,-1)C、{3,-1}D、{(3,-1)}
2.已知,则()
3.已知,,求使得的实数的取值范围.

4.完成作业:习题1—3A组的第1、2、3、4题.
参考答案
[思考引导]
一、提问题
1.不一定
2.,
3.集合A与集合B没有公共元素

二、变题目
1.;
2.;
[拓展引导]
1.D;
2.1;
3.

扩展阅读

并集和交集


第三课时并集、交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两个集合并集、交集的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2.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3.学会利用Venn图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并集、交集概念的简单运用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景
1.我们知道实数有加、减法等运算,集合是否也有类似运算呢?
事实上,我们已有了补集的概念,是一个类似减法的运算,那么加法呢?
2.先看下列各个集合,你能说出集合C与集合A、B之间的关系吗?
(1)A={1,2,3,4},B={2,3,4,5},C={1,2,3,4,5}
(2)A={x|x是锐角三角形},B={x|x是钝角三角形},C={x|x斜三角形}
(3)A={x|x0},B={x|x≤3},C={x|0x≤3}
(4)A={x|x为某班语文测验优秀者},B={x|x为某班数学测验优秀者}
C={x|x为某班语文、数学测验都优秀者}
二、学生活动
1.分析上述每组集合间的关系,考察是否有共同特征。
2.能否举出具备某种特征的集合。
三、建构数学
1.引导学生说出并集、交集概念。
2.用数学的符号语言表示
3.用Venn图表示其间的关系。
4.显然的事实:
5.思考题:(1)
四、数学运用
1.例题
例题1设A={-1,0,1},B={0,1,2,3}求A∩B和A∪B。、

例题2设A={x|x0},B={x|x≦1},求A∩B和A∪B
例题3学校举行排球赛,某班45名同学中有12名同学参赛,后又举行田径赛,这个班有20名同学参赛,
①已知两项都参加的有6人,。两项比赛中,这个班共有多少名同学没有参加过比赛?

②已知两项都没参加的有16人,。两项比赛中,这个班共有多少名同学同时参加过比赛?

例题4设平面内直线,试用集合的运算表示
2的位置关系。

例题5P13。8
2.练习P133、4
3区间有关概念
4.P13习题1.32、3
五、回顾反思
1.并集与交集的概念、符号语言、图形语言;
2.发现的结论。
六、课外作业
习题1.34、5、6、7复习题4、8

(苏教版)交集,并集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的任务之一。教案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们打好基础,帮助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教案内容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教版)交集,并集”,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交集、并集

知识目标:理解交集与并集的概念;会求两个集合的交集、并集;理解区间的表示法;

掌握有关集合的术语和符号,会用它们正确地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能力目标:能用上述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独立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交集、并集的概念及运算;

教学难点:弄清交集与并集的概念、符号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会正确表示一些简单集合。

教学过程

一.学生活动

用Venn图表示下列各组的三个集合:

(1)

(2)

(3);

思考:上述每组集合中,A,B,C之间都具有怎样的关系?(易看出,集合C中的每一个元素,既在集合A中又在集合B中)

二.师生互动建构数学

1.交集: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元素构成的集合,称为A与B的交集,记作:(读作“A交B”),即:

可用左图阴影部分表示显然有:,,。


思考AB=A,AB=可能成立吗?

仿照上面可得并集的概念

2.并集:一般的,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构成的集合,称为A与B的并集,记做AB。(读作A并B),即AB=

如图显然有AB=BA,AAB,BAB

思考:AB=A能成立吗?A是什么集合?

练习;2

拓展:求下列各图中集合A与B的并集与交集

AB

A(B)

A

B

B

A

BA


说明:当两个集合没有公共元素时,两个集合的交集是空集,而不能说两个集合没有交集

三.数学运用

例1.设,求

解:

拓展:在例1中我们来研究集合中元素的个数问题,我们把有限集A的元素个数记作card(A).在例1中,card(A)=3,card(B)=4,card(A∪B)=5.

显然,card(A∪B)≠card(A)+card(B).

这是因为集合中的元素是没有重复出现的,在两个集合的并集中,两个元素的公共元素只能出现一次,即card(A∩B).在例1中,card(A∩B)=2.

一般地,对于两个有限集A,B,有card(A∪B)=card(A)+card(B)-card(A∩B).我们称之为容斥原理。

阅读:例2(Venn图)

例3(不等式的解集交与并,可用数轴处理)

练习:1.3、4、5

为了叙述方便,常用区间概念:设

半开半闭区间

开区间

四.回顾小结

1.在求交集时,应先识别集合的元素属性及范围,并化简集合,对于数集可以借助于数轴直观,以形助数得出交集。

2.区分交集与并集的关键是“且”与“或”,在处理有关交集与并集的问题时,常常从这两个字眼出发去揭示、挖掘题设条件,进而用集合语言表达。

3.关于交集有如下性质
A∩BA,A∩BB,A∩A=A,A∩=,A∩B=B∩A

4.关于并集有如下性质
AA∪B,BA∪B,A∪A=A,A∪=A,A∪B=B∪A

5.若A∩B=A,则AB,反之也成立
若A∪B=B,则AB,反之也成立
若x∈(A∩B),则x∈A且x∈B
若x∈(A∪B),则x∈A,或x∈B

五.课外作业

8、9、10题

提高内容.已知关于x的方程3x2+px-7=0的解集为A,方程3x2-7x+q=0的解集为B,若A∩B={-},求A∪B.?

【解】∵A∩B={-},∴-∈A且-∈B.?

∴3(-)2+p(-)-7=0且3(-)2-7(-)+q=0?

∴p=-20,q=-

由3x2-20x-7=0得:A={-,7}?

由3x2-7x-=0得:B={-,}?

∴A∪B={-,,7}?

六.教学后记:

高一数学交集与并集教案


俗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作为高中教师准备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帮助高中教师在教学期间更好的掌握节奏。那么,你知道高中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数学交集与并集教案”,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1.3-1交集与并集
教学目的:(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2))能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课型:新授课
教学重点:集合的交集与并集的概念;
教学难点:集合的交集与并集“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我们两个实数除了可以比较大小外,还可以进行加法运算,类比实数的加法运算,两个集合是否也可以“相加”呢?
思考(P9思考题),引入并集概念。
二、新课教学
1、并集
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与B的并集(Union)
记作:A∪B读作:“A并B”
即:A∪B={x|x∈A,或x∈B}
Venn图表示:

说明:两个集合求并集,结果还是一个集合,是由集合A与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重复元素只看成一个元素)。
例题1求集合A与B的并集
①A={6,8,10,12}B={3,6,9,12}
②A={x|-1≤x≤2}B={x|0≤x≤3}
(过度)问题:在上图中我们除了研究集合A与B的并集外,它们的公共部分(即问号部分)还应是我们所关心的,我们称其为集合A与B的交集。
2、交集
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与B的交集(intersection)。
记作:A∩B读作:“A交B”
即:A∩B={x|∈A,且x∈B}
交集的Venn图表示

说明:两个集合求交集,结果还是一个集合,是由集合A与B的公共元素组成的集合。
例题2求集合A与B的交集
③A={6,8,10,12}B={3,6,9,12}
④A={x|-1≤x≤2}B={x|0≤x≤3}

拓展:求下列各图中集合A与B的并集与交集(用彩笔图出)

说明:当两个集合没有公共元素时,两个集合的交集是空集,而不能说两个集合没有交集
3、例题讲解
例3(P12例1):理解所给集合的含义,可借助venn图分析
例4P12例2):先“化简”所给集合,搞清楚各自所含元素后,再进行运算。
4、集合基本运算的一些结论:
A∩BA,A∩BB,A∩A=A,A∩=,A∩B=B∩A
AA∪B,BA∪B,A∪A=A,A∪=A,A∪B=B∪A
若A∩B=A,则AB,反之也成立
若A∪B=B,则AB,反之也成立
若x∈(A∩B),则x∈A且x∈B
若x∈(A∪B),则x∈A,或x∈B
三、课堂练习(P13练习)
四、归纳小结
五、作业布置
1、书面作业:P13习题1.1,第6-12题
补充:
(1)设A={奇数}、B={偶数},则A∩Z=A,B∩Z=B,A∩B=
(2)设A={奇数}、B={偶数},则A∪Z=Z,B∪Z=Z,A∪B=Z

2、提高内容:
(1)已知X={x|x2+px+q=0,p2-4q0},A={1,3,5,7,9},B={1,4,7,10},且
,试求p、q;
(2)集合A={x|x2+px-2=0},B={x|x2-x+q=0},若AB={-2,0,1},求p、q;
A={2,3,a2+4a+2},B={0,7,a2+4a-2,2-a},且AB={3,7},求B

1.3交集与并集(3课时)


1.3交集与并集(3课时)

教学目的:通过实例及图形让学生理解交集与并集的概念及有关性质。

(1)结合集合的图形表示,理解交集与并集的概念;

(2)掌握交集和并集的表示法,会求两个集合的交集和并集;

教学重点:交集和并集的概念

教学难点:交集和并集的概念、符号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说出的意义。
2.填空:若全集U={x|0≤x<6,X∈Z},A={1,3,5},B={1,4},那么CUA=,CUB=.

3.已知6的正约数的集合为A={1,2,3,6},10的正约数为B={1,2,5,10},那么6与10的正公约数的集合为C=.

4.如果集合A={a,b,c,d}B={a,b,e,f}用韦恩图表示(1)由集合A,B的公共元素组成的集合;(2)把集合A,B合并在一起所成的集合.

cdabef

cdabef


公共部分A∩B合并在一起A∪B

二、新授

定义:交集:A∩B={x|xA且xB}符号、读法

并集:A∪B={x|xA或xB}

例题:例一设A={x|x-2},B={x|x3},求.

例二设A={x|是等腰三角形},B={x|是直角三角形},求.

例三设A={4,5,6,7,8},B={3,5,7,8},求A∪B.

例四设A={x|是锐角三角形},B={x|是钝角三角形},求A∪B.

例五设A={x|-1x2},B={x|1x3},求A∪B.

例六设A={2,-1,x2-x+1},B={2y,-4,x+4},C={-1,7}且A∩B=C求x,y.

解:由A∩B=C知7A∴必然x2-x+1=7得

x1=-2,x2=3

由x=-2得x+4=2C∴x-2

∴x=3x+4=7C此时2y=-1∴y=-

∴x=3,y=-

例七已知A={x|2x2=sx-r},B={x|6x2+(s+2)x+r=0}且A∩B={}求A∪B.

解:∵A且B∴

解之得s=-2r=-

∴A={-}B={-}

∴A∪B={-,-}

练习P12

三、小结:交集、并集的定义

四、作业:课本P13习题1、31--5

补充:设集合A={x|-4≤x≤2},B={x|-1≤x≤3},C={x|x≤0或x≥},

求A∩B∩C,A∪B∪C。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8084.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