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中很重要的一个课件,大家正在计划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各行各业都在开始准备新的教案课件工作计划了,未来工作才会更有干劲!你们知道多少范文适合教案课件?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第三单元复习重点资料梳理”,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三单元复习重点资料梳理
9.《日出》
本文通过写小职员黄省三与襄理李石清、经理潘月亭的三次矛盾冲突和结局,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初期中国社会的黑暗现实:上层社会人对下层社会人的凶恶残忍、冷酷无情。
一、知识梳理
1.给红色的字注音。
嗫嚅()瞅见()薪水()厌恶()
狞笑()喃喃()愤慨()抽咽()倚着()
2.字音字形
┍wù厌恶┍sǎn跑散┍lěi积累
恶┫散┫累┫
┕ě恶心┕sàn散会┕lèi累死
┍dǔ猪肚子┍chàn颤动┍jì周济
肚┫颤┫济┫
┕dù满肚子┕zhàn颤抖┕jǐ济南
3.词语解释
【凄凉】课文中指悲伤难过。原指①孤寂冷落。②凄惨。[近义]凄楚凄然
【嗫嚅(nièrú)】口动,形容想说话又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的样子。
【安分守己】安守本分,规矩老实。
【萧条】课文中指政治、经济等不景气;衰微;衰退。原指①寂寞,冷落;调零。②疏散;稀疏。③匮乏;简陋。
【世故】课文中指世俗人情,处世经验。
【凄楚】凄惨痛苦。
【愤慨】气愤不平,愤恨感慨。
【狞(níng)笑】凶恶地笑。
【抽咽】一吸一顿地哭泣,悲哀得说不出话来。[近义]抽噎
【周济】用钱财等物质给别人帮助。
【呆若木鸡】痴呆得像木头做的鸡一样。形容因出于意料之外十分惊诧。
4.词语辨析
凄凉凄楚凄然
【辨析】
三个词都是形容词,都有凄惨悲伤的意思。
主要区别:“凄凉”原有寂寞冷落的意思,多用于形容环境和景物。也用于形容人生遭遇的不幸。如身世凄凉。“凄楚”有凄惨痛苦、令人伤怜之意。多用于书面语。“凄然”形容凄凉悲伤,如凄然泪下。
抽咽抽噎
【辨析】
两个词都是动词,都指一吸一顿地哭泣。
主要区别:“抽咽”指不能痛快地哭出声来,也说不出话来。“抽噎”指泣不成声,只在口中一吸一顿地哭泣,如这小姑娘捂着脸不停地抽噎。
5.文学(文体)常识
曹禺,原名________,字_________。他在上清华大学期间,完成了他第一部多幕话剧剧本《____________》。之后,他又创作了《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部影响巨大的话剧剧本。抗战期间,他在重庆参加文化界抗敌活动。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等作品。一九七八年完成了描写民族团结的历史剧《___________》。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把________、________、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综合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
戏剧文学,即______,是舞台演出的基础,是戏剧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着戏剧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戏剧文学具有_______和________的两重性质。
戏剧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可以分为_______和_______;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可以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__;按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嗫嚅(nièrú)瞅见(chǒu)薪水(xīn)厌恶(wù)狞笑(níng)喃喃(nǎn)愤慨(gài)抽咽(yè)倚着(yí)
5.万家宝小石《雷雨》《日出》《原野》《蜕变》《北京人》《王昭君》
文学表演剧本思想性艺术性文学性制约性
话剧舞剧独幕剧多幕剧历史剧现代剧悲剧喜剧正剧
二、迁移训练
课内阅读
阅读话剧《日出》片断,回答问题。
黄省三我没有求您周济我,我只求您赏给我点事情做。我为着我这群孩子,我得活着!
李石清(想了想,翻着白眼)其实,事情很多,就看你愿意不愿意做。
黄省三(燃着了一线希望)真的?
李石清第一,你可以出去拉洋车去。
黄省三(失望)我……我拉不动(咳嗽)您知道我有病。医生说我这边的肺已经(咳)——靠不住了。
李石清哦,那你还可以到街上要——
黄省三(脸红,不安)李先生,我也是个念过书的人,我实在有点——
李石清你还有点叫不出口,是么?那么你还有一条路走,这条路最容易,最痛快——你可以到人家家里去(看见黄的嘴喃喃着)——对,你猜得对。
黄省三哦,您说,(嘴唇颤动)您说,要我去——(只见唇动,听不见声音)。
李石清你大声说出来,这怕什么?“偷”!“偷!”这有什么做不得,有钱的人可以从人家手里大把地抢,你没有胆子,你怎么不能偷?
黄省三李先生,真我的急的时候也这么想过。
李石清哦,你也想过去偷?
黄省三(惧怕地)可是,我怕,我怕,我下不了手。
李石清(愤慨地)怎么你连偷的胆量都没有,那你叫我怎么办?你既没有好亲戚,又没有好朋友,又没有了不得的本领。好啦,叫你要饭,你要顾脸,你不肯做;叫你拉洋车,你没有力气,你不能做;叫你偷,你又胆小,你不敢做。你满肚子的天地良心,仁义道德,你只想凭着老实安分,养活你的妻儿老小,可是你连自己一个老婆都养不住,你简直就是个大废物,你还配养一个大堆孩子!我告诉你,这个世界不是替你这样的人预备的。(指窗外)你看见窗户外面那所高楼么?那是新华百货公司,十三层高楼,我看你走这一条路是最稳当的。
黄省三(不明白)怎么走,李先生?
李石清(走到黄面前)怎么处?(魔鬼般地狞笑着)我告诉你,你一层一层地爬上去。到了顶高的一层,你可以迈过拦杆,站在边上。你只再向外,向外多走一步,那时候你也许有点心跳,但是你只要过一秒钟,就一秒钟,你就再也不可怜了,你再也不愁吃,不愁穿了。——
1.戏剧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日出》通过被压迫者——“人”和形形色色的剥削者——“鬼”之间的尖锐冲突,强烈控诉了那“损不足以奉有余”的旧社会。这一片段着重写了黄与李的冲突。对此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李对黄只知哀求、别无他法的表现很反感,所以加以讽刺挖苦,说明被压迫者不起来斗争是得不到人们的同情的。
B.李对黄的不幸遭遇既同情,又愤慨,表现了他对黄既哀求其不幸,又怒其不争的复杂感情。
C.爬上高位的李对走投无路的黄不但不同情,反而把他的痛苦当作欣赏的材料,反映了李残忍冷酷,毫无人性。
D.李与黄的冲突,表现了统治阶级上层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被压迫者之间吃与被吃的矛盾,充分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和罪恶。
2.戏剧是对话的艺术。高尔基说:“剧本要每个剧中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自己的特征,而不用作者的提示。”这一片段中,试各找出几句,分析李和黄的性格特征。
(1)李石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省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剧本中括号里的话叫舞台说明。它的作用有A.表现人物动作B.刻画人物心理活动C.描写人物的神态D.提示舞台设计E.表示场景交换。用序号表明下列舞台说明的作用。
(1)燃起了一线希望()
(2)魔鬼般的狞笑()
(3)呆若木鸡,低得几乎听不到声音()
(4)走到黄省三面前()
课内阅读答案
1.D
2.(1)冷酷残忍没有人性(2)怯弱,逆来顺受,有自发的反抗意识
3.(1)B(2)C(3)A(4)A
10.《饮差大臣(节选)》
本文通过写被骗官员念骗子骂他们的信和市长在大庭广众之下自我揭露隐私的语言,无情地揭露了俄国官僚的丑恶和沙俄制度的黑暗腐朽及其荒唐反动的本质。
一、知识梳理
1.给红色的字注音
憋不住()逮捕()阉马()
龇牙()跺脚()爵士()谣言()
2.形近字
┍钦:钦差┍惮:忌惮┍爵:爵士
┕欣:欣悦┕蝉:蝉鸣┕嚼:咀嚼
┍谣:谣言┍拨:挑拨┍阉:阉马
┕傜:傜族┕拔:拔河┕庵:尼姑庵
3.词语解释
【寻欢作乐】追求享乐放纵的生活。
【肆无忌惮】任意妄为,无所畏忌。
【时来运转】时机来临,命运开始好转。
【死乞白赖】指纠缠不休。
【俏皮】课文中指说话幽默、风趣。
【扯淡(dàn)】课文中指胡说乱道。此外还指①闲扯。②没意思;不相干。
【造谣生事】捏造谣言,挑起事端。
【鸡犬不宁】形容搅扰得很厉害,连鸡狗都不得安宁。
4.文学(文体)常识
果戈理,全名是_______________。一八三五年,果戈理出版了一部现实主义小说集《__________》,之后又出版了小说集《___________》,其中最有名的是中篇小说《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一八三五年底,果戈理根据_____________提供的素材,写成了五幕_____喜剧《____________》。果戈理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是《____________》。
果戈理是_______国作家,本文选自《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iēdàiyānzīduòjuéyáo
4.尼古拉华西里耶维奇果戈理《密尔格拉得》《彼得堡故事》《外套》《狂人日记》
普希金讽刺《钦差大臣》《死魂灵》俄《果戈理小说戏剧选》
二、迁移训练
课内阅读
亚莫斯菲约陀罗维奇真倒霉,诸位!他跟我借去了三百卢布。
亚尔捷米菲里波维奇也跟我借了三百。
邮政局长(叹口气)唉!也跟我借了三百。
鲍布钦斯基向我跟彼得伊凡诺维奇借去了六十五卢布现钞。
亚莫斯菲约陀罗维奇(困惑地叉开两手)这是怎么啦,诸位?说真的,我们大伙儿怎么这么傻呀?
市长(敲打自己的前额)我怎么晕头了?瞎了眼?我这个老糊涂!老得发了昏,我这个大笨蛋!……我做了三十年官;没有一个商人,没有一个包工头,骗得了我,连最狡猾的骗子也都被我骗过;就连那些一手瞒过天下的老狐狸、老滑头,都____________我的手掌心,____________我的亏,____________我的圈套;我____________三个省长!……省长算什么(挥手)省长用不着说……
安娜安德烈耶芙娜可是这是不可能的,安托莎,他跟玛宪卡订了婚……
市长(发怒)订婚!订婚是扯淡!提起订婚我就一肚子气,你还尽跟我提他妈的订婚……(狂怒)你们看呀,看呀,全世界的人,所有的基督徒,都来看呀,市长是怎么样受了人家的骗呀,他是个傻瓜,这老家伙是个傻瓜!(用拳头威胁自己)你这个塌鼻子,把个皮包骨又干又瘦的人,比破抹布还不如的家伙,当成了大人物看待!他现在让马脖子上的铃叮呤叮呤地响着,在大道上一直往前飞奔!他要去把这件事情传遍全世界。不但要成为人家的笑柄,还会有个臭文士,摇笔杆的,把你写进喜剧里去,那才丢脸呢!不管你是什么官衔和爵位,大伙儿都要龇着牙齿,拍着巴掌,笑你。你们笑什么?笑你们自己!……你们这些人呀!……(狠狠地跺脚)我真恨透了所有这些摇笔杆的!哦,这帮臭文士,该死的自由派!魔鬼的种子!我要把你们捆在一起,磨成粉,给魔鬼做里子!塞到魔鬼的帽子里去做里子……(挥动拳头,用后跟跺地板。沉默片刻后)我到现在还平不下这口气。一点不假,上帝要惩罚一个人,必先夺去他的理智。这个轻浮的小流氓到底有哪一点像钦差大臣?一点也不像!连个手指尖那么点的地方也不像!可是忽然大家都说:钦差大臣!钦差大臣!谁先说他是钦差大臣的?回答我!
1.在选文的“____________”上填上适当的动词。
2.选文中着重刻画的是____________,从选文看,他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3.选文中写众人都借钱给骗子与课文中哪句话是呼应的,请把它写在下面。
4.选文中作者用舞台说明对写市长大骂自己作了交代,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着市长愤怒的加剧,他对自己的称谓也在改变。由___________变成__________,再变成___________。作者这样设计台词,是让市长对自己丑恶灵魂的大暴露。(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5.下面几项是人们对市长厌恶、讥笑和嘲讽的原因,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堂堂一位市长竟然被骗子骗了,所以遭到人们的嘲讽。
B.市长做了三十年的官,骗过无数的商人和工头,甚至还骗过骗子。
C.市长有很多的圈套,连瞒过天下的老狐狸、老滑头,都逃不过市长的手掌心。
D.市长曾经骗过三位省长。
6.下面是对官员们巴结“钦差”原因的分析,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他们担心自己所做的事出叉子,被“钦差”发现。
B.他们想巴结“钦差”,升官发财。
C.他们想巴结“钦差”,主要是他们有“恐大症”,一见到大人物就心理上害怕。
D.他们担心自己的所作所为被人报告上司。
7.“还会有个臭文士,摇笔杆的,把你写进喜剧里去,那才丢脸呢。”这句话又表现了市长具有怎样的性格?
8.市长和官员们前后不同的表现有没有什么内在联系?从他们的这些表现可以看出他们是怎样的人?
【参考答案】
1.逃不过吃过上过骗过
2.市长老奸巨滑、贪污成性、到处行骗
3.大家死乞白赖都要借钱给我,要多少有多少。
4.发怒狂怒用拳头威胁自己狠狠地跺脚挥动拳头,用后跟跺地板老糊涂(大笨蛋)傻瓜塌鼻子
5.A
6.C
7.死要面子。
8.内在联系是:他们贪赃枉法、瞒上欺下的本性决定了他们前后不同的表现。可以看出他们是贪赃枉法、行贿受贿、瞒天过海、对工作不负责任的人。
11.《放下你的鞭子》
剧本通过描述父女二人由于日本侵略者占领他们东北家乡,被迫过着颠沛流离的卖艺生活,反映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造成了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悲惨境况,对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发出了强烈的控诉,号召人民团结起来,一起去打倒我们的仇人。
一、知识梳理
1.给红色的字注音。
南腔北调()耍()俏皮()掷()骚动()
咳嗽()滑稽()鹞子()畜生()
糟蹋()作揖()惊泣()国难()
2.多音字
┏diào小调┏chù畜生┏zhuó着慌┏bǎ把戏
调┫畜┫着┫把┫
┗tiáo调皮┗xù畜牧┗zháo着火┗bà花把儿
3.形近字
┏骚:骚动┏鹞:鹞子┏畜:牲畜
┗搔:搔痒┗谣:谣言┗蓄:储蓄
┏蹋:糟蹋┏嗽:咳嗽┏躁:暴躁
┗塌:倒塌┗漱:飞漱┗燥:干燥
4.词语解释
【南腔北调】课文中指南北各种戏腔。也用来形容说话口音不纯,搀杂南北方音。
【过门】课文中指歌词的前后或中间,由器乐演奏的一段曲子,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作揖】旧时行礼的一种形式。两手抱拳高拱,身子略弯,表示向人敬礼。[注意]口语中多读为zuōyī。
【媚态】课文中指娇媚的姿态。也用来指谄媚的样子。
【忿(fèn)忿不平】心中不平,为之十分气愤。同愤愤不平。
【生吞活剥】课文中指不加烹调的意思。通常用以比喻生硬地抄袭或模仿。也比喻一知半解。
【鲁莽】轻率,说话做事不经过考虑。[近义]莽撞
【糟蹋】浪费、损害。
【掩面】遮住脸。
5.词语辨析
鲁莽莽撞
【辨析】
两个词都是形容词,都有说话做事不审慎的意思。
主要区别:“鲁莽”多指说话、做事轻率不慎重,如办事鲁莽等。“莽撞”指待人接物冒失不小心而冲撞人,冒犯对方尊严,如讲话莽撞。“莽撞”比“鲁莽”更加粗心。
6.文学(文体)常识
陈鲤庭:__________,上海人。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
街头剧又称为___________,是一种反映____________的短小活泼的________样式,因常在街头演出而得名。街头剧具有很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所反映的往往是当时时代的________的话题。
7.假如你去省城探亲,向一位老人问路……你该怎么办?选出正确的一项()
A.你大声说:“喂,老头,古城路怎么走?”
B.你迎上前问:“大爷,请问古城路怎么走?”
C.你高声说:“喂,大爷,古城路怎么走?”
D.你轻声说:“能告诉我古城路怎么走吗?
【参考答案】
1.diàoshuǎqiàozhìsāo
sòujīyàochù
tàyīqìnàn
6.导演街头剧活报剧时事新闻戏剧政治性鼓动性时效性通俗性最热门
7.B。
【解析】说话要做到语言美,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说话要注意称呼;第二,说话要注意使用敬语和谦语;第三,说话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和句子的语气。
二、迁移训练
课内阅读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香姐爸爸的苦处我是知道的。
汉子(痛苦地)最可怜的是你的妈,她活着没有过一天好日子,连死也死得那么可怜……
香姐(哭泣着)爸爸,爸爸。
汉子而且我现在还发了疯,打你骂你,想从你身上榨出咱们的饭来!天哪,怎么的,谁使我疯的呀?
香姐爸爸,这是因为我们没有了家乡,没有饭吃呀!饿着肚子不光是摧残了我们的身体,连我们的心也给染黑了。
汉子好女儿,你说得对,没有家乡,没有饭吃,才使我疯的,咱们两个都是可怜的。(深思)咱们要做人,要像人的样子活下去,可是谁给我们饭呀?有家不能回去,没有田耕,没有工做,像野狗似的,叫我们怎么做人呢?
青工那你去怨恨谁呢?
汉子人家都说是我的命不好,我的命不好?也许是的。
青工命,不要相信什么命!谁给你这个命的?
汉子天哪!
青工天,你现在还在怨恨天吗?天是空的。你刚才不是说过的吗?把你们从家乡赶了出来,弄得你们有田不能去种的是谁?使你们家破人亡,挨冷受饿的是谁——这都是人干出来的。
甲对呀,阿根说得对。
青工我告诉你们,使你们挨冷受苦,无家可归的是日本帝国主义,是不抵抗的卖国汉奸!
观众不错,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卖国汉奸!
汉子先生的话固然不错,可是叫我们怎么办呢!
青工怎么办呢?是的,咱们穷人一碰到什么意外,就像你们一样不知道怎么办了。穷朋友,咱们“不打不相识”,现在既然在这儿碰头了,咱们就得一伙儿去,向压迫我们、剥削我们的人算账去——这才有我们的生路!
汉子孩子,记住,要打倒那些吃人的东西,才有生路。
香姐是的,我们要像人的样子活下去!
1.简析选段情节发展过程。
2.作为街头剧,选段怎样揭示劳苦大众的生活的痛苦?
3.简括香姐的人物形象。
4.根据选段内容,推测下面情节的发展。
【参考答案】
1.按“同命运相怜——思考痛苦根源——寻找出路”的顺序安排。
2.通过父亲独白。父女对话揭示劳苦大众都有的不幸引起观众共鸣。
3.有孝心、懂事、善于思考、有反抗意识的女青年。
4.写怎样“打倒他们”。
解析:
1.题考查对情节思路的概括。解题时应立足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发展与变化。
2.题考查街头剧的特点的认识。解题时应注意是在“街头”,再根据题目提示,从选段中找出相应内容。
3.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根据香姐在不同“内容”的表现,分别总结她的形象,再综合表述。
4.题考查对情节思路发展的推测。答题时应立足选段内容,抓住最后“打倒”这一关键词,思考下面该写什么。
12.《为人民服务》
这篇演讲词是毛泽东1944年9月8日在中共中央警备团追悼张思德的会议上的讲演。1944年9月8日,即张思德牺牲后3天,中央直属机关在延安凤凰山脚枣园操场上为他举行了约千人的追悼会,毛泽东亲笔题词“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下午1时以后,毛泽东迈着沉重的步子走上祭台,作了题目是《为人民服务》的演讲。在本文中,毛泽东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以严密的逻辑论证来阐明自己的观点、见解和主张。
“为人民服务”就是替人民作事、为人民着想,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宗旨。毛泽东利用悼念张思德大会的场合讲这番话是有深刻用意的。一是高度赞扬张思德的高尚品德,二是号召大家向他学习,三是在共产党人中要大力宣传和倡导“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一、知识梳理
1.给红色的字注音。
鸿毛()李鼎铭()()哀悼()
2.形近字
┏哀:哀伤┏悼:悼念┏泰:泰山
┗衰:衰弱┗掉:打掉┗秦:秦国
3.词语解释
【精兵简政】指党政军紧缩机构,精简人员。亦借用于一般的去除繁冗,力求简要。
【寄托】课文中指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原指①依托,安身。②托付,委托。③艺术作品中的寄情托兴。语出晋代王羲之《兰亭集序》:“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哀思】课文中指悲哀思念的感情。
4.文学(文体)常识
议论文的三要素为______、______、______。论证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据包括_______、_______。本文是_______在一九四四年九月八日在中共中央警备团追悼_______的会议上的讲演。
【参考答案】
1.鸿毛(hóng)李鼎铭(dǐngmíng)哀悼(dào)
4.论点论据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事实论据道理论据毛泽东张思德
二、迁移训练
课内阅读
①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②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_____,_____,____。”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
③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还要和全国大多数人民走这一条路。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不过,我们应当尽量地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牺牲。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1.语段①中的“这个”指代什么?这个语段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
2.语段②中画线处是司马迁的话,请默写并翻译出来。
默写:
翻译:
3.语段③中“这一条路”指什么路?
4.你如何理解“要奋斗就会有牺牲”这句话?
【参考答案】
1.指代“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观点: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为人民服务的。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翻译:人本来都有一死,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
3.革命的路,解放全民族的路。
4.“要奋斗就会有牺牲”这句话告诉我们,奋斗是要付出代价的。革命的胜利是要革命战士付出牺牲的代价的,这是必然的事情。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4题。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____,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自受过____的治疗和亲眼看过____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____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1.本段的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文中加红字注音
拈轻怕重_____晋察冀_________
3.文中画横线的空白处应依次填入_______。
A、白求恩B、白求恩医生C、白求恩同志
4.在本段中,作者以白求恩同志“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与__________相对比,以白求恩同志“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与___________相对比,通过对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2.niānjìnjì
3.ABBC
4.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不少的人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白求恩的高贵品质显得更加突出和难能可贵,显出一些人的差距,更有力地证明了学习白求恩的必要。
课外拓展
张思德生平
张思德,小名谷娃子,1915年出生于四川省仪陇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全家靠给地主帮工度日,母亲和几个哥哥相继冻饿而死,父亲远走他乡,不知所终。张思德成了孤儿,是叔父叔母收养了他,11岁时才读了几个月的书。苦难的生活,磨砺出他坚韧的性格。
1933年8月,红四方面军解放了朱德总司令的故乡仪陇县,苦大仇深的张思德第一个报名参加少先队,成为乡里首任少先队长。他积极帮助红军筹粮筹款,受到乡苏维埃的嘉奖。同年10月他加入红军,在县独立团二营当通讯员,在瓦子寨战斗中立功一次。
同年冬天他又随部队转战到四川,进入当地列宁小学学习文化和军事,毕业后被调到省军区指挥部政治部当交通员,不久加入共青团。他在战斗中浑身是胆,被战友们誉为“小老虎”。1935年5月,他跟随红四方面军退出川陕根据地,开始长征,其间三次过草地。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张思德所在部队在开赴前线前留下老弱病残,编成了一个警卫连。张思德因有伤病也被编入警卫连,任副班长,负责云阳镇八路军留守处和荣誉军人学校的警卫。1937年10月,张思德加入了共产党,1938年春又任班长。1940年春,张思德调往延安在中央警卫营任通讯班长。
1942年10月,军委警卫营与中央教导大队合编为中央警卫团,领导决定张思德由班长改为战士,张思德愉快地接受了组织安排。他说:“当班长是革命工作需要,当战士也是革命工作需要。”他在战争年代参军11年,同期入伍的同志有许多已当了团长甚至旅长,张思德身为战士却从不计较职务高低。
1944年夏天,张思德带领4个战士到安塞县烧炭。他们完成了任务后,为了多出炭,张思德又参加了突击队,与战友一起开挖了一孔新窑。
9月5日中午时分,窑洞即将挖成突然塌方,张思德奋力把开窑口的战友推出洞去,自己则被砸埋在窑里牺牲,时年29岁。
张思德的故事
烧木炭是一绝,编草鞋也是一绝
抗战期间的延安,冬天要靠烧炭来取暖。当时国民党对边区实行封锁,连马鞍下垫的棉花和饮牲口用的帆布桶也不许输入,边区军民只有依靠自己动手来丰衣足食。张思德所在的中央警卫团一到夏秋季,就要烧木炭以备过冬。这个活又苦又累,张思德却毫无怨言,而且干得非常出色,当地群众烧一窑炭需要10天,他只需7天就能烧一窑上好的炭。组织上曾三次派他去烧炭:第一次是在荣誉军人学校,他整整干了3个月,因工作出色得到留守处一条毛巾和一个笔记本的奖励;第二次是在延安南土黄沟深山;第三次是到延安北部的安塞石峡峪村,一个月就烧了5万多斤木炭,超额完成任务,他自己却再没有回来。
烧炭是个技术活,要经过伐木、找窑、出炭、包装、背运等七八道工序,火候也很重要。张思德为了烧好炭,吃住都在窑边,晚上也要爬上窑顶几次,观察烟色和火候,木炭还没完全冷却,他就冒着高温,用破布包手,站在炭窑的最里边捡木炭。
张思德不仅炭烧得好,编草鞋也是一绝。在红军时期,他用自己攒的布条和麻绳为一个刚从直罗镇战斗中被解放过来的新战士编了一双草鞋,让他感受到人民军队的温暖。部队转战关中强行军,很多战士的鞋掉了帮,磨穿了鞋底,只好用绳子绑着走路,在长满藜蒺的崎岖小路许多人扎烂了脚。张思德就利用行军间歇,用马刀割马蔺草带在身上。晚上宿营后,他顾不上休息一连打了3双草鞋,直到拂晓。第二天,他把草鞋送给了三位鞋子最烂的战士。后来很多人从张思德那里学会了用马蔺草打草鞋,保障了部队的行军。
为了让毛主席多睡一会儿,他发明了“控绳拉铃”的通讯方法
张思德平常给人的感觉是老实木讷,其实他很内秀,工作肯动脑筋,打仗也很勇敢,有“小老虎”之称,因此才被挑选当通讯员并担任中央最高领导的警卫。当时中央警卫团直属警卫队素有“钢盔团”之称,表示其战斗力强,装备精良。在毛泽东身边的内卫班当警卫战士,是每个战士梦寐以求的愿望。1943年以后中央书记处搬到枣园办公,因此内卫班的警卫战士也有了“枣园哨兵”的美誉。
张思德每天都把毛泽东窑洞前的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并把常走的土路上的坑坑洼洼垫平。毛泽东有个习惯,写文章时彻夜不眠,天亮后才睡觉。张思德早早起床,悄悄地把毛泽东窑洞附近的鸡鸭和牲畜赶得远远的,用小石块把在附近树上啼叫的鸟儿撵走,好让毛泽东能多睡一会儿。他还发明了“控绳拉铃”的通讯方法,在院子的树上系一根细绳子,绳子的一端通向警卫班宿舍,里面挂一个小铃铛,如这边发现情况,只要哨兵一拉绳子,警卫班就可以立即出动,又不会打搅毛泽东休息。
毛泽东外出开会时,张思德常在身边警卫。当时毛泽东在延安乘坐的是一辆爱国人士赠送的救护车,车身宽大,能坐10个卫士。在车尾有专供卫士站立的踏板,以防背后有人偷袭,这个位置通常都是张思德的。由于背对着行车方向,尘土很大,毛泽东很过意不去,拍着他的肩膀,让他到前面。张思德总是笑笑,依旧站在那里。每当毛泽东外出,张思德总是提前把冲锋枪和马灯擦亮,备好水壶,早早等候在车子旁。因为他知道,做好毛泽东的警卫工作,就是对革命的最大贡献。
张思德牺牲后,队长向毛泽东报告消息,并说人砸在窑里还没挖出来。毛泽东听后很生气地说,打仗死人没办法,搞生产死人不应该。他随即吩咐了三点:那一带狼多,晚上要派人站岗,要是尸体被狼吃了,你这个队长就不用当了;尽快把尸体挖出来,洗干净,买一口棺材;开追悼会,我要讲话。党的领袖如此关心一个普通党员和战士,远不止是出于私人感情,而是表现出革命队伍中人人平等,无论在什么岗位都是为人民服务。
毛泽东与演讲
毛泽东非常擅长演讲,他的演讲教育了千千万万的革命志士,而他自己在青年时期也曾受到演讲宣传的强烈影响。毛泽东曾对美国记者斯诺讲过自己的一段经历:1911年武昌起义发生以后,湖南宣布了戒严令,政局迅速改观。有一天,一个革命党人得到校长的许可,到中学来作了一次激动人心的演讲。当场有七八个学生站起来,支持他的主张,强烈抨击清廷,号召大家行动起来,建立民国。会上人人聚精会神地听着。受这次演说的影响,毛泽东决心参加革命军。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准备教案课件的时刻到来了。在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后,新的工作才会如鱼得水!你们知道哪些教案课件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复习重点资料梳理”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第四单元复习重点资料梳理
1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本篇是丁肇中于1991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情系中华”大会上发表的演讲。丁肇中在这篇演讲中,以一个科学家的身份,对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进行了反思,提倡要以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去探求世界上的未知世界。
一、知识梳理
1.给加点的字注音。
丁肇中()授予()遵照()
彷徨()()实践()不知所措()
2.形近字
┏授:授予┏措:措施┏致:招致
┗受:接受┗错:错误┗至:极至
3.词语解释
【格物致知】指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
【荣幸】荣耀而幸运。
【授予】给予(勋章、奖状、学位、荣誉等)。
【清谈】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
【袖手旁观】藏手于袖,在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不参与其中。
【一帆风顺】本指帆船一路顺风。亦用为祝人旅途安吉之辞。比喻境遇顺利或办事容易。
【激变】课文中指急剧变化。也指因刺激而生变乱。
4.文学(文体)常识
丁肇中,当代第一流的________。一九七六年他获得了________奖。本文是作者于一九九一年十月十八日在北京_________举行的“_________”大会上接受________奖时发表的演讲。
【参考答案】
1.
丁肇中(zhào)授予(yǔ)遵照(zūn)
彷徨(pánghuáng)实践(jiàn)不知所措(cuò)
4.实验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人民大会堂情系中华特别荣誉
二、迁移训练
课内阅读
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个名词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适当也没有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使人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淹没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显然,这位先生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永远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到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以“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这种观点——经验告诉我们——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1.“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是‘四书’”,一句中“四书”指的是()
A.《诗经》《尚书》《礼记》《易经》B.《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C.《春秋》《论语》《孟子》《礼记》D.《韩非子》《列子》《孟子》《庄子》
2.这几段文字的论点是什么?选择正确的一项()
A.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B.王阳明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
C.儒家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
D.这种观点——经验告诉我们——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3.作者在概述了《大学》本身所说的格物致知的目的后指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就被淹没了。”请以作者所举王阳明“格物”这一事例说说这句话的含义。
4.选文中作者着重强调“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作者这样强调的目的是什么?
5.细读下列语句,注意标有红色字体词的作用。
(1)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使人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2)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6.作者为什么讲王阳明对着竹子苦想七天的故事?
7.作者主要采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证明论点?
8.这四段论述文字是如何紧扣全文的中心论点的?
9.从这几段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王阳明的态度吗?
【参考答案】
1.B
2.A
3.王阳明的“格物”不是通过做实验对竹子进行,而是对着竹子空想,要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的目的,这样做,就远离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所以作者说:“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就被淹没了。”
4.这样强调是为了说明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被淹没了,进而说明这种传统的教育思想应该改变。
5.(1)作者强调传统教育的弊端。“不是……而是……”起强调作用。(2)作者强调“现代学术的基础”的本质和特性。两个“就是”起说明作用。
6.用王阳明的故事说明了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儒家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7.采用了讲道理和举例子的论证方法。
8.作者提倡格物致知精神。首先论证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格物致知并不是作者所倡导的“格物致知”即实验,这点必须讲明白,不然会引起人们的误会,以为作者老调重弹。为了把这点论述清楚,作者除了分析“格物致知”在中国的起源以论证它的真实目的外,还举了大学问家王阳明的例子,这就非常富有代表性,很有说服力。
9.作者对王阳明先生的行为并不持批判态度,而只是以他的行为为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相反他认为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
阅读《智者无言》,回答1—5题。
智者无言
大海的深处是平静的。
花朵的一生是无声的。
巍峨的山峦是缄默的。
大自然中许多蔚为壮观的生命往往以沉默示人,而人的生命是否亦当如此?
有这么两个人应考厨师。甲一开言便说了个天花乱坠,从传统的中国名菜到洋派的西式糕点,从每道菜的用料着色到火候调味,似乎无一不能无一不精。乙则静候一旁一语不发。待问及他时,他只是说:“给我30分钟的时间,我做一桌菜出来看看便是。
不用说,“讷于言”的厨师被录取了。
机智和美妙的语言有时只不过是一种一瞬的智慧和淋漓的表达,但智慧和表达本身并不证明结果。朴实的行动才是开在成功路上的鲜花。
认识一个人,不要光听他怎么说,而应当看他怎么去做,因为有的语言言不由衷。就像认识一棵树,不需急于去看它春天开的什么花,因为有一种事实叫做华而不实。你可以等到秋天,那时候你去看树上的果实,果实是花的语言,也是树的注释。
芸芸众生,那个与你仅有一面之交便一览无余的人,你会觉得他索然无味,因为他说得太多。而那个一直一声不吭以沉默示人的人,你不仅仅对他印象深刻,而且产生了探询他的愿望——因为那沉默带给女性的是典雅矜持,带给男性的是深邃练达。你要记住,生活中有些东西藏在心里便是一种真实,一种深刻;说出来,反而索然无味,比如一生一世的爱情。
我小时候妈妈对我说:你看大街上那两个吵嘴的人,声嘶力竭的人往往理屈词穷,因为真理不在他那一边,他想先声夺人来掩饰自己的心虚。而那个沉默者往往一身正气,于是不动声色,因为沉默是强有力的蔑视。
一个浅显的道理是:乌鸦和知了无疑是最善叫的,但它们都不是人类的宠物。火山爆发那一声震天的巨响,那力拔山兮的气概,令人叹为观止。但这一奇观不会随时可见,为那一瞬间的壮观,它在地层深处沉寂了千年万年!
有两种方法可以使世界变大:登上山峰远眺,闭上眼睛沉思。它们与语言无关。由此看来,世界不是语言描绘得大的,想必人也盖同此理。
智者无言。
1.细读全文,说说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2.文章开头写了大海、花朵和山峦,它们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3.第五段讲述了两个厨师应考的故事,其中运用的论证方法_________、________
4.“世界不是语言描绘得大的,想必人也盖同此理。”句中的“此理”说的是什么道理?
5.你是否同意本文作者的观点,请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1.智者无言(3分)
2.以沉默示人;引出下文对人生的思考(2分)
3.举例论证,对比论证(2分)
4.人不能靠语言来显示高大(2分)
5.
有创见或见解精辟,表述清晰流畅(4分)
有见解,表达清楚(3分)
有见解,表述尚清楚(2分)
有见解,表述不清楚(1分)
【解析】
(1)题考查对文章中心论点的把握。解题时应在整体感知全文内容的基础上,品味作者主要讲一个什么道理、什么思想,其次可从位置上寻找、从论据上分析自己对全文主要意旨的“感知”是否正确。本文标题和文章结尾都有“智者无言”,列举的事例都基于“无言”与“智”的内在联系,故中心论点是“智者无言”。
(2)品析论据及其作用。三种事物外在表现是不同的,而共同点却是“无言”成就其博大、美丽、高峻,蕴含着“智”的意思,所以它们的作用是用自然界具体事物形象地证明文章的观点。
(3)题考查对论证方法的理解。应考的事例,当然是摆事实,或说例证法;“两人”是两种做法,两种结果,是正反对比论证(讲道理中的一种)。
(4)题考查结合具体语言环境,理解指示代词指代的意义。解题时要联系上下文,题中“此理”承上文而来,应是指“人不能靠语言来显示高大。”这一道理。
(5)题为开放题。可答同意,也可答不同意,关键要言之成理,令人信服,实际上在考查我们对说理知识的运用。
14.《我有一个梦想》
“梦想”是人的一种充满美好愿望的想法。很多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事情,在梦中却常常变为现实,并圆满地解决了人们的愿望。本文的“梦想”应是对平等、自由、人权的一种追求。
一、知识梳理
1.给加点的字注音。
签署()束缚()压榨()枷锁()飓风()镣铐()
一隅()骇人()缔造()蜕变()履行()戳子()
侈谈()崛起()磐石()填膺()赎罪()蜿蜒()()
2.形近字
┏签:签署┏署:行署┏骇:骇人听闻
┗鉴:鉴别┗曙:曙光┗赅:言简意赅
┏缔:缔造┏崛:崛起┏戳:戳穿
┗谛:真谛┗倔:倔犟┗戮:杀戮
┏缚:束缚┏隅:一隅┏赎:赎罪
┗搏:拼搏┗偶:偶然┗渎:渎职
┏榨:压榨┏枷:枷锁┏磐:坚如磐石
┗窄:狭窄┗茄:茄子┗罄:罄竹难书
3.词语解释
【煎熬】原指烹煮;熔炼;熬制。课文里比喻焦虑、痛苦;受折磨。
【充裕】富足宽余。
【一隅(yú)】课文中指一个角落。亦泛指事物的一个方面。引申为片面。如“一隅之见”“一隅之说”。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感到十分震惊。
【兑(duì)现】课文中指诺言的实现。原指凭证券换取现款。
【崛起】课文中指兴起,奋起。
【磐(pán)石】厚而大的石头。一般用以比喻坚固稳定。
【义愤填膺】形容心中充满了愤怒。膺(yīng),胸。
【安之若素】指对反常现象或不顺利的情况视若平常,毫不在意。
【心急如焚】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形容极为焦急。
【蜕变】(人或事物)发生质变。[近义]嬗(shàn)变
【摇摇欲坠】摇动着好像要落下来。也用来形容极不稳固,岌岌可危。
【赎罪】用财物或行动抵消、弥补罪过。
【真谛】泛指最真实的意义或道理。谛(dì),原为佛教语,指真实而正确的道理,泛指道理。
【匿迹】隐藏起来,不露形迹。
【凤毛麟角】凤凰的毛,麒麟的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才或事物。
4.词语辨析
蜕变嬗变
【辨析】
两个词都是动词,都有变化、改变的意思。
主要区别:“嬗变”重在表明一种过程的演变。“蜕变”则强调性质的改变和转化。
5.文学(文体)常识
马丁·路德·金,___国黑人___运动著名领袖,浸礼会____,曾获___学位。他一贯主张___,倡导___原则。一九六四年,马丁·路德·金获得了_____。一九六七年,他组织“____”,途中被种族主义分子刺杀身亡。
【参考答案】
1.
签署shǔ束缚fù压榨zhà枷锁jiā飓风jù镣铐liàokào
一隅yú骇人hài缔造dì蜕变tuì履行Iǚ戳子chuō
侈谈chǐ崛起jué磐石pán填膺yīng赎罪shú蜿蜒wānyán
5.美民权牧师神学博士非暴力主义非暴力抵抗诺贝尔和平贫民进军
二、迁移训练
阅读并回答问题
①朋友们,今天我对你们说,在此时此刻,我们虽然遭受种种困难和挫折,我仍然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是深深扎根于美国的梦想中的。
②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会站立起来,真正实现其信条的真谛:“我们认为这个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
③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的红山上,昔日奴隶的儿子将能够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坐在一起,共叙兄弟情谊。
④我梦想有一天,甚至连密西西比州这个正义匿迹、压迫成风的沙漠般的地方,也将变成自由和正义的绿洲。
⑤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肤色,而是以他们的品格优劣来评价他们的国度里生活。
⑥我梦想有一天,亚拉巴马州能够有所转变,尽管该州州长现在仍然满口异议,反对联邦法令,但有朝一日,那里的黑人男孩和女孩将能与白人男孩和女孩情同骨肉,携手并进。
⑦我今天有一个梦想。
⑧我梦想有一天,幽谷上升,高山下降,坎坷曲折之路成坦途,圣光披露,普照人间。
⑨这就是我们的希望。我怀着这种信念回到南方。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从绝望之岭劈出一块希望之石。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把这个国家刺耳的争吵,变成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一起工作,一起祈祷,一起斗争,一起坐牢,一起维护自由;因为我们知道,终有一天,我们是会自由的。
⑩在自由到来的那天,上帝的所有儿女们将以新的含义高唱这支歌:“我的祖国,美丽的自由之乡,我为您歌唱。您是父辈逝去的地方,您是最初移民的骄傲,让自由之声响彻每个山冈。”
⑾如果美国要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家,这个梦想必须实现……
1.作者的梦想是什么?请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
2.选文第①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自己的梦想是“深深扎根于美国的梦想中的”?
3.选文的②③④⑤⑥⑧段都以“我梦想有一天”开头,这叫什么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4.选文最后一段中“如果美国要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家”,其言外之意是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希望?
5.请以“我梦想有一天……”开头,写一段话。不少于100个字。
【参考答案】
1.人人生而平等。
2.因为作者认为自己的梦想不只是个人一己私利的梦想,而是代表了国家利益的,是体现国家利益的理想,所以说它“深深扎根于美国的梦想中”。
3.这叫排比。段首排比可以使几个段落联成一片,语势陡增,气势不凡,达到强烈地抒发感情的作用。
4.其言外之意是:目前美国还不是一个伟大的国家。表达了作者希望美国真正成为一个伟大国家。
5.略。
阅读并回答问题
阳光,是一种语言
雷抒雁
①早晨,阳光以一种最明亮、最透彻的语言和树叶攀谈,绿色的叶子,立即兴奋地颤抖,通体透亮,像是一页页黄金锻打的箔片,炫耀在枝头。而当阳光微笑着与草地上的鲜花对语,花朵便立即昂起头来,那些蜷缩在一起的忧郁的花瓣,也迅即展开,像一个恭听教诲的耳朵。
②晴朗的日子,走在街上,你不会留意阳光。普照的阳光,有时像是在对大众演讲的平庸演说家,让人昏昏欲睡,到处是燥热的嘈杂。
③阳光动听的声音,响在暗夜之后的日出,严寒之后的春天,以及黑夜到来前的黄昏。这些时刻,阳光会以动情的语言向你诉说重逢的喜悦、友情的温暖和哪怕是因十分短暂的离别而产生的愁绪。
④倘若是雨后的斜阳,彩虹将尽情展示阳光语言的才华与美丽。赤、橙、黄、绿、青、蓝、紫,从远处的山根,腾起而起,瞬间飞起一道虹桥,使你的整个身心从地面立刻飞上天空。现实的郁闷,会被一种浪漫的想象所消解。阳光的语言,此刻充满智慧,让你理解天雨花,石点头;让你平凡生活的狭窄,变成一片无边无垠的开阔,让你枯寂日子的单调,变得丰富多彩。
⑤可这一切,只是一种语言,你不可以将那黄金的叶子当成黄金;江河之上,那些在粼波里晃动的金箔也非真实;你更不要去攀援那七彩的虹桥,那是阳光的话语展示给你的不可琢磨的意境。瞬间,一切都会不复存在。可是,这一切又都不是空虚的,它们在你的心中留下切切实实的图画,在你的血管里推涌起波澜壮阔的浪潮,在你耳边轰响着长留不息的呼喊,使你不能不相信阳光的力量和它真正的存在。
⑥和阳光对话,感受光明、温暖、向上、力量。即使不用铜号和鼙(pí)鼓,即使是喁喁(yóng)私语,那声音里也没有卑琐和阴暗,没有湿淋淋的、怯懦者的哀伤。
⑦你得像一个辛勤的淘金者,从闪动在白杨翻转的叶子上的光点里,把握阳光的语言节奏;你得像一个朴实的农夫,把手指插进松软的泥土里,感知阳光温暖的语言力度。如果你是阳光的朋友,就会有一副红润健康的面孔和一窗明亮清朗的心境。
⑧阳光,是一种语言,一种可以听懂的语言。
1.请从第①段画线的句子中找出3个运用拟人手法的词语,说明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1)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用:_______________
2.从①~④段看,作者赞美了阳光“语言”的哪些特点?
3.第⑤段中,作者说“一切都会不复存在”,又说“一切又都不是空虚的”。为什么?
4.文末,作者说阳光是“一种可以听懂的语言”。从第⑦段看,怎样才能“听懂”呢?
5.作者说:阳光是一种语言,它和树叶攀谈,和鲜花对语,动情地向人们倾诉,给世界带来温暖和力量。还有人说:阳光是跳动的旋律,将七色幻化为七个美丽的音符,在大地上谱写着动人的乐章。你想把阳光比喻成什么呢?请写几句话表达你对阳光的感受。
【参考答案】
1.词语:攀谈炫耀兴奋
作用:赋予阳光照射绿叶的现象以生命的活力,使之更加生动活泼,更具有形象性。(意思对就得分)
2.①明亮、透彻(清纯亲切、令人振奋)②动情(动听、温馨)③充满智慧(丰富、有才华、有启发性)
3.阳光产生的美丽情景是短暂(虚幻、不真实)的,但对人的影响是有力的、“切切实实”的。(意思对就得分)
4.做阳光的朋友,对阳光语言用心把握,真切感知。(意思对就得分)
5.示例:①阳光是美丽的油画,将变幻不定的七色定格在记忆的画框中,成为永久的回忆。②阳光灿烂的微笑,它用温情融化坚冰,以坦然直面人生,让人平添信心和勇气。(答案不限于此,言之成理、符合要求就得分)
15.《你是你的船长》
“船长”是一船之主,他应该能经得起各种风浪的考验,具有临危不乱、从容不迫的心理素质,具有临危决断、指挥若定的能力。人生是一个过程,也是一次远航,同样也需要这样一位船长。这个船长的人选是别人无法替代的,只能是你自己。
课文从同情心说起,深入论证了人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从而提出养成公平、公正的正义观念,学会用理性正确地把握、主宰自己生命的方向。
一、知识梳理
1.给红色的字注音。
坠地()掐()抽屉()敞开()
障碍()歧视()鄙视()
2.词语解释
【呱呱坠地】指婴儿出生。呱(gū)呱,婴儿出生时发出的、啼哭声。
【交织】课文中指穿梭往来、纵横交错在一起。
【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
【幸灾乐祸】对他人遭遇灾祸感到高兴。
【居高临下】处在高处,俯临下方。多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语出《淮南子·原道训》:“登高临下,无失所秉。”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本文是一位_________在女儿所在班级举行的一次主题班会上的发言,作者用_________的语言和孩子们进行了__________的交流,完全符合___________的基本特征。
【参考答案】
1.坠(zhuì)地掐(qiā)抽屉(ti)敞(chǎng)开
障碍(ài)歧(qí)视鄙(bǐ)视
3.家长亲切心与心演讲
二、迁移训练
课内阅读
①既然我们有这样的能力,我们就可以敞开自己的心扉,用我们自己的眼睛和耳朵,没有障碍地去感受这个世界和世界中的人们,于是,“一身化作千万身”,许许多多人的幸福和快乐便都印在我们的心中,许许多多人的不幸和痛苦便都看在我们眼里。
②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人类原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们不是孤独的、孤立的,作为人类成员我们在生命的根部都是联系在一起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就不应该对别人的弱点和不幸抱讥讽嘲笑的态度,不应该对别人暂时的失败或某些缺陷持幸灾乐祸的立场,因为你自己也同样会有弱点、不幸、失败或缺陷。你没有任何理由对别人在高临下、歧视或鄙视,没有任何理由伤害或继续伤害一个人。
③同学们,让我们逐渐养成公平、公正的观念,等你们长大了,从中还要发展出更重要的观念——正义的观念。一个人要有正义感,一个社会要有社会公正。你们要做自己的船长,把握自己生命的航程,希望你们将来成为一个有同情心、有正义感的人,这样,中国的未来才有希望!你们自己、你们这一代人才有希望!
1.用词造句有误的一项是()
A.我们不要封闭自己的心灵,要向别人敞开自己的心扉,这样我们才有开朗的性格。
B.小红的自行车丢了,小明幸灾乐祸地给她送去真诚的安慰。
C.美国白人对黑人的歧视政策,受到了世界舆论的谴责。
2.“希望你们将来成为一个有同情心,有正义感的人,这样,中国的未来才有希望!”句中两个“希望”含义相同吗?为什么?
3.请你写出画“________”线句子的含义。
4.“既然我们有这样的能力”中“这样的能力”是指什么能力?选出分析正确的一项()
A.我们会立刻到抽屉里寻找创可贴。
B.我们也能感到妈妈的疼痛。
C.我们能感受到掐胳膊时的疼痛。
D.我们能感受到其他人的痛苦,并试图去分担或减轻它。
5.给选文分层,并概括层意。
6.作者认为正义感与同情心之间存在着自然的联系,你是怎样理解这个问题的?
7.这位家长的演讲情真意切,语重心长,读了这篇课文后,你有哪些心里话想说?请写下来。
【参考答案】
1.B
2.两个“希望”的含义不相同。第一个“希望”是期望出现好的结果;第二个“希望”是有好的前途,好的命运。
3.含义是:作者希望孩子们养成公平、公正的观念。
4.D
5.分层:①②||③
一层:写我们可以敞开自己的心扉,用我们自己的眼睛和耳朵,没有障碍地去感受这个世界和世界中的人们。
二层:要养成公平、公正的观念,将来还要发展自己的正义感,成为一个有同情心、有正义感的人。
6.同情心是正义感的前提。一个人只有具有同情心,才能去感受别人的痛苦,想到如何去减轻痛苦,只有正义感才能减轻更多人的痛苦。所以他们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
7.略。(提示:主要写自己的心得或得到的启示。)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战胜自己
①如把我们日常所经历过的种种痛苦烦恼,仔细分析一下,你会发现,这痛苦的来源有一大部分都是不能战胜自己。
②当我们需要勇气的时候,先要战胜自己的懦弱;需要洒脱的时候,先要战胜自己的执迷;需要勤奋的时候,先要战胜自己的懒惰;需要宽宏大量的时候,先要战胜自己的浅狭;需要廉洁的时候,先要战胜自己的贪欲;需要公正的时候,先要战胜自己的偏私。
③战胜自己不是件容易的事,它需要很大的勇气与坚定的信念。想一想看,你战胜自己的次数多吗?还是时常姑息纵容自己?
④当我们尝试一项新工作,接触一个新环境,应付一个新场面的时候,总难免有一种向后牵曳的力量。我们常会退缩地想:还是安于现状吧!还是省事为妙吧!还是不要冒险吧!于是,就在这种种消极的决定中,不知多少可贵的机会流失了。许多人抱怨自己一事无成,恐怕这消极地处理事情的习惯,是使他失败的一个最大原因。
⑤每一个人都知道公正廉洁是可敬的、,偏私贪欲是可耻的。但是,事到临头,往往就会有一些你在事先所想不到的理由来影响你正面的决定。比如说:你会把责任推给环境的压力,风气的不良,或一则消极退守的成语。如“_________”之类。其实,那正是你被另一个自己所打败的明证。一个人在必要的时候战不胜自己,是可耻的,任何理由都无法掩饰这种羞耻。一个人应该有力量让自己那光明的一面战胜。否则,你的人生就失败了。
⑥我们从小所受的教育,只够使我们知道怎样明辨是非。在明辨是非之外,就要看我们是否有足够的信念和约束自己的力量,去遵循我们所知道的正确的路。那需要经过很艰苦的奋斗,需要动用你一切内在的向上向善的力量,才能把握你所预定应走的方向。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本章第②自然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它在表达上有何作用?
修辞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先写出第③④⑤段的段意,再说说各段的关系。
4.在第⑤段的横线处,填写成语恰当的一项是()。
A.审时度势B.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C.趋炎附势D.识时务者为俊杰
5.“一个人,如果他勤奋,那必定是他战胜了自己的懒惰。懒惰是我们最难克服的一个敌人。许多本来可以做到的事,都因为一次又一次的懒惰拖延,而把成功的机会错过了。”
这一自然段是从原文中抽取出来的,它应还原在第____________自然段和第____________自然段之间。
【参考答案】
1.战胜自己
2.排比表明每个人的“敌人”——自己无处不在,突出了战胜自己的重要性。
3.第③段总说:战胜自己不容易,要靠勇气和信念。
第④段分说:没有勇气战胜不了自己。
第⑤段分说:没有信念战胜不了自己。关系:总分关系
4.D
5.③、④之间。
16.《南京大屠杀》
这篇报告文学,真实地记录了1937年12月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南京进行三次集体大屠杀和两次最典型的零散屠杀,以铁证如山的事实,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惨绝人寰的疯狂暴行,提醒中国人民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一、知识梳理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橱窗()蹒跚()悚然()蹂躏()
庵观()自焚()侥幸()虐待()
徘徊()尸骸()褴褛()恶煞()
笼罩()簇拥()逾()熏天()
蛊惑()撰写()人寰()寻觅()
2.形近字
┏悚:悚然┏躏:蹂躏┏庵:庵观
┗敕:称敕┗蔺:姓蔺┗奄:奄奄一息
┏骸:尸骸┏侥:侥幸┏蛊:蛊惑
┗骇:惊骇┗绕:环绕┗盅:酒盅
3.词语解释
【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语出《史记·货殖列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壤,现在写作“攘”。
【举世闻名】全世界闻名。形容非常出名。
【生气勃勃】形容生命力十分旺盛,充满活力。
【毛骨悚然】毛发竖起,脊梁骨发冷。形容人碰到阴森或凄惨的景象时的恐惧感觉。毛,毛发。骨,脊梁骨。悚(sǒng),害怕的样子。
【蹂躏(lìn)】践踏。比喻用暴力欺压、侮辱、侵害。蹂(róu),踩;践踏。
【令人发指】叫人愤怒得头发都竖了起来。令,使。发指,头发直竖起来,形容人愤怒到极点的样子。
【逝者如斯】指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语出《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褴褛(lánlǚ)】(衣服)破烂。
【凶神恶煞】泛指凶恶害人的鬼神。也用来形容恶人。
【簇涌】课文中指许多人聚集一起涌向(某地)的样子。
【逾】超过。
【震耳欲聋】耳朵都快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津津乐道】形容饶有兴味地谈论。
【鼓噪】喧嚷。
【蛊(gǔ)惑】毒害,迷惑。
【杀戮】屠杀,杀害(多指大量地)。
【寻觅(mì)】寻找。
【惨绝人寰】人世上再没有那样凄惨的了。人寰(huán),人世。
4.根据课文填空
《南京大屠杀》是一篇____________(体裁)。本文所举经历了南京大屠杀的重要人证是_______________。南京大屠杀中,南京军民共_________________人遇难。作者写本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橱窗(chú)蹒跚(pánshān)悚然(sǒng)蹂躏(róulìn)
庵观(ānguàn)自焚(fén)侥幸(jiǎo)虐待(nüè)
徘徊(páihuái)尸骸(hái)褴褛(lánlǚ)恶煞(shà)
笼罩(zhào)簇拥(cù)逾(yú)熏天(xūn)
蛊惑(gǔhuò)撰写(zhuàn)人寰(huán)寻觅(mì)
4.报告文学静缘老太太三十多万明确今后的路该怎么走
二、迁移训练
课内阅读(一)
(甲)经1946年2月中国南京军事法庭查证:
日军集体大屠杀28案,19万人;
日军零散屠杀858案,15万人;
总计在南京屠杀34万人。
对战犯的审讯是时隔8年后举行的。连外国观察家也认为,上述数字是比较保守的统计。还有许多法庭难以查证的事实,成千上万的人被枪杀后又浇上汽油焚尸,骨灰残骸被江水冲得无影无踪;还有许多未被发现的秘密活埋地点……在短短的几个月中,到底有多少南京同胞惨遭日寇杀害,恐怕很难做出甚至是粗略的统计。
(乙)半个世纪过去了,浩浩长江依然奔腾向前,无止无息。
在我两下江南的采访调查中,在我提起沉重的笔时,我悲愤的心依然一次又一次地战栗。限于篇幅,我的叙述难以表达历史灾难之万一;而当年日本法西斯那难以计数的令人发指的兽行,又绝非笔墨所能形容!
半个世纪过去了,美丽壮阔的南京城已难寻觅旧时容颜,可先辈们痛苦的哀号将永远在我灵魂深处回荡。在纪念抗日战争50周年前夕撰写这篇文章,我又感到欣慰——今日之中国,已非任人宰割的羔羊;作为80年代的青年军人,我又感到自豪——在我们的钢铁长城和火热的胸膛前面,绝不允许历史悲剧重演!
作为历史的回顾,我们不能只有四大发明、古国文化、开元盛世、丝路花雨,也应该有南京大屠杀。
我不想也没必要发更多的议论,我只希望像我一样年轻的战友、年轻的同胞,记住这惨绝人寰的灾难,记住这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它会让我们更加明确今后的路该怎么走。
1.(甲)文字列举数字有什么作用?
2.“连外国观察家也认为,上述数字是比较保守的估计。”“比较保守”是什么意思?
3.(乙)段文字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4.请写出抗日战争的起止年代。开元盛世出现于哪个朝代,当时的皇帝叫什么?
5.在(乙)段中,作者感到欣慰和自豪的分别是什么?这里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6.(探究题)(乙)段最后一句话“……它会让我们更加明确今后的路该怎么走”,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面对目前的学习任务,联系自己的人生目标,请你说一说准备“怎么走”“今后的路”?
课内阅读(二)
①半个世纪过去了,浩浩长江依然奔腾向前,无止无息。
②在我两下江南的采访调查中,在我提起沉重的笔时,我悲愤的心依然一次又一次地战栗。限于篇幅,我的叙述难以表达历史灾难之万一;而当年日本法西斯那难以计数的令人发指的兽行,又绝非笔墨所能形容!
③半个世纪过去了,美丽壮阔的南京城已难寻觅旧时容颜,可先辈们痛苦的哀号将永远在我灵魂深处回荡。在纪念抗日战争50周年前夕撰写这篇文章,我又感到欣慰——今日之中国,已非任人宰割的羔羊;作为80年代的青年军人,我又感到自豪——在我们的钢铁长城和火热的胸膛前面,绝不允许历史悲剧重演!
④作为历史的回顾,我们不能只有四大发明、古国文化、开元盛世、丝路花雨,也应该有南京大屠杀。
⑤我不想也没必要发更多的议论,我只希望像我一样年轻的战友、年轻的同胞,记住这惨绝人寰的灾难,记住这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它会让我们更加明确今后的路该怎么走。
1.给文段中标有红色字体的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1)寻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惨绝人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段的大意。
3.说一说第②自然段的表达方式是什么?写的是什么内容?
4.阅读第③自然段,此段表达什么感情?
5.如何理解第④自然段表达的意思?
6.课文最后说:“记住这惨绝人寰的灾难,记住这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它会让我们更加明确今后的路该怎么走。”请想一想,谈谈今后的路到底该怎么走?
【参考答案】
课内阅读(一)
1.增强了说服力。说明法庭查证材料铁证如山,不容置疑。
【解析】列举数字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比较保守”在这里的意思是上述统计数字比实际死亡人数要少。
【解析】联系后面的内容可以知道因一些法庭难以查证的事实而死亡的人数没有被统计在内,而这个数字也是很可观的。由此可知,“比较保守”的意思是难统计到的不完整的比较少的。
3.点题。让我们记住这场灾难,振兴自强,不让历史重演。
【解析】叙事性文章的结尾处如果使用了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那么结尾处如果使用了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那么结尾的作用一定是点题,或点明中心。
4.抗日战争1937年爆发,1945年结束。开元盛世出现于唐朝,当时的皇帝叫李隆基。
5.
欣慰:今日之中国,已非任人宰割的羔羊。
自豪:在我们的钢铁长城和火热的胸膛前面,绝不允许历史悲剧重演。
使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
6.首先我会认真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在此基础上,努力汲取各方面知识,充实自己,多方面培养自己的能力。其次,进入社会后,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因为这就是爱国的最佳体现。我会将爱国体现在实际行动中,而不是停留在肤浅的表面功夫,最后,我会时刻捍卫祖国的尊严,即使有机会走出国门,我依然会不懈努力,为了报效祖国,“师夷长技以制夷”嘛。我不会敌视外国的先进技术,我会积极学习,然后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解析】以上仅为参考答案。每人都有自己的见解,但陈述时应遵循的一个原则是自强爱国。
课内阅读(二)
1.(1)mì寻找(2)huán人世
2.我们要记住南京大屠杀这惨绝人寰的灾难,记住民族的奇耻大辱,更加明确今后的路该怎么走。
3.夹叙夹议,揭露日本法西斯难以计数的令人发指的罪行。
4.前一句夹叙夹议,后一句借议论抒情,抒发了为祖国强盛而备感欣慰、自豪之情。
5.强调作为历史的回顾,我们既要了解祖国的文明、民族的光荣,也应该牢记祖国的深重灾难、民族的奇耻大辱。
6.此题是一道开放性题。
拓展阅读
侵华日军遗弃化学毒剂泄漏
36人受伤其中3人伤势严重
(1)新华社哈尔滨8月9日电(记者吴晓东梁冬)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近日发生一起侵华日军遗弃在华的化学毒剂泄漏事件,致多人受伤。截至目前,已确认受害人数为36人,其中门诊治疗7人,另有29人接受住院治疗。卫生部及解放军307医院的多位医学专家已赶到齐齐哈尔市,将对受害者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2)8月4日早4时,齐齐哈尔市某开发公司在市内的一处工地施工时,从地下挖出5个金属桶,其中一个不慎被当场挖破,桶内的油状物溅出并渗入土中。上午9时,两个民工买下这5个金属桶,并对其进行了切割,又造成两个桶内的油状化学物品外泄。这两个民工将金属桶全部转卖给当地居民区内的一家废品收购站。由于挖出金属桶的工地上受到污染的残土被清运到几处地点,造成了污染扩散。晚6点,有三人相继发生头痛、眼痛、呕吐等病状。晚8时,齐齐哈尔市公安机关接到报案。
(3)事故发生后,齐齐哈尔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出动了150多名警力控制了10多处污染源,防止了污染的进一步扩散。同时,组织医疗单位对中毒者进行紧急抢救。外交部、国防部、解放军总参谋部等部门也相继派人,组成调查组,了解事故原因。
(4)经技术分析,防化专家一致认定,诱发本次事故的5个金属桶为日本侵华战争期间遗留在中国的化学武器,桶内的油状化学物品为芥子气。
(5)据集中收治本次事故患者的解放军203医院介绍,本次事故的受害者入院时均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皮肤糜烂、头晕、恶心、双目刺痛等临床症状,但到目前为止,除仍有三名与毒剂有密切接触的患者出现了白血球减少、骨髓造血功能减弱、呼吸困难等症状,病情严重之外,多数患者的病情已经稳定。尽管目前多数患者已经出现了好转的迹象,但由于芥子气的影响往往是缓慢的,按照权威的看法,患者的潜伏期可能是几小时甚至几个月,因此当前的医疗工作仍不能有丝毫的麻痹。
(选自《燕赵都市报》)
1.给标有红色字体的字注音。
糜烂()芥子气()
2.“侵华日军遗弃化学毒剂泄露”是本消息的________,“36人受伤其中3人伤势严重”是本消息的______。
3.请概括叙述一下污染是如何扩散的。
4.受害人受伤后均出现了什么样的症状?当病情已经稳定时为何当前的医疗工作仍不能有丝毫的麻痹?
5.阅读文章(3)(4)段,请你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答案,然后和同学进行交流。
我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学有价值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完这篇文章,你感触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简要说一说。
7.请查阅有关资料并结合你对本消息的阅读,说说报告文学与消息相比有何异同之处?
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mí)(jiè)
2.正标题;副标题
3.略4.略5.略6.略
7.相同点:必须写真人真事,具有新闻性;不同点:消息要及时报道新近发生的重要事件,写得较概括,简短,比较平实。报告文学除新闻性外,还具有文学性,可以有适当的艺术加工。它还具有政论性,要求作者以历史见证者对它所见的事实发表评论,显示浓烈的感情。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72233.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