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故都的秋教案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作为高中教师就要早早地准备好适合的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帮助高中教师掌握上课时的教学节奏。我们要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高中教案呢?以下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故都的秋教案”,我们后续还将不断提供这方面的内容。

[导学目标]

1.体味诗意秋景图,把握散文形与神的辨证关系。

2.理解、运用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难点]

3.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导学方式]整体感知---朗读品味---鉴赏评价---实践创新

[导入新课]如果说春天让人朝气勃发、鲲鹏展翅的话,秋让人平心静气、深思细味。请同学们打开诗词歌赋的记忆库,捡拾出几片金黄的秋叶,好吗?[学生七嘴八舌,教师鼓励表扬][投影]同样是秋天,刘禹锡高歌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马致远悲吟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断肠人在天涯,李清照缠缠绵绵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毛泽东独立寒秋,英姿勃发,放眼万类霜天竞自由,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秋思作为一种文化积淀已熔铸到华夏儿女的血液之中。那么散文大家郁达夫笔下的秋又是如何一种况味呢?

让我们伴着钢琴曲[秋日私语]一同走进《故都的秋》。[配乐]

[讨论品读]1。读罢全文,你认为作者从哪个方面总写秋的?请用一个字概括。[整体感知]

讨论:色、声、实、味。味[韵味]这个字是全文情与景的浓缩,言有尽而意无穷,须细酌慢品。

2。作者认为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韵味有何不同?[筛选信息]圈划:清、静、悲凉。慢、润、淡------。[味的具体内容]

3。写北国之秋而多次点到南国之秋,用意何在?[鉴赏评价]讨论:烘云托月之法。突出北国之秋的感人至深。

联系文题故都------故乡、故国、故人---

4。作者用他那丹青妙笔为我们勾勒了一幅幅诗意秋景图,请从自然景物入手简要概括。[概括要点]

花、槐、蝉、果---可视、可触、可闻---形

清、静、悲凉------字里行间充沛之情---神

配乐自由朗读,品味秋之韵味。

5。香山红叶漫山遍野、热烈奔放,颐和园风光旖旎、游人如织都能映照出故都之秋的倩影,作者视而不见却只撷取这涂抹着一层淡淡的灰色的花、槐、蝉、果来细味清、静、悲凉,为什么?

[鉴赏评价]

讨论: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情画意总关情。对于同一轮名月,高兴的人写她,她在笑;忧郁的人写她,她在愁;怒不可遏的人写她,她简直就是一张气的苍白的脸,青筋暴跳、立目横眉。是否合乎心境是选景的主要标准。正所谓以情驭景、以景显情。这故都的秋乃是作者心中之秋。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秋的落寞。[知人论世]1933年4月,由于国民党的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上海移居杭州,撤退到隐逸恬适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苦淡。本文字里行间流露着对生命的追问。

[精读拓展]

1。配乐朗读秋槐、秋雨段。

2.精读秋槐段。幽人徘徊,落蕊满地,寻寻觅觅为何事?[投影]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思考]自然之秋-----人生之秋[点评]纵才高八斗,也有志不得骋,不得不从上海退隐到杭州,人生短暂,而坐看年华付水流,是何等苦闷,何等的寂寞!

3.精读秋雨段。[投影]辛弃疾: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品读]了。[讨论]天气转凉了,一年剩下的光阴就不多了,言外之意,人到中年,剩下的光阴也不多了。这尾音一拖,那种感叹悲凉的味道就出来了。作者这里话秋凉,言外之意是如今历尽沧桑,饱尝了人世间的酸甜苦辣。作者谈天气不谈国事,反映的正是一种政治高压。化用名句,含蓄隽永。

[深情结语]《故都的秋》是一篇诗化的散文。故都的秋色、秋声,清、静、悲凉;悠远的秋味,孤独、寥落;深沉的秋思,充溢在胸襟。我们仿佛和郁达夫先生共同品尝了一回老北平的大碗茶:齿颊留芳,清爽宜人;又仿佛是听完了一曲字正腔圆的京剧清唱:余音绕梁,不绝如缕。

[联读悟写]学习课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法,写200字左右描述性片段。

1.定情:热爱、生机、活力。

2.角度: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绘声绘色绘形。

3.书写:工整、文面整洁。

[板书设计]故都的秋

郁达夫

槐雨

以情驭景------花秋味果---------形

以景显情------清静悲凉---------神

相关推荐

《故都的秋》教案30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作为高中教师就要精心准备好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帮助高中教师掌握上课时的教学节奏。那么一篇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故都的秋》教案30》,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故都的秋

郁达夫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语

秋天,以它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从古至今,关于“秋”的诗词歌赋,可以说是多得不可胜数。比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王维的《山居秋暝》,欧阳修的《秋声赋》等等。还有一些有名的诗句,比如,王勃高歌“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杜甫哀唱“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马致远悲吟“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断肠人在天涯”;李清照缠缠绵绵“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毛泽东独立寒秋,英姿勃发,放眼“万类霜天竞自由”,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等等(可由学生自我发挥)。这些诗句中,有的描写的是秋天的肃杀凄凉,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悲秋之意;有的刻画的是秋天的绚烂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那么,在同学们的心目中的“秋天”又是怎样的呢?……看来每个人心中都有每个人不同的秋。今天,我们便来看看,在著名的现代作家郁达夫的笔下,又会是怎样的一种“秋”的景象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独领20世纪30年代咏秋散文风骚的精品—《故都的秋》(板书)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教授生字词。(见书)

2学生朗读课文。

3教师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①作者笔下的秋天有什么特点?

明确:清、净、悲凉

②文中哪句话能最准确地表现作者对这样的秋的感情?是怎样的感情?

明确:“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表达了作者热爱、赞美这样的秋天的感情。

③表达本文主要内容的是哪一句话?(即文眼)

明确:“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第二课时

重难点解决过程:

一学生朗读前两段,思考:

1作者在这两段中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的?

3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本文的前两段采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抒写了作者对北国和江南这两个地方秋天的不同感受,以两个地方的对比来突显北国秋天的“清”、“静”、“悲凉”的特点,同时表达了作者对北国的秋天的向往之情。(板书)

二学生默读课文3—11段,思考:在这部分中,作者一共描写了故都之秋的哪些景象?

明确:作者描绘故都的自然风物一共有五种景况,即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果(板书)

三学生集体朗读最后两段,思考:

1这两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这两段主要写的是南国之秋的色、味都比不过北国的秋天。抒发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无比眷恋之情。

四学生通过板书讨论:文章的总起部分与总结部分有什么关系?

明确:结构上,两个部分首尾相应,都是对比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意境上,总结部分强化、升华了作者所要抒发的情感。

板书结构框架图:

第一部分:总起(1—2)写感受。

1、写故都秋之感。清、静、悲凉令人向往。

2、写江南秋之感。秋味不浓不让人满足。

第二部分:分写(3—12)

秋晨天空、秋之牵牛花

槐树落蕊而知秋乡国有异,悲秋之感却同。

记叙秋蝉残鸣而报秋议论

秋雨淋人人知秋故都之秋,有它的特别之处。

枣树秋色之奇观

第三部分:总括(13—14)

南国之秋,色味不如北国之秋浓。

故都之秋,我减少寿命也要留住。

五课堂小结

散文《故都的秋》从对北国、南国的秋天的不同感受写起,突出了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然后作者采用了分述的写作手法,以记叙和议论两个方面写故都北平的秋天的景色,赞美北国的秋天;最后总括全文,抒发了作者对故都秋天的眷恋的感情。文章首尾照应,层次严谨,浑然一体。

第三课时

一导入语

上节课,我们初步领略了郁达夫先生笔下的北国秋天。那么,同学们想一想,作者笔下的秋天的景色除却清、静、悲凉这几个特点之外,又是怎样一番景致呢?

二整体感知

1提问:上节课,我们了解到,在文章第二部分中,作者一共描写了五种景况,那么同学们能将这五种景物概括为五幅图画吗?

明确:可概括为“秋花图”“秋槐图”“秋蝉图”“秋雨图”“秋果图”

2让学生体会这五幅图画,然后分小组讨论这五幅图画分别怎样体现出故都秋天“清、静、悲凉”的特点的?

明确:“秋花图”——

“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以色写秋天,给人明净高爽、无半点纤尘之感,写出了“清”的特点;“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以及“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是在写“静”;有着几分冷落和萧条的“破壁”、蓝白冷色调的“牵牛花”和象征生命的衰竭与凄凉的“秋草”体现了“悲凉”的特点。

…………………………(见书分析)

3提问: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故都的秋景,那么作者在叙述和描写上述秋景时,以时间为序还是以空间为序呢?

明确:不是时间顺序,也不是空间顺序,是并行排列。体现了散文“形散”的特点。这些景物都具有“清、静、悲凉”的共同特点,也即“神不散”。

4提问: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本文是颂秋之作,但也有人认为是悲秋之作。你认为呢?说说你的理由。

明确:本文是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的悲凉来颂秋的。开头就可以读到这样的句子:“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在文章的结尾处可以读到这样的句子:“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生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三提问:北京有很多知名的名胜古迹,比如:陶然亭的芦花、香山的红叶、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等等,为什么这么多的名胜作者不写,而要写身边这些不出名的景物呢?(学生发挥,教师提示简介和写作背景。)

1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省富阳县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1913年9月,郁达夫跟随兄长郁华赴日本留学读书。在这期间,郁达夫曾广泛地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十年的异国生活使郁达夫饱富诗书,也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激发了他强烈的爱国热忱。1921年,郁达夫与郭沫若、成仿吾等人组织了创造社,后来郁达夫又参加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郁达夫投入到了抗日救亡运动中,后来流亡到苏门答腊,坚持抗日战争。1945年9月17日,郁达夫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郁达夫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作家。他在散文、小说、诗词和文论等领域都具有深湛的功力和卓越的成就,并且形成了自然畅达和热情坦荡的风格。郁达夫的散文,带有比小说更直接更鲜明的自叙的性质,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热情蛋白、毫不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情。

2《故都之秋》写作背景

1933年到1937年之间,日本帝国侵占我国东北三省,对中原地区也是虎视眈眈。国民党政府不但不反抗,还实行对外投降、对内镇压的政策。由于白色恐怖的威胁,郁达夫离开了上海,避居杭州,过上了游山玩水的隐逸生活。在这段时间,郁达夫写了大量寄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散文。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明确:郁达夫是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非常有艺术特点的作家。他的文学活动贯穿了“五四”运动到抗日战争几个重要时期。他是一个爱国者,他的作品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他那个时代的部分精神面貌。30年代旧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读书人衣食无安,居无定所。为了谋生,郁达夫辗转千里,颠沛流漓,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他描写自己心中的“清”“静”“悲凉”已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的人生感受。虽体验到生活的许多悲苦与忧愁,但他没有消沉,依然怀着一颗真善美的心灵,以审美的心态与眼光来观察故都秋景,看到自然景观和人生景观的美好的一面,充满眷恋和哀惋。他不写宫殿庙宇、亭台楼阁,而是写老百姓家院和普通街道上所见之景,写出了北平下层人员和不得意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的一个侧影,表现出郁达夫的平民意识。他从赏景中体验和感受文化气息,表达了对古今中外赏秋诗人赏秋文化的珍爱,体现了作者对历史人文的关怀。在艺术上,侧重表现自我,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既有表现对旧社会的抗争与激愤的直抒胸臆,也有坦率的自我暴露的心理描写。

客观方面:故都秋天的景物多姿多彩。

主观方面:

①社会环境的黑暗。

②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文人见落花而伤春,看流水而感时。他需要这样的景物来排遣内心的忧郁烦闷,把复杂微妙而又难言的情怀寄寓秀丽的幽道的自然景物之中,委婉而又曲折地表达出来。

③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通世文学”。

四课堂小结

文贵创新,是说一篇文章在下笔时,作者应该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个性。在不少人面对众多咏秋佳作望而生畏,欲写止笔时,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独特的视角,运用与众不同的写作手法,以情选景,以景显情,使作品情景交融,浑然一体,为咏秋佳作又创一里程碑。文章也正如郁达夫所说“要把感情渗入到景物描绘中去,使读者几乎不能辨出这美丽的自然是不是多愁善感的主人公身上的一部分。

故都的秋


教学目的:

1.整体感知课文,体会散文“形”、“神”合一的艺术特色。

2.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者:夏玉庚

一.导入课文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可见秋天这个特殊的季节,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秋天给你一个什么样的感受呢?(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有人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

有人登高,笔下出现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的景象,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

有人在秋中徘徊,目之所及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

由此可见,文学作品,常常是客观现实和作者的主观感受的统一体,我们阅读文学作品贵在“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体会蕴含在文章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板书:读懂客观现实,体会思想感情),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郁达夫先生的《古都的秋》,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客观现实和主观情感融为一体的。(板书:课题、作者)

二.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全身心投入地读这篇课文。

三.探讨课文内容

1.讨论:本文的题目是“故都的秋”,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这个客观现实呈现出什么特点?(指明读第一、二两自然段)

明确:总领句----“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板书:清、静、悲凉)

2.课文是通过哪些景象的刻划来表现“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学生快速浏览3—11自然段)

明确:主要是刻划了五种景况: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闲话秋雨、佳日胜果。(板书: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果)

3.品味词句:哪些地方突出了“清、静、悲凉”

明确:

①写秋院----“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这是境的宁静);“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这是心的宁静)。“一椽破屋”、“破壁腰”(境的悲凉。)

②写秋槐----“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极柔软的触觉。”(这是境的宁静,也是心的宁静。)“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里有境的宁静,也有心的悲凉。)

③写秋蝉----“衰弱”、“残声”。(这本身就是一种悲凉。)

④写秋雨----“息列索落”、“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这里有境地的宁静,也有情和境的悲凉。)

⑤写秋果----“淡绿微黄”,即使是写“红”也是“红完”。(也是一种清、静的淡色。)

郁达夫写“故都的秋”,紧扣住“清”、“静”、“悲凉”的特点,不用浓墨重彩,而是用平凡的词语表达了平凡的秋姿、秋色、秋声、秋味和平凡的人。

★(纵观3—11段)我们不妨来找一下,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在哪里?

作者笔下的故都的秋,在小院中每座低矮的破屋内外;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里;在秋蝉的每一声残鸣中;在秋雨的每一个雨点中;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也在那故都闲人充满了京腔的互答声中。取景既不以时间为序,也不以空间为序,似信手拈来,这体现了散文“形散”的特点。

4.统观整篇课文,作者除了运用细腻的描写来展现“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之外,开篇和结尾还用了怎样的写法?

明确:对比。其目的是抑彼而扬此,突出作者的主观感受----北国之秋胜于南国,从而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热爱。

5.关于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有两种完全不同一理解:有人认为本文是颂秋的,但也有人认为是悲秋的。你认为呢?说说你的理由。

教者认为:本文是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的悲凉来颂秋的,表达的是对故都秋的眷恋和向往之情。开头就可以读到这样的句子:“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饱尝一尝”;在文章的结尾可以读到这样的句子:“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生命的三分之一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板书:眷恋向往之情)

6.既是颂秋,作者为什么不用明快的笔调来颂秋呢?

①郁达夫,三岁丧父。17岁便随长兄一起赴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岐视的十年。②在个人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③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是“静止如水似的文学。”

此文写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满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这种感受在当时其它人的作品中也有痕迹。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不也有哀愁吗?

由此可见,散文的鉴赏,既要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又要注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对思想感情的体会,还要结合作者当时的生活经历。

7、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聚”,本文的“形”是什么?“神”又是什么?它们的结合点是什么?

明确:本文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风物,具体说,就是五副秋色图,文章的“神”是赞美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向往眷念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结合点是“清、静、悲凉”

四.熟读成诵

把自己最喜欢的一段文字背下来。

板书设计:

故都的秋秋院

郁达夫秋槐清,静,悲凉

秋蝉(客观、主观)(主观)

读懂客观现实秋雨

体会思想感情秋果

(形)(神)

《故都的秋》教案26


《故都的秋》教案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故都秋的特点。

2、引导学生把握文中情与景的关系及文章的结构。

二、能力目标:

让学生初步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与重点:

分析情与景的关系。

教学课时:

一节

教学过程及步骤:

一、以事例导入,点明学习重点。

今天,我们要学习郁达夫《故都的秋》,下面我们先来分析一个事例,假如你今天心情很好,一出门就遇见阔别多年的老朋友,那么,当你现在坐在公园的长凳上听着耳边的鸟鸣时,你就会觉得鸟的叫声非常的悦耳。换一种心境,假如你今天比较倒霉,在马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这时你听到鸟的叫声就会觉得心烦。对相同的景,不同心情的人对景的感受就会不一样,那么写出来的景当然就会不同了,这就叫做“景随情异”(板书)。可见,情与景的关系非常密切,弄清情与景的关系,也是我们今天学习《故都的秋》的一个重点。

二、通过比较阅读,体会故都秋的特点。

下面我们先来看几首同样也是以秋为描写内容的诗歌:

材料一:《秋怀》孟郊

秋月颜色冰,老客志气单。

冷露滴梦破,峭风梳骨寒。

席上印病文,肠中转愁盘。

疑怀无所凭,虚听多无端。

梧桐枯峥嵘,声响如哀弹。

材料二:《秋词》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山明水净夜来霜,

我言秋日胜春朝。数树深红出浅黄。

晴空一鹤排云上,试上高楼清入骨,

便引诗情到碧霄。岂如春色嗾人狂。

1、

分析孟郊《秋怀》

问:这是一首写秋天的诗,那么诗中都写到了哪些秋天的景呢?

明确:诗中写到了月、露、风和梧桐。

问:这些景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明确:月——冰,露——冷,风——寒(峭),梧桐——枯,

梧桐甚至是“声响如哀弹”,意思是秋天梧桐脱落,风吹枯叶,瑟瑟作响,听去好像谁在弹奏悲哀的曲调。

问:那么,这样的秋天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

明确:悲凉。

2、分析刘禹锡《秋词》(两首)

问:在这两首诗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作者对秋天的感受?

明确:如“胜春朝”、“引诗情”、“山明水净”、“清如骨”等。

问:那么,这样的秋天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

明确:这里的秋天给人以清新的感觉,能激发人的诗情,甚至胜过春天。

3、小结

问:同样是写秋天,前者悲凉,后者清新,这是什么原因?

明确:这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所决定的,也就是“情”决定了“景

”的特点,即我们前面已提到的“景随情异”。

问:本文《故都的秋》也是写秋天,那么,这里的秋天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是悲凉,还是清新?(要求学生对照上面两组诗,参考课文第一段的内容来回答这个问题。)

明确:清、静、悲凉。比较接近于第一首诗。

三、通过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感情底蕴。

1、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富阳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经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2、写作背景

从1921年到1933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小结: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不难看出作者感情的底蕴,特别是“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一句,明确指出了作者写这一篇文章的感情特点。了解了作者感情的特点,将有助于下面我们对本文景物特点的分析,从而能更好地把握情与景的关系。

四、由景入情,把握情与景的关系。

问: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作者笔下故都的秋具有“清、静、悲凉”的特点,那么文中集中描写故都秋景这一特点的是在哪些段落?

明确:从三到十一自然段。

问:这些段落中写了哪些主要的景?

明确:第3段主要写了牵牛花,第4段主要写了槐树,第5段主要写了秋蝉,第6——10段主要写了秋雨,第11段主要写了果树。

那么,作者在对这些景具体的描绘中,是如何体现故都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的呢?下面先请两名同学来诵读课文3——11段落,其他同学要眼耳手脑并用,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圈出文中体现秋天色彩的词语,二是标出传递声响的物名。我们将从秋色和秋声两个角度来品味一下故都的秋味。

先学生讨论,然后教师总结:

秋色

青天(蓝绿)蓝朵(蓝色)秋草(黄色)

落蕊(灰白)树影(暗灰)灰土(灰色)

灰沉沉的天(灰色)青布(蓝绿)

枣树(淡绿微黄)

问:那么这些色彩主要是冷色还是暖色?

明确:冷色。

问:面对这么多的冷色,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你心里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

明确:冷清。即课文中所概括的“清”的特点。

问:接下来我们来听听故都的秋声,主要有哪些声音呢?

明确:有鸽声(飞声)、蝉声、雨声、人声。

问:那么这么多声响交杂在一起故都的秋是喧闹呢,还是宁静?

明确:静。连鸽子的飞声、蝉衰弱的叫声,这些细微的声音都听得到,这就反衬了故都的静,这也正体现了我们在《天山景物记》中学到的一句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是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举一个例子,比如钟,在白天,你根本听不到它的走动声,但在晚上,夜深人静时,你便能听到清楚的滴答声,因此,假如要你写夜的静,你便可以以钟的走动声清晰可辨来衬托夜的静,这也就是以动衬静。

问: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飘零者,身处在如此寂静的秋天里,心里会有什么感受?

明确:孤独、痛苦。

问:对,在心情不好的情况下,越静越孤独越痛苦。如果你处在这样冷清的秋色和寂静的秋天,你心里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悲凉。这便是故都的秋味。

问:故都的秋即使在作者那个时代,也有明艳之色,也有繁闹的景象,作者为何避而不写,而写秋天的“清、静、悲凉”?

明确:这与作者的心境有关,前面我们在学习本文的写作背景时,曾提到作者写作的心境,简单地说,作者心情不好,所以才写出如此之景。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情与景的密切关系。

五、分析文章结构

以上分析的是3——11自然段,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下面我们来看看其他段落写什么。

问:首先我有一个问题,本文是写故都的秋,但也写到了江南之秋,主要在哪些段落?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主要在2和13自然段,目的是以江南之秋来衬托故都的秋。

问:那么作者是抓住江南秋天什么特点来衬托故都的秋的?在结构安排上,为何要一前一后?

明确:分别抓住其“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和“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特点,前者在第2自然段,后者在第13自然段,这样在结构上就形成了前后呼应。

问:好,从这篇文章结构来看,2和13自然段相呼应,假如1、14自然段也相呼应,那这篇文章的结构就更加严谨了,试问这两段是否有呼应?

明确:第1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感受和向往,第14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眷恋之情,都是抒发情感,“向往”是在去故都之前,“眷恋”是在离开故都之时,其实质是一样的。所以1和14自然段也构成了呼应。

问:最后来看第12段,这一段主要采用什么表达方式?从全文来看,这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这一段采用议论,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中国文人最突出,而秋“深味”非在中国北方莫属,这其实还是为了突出故都之秋。六、能力迁移训练

练习:以夏天的景为描写的内容,借景抒发欢乐或苦闷的心情,但不能直抒胸臆,要学会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字数要在200—300字之间。

具体做法:当堂做。一、二组同学写一篇借夏天的景抒发欢乐心情的短文,三、四组同学写一篇借夏天的景抒发苦闷心情的短文。写好后,教师抽查并将写得较好的文章通过实物投影仪投放出来,大家一起来分析和学习。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64773.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