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苏教版初一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资料七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

每个老师在上课前需要规划好教案课件,大家在细心筹备教案课件中。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才能促进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发展!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苏教版初一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资料七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苏教版初一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资料七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
单元目标知识与能力:
1.能读会写课文中的生字,养成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的良好习惯。
2.能运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法。熟读课文,获得对自己有益的启示,对作品中的人物能说出自己的情感体验,学会利用图书馆、网络拓宽自己的阅读面和搜集自己需要的资料和信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能学会观察不同的人物特点,运用多种描写手法生动鲜明地展示出人物的个性并养成自己修改作文的好习惯。
4.能依据不同的对象、场合采用恰当的谈话方式与自己采访的对象进行文明得体的交谈,培养自己的口语能力和提高自己的应对能力。
5.能就单元中感兴趣的问题开展活动或确定主题进行探究,学会质疑和审美评价。
重点难点知识:
1、童年的朋友
(1)学习抓住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
(2)学习作者生动细腻而又饱含感情的语言特点。
2、一面
(1)学习本文抓住外貌特征,刻画人物精神面貌的写作方法。
(2)学习鲁迅同情、爱护劳苦大众,和工农站在一起的崇高精神和坚定立场,激励学生以鲁迅为榜样,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3、我的老师
(1)学习本文用朴素的语言表达真情实感、围绕中心选择感受最深的事写人的写作方法。
(2)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树立尊师爱生的思想。
4、展示华夏文化魅力
(1)贝聿铭大师在建筑设计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2)贝聿铭在建筑设计中所表现出来的革新创造精神和他的一片爱国之心。
(3)精心选材,详略得当,记叙、描写、说明、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5、赵普
(1)准确地翻译全文,背诵全文。
(2)认识运用细节描写人物、叙事简洁的写作方法。
一、童年的朋友
一、字音字形:
(一)字音:
噗(pū)兜(dōu)绺(liǔ)马鬃(zōng)
瞧(qiáo)胀(zhàng)镶(xiāng)嗅(xiù)
驼(tuó)背睁(zhēng)颊(jiá)诅咒zǔzhòu颊jiá
(二)多音字:
zhàn颤栗lù露珠jué觉醒pú胸脯
chàn颤抖lòu露馅jiào睡觉fǔ果脯
二、词语解释:
惩罚:严厉地处罚。
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说话。
敏捷:迅速而灵敏。
终身:一辈子。
知心:知己。
咕哝:小声说话(多指自言自语,并带不满情绪)。
稀疏:(物体、声音等)在空间或时间上的间隔远。
绺:量词,线、麻、头发、胡须等许多根顺着聚在一起。
歪扭:形容歪斜不正的样子。
夸耀:向别人显示(自己有本领、有功劳、有地位势力等)。
诅咒:原指祈祷鬼神加祸于所恨的人,后来泛指咒骂。
丰润:丰茂滋润。
熄灭:燃料停止燃烧。
敏捷:(动作等)迅速而灵敏。
柔软:柔和,不坚硬。
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式样繁多。
三、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高尔基——苏联作家.1892年开始发表作品.其中剧本《小市民》,散文《鹰之歌》,《海燕》等作品引起巨大反响.后因参加革命工作几次被捕.1906年发表长篇小说《母亲》被视为第一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品.1934年当选为苏联作家协会主席.还写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自传三部曲不仅反映了作家本人的生活经历以及他接受马克思主义以前艰苦的思想探求过程,而且广泛概括了19世纪70—80年代的俄国社会生活,描写了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和遭遇,歌颂了他们的优秀品质。高尔基的最后一部作品是长篇小说《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各种体裁的作品,为无产阶级文学宝库留下了一笔巨大的财富。
2、写作背景:
本文写阿廖沙与外祖母在轮船上发生的故事。在高尔基的童年,曾是织花边女工的外祖母是他最亲近的人.不知道多少个夜晚,外祖母常常坐在炕炉沿上,望着被小洋灯的亮光照耀着的小外孙,滔滔不绝地讲述着童话故事.这些童话正如高尔基后来回忆的:我的头脑里充满了外祖母的童话,就像蜂房里充满甜蜜一样.
四、课文内容分析:
(一)题目解说:
《童年的朋友》是阿廖沙与外祖母在轮船上发生的故事。小说以儿童特有的眼光描写了外祖母漂亮的金发、温顺的语言和可爱的面孔,歌颂外祖母善良仁慈、热爱生活、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表达我对外祖母的无比热爱和感激之情,并把她当作自己“终身的朋友”,“成为最知心的人,成为我最了解、最珍贵的人”。
(二)结构分析:
文章以外祖母对我的爱为线索,叙述了外祖母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表达了我对外祖母的无限感激之情。可以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6段),写外祖母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可以分三层。
第一层(第1段),着重描摹外祖母的长发,揭示慈祥、可爱的性格特征。
第二层(第2~5段),写我和外祖母的交谈,突出外祖母对我的疼爱和关心。
第三层(第6段),写外祖母的外貌和动作,表现她的年轻、仁慈、善良和可敬。
第二部分(第7段),点题,外祖母成为我的“终身的朋友”、“最知心的人”、“我最了解、最珍贵的人”。
(三)整体感知:
1、重点段落分析:
(1)她用一只手从地上把头发兜起来提着,挺费劲地把稀疏的木梳齿儿梳进厚厚的发绺里;她的嘴唇歪扭着,黑眼珠儿闪耀着气愤的光芒,她的脸在大堆的头发里变得又小又可笑。
【鉴赏】这段外貌描写,重在描摹外祖母头发的长而密,突出她体质之好,精力之充沛。“用一只手从地上把头发兜起来提着”,说明头发出奇的长;“挺费劲地把那把稀疏的木梳齿儿梳进厚厚的发绺里”,说明她头发的厚密;“她的脸在大堆的头发里变得又小又可笑”,一方面衬托头发的长而密,另一方面也说明她很可爱;“她的嘴唇歪扭着,黑眼珠儿闪耀着气愤的光芒”,是对长发的讨厌,从中也能窥见到她年轻时漂亮的金发。
(2)“你昨天怎么把牛奶瓶子打破了?你小点声说!”外祖母说话好似在用心地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一下子就牢牢地打进我的记忆里。
【鉴赏】这段语言描写,突出外祖母的仁慈和对我的疼爱,以及她在“我”心中留下的永不磨灭的印象。“用心地唱歌”,说明外祖母从内心深处关心“我”,喜欢“我”;“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是一个比喻句,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外祖母的和蔼可亲,温柔慈祥,与“你小点声说!”相吻合;“一下子就牢牢地打进我的记忆里”,说明外祖母在“我”心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是不可磨灭的,“牢牢”、“打进”两个词语强调了外祖母在“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3)在她没来以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用一根不断的线把我周围的一切连结起来,织成五光十色的花边。
【鉴赏】这段心理描写,采用比喻和对比的手法,强调了外祖母在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在她没来以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说明我孤苦伶仃,没有人关心和照顾,是黑暗中的“流浪儿”;“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说明外祖母的仁慈和爱心给我带来了希望,让我见到了光明,并燃起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用一根不断的线把我周围的一切连结起来,织成五光十色的花边”中的“一根不断的线”,就是指外祖母无私的爱,“织成五光十色的花边”,就是指我的生活充满着阳光,充满着温暖,充满着希望。简而言之,就是外祖母无私的爱,为我驱走了黑暗,融化了坚冰,砍掉了荆棘,为我铺开了一条充满希望的光明之路,并最终“成为我终身的朋友”。
2、重点问题点拨:
(1)朗读课文,说说“外祖母”和我的关系。
点拨::①要了解一篇文章的主旨,重要的是要抓住文章的“文眼”。即文章的关键句。在记叙文中,就要多观察文题和文章的最后一段。②在每读完一段时,要及时概括段落的中心意思,这样就能尽快的把握文章的中心意思。
[明确]:外祖母是我终身的朋友,最知心的人,最了解、最珍贵的人。……
(2)读课文,结合人物描写片段,说说你所认识的外祖母。
①有人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写人最好是写眼睛。课文中三次写了外祖母的眼神,把有关的句子画出来。体会这些描写表现人物怎样的内心世界。
②外婆在孩子的眼里是长辈,可作者在文章中说外婆是他的“朋友”,而且是“最知心”“最珍贵”的“终身朋友”。为什么?
明确:①黑眼珠儿闪耀着气愤的光芒;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但通过她的眼睛,从她内心却射出一种永不熄灭的、快乐的、温暖的光芒。表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充满活力、愉快、温暖。
②因为她不仅善良,有爱心。还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给了我关怀,给了我生活的勇气和力量。
3、主题:
这篇自传体小说,通过“我”的体验与感受,表现外祖母这个人物形象,他富有活力,充满幽默感,对年幼的“我”关心备至,用平等、关爱的心态关注着我的成长,给了“我”最大的支持与安慰,是“我”“最珍贵”的“终身朋友”。
4、写作特点:
1.善于通过生动细腻又饱含感情的语言把外祖母的形象写得独具魅力、光彩照人。
例如,“她今天样子很凶,但当我问起她的头发为什么这样长的时候,她还是用昨天那样温暖而柔和的腔调说”,她“样子很凶”是因为长而厚的头发使她生气,而“温暖而柔和的腔调”则是说明她十分喜欢我,对我充满着爱。又如,“‘你昨天怎么把牛奶瓶打破了?你小点声说!’外祖母说话好似在用心地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一下子就牢牢地打进我的记忆里”,这是一段语言描写,突出外祖母的仁慈和对我的疼爱,以及她在我心中留下的永不磨灭的印象。再如,“她腰弯得几乎成为驼背,肥肥胖胖,可是举动却像一只大猫似的轻快而敏捷,并且柔软得也像这个可爱的动物”,这一比喻句,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外祖母可敬可爱的个性,也表达了我对外祖母的爱戴之情。
2.善于通过刻画人物的眼睛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在不长的篇幅中,文章先后三次描摹外祖母的眼睛,表现了她仁慈、善良、公正的内心世界,可爱可敬的“终身的朋友”形象十分清晰地屹立在读者面前。“她的嘴唇歪扭着,黑眼珠儿闪耀着气愤的光芒,她的脸在大堆的头发里变得又小又可笑”,表现出她对长发的讨厌;“她微笑的时候,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表现了她善良、仁慈的性格;“她的衣服全是黑的,但通过她的眼睛,从她内心却射出一种永不熄灭的、快乐的、温暖的光芒”,凸现她温柔、乐观的性格。
5.体验拓展
模仿课文写法,根据人物性格特点展开合理想像,把你昨天怎么把牛奶瓶子打破了你小点声说!拓展成一段具体的祖孙对话.
友情提示:
6.课后练习答案:
(一)外婆尽管是我的长辈,但是她仁慈,善良,可爱,可敬,就像朋友那样,和我亲切交谈,无微不至地关怀着我,把我从黑暗中“领到光明的地方”,“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的”,所以,外祖母成了我“最知心”、“最珍贵”的“终身朋友”。
《朋友》例文
A是个开朗的女孩,认识她或许是一种缘分,真可谓“缘,妙不可言”。我们在性格、爱好上有许多相似点,同学们说我们像一对双胞胎。那天,A告诉我,她被老师训了一顿,然后两眼泪汪汪地说,她并没有像老师说的那样做,她是受委屈了。但我没有想到她会找老师谈,我想,这下可糟了,老师以后对她好才怪呢?没想到第二天上课,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向她道歉哩,还要同学们学习A敢于给老师提出缺点的做法。我可真服了她了。
(二)(参见“重点段落分析”部分)
(三)1.对眼神描写的语句(参见“写作特点”部分)
2.《会说话的眼睛》
我的温老师很漂亮,美中不足的就是眼睛小了点儿,但是她的目光很敏锐。
温老师的眼睛还会说话呢!
开学不久,有一段时间,不知怎的我上课经常走神。每当这时,温老师敏锐的目光一定在注视着我,她的眼睛在说话:“孩子,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要认真听讲呀。”我心里好惭愧,温老师,我知道您的意思,我要专心听讲。
一次,我们复习《丰碑》这篇课文,我的发言很精彩,老师用鼓励的眼神望着我,她的眼睛在说话:“孩子,你的进步很大,要继续努力,不能骄傲呀。”这眼神让我心里好舒服。
我喜欢温老师这会说话的小眼睛,因为这双眼睛里充满了教师的责任感,写满了母爱般的关怀。
(四)(略)

二、一面
一、字音字形:
(一)字音:
地窖(jiào)赫然(hè)嵌(qiàn)
捻(niǎn)抖擞(sǒu)虐待(nuè)
窘(jiǒng)摩挲(suō)颓唐(tuí)
(二)形近的字:
窑(yáo)窑洞虐(nuè)虐待厉(lì)再接再厉
窖(jiào)地窖虏(lǔ)俘虏历(lì)历史
辩(biàn)辩证陡(dǒu)陡峭板(bǎn)黑板
辨(biàn)辨析徙(xí)迁徙版(bǎn)出版
辫(biàn)辫子徒(tú)徒弟
二词语解释:
①莽撞:鲁莽冒失。
②殷勤:热情周到。
③颓唐:精神不振。
④抖擞:振作。
⑤地窑:保藏薯类、蔬菜等的地洞或地下室。
⑥赫然: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的事物突然出现,在课文里有鲜明的意思。
⑦嵌:把较小的东西卡进较大东西的凹处。
⑧踌躇:犹豫,拿不定主意。
⑨优遇:优待;优惠待遇。
⑩捻:用手指搓。
11鞠躬:弯身行礼。
12抖擞:振作。
13断定:下结论。
三、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阿累,真名朱凡,原名朱一苇,1909年1月生,江苏涟水县人。在南京金陵大学附中、上海立达学园、同文书院学习过,最后毕业于上海艺术大学。1931年参加反帝大同盟。1932年参加“左翼剧联”,同年8月考入上海英商公共汽车公司当售票员,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因参加工人罢工运动而被捕。1935年出狱,到马来西亚参加革命活动。1936年返回上海,从事写作和翻译工作。1937年抗战开始,参加了新四军,一直在部队和地方做文教和行政工作。解放后,历任湖南革命大学副校长、省文教厅厅长、省委宣传部部长、湖南大学校长。1983年离休。
2、写作背景: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逝世,人们用各种方式表达沉痛的悼念。作者与鲁迅仅仅见过一面,但鲁迅的外貌和言行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作者满怀着对鲁迅先生的敬仰和怀念,写下了这篇回忆性文章。文章写成于鲁迅逝世的当月,情真意切,十分感人。
四、课文内容分析:
(一)题目解说:
本文写的是在悼念鲁迅先生的日子里,一位电车工人回忆了四年前和鲁迅先生的一面之缘,但这“一面”,却表现了作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伟大人格和战斗精神。
《一面》最初发表在1936年11月5日出版的《中流》杂志一卷五期上,当时离鲁迅逝世只有半个月时间,第二年收入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的《鲁迅先生纪念集》。在这以后的四十多年中,多次被收入各地结集出版的鲁迅回忆录里。作者阿累当时是上海英商汽车公司一个普通的汽车售票员,他回忆了在内山书店与鲁迅先生偶尔相遇的“一面”的印象,逼真地勾画了鲁迅先生真切动人的形象,从而写出了“一面”的力量、“一面”的意义,从一个侧面深刻地反映了鲁迅先生的崇高精神,揭示了鲁迅先生是和劳苦大众永远站在一起的这一深刻主题。用“一面”作题目,朴实、亲切,反映的是记叙的中心:“一面”的印象;同时也是主题所在:“一面”的力量——“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我们只有踏着他的血的足印,继续前进。”
(二)结构分析:全文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至“背起便走出书店的门”),记叙“我”在内山书店见到鲁迅“一面”的情况。
第二部分(从“这事到现在已经隔了四年”到最后),抒写“一面”产生的巨大精神力
第一部分:1——31自然段,“一面”的印象。
第一部分又可以分三个层次:①1——3自然段,交代时间、地点、事体和人物;②4——14自然段,写“我”渴望得到鲁迅译的《毁灭》却又无钱购买的矛盾心里;③15——31自然段,写鲁迅低价卖书和赠书。
第二部分:32——35自然段,“一面”的力量。
(三)整体感知:
1、重点段落分析:
文章开头,简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我”的身份和“我”去内山书店的原因,并设下了几个伏笔。
 (1)“我”本来是要去接班,但因车没有来,“还要等半个钟头的样子”,这里暗示了时间范围。也就是说,“我”无论做什么事,遇见什么人,甚至与鲁迅先生交谈,都要在半小时内结束。这就给下文“我”与鲁迅先生当时只能会见“一面”,设下了代笔。
 (2)“因为接连一个礼拜的夜班,每天都要在车L摇晃十一个钟头,我已经困软得像一团棉花了”。即使这样,“我”仍一刻不差地去上班,表明“我”是一个为了生存而拼命奔波的穷卖票员。此处不仅仅介绍了“我”生活的艰辛,而且为“我”后文中买不起书,鲁迅先生慷慨相助,因而事后更加怀念鲁迅先生的崇高精神,设下了伏笔。
 (3)“我已经困软得像一团棉花了”,“心里想:到内山书店去吧,在那里躲一会儿雨,顺便歇歇也好”。“我”为什么只想到去内山书店呢?别的地方不可以去吗?内山书店是由鲁迅的日本朋友内山完造开设的,那里经常卖进步书刊,“我”是个售票员,能抓紧空闲时间到书店来,可见,“我”是个进步青年。这又给下文中的“我”把鲁迅先生的著作当作精神食粮,每当想到自己的成长过程,更加怀念鲁迅,设下了伏笔。
看似寻常的一般性叙述开头,却为后文设下了三处伏笔,为“我”开启情感的闸门作了铺垫,说明“我”的怀念是有深厚的感情渊源的。这三处代笔,在文章的最后一部分全部开启,抒发了作者在“一面”相见中受到的巨大鼓舞,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深切怀念之情。
文中先后六次写到了鲁迅先生的外貌。
①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穿一件牙黄的长衫,嘴里咬着一枝烟嘴,跟着那火光的一亮一亮,腾起一阵一阵烟雾。
②他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狠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③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递给我,小袖管紧包在腕子上。
④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⑤我又仔细看他的脸——瘦!
⑥放到他手里——他的手多瘦啊!
这些外貌描写由远及近,从粗到细,由整体到部分,使人物形象随着“我”的观察和感受,逐渐丰满清晰起来。
第①次是在远处,在暗中,“我”无意中“望了一下”,因而形象“模糊”,只是粗线条从整体上勾勒出人物的身材、年龄、衣着和抽烟的神态。
第②次是在近处,是“我”有意识地进行观察,刻画比较具体细致,重点描写了人物面容和精神,形神兼备地表现了人物的形象、气质。
第③次更近了,作者面对面地“惊异”地望着鲁迅,不仅观察更细致,而且把前两次没有观察到的细微特点补写出来。如第一次只看出长衫的颜色,这次连质料是“羽纱”的也分辨出来了;第一次只看见烟嘴上的火花和烟雾,这次连烟嘴是黄色的、一头已经“熏黑”也看清了。这次还把人物的头部和全身结合起来写,使形象更完整清晰。
另外第④⑤⑥次只突出了他身体的某一部分特征,就像一个个的特写镜头。这六次外貌描写,都抓住了鲁迅“瘦”的特点。
想一想:这些外貌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本文在外貌描写中突出人物的性格,突出了他的无限关怀后辈和刚毅、坚韧的性格,把整个生命献给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和顽强意志,表达出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无限敬仰之情。
2、重点问题点拨:
①课文标题“一面”有什么含义?
点拨:“一面”既概括了文章内容——在内山书店与鲁迅先生的一面之交,又点出了文章重点——我所见到的鲁迅先生的一面;还揭示了文章主题所在——“一面”成了力量之源,鼓舞着我踏着鲁迅的足迹前进。
②文中为什么要反复描写鲁迅先生的“瘦”?
 点拨:写“瘦”表明鲁迅长期的忘我工作影响了他的健康,也充分表现了“我”对鲁迅先生的关切、热爱。
③文章结尾的几段不属于对“一面”的记叙,有什么作用?
 点拨:这是全文的第二部分,是议论和抒情,它们建立在记叙的基础上,深化了记叙的主题,加强了文章的感染力,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3、主题:
本文通过回忆四年前作者与鲁迅在书店偶见一面的动人情景,赞扬了鲁迅先生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敬仰和思念,并决心踏着鲁迅先生的足迹继续前进。
4、写作特点:
A、以写人为主,按时间的顺序,记叙了作者与鲁迅见面的全过程。
B、以叙述为主,以议论为辅,叙议结合,相辅相成。
C、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
5.体验拓展
通过对三处外貌描写的分析,我们知道了:与观察对象的远近距离不同,观察到的结果也不相同。这一点在写作中应当注意。举生活中一个事例进一步说明。(或学生习作中的病例。)
友情提示:
以某位老师为观察对象,练习外貌描写(思想性格允许揣摩)。小组交流后,请同学代表读写作片段。
6.课后练习答案:
(1)“一面”的意义,从一个侧面深刻地反映了鲁迅先生的崇高精神,揭示了鲁迅先生是和劳苦大众永远站在一起的这一深刻主题。用“一面”作题目,朴实、亲切,反映的是记叙的中心:“一面”的印象;同时也是主题所在:“一面”的力量——“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我们只有踏着他的血的足印,继续前进。”
(2)本文在外貌描写中突出人物的性格,突出了他的无限关怀后辈和刚毅、坚韧的性格,把整个生命献给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和顽强意志,表达出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无限敬仰之情。通过对三处外貌描写的分析,我们体会到:与观察对象的远近距离不同,观察到的结果也不相同。
(3)

三、我的老师
一、字音字形:
(一)字音:
芸(yún)榆(yú)痣(zhì)褪(tuì)卜(bǔ)磕(kē)
(二)形近的字:
1.多音字
2.形近字
二、词语解释:
(l)温柔:温和柔顺(多用于形容女性)。
(2)心情如水:形容心地纯洁,像清澈的水一般。
(3)依恋:留恋,舍不得离开。
(4)纠纷:争执的事情。
(5)热恋:本课是亲热难舍的意思。
(6)慈爱:慈祥喜爱。
(7)劝慰:劝解安慰。
(8.)漫长:长得看不到尽头。
(9)狡猾:本来是贬义词,常用来形容很不老实,诡计多端。在本文中有活泼、聪敏、善于观察的意思。
(10)察觉:发觉,看出来
(11)牵挂:挂念,牵肠挂肚,很不放心。
(12)卜问:一种迷信活动,过去用龟或铜钱等来推断祸福。这篇课文的卜问是从两个有象征记号的纸条中抽出一个来猜测吉凶。
三、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魏巍,原名鸿杰,笔名红杨树,当代著名作家。一九二○年出生在河南郑州一个贫民家庭。一九三七年抗战爆发后,他走上革命道路,参加了八路军。此后,一直生活在部队里。他的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长篇小说《东方》等。
2、写作背景:
在每个人的心目中,肯定有一位最难忘的老师。如果把他写下来,一定令人动情、感人至深。这篇文章是著名作家魏巍回忆他的小学老师蔡芸芝先生的。是作者于1956年9月29日为《教师报》所写的回忆性散文。
1928~1930年的三年中,魏巍在平民小学读二、三、四年级。1930年8月,他的小学老师蔡芸芝考上开封女师离开平民小学,魏巍也由平民小学转到城西的县立五小读完最后一个学期。平民小学设立在郑州城东门外的一座古庙里。上这个学校,一是不收学费,二是不作制服。在当时,这对贫家子女确是一个福音。对于这些无钱上正规学校的学生,蔡芸芝特别地同情爱护。她一生喜爱文学,性格温和,平易近人,没有架子,学生们都能同她畅所欲言,她也不断地为学生排除忧苦。像课文中叙述的教学生读诗、跳舞,领学生看蜜蜂、吃蜂蜜,还写信给学生排难解忧,都是确有其事的,这些都给学生以有益的影响。
四、课文内容分析:
(一)题目解说:
课题中的“我”即作者本人。“老师”是作者小学时的教师蔡芸芝先生。
(二).结构分析:
第一部分:(第1至2节)写最使“我”难忘的是蔡会芝先生,以及蔡老师给“我”的总印象。
第二部分:(第3至14节)写“我”与蔡老师之间的七件事。
第三部分:(第15节)写“我”与蔡老师分别了。
(三)整体感知:
1、重点段落分析:
“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意离开她。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
【鉴赏】“默默”两字,没有话语只是默默观察,这是孩子表达依恋的方式,只希望能在老师身边多呆一会儿,只希望能多看老师一眼,写出孩子与自己喜爱的老师依依惜别的深情,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无声的动作,静态的描写,浓浓的情意胜过干言万语。
“你”:一般的情况下,文章的人称应前后一致。这里由于抒发感情的需要,变换人称,表示感情激动到了极点,从而抒发了对蔡老师至今仍怀有的思念、崇敬的思想感情。用第二人称,直接抒情,更加亲切。
2、重点句子分析:
①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点拨:这一细节描写多么小巧精致。“仅仅”、“好像”、“轻轻地”、“边上”等词运用准确,把老师慈爱、温柔的个性写得生动逼真,有呼之欲出之感。短短几句,既写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又勾画出了独特具体、生动有趣的场面。两个重复的“笑”字更是意趣盎然,把师生之间亲密融洽的关系表现得十分鲜明得体。
②在一个孩子的眼里,他的老师是一位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点拨:对一个十八九岁的女教师用上“慈爱”与“伟大”两个词,看上去有点夸大,但是读来又觉得很亲切自然,因为这个句子的前面有一个状语“在一个孩子的眼里”。上下联系起来,不仅不会感到这是大词小用,反而会感到这些词语的运用更能体现一个孩子对老师炽热而真挚的爱。
③有一件小事,我不知道还值不值得提它,但回想起来,在那时却占据我的心灵。(为什么前面说是“小事”,后面又讲“占据”我的心灵?“占据”是强行占有的意思,对一件小事“却占据我的心灵”该怎样理解?)
点拨:所谓“小事”,指的是孩子们之间常常有的一些纠纷,在老师或别的孩子们看来不过是小事,可是从作者当时的处境来看,却是一件不同寻常的遭遇:父亲背井离乡,生死不明;母亲抑郁忧伤,时刻牵挂;那些不大懂事的同学还常对“我”幸灾乐祸,使“我”更感到孤独悲伤,辛酸痛苦。在这最困难的时候,蔡老师理解“我”的心情,重视这同学之间的纠纷,细致地处理了问题,批评了那些“小‘反动派’们”,还写了一封信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劝”,劝说;“慰”,安慰。又劝说又安慰。蔡老师如此同情、关怀和爱护一个处于困境的学生,使“我”那弱小的心灵充满对她的感激和爱,所以才会把这看作为“占据心灵”的事。
④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
点拨:这句话情真意切,读来十分感人,它表达了作者在几十年后的“今天”,仍怀有无限思念的深情。在文章的结构上与开头第一段遥相呼应。
3、.主题:
本文通过几件具体的事情,表现了小学时的蔡芸芝老师对“我”和同学们的挚爱,抒发了对温柔美丽、慈爱伟大的蔡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4、写作特点:
①文风朴实,妙趣天成。
这篇回忆性散文,浅显平易,没有华丽雕琢的词语,没有诘屈聱牙的句子,一切犹如在皎洁的月光下,绕膝童稚向人述说他们的亲见亲闻一般。语言像清澈的山涧涓流,叮咚有声,简洁优美。
②选材角度巧妙。
通过儿童的眼睛来观察老师,描写老师,一切都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什么给儿童的印象最深就选什么写,既生动可感又真实有趣,使作品具有一种童心的真挚纯正的美。
③记叙、议论和抒情相结合。
作者在叙述过程中,总是按捺不住自己的感情,时时在记叙的基础之上情不自禁地加以抒情议论,使蕴含在记叙中的感情强烈而直接地感染读者。既反映了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又深化了主题。
④细节描写独特具体而小巧精致。
本文在描写蔡老师假意愠嗔时,写道:“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这一细节描写多么小巧精致。“仅仅”、“好像”、“轻轻地”、“边上”等词运用准确,短短几句,既写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又勾画出了生动有趣的场面。文章后半截中的梦中寻师的细节描写再加上“我”的语言,把师生之间依依难舍的惜别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5.体验拓展
真挚而感人的师生情谊,成为文学作品的一个永恒的话题。假如作者在写
这篇文章以后得知了蔡老师的音迅,而他此时已在文学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准备给蔡老师写一张明信片,你能代魏巍写吗?
友情提示:明信片都比较短,要特别注意内容的精要,而蔡老师和“我”已多年不见了,我在文学上已颇有建树,所以明信片应包含这样一些基本内容:①通过具体的情节或细节唤起老师对自己的回忆;②得体地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思念和感激之情;③表达对老师的祝福。60字左右。
6.课后练习答案:
(一)蔡芸芝老师给“我”写信时,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说明了“我”在蔡老师眼里是一位天真纯洁、心地善良的好学生,反映了蔡老师对“我”的理解、同情和鼓励。
“我”认为蔡老师是一个慈爱、公平、伟大的人,表明蔡老师在“我”心目中的地位非常高,是一位最公平的判官,是一位最可亲可爱的恩师。
师生互相评价展示了蔡老师爱学生的美好心灵,更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的爱。
(二)1.(1)“我”的“狡猾”表现在:我用石板一迎。
(2)因为“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上”,所以“我”可以认为“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从“大伙笑了,她也笑了”也可以看出这一点。
2.一般情况下,一篇文章的人称应前后一致。这里由于抒发感情的需要,变换成第二人称,表示感情激动到了极点,从而抒发了对蔡老师至今仍怀有的思念、崇敬的思想感情。划线的语句如果仍然用第三人称“她”,就不能直接抒情,表达的感情也就不够深刻,不够亲切。
(三)
事件详略课堂内外校内外平时或假日
教师假装发怒略写课内校内平时
教师教跳舞略写课外校内平时
教师让我们观察蜜蜂略写课外校外假日
教师教我们读诗略写课内校内平时
我们看老师写字略写课内校内平时
老师为我们排除小纠纷详写课外校内平时
我梦里寻师详写课外校外假日
作者以回忆、依恋、思念蔡老师为感情线索,共写了七件事:蔡老师假装发怒;她教孩子们跳舞;她带领孩子们观察蜜蜂;她教孩子们读诗;孩子们观察模仿她写字;她为孩子们排解纠纷;“我”在假期里梦中寻找蔡老师。这七件事十分典型,从课内到课外,从校里到校外,从平时到假期,从学习到生活,从老师对学生到学生对老师,全面表现了蔡老师是一个温柔、善良、热情、公正、十分热爱孩子的好老师。
(四)(略)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
一、字音字形:
(一)字音:
魅(mèi)力
跻身(jī)
剔透(tī)
贝聿(yù)铭
摩(mó)天
初生之犊(dú)
萦系(yíng)
勘察(kān)
相辅相成(xiāng)
水榭(xiè)
遗孀(shuāng)
谐调(tiáo)
相得益彰(zhānɡ)
工薪(xīn)阶层
颁(bān)发
奠(diàn)定
遴(lín)选
声誉卓(zhuó)著
轩(xuān)然大波
(二)形近的字:
二词语解释:

三、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余玮,曾用名余新伟,湖北赤壁人。曾为新华通讯社人居杂志社记者、编辑,现供职中华英才半月刊社。擅长人物专访及大纪实重磅新闻采写,熟悉房地产业的媒体运作。在新华社、人民日报、世界日报、中国日报、人民政协报、经济日报、法制日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新华每日电讯、南方日报、南方周末、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北京晚报、深圳特区报、北京青年报《中国青年》《学术界》、《新华文摘》、《读者》及中央电台等420余家海内外媒体刊播或转载通讯、纪实、文艺、学术作品2600余件,计500余万字;出版有《追梦》、《孤独的夜玫瑰》等专著。
2、写作背景:
关于贝聿铭
贝聿铭(1917—)是美籍华人,被称为“美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最优秀的建筑家”。1983年,他获得了建筑界的“诺贝尔奖”——普里茨克建筑奖。
 贝聿铭的童年和少年是在风景如画的苏州和高楼林立的上海度过的,从小立志要当一名建筑师。后来他留美学习建筑学,以超人的智慧多次完成复杂的设计任务,并在纽约开设了自己的建筑设计事务所,又成立了“贝聿铭设计公司”,专门承担工程的设计任务。
在美国的许多大城市中,都有贝聿铭的“作品”。他设计的波士顿肯尼迪图书馆,被誉为美国建筑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还有丹佛市的摩天大楼,纽约市的议会中心,也使很多人为之倾倒。费城社交山大楼的设计,使贝聿铭获得了“人民建筑师”的称号。
在贝聿铭设计的那么多的建筑物中,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大厅最令人叹为观止。美国前总统卡特称赞说:“这座建筑物不仅是首都华盛顿和谐而周全的一部分,而且是公众生活与艺术之间日益增强联系的艺术象征。”贝聿铭的作品不仅遍布美国,而且分布于全世界。我国北京西山有名的香山饭店,也是贝聿铭设计的,它集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之大成,设计别具一格。1984年5月间,美国在凤凰城举行建筑学会年会,几百名建筑师和来宾,从500个候选建筑物中选出13个建筑物授予年度荣誉奖,贝聿铭设计的香山饭店名列榜上。
贝聿铭还应法国总统密特朗的邀请,完成了法国巴黎拿破仑广场的卢浮宫的扩建设计。使这个拥有埃菲尔铁塔等世界建筑奇迹的国度也为之倾倒。这项工程完工后,卢浮宫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人们赞扬这位东方民族的设计师,说他的独到设计“征服了巴黎”。
四、课文内容分析:
(一)题目解说:
华古字的意思和“花”一样,引申为美丽而有光彩。对“华”的解释,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古代中原地区的人们,认为自己居住在衣冠整齐而华丽的文明地区,所以自称作“华”。
第二种说法是:“华”含有红色的意思。古代的周朝人喜欢红颜色,把红颜色看作吉祥的象征,所以就自称作“华”。
第三种说法是:“华”是由中国的古称“华夏”简称而来。“华”作为中国的简称,历史悠久。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建国是奴隶制的“夏”,建国的民族就叫“华夏族”,所以中国有“华夏”之称。“华”是美丽的意思,“夏”有广大之解,两字组合成“华夏”一词,是说又大又美。据《左传》记载,“有利益之大故称夏,有服装之美谓之华”。这个解释便把“又大又美”上升到一个高精神文化,高物质文明的境界。
文化,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合,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贝聿铭建筑设计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他在设计中融进了中国------华夏建筑艺术的精华,他向世界展示的是建筑的艺术,是华夏文化的魅力。艺术属于文化的范畴,贝聿铭建筑设计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他在设计中融进了中国——华夏建筑艺术的精华,他向世界展示的是建筑的艺术,是华夏文化的魅力。
(二)结构分析:
开头语:描写中国银行总部大厦的惊人气势和高贵气质,点明这篇人物通讯描写的对象
第一部分:在美国的建筑界初露头角
(1)概述贝聿铭得求学经历
(2)写自己成立建筑公司初期贝聿铭设计的一些特点和有影响的一些设计
第二部分:在非议中屡创建筑奇迹
(1)贝聿铭设计建造了艺术水平很高的肯尼迪图书馆,引起建筑界的轰动
(2)贝聿铭设计和建造华盛顿国家艺术观东楼,获得极高的评价
(3)贝聿铭设计的巴黎罗浮宫玻璃金字塔,被公认为当代建筑艺术的最伟大的奇迹。
第三部分:多变的设计,不变的中国心
(1)写贝聿铭对祖国的一片深情
(2)写贝聿铭在为中国设计的建筑中表现出来的一片爱国之心
写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对贝聿铭的影响
写中国香山饭店的设计和效果
写贝聿铭对中国建筑物设计的思想
写贝聿铭对香港中国银行大厦的设计
结束语:点明贝聿铭是一个建筑艺术家
(三)整体感知:
1、重点段落分析:
①文章开头两段写的是什么内容?这两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鉴赏】开头两段描写中国银行总部大厦的惊人气势和高贵气质,点出这篇人物通讯的描写对象,总起下文。
②“在非议中屡创建筑奇迹”这一部分。本部分重点写了他的具有世界影响的三座建筑物的设计和建造,它们各有何特点?
【鉴赏】约翰肯尼迪图书馆的特点是:设计新颖、造型大胆、技术高超。
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楼的特点是:向周围环境构成高度协调的景色。
巴黎罗浮宫玻璃金字塔的特点是:罗浮宫院内飞来了一颗巨大的宝石。
2、重点句子的含义:
①贝聿铭设计的建筑作品在刚刚建成的时候,往往招来非议,但是不久又总是能够成为当地人的骄傲,或者那个城市的一个标志。
点拨:贝聿铭的设计往往带有一定的创新性和超前意识,所以在当时不能为人们接受,而当人们懂得了他的设计意图以后,就会认识到它的价值。
②中国建筑的根还在,还可以发芽。当然,光寻历史的根还是不够的,还要现代化。有了好的根可以插枝,把新的东西、能用的东西,接到老根上去。
点拨:“中国建筑的根”指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好的“根”是指中国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枝”指新的东西、能用的东西,“插枝”指在一个现代化的建筑上,体现出中国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
③“这座大厦在香港是中国的象征之一,应该让它‘抬抬头’,要显示出点风格和气派,这也是中国的骄傲。”
点拨:表现了贝聿铭作为一个中国人要为民族争光,要为中国争气的爱国心。
3.主题:
课文描述了世界顶级建筑大师、美籍华人贝聿铭在建筑设计上的杰出成就,赞扬了他高超的建筑设计艺术和一片爱国之心。
4写作特点:
1.精心安排、选择材料。
贝聿铭从事建筑设计50余年,设计的建筑物很多,作者精心安排材料,从中国银行总部大厦写起.以“极其理想化的建筑艺术家”作结;主体部分用小标题分为三个部分:早期成就、突出成就、爱国之心,这样人们就可对贝聿铭的事迹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但在每一部分中贝聿铭的建筑设计可写的也非常多,作者从中选取最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进行叙写,如写早期10多年的成就时,作者只列举了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大楼、纽约大学的教职员工住宅大厦和费城的3层社会公寓来表现;他设计的大型建筑有100多项,获奖50多次,但作者只选择了约翰肯尼迪图书馆、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楼、巴黎罗浮宫玻璃金字塔这三座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建筑物来写;写他的爱国之心,除了他的生活习惯以外,只选取了北京香山饭店和香港中国银行大厦来写。由于选材精当,虽然所写的建筑设计不多,但完全能使人们认识到贝聿铭这一世界顶级建筑大师的伟大成就。
2.详写和略写相结合,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由于贝聿铭可写的东西太多,作者很好地处理了详写和略写的关系。如写早期成就时全用略写;写突出成就时详写3座建筑,然后略写在世界各地的100多项大型建筑。这样既可以了解全貌,又可以了解重点内容。作者还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如写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楼的设计时,既正面写了设计的特色,又用美国总统卡特的称赞来侧面表现设计的特色和成功。写早期成就和巴黎罗浮宫玻璃金字塔等设计时都运用了这一方法。
3.描写、记叙、说明、议论相结合。
这是一篇人物通讯,但贝聿铭是一个建筑大师,因此不能不写他的建筑设计,为了表现他设计的艺术,除了记叙外,作者多处运用了描写的手法,如写中国银行总部大厦的外观和大厅内部的园林空间、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楼的内部、北京香山饭店等;为了说明建筑物,作者还运用了说明的方法,如写中国银行总部大厦的两个入口就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为了使读者对贝聿铭有更深刻的了解,作者在关键之处运用议论的方法,发表自己的评论,如在主体部分的第二部分最后一段说:“他的足迹和作品可以说遍及世界的各大城市,他是当之无愧的世界著名建筑大师。”再如课文结尾对贝聿铭的评价,更是作者的点晴之笔。
5.体验拓展
就贝聿铭这个题材搞一个小型的采访会。
友情提示:
①采访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必须对采访对象尽可能地作深入细致的了解。想了解什么。
②融洽气氛,努力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的气氛。比如法拉奇采访邓小平,便从生日入手仿佛是拉家常,很轻松。
③提问要具体,有特点,激发被采访者的谈话兴趣。这样被采访者才能向你敞开心扉。而笼统的问题只会让被采访者感到不自然,无法回答。
让全班分为两大部分:记者组和贝聿铭组。
开场白:各位先生各位女士:
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当今世界建筑中业——泰斗贝聿铭先生一行。大家欢迎。
现在各位记者可以提问。
6.课后练习答案:
(1)读了课文后除了感到贝聿铭建筑艺术成就了不起外,你还有哪些感受?
——例:贝聿铭的建筑艺术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贝聿铭的建筑艺术能大胆创新
体现了现代建筑艺术与中国传统建筑特色的精心结合
贝聿铭的建筑艺术萦系着他对中国的一片深情
(2)略
(3)分析下列句子中“根”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①我的根在中国。
②中国建筑的根还在,还可以发芽。
③有了好的根可以插枝,把新的东西、能用的东西,接到老根上去。
明确:①指生命之根,民族之根②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③指中国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

五、赵普
一、字音字形:
(一)字音:
少(shào)吏(lì)寡(guǎ)阖(hé)
箧(qiè)薨(hōng)牍(dú)掷(zhì)
缀(zhuì)龌龊(wòchuò)忌(jì)
(二)形近的字:
二词语解释:
手不释卷:手不离开书卷,形容读书勤奋。
私第:自己的住宅。
尝:曾经。
奏荐:上奏推荐。
颜色:脸色。
及:等到。
卒:最终。
薨古代称侯王死叫“薨”。
龌龊:这里形容人过分谨慎,拘于小节。
牍:古代写字用的木片,后来称公文叫文牍。
三、文学常识:
1、赵普简介:
赵普(922——992)北宋大臣,字则平。后周时为赵匡胤的幕僚,策划陈桥兵变,拥主有功,宋初任宰相,太祖采纳其建议,完善巩固中央集权制,太宗淳化三年,因病辞职,封魏国公。因其少时为吏,读书不多,相传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
2、传记文学:
记载人物经历的作品称传记,其中文学性较强的作品即传记文学。这种文体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古代传记文学大体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历史传记文学即史传文学,一类是杂传文学,司马迁是第一位史传作家,他开创的以人物描写为中心的“纪传体”成为以后历代正史的标准文体。
3、四书五经: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书》、《礼》、《乐》、《春秋》。
四、课文内容分析:
(一)《宋史》解说:
记载中国宋代史事的纪传体史书。全书共496卷,包括本纪47卷,志162卷,表32卷,列传世家255卷,是二十四史中最庞大的一部官修史书。元顺帝至正三年(1343)三月,下令修辽、金、宋三史,到五年十月,历时仅两年半,即修成《宋史》。《宋史》由总裁与史官30人集体编撰。宋朝的官修史书,如编年体的日历、实录,纪传体的国史之类,极为繁富。南宋灭亡后,元朝将宋的各种史籍文书5000多册,运至大都国史院,成为元人纂修《宋史》的资料依据。《宋史》为研究辽、宋、金代历史的基本史籍之一。在现存的宋代重要史料中,唯有《宋史》贯通北宋与南宋,保存了大量历史记录,很多史实都是其他书中所不载的。由于元朝史官史识低下,《宋史》存在一些缺点:如详略不一,删除了宋元战争史实及否定王安石变法等。
(二)结构分析:
1、谋篇立意
本文写了赵普的哪两件事?
[明确]课文共两段,主要写了赵普的两件事:刻苦读书,奏荐人才。表现了一个主题: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2、文章脉络
[明确]文章记了两件事,第一段主要写赵普刻苦读书。在这一部分中,作者用了“晚年手不释卷”、“阖户启箧”、“读之竟日”来表现赵普的勤奋学习精神。
第二段中,通过赵普“四奏荐人”的事迹,体现了赵普为国荐才的精神。其中,细节描写如“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对表现人物的性格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整体感知:
1、重点段落分析: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赵普年轻时熟悉官吏(应处理)的事务,他学问不多,等到做了宰相,宋太祖常劝他读书。
少习吏事:年轻时熟悉官吏(应处理)的事务。少,年轻时。习,熟悉。吏,官吏,一般指低级别的官。事,事务。寡:很少。及:等到。为(wéi):做,担任。以:介词,拿,用。
【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他晚年读书勤奋,每次(退朝后)回到自己的住宅,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整天在读。
手不释卷:手中不放下书本,指学习勤奋。卷,古代的书写在帛书或纸上,后代沿用下来指书籍的册本或篇章。每归私第:每次(退朝后)回到自己的住宅。第,府第,大的住宅。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整天在读。箧,小箱子。竟日,整天。
【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论语》二十篇也。】
到了第二天,办理政务时,处理决断很快。他死后,家里人打开书箱一看,原来是一部《论语》。
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到了第二天办理政务时,处理决断很快。临政,处理政务。如流,像水向下淌,比喻快速。则《论语》二十篇也:原来是一部《论语》。《论语》全书共20篇。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赵普性格深沉而严肃刚正有原则,虽然多嫉妒而好胜,但能以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
性深沉:性情沉着。岸谷:形容人严肃刚正。忌克:对人忌妒刻薄。也作“忌刻”。
【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
宋代初年,在宰相职位上的人许多都拘谨顾小节而遇事沉默不言,赵普则刚毅果断,没有谁能与他相提并论。
龌龊:这里形容人过分谨慎,拘于小节。循默:按常规办事,不多言语。
【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
他曾经推荐某人担任某个官职,太祖不用这人。赵普第二天又上奏请用这人,太祖还是不用。
明日:第二天。
【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案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第三天,赵普还是上报这人。太祖生气了,撕碎了赵普的奏章扔在地上。赵普脸色不变,跪在地上把碎片拾起来带回了家。
牍:古代写字用的木片,后来称公文叫文牍。
【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过些日子把这些旧纸片补缀起来,重新像当初一样拿去上奏。太祖这才清醒过来,最终任用了这个人。
卒用其人:终于任用了这人。
2、参考译文:
赵普年轻时熟悉官吏(应处理)的事务,他学问不多,等到做了宰相,宋太祖常劝他读书。他晚年读书勤奋,每次(退朝后)回到自己的住宅,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整天在读。到了第二天,办理政务时,处理决断很快。他死后,家里人打开书箱一看,原来是一部《论语》。
赵普性格深沉而严肃刚正有原则,虽然多嫉妒而好胜,但能以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宋代初年,在宰相职位上的人许多都拘谨顾小节而遇事沉默不言,赵普则刚毅果断,没有谁能与他相提并论。他曾经推荐某人担任某个官职,太祖不用这人。赵普第二天又上奏请用这人,太祖还是不用。第三天,赵普还是上报这人。太祖生气了,撕碎了赵普的奏章扔在地上。赵普脸色不变,跪在地上把碎片拾起来带回了家。过些日子把这些旧纸片补缀起来,重新像当初一样拿去上奏。太祖这才清醒过来,最终任用了这个人。
3、主题:
文章围绕“以天下事为己任”的中心,选择了“刻苦读书、奏荐人才”两件事。表现赵普超人的毅力和坚定的意志。
4、写作特点:
文章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在具体的叙事中善用细节刻画人物是本文最大的特色,人物的举手投足间尽显其品质。写赵普刻苦读书,描写的“阖户启箧取书”的细节,一个“阖”字表明排除一切干扰,专心读书,见决心之大;奏荐人才,“跪而拾之……颜色不变”“补缀”的细节描写,更是彰显出赵普超人的毅力和坚定的意志。
5、体验拓展
文章第一自然段中的“手不释卷”是一个成语,我国历史上像这种有关勤奋学习的成语故事还有很多,请再写出两条类似的成语。
友情提示:韦编三绝、囊萤夜读、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孙康映雪等
6、课后练习答案:
(一)写赵普刻苦读书,描写的“阖户启箧取书”的细节,一个“阖”字表明排除一切干扰,专心读书,见决心之大;奏荐人才,“跪而拾之……颜色不变”“补缀”的细节描写,更是彰显出赵普超人的毅力和坚定的意志。
(二)1、及:等到。2、尝:曾经。为:做,担任。3、复:再。4、乃;才;卒;终于。
(三)略

七下第一单元“诵读欣赏”
《古诗二首》《周总理,你在哪里》
一、字音字形:
(一)字音:
1、沉甸甸(diān)(diān)
谷穗(suì)
2、关于“呵”的读音
“呵”字有三种读音。“呵”在句首,且独自成节,读“ā”表感叹,是叹词,如“呵,总理”。“呵”在句末,是语气助词,读音受前一个字的音素影响,就出现变读。如在“你在哪里呵”中,“呵”字受“里”字的韵母“i”的影响,读成“ya(呀)”;“这里呵”中的“呵”也如此。但在“篝火红呵”中的“呵”,则因受“红”字的韵母“ong”的影响,而应该读成“nga(近似于‘啊’)”。“ya”“nga”都应读成轻声。这样顺韵而下,读来很顺口。听来也很和谐。
(二)形近的字:
谪()涛()
⑴滴()⑵
摘()滔()
二词语解释:
辨义
①征途路途
这两个名词都有“道路、路程”的意思。“征途”指远行的路途,且往往指抽象的道路。“路途”指具体的道路、路程。
②辽阔广阔开阔
这三个形容词都有“宽广、空旷”的意思。“辽阔”的意思是辽远广阔。“广阔”的意思是广大宽阔。“辽阔”比“广阔”多了一层“辽远”的意思;两词所指的面积和空间范围都比“开阔”大,如幅员、土地、天空等。“开阔”除了所指面积和空间范围比较小以外,还可以用来形容人的思想、心胸、眼界的开朗或扩展。
三、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柯岩,本名冯恺,广东南海人。她生于1929年,当代儿童文学家、诗人。她是中国作家协会和中国戏剧协会会员,曾任《诗刊》副主编,现任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协理事。
1949年柯岩到北京中国青年剧院,1956年到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从事创作工作。她的作品以戏剧和诗歌为主,尤其儿童诗歌更具特色。1954年她开始在《人民文学》、《中国少年报》等刊物上发表儿童诗。她的儿童诗,多取材于少年、儿童的日常生活,反映新中国儿童的具有时代特点的理想、愿望以及儿童的天真活泼。诗歌故事性强,形象生动,富有儿童情趣,深受小读者的欢迎。代表作有诗集《“小兵”的故事》、《大红花》、《讲给少先队员听》、《对雷锋叔叔说》等。粉碎“四人帮”后发表了长诗《我的爷爷》和诗歌《周总理,你在哪里》等。她还写剧本,如《双双和姥姥》、《小迷糊阿姨》等。还发表了报告文学《奇异的书简》、《追赶太阳的人》等。
柯岩的诗歌具有语言明快,节奏和谐,感情真挚、细腻的风格。
2、写作背景: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与世长辞,由于当时特殊历史背景,全国人民无法充分表达哀思。所以在新的历史转机出现之后,1977年他逝世一周年之际,大量的悼念诗文才得以公开发表。柯岩的《周总理,你在哪里》就是这一时期发表的优秀诗篇。
四、课文内容分析:
(一)题目解说:
这首诗之所以在众多诗篇中特别引人注目,首先是得力于它的真诚深挚的感情表达。在人们普遍怀着对周总理的深情眷念而又难以表达之际,一声声“周总理,你在哪里”的深情呼唤,似乎是从亿万人民心中同时迸发出的心声。“周总理,你在哪里”这一标题的启示性,使人们一开始就进入一种寻觅追问的情境。
(二)结构分析:
全诗共九节。第一节点题,概括地写人民对敬爱的周总理的深切怀念。四行诗中,三次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显得感情十分深沉。
第二至第五节,写我们四处去寻找总理,对着高山、大地、森林、大海呼唤总理的英名,借它们的回答来歌颂总理的崇高品质。这一部分用了四个排比段和拟人化的诗句,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周总理紧跟毛主席干革命,广泛接近工农兵,无比关怀人民群众,和群众同甘共苦的崇高思想品质,也抒发了人民群众和总理心连心,无限爱戴我们的好总理的真挚感情。诗中第五段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一方面承接前面的内容,说我们“找遍整个世界”,辽阔的大地到处都有总理的足迹,同时又过渡到下面的诗句,回答总理究竟在哪里。
第六至第九节,继续采用拟人手法,借天安门广场回答总理还在继续为党、为人民工作,赞颂总理的英名永垂不朽,敬爱的总理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三)整体感知:
1、整体分析:
这首诗构思新颖,形象鲜明,语言朴实精练,富有艺术感染力。作者采用第二人称,以直接呼唤总理的形式来表达对总理的思念之情。“我们的好总理,你在哪里?”以此为基调反复咏叹,前面几节诗说他已经来过这里,刚刚离去,社会主义祖国的每一角落,都留着他的音容笑貌与丰功伟绩;后面几节诗接着说他并没有离去,他永远居住在太阳升起的地方,永远居住在人民的心里。前面讲总理处处留足迹,是实写,用高度集中概括的手法赞颂总理的崇高思想品质;后面讲总理永远和人民在一起,是虚写,是象征,以寄托人民群众永远怀念总理的真挚感情。全诗一气呵成,而又有层次地把深沉的感情倾吐出来,显得意境深远,扣人心弦。
作者善于将歌颂、悼念总理的真挚感情凝聚在鲜明的形象之中。让高山、大海来答话,就是一种形象化的手法。那几段答话,形象更为鲜明:“你不见那沉甸甸谷穗上,还闪着他辛勤的汗滴……”、“宿营地上篝火红呵,伐木工人正在回忆他亲切的笑语。”、“你不见海防战士身上,他亲手给披的大衣……”虽然只写了几个场面,摄取了几个镜头,却具有很强的典型意义,可以使我们联想到总理足迹遍布全国。日日夜夜为国家大事操劳的无数动人事迹,激起我们深深的怀念之情。
这首诗的语言朴实精练,富于表现力。作者用的都是一些很普通的字眼,一些采自群众的口头语汇,如“我们的好总理”,“我们想念你”,“你永远和我们在一起”等,没有堆砌很多形容词。作者把它们巧妙地运用在诗行里,却具有深沉感人的力量。语言精练是诗歌的一般特点,这首诗在这方面也很突出,“宿营地上篝火红呵,伐木工人正在回忆他亲切的笑语。”两行诗,二十来字,就勾出了一幅动人的画面,绘声绘色,有情有景,生动感人,达到了过去论诗所讲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地。
2、主题
主题——为人民鞠躬尽瘁,为革命日夜操劳,人民对总理无限崇敬,对总理深切怀念。
3、写作特点:
(1)构思巧妙(以“呼唤”为线索,展开一幅幅动人的画面)
(2)成功的运用了拟人和反复的修辞方法
4.体验拓展
课外阅读《周恩来传》,再次感受一下伟人的精神,写一篇小作文《我心中的周总理》。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一、字音字形:
(一)字音:
籁lài
磬qìng
(二)词语解释
1、破山寺:即兴福寺,今江苏省常熟市北。
2、万籁:一切声响。
3、磬:和尚念经时敲的一种乐器。
二、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常建,唐代诗人。生卒年、字、号都不详。
2、知识点拨:
本课所选的两首诗都是格律诗。格律诗中有绝句和律诗之分,绝句中有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之分;律诗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之分。本课两首诗都属于律诗,律诗由八句组成,前两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颔联和尾联是对偶句。
三、课文内容分析:
(一)题目解说:
《题破山寺后禅院》是一首写景诗,唐代常建作。破山寺,即兴福寺,在今江苏常熟虞山。写作者清晨游寺的见闻和感悟,“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四句,意境优美深邃,体现出作者的恬淡胸襟,为后人传诵。
(二)结构分析:
《题破山寺后禅院》以由外入内的游寺的路线贯穿全诗。首联从“入古寺”“见高林”写起,点明游寺的时间,烘托幽深的气氛,颔联写踏竹径,到进禅房,抓住山寺独特的景物,描绘了山寺幽深寂静的景色;颈联点明全诗主旨,种种景物的描写,都是围绕“潭影空人心”层层铺垫;尾联以钟磬音响轻轻回荡,烘托万籁俱寂的宁静气氛。全是井然有序地塑造了一个幽静、高远的境界。
(三)整体感知:
1、重点段落分析:
【鉴赏】破山在今江苏常熟,寺指兴福寺,是南宋时郴州刺史倪德光施舍宅园改建的,到唐代已属古寺。诗中抒写清晨游寺后禅院的观感,笔调古朴,描写细腻,意境优雅。
(1)开头两句点出了人寺的时间是什么时候?看出了什么景色?
明确:诗人在清晨登破山,人兴福寺,旭日初升。光照山上树林。
(2)诗的三、四句写诗人的行踪到了哪里?
明确:诗人穿过寺中竹丛小路,走到幽深的后院,发现唱经礼佛的禅房就在后院花丛树林深处。
(3)从这两句诗中,你能寻找到一个成语吗?
明确:曲径通幽。
(4)诗的五、六句写作者看到优美环境后,产生了哪些感慨?
明确:这两句话是对仗非常工整的句子,这样幽美的环境,使诗人惊叹、陶醉、忘情地欣赏起来。他举目望见寺后的青山焕发着日照的光彩,看见鸟儿自由自在地飞鸣欢唱;走到清清的水潭旁,只见天地和自己的身影在水中湛然空明,心中的尘世杂念顿时消除净尽。
(5)诗的后两句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又使作者感受到了什么?
明确:这时仿佛大自然和人世间的所有其他声响都寂灭了,只有钟磬声这悠扬而宏亮的佛音引导人们进入纯净怡悦的境界。
(6)全首诗诗人通过写景,领悟出了什么道理?
明确:诗人欣赏这禅院幽美绝世的居处,领略这空门忘情尘俗的意境,寄托自己遁世无门的情怀。
2、译文参考:
清早走进古老的寺院,
刚刚升起的太阳已经高高地照在树林之上。
弯曲的小路一直通到幽静的地方,
见那禅房正藏在花木丛生的深处。
山光使野鸟怡然自得,
水潭中的影子使人心中的杂念消除净尽。
自然的所有声音到这里都沉寂下去,
只能听到鸣钟敲磬的声音。
3、主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是一首题壁诗,这首诗描写了了清晨寺后禅院的清幽脱俗的美好景致,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
4、写作特点:
这首诗以凝炼简洁的笔触描绘出一个景物独特、幽深寂静的境界,表达了诗人游览名胜的喜悦和对高远境界的追求。
全诗层次分明,意境幽深,寓意含蓄,语言简洁明净,感染力强。由本诗演化出的成语“曲径通幽”“万籁俱寂”,沿用至今。
5.体验拓展
①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理解诗的意境,仔细揣摩诗的内涵。诗人写诗的目的、意图,品味诗意。
②反复朗读,在朗读的基础上背诵,尤其要注意朗读中语气、语调的把握,通过不断完善自己的朗读来理解诗歌。
《登岳阳楼》杜甫
一、字音字形:
(一)字音:
坼(chè)
轩xuān
涕tì
泗sì
(二)注释:
①〔岳阳楼〕即岳阳城西门楼。
②〔吴楚东南坼(chè)〕意思是,吴、楚两地以此划分疆域:东为吴,南为楚。坼,分裂,这里引申为划分。
③〔乾坤日夜浮〕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飘浮在洞庭湖上。《水经注》卷三十八:“湖水广圆五百余里,日月若出没于其中。”
④〔无一字〕音讯全无。字,指书信。
⑤〔老病有孤舟〕年老多病,只有孤零零的一只船伴随自己。杜甫生平的最后三年里大部分时间是在船上度过的,所以这样说。
⑥〔戎马关山北〕北方边关战事又起。这年八月,吐蕃以十万人进攻灵武(今宁夏中卫以北),以二万人进攻州(今陕西旬邑西)。戎马,借指战争。
二、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巩县(今属河南)。他出身于一个具有悠久传统的官僚世家,自十三世祖杜预以下,几乎每一代都有人出任不同的官职,所以杜甫自豪地称为“奉儒守官,未坠素业”(《进雕赋表》)。其母系为唐代士族中门第最高的清河崔氏。只是杜甫的父亲杜闲只做到奉天县令,这个家庭已呈衰落之象。
2、杜甫年谱
唐睿宗先天元年(712) 甫生。
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 公年二十,游吴越。
开元二十三年(735) 公自吴越归,赴京兆贡举,不第。
开元二十五年(737) 公游齐赵。
开元二十九年(741) 公年三十,在东都(洛阳)。
天宝五载(746) 公归长安。
天宝十载(751) 公年四十,在长安,进《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命待制集贤院。
天宝十四载(755) 授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十一月,往奉先。
肃宗至德元载(756) 五月,自奉先往白水依舅氏崔少府。六月,又自白水往州。闻肃宗即位,自羸服奔行在,遂陷贼中。
至德二载(757) 四月,脱贼,谒上凤翔,拜左拾遗。疏救房,上怒,诏三司推问。宰相张镐救之,获免。八月,墨制放还州省家。十月,上还西京(长安),公扈从。
乾元元年(758) 任左拾遗。六月,出为华州司功。冬晚,离官,间至东都。
乾元二年(759) 春,自东都回华州。七月,弃官西去,度陇,客秦州。十月,往同谷。十二月,入蜀,至成都。
上元元年(760) 公在成都,卜居浣花溪。
代宗宝应元年(762) 公居成都草堂。七月,送严武还朝。未几,西川兵马使徐知道反,因入梓州。冬,复归成都,迎家至梓。十二月,往射洪南之通泉,皆梓属邑。
广德元年(763) 公在梓州。是岁,召补京兆功曹,不赴。
广德二年(764) 严武再镇蜀,春晚,遂归成都草堂。六月,武表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鱼袋。
永泰元年(765) 正月,辞幕府归草堂。四月,严武卒。五月,离蜀南下,自戎州至渝州。六月至忠州。秋,至云安,居之。
大历元年(766) 春,自云安至夔州,居之。秋,寓西阁。
大历二年(767) 公在夔州。春,迁居赤甲。三月,迁西。秋,迁东屯。未几,复自东屯归西。
大历三年(768) 正月,去夔出峡。三月,至江陵。秋,移居公安。冬晚,之岳州(今湖南岳阳市)。
大历四年(769) 正月,自岳州之潭州(今湖南长沙市)。未几,入衡州(今湖南衡阳市)。夏,畏热,复回潭州。
大历五年(770) 公年五十九。春,在潭州。夏四月,避臧乱入衡州。欲入郴州依舅氏崔伟,因至耒阳,泊方田驿。秋,舟下荆楚,竟以寓卒,旅殡岳阳。
三、课文内容分析:
(一)题目解说:
大历三年(768)冬,杜甫从公安(今湖北公安)到达岳阳。从“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泊岳阳城下》)看,到达之时正是深冬。杜甫曾两次登岳阳楼,这首诗所记当是第一次,时间大约是到达岳阳之初;另一次是跟岳州太守一同去的,也写了诗,诗题是《陪裴使君登岳阳楼》,从诗中“春泥百草生”句看,时间是第二年春天,因系应酬之作,不如这一首有名。
(二)结构分析:
全诗分两层:
前一层先叙登楼,后写洞庭湖景观,一起一承,章法分明。起句以“昔闻”与“今上”对应,看似平常,却颇有深意在。“昔”,当指诗人的青年时代,又值“开元盛世”,到处都是歌舞升平的景象,诗人既闻洞庭之名,必有向往之意,可惜未能一游;如今呢,祖国山河残破,疮痍满目,而诗人也到了暮年,且历尽人生坎坷,却有幸登楼,怎能不百感交集呢?但诗人只叙事,不说情,把情留给读者自己去品味。接着就给读者勾勒出一幅气象万千的画面:“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是诗人心中的画面,仅凭肉眼是看不到的,它使人联想到曹操咏海的名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自然,诗人此刻的心情跟曹操有所不同。
后一层先说个人景况,后说国事艰难,使人担忧,一转一合,显而易见。“亲朋”两句中,要害是“孤舟”一词。诗人自离夔州之日起,全家人都生活在船上,实际上已无家可归,所以由写景转入抒情先说个人景况;再说,从洞庭水转换到“孤舟”,脉络也十分清晰。至于说亲朋“无一字”,显然是无所依托之意。这又加重了诗人自伤飘泊的感情。但诗人不会停留在个人痛苦上,他总是以国事为念,因此,当他站在岳阳楼上“凭轩”远眺时,就联想到当时吐蕃犯边的情况,不禁潸然泪下了。这个抒情结尾将诗的思想内容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凭轩”二字又巧妙地照应了第二句,以此结束全诗恰到好处。
(三)整体感知:
1、重点段落分析:
首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用“昔闻”为“今上”蓄势,归根结蒂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颔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洞庭湖坼吴楚、浮日月,波浪掀天,浩茫无际,真不知此老胸中吞几云梦!这是写洞庭湖的佳句,被王士禛赞为“雄跨今古”。写景如此壮阔,令人玩索不尽。
颈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亲朋无一字”,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老病有孤舟”,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自叙如此落寞,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寓无限情意。
尾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上下句之间留有空白,引人联想。开端“昔闻洞庭水”的“昔”,当然可以涵盖诗人在长安一带活动的十多年时间。而这,在空间上正可与“关山北”拍合。”“凭轩”与“今上”首尾呼应。
2、译文参考:
原文: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译文:早就听说洞庭湖的盛名,今天终于等上了岳阳楼。
原文: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译文:雄阔壮观的大湖,将吴楚分割在东南两域,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浮于其上。
原文: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译文: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处漂流。
原文: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译文:北方边关战事又起,我倚窗远望泪流满面。
3、主题:
通篇是“登岳阳楼”诗,却不局限于写“岳阳楼”与“洞庭水”。诗人摒弃眼前景物的精微刻画,从大处着笔,吐纳天地,心系国家安危,悲壮苍凉,催人泪下。时间上抚今追昔,空间上包吴楚、越关山。其世身之悲,国家之忧,浩浩茫茫,与洞庭水势融合无间,形成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
4、写作特点:
这首诗可以说是咏岳阳楼的绝唱。唐庚《子西文录》云:“尝过岳阳楼,观子美诗,不过四十字耳,其气象闳放,涵蓄深远,殆与洞庭争雄,所谓富哉言乎者。太白、退之辈,率为大篇(注),极其笔力,终不逮也。杜诗虽小而大,余诗虽大而小。”这决非过誉。
注:这里指的是李白的《秋登巴陵望洞庭》(共100字)和韩愈的《岳阳楼别窦司直》(共460字)。
5.体验拓展
诗的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是说广阔无边的洞庭湖水,划分开吴国和楚国的疆界,日月星辰都象是整个地飘浮在湖水之中一般。只用了十个字,就把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巨大形象写出来。请用自己的话描画一下。
6、〖链接〗
(一)写洞庭湖的佳句
刘长卿:“叠浪浮元气,中流没太阳”
僧可明:“水涵天影阔,山拔地形高”
许文化:“四顾疑无地,中流忽有山”
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二)岳阳楼的名联:
1、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沧然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2、后乐先忧,范希文庶几知道;昔闻今上,杜少陵可与言诗。
3、洞庭西下八百里;淮海南来第一楼。
4、四面河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5、放不开眼底乾坤,何必登斯楼把酒;吞得尽胸中云梦,方可对仙人吟诗。

七下第2单元(写作、口语交际)
写作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
要点阐述
写景物需要观察。写人物同样需要观察。只有仔细观察人物的特点,才能写出人物的个性。
一、什么是人物的个性特征
个性特征,是指一个人在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异于他人的特征。由于人们的生活经历和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因而个性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即使是同一种思想品质,在表现形式上也总有这样那样的区别,不会完全相同。
因此,我们写文章、写人物的时候,应该善于表现这种个性特征,才会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才会感染读者。
二、怎样才能写出人物的个性
1.运用语言、外貌、动作等勾勒人物形象。
描写人物的语言和行动,应注意以下问题:
a.语言和行动描写要切合人物身份,符合人物的年龄与地位,做到“言如其人”,“行如其人”。
b.语言、行动描写,要符合人物的性格。人物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就会有怎样的言行。要写出个性,必须抓住有代表性的言行进行描写。
c.言行往往是相关联的,有怎样的言,就有怎样的行。描写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要协调一致,共同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2.通过细节表现人物个性
(1)何为细节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的种类
a.细节描写是指对人物、环境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的具体摹绘,或是对事物发展中某一细微事实(事态)的形象描写。
b.细节描写可以分为动作性细节描写、语言性细节描写、肖像性细节描写等。
(2)如何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个性。
a.首先得选择好细节。
b.细节叙写要力求生动、细致、传神。
c.细节描写可以通过人物的言行、习惯、心理、服饰、行身立事的方法等方面来表现。
三、如何选材
1.平面人物的选材
平面人物的选材,就是选取二、三件事表现一个人某个方面的个性特点和本质,其他与所选取的性格特征不吻合的一律摒除。
2.立体人物的选材
立体人物就是从不同侧面来表现人物某些重要的个性特点。选材时,就要选用几件事来表现一个人物的几个方面的个性品质和特点。
四、应注意的问题
(1)通过二三件表现人物要注意的主要问题是:
a.不是通过精彩的片断来表现,而是将二三事叙述得完整具体,使行文冗长平淡。
b.二三事虽然写的是精彩的片断,但表现的角度一致,事实上成了材料的堆砌。
c.二三事之间缺乏外在和内在逻辑联系,使文章眉目不清,不能形成有机的整体,影响文章的整体表达。
(2)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个性的主要问题是
a.细节选择不当,不能表现人物个性的本质方面;
b.细节描写不生动传神,甚至给人虚假的感觉。

本单元的五篇课文写了中外古今的杰出人物。虽然这些人物所处的时代、环境不同,但都各有特点,各具个性,因而能留给人们不同的鲜明的印象。这是作者认真观察不同人物的不同特点,充分展示不同人物的不同个性的结果。
人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观察时要仔细把握,认真比较,反复思考,然后通过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写出人物的特点,显示人物的个性。比如,在《一面》中,由于作者抓住了鲁迅先生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的特点,因而能够生动鲜明地写出人物的个性。
审题指导
一、全班同学进行一次人物素描比赛。各人自选班上一位同学作为描写对象,用350字左右对这位同学的外貌与个性特征进行勾勒。文章写成后读给全班同学听,让大家猜猜你写的是谁,评一评写得像不像。文中不可写出这位同学的姓名。
提示:1.本题文字的限量是350字左右,在如此短的篇幅中要对这位同学的外貌和个性特征进行勾勒,必须抓住最重要的外貌特征和最鲜明的个性特点,切忌写得太多,太分散。
2.写同学的外貌特征,不能取笑同学。
3.写个性特征时,如有叙事部分,文字要概括。
4.入题要快,收尾要干脆。
二、以“他是位性格_____的人”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提示:首先,确定写什么人,进而研究所写的人的个性特点是什么。在横线上填上概括这一特点的词语,如“内向”、“泼辣”、“刚强”、“软弱”、“真诚”、“粗中有细”等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观察(或回忆)所写的人的个性特征,想想在他的外貌、动作、语言等方面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动笔前先作好上述准备,就有可能具体生动地写出人物的个性特征。
第二,所写人物,必须是自己熟悉的人,同学、朋友、亲戚、老师都可以。不要凭空想像出一个人物,编造关于他的故事,那样写出的内容总归是苍白无力的。
参考例文:
他是位性格__古怪___的人
李明明
他,小鼻子小嘴小眼睛,一张小脸上,五官被安排得井井有条。他“海拔”1.5米,大家都亲切地叫他“小庞”同学,其真名曰:庞建华。
他的眼睛总是眯成一条缝儿,远看“一线天”,上下眼皮像被什么东西粘住了似的,即使用尽全力去睁,眼睛也顶多黄豆粒大小。他那一头刺猬似的爆炸头,活像“牛魔王”。尖嘴猴腮、颧骨凸出,如果额头上增加点儿“波浪”,再给他梳一个“背分头”,活脱脱一个相声界泰斗马三立。
有时我们逗他:“‘小庞’同学,你跟马三立是不是有亲戚啊?你怎么长得这么像他?”
“当然,马三立是我三叔,怎么样?佩服吧!还不鼓掌!嘿嘿……逗你们玩!”“小庞”同学一脸堆笑地说。
因为他“海拔”偏低,所以我们都说他是“涝秧的茄子──没长开”。在校运动会上,从未见过他“矫健”的身姿,但给同学们看护衣物、呐喊助威,他却当仁不让。
他待人诚恳,有错必改,整天笑容满面,所以至今还没有挨过老师的“修理”。
他的学习成绩还没有“海拔”高,虽然上课听讲极为认真,但一到考试这关键时刻就怯场,成绩总也不见起色。唉!天晓得这是为什么!
有时我们建议他喝点儿“安神补脑液”、“生命一号”,好好补一补。他却苦笑道:“每天有这么多作业,每月有大考、小考,假期有老师轮流补课,我是天天‘补’、月月‘补’,结果怎样呢?”我们哑然。
没人的时候,“小庞”同学会轻轻哼唱道:“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到底是我做错了什么……”
评析
一、人物形象鲜明。通过外貌、语言的细致描写,“小庞”同学长相特别、个子矮小、精灵古怪的可爱形象,活泼幽默的个性跃然纸上,其中肖像描写尤为精彩。
二、选材丰富,贴近校园生活,因此,虽然叙述时用的是概叙法,但读后并不让人感觉干瘪。
三、语言流畅、幽默,歇后语、歌词的恰当引(化)用,也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
口语交际——做一回小记者
训练要求
一、通过活动,了解记者与被采访人的谈话的过程,学会口头交际,把知识融入现实生活中去。
二、体验做小记者的乐趣,在采访中发现人与社会的关系,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
三、亲身体验做人是立身的根本,事业是成功的桥梁,家庭是生活的港湾,一个都不能少。
四、体现同学之间的协作关系。
注意事项
1.要尽可能多地了解采访对象,了解得像一个“未见面的老朋友或亲人”一样。
2.要自信、放松、热情、诚恳,要努力创造交谈的融洽气氛,设法打开对方的话匣子。
3.所提的问题要具体,要有特点,要扣住采访目的,切忌简单、肤浅、笼统,缺乏系统性。
活动事例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段采访:
师:下面大家看甲采访乙是如何创设氛围的。
甲(上前,高声):喂,你好!
乙(漠然):你好。
甲:你的衣服真漂亮!
乙(不高兴):不,不漂亮。
甲:你喜欢打游戏机吗?我很喜欢。
乙(不耐烦地):对不起,我不喜欢打游戏机!请问,你到底有什么话要说?
甲(赶紧):大家都说你脾气好,不斤斤计较,能团结同学,学习又优秀,作业又认真,请你谈谈看法。
乙(厌烦地):对不起,我的脾气并不好,我还要听娄老师讲课呢!(走下)
问:采访成功吗,为什么,是什么原因?
答:没有礼貌,不够了解其人,没有营造出氛围,问题不够具体。
练习提示
一题:选择一位受表彰的同学作为采访对象,作一次模拟采访,根据自己掌握的有关信息确定一个采访主题。学会巧妙的引出话题。
提示:比如你想采访学习优秀的学生的学习方法,可以设置以下问题:先说他篮球打的好或钢琴弹的很好,玩和学习冲突吗,怎样劳逸结合的等等。
要求: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后,确定采访主题,拟出采访时所要提出的问题后,推选出一名小记者进行模拟采访。
2.完成采访后,由全班同学进行点评,指出采访的得失。
二题:进行实地采访。三五人为一小组,采访本学校的一位优秀教师。采访后写一份采访实录上交老师汇报情况。
要求: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可分别从不同的渠道去了解采访对象,采访时亦要确定一个主题;采访时要做好采访记录。老师对学生的采访一般是全力支持的,因此,不必胆怯,而应自信、放松地进行采访。
三题:走出校门,采访一位居委会的干部或先进工作者。做一次模拟采访,根据自己掌握的有关信息拟订主题,完成后做采访笔录,并写份报导。

精选阅读

初一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到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在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后,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有没有好的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一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教学目标:
1.结合工具书掌握重要字词。
2.学习认识鲁迅了解《朝花夕拾》,帮助理解课文.
3.借鉴本文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层次井然、多角度、融情于景景物描写的写法,培养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及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的写法。
4.揣摩作者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增强语感。
5.体味鲁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乐趣,尝试表达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珍视人生中亦真亦梦的童年。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对事物的准确描摹、对动作的准确表达及写作思路的条理性。
2.对动作的准确表达及材料安排的条理性。
教学难点:
1.理解美女蛇故事的作用,初步了解插叙。
2.揣摩三味书屋这一部分的思想内容,理解其中一些重要的词语。
3.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教学方法:
阅读、鉴赏、质疑、探究、合作以提高学生阅读鉴赏思维表达能力。
教学思路及课时安排:
本文教学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学习第一部分。第二课时研读第二部分,整体体会作者的情感,理解主题,品味本文语言。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关于鲁迅这一大师你了解多少?(学生说一说)
2.教师小结:提起鲁迅,人们常常会想到他的严肃、庄重,但是打开他的童年之窗,我们会发现鲁迅的童年和我们一样,灿烂的春光中有童真,神秘的故事,无味的冬日里难得的情趣;严肃勤奋的学习生活,偶尔淘气的快乐,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走进这位大家的童年,体味其丰富的情感,学习他的写作方法,定会受益匪浅。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
1.作者介绍:引导学生约度注释并记忆,教师适当讲授。
2.写作背景:
教师下发相关材料:《朝花夕拾》介绍及作者小引。学生阅读增强感性认识。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老师播放课件学生听读,了解文意并画出自己的生字词。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工具书处理字词。教师明确。
3.学生竞读,师生点评。
4.引导学生谈谈读本文的初步感受,教师抓住题目提示学生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并明确空间变化的写作顺序,引导学生据此将课文分成两部分,并概括大意。
5.学生速读课文,找出过渡段,初步谈谈此段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师小结明确本文的结构
四、研读文章的第一部分
1.学生自由朗读第一部分,并思考:作者说:百草园是一个荒园,可为什么是我儿时的乐园?
2.学生自由发言。
3.教师小结
4.进一步研读:
听读第二段作者是怎样写百草园景物的,读后你有什么感受(听读)?小组探究教师提示写作顺序、描写的角度、情感等。
师生小结,本段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按着高低的顺序从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角度对景物进行描写,并将高兴愉快自由无忧无虑的心情寓于其中,写出了童真,写出了情趣,体现了一个乐字,做到层次井然,情景交融。
仿写句子:请同学们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的句式写一句话。
5.作者写景中,为什么写美女蛇的故事,是多余的吗?学生结组讨论发言。教师小结,明确插叙及作用。
五、应用:说一说你儿时的乐园,注意要做到层次井然,富有感情
六、默读第一部分,体会鲁迅在百草园中的乐趣及文中情感。
七、教师总结:百草园是荒园但在我却儿时乐园,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深深的喜爱眷恋怀念之情。
八、听读第一部分,结束本节。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课文第一部分写了百草园自由自在的快乐生活,随着时间的流逝,我长大了,不得不离开我的乐园──百草园,我不明白大人为什么把我送进三味书屋随先生读书。
二、研读过渡段
1.学生听读体味作者的情感。自由发言,教师明确反复、拟人修辞手法的使用及文字中所蕴含的眷恋、惆怅、无奈、担忧、猜测之情。
2.请学生谈一谈自己是否有类似的经历和感受。
3.学生自荐朗读再次体会作者情感。
三、研读第二部分
1.学生自由朗读并思考以下问题:
2.学生分组讨论探究,代表发言
3.师生求同存异,教师明确,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与百草园相比很单调、严肃、受约束但是不乏乐趣,仍然充满了欢乐与天真,体现了童真童趣,三味书屋的生活仍让作者留恋,难以忘怀。
四、理解本文主题
1.教师出示几种观点,让学生探讨并说一说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2.教师明确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五、揣摩语言
本文语言准确传神,除描写景物的语言生动形象外,再写儿时游戏时更是用词准确
1.课件:学生填入适当动词
2.对照课文品味用词的准确性
3.用五个以上的动词描写你儿时做过的一种游戏
4.除此外,你还觉得哪些词句用的好,说一说理由。
六、学了本文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童年的鲁迅离我们遥远吗?
七、结束语
鲁迅先生用充满童童趣的语调回忆自己的童年,获得些许温馨,聊以慰藉自己现实的孤寂与苦闷。歌颂了自由快乐,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抒发的自己对童年的喜爱眷恋怀念惆怅的心情。
童年是我们每个人永远的记忆,冰心诗言“童年啊!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同学们,让我们把自己童年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永远留在记忆中。
八、听读,结束
教学反思
一、语文作为社会学科其人文性无与伦比,因此本课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采取听读,朗读,默读,速读等多种阅读方式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深刻体会作者的情感,争取引起学生共鸣,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二、语文作为工具学科,其基础性更不容忽视,本课设计重基础,注意培养学生读、听、写、说的基本能力比较成功。
1)令作课人困惑的是,小组合作学习中任务的分配与操作问题,怎样做到照顾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2)由于学生所掌握的材料及自身的知识储备有限,因此在探究学习中难以收到培养创新能力的效果,因此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渠道充分做好课前准备,以促进课堂教学中的学习。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词语并会用,了解作家作品,理请文章结构,把握行文线索,分析文中父亲的形象,把握文章主题。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朗读,理请文章层次,学习插叙手法在文中的运用,通过人物的语言事件,结合自身实际,用心体味作者的思想感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文中深沉而伟大的父爱,还要让学生真正的认识到艰苦的环境可以磨炼人的意志,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教学重点:
1.理解文中父亲对“我”的深情。
2.学习本文插叙的写法
教学难点:
1.理解“花”在文中的作用。
2.揣摩文中的伏笔及含蓄的表达
教具准备:多媒体、录音机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电影《城南旧事》的主题曲“长城外,古道边,芳草……”这是一手告别的歌曲,是电影的主题歌,此电影曾获马尼拉第二届国际电影节金鹰奖,这是怎样一个故事呢?
二、简介作家了解作品
1.作者简介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省苗栗县,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她的创作很丰富,有散文集《窗》《两地》《作客美国》等,她的处女作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是一部专写家庭琐事的文集,短篇小说集有《烛心》《婚姻的故事》《城南旧事》等,长篇小说《春风》《云》。
2.《城南旧事》简介
20年代末,六岁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条小胡同里。经常痴立在胡同口寻找女儿的“疯”女人秀贞,是英子结交的第一个朋友。秀贞曾与一个大学生暗中相爱,后大学生被警察抓走,秀贞生下的女儿小桂子又被家人扔到城根下,生死不明。英子对她非常同情。英子得知小伙伴妞儿的身世很像小桂子,又发现她脖颈后的青记,急忙带她去找秀贞。秀贞与离散六年的女儿相认后,立刻带妞儿去找寻爸爸,结果母女俩惨死在火车轮下。后英子一家迁居新帘子胡同。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园中认识了一个厚嘴唇的年轻人。他为了供给弟弟上学,不得不去偷东西。英子觉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捡到一个小铜佛,被警察局暗探发现,带巡警来抓走了这个年轻人。这件事使英子非常难过。英子九岁那年,她的奶妈宋妈的丈夫冯大明来到林家。英子得知宋妈的儿子两年前掉进河里淹死,女儿也被丈夫卖给别人,心里十分伤心,不明白宋妈为什么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来伺候别人。后来,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宋妈也被她丈夫用小毛驴接走。英子随家人乘上远行的马车,带着种种疑惑告别了童年。
三、检查预习
1.把你认为难懂难写的字词写在黑板上
如:骊歌肿胀叮嘱花圃窘迫恐惧
2.用上其中的三个创设一个情景写一段话
四、感知课文理请层次感受文章的结构美
1.学生速读课文并屏幕显示问题:(1)“眼前事”写了什么?(2)对“往事的回忆”写了哪些事?
提示:学生先区别开“眼前事”和“与对往事的回忆”的段落并引导学生概括
从英子的角度:参加毕业典礼是由眼前的事物引发的回忆。从爸爸的角度看:爸爸病床上叮嘱;打赖床不起的英子;让英子闯练银行存钱;爸爸去世。
眼前事往事的回忆花
毕业典礼前病床叮嘱赖床挨打衣襟上别着的夹竹桃花
毕业典礼时闯练做事爸爸爱花
毕业典礼后爸爸去世花落了
2.文中几次提到了“花”,你是如何理解文章标题的?(由标题的“花”设疑,体味文中的另一线索)学生大声的朗读课文并找出相关的内容。
提示:题目一语双关,一方面实指夹竹桃的败落,另一方面暗指天性爱花的爸爸去世
小结:此文双线并行,文章是以“花”为线索贯穿小说始末,另一条是毕业典礼两线交相辉映,交错而不乱,层次井然,文章插叙爸爸的事,使文章波澜起伏,跌宕有致。
3.品位体会文章含蓄,伏笔的写法,进一步体会文章的结构美
师问:作者不仅在“花”这一形象上如此巧妙,如此细腻,在文章的其他地方也体现了作者的巧妙构思。
学生试着从文中找出对父亲的病情写的含蓄的地方并思考其作用。
1.P13)“我的襟上有一朵粉红色的夹竹桃,是临来时妈妈从院子里摘下来给我别上的,她说:‘夹竹桃是你爸爸种的,戴着它,就像爸爸看见你上台一样!’”——伏笔,最后的感叹号“!”表明了妈妈的语重心长。也为文章设置了悬念:爸爸到底病得怎样了,为什么不能来看她上台?它所起的作用呢,就是让读者有一种继续往下看的欲望,这正是我们所说的“文章能吸引人”。
2.(P13)“昨天我去看爸爸,他的喉咙肿胀着,声音是低哑的。”——“喉咙肿胀着”说明了父亲的病已经不轻了。
3.(P14)“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大了,是不是?”——这同样是一处伏笔,是父亲要让自己的女儿做好思想准备,同时也是父亲临终前的忠告,这里体现了父亲的那种伟大无私的关爱,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仍不忘给自己的儿女以深深的教诲;这里更体现出了父亲在即将离去前的那种挂念和不舍。
4.(P17)“看外面的天,有点阴,我忽然想,爸爸会不会忽然从床上起来,给我送来花夹袄?我又想,爸爸的病几时才能好?妈妈今早的眼睛为什么红肿着?”——“外面的天有点阴”,这已经是一个不详的征兆,将情与景紧密的联系起来。使情景交融。“妈妈的眼睛红肿着”暗示了妈妈对爸爸的病情很了解,知道他将去世。
5.(P20)“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业文凭——红丝带子系着白纸筒,催着自己,我好象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为什么呀?”——这里作者写出了自己当时的一种预感,。而之后进了家门,看到夹竹桃垂下了好几枝,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还有石榴树上的小石榴也掉下了几颗。
这些都是以花喻人,将文章的感情推向了高潮。
6.(P21)“大小姐,别说什么告诉你爸爸了,你妈妈刚从医院来了电话,叫你赶快去,你爸爸已经……”——到了这里,我们知道父亲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这一群他所关爱的儿女们,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悲伤和遗憾啊!作者也终于在爸爸的花儿落了之时,体会到了自己已经长大了,不再是小孩子了。
小结:此文处处伏笔,事事照应,使文章结构井然。你认为文中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我们留在下一节课思考。
第二课时
一、研读赏析:揣摩文章的情感美
1.学生四人为一组讨论交流探究爸爸的形象,重点研读相关段落,力求从人物的言行举止及相关的事件作为依据,说说爸爸是怎样一个人。
爸爸表面上是很严厉,但实际上却充满着爱心。他时时盼望着自己长大,鼓励女儿要坚强: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他很重感情,听到弟弟被日本人害死的消息后,便急得吐血。他也特别爱花,每天下班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浇花。
小结:如果说母爱如涓涓细流,滋润着儿女茁壮成长,那么父爱象沉闷的火山,外表含蓄而深沉,内心涌动着爱的激流。其实,我们都有非常慈爱的父亲,只是这种爱不被察觉而已。
2.我们学习这篇文章也许勾起你对自己父亲的一些回忆,打开记忆的闸门,让我们坦露自己的心声,请以“爸爸,我想对你说……”的句式说一段话
3.放录音“父亲”引起共鸣
二、深入探究
1.思考英子说:“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我真的长大了”,从文章中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分组研析,各抒己见,达成共识)
小结:英子学习用功成绩优秀,毕业典礼代表发言;听到父亲去世的消息变的从容而镇定,不怕困难,敢闯敢练,敢于承担家庭责任。
2.爸爸对英子的成长有何影响?着重分析父亲的三句话:
(1)“英子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2)“没有爸爸,你要自己管好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张大了”
(3)“不要怕,英子,你要学做许多事,将来好帮助你妈妈。你最大”
这三句话充分体现父亲教育女儿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勇敢担起家庭重任,而每一次的“磨练”,都给女儿提供一些战胜困难的经验,也多一分生活的经验,让女儿真正成熟起来。
三、感悟主题
思考:学完此文你最受启发的是什么?(各抒己见,达成共识)
小结:爸爸对孩子严格要求,殷切的期望深沉的爱,也说明了孩子只有经过严格的教育磨练,才能真正的成熟起来。
四、体验反思
你是怎样理解文中父亲的这种态度?在生活中你是如何面对困难的?采取的对策是什么?(谈感悟)
五、布置作业
1.搜集有关父爱母爱的名言警句,歌词,积累下来
2.盼望长大是我们的期盼,你是从哪件事感觉自己真的长大的,请以“我真的长大了”为题,写一篇300字的小作文。
教学反思:这是一节品读课,让学生在朗读中把握情节,分析人物,探究技法,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采用自主合作的探究方式,培养学生感悟`理解欣赏评价等能力,整节课学生在“朗读勤思倾听动笔口述”中不断充实起来,真正体现了新课标的新理念,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丑小鸭
教学目标
1.理解“欺负、讥笑、羡慕”等词语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丑小鸭在逆境中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
3.懂得善待他人,互相尊重,同时要正确地认识自己。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要善待他人,互相尊重,同时要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想象,领会故事所表达的积极意义。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学生交流作者安徒生的有关知识
1.根据学生课下所搜集的资料,找3-5名学生介绍安徒生的生平。
补充:[安徒生(1805-1875),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小时侯很贫穷,11岁父亲死后,生活更加贫困。安徒生从小观察敏锐,想象力丰富,14岁告别家乡到丹麦首都,下决心要当个艺术家,却面临走投无路的困境。
1829年,安徒生创作的一部喜剧在皇家影剧院上演的那一天,他静静地坐在大剧院的一个角落里,望着那些他所创作的人物形象活生生地出现在观众的面前,听着观众的喝彩,他的眼里不禁流出一行行热泪。
十年前,他几次想在这个剧院里找到一个小小职位,都遭到了嘲笑和否定。十年,那是一段多么艰苦和漫长的过程!
今天,他终于成功了,得到了公众的承认。]
2.在学生初步了解作者生平后出示课件1:
安徒生(1805~1875)丹麦著名童话家。生于丹麦菲英岛欧登塞贫民区。他从小就为贫困所折磨,先后在几家店铺里做学徒,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代表作:《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皇帝的新装》。
二、导入新课
安徒生曾说过:我就是一只丑小鸭。十年前,他遭到了嘲笑和否定,十年后,他变成了──白天鹅!同学们,你想不想知道丑小鸭是怎样变成白天鹅的吗?下面我们一起走进安徒生的童话世界。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各学习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完成两项任务:
(1)自学生字词,读通课文。
(2)提出疑难问题,小组讨论解决。
2.出示课件2检查学生识记生词的情况:
暖烘烘丑陋讪笑嫉妒来势汹汹欺负篱笆讥笑芦苇冻僵木屐
3.出示课件3让学生把四幅插图按照自己的理解排好顺序。
4.按照课件3的顺序在小组内讲一讲这个故事。
[这个教学环节就是过去教学中“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但是这样的设计的意图在于给学生提供一个语言表达的机会,让他们把自己观察和理解的结果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就会遇到困难或产生许多难题。]
四、品词析句,感情朗读
1.学生速读课文,画出记叙丑小鸭遇到的不幸遭遇的句子。体会它当时的心情。[失望、胆怯、孤单、可怜等]
2.同学们,请你和你的小伙伴合作一下,每人读一个部分,把丑小鸭悲惨的命运读出来,把我们对丑小鸭的爱与同情读出来吧![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大声朗读课文,此步骤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细细地体会课文里所蕴含的思想内容]
3.哪些同学可以用朗读展示丑小鸭可怜的命运?同学们,请你也在心里默默地读吧!
[师相机指导:出生时大家对它的失望;被人欺负的胆怯与孤单;呆在芦苇地里的孤寂无奈;冻僵在冰上的令人心怜。]
4.学生讨论,丑小鸭在这些打击面前,抱着什么样的生活态度?有什么追求?
[我要飞向它们,飞向这些高贵的鸟儿……]然后联系上下文,说一说,丑小鸭为什么拼死也要飞向高贵的白天鹅?
5.漫长的冬天过去了,温暖的春天终天来了,丑小鸭也长大了。原来他就是一只美丽的天鹅。如果你也为丑小鸭感到幸福和快乐,那就请你放声朗读课文第39-47自然段。[引导通过朗读体会丑小鸭惊喜,非常愉快的心情。]
6.学生讨论交流: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句子所蕴含的深意。
(1)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试阐释这句话的意思]
(2)它感到非常难为情。它把头藏到翅膀里面,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它感到太幸福了,但它一点也不骄傲,因为一棵好的心是永远不骄傲的。[大家赞美丑小鸭,丑小鸭为什么感到难为情?“一棵好的心”是指什么样的心?]
五、系生活,小结延伸
(1)这只丑小鸭为什么会变成白天鹅?
(2)学习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吗?。
同学们,我们读完一篇文章,总要想到些什么,不知道大家读完了这一课,会想些什么呢?在我们的身边,有些同学学习不好,或是在一些方面有不足,他们应该怎么做?
附板书设计:
丑小鸭
安徒生
丑小鸭白天鹅
丑陋最美年轻好看
挨啄被排挤被讪笑受到称赞欢迎
失望胆怯孤单可怜幸福快乐
[在逆境中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
教学反思:
《丑小鸭》是人教版第八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代表作品。故事中的丑小鸭是一个面对艰难曲折的历程仍然一心一意追求美好理想的形象。故事写得十分感人,贴进儿童生活,符合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根据这一特点,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的趣味性和直观性,指导学生感情地朗读,使学生的感情得到升华。并在教学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朗读时间和吸收内化时间,以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另外,学生兴趣爱好不同,思维活动各异,知识经验深浅不一。我们应当允许学生对同一文章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描述和说明;对同一事物的观察有不同的方法和角度。只有这样,语文学习的过程才能成为学生展现个性,培养个性和塑造个性的过程。这样对学生的个性阅读中出现的不大成熟或不够完善的地方应加以指导,但是对于学生得出的结论应多一些尊重,多一些交流,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倾听不同的声音,见识各种各样的观念,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深切体会诗中蕴含的人生道理。
3.对名言之句深入探究,提升思想认识。
教学重点:怎样面对挫折的生活。
教学难点:从生活深入思索面对人生的困境。
教具:多媒体
教学方法:诵读、讨论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听录音:《阳光总在风雨后》,听后,你听清了什么?(找同学谈一谈)
我们都希望生活一帆风顺,只有阳光并无风雨,人生却不可能是这样的,那么风雨来了,我们又将怎样面对生活,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俄国诗人普希金的诗作《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从中品悟面对人生的道理。
二、作者简介:多媒体课件
三、诗文品味
1.听配乐朗读
2.同学结合录音又感情的朗读
3.找同学读
4.谈谈你是怎样理解欺骗两个字的
老师结合实际明确:认为只要去努力肯定会获得成功,而生活却不能如此,那当然就是欺骗。
5.你这样认为吗?同学之间互相讨论,说说自己生活中是否也曾这样做过
四、名句积累
学习了本首诗,你想把哪些句子送给身在困境中的亲人或朋友?引出诗的前四句,共同齐读把它记下来,(插入课件——前四句)
五、结束语
人生远不像一首诗想象的那样简单,但有一点,坎坷路上别忘了普希金的诗言,最后让我们依然在《阳光总在风雨后》的歌声中结束本节课。(录音)
课后反思:
简单的诗句,给了身处逆境中的人以无限的鼓励,总是对诗句感觉他很简单,但能在苦难的生活中能做到普希金所写的那样,实际上是很难的。放开思维,让学生还是想想他所经历过的,或听说过的坎坷的人生故事而体会吧
未选择的路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学习诗人对生活的理性思考,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3.了解一点关于象征的知识
教学重点:理解诗中所蕴含的哲理。诗人为什么重点写那条“未选择的路”
教学难点:对于象征的理解
教具:多媒体
教学方法:师生共同探讨,师点播小结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我们欣赏了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领悟了如何面对误解和挫折的哲理,这节课我们来一起品读《未选择的路》,说道路大家都不陌生,我们每天走来走去脚下他的不就是路吗?是的,然而我们可曾思索过,这路和我们生活有什么内在联系呢?我特别难忘鲁迅先生的一句话“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也有着特别的意蕴,那么,它要告诉我们的是什么呢?
二、作者介绍(多媒体)
三、诗文理解
1.学生朗读诗文查找生字词。
2.找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3.学生放声自读。
4.谈谈感受,结组讨论,你感悟深的是那。
5.找各组同学依次概括各节的主要内容。
(1)诗人站在林间交叉路口,久久踌躇,他对两条路都有向往,但却不能同时都走,必须选择其中的一条,而且选择了就再也没有回头的机会。这是多么无奈又无助!
(2)诗人选择的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也就意味着艰难和挑战
(3)诗人心中虽仍踌躇但还是踏上自己选择的路,开始艰难的跋涉。
(4)诗人没有告诉读者他的结果怎样,而是未选择的路叹息
(插入课件)
6.小结:诗人重点写了未选择的路,为什么?其实未选择也是一种选择,是舍弃。当我们无法选择时,其实也已作出了一种选择。诗人为什么把诗题取为“未选择的路”?表面是写自然的路,实际是写人生的路。这种写法就是象征,表面是浅显的,实质却是深刻的,诗人所写的重点不是那条已选的路,而是那条未选择的路。全诗共四节,第一节写两条路,第二节写选择的路,第三四节写未选择的路,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这主要是为了深化主题,诗人感叹人生有许多条路可选择,但一个人往往走一条路,因为人生短暂,更因为人生没有返程而只能放弃其他许多条路,许多人的人生之路的选择都带着偶然性和随意性,那位走的路才更让人想念、更让人留恋,诗人不写已选择的路,而诗重在对未选择的路发出感叹,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灵,让人深入的思考人生选择的问题,一定要慎重选择,当你作出了一种选择你也就放弃了另一种人生的路。
7.能谈谈你心中从本诗明白的道理吗?
8.师总结: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但一个人一生中往往只能选择其中的一条,一旦选择了决无重走之机,所以必须慎重,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慎重的思考作出独立自主的选择。谁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提出来,大家一起研讨。
四、放声自读,再次感悟,记下你心中的哲理句。
课后反思:诗是美的,哲理确实深刻不易理解的,好诗只有结合生活才有更深的体会,对于初中生来说,还不可能很好的把握,但从浅处去品味,鱼和熊掌总的有所舍弃,选择的求学也就放弃了嬉戏,生活需要有所取舍。

伤仲永
学习目标
1.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如“隶、异、奇、利、扳、文理、稍稍、宾客、环谒、泯然”等,掌握它们的读音、词义。
2.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能自己阅读、释义、翻译这篇文言文。
3.了解“之”“于”的用法以及文言词活用情况。
4.懂得本文所寓含的道理:人的天资并非一成不变,只有后天的教育和努力,才能造就人才。
5.学习本文寓理于事,借事说理的写作方法。
学习重点
1.引导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文言知识。
2.理解方仲永由五岁能诗,到“泯然众人”这一变化的原因。
学习难点
1.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并能作出评价。
2.了解说理散文中的叙事技巧。
学习方法
1.自主阅读法。2.合作讨论法。3.竞赛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导入设计
先请同学们说一说关于勤奋的名言警句,(下列参考)如:
1.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一勤天下无难事”
2.唐朝大文学家韩愈也曾经说过“业精于勤荒于嬉”
3.被誉为“发明大王”的伟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爱迪生有一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
说得很好,古人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句千古名言,一语道破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真谛。它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不断的学习、终生学习,才能与时俱进,成为顺应时代的有用之才。反之,如果你不进行学习,不接受教育,哪怕你是一个神童、一个天才,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销蚀成一个庸才、甚至蠢材。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伤仲永〉〉里的主人公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证。
学生分组,说出的名言警句正确的,给本组加2分。
听讲,思考。
二、作者简介:(多媒体显示):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宇介甫,晚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特强,从小受到较好的教育,仁宗庆历进士。王安石不像一般士大夫那样,热衷于追求个人名利,而是要在经国治民方面作出些成绩。嘉佑三年(1058)王安石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抑制官僚地主的兼并,强化统治力量,以防止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并支持五取西河等州,改善对西夏作战的形势。因保守派反对,新法遭到阻碍。熙宁七年辞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辞,还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舒国公,改封荆,世称荆公,卒谥文。王安石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雄健简练,奇崛峭拔,大都是书、表、记、序等体式的论说文,阐述政治见解与主张,为变法革新服务。王安石的政论文,不论长篇还是短制,结构都很严谨,主意超卓,说理透彻,语言朴素精练,“只用一二语,便可扫却他人数大段”(刘熙载《艺概文概》),具有较强的概括性与逻辑力量。
找一名学生朗读,其他人听读,了解记忆。
三、朗读课文,翻译课文,把握文意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教师范读,
教师提示一些字词的读音。(多媒体显示)
隶(lì)扳(pā)谒(yè)邑(yì)
矣(yǐ)泯(mǐ)称(chèn)
卒(zú)焉(yān)耶(yé)
2.复读课文,读清句读。
教师提示朗读时注意下列语句的停顿。
多媒体显示:
1.仲永/生五年
2.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3.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4.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5.传/一乡秀才/观之
6.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7.余闻之也/久
8.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3.译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让学生自主翻译课文后,同桌为一组,展开对抗竞赛,底分均为100分,每发现一处错误扣5分,扣完即止。
第一轮:翻译课文
同桌每人口头翻译课文一段。互相质疑、评价、记分。
第二轮:认读课文,(多媒体显示):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求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第三轮:文言知识大评比。(多媒体显示):
(1)解释带点的字
①世隶耕
②未尝识书具
③并自为其名
④指物作诗立就
⑤稍稍宾客其父
 ⑥或以钱币求之⑦环谒于邑人
⑧不能称前时之闻
⑨泯然众人矣
⑩受之于天
⑾贤于材人远矣
 ⑿得为众人而已耶
(2)一词多义

其诗以养父母
其文理皆可观者
父利其然
其受之天
如此其贤也
彼其受之天

忽啼求之
借旁近与之
传一乡秀才观之
以钱币求之
余闻之也久
不能称前时之闻
受之天于
谒于邑人
于舅家见之
贤于材人远矣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3)词类活用
邑人奇之宾客其父父利其然
伤仲永父异焉
(4)翻译下列句子。
①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②得为众人而已耶?
如有困难,教师点拨。仲裁权归教师。
(明确):
(1)①属于 ②曾经 ③题上 ④完成 ⑤渐渐 ⑥有的(人) ⑦四处拜访 ⑧相当 ⑨完全 ⑩承受 ⑾胜过 ⑿能够
(2)其:①他的,指方仲永的②代方仲永写的诗③这样④他⑤他的⑥他。之:①代“书具”②代“仲永”③代“仲永写的诗”④代“仲永的诗”⑤“方仲永很有才这件事”⑥结构助词“的”⑦调节音节,无意义。于:①引出对象②在③表示比较④介词,从。
(3)奇:对……感到惊奇
宾客:把……当作宾客,以宾客之礼相待
利:认为……有利
伤:为……哀伤
异:对……感到惊异(诧异)
(4)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
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
4.思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的观点,理解文章所要说明的道理。多媒体出示相关题目:
(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有见有闻,有详有略,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
(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3)最后一段的议论讲了什么道理?
(明确):
(1)仲永的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仲永生五年……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写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具有作诗才能。
第二阶段:“……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写十二三岁时的方仲永才能衰退,大不如前。
第三阶段:“又七年……泯然众人矣。”写方仲永又过七年后完全变成一个平庸之人。
写仲永年少时天资聪慧,以“闻”的形式;写仲永十二三岁才思“不能称前时之闻”,以“见”的形式;写仲永最终平庸无奇,又以“闻”的形式。“闻”和“见”有机结合,叙述真切可信。课文详写第一阶段,铺陈方仲水才能初露的情形,暗示其前途无量,而其父的贪利之举却导致他才能衰退。后两个阶段略写,几笔点出方仲永沦落平庸的情形,引人深思。详略处理,有力突出文章主旨,体现“伤”的含义。
(2)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不使学”。从道理上讲,方仲永“卒之为众人”,是因为“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3)作者主要强调了后天的努力学习、接受教育对成才的重要作用。
学生听读课文,标画字音、断句。
请一名学生认读并领读。掌握字音。
根据教师提示,学生齐读课文,读清句读。
学生自读课文,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
按要求进行比赛、评价、记分
这是一段尚未标点的文章,由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同桌两人交错认读,比赛方法同上
学生在练习本上直接写答案,同桌一组比赛,找二人板演,互相比赛。
每一道测试题的单数题由左边同学完成,双数题由右边完成。

学生边读边思考思考、然后合作讨论交流,并自由发言。
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生齐读课文两遍。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摘抄有关“天才与勤奋”的名言警句5条,并背诵。课外收集被人誉称为“天才”的例子,探究他们的成长奥妙。课后按要求完成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回顾课文内容学生齐读课文
二、悟读课文,自主评价作者的观点
教师提问: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的实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课文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请以“由方仲永所想到的”为题,在课堂上即席发言,自己确定发言角度.观点要鲜明,要有理有据,思路要清楚,语言要简练。
参考举例:
l.人们的智力发展存在着某些差异,但这不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起决定作用的是后天的教育、学习。从客观上讲,发现人才是重要的,但培养人才更为重要。确实应该重视对青少年的教育、培养。青少年高科技犯罪(电脑黑客)带给我们的思考应该是深刻的。
2.后天教育对一个人能否成才是至关重要的,但仅有后天教育是不够的,还需要人自身的努力,即勤奋。勤奋是点燃智慧的火把,勤奋即成功,看古今中外,凡有建树者,在其历史的每一页上,无不都用辛勤的汗水写着一个闪光的大字——“勤”,如马克思,辛苦40年写就《资本论》;司马迁,足遍天下,写就《史记》;歌德,耗时58年,著有《浮士德》;数学家陈景润,通宵达旦研究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上海女青年曹南薇,十年如一日终于考上了高能物理研究生……
3.我们应该为天才的成长营造怎样的环境?文中邑人惊奇于方仲永的天才,因此,对他“世隶耕”的父亲的态度也有了转变,“宾客其父”。仲永的父亲呢,“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是世人的吹捧扼杀了仲永的才能。这让我想起了时下走红的少年作家群体,轰动2000年的“韩寒现象”。该如何看待“少年作家”这一现象?该为他们的成长营造一个怎样的环境?有人认为这是一个自信而有才情的文坛新生代,天赋才情勤勉劳作是他们成功的最要紧的因素;有人劝勉他们不要因才高而迷失自我;有人认为对待少年天才应多一些理性,少一些捧杀,要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切实的帮助。
4.成功的要素是多方面的,有天赋,有后天教育,有主观努力,三者缺一不可。勤出智慧,勤能补拙。白痴天才舟舟、英国首相丘吉尔、古希腊演说家德摩斯梯尼就是鲜明的例子。实践证明,一个人才能的高低、知识的多寡关键在于勤奋的程度如何。懒惰者.永远不会在事业上有所建树,永远不会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
……
教师总结:大家谈得都很好,有对作者观点的认可,也有对文章所蕴含的道理作进一步的引申,引经据典,有理有据。如能课后精心整理,相信一篇篇佳作将会脱颖而出。
学生先同桌或前后桌一组自由发言,互相补充,然后在班上发表意见,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补充。
三、品读课文,探究文章的美点,体味其妙处
参考举例:
l.本文借事说理,叙事平实,说理自然,叙是议的依托,议是叙的深化,说服力强,引人深思。这种写法值得我们初学写作者借鉴。
2.本文的语言简练隽永。一个“啼”字,生动地写出了方仲永索求书具的儿童情态;“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仅一句话就刻画出方仲永贪图小利而自得的可悲可叹的愚昧无知之态;“不使学”三个字,看似平淡,却为方仲永的变化埋下伏笔,点出方仲永命运变化的关键。
3.文章先扬后抑,以巨大的反差给人强烈的心理冲击,产生“理不讲而自明”的艺术效果。
4.事理结合是本文的显著特点,但情感的流露也为本文增色不少。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一个神童最终“泯然众生人”的惋惜之情,对“受之天”而“受于人者不至”者的哀伤之情。学生自主赏读课文,品评课文的艺术特征,互相交流。
四、课堂小结
文章文理并茂。刚才我们品读课文,赏析文章的美点,它为我们写作提供了极好的范例。同时,仲永的悲剧也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思考,天才需要呵护,天才需要勤奋。只要我们不怠于勤,善求于勤,就一定能在艰苦的劳动中赢得事业上的巨大成就。
边听边思考
五、延伸拓展
教师提供课外文言文语段,学生当堂阅读,并尝试完成文后题目。(多媒体显示):
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选自苏轼《日喻》)
1.“没”的意思是“沉入水底”,所以“没人”用现代汉语来说,就是“_________”。
2.从“涉”到“___________”到“__________”是游水的三个阶段,这里“涉”的意思可理解为“___________”。
3.文章中说游泳高手是因为“有得于水之道”,这句话的大意是()
A.找到过水的道理。
B.领会游水的方法、规律。
C.弄清了游泳的道理。
D.得到会游泳人的传授。
4.不会游泳的人只是按别人的经验介绍去游泳,没有不被水淹没的。这个意思在原文中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加横线的句子是一个________句,大意可译成__________。
6.这段话的作者设喻说理。用浪线标出体现这个道理的中心句。
明确:
1.“没人”用现代汉语来说,就是指会潜水的人。
2.从“涉”到“浮”到“没”,是游水的三个阶段,这里“涉”的意思是“徒步过水”。
3.B
4.“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的大意是“按别人的经验介绍去游泳,没有不被水淹没的。”
5.反问句,可译成“那会潜水的人难道是轻易能做到这样的吗?”
6.本文的中心句是“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学生先独立阅读完成,然后讨论交流,把答案写在练习本上。
教师选六位同学回答。
根据答案互相纠正。
六、布置作业
课外收集有关学习的名言警句,至少5条,并以其中一条为主,谈谈自己的认识体会。
课外收集被人誉称为“天才”的例子,探究他们的成长奥妙。
课下独立完成。
合作完成。

综合性学习:成长的烦恼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1)大胆言说自己成长中的烦恼。(2)与别人交谈努力做到口齿清楚,态度大方,话语通顺完整,能准确地表情达意,说话不要带口头禅,不重复。
2、能力目标:(1)通过了解成人对成长时期烦恼的认识,审视自己的所谓烦恼,重新评价自我,也要为朋友、同学排忧解难。(2)写作要围绕中心,有主题。写自己要能写出独特的认识,写别人要注意本人的审视和评论,帮朋友解忧要注意语言的针对性。
3、情感目标:认识自我,以积极的生活态度正确对待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烦恼、挫折等。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设想:在综合性学习中,我们要把每一个孩子看成独特的生命个体,引导他们学会倾诉和应对烦恼,尊重他们对生活的细微体验以及也许还不成熟的看法。父母的经历和老师自己对生活理解也是课程的组成部分,这样,才有助于在课堂中与学生作真诚的交流与沟通,促进课堂多元对话。(活动场所:可借鉴中央台“实话实说”“艺术人生”等节目的场景,营造一个平等、宽松、和谐的交流环境)
教学设计:
一、人生导航
同学们,我们常说“少年不识愁滋味”。在我们的眼里,你们天真无邪、无忧无虑,是快乐的天使。是不是这样?
的确,中学生正生活在孩童和成人的夹缝之中,童年的幼稚已逐渐退却,大人们所谓的成熟离我们还太远,于是,花季走来,雨季走来,心中的烦恼也就随之而来。
是啊,烦恼是我们成长中不可避免的情绪。有烦恼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正确对待它。重要的是我们该如何引导自己以平常的心态正视烦恼,以积极的方式化解烦恼。今天,我们就来上一堂综合性学习──《成长的烦恼》,从而体验更丰富的生活情感;锤炼更坚强的性格意志;领悟更丰富的人生智慧。
亲爱的同学们,你曾经也遇到过烦恼吗?“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今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进行一次大梳理,大家打开心窗一吐为快,也许你心头的阴云就会烟消云散,心情像阳光一样灿烂,笑容如鲜花一般绽放。
二、心情驿站(设“最真实奖”)
1.学生按学习小组进行交流,畅所欲言,态度真诚,大方得体。
2.组长小结归类,以备班上交流。
3.班上交流。(有些学生对自己的烦恼可能有所保留,不敢直言:或不愿意说,或不好意思说,或只说那些不关痛痒的,等等。教师应鼓励他们,让他们放下包袱,因为总是把烦恼埋在自己心里,不仅会影响学习,影响情绪,天长日久还会影响心理和生理的健康。对于那些特别内向的学生,也可以让他们对自己的父母或好朋友或日记本说,或者课后与老师交流,不必强求在大庭广众中说)
三、云开见日(设“金点子奖”)
今天大家倾诉了这么多的烦恼事,不过要把它们都给解决掉才算畅快是吧?其实我们的同学都是“智多星”,相信凭我们群策群力,会想出更有实效的金点子来解决烦恼的。比一比哪一小组哪位同学介绍的方法最多,出的点子最好。
(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几个典型的或具有共性的问题,以便他们做出公正的评价。如小张面临学习压力,变得爱发脾气,容易烦躁不安甚至紧张兮兮;教师可从心理学角度加以引导、疏通、升华:自我放松法、自我暗示法、倾诉法、音乐疗法、体育调整法、阅读法……又如小王不明白父母和班主任老师对他过分注意自己的打扮为什么总是看不惯;教师可从中学生自我意识觉醒,开始注意自己对异性同学留下良好印象谈起,肯定这种自我意识的觉醒有利于培养文明的行为,但是过多注意自己的外表是不妥的,给异性同学以美好的印象更应注重内在素质的培养,同时建议小王应与父母老师多沟通,争取相互理解、相互适应)
四、真情碰撞(设“金话筒奖”)
1.我们同学间进行了一次心语沟通,互相非常坦白、真诚。那么你还有什么更想了解的?请学习小组确定一个最有价值的问题,向你最想了解的同学或老师提问。
2.我们回家也都做过小记者,采访了身边的成年人。请同学们把采访的经过和自己的心得简要与同学交流。
五、学海拾贝(设“丰收奖”)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1、让学生用名言警句的形式写出对烦恼的认识和感悟。
①“如果所有的人都把自己的烦恼拿到市场上去交易,任何人在看到了别人的烦恼之后,都宁可把自己的烦恼重新搬回家。”——西方哲理
②“当一份快乐跟别人一起分享时,它就变成了两份快乐;当一份烦恼跟别人共同分担时,它就成了一半的烦恼。”
③“每一棵树的枝叶都是它的问题,但也是一棵树的全部。”——《读者》
2、让学生高声朗读自己的名言警句,让所有的同学大声的朗读全班推选上来的优秀的名言、名句。
如:烦恼是大海中的一滴水,但是它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彩。
六、引吭高歌(放歌曲《金梭银梭》或《明天会更好》)
“烦恼伴随着我们的成长接踵而至,不管我们小小的心田是否能承载得了这样的困惑。因为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承受,都要经历这样的日子。”这节课大家不仅说出了自己的烦恼,也了解了他人的烦恼,而且能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我们学会了体验生活,学会了为他人着想,学会了化解烦恼,相信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明天会更加灿烂,更加美好!
七、活动延伸
将今天的真心话,心中情,写在日记本上,记下自己成长过程中烦恼或快乐的一笔,留下自己成长的足迹。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在合作交流中时时处处跳动着孩子们创造的思维火花。语文原本就是应该这样鲜活生动而亲切地走进孩子们的世界。
这次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也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平常紧张而繁忙的语文学习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并且也为他们排解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尤其是在特殊的日子里以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来对待人生提供了一个新的渠道。活动内容安排有一定难易梯度,互有联系,课堂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重视学生互评,从形式、内容方面推荐整堂课的优胜者,从同学们的反映看,应该是一种积极有效的评价。
不足处是教学内容多,学生参与积极性却很高,45分钟时间明显不够,不少学生想说而没有得到相应的机会,意犹未尽;如果用两节连堂课时间就比较充裕了。
黄河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基调,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国思想。
教学重点:诵读、感悟。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图片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孕育了五千年中华文明古国的灿烂文化。它以博大的胸怀滋养着勤劳朴实的炎黄子孙,又以惊涛拍岸的气势鼓舞着中华儿女。抗日战争时期,诗人光未然随军行进在黄河岸边。雄奇壮丽的山河,英勇抗敌的战士,使他感受到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于是,他向着黄河母亲,唱出了豪迈的颂歌!
展示自己课前的所得—《黄河颂》的相关知识(光未然、冼星海、《黄河大合唱》、抗日烽火),了解《黄河颂》的写作背景。
二、诵读感悟
1.播放《黄河颂》的录音。
2.再播放录音,学生小声跟读,要求尽力揣摩,读出感情。
3.教师范读其中一节,学生品评:请学生给老师做个点评,要求说出教师读的优点和欠缺之处。你认为应该怎样读,为什么。(互动环节,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把握诗歌的基调和情感)
4.学生选出自己喜欢的一节大声朗读,要求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5.展示学生诵读成果。找3~4名同学读,学生互相品评、交流。教师适当的鼓励和表扬。并作重音、停顿指导。
6.你认为谁读的哪一段最好,为什么?(交流)找出一位读的最好的同学,大家模仿他的感情和基调在小组内朗读诗歌。把握诗歌豪迈、激昂的情调和诗人的爱国情感。
7.把握诗歌的基调和情感,齐读本诗。
三、研讨诗歌内容
1.解题:本文题目是《黄河颂》,哪个字最关键?(抓住“颂”字)
2.小组交流:全诗可分为几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学生讨论交流,更好的把握诗歌的内容)
3.第二节是主体部分,主要是“颂黄河,这一环节也有明显的外部标志,这就是文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这句话把内容划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学生分组交流,得出答案)
4.先烈们抛头颅,撒热血,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和平幸福生活,我们作为炎黄子孙,满怀着对先人的无比崇敬和对祖国山河的无上热爱。再来颂读诗歌。
四、拓展延伸
1.欣赏《黄河大合唱》,交流你所获得的感悟,并写下来。
2.搜集描绘黄河的图片、文章、诗词、乐曲,欣赏交流。
五、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首感情豪迈,格调高昂的诗歌,诗中饱含者作者浓浓的爱国情怀和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重点培养学生的诵读和感悟能力,通过多种方式的诵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研读课文内容上,让学生交流、讨论、合作、质疑,使学生在合作互助的基础上,动起来,成为课堂钻研知识、领悟情感的主体。

苏教版初一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资料


苏教版初一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资料
苏教版初一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资料
单元目标知识与能力:
1、能说出作者在文中所写的趣事以及所要表达的真情实感,。
2、能够记叙自己印象深刻的人和事,并能结合所写文章内容,合理安排线索,组织材料。
3、能了解他人的成长足迹,促成自己的成长意识,正确对待成长过程中的苦与乐、得与失,勇于面对生活,面对挑战。
4、重点研读、揣摩、赏析含义深刻且富于情感的精彩语句,了解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提高语言感受的能力。
5、修改文章能删繁就简,使文章自然流畅。
6、学会运用多种方法劝告他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因势利导。
7、能就单元中感兴趣的问题开展活动或确定主题进行探究,学会质疑和审美评价。
重点难点知识: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对比手法的运用。
(2)生动传神的语言。
2、月迹
(1)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月亮属于我们每个人”和“印章”的含义。
(2)体会作者在回忆童年美好生活时所表达出的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感情。
3、三颗枸杞豆
(1)体会课文生动的语言。领会珍惜时间、抓住生命的重要性。
(2)探究三叔的话,理解其深刻的含义
4、我们家的男子汉
(1)能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文中小男孩的性格特征。
(2)组织安排材料的方法;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5、柳叶儿
(1)体会作者童年的“苦”与“乐”。
(2)认识过去的童年,了解时代的变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憧憬美好明天。
一、字音字形:
(一)字音:
确凿(zuò)畦(qí)椹(shèn)蛉(líng)
蝥(máo)珊瑚(shānhú)攒(cuán)
敛(liǎn)髓(suǐ)罕(hǎn)觅(mì)
秕(bǐ)系(jì)绳筛(shāi)朔(shuò)
渊(yuān)蜕(tuì)鼎(dǐng)窦(dòu)
厥(jué)柚(yòu)倜傥(tìtǎng)叵(pǒ)
拗(ǎo)盔(kuī)箔(bó)
(二)形近的字:
躁()___博()___瞪()___
燥()___搏()___澄()___
澡()___膊()___蹬()___
臊()___缚()___橙()___
二、词语解释:
1、课文注释中必掌握的词语
确凿菜畦长吟轻捷攒机关敛罗汉鉴赏人迹罕至书塾无从方正宿儒对课同窗戒尺人声鼎沸绣像影写绅士
2、补充释词
纳凉:乘凉。纳,享受。
毕竟:到底。
牌位:指神主、灵位或其他题着名字作祭祀对象的木牌。
片段:整体当中的一段(多指文章、小说、戏剧、生活、经历等)
三、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省绍兴市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里。本文写于1926年,是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
2、写作背景:
本文是鲁迅先生一九二六年写的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优美散文。
百草园,绍兴城内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三味书屋,在鲁迅家附近,鲁迅小时候(12岁到17岁)在这里读书。作者笔下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像一幅幅画面,里边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课文内容分析:
(一)题目解说:
百草园,绍兴城内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三味书屋,在鲁迅家附近,鲁迅小时候(12岁到17岁)在这里读书。作者笔下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像一幅幅画面,里边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结构分析:
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鲁迅童年生活过的两个地方。阅读时抓住地点的变化可将全文分为两部分。每部分又可按时间和事情的不同分为几层。全文可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1-8段):回忆百草园的有趣生活。又可分四层。
一层(1段):总的介绍百草园情况。点出是“我的乐园”,充满留恋之情。
二层(2段):写热天百草园充满无限乐趣。
三层(3-6段):写长妈妈讲的美女蛇故事及“我”的感慨。
四层(7-8段):写冬天百草园雪地捕鸟的乐趣。
第二部分(9段-结束):回忆在三味书屋读书的经历。可分五层。
一层(9段):是过渡段,告别百草园去书塾读书。
二层(10-11段):写入学的情形。介绍了书屋和先生。
三层(12-16段):写不准提课外的问题。
四层(17-20段):写不准去后园玩。
五层(21-24段):写师生读书的可笑情景,“我”趁先生读书入神时画画儿。
(三)整体感知:
1、重点段落分析:
①阅读第二自然段,概括一下这段写了什么?再看看用什么方法写的?为什么这么写?
点拨:这段写了热天百草园草木葱茏,色彩斑斓,昆虫鸣唱,生机盎然的景象,表明这里能给孩子们无限趣味。作者用了以下方法:A先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的句式,强调园中最不起眼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那么显眼的地方自不必说了,这样写突出了整个园子的乐趣,给人总的强烈的印象。B每种景物的特点都用准确的语言形容描绘出来。对好看的景物描绘颜色:如“碧绿”显得菜长得旺盛。“紫红”写桑椹成熟,令人眼馋;描写形状:“如“肥胖”是黄蜂的特征。“缠络着”是两种藤树的生态;描写动态:如“伏”、“窜”等。对好听的就描写声音:如“低唱”、“弹琴”写出油蛉和蟋蟀和谐的叫声。对好玩的就写它最有意思的地方:如斑蝥从后窍喷雾,象人形的何首乌根吃了可以成仙。对好吃的就写味道:如覆盆子“又酸又甜”。准确描绘景物特征使人印象真切,让人感到园中景物好看、好听、好玩、好吃,充满乐趣。C无论是写颜色、形状,还是写动作、声音,都选择有对比作用的景物写。如“碧绿”和“紫红”,“伏”和“窜”,“肥胖”和“轻捷”,“长吟”和“低唱”,“高大的”树上和“断砖”底下等等。这样对比不但给人印象鲜明、强烈,而且让人感到园中景物各式各样,丰富多采,远远超过实写的十四种,的确乐趣“无限”。D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能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使人对小昆虫产生亲切感。“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不但颜色美丽,而且很珍贵。总之,鲁迅用了多种手法写百草园的景物,寄情于草木虫鸟,是为了表达对那段生活的喜爱。
②阅读第7段,说说鲁迅对冬天百草园的感情。
点拨:“雪一下,可就两样了”,“可”字有转折的意思,强调雪天是有趣味的。这趣味从捕鸟可以看出。鲁迅用了9个动词把捕鸟时准确的动作、紧张的心情全写出来了,连回忆时的愉快心情,也情不自禁地流露了出来。
③第4-6段和第8段写长妈妈讲故事和闰土父亲教捕鸟,这些和百草园的乐趣有什么关系?
点拨:这两段是插叙,是对热天“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做解释,对冬天捕鸟做补充说明。长妈妈的故事优美动听,闰土父亲教捕鸟经验丰富、耐心诚恳,这些都给鲁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长妈妈和闰土父亲是鲁迅童年崇敬、佩服的、对鲁迅有很深影响的两位劳动人民形象。插叙这两段虽不是实写百草园的景物,但揭示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的另一原因。
④联系“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一句,说说百草园为什么是我的乐园?
这句回忆时的话,是对百草园的客观评价。因为,百草园尽管在孩子们的眼里是美的,但毕竟不是风景胜地,而是以野草多而有名的。句中又强调它是“我的乐园”,暗示我们,它的乐趣不在于景物。读完第一部分更可以看出百草园成为乐园的原因是:那里有自由愉快、生动活泼的生活;在那里能学做人,长本领。
⑤第9自然段在全文有什么作用?
点拨:第9段是过渡段。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地点迁移、生活变化,没有过渡前后两部分就连贯不起来。本段不但是结构上的过渡,也是思想感情的过渡。全段五句话。第一句“不知道”三个字,表明了去三味书屋是被迫的。第二句三个“也许”,猜测原因,推断去三味书屋是一种惩罚,预示了三味书屋的生活是让人惧怕和压恶的。最后三句直接抒发了对百草园的难分难舍的感情。这种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绝然不同的态度,正是我们理解全文的钥匙。
⑥作者为什么不喜欢三味书屋?
点拨:先要看看鲁迅回忆三味书屋生活,主要写了几件事?再看看每件事想说明什么?
a“怪哉”虫的事,说明在三味书屋不准提课外的问题,压抑学生的求知欲。
b去后园的事,说明在三味书屋“只要读书”,不准玩,没有正当的娱乐,枯燥无聊。
c师生读书的场面,除喧闹可笑之外,还说明三点:
a学生读的都是《论语》、《尚书》、《易经》等宣传儒家思想的书。
b读时不懂书上的意思,不知该在哪里停顿,有的句子还心不在焉地念错了。
c读几句应付一下先生也就算了。
以上说明在三味书屋是只让学生死读书,读死书,教学内容和方法都是腐朽、落后的,严重地压抑、摧残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另外,还要明白鲁迅对三味书屋的反感不是由于自己不爱学习。鲁迅当年是个爱学习的孩子。他热爱老师,恭敬学识渊博的人(第11段)。他爱读书,读的书多,成绩也好,得到老师喜爱(第16段)。
第22段“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不是说没有读书,是说鲁迅并没有成为那些书的俘虏。而一本本绣像实质是对旧教育反抗,是对自由活泼的生活的追求。
2、难点分析:
鲁迅当年已46岁,为什么要回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段生活?
点拨:1926年,鲁迅由于坚持在文化领域同帝国主义、反动军阀及其帮凶进行斗争,受到北洋军阀的通缉和迫害。为了避开这些,并出于对南方革命斗争的向往,他从北京南下到厦门大学任教。不久就发现厦门一样弥漫着封建主义的毒气。厦大校长还在提倡复古尊孔,学校一片腐败现象,很使他失望。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写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五篇回忆性散文,以《旧事重提》的总题目陆续发表。“重提”清末社会的往事,流露的却是由现实斗争激发出的反封建主义的豪情。
3.主题:
本文通过对童年时代在百草园与三味书屋不同生活的回忆,深刻地揭露了封建教育的腐败,含蓄地表现了他反对封建主义的决心。
4、写作特点:
①依照空间顺序记叙
②生动具体的描写。
③运用比照手法突出中心。
5.体验拓展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这段文字总共不到70个字,连用9个表达动作的词,把雪地捕鸟的系列活动生动而有层次的表现出来了。每句话都写得实实在在,没有可有可无的字句,试写一个游戏,表现系列动作,注意用词准确,不超过100字。
友情提示:
6.课后练习答案:
一、可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不只是对自然的观察,而且有自己动手去翻,去捉,去按,去拔,去尝……觉得更加好玩;增长许多知识……
二、1、增加了百草园的神秘色彩,使得它更有情趣,也能体现孩子幼稚而富有幻想力的真实心理
2、方正、质朴、博学;在当时比较开明,不打骂学生;对学生既和蔼又严格。但在封建社会里,他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都是守旧的。
3、(1)先生要求严厉,玩得不自由;严肃、规矩多——拜师行礼,不准提问;
(2)生活单调:读书、习字、对课;读书苦:难读,难懂。
三、1、没有。我们可以看到童年的“我”是个贪玩、淘气,充满幻想的孩子。
2、粗看是写读书之苦,但字里行间又洋溢着读书之乐。让作者感到苦的是难读难懂的“死书”和那种陈旧落后的教育方式和手段,而不是那里的人,更不是厌恶那种生活。相反,对那段生活充满了甜美的欢乐回忆。
四、略

七月迹
一、字音字形:
(一)字音:
贾平凹(wā)袅袅(niǎoniǎo)面面相觑(qǜ)倏(shū)忽
嫉妒(jí)掬(jǖ)相依相偎(wēi)淙(cóng)
(二)形近的字:
觑袅倏
舰凫悠
二、词语解释:
贾平凹:父亲为其取名贾李平,后图口音方便,便喊他为平娃。陕西话中,娃凹同音。
款款:缓慢。 
袅袅:形容烟气缭绕上升。
面面相觑:互相看。觑:看,瞧。
倏忽:忽然。
羡慕:因喜爱而希望得到。
嫉妒:因别人比自己好而憎恨。
粗糙:毛糙,不精致。
掬:用两手捧。
相依相偎:互相紧紧地挨着靠着。
亏:①受损失;②欠缺;短小。文中取②义。
匆匆:急急忙忙的样子。
尽(院子的白光):满,全。
嫦娥:神话中由人间飞到月亮上去的仙女。又称娥。
三、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贾平凹,当代作家,原名贾平娃。陕西丹凤人。1975年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任陕西人民出版社文艺编辑、《长安》文学月刊编辑。1982年后从事专业创作。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作协陕西分会副主席等职。著有小说集《兵娃》、《姐妹本纪》、《天狗》,长篇小说《商州》、《州河》、《浮躁》、《废都》、《白夜》,自传体长篇《我是农民》等。散文集《月迹》、《心迹》、《爱的踪迹》、《贾平凹散文自选集》、诗集《空白》以及《平文论集》等。贾平凹小说描写新时期西北农村,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变革,视野开,具有丰富的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心理内蕴,富于地域风土特色,格调清新隽永,明丽自然。 
2、写作背景:
月亮一直是我们的话题,无论是古人的吟诵中,还是在今人的赞叹中,她总是充满着神秘,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今天,我们将随着贾平凹去追寻月的足迹,看看你能体会到哪些东西。
四、课文内容分析:
(一)题目解说:
《月迹》是贾平凹1982年出版的第一本散文集《月迹》中的一篇,也是他早期散文的代表作。写的是童年的一个中秋之夜追寻月亮的往事。“月迹”本来的意思应该是月亮的印迹,而月亮在文中又是美好事物的象征,用“月迹”作题目,实质上是暗示美好事物所在的地方,非常含蓄,具有象征的意义。月迹可以理解为月亮在孩子心中留下的美好印迹;也可以理解为月的变化轨迹,寻月的过程就是寻找美的过程,它有轨迹。
(二)结构分析:
第一部分(1段)中秋盼月。
第二部分(2-32段)具体写孩子们品味、欣赏、追寻月亮的过程,表现了孩子们对光明、美好事物追求。
第一层(2-18段)写屋内品月和院内赏月。
第二层(19-24段)写酒杯捞月。
第三层(25-32段)写河沿追月。
第三部分(最后一段)孩子们的好奇心得到满足,便带着美好想像相依睡去。
(三)整体感知:
1、重点段落分析:
①文章写的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的一件什么样的事情?
明确:时间:中秋的夜里;地点:“中堂里”,“院子里”,院子外:人物:奶奶、我和弟妹;事情:盼月——寻月——议月。
文章的线索:月迹。文章的重点:寻月亮。
②课文开头写“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常常又什么都不觉满足”,而结尾却说“大家都觉得满足了”,这是为什么?
明确:不满足——在孩子的眼睛里,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那么新鲜好玩,发生的任何现象他都充满了好奇,他的心里有无数个为什么,总想打破沙锅问到底,所以对孩子来说,他们总是“不觉满足”的。
(启发:孩子们做了哪些事情或经历了什么后,最后得到满足吗?明确:满足——孩子们在寻月的过程中得到了满足)
③明确寻月过程:(寻月所见和孩童心理的发展变化过程)
在屋中的穿衣镜上看到了月亮,没多久,月亮在镜上消失了,孩子们很失望;
(明确:屋中之月——失望)
孩子们跑到院子里寻找月亮,“满院子的白光”“玉玉的、银银的”月亮“明显大多了,也圆多了”,有桂树,有嫦娥,每个人都说月亮是属于自己的;
(明确:院中望月——争执)
善解人意的奶奶给每人一杯甜酒,指出每人酒杯中都有一个月亮,喝下去,月亮就在每个人的心里。
(明确:杯中饮月——人人拥有)
寻月寻出了院门,在沙滩上、在每个人的眼睛里找到了月亮,他们陶醉在月色中,而且明白了月亮是属于每个人的。
(明确:沙滩之月——满足)
在寻月的过程中,孩子们沐浴在皎洁的月光下,既欣赏到美丽的月色,又表达了纯真的愿望——美好的事物人人都享有。寻月的过程就是孩子们追求美的过程。
④在寻月过程中,孩童心理的发展变化过程是什么?表现了什么?
明确:(好奇、争强好胜、纯洁美好、弟兄姐妹一家亲)
⑤奶奶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明确:她给孩子们讲述美好的传说故事,她引导孩子们赏月、寻月。
2、重点句子分析:
①“月亮是个好”,妹妹说的这句话如何理解?
明确:“好”就是指美好的东西——月亮那么美丽和纯洁,给每个人都带来美的享受。
②理解“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
明确:一轮圆月衬着无边无际的天空,像一枚小小的印章盖在书本上,既然月亮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那无垠的天空也是属于我们的了。月亮是美的,天空也是美的。无边无际的天空象征着世间所有美好的事物。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寻找到生活中的美,对美的追求,应该是人生的座右铭,对于你们是如此,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如此。
③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
明确:作者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月影由外到内,印在穿衣镜上的过程。“款款地”让人觉得是一位美丽绝伦的女子迈着轻盈的步子缓缓走来,十分优雅。“悄没声地溜”很有情趣地写出了月亮出现时的情状,“长了腿”“爬”“爬得高了”体现出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在这里,作者哪里是在写月亮,分明是在写一位久盼而至的很有情趣的妙龄女子。
④尽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儿亮的。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
明确:作者用“玉玉的”“银银的”来形容院子里的月光,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月光的晶莹剔透的特点。用“粗粗的”“疏疏的”来形容桂树的个头和在如水月光照耀下的桂树的枝和叶,给人一种朦胧感,突出桂树的影影绰绰,幽静柔美。用叠词写景物,读来琅琅上口,又给人以美感,同时也体现了儿童的语言特点。
3.主题:
《月迹》是一篇充满了童心与童趣的文章,主要讲了几个孩童中秋夜寻月亮的过程,表现了孩童奇特敏锐的想象,以及为共同拥有美好事物而“满足”的可贵的心灵世界。
4、写作特点:
(1)以一线贯穿全文,结构紧凑。
文章写了镜中月、院中月、水中月、杯中月,描写了月的不同情态,但并不散乱,因为对月亮的描写都是以“寻月”这一行动贯穿起来的,结构显得紧凑。
(2)语言富有生活气息和美感。
A.儿化音的使用,使文章语言有了口语化、方言的特点,读起来亲切自然。
B.叠词的大量运用,读起来琅琅上口,同时使所描写的景物栩栩如生,特别具有美感。如“玉玉的”“银银的”“款款地”“袅袅的”。
5.体验拓展
明月寄相思,作者回忆童年的一个中秋夜,是为了什么呢?
友情提示:
承载着人类美好愿望的月亮也同样属于你们每个人,只要你想要月亮。
6.课后练习答案:
一、月亮是美的,天空也是美的。无边无际的天空象征着世间所有美好的事物。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寻找到生活中的美,对美的追求,应该是人生的座右铭,对于你们是如此,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如此。
二、1、读时声音稍轻延长,要充满深情向往而带有疑惑的语气读。
2、这月亮象征了人们追求的美好事物,只要我们勇敢执著地追求,美好的事物就在我们心中了,“那无边无际的天空”才属于我们。
3、承载着人类美好愿望的月亮也同样属于你们每个人,只要你想要月亮。
三、“满满的”写月亮的满圆;“玉玉的、银银的”写月光的洁白;“粗粗的”写桂树的粗壮;“疏疏的”写枝叶的稀疏;“累累的”写花朵的繁多。叠词的运用充满童趣。请同学们注意积累。
四、略

八三颗枸杞豆
一、字音字形:
(一)字音:
蹑(niè)蚱蜢(zhàměng)鞘(qiào)
桦(huà)半晌(shǎng)绺(liǔ)
蕊(ruǐ)擎(qíng)苞(bāo)
蒿(hāo)癌(ái)腻(nì)
摞(luò)喃(nán)殷(yān)红
捎(shāo)口信口头禅(chán)颓(tuí)唐
(二)形近的字:
(三)多音字
二、词语解释:
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
烦躁:烦闷急躁。
训斥:训诫和斥责。
魅力:很能吸引人的力量。
凝神:聚精会神。
理会:理睬。
心计:计谋;心里的打算。
红晕:中心红而四周渐淡的一团红色。
乏味:没有趣味;缺少情趣。
凄然:〈书〉形容悲伤。
摞:量词,用于重叠放置的东西。
灰心丧气:(因遭到困难、失败)意志消沉,情绪低落。
变异:同种生物世代之间或同代生物不同个性之间在形态特征、生理特征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差异。
渺茫:①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②因遥远而模糊不清。
痛楚:悲痛;苦楚。
喃喃:拟声词,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的声音。
颓唐:精神萎靡不振。
殷红:带黑的红色。
遗憾:①遗恨。②不称心;大感惋惜。
探望:看望(多指远道)。
凄楚:凄惨痛苦。
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
三、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程海,1947年生,陕西乾县人。1968年毕业于陕西乾县师范。陕西省咸阳市艺术研究室副研究馆员,中国作协会员,陕西作协常务理事。1970年开始发表作品,先后在《诗刊》《解放军文艺》《延河》等刊物发表诗作500余首,其中数首诗选入《解放军文艺30年诗歌选》《陕西新诗选》等数种选集。1980年开始小说创作,至今共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篇(部),其中《三颗枸杞豆》《漆彩》等小说获《小说林》优秀作品奖及延河第一届文学奖。1989年出版第一部小说集《我的夏娃》,并获“双五”文学奖。1993年出版长篇小说《热爱命运》。
2、写作背景:
短篇小说《三颗枸杞豆》获1983年《小说林》优秀作品奖,“我是一个植物学家”,主要内容写的是我小时候的一段经历,课文描写了虚度一生的三叔临终前的悔恨和他的悔恨对我的教育,告诉人们:要抓住时间,抓住生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四、课文内容分析:
(一)题目解说:
大家对枸杞熟悉吗?它的果实虽然平凡而又普通,却曾经让一个淘气的孩子由幼稚走向成熟,走向成功,走向辉煌!
(二)结构分析:
全文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那时我是一个出名的‘淘气鬼’”),交代自己是一个植物学家,说明自己小时候是一个出名的“淘气鬼”,引出回忆。
第二部分(从“我的故乡是一个小山村”到“以至更复杂、更艰深的学问”),写三叔一生留给“我”的教训——三颗枸杞豆以及这三颗枸杞豆对“我”的启示和教育。
第三部分(最后一段),写自己勤奋、刻苦学习的动力。
(三)整体感知:
1、重点段落分析:
第一部分是全文的“引子”。点明现在是一个植物学家,既交代现在的身份,又自然地过渡到“羡慕”,“要我谈谈小时候刻苦学习的故事”,然后用“其实”一转,说明自己小时候是一个出名的“淘气鬼”,这就留下了一个悬念:为什么一个“淘气鬼”能够成为植物学家呢?从而很自然地引出对小时候的回忆。
“植物学家”也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第二部分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从“我的故乡是一个小山村”到“山谷里的树林成了我的乐园”),写门前小山谷里的树林是我的乐园。
这一层写了在小山谷的各种趣事:“各种各样的树木”,各种小动物,详细描写了金巴牛的外形、捉金巴牛、玩金巴牛的经过,形象地表现了这里是我的“乐园”,同时也表现了大自然对一个孩子的吸引力。
第二层(从“后来”到“这是我小时候发现的人生的一个很大的秘密”),写初遇三叔。
这一层写临死前的三叔对野豆角花的仔细观察。
先写上学后的淘气。“不乐意”是因为离开了自己的乐园。“窄小”“黑乎乎”的感觉和“捣鬼”都是不习惯学校的生活、烦躁的结果。
然后写自己的逃学。从“太”字中可以体会出我对小树林的怀念程度之深,从“确实”可以体会出训斥和拳头之厉害,而“旧病复发”说明训斥和拳头并没有使我真正改正。
从对春天山沟的魅力的描写里可以体会出饱含着的喜爱的感情色彩。“溢”、“诱人”、“格外”以及对“阳光”、“一只大花蝴蝶”的描写里都充满了童趣。
“我”追大花蝴蝶的经过更是鲜活地画出了一个孩子忘情的神态。“吓了一跳”“谁在这里打我的埋伏”“躲起来”“偷看”,都写得很符合儿童的心态。
逃学是遇到三叔的缘由,接着很自然地写到初遇三叔。三叔的外貌描写突出了瘦弱、有病这一特征,“听说”的他的工作经历、“养病”都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然后着重写三叔的动作、神态以及和“我”的对话。本层的最后一段是理解三叔的动作、神态、语言的钥匙。“三叔得了癌症,已经活不了多久了”,“怪不得他把花花草草看得那么仔细,也怪不得他说‘太迟了’!临死的人大概都很留恋这个世界,甚至留恋世上的一草一木”,我们从作者的描写中处处可以体会出三叔的“留恋”。
“将手向阳光里伸去”,“仔仔细细地望”,“凝神望着这朵花”,把花“擎在我的眼前”,从这些仔细的观察里,我们可以体会出一个临死的人对世上一草一木的留恋之情。他说的关于野豆角花的两段话和关于观察其他花草的一段话则证明了他现在观察的仔细。
开始“已看见我”而“仿佛没有看见我”,可以体会出三叔对生命的绝望和冷漠;后来“忽然回过头轻轻地喊我”“突然又转过头来问”“狡猾地一笑”,从这些描写里我们可以体会出三叔对孩子——生命的热爱、渴求。眼里“异样的光辉”,脸颊上升起的“两朵红晕”,从中我们体会到三叔仔细观察后有所发现的兴奋。
两次说“时间已经不多了”,两次说“太迟了”,两次写他“怪异的声音”,我们可以体会出三叔对自己一生的悔恨。
问“我”野豆角花“有几个花瓣?几根花蕊”,“真是一个粗心大意的孩子”,要“我”“仔细看看,仔细看看”,和孩子说了这么多话,从中我们可以隐隐约约地意会到三叔对“我”的期望。
“我呆呆立了一会”表现了“我”思想受到了触动。“忽然感到很乏味”一句有很重要的作用,可以体会出“我”受触动之大。原来的“乐园”、“怀念”、“诱人的魅力”为什么忽然变得“很乏味”了呢?可能作为一个孩子的“我”现在也说不清楚,但这种感觉显然是很强烈的。
第三层(从“星期日到了”到“我一下站起来,逃跑了”),写再遇三叔。
这一层写三叔对“我”诉说自己一生的教训、悔恨和对“我”的期望。
“星期日”而不是逃学,从中可以隐隐地悟到我悄悄的变化。“多么想念我的小树林啊”可以体会出“我”对小树林的热爱。“多么想念我的可敬的三叔啊”使我们感到,三叔的仔细观察已经在“我”心目中变得“可敬”起来,当然,也只有可敬的人的话才能使“我”深受教育。
从“果然又在里边”体会到很多:对一草一木、对大自然的留恋?对生命的悔恨?想安静地、在大自然中悄悄地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可能都有,可能还有许多许多。
从三幅画儿和画儿下面的三个圆圆的“○”里我们可以体会出三叔总结出的自己一生的教训和悔恨。三幅画儿和三个“○”的含义三叔自己已经解释得很清楚了,三幅画儿是过程,三个“○”是结果。这些就是三叔一生教训形象的说明:遇难而退,一事无成。“凄然一笑”,“只有这些树叶、小草,还有那朵紫豆角花,好像在批评我,说我以前太粗心大意了,太不了解它们了”,“眼眶里滴下几滴泪水”,从这些描写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三叔在临死前对自己虚度一生的无限悔恨之情。
第四层(从“秋天又来到了小山沟”到“以至更复杂、更艰深的学问”),写三叔留给“我”的三颗枸杞豆给“我”的启示。
先写三叔的去世。当然,就“寻找太阳而不幸失败”这一点说,三叔和夸父一样(这里不是比喻)。但严格地说,三叔和夸父还有着区别。夸父是一个失败的英雄,虽然他失败了,但他是在奋斗中失败的;而三叔不是英雄,他没有经过奋斗就放弃了。“凄楚、苍白”补充交代三叔的脸色:“凄楚”是无限的悔恨,“苍白”是病入膏肓。
然后写三叔给“我”的临别赠礼:三颗红色的枸杞豆——对“我”的期望。
“我”悟出了这礼物的深刻含义:它象征着三叔生命的终结——“生命告终的句号”;它象征着三叔一生的教训——三个遗憾的“○”;它象征着三叔对“我”的谆谆告诫——“‘○’也是一切事物的起点!”
最后写“我”受这三颗枸杞豆的启示,受到震撼以后的行动,回答了开头提出的问题。
2、重点句子分析:
①这时,太阳快要西沉。
点拨:这里的“太阳”是指自然界的太阳。因为每天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从西边落下,所以太阳的运动也可以理解为时间的流逝。把太阳比喻为“一个红色的车轮”,含有时间总是在不断流逝的意思。
②身边的三叔忽然喊道:“太阳!”接着,两只枯瘦的手向前伸去,仿佛要捉住它似的。
点拨:这里三叔喊的、要捉住的实际上不仅仅是自然界的太阳,在他的意识里,太阳就是时间,就是生命。想要捉住,是悔恨以前虚度光阴的一种潜意识的表现。
③“能!能呀!我以前老是忘记了去捉它,让它在我头顶上溜走了几千次,上万次,我仍没有想到要捉住它!”“……但把它一捉到手,就变了,变成一个圆圆的金盘子,里面放满了五彩的宝石。太阳的光芒都是从这些五彩的宝石上放射出来的,所以才这么亮。”
点拨:这里的“它”表面是说太阳,实际上是指时间,指生命。从这里可以体会出三叔现在对时间、生命的认识,对自己过去生活的总结和悔恨。太阳是捉不住的,能捉住时间、生命,也就是能抓紧时间学习、工作、生活……
“有点烫手,还得费点力气”是说要真正做到捉住时间、捉住生命是不容易的,是要付出努力的。这里的“它”也是指时间、生命。“变成一个圆圆的金盘子”是说生命就会变得有意义、有价值,就是像保尔所说的“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使自己的生命活得有意义。“五彩的宝石”含义很广,可以指为人民作出的巨大的贡献,也可以指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的耕耘;可以指多彩的生活,也可以指淡泊的生活……
④这也是太阳?这也是太阳!
点拨:这两个句子,第一个是设问句,第二个句子是回答。这里的“太阳”比喻“我”,因为“我”还是孩子,“我”生命的路还很长,“我”有的是时间,有的是希望。
3.主题:
课文描写了虚度一生的三叔临终前的悔恨和他的悔恨对我的教育,告诉人们:要抓住时间,抓住生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还可以从其他角度去理解:“教训也是财富”,“拳头只能征服皮肉,深刻的启示才能触及心灵”,……
4、写作特点:
①生动细致的描写。
课文对小山沟、小树林、阳光、蝴蝶、太阳这些自然环境的描写生动、细致,极富有感染力。捉金巴牛、追大花蝴蝶的动作,三叔的外貌、动作、神态都描写得十分细致、传神。
②生动的语言。
课文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使文章很有文采,富有感染力,语言生动。如说金巴牛的壳“看起来就像一个金质的盾牌”,说三叔的眼睛“像开得大大的窗户”,还有写野豆角花的花瓣、写太阳等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事物描绘得十分生动、形象。特别是用三幅画来比喻三叔失败了的三个理想,用三个“○”来比喻三叔的一事无成,不仅生动形象,而且给人以启迪、教育。再如三叔说:“只有这些树叶、小草,还有那朵紫豆角花,好像在批评我,说我以前太粗心大意了,太不了解它们了”,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三叔自责和悔恨的心情。
5.体验拓展
总结关于告诫我们要“珍惜时间,热爱生命,勤奋学习,永不放弃”的诗句。
友情提示: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 颜真卿《劝学》)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 陶渊明《杂诗》)
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
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
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
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明 文嘉《今日歌》)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东流水,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清 钱泳《明日歌》)
6.课后练习答案:
(-)自己童年的乐园由同学们自己作答,但应简要地说明为什么是自己的乐园。
“我”的乐在山谷里的小树林里有各种各样的树木,有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可以在里面尽情地游玩,捉金巴牛、蝴蝶,掏雀儿蛋……鲁迅的童年“乐”在百草园里春、夏、秋、冬四季都有各种各样的景物、动植物,可以看,可以听,做各种各样的活动:翻砖头、按斑螫、拔何首乌、摘覆盆子吃、在雪地上捕鸟等,还有长妈妈讲的“美女蛇”的故事。总之,他们都“乐”在大自然里,“乐”在大自然里做自己想做的事。
童年的乐趣对今后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我”以后成为植物学家与小时候的“乐园”和爱好是有着内在关系的。鲁迅先生长大后先学医是因为父亲的病给他刺激,后来走上文学之路是为了唤起更多的民众,但与他在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也不是没有关系的。
(二)1.前进的车辆,车轮总是滚滚向前的。把太阳比喻为“红色的车轮”,含有时间总是在不断流逝的意思。“红色的”是因为快要下山的太阳是红彤彤的。
2.这里的太阳,实际是指时间,指生命。“捉住太阳”是指捉住时间,捉住生命,也就是抓紧时间学习、工作、生活……
3.太阳就能“变成一个圆圆的金盘子”,是说生命就会变得有意义、有价值,就是像保尔所说的“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使自己的生命活得有意义。
4.因为“我”还是个孩子,我生命的路还很长,“我”有的是时间,有的是希望。
(三)三叔先后给“我”留下过5个谜语。三幅画儿:一座歪歪斜斜的塔,一堆松松散散的书,一株弯弯扭扭的树;画儿下面的三个圆圆的“○”;三颗红色的构杞豆。“我”一下子就猜到了,是因为“我”已经了解了三幅画儿和画儿下面的三个圆圆的“○”的深刻含义,了解了三叔虚度的一生,领悟到他无穷的悔恨和对“我”的期望。“我”悟出了:要以三叔虚度一生的教训为鉴,从现在开始,抓紧学习,勤奋学习。
(四)(略)

九我们家的男子汉
一、字音字形:
(一)字音:
爽气(shuǎng)风靡(mǐ)拌嘴(bàn)不堪设想(kān)沮丧(jǔ)
倔强(júe)橘子(jú)无聊(liáo)嘹亮(liáo)恍惚(huǎng)(hū)
(二)形近的字:
靡:风靡
糜:糜烂
嘹:嘹亮
潦:潦草
二、词语解释:
爽气:①明朗开豁的自然景象。
②谓凉爽之气。
③豪迈的气概。
④爽快,干脆。
风靡:形容事物很风行,像风吹倒草木:~一时ㄧ~世界。
不堪设想:不能想象。指事情会发展到很危险的地步。
不约而同:指事先没有商量而彼此行动相同。
恍惚: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
拌嘴:吵嘴。
嗫嚅:形容想说话而又吞吞吐吐不敢说出来的样子。
境界:事情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情况。
倔强:(性情)刚强不屈。
胆怯:胆小;畏缩。
嘱咐:告诉对方记住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
沮丧:灰心失望。
打量:观察(人的衣着、外貌)。
伤感:因感触而悲伤。
抱怨:心中不满,数说别人不对。
坦然:形容心里平静,无顾虑。
济济:形容人很多。
轮廓:构成图形或物体的外缘的线条。
三、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王安忆,上海人,1954年生于南京,次年随母亲茹志鹃迁至上海读小学,初中毕业后赴安徽淮北农村插队,后调地区文工团工作,1978年回上海,任《儿童时代》编辑。1978年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平原上》,1986年应邀访美。主要著作:《雨,沙沙沙》、《王安忆中短篇小说集》、《流逝》、《小鲍庄》、《小城之恋》、《锦锈谷之恋》、《米妮》等小说集及《69届初中生》、《纪实与虚构》等长篇小说。作品曾多次获得全国优秀小说奖,98年并获得首届当代中国女性创作奖。
王安忆的小说,多以平凡的小人物为主人公,表现他们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经历与情感。“理解”与“爱”是她的创作宗旨。在艺术表现上,她的早期小说多感情抒发,近期创作则趋于冷静和细致。
2、写作背景:
有志不在年高,男子汉也没有年龄的尺度、性别的限制,只要具备这些优秀品质,就是一位真正的男子汉!
四、课文内容分析:
(一)题目解说:
课文的标题是“我们家的男子汉”,但写的却是一个才几岁的小孩子,这是因为他像男子汉一样有一定的独立性,有些勇敢和坚强,能坦然面对生活的挑战。
(二)结构分析:
课文分为开头语、主体部分、结束语三部分,各部分的内容大意是:
开头语:交代写作对象;
主体部分:具体描写“我们家的男子汉”;
结束语:抒发我从“我们家的男子汉”身上引发的感受。
(三)整体感知:
1、重点段落分析:
文段一:
当他满了两周岁的时候,……淹没在济济的人群里了。
①选文写了哪两件事?这两件事表现了小男孩什么性格?
点拨:上托儿所和回安徽坦然面对生活挑战。
②我们把他送到了托儿所,“他”和“别的孩子”的哭一样吗?作者为什么要写别的孩子和我们姐妹小时侯上托儿所哭的情景呢?
点拨:不一样。别的孩子,因“怕”而哭,充满伤感。“他”似乎只为参加一个仪式而哭,并无伤感。与“他”不喜欢托儿所,却不作任何无效的挣扎构成对比,突出他能坦然面对现实。
文段二:
在他四岁的那年,他的老保姆病了,回乡了,他终于要去安徽了。他是极不愿意去的。他的父母对于他,更像是老师,严格有余,亲切不足。并且,亦喜亦怒,全听凭他们的情绪。走的前一天,他对外婆说:“外婆,你不要我了,把我扔出去了。”外婆几乎要动摇起来,想把他留下。上海去合肥,只有一班火车,人很多。车门被行李和人堵满了,大人们好不容易挤上了车,留下他在月台上。他真诚地着急起来:“我怎么办呢?”我安慰他:“上不去,就不去了。”他仍然是着急,他认为自己是非走不可的了。车快开了,姐姐说:“让他从窗口爬进来吧!”我把他抱了起来,他勇敢地()住窗框,两只脚有力地()着车厢,()上了窗台。窗口边的旅客都看着他,然后不约而同地伸手去()他。他推开那些妨碍他的手,()住一双最得力的,()进了车厢,淹没在济济的人群里了。
①想一想括号内应填入的动词。
点拨:抓、蹬、攀、抱、抓、跳
②怎样理解“他真诚地着急起来”?
点拨:“着急”是体现了外甥当时急切的心理状态,前面加上定语“真诚”体现孩子天真的表情,更能体现外甥直爽的性格。
③“他推开那些妨碍他的手,()住一双最得力的,()进了车厢,淹没在济济的人群里了”体现了他怎样的性格?
点拨:有主见,倔强,不服输。
2、重点句子分析:
①一只胖胖的手在我的手掌里,像一条倔强的活鱼一样挣扎着
点拨:运用比喻,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他要独立的愿望之坚决。
②他买橘子水日益熟练起来,情绪日益高涨,最终成了一种可怕的狂热。
点拨:“可怕的狂热”是一种要满足成功感的外在表现。
③挨打时,他总是说:“不痛,不痛。”甚至哈哈大笑起来,很响亮很长久的笑,两颗很大的泪珠便在他光滑饱满的脸颊上滚落下来。
点拨:生动地表现了“男子汉”想表现自己不怕挨打而终于又忍不住的情状
3.主题:
本文生动而细腻地描写了一个男孩子成长的过程,刻画了一个逐步成长的小“男子汉”的形象。
4、写作特点:
①本文选材特点
一个小孩在成长过程中发生的事情很多,如果不很好地组织材料,就会显得杂乱无章。作者在材料的组织上是下了一番功夫的,按人物的性格特点把材料分成几个方面,再加上小标题,这就使文章条理清楚,眉目分明。作者在材料的安排上也是动了脑筋的,按现在的顺序安排材料,不仅条理清楚,而且可以使人清楚地看到“男子汉”的性格是怎样逐步显现的。
②幽默而含蓄的语言
文章的许多语言十分生动,如写“男子汉”的醉拳是“足以乱真”,“耍起来,眼神都恍惚了”;写“他”不愿让人搀他的手:“一只胖胖的手在我的手掌里,像一条倔强的活鱼一样挣扎着。”这些描写都使人如见其人。许多语言写得风趣、幽默,如写“男子汉”吃青菜:“他不愿死,似乎是深感活的乐趣的。”写“他”买橘子水:“他买橘子水日益熟练起来,情绪日益高涨,最终成了一种可怕的狂热。”等等,使人忍俊不禁。许多话写得很含蓄,如“历史真是螺旋形地上升”,特别是文章的最后一段,值得好好回味。
5.体验拓展
文中的“男子汉”是个才几岁的孩子,作为当代中学生,你认为中学生男子汉应具备什么样的品格呢?你可要畅所欲言哦。
友情提示:要有独立性,要勇敢坚强,能坦然面对生活的挑战,敢于承担责任等。
6.课后练习答案:
一、不仅仅因为“他”是个男人,“他”身上已经初步现出了男子汉的气概。有独立性,勇敢坚强,能坦然面对生活的挑战,敢于承担责任等。大家可以自由发表意见,但要结合课文内容说明理由。
二、1、既强烈希望能去少林寺,但又对是否有“棒冰”感到担忧。
2、为爸爸不在身边悲哀;心里感到非常失望沮丧;我不愿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不想让他伤心难过。
3、在尝试买东西自己去说失败后,通过潦草地吃山楂片神情有些沮丧,可以看出他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表现出他沮丧的心情和失望的神态。
三、同学们自由摘抄,不必统一。
四、小组交流会一定要开。还可以进行评比,看看谁讲得最好。

十柳叶儿
一、字音字形:
(一)字音:
涩(sè)
捋(luō)
噌噌(cēng)
秧(yāng)
逞(chěng)能
甩(shuǎi)
兀(wù)地
飕飕(sōu)
勺(sháo)
攥(zuàn)
剁(duò)
茬(chá)
(二)辨义:
舒展伸展扩展
“舒展”指身心安适,舒适。“伸展”指向一定方向延伸或扩展。“扩展”指向外伸展和扩大。
感叹赞叹赞赏
“感叹”指有所感触而叹息。“赞叹”指称赞。“赞赏”指赞美,赏识。
二、词语解释:
捋:用手握住条状物向一端滑动。
舒展:不蜷缩,不皱。
品尝:仔细辨别,尝试。
逞能:显示自己能干。
兀地:突然。
攥:握。
赞赏:赞美赏识。
茬:文中指柳叶儿生长的次数。
三、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宋学孟,当代作家,代表作有反映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段特殊历史的《深秋的颜色》。本文选自1988年3月28日的《人民日报》(海外版)。
2、写作背景:
《柳叶儿》是一篇写童年趣事的叙事散文,但现在回忆起来又是“苦中略带些涩的滋味儿”的事,我们学习这篇课文就要抓住“乐”和“苦中带涩”的思想感情的内涵。
四、课文内容分析:
(一)题目解说:
认识过去的童年,了解时代的变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回忆小时候爬高抢柳叶儿和吃柳叶儿的往事。
(二)结构分析:
全文共15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抒写对柳叶儿特殊的感情。
第二部分(第3至14段),回忆小时候爬高抢柳叶儿和吃柳叶儿的往事。
第三部分(第15段),再次抒写对柳叶儿的特殊感情。
(三)整体感知:
1、重点段落分析
回忆小时候爬高抢柳叶儿和吃柳叶儿的往事。这是课文的主体部分。一句“柳叶儿救过我的命”,点出了作者对柳叶儿有着特殊感情的原因。然后交代抢柳叶儿吃的原因和时间。
三个“吃光了”和一个“抢”字,既可以想见饥荒的严重,又可见柳叶儿的作用——救命。时间:“那一年,我八岁。”接着补充说明,柳叶儿要吃嫩的。“那些天,全家最乐的是我。”“乐”是实写,那时的“我”,确实是全家最乐的。因为那时的“我”还不懂得生活的艰难,全家面临的处境。
但在今天看来,这种“乐”的滋味是何等苦涩啊。为什么当时会感到“乐”呢?
一“乐”是能显示自己上树爬高的本领。大人们只能抢低处的柳叶儿,“高处的,大人没办法,这正好有了我的用武之地”。
然后第9至11段具体描写去抢柳叶儿的情景。抢柳叶儿一是要早,要在“太阳出来之前,露珠儿还在树叶儿上的时候”;二是要由近往远。折树枝的情况写得很简单,但看日出的情况却写得很详细。
和上文一样,日出的情况写得充满诗情画意:“老远老远淡青色的天边上,兀地跳出半轮鲜红,那红光便立刻远远地罩过来,像要把人化了进去。”这是何等绚丽的景色!但“我”由此引起的联想就发人深思了:
“一个大樱桃,鲜红鲜红,全是肉做的。”这个比喻是“我”内心的真实写照,是极端饥饿在头脑中的折射:太饿了!随时都会想到“吃”,真希望太阳是“一个大樱桃,鲜红鲜红,全是肉做的”,多么好吃啊!在这充满诗情画意的描写中又掺进了多少苦涩!
第12、13段写吃柳叶儿的乐趣。先详细描写柳叶儿的加工过程。先“烧一锅开水煮,煮好之后,又捞进凉水里泡。往往要泡一两天,换三五次水,再攥干了剁碎”,为什么加工的过程要这么复杂呢?可以想见,这是为了把柳叶儿里面“苦涩”的味道去掉。“放上葱花、盐”,味道就香了。然后写吃柳叶儿。“做菜糊糊粥吃”,“吃到一个豆儿,满心里香得不行”,“一个豆儿”就“香得不行”,在当时的“我”来说,的确如此,但现在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多少“苦涩”啊!用柳叶儿“包菜包子”就是“最好吃的”了,“还要再放一勺油”,一个“还”字,可以想见当时油之珍贵。“全家便只允许我一个放开了吃”,从侧面说明了饥荒之严重。然后写“我”吃柳叶儿菜包子的情况:“于是我拼了命直吃到肚子圆鼓溜溜的,薄薄的一层肚皮几乎撑得透明”,这是写“我”吃的贪婪和数量之多,也是写能够吃饱柳叶儿包子之乐趣,在那个时候能饱餐这样一顿“美味”,多高兴啊!但我们从中可以体会到“我”的饥饿、瘦削到何种地步!写奶奶“担心我一个跟头摔倒,那纸一般的肚皮被弄破,里面的肠子会淌出来”,证明了我的瘦削,更给人以无限的回味。最后抒发对柳叶儿的无限感激之情。“多亏了”,“那年月,有多少老百姓都是靠着这些树叶活下来的”!点明了对柳叶儿有着特殊感情的原因。
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抒写对柳叶儿特殊的感情。“我”和“人们”对柳叶儿的感情不同:“它味苦,微涩,但能救人。如果你没东西吃,它能够让你活下去。”
课文以“嚼”柳叶儿开头,“嚼”柳叶儿收束,给人以无穷的回味。由此我们可以体会出全文感情的基调:苦中带涩。
2、重点句子分析
①猴一样“噌噌”地一直爬到最高点,爬到底下人越是不让上、越是嚷着危险的那根枝上去抱住树枝,哗哗地摇,摇得我自己的身子随着树枝弹过来,摆过去。
【鉴赏】写出了“我”上树爬高的本领确实很高,以及“我”显示了上树爬高的本领以后的乐趣。
②一个大樱桃,鲜红鲜红,全是肉做的。
【鉴赏】这个比喻是“我”内心的真实写照,是极端饥饿在头脑中的折射:太饿了!随时都会想到“吃”,真希望太阳是“一个大樱桃,鲜红鲜红,全是肉做的”,多么好吃啊!在这充满诗情画意的描写中又掺进了多少苦涩!
③于是我拼了命直吃到肚子圆鼓溜溜的,薄薄的一层肚皮几乎撑得透明。
【鉴赏】这是写“我”吃的贪婪和数量之多,也是写能够吃饱柳叶儿包子之乐趣,在那个时候能饱餐这样一顿“美味”,多高兴啊!但我们从中可以体会到“我”的饥饿、瘦削到何种地步!
3.主题:
这篇叙事散文写的是童年的趣事。描写了童年时代,在那严重饥荒的岁月上树爬高、抢柳叶儿、吃柳叶儿的乐趣,抒写了对柳叶儿的特殊的感情。
4、写作特点:
①生动的描写。
课文的语言十分生动,很有感染力,如开头对看柳叶儿、摘柳叶儿、品尝柳叶儿的描写,就给人以一种饱含感情的感受。再如写爬到最高的树枝上弹来摆去的得意之态,去抢柳叶儿的晨景,日出的绚丽景色,吃柳叶儿菜包子的贪婪,都写得极其生动,使人如见其人、其景。
②饱含感情的语言。
课文的语言饱含感情,“苦中略带些涩”的滋味贯穿全文,但都包含在语言之中。除了开头结尾直接点明以外,这种滋味包含在“我”的“乐”中,上树爬高、抢柳叶儿、吃柳叶儿都是写“乐”,童年的“我”确实是感到“乐”,但这“乐”中的滋味又是多么苦涩啊!
5.体验拓展
补充说说写柳的诗句,并欣赏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欣赏诗中描绘的春风吹拂下柳枝的优美形态。
友情提示:比如: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6.课后练习答案:
(一)本题自由发表意见,言之成理均可。但总的要注意的是,要联系当时特定的背景、年龄来说。
(二)1.“我”是真的这样看的。这个比喻是“我”内心的真实写照,是极端饥饿在头脑中的折射:太饿了!随时都会想到“吃”,真希望太阳是“一个大樱桃,鲜红鲜红,全是肉做的”,那该多么好吃啊!
2.文中还可以体会到“我”饥饿、瘦削到何种地步。这是真实的写照,从下文奶奶的担心可以看出。
(三)本题也由大家根据自己知道的情况自由发表意见。基本的答案是今天也吃树叶、野菜,如吃香椿树叶、荠菜等,但都是作为美味中的调剂或保健食品来吃。感受可自由发表。

七下第二单元“诵读欣赏”“写作”“口语交际”
《两小儿辩日》《黄纱巾》
两小儿辩日
一、字音字形:
(一)字音:
盘盂探汤沧沧凉凉
(二)形近的字:
盂盘盂
孟孟子
二词语解释:
(1)辩斗:辩论,争论。
(2)故:原因,缘故。
(3)以:以为,认为。
(4)去:离。
(5)日中:中午。
(6)车盖:古时车上的篷盖,像雨伞一样,呈圆形。
(7)及:到了。
(8)则:就。
(9)盂:一种装酒食的敞口器具。
(10)为:是。
(11)沧沧凉凉:阴阴冷冷,天气凉爽的样子。
(12)探汤:把手伸到热水里去。意思是天气很热。
(13)决:裁决,判断。
(14)孰:谁,哪个。
(15)汝:你。
三、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列子》相传为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约公元前450—公元前375)所著,其中保存了许多先秦时代优秀的寓言故事、民间故事。
2、写作背景:
《两小儿辩日》属于寓言体裁,盖庄子列子之文常假托孔子言事说理,非真有其事,而所寄寓之理又较深(张湛注《列子》,对此节的注文是:“所谓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二童子毁笑,未必不达此旨,或互相起予(启发)也。”)
四、课文内容分析:
(一)题目解说:
此题系编者所加。“辩日”,意思是关于太阳(距地远近)的辩论。按这类命题须观文而后会意,例如,屈原对自然界、历史传说等提出170多个问题命名为《天问》;柳宗元对这些问题逐个作了回答,命名为《天对》。
(二)结构分析:
第一段(第1自然段)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第二段(第2至4自然段)写两小儿各自申述所持看法的依据,反驳对方的看法。
第三段(第5自然段)孔子面对小儿的争辩,不能判明谁是谁非,受到讥笑。
(三)整体感知:
1、整体分析:
故事可分三部分理解。先写孔子路遇两小儿辩斗,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两小儿对于太阳在不同时间距离地球远近这一问题摆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接着写两小儿凭借人们日常生活中可以体会的直觉(视觉、触觉)阐明所持观点,以反驳对方观点。最后写孔子面对两小儿的争辩,无法裁决而引起两小儿的“笑”。全文仅一百来字,却能给人以多方面的启示。通过对话描写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是其语言表达上的特点,从中表现了两小儿的天真可爱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重点句子分析:
①“而日中时远也”,如果完整地说,该怎么说?(“远”前加“去人”二字。)文言文中常有这种省略方式,被省略的字眼可从上下文去找。
②“一儿以日初远”中,也有省略,“初”后省“出时去人”四字。按:好几位专家都认为此句当作“一儿曰:‘我以日……’”’,才跟上下文协调一致,且有文献资料可证。这不要讲给学生听。
③“远者小而近者大”,说的是视觉印象,即远的看起来小,近的看起来大。
④“及其日中”,许多文献资料证明,“其”是传写中窜人之字,“其”指“日”,“其日”一义重出。这要讲,不讲学生可能难解文义,指出“其”字多余即可。
⑤“近者热而远者凉”,这是就触觉而言,近的觉得热,远的觉得凉。
3、主题:
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文章叙述了古时候,两个小孩凭着自己的直觉,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不能作出判断。这个故事说明为了认识自然、探求客观真理,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也说明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学习是无止境的。
4、写作特点:
(1)语言简洁,事中见理。
(2)善于运用比喻。
如写两小儿论辩“太阳远近”这一现象的时候,一方从视觉出发,用两个比喻“如车盖”、“如盘盂”,具体说明太阳形状的大小,结合“日初”和“日中”,就把结论的理由说清了;一方从感觉出发,以“如探汤”作比,结合“日初”和“日中”来说,也把理由说清了。由于作者善于用比喻,语言生动形象,颇有说服力,极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
5、参考译文:
孔子到东方去游学,途中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论。孔子询问他俩争论的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正午时离人近。
前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车上的篷盖,等到正午时就像个盘盂,这不是远处的小而近处的大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等到正午时就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时候热而远的时候凉吗?”
孔子听了,不能判断谁是谁非。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
6.体验拓展
开展一次语文实践活动,表演《新编两小儿辩日》。活动前,提供活动构想:一位现代少年穿越时空来到遥远的古代,遇到两小儿辩日,两小儿请少年裁决。活动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创编表演,然后在班上交流。
7、资料链接
①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一生言行被他的学生编成《论语》一书,留传于世。
②有关《两小儿辩日》中的科学知识。
早晨和中午的太阳距离地球的远近是一样的。为什么早晨的太阳看起来较中午时大呢?这是视觉的差误、错觉。同一个物体,放在比它大的物体群中显得小,而放在比它小的物体群中显得大。同样道理,早晨的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的背衬是树木、房屋及远山和一小角天空,在这样的比较下,此时太阳显得大。而中午太阳高高升起,广阔无垠的天空是背衬,此时太阳就显得小了。其次,同一物体白色的比黑色的显得大些,这种物理现象叫做“光渗作用”。当太阳初升时,背景是黑沉沉的天空,太阳格外明亮;中午时,背景是万里蓝天,太阳与其亮度反差不大,就显得小些。
中午的气温较早晨高,是否此时的太阳较早晨离我们近些呢?也不是。主要原因是早晨太阳斜射大地,中午太阳直射大地。在相同的时间、相等的面积里,直射比斜射热量高。同时,在夜里,太阳照射到地面上的热度消散了,所以早上感到凉快;中午,太阳的热度照射到地面上,所以感到热。温度的凉与热,并不能说明太阳距离地面的远与近
黄纱巾
一、字音字形:
(一)字音:、愣lèng、累lèi
(二)词语解释
呆呆(dāidāi):脸上的表情死板、发愣。
恋恋不舍:形容舍不得离开。
绝妙:极美妙,极巧妙。
愣(lèng):失神,呆。
惋惜:对人的不幸遭遇或事物的意外变化表示同情、可惜。
二、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薛涛,1971年生于辽宁省昌图县。先后毕业于铁岭市师范专科学校、沈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曾在中学任教,现为《营口日报》编辑,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营口市作家协会理事。出版有小说集《1980年冬天的妈妈》《墙壁上的眼睛》《白鸟》等。作品曾获得陈伯吹儿童文学奖,辽宁省儿童文学奖和首届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奖等。
2、知识点拨:
三、课文内容分析:
(一)题目解说:
(二)结构分析:
这篇小说是速写式微型作品,充分地运用了电影中的“蒙太奇”的表现手法。每一个短句都是一个特写镜头,一个个连续的特写镜头的组接便构成了它的情节。
它其实并没有什么情节,一定的情节也仅仅是表现了“女孩”和“中年人”的心理过程而已。女孩从内心里想买下那条黄纱巾,而中年人也极力怂恿她买下来。可是女孩终于因为家庭经济窘迫而无力购买,而中年人最后愿意送给她,她却拒绝了这种赠送,并表示“那样我会很难受,比得不到它还难受”。为了能圆女孩子的梦,中年人把黄纱巾高高地挂起,并贴上“永不出售”。
正是在这两个人之间所展开的极富戏剧性的心理活动过程中,作者让我们看到了两颗美丽心灵的跳动。那条“在微风中舞动”的“永不出售”的黄纱巾,成为两颗美好心灵无声的契合的象征,使人们感到了一种人与人之间互相理解、互相抚慰的温馨之情。
阅读这篇作品,更多地需要读出它文字后面的人物的心理活动。
因为它并没有交代两个人之间的具体心理活动过程,而只是写出了几组独立而又有连续性的镜头和画面,至于两个人之间因这条黄纱巾而引起的心理波澜,则可以通过阅读过程由读者来加以丰富和具体化,甚至可以在此基础上练习扩写成一篇小说。
(三)整体感知:
1、全文赏析:
女孩很想那条黄纱巾,因为家里不富裕,她再喜欢也不要求家里买;中年人知道女孩的心愿,他摘下黄纱巾自愿送给女孩,女孩说她不能白收人家的东西,她再喜欢也要跑开;为了能圆女孩子的梦,中年人把黄纱巾高高地挂起,并贴上“永不出售”的标签。
一个“黄纱巾”的物品细节,写出了两个人的心灵美。从“黄纱巾”上我们看到了女孩宁愿委曲自己、压抑自己也不给家里添麻烦、不随便贪占别人的便宜的品质和心灵,从“黄纱巾”上我们也看到了中年人关心别人、成人美事的善良为人和宽阔胸怀。一个黄纱巾的物品细节凝结了作者高尚的情感体验,集聚了作者美好的审美评价。
如果我们都像他们那样,当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有了愿望时,能首先时时想到别人;当自己的愿望和别人的生活发生抵触时,能首先牺牲自己、成全别人,我们的生活就会充满了爱,充满了美。
这些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体验都包容在这篇作品的细节里。我们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时,一定会有不少属于自己的独特理解和独特认识,这些独特理解和独特认识确实是个性化写作的宝贵资源。但是我们在生活中产生的这些独特理解和独特认识并不是都能写进文章中。有些独特感觉写进文章中会生动、有趣,体现了有力的概括性;有些独特感觉写不进作品,即使勉强写进去也是很抽象,很模糊,很没有文学味。这里面的奥妙在于生活中的独特感觉应该伴随着一些具体的生活细节。应该说,这些独特的感觉是要在一个动情点(细节)上体现出来。提炼了一个动情点,让自己的独特感觉在一个动情点(细节)上凝结和传达,那么,这样的文章材料就是具体的、生动的,并有了概括生活的力量。所以,学写作文,要学会在独特的感觉中找到具体、生动的材料,这具体、生动的材料往往就是生活中的某一个物品细节。把艺术的观察力和体验力从泛泛的生活面上转到一个动情点(细节)上,让这个物品细节能够储存大量的审美信息,能够一箭双雕地写两个以上的人,能够承担发展情节的两个以上的功能,那么可以说,这样的选材和用材就非常符合写作的规律。相当多的初学写作的同学为什么他的作文总是显得不生动、不具体,很一般化,这是与他们不懂得感受生活、体验生活要落实到一个点上,传达生活、描写生活也要落实到一个细节上分不开的。写作中的那些生动的、典型的材料一定首先是个别的、独特的一个物品细节,不能把生活感觉和体验在一个物品细节上表现出来,就说明他不懂得观察生活、不懂得艺术地体验生活,不懂得完美地传达生活。
2、主题:
这篇短小的微型小说,表现了两个人物对一条黄纱巾的态度和情感,写出了两个爱美的人,两颗爱美的心。
3、写作特点:
这篇短小的速写式微型作品,充分运用了电影中的“蒙太奇”的表现手法。每一个短句都是一个特写镜头的组接,构成了它的情节。
4.体验拓展
①你能仿照这种手法来写你与同学、老师或者家人之间的亲情故事吗?进行片断仿写练习。
②以课本剧的形式呈现。为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可予以适当的奖励:如当场颁发最佳创意奖、天才表演奖……

七下第2单元(写作、口语交际)
写作记事写人线索清楚
要点阐述
记事写人的文章,总有贯穿全文的线索,把记叙的内容有机地连缀起来,组成一个整体。
线索犹如缝制衣服的线。做衣服,先要裁剪布料,然后用线把一块块布料缝制起来。没有线,缝不成衣服;记叙性文章如果缺少线索,即使材料再精彩,也不能成为好文章。
常见的记叙线索有:以“人”或“人的某种感情”为线索,如《我们家的男子汉》,课文以“男子汉”面对生活的挑战逐步成长为线索,记叙了“男子汉”生活的方方面面;以物为线索,如《柳叶儿》,课文以柳叶儿为线索,叙写在饥荒岁月里的往事;以“中心事件”为线索,如《社戏》以“社戏”为线索,再现儿时在平桥村的一段美好生活。可以作为记事写人线索的当然不止这几种。
安排线索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线索必须和所写的内容紧密相关,必须有利于记叙情节的展开,必须有助于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
第二,线索一经确定,就要用它组织好所要表达的内容。
第三,线索的安排还要做到首尾呼应,使全文上下一贯,结构严谨。
审题指导
一、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你一定有许多熟悉的人和事,选择其中的一件事(或一个人)来写,做到条理清楚,文脉贯通。题目自拟。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训练题,从自己熟悉的人和事中选择一件事或一个人来写。
取材的范围很广,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的人和事均可以写。要做到条理清楚,文脉贯穿,就要确定好线索。线索的确定不是凭空而来的,它必须和所写的内容紧密相关。线索一经确定,就要用它组织好所要表达的内容。这些都必须在动笔之前深思熟虑。
二、你和你的小伙伴从相识到相知,友谊逐步加深。选择与此相关的几件事来写,再现这一段美好的经历。自拟题目,要写出真情实感。
本题要求学生运用几件事来表达一个中心。几件事要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必须有一根线索贯串。这根线索就是自己和小伙伴彼此的了解不断加深,两人的友谊在逐步加强,要以这根线索将全文的内容组织在一起。
这篇所写内容是对以往美好生活的回忆,字里行间应充满着真情实感。
参考例文一:
琴缘
天生的音乐细胞,天生的修长手指,我与琴结下了不解之缘……
6岁那年的一个夏天,妈妈搬回了一个笨重的“大家伙”,我不解地问妈妈:“这是什么?”妈妈抚摸着我的头,笑盈盈地说:“这是古筝。”“哦……我有古筝了!”我高兴地欢呼起来,抱着妈妈,亲着妈妈。从此,这段不短不长、浓郁炽烈的“古筝情结”就一直这样延续着……
成功的道路上充满了艰难险阻,我也不例外……初学古筝,我带着一份新鲜,饶有兴趣地学着。可没过几天,我便失去了兴趣:我不懂简谱,我不会手势,手上那一个个肿起的血泡更是把我的积极性赶到了九霄云外。可妈妈的那句“风雨后见彩虹”真正给我鼓足了劲,我不顾一切地,披荆斩棘地,终于渡过了那个难关。
正所谓“万事开头难”,度过了那个艰难的“开头”,我的琴技进步得很快,可又有谁知道,进步的背后,我流下了多少汗水,流下多少颗“金豆豆”呢?——感谢古筝,它让我享受到了攻破难关后的乐趣。
古筝八级了,妈妈一本正经地为我买了节拍器、调节器、琴架子,她是希望我能更好地学精这门艺术啊!
夜深人静的夜晚,无边的黑幕笼罩着大地,每当这时,我会郑重其事地拉开那厚厚的、紫色的天鹅绒琴布,就着那鹅黄的灯光,嗅着那空气的气息,以月亮、星星为伴,如行云流水般地畅弹起来。一首又一首,我忘情地弹着,没有了痛苦与烦恼,没有了欢乐与欣喜,没有了……只有古筝,时而激昂,时而柔缓,时而热烈,时而抒情。它把我带进了梦幻的境界,让我尽情地沐浴在音乐的海洋中……感谢古筝,它让我享受到了音乐的乐趣!
弹指一瞬间,古筝陪伴着我度过了6年的岁月,在这6年的日子里,我大大小小获得了无数个奖项,通过了古筝十级的考核。感谢古筝,它让我享受到了成功的乐趣!
春去春又回,花落花又开。在漫漫的人生路上,有了古筝的陪伴,我的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有意义。难忘啊,这段深深的琴缘……
评析:
选材真实,结构严谨,通过对学习古筝的叙述,表现了音乐对自己的鼓舞和陶冶作用。全文以学习古筝的过程为线索,记叙了享受攻坚之乐、享受音乐之乐与享受成功之乐三个内容,自然形成层层递进关系,充分体现了学习古筝带给自己的乐趣。
行文流畅,过渡自如,看得出,作者驾驭语言的基本功是相当不错的,不少句子都可圈可点。
参考例文二:
同桌的你
张易
六年级时,向敏是我的同桌,在我的眼里,她是一个活泼、坦率、豪爽的女孩。
一、女儿有泪就要弹
向敏各方面都极出色:成绩让我们这些男子汉们甘拜下风;歌声婉转动听,待人热情豪爽。美中不足的是,眼泪总爱绕着她飞。提起这,我们班的男子汉们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据我们调查:一场电影下来,向敏受剧情感染,总是会把手绢抹得精湿;读悲剧故事时,她也会黯然泪下;自然课上,她常被一些少见的虫子吓得涕泪涟涟……面对嘲笑,她居然振振有词:“无情未必算英豪,女子有泪就要弹!”
二、该出手时就出手
“六一”儿童节到了,怎么过,男同胞们异口同声地说:“男子汉们,每人买五元钱的零食,吃个痛快,吃个尽兴。”正在这时,向敏和一帮“巾帼”们来了,她一个箭步冲到我们面前,反驳道:“什么,买零食?要知道,今天是为了庆祝节日,可不是来吃‘满汉全席’的。我们早就打算好了,每人捐两元,装饰教室!”男生们一听,顿时哑口无言,只好尴尬而羞愧地捐上两元钱。
不久,在学校“心连心”献爱心捐款仪式上,向敏又出乎意料地捐了一百元,而男生们由于平时关注零食过多,此时倾囊而寻,却袋里空空,不由得面红耳赤。这次,她“该出手时就出手”,大方得正当时,不禁使男生个个刮目相看。
三、“笑傲江湖”
开学的第一周,班上举行了班干部竞选活动,向敏和几个男子“骁将”互不相让,打算一决雌雄。谁知,向敏的演讲,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打动了同学们的心,支持率也因此直线上升。几个“野心勃勃”的男生在她的强大“攻击”下,像泄了气的皮球——蔫了。向敏乘胜追击,又在作文竞赛、数学竞赛上,都胜人一筹,光芒四射,令男同胞们都佩服得五体投地,真可谓是“笑傲江湖”。
有这么一个同桌,我真庆幸。
评析:
读罢文章,掩卷沉思,一个率真、真诚、感情丰富的姑娘跃然纸上,呼之欲出。究其原因,一是作者观察人物仔细,选材具体而有代表性。如写她待人热情豪爽而又富于同情心,写她花钱方面既注意节约不吃零食,又在关键时刻慷慨解囊。二是脉络清晰,条理分明,三个小标题从三个侧面展示了同桌活泼、坦率、豪爽的性格特点,令人过目难忘。三是语言简练生动,用词贴切。
由此看来,要写好一篇习作,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善于捕捉生活中的亮点,选用恰当的叙事线索,讲究遣词造句,必将获得成功。

口语交际——劝告
训练要求
本单元“口语交际”部分要求学生学会“劝告”。劝告是人际交往中常见的一种口语交际形式,是一种由心理置换到心理相容的说服过程。劝告要讲究一定的技巧,方能达到明辨是非、告之以理、导之以行的目的。劝告时,双方应是处在平等的地位,决不可以以势压人,以理压人,要心理相容,让对方口服心服。
注意事项
劝告常见的技巧有哪些?
——劝告常见的技巧有:
(1)正面劝告,有理有节。这种方法要求对被劝告者直陈道理,注意因势利导,层层深入。
(2)直话曲说,借例言理。这种方法通过曲折含蓄的语言旁敲侧击,以达到劝告目的。
(3)运用“归谬法”,迂回包抄。这种方法针对对方认识上的缺陷,分析出其自相矛盾的判断,让对方认识到其中的谬误。
(4)运用“激将法”,因势利导。这种方法主要是用言语激将,“请君入瓮”。
(5)巧用譬喻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活动事例
楚庄王想攻打陈国,使人去探听陈国的情况。使者回来说:“陈国不能攻打啊!”楚庄王说;“为什么?”使者回答说:“陈国的城郭很高,护城河很深,物资积蓄得很多。”
宁国却认为陈国是可以攻打的。他对楚庄王说:“陈是一个小国,却积蓄很多,说明赋税多剥削重,那么人民肯定怨恨在上位的了!城郭很高,护城河很深,那么人民肯定筋疲力尽了!起兵攻打它,陈国是可以轻易到手的。”
楚庄王听从了这番劝告,于是攻占了陈国。
宁国运用归谬推理,抓住使者的话,从中引申出与现实相矛盾的判断,有力地劝告楚庄王可以攻打陈国。
想想看,下列情况下,他们各会怎样劝告?
1、有一次,唐太宗回到后宫,满脸怒容,咬牙切齿地说:“早晚要杀了这个乡巴佬。”皇后长孙氏忙问发生了什么事。太宗说:“魏征经常在朝廷上当众羞辱我。”长孙皇后听完,马上退回内室换了一身朝服出来表示祝贺。太宗很惊奇,长孙皇后对他说:“”太宗于是转怒为喜,对魏征更加尊重。
(提示:从正面劝告。)
(小资料:唐太宗认识到,只有虚心纳谏,才能避免因君主个人的失误而导致王朝灭亡。他鼓励臣下直言,并能从谏如流。)
(参考答案:我听说主明臣直,魏征敢于直言,是因为陛下是明君,我怎能不祝贺呢?)
2、战国时,公输般替楚国监造云梯,准备用它来攻打宋国。墨子赶到楚国的郢(yǐng)都见公输般,劝说他不要为楚国造云梯攻打宋国。
见面后,公输般问:“先生有何见教?”
墨子故意说:“现在北方有人想侮辱我,我想借你的力量杀了他,事成之后,我送你一千两黄金。”
公输般很不高兴,断然拒绝道:“我是讲仁义的不能随便杀人。”
墨子见公输般口称“仁义”,正中下怀,他立即借题发挥,慷慨激昂地说:“请允许我向您进言。”。
公输般被墨子说得无言以对。
(提示:直话曲说,借例言理)
(参考答案:我在北方听说您造了云梯,要去攻打宋国,但是宋国有什么罪呢?楚国本来就地广人稀,却拼命在战争中葬送自己本来就不足的人民,去争夺自己已经很多的土地,不能算是聪明;宋国没有罪而楚国却要攻打它,不能算仁爱;懂得这个道理,却不身体力行,以理抗争,不能算是忠臣;抗争不达目的,不能算是坚强;杀了一个人认为不义,却去杀很多人,不能算是会类推事理。)
3、赤壁之战的前夕,诸葛亮对孙权说:“将军,如果您认为吴、越之众能与曹操相抗衡,就应该和他断绝一切联系,下定决心抗击曹军;如果您认为无力和曹军对抗,那就不如放下武器,解甲投降,向他称臣。现在将军您表面上假装服从他,向他投降,而内心又迟疑不定,事情已经如此紧迫,但您还不做出决定,这样祸患马上就要来临了!”
孙权反问:“如果像你所说的那样,兵微将寡的刘备为何不向曹操北面称臣呢?”
诸葛亮说:“从前有个田横,他只是齐国的一个壮士,尚且不肯对汉高祖称臣;何况刘皇叔是”
(参考答案:何况刘皇叔是汉室后裔,英才盖世,天下仰慕,怎么会向曹操称臣呢?)
(效果:诸葛亮一席话,正中孙权痛处,孙权一向以英雄自居,而今若投降曹操,还算什么英雄?连势力不如他的刘备都不投降,保持英雄本色,叫他投降是万万不能接受的。因此诸葛亮话一出,孙权就被激得热血上涌,当即表态,与刘备联合起来抗击曹军。)
(评析:有时,“请将”不如“激将”,这种方法是针对被劝告者的本性、品质,用言语激怒他,“请君入瓮”。)
4、1942年,中央警卫团划归军委,由叶剑英分管。警卫团成员大多是从部队抽调来的经过长征的同志。他们普遍不安心在警卫团工作,希望到前线去。叶剑英同志便到警卫团团部召开会议。他说:“警卫团应该改名,不叫警卫团,叫‘钢盔团’。”大家被说懵了。叶剑英解释说:“钢盔是干什么的?钢盔是保护脑袋的!中央警卫团是保护全党的脑袋——党中央,所以应该‘钢盔团’。你们都是英雄好汉,到前方去可以杀千百个鬼子,但是没有党中央的领导,怎能把鬼子打出去?”从此,再没有人要求离开警卫团。
思考:叶剑英劝告为什么能取得好效果?
(参考答案:叶剑英劝告警卫团同志安心工作,没有以势压人,而是巧用譬喻,以平等的方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练习提示
一题:当前社会上滥用繁体字,乱造简化字,随便写错别字等用字混乱的现象十分严重。国务院责成有关部门采取措施,逐步消除社会用字混乱的不正常现象。每个小组选择一条街道,对机关、学校、商店的招牌、布告、通知、标语、广告以及街巷的路牌等社会用字进行检查,把不规范的用字记下来,劝告有关部门或单位加以改正。劝告时要注意对象、场合、方式方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力求取得较好的效果。
提示:这一题是对使用不规范汉字的对象进行劝告。这项活动的第一步是调研,对机关、学校、商店的招牌、布告、通知、标语、广告等社会用字进行检查,把不规范的用字记下来。第二步是对有关部门或单位加以劝告。可以依据国务院有关规范汉字的文件精神有理有节地进行劝告,特别在对商家进行劝告时,千万要注意不能影响别人的营业,要注意劝告的方式,切忌运用“激将法”“归谬法”。宜正面劝导,指出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劝其加以改正。
二题:李明要参加义务鲜血活动,可他爸爸不同意,认为鲜血会影响自己的健康。请你帮李明想个办法,怎样劝告他父亲?
提示:这一题是一种假想性的活动。要求劝告同学的爸爸,但不一定要学生直接去面对李明的爸爸进行劝告。
参考一:生物书上写道,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输血200-400ml是不会影响身体的。如果他一次献掉这些血,身体组织会及时补给的。
参考二:可以通过讲道理,作为一个公民有义务鲜血。
参考三:可以让李明作一个假设:自己急需输血,而医院血库里没有相匹配的血型可以提供,如果都像父亲那样,那么李明的生命就有可能危在旦夕。通过这种方式来触动亲子、爱子之心。
三题:针对某些同学或亲友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作劝告,力争奏效。注意运用正面劝导、巧用譬喻、直话曲说、借例言理等方法。
提示:要注意措辞,劝告的对象、辈份等,切忌空讲大道理。切忌乱套大帽子,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尤为重要。

苏教版初一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资料


苏教版初一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资料

单元概述
本单元的主题是信息传播。人类已进入计算机时代,信息的传播要求我们熟悉各种新闻体裁。本单元中,我们将从《三个太阳》中了解中国女画家在南极的艰难历程,领悟南极精神的深刻内涵。从《录音新闻》中我们将读到报道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消息,展示我国运载火箭水下发射试验现场实况的录音新闻,从《“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中我们将亲历飞船航天员壮行的经过。从《新闻两篇》中我们能重温解放战争的伟大场面和香港回归祖国的激动人心的时刻。读了这些文章,你将会倾听到时代的足音,你将会感受到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这些新闻作品,能激发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单元目标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中国历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激发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2了解消息、通讯的特点和一些基本常识。
3体会新闻语言的简洁、生动、准确,并学习写消息。
4学习网上搜索、阅读,通过网上写作和别人交流。
重点难点知识:
《三个太阳》
1体会、感悟作品中表现的民族胆识和气概及崇高的南极精神。
2了解通讯选材和构思的特点。
3揣摩、品味文章准确、凝练、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录音新闻》
1体会参试人员为祖国作贡献的精神。
2了解录音新闻的特点;学会合理地安排顺序。
3感受录音新闻口语和书面语结合的特点。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1能感受出征场景的庄重、热烈。
2体会文中排比句的作用,及朴实自然的文笔,饱含深情的语言。
《新闻两篇》
1了解新闻的特点、结构及新闻语言的特点。
2.比较本课中两篇新闻的异同。
《诵读欣赏》
1体会诗歌表达的爱国情怀。
3反复诵读,把握诗歌的拟人手法。
《三个太阳》
字音字形
一字音:
亘(gèn)古剔(tī)透步履(lǚ)伫立(zhù)蹒跚(pānshān)
呕(ǒu)心沥血蹙(cù)眉头翩跹(pānxiān)粗犷(guǎng)吞噬(shì)
二形近字:
匆(匆忙)蜡(蜡笔)衷(衷心)掂(掂量)幅(幅员)蓦(蓦地)
勿(勿要)腊(腊月)哀(哀痛)惦(惦记)辐(辐射)墓(墓地)
词语解释:
【亘古】:自古以来。
【翩跹】:形容舞姿的轻盈。
【伫立】:久立。
【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和精力。
【钦佩】:敬重佩服。
【真挚】:真诚恳切。
【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外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周折】;事情进程曲折,不顺利。
【寡言】:很少说话,不爱说话。寡,少。
【混沌】:这里形容模糊一团的景象。
【暴虐】:凶恶残暴。
【抿】:稍稍合拢。
【剔透】:通彻透明。
【蓦地】:出乎意料地,突然。
【木然】:形容一时痴呆不知所措。
【勾勒】:用线条大约画出轮廓。
【胆略】:勇气和智谋。
【真谛】:真实的意义或道理。
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黄传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海军政治部创作室主任,一级作家,原籍浙江苍南县。著有小说集《婚约》《本岛无故事》;长篇报告文学《中国一个县》《首例农民告县长始末》;电影《天涯并不遥远》;电视剧《两个姑娘两个兵》等。
2写作背景:
1984年11月20日,中国首次派出南极考察队从上海出发,赴南极考察。人数之多,规模之大,令世人瞩目。经过30天的艰苦航行,行程11,171海里,中国南极考察船队于12月26日凌晨5时,胜利抵达南极洲。然后,经过全体队员的英勇奋战,仅用了26天,就建起了中国南极长城站。从此,中国在南极终于有了一个立足点。
课文内容分析:
(一)题目解说:
通讯的标题“三个太阳”,直接取自女画家为中国南极长城站所画壁画的内容,既紧扣画家的画,又突出南极的特点:没有黑夜,正如南极考察队员开拓事业的忘我献身精神。这样命题,新颖醒目,含义深长,给读者以充分想像、深入思考的余地。
(二).结构分析:
课文四个小标题,领起紧密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四个部分的文字。
第一部分,“投下一个漂流瓶”。写女画家向往并争取去南极工作的经过及愿望实现后投放漂流瓶的激动心情。这是文章的起始,故事的引子。
第二部分,“终于踏上乔治岛的雪原”。写女画家在南极紧张工作和生活,写她对南极、对风暴以及对南极人的观察和感受。
第三部分,“站在长城站的后山上”。写女画家在长城站过生日以及她在长城站后山上的所见所思所感。这是故事的又一进程,为全文推向高潮蓄势。
第四部分,“留下三个太阳”。写女画家为长城站精心制作了一幅壁画,画中的三个太阳给考察队员们留下了艺术想像的宽广天地。
(三)整体感知:
1、重点语段点拨:
①女画家在南极投下一个漂流瓶,里面写道:“……是谁将拾到它?也许是10年、20年、100年、1000年之后?也许你是一个白人、一个黑人?也许,你也是一个中国人?不论时隔多久,不论你是谁,我想信人类之爱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把我们紧紧相连……”
段解:瓶内的字条是画家的内心独白,表明她要把喜悦传给别人,让一个人的喜悦变成千万个人的喜悦,反映了她精神的高尚。
②呵,这就是南极!茫茫雪原组成一个纯洁、宁静的世界,万年冰山仿佛凝固着这亘古不变的天地;成群结队的企鹅步履蹒跚地朝你走来,用真挚的眼神望着你,而调皮的雪燕,从空中俯冲而下,在你的帽子上轻轻一啄,又飞走了……
她站在那里迟迟不敢迈步。后来,她踮着脚尖轻轻地走着,只觉得每一脚踩下去,腿都在微微发颤。
段解:通过女画家的眼睛去看南极。“呵,这就是南极!”表现了女画家看到南极的惊喜,也表现南极的美丽,作者在写景中倾注了自己强烈的热爱之情,把南极写得十分可爱,同时也着意表现了南极对人类的亲近和欢迎。
“迟迟不肯迈步”是不敢相信自己真的到了南极“踮着脚尖”“轻轻地走着”,可以体会出她梦想成真后,生怕惊醒了好“梦”的小心,由此产生“每一脚踩下去,腿都在微微发颤”的感受,突出了她的激动之情和南极带给她的神秘感。
③夜里,整理完好几张速写,刚躺下,便听见窗外传来一阵阵狂风的呼啸声,不一会儿,呼啸声仿佛变成千万只野兽在怒吼。“来暴风雪了!”她的脑子闪过这个念头,往窗外一看,只见值夜班的同志还在紧张卸货,她从床上跳下,猛地扑向门外。
海上巨浪翻滚,空中雪粒横飞,整个乔治岛混沌一片。他们抬着器材、建筑材料,穿梭似的飞抛着……
暴虐的狂风像是一头妖怪,咬牙切齿,要把长城站、乔治岛撕碎、吞噬。
他们已经结合成了一个坚实的整体,用自己的身躯,用自己的毅力,与死神搏斗。
段解:这是对南极战斗生活的描写。肆虐的暴风雪、艰苦的搏斗,具体地反映了南极人生活的另一个侧面,从另一个侧面写出了南极精神的内涵:艰苦卓绝、不怕牺牲的团队精神。
④洁白而柔软的积雪,沿着45度斜坡缓缓向上铺展。每踩下一脚,便出现一个深深的雪窝。慢慢地,一条清晰的歪歪扭扭的足迹,由山脚延伸到了山顶。
任凭冷硬的风吹拂着头发,她像雕塑一般伫立在山顶。四周一层层雪浪好似大海奔腾不停的波涛,一座座山丘犹如晶莹剔透的龙宫宝殿,一条条雪墙像是翩跹起舞的银龙。再远处便是紫雾缭绕的海了。她两眼一眨不眨,久久地凝望着这万古不变的永恒。
她在山脚伫立良久。
段解:第一段的描写,特别是第二、三句,暗示她成长的轨迹。后两段对南极的久久凝望,表现了她观察、体验生活时的专注与南极雄伟的景象对她的熏染。
⑤从宿舍里走出来,她重新审视着身旁一个个熟悉而陌生的“南极人”,竭力寻找和理解凝聚在他们身上的那种民族胆略和气概,那种南极精神!
她踏着茫茫雪原,来到西海岸旁。夕阳快要落下,淡淡的余辉缓缓地落在千年冰川、莽莽古海上。她思索着,南极,什么是你的真谛?
哦,她想起为了事业、为了祖国而不畏艰难险阻,连什么都可以抛弃的老知识分子父亲。
一幅壁画终于诞生了!这是人类赠给南极的第一幅壁画吗?
段解:女画家在这幅画中给予了十分丰富的内涵,有她心中的南极人形象,有她理解的南极精神的内涵,有她对一代代科学家的敬重,有她对南极的热爱和衷情。
2、重要句子点拨
①她望着夜空,夜空已变得像原来那样明净。头顶上挂着一颗星星,只有一颗,闪着莹莹蓝光。
点拨:那颗星在风暴后升起,隐喻女画家战胜了困难,硬是闯进了南极这块远离祖国的本该属于男子汉的领地。
②这些“南极人”,这些身上凝聚着南极精神的“南极人”!
点拨:总结上文,突出南极人热爱南极及为南极献身的精神。
③“会来的,一定会来的!”好象是山,好象是海,在这样回答……
点拨;让南极的山、海来回答女画家的发问,表现了对老一代科学家的赞颂,预示着人类完全可以和南极和谐相处,为南极带来更好的明天,也为人类带来更美好的未来。④南极!南极!南极!
点拨:三个“南极”的独词句,表现了女画家依依不舍、情系南极的强烈感情。
3、主题:
这篇通讯记叙了中国女画家经过努力来到南极,战胜了生理和自然条件造成的种种困难,为中国南极长城站建设出力并为之作画立传的经过。表现出南极考察队员为祖国,为事业艰苦卓绝奋斗的情景,赞颂了我国科学工作者的民族气概和非凡的胆略。
4、写作特点:
1、线索清晰,构思巧妙,是这篇通讯的显著特点。这是一篇文艺通讯,或者说是记人的报告文学。课文展现了女画家赴南极体验生活的全过程,但在组材时,又没有逐日逐事的照录,而是抓住那些最能表现中国妇女的坚强意志和高尚品质,中国科学家的献身精神和民族气概的事例,以女画家的切身感受这一感情线索,将南极战斗生活中的一幕幕特写镜头组合有序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四个动作性很强的小标题揭示了各部分主要内容,突出了各自的侧重点。全文以时间顺序,结合运用了回忆。各部分层次间的过渡也都有一些表示时间或特定事物的词语和句子的连接。使全文浑然一体。
2修辞手法运用巧妙得体,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综合运用,富有表现力。写南极的海浪、狂风,写南极的冰雪世界,写女画家的形象和内心感受,多处运用了确切的比喻(如第三部分第8段)。拟人、反问的运用,以及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的综合运用,都使文章或生动形象,或情满行间,或深化中心,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
3语言准确、凝练,富有感情,表现力。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如描写南极人,寥寥数笔,人物个性便跃然纸上,考察队长有着强烈的民族自尊心、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巧妙的鼓动艺术(第二部分第8段),以及丰富的情感世界(第三部分第四段),女画家献身事业的执著追求,吃苦耐劳、自我砥砺的高贵品格,热爱生活、充满激情的良好气质,从漂流瓶中字条的语言描写,从她同暴风雪搏斗过后的心理活动,……都可见一斑。作者还善于根据画面的特点,借助景物描写来烘托人物的内心世界。此外,多处运用表现时间、人物活动次数的量词,既体现了通讯内容真实可靠的特点,又反映了南极人的可贵品格。
5体验拓展延伸
将到南极时,女画家曾将一个漂流瓶投进大海,里面装着一张写着她的梦想和心愿的字条,如果你有幸拣到这个漂流瓶,你会想到什么,又会做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录音新闻》
字音字形
一字音:
翱翔(áo)倾听(tīng)经纬(wěi)溅落(jiàn)
硕大(shuò)呼啸(xiào)悫(què)
二形近字、多音字
倾(qīng):倾倒、倾听、倾销顷(qǐng):顷刻、少顷
协(xié):协调、协作、协议胁(xié):胁迫
泊(bó):停泊、漂泊(pō):湖泊、血泊
词语解释:
【出】:文中是“播放”的意思。
【溅落】:重物从高空落入江河湖海中。特指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等返回地球时,落入海洋。
【雀跃】:像小鸟那样跳来跳去,形容高兴的样子。
【硕大】:非常大,巨大。硕,大。
【沉寂】:十分寂静。梦境
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略
2写作背景:
1982年0月,正当党的十二大召开之际,我国向预定海域发射运载火箭获得了成功,这是当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报道我国运载火箭水下发射成功的广播稿。
课文内容分析:
(一)题目解说:
这是一篇录音广播稿。录音广播稿和一般广播稿不同的是,它是由文字和现场录音结合起来报道有关事件,比一般的广播稿更能全面、更具体生动地报道事件的具体情况,使人犹如身临其境,课文中,括号里的内容就是对录音内容的说明。
(二).结构分析:
全文共16段(括号中录音内容不算),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到第7段),报道火箭发射的情况。以时间为序,由海面到水下,再由水下写到海面。
第二部分(第8到第15段),报道运载火箭落水的情景。
第三部分(第16段),写对发射海区指挥所负责人的采访。
(三)整体感知:
1、重点语段分析:
(1)10月的一天,我们来到发射海区。这里蓝天碧海,风平浪静,阳光灿烂,运载火箭的水下发射试验就要在这里进行。
段解:简洁描写了火箭发射海域的情况。“蓝天碧海,风平浪静,阳光灿烂”既写出了发射海域的美丽,衬托了人们的心情,也从侧面说明发射时间和地点的精心选择。
(2)离发射时间还有一分钟,潜艇的发射舱里充满着一片战斗气氛。操作手陆跃忠沉着冷静地站在操作台前,等待着发射命令。
(出潜艇发射前的操作音响:“十——五,四,三,二,一,发射!”以及发射时的一声巨响)
一声令下,陆跃忠果断地按下发射按钮,随着闷雷般的响声,运载火箭射出了水面。(出火箭出水后升空时的呼啸声,混播)
这时候,人们看到火箭尾部喷出的橘红色火焰,立刻使海水剧烈地翻腾起雪白的浪花,活像一朵硕大的莲花,怒放在蔚蓝色的海面上。顷刻间,火箭升高了,尾部的火焰也越来越长,如同一条出水巨龙,扶摇直上,腾空而去。火箭越飞越高,越飞越小,直到变成一个小亮点,消失在茫茫的太空之中。(出人们的欢呼声,然后压低混播)
段解:先写潜艇发射舱里的情况。十分简略地描写了操作手准备发射的神情和发射的动作。“沉着冷静”“果断”,都表现了他的熟练而有信心。“操作音响”和发射的“巨响”使人们如在现场。然后描写火箭刚发射出去的情景。“顷刻间”,说明时间短,速度快。与此同时,混播火箭出水后升空时的呼啸声和人们的欢呼声,使听众感受现场的气氛,也增强了真实性。
(3)(实况:汽笛声、国歌声)
刘:指战员们拉响了汽笛,扩大器中奏起了国歌,参试人员一齐拥向甲板,欢呼雀跃。我们看到不少同志激动得流出了眼泪,互相握手,互相拥抱着。(混播)
段解:记者既描述了现场人们激动的情景,也对事件进行了议论,说明运载火箭水下发射成功的意义。先播实况“汽笛声、国歌声”烘托了严肃的气氛,再混播人们欢呼的各种音响,使气氛非常热烈。
(4)结束以后,我们请发射海区指挥所负责人王惠悫谈一谈。他兴奋地说:“这次试验的运载火箭,是潜艇从水下发射的。运载火箭发射很成功,飞行也很正常,在预定的海域溅落;各测控站跟踪良好,获得了全部的参数,达到了预定的目的。这是贯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的结果,也是参加这次试验的全体工程技术人员、工人和解放军指战员大力协作、团结奋战的结果。我们决心在党的十二大精神指引下,继续努力,为发展我国的航天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段解:这段主要是发射海区指挥所负责人的讲话录音。他的讲话包含了三层意思:一是发射很成功;二是强调成功发射是由于贯彻了独立自主的方针,是由于全体人员的团结奋战;三是表达全体人员再作更大贡献的决心。
2、重点句子点拨
(1)、“像一朵硕大的莲花,怒放在蔚蓝色的海面上”,“如同一条出水巨龙,扶摇直上,腾空而去”
点拨:两个比喻生动贴切地描绘了火箭在海水中发射以后以及出水飞向蓝天的情景。
(2)人们含着激动的泪水欢呼起来,欢呼我国运载火箭水下发射成功是全党全军全国人民为全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而奋斗的一声春雷。
点拨:“一声春雷”的比喻,点出了这次运载火箭水下发射成功的重大意义。

3、主题:
这则录音新闻比较全面地报道了我国运载火箭水下发射成功的情况,赞扬了全体工程技术人员、工人和解放军指战员大力协作、团结奋战为祖国作贡献的精神,歌颂了党的领导。
4、写作特点:
(1)作为录音新闻,文字报道和现场录音结合运用,更真实、全面地报道事件是它的主要特点。由于现场录音和文字报道的结合,丰富了新闻报道的内容,增强了真实性,缩短了听众和事件发生现场的距离。如火箭出水升空时的呼啸声和生动的文字描述相结合,使听众如临其境,效果十分理想。
(2)合理安排顺序,使事件的报道条理清楚。这则新闻,以“时间”为顺序报道事件的发生过程。先报道发射情况。再报道落水情况,这样安排,使事件的发展十分清楚,便于听众的收听。
(3)口语和书面语的自然结合是这篇报道的语言特色。作为广播稿,对语言要有特殊的要求,录音广播稿由于有许多现场报道和采访,这一要求更加明显。本文这样的安排,既使听众便于接受,又能把有关内容说得准确明白。
5体验拓展延伸
现代社会,上网已经成为生活中一个重要内容。许多人都有一个新颖独特的网名,例如“追梦少年、“快乐小猪、“诗坛雏燕、“睡梦中的雄狮、“醉里挑灯看剑等等。这些网名或寄托理想,或凸显个性,既生动形象,又好懂易记,让人过目难忘。
请你为自己另行设计一个具有个性特征和积极意义的中文网名(不少于四个字),并将你的命名缘由写在下面。
我的网名:
命名原由:
课后练习答案:
1这道练习题是让学生体会课文语气、感情色彩和录音新闻特点的实践活动,学生准备的过程就是体会、理解的过程,播得好的说明体会、理解得深。教师应在课前布置,在课堂上安排活动并作评议。
2①能把潜艇行使下沉的动作写得十分具体、准确、形象。
②既形象地描写了火箭出海翻腾起雪白的浪花的情形,也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3①这个句子是描写运载火箭发射的海域。朗读时,应有欣喜之情,但不是很强烈,语调可以平缓一些,语速也不宜快。②这个句子描写运载火箭出水升空的过程。看到这个场面,一定会令人激动兴奋,朗读时应充满激情,但语速也不宜很快,以表现其“过程”,但末两个分句应加快,以体现其速度。③这句话,是为了引起听众的注意,向听众说明要报道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表达,语调要平稳,“实况”的定语部分应该说得慢一点,重一点,让听众听得清楚明白。④这依据是向听众叙述直升飞机进行照相测量的情况,带有欣喜之情,语调应该平稳,语速不宜快,“已经”“精确”播音时应读重一点。⑤这一句叙述测量船上人们的反应,表明运载火箭水下发射成功。欣喜的感情比上一句强烈,语速应稍快,有节奏,语调高亢。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字音字形
一字音:
瞩目(zhǔ)问鼎苍穹(dǐng)瞬间(shùn)蕴含(yùn)
浩瀚(hàn)绥远(suí)
二形近字:
综(综合)翰(翰林)键(关键)瞩(瞩目)
踪(行踪)瀚(浩瀚)健(健康)瞻(瞻仰)
词语解释:
【出征】出外作战。
【瞩目】注目,把视线集中在一点上。
【极限】最高的限度。
【演练】训练演习,操练。
【横空出世】这里是为离开地球,飞向太空。
【浩瀚】形容广大。
【蕴含】包含。
【几多】表示不确定的数量。
【定格】电影、电视的活动画面突然停止在某一个画面上。这里是固定的意思。
【致意】表示问候之意。
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廖文根《人民日报》
2写作背景及题目解说:
2003年10月15日9时,中国历史上的第一艘载人太空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升空,这标志着中国正式加入了航天大国的行列。作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中国人,38岁的杨利伟成为第431位进入的地球人。
本文作者抓住了杨利伟出征这一个场面,以速写的形式对这件事情进行了报道,角度独特,内容新颖,表现手段和表达方式也丰富多样,在众多的报道中显示出明显的独特之处。
课文内容分析:
(一)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对“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扬利伟出征场面的描写,表现了我国宇航员的优秀素质,揭示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伟大意义,表达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
(二)文章结构
按时间顺序,全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2),评价这次出征的意义。
第二部分(3-—5),交代时间、地点,送行人群。
第三部分(6——17),写为杨利伟奉命出征送行的场面。
(三)重要语段分析
1这是一次英雄的出征。
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出征。
段解:文章首先以两句话简要评价这次出征的伟大意义。两句话,各成一段,突出了每句话的分量。前一句主要就杨利伟本人来说,“英雄“一词,表达了对杨利伟的赞颂和敬意;后一句是从我们民族的角度看这一事件,“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出征”,表达了这次出征在民族的整个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2深秋的大漠,寒意袭人。问天阁前的广场上,已经站满了送行的人们。曾经和航天员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们来了,举着鲜艳花束的少先队员,捧着乐器的军乐队员来了,穿着鲜艳民族服装的少女来了。大家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和一个共同的期待,为英雄送行。
段解:“深秋的大漠,寒意袭人”,这是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也是对热烈气氛的反衬。
“曾经和航天员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们来了,举着鲜艳花束的少先队员,捧着乐器的军乐队员来了,穿着鲜艳民族服装的少女来了”,一组排比句,表现了人们对英雄出征的高度重视,表现了人们因中国人的飞天梦想即将实现的激动、兴奋,表现了人们对英雄出征和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美好祝愿。
3快看,我们的航天员来了……5时28分,身着乳白色航天服的首飞航天员杨利伟迈着5时28分,身着乳白色航天服的首飞航天员杨利伟迈着从容而稳健的步伐,从问天阁航天员的专用通道,微笑着向大家走来,紧随他身后的是身着天蓝色训练服的航天员翟志刚和聂海胜。这里广场上响起欢快的《迎宾曲》奏起,人群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段解:“我们”充盈着无比的自豪和激动。
“迈着从容而稳健的步伐”,“微笑”的神情,表现了他的沉着老练和极为优秀的心理素质,更表现了他承担这样一个光荣任务的自豪和对圆满完成任务的自信。
接着的插叙交代了有关的背景资料,介绍杨利伟的简历和他作为航天员的优秀素质。排比句概括了人类航天史所走国的主要历程和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4是!
随着杨利伟标准的军礼,中国第一代航天员的夺人风采,瞬间便定格在记者们的镜头里,定格在共和国的航天史册上,定格在人类征服太空的篇章中。
段解:“是”一字千钧。这是一个战士的承诺,这是一个英雄的誓言,这是一个民族的呐喊。“标准的军礼”不仅表现了杨利伟优秀的军人素质,也形象的表达了中国宇航员征服太空的无声誓言和永不动摇的决心。
三个“定格”一层进一层地揭示了杨利伟这个军礼所象征的历史意义。
(四)重点语句点拨。
1、这一天,中国人已渴望了很久。者一时刻,中华民族已等待了千年。
点拨:简练的议论,再次揭示了这一次出征的不同寻常的历史意义。
2、杨利伟激动地和翟志刚、聂海胜握手拥抱,然后不停地向欢送的人群挥手致意。
点拨:这一细节融会着千言万语,交织着丰富的感情,有为自己、为战友、为民族共同梦想就要实现的无比高兴,有对人民和战友的信任的感激,有决不辜负战友和人民重托的决心。
3“杨利伟深情地注视了一眼面前鲜艳的五星红旗”。
点拨:这是一个战士在出征前向祖国行注目礼,他用自己的目光向伟大的祖国表达着决不让祖国失望,一定圆满完成任务凯旋而归的誓言,果断的“转身”动作,表现了他坚毅的性格和勇往直前的气概,他用这个动作在向太空宣告:我来了!中国人来了!
(五)写作特点
(1)本文突出主体,从细微处着手描写大场面。作者报道的是一个大事件、大场面,却不从大处着笔,无意写出场面的恢弘气势,而是突出事件的重点环节,突出主要人物,主要写扬利伟受命的过程;写人物也是从细微处着眼,写他从容稳健的步伐,写他微笑的神情,写他对国旗的神情注视,从细微处写出了人物的精神气质,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本文的表达方式和语言运用具有鲜明的特色。一是多种表达方式的结合,而是文章的语言洗练干净,富有表现力,找不到一点冗余的信息。
(3)本文条理清晰,结构灵活。文章以时间为序组织材料,但又不拘泥,中间插叙了三段文字,交代了有关内容。
(六)体验拓展延伸
如果你是送行人群中的一员,想请你代表中学生对临上飞船的杨利伟说几句话,你打算怎样说?杨利伟胜利归来后,迎接人员打算举一条横幅来表达对他的祝贺,请你帮忙拟一条标语。

《新闻两篇》

字音字形:
1、字音
溃退((kuì)镶嵌(qiàn)歼灭(jiān)噙着(qín)
荻港(díi)瞩目(zhǔ)国徽(huī)琛(chēn)
锐不可当(dāng)崭新(zhǎn)要塞(sài)
3、字形
歼(歼灭)注(注目)溃(溃退)噙(噙满)
纤(纤细)瞩(瞩目)馈(反馈)擒(擒拿)
词语解释
【均】:都,全。
【既】:就,便。(地方、气氛、脸色等)阴沉、可怕。
【甚】:很,极。
【锐不可当】:气势很大,不能阻挡。当,阻挡,抵挡。
【歼灭】:消灭。
【诸】:众,许多。
【业已】:已经,业,已经。
【溃退】:(军队)被打垮而退却。溃,败逃、散乱。
【举世瞩目】:全世界注视。闯祸。
【如期】:按照期限。如,按照,依照。
【崭新】:极新,簇新。
【盛事】:盛大的事情。
【自治】:自己管理或处理。
【循序渐进】: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1)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韶山冲人。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他的主要著作收入〈毛泽东选集〉。
(2)新华社记者、人民日报记者
2写作背景及标题解说: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这是1949年4月22日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取得初步胜利后,毛泽东亲自写的一篇新闻稿。
新闻的标题是一个主谓短语,它概括了主要报道的事实。“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是主语,既交代了渡江部队的数量,又体现了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横渡”表现了人民解放军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
1997年7月1日,是离开祖国100多年的香港回到了祖国怀抱的日子。这则新闻就是报道了中英政权交接这件激动人心的事件。
新闻的标题,浓缩了所要报道的事实,简洁明了,鲜明醒目。“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是个主谓短语。隆重,即盛大庄重。“隆重”一词与“政权交接”的语体色彩一致,标明了交接仪式的氛围,体现了香港回归祖国是永载中华民族史册的盛事。
课文内容分析:
(一)结构分析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一(1、2句)导语:简述渡江战役胜利成功。
二(从“20日夜起到文末)主体:详述三路大军渡江战斗的经过,指出我军渡江胜利的重大意义。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
一(第1至5段),是新闻的导语:点明香港已经回归祖国及其重大意义。
二(第6至25段),新闻的主体:具体叙述交接仪式举行的全过程。
三(第26至29段),结语:交代出席交接仪式的其他人员及进行采访报道的各国记者的人数。
(二)整体感知:
1重点段落分析
(1)(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②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段解;这一部分是导语,以高度概括的语言,报道了渡江战役的情况,气势壮阔,语言精练,激动人心:渡江部队的人数、渡江战线的长度和渡江作战的声势。
(2)①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②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段解:此段写西路军渡江情况并加以评论。
①句中用“纷纷溃退,毫无斗志”和抵抗“甚为微弱”,写出了敌军在人民解放军的强大攻势面前溃不成军、无心应战的情景。②是议论句,分析我军取得胜利的原因。“很大关系”,说明这是重要的原因,但不是惟一的,用语准确,措辞严密。
(3)①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②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军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③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点拨:此段是写东路军渡江情况。
②句中“不料”是对汤恩伯无情的嘲讽。③“歼灭”“击溃”“占领”“控制”“封锁”“切断”这一系列表示动态的词语,写出了人民解放军所向披靡,锐不可当的英雄气概。
(4)1997年7月1日零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灯火辉煌,举世瞩目的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这里的五楼大会堂隆重举行。
历史的时钟指在1997年7月1日零点那一刻,大会堂全场肃立,几千双眼睛向鲜艳的五星红旗和紫荆花区旗行注目礼。这是中华民族长久期盼的一个瞬间,这是永载世界史册的一个瞬间。
零时4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在这里庄严宣告:根据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两国政府如期举行了香港交接仪式,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香港同胞从此成为祖国这块土地上的真正主人,香港的发展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这一庄严宣告在大会堂4000多位中外嘉宾中激起经久不息的掌声。这一宣告通过电波传向祖国的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澳门和台湾,传向世界的四面八方。
段解:
这部分是新闻的导语。一般新闻的导语是第一段或第一句话,这篇新闻的导语则用了五段文字,概括了报道事实,揭示消息的中心意思,唤起读者对新闻的主体的注意。其中第4、5段,突出了江泽民主席的庄严宣告及产生的巨大影响。“零时4分”,这也是一个庄严的时刻。这里引述江主席的讲话,着重表述了香港回归的重大意义。两个“传向”回应“举世瞩目”,高度概括了在国内外的巨大影响。
(5)23时56分,英国双方护旗手入场,象征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的降旗、升旗仪式开始。出席仪式的中外来宾全体起立。全场的目光都集中到竖立在主席台主礼台前东西两侧的旗杆上。
23时59分,英国国旗和香港旗在英国国歌乐曲声中缓缓降落。随着“米字旗”的降下,英国在香港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
这时,距零点只差几秒,全场一片肃穆。
7月1日零点整,激动人心的神圣时刻到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队奏起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区区旗一起徐徐升起。全场沸腾了,许多人眼睛里噙满激动的泪花,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照相机、摄象机的镜头不停地闪动,记录下这一庄严的历史时刻。
段解:降旗、升旗仪式是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的象征。整个仪式进行了4分钟,花的笔墨也不算多,但作者独具匠心,在从“读分”到“读秒”的叙述中,穿插了生动精彩的描写和画龙点睛的评论,渲染了庄严肃穆的气氛,充溢着中华民族自豪、振奋的感情。“缓缓降落”,宣告了英国在香港的殖民统治结束了,殖民主义者真是“无可奈何花落去”;“徐徐升起”,庄重、从容、自豪,表明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了,中华民族洗雪百年耻辱、扬眉吐气的时刻终于到来了,也表明了中国政府对香港繁荣稳定、创造香港美好未来的充分自信。
(6)江泽民主席走到镶嵌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讲台前发表讲话。他说,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这是中华民族的盛事,也是世界和平与正义事业的胜利。1997年7月1日这一天,将作为值得人们永远纪念的日子载入史册。
江泽民说,历史将会记住提出“一国两制”创造性构想的邓小平先生。我们正是按照“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指明的方向,通过外交谈判成功地解决了香港问题,终于实现了香港回归祖国。江泽民向中英两国所有为解决香港问题作出贡献的人士,向世界上所有关心和支持香港回归的人们表示感谢。向回到祖国怀抱的600多万香港同胞表示亲切问候和良好祝愿。
江泽民说,香港回归后,中国政府将坚定不移地执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基本方针,保持香港原有的社会、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法律基本不变。
他说,香港回归后,中央人民政府负责管理香港的外交事务和防务。香港特别行政区依据基本法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香港居民依法享有各项权利和自由。香港特别行政区将循序渐进地发展适合香港实际情况的民主制度。
江泽民说,香港回归后,将继续保持自由港的地位,继续发挥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作用,继续同各国各地区及有关国际组织发展经济文化关系。所有国家和地区在香港的正当经济利益将受到法律保护。他希望世界上一切在香港有投资与贸易利益的国家和地区,继续为促进香港的繁荣稳定作出努力。
江泽民指出,香港今日的繁荣归根到底是香港同胞创造的,也是同祖国内地的发展和支持分不开的。他表示相信,有全国人民作坚强后盾,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香港同胞一定能够管理和建设好香港,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创造香港美好的未来。
江泽民主席的讲话,激起全场6次长时间的热烈掌声。
段解:详述江泽民主席的讲话主要精神有三点:①香港回归祖国和“一国两制”构想的重大而深远的意义;②香港回归后中国政府的基本方针;③香港今日繁荣的根本原因和香港的美好未来。
⑺政府代表团王汉斌、费孝通、雷洁琼、程思远、吴阶平、罗干、吴学谦、董寅初、安子介、霍英东、马万祺、何鲁丽、卓琳等成员出席了交接仪式并在主席台上就座。出席交接仪式的还有观礼团成员。
出席交接仪式的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30个国际和地区组织的负责人以及国际知名政界人士,90多个国家驻香港领事机构的代表和一些国家的民间组织、地区与国际组织驻港办事处的代表。
香港各界人士,澳门、台湾同胞,以及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华人也出席了交接仪式。
 来自世界各国700多家新闻媒体的8000多名记者采访报道了这历史性的一幕。
段解:结语部分,交代了出席交接仪式的其他人员及进行采访报道的各国记者的人数。这些必要的交代,表明了所报道的事实的完整性。“来自世界各国700多家新闻媒体的8000多名记者”与导语中的“举世瞩目”相应,“历史性的一幕”与导语中的“永载史册的一个瞬间”相应。这样的结尾,使全文的结构浑然一体,又给读者以思索回味的余地。
2、重点语句点拨:
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点拨:“百万”交代人数之多;“1000余华里”交代战线只之长;“冲破敌阵,横渡长江”描述了人民解放军所向披靡、直逼对岸的情景,说明战绩辉煌。概述了渡江的区域范围,先给读者一个总的印象。
②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点拨:句中的“均是”,突出了渡江作战声势的浩大和战线之长。
③“江泽民主席走到镶嵌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讲台前发表讲话。”
点拨:这里在“讲台前”加上12个字的定语,表示中国政府已经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了,充满民族的自豪感。
3、主题: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这篇新闻真实地报道了我军渡江战况,宣告了解放军已取得决定性胜利,国民党反动政府已面临彻底崩溃。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
这篇新闻生动全面地报道了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隆重举行的全过程,表述了香港回归祖国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4、写作特点: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1、详略得当,写法有同有异是这篇新闻的主要特点。
主体部分分写三路大军渡江作战的情况,都交代了时间、地点、战况,而又写得有详有略。中路军写得简略。西路军写得较详,除具有中路军所记的内容外,还记叙了我军占领南岸广大地区、进军方向以及敌军溃退的情节,分析了我军胜利的原因。东部军写得更详细,叙述战况基本上与西路军相同,同时强调了我军所取得的重大战果和这一战役胜利的重要意义。
2、措辞准确,简洁有力,也是本文的一个特点。交代地点、人数、时间都确凿有据。对事件的叙述,措辞十分准确。如叙述东路军的战果,对抵抗之地,用“歼灭及击溃”,对地区和要塞分别说“占领”和“控制”;对长江说“封锁”,对铁路则用“切断”。用词准确还表现在对概念的限制上,如说西路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而东路军所遇之抵抗则“较为顽强”,这就非常确切地表现了敌我双方较量的程度,既不一味夸大自己,也不一味贬低敌人,而是实事求是地反映情况。
3、语言的简明扼要有两个方面值得注意,一是善于运用背景,二是适当运用概括性很强的语句。善于运用背景,指交战双方或作者、读者都了解的东西,尽量少说或不说。比如对中路军的报道简略是因为20小时前刚刚有过专门报道;文中多处提到20日、21日、22日、23日,一概不提“4月”,这是不言而喻的。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
1、结构清晰,详略得当,是这则新闻的显著特点。除标题外,全文清楚地分为导语、主体、结语三个部分。主体部分根据事件发生的先后,按照时间顺序,有条理地叙述了交接仪式的进程,突出了三个内容,三个内容之中又用浓墨写了降旗、升旗仪式,着重传达了江泽民主席的讲话,疏密有致,详略得当。背景材料有机地渗透在导语和主体里,这样既内容深刻又笔墨经济。
2、以叙述为主,在叙述中有时穿插议论,饱含感情。如第3段中的评论“这是中华民族长久期盼的一个瞬间,这是永载世界史册的一个瞬间”,深刻地揭示了香港回归的重大意义。
3、语言准确、简明。①有些词语富有高度的概括力。如“百年沧桑”“举世瞩目”“新闻媒体”等。②有些语言富有很强的表现力。如“隆重”“肃立”“经久不息”等,准确简明的渲染了交接仪式的气氛。③避免用词重复。④文中用了一系列准确表达时间的语言,如“7月1日零点整”“凌晨零时12分”等,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政权交接仪式的“隆重”。
5、体验拓展延伸
1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结束后,你分别碰到了一位香港人和长期居住在香港的英国人,你怎样向他们表达你此时的心情?
对香港人,你说。
对英国人,你说。

《诵读欣赏》
诵读要求
1、理解诗歌表达的爱国情怀。
2、反复诵读,把握诗歌的表现手法
字形字音
襁褓(qiǎngbǎo)掳去(lǔ)梦寐(mèi)氤氲(yīnyūn)迄(qì)
自怨自艾(yì)凤阙(què)啖(dàn)遗骸(hái)孪生(luán)
蹴蹋(cùtà)家传(zhuàn)
词语解释
【襁褓】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
【迄】到
【冀】希望。
【哀忱】悲伤之情。
【诚如斯】果真如此。
【掳】把人抢走。
【啖】吃。
【背城一战】作最后决战。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
【精诚所至,金石能开】意志坚决,能克服一切困难。精诚,真诚。金石,金属和石头,比喻坚硬的东西。
【遗骸】遗体,遗骨。
【孪生】(两人)同一胎出生。
【氤氲】弥漫、充满。
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又名闻多、闻亦多,字友三。湖北浠水人,1923年出版诗集《红烛》。致力于新诗形式的研究,曾提出极具影响的“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理论。1928年,参加新月社,参与创办《新月》杂志。
1941年皖南事变后,积极投身民主运动,抗日战争胜利后又坚决反对内战,1946年7月15日,在李公朴先生的追悼会上发表了强烈谴责国民党特务暴行的演说,当晚遭暗杀,走完了他诗人——学者——民主斗士的光辉道路。
2、背景资料
这篇组诗作于1925年3月,当时闻一多正在纽约。其序辞中Alsace-Lorraine通译为洛林地区,位于法国东部浮士山脚下,普法战争中割让给德国,凡尔塞和约后归还。在诗中,闻一多以拟人的手法,将我国当时被列强掠去的七处“失地”比作远离母亲的七个孩子,哭诉他们受尽异族欺凌、渴望回到母亲怀抱的强烈情感。诗歌一方面抒发了对祖国的怀念和赞美,表达了对帝国主义列强的诅咒,另一方面也了他坚定地相信这些被分裂掠夺的祖国的领土必将最终回归的信念。
3七子介绍
澳门位于广东省珠江口西侧,原属香山县。1887年被葡萄牙占领。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
香港位于广东省珠江口东侧,原属新安县(今深圳市),1842年鸦片战争后被英国侵占,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
台湾在福建省东南,东海和南海之间,包括台湾岛、澎湖列岛等,1624年后,荷兰和西班牙分别入侵,明末为郑成功收复。1895年为日本占领,1945年抗战胜利后归还中国。1949奶奶国民党政府被迫退踞台湾,与中央政府对峙,然而终将回归。
威海卫在山东省东北,被临黄海。1898年被英国强行租占,1930年收回。
广州湾现在的湛江港,1898年为法国侵占,1943年又被日本占领,抗战胜利后收回。
九龙为香港的一部分,是它的北大门。
旅顺大连,1898年为沙俄强租,日俄战争后为日本侵占。
诵读提示
《七子之歌》由七首独立的短章组成,它的总的主题体现为每一首诗最后的语句:“母亲!我要回来,母亲!”这一声声沉痛而急迫的呼喊,终于迎来了历史的光荣回应。如今这一切该回来的,都已经回来。剩下惟一的台湾宝岛,它的回归也终将是不可逆转的。
由于每一首诗都是用第一人称的拟人化手法写成的,所以他所写的每一座城市港口,都具有自身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特色。像《澳门》中的“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是因为它从1553奶奶就实际上被葡萄牙占领,因而连“真名姓”也被改称为“妈港”。“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它呼唤有朝一日“生母”仍叫它一声“澳门”,正是由这一历史因缘而构成了此诗的特色的。
采用了拟人化的第一人称“独白”的方式,不但便于自报家门,而且极大地增强了一种归属感的亲情,使每一首诗都灌注着被掳掠的血肉之躯的疼痛感。如“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这种刻骨铭心的疼痛呼喊,是拟人化的独白所取得的强烈艺术效果,也证明了作者在采用这一表现手法是经过深思熟虑并独具匠心的。
融历史感与现实感于一体,是这一组诗的又一大特色。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所孕育的伟大人物,是民族的精英。他们能够唤起我们强烈的自省意识,也鞭策我们奋发图强。如《台湾》中“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明显地表明了有着老子、孔孟先贤和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子孙后辈,“我”是不会甘愿屈服外来势力的凌辱的。

第五单元作文写消息
教学目标:
1了解消息的特点及基本结构。
2学会写消息,报道身边发生的新事。
写作指导:
消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狭义的“新闻”,是新闻范畴内使用最多的一种文体。它的特点决定了写消息必须注意这样几点;
1、真实准确。不能无端捏造,虚构故事;,不能移花接木,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事实之上;不能拔苗助长,任意“提高”事实的意义和价值;不能添枝加叶,把个别说成一般,偶然说成必然。
2、迅速及时。“当日的新闻是金子。”内容要新,报道要及时。
3、短小精粹。消息只要求以简明扼要、精练概括的语言把重要的事实记叙出来,做到:概括而不流于抽象,简洁而不限陷于疏漏。
消息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标题是全文的眉目,“题好一半文”,好题的要求是:准确、鲜明、醒目和新颖。可以采用“某人某时某地做某事”或“某事某时某地发生”的句式。标题可以采用主标和副标相结合的形式。主标用来概括消息的主要事实或重大意义,副标表明主要内容或事件结果。导语是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要简洁明了,集中概括消息的主要事实,揭示全文主题。主体紧承导语,紧扣中心,用典型的有说服力的事实对导语展开叙述,进一步阐述主题。注意:导语说过的话,主体不要再说。背景和结语视具体情况进行取舍。
消息的结构常用“倒金字塔”式,按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安排材料,越到后来则越不重要。这说明消息允许结构上的“不完整”,说停就停,戛然而止,不拖泥带水,硬拖尾巴。
例文:
重教,庄严承诺尊师,深情祝福
本报讯2007年9月7日,在我国第23个教师节到来之际,哈尔滨市工程小学全体师生在校园内举行了“修德勤业育栋梁”庆祝仪式,师生们接受了一次“尊师重教”的精神洗礼,全体教师庄严承诺:以“潜心钻研,追求创新,敬业爱生,廉洁自律”向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七大献礼。
张海燕校长向全校教职工致以节日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她寄语教师们要担负起光荣的使命和责任,切实行动起来,创建和谐校园,共同营造未成年人成长的良好氛围。
仪式上,学生们用自已的方式提前为老师们送上节日的祝福,校门口鼓号声声,花香阵阵,“感恩的心,感谢有您……”这一熟悉的旋律久久在校园上空回荡,十名市区优秀教师与十名特困学生“一帮一”结对子,教师们为特困学生赠送文具,奉献爱心,一句句温暖的问候语,代表了教师颗颗慈母心,浓浓的师生情。学生们为老师献花、献词、献上亲手制作的环保小制作,一条条醒目的祝福语代表了学生颗颗感激心,深深的尊师情。这是心与心的碰撞、爱与爱的交流、情与情的融合。 
简评:这篇消息,标题用对仗工整的句子概括了新闻报道的内容,简明、新颖。导语集中概括了消息的主要事实:时间、地点,活动的背景、活动的主办方、活动的主要内容。主体部分具体强调了此次活动的两个重要环节,照应了标题的“尊师”、“重教”。结尾处用简洁而又精练的语言突出了这次活动的重要意义。

修改文章专题训练
参考答案
一1、“凯旋”就是“胜利归来”的意思,两词并用显得重复,删去其中一个。
2、词语排列的次序不恰当,可改为“……分析并解决了这个问题。”
3、缺少宾语,应该加上“……的决心”
4、自相矛盾,“基本上”是“大体上”的意思,而“完全”是“全部”的意思,不能同时使用,按实际情况去掉一个。
二1、第一种从南面房间走出一位老人:高个子,大眼睛,头发花白,衣着朴素。
第二种从南面房间走出一位高个子、大眼睛的老人,他头发花白,衣着朴素。
2第一种他在寒假里看了一部描写解放初期湘西山区剿匪斗争的电视连续剧。这部电视剧情节曲折,故事惊险,人物语言生动。
第二种他在寒假里看了一部电视连续剧。描写的是解放初期湘西山区的剿匪斗争,情节曲折,故事惊险,人物语言生动。

语文实践活动网上读写与交流
设计思路
1、增强学生利用网络为自己的语文学习服务的意识。
2、掌握网上阅读和写作的最基本的技术,适应在网络中读写交流的要求。
3、提高网络读写的能力,学会利用网络资源。
内容阐述
教材内容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首先十分简要地说明了学会网上读写的意义,然后对网上读写的一些最基本的方法作了极其简要的介绍。
第二部分,对刚刚接触网络的同学的网上读写活动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要求。
教学参考提纲
该项活动,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灵活安排。有些地区,学生早就学会了上网,则可以利用网络安排更高要求的语文活动,如发贺卡、制作幻灯等;如果学生还没有条件接触网络,则可以降低要求,改变活动形式,以教师采用适当的方式介绍网络的作用和意义为主。
如果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教学,教师则要认真备课,对有关问题的细节都做到充分的了解,并对教学的每一个具体环节都做好充分的准备。
本活动的教学形式,最理想的是在联网的多媒体教室中教学,采用边示范边讲解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先学会掌握有关操作技术,然后再对网上的读写进行指导。

专题
一.目标设计:
1.学习咏荷的诗文,培养语言的感知能力、想像能力、欣赏能力和对其文化内涵的领悟能力;
2.通过议荷、写荷,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训练思辨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并培养创新精神。.
二.重点、难点分析
1.学习重点:掌握散文《爱莲说》及五首古诗的内容及作者所寄予的情感,让学生识荷、爱荷。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注释:
一色:同一种颜色。
裁:裁剪缝制。
芙蓉:荷花的别称。
乱入:杂入、混入。
诗意:采莲姑娘的绸裙子绿得如同荷叶一般,鲜艳的荷花正迎着姑娘的脸庞盛开。采莲姑娘掩映在盛开的荷塘中时隐时现,直到听见了《采莲曲》的歌声,才知道她们正忙着采莲。
【简评】
王昌龄的《采莲曲》写的是采莲女,但作者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幅活动的画面上明显地出现,而是让她们夹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人花难辨,花人同美。画面中采莲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本诗语言生动活泼,姿致天成,传神地表现出采莲女天真烂漫、朝气蓬勃的性格。

莲叶
郑谷
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摇柄柄香。
多谢浣溪人不折,雨中留得盖鸳鸯。
注释:
差差(cīcī):参差不齐。
槛(jiànj):这里指船上两边的栏杆。
柄柄:这里指一柄柄的莲叶。
浣(huàn):洗涤。
鸳鸯:鸟名,雌雄偶居不离,后因此比喻夫妻。
诗意:
船儿前行,河水溅起,参差的绿荷在荡漾,倚在船边的栏杆旁,风一阵阵吹来,摇动着一柄柄的荷叶,送来缕缕清香。
更多多感谢那些浣纱的女子,她们没有采摘荷叶,这样,在雨中,荷叶还可以遮盖戏水的鸳鸯。
简评:
郑谷的《莲叶》,吟咏莲叶,通篇不着一个“莲”字,但句句均未离开莲。诗中不仅描写了莲叶的色彩、香味、形象,还特别写了莲叶在风中的动态美;诗中不仅从侧面写了人们对莲叶的喜爱,还进一步写了莲叶的高尚品质。全诗由舟行荷塘图、风摇荷叶图、荷塘浣纱图、鸳鸯戏莲图组成,清新秀逸,是咏物诗,又是一幅色彩鲜艳充满动感的立体风俗画,给人以不尽的美的享受。

赠荷花
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花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哀愁杀人。
注释:
伦:同类,同等。
菡萏(hāndàn):未开的荷花。
翠:荷叶;红:荷花。
愁杀人:令人愁苦至极。
译文:
世上人们对花和叶的廉洁不同,把花栽在美观的金盆中,却不管花叶让它落在土里变为尘土,只有荷花是红花绿叶相配,荷叶有卷有舒,荷花有开有合,衬托得那样完美自然。荷花与荷叶长期互相交映,录荷叶掉落,荷花凋谢之时,是多么令人惋惜啊!
评析:
前两句总写花的万幸和叶的不幸,以它们的“不相伦”反映出荷花独特品质的可贵。第三至六句是诗的主体部分。从正反两方面完整地表现出荷花既能共容、又能同衰的坚贞不渝的品质,突出了荷花荷叶的“任天真”的特点,借以歌颂真诚而不虚伪的美德。既是写花,也是写人。以花性写人性,立意新奇。
实则表达了自己渴求知己、寻觅政治依托的心声。
这首诗通俗浅近,寓意明显,表现直露,节奏明快,与他很多诗歌的含蓄婉曲不同,体现了他诗歌风格的多样性。
白莲
陆龟蒙
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注释:
别艳:另一种艳色之花。
真合:真应该。
瑶池:神话中西方的仙境。
译文:
她不施脂粉,常受艳丽的红莲欺凌,这样淡雅高洁的花,真该开在瑶池仙境。看她淡漠无情有谁知道她的无穷有恨?秋天清晨她摇摇欲坠,正当月晓风清。
评析:
咏物诗,描写的是客观存在着的具体的事物形象;然而这形象在艺术上的再现,则是诗人按照自己的主观感觉描绘出来的,多少总带有一种抒情的意味。以抒情的心理咏物,这样,物我有情,两相浃洽,才能把它活生生地写到纸上,才是主客观的统一体。陆龟蒙的这首《白莲》,对我们有所启发。
鲜红的夏天太阳,照耀着透出波面的莲花,明镜里现出一片丹霞。艳丽的色彩,是有目共赏的。莲花红多而白少,人们一提到莲花,总是欣赏那红裳翠盖,又谁注意这不事铅华的白莲!然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真正能够见出莲花之美的,应该是在此而不在彼。从这个意义来说,那红莲不过是“别艳”罢了。“素花多蒙别艳欺”,白莲,她凌波独立,不求人知,独自寂寞地开着,好象是“无情的”。可是秋天来了,绿房露冷,素粉香消,她默默地低着头,又似乎有无穷的幽恨。倘若在“月晓风清”朦胧的曙色中去看这将落未落的白莲,你会感到她是多么富有一种动人的意态!她简直是缟袂素巾的瑶池仙子的化身,和俗卉凡葩有着天壤之别了。
这诗是咏白莲的,全诗从“素花多蒙别艳欺”一句生发出新意;然而它并没有粘滞于色彩的描写,更没有着意于形状的刻画,而是写出了花的精神。特别后两句,诗人从不即不离的空际着笔,把花写得若隐若现,栩栩如生。花,简直融化在诗的意境里;花,简直人格化,个性化了。
短的咏物小诗,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是和诗人的生活情感分不开的。我们知道陆龟蒙处在唐末动乱的年代里,隐居在江南的水乡甫里(在今江苏吴江境内)。他对当时黑暗的政治有所不满,虽退隐山林,然其《笠泽丛书》中的小品文,“并没有忘记天下,正是一塌胡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铓。”(鲁迅:《小品文的危机》)因此,他对出污泥而不染、淡雅高洁的白莲,有着一种特殊的爱好;而这种心情的自然流露,就使我们读了这诗后,感到此中有人,呼之欲出。

苏轼
城中担上卖莲房,未抵西湖泛野航。
旋折荷花剥莲子,露为风味月为香。
注释:
抵:到。
泛:浮行。
旋:不久,随即。
风味:美好的口味。
译文:
城中有人挑着担子在卖莲房,
于是我们未去西湖泛舟郊游玩赏。
莲农随即攀折担中的荷花,剥出蓬内莲子,
那莲子有着露水的风味,月色的清香。
简析:
这首小诗,表达了诗人对莲子的喜爱之情,反映了诗人不以官场失意为意的恬淡闲适的心情。语言质朴自然,比喻新颖生动。
爱莲说

[译文]:水上地上各种草和木的花,可爱的是很多的。晋朝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的,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贴近去轻慢地玩弄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爱菊花的人,从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过。爱莲花的人,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至于爱牡丹的人,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简评:“说”是一种文体,通常借某一事物说明道理。《爱莲说》是一篇状物抒情、寓哲理于暗喻之中的名文。作者用具有高洁品格的“莲”自况,婉曲的批判了当时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言简意丰,文笔摇曳多姿,历久传诵不衰。
第一段:描述莲花的形象和品质,说明独爱莲的原因。
开头两句是文章的总起。“水”“陆”二字,点出了地域的广袤;“草”“木”二字,指出花的繁多。“爱”字作为文章的线索,贯穿全篇,把“爱菊”“爱牡丹”“爱莲”这些意思都连缀在一起。接着以“陶渊明独爱菊”作陪笔,引出一篇警策——予独爱莲,借此展开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具体描写。
文章从生长环境方面,写她“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濯请莲而不妖”的庄重;从体态、芳香方面,写她“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写她“香远益清”的芳馨:从风度方面,写她“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清高。寥寥数语,既活现了莲的外形,又刻画了她的神态。这样,品格高洁的莲花形象便活灵活现地展示在读者面前,使人油然而生敬意。这不正是那不随时俗、洁身自好、豁达正直、决不阿附、志洁行廉、德声远播、端庄严肃、受人敬重的”君子“的形象写照吗?作者托莲言志,在莲的形象中寄予了自己向往美好理想,追求高尚情操,仰慕正直人格的进步思想与优美情趣。
第二段,对菊花、牡丹、莲花作出评论,表明爱憎。
开头三个排比句直承上文,依次点明菊花、牡丹、莲花的比喻意义(菊花比喻隐士,牡丹比喻富贵者,莲比喻君子),起到评菊花、抑牡丹、赞莲花的作用。接着”用“噫”表示感慨,进而对爱花人进行品评,点明题旨。第一句“菊之爱,陶后鲜有闻”与“陶渊明独爱菊”相应,说明爱菊的人太少,真正的隐逸之士太少。第二句“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与“予独爱莲”相应,感叹爱莲的人更少,洁身自好的人更少。第三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与“世人甚爱牡丹”相应,以嘲讽的口气慨叹爱牡丹的人太多,追求荣华富贵的人太多。文章意在以爱菊、爱莲人数之少来衬托爱牡丹人数之多,鄙弃追名逐利的恶浊世风,一“独”一“甚”,一“褒”一“贬”,对比鲜明强烈。最后一句,暗讽世人,却不直说,偏用反语,一个“宜”字,委婉含蓄,意义深刻。
本文结构严谨。全文以“莲,花之君子者也“一句点明题旨,提纲挈领,以“爱”字为线索,围绕“君子”超世脱俗、不同流合污的美德这一中心组织材料。用“菊、牡丹”来衬托莲花,突出重点。
本文用词精当含蓄。如描写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中的“出”字,表现了莲花脱离污浊、显露水面,守身如渔,洁白无暇的仪容与品格。“濯”字表现了莲花在清澈的水中不断地洗涤,惟恐蒙受些微不洁的心态。
本文修辞手法多样。主要是衬托和拟人比喻,(见前面分析),从而把作者所寄寓的情思表现得淋漓尽致。
2.学习难点:学会多角度地比较同题材文章的异同。
3.相应策略:
①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赏荷,认识荷。也可以从照片、网上或影视中的画面间接观赏。
②学习五首诗,要求学生放出声音来读,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展开想象,体会诗的意境和情味。
③对比阅读,可以引导学生做多方面的比较:内容的侧重点、作者的视觉和立意,寄托的思想感情,价值取向,文章的语言风格等。
三、活动过程方法:
1、通过自己的观察、联想和思考,写一篇以荷喻理或咏荷抒情的文章,和同学们交流。
写描绘荷的文章,首先应作仔细的观察。有空到荷塘边去走走,细细观察不同时间、不同背景下的荷的不一样的风姿,闻闻荷的青葙,记下自己的感受。
时间
地点
天气
所见
所闻
所感
第二、回忆读过的文章是如何描写的,并展开想象,运用好描述性的语言。
第三、写以荷喻理的文章,必须找准荷的某一部分的特点,并展开合理的联想,运用好议论性语言。
第四、写咏荷抒情的文章,应写出爱荷之情,参考读过的文章中运用的借物抒情的方法来写,并运用好抒情的语言。
2、举行一次以“荷”为刊名的手抄报比赛,可以是个人创作,也可以是小组合作。
办手抄报和小型展览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发挥自己的长处,并学会与同学搞好合作,共同完成好任务,同时取人所长补己之短,使自己得到提高。
3、搞一次调查研究,写一份调查报告。
发动学生到附近的公园去调查了解(随身带好纸笔、相机以备记录或拍照,留作资料)荷塘和荷池受污染的状况、原因,并写文章呼吁大家保护好荷塘、荷池的环境卫生,又如有的产藕地区,由于政府重视荷藕、莲子的加工工业和销售,荷农的生产积极性很高。可有的地区却不重视,以致影响了荷农的积极性,可以就此展开调查,看看出路在哪里。再如读读荷藕、莲子的产品说明,了解其使用价值,如果你来写的话,是否会写得生动而科学,吸引顾客。
四问题探究;
4、荷还有哪些名称?专题中的文章和资料写出了荷各部分的哪些特点?说明了荷的哪些价值?
点拨:荷花还有的名称:芙蓉、菡萏、芙蕖、莲。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请涟而不妖;洁身自好等。
和叶:姿态高昂、清香怡人、裹物流香等。
藕:洁白如雪、孔窍玲珑、柔中有刚、柔嫩清爽等。
莲子:品行坚韧、生命力惊人,味道美,营养价值高等。
5、周敦颐文章中说“陶渊明独爱菊”,“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他为什么“独爱莲?世上还有人爱竹、爱梅,爱松柏。这些植物没有意识,可是人们为什么会称颂他们具有“隐逸”、“清高”“正直”“高贵”“坚强”等人类才具有的品格呢?
点拨:这是属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欣赏方面的问题。文学形象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主观的感情形象的。作者往往是寄情于物,借物抒情,所以他笔下的物,往往就是他主观的思想感情的反映,也是价值观的体现。
6、古代文人墨客多看重荷的观赏价值,李渔的《芙蕖》却写出了新意思,这个新意是什么?李渔说的“芙蕖之可人”处有哪些?“可目”“可鼻”“可人之口”各指莲的哪些部分的作用?对于莲人们都发表不同的议论,抒发不同的感受,这说明了什么?古今文人学士爱莲与佛家爱莲有什么不同?
点拨:李渔分别就芙蕖之可目、可鼻、可口、可用,一一详述之好处,而这些优点都是有凭有据的,没有任何强加于人的价值观,也没有任何象征。
李渔说的“芙蕖之可人”处有可目”“可鼻”“可人之口”“可目”四类。可目指小如铜钱的荷叶,挺拔的茎叶,盛开的粉荷,亭亭欲立的莲蓬。“可鼻”:荷花香。可人之口:圆圆的莲子和雪白的藕片。对于莲的不同的议论,说明人们的身世处境、生活经验、思想修养、艺术素养、情感态度、愿望追求以及感受力、想象力、理解力是不同的。人都有各自的个性,由于个性不同,所以对“莲”这个审美对象的认识和理解就不同。
古往今来,文人学士爱莲的性、形,佛家更爱莲的纯洁、清净。
7、徐刚、韩静霆、佘树森的文章各从什么侧面来赞美莲的?它们又有什么共同点?
点拨:徐刚的《荷花飘香北海夜》中写荷花“一任九天雷电鸣,它在水中放奇葩”,描绘它在雷电风雨中依旧挺立的雄姿,可以启迪我们在生活中要敢于经受考验,战胜困难。
韩静霆的《爱藕说》中,写藕的贞洁操守,辛劳为人的精神,也给人们很大教育。
佘树森的《我爱莲有实》,赞扬莲子无比坚韧的品行和惊人的生命力,以及它的“苦心”为人类的精神,也给人们以教育和启发。
这三篇文章都借莲抒情,从精神方面体现了人文关怀。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49467.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