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科学家怎样研究有机物

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习的趣味性,教师在教学前就要准备好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帮助授课经验少的教师教学。优秀有创意的教案要怎样写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科学家怎样研究有机物”,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第二单元科学家怎样研究有机物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如何确定有机物的最简式
2.了解李比希提出的基团理论,认识常见的基团以及在有机物中的性质
3.能看懂简单的核磁共振谱图及红外光谱图
4.认识手性分子
5.了解简单有机反应的反应机理
【教学重点】认识常见的基团以及在有机物中的性质
【教学难点】知道如何确定有机物的最简式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范例教学法、问题讨论法、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法等
【教学过程】
【引入】
人们对有机物的研究经历了“从天然的动植物中提取”,“分离出一些纯净物”、“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应用”、“根据需要对有机物分子进行设计和合成”的发展过程。
一、有机化合物组成的研究
对于有机物的研究首先就要知道有机物的组成及结构。
1定性分析确定有机物的组成元素
(1)燃烧法
有机物完全燃烧,各元素分别转化为以下物质
C→CO2H→H2ON→N2Cl→HCl
(2)钠熔法确定有机物中是否含有氮、氯、溴、硫等元素。
有机物与Na混合熔融:N→NaCNCl→NaClBr→NaBrS→Na2S
(3)铜丝燃烧法确定有机物是否含有卤素
将一根纯铜丝加热至红色,蘸取试样,放在火焰上灼烧,若存在卤素,火焰呈绿色
2定量计算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
李比希法:利用CuO在高温下氧化有机物,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H→H2O高氯酸镁吸收
C→CO2碱石棉吸收
确定C、H的量。
例1实验测得某碳氢化合物A中含碳80%,含氢20%,又测得该化合物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15。求该化合物的分子式。
C2H6
(1)最简式法
确定各元素原子个数比,求出最简式
根据有机物的M求出分子式
(2)直接计算法
直接求算出1mol有机物中各元素原子的物质的量,即可确定分子式。
补充: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的确定
1.标态密度法:
根据标准状况下气体的密度,求算该气体的相
对分子质量:M=22.4×ρ
2.相对密度法:
根据气体A相对于气体B的相对密度,求算该气
体的相对分子质量:MA=D×MB
3.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例2某有机物A3.0g在4.48LO2中充分燃烧,产物只有CO2、CO、H2O,将产物依次通过浓硫酸、碱石灰,浓硫酸增重3.6g,碱石灰增重4.4g,求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C3H8O
注意:某有机物燃烧产物为CO2和H2O,则需确定该有机物中是否含有O元素。
m(有机物)>m(C)+m(H)→有机物中含有氧元素
m(有机物)=m(C)+m(H)→有机物中不含氧元素
【课后练习】
1.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二氧化碳和水。则该有机物的组成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A.分子中C、H、O的个数比为1:2:3B.分子中C、H的个数比为1:2
C.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D.该分子中肯定不含氧
答案:B
2.设计实验方案区分己烷、溴乙烷、乙醇三种液态有机物。
[参考答案]分别取样加水(或溴水、碘水),溶解不分层的是乙醇;出现分层的,有机层在上的是己烷,有机层在下的是溴乙烷。
3.某同学为测定维生素C中碳、氢的质量分数,取维生素C样品研碎,称取该试样0.352g,
置于铂舟并放入燃烧管中,不断通入氧气流。用酒精喷灯持续加热样品,将生成物先后通过无水硫酸铜和碱石灰,两者分别增重0.144g和0.528g,生成物完全被吸收。试回答以下问题:
(1)维生素C中碳的质量分数是,氢的质量分数是。
(2)维生素C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为什么?。
(3)如果需要你确定维生素C的分子式,你还需要哪些信息?。
[参考答案](1)40.91%4.54%(2)是因为氢、碳总质量加和小于原样品质量(3)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
4.某烃含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7.2%,求此烃的实验式。又测得该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58,求该烃的分子式。
解1:,∴该烃的实验式为C2H5。
设该烃的分子式为(C2H5)n,(2×12+1×5)n=58,解得n=2
∴该烃的分子式即为C4H10。
解2:,
∴该烃的分子式即为C4H10。
解3:
∴该烃的分子式即为C4H10。
5.室温时某气态烃10mL与过量氧气混合,点燃爆炸后恢复至室温,气体体积比点燃前减少了25mL。再把这些气体通过苛性钠溶液,气体体积又减少了30mL。试确定该烃的分子式。
6.(2005江苏理科综合315分)有机物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现取3gA与4.48L氧气(标准状况)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蒸气(假设反应物没有剩余)。将反应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浓硫酸和碱石灰,浓硫酸增重3.6g,碱石灰增重4.4g。回答下列问题:
(1)3gA中所含氢原子、碳原子的物质的量各是多少?
(2)通过计算确定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参考答案]
(1)n(H)=2n(H2O)=0.4mol(1分)
n(C)=n(CO2)+n(CO)
(2)3gA中,n(H)=0.4mol,n(C)=0.15mol,
n(O)=2n(CO2)+n(CO)+n(H2O)-2n(O2)
=2×0.1mol+0.05mol+0.2mol-2×0.2mol
=0.05mol(1分)
所以,n(C)︰n(H)︰n(O)=3︰8︰1
A的分子式为C3H8O(2分)
7.燃烧某有机物A1.50g,生成1.12L(标准状况)CO2和0.05molH2O。该有机物的蒸气对空气的相对密度是1.04,求该有机物的分子式。(根据燃烧产物求)
解:,
,
∴该有机物含氧:,
M(A)=1.04×29=30,
n(A):n(C):n(H):n(O)=0.05mol:0.05mol:0.1mol:0.05mol=1:1:2:1
∴A的分子式为CH2O
8.为了测定一种气态烃A的化学式,取一定量的A置于一密闭容器中燃烧,定性实验表明产物是CO2、CO和水蒸气。学生甲、乙设计了两个方案,均认为根据自己的方案能求出A的最简式。他们测得的有关数据如下(箭头表示气流的方向,实验前系统内的空气已排尽):
试回答:
(1)根据两方案,你认为能否求出A的最简式?
(2)请根据你选择的方案,通过计算求出A的最简式。
(3)若要确定A的分子式,是否需要测定其他数据?说明其原因。
[参考答案](1)甲方案能求出A的最简式(2)CH4(3)不需要,因最简式中H的含量已达到最大,最简式就是A的分子式。

第二单元科学家怎样研究有机物
第二课时
二有机物结构的研究
在有机物分子中,原子主要通过共价建结合在一起。分子中的原子之间可能存在多种结合方式或连接顺序,原子之间结合方式或连接顺序的不同导致了所形成物质在性质上的差异,因此,分子式相同的物质,其结构可能不同,性质也可能不同。
1有机物中的基团
有机物中的基团具有不同的结构和性质,它们是不带电的。
李比希最早提出基团的概念:P8
例如:—COOH具有酸性
-NH2具有碱性
有机物的性质可以看作是各种基团性质的加和。
2有机物中基团种类的确定——红外光谱法
红外光谱是利用有机物分子中不同基团的特征吸收频率不同,测试并记录有机物对一定波长范围的红外光谱吸收情况。它可以初步判断该有机物中含有那些基团。
例如下图是乙醇的红外光谱图:
3核磁共振谱图——确定有机物的结构
在核磁共振分析中,最常见的是对有机化合物的1H核磁共振谱(1H-NMR)进行分析。有机物分子中的H原子核所处的化学环境(附近的基团)不同,表现出的核磁性就不同,代表核磁特性的峰在核磁共振谱图中横坐标(化学位移)的位置也就不同。
例如:分子式为C2H6O的两种有机物1H的核磁共振谱图(教材P9)
分析:乙醇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乙醇分子中存在三种不同位置的H原子
因此,在核磁共振谱图中就会出现三个峰,峰的高度与H原子的个数成正比。
甲醚的结构为:
其中6个H都处于同一位置,因此在核磁共振谱图上只出现一个峰。
例1已知某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4H10,其核磁共振谱图如下所示,请写出它的结构式
例2已知某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3H6O,其核磁共振谱图如下所示,请写出它的结构式
用质谱法还可以测定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3手性分子
(1)手性分子
如果一对分子,它们的组成和原子的排列方式完全相同,但如同左手和右手一样互为镜像,在三维空间里不能重叠,这对分子互称为手性异构体。有手性异构体的分子称为手性分子。(分子内能找到对称轴或对称中心的分子为非手性的)
(2)手性碳原子——连接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的碳原子
当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连接在碳原子上时,形成的化合物存在手性异构体。
【课后练习】
1.0.60g某饱和一元醇A,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112mL(标准状况)。求该一元醇的分子式。将该一元醇进行1H核磁共振分析,其1H-NMR谱图如下,写出A的结构式。
解:设饱和一元醇A的分子式为CnH2n+1OH,则有:
CnH2n+1OH+Na→CnH2n+1ONa+H2↑
(14n+18)g11200mL
0.60g112mL
得n=3∴A的分子式为C3H7OH。
从A的1H核磁共振谱图分析知其有四种氢,可知其结构为CH3CH2CH2OH。
2.图1和图2是A、B两种物质的核磁共振氢谱。已知A、B两种物质都是烃类,都含有6个氢原子。请根据图1和图2两种物质的核磁共振氢谱谱图选择出可能属于图1和图2的两种物质是()
A.A是C3H6;B是C6H6B.A是C2H6;B是C3H6
C.A是C2H6;B是C6H6D.A是C3H6;B是C2H6
[参考答案]B。根据峰的数目为分子中等效氢的种类:A只有一种氢,B有三种氢。
3.未知物A的实验式和分子式都是C2H6O。A的红外光谱图如图(a),未知物A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三个峰图(b),峰面积之比是1:2:3,未知物A的结构简式为。
[参考答案]CH3-CH2-OH
4.某有机物的蒸气密度是相同状况下甲烷密度的3.625倍。把1.16g该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将生成的气体混合物通过足量碱石灰,碱石灰增重3.72g,又知生成H2O和CO2的物质的量比为1:1,试求此有机物的分子式。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显示该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和羟基(结构不稳定),试确定它的结构简式。
解:M(有机物)=3.625×16=58,
18gmol-1×n+44gmol-1×n=3.72g,n=n(CO2)=n(H2O)=0.06mol

,
∴该有机物含氧:,
n(有机物):n(C):n(H):n(O)=0.02mol:0.06mol:0.12mol:0.02mol=1:3:6:1
∴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3H6O,依题意,其结构简式为CH2=CH-CH2OH
三有机化学反应的研究
1烷烃与卤素单质的光取代反应机理(自由基反应)
反应方程式:CH4+Cl2CH3Cl+HCl
CH3Cl+Cl2CH2Cl2+HCl
CH2Cl2+Cl2CHCl3+HCl
CHCl3+Cl2CCl4+HCl
反应机理:Cl2Cl+Cl
CH4+ClCH3+HCl
CH3+Cl2CH3Cl+Cl
Cl+CH3ClClCH2+HCl
……
2酯化反应及酯类水解反应的反应机理
问题解决:我们知道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能够生成酯,下面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酸脱羟基,醇脱氢
【课后练习】
1.向的平衡体系中加入H218O,过一段时间后18O是()A.只存在于乙酸分子中B.只存在于乙醇分子中
C.乙酸和乙酸乙酯分子中D.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分子中
[参考答案]A
2.根据以下叙述,回答1~2小题。
199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致力于研究臭氧层被破坏问题的三位环境化学家。大气中的臭氧层可滤除大量的紫外光,保护地球上的生物。氟利昂(如CCl2F2可在光的作用下分解,产生Cl原子,Cl原子会对臭氧层产生长久的破坏作用(臭氧的分子式为O3)。有关反应为:
(1)在上述臭氧变成氧气的反应过程中,Cl是()
A.反应物B.生成物C.中间产物D.催化剂
(2)O3和O2是()
A.同分异构体B.同系物C.氧的同素异形体D.氧的同位素
[参考答案](1)D(2)C
3.设计实验从淀粉合成乙酸乙酯,写出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参考答案]
①(C6H10O5)n(淀粉)+nH2OnC6H12O6(葡萄糖)
②C6H12O6(葡萄糖)2C2H5OH+2CO2
③C2H5OH+O2CH3CHO+H2O
④CH3CHO+O2CH3COOH
⑤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4.在有机反应中,反应物相同而条件不同,可得到不同的主产物。下式中R代表烃基,副产物均已略去。
请写出实现下列转变的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特别注意要写明反应条件。
(1)由CH3CH2CH2CH2Br分两步转变为CH3CH2CHBrCH3
(2)由(CH3)2CHCH=CH2分两步转变为(CH3)2CHCH2CH2OH
[参考答案]
jAb88.COm

相关知识

高二化学复习学案:有机物研究


高二化学复习学案:有机物研究

一、有机物的分离、提纯
有机物参与的化学反应,有反应难以进行到底、产物复杂、反应速率慢、经常需要催化剂等特点,有机物研究的一个前提,就是如何得到比较纯的有机物样品。
需要掌握的分离提纯方法有:
1.1蒸馏
主要针对液体混合物。蒸馏的方法,我们在九年级、高一都已经学过,适合于被分离物的热稳定性好(加热蒸馏不分解)、混合物各组分的沸点相差较大(教材上要求大于30°C)的混合物样品。
蒸馏的要点见图2。
[转载]高二化学·有机物研究步骤学案
图2、有机物分离的蒸馏装置示意图
蒸馏要点:
1)橡胶塞密闭:蒸馏烧瓶、冷凝管上端的两个橡胶塞要密闭,以免泄露。注意蒸馏烧瓶和圆底烧瓶的区别(一个有支管,一个无支管)。
2)冷凝水:下端进水,下端出水,保证冷凝管整体被充分冷却。
3)接液管:与接液的锥形瓶之间要留有缝隙,保证体系与大气相通,以免发生爆炸的危险!
4)温度计:测温点要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中间处,保证测温准确。九年级和高一学的蒸馏装置,可以用U型导管代替温度计,在有机物分离中温度计不可替代。
5)液体体积:蒸馏烧瓶中的液体体积,一般不超过容积的1/3。
6)沸石:蒸馏之前要在蒸馏烧瓶中放几粒沸石,以防“爆沸”。沸石就是没有上釉的陶瓷碎片,沸点上的细孔可以使液体加热时冒出气泡。
7)馏分:蒸出物叫做馏分。低于理论沸点的蒸出物叫做前馏分,高于理论沸点的蒸出物叫做后馏分。一般取与理论沸点上下1-2°C之间的馏分作为产物。
蒸馏的要点,看上去一二三四五六七,好像很多,其实都是化学常识,不难理解,也不难记住。
利用蒸馏的方法,可以将许多液体有机物提纯。但是也有例外,含水的乙醇蒸馏,只能得到含乙醇95.6%(质量分数)的液体,也叫做恒沸物。要想得到纯度99%的无水乙醇,需要用特殊的方法蒸馏。
1.2重结晶
相比较而言,重结晶就简单得多。重结晶就是将有机物固体溶解到合适的溶剂中达到饱和,改变温度,分离掉杂质的过程。
重结晶的要点:
1)溶剂的选取:选取的溶剂需要使有机物和杂质在其中的溶解度相差较大。
2)温度:有机物在此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较大,一般是加热时溶解度大,冷却时溶解度小。重结晶是物质的“热溶解、冷析出”过程。
[转载]高二化学·有机物研究步骤学案
图3、重结晶的过程示意图
最有代表性的有机物是苯酚,常温下是固体,在水中溶解度为9.3克,但是加热到65°C可以与水混溶,最适合用重结晶的方法提纯。教材上的实验用的是苯甲酸,室温的溶解度为0.17克,95°C的溶解度为6.8克,相差40倍。
1.3萃取
利用物质在两种溶剂中的溶解性差异,来转移物质的过程。
萃取的要点是:
使用的两种溶剂要不互溶:例如水和乙醇、苯和汽油、乙醇和苯、水和乙酸等等都可以互相混溶,就不可以同时用于萃取分离。
[转载]高二化学·有机物研究步骤学案
图4、萃取过程:震荡分液漏斗(左)、萃取(中)、分液(右)
重结晶和萃取都相对简单,比较容易理解,容易掌握。
1.4色谱法分离
这是大学部分的知识点,中学只作为阅读内容。
色谱法的原理就是:溶液中的各种溶质分子,通过多孔填充物质(称作“吸附剂”、“固定相”)的时候,会根据分子的大小、极性而表现出不同的速率,因此可以被分离开来。
[转载]高二化学·有机物研究步骤学案[转载]高二化学·有机物研究步骤学案
图5、色谱分离示意图图6、比比,谁快谁慢?
色谱法是比较精密的分离、提纯方法,相应的仪器叫做色谱仪,使用的吸附剂可以是碳酸钙(例如粉笔灰)、氧化铝、硅藻土、活性炭等,其中硅胶是最常见的吸附剂。
二、有机物的结构分析
以上是有机物研究的第一部分,分离提纯。
接下来的内容,依次是定量分析确定实验式、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确定分子式、波谱分析确定结构式。由于篇幅所限,这三部分内容,以及实验式、分子式、化学式的区别,只得留给下一次课了。

有机物的组成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作为教师就要精心准备好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保证学生们在上课时能够更好的听课,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怎么才能让教案写的更加全面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机物的组成”,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有机物的组成、分类和命名
【考试说明要求】
1.了解有机物的组成和分类2.了解各类有机物的主要官能团及其作用
3.掌握按官能团的不同对有机物进行分类,并能指出有机物的类别4.掌握有机物命名法规则
【基础知识梳理】
一、认识有机化合物
1.18世纪初,瑞典化学家提出了有机化学概念,使有机化学逐渐发展成为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2.有机化合物定义:绝大多数含有元素的化合物,简称为有机物,此外,通常还可能含有
等元素。
3.打破无机物和有机物界限的是德国化学家。
4.有机物的物理性质:大多数溶、沸点,导电,溶于水,但溶于汽油、酒精、苯等有机溶剂。
5.化学性质:绝大多数有机物受热分解,燃烧,有机反应比较复杂,反应速率,一般需要加热和催化剂,常伴有。
6.利用,可以同时对碳、氢、氧、硫等多种元素进行分析。
7.1838年,李比希提出了“基”的定义,通过理论初步归纳总结了一些有机反应机理。
8.现代化学测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分析方法比较多,经常采用的是和等方法。另外还有和。
9.反应机理又称反应历程,指反应物转变成生成物所经历的过程。
10.法是科学家经常使用的研究化学反应历程的手段之一。
二、有机化合物基本概念
1.烃:。
烃的衍生物:烃分子里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而衍变成的有机物。
【注意】⑴烃完全燃烧的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但完全燃烧的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的有机物不都是烃。
⑵烃的衍生物不一定都是由烃取代或加成得到的。
2.基:。
【注意】⑴基不带电荷。⑵基中必有未成对电子存在。⑶基不稳定,不能单独存在。
【试一试】比较:⑴Cl,—Cl,Cl2,Cl—⑵—OH,OH—⑶—NO2,NO2,NO2—
**必须掌握的烃基包括:甲基(—CH3)、亚甲基(—CH2—)、次甲基、乙基(—C2H5)、正丙基(—CH2CH2CH3)、异丙基(—CH(CH3)2)、乙烯基(—CH=CH2)、苯基(—)等
3.官能团:原子或原子团。
**必须掌握的官能团包括:碳碳双键(C=C)、碳碳叁键(—C≡C—)、卤基(—X)、羟基(—OH)、
醛基(—CHO)、羧基(—COOH)、酯键(—COO—)、氨基(—NH2)、酰氨基(—CO—NH2)、肽键(—CO—NH—)、
硝基(—NO2)、磺酸基(—SO3H)等。
三、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1.烃
分子组成通式
饱和链烃(烷烃)
链烃烯烃
不饱和链烃二烯烃
脂肪烃炔烃
烃环烃环烷烃
芳香烃苯和苯的同系物
其它芳烃
2.烃的衍生物
分类饱和一元衍生物通式

卤代烃
烃醇
的酚
衍醛
生羧酸
物酯
3.营养物质4.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单糖葡萄糖(C6H12O6)塑料
糖类二糖蔗糖、麦芽糖(C12H22O11)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合成纤维
多糖淀粉、纤维素(C6H10O5)n合成橡胶等

油脂

氨基酸、肽、蛋白质
四、有机物的命名
1.系统命名法
无官能团有官能团
类别烷烃烯、炔、卤代烃、烃的含氧衍生物
主链条件碳链最长
同碳数支链最多含官能团的最长碳链
编号原则(小)取代基最近官能团最近、兼顾取代基尽量近
名称写法支位一支名母名;支名同,要合并;支名异,简在前支位―支名―官位―母名
符号使用数字与数字间用“,”数字与中文间用“一”,文字间不用任何符号
2.正、异、新命名法3.间、对、均命名法

有机物的特征


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习的趣味性,作为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帮助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教案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有机物的特征》,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9.1有机物的特征
教学目标
1.认识有机物的特征,了解甲烷及乙醇的一些性质。
2.认识身边一些常见材料的组成、性质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3.了解化学与社会和技术的相互联系,并能以此分析有关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点
1.有机物的特征。
2.甲烷、乙醇的性质。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论证。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它们都是含碳化合物。有机物种类非常多,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各个方面。
[学生活动]自由发言,列举生活中的例子
衣食
住行
燃料建材
[观察活动]【实验9-1】了解有机物的特征
结论:多数有机物都难溶于水,但易溶于汽油等有机溶剂。多数有机物受热易分解,且容易燃烧。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
[板书]一.有机物的特征
[你知道吗]P.97完成空白
[探究活动]【实验9-2】甲烷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
完成课本空白
结论:甲烷的化学式是CH4,它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不溶于水。甲烷是一种很好的气体燃料,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火焰呈蓝色。
[板书]二.甲烷(CH4)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小,不溶于水。
化学性质:可燃性
存在:天然气、沼气、煤矿矿井瓦斯气
[讲解]沼气的产生、发展沼气业的重要意义。
[板书]三.乙醇(C2H5OH)
俗称:酒精
物理性质: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液体,易挥发。
化学性质:可燃性。
[讲解]饮用酒、消毒酒精、工业酒精中乙醇的体积分数。过量饮酒的害处。
乙醇的用途。
[板书]甲醇(CH3OH):无色易燃的液体,易挥发。
[讲解]工业酒精勾兑白酒的危害。
[板书]四.乙酸(CH3COOH)
俗称:醋酸
物理性质:纯乙酸是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化学性质:具有酸的通性。
[讲解]乙酸的用途。
[阅读]P.100知识视窗过氧乙酸消毒液
[小结]甲烷、乙醇、甲醇、乙酸的化学式,甲烷、乙醇、甲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布置作业]

第五单元杰出的科学家


第五单元杰出的科学家
第19课著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导学

了解“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的生平事迹,记忆京张铁路的相关史实和历史意义,学习詹天佑崇高的科技报国精神、民族主义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

1、詹天佑出生在一个破落的茶商家庭,从小就对感兴趣;,他成为中国赴美留学幼童成员,在美完成小学、中学后考入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主修,1881年学成归国,毅然投入并将毕生精力献给了中国铁路事业。
2、1905年起,詹天佑率领工程人员,战胜天险,出色地完成了和两处艰难的隧道工程,并在八达岭工程中创造性地设计出了,仅用时间就提前完成了的修建。这是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完全用,由中国,独立自主建成的。詹天佑也因此而成为被选入的中国工程师。
3、詹天佑一生致力于祖国的铁路建设事业,并为维护与列强斗争,被称为“”,周恩来赞誉他为“”。

1.背景: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经济入侵中国自然经济逐渐瓦解,国家面临危机。
2.贡献:自主创新修建京张铁路。
詹天佑作为中国第一批留学美国的学生,回国后担任铁路工程师,率领中国工程人员,克服重重困难,踏勘并主持修建京张铁路,成为中国人自行设计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干线,并为建立中国铁路近代化制度作出了卓越贡献。詹天佑从事铁路事业三十多年,几乎和当时我国的每一条铁路都有不同程度的关系。到晚年,因积劳成疾,不幸于1919年病逝。
3.评价
(1)为中国建造自己的铁路,为中国科技界在国际上争得一席之地,为中国铁路事业的自主发展开创了新的方向。
(2)参加保卫铁路的斗争,始终捍卫中国的铁路权益,周恩来同志曾高度评价詹天佑的功绩,说他是“中国人的光荣”。
(3)被称为“中国铁路工程之父”。

『例』中国人独立自主建成的第一条铁路是()
A.京张铁路B.粤汉铁路
C.吴淞至上海的铁路D.川汉铁路
[解析]注意“独立自主”和“第一条铁路”这些重要信息。詹天佑克服重重困难,踏勘并主持修建京张铁路,成为中国人自行设计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答案]A

一、选择题
1、使列强打开中国西南门户并取得修筑铁路特权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中法新约》D、《马关条约》
2、中国人独立自主建成的第一条铁路是()
A京张铁路B粤汉铁路
C吴淞至上海的铁路D川汉铁路
3、著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毕业于()
A剑桥大学B牛津大学
C耶鲁大学D麻省理工学院
4、被誉为“中国铁路工程之父”的是()
A冯如B李四光
C李时珍D詹天佑
二、材料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光绪六年岁末,刘铭传力请修筑铁路……李鸿章立足中外比较支持刘铭传的倡议,其词曰:“处今日各国皆有铁路之时,而中国独无,譬犹居中古以后而屏弃舟车,其动辄后于人也必矣。”但更多的人“群相讹骇”,不但责骂刘铭传与李鸿章“直欲破坏列祖列宗之成法以乱天下”,而且宣言:“铁路行之外夷则可,行之中国则不可。”洋务派虽冲破阻力“毅然兴办”,但步骤之难可以体味。
材料二:甲午战后中国铁路事业的格局为之一变……至1911年,中国共建铁路8200公里,其中帝国主义直接投资修筑的铁路占46%,贷款建筑的铁路占40%,中国人自建的铁路仅1200公里,只占14%。
材料三:一些闭塞地区的经济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运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现代化进程。
材料四:据袁昶估计,庚子(1901年)前后,仅顺天府(即北京)属州县的穷民之中,“失车船店脚之利,而受铁路之害者”即在万余人以上。
材料五: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一如他们所有的经济扩张活动,“完全是被极卑鄙的利益驱使”(马克思语)。俄国外交大臣维特揭示列强争夺铁路的奥秘时说:“欧洲列强十分清楚,在中国保障经济势力的有力方法之一是将铁路建筑权抓在手里。”
摘自周积明《最初的纪年——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五,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近代中国兴建铁路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三、四,概括近代中国兴建铁路的影响。

参考答案

1、广东南海机器构造1872年第一批耶鲁大学铁路工程专业
2、居庸关八达岭“人”字形线路,四年京张铁路自己的技术和力量自筹款项第一条铁路干线第一位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
3、国家铁路权益“中国铁路工程师之父”“中国人的光荣”

一、单项选择题1——4CACD
二、材料题
(1)大多数中国人对铁路的认识落后、愚昧是阻碍中国铁路建设的重要原因之一;帝国主义极力争夺铁路修筑权,压制中国自主铁路建设也是阻碍中国铁路建设的重要原因之一。故铁路建设发展很缓慢,且很大程度上受帝国主义控制。
(2)铁路的兴建对中国社会传统冲击极大,尤其对自然经济的破坏巨大。一方面瓦解原有经济结构,给从业的人民带来痛苦的失业,另一方面却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的现代化进程。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42222.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