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孩子考科学家》教案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孩子考科学家》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段落,了解孩子想考科学家原因。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达乐文的有关资料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导入新课

1、教师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学习第11课------孩子考科学家。

(2)板书课题,齐读,认识生字

2、引导学生对课题质疑:看了这个韪,你想知道什么,或者说你有什么问题要问的?

(1)学生自由质疑

(2)教师梳理问题,加以板书。

3、教师小结导入读文:我们班的孩子真会动脑筋提问题,现在就请大家认真地读一读课文,从课文中找答案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初读识字,读通课文

1、教师示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认识文中的生字新词。

2、引导感受知故事中的人物。

3、学生自由读文。

4、分段指名读课文。

5、评议,纠错正音。

6、结合评议,认识各自然段中的生字词。

7、回到文中,同桌一起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1、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2、教师给提示,引导学生将课文分成三个部分

3、学生独立给课文分段

4、分明名反馈,评议。

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了解孩子考科学家的原因

1、质疑:孩子为什么要考科学家呢?

2、学生默读课文第一部分

3、指名反馈,交流、评议,认识兄弟俩与达乐文

(1)小兄弟俩很喜欢捉虫子玩

(2)爸爸讲著名科学家达乐文的故事

(3)兄弟俩对达乐文很感兴趣,想见达乐文,于是想考考达乐文工团是否真像爸爸说的那样有学问。

五、总结课堂,鼓励阅读与查找资料

1、教师总结:酷爱虫子的兄弟俩得知达乐文是个著名的科学家,懂得许多有关虫子的知识,于是,他们就盼望着见见达尔文,并且想考考达尔文。

2、学生齐读课文第1~4自然段。

3、鼓励阅读与查找资料:兄弟俩接下来是怎么考达尔文的,结果呢?达尔文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科学家呢?请同学们下课后继续去读课文,查资料。

六、结束课堂,布置作业

1、书写本课生字

2、查找资料,了解达尔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本课生字组成的新词。

2、说说上节课学了文中哪些内容,从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3、学生自由发言,回忆兄弟俩到底是怎么考达尔文的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了解兄弟俩考前的准备工作

1、学生默读课文第二部分。

2、教师导言:听说达尔文要来,兄弟俩的心情如何,他们有什么想法?

3、指名反馈

4、学生装有感情地朗读第5、6自然段,读出文中感叹号表示的兴奋、高兴的语气

5、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弟弟在哥哥耳边说了几句悄悄话,他会说些什么?

6、质疑:兄弟俩是怎样制作这个怪虫标本的呢?

7、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7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了解兄弟俩考的过程与结果

1、教师导言?过了几天达尔文爷爷缍来了,兄弟是怎么考达尔文工团的?

2、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第8~17自然段。

3、用横线画出文中描写兄弟俩表情的语名,引导体会

4、教师质疑:达尔文真的被考信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5、学生装再次有感情地分角色读课文第8~17自然段

6、议一议?兄弟俩为什么对达尔文爷爷更加尊敬了?

四、总结课堂,布置作业

1、教师总结:这对调皮而聪明的小兄弟一心想用一个拼凑而来的“怪虫“来考倒达尔文爷爷,然而就被博学多才的达尔文爷爷一眼识破,在这之后,他们对达尔文爷爷更加尊敬了。

2、结束课堂,布置作业。

(1)把文中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收集一些昆虫的知识与同学们互相交流

编辑推荐

三年级语文上11孩子考科学家教案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语文上11孩子考科学家教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
要求1.教育学生以科学家为榜样,从小爱科学,学科学。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学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3.分角色朗读课文,提高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重点
难点1.分角色朗读达尔文和兄弟俩的对话。
2.体会兄弟俩为什么对达尔文更尊敬了。
教学
课时两课时
孩子考(kǎo)科学家
在英国有一对小兄(xiōng)弟,很喜欢捉虫子玩儿。[①这句话作为文章开头有什么作用?]要是抓到了一条虫子,他们心里就甜滋滋的,像吃了蜜糖似的。[②这个比喻句要表达的内容是什么?]
爸爸见他们这样喜欢虫子,就给他们讲著名的科学家达尔(ěr)文的故事。[③爸爸为什么要给他们兄弟俩讲达尔文的故事?]
爸爸说,达尔文家里有很多很多的虫子。那些虫子有几只脚、几只眼睛,爱吃什么……达尔文都知道。[④介绍达尔文对虫子的喜欢和了解的程度与下文有什么关系?]
兄弟俩可感兴趣了,他们缠着爸爸,非要见见达尔文不可。[⑤用“缠”字要表达的内容是什么?]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介绍事情发生的原因,兄弟俩为什么非要见达尔文。
有一天,爸爸告诉他们,过些日子,达尔文爷爷要来家里做客。[句导读:承接上文,说明兄弟俩的愿望就要实现了。]
兄弟俩高兴极了。调皮的弟弟眨巴着眼睛,在哥哥耳边说了几句悄悄话。[⑥这句话从哪些方面对弟弟作了描写,其用意是什么?]哥哥点着头,连声说:“好!好!”[句导读:对弟弟的主意哥哥连声称好,到底是什么好主意呢?文章在此处留下了一个悬念。]
段导读:交代了兄弟俩已想好了主意。
第二天清早,兄弟俩拿着竹竿和网兜(dōu),来到树林里,东奔西跑,忙了整整一天,捉了许多虫子。[⑦“东奔西跑”“整整一天”说明了什么?]回到家里,他俩悄悄关上房门,忙开了。[句导读:“悄悄关上房门”说明兄弟俩的工作是保密的,可见为了考住达尔文,兄弟俩的确很用心。]他们剪下知了的翅膀和脚,留下了光光的身体,用花花绿绿的蝴蝶翅膀和带着小钩(gōu)子的蚱蜢(zhàměng)大腿,还有天牛的长角须,拿胶(jiāo)水粘(zhān)成一只怪模[mú]怪样的虫子标(biāo)本。[⑧用一句话概括上面几句话的主要内容。]他们想考考达尔文,看他是不是真的像爸爸说的那样有学问。
段导读:讲了兄弟俩不盲目相信别人的话,想考考达尔文。
第二部分(第5~7自然段):写了兄弟俩为考达尔文所做的准备工作。
过了几天,达尔文真的来了。弟弟向哥哥挤挤眼睛,然后对达尔文说:“爷爷,前几天我们从树上抓到一只虫子,样子怪极了,可就是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⑨弟弟为什么这样说?]
哥哥赶忙接着说:“真的,我们翻了好些书,也没有查出它的名字。”[句导读:哥哥想让达尔文确信他们捉到的是一只很怪的虫子,说不能在书中查到它。]
达尔文一听这两个孩子逮到了怪虫子,可来劲儿了,马上要看看。[⑩达尔文的行为表现了怎样的品质?]
兄弟俩互相做了个鬼(guǐ)脸,拿出一只匣(xiá)子,递给达尔文。[“互相”“鬼脸”两个词表现了什么?]
达尔文揭(jiē)开盖子。看到那条怪模怪样的“虫子”,差点儿笑起来。[这是对达尔文神态的描写,其作用是什么?]可是,他马上装出惊奇的样子说:“哎(āi)呀,这条虫子真怪,我也没见过呀!”[“装出惊奇的样子”意在说明什么?]
兄弟俩可得意啦!心里说:达尔文爷爷让我们考住了。[“得意”一词说明了什么?]
“你们留意没有,”达尔文问,“在捕捉的时候,它会不会叫哇?”[达尔文的问话意在说明什么?]
“会叫,会叫,(qū),叫得可好听呢!”[“”是蟋蟀的叫声,叫声说明了什么?]
这时候,达尔文再也忍(rěn)不住了,笑了起来,说:“那就把它称做‘叫虫’吧。”[真的是“叫虫”吗?]接着,达尔文指指他俩的鼻子,笑着说:“你们这两只有趣的小‘叫虫’!”[达尔文为什么“笑”?]
这下子,全家人都笑了起来。[句导读:达尔文的话很委婉地揭穿了兄弟俩的小把戏,全家人都听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所以都笑了起来。]兄弟俩对达尔文爷爷更尊敬了。
段导读:写了达尔文用风趣的语言识破了兄弟俩的把戏。说明了达尔文的见多识广,这也是“兄弟俩对达尔文爷爷更尊敬了”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8~17自然段):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兄弟俩是怎样考达尔文的,是事情发展的经过和结果。
1.学习本课生字,能规范书写。
2.理解词语的意思,扩展词语。
3.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生字卡片。
一质疑导入
1.读课文题目,质疑。读了课文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
(1)科学家是谁?
(2)孩子为什么考科学家?
(3)他们是怎样考科学家的?结果怎样?
2.谈话:同学们提出的这些疑问都很好,这也说明你们动脑筋去思考了。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共同学习课文,读了课文后,同学们的疑问一定会得到解决的。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新词。
2.说说初读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三学习生字
1.认读生字卡片。
2.交流记忆字形的方法。
左右结构的字:捉抓眨须粘标糖钩胶揭半包围结构的字:考
上下结构的字:兄著盖装忍弟独体字:鬼
3.理解词语意思。
标本:供学习或研究用的动物、植物、矿物等实物样本。
网兜:口袋或像口袋一样的东西。揭开:掀去,掀开。
4.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
“考”,半包围结构,下面的笔顺是“”。
“须”,左右结构,左面的三个“撇”要写匀称。
“忍”,上下结构,上面不要丢掉点。

5.认读多音字。
四朗读全文,巩固生字、新词
1.教学本课生字时,可利用字形结构的特点帮助学生记忆,如“抓”“眨”“粘”都是左右结构的字;还可以通过旧字加偏旁记忆:示+木=标、占+米=粘、乏+目=眨。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多种识字方法,以便于学生记忆。
2.提出问题:“科学家是谁?孩子为什么考科学家?”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深入反复地读课文,从课文中获取信息,既锻炼了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又为学生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分角色朗读达尔文和兄弟俩的对话。
3.培养学生从小爱科学的意识。
投影,课文插图。
一板书课文题目,谈话导入
1.朗读课文题目。
(1)说说你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了解了什么。
(2)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3)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共同来解决同学们的问题。
2.老师简介达尔文。
(达尔文是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他用朴素的唯物主义观说明了生物界物种的发生和发展,创立了生物进化学说。)
二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默读思考:这是一对怎样的小兄弟?从文中哪儿看出来的?(这对小兄弟很喜欢虫子。从他们抓到虫子,心里就甜滋滋的看出来的。)
(3)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感情来。
2.学习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1)请同学朗读这部分内容。
(2)说说读了这段你对达尔文有了什么了解。
3.学习第五至第七自然段。
(1)默读,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2)读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说说为什么喜欢。
(3)兄弟俩想出了什么办法来考达尔文?
(用胶水粘成一条怪模怪样的虫子标本来考达尔文。)
(4)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这个标本怪模怪样,找出来读一读。
(5)朗读句子,体会兄弟俩的顽皮。
4.学习第八至第十七自然段。
(1)默读课文。
(2)说说兄弟俩是怎样考达尔文的,结果怎样。
(3)全班讨论。
(4)分角色朗读达尔文和兄弟俩的对话。
(5)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兄弟俩为什么对达尔文更尊敬了。
三朗读全文,进行总结
1.朗读全文。
2.说说学习了课文后你有什么收获。
四完成课后练习
读句子,想想标点符号用得对不对,为什么。
1.投影出示句子:

兄弟俩高兴极了。调皮的弟弟眨巴着眼睛,在哥哥耳边说了几句悄悄话,哥哥点着头,连声说:“好!好!”
(“悄悄话”后面应该用句号。因为句号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的停顿。这句话讲的是弟弟在干什么,表达了完整的意思,下句讲的是哥哥,所以应该用句号。)
2.朗读句子,体会句号的用法。
五课外延伸
你还知道有关达尔文的哪些故事,说给大家听。
1.教师对达尔文的介绍简单明了即可,不必深入。切勿长篇大论,以免脱离课文,打乱讲解步骤。
2.教师可在课前搜集一些关于蚱蜢的图片,在课堂上展示出来,以调动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性。
3.课文结束时,教师可将搜集的有关达尔文的趣味故事向学生展示,既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又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教师应多鼓励学生搜集有关信息,扩大知识面。
1.看拼音,写词语。
bǔzhuō(捕捉)zhùmíng(著名)zhǎbɑ(眨巴)biāoběn(标本)mìtáng(蜜糖)xiōngdì(兄弟)
2.给下面的字加上不同的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3.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解释的序号。
装:①穿着的衣服②修饰;打扮③装配;安装
服装(①)装扮(②)装电灯(③)
须:①须要②胡须③像胡须一样的东西
胡须(②)必须(①)根须(③)
4.写出意思相反的词。
(1)白天气温高,晚上气温(低)。
(2)北方城市空气干燥,沿海城市空气(潮湿)。
(3)中午光线强,傍晚光线(弱)。
5.达尔文明知道没有那种怪模怪样的虫子,他为什么不直接揭穿孩子们的伎俩呢?
提示:尊重孩子,保护孩子的创造力。
一达尔文简介
达尔文(1809~1882),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一书,震动了当时的学术界,成为生物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该书提供了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生物进化学说,被恩格斯评价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二我国重点保护动物知多少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确定国家重点保护动物257种,其中一级96种,二级161种。丹顶鹤、台湾猴、扭角羚、白唇鹿、华南虎、褐马鸡、黑颈鹤、绿尾红雉、扬子鳄、中华鲟等在我国珍稀动物之列。
中国近百年来,10余种动物绝迹,如高鼻羚羊、野马、犀牛、新疆虎等。目前,有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雪豹、白鳍豚等20余种珍稀动物面临灭绝的危险。

科学家的问题


教材分析:

这是西师版教材二年级下第四册中的一篇课文。讲的是一位科学家,一个奇怪的问题;一群小朋友,一些离奇的答案。最后是玛利亚自己动手,亲自实践,用事实证明科学家提出的问题是错误的。课文文字浅显,但启迪深刻。它启迪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不迷信权威,努力实践就会解决一个个疑惑,得到许多正确答案。共设计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生字、词并读通课文;第二课时理解课文。本篇教案是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读懂课文,体会重点句子的意思。

2.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凡是要多动手、多实践,别盲目相信权威。

4.学习按正确的方法抄写句子。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明白道理。

教学难点:

理解科学家说的话。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新课。

1.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的认字情况。利用抽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检查。

2.听写词语。

问题错误答案

(教师提醒学生的写字的正确姿势。)

教师巡视,抽生把听写的词语拿到展示台,师生一起订正,可以强调书写规则。教师问:谁能用“问题”一词说句话呢?

抽生说。

问:孩子们说的真好,那你们知道本文讲的谁的问题吗?生:是科学家的问题。

教师板书:科学家的问题。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

1.请孩子们打开书,自由读第一、二自然段,找一找,科学家提出了一个怎样的问题?

抽生读科学家提的问题。齐读带有问号的句子。

孩子们是怎么回答的呢?理解“议论纷纷”的意思。孩子为什么有这么多离奇的答案呢?

师引渡:所有的孩子们都相信了吗?生:玛丽亚不相信。

2.学习三、四自然段。

(1)请同学们快速地读第三、四自然段,从课文中找出能体会玛丽亚不相信科学家提出的问题的句子。抽学生说。

当孩子说到玛丽亚“满腹疑惑”一词,想象她会想些什么呢?从而理解这一词语。

(2)年幼的玛丽亚虽然不相信科学家提出的问题,但自己也想不出什么办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她请教了谁?(妈妈)妈妈是怎么对她说的呢?

(3)玛丽亚听了妈妈的话,她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句子来。请一名学生读。

(4)玛丽亚得出了什么结论?结合插图和回家实践的理解“漫”的意思。

(5)得出结论后,玛丽亚很生气。思考:她为什么生气呢?

抽学生说。齐读第四自然段。如果是你,会生气吗?

师引渡:是呀,玛丽亚的确很生气,我很崇拜的科学家怎么会骗小孩呢?得找那个科学家问问。

3、学习四、五、六自然段。

(1)请同学们默读四、五自然段,边读边画出玛利亚的问的句子。抽学生回答。

生:“你怎么可以提出错误的问题来骗我们呢?”

师:这是一个反问句,语气比较强烈。为什么她会这样问呢?联系前文说。体会玛利亚这是心情怎样的?把这种生气的语气送进句子中读。指名学生玛丽亚的话。从你读中我听出来了你是很生气的。

(2)科学家听后,他有什么表情呢?(生:哈哈大笑)

师:科学家回答这个问题时哈哈大笑?

生:科学家为自己提的问题而发笑。

生:科学家看到玛利亚的认真实践而高兴。

(3)科学家为什么要提这个问题?

生自由回答。勾画出反复读。出示小黑板。齐读。

(3)玛利亚明白了什么?

生:他明白了只有不迷信权威,多动手做才能解决自己心中的疑惑。

……

三、作业:

(1)抄写科学家的话。这道题是第一次出现,教师要求学生:把一句默记完整后再抄,不能看一个字或词就写。(教师巡视,如果发现没掌握方法及时纠正)

(2)抄写词语。

议论纷纷满腹疑惑

板书设计:

25科学家的问题

议论纷纷

满腹疑惑

自己动手试一试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其实,科学家离我们很近


作为一位刚入职不久的新任教师,在授课上的经验比较少。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其实,科学家离我们很近”,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其实,科学家离我们很近

丰润区韩城中心小学任伟

教学目标: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内容。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3、学生能够从喜欢的科学家、科学事件入手,通过对科学事件的追踪,对科学家的关注,引发科学探索的热情,培养初步的科学意识和态度。

课前准备:课下布置学生搜集有关科学家的书籍和资料。并通过多种渠道了解一些科学事件。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再设计

与教学随笔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都对哪些科学家有了一定的了解?

同学们回顾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并指名学生说。

2、师:你们还发现了哪些和科学有关的内容?

二、回归文本

1、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近科学家,走进科学的乐园好不好?请同学们打开书42-43页,自己读一读书上的内容。然后找同学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2、找同学汇报

3、师:同学们,当你们读完这两篇和科学家有关的文章之后,你有什么样的感想?谁来说一说?

4、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很生动,这说明你们对科学家的崇敬之情,和对科学的热爱。

5、师: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搜集有关科学家的一些资料和一些科学事件,你们都带来了吗?下面就请大家拿出来和同学们一同分享。

6、师:首先请大家先在小组中交流一下我们的资料。然后找小组同学来汇报。

三、小组汇报,升华情感。

1、师:哪个小组的同学先来汇报?

小组同学到前面展示资料,并讲解。

2、师:其他小组的同学听完之后有问题要问吗?

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围绕搜集的资料展开交流和讨论。

四、直抒胸臆,踊跃表达。

1、师:我们的祖国正是有了这么多的科学家,才使得我们的祖国日益的强大,才使得我们的科技飞速进步,这些科学家是我们的骄傲,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想要对他们说吗?

先请同学们在小组中做准备,然后找3-4名同学说一说。

2、师:同学们说得这么好,不知道你们今后做得怎么样,能不能和我说一说呀!

学生积极踊跃的发言。

五、扩展延伸

师:同学们,这节课到这里就结束了,但我们的更高追求却没有结束,就让我们在身边的小事做起,好好学习,勤奋努力,早日实现我们心中美好的愿望。

六、课下作业

小练笔:试着给一位科学家写一封信。

通过对课文的回顾,对文本的把握有一个准确的方向。

训练学生利用默读的方式,能够对文章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结合语境,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小组合作,资源共享。

将阅读教学与口语交际结合起来,发挥语文教学的综合效益

《科学家的问题》教案之二


教学目标:

1.

自主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了解课文内容,学会联系上下文,体会句子意思。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难点突破法:朗读法讨论法

能力训练点: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表演能力

美育渗透点:懂得遇到难题,要动手做做,探求答案。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敢于实践。

拓展:回家动手做做实验。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以实验的形式导入(两个一大一小的铁球,两个铁球哪个先着地?)亚里士多德认为大的先落地。真的像他说的那样吗?我们可以动手做做看。他虽然是个科学家也不一定对,面对问题,我们不要光动脑筋,还要动手做做,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今天我们来学一篇课文《科学家的问题》,板书课题,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

自主选择读书方式读课文,边读边画生字。

2

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读。

3

注意读准以下生字的字音。

4

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

三、指导写字

1

出示生字。

2

生字组词。

3

指导字形,师范写,讲要点。

4

生书写,师巡视。

5

示范写,讲要点。

6

生订正,师巡视。

四作业:熟读课文,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

出示生字词语测读。

2

复习课文内容。

二学习课文。

1

哪一段写科学家提出的问题,找出来读一读。这个问题怪在哪?

2

面对科学家的怪问题,大家有什么反应?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当时的情况。

3

面对议论纷纷的同学们,玛利亚有什么反应?大家读第3段后找出一个词语来形容她。

4

谁来扮演玛利亚和妈妈。面对妈妈的回答,玛利亚说了什么?做了实验她发现了什么?她的心情如何?

5

玛利亚生气的原因是什么?从文中找出句子来回答。指导朗读。

6

科学家对玛利亚说了什么呢?玛利亚明白了什么?

三作业。

抄写生字词语。

《科学家的问题》教案之一


教学目标

1

认读本课词语,体会重点词语的意思。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凡是要多动手,多实践,别盲目相信权威。

教学重难点

理解重点句,明白道理。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词语卡片,杯子,金鱼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做小实验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1

一次,一位科学家向几个小朋友提出了一个非常奇怪的问题,一个叫玛利亚的小朋友发现这个问题是错误的。那科学家为什么要向小朋友提出这个错误的问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讨论!学习之前,我们先来和课文中的汉字娃娃打打招呼。

2

认读生字

3

读词语

二、朗读课文,感悟内容

1

齐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科学家向小朋友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2

读后交流

(1)科学家提出了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读读第一自然段。

(2)你觉得这个问题奇怪吗?哪儿奇怪?

(3)指导读,读出奇怪的语气来。

3

小朋友是怎么议论的呢?

(1)根据小朋友的发言,相机理解抢着说

(2)你还有不同的答案吗?刚才大家都争着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这就是课文里说的哪个词语?议论纷纷。

(3)分角色朗读第二自然段。

4

引读第三段

(1)玛利亚觉得他们都没有说对,但又说不出什么道理来。因此,她的心里充满了疑问,课文里第三自然段有一个词告诉了我们?赶快去找找吧!理解满腹疑惑

(2)妈妈怎么说?

5

玛利亚动手实验,发现了什么?读第四自然段,勾画有关的句子。

6

是这样的吗?我们也来做做这个实验。

(1)

演示实验。理解水漫出来了

(2)

这样的结果是玛利亚根本没有想到的。因此,她感到又奇怪又生气,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吗?读句子:哎呀,水漫出来了,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3)

玛利亚这么生气,是为什么呢?

7

第二天,玛利亚找到那位科学家,质问他怎么可以提错误的问题来骗他们,科学家听了,哈哈大笑。这是为什么?学生回答后相机出示第六自然段。指导学生读科学家说的话。

8

玛利亚听了,高兴地说哦,我明白了!玛利亚明白了什么?指导读第七自然段,读出高兴。

三、总结拓展

生活中你看到、听到或经历过类似的事吗?讲一讲。

四、作业

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先说在请完成书上的最后一题。

板书设计:

不迷信

25

科学家的问题

动手做

《科学家的问题》教案之三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课后的字。

2能读懂课文,体会重点句子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凡事要多动手、多实践,别盲目相信权威。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理解句子意思,明白道理。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词语卡片,杯子,金鱼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质疑激趣

1同学们,想听故事吗?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吧:有一天,一位科学家来到一所学校,许多孩子都惊喜地围住了他,向他问了许许多多的问题,这位科学家都做了回答,孩子们听了可崇拜他啦。这时,科学家也向小朋友提了一个奇怪的问题。许多小朋友认为这个问题很简单,于是都抢着回答,但都不正确。这时,有个聪明的小朋友通过自己动手,终于得出了正确的答案。

2设问: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呢?

二、认读字词,整体感知

1同学们,你们想知道的问题呀,都在课文里呢。带着你们的问号去读读课文吧,一边读一边勾画出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学生读后,老师用课件出示勾画的生字让学生对照。)

2请把你已经会认的字大声地读给同桌的小朋友听,或夸夸他,或帮帮他。

3我们一块儿来和生字娃娃打打招呼吧,注意读准每个字的音。

(先带拼音读,再去掉拼音读,容易读错的多读几遍。)

4小组合作学习。

由小组长带领组词,找形近字,用自己最喜欢的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5教师:同学们都和生字娃娃交上了朋友了吗?瞧,他们又回到了课文里。没关系,有它们帮忙,我们读课文就更容易了。谁愿意来试一试?

(抽读。)

6小朋友们自由地轻声地读课文,看看自己能读懂些什么。

7学生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三、重点探究,品读体会

1再读课文,思考科学家提出的是什么问题。

抽读评议范读齐读

2细读课文,课文中的小朋友们有些什么答案?围绕议论纷纷指导朗读,他们的答案是怎么得来的?让学生联系第1自然段和课文题目思考。

3玛丽亚做了什么?她为什么生气?(学生找出文中相关内容,反复阅读后,老师再作提问。)完全不是那么回事的意思是什么?(学生和老师可以亲自做一做。)

4科学家为什么提这个问题?

反复读科学家说的话,讨论科学家在回答玛丽亚的问题时为什么哈哈大笑。

5玛丽亚明白了什么?

6学了课文,你想到了什么?

四、总结、拓展

1在生活中你看到、听到或经历过这样的事吗?讲一讲。

2读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

附:板书设计

科学家的问题

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得出结论

(为什么)

(动手试)

(只有才能)

科学家推断月球上存在冰


由于科学家说,他们已经在月球环形山内部深处发现了冰,人类有一天也许可以生活在月球上的梦想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五角大楼昨天说,不载人航天器克莱门坦在月球南极附近的一个巨大环形山上找到了一个小的湖状冰块,而科学家很早就认为月球上干燥无水。

月球上水的发现──也许是由于彗星的缘故沉积在那里的──增加了未来人类定居月球表面的可能性。

洛杉矶格里菲斯天文台的天文观察人员安东尼。库克解释说,如果月球上有冰,就省去了用宇宙飞船运送大量水的巨额开支。

他说:有了水你就可以圈出几块地来栽种作物,生产你的口粮,制造你需要的燃料和空气。你不必用大型火箭将那些东西都从地球上发射过去。

五角大楼弹道导弹防御组织的发言人里克。莱纳说,科学家不仅推断月球上存在冰,他们还一致认为,这种冰是凝固的水,而不是其它一些凝固的液体或气体。

五角大楼今天已召集一次新会议来详细探讨克莱门坦航天器的发现,该航天器用雷达信号检查月球深处环形山的深度。

莱纳说,雷达发现了一个深达数十英尺、大小同一个小湖泊相当的冰层结构。该环形山约为塞浦路斯面积的两倍,深12公里──远远超过地球上的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早在1961年就有人暗示月球上可能有冰。

莱纳说:人们从理论上推断,月球上可能存在水,但是阿波罗飞船的六次飞行均未发现任何证据。

科学家最近才达成月球有冰共识:造价7500万元、专为跟踪导弹和试验星球大战传感器而设计的克莱门坦航天器,为了这次意想不到的发现提供了良机。

莱纳说,克莱门坦航天器是1995年1月由五角大楼和航天局发射的,科学家几个月后得到了有关冰层结构的信息。但是达成共识,确定为凝固水却是最近的事。他说科学家认为,约36亿年前,由于一颗彗星撞击月球,其尾部的水滴从而留在了环形山底部,因为月球的南边总是很暗,这个环形山的温度几乎低到最低温度,约为零下230摄氏度。莱纳说,这些水不可能逃过该环形山的冷陷阱。

一些科学家持怀疑态度:事实上,尽管五角大楼在分析一颗军用卫星发回的数据之后作出很有把握的断言,但一些科学家仍怀疑月球上到底有没有冰。

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哈佛──史密森氏天文中心的科学家约翰。伍德说:有一些人过早地谈论到月球上建立殖民地的问题,他们对此非常热心。这一冒险活动的关键问题之一是能否发现水。

伍德还说:我个人对整个事情一直持怀疑态度,我认为这是人们非常渴望做的事情。但我能克制自己的热情。

一些人对制造那些数学模式的假定提出质疑,另一些人提出关于月球地理的其它可能的理论,这些理论也可以解释这些数据。

即使最后证明是冰,它对太空探索到底有没有实用价值,人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仍各不相同。

康奈尔大学月球研究人员约翰。伯恩斯说:我认为这将是非常有用的──不是在下个十年,而是从现在起的一个世纪后。

航天局约翰逊航天中心的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温德尔。门德尔认为,只要有足够的投资,可以在一二十年内在月球建立有实际意义的人类活动站。但是他说,包括一座遥远的环形山中的冰是否有任何实用价值是一个可以探讨的问题。

门德尔说:我不清楚对人类探索活动会有什么影响。即使那里有冰,你又怎么开采它和运输它?而且水是不可能再生的。如果第一个人把它用完了,第二个人就没有了。

《气象学家竺可桢》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感受竺可桢把全部心血都用在科学研究上的精神。

2、学会本课6个生字,能理解支撑等9个词语的意思;初步学会用只有才等写句子。

3、能根据提供的情节复述课文第一、二段。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简介竺可桢生平

二、初读课文

1、学生通读课文,遇到带拼音的生字,多拼读几遍

2、指名朗读全文

3、竺可桢是一位怎样的科学家?(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说,不要求说得很完整)

三、学习词语、生字

1、比较形近字:篇骗偏扁。注意融的左下部分

2、理解与世长辞、山桃始花等词语的意思。

四、指导分段

1、课文介绍了竺可桢哪些事例?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

2、自由讨论分段,说说分段的理由。

五、学习课文第一、二段

1、朗读第一段,思考:竺可桢在去世的前一天还在干什么?划出写竺可桢动作、神态的词语。

2、讨论交流,指导感情朗读。

3、自由朗读第二段,思考:竺可桢是怎样观察大自然的变化,记录大自然的笔记的?

4、交流讨论,理解重点词语:平时,重病

5、指导朗读竺可桢就像一位在大自然每一个变化。

6、指导理解第四自然段。

北海冰融、山桃始花是什么意思?六月、七月其他的日子里,竺可桢可能会记些什么内容呢?

六、布置作业

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请学生读课文

2、说说课文怎样分段

3、每一段各讲了什么?

二、学习第三、四段

(一)学习第三段

1、默读课文,概括这一段内容。

2、指导朗读第六自然段。

研究句群:他从街道旁看到第一只南来的燕子

※自由读读句子,发现这一组句子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要写第一片、第一声、第一只呢?

※作者写了树上的绿叶,水中的蛙鸣,空中的燕子,竺可桢还可能观察到什么?(请学生仿说句子)

※学生读句子,试背句群。

(二)学习第四段

1、读课文第四段,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

2、理解几十年如一日、精心、凝聚等词语的意思

3、学生自由朗读这一段的内容

三、.总结全文

1、文中哪些地方看出竺可桢把全部心血都用在气象科学的研究上?

2、你读了课文,有什么感受?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背诵

1、学生自由朗读

2、点名读,你觉得读得最好的一部分来读

3、其他学生评议

4、教师提供一些情节,指导学生复述课文第一、二段

5、指导背诵竺可桢步行上班观察大自然变化的句子。

五、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本中的作业,有困难的可以举手提问。

鸟孩子教案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鸟孩子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鸟孩子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运用各种喜欢的方式认识本课8个生字。

2.能正确、工整地写4个字。

3.朗读、背诵课文,感受语言的优美,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4.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是重点。

2.培养学生想象力及口语表达能力是难点。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今天,我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位熟悉的朋友。(课件展示:一棵枝叶茂盛的高大的树)大树爷爷自述:小朋友们好,我是树公公,别看我年纪大,可我身体很健康,生活得也很快乐,知道这是为什么吗?那是因为,我有许多美丽又活泼的孩子——《鸟孩子》。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生圈读生字。(文中戴小红帽的子娃娃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我们一边叫出它的名字,一边把它们圈出来吧!)

3.把圈出来的生字多读几遍,把它们的名字牢牢记住吧!

4.哪些字娃娃的名字容易念错,给同学们提个醒儿吧!当小老师,教教同学们。

5.用生字卡片抽读、开火车读、抢读等多形式检查识字情况。

三、细读课文,入境悟情,展开想象

1.师生齐读课文。

2.同桌互相读课文,读完一遍后再交换读。

3.抽学生读,其他学生评价。让评价的学生说说最欣赏同学读的哪些地方,学生积极说出同学朗读的长处,再指出不足,教育学生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

4.生看课件:枝叶茂密的大树上,闪动着各种鸟儿的身影,洋溢着鸟儿们的叫声。

5.你觉得鸟孩子们穿的衣服怎么样?用“美丽”说一句话。

6.你觉得鸟孩子们在树公公、树婆婆的怀抱中,生活得怎么样?怎样才能读出他们的快乐呢?抽生读第三句、赛读等。

7.假如你是一个鸟孩子,你想对树公公、树婆婆说些什么呢?

8.讨论交流:鸟孩子们为什么爱树公公、树婆婆?

四、赏读全文,熟读成诵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语言的节奏感,最终达到有感情地背诵。

五、指导写字

1.读本课要求写的字娃娃,给生字找朋友。

2.你最有信心写好哪个字?并说说写时应注意些什么?

3.师指点。生练习写(先描红,再练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8个生字;能正确区分平、翘舌音,并能口头组词。

2.能够按照笔顺规则正确书写要求会写的生字。

3.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本课内容,让学生体会到一棵棵树就是小鸟们的家,小鸟们有了家,所以才这么开心、快乐;让学生知道只有我们人类保护树木、爱护大自然,才能给小鸟们创造一个好的生活环境。

教学重点

1.认识生字,并能按笔顺规则书写要求会写的字,尤其是一些较难把握的字的写法。

2.认识新的偏旁。

3.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能够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特别是“红”字的书写。

2.朗读课文时对情感的把握。

教学准备

本课生字卡片,教学物品(树桩、树叶),课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演示课件,让生观察各种鸟的图片,同时老师口头作描述:一棵棵茂盛的树是小鸟们的家,小鸟们有了家,快乐地嬉戏在林间,多开心、多活泼,就像一个个快乐的孩子似的。揭示课题,导入新课。(认准拼音,齐读课题三遍)

二、探究学习

1.认识生字。

(1)让学生借助拼音并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初读的过程中,画出生字,并初步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

(2)范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断句、声调和语气,特别是生字的读音。

(3)出示生字并口头组词,以各种方式促进对生字的认识。

自主观察指出易读错的读音→小老师教读(2名)→分小组读→打乱次序读(全班)→记住生字的方法→去掉声调(做贴树叶的游戏)→一字开花(方式灵活,体现自主性)。

2.诵读课文,并理解课文。

自由读(读准字音)→单独朗读(发现问题并加以纠正)→齐读(注意感情的投入、语句的停顿、轻声的读法)→比赛读→提出不懂的问题,质疑→全班共同探讨。

3.生字书写。

(1)自主观察生字的笔画顺序,并把笔画数写在生字旁边。

(2)教师范写,指出新的偏旁(生说出笔画顺序,师范写的同时强调在写字时应注意的问题)。

(3)抽读笔画顺序。

(4)学生书写(强调写字的正确姿势)。

三、本课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不但学会了8个生字和新的偏旁,还了解了课文内容,懂得了要爱护树林、爱护大自然,为小鸟、为人类创造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

四、拓展活动(课后思考)

同学们,为了让可爱的小鸟更加活泼、快乐,为了更好地保护树林、爱护大自然,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做呢?

雪孩子教学设计_雪孩子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认识十个生字,会写三个字。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懂得雪受热要融化的道理。

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当别人困难的时候,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并感受雪课文中孩子舍己救人的精神。

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字与写字。

难点:了解雪与云之间的变化过程。

教法与学法:

师:导入教学法。

生:图文结合朗读法。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识记生字,读顺课文,走进故事情境,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初步感受雪孩子的精神美。

〖教学环节〗

一、导入情境

一个寒冷的冬天,下了一场大雪,房子上、树上、地上一片白。(播放课件)兔子一家没吃的了,兔妈妈要出去找吃的,她堆了一个漂亮的雪孩子,让他和小白兔一起玩。雪孩子和小白兔是怎么玩的呢?后来,还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小朋友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一读19课《雪孩子》,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把它圈出来,不理解的地方,打个问号。

二、读课文,识生字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

2、合作学习,识记生字,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已理解的地方用橡皮擦去记号。

3、学生看课件朗读课文,课件中生字用另一种颜色标出,注意读好生字,读通课文。

4、识记生字:

⑴这些生字中,哪些你已经认识并记住了?是用什么好办法记住的?请推荐给同学们;(如用加偏旁法,比一比的方法识记)

①出示句子:

她堆了一个漂亮的雪孩子,让他和小白兔—起玩。

这一句中有4个生字,让学生用比赛的方法练读句子。

提醒学生注意:一起的“起”字右边是个“己”,自己的己。

②“往”字是“彳”旁,只比“住”多了一撇。

③“觉”是多音字,读“jio”,本课不读“ju”。

④“烧”字形很难记,用火烧,所以是“火”字旁,右边上面部分不要加点。

⑤“化”字义需点拨,组词:融化、化成。

延伸:什么化成了什么?(冰化成了水;水化成了水蒸气;雪化成了水。)

三、写字(瓜、衣、来)

1、自己认字并观察他的田字格中间的位置。

2、师指导,学生描红。

(瓜:上撇平短,左撇竖长,与捺对称。

衣:点居中,不与横相连。第三笔自横中间起笔向左下撇出。“竖提”从“撇”的中上部起笔,最后“捺”起笔低于长撇并与撇相接。)

3、师范写,学生负责书写。

三、再读课文,感受情境

1、教师指导读好易读错的句子,如:火把旁边的柴堆烧着了。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顺课文,读给你的同桌听。

3、朗读能手上台朗读,请学生当评委打分,评选最佳选手。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收获真不少,认识了很多生字宝宝,而且读顺了课文,喜欢上了雪孩子。

五、作业

把要会写的生字带拼音抄写两行,并口头组词。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看图理解课文意思,懂得雪遇热要融化的道理(了解雪与云之间的变化过程)。

2、感受雪孩子的舍己救人的精神。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环节〗

一、复习生字,导入新课

1、全班齐读生字(课件出示)

2、帮你最喜欢的生字找个朋友,并试着说一句完整的话。

3、上节课,初读课文后,小朋友都爱上了雪孩子。看,他又向我们走来了。(教师播放课件:兔妈妈堆了一个漂亮的雪孩子。)

二、说图意,读课文,感悟情感美

1、教师播放课件,显示书上的8幅图,说图意:

⑴教师播放的8幅图,不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排列,请小朋友重新整理排列,使它们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

⑵每生轻声说说8幅图的意思,你的故事讲得美吗?

2、教师点击画面,出现相应文字,学生读对应的内容,理解课文:

⑴第一幅画除了课文的描写外,你还能用其他的语言来描绘吗?(如:下了一天的大雪,天地间一片白茫茫。)

⑵第二幅画面重点理解“一起”,要两个人以上同时参与,才能用“一起”。

⑶第三幅画面重点理解“又唱又跳”:

①师强调:小白兔和雪孩子又唱又跳,唱、跳是同时进行的

②“又唱又跳”这一类词语你还能说出几个吗?

又唱又跳、又细又长、又说又笑、又大又圆又……又……又……又……

⑷第四幅画面让学生说说小白兔做了哪几件事情,这些事跟后面着火有关吗?

⑸第五幅画面指导把句子读通读顺:

“火把旁边的柴堆烧着了”一句不能读错。

⑹第六幅画面想象:

雪孩子看见小白兔家着火了,心里怎么想?雪孩子是怎样跑的?

⑺第七幅画面:

①想象:雪孩子是怎么救小白兔的?他会怎么说?怎么做?

②雪孩子化了,先让学生自由说雪孩子变成什么了?再用“什么遇热化成什么”句式说话。

③讨论:

雪孩子还会回来吗?

⑻第八幅画面:

①指导感情朗读,“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要读得轻而舒缓。

②打擂台朗读,评选擂主。

三、总结课文

1、你喜欢雪孩子吗?为什么?

2、齐读全文。

四、作业

把《雪孩子》的故事讲给家人或其他小朋友听。

会认读这篇课文中的生字,会带拼音写瓜、衣、来。

《气象学家竺可桢》教学设计之一


《气象学家竺可桢》教学设计之一

一、教学目标:

1、感受竺可桢把全部心血都用在科学研究上的精神。

2、学会本课6个生字,能理解支撑等9个词语的意思;初步学会用只有才等写句子。

3、能根据提供的情节复述课文第一、二段。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简介竺可桢生平

二、初读课文

1、学生通读课文,遇到带拼音的生字,多拼读几遍

2、指名朗读全文

3、竺可桢是一位怎样的科学家?(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说,不要求说得很完整)

三、学习词语、生字

1、比较形近字:篇骗偏扁。注意融的左下部分

2、理解与世长辞、山桃始花等词语的意思。

四、指导分段

1、课文介绍了竺可桢哪些事例?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

2、自由讨论分段,说说分段的理由。

五、学习课文第一、二段

1、朗读第一段,思考:竺可桢在去世的前一天还在干什么?划出写竺可桢动作、神态的词语。

2、讨论交流,指导感情朗读。

3、自由朗读第二段,思考:竺可桢是怎样观察大自然的变化,记录大自然的笔记的?

4、交流讨论,理解重点词语:平时,重病

5、指导朗读竺可桢就像一位在大自然每一个变化。

6、指导理解第四自然段。

北海冰融、山桃始花是什么意思?六月、七月其他的日子里,竺可桢可能会记些什么内容呢?

六、布置作业

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请学生读课文

2、说说课文怎样分段

3、每一段各讲了什么?

二、学习第三、四段

(一)学习第三段

1、默读课文,概括这一段内容。

2、指导朗读第六自然段。

研究句群:他从街道旁看到第一只南来的燕子

※自由读读句子,发现这一组句子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要写第一片、第一声、第一只呢?

※作者写了树上的绿叶,水中的蛙鸣,空中的燕子,竺可桢还可能观察到什么?(请学生仿说句子)

※学生读句子,试背句群。

(二)学习第四段

1、读课文第四段,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

2、理解几十年如一日、精心、凝聚等词语的意思

3、学生自由朗读这一段的内容

三、总结全文

1、文中哪些地方看出竺可桢把全部心血都用在气象科学的研究上?

2、你读了课文,有什么感受?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背诵

1、学生自由朗读

2、点名读,你觉得读得最好的一部分来读

3、其他学生评议

4、教师提供一些情节,指导学生复述课文第一、二段

5、指导背诵竺可桢步行上班观察大自然变化的句子。

五、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本中的作业,有困难的可以举手提问。

雪孩子 教案教学设计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雪孩子 教案教学设计”,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雪孩子》教学设计

一、预设目标
情感与态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能感受到雪孩子给小白兔带来欢乐,为小白兔解除灾祸,最后自己变成了云朵的品质。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10个生字,会写"瓜、衣、来"3个字,认识1个偏旁"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不同方式的学习,了解雪与云之间的变化过程。
二、教学重点:认识10个生字,知道雪会变成云。
三、课前准备:雪与云相互变化的录像带或课件。
四、教学时间:2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初步感知课文
1、出示前4幅图片,要求:仔细看图,想想,说说每幅图上画了什么?
2、指名说说
3、小白兔睡着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学生自由想象
4、带着问题,边看图边听老师讲故事
5、你能给这个故事加个题目吗?再看看编书的叔叔阿姨给这个故事取了个什么名字。
6、板书"雪孩子",学习"孩"字,
(二)自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看着图再读读图旁的句子,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
(三)检查自读情况,读后正音
(1)注意读准生字词尤其是:让、往、烧、知
(2)会读:"累、息、柴、救、却"以及多音字"着(zhao)"
(四)读读议议
1、雪孩子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到哪里去了呢?
(1)指名读读文中的句子
(2)指导朗读第八段(读出赞美、喜爱之情)
(3)说说小白兔望着白云会说些什么。
2、雪孩子是怎样飞到天上的?(利用课件让学生了解雪化成水,水蒸发后形成云这一常识。适当扩展:衣服晒后干了,地面上水不见了都是水分蒸发的结果。)
3、读读课文想一想:雪孩子还会回来吗?什么时候才能回来?(继续看课件:云变成雨和云变成雪的过程。)
(五)朗读指导:
1、你喜欢雪孩子吗?你想对雪孩子说什么?
2、把你的这种感情用朗读表现出来
(六)续编故事:想象小白兔与雪孩子再见了面会做什么,说什么。
(七)字词练习
1、认记生字:把所有的生字词写到卡片上分发给学生。教师读一个词语,学生从卡片中找到该词语读一读。
2、完成课后"读读说说":(1)填写课后的词语(2)你能说几个这样形式的词语吗?
(八)指导写字

雪孩子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瓜、衣、来"3个字,认识1个偏旁"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雪与云之间的变化过程

教学重点

认识10个生字,知道雪会变成云

教具准备

雪与云相互变化的课件

学前准备

布置学生课前读通课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总110电98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瓜、衣、来"3个字,认识1个偏旁"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认识10个生字,知道雪会变成云。

三、教学难点:知道雪会变成云

四、教学过程:

(一)、揭题激趣

1、板书"孩子"教认"孩"字,再补上雪字

2、激趣:雪孩子是什么样的?课文说了什么事?今天我们学习19、雪孩子

(二)、看图自读课文

1、仔细看图,想想每幅图上画了什么?

2、读读图旁的句子,画出不认识的字,请教同位

3、标画课文的自然段

(三)、检查自读情况,读后正音

1、指名接读课文,互相评价。

2、正音后同位互相接读课文

(四)、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议论:雪孩子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变成了什么?先小组讨论,然后指名回答。

(雪孩子救了小白兔后自己化了变成水)

雪孩子是怎样飞到天上的?还会回来吗?(让学生看课件,水蒸发到空中形成云的过程,云变成雨和云变成雪的过程)

2、指导朗读

本课因不注拼音,朗读中注意读准字音,还要正确处理轻声的读法。

如:房子上、树上、地上的"上"

休息的“息”

读出雪地、云朵的美丽,小白兔的快乐与伤心,他/飞到了空中,成了一朵/白云,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后半句"很美很美""白云"读得慢些,表达出赞美喜爱之情。

(五)、想想说说

1、看图8,说说小白兔望着白云会说些什么?

2、你想对雪孩子说些什么?

(六)、续编故事

《雪孩子又回来了》,想像小白兔与雪孩子见了面会做什么,说什么?

五、作业布置:想像小白兔与雪孩子见了面会做什么,说什么?

六、板书设计:

七、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总111电99

一、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雪与云之间的变化过程。

二、教学重点:认识10个生字,知道雪会变成云。

三、教学难点:知道雪会变成云

四、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回答课后练习题:雪孩子还会回来吗?

(二)、分小组自学生字

1、认字

注意读准"让、往、烧、知"4个字的字音

"起、玩、往、觉、知、化"都可以利用熟字变化来记忆

可以进行同音字比较"化-画,到-到,只-知,还-孩"

2、写字

写好"瓜、衣、来"的关键是撇与捺对称

瓜:上撇平短,左撇竖长,"竖提"起笔对准撇中部,点较小,捺起笔低于"竖提"

衣:点居中,不与"横"相连,第三笔处"横"中间看起笔,最后"捺"低于右撇并相接向右伸展

(三)、复习巩固

1、完成课后练习,读读说说

⑴理解题意,"又"字连用表示两种情况同时存在,左边一栏说的是动作,右边一栏说的是特点

⑵学习练习可说老师纠正

2、布置作业

把课文中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四)、讲评小结

五、作业布置:把"瓜、衣、来"三个字每个带拼音写两行。

六、板书设计:在田字格中书写"瓜、衣、来"

七、课后反思:

《《孩子考科学家》教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家教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36966.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