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体验化学探究》教案鲁教版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大家在仔细规划教案课件。认真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才能规范的完成工作!你们了解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体验化学探究》教案鲁教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体验化学探究》教案鲁教版

第二节体验化学探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明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表述问题)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2、通过对发现问题、表述问题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究化学奥秘的欲望。
教学内容分析(见教师教学用书中的单元分析)
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是在已经明确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知道了物质发生的变化和构成物质成分的基础上来认识怎样学习化学的。因此怎样学好化学是学生热切关注的,此时的求知欲望也是非常强烈的。但对于怎样发现与化学有关的问题,又怎样明确地提出问题,准确地表述问题并不明确。
教学媒体选择
多媒体教室、化学影片素材、烧杯、生石灰、水、蜡烛、鹌鹑蛋
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设计意图
[录像资料]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过程、空气成分的发现过程观看录像,谈谈有何感想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总结并引出课题——从问题开始
[问题]你认为我们再学习化学过程中应如何去做?交流讨论发表见解使学生明确要学好化学,必须善于动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演示实验]
(1)将两只高低不同、粗细不同的两组蜡烛分别点燃,然后用同样大小的烧杯罩住,观察现象
(2)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生石灰和鹌鹑蛋,然后倒入水,观察现象
[问题]对以上两个实验,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观察实验现象,提出问题,交流讨论鼓励、启发、引导学生大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使学生体验如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问题]结合化学知识,在生活中你还对哪些问题存在疑惑?交流讨论,发表见解进一步鼓励学生多问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问题]你认为怎样才能发现和提出问题?交流讨论,发表见解使学生了解发现、提出问题的关键所在,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指导学生阅读“多识一点”中的“化学之谜”阅读,讨论交流自己的感想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以学生交流、讨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主,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应给与积极的鼓励、评价,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课题:第二节体验化学探究(第二课时)
二、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知道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证据(包括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等),获得结论,交流评价;
2、通过实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教学内容分析(见教师教学用书中的单元分析)
教学对象分析

精选阅读

《化学真奇妙》教案鲁教版


《化学真奇妙》教案鲁教版

授课日期:20xx年9月5日课型新授课
课题:1.1化学真奇妙(第二课时)
主备人:(xx中学)
学习目标:
1.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重点)
2.了解所有的宏观物质都是由各种各样的原子按照不同的方式结合而成的。
3.初步知道原子有类别之分,物质有不同元素组成。(难点)
4.简单了解水、氢气、氧气、铁等物质的化学符号及内涵(最小构成、原子的排列等)。
实验准备:分子球棍模型
板书设计:
二、神奇的化学变化
1.物质的变化
2.学习化学的意义
三、物质构成的奥秘
1.物质的构成:分子、原子等
2.物质的组成:元素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活动意图
复习提问:我们上一节课研究了物质的变化规律,请同学们判断下列变化哪些属于化学变化、哪些属于物理变化?
①庖丁解牛②菜刀生锈③恶狗分食
④擀面条⑤雾霾
学生:回答补充
归纳板书

二、神奇的化学变化
1.物质的变化
2.学习化学的意义落实上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导入新课:我们生活在我五彩缤纷的世界里,大千世界中的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它们的构成一样吗?
两千多年以前,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人开始思考万物的构成,后人更是前仆后继,到现在,我们也只是领略皮毛而已。思考这一带有哲学意境的问题,可以使同学们的思想得以提升。

体验科学探究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大家应该在准备教案课件了。用心制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这对我们接下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有没有出色的范文是关于教案课件的?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体验科学探究”,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课题:引言二、体验科学探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一般步骤。
【过程与方法】组织学生通过探究装满水的杯子里能放多少回形针,去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科学探究活动的亲身参与,养成热爱科学、积极探究的欲望,乐于参与科学探究活动,能实事求是地记录实验数据,并根据实验数据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有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愿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科学探究的过程。
【难点】体验科学探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语一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在平时见到过哪些物理现象?
学生:……
导语二师:请同学们相互交流一下,你们对这些物理现象是怎么思考的?又是怎样怎样的?为了揭开其中的奥秘,让我们一起来进行科学探究。学习物理就是要学会科学探究,那么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是什么呢?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具体事例来说明。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读一读]物理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故事。
[想一想]要探索自然界存在的无穷奥秘,必须掌握科学的方法。科学家是通过科学探索去认识它们的,科学家是如何研究的呢?
[点拨]同学们,意大利生理学家伽伐尼和物理学家伏打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而且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做出猜想和假设,为了检验猜想和假设,伏打又做了许多实验,最后得出并非生物电,而是两种不同金属与导电的液体接触产生了电,并且伏打又根据这一发现制成了伏打电堆。
[小结归纳]物理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是:发现并提出问题;做出猜想和假设,制订计划和设计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等途径来收集证据;评价证据是否支持猜想和假设;得出结论或提出新问题。当然上述步骤中贯穿着交流和合作的过程。
[点拨]科学探究不仅对科学家研究科学问题是需要的,对我们学习物理学和解决日常生活问题也同样是需要的。
[体验]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1.怎样使鸡蛋上浮和下沉?
如图所示,将一个鸡蛋放入盛有清水的杯中,鸡蛋沉入水底.
[想一想]如何使鸡蛋上浮呢?
[试一试]向杯子水中加盐并不断搅拌,会发生什么现象?

[想一想]如何使鸡蛋下沉呢?
[试一试]向上次实验的杯中加水并不断搅拌,会发生什么现象?
[想一想]能不能使鸡蛋悬浮在水中呢?
[试一试]向上次实验的杯子水中加适量的盐并不断搅拌,直到鸡蛋悬浮为止.
2.装满水的杯子里还能放多少回形针?
器材:玻璃杯(塑料杯、纸杯)、回形针、水、食盐
步骤:取一只杯子,在杯中倒满水
[猜想]若将一只回形针轻轻放入水中,请猜想一下,
水是否会溢出?
学生:不会(或会)
[试一试]将一只回形针轻轻放入水中,观察水溢出了吗?
学生:没有。
[猜想]猜想一下,在水不溢出的情况下,最多能放入多少回形针?
[试一试]学生两人为一组,继续放入回形针,直到水刚冒出为止,记下在水不溢出的情况下最多能放入多少回形针?
[算一算]实际放入的数量与你的猜想数字相差多少?
[交流合作]与其他小组交流一下,谁放得最多?猜一猜,放入回形针的数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液体种类和杯子大小。
[小结归纳]对上面的实验我们一定会感到很有趣,也一定会感到很吃惊——猜想和结果会有那么大的差别!这就是我们进行实验探究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例1]乒乓球的反弹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
1.与接触面的硬度有关
2.与乒乓球被举的高度有关
3.与乒乓球的材料有关
4.……
[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
1.用同一乒乓球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分别接触水泥地面和木板表面,观察乒乓球弹起的高度;
2.用同一乒乓球先后从不同高度自由下落,接触水泥地面,观察乒乓球弹起的高度;
3.用不同乒乓球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接触水泥地面,观察乒乓球弹起的高度;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分别进行实验,测量出乒乓球弹起的高度。
[分析与论证]
由测量结果交流分析得出影响乒乓球反弹高度的因素。
[提出新问题]
如何使乒乓球反弹的高度超过抛出的高度?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总结]科学探究的过程:(板书)
1.提出问题:
进行科学探究的第一步;
2.猜想与假设:
以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为基础作出的一种试探性解释;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应针对探究目的进行周密的设计;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数据的记录在案要尊重事实,不可拼凑;
5.分析与论证:
实验数据只是一堆原始材料,必须通过分析论证才能形成结论;
6.评估:
对探究的过程、结果,都要进行充分的考虑;
7.交流与合作:
有准确表达自己观点意识,同时要思考别人的意见,形成有合力的团队。

海洋化学资源教案(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
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海洋是人类的天然聚宝盆,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2)了解海水及海底所蕴含的主要物质。
(3)了解海水提镁的流程,能根据信息写出其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海水淡化的实验探究,知道蒸馏法是淡化海水最常用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海洋资源的开发对人类社会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
(2)认识合理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利用海水提镁的流程以及海水淡化的方法。
【难点】
蒸馏法淡化海水;用蒸馏法分离物质。
教学过程
知识点一海洋资源
阅读教材第30~32页的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海水是由96.5%的水和3.5%的溶解盐组成的,其中含量最多的盐是氯化钠。
2.海水制镁的流程:海水或卤水――→石灰乳氢氧化镁――→盐酸氯化镁――→通电镁。
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MgCl2+Ca(OH)2===Mg(OH)2↓+CaCl2
(2)Mg(OH)2+2HCl===MgCl2+2H2O
(3)MgCl2=====通电Mg+Cl2↑
3.海底矿物
常规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等。
新型矿产资源: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
金属矿物:多金属结核——锰结核。
4.海洋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物资源、动力资源、生物资源。海洋中的矿物资源是不可再生的。保护海洋资源的措施有:海洋环境立法、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加强海洋环境监测、提高消除污染的技术水平等。
【合作探究】
1.海水中本来就有氯化镁,为什么不直接将海水进行电解制取金属镁呢?
答:(1)海水中氯化镁的含量太低,直接提取成本太高;(2)直接电解海水得到的是氢气、氯气和氢氧化钠,不能制取金属镁,所以一般是将镁沉淀成氢氧化镁,再转化为氯化镁,然后电解。
2.为什么“可燃冰”被誉为“21世纪能源”?目前为什么还没对“可燃冰”进行大规模开采?
答: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由天然气和水在低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冰状固体,燃烧产生的热量比同等条件下的煤或石油产生的热量多得多,而且在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或废气。但是,可燃冰埋藏于海底的沉积物和陆地冻土的岩石中,如果在开采中甲烷气体大量泄漏于大气中,将比二氧化碳造成的温室效应更加严重,所以开采可燃冰的关键是解决技术上的问题。
【跟进训练】
1.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下列各物质中不属于人类从海水中获取的资源的是(D)
A.镁B.氯化钠
C.石油D.二氧化碳
2.“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CH4xH2O),它是在海底的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1体积“可燃冰”可储藏100~200体积的甲烷。下列关于“可燃冰”的叙述中,错误的是(B)
A.“可燃冰”不是冰
B.“可燃冰”的实质是水变成的固态油
C.“可燃冰”的可燃成分是甲烷
D.“可燃冰”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重要能源
3.海水中镁的总储量约为2.1×1015t,可用于生产金属镁,目前世界生产的镁60%来自海水。利用海水提取镁的工业流程如图所示。
(1)沉淀槽中的化合反应的方程式是CaO+H2O===Ca(OH)2。
(2)电解槽中发生的反应为:MgCl2=====电解Mg+Cl2↑。若制得24kg金属镁,至少需要MgCl2的质量为95kg。
(3)请写出反应器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Cl+Mg(OH)2===MgCl2+2H2O。
(4)在上述流程中,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的是Ca、O、H。
知识点二蒸馏法淡化海水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33~34页的有关内容,并分组完成实验探究8-1,然后完成下列填空:
1.实验探究8-1步骤(2)中的现象:加热后大试管中的海水沸腾,小试管中有少量无色液体生成。步骤(3)中向小试管里的冷凝水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现象是无明显变化;向冷却后的大试管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
结论:蒸馏法淡化海水是通过加热蒸发而将液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2.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能做到规模化和产业化淡化海水的方法主要是膜法和热法。膜法又称为反渗透法。热法中较为常用的有低温多效蒸馏法和多级闪急蒸馏法。
【合作探究】
1.从哪些方面对教材上蒸馏法淡化海水的装置进行改进,可以提高水蒸气的冷凝效果?
答:改进措施有:(1)可以使玻璃导管加长;(2)在小试管外加一个烧杯并在烧杯内加冷水或冰块;(3)使用冷凝器。
2.蒸馏法在石油化工生产上还有什么应用?蒸馏和蒸发有什么不同?
答:在石油化工生产上可以利用蒸馏法将一些沸点不同的混合物及共沸混合物分离开来。
3.蒸馏和蒸发的区别有哪些?
蒸馏:加热液体使之变成蒸气,再使蒸气冷凝成液体。
蒸发:液体蒸腾挥发为气体的现象。
【教师点拨】
1.蒸馏法淡化海水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2.采用膜法淡化海水时,由于水分子会通过淡化膜进入左侧,因此加压后右侧海水中溶剂的质量减少,溶质的质量不变,溶液的质量减少,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跟进训练】
1.实验室用蒸馏法淡化海水时不需要以下哪种仪器(A)
A.漏斗B.试管
C.铁架台D.酒精灯
2.膜法淡化海水的原理如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进行分析,正确的是__③__(填序号)。
①溶质质量增加②溶液质量不变③溶剂质量减少④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通过对上述膜法淡化海水的原理的分析,你认为它与过滤有哪些相似之处:膜法淡化海水和过滤在原理上是相似的,都是利用了筛选的思想,只是膜的孔径大小不同而已。
3.下图为“蒸馏法淡化海水”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前应该先检查装置气密性。
(2)向大试管中加入5~10mL海水,塞好橡皮塞加热。向小试管里的冷凝水中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到的现象为无白色沉淀产生。
(3)下列哪种方法冷凝效果最好_C_(填字母序号)。
A.玻璃管加长
B.在小试管外加一个烧杯并在烧杯内加冰块
C.使用冷凝器
(4)实验结束时应该先撤导管(填“撤导管”或“熄灭酒精灯”),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水倒吸。
(5)某同学向海水里加入硝酸银溶液做对比实验,发现有白色沉淀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gNO3+NaCl===AgCl↓+NaNO3。
练习设计
完成本课相应练习部分,并预习下一课的内容。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1230.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