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教案:《ATP的来源——细胞呼吸》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思想
本节课的设计紧贴课程标准强调的宗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结合探究实验,使得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从感性过渡到理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学习,通过自主学习完成对知识的初步认识和理解,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教师的重点指引和难点突破,帮助学生完成从对知识的初步认识和理解升华到对知识的综合理解和应用,从而真正转化为能力和素养。
由于本节课的知识侧重在理解水平,所以在课堂练习的选择上也应侧重于知识的应用,另外结合“问题—探究—发展”教学模式,在选题上应同时侧重知识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
(二)学情分析
虽然这一届高二的学生在初中使用的是人教版的旧教材,初三和高一又没有接触到生物学,在本节课的生物学知识支撑上比较薄弱,不过对于生物学也有一定的了解,加上我所教的这个班的学生对学习生物学有着浓厚的兴趣,所以能够组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开展自主探究。
广州市番禺区禺山高级中学在前年就开始推行“问题—探究—发展”的教学模式,高二的学生对于这种模式十分熟悉,具备施行“问题—探究—发展”教学模式的基础。该模式在本节课的教学上具备很强的可操作性。
本节课主要从一个探究实验入手,通过分析探究实验,了解细胞呼吸的类型和产物,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然后上升到一个理性认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本课时强调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由于我校学生大多是农村孩子,对于农业生产的田间管理有着一定的感性认识,所以本节课的知识点能紧密结合学生的自身体验和熟知的社会生活(诸如人体高强度运动后的肌肉酸痛、甜酒的酿制等),从而能够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情景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究问题的主动性。
(三)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知识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本节课的重点有4个:
1.关于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实验。
2.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
3.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联系和区别。
4.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其中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要学生感性了解不同呼吸类型的条件和产物,并熟知对比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和设置条件。
知识结构: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通过自主学习理解细胞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
②通过比较和讨论理解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和联系。
③通过综合分析,学会应用细胞呼吸的原理。
2.能力目标。
①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②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判断和利用能力。
③通过评价,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和评价能力。
④通过课堂练习,培养学生对于知识的应用能力、发散能力和迁移能力。
3.情感目标。
①通过对知识的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生物学的主动性。
②通过对知识的学习,增强学生对于自身的了解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五)教学方法
目标教学;自主性学习;合作探究;评价学习。
(六)课前准备
两组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其中一组为演示组,另一组为实验课上的学生的装置)。
(七)教学流程
二、教学反思
遵照上述教学设计,我实施了这节课的教学活动,并取得了成功。主要表现为: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都很深入,学生之间的互动评价学习得到充分的发展,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但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和一些应该注意的地方,如果能够做好这些,课堂教学的效果会有进一步的提高。
(一)指导思想明确
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完成从对知识的初步理解深化到综合理解和应用上,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真正地发挥主导作用,这样就保证了课堂是学生的,学习是高效的,发展是实际的。
(二)课前准备充分,对教材、学生、教法和学法的分析客观实际
这一点是保证课堂教学得以顺利、高效实施的前提,正是正确分析了学生的学习状况、知识储备、能力储备,才能适当地进行分析探究和自主性学习。
(三)合理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
本节课使用的教学模式是“目标教学”“问题—探究—发展”教学以及“自主性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对多种模式的取长补短,优势在于课堂活动的连续性和递进性。
一开始的展示课堂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从大体上了解本节课的范围和内容。
引导性问题不要求探讨些什么,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激发学生的兴趣。
这节课具备分析探究实验的任务,作用就是为了让学生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
展示自主性学习的任务和要求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主要是限定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范围、要求和任务,避免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出现盲目性,是保证自主性学习取得实效的措施。
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是课堂结构的主要部分,它主要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获取信息和理解归纳的能力。
基础知识的回顾是教师为了检查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效果而设立的,在本节课中我借助了其他课程资源上的知识网络组织基础自测题。
在学生对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之后,通过教师的引导、提高和发展,帮助学生完成从对知识的了解深化到对知识的综合理解和应用,转化成能力;最后设置的课堂练习就是为了反馈前一环节(教师引导、提高和发展)的效果而布置的。
所以从整体上说,这种教学模式具备整体上的完整性和课堂教学活动的连续性、递进性。
(四)恰当合理选取、精析经典例题,课堂、课外作业互补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只选用了一个例题(见附录)进行评析,这个例题是关于酿制甜米酒的,农村的孩子大多数熟知这个过程,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极大地引起他们探讨的兴趣,而且能够使得他们的知识学以致用,真正地为科学素养的培养服务。当然也并不是说这个题目就涵盖了本节课的所有知识点,所以在布置课堂作业的时候,我注意了知识点的互补性。
虽然说课堂教学的实施比较成功,但是也存在一些地方需要进行改进,主要体现在:
1.探究实验的分析最好能在这个课时之前就完成,如果留在这个课时内完成,会使课堂时间紧迫。所以到我布置作业的时候,已经下课了。
2.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最好能分段实施,避免枯燥乏味,否则容易降低学生学习的热情。
附录:(例题)
阅读下面关于甜米酒的酿制过程,回答问题:
步骤(1):将糯米煮熟;
步骤(2):用开水浇烫小口容器罐的内部后,留作酿制容器;
步骤(3):将煮熟的糯米和适量的酒粬(酵母菌)混匀后,放入酿制容器;
步骤(4):密封容器。
问题:
(1)为什么要将糯米煮熟?
(2)为什么要用开水浇烫容器?
(3)为什么要在糯米的中间留出一个空间?
(4)为什么要密封容器?
(5)在酿酒的过程中总是“先来水”,“后来酒”,为什么?
作为优秀的教学工作者,在教学时能够胸有成竹,教师要准备好教案为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帮助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你知道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三生物《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高三生物《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细胞呼吸的概念、类型、场所、生理意义以及在生产、生活实践上的运用;
2)、理解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概念、总反应式过程。
3)、理解有氧呼吸中的产物二氧化碳和水中的各种元素来自那个反应物。
4)、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适当扩展认知面,培养学生联系生活、生产实践的能力。
6)、通过联系生产、生活等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生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关心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1)、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场所、条件和产物;
2)、细胞呼吸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提问思考、归纳总结反应式来突出,并用课堂练习巩固、反馈。
2、难点:
1)、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场所和产物。可通过引导、思考,写相关反应式来突破,使学生清楚的知道生物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的来源,并可通过列表比较,启发学生思考联系点和区别点。
2)、有氧呼吸的产物二氧化碳和水中的各种元素来自那个反应物是本节书的另一个难点。
三、教学资源
1、文字资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
2、多媒体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查找细胞呼吸有关的各种信息如图片等,并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程序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回顾上一节的探究实验,导入新课
1、通过上一节课的探究实验,我们知道了细胞的呼吸在有氧和无氧的情况下都能进行,但是产物不一样,有氧的情况下产生那些产物呢?无氧的情况下又产生那些产物呢?
2、提问:细胞的呼吸作用与我们平常所说的呼吸运动一样吗?
3、引入课题
讨论方法、原理
回答提问
由学生熟悉的话题切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起他们的兴趣,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一、细胞呼吸的概念
解释说明细胞呼吸的概念
熟悉概念
使学生对细胞呼吸有总体的认识
二、细胞呼吸的类型
(一)有氧呼吸
1、场所
根据细胞内分解有机物的过程是否有氧参加,细胞呼吸可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
提问:有氧呼吸的场所在哪儿?过程怎样的?
讨论场所,猜测过程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主动地参与获取新知识。
2、过程
1、多媒体课件演示有氧呼吸的过程
观察三个阶段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多媒体演示三个阶段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并标明场所
讲述三个阶段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
进一步加深对有氧呼吸的理解
3、反应式
1、让学生归纳出有氧呼吸的反应式,提示学生:找出反应物、产物、反应条件、能量变化。(列表)
2、提问:产物二氧化碳中的碳和氧来自哪些反应物?产物中的水中的氢和氧来自哪些反应物?
归纳、总结反应式
讨论问题,并获取知识
进一步加深对有氧呼吸的理解
4、概念
请学生讨论后自己总结出有氧呼吸的概念图。(提示学生注意条件、场所、物质变化能量、ATP的生成)。
画出概念图,并小组展示
培养学生的知识的迁移能力,突出了概念图建构的过程
(二)无氧呼吸
创设情境,生物在无氧或缺氧的条件下能不能进行呼吸作用呢?
指导学生带着疑问阅读教材
探讨
阅读课文
再次,激发学生的探究激情,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1、场所
2、过程
多媒体课件演示无氧呼吸的场所过程
观察归纳总结
加深理解
3、反应式
式书写反应式
总结,并分析不同生物无氧呼吸的产物
4、概念
1、引导学生参考有氧呼吸的概念进行归纳。
2、创设情境:无氧呼吸对生物是有利的还是有害的?
3、提出农家自酿酒的技术让学生探究讨论其中的原理。
归纳叙述无氧呼吸的概念。
学生讨论
讨论
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强知识与生活、生疾的联系。
(三)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出示相应表格
讨论,完成表格
培养学运用对比,归纳的学习方法解决问题
三、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多媒体列举课本上所举的六个细胞呼吸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例子。
让学生生结合细胞呼吸的原理,分析这六个例子。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小结
1、小结本节内容并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
学生做练习(投影)
通过对学生练习结果的评价,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确定下一步的补偿性学习的安排。
五、为下一节课做铺垫
提问:有人说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是两个相反的过程,你认为呢?
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回去预习光合作用的原理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课后自主探索新知识的能力
五、附板书:细胞呼吸
一、细胞呼吸的概念
二、细胞呼吸的类型:
1、有氧呼吸
2、无氧呼吸
3、比较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多媒体电脑显示)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区
别
场所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细胞质基质
条件
需氧气和酶
不需氧气、需酶
物质变化
葡萄糖彻底氧化成水和CO2
葡萄糖不彻底氧化
能量变化
释放大量能量
形成大量ATP
释放少量能量
形成少量ATP
反应式
略
略
三、细胞呼吸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的任务之一。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听懂所讲的内容,让高中教师能够快速的解决各种教学问题。优秀有创意的高中教案要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1知识点: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新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1知识点: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细胞呼吸的知识点归纳
1.有氧呼吸过程
2.无氧呼吸过程
(1)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完全相同。
(2)第二阶段是第一阶段产生的[H]将丙酮酸还原为C2H5OH和CO2或乳酸的过程。不同生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是由于催化反应的酶不同。
应用指南
1.不同生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其原因在于催化反应的酶不同。动物和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微生物的无氧呼吸称为发酵,但动植物的无氧呼吸不能称为发酵。2.原核生物无线粒体,但有些原核生物仍可进行有氧呼吸。
3.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均有ATP产生;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产生ATP。其余的能量储存在分解不彻底的氧化产物——酒精或乳酸中。
4.有氧呼吸过程中H2O既是反应物(第二阶段利用),又是生成物(第三阶段生成),且生成的H2O中的氧全部来源于O2。
5.有H2O生成一定是有氧呼吸,有CO2生成一定不是乳酸发酵。
6.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对动物可用于维持体温。
7.水稻等植物长期水淹后烂根的原因:无氧呼吸的产物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玉米种子烂胚的原因: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对细胞有毒害作用。
考点2根据CO
释放量和O消耗量判断细胞呼吸状况(底物为葡萄糖)
1.CO2释放量、O2吸收量、酒精量都是指物质的量,单位是摩尔。
2.以上的根据是葡萄糖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方程式,不包括其他有机物质。考点3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及其应用1.内因:遗传因素(决定酶的种类和数量)
(1)不同种类的植物呼吸速率不同,如旱生植物小于水生植物,阴生植物小于阳生植物。
(2)同一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呼吸速率不同,如幼苗、开花期呼吸速率升高,成熟期呼吸速率下降。(3)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呼吸速率不同,如生殖器官大于营养器官。2.外因——环境因素(1)温度
①温度影响呼吸作用,主要是通过影响呼吸酶的活性来实现的。呼吸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
②生产上常用这一原理在低温下贮藏水果、蔬菜。大大棚蔬菜的栽培过程中夜间适当降低温度,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提高产量。(2)O2的浓度
①在O2浓度为零时只进行无氧呼吸;浓度为10%以下,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浓度为10%以上,只进行有氧呼吸。(如图)
②生产中常利用降低氧的浓度抑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消耗这一原理来延长蔬菜、水果保鲜时间。
(3)CO2
CO2是呼吸作用的产物,对细胞呼吸有抑制作用,实验证明,在CO2浓度升高到1%~10%时,呼吸作用明显被抑制。(如图)
(4)水
在一定范围内,呼吸速率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加快,随含水量的减少而减慢。
考点4实验面面观: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1.实验原理
(1)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能产生大量的CO2,在进行无氧呼吸时能产生酒精和CO2。
(2)CO2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3)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可与乙醇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2.实验流程
酵母菌利用葡萄糖产生酒精是在有氧还是无氧的
提出问题:条件下进行的?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细胞
呼吸的产物是什么?
作出假设:
针对上述问题,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如酵,母菌可用于酿酒、发面等?作出合理的假设
1.通入A瓶的空气中不能含有CO2,以保证使第三个锥形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由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的CO2所致
2.B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待酵母菌将B瓶中的氧气消耗完,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确保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的CO2是由无氧呼吸产生的。对比实验和对照实验
1.对比实验:不设置对照组,而是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某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这样的实验叫对比实验,这样的对照方法也叫相互对照。如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的实验结果都是未知的,通过两个实验结果的对比可以得出氧气对细胞呼吸的影响。
2.对照实验: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的实验结果一般是已知的,对照组主要起消除或减少实验误差,鉴别实验中的处理因素和非处理因素的差异等作用。常用的对照方式有:(1)空白对照:空白对照是不给对照组以任何处理因素。
(2)条件对照:指虽给实验对象施以某种实验处理,但这种处理是作为对照意义的,或者说这种处理不是实验假设所给定的实验变量意义的。
(3)自身对照:指实验与对照在同一对象上进行,即不另设对照组,向一组实验对象施加一个或数个因子,然后测量其前后的变化,这种实验又叫单组实验法。
(4)相互对照:不设对照组,通过几个实验组相互对照,这种实验也就是对比实验。
5.3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简述细胞呼吸的概念;
2、说出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和产物。
能力目标:1、尝试进行对比实验方案设计;
2、学会对实验条件的控制和对实验结果的检测;
3、在有关实验、探究等问题讨论中培养运用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分享信息的能
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在探究学习细胞呼吸概念的过程中,同时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科学态度,建立科学价值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
情景创设引入课题
展示课件:ATP的
结构简式及ATP的利
用与生成。
问:ATP的主要来源?
介绍一初中实验。
展示问题探讨中问题。
复习、讨论、回答。
对实验结果进行
分析。
比较呼吸作用与
物质燃烧区别。
通过复习引入
课题。
启发学生对比
两种释能方式,
产生认知冲突,
提高思维兴奋性。
细胞呼吸的概念
给出细胞呼吸的概念并
分析;
问题:呼吸作用与我们
通常了解的“呼吸”是
一回事吗?
学生阅读、思考,
回忆人体呼吸的
过程,尝试回答
问题。
在学生已有知识
背景下主动建构
知识。
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
探究准备
介绍酵母菌的基础知识
及本探究活动的要求。
学生看书,初步知
道酵母菌的习性明
确对比实验的方法。
明确探究对象和
方法。
一、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
中有关酵母菌知识,尝试
提出探究的问题。
展示参考案例。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
实验结论。
思考回答问题。
引导关注生活现
象,调动思考积
极性。培养提出
探究问题的能力。
二、作出假设
要求学生对参考案例的
问题,作出相应的假设。
展示参考案例。
学生思考回答。
培养语言表达能
力。
三、设计实验
1、引导梳理实验总体思
路:
①实验条件的控制;
②实验产物的检测;
③实验正常条件的保持。
2、展示教材案例并引导
学生分析。
学生思考、讨论老师
提出的问题,运用已
有知识回答问题,
加深对实验控制的
理解。
引导学生层层思
考,培养知识迁
移运用能力和小
组合作能力。
四、进行实验
强调观察与记录。
尝试设计记录的表格。
培养实验能力。
五、结论交流与运用
1、说出酵母菌呼吸的
方式,每种呼吸方式的
条件和产物。
2、重铬酸钾在日常生活
中有何用处。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
实验结论。思考回答
问题。
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拓展思维,及时联系生活。
课堂练习
展示习题
学生动手完成。
及时反馈、巩固
学生对知识的理
解和掌握。
课后作业
布置课后预习要求:
预习细胞呼吸的方式、
原理及应用。
学生课后预习。
培养阅读能力
及良好的学习
习惯。
反思:
本节课是新课程的一节探究课,教案设计简洁、合理,多媒体课件生动而富有启发性,学生活动内容丰富,教学过程师生互动融洽,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存在问题:1、班生规模较大,教师无法顾及全部学生的活动状况。
2、鉴于课时的原因,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够,虽然每个提问都会有人回答,但是并不
等同于多数同学的思维都得到了答案。
3、本校学生来自不同初中学校,各初中校的办学水平不同,有的乡下学校实验开设少。
学生的探究能力、实验技能存在明显差异,在同一个班级很难得到兼顾,其结果是小组中动手能力强的更有动手机会,动手能力差的虽然可以从旁观察,但是不能等同于自己的实践,有可能导致一些学生出现畏难、不自信的情况。
??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09293.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