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教师要准备好教案为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教案可以保证学生们在上课时能够更好的听课,使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气体摩尔体积[第二课时],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示例二
第二节气体摩尔体积
第二课时
知识目标:
使学生在理解气体摩尔体积,特别是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的基础上,掌握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
能力目标
??通过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和有关计算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
??通过有关气体摩尔体积计算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并了解学科间相关知识的联系。
情感目标
??通过本节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通过教学过程中的设问,引导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板书]二、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
[讨论]气体的体积与气体的物质的量、气体的质量和气体中的粒子数目之间的关系:(由学生回答)
[板书]
1.依据: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2.类型
(1)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与气体的物质的量、气体的质量和气体中的粒子数目之间的关系
[投影]例题1:在标准状况下,2.2gCO2的体积是多少?
[讨论]1.由学生分析已知条件,确定解题思路。
2.学生在黑板上或练习本上演算。
[强调]1.解题格式要求规范化。
2.计算过程要求带单位。
[板书](2)气体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投影]例题2:在标准状况下,测得1.92g某气体的体积为672mL。计算此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
[讨论]分析已知条件首先计算气体的密度:=
然后求出标准状况下22.4L气体的质量,即1mol气体的质量:M=Vm
[学生解题]分析讨论不同的解法。
[投影]例题3:填表
物质
物质的量
体积(标准状况)
分子数
质量
密度
H2
0.5mol
O2
44.8L
CO2
44/22.4g.L-1
N2
28g
Cl2.HCl混合气
3.01×1023
[练习]若不是标准状况下,可以利用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解题。
某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14,求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
[分析]由于是同温同压,所以式量的比等于密度比。
[板书](3)混合气体
[投影]例题3:已知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4:1,求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分析]已知混合气体的组成,求其相对分子质量,应先求出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如用n1、n2……表示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M1、M2……表示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摩尔质量;V1、V2……表示混合物中各组分的体积,则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可由下面的公式求得:
计算的结果是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这一数值要求学生记住,这样在以后的学习中判断某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还是小,直接把二者的相对分子质量进行比较即可。例如:二氧化碳的式量为4429,密度比空气的大。氢气的式量229,密度比空气的小。CO的式量为28,密度与空气的接近。
[小结]气体摩尔体积概念、公式、单位
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为22.4L/mol。
[课堂检测]
1.在相同的条件下,两种物质的量相同的气体必然()
A.体积均为22.4LB.具有相同的体积
C.是双原子分子D.具有相同的原子数目
2.同温、同压下,H2和He两种气体单质的,如果质量相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体积比为2:1B.原子个数之比为2:1
C.密度之比为1:2D.质子数之比为1:1
参考答案:1.B2.B、D
[作业]质量监测有关习题
板书设计:
二、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
1.依据: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2.类型
(1)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与气体的物质的量、气体的质量和气体中的粒子数目之间的关系
(2)气体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3)混合气体
探究活动
摩尔气体常数的测定
定义1 摩理想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P0V0/T0值,叫做摩尔体积常数,简称气体常数。符号R
R=(8.3145100.000070)J/(molK)。它的计算式是
原理用已知质量的镁条跟过量的酸反应产生氢气。把这氢气的体积、实验时的温度和压强代入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中,就能算出摩尔气体常数R的值。氢气中混有水蒸气,根据分压定律可求得氢气的分压(p(H2)=p(总)-p(H2O)),不同温度下的p(H2O)值可以查表得到。
操作(1)精确测量镁条的质量
方法一:用分析天平称取一段质量约10mg的表面被打亮的镁条(精确到1mg)。
方法二:取10cm长的镁带,称出质量(精确到0.1g)。剪成长10mm的小段(一般10mm质量不超过10mg),再根据所称镁带质量求得每10mm镁条的质量。
把精确测得质量的镁条用细线系住。
(2)取一只10mL小量筒,配一单孔塞,孔内插入很短一小段细玻管。在量筒里加入2~3mL6mol/L硫酸,然后十分仔细地向筒内缓慢加入纯水,沾在量筒壁上的酸液洗下,使下层为酸,上层为水,尽量不混合,保证加满水时上面20~30mm的水是中性的。
(3)把系有细线的镁条浸如量筒上层的水里,塞上带有玻璃管的橡皮塞,使塞子压住细绳,不让镁条下沉,量筒口的水经导管口外溢。这时量筒中和玻璃导管内不应留有气泡空隙。
(4)用手指按住溢满水的玻璃导管口,倒转量筒,使玻璃导管口浸没在烧杯里的水中,放开手指。这时酸液因密度大而下降,接触到镁带而发生反应,生成的氢气全部倒扣在量筒内,量筒内的液体通过玻璃导管慢慢被挤到烧杯中。
(5)镁条反应完后再静置3~5分钟,使量筒内的温度冷却到室温,扶直量筒,使量筒内水面跟烧杯的液面相平(使内、外压强相同),读出量筒内气体的体积数。由于气体的体积是倒置在量筒之中,实际体积要比读数体积小约0.2mL,所以量筒内实际的氢气体积VH2=体积读数-0.20mL(用10mL的量筒量取)
(6)记录实验时室内温度(t℃)和气压表的读数(p大气)。
计算(1)根据化学方程式和镁条的质量算出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nH2)
(2)按下列步骤计算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查表得到室温下水的饱和蒸气压(pH20),用下式计算氢气的分压(pH2)
根据下式
把,T1=273+t,p0=100Kpa,T0=273K代入上式,得到标准状况下氢气的体积是
因此,摩尔体积常数(R)是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 磅Normal0
课题
气体摩尔体积
授课日期
课时
1课时
课型
复习课
三维教学
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巩固物质的量的概念及其与质量、摩尔质量、物质的量、物质的粒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2)、知道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学会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会分析处理数据、推理演绎、归纳总结的科学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性学习过程
(2)、通过理解并运用概念,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严谨务实、循序渐进、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形成科学归纳的思维能力、空间想像能力和运用事物规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过滤和蒸发这两个实验在初三化学中已经学习过,学生都比较熟悉,新知识中渗透这两种方法,效果会比较好。
教材分析
教材设计了“如何提纯粗盐”这个情景,告诉学生粗盐中含有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让学生分析讨论如何对其提纯。
重点
及难点
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及其简单计算
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课件、教案图片
教法学法
探究法、讲授法
知
识
结
构
与
板
书
设
计
气体摩尔体积
1影响物质体积的因素
2气体摩尔体积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内容
教学方法、手段、师生活动
〖引入〗通过学习我们已经知道,1mol任何粒子的集合体所含的粒子数目,1mol粒子的质量。那么1mol物质的体积是否相同呢?下面通过计算来证明。
〖投影〗
物质
物质的量
mol
质量
g
密度
g·cm-3
体积
cm3
Fe(固)
1
7.8
Al(固)
1
2.7
H2O(液)
1
1.0
H2SO4(液)
1
1.83
温度0°C、压强101kPa
物质
物质的量
mol
质量
g
密度
g·L-1
体积
L
H2(气)
1
0.0899
O2(气)
1
1.429
CO2(气)
1
1.977
空气(气)
1
1.29
〖结论〗在温度和压强一定时,物质的体积主要由物质所含①、②、③决定。当粒子数相同,粒子间距离很小时,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构成物质的;粒子间距离很大时,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粒子。
〖小结〗1、物质在固态或液态时,粒子间的平均距离比气态小得多,决定固体、液体的体积的主要因素是,由于粒子的大小是不同的,所以,1mol不同的固态或液态物质的体积是。而气体物质分子之间的距离很大,故气体物质的体积主要决定于。
2、决定粒子间距离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压强(有何影响?),不同气体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分子之间的距离可以看作是的,所以,粒子数相同的气体在相同条件下有着近似相同的体积。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应含有相同数目的粒子,这就是著名的阿伏加德罗定律。
〖注意〗1、气体的体积受温度、压强的影响很大,因此,说到气体的体积时,必须指明外界条件,否则就没有意义。
2、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称为,用(符号)表示,单位为,那么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Vm是个常数,如果条件变化了,则Vm亦随之改变。如在0℃、101kPa时,Vm=;在25℃、101kPa时,Vm=。
〖归纳〗归纳得出公式:气体体积V=
〖小结〗构建知识网络——小结物质的量、质量、粒子数、气体体积之间的相互关系
补充习题
1、标准状况下,2.2g CO2的体积是多少?
2、标准状况下10g氢气的体积是多少升?6.72L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多少克?
3、现有3.4g H2S和0.1molHBr气体。
(1)不同条件下,哪个分子数较多?
(2)相同条件下,哪个该用较大的容器装?
(3)不同条件下,哪个质量大?大多少?
(4)哪个所含H原子的物质的量多?多多少?
(5)其中含S和Br各多少克?
4、标准状况下有(1)6.72LCH4(2)3.01×1023个HCl分子(3)13.6gH2S,下列对这三种气体的关系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A、物质的量______________B、体积___________________
C、质量__________________D、氢原子数_______________
5、N2、CO2、SO2三种气体的质量比为7:11:16时,它们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同温同压下体积比为________
教学反思:
教师备课:
〖引入〗通过学习我们已经知道,1mol任何粒子的集合体所含的粒子数目都相同,1mol粒子的质量不同。那么1mol物质的体积是否相同呢?下面通过计算来证明。
〖投影〗
物质
物质的量
mol
质量
g
密度
g·cm-3
体积
cm3
Fe(固)
1
7.8
Al(固)
1
2.7
H2O(液)
1
1.0
H2SO4(液)
1
1.83
温度0°C、压强101kPa
物质
物质的量
mol
质量
g
密度
g·L-1
体积
L
H2(气)
1
0.0899
O2(气)
1
1.429
CO2(气)
1
1.977
空气(气)
1
1.29
〖结论〗在温度和压强一定时,物质的体积主要由物质所含①物质所含粒子的数目、②粒子的大小、③粒子之间的距离决定。当粒子数相同,粒子间距离很小时,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构成物质的粒子大小;粒子间距离很大时,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粒子之间的距离。
〖小结〗1、物质在固态或液态时,粒子间的平均距离比气态小得多,决定固体、液体的体积的主要因素是粒子的大小,由于粒子的大小是不同的,所以,1mol不同的固态或液态物质的体积是不相同的。而气体物质分子之间的距离很大,故气体物质的体积主要决定于粒子间的距离。
2、决定粒子间距离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压强(有何影响?),不同气体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分子之间的距离可以看作是相同的,所以,粒子数相同的气体在相同条件下有着近似相同的体积。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应含有相同数目的粒子,这就是著名的阿伏加德罗定律。
〖注意〗1、气体的体积受温度、压强的影响很大,因此,说到气体的体积时,必须指明外界条件,否则就没有意义。
2、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称为气体摩尔体积,用Vm(符号)表示,单位为L/mol,那么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Vm是个常数,如果条件变化了,则Vm亦随之改变。如在0℃、101kPa时,Vm=22.4L/mol;在25℃、101kPa时,Vm=24.8L/mol。
〖归纳〗归纳得出公式:气体体积V=n•Vm
〖小结〗构建知识网络——小结物质的量、质量、粒子数、气体体积之间的相互关系
补充习题
1、标准状况下,2.2g CO2的体积是多少?(0.05×22.4升)
2、标准状况下10g氢气的体积是多少升?6.72L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多少克?
答案:氢气的体积5×22.4升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0.3×44g
3、现有3.4g H2S和0.1molHBr气体。
(1)不同条件下,哪个分子数较多?相同
(2)相同条件下,哪个该用较大的容器装?相同
(3)不同条件下,哪个质量大?大多少?(HBr大8.1—3.4=4.7)
(4)哪个所含H原子的物质的量多?多多少?(H2S多多6.8-0。1=6.7)
(5)其中含S和Br各多少克?S的质量为:(3.2克Br的质量为:8克)
4、标准状况下有(1)6.72LCH4(2)3.01×1023个HCl分子(3)13.6gH2S,下列对这三种气体的关系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A、物质的量_CH4__HCl____H2S_______B、体积__CH4__HCl____H2S____
C、质量__HCl__H2S___CH4______D、氢原子数_CH4___H2S____HC_
5、N2、CO2、SO2三种气体的质量比为7:11:16时,它们的分子个数比为_1:1:1____;物质的量之比为_1:1:1___;同温同压下体积比为__1:1:1___
教后反思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静下心来写教案课件了。必须要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未来的工作就会做得更好!你们会写一段优秀的教案课件吗?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气体摩尔体积”,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气体摩尔体积
【内容与解析】
本节课要学的内容影响物质体积的因素和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指的是物质体积的取决于粒子数目、粒子大小和粒子之间的间距,并引入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有的体积即摩尔体积的概念。其核心是通过对影响物质体积的因素尤其是气体体积的因素的理解从抽象思维理解阿伏伽德罗定律和气体摩尔体积,理解它关键就是要要理解气体的体积是受温度、压强的影响的,温度越高,体积越大,压强越低,体积越小,当温度和压强相同时,粒子间的间距一定,相同数目的粒子所占体积相同。学生在初中物理已经学过气体体积和温度、压强之间的关系,在前一课时中已学了物质的量,,本节课的内容气体摩尔体积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由于它气体摩尔体积贯穿整个化学学科,所以在本学科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并有联系气体微观粒子和宏观物理量的作用,是本学科化学实验计算部分的核心内容。教学的重点是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及相关计算,解决重点的关键是要了解气体体积的影响因素以及气体摩尔体积通过物质的量与物质的质量、微粒粒子数建立起来的联系。
【教学目标与解析】
1.教学目标
(1)了解气体、液体和固体体积的影响因素,
(2)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3)掌握气体摩尔体积与物质的量的关系,以及与相关物理量的转换。
2.目标解析
(1)了解气体、液体、固体体积的影响因素;理解阿伏伽德罗定律,就是指要了解决定气体、液体、固体体积的大小的因素分别有粒子数目、粒子大小和粒子间的距离,了解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粒子数目相同的气体具有相同的体积。
(2)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就是指要了解气体摩尔体积不是一个固定值,了解Vm的影响因素,概念、单位及计算公式。
(3)掌握气体摩尔体积与物质的量的关系,以及与相关物理量的转换。就是指要能应用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等这些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问题诊断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忽视气体摩尔体积仅限于气体相关的计算,同时认为气体摩尔体积总是22.4L/mol,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易混淆和不理解决定气体体积的因素和决定固体与液体体积的因素有区别,1mol的气体体积取决于粒子间距,而1mol固体或液体体积这个因素是可以忽略的,而气体粒子间距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发生改变,体积随之改变,气体摩尔体积也就会发生变化。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了解温度和压强两个因素和气体体积大小的关系,其中关键是从学生实际出发,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来讲解温度和压强对气体体积的影响。
【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在本节课气体摩尔体积的教学中,准备使用多媒体教学。因为使用多媒体,有利于使用相关图片和数据比较讲解影响物质体积的因素,以及温度和压强对气体体积的关系,使学生更容易理解。
【教学过程】
问题1:通过前一节的学习,我们将宏观质量与微观粒子联系在一起。那么,物质的体积与微观粒子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83—85)根据n=N/NA=m/M和m=ρV推导出N/NAM=ρV
师生活动:
问题2:观察和分析上述表格,你发现1mol固、液、气态物质的体积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归纳能力。
师生活动:(1)1mol不同的固态或液态物质的体积不同。
(2)在相同状态下1mol气体的体积基本相同。
(3)1mol气体的体积比1mol不同的固态或液态物质的体积大得多。
(4)气体体积的计算给出了一定的条件。
问题3:为什么有上述规律?请你推测,决定固、液、气物质的体积的因素可能有哪些?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师生活动:决定物质体积大小有三个因素:①粒子数目②粒子大小③粒子间距。
例如:通常情况下1mol水体积约为18mL,加热至沸腾1molH2O(g)体积约为3.06×104mL,扩大约1700倍,在这个过程中粒子数目和粒子大小相同,只有粒子之间的间距变大了,所以体积也变大了。
对于气体,只要温度、压强相同,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就相同,所以具有相同数目粒子或相同物质的量的任何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是22.4L。
问题4:什么是气体摩尔体积?
设计意图:概念的形成。
师生活动: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较气体摩尔体积。符号:Vm。
表达式:Vm=V/n(V为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气体的体积,n为气体的物质的量)
单位:L/mol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mol
问题5:气体摩尔体积一定是22.4L/mol吗?
设计意图:了解Vm不是一个定值。
师生活动:根据表达式Vm=V/n可知,Vm受体积V的变化影响,而对于1mol任何气体来说,决定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粒子间距,而温度和压强的改变粒子间距也会发生改变,所以只有在相同条件下,Vm才是一个定值,并且任何气体的Vm都相等,标况下Vm约为22.4L/mol。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为22.4L。
问题6:对于气体,物质的量、粒子个数、质量、气体摩尔体积之间有什么联系?
设计意图:巩固概念,建立物理量之间的联系。
师生活动:n=N/NA=m/M=V/Vm
【课堂小结】
1、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阿伏伽德罗定律
2、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3、气体摩尔体积和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
【目标检测】
1、物质的量相同的两种气体,在相同条件下,它们必然()
A.具有相同数目的原子B.都占22.4L
C.具有相同数目的分子D.具有相同的摩尔质量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gH2的体积为22.4LB.11.2LO2的质量为16g
C.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6.02×1023个分子
D.22gCO2与标准状况下11.2L的HCl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3、标准状况下,下列物质所占体积最大的是()
A.98gH2SO4B.6.02×1023个CO2C.44.8LHClD.6gH2
【配餐作业】
A组
1、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如果不同其主要原因是()
A.气体的分子大小不同B.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不同
C.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同D.气体的性质不同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一定温度压强下,气体体积由其分子的大小决定
B.一定温度压强下,气体体积由其物质的量的多少决定
C.气体摩尔体积是指1mol气体所占有的体积为22.4L
D.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等,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一定不等
3、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常温常压下,11.2L氯气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B.在常温常压下,1mol氦气含有的原子数为2NA
C.32g氧气所含原子数目为2NA
D.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目相同
B组
1、在23g某气体中含有3.01×1023个分子,则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
A.23g/molB.60g/molC.46g/molD.92g/mol
2、在体积为V升的密闭容器中通入a摩NO和b摩O2.反应后容器内氮原子数和氧原子数之比为()
3、如ag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位b,则c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L)为()
A22.4b/acNAB22.4ab/cNAC22.4ac/bNAD22.4bc/aNA
C组
1、有以下四种物质:①22g二氧化碳②8g氢气③1.02×1024个氮分子④4℃时18mL水。它们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所含原子数最多的是,质量最大的是,所含电子数最多的是。(填序号)
2、标准状况下,112Ml某气体的质量为0.14g,则其摩尔质量为,相对分子质量为。
3、2molO3和3molO2的质量(填相等、不相等或无法判断);分子数之比为
;含氧原子的数目之比为;在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比为。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作为教师准备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帮助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高一化学教案:《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高一化学教案:《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
一、理念
1.教学理念——以学定教。
我们学校属于太原市的普通高中,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理解能力有所欠缺,基于这种情况我采取 “以学生为本”,实施“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尽量使得每一个学生都有所收获。课堂上,尽量采取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通过多种手段帮助学生构建化学知识体系。
2.学科理念——宏微符三结合。
化学的学科特征要求学生通过对宏观现象及变化的观察,然后用微观的角度去理解这个宏观的现象及变化,并能用符号来描述,在头脑中将“宏微符”三水平有机结合。应用在气体摩尔体积的学习中,一方面要继续使学生加深对“宏观——n——微观”的理解和应用,另一方面要加强化学符号与化学知识的结合,使学生能够灵活应运。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物质的量是宏观和微观的“桥梁”,前一节宏观的“桥头”是质量,这节课是气体体积,由于受外界条件的影响,所以学生会觉得理解困难。教材的电解水实验教形象地给出体积和物质的量的关系,计算表格可以真实地反映相同粒子数的不同物质的体积大小。对于微观理解,教材上是直接解释,课堂上通过模型和动画帮助学生理解。
2.学情分析
在知识方面:摩尔质量的学习使得学生对物质的量的“桥梁”作用有一定的体会和认识;学生能够用物质的质量、密度来计算物质的体积;对气体分子间距离大,能够压缩,而固、液体不能压缩有所了解。在能力方面:高一的孩子们具有初步的知识迁移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小组交流合作的模式已经初步形成。学生的不足:分析问题的习惯没有养成、方法比较单一、能力很有限;对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的认识不够深刻,对已经学过的两个公式还不能灵活应用;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待继续培养。
三、教学目标
化学课程标准要求: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同时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设计符合自己学生的三维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①能说出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②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说出影响气体体积的因素;③能进行气体摩尔体积的简单判断和计算。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已有知识的迁移理解气体摩尔体积;②通过制作模型和动画演示理解各因素如何。影响气体体积;③当堂达标检测使学生能学以致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进一步体会物质的量的“桥梁”作用;②培养分析推理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气体摩尔体积概念的建立;影响气体体积大小的因素。
2.教学难点:影响物质体积的因素在宏观和微观之间的思维转化。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
1.方法:问题导学引导小组内讨论。
2.手段:实验、模型、动画、多媒体等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板书引入】
【以旧带新问题一】大家根据摩尔质量的知识从理论上试着说出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单位和计算公式,小组内讨论交流。并在ppt上给出
摩尔质量的相关知识。
【问题二】评价学生回答,并从气体摩尔体积的“数值”引出新问题。
【师】引导学生对课前计算结果和课上的实验的观察。
【ppt展示】计算和实验的结论。同温同压时,l mol的
气体——体积大,不同气体体积大致相同。
固、液体——体积小,不同物质体积各不相同。
对于气体,同温同压时:物质的量相同时体积也相同。
【问题三】为什么会有以上这样的结果?宏观表象的微观解释是什么?
依据公式“温故”,再一次明确物质的量的桥梁作用,同时考虑另外一个宏观物理量——体积。如何建立V与n
之间的关系呢?
想要“知新一”:什么是气体摩尔体积?依据老师提示展开思考和讨论。
小组代表说出讨论结果,并互相改正、补充。
想要“知新二”:l mol气体的体积是多少?
①观察课前对l mol物质体积的计算结果,能得出什么结论?
②通过课前对电解一定量水得到氢气和氧气的物质的量比,结合课堂上对实验的观察,能得出什么结论。
小组代表说出讨论结果,并互相改正、补充。
想要知新三:为什么在同温同压时,相同物质的量的不同气体,体积却大致不同?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已有知识学习,让学生在心理上降低本节课的难度。
通过两种宏观手段得出结论,带领学生解决他们在本节课最关注的问题。
【板书讲解】依据学生总结板书,并做适当讲解。
决定物质体积的因素:
①粒子数目(相同)
②紧密排列时取决于粒子大小(固体和液体)
③离子间距离很大时取决于粒子间距(气体)并及时强调,气体分子间距离取决于外界的温度和压强,所以才会出
现,分子数相同(即物质的量相同)时体积也相同。
【板书】气体摩尔体积
O℃,101kPa(标准状况),l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即此时,气体摩尔体积Vm=22.4 L。
【师】提示学生从微观粒子角度考虑,并将模型中的小球换成大小不一的,进行展示。
【师】指导学生进行当堂训练。
依据课前各组做的模型和老师展示的动画,小组内总结,从微观粒子角度考虑,决定体积的因素有哪些?
倾听,理解。
形成结论,并依据老师提示考虑,“任何气体”包括混合气体吗?
依据模型理解。
依据本节所学进行达标检测。
利用两种手段进人微观理解,突出微观量变的积累引起宏观的质变。
通过模型中大小不一的小球帮助学生理解相同条件下,不同气体的Vm相同的本
质原因。
以学定教的重要手段就是当堂训练。
决定物质体积的微观因素:①粒子数目(相同)
②粒子大小(紧密排列时,即固、液体)
③粒子间距(间距很大时,即气体)取决于温度和压强
0℃,101 k Pa(标准状况),l mol任何气体(包括混合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 L。
即此时,气体摩尔体积Vm=22.4L。
六、课后反思
1.坚持“以学定教”理念,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设计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帮助他们构建化学知识体系。在这节课上,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采用计算、实验,模型、动画等手段帮助学生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并始终强调符号的化学意义,确实在当堂达标检测中体现出良好的效果。2.对于新知识。将大问题分割成层层递进的小问题,降低探究难度,一步步解决,这样,学生对于讨论、探究的目的很明确,容易使他们集中注意力,比如,在讨论第三个问题时,很多学生都热情高涨。3.课堂上要组织学生尽量全部参与讨论,否则会成了个别学生的表演。
我认为“以学定教”中的“学”,不仅要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理解能力,还应该考虑“学生需要学什么”。课堂上我们设计的探究、讨论、实验等一系列活动的最终目的之一是要让学生学会做课标要求的题目,所以要根据课标要求和“以学定教”的理念设计符合自己学生的当堂达标检测。这一点对于学困生来说相当重要,他们会觉得“我原来也能学会,这个也不难”,这样对他们重拾自信,燃起新的希望很关键。总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发展,我们就能在教学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铁盐和亚铁盐的学案
一、验证实验:氯化铁和氢氧化钠溶液、硫氰化钾溶液反应
1.取少量的氯化铁溶液向其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少量的氯化铁溶液向其中加入硫氰化钾溶液,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对比实验
1.操作:取一支试管,向其中滴人3滴氯化铁溶液,再向其中加人蒸馏水至试管的l/3,振荡,然后将其倒出一部分至另一支试管,最后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和硫氰化钾溶液。
2.现象: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滴人硫氰化钾溶液后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该实验中得到的启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探究Fe2+转化成Fe3+的条件
1.理论分析:当加入具有___________性的试剂时,Fe2+可以转化成Fe3+。
2.选取药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药品: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钾溶液、氯气、过氧化氢溶液、蒸馏水、铁粉、维生素C。
3.设计实验步骤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29025.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