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俄国十月革命》复习学案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大家在仔细规划教案课件。认真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才能规范的完成工作!你们了解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俄国十月革命》复习学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俄国十月革命》复习学案

学习目标:1.简述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概况;

2.了解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

学习重点: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原因和重大历史意义。

学习难点:二月革命后出现的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知识链接:中国革命是通过什么道路取得成功的。

自主学习:(阅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

1、二月革命:原因、时间、结果。

2、十月革命:时间、地点、领导人、总指挥部、结果、巩固政权的措施、历史意义。

思考探究:

1、结合课文P1—P4,P4动脑筋,归纳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2、二月革命后,为什么会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3、十月革命与二月革命有哪些区别?

名称

时间

性质

革命任务

结果

4、据P4—P5小字,思考为什么要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5、十月革命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对比中国革命的道路来思考)

6、毛泽东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你怎样理解这句话呢?

知识梳理:(自己动手,采用你最拿手的方式来整理本课的知识提纲)

达标测试:A级

1()俄国十月革命的纪念日是:A.10月1日B.10月7日C.11月6日D.11月7日

2()俄国二月革命的直接结果是

A.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B.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

C.使俄国推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D.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3()二月革命后,掌握着主要权力的是

A.沙皇专制政府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C.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D.人民委员会

4()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A.巴黎公社革命B.俄国二月革命C.俄国十月革命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5()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总指挥部是:A.冬宫B.克里姆林宫C.皇宫D.斯莫尔尼宫

6()1918年3月,苏维埃俄国的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往:

A.列宁格勒B.基辅C.莫斯科D.圣彼得堡

7()十月革命的性质是:

A.资产阶级革命B.新民主主义革命 C.社会主义革命D.民族解放运动

8()1917年8月,布尔什维克党确定的方针是:

A.武装起义 B.示威游行 C.和平夺权 D.退出一战

B级

1()下列不属于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的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反动政策

C.资产阶级和沙皇相勾结D.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2.()二月革命后,两个并存的政权是:

①资产阶级临时政府②人民委员会③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政府④沙皇专制政府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③

3()苏维埃政府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颁布《土地法令》B.建立新型的资产阶级政权

C.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一战D.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

4()1918年4月,家住莫斯科的小姑娘尼娜给在国外工作的父亲写信,她在信封的下方写她的国名应是:A.沙皇俄国B.苏维埃俄国C.苏联D.俄罗斯

5()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A.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B.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C.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D.建立了两个并存的政权

6()以下说法属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是

A.农民彼得到市场上去卖小麦B.国家把巴库炼油厂转让给个体企业家经营

C.小商贩列夫斯基因倒卖钢铁发了财D.个体户契科夫经营了多年的大企业被政府没收

7试分析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有哪些?并说明十月革命胜利对世界历史有何影响?

总结背诵:

1、二月革命与俄国十月革命

时间

性质

任务

结果

原因

二月革命

1917年3月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两个政权并存

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

十月革命

1917年11月

社会主义革命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建立苏维埃政权

略(第四页动脑筋)

2、苏维埃政权巩固措施:①建立新型无产阶级政权;②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③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4、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①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②促使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的诞生。③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相关知识

第1课(学案) 俄国十月革命


#TRS_AUTOADD_1212109460863{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TRS_AUTOADD_1212109460863P{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TRS_AUTOADD_1212109460863TD{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TRS_AUTOADD_1212109460863DIV{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TRS_AUTOADD_1212109460863LI{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JSON--{"":{"margin-top":"0","margin-bottom":"0"},"p":{"margin-top":"0","margin-bottom":"0"},"td":{"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0"},"li":{"margin-top":"0","margin-bottom":"0"}}--**/

右图中的列宁化了装,列宁为什么要化装呢?这要从十月革命前的俄国说起。

1917年,被沙皇政府拖入一战苦难深渊的俄国人民发动了“二月革命”,一举推翻了统治俄国三百多年的沙皇专制政府。但是,刚刚上台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无视俄国人民渴望和平的愿望,继续推行战争政策。早已被战争和饥饿折磨得痛苦不堪的俄国人民怒火万丈,他们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走上街头,举行反战示威,结果遭到临时政府的残酷镇压。七月流血事件擦亮了工人和士兵的双眼,他们渴望早日停止战争,实现和平。临时政府的镇压,也给列宁和他的政党发动武装起义提供了绝佳机会。列宁当机立断,召开布尔什维克党紧急会议,确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就在起义的准备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的时候,临时政府派出大批军警、宪兵和密探,在大街小巷搜捕列宁,企图扼杀武装起义。面对疯狂的敌人,列宁毫不畏惧,他让战友为自己化好装,躲过敌人的搜查与盘问,来到起义指挥所──斯莫尔尼宫,指挥了这场震惊世界的武装起义。

十月革命是一场什么性质的革命?它将给俄国人民带来什么?相信同学们学完这节课后会找到问题的答案。

1.1917年,俄国在一年之内相继发生了两次革命。请从革命的结果出发,分析这两次革命有什么不同。

2.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后,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苏维埃政权。假如你是当时俄国的一位农民,你最希望苏维埃政权能颁布什么内容的法令?假如你是当时俄国的一位工人、一位士兵呢?

3.“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请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革命斗争,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一、选择题

1.1917年3月俄国二月革命推翻的是()。

A.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沙皇专制政府

C.工兵代表苏维埃 D.帝国主义的傀儡政府

2.十月革命爆发时,统治俄国的政权是()。

A.沙皇专制政府 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人民委员会 D.工兵代表苏维埃

3.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实施的一系列措施中不包括()。

A.将俄国改名为苏联 B.颁布《土地法令》

C.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D.将银行、铁路和大企业收归国有

4.苏维埃政权用了多长时间,才粉碎了国内外反动势力的颠覆活动?()

A.一年 B.两年 C.三年 D.四年

二、填空题

1.正当第一次世界大战还在进行的时候,年月,俄国爆发了“”,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革命后出现了资产阶级和并存的局面。

2.1917年4月,长期流亡在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袖回到俄国首都彼得格勒,受到成千上万工人和士兵的欢迎。8月,布尔什维克党确定了的方针。11月7日,武装起义取得胜利,推翻了。

三、连线题

沙皇专制政权俄国十月革命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土地法令》

人民委员会 俄国二月革命

四、简答题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为巩固政权采取了哪些措施?

社会主义将首先在一国或几国获得胜利,是列宁根据帝国主义时代的经济和政治条件,在1915~1916年作出的科学论断。

在科学社会主义创立时期,资本主义正处于平稳的上升时期,资本主义各国之间的矛盾并不尖锐,单个国家发生无产阶级革命就有可能被国际资本的联合力量所击破。马克思、恩格斯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全局考虑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相互关系,提出共产主义革命“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即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这个结论在当时无疑是正确的。但后来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恩格斯到了晚年已不再认为各文明国家将同时发生革命。

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后,由于一些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较晚的国家采用新的生产技术,赶上并超过了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它们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建立自己的殖民地。这种经济政治的不平衡,导致新老帝国主义之间矛盾不断加剧。列宁研究了帝国主义时代的新情况,发现了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和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得出了社会主义将首先在一国或几国取得胜利的新结论。1915年,列宁在《论欧洲联邦口号》一文中指出:“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应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1916年,列宁又在《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一文中指出:“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列宁提出的新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革命学说的重大发展。

社会主义将首先在一国或几国获得胜利的理论,揭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客观规律,指明了社会主义革命从一国胜利到几国胜利再到全世界胜利的光辉前景,极大地鼓舞了无产阶级去进行革命斗争。正是在这个学说的指导下,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根据当时的国际环境和俄国的国内状况,列宁创造性地提出了“资本战线将在帝国主义链条最薄弱的地方被突破”,认为首先突破资本主义战线的不一定是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而可能是资本主义比较不发达的国家。根据这种新的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列宁成功地领导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请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十月革命前俄国的社会状况,分析俄国为什么是“帝国主义链条最薄弱的地方”。

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教案


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经过和历史意义等基本史实,为以后学习苏联历史奠定基础。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初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俄国十月革命历史发展的进程,让学生懂得无产阶级革命是俄国历史发展的选择,掌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社会主义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十月革命的胜利迎来了新时代的曙光。引导学生学习列宁的革命首创精神,认识领袖人物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重要作用。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主题是俄国十月革命。

本课的重点是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原因。世界现代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而俄国十月革命是这一探索的开始。因此,只有讲清楚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爆发的历史背景,才能从宏观上把握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

本课的另一个重点是十月革命的重大历史意义。十月革命是用暴力夺取政权的成功尝试,它为无产阶级以武力夺取政权提供了光辉范例;它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在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首创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对俄国历史和世界历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课的难点,是如何帮助学生理解二月革命后出现的两个政权并存局面。这是个既复杂又特殊的历史现象,要引导学生对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认识其存在的暂时性。

二、教法建议

1.在课前提问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上学期学过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概况。如提问“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怎样结束的?”“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俄国起了什么作用?”让学生思考,概括归纳出:战争给俄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战争引起了俄国十月革命,而十月革命的爆发也在一定程度上制止了战争。由此导入新课。

2.俄国十月革命为什么能爆发,是本课的重点。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①二月革命的时间、性质、结果。②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出现。③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概况。对于第一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答案。

由于第二个问题又是一个难点问题,所以老师可以通过以下三个问题启发学生开动脑筋,逐层深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学生初步学会总结历史原因、分析历史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①什么是两个政权?明确在两个政权中临时政府是主要的、实际掌权的机关。②为什么会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认识工农群众缺乏政治斗争经验,列宁等布尔什维克党主要领导人身居国外,影响了党对群众的组织教育工作。③为什么说两个政权并存局面是暂时的历史现象?结合临时政府的反动政策来理解。

对于第三个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俄国地图、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示意图,指导学生读图,找出彼得格勒在俄国的位置,起义总指挥部所在地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让学生思考:十月革命的主要参加者是谁?十月革命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使学生认识工人阶级的伟大作用,了解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是十月革命的主要特征。

3.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后,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及其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等有关内容,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由自己概括。还可以对比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苏维埃政府建立政权后所采取的不同措施,说明两个政权的不同性质及其所产生的不同结果。

4.关于苏维埃政权的巩固,可以帮助学生理清线索,即1918~1920年是苏俄的三年国内战争时期。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理解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必要性,教师可以用具体实例说明斗争的极其艰苦,胜利的来之不易。

这一目学完后,教师可以用“动脑筋”的问题提问:想一想,哪些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以突出重点,巩固知识。还可以鼓励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以培养其分析、比较、概括问题的能力。比如,将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横向对比,找出两国选择不同的革命道路的原因。再如,让学生动手设计表格,将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进行纵向对比,增强知识的系统性。内容大致如下:

名称

时间

性质

革命任务

结果

二月革命

1917年3月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推翻沙皇统治

两个政权并存

十月革命

1917年11月

无产阶级革命

推翻临时政府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5.讲述“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一目时,教师要突出强调两个“第一次”,以讴歌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革命首创精神。也可以打出投影: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

帮助和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有关中国五四运动的爆发、中共成立的背景等历史内容,使学生深刻领会十月革命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巨大推动作用。

6.本课内容学完后,教师打出投影片《列宁回到彼得格勒》。让学生解读这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场景。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列宁回到彼得格勒会受到工人和士兵的热烈欢迎?列宁和十月革命的关系如何?让学生结合本课学过的内容回答。最后,教师小结:十月革命的领导人是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正是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制定了正确的方针、政策,才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十月革命迎来了新时代的曙光。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开始了同资本主义制度曲折、长期的斗争。

三、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设计制表,学会运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形成历史知识结构。

2.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历史地图,解读历史图片,并运用其中的有效信息理解和认识有关历史内容。

3.指导学生概括列宁在十月革命过程中的突出贡献,从中认识领袖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四、问题探究

动脑筋

想一想:哪些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执行沙皇政府的内外政策;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采取了正确的方针政策;俄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比较集中等。这些原因都与十月革命爆发有关。

练一练

活动与探究

讲一个与列宁有关的小故事:

1.回忆小学时候学过的课文──《诚实的孩子》。

2.复述电影《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年》中的有关内容。

五、参考书目

1.刘文涛、陈海宏主编《高校世界历史配套教材·现代史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写《历史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作者:辽宁省丹东市教师进修学院高级教师李凤)

参考资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俄国的社会矛盾激化

在大战期间,沙皇政府不断加强反动统治,工会组织大部分被解散,罢工遭到残酷镇压,布尔什维克党在国家议会中的代表被逮捕,党的报刊全部被查封。大战还给俄国的国民经济带来了极端混乱的局面,约1400万青壮劳动力脱离生产,被拉去当兵。由于燃料不足,工厂减少了生产,1916年有30多座高炉熄火。农村大片土地荒芜,物价飞涨,食品奇缺。为了应付战争开支,沙皇政府大借外债,仅在军需订货方面,就欠英、法、美三国的债务达到77.69亿卢布。俄国的社会矛盾迅速激化。1916年,许多城市开始发生饥荒,工人运动急剧高涨。这一年罢工有1500起,人数超过100万。1917年初,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的示威运动在彼得格勒发生,接着扩展到莫斯科、巴库等大城市。

俄国二月革命

1917年3月10日(俄历2月25日),彼得格勒工人的罢工已经发展成为政治罢工,提出“打倒沙皇!”“打倒战争!”等口号。根据列宁的指示,布尔什维克党彼得格勒委员会发出传单,号召起义,打倒沙皇专制政权。11日,当时负责领导工作的以莫洛托夫为首的中央局发出起义号召,工人们立即动员起来,解除警察、宪兵的武装,用来武装自己,起义开始。

3月12日(俄历2月27日)起义席卷全城,许多士兵站在革命人民一边。工人和革命士兵占领了弹药库、兵工厂,打开监狱释放政治犯,并逮捕了沙皇的大臣和将军。正在白俄罗斯大本营(最高统帅部)的沙皇尼古拉二世,企图回到首都,挽回败局,但由于沿途许多地区的士兵纷纷起义,沙皇未能得逞。结果,尼古拉二世被迫退位,把政权交给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彼得格勒起义的消息传出,全俄各地都发生了革命,统治俄国达三百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垮台了。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证明了列宁提出的“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口号十分正确。

罗曼诺夫王朝(1613—1917)世系

米哈伊尔·罗曼诺夫(1613—1645),1613年7月登位,开始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

阿历克塞·米哈伊洛维奇(1645—1676)。

费多尔三世(1676—1682)。

彼得一世(1682—1725),即彼得大帝。1682年与其兄伊凡五世同时继位。由其姐索菲娅公主摄政。1689年亲政。1696年伊凡五世病死后,为唯一君主。实行改革。

女皇叶卡特琳娜一世(1725—1727),彼得一世之妻。

彼得二世(1727—1730),彼得一世之孙,他死后,罗曼诺夫王朝男嗣绝。

女皇安娜·伊凡诺夫娜(1730—1740),彼得一世之侄女。

伊凡六世(1740—1741),安娜的外甥女所生不满三个月的婴儿,后被囚18年,1764年被杀。

女皇伊丽莎白·彼得罗夫娜(1741—1761),彼得一世之女。

彼得三世(1761—1762),彼得一世之外孙,即位不久被废黜,后被杀害。

女皇叶卡特琳娜二世(1762—1796),彼得三世之妻,德意志公爵之女,参与废黜和杀害彼得三世后执政。其执政时期是俄国农奴制的鼎盛时期。

保罗一世(1796—1801),叶卡特琳娜二世所生,名义上是彼得三世之子,1801年被谋杀。

亚历山大一世(1801—1825),保罗之子,杀父夺权。神圣同盟的组织者之一。

尼古拉一世(1825—1855),保罗之幼子。曾镇压波兰起义(1830~1831年)和匈牙利革命(1848~1849年)。

亚历山大二世(1855—1881),1861年实行改革。

亚历山大三世(1881—1894)。

尼古拉二世(1894—1917),绰号“血腥的尼古拉”,曾镇压1905年俄国革命。1917年二月革命,尼古拉二世退位,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尼古拉二世在1918年被枪决。

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取得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胜利。革命后,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苏维埃是俄国1905年革命中出现过的新型革命组织。最初是领导罢工的代表机关,后来成为准备起义的领导机关,又逐渐发展成为新政权的萌芽。在二月革命中,工人代表苏维埃、士兵代表苏维埃相继出现。它虽然没有掌握政权机关,但依靠着绝大多数人民,依靠着武装的工人和士兵。然而,苏维埃的领导权被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窃取。孟什维克分子齐赫泽当了彼得格勒苏维埃执行委员会主席,社会革命党人克伦斯基和孟什维克分子斯克别列夫当了副主席。3月15日,在彼得格勒苏维埃全体会议上,他们拒绝布尔什维克的主张,通过了支持临时政府的决议,把政权拱手交给了资产阶级。同一天,临时政府成立。大地主李沃夫担任政府总理,资产阶级立宪民主党头目米留可夫任外交部长,莫斯科纺织厂主科诺瓦洛夫任工商部长,克伦斯基任司法部长(7月21日,克伦斯基代替已经辞职的李沃夫任临时政府总理)。在两个政权中,临时政府是主要的、实际掌握政权的机关。它代表了俄国资产阶级和英、美、法帝国主义的利益,对外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对内竭力保存旧的国家机器,企图解散工人武装,消灭苏维埃,建立单一的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为什么二月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资产阶级窃取了呢?一是二月革命前布尔什维克党遭到沙皇政府的残酷迫害,列宁被迫侨居瑞士,斯大林、斯维尔德洛夫等被流放在西伯利亚,这就影响了党对群众的组织教育工作。二是广大工农群众过去长期生活在沙皇专制统治之下,没有参加过政治运动,缺乏政治斗争的经验,因此,从思想觉悟上和组织程度上都还跟不上急剧转变的形势。三是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乘机在工农群众中散布推翻沙皇政府就是革命的完成,主张把政权交给资产阶级,苏维埃只要在一旁“监督”就可以了,从而帮了资产阶级的大忙。

列宁的《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四月提纲》)

1917年4月16日,列宁回到彼得格勒。第二天早晨,列宁在布尔什维克党的会议上作了《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的报告。这就是著名的《四月提纲》。然后他又在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出席全俄苏维埃会议的代表联席会议上重述了这个报告。以下是这个报告的摘要:

“……

2.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这个过渡的特点是:一方面有最大限度的合法性(目前在世界各交战国中,俄国是最自由的国家),另一方面没有用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而且群众对这个资本家政府,对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的死敌,抱着不觉悟的轻信态度。

这种特点要求我们,在刚刚觉醒过来参加政治生活的极广大的无产阶级群众中进行党的工作时必须善于适应这种特殊条件。

3.不给临时政府任何支持;指出它的任何诺言,特别是关于放弃兼并的诺言,完全是谎话。要进行揭露,而不是“要求”这个政府即资本家政府不再是帝国主义政府,这种要求是散布幻想,是不能容许的。

4.必须承认这样的事实:在大多数工人代表苏维埃中我们党处于少数地位,比起受资产阶级影响并把这种影响带给无产阶级的一切小资产阶级机会主义分子的联盟──从人民社会党人、社会革命党人起直到组织委员会(齐赫泽、策列铁里等)、斯切克洛夫等等止──暂时还处于较弱的少数地位。

要向群众说明:工人代表苏维埃是革命政府唯一可能的形式,因此,当这个政府还受资产阶级影响时,我们的任务只能是耐心地、系统地、坚持不懈地、特别要根据群众的实际需要来说明他们的策略的错误。

只要我们还是少数,我们就要进行批评,揭示错误,同时宣传全部国家政权归工人代表苏维埃的必要性,使群众从实际经验中纠正自己的错误。

5.不要议会制共和国(从工人代表苏维埃回到议会制共和国是倒退了一步),而要从下到上遍及全国的工人、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的共和国。

废除警察、军队和官吏。(注:即以普遍的人民武装代替常备军。)

一切官吏应由选举产生,并且可以随时撤换,他们的薪金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平均工资。

6.在土地纲领上,应把重点移到雇农代表苏维埃。

没收地主的全部土地。

把国内一切土地收归国有,由当地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单独组织贫苦农民代表苏维埃。把各个大田庄(其面积约100俄亩至300俄亩,根据当地条件和其他条件由地方机关决定)建成示范农场,由雇农代表进行监督,由公家出资经营。

7.立刻把全国所有银行合并成一个全国性的银行,由工人代表苏维埃进行监督。

8.我们的直接任务并不是“实施”社会主义,而只是立刻过渡到由工人代表苏维埃监督社会的产品生产和分配。”(注:《列宁选集》第3卷第14~16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3版。)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

1917年11月6日(俄历10月24日)临时政府封闭了《工人之路》报和《士兵报》,并企图占领布尔什维克党中央所在地──斯莫尔尼宫。形势万分危急。当晚,列宁在《给中央委员会的信》中指出:“情况已经万分紧急。非常清楚,现在拖延起义真的就等于死亡。……无论如何不能让克伦斯基及其同党把持政权到25日,一定要今晚解决问题。”根据列宁的指示,党中央决定提前起义。列宁于当天深夜越过敌人封锁线,秘密地来到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武装起义。

7日凌晨1时起义部队占领了邮政总局。2时攻占了波罗的海火车站和尼古拉耶夫斯基火车站。接着关闭了政府大楼的照明电路,电话局切断了临时政府和司令部的大部分电话。6时左右,赤卫队员、士兵和水兵已经占领了皇宫大桥。除了宫廷广场和伊萨基耶夫斯卡广场地区,其他地区几乎都掌握在起义者的手里。临时政府总理克伦斯基坐上美国大使馆的汽车仓皇逃跑。10时,革命军事委员会散发了列宁起草的《告俄国公民书》,宣布临时政府已被推翻,政权已转归苏维埃。但临时政府仍负隅顽抗,2000多名军官和士官生继续盘踞着冬宫。下午5~6时,2万多名革命士兵和赤卫队员、9辆军车包围了冬宫。革命军事委员会向临时政府发出最后通牒,命令它于6时20分缴械投降。8时过后,革命军事委员会向临时政府下达了无条件投降的最后通牒书,遭到拒绝。晚9时40分,“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以空弹射击,发出攻打冬宫的信号。赤卫队和士兵们在雷鸣般的“乌拉”声中,迅猛地冲向冬宫。在117级云石阶梯上同敌人短兵相接。接着,在1005个房间里展开了白刃战。8日凌晨1时50分,临时政府的成员(除克伦斯基逃跑外)全部被擒。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斯莫尔尼宫

位于圣彼得堡。1806~1808年由意大利建筑师克瓦伦吉设计建成。原来是斯莫尔尼贵族女子学院。1917年10月,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和彼得格勒苏维埃军事革命委员会设在这里。11月6日夜,列宁来到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7日晚,在此召开了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了《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和平法令》、《土地法令》等一系列重要文件,选举了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十月革命胜利后,斯莫尔尼宫成为苏维埃政府所在地,直到1918年3月才从这里迁到莫斯科。

冬宫

俄国沙皇的皇宫。建于1754~1762年,位于圣彼得堡市中心的涅瓦河畔。由建筑师拉斯特列里设计建成。1847年大火后重建。宫殿宏大华丽,有1000多个房间(包括大厅),长200米,宽130米,高22米。1917年11月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时,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成员都躲在这里。11月7日晚,工人赤卫队和革命士兵冲进这里,逮捕了临时政府的部长们,彼得格勒的起义取得了胜利。十月革命后,冬宫改为历史博物馆。

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晚10点40分,正当起义部队攻打冬宫时,全俄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在斯莫尔尼宫开幕。到会的共有673名代表,代表全国400多个苏维埃组织。其中布尔什维克党人占多数(390名),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处于孤立地位。第二天清晨5时左右,代表大会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告各地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同日晚11时左右,大会通过《和平法令》。《和平法令》是苏维埃国家对外政策的第一个法令。它强烈谴责了帝国主义战争的滔天罪行,建议一切交战国立即进行谈判,缔结不割地不赔款的和约。9日2时左右,通过《土地法令》。法令规定立即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全部土地收归国有,交给劳动农民使用。最后,代表大会选举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人民委员会下设陆海军、外交、财政、司法、内务、民族事务等13个人民委员部,执行无产阶级国家的各种职能。斯大林当选为民族事务人民委员,托洛茨基当选为外交人民委员。清晨5点钟,大会胜利闭幕。它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的成立。

毛泽东论十月革命

“……在资本主义时代,特别是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各国在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上的互相影响和互相激动,是极其巨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影响到世界各国内部的变化,同样地而且还特别深刻地影响到中国内部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是通过了各国内部和中国内部自己的规律性而起的……”

(《矛盾论》,《毛泽东选集》第一卷,1991年版第303页)

“十月革命的道路,从根本上说来,是全人类发展的共同的光明大道。世界各国的广大人民热情地庆祝十月革命的40周年,因为这40年的历史使他们确信,无产阶级必然能够战胜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必然能够战胜资本主义,被压迫民族必然能够战胜帝国主义。当然,在人民面前还有困难和曲折。但是,列宁在36年前说得好,‘重要的是,坚冰已经打破,航船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

(《在苏联最高苏维埃庆祝十月革命40周年会议上的讲话》

(1957年11月6日),《人民日报》1957年11月7日)

苏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苏维埃政权建立后,俄国还处在同德、奥匈等国交战的状态。为了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必须迅速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和平法令》,建议各交战国立即停止战争,缔结公正的和约。但英、法、美等协约国断然拒绝和谈。于是,苏维埃政权单独同德国进行和谈。1917年12月3日,谈判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进行。德国代表在会上提出了从俄国割出15万平方千米土地的苛刻条件(包括整个乌克兰及白俄罗斯和波罗的海沿岸部分地区)。列宁根据当时苏维埃国家刚刚建立、红军正在组建之中、国内反革命力量还很猖獗等情况,主张接受条件,退出战争,缔结和约。但是,当时出席布列斯特会谈的苏维埃代表团团长托洛茨基等人反对这样做,党中央也没有通过列宁的主张。1918年2月18日,德军在前线大举进攻,侵入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并从北面威胁彼得格勒。党中央号召人民起来保卫祖国,年轻的红军为粉碎德国的军事进攻,作出了巨大贡献。与德国的谈判再次进行,德国提出较前更加苛刻的条件,增加了对整个波罗的海沿岸和高加索等地的领土要求,并要求苏俄赔款60亿卢布。列宁说服其他人接受了这些苛刻条件。1918年3月3日,苏俄同德国等国在布列斯特签订了和约。和约的签订,使苏维埃政权赢得了和平喘息时间,巩固了无产阶级政权,整顿了国家经济和扩大了红军,为以后夺取国内战争的胜利和粉碎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创造了条件。1918年11月11日,德国在大战中战败投降。13日,苏俄政府宣布废除《布列斯特和约》。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又称军事共产主义。苏俄在国内战争时期实行的社会经济政策的总称。1918年9月2日苏维埃中央执委会的决议宣布,将全国变为军营,“一切为了前线”,“不仅在陆军和海军中,并且在粮食业和运输业以及军事工业领域内,都应建立军事制度。”这是战时共产主义在全国开始实施的标志。它的主要内容有:①国内贸易国有化。1918年11月21日,人民委员会颁布了《关于组织一切产品、个人消费品及日用品的居民供应》的法令。规定:一切食品、个人消费品和家用物品均由国家和合作社组织供应,取代私商。国家继粮食垄断制之后,这时开始对糖、茶、盐、火柴、布匹、鞋、肥皂等实行国家垄断。②余粮收集制。1919年1月11日,人民委员会颁布了《关于国家在出产谷物的省份征粮办法》的命令,在全国各地实行了谷物和饲料的余粮收集制。征收数额由粮食部根据收成情况规定,原则是富裕农民多征,中农少征,贫农不征。不按期完成的,其储粮一经发现,当即没收。③产品配给制。一切非农业人口都必须加入消费合作社(一度称消费公社),由合作社分配站按照工种定量配售食品及日用品。但其供应量远远不能满足居民的需要。1920年开始逐渐改为免费供应,使工资实物化,货币工资失去实际意义。④劳动义务制。要求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必须参加劳动,并强迫剥削阶级分子参加体力劳动。强制贯彻“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政府可以招募公民完成不同的社会工作,而不论其担任何种经常性工作。⑤全部工业国有化。大工业国有化是内战前就开始的,1918年6月正式颁布法令,加快了国有化速度。1920年11月29日,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决定,将拥有机械动力、工人在5人以上的,或没有机械动力、工人超过10人的私营企业,全部收归国有。“战时共产主义”是苏维埃政权迫于战争和经济严重困难而实行的政策,它不是社会主义革命发展的必经阶段。但在当时条件下,它保证了军民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对于击败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白卫军起了巨大作用。

形象图《战斗中的恰巴耶夫》

这是苏联画家П·华西列也夫的名画,它生动地反映了恰巴耶夫的形象。恰巴耶夫是苏维埃国家红军战士英雄主义的象征。恰巴耶夫旧译夏伯阳,为苏俄国内战争时期的英雄,红军的天才指挥员。1887年诞生在喀山省切博克萨雷县的一个贫农家庭里,年幼时当过牧童,做过木匠学徒。1908年应征入伍,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因英勇善战获得过几枚十字勋章,升为上士。1917年秋,由前方回到尼古拉也夫城参加革命。1918年加入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1919年初,他被调往东方战线担任旅长。不久提升为第二十五师师长。1919年6月8日,他在指挥部队攻占乌发时,头部受伤,但他继续指挥作战,取得胜利,他荣获红旗勋章。1919年9月4日夜晚,恰巴耶夫师部所在地──乌拉尔的尔比欣斯克(今查帕耶沃)遭到白卫军哥萨克的袭击、包围,恰巴耶夫英勇奋战,在突围渡乌拉尔河时不幸牺牲。恰巴耶夫深得人民和红军战士的爱戴,1923年,原第二十五师政委、恰巴耶夫的亲密战友富尔曼诺夫创作了中篇小说《恰巴耶夫》。这部作品以后又被搬上银幕。课本上的插图《战斗中的恰巴耶夫》生动地表现了恰巴耶夫在战斗中身先士卒的英勇精神。

国内战争结束时苏俄的国民经济状况

四年的帝国主义大战和三年国内战争,使俄国的工农业生产遭到了严重破坏。1920年的工业总产值,只等于战前的30%。其中大工业的产量只有战前的15.5%,钢产量只有战前的4.6%,生铁只有战前的3%左右,煤比战前减少了2/3,石油减少了3/5。由于缺乏燃料和原料,大部分企业无法开工。2/3的铁路毁于战火,整个交通运输业因破坏惨重和缺乏燃料而奄奄一息。1920年农业总产量只等于战前的65%。国内所有库存的金属和布匹差不多都已用完。国家的状况正如列宁描绘的那样:“俄国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摆脱战争的,就是其形象正如同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一样,在七年之中把他打得遍体鳞伤”。经济的破坏,引起了劳动群众生活状况的恶化。人民生活必需品,就连面包、衣服和肥皂这样最起码的物品都十分匮乏。工人的口粮极少,经常挨饿,于是有一些工人跑到农村去,工人人数锐减。1913年,大工业中有255万名工人;1921年时,只剩下140万人。农民的生活状况也异常艰苦,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沿用下来的余粮收集制和禁止贸易自由的政策,与农民的经济要求相抵触,使农民的不满情绪尤为显著。在坦波夫省、沃罗涅什和萨拉托夫省,在乌克兰、顿河和西伯利亚等地发生的富农叛乱中,有不少中农参加。喀琅施塔得的水兵于1921年2月28日也发生了叛乱。列宁清醒地看到了这种危险,指出只有迅速恢复遭受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发展生产,才能摆脱现在所处的悲惨境地和所忍受的饥寒,才能打退资本家在稍事休息之后可能重新挑起的内战,才能巩固苏维埃政权赖以存在的基础──工农联盟。

关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史学界掀起了一次研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高潮,其中形成了三种不同的意见。

1.基本持否定态度。持这种意见的以复旦大学姜义华为代表,他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是“十足的农业社会主义”,是旧俄国专制主义长期统治下形成的政权万能论以及宗法式的情绪对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头脑侵袭的结果。(注:杜立克:《喀琅施塔得叛乱及其教训》,《内蒙古大学学报》1981年增刊。)杜立克也认为,布尔什维克党在战时共产主义时期采取的办法是完全错误的,是由于党的一些领导人为热情的浪潮所激动,试图用无产阶级的国家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分配。此外,也有人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成绩有限,错误严重”。

2.基本持肯定态度。这种观点以北京大学的谢有实为代表,他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超越了客观历史阶段,而是战时客观现实的反映和需要,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保全了社会最主要的生产力──工人和广大劳动群众,保全了遭受战争破坏的工业,为恢复生产保全了前提条件。战时共产主义不是农业社会主义。(注:谢有实:《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世界历史》1981年第1期。)另外,许多人的文章也强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动员了全国的人力、物力供应前线,保证了战争的胜利,从而巩固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成果,保卫了国家独立。

3.具体分析的态度。王斯德、叶书宗认为,否认战时共产主义的历史作用,把它看成是造成当时种种灾难性后果的根源是离开了历史的分析。战时共产主义有两个不同的阶段。前期从1918年6月到1919年底,主要为了适应战争需要。后期从1920年到1921年初,此时才把适用于战争环境的特殊措施,用来进行经济恢复和经济建设,以便“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王斯德、叶书宗:《也论列宁主义和战时共产主义》,《世界历史》1982年第2期。张培义指出,由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不同阶段,因而它具有双重性,一方面这些措施产生于战争环境,使国家能集中人力、物力,保证了战争的胜利;另一方面由于领导人企图借助这些措施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最后造成严重后果,引起人们强烈不满和生产力下降。张培义:《战时共产主义和列宁主义的总结》,《山东师大学报》1982年第1期。此外,张驰、黄济福都具体分析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功过、经验教训。张驰:《如何评价苏维埃国家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世界经济》1980年第6期。黄济福:《也评苏俄时期的战时共产主义》,《苏联历史问题》1984年第1期。

九年级下册《俄国十月革命》学案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认真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你们会写一段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九年级下册《俄国十月革命》学案》,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九年级下册《俄国十月革命》学案

学习目标:1、了解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经过和历史意义。

2、懂得无产阶级革命是俄国历史发展的选择,掌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社会主义观。

3、学习列宁的革命首创精神,认识领袖人物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重要作用。

学习重点: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原因及历史意义。

学习难点:如何理解二月革命后出现的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我的课堂,我的舞台)

1、阅读教材P2内容,概括出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对比两个政权)

2、在教材上标出俄国十月革命的开始时间、地点、领导人、第一个苏维埃政权。

3、分条记住苏维埃政府巩固政权所采取的措施。

4、能结合俄国十月革命的原因及结果,理解分析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合作探究(群体智慧,能力提高,共同进步)

我的问题:(经过上面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探讨)

我们的问题:(大家共性的问题,发现一个问题,甚至比解决一个问题还要有价值,你们小组不能解决的,向全班同学推荐有价值的问题)

老师的问题:(大家分析讨论,群策群力,看谁表现更精彩)

如何认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的性质及在当时所起的历史作用?

俄国与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的方式有何不同?什么原因导致不同?

(3)为何说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什么是社会主义革命?

三、拓展延伸(学习致用,感悟历史)

苏俄(1922年后称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曾强大辉煌,但现在却已不复存在,而我们中国一个后来崛起的社会主义国家却愈发强大,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由此你有何感想。

四、系统总结(学会从整体上把握知识)

1、知识建构:

原因经过结果意义

政府反四个获得胜利两个

动统治方面建立国家方面

2、方法归类:尝试归纳学习社会主义革命应从哪几方面入手?

五、巩固训练(相信自己一定能顺利通过)

1、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于(时间)(城市),领导人是建立的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是,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法律文件是,到年,巩固了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

2、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A俄国二月革命B巴黎公社C俄国十月革命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3、你能准确答出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吗?

六、当堂反思:(只有反思才能有所进步)

1、通过本课的学习,我最大的收获是:

2、我还需要解决的问题有: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6271.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