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优秀的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作为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环境中来,帮助教师在教学期间更好的掌握节奏。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教案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基础知识目标
与朝鲜的关系;与日本、越南的关系;丝绸之路。
二、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对两汉时期中国与朝鲜、日本、越南、安息、大秦等国交往情况以及当时这些国家历史状况的学习,培养和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归纳和分析中外历史知识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秦汉时期,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处于世界先进地位,在对外交往中,中华文明的影响不断扩大。
2.在两汉时期的对外交往中,中国的文化向外辐射,同时,中国人民也吸取和借鉴了外来的文明成果,发展了中华文明。
3.在世界的古代和中世纪,人类基本上处于隔绝状态,各国之间联系较少,但是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连接着当时世界的几个不同文明。这在中外古代和中世纪史上,意义尤显重大。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两汉与日本的关系;丝绸之路;汉朝与大秦的往来。
教学难点:中外交流中的相互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首先,回忆本章的引言,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秦汉的历史地位与当时世界各大文明区域历史发展的大致情况:
印度的孔雀帝国昙花一现,迟至公元4世纪才形成局部统一。而中国在秦亡之后出
现长达四百年的大一统繁盛局面。
古罗马和安息帝国雄踞地中海和西亚时,东亚屹立着强大的秦汉王朝。
公元1—2世纪,亚欧大陆古文明地区并列的4个帝国(东汉、贵霜、安息和罗马)
中,汉朝和罗马的历史地位尤其重要。
然后引入本节的授课,指出:汉朝在当时是空前强大,并开展了积极的对外交往。使得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日益扩展,突破了东亚的范围,开始走向世界,远及欧洲和非洲。
讲授新课:
一、与朝鲜的关系
1.两汉与朝鲜的密切往来
朝鲜与中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
战国纷争与秦汉之交时有许多中国人到朝鲜,朝鲜半岛南部的三韩(指马韩、辰韩
和弁韩)曾多次派人赴汉。
秦汉文化对朝鲜文化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辰韩就有“秦韩”之称。
2.中朝贸易的发展
朝鲜特产输入中国,朝鲜特产檀弓、文豹、果下马、班鱼皮等输入中国,
中国铁器、铜镜、漆器等输往朝鲜。
中朝经济贸易往来频繁,互通有无,对朝鲜的发展进步产生了影响。
二、同日本、越南的交往
1.日本的社会状况
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隔海相望的近邻。我国古代称日本为“倭”。
汉朝时,日本“分为百余国”。汉武帝时,日本有三十多个国家通过朝鲜半岛“使
译通于汉”。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中的小字部分,从《汉书·地理志》中初步了解日本的社会生活。
2.两汉与日本的关系
徐福浮海东渡的传说,在中日两国都是从古流传至今;
日本考古发现的一些工具、器皿的制作也有的同中国相似,两者相互印证。
汉武帝时,日本一些部族小国与汉朝已经有了通使关系;
汉光武帝时,倭奴国得赐印绶(汉赐“汉委奴国王”金印已出土)。
汉安帝时,倭国又遣使来汉。中国的铁器、铜器、丝帛传往日本,促进了日本生产
和文化的发展。
3.两汉时期的中越经济文化联系
越南与中国山水相连,联系更加密切。
中国从越南输入土特产和东南亚的珍稀物产,如越南的象牙、犀牛、玳瑁、珍珠等。
中国的铁器、农耕和水利技术传到越南,使越南的社会经济生活有了显著提高。
中越经济文化的交流,对两国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都有积极影响。
三、丝绸之路
1.丝绸之路的开通
西汉以前,中国的丝绸经西北各民族,少量地辗转贩运到中亚、印度等地。
张骞出使西域以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大量丝帛锦绣沿着通道不断西运;
西域各国的珍奇异物也陆续输入中国。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著称于
后世的“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的开通是划时代的重大事件,当时,世界各文明区域尚处于隔绝分散的状
态,交通工具也很简陋,丝绸之路却沟通了东西方的交通。
2.丝绸之路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
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以及铸铁术、井渠法、造纸术先后西传。
两汉之际,佛教也通过丝绸之路由印度经中亚、西域,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3.西南陆上丝绸之路
秦汉时期,西南有一条从四川出发,经云南,过缅甸,最后到达印度的丝绸之路。
西南陆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不仅加强了中原和西南地区的联系,而且为中缅、中印
的友好往来,创造了条件。
4.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
A.秦汉时期,一些商人船舶不惧风浪,很早就往来于中国与东南亚之间。
B.西汉中后期,汉朝政府派人远航,直抵东南亚和南亚,这就是“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的方向、大致航线与经过地区。
A.阅读课本插图《海上丝绸之路》;
B.了解海上丝绸之路从广东沿海港口出发,向西沿海岸线、印支半岛南下,绕过
今马来半岛、出马六甲海峡,到孟加拉湾沿岸诸国,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
斯里兰卡。
海上丝绸之路开通的意义。
A.加强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各国的关系,扩大了秦汉文化对外的影响。
B.从海路沟通了东、西方外交联系,拓展了中国、亚洲濒海地区、欧洲一些国家
的外交活动范围。
5.评价:
两汉时期,中国与西方之间的交通也日益发达,古代世界的东方与西方的几个文明
地区联系起来。
中国的丝绸驰誉世界,中国被称为“丝国”,中西交通线也被称为“丝绸之路”与
海上“丝绸之路”。
四、与西亚、欧洲的往来
1.汉朝与安息的交往
安息是地处丝绸之路中段的西亚大国,成为罗马帝国与汉朝之间的中转站,
安息利用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在汉朝与大秦之间贸易谋获其利。
2.汉朝与大秦的往来
汉朝与大秦(罗马帝国)之间都有直接交往的愿望。
公元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未果,166年,大秦安敦王朝遣使来到东汉,这
是正史中关于中国同欧洲直接往来的最早记载。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的任务之一。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两汉时期的社会经济”,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二章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
第四节 两汉时期的社会经济
教案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重农抑商政策;农具的改进,牛耕的推广;水利事业的发展,农耕区域扩大;稻麦种植的推广;耕作、管理技术的进步;农学研究的成就。纺织业、冶铸业、制漆业、煮盐业、造船业的成就。商业的繁荣,武帝铸五铢钱。长安及“五都”的繁华。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对两汉农业、手工业、商业及城市发展繁荣具体表现的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综合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两汉时期重农抑商政策与手工业、商业发展关系的认识,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两汉时期经济发展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用全面的、联系的观点阐释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经济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通过对两汉时期社会经济的学习,“探索出终极的经济原因”,总结一定的经济规律。
2.两汉时期的大一统局面,促使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国家的稳定,民族间的密切交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3.汉代实行的重农抑商政策,对我国后世的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4.两汉是我国封建经济的发展时期,农业生产有很大的发展,特别是手工业取得许多新的成就,在当时世界上居于先进地位。
5.以两汉时兴修水利、治理黄河的史实为切入点,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
教学要点
一、农业的发展
1.农业发展的原因
2.农业发展的表现
(1)农具的改进,牛耕广泛推广
(2)水利事业发展,农耕区域扩大
(3)稻麦种植推广
(4)耕作、管理技术的进步
(5)农学研究的成就
二、手工业的成就
1.特点:规模大、分工细、工艺精
2.表现
(1)纺织业
(2)冶铸业
(3)制漆业
(4)煮盐业
(5)造船业
三、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1.商业的繁荣
2.武帝铸五铢钱
3.城市的繁华
教学要求和建议
一、本节两课时,为带星号的非考试内容,教师可自行确定教学重点。
难点:重农抑商政策与手工业、商业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两汉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
二、讲述本课之前,教师应先对社会经济作一定阐释:经济是指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进行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活动,以及由此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历史的发展归根结底受经济发展,主要受生产力发展的制约。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反作用于经济。古代社会经济可分为农业、手工业、商业等门类。教师可提示学生注意两汉的政治状况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本节内容包括汉朝的重农抑商政策,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及城市的繁华等内容。由此导入新课。
三、“农业的发展”一目,是本节的重点之一,需要讲清三个问题。
(一)农业发展的原因。此处原因的分析有两个层次。一是西汉社会经济得以发展的原因:两汉时期,大一统局面形成,中央政权得到巩固,一系列政治经济措施得以实施,各民族间交往密切,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二是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方面加以说明。由于汉初经济的凋敝,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决定了两汉的统治者均采取了重农抑商的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历史上主张重视农业而限制或轻视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这一政策既对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稳定社会秩序和巩固封建统治有利,又对商业的发展起过阻碍作用,对中国封建社会影响十分深远。
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包括:农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进步,水利设施的兴修,农作物品种的推广,耕作、管理技术的进步及农学研究的成就等因素。
(二)农业发展的表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农具的改进,牛耕广泛推广。教师首先应分析其背景。汉初,牲畜比较缺乏,一般农民只能用人力耕作。西汉政府下令禁止宰杀耕牛,规定杀牛、盗牛者受重刑。保护耕畜的法令,一直为历代所沿用。到武帝时,牛马数量增多,牛耕已经从黄河、长江流域一带,传播到东北、西北的一些地区。与此同时,由于武帝实行国家垄断冶铁业的政策,铁制农具也逐步推广到西域和珠江流域,且铁制农具的种类增多。其次,提示学生观看教材中《二牛抬杠牛耕画像石》插图,归纳出农具的改进包括犁壁(强调此发明比欧洲早1000年)和耧车的发明;牛耕技术的改进主要指二牛抬杠式的牛耕法到东汉时已推广到珠江流域,一牛挽犁牛耕法已开始出现。
2.水利事业发展,农耕区域扩大。教师可从1998年长江、嫩江、松花江的洪水泛滥事实入手,结合小字内容,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黄河原称“河水”,黄河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西汉初年。先秦时期,黄河流域环境状况良好,适合农业生产。中游气候温和,森林覆盖率在50%以上;下游气候湿润,湖泊较多。战国以来,这一区域的森林开始遭到破坏。商鞅变法时因大规模垦殖而遭受破坏的西安附近塬区森林和秦岭北坡边缘森林,到秦始皇时期,因大兴宫室,已砍伐殆尽。其直接后果是水土流失严重,黄河河水泥沙含量增多,河床因淤积而抬升,黄河开始泛滥。治理黄河成为汉朝统治者不得不时常关心的大事。汉武帝与东汉明帝(命王景负责)两次大规模治理黄河。正是由于汉统治者认识到农业是天下之本,水利是农业之本,故而采取措施,促使汉代水利事业得到发展,农耕区域扩大。教师可指导学生结合《汉代关中水利工程示意图》,认清两汉4个农田水利地区的不同特色及农耕区域扩大的史实。
3.稻麦种植的推广。教师可让学生回忆战国时期粮食作物的主要品种,然后指出: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和水利工程的兴修,为农作物的推广种植带来益处。两汉时,小麦在北方普遍种植,南方则以种植水稻为主。
4.耕作、管理技术的进步。主要表现在:在干旱地区推广代田法,优选种子,水稻育秧移植等。
5.农学研究取得可喜成就。教师首先应讲清:在两汉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农学研究取得了可喜成就;农学研究的成果,反过来又对农业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然后结合小字讲述《胜之书》及《四民月令》的特点、内容。
四、“手工业的辉煌成就”一目,是本节的重点之一,并讲清三个问题。
(一)汉手工业取得成就的原因。可提问“汉朝统治者既然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保护农业,压制工商业,为何两汉的手工业、商业却能取得辉煌成就?”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我国封建社会,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强调扶植与发展“男耕女织”的个体小农经济,把手工业视为农业的副业,显示出自然经济的特征。虽然如此,手工业与商业仍有它们的地位和作用。以自然经济为特征的封建经济,并不绝对排斥商业和手工业。穷奢极欲的统治阶级需要有商业与手工业为他们提供丰富的产品。各地区物品资源的差别,也需要彼此交换、互通有无。由于生产工具的发展和小农经济生产规模的狭小,各种农业器物的生产已非小农家庭之力所能奏效,“故工不出,则农用乖”;农业的发展,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和市场。这一系列的因素,使得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者虽然倡导以农为本,工商为末,重农桑而抑工商,手工业和商业却始终在不断发展着,成为封建经济的必要组成部分,以至出现了把从事手工业与商业作为致富必要手段的思想。司马迁认为:“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两汉时期的手工业,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发展起来的。
(二)两汉手工业的特点。此处不必展开,只需归纳出三点:1.规模大;2.分工细;3.工艺精。教师在讲述具体事实时应注意突出这些特点。
(三)两汉手工业成就的表现。讲解前,可先挂《西汉手工业分布图》,再依据教材顺序指图讲述纺织、冶铸、制漆、煮盐、造船业的发展情况,要求学生掌握手工业发展的概貌,培养学生观察、识读地图的能力。
1.纺织业。两汉时期,纺织技术较前代更为发展,各种纺织品的质量和数量都有很大提高。结合插图重点介绍丝织业情况(应适当介绍官营手工业的相关知识),其他内容如麻织业、棉纺织业、羊毛为纺织原料及越布等内容可简略带过。
2.冶铸业。两汉的冶铸业包括冶铁和冶铜。冶铁业是各项手工业的先导部门,也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手工业部门。随着农业对铁制生产工具需求的日益增加,必然促使冶铁业优先发展起来。教师可重点讲解冶铁业的发展情况,简单介绍冶铜业的状况;要求学生掌握冶铸技术的进步、取得的成就及著名产地。
3.制漆业。漆器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史书记载,尧舜禹时代,人们就已经使用加进红或黑色彩料的色漆髹饰食器或祭器。秦汉时期,漆器手工业的规模和范围更加扩大,漆工艺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教师可结合课文小字讲解教材大字内容。
4.煮盐业。需要讲清两点:(1)煮盐业与冶铁业、纺织业,堪称两汉时期的三大手工业,国家非常重视;(2)汉代开发利用的盐包括池盐、海盐、井盐等。
5.造船业。应讲清两点:(1)两汉时水陆交通发达,促进了造船业的进步;(2)造船业发展的表现:一是水军拥有用途不同、类型多样的舰船;二是发明了橹、舵和布帆,还使用了锚。
五、“商业和城市的繁荣”一目,是本节的又一重点,并讲述两个问题。
(一)商业繁荣的原因。教师在前面分析手工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时,已涉及到商业繁荣的原因,此处不必赘述,只需提及:伴随着统一局面的形成、巩固和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两汉时期的商业也出现了繁荣景象,这是由客观经济规律所决定的。
(二)商业繁荣的表现。商业的繁荣,教材从三个方面加以介绍:1.商业通道四通八达;2.每个城市都设有专供贸易的“市”;3.汉族同少数民族间贸易频繁。同时,教材介绍了货币的使用。汉承秦制,以黄金和铜钱为主。教师可补充介绍:秦汉时期,是金属货币的重要发展时期,它把黄金与铜钱固定为金属货币的复本位制(也称二本位制),称黄金为“上币”,铜钱为“下币”,把珠玉、古代的龟币、贝壳及银、锡等金属,都排除在法定货币之外,只能作为珍宝与器物看待,因而奠定了封建社会货币制度的基础。
(三)“城市的发展繁荣”,教材从两个方面进行了介绍与分析:1.名都大邑出现的原因;2.代表城市有长安及“五都”。
教师应指出:随着两汉时期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在广阔的国内市场内,逐渐形成了一批工商业集中的都会。这些地方土地肥沃,农副产品丰富,交通便利,是在当地经济发达的基础上形成的,并非完全出于政治的原因。
六、本节内容较多,教师讲述完毕后,可设计讨论题:“两汉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培养学生用全面、联系的观点阐释历史问题的能力。然后,教师可归纳原因:1.大一统局面的出现,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2.统治者实行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如重农、兴修水利等,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3.科学技术的进步,如:农业、手工业方面的成就,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最后小结:在国家统一的局面和各项政策的保障下,汉代的社会经济空前繁荣,取得了多方面领先于世界的成就,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汉族的形成和名称,正是与这个强盛的朝代相联系的。
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习的趣味性,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高中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帮助高中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所以你在写高中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两汉政治经济制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刺史制度;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察举制度;编户齐民。
二、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本节的学习,认识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人们应根据现实需要不断改革。培养学生进一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汉初统治者基本上承袭秦制,目的是巩固和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维护国家统一,恢复和发展经济,推动历史的进步,到汉武帝时期,国家统一才真正巩固下来。
2.两汉的统治者制定的政治经济制度,主观上是希望达到长治久安,但由于时代和阶级局限,其制度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的阶级矛盾。
3.两汉时期出现一批杰出的政治家和经济学家,他们治国理财的方针、制度和经验,值得研究和总结。两汉的政治经济制度,是宝贵的历史遗产。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刺史制度;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察举制度;编户齐民。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的理解“汉承秦制”的含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首先指出:两汉是指西汉和东汉。
然后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
两汉政治经济制度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是封建时代的必然产物。
“汉承秦制”,不是照抄照搬,一成不变。而是在秦制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不断发展。
两汉的政治经济制度,对维护国家统一、安定社会、发展经济具有进步意义,使西汉达到鼎盛的局面,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
讲授新课:
一、刺史制度
1.西汉的刺史制度
刺史制就是监察制。
秦朝时,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汉武帝为加强监察地方的诸侯王和地方高官,在各州均设置刺史,即监察官。
西汉时,刺史低于郡守,但代表中央,权力大,便于皇帝直接控制地方。
2.东汉的刺史制度
东汉初年,刺史的监察权进一步加强,刺史定期巡行所属郡国,进一步加强了皇权。
东汉时,刺史有了固定治所,变成具有统郡职能的长官,开始掌握军队,刺史举
劾官吏,不再需要三公案验,即可黜免。
3.评价:监察制度是必要的,但在执行中.刺史逐渐演变为地方长官,权力不断膨胀,
失去了监察官的作用。
二、郡县制和封国制的并存
1.西汉的郡国制:
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这是地方政权组织。
西汉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同时又兼有封国制,封国分王国和侯国两级,王国实际上
与割据无异。侯国直属朝廷,不受所在郡管辖。
西汉王朝解决封国问题,主要是采取暴力和非暴力两种方式。如:
A.景帝平定七国之乱。B.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制定“附益法”。
2.东汉的郡国制
汉光武帝对诸侯王控制也很严。
汉光武帝继续推行汉武帝时的“附益之法”,不许封王养士,限制封国势力的发展。
52年,光武帝命郡县收捕诸王宾客,牵连而死者以千数。
讨论与思考:两汉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和封国制,两者相比的其利弊在哪里?
三、察举制制度
1.西汉的选官制: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扩大西汉的统治基础,汉武帝颁行了新的选
官制度,注意选拔人才,充实官僚机构。选拔人才渠道主要有
察举(选举)制: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汉武帝即位后,令郡国
岁举孝、廉各1人,建立起人才选拔制度,孝廉成为士大夫仕进的主要途径。
征辟制:是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宫吏的制度。汉武帝连续大规模征召才能之士,令
官吏陪同入京,到京后,亲自召见,被看中的,授予官职。
引导学生阅读小字部分,了解西汉人才选拔制度形成的过程及积极作用。
2.东汉的选官制
东汉继续推行西汉的察举和征辟制度。察举制注重孝廉一科。
东汉时不少士大夫为了博取高官厚禄,采取贿赂请托,营私舞弊,特权横行,这
些世家大族,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发展成为门阀士族。
那些所谓举主、府主和门生、故吏互相勾结,形成一个个官僚集团。这些官僚集
团在镇压黄巾起义中,乘机扩大武装力量,形成割据一方的军阀。
四、编户齐民
1.何谓“编户齐民”?
被西汉政府正式编入户藉的自耕农、佣工、雇农等,称为编户齐民。
编户齐民既是行政管理制度,又是赋税制度。
2.编户齐民对封建国家的义务(农民的主要负担):
田租:十五税一;
人头税:A.算赋:120钱;B.口赋:20钱;
徭役:每年一个月,不去则交更赋代役;
兵役:一生服役2年。
3.评价:汉初的赋税制度,对农民的剥削较轻,但随着汉王朝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统治阶级生活日益奢侈腐化。国家、地主和官吏对农民的剥削也日益加重,汉末,终于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封建制度的本质就是剥削压迫农民的制作为优秀的教学工作者,在教学时能够胸有成竹,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帮助高中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高中教案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复习”,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1、两汉时期的对外政策和对外关系发展的影响;
2、朝鲜三韩与两汉的交往;
3、日本与两汉的交往;
4、中国传入越南的主要技术;
5、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开通的时间、到达地区和意义;
6、东汉与大秦往来的两件大事;
7、两汉对外交往的主要国家和地区。
特点:以中国为中心的日益扩展,影响突破的范围,远及和。
人员任来:秦汉之际,”燕、齐、赵人往避地者数万人”;三韩多次派人晋见武帝和光武帝。
文化交流:“嫁娶以礼、语言、称谓与秦相似,被人称为””。
贸易往来:、等输入中国,中国、、生产工具等输至朝鲜。
①人员往来:武帝时,有30多国通过朝鲜“”;东汉时,“倭奴国奉贡朝贺……光武赐以印绶经”。后来倭国又“遣使奉献”。
②贸易往来:中国、、传入日本,丰富了倭人的物质文化生活。
越南:、、输入中国,中国和在越南推广。
开通:出使西域以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大量沿着通道不断西运;
西域各国的也陆续输入中国。这条通道称为“”。
路线:从长安出发,出或往西到中亚、印度半岛等地。
中国与、、诸国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
意义:中国的、和、、、先后西传。
两汉之际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①路线:从出发,向西沿海岸线、南下,绕过、出海峡,到沿岸各国,最远达。
②意义:加强了中国和、各国的关系,从水路沟通了东西之间的联系。
西亚:是西亚大国,利用与汉频繁交往,通过在汉与大秦间转手贸易。
①处于陆上丝绸之路的西端,直接交往受等国的阻隔。
②97年,班超派出使大秦,到达。
③166年安敦使者到达东汉,将、等礼物赠给东汉皇帝。是正史中与欧洲直接往来的最早记载。
两汉时期中外关系的特征及其原因
1、康有为认为“甘英遇怯,辜负班超。至今中西亘数千年不通文明,不得交易,则甘英之大罪也。其与哥伦布……之流相及何其远哉!中国人而有此,至今国土不辟于大地,知识不增于全球,遂以一切让于欧人,皆英辈之罪也。”你是否同意这一种观点?请根据甘英、哥伦布、康有为的时代背景、评论康有为的这段话?康有为的观点表明了什么?
2、匈奴的西迁与汉人的南移
材料一:在欧洲,有人认为今天的一部分匈牙利人是西迁的匈奴族后裔。这些匈牙利人的长相与一般欧洲人明显不同:他们的民歌曲调与我国陕北、内蒙相似;他们也像陕北人一样吹唢呐和剪纸,甚至说话的尾音也有点相似。
材料二:中国古代历史上曾出现过几次大规模的北方人口南迁。科学家试图用“基因解码”的方法研究北方移民如何改变南方人的遗传结构,并已得到初步的研究成果。
问题:(6分)
(1)匈奴西迁开始于哪个朝代?原因是什么?(2分)
(2)中国古代史中原始地区有过哪几次大规模的人口南迁?(3分)
(3)上述两则材料用了民俗调查、基因分析等研究方法,除此之外,你认为还可用哪些方法研究人口迁徙问题?(1分)
参考答案
两汉时期中外关系的特征及其原因
特征:
①以商贸为主,丝织品在通商中占很大比重,并具有相当程度的单向性。
②中外交往以陆路为主,水陆并举。
③与亚洲包括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等地区的国家交流频繁,对东方文化影响大,形成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
④中国文明通过丝绸之路开始传人欧洲。
⑤中国开始吸收佛教等外来文化。
⑥汉代文明先进,对世界影响深远。
原因:
①国家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
②社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
③丝织、冶铁等技术领先世界;
④张骞沟通西域;
⑤交通发达,两汉政府保护交通的畅通人;
⑥科技文化成就辉煌;
1①不同意。②甘英处于中国封建社会初步发展时期,而且为中外交往提俱了有利条件,哥伦布是新兴资产阶级追求黄全和殖民扩张的代表,而且当时已经具备远洋航行的各件;因此康有为将甘英、哥伦布比较不合适,又过于苛求甘英。康有为的时代处于中国半殖民也半封建社会时期,由于帝国主义侵略,清政府腐朽统治而导致中国落后,并非中外交往,也不应怪罪古人。③康有为的观点表明他仍未找到中国落后挨打的真正原因。
2、(1)东汉或汉朝;窦宪打败北匈奴或汉军打败匈奴。(2)汉代末年、魏晋时期、唐代中后期、宋金对峙时期。(3)文献查阅(家谱、言志、专著)、实物(碑刻)、实地调查等。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2453.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