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欧姆定律》知识点整理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是时候对自己教案课件工作做个新的规划了,未来的工作就会做得更好!究竟有没有好的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小编收集并整理了“《欧姆定律》知识点整理”,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欧姆定律》知识点整理

1.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公式:I=U/R,式中单位:I→安(A);U→伏(V);R→欧(Ω)。1A=1V/Ω。

3.公式的理解:①公式中的I、U和R必须是在同一段电路中;

②I、U和R中已知任意的两个量就可求另一个量;

③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4.欧姆定律的应用:

①同一个电阻,阻值不变,与电流和电压无关,但加在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时,通过的电流也增大。(R=U/I)

②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小。(I=U/R)

③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大。(U=IR)

5.电阻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R1,R2串联)

①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②电压:U=U1+U2(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

③电阻:R总=R1+R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有R总=nR

④分压作用U1∶U2=R1:R2

⑤电流比例关系:I1∶I2=1∶1

6.电阻的并联有以下几个特点:(R1,R2并联)

①电流: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②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

③电阻:1/R总=1/R1+1/R2(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则有R总=R/n

④分流作用:I1:I2=1/R1:1/R2

⑤电压比例关系:U1∶U2=1∶1

精选阅读

《欧姆定律》


一、教学系统分析

本节内容前承电路、电压、电阻及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是前面电学知识的聚焦;后启电功、电功率,并为高中阶段学习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电磁感应定律、交流电等内容做了铺垫。甚至于对学生将来参加生产劳动也有指导作用,即使在电工技术电子专业等学习中,欧姆定律同样是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其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是学习关于电阻大小影响因素的研究方法的延续,是物理问题研究思想的再次体现。

二、学习任务分析

本节重点是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通过实验探究,归纳总结出欧姆定律,让学生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形成尊重事实、探究真理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欧姆定律中电流I、电压U、电阻R的同一性是本节难点,在探究过程中通过适时引导、恰当点拨,利用实物电路使学生达到理解欧姆定律的目的。

三、学习者分析

学习了电路基础知识,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多数学生能正确连接电路元件,正确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对于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也有所了解。学生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渴望自己动手进行科学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但对于U、I、R三者关系知之甚少,规律性知识的概括往往以偏概全。他们的思维方式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教学中让学生自主设计研究问题的方案,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

四、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

会用实验的方法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公式;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⑵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学习研究物理问题常用的方法──控制变量法。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认真谨慎的学习习惯。

重点: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

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难点: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

弄清变形公式的含义。

五、教法设计

依据本节课的知识特点、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确定本节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当好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探究式学习可以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在探究新问题时使知识活化、重组,形成知识结构并向能力转化;让学生体会科学发现的全过程,从中感悟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

六、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展示平台,自制课件。

学具:三节干电池、定值电阻(5Ω、10Ω、15Ω)、滑动变阻器(20Ω、1A)、电压表、电流表、开关、导线若干。

七、教学流程图

八、教学过程设计

九、教学评价

1.知识反馈

导体两端的电压(U/V)

导体的电阻(R/Ω)

导体的电流(I/A)

3

5

0.6

3

0.3

3

15

⑴在研究电压不变,电流跟电阻关系的实验中,表中有两个数据漏填了,请根据实验结论填写表中的两个空格。

⑵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来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关系,其中R为定值电阻。他第一次实验用的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1,闭合开关后,记下电流表的示数为I1,他第二次实验仅将定值电阻的阻值换为2R1,闭合开关后,记下电流表的示数为I1,I2,结果发现I2<I1,但I2=I1/2,由此,他认为电流跟电阻不成反比,他的结论是______的(选填“正确”或“错误”),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学生掌握了控制变量法这一物理研究方法。探究过程中,通过自行设计、自己动手操作,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分别概括出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以及两条结论的融合,提高了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增强了主体参与意识。

问题:实验中仍有学生对控制变量法理解不够,选择电阻出现差错;也有学生对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的电压原理不能理解。

措施:课余时间对知识存在疑问的学生,通过举例分析讲解,帮助他们透彻地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

初二物理知识点归纳:欧姆定律


初二物理知识点归纳:欧姆定律

一、探究电阻上的电流根两端电压的关系试验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二、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1、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公式:(I=U/R);式中单位:I→安(A);U→伏(V);R→欧(Ω)。1安=1伏/欧。
3、公式的理解:①公式中的I、U和R必须是在同一段电路中;②I、U和R中已知任意的两个量就可求另一个量;③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4、欧姆定律的应用:
①、同一个电阻,阻值不变,与电流和电压无关但加在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时,通过的电流也增大。(R=U/I);②、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小。(I=U/R);③、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大。(U=IR)
5、电阻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串联)
①、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②、电压:U=U1+U2(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③、电阻:R=R1+R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则有R总=nR。(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原因是几个电阻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所以总电阻比任何一个都要小)
④、分压作用:R1/R2=U1/U2,
⑤、电流之比为I1∶I2=1∶1;
6、电阻的并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并联)
①、电流: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②、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
③、电阻:1/R=1/R1+1/R2(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或R=(R1+R2)/R1R2。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则有R总=R/n(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小)
④、分流作用:计算I1:I2=R2:R1可用:;
⑤、比例关系:电压:U1∶U2=1∶1;
三、测量小灯泡的电阻1、实验原理:欧姆定律或者R=U/I。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小结:欧姆定律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小结: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强调:此结论绝对不能倒过来说。
2.公式:式中单位:I→安(A);U→伏(V);R→欧(Ω)。
3.公式的理解:公式中的I、U、R必须对于同一导体(同一段电路)的同一过程(即要满足“同一性”),才能代入公式中计算;I、U和R中已知任意的两个量就可求另一个量;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4.欧姆定律的应用:
同一电阻的阻值不变,与电流和电压无关,,其电流随电压增大而增大。(R=U/I只是R的确定式,而不是决定式)。
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小。(I=U/R)
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大。(U=IR)
5.电阻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串联,串得越多,总电阻越大)
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电压:U=U1+U2(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
电阻:R=R1+R2(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如果n个等值电阻(R)串联,则有R总=nR

注: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大,其原因是电阻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

实际意义:用多个小电阻串联起来代替大电阻。
分压作用:U1/U2=R1/R2(阻值越大的电阻分得电压越多,反之分得电压越少)
比例关系: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对各部分电路(用电器)所做的功、产生的热量、做功的功率与其电阻成正比,即W1/W2=Q1/Q2=P1/P2=R1/R2U1/U2=R1/R2

6.电阻的并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并联,并得越多,总电阻越小)
电流: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
电阻:1/R=1/R1+1/R2(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倒数之和);

注: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小,其原因是电阻并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

实际意义:用多个大电阻并联起来代替小电阻。

变形式R=R1.R2/(R1+R2)此变形式只适用于两个电阻并联的情况,多于两个电阻并联则不适用。

如果n个等值(R)电阻并联,则有R总=R/n
分流作用:I1/I2=R2/R1(阻值越大的电阻分得电流越少,反之分得电流越多)
比例关系:在并联电路中,电流对各部分电路(用电器)所做的功、产生的热量、做功的功率与其电阻成反比,即W1/W2=Q1/Q2=P1/P2=R2/R1I1/I2=R2/R1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8109.html

更多
上一篇:2020程门立雪 下一篇:热机教案设计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