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2012届高考地理第一轮教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喀斯特地貌复习教案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要准备好教案为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帮助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2012届高考地理第一轮教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喀斯特地貌复习教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鲁教版教学案第13讲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喀斯特地貌

以“厄尔尼诺”现象为案例来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如下表所示:

正常年份厄尔尼诺发生年份

图示

洋流秘鲁寒流沿秘鲁沿岸向西北流温暖海水从赤道向南流动,迫使秘鲁寒流向西流动

生物秘鲁寒流上升流带来丰富的饵料,形成渔场该海区水温升高,营养物质减少,浮游生物和鱼类、鸟类死亡

大气环流存在对流性环流,赤道太平洋西岸气流上升,东岸气流下沉形成增强型对流,赤道太平洋中部气流上升,西岸气流下沉,东岸下沉气流因水温升高而减弱

天气气候西岸降水较多;东岸降水较少,形成荒漠西岸的澳大利亚以及非洲等地出现严重旱灾,东岸荒漠地带暴雨成灾

整体性成因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表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为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的协调一致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重要表现是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体现为不同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区域

例1下图为“正常年份太平洋部分海区水温分布图和‘厄尔尼诺’现象年的南太平洋部分海区水温分布图”。分析后按要求解答问题。

(1)完成两图中的大气环流(用箭头在线段上标绘)。

(2)据图说明正常年份,澳大利亚东部海域降水多还是少?降水_________,海面水温_______,原因是。

(3)据图说明,正常年份南美西部海域的洋流成因与类型。

(4)“厄尔尼诺”年中,秘鲁西岸海域受__________(洋流)的影响,海洋表层水温__________,可能盛行__________气流,出现__________等异常天气。

(5)简述“厄尔尼诺”现象对秘鲁渔业资源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命题意图:本题综合考查了厄尔尼诺现象的形成原理、造成的危害等相关知识。通过本题的训练可以让学生很清晰的掌握厄尔尼诺现象。

解析:从等温线分布状况可知,该海区温度高、海面蒸发旺盛,气流以上升为主。正常年份澳大利亚东部(120°E附近)受盛行上升气流影响,降水多,南美洲西岸(80°W附近)受秘鲁寒流影响,气候干旱。而“厄尔尼诺”年,赤道逆流温暖的海水从赤道向南流动,迫使秘鲁寒流向西流动,温暖的海水“杀死”了鱼类赖以生存的浮游生物,使秘鲁渔业严重受损,还使南太平洋两岸大气环流发生变化,导致澳大利亚、印尼等地出现严重旱灾,秘鲁沿海洪水泛滥。

答案:(1)见下图

(2)较多较高盛行上升气流(3)上升补偿流。成因是近海岸海水被吹离海岸向西运动,深层较冷海水上涌补充形成补偿流。(4)赤道逆流升高上升多降水(5)秘鲁西海岸上升流受抑制,鱼儿的饵料减少,鱼类减少。

探究点二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与物质运动

1.地球圈层间的能量的交换

地球四大圈层之间,存在着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传输与交换,四大圈层间所交换、传输能量的来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重力能以及地球内部的热能等。四大圈层间的能量交换,如右图所示:

2.地球圈层间的物质运动

地球圈层间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一样,是地理环境发展演化的原因,也是圈层间相互联系的纽带,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充分体现了地球圈层间的物质运动。生物在地理环境四大圈层中物质运动中的作用与过程如下所示:

四大圈层间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界形成统一的整体。这种整体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在景观上它们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另一方面,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如人类对碳元素的影响,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导致大气温室效应加剧,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变暖,并引起两极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牵一发而动全身”。

例2读陆地环境各要素的关联性图,回答问题。

(1)陆地环境主要由哪些要素组成?

(2)我国西北地区陆地环境的形成主要是由要素决定的。

(3)以黄土高原为例,说明生态系统的变化对地貌的影响。

(4)举例说明气候要素与地质作用的相互影响。

命题意图:该题以陆地环境各要素的关联性为背景,考查地理的整体性,以及分析问题、知识迁移的能力。做题时注意从图中所提示的各要素内容,联系西北地区、黄土高原的实际进行分析。

解析:陆地环境主要有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五大要素组成,每一要素都是陆地环境不可缺少的部分,同时某一要素的变化有可能导致其他要素乃至整个环境的变化。如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主要是植被破坏造成。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答案:(1)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2)气候(3)我国黄土高原。历史上曾经植被茂盛,但由于人为的砍伐和垦殖,植被多遭破坏,加速了水土流失,造成了目前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4)气候要素会使岩石产生风化,如温度变化造成岩石的崩解破碎;地质作用也会对气候产生影响,如火山爆发喷出的尘埃可能在大气中停留一段时间,由此会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和当地气温。

探究点三正确认识喀斯特作用与喀斯特地貌

1.形象记忆喀斯特作用的强弱及其影响因素

2.喀斯特地貌的代表性形态及成因

喀斯特作用主要是水和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白云岩等)之间的化学反应过程,以水对碳酸盐类岩石的溶解为例,当水中含有CO2时,对石灰岩的溶解作用的综合反应式是:CO2+H2O+CaCO3===Ca(HCO3)2,这种化学反应是可逆的。当水中CO2的含量增加时,其溶解CaCO3的能力也相应增大,从而加强水的溶蚀作用。相反,若水中的CO2含量减小,则可引起水中CaCO3的重新淀积。

3.桂林“山水”的形成的形成原因

条件圈层自然因素桂林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环境特征

岩石的可溶性岩石圈岩石条件原为海洋,石灰岩大量沉积;后抬升成陆地,石灰岩广布

石灰岩厚度大,岩性纯,空隙和裂隙广泛发育,透水性、可溶性好

水的溶蚀性大气圈气候条件位于亚热带湿润区,气候温暖,降水充沛

水圈水文条件地势东、西、北部高,中、南部低,利于地表水、地下水的形成富集,漓江南北纵贯,水的流动性强

生物圈生物条件亚热带气候利于生物生长和有机质积累,土壤和流水中的有机酸含量较高,水的溶蚀力大

例3下列不是对桂林“山水”成因叙述的是()

A.桂林山区石灰岩广布,岩性纯,所以岩石的可溶性、透水性好

B.位于我国热带湿润地区,全年降水丰沛

C.桂林的气候利于生物的生长,导致土壤和流水中有机酸含量高,为其形成创造了条件

D.与该地岩石条件、气候条件、生物条件密切相关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桂林山水成因的理解,这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分析,是理论应用于实际的升华。对知识的运用是学生应掌握的重点也是考试的重点。

解析:桂林“山水”的成因:(1)桂林地区石灰岩广布,石灰岩厚度大、岩性纯,空隙和裂隙发育广泛,所以岩石的可溶性、透水性都很好。(2)桂林天然的地形组合与炎热多雨的气候条件,十分有利于区域内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形成和富集。强烈的流水侵蚀作用,使石灰岩受到大面积的溶蚀,从而提高喀斯特地貌的发育程度。(3)桂林的气候条件十分有利于生物的生长,旺盛的生命活动和土壤中有机质的积累,导致土壤和流水中有机酸的含量较高,为喀斯特地貌形成创造了条件。它的形成和发育与该地区岩石条件、气候条件、生物条件等密切相关,是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结果。桂林“山水”地处亚热带湿润地区,故B选项错。答案为B。

答案:B

一、单项选择题

(2010聊城模拟)“生物入侵”是指某个地区的外来生物物种打破了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例如,桉树原生长地是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和东南部地区,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但是在引种到我国的云贵高原后,却引发了令人头痛的生态问题:引种地区的地下水位严重下降,桉树林及其附近的草木大量枯死……分析材料,回答1~2题。

1.桉树在澳大利亚和云贵高原生长的自然条件,最主要的不同在于()

A.澳大利亚降水多,而云贵高原降水少

B.澳大利亚地势低,而云贵高原地势高

C.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地区地下水丰富,云贵高原是喀斯特地貌,地下水储存条件不利

D.澳大利亚光照条件好,而云贵高原光照条件不好

2.以上案例,能够给予我们的启示是()

①地理环境中的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②引进外来物种,需要考虑地域环境的差异性

③某一要素的变化可能导致其他某个要素的变化,但不会引起整个环境的改变

④引进外来物种,必然造成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3.(2010徐州模拟)下图反映了地理要素间的哪一功能()

A.生产功能B.平衡功能

C.消费功能D.选择功能

(2011郴州四校联考)读我国某区域农业系统水、气、生物相互作用图,完成4~5题。

4.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环节分别是()

A.降水增加、大陆性增强、降水减少

B.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多、气温变幅减小、降水增加

C.气温变幅减小、蒸发增强、降水增加

D.地下水位上升、气温变幅变大、土壤表层盐分积累

5.该示意图体现了()

A.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自然环境的相对稳定性

D.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量是无穷的

(2011锦州模拟)下图为低、中、高三个不同纬度的自然带(生态系统)物质流动示意图(图中圆圈的大小表示所储存养分百分比的多少,箭头的粗细表示物质养分流的大小)。读图,回答6~7题。

6.对土壤、生物量、枯枝落叶在生态系统所储存养分的比重大小,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土壤条件B.气候条件

C.生物条件D.地质条件

7.图示反映了地理环境整体性的()

A.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B.地理要素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C.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D.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2011盐城调研)20世纪30年代,美国中西部大草原过度开垦、放牧,造成的频繁的“黑风暴”刮起了3亿吨尘土。据此完成8~10题。

8.“黑风暴”现象的直接原因主要是()

A.植被遭到破坏B.地下水位下降

C.降水异常减少D.温室效应加剧

9.“黑风暴”现象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具有()

A.地域性B.整体性

C.地带性D.非地带性

10.“黑风暴”现象对我国北方农业发展的启示是()

A.少耕免耕,维持土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B.深翻扩耕,充分挖掘土地的生产潜力

C.施用绿肥,防止土壤肥力不断下降

D.退耕还林还牧,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2011临沂模拟)地理环境中各事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若某事象发生变化就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读下图完成11~12题。

11.图中所示的中心事象“甲”可能是()

A.人口数量增多B.气候变化

C.森林破坏D.围湖造田

12.上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综合性B.区域性

C.整体性D.差异性

(2011湖南联考)读我国南方某山丘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回答13~15题。

13.该地区可能发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①水土流失加剧 ②土壤次生盐碱化加重 ③大气污染严重④洪涝灾害增多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14.引起该地区环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地壳上升B.植被破坏

C.气候恶化D.围湖造田

15.该地区地理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了()

A.地理环境的差异性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地理要素的稳定性D.地理要素的独立性

二、综合题

16.某地理课题组为完成“喀斯特地貌发育机制的研究”采取了以下设想:

设想一:气候是我国南北方喀斯特地貌发育差异的主导因素

为论证这一设想,课题组在我国三个石灰岩(CaCO3)分布区采样,获取如下数据:

地区降水时间分布年降水量(mm)年平均气温(℃)年溶蚀率(毫米/年)

广西中部相对均匀1500—200020—220.12—0.3

湖北三峡中等1000—120012—150.06

河北西北部集中400—6006—80.02—0.3

问题(1)分别解释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与年溶蚀率之间的内在关系。

设想二:植被、坡度对地下喀斯特地貌发育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课题组根据植被覆盖率、坡度与地下喀斯特地貌发育程度的相关数据画出了如下坐标图:

问题(2)补充坡度与地下喀斯特地貌发育程度的关系曲线。

问题(3)试分析喀斯特地貌发育程度与植被覆盖率关系曲线的形成理由。

问题(4)南方喀斯特地貌区降水量大,为何地表易缺水?

17.(2011届临沂市高三教学质量阶段性检测考试)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10分)

自然界碳元素循环示意图海水淡化装置

(1)碳元素是生态环境中的重要物质,它不但参与地球上的物质循环,而且参与能量流动。上图中各数字所表示的作用或结果分别是: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3分)

(2)说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2分)

(3)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发展低碳经济,人类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3分)

全球变暖导致原本短缺的淡水资源更加紧张,向海洋夺取淡水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某中学生设计了一套海水淡化装置(上右图)。

(4)如果选择一些地区推广这套装置,需要设计一个方案来评选哪些地区适用这套装置。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列出必备的评选条件。

18.(2010浙江温州五校联考)大约在4000万年前,青藏高原从海底开始隆起。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缓慢抬升,今天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已高达4500多米,形成独特的自然景观。其要素如图所示。阅读并分析以下联系框图,完成下列问题。

(1)按相关关系将下列字母填在框图相应的位置上。

①太阳辐射强 ②气温低 ③空气稀薄

(2)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在青藏高原地区,“牵一发”指的是什么?

(3)据图简述青藏高原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

参考答案与试题详细解析

1.桉树需水量较大,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地区地下水丰富;而云贵高原是喀斯特地貌,裂隙发育,地下水下渗严重。

C

2.该案例反映出某一要素的变化可能会导致其他某个要素的变化,甚至会使整个环境发生改变。这说明地理环境中的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引进外来物种,要考虑地域环境的差异性,以避免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A

3.从图中关系不难看出,藏羚羊的存活率、数量与环境有关,环境影响藏羚羊的数量,藏羚羊的数量也影响环境,它们之间要达到某种平衡状态。答案为B。

B

4.农业生产的灌溉,湿度增加,地表蒸发的水量增多;土壤热容量增大,最高温度降低;蒸腾作用增强,降水会增加,因此选择B项。

B

5.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地理环境其他要素发生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

6.由图示可以看出该图反映的是生物循环过程,而影响生物生长发育和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气候。

B

7.土壤——生物——枯枝落叶——土壤中的物质循环运动,反映了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时刻不停地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A

8.“黑风暴”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方式,破坏了地表植被,从而使地表失去植被保护,地表沙子在风力的吹拂作用下而出现的。

A

9.“黑风暴”的出现,说明地理环境中的某一要素受到了影响,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受到影响,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

10.美国的“黑风暴”启示我们,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保护好自然植被,对于过去存在的滥垦、滥耕现象,要及时地退耕还林还牧。

D

11.图示显示由于森林破坏导致气候、水文、土壤等自然要素的变化。

C

12.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

13.该地区属于丘陵地区,林地减少、耕地增多、河道变窄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河流下游洪涝灾害增多。

D

14.植被破坏是导致该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B

15.植被破坏导致了土壤、水文等因素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

16.解析:第(1)题,从表中提取有效信息即可得出正确答案。第⑵⑶题,植被覆盖率高,增加下渗量,地下水增加。坡度小,有利于地表水下渗,地下水溶蚀力强;坡度大,下渗量少,地下水溶蚀力弱。第(4)题,从气候、生物、水文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1)降水量大、分布均匀促使石灰岩受溶蚀的时间长,溶蚀率大;气温高,水中二氧化碳含量高,加快石灰岩的溶蚀。

(2)画图

(3)植被覆盖率高,阻止了地表径流,加快下渗量,从而促进了地下岩溶地貌的发育;同时植物根系排放的酸性物质也有利于石灰岩的溶蚀(此点可以不答)。

(4)南方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漏斗,落水洞和溶蚀裂隙发育,促使地表水下渗、下漏,造成地表缺水。

干燥,终年气温低,多冰川;土壤贫瘠,多冻土;植被为高寒草甸草原;以食草、抵御寒冷能力强的动物为主,如牦牛。

相关阅读

2012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教案: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听懂所讲的内容,使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关于好的教案要怎么样去写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2012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教案: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2年江苏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导学案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1)

一、考试说明——有的放矢

考试要点具体考试内容要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1)自然地理要素与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考点知识梳理

考点一、自然地理要素与地理环境

1.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2.自然地理要素(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生物循环对三大圈层的改造作用)归根结底:光合作用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大气圈改变大气成分(使原始大气成为现代大气)

水圈改变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化学成分

岩石圈加快岩石的风化;参与沉积岩的形成;促进土壤的形成

绿色植物在改造自然、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例如:山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干旱地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城市--------吸烟除尘,净化空气,减弱噪声,美化环境

考点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结合实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

这些要素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质循环等进行和,彼此间发生着密切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推动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

2.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体现:

①地理环境各要环境素与环境总体特征保持。

②地理环境要素之间是的,即“牵一发而动全身”。如:热带雨林的砍伐、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

③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影响其他区域。

3.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在思想观念方面

①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因此人类应该树立动态的发展的观念对待地理环境问题。

②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要求人类具有全局观念。

(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

①认识自然环境整体性的意义a利用自然资源;b修复生态系统;c改善环境质量。

②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实际是利用自然地理系统中的某些要素,从而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如:人类利用煤炭作为燃料,是利用了其中蕴含的能量,产生废物有对自然环境构成了污染。

③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需要其他资源的配合,需要进行保护、综合开发利用;因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使得自然资源间具有联系性。

4.实例:如厄尔尼诺现象与全球气候,秘鲁渔场;青藏高原的隆升与亚洲地理环境

三、典例分析

洋面封冻产生的效应叫做洋面封冻效应,下图是“洋面封冻效应与水、气候、生物相互作用关系示意图”,读图做(1)—(4)题。

(1).根据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数字①、②、③所代表的内容分别是()

A.①气候变暖、②温室作用加强、③气候变暖

B.①气候变冷、②温室作用减弱、③气候变冷

C.①气候变暖、②温室作用减弱、③气候变冷

D.①气候变冷,②温室作用加强、③气候变暖

(2).图中由“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导致①的过程中,体现出的地理原理是()

A.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加强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增强

C.氯氟烃对臭氧的破坏作用加强D.大气的保温作用减弱

(3).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若其中某一环节遭到破坏,就会导致这种平衡关系的失常。目前,这种平衡关系失常对人类产生的危害最有可能是()

A.引起海平面下降B.腐蚀建筑物

C.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D.皮肤癌患者增多

(4).图中所示的各项内容之间的平衡,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B.差异性C.规律性D.不均衡性

(1)洋面封冻,阻断了洋流的热输送,会导致该海域气候变冷,CO2浓度降低,温室作用减弱,也会导致气候变冷。生物衰落,光合作用减弱,CO2含量增加,导致温室作用加强,气候变暖。(2)二氧化碳具有保温作用。“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导致气候变冷,则大气对地面辐射吸引作用减弱。(3)选项D是臭氧层遭到破坏,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含量增加造成的后果。选项A、B明显错误,不符合题意。(4)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之一是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平衡功能。(1).D(2).D(3).C(4).A

四、备战高考——迈向成功

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它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干扰的自然要素。读下图完成1~2题。

1.图中I、Ⅱ、Ⅲ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①土壤水增多②库区蒸发量增大③植被覆盖率增大

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③①D.①③②

2.图中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特征B.区域性特征C.差异性特征D.不稳定性特征

3.下图表示的是陆地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读后完成下列各题:

(1)此图反映出陆地环境具有的特点。常常被作为自然环境标志的是。

(2)图中A、B、C、D箭头中,表示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质作用的是,表示不同温度带生长植物不同的是,表示绿地对城市空气净化作用的是,表示植被破坏引起土壤肥力下降的是。

(3)简要说明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

4.青藏高原是全球海拔最高的独特地域单元。它的隆起是近数百万年来地球史上重大的事件之一。中国科学家在隆起过程与环境变迁等方面进行了多年科学考察和研究,取得许多开拓性的进展。读图一,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A、B、C、D四个选项表示图二中序号的含义,请将选项填写在相应序号后的空格内(填字母,每个字母限填一次):

①,②,③,④。

A、阻挡印度洋、太平洋暖湿气流深入B、中亚、西亚粉尘东输沉积形成高原

C、改变海陆分布和亚欧大陆轮廓D、东亚、南亚形成最强盛的季风区

(2)根据材料探究青藏高原的隆起对我国东部地区地貌、气候、河流的影响。

(3)青藏高原隆起引起的一系列变化,反映了地理环境的什么规律?

参考答案

二、考点知识梳理

考点一、自然地理要素与地理环境

1、气候水文植被土壤地貌

考点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物质迁移能量交换2、①一致②相互制约

三、感悟经典——高考真题体验

四、备战高考——迈向成功

1.D2.A

3.此图表示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是水文对地貌的影响,同温度带生长植物不同是气候对生物的影响,绿地对城市空气净化作用是生物对气候的影响,植被破坏引起土壤肥力下降是生物对土壤的影响。

:1.(1)整体性生物(植被)(2)CABD(3)黄河流经的黄土高原地区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严重,由于暴雨的冲刷水土流失严重

4.(1)CDAB(2)形成了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使地势变得西高东低,引发并加强了亚洲季风,使我国东部成为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分布区,河流水量较大,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3)整体性规律,地理环境中的一个要素发生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和整体的变化。

2012届高考地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专题突破复习教案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讲义

考点一: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1、生物进化的历程:生命出现以前,地球表层的发展主要是化学演化过程,生命出现以后,有机进化即生物演化扮演了极其活跃的角色。

生物灭绝的重要时期: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

考点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表现:

(一)自然带

1自然带――地球上自然属性相一致的条带状区域。不同自然带环境特征差异较大。

2世界自然带的类型(注意与气候类型分布的异同,以气候类型定自然带)

陆地自然带气候类型典型植被典型土壤

热带雨林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砖红壤

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雨林砖红壤性红壤

热带草原带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燥红土

热带荒漠带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荒漠荒漠土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褐土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壤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棕壤、褐土

温带草原带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草原黑钙土

温带荒漠带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荒漠荒漠土

亚寒带针叶林带冷湿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亚寒带针叶林灰化土

苔原带苔原气候(极地气候)苔原冰沼土

冰原带冰原气候(极地气候)冰雪裸地未发育

(注意:下横线者为在中国境内有分布的自然带)

考点四: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地域分异规律:

分异规律形成基础影响因素分布规律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纬度地带性)热量太阳辐射纬线延伸,纬度更替。低、高纬度明显(东西延伸,南北更替)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经度地带性)水分海陆位置经线延伸,经度更替,中纬度明显。

(南北延伸,东西更替)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

(垂直地带性)水热状况海拔高度从山麓到山顶更替,高山、高原地区明显(水平延伸,垂直更替)

垂直自然带(高山植物区)的一般规律:

①相对高度越大,纬度位置越低的山地,自然带数量越多。

②山麓的自然带与山地所在地的水平自然带(基带)一致,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更替与纬度地带性相似。③同一自然带阳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比阴坡高

④积雪冰川带下限(即雪线)高度副热带地区最高,纬度高则雪线低;迎风坡低于背风坡;阴坡低于阳坡。

非地带性:

分布规律典型地区影响因素

地带性自然带的缺失南半球无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海陆分布

改变了地带性分布的自然带南美巴塔哥尼亚荒漠地形起伏

地带性自然带空间分布范围受到约束美洲西部各自然带沿海岸狭长延伸地形(科迪勒拉山系)

自然地理现象的斑状分布荒漠中的绿洲;四川盆地的紫色土水分条件的变化(冰雪融水和地下水)、岩性差异

大陆东西两侧自然带分布纬度位置的差异亚欧大陆亚寒带针叶林带,大陆西岸分布纬度高,大陆东岸分布纬度低洋流

考点五:雪线问题

1、影响雪线的因素,从本质上讲是蒸发融化与降雪积雪的对比关系,具体因素;

①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雪线海拔高;纬度高,雪线海拔低。

②坡向:阳坡雪线海拔高,阴坡雪线海拔低;迎风坡雪线海拔低,背风坡雪线海拔高。③降水一般降水多的山地或坡向雪线低。

④季节:夏季雪线高,冬季雪线低。

⑤人类活动:随着全球变暖,雪线升高。

山地垂直地带分布与向阳坡的关系,雪线高度与迎风坡降水

A、南半球中高纬地区B、北半球中高纬地区C、雪线与降水

2012届高考地理第一轮教材复习教案


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鲁教版教学案第20讲城市发展与城市化

探究点一城市化的主要标志

城市化的过程包含人口城市化和地域城市化两个方面。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是城市化的三个主要标志。其中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是城市化的主要标志。

例1(2011泰安质检)在我国黑、吉、内蒙古、晋、豫、皖、鄂、湘、赣9省区被称为中部经济地带,以东是东部经济地带,以西为西部经济地带。读图回答⑴~⑵题。

⑴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

A.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B.城市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

C.城市经济总量占区域经济总量的比重

D.城市数量占区域聚落数量的比重

⑵从上图分析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中部经济地带各省区中,只有湖北省的城市人口比重在40%以上

B.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部经济地带新增的特大城市数超过东部

C.我国西南地区的城市人口比重均在20%以下

D.总体来看,经济越发达的省份,城市人口比重越大

⑶有关各省区城市化水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广东城市化水平高,是因为大城市扩散,促进乡镇企业发展

B.黑龙江城市化水平高,是因为资源丰富,国有大中型企业发展

C.江苏城市化水平高,是因为改革开放,外资企业发展

D.西藏城市化水平较高,是因为边境贸易发展带动城市建设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了城市化的主要标志。

解析:⑴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⑵经济发展水平是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城市化水平越高。⑶东北地区城市化的发展是建立在对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开发基础上的,在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推动下,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答案:⑴A⑵D⑶B

探究点二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1.时间差异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过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如下图及表格所示:

城市化发展阶段特征出现的问题发展新阶段出现的国家和地区

缓慢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问题较少,处于城市化低水平时期发展中国家

加速阶段人口和产业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推进很快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

成熟阶段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化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中心区表现出衰落的迹象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发达国家

2.地区差异

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起步早(最早是英国)晚

水平高低

目前发展特点(速度)城市化速度慢,出现逆城市化。(表现:城市人口向乡村回流。)城市化速度快,超过同时期发达国家,比以往最高速度还要快。

原因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人口增长快,城市经济畸形发展,农村劳动力过剩等原因。

例2(2011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我国黑、吉、内、晋、豫、皖、鄂、湘、赣等9省区是中部经济地带,以东以南(包括广西省)乏东部经济地带,以西为西部经济地带。图中左图是2002年我国城市化差异分布图,右图是城市化发展阶段示意图。读图完成⑴~⑵题。

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

A.东部地带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后期阶段

B.中部地带总体上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加速阶段

C.西部地带仍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初期缓慢发展阶段

D.总的说来,我国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初期阶段

(2011天津模拟)下面图甲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图乙为“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图”,读图,完成⑴~⑵题。

⑴在图甲中,字母E→F反映的是()

A.城镇化进程进入加速阶段B.城镇化进程进入衰退阶段

C.出现逆城市化现象D.城乡差距扩大

⑵图乙中a、b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其中b最可能处在图甲中的()

A.D时段B.B时段

C.E时段D.F时段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了城镇化的发展阶段,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读图析图能力的培养。

解析:⑴E→F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下降,即逆城市化阶段。逆城市化是乡村基础设施完善,城乡差距缩小,城市化进一步发展的体现。⑵图乙中b阶段农业就业比重约为58%,工业、服务业就业比重分别约为15%和24%,应为城市化初期阶段。

答案:⑴C⑵B

探究点三城市中的环境污染及其危害

探究点四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

例3(2011济南质检)下图为我国某沿海城市50米高度大气中NO2浓度等值线图(单位:毫克/立方米),回答⑴~⑶题。

⑴下列关于该城市在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环境污染及其发生的季节说法正确的是()

A.水污染和工业污染——春季

B.噪声污染和光化学污染——夏季

C.固体废弃物污染和海洋污染——秋季

D.化学农药污染和粉尘污染——冬季

⑵目前,该城市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其根本原因是()

①城市人口增多,超过城市合理人口容量 ②放射性物质大量泄漏,使生物物种数量减少 ③工业膨胀,产生大量废弃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④城市化过程中车辆剧增,排放的有害气体物质增多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⑶针对该城市出现的这一问题,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A.限制城市汽车数量B.植树造林,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C.改善居民居住条件D.发展卫星城市,开发新区

解析:⑴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汽车数量的增多常常造成汽车噪声污染,城市内的NO2是汽车尾气排放产生的,它能造成光化学烟雾污染。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NO2浓度的分布规律是由城市中心向城市外围降低,且沿交通干道延伸,由于受夏季东南风的影响,NO2浓度等值线向西北延伸时偏离交通干线。⑵近年来,我国中、西部人口大量向东部沿海地区迁移,该沿海城市人口剧增,超过城市合理人口容量;工业无限膨胀产生了大量废弃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城市车辆剧增,排放的有害气体物质增多,致使我国许多沿海城市生态环境日趋恶化。⑶针对该城市出现的交通污染问题,应控制城市车辆数量;发展卫星城市和开发新区,分散城市职能;植树造林,扩大城市绿地面积等。

答案:⑴B⑵C⑶C

一、单项选择题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表1为2005年联合国城市研究机构发布的关于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英国等四国的城市化水平表。完成1—2题。

国家甲乙丙

城市化水平(%)908366

1.甲、乙、丙、丁依次代表的国家是

A.日本、英国、泰国、沙特阿拉伯B.日本、英国、沙特阿拉伯、泰国

C.英国、沙特阿拉伯、日本、泰国D.英国、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

2.下列关于乙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出生率低B.人口集中在东南沿诲城市

C.人口集中在中部平原城市D.人口集中在绿洲城市

(2010浙江模拟)读下表,完成3~4题。

3.上表说明()

A.1950~1980年,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均缓慢

B.1980~2010年,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趋慢

C.1950~2010年,世界城市人口均超过农村人口

D.1950~2010年,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速度均超过发达国家

4.上表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增长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趋缓

B.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C.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过剩更明显

D.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更高

5.(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1996~2006年,我国城镇人口数量年均增长4.46%,城镇建成区面积年均增长5.23%,2006年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是发达国家的1.58倍。由此可推断该阶段我国

A.城镇建成区城镇人口密度升高

B.城镇化水平已经超过发达国家

C.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高于发达国家

D.城镇人口增长速度滞后于城镇空间扩张速度

(2011广东佛山)下图是我国某城市1990年和2008年的功能区分布简图。读图,回答6~7题。

6.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

A.城市人口规模扩大

B.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C.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D.形成城市带

7.某城区部分企业外迁到周围的郊区设厂,对该城市的影响正确的是()

A.解决城市严重的环境污染

B.城市中心商务区功能更加凸出

C.城市空间结构更加混杂

D.城市服务功能减弱

(2011太原模拟)下图是我国城市化发展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8.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正处于()

①大城市化②郊区城市化

③逆城市化④再城市化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①④

9.阶段Ⅱ中,城市中心人口密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①交通通达性差②地价昂贵

③污染严重④远离商业中心

A.①②B.①③

C.①④D.②③

11.图中反映了该城市()

A.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增长趋缓

B.城市规模扩大,出现郊区城市化

C.20世纪60年代以前,城市核心区面积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城乡过渡带

D.城市核心区规模减小,出现逆城市化

(2011届杭州市高三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国际上有两类城市化扩容模式比较常见:一类是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为代表的“外延式”,该模式建筑密度较低,主要在两维空间内扩大城市空间容量;另一类是以日本、新加坡和中国香港为代表的“内含式”,该模式既保持城区较高的建筑密度,又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据此判回答20—21题。

12.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之所以采用“外延式”的城市扩容模式,其直接原因是()

A.城市化水平高B.人口数量多C.人口密度小D.经济发展水平快

13.若在我国的城市发展中也采用“外延式”的城市扩容模式,则()

A.城市中心区萎缩加剧B.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C.土地资源利用率降低D.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原创题)下表是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我国城市人口比重变化表,根据有关数据完成14~15题。

14.下列关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化进程处于加速阶段

B.中国的城市化速度落后于发达国家

C.我国己经完全实现了城市化

D.城市化进程取决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15.今后我国城市化的方向是()

A.大城市的人口向西部转移B.大城市的人口向中小城市转移

C.农村人口向大城市转移D.农村人口向中小城市转移

二、综合题

16.(2011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图19为某大城市1968年、1990年和2000年同比例尺平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描述该城市的发展变化。(4分)

(2)分析工业区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3分)

(3)说明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方面应该关注的问题。(2分)

17.(2011厦门质检)近30年来,下图中某市的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读图回答问题。

(1)据图说出该市城市化进程的主要表现。

(2)简析国道改道的主要原因。

(3)从环境因素考虑,分别指出该市钢铁厂和化工厂的布局是否合理,并说明原因。

18.读甲、乙两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上海作为我国最大的城市,在经济、文化、教育等诸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也产生了一些城市化问题,请列举上海城市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2)上海为解决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措施,你能从图中找出其中的两项吗?

(3)从乙图气候资料看,反映了城市气候的两种效应,分别为效应和效应,从气温和降水现象分别分析产生这两种效应的原因是什么?

①;

②。

参考答案与试题详细解析

1.本题组主要考查城市化水平,城市的分布以及人口出生率等相关知识。根据表格中的城市化水平数据可以到断最高达90%为英国,最低为32%为东南亚发展中国家泰国,沙特阿拉伯和日本两国城市化水平都较高,沙特阿拉伯因位于西亚,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自然环境恶劣,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城市,城市化水平高于日本。

C

2.沙特阿拉伯属于发展中国家,主要是阿拉伯人,人口出生率高,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沙漠中水源较丰富的绿洲处。

D

3.通过分析表格中数据,进行一些粗略的估算就可以得出1950~2010年,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速度均超过发达国家。

D

9.阶段Ⅱ中城市中心人口密度下降主要是因为城市发展过程中市中心地区污染加重、地价上升。

D

10.城市通达度增强,会导致地价上升,故A项正确;城市规模缩小,地价应F降,故B项错误;城区比郊区基础设施完善,故C项错误;中心商务区位于市中心,不会整体搬迁,故D项错误。

A

11.由图可知,城市化向郊区发展,促进郊区城市化发展,城市人口增加,故A项错误,B项正确;上世纪60年代以前,城市核心区和城乡过渡带差别较小,故C项错误;城市核心区一直呈上升趋势,故D项错误。

B

12.城市化的特点之一是城市用地规模扩大,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城市建筑物密度较低,主要在两维空间内向外扩展,说明土地对城市的发展制约作用小,三个国家均为地广人稀,由此可推断影响这三个国家扩容模式的直接原因是人口密度小。

C

13.我国城市发展如果采用“外延式”,水平方向上城市扩张会占用大量的耕地,而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地矛盾尖锐,易导致土地资源利用率降低,故选C。A,B,D三项主要体现在城市规模无限制扩大对城市中心区的影响,与题意不符。

C

14.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我国城市化处于中期加速阶段,城市化速度比发达国家快。

A

15.城市化要从实际出发,与国情相吻合。我国城市发展规划以中小城市为主。

D

化工厂位于河流的上游,且位于最大风频的上风向对河流和城区污染严重,故不合理。

(1)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②城市人口不断增加;③出现明显的功能分区。 (2)为了缓解城区的交通拥堵。

(3)钢铁工业布局合理,因为钢铁厂大气污染比较严重,布局在居住区外围且位于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对居住区的影响较小。 化工厂布局不合理,因为化工厂是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比较严重的工业,布局在最大风频的上风向,其大气污染对居住区影响较大,且其布局在城市河段的上游方向,对城市水质影响较大。

18.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城市化问题和解决的措施及对城市环境产生的影响、表现。

(1)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用地紧张;绿地面积小,环境质量差;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社会秩序混乱。

(2)建设卫星城,开发城市新区。

(3)热岛雨岛①城市人口、工业、交通的过度集中使城市区域气温高于周围地区。②由于生产、生活活动使城市尘埃增多,尘埃作为水汽凝结核,使城市上空多云、雨。

1.3.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案


俗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教师在教学前就要准备好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减轻教师们在教学时的教学压力。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1.3.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课标要求】

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通过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而进行着相互作用;

理解地球圈层间能量交换的具体表现;

认识地球圈层间物质运动的表现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讨厄尔尼诺现象及其成因、影响,理解厄尔尼诺现象是大气、水、生物相互作用的结果,深化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

联系第二单元所介绍的大气环流、水循环、地壳的物质循环过程,明确相伴进行的能量交换;

以圈层作用和地球上的碳循环为案例,分析具体过程,明确实际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尝试运用联系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问题;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维护自然界中的碳平衡,防御全球变暖。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

地球圈层间能量交换的具体表现;

地球圈层间物质运动的表现和方法。

教学难点

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

【结构整体感知】

【学法指导】

1、从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入手认识要素间的内在联系,回忆前面已学过的大气环流、水循环以及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明确地理要素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而实现的,最后通过分析厄尔尼诺和青藏高原的隆起所引起的环境效应来印证这一基本结论。

……

附件下载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79603.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