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优秀的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使高中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您知道高中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高一化学教案:《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高一化学教案:《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2、掌握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3、综合运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学习重点和难点:表示电子转移的方法、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目标1: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
根据反应中是否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可以把反应分成两类: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
判断一个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 。
2.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
3. 氧化还原反应与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⑴化合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一般说, 的化合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⑵分解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一般说, 的分解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⑶置换反应:全部是氧化还原反应。 ⑷复分解反应: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4.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电子 →被 →发生 反应 →得到 产物
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电子 →被 →发生 反应 →得到 产物
目标2:表示电子转移的方法
1.双线桥法:表示同种元素在反应前后转移电子的情况。
例如:
注意:①箭号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起止为同一元素。
②箭号不代表电子转移的方向。 ③电子有得必有失,电子得失总数应相等。
④参加反应的所有元素可能是全部,也可能只是其中一部分参加了氧化还原反应。
练习:2Mg + CO22MgO + C 2KClO3 2KCl + 3O2 ↑
2.单线桥法:表示反应过程中电子在反应物之间的转移情况。
例如:
注意:①箭号从还原剂中失电子的元素指向氧化剂中得电子的元素。
②箭号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
③数字表示某元素失电子(也是另一元素得电子)的总数。
练习:
4NH3 + 5O2 4NO + 6H2O 3Cu + 8HNO3 = 3Cu(NO3)2 + 2NO↑+ 4H2O
目标3: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及作用
1.守恒律:对于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升高总数和降低总数相等,失电子总数和得电子总数相等。除此之外,质量和原子个数也都守恒。
作用: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及配平氧化还原方程式。
2.强弱律:较强氧化性的氧化剂跟较强还原性的还原剂反应,生成弱还原性的还原产物和弱氧化性的氧化产物。
氧化性: 剂 > 产物 还原性: 剂 > 产物
3.互不换位规律
① 同种元素相邻价态的粒子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即不发生转化)。
如:S与H2S,SO2与H2SO4,均不能反应,因此可以用浓H2SO4来干燥SO2气体。
② 含同一元素的高价态化合物和低价态化合物反应时,该元素的价态互不换位,而是生成中间
价态的物质,即高价态 + 低价态→中间价态(同种元素之间的氧化还原只靠拢不交叉)。
如:H2S(-2) + H2S(+6)O4(浓)= ; KCl(+5)O3 + 6HCl(-1) =
作用:a.判断元素或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有无或可能,但非难易。
b.分析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及推测变化产物。
4.优先律:在同一个反应环境中,氧化剂遇到多种还原剂时,首先与最强的还原剂反应,反之亦然。如在 FeI2溶液中通入Cl2,因还原性I->Fe2+,所以当Cl2不足时,先将I—氧化,FeI2 + Cl2(少量) = 当Cl2足量时,才能将Fe2+,I—完全氧化。 FeI2 + Cl2(过量) =
目标四: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程度的判断
1.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判断
金属单质的还原性:
K>Ca>Na>Mg>Al>Zn>Fe>Sn>Pb>H2>Cu>Hg>Ag>Pt>Au
金属离子氧化性:
Ag+>Hg2+>Fe3+>Cu2+>H+>Pb2+>Sn2+>Fe2+>Zn2+>Al3+>Mg2+
>Na+>Ca2+>K+
2.根据非金属活动顺序进行判断
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顺序:F2>O2>Cl2>Br2>I2>S
阴离子的还原性顺序:F-<O2-<Cl-<Br-<I-<S2-
3.根据周期表位置判断
在周期表中,从左往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减弱;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4.根据元素化合价价态的高低判断
一般说来,氧化剂含有较高价态的元素,还原剂含有较低价态的元素。变价元素位于最高价态时,只有氧化性;位于最低价态时只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时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可记忆为:“高价氧化低价还,中间价态两边转”。如:
H2S为强还原剂;浓H2SO4为强氧化剂,单质S和S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5.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判断
氧化性强弱为:氧化剂>氧化产物,氧化剂>还原剂
还原性强弱为:还原剂>还原产物,还原剂>氧化剂
如:5Cl2+I2+6H2O=10HCl+2HIO3 氧化性:Cl2>HIO3 Cl2>I2 还原性:I2>HCl
6.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难易程度(反应条件)的不同进行判断
应当注意的是:判断氧化性或还原性的依据是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而不是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所以反应条件越容易,反应速度越快。氧化性或还原性就越强,反之则弱。
7.根据原电池中的电极反应判断
正极:强氧化剂 + ne- = 弱还原性物质
负极:强还原剂 - ne- = 弱氧化性物质
8.根据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碱性强弱判断
如酸性:HClO4>H2SO4>H3PO4>H2CO3,可判断氧化性:Cl>S>P>C。
9.外界条件对某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的影响
⑴物质的浓度越高,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如HNO3)
⑵温度越高,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 ⑶酸性越强,氧化性越强(KMnO4)。
目标5 :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1、原则:化学方程式中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总数相等。
2、步骤:标变价、列变化.求总数、配系数
[说明]配平离子方程式时,配平时应注意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
练习:
1.Zn + HNO3 = Zn(NO3)2 + NH4NO3 + H2O
2. Cl2 + KOH = KClO3 + KCl + H2O
3. Cu2S + HNO3(稀) = Cu(NO3)2 + NO↑+ H2SO4 + H2O
4. MnO4—+ SO32— + H+ = Mn2+ + SO42— + H2O
5.H2O2 + Cr 2(SO4)3 + NaOH = Na2SO4 + Na 2CrO4 + ;
6.FeSO4 + O2 + H2O = Fe(OH)3 + Fe2(SO4)3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为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帮助授课经验少的高中教师教学。所以你在写高中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教学设计”,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掌握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技能。
情感目标
通过对各种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不同配平方法的介绍,对学生进行辩证思维的训练。
教学建议
教学重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原则和步骤。
教学难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教材分析: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是正确书写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是侧重理科学生所应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方法有多种,本节介绍的“化便谷升降法”就是其中的一种。
教材从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引入,说明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可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配平,但对于较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配平不太方便,进而引出用“化合价升降法”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
本节教材通过三个典型的例题,对三种不同类型的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细致分析;介绍了三种不同的配平方法,培养了学生灵活看待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能力,训练了学生的辩证思维。
教材还通过问题讨论,将学生易出错误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用配平时应遵循的原则—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进行分析判断,强化了配平的关键步骤—使反应前后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的原则,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教法建议
教学中应注重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利用学生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和接触的一些氧化还原反应,学习本节内容。教学中应采用精讲精练、讲练结合的方法,使学生逐步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方法。不能使学生一步到位,随意拓宽知识内容。
1.通过复习,总结配平原则
教师通过以学生学习过的某一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为例,引导学生分析电子转移及化合价的变化,总结出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原则—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
2.配平步骤
[例1]、[例2]师生共同分析归纳配平基本步骤:
(1)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分别标出变价元素的化合价,得出升降数目。
(2)使化合价升高与化合价降低的总数相等(求最小公倍数法)
(3)用观察的方法配平其它物质的化学计算数(包括部分未被氧化或还原的原子(原子团)数通过观察法增加到有关还原剂或氧化剂的化学计量数上),配平后把单线改成等号。
该基本步骤可简记作:划好价、列变化、求总数、配化学计量数。
[例3]在一般方法的基础上采用逆向配平的方法。属于经验之谈,是对学生辩证思维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为使学生较好地掌握配平技能,建议在分析完每个例题后,补充针对性问题,强化技能训练,巩固所学知识。
另外,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可组织学生结合教材中的“讨论”、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配平要满足原子个数守恒、电荷守恒、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然后组织学生进行适当练习加以巩固。通过设置该“讨论”内容,巩固了氧化还原反应配平的知识,强化了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在学习化学中的重要作用。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可补充配平的另一种方法—离子一电子法,以及不同化合价的同种元素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确定方法:氧化产物中的被氧化元素的价态不能高于还原产物中被还原元素的价态。
如:(浓)—氧化产物是而不是或,还原产物是而不是。氧化产物的还原产物。
典型例题
例1一定条件下,硝酸铵受热分解的未配平化学方程式为:
,请配平方程式。
选题目的:复习巩固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一般配平方法,当使用一般配平方法有困难时可用其它方法配平。拓宽视野,达到简化配平方法的目的。此题适于任何学生。
解析:一般可根据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关系
5NH4NO3====2HNO3+4N2↑+9H2O
升高3×5
降低5×3
为了简化配平过程,也可通过反应物中氮元素的平均化合价及变化关系
5/2NH4NO3——HNO3+2N2↑+9/2H2O===>5NH4NO3===2HNO3+4N2↑+9H2O
N:+1——→+5升高4×1
2N:(+1—→0)×2降低2×2
注:在配平此题时一定要注意,氮元素的化合价不能出现交叉现象
解答:5、2、4、9。
启示:对于同种物质中同种元素价态不清或同种物质中同种元素的价态不同时,只需根据化合价法则,找出元素的相应化合价,抓住质量守恒、电子守恒,就可正确配平。
例2已知在下列反应中失去7mol电子,完成并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选题目的:加强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依据是化合价升降(电子转移)总数相等。”的理解。此题作为提高能力可介绍给学习程度较好的学生。
思路分析:观察反应前后的化合价的变化:。CuSCN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十分清楚,则化合价的变化更不易一一找出,另外氧元素的化合价也发生了变化。因此,该题不宜使用一般方法配平,因SCN-和HCN中元素化合价较复杂,做起来较麻烦,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地电子总数和还原剂失电子总数是相等的这一规律。根据题中已知条件设未知系数求算。
设计量数为,计量数为,根据得失电子数相等,有7x=5y。
所以x:y=5:7,代入后用观察法确定其它物质计量数,最后使各项计量数变为整数,得:10、14、21、10、10、14、7、16。
注:解本题是依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和还原剂失电子总数是相等的这一规律。本题若用确定元素化合价变化进行配平,需确定中为+1价,S为-2价,1个应当失去,可得相同结果,但做起来较麻烦。
启示:因中学阶段学生学习的化学反应是有限的,不可能把每一个反应都了解的很透彻,抓住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依据,即可找到解题的切入点。
例3在强碱性的热溶液中加入足量硫粉,发生反应生成-和。生成物继续跟硫作用生成和。过滤后除去过量的硫,向滤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强碱液后再通入足量的,跟反应也完全转化为。
(1)写出以上各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若有amol硫经上述转化后,最终完全变为,至少需和的物质的量各是多少?
(3)若原热碱液中含6mol,则上述amol硫的转化过程里生成的中的值为多少?
选题目的:该题以信息的形式给出已知条件,是培养学生学会提炼题中信息作为解题依据的能力;锻炼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学会学习方法;复习巩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等知识在解题中的应用。
解析:
(1)①②③④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作为高中教师准备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帮助高中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怎么才能让高中教案写的更加全面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教案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教案设计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高中教师就要早早地准备好适合的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帮助高中教师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教学。写好一份优质的高中教案要怎么做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高一化学必修一常考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新人教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一化学必修一常考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新人教版)
一、概念判断:
1、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有电子的转移(得失)
2、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有化合价的升降(判断是否氧化还原反应)
3、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得电子的能力),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生成还原产物。
4、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失电子的能力),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生成氧化产物。
5、氧化剂的氧化性强弱与得电子的难易有关,与得电子的多少无关。
6、还原剂的还原性强弱与失电子的难易有关,与失电子的多少无关。
7、元素由化合态变游离态,可能被氧化(由阳离子变单质),
也可能被还原(由阴离子变单质)。
8、元素最高价态有氧化性,但不一定有强氧化性;元素最低价态有还原性,但不一定有强还原性;阳离子不一定只有氧化性(不一定是最高价态,,如:Fe2+),阴离子不一定只有还原性(不一定是最低价态,如:SO32-)。
9、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10、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反应类型的关系:
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中有一部分是氧化还原反应。
例、在H+、Fe2+、Fe3+、S2-、S中,只有氧化性的是________________,只有还原性的是________________,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___________。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用双、单线桥表示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情况)
1、双线桥:“谁”变“谁”(还原剂变成氧化产物,氧化剂变成还原产物)
例:
2、单线桥:“谁”给“谁”(还原剂将电子转移给氧化剂)
例: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
1、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
(1)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2CuO+C=2Cu+CO2SiO2+2C=Si+2CO
2Mg+CO2=2MgO+C2Al+Fe2O3=2Fe+Al2O3
2Na+2H2O=2NaOH+H2↑2Al+6H+=2Al3++3H2↑
2Br-+Cl2=Br2+2Cl–Fe+Cu2+=Fe2++Cu
(2)化合反应(一部分是氧化还原反应)
2CO+O2=2CO23Mg+N2=Mg3N2
2SO2+O2=2SO32FeCl2+Cl2=2FeCl3
(3)分解反应(一部分是氧化还原反应)
4HNO3(浓)=4NO2↑+O2↑+2H2O2HClO=2HCl+O2↑
2KClO3=2KCl+3O2↑
(4)部分氧化还原反应: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3Cu+8HNO3=3Cu(NO3)2+2NO↑+4H2O
Cu+2H2SO4(浓)=CuSO4+SO2↑+2H2O
(5)自身氧化还原反应:(歧化反应)
Cl2+H2O=HCl+HClO3S+6OH-=2S2-+SO32-+3H2O
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
2Ca(OH)2+2Cl2=CaCl2+Ca(ClO)2+2H2O
(6)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归中反应)
2H2S+SO2=3S+3H2O
5Cl–+ClO3-+6H+=3Cl2↑+3H2O
(7)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不止一种的氧化还原反应:
2KNO3+S+3C=K2S+N2↑+3CO2↑
2KMnO4=K2MnO4+MnO2+O2↑
2、氧化还原反应分析:
(1)找四物: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2)分析四物中亮的关系:特别是歧化反应、归中反应、部分氧化还原反应
(3)电子转移的量与反应物或产物的关系
例:根据反应:8NH3+3Cl2==6NH4Cl+N2,回答下列问题:
(1)氧化剂是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比是____________;
(2)当有68gNH3参加反应时,被氧化物质的质量是____________g,生成的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mol。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9071.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