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优秀教案(新人教版)

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离不开老师辛苦准备的教案,是时候写教案课件了。在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后,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你们会写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优秀教案(新人教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
第1节两种电荷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摩擦起电现象;知道物体带电的性质。
2.知道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3.知道验电器的构造、原理;会使用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知道电荷量及其单位。
4.了解原子结构及一个电子带的电荷量是e=1.6×10-19C。了解导体和绝缘体。
过程与方法
1.体会人们认识“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以及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的过程。
2.通过实验,养成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电学,探究电的知识的兴趣。
2.在探究活动中养成同学之间的协作意识,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教学重点】
电荷种类及相互作用,验电器原理,原子结构。
【教学难点】
根据原子结构解释摩擦起电的原因。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玻璃棒(附丝绸)、橡胶棒(附毛皮)、验电器、支架、带绝缘皮铜导线、颗粒泡沫屑若干。
学生分组:气球,颗粒泡沫屑若干、水、梳子、玻璃棒(附丝绸)、橡胶棒(附毛皮)、塑料刻度尺、验电器、支架、带绝缘皮铜导线。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激趣导入【情境创设】
播放视频:有趣的放电现象。
【设置悬念】
同学们知道这种神奇现象的原理吗?
【引入新课】
这是一种放电现象,在了解“电”之前,可不要轻易尝试这种实验。神奇的电到底是什么?从今天我们就逐渐揭开它的神秘面纱。让我们一起走进——两种电荷。
(设计意图:联系实际,设置疑问,创设物理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认真观察、思考。)

二、探究新知

1.摩擦起电【问题过渡】
当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为什么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引导实验】
日常生活中与以上现象类似的例子很多,想用给你提供的器材和身边的物品,亲手试试吗?
【实验器材】梳子、塑料尺、气球、碎纸屑、轻小泡沫。

【提出问题】
1.怎样判断物体是否带电?
2.什么是摩擦起电?

3.你还知道哪些摩擦起电现象?
学生思考、交流、讨论。

回答预设:
(1)梳子带电。
(2)摩擦起电。
自主选择器材,动手探究。

动手操作预设:
用梳子,塑料尺或气球在干燥、清洁的头发上摩擦,之后将物体靠近碎纸屑或轻小颗粒泡沫屑,看是否能将其吸起。

根据实验现象思考问题并积极发表见解。
回答预设:
1.物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荷。
2.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3.某些衣服吸附灰尘、摩擦过的塑料袋吸附在墙壁上、晚上脱衣服出现电火花等。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实验体验,认识摩擦起电,感受电的神奇。)
2.电荷间的作用
【情景过渡】
课件展示丝绸摩擦玻璃棒和毛皮摩擦橡胶棒,引导学生思考:图中现象说明了什么?
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吸引纸屑。
毛皮摩擦橡胶棒,橡胶棒吸引水流。
【提出问题】
1.用丝绸摩擦过的两根玻璃棒靠近后,现象如何?

2.用毛皮摩擦过的两根橡胶棒靠近后,现象如何?

3.用丝绸摩擦过的两根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两根橡胶棒互相靠近,现象如何?他们所带电荷相同吗?
【实验探究】
1.用丝绸摩擦过的两根玻璃棒互相靠近。
2.用毛皮摩擦过的两根橡胶棒互相靠近。
3.用丝绸摩擦过的两根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两根橡胶棒互相靠近。
【启发诱导】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相同吗?
【推进问题】
1.自然界中有几种电荷?

2.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各带什么电荷?

3.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是怎样的?

【趁热打铁】
1.人们把_________________所带的电荷规定为正电荷,人们把___________________所带的电荷规定为负电荷。
2.将一带电的有机玻璃棒靠近带正电的泡沫塑料小球时,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由此可知:有机玻璃棒带电,这是因为电荷相互。

观看图片,根据现象思考并积极发表见解。
回答预设:
丝绸摩擦玻璃棒和毛皮摩擦橡胶棒都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它们都带了电。

猜想预设:
1.相互排斥。
2.相互排斥。
3.相互吸引,不同。

动手操作,观察体验。

观察现象:
1.用丝绸摩擦过的两根玻璃棒相互排斥。
2.用毛皮摩擦过的两根橡胶棒相互排斥。
3.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吸引。

分析推理:
带电后的物体凡是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排斥;凡是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排斥的,必定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吸引。它们所带的是两种不同的电荷。
回答预设:
1.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2.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
3.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学生交流讨论答案预设:
1.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
2.正;同种;排斥。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现象,感受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过程。)
3.验电器

【过渡问题】
如何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及带电的多少?
【启发诱导】
1.如果一个带电体吸引一个轻小物体,那么这个轻小物体是否带电?
2.如果一个带电体排斥一个轻小物体,那么这个轻小物体是否带电?为什么?
【顺势追问】
3.如果让你设计出一种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你会使用哪一种原理呢?
【播放视频】验电器

【想想议议】
1.验电器的原理是什么?
2.箔片张角大小表示什么?
【引导自学】自学教材p33。
【问题驱动】
1.什么是电荷量?
2.电荷量的单位是什么?
3.一根摩擦过的玻璃棒或橡胶棒上所带的电量,大约只有10-7库仑,一片带电的云上所带的电量,大约有几十库仑。体会一下,你对库伦有何认识?

【归纳总结】
检验物体带电的方法有哪些?
【说明】
引导学生尽可能多的说出检验物体带电的方法。

【趁热打铁】
1.如图所示的仪器叫,用带电体接触它的金属球,就有一部分电荷转移到两金属箔片上,两箔片就张开,则两箔片上带的是(填“同种”或“异种”)电荷。
2.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会看到原来闭拢的两金属箔片将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利用验电器金属箔张角的大小导出电荷量的概念,符合学生认知规律,顺其自然。)
思考、交流。

回答预设:
1.可能不带电,也可能带异种电荷。
2.一定带同种电荷。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3.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观看、记忆: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验电器。
回答预设:
1.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2.张角大小表示带电的多少。
回答预设:
1.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
2.单位:库伦,简称库,符号:C。
3.库伦是一个比较大的单位。

交流讨论后总结。
回答预设:
1.利用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2.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3.使用验电器。
学生交流讨论答案预设:
1.验电器;同种。
2.张开;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4.原子及其结构
【过渡问题】
物体为什么能带电呢?
【视频播放】原子结构
【引导自学】阅读P33—P34“原子及其结构。”
【问题驱动】
1.原子由和组成,位于原子的中心,带正电,带负电。
2.电子是带有最小负电荷电荷的粒子,所带电荷量为。
3.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负电荷在数量上,所以整个原子呈中性。

4.为什么摩擦过的物体会带电呢?
【强调难点】
带电实质:电荷的转移。摩擦起电的原因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并不是摩擦创造了电荷。

【趁热打铁】
1.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的原因是: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摩擦时的电子转移到上,玻璃棒因而带正电,同时丝绸因而带电。
2.关于电中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正负电荷抵消B.原子内正负电荷相等
C.正负电荷转移D.得失电子
(设计意图:把不能直接观察的微观现象形象化和直观化,初步建立电子转移的微观图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有兴趣的观看视频。

回答预设:
1.原子核、电子、原子核、原子核、电子。
2.1.610-19C
3.相等。
4.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等量的负电。
学生交流讨论答案预设:
1.玻璃棒;玻璃棒;丝绸;失去电子;得到电子;负。
2.B。

5.导体和绝缘体

【情景过渡】
课件展示人摸静电球,引导学生讨论:
1.头发为什么竖起来?

2.头发上的电荷从哪里来?
【教师引导】
能用实验来探究电荷可以转移码?

【实验演示】
演示1:用橡胶棒连接验电器
【提出问题】
该现象说明了什么?

演示2:用金属棒连接两验电器

【提出问题】
该现象说明了什么?

【实验结论】
电荷在金属中可以定向移动,说明金属是可以导电的。
【引导阅读】
自学教材P34,回答思考。
【问题驱动】

1.什么是导体?常见的导体有哪些?

2.什么是绝缘体?常见的绝缘体有哪些?

【提出问题】
导体导电的原因是什么?绝缘体不易导电的原因是什么?

【难点点拨】
导体导电是因为导体中存在大量的自由电荷。
金属中导电靠的是自由电子。课件展示金属导体导电实质:自由电子发生定向移动。
自由电子
【易错提示】
绝缘体不易导电不是绝对的,比如干木材是绝缘体,潮湿的木材则是导体。
【知识拓展】
溶液导电的原因:溶液中存在阴离子和阳离子,故溶液靠的是自由移动的离子导电。
绝缘体不易导电的原因:电荷被束缚在原子之中,不能自由移动。

【知识应用】
油罐车常常有一条铁链做的尾巴拖在地上,为什么?请用学过的电学知识解释这样做的道理。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按照由现象到本质再到应用的思路进行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学生观察现象:
头发竖起来。

学生猜想预设:
1.头发带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2.电荷可以从静电球通过人体到达头发。

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现象:
验电器A、B金属箔的张角没有变化。

思考回答预设:
验电器A的电荷量没有变化,验电器B仍不带电。

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现象:
验电器A的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减小,B的金属箔由闭合变为张开。

思考回答预设:
验电器B上也带了电。
有一部分电荷通过金属棒从A移动到了B,电荷发生了定向移动。

阅读、自学、思考、回答。
回答预设:
1.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
常见的导体:
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食盐水溶液等。
2.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常见的绝缘体:橡胶、玻璃、塑料、空气、油等。

思考、讨论、猜想、领会。

学生交流回答预设:
在运输过程中,油与油罐发生摩擦产生大量的电荷,这些异种电荷一但放电产生火花将使油燃烧,酿成火灾甚至发生爆炸,所以这些电荷必须及时导走。铁是导体,安装一条铁链拖在地上,就可以及时地把产生的电荷传到大地上去,避免了异种电荷积累造成危害。

三、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生讨论发言,梳理本节知识要点,见附件1。
四、课堂检测教师巡视、讲评。完成同步训练见附件2。
五、布置作业动手动脑学物理1、2。课后完成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一、案例的“亮点”
1.由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导入,即形象明了,又能体现出物理教学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
2.在学习两种电荷时采用推理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先从学生所做的实验入手,推理自然界在中所有带电体要么和橡胶棒所带电相同,要么和玻璃棒所带电相同。让学生感受推理方法中从特殊到一般的方式。
3.探究摩擦起电时,给学生提供了多种器材,实行开放性的教学。倾听学生的思路,并适时加以点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中易出现的问题:
实验需要干燥绝缘的条件,对于器材要提前烘干,否则,实验不容易做成功。做实验时最好套上塑料袋,防止因手出汗导致实验现象不明显。

附件1
附件2
课堂检测题
1.关于绝缘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绝缘体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导电
B.绝缘体不容易导电,也不能带电
C.绝缘体不容易导电,但能够带电
D.绝缘体内没有电子,因此它不容易导电
2.通常情况下,下列物体中属于绝缘体的一组是()
A.人体、大地、铜钥匙B.橡皮、煤油、塑料袋
C.铅笔芯、盐水、玻璃杯D.瓷瓶、空气、钢板尺
3.如图所示,用毛皮摩擦过的塑料尺,能吸引桌面上的碎纸屑,此现象说明()
A.摩擦能使塑料尺带电B.桌面上的碎纸屑有磁性
C.摩擦使塑料尺有磁性D.塑料尺是由电子组成的
4.三只通草球分别用丝线悬挂着,其中任意两只靠近时都互相吸引,请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三球都带电B.只有一球带电
C.有两球带同电荷,第三只球不带电D.有两球带异种电荷,第三只球不带电
5.甲、乙、丙、丁四个轻质小球两两靠近时,甲吸引乙,乙排斥丙,丙吸引丁。已知丁球带正电,那么甲球的带电情况是()
A.正电B.负电
C.正电或不带电D.负电或不带电
6.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毛皮摩擦橡胶棒,毛皮电子,带电,橡胶棒电子,带电。
参考答案
1.解析:绝缘体是由原子构成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电荷量相等,对外不显电性,但其电子不能自由移动,所以不易导电。
答案:C
2.答案:B
3.解析:塑料尺用毛皮摩擦后,塑料尺会带电,而带电体可以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故能吸引碎纸屑。
答案:A
4.解析:根据电荷相互作用的规律,带电体之间要么相互吸引,要么相互排斥,因此,如果三个小球都带电,其中必有两个小球带同种电荷而相互排斥,因此可否定A与C。如果只有一个小球带电,那么另两个不带电的小球之间不会发生相互吸引。故应选D。
答案:D
5.解析:由于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而一个带电体也能吸引一个不带电的轻小物体,所以从丙吸引丁及丁球带正电可以知道丙球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但从乙排斥丙球可以知道丙球一定带电,所以丙球带负电,乙球也带负电;甲吸引乙,则甲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选C。
答案:C
6.答案:转移、失去、正、得到、负。

相关知识

初三物理第十五章探究电路教案及学案


第四节《电阻的并联》学案
一、自主学习
1、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是什么?用关系式表示出来。(I1、I2和I的关系)
并联电路电压的特点是什么?用关系式表示出来。(U1、U2和U的关系)
2、在分析“电阻的并联”实验中,仍将用到()方法,想想我们还在哪里运用过这种方法?
3、阅读课本,请试着推导电阻的并联公式。
4、选出两个定值电阻并联的电路图。请在图上标出I、U1、U2和U、R,并利用欧姆定律写出电流I的不同关系式。

二、合作探究
1、实验探究“电阻的并联”,明确“等效代替法”的应用
2、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的方法和原理是什么?实验结论是什么?
3、理论推导并联电路电阻计算公式。叙述1/R=1/R1+1/R2的物理意义
4、讲解:运用等效电路图解决计算题
讲解课本例题;
5、利用并联电路电流、电压和电阻的特点,推导出:U1︰U2=1:1,I1:I2=R2:R1。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知道在并联电路中另一种测量未知电阻的阻值。
三、重难点知识突破
例题.在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的阻值为10欧。闭合开关S,电流表A1的示数为0.3安,电流表A的示数为0.5安。求:(1)通过电阻R2的电流。(2)电源电压(3)电阻R2的阻值。
练习1、计算本节实验中的两个电阻(R1=3欧,R2=6欧)并联后的总电阻。
练习2.两个定值电阻R1和R2,若把它们并联起来接在电源两端时,通过电阻R1的电流I1与通过R2的电流I2之比为I1:I2=4:5;若将它们串联起来接在同一电源两端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与电阻R2两端的电压之比为4:5
B.通过电阻R1与通过电阻R2的电流之比为4:5
C.通过电阻R1与通过电阻R2的电流之比为1:1
D.通过电阻R1与通过电阻R2的电流之比为5:4
练习3.如图2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5Ω,R2=15Ω.
(1)若开关Sl、S2都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O.2A,则电源电压是_______V;
(2)若开关Sl、S2都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O.9A,则通过电阻R3的电流是________A.
练习4、如果只有电流表而没有电压表,再给一已知电阻,你能测出未知电阻值吗?怎样测?
四、知能应用
1.两个电阻R1、R2(R1R2),下列情况中阻值最小的是()

2.如图所示,已知电阻RI=3Ω,R2=6Ω,电流表A的示数是0.6A,则电流表Al的示数是()
A.0.6AB.0.4A
C.0.2AD.0.1A
3、如图所示,将两个电阻R1与R2并联后接在电压为24V的电源上,开关S闭合后干路电流为2A,通过电阻R1的电流是1.2A,求:R1与R2的阻值分别为多大?
学案参考答案:
重难点知识突破:例题、(1)0.2A(2)3V(3)15欧练习1、2欧练习2、C练习3、(1)4
(2)0.1A练习4、略
知能应用:1、B2、B3、20欧,30欧

第五节家庭用电
教学目标:
1、观察家庭电路的组成及连接方法,知道火线和零线。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用测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的方法。
3、了解生活中安全用电的知识,增强安全用电意识。
重点难点:
家庭电路的组成及连接,各部分的作用,安全用电常识。
教学准备:
演示器材:用实物制成的家庭电路示教板一块,收录机一台,螺丝口灯座、卡口灯座、闸刀开关、三孔插头插座各一个,测电笔二只,灯座挂图二幅,安全用电知识挂图,保险丝,铜丝,铁丝,火柴,写有例题的小黑板。
学生器材:每张课桌发一只测电笔,学生自带的灯座,保险盒等。
教学设计:
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问:教室里各盏灯是怎样连接的?家里的灯是怎样连接的?由哪些部分组成?
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家庭用电。
二、投放学案,引导自学
学生根据学案自学提纲初步了解家庭电路,对于疑惑处作一标记。
三、合作共建,解决疑难
问题一:家庭电路的组成及连接方法
(1)出示家庭电路示教板。引导学生观察说出每个器材的名称,当学生说到插座时,出示灯座实物,对照挂图讲解。
演示:给示教板通电,并闭合、断开开关,让学生观察灯与开关的连接方法,灯与灯间的连法,插座和电灯的连法。
让学生观察后回答:家庭电路的组成及连接
(2)家庭电路的几个重要部分
介绍火线、零线、电能表、闸刀开关、保险盒、电灯、开关、插座的作用
(3)测电笔
展示挂图,介绍构造、作用及使用,让学生用测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并在“交流与讨论”中学习知识的迁移运用。
4)电灯
在“安装模拟家庭电路”中,让学生思考:①为什么熔断器只安在火线上?②开关接在了哪里?③电灯与插座是怎样连接的。
对学生实验进行评价后让学生读信息窗《灯光辉煌的世界》
问题二:注意用电安全
①引导学生看家庭电路中常见的触电事故,归纳a.什么是触电b.安全电压c.触事故的原因;
②引导学生观察电路安装要规范,说出一些与电有关的不安全现象;
③总结安全用电的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④触电急救
四、知能应用,巩固提高
完成学案知能应用,巩固新知,总结解题规律。
五、诊断评价,查漏补缺
根据所学内容,加深理解,总结解题方法。
六、课堂小结,构建网络
知识点:家庭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作用;
测电笔构造和使用方法;
安全用电触电及原因、安全用电原则、触电急救
七、布置作业:《同步学习与探究》开放性作业。
八、板书设计

第五节家庭用电
一、家庭电路的组成
灯座
进户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盒插座

供电量度用户控制整电流过大给可搬动用电
消耗电能个电路时自动切器供电
的仪表断电路
二、测电笔
1、构造2、使用方法
三、安全用电
1、触电及原因2、安全用电原则3、触电急救
九、教学反思:

第五节《家庭用电》学案
一、自主学习
自学提纲:1、观察家庭电路:
(1)、仔细回忆自己家中的家庭电路由哪些元件组成?对照课本图,思考有哪些差异?总结出完整的家庭电路的组成。
(2)家庭电路各组成部分之间是怎样连接的?各组成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3)分析讨论以下问题:家庭电路是怎样接到低压供电线路上的?
电能表接在什么地方?它有什么作用?
闸刀开关是怎样切断或断开电路的?
保险丝的作用是什么?
开关和电灯是怎样连接的?它们的位置是否可交换?
家用电器金属外壳必须接地的道理。
2、注意安全用电:
①触电是怎么回事?引起触电的原因是什么?
②家庭电路中常见的触电事故有哪些。
③总结生活中触电的急救知识。
二、合作探究
问题一:家庭电路的组成及连接方法
(1)观察家庭电路示教板。说出每个器材的名称,
回答:家庭电路的组成及连接
(2)家庭电路的几个重要部分
火线、零线、电能表、闸刀开关、保险盒、电灯、开关、插座的作用
(3)测电笔
构造、作用及使用,怎样用测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
(4)电灯
思考:①为什么熔断器只安在火线上?
②开关接在了哪里?
③电灯与插座是怎样连接的。
问题二:注意用电安全
①家庭电路中常见的触电事故,
归纳a.什么是触电b.安全电压c.触事故的原因;
②说出一些与电有关的不安全现象;
③总结安全用电的原则:
三、知能应用
1.在图1所示的甲、乙两种使用测电笔的方法中,正确的是___。
2.在如图2所示的电路中,从安全的角度讲,A、B插头的两端,应()
A、A端接零线,B端接火线B、A端接火线,B端接零线
C、只有A端接零线,B端接火线,闭合开关后灯泡才亮
D、怎样接都可以
3.如图3所示,当开关S闭合后,发现电灯L不亮,用测电笔测试c、d两点时,氖管都发光,测试a、b两点时,只有a点氖管发光,则故障可能是()
A.火线与零线短路B.a、d之间某处断路
C.b、c之间某处断路D.电灯的灯丝断了
4.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带开关的电灯、带熔断器的两孔插座和一个三孔插座分别接入如图所示的家庭电路中。

五、诊断评价,查漏补缺
1.家庭电路中,电能表、总开关都安装在________上,家用电器________联接人电路中,开关与电灯应_______联。
2.火线和零线之间有_______V的电压,电压不高于______V的电压对人体才是安全的。

3.下列图示现象中,符合用电安全的是()

上家用电器未加接地保护
4.小强在家中使用台式电风扇时,发现它的插头是三脚的,而墙壁上却只有一个两孔的插座,于是就用钳子把多出的那个插头片折弯,然后使用,请你说说多出的那个插头片是做什么用的?小强的做法对不对?

第十四章探究电路复习讲学稿
教学目标:
1、回顾基本知识点,查漏补缺,完善知识体系。
2、学会分析基本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突破教学重难点知识。
教学重难点:
通过分析具体问题,归结基本解题思路和方法,并进行有效的强化训练。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让学生结合知识网络,进行知识梳理,查漏补缺。
电阻的符号:单位:
电阻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原理:
变阻器符号:
使用:;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
实验电路图:
实验需要注意两点:一是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要;
实验步骤:二是使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阻值。
实验结论:减小误差的方法。
内容:。
欧姆定律公式:
额定电压:。
家庭电路的组成:
火线和零线:
家庭电路:两种类型触电:
触电急救:
三线插头:
二、展示交流
[例1]如图所示,是滑动变阻器的示意图,为了使滑片P向B端滑动时连入的电阻变大,那么它串联入电路时应连接的接线柱为()
A.B和CB.B和DC.A和DD.A和B
技巧点拨:解这类题时可遵循以下思路:滑片P移动连入电路电阻线长度的变化电阻的变化
[例2]做测定电阻阻值的实验.
(1)小明根据图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中的实验器材连接成实验电路.同小组的小亮在检查时认为,从实验目的来看,实验电路上有一根导线连接错了,建议小明改接.①请你在接错的那根线上打“×”;②另画一根导线,使电路连接正确;③如果不改接这根导线,对实验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将电路改接正确后,合上开关,调节变阻器的滑片到某位置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指示如图所示,则电压表的读数是_______V,电流表的读数是______A,被测电阻Rx的阻值是_________Ω。
(3)小明和小亮为他俩在全班首先获得测量结果而高兴,准备整理实验器材结束实验.你认为他们的实验真的结束了吗?你会给他们提出什么建议呢?①写出你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②你提出这个建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提醒:伏安法测电阻是初中电学重点实验之一,它重点考察了学生对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在实验中,电流表、电压表要注意量程的选择、正负接线柱的连接,保证读取数据准确无误、电流“正进负出”;滑动变阻器的连接要注意在连接实物图时,它的电阻要滑到最大阻值处,并且接线柱要连接正确,确保在实验过程中实验器材不被烧坏,滑动变阻器起到应有的作用。另外在该实验中要注意减小电阻值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同学们不要忘记。
[例3]如图1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5Ω,R2=15Ω.
(1)若开关Sl、S2都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O.2A,则电源电压是______V;
(2)若开关Sl、S2都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O.9A,则通过电阻R3的电流
是_______A.
点拨:本题应该画出等效电路图,在等效电路图的基础上,利用串并联电:路中电流关系和欧姆定律直接利用公式求解。
[例4]安装家庭电路时,为检测电路安装是否正确,在接通电源前将火线上的保险丝取下,换成一个额定电压为220V的白炽灯泡,同时断开所有用电器的开关,接通电源后发现灯泡正常发光,由此可以判定()
A.电路安装正确B.电路安装不正确,某处有短路
C.电路安装不正确,某处有断路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解析:本题提供了一种判断家庭电路短路的方法。既然灯泡能正常发光,说明灯泡两端的电压为220V,从而说明了当把灯泡换为保险丝,保险丝把火线和零线接通,电路中发生了短路。故本题答案为B
提醒:家庭电路中常见故障一是发生了断路;二是发生了短路。造成断路的原因是电路接触不良或某处发生了断线,查找的方法有:用测电笔检查,火线是否有电,若火线无电,说明火线断了;若火线、零线都有电,说明零线断了。灯泡的灯丝是否已断等。短路就是电路中某处火线和零线直接接触。
三、拓展提升
学生完成下列练习,总结做题方法或规律。
1、导体的电阻大小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A.导体的长度B.导体的横截面积C.导体的材料D.导体两端的电压
2、如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闭合开关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
A.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不变;C.两表示数均变大;
B.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不变;D.两表示数均变小;
3.安装家庭电路时,为检测电路安装是否正确,在接通电源前将火线上的保险丝取下,换成一个额定电压为220V的白炽灯泡,同时断开所有用电器的开关,接通电源后发现灯泡正常发光,由此可以判定()
A.电路安装正确B.电路安装不正确,某处有短路
C.电路安装不正确,某处有断路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3、阅读下文,并回答短文后的问题。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电压的关系”的过程中,一些同学做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A: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的电流越小;
猜想B: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的电流越大;
猜想C: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的电流不变;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小明用定值电阻和一个电压恒定的电源,及有关的实验器材,设计了电路,按实验要求分别测出了有关的物理量。
(1)为了完成该实验,需要的测量仪表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在下面画出验证上述猜想的实验电路图。
(3)表中是小明在实验中测出的数据,其中R为定值电阻,阻值分别为20Ω、10Ω、5Ω,U是电阻两端的电压,I是通过电阻R的电流
通过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的数据,可知猜想_______是正确的(填“A”、“B”或“C”)
实验序号R/ΩU/VI/A
1R=20Ω10.05
220.1
330.15
4R=10Ω10.1
520.2
630.3
7R=5Ω10.2
820.4
930.6
4)通过分析比较以上数据,你还发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一个阻值看不清的电阻器Rx,要测出它的电阻值.
(1)小明按图的电路图连接好电路,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S,观察到电压表的示数为1.6V,电流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则通过电阻器Rx的电流为_____A,Rx的电阻为____Ω.
(2为了减小误差,小明还需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
(3)这个实验连接的实物图如图所示,请你指出其中的三个错误或不妥之处。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甲所示是某同学连接好的测量小灯泡电阻的电路。闭合开关,灯E1不亮,两电表示数均为零。该同学用图乙检测灯E2检测电路。E2的两根接线分别接在B、N两点,仅E2亮,两电表示数均为零;分别接在A、C两点,E1、E2均亮,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示数不为零;分别接在M、N两点,E1、E2均不亮,两电表示数均为零。由以上检测中观察到的现象判断出电路故障可能是()
A.滑动变阻器短路B.从M经开关至N间有短路
C.导线CD断路,电流表短路D.滑动变阻器断路,电流表短路

参考答案:
拓展提升:1、D2、B3.B4、(1)电流表,电压表(2)
(3)1,2,3或4,5,6或7,8,9、B
(4)电压一定,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5、(1)0.32;5;(2)移动滑片,至少再测出两组电流和电压的值;(3)①电压表的量程选择偏大;②把滑动变阻器的电阻线两端接入电路,无法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③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6、D

第十五章 欧洲东部和北亚测试A卷


教案课件是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大家应该要写教案课件了。在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后,这样接下来工作才会更上一层楼!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第十五章 欧洲东部和北亚测试A卷”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本章测试A卷

——“欧洲东部和北亚”

一、填空题

1.北亚是指亚洲____部属于的领土部分。西起____山,东达洋,北达洋,南抵____斯坦、____、____国界,是____人____的地区。

2.亚洲与欧洲的分界是____山、____河、____山、____海峡。

3.俄罗斯的地势____部较高,____部较低。乌拉尔山脉以西是平原,以东是____平原。____平原和南部____河流域是主要农业地带,北部广大地区为世界最大的____分布区。

4.俄罗斯首都位于____平原的中央,主要工业部门和农作物分布在____部分,以____为中心的中部、西北部工业区,是俄罗斯最大的工业区。俄罗斯春小麦成带状分布在____河流域。北冰洋沿岸海港是____,由于受____影响,终年不冻。____是俄罗斯在波罗的海沿岸的海港,____是太平洋沿岸的主要海港。

二、选择题

1.下列国家中濒临黑海的是()。

A.乌克兰B.俄罗斯C.立陶宛D.亚美尼亚

2.俄罗斯地跨()大洲。

A.亚、非B.亚、北美C.亚、欧D.大洋洲、欧洲

3.俄罗斯以重工业和军事工业为主的工业区是()。

A.鲁尔区B.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C.纽约地区D.乌拉尔工业区

4.有关俄罗斯的正确叙述是()。

A.它地跨亚、非

B.国土大部分在乌拉尔山以东,是亚洲国家

C.东欧平原要大西洋影响,气候温和,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D.有世界上最大的针叶林带

5.位于黑海和里海之间的高加索山脉是()。

A.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B.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分界线

C.是俄罗斯和土耳其的分界线D.是地中海式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分界线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当印度洋季风洋流是顺时外方向流动时,地中海沿岸处于西风控制

B.罗马和悉尼的降水多集中在10月~次年2月,属冬雨型的降水

C.苔原气候、冰原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都属于寒带的气候类型

D.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其主要原因是气温低,蒸发弱,有永冻层,河流多凌汛

三、连线题

将俄罗斯的主要海港与其濒临的海洋连线:

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波罗的海

摩尔曼斯克太平洋

圣彼得堡北冰洋

四、综合题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俄罗斯气候分布图中序号代表的气候类型是: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

2.由于俄罗斯大部分地区所处较高,所以冬季气候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

3.受冬季气候的影响,西伯利亚地区的()。

A.河流结冰期很长B.冻土可达几百米

C.阔叶林分布很广D.住房多为高楼大厦

参考答案:

一、1.北俄罗斯乌拉尔太平北冰哈萨克蒙古中国广稀

2.乌拉尔乌拉尔高加索土耳其

3.东西东欧西伯利亚东欧顿针叶林

4.东欧欧洲莫斯科圣彼得堡(列宁格勒)伏尔加

摩尔曼斯克北大西洋暖流圣彼得堡符拉迪沃斯托克

提示:

2.俄罗斯主要的平原、高原和山地分布情况是:乌拉尔山以西为东欧平原,向东依次为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

二、1.AB2.C3.B4.CD5.A6.D

三、

四、1.①温带季风气候②温带大陆性气候③极地气候④地中海气候

2.纬度

3.A、B

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


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
一、单元复习目的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深刻理解功的概念,明确功的公式,掌握功的计算。
(2)知道什么是机械功以及怎样量度机械功的大小。会理解和计算机械功功率.
(3)知道什么是机械效率,它的大小与那哪些因素有关。
(4)知道动能和势能的初步概念以及决定它们大小的因素。了解动能和势能如何转化的。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理解功的计算公式,知道功的原理和功率的概念。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
二、复习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功和功率的概念;机械功和机械能的概念;机械效率的计算和怎样提高机械效率;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难点:做功的两个因素;结合实际理解功率的概念。
三、知识梳理
m
机动能
V
重力势能m
械势能h
弹性势能——形变程度
能转化:动能势能
四、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基础练习
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公式:W=FS
3、功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它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公式P=W/t
二、复习内容
1、功:
(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力和距离垂直。
即物体受力没有移动;是物体沿力方向通过的距离;物体凭惯性运动。
巩固:☆某同学踢足球,球离脚后飞出10m远,足球飞出10m的过程中人不做功。(原因是足球靠惯性飞出)。
(3)力学里规定: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公式:W=FS
(4)功的单位:焦耳,1J=1Nm。
把一个鸡蛋举高1m,做的功大约是0.5J。
(5)应用功的公式注意:
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
②公式中S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强调对应。
③功的单位“焦”(牛米=焦),不要和力和力臂的乘积(牛米,不能写成“焦”)单位搞混。
2、功的原理:
(1)内容: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力的大小(F)移动距离(s)做功多少(W)
手提升GGhGh
动滑轮提升GG/22hGh
结论1、W=Fs;2、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2)说明:(请注意理想情况功的原理可以如何表述?)
①功的原理是一个普遍的结论,对于任何机械都适用。
②功的原理告诉我们:使用机械要省力必须费距离,要省距离必须费力,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没有的。
③使用机械虽然不能省功,但人类仍然使用,是因为使用机械或者可以省力、或者可以省距离、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给人类工作带来很多方便。
④我们做题遇到的多是理想机械(忽略摩擦和机械本身的重力)理想机械: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FS)=直接用手对重物所做的功(Gh)
(3)应用:斜面
①理想斜面:斜面光滑理想斜面遵从功的原理;
②理想斜面公式:FL=Gh其中:F:沿斜面方向的推力;L:斜面长;G:物重;h:斜面高度。
如果斜面与物体间的摩擦为f,则:FL=fL+Gh;这样F做功就大于直接对物体做功Gh。
3、功率:
(1)定义: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
(2)物理意义: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3)公式:=Fv
根据功率的导出式:P=Fv可知功率一定时,要增大F,必须减小v,即汽车上坡时要换低速档。
(4)单位:主单位W常用单位kW、mW、马力
换算:1kW=103W1mW=106W1马力=735W
某小轿车功率66kW,它表示:小轿车1s内做功66000J
(5)比较功率大小方法a、做功时间相同,比较做功的多少,在时间相同时,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b、做功相同时,比较做功时间长短,在做相同多的功,用时越短,功率越大
三、复习过程
例1:(06北京)如图5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例2:.(06广州)下列关于力做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提着箱子站在地面不动,手的拉力对箱子没有做功
B.人把箱子从二楼提到三楼,手的拉力对箱子没有做功
C.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汽车所受重力对汽车有做功
D.过山车向下运动过程中,车上乘客所受重力对乘客没有做功
例3:(06黄岗)如图是一种开瓶器。使用时将螺旋钻头旋进软木塞,再用双手按压把即可将瓶塞拔出。钻头做得尖细是为了,压把相当于。王哲在5s内将瓶塞拔出,若瓶塞长5㎝,瓶塞受到的平均阻力为200N,则王哲克服瓶塞阻力做了J功,其做功的功率为W。
例4(06泰州)你思考过“人在水平路面上前进时是否要克服重力做功”这个问题吗?小文同学对此进行了研究.她通过查阅资料得知,人体的重心大约位于肚脐上方2寸、脊椎前1寸处,人只要走路,其重心就必然会发生上下位置的变化,重心升高就需要克服重力做功.小文假设人在正常走路时,重心在人体中的位置近似不变,她行走了100m,有关测量数据如下表(表中的步距是指跨出每一步两脚之间的距离):

质量m/kg步距S/m腿长l/m时间t/s
500.500.65100
(1)小文同学注意到,当自己的前脚跨出时重心会下降,而后脚收起时重心会升高,则她每走一步,自己的重心会下降或升高多少米?
(2)小文行走100m需要克服重力做多少功?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多大?
(3)通过分析,你认为人在水平路面上通过走路来进行锻炼时,哪些因素会影响人的锻炼效果?
例5(06昆明)请你设计一个测量两位同学从一楼上到三楼做功快慢的实验。(1)已提供的器材是秒表和皮尺,还需要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2)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3)请写出比较两位同学做功快慢的方法。
四、堂上练习
1、(06无锡)下列过程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2、06荷泽)下列关于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多
B.做功快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B.效率高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D.做功多的机械,效率一定高
3、(06攀枝花)以下几种情况中,力对物体做功的有(B)
A.人用力提杠铃,没有提起来
B.沿着斜面把汽油桶推上车厢
C.用力提着水桶水平移动2米,水桶离地面高度不变
D.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匀速前进二米
4、图4是中国科学家在建造的世界上第一个全超导核聚变“人造太阳”。在组装时,需要用如图4所示的滑轮把重为1000牛的物体匀速提升12米,则作用在滑轮上的拉力F为______牛,绳子对重物所做的功为________焦,若提升重物所用的时间为1分钟,则绳子对重物做功的功率为________瓦。
5、(06广东)一质量为3000kg的汽车沿着长为5.4km的盘山公路匀速行驶,当它从山脚行驶到高为0.5km的山顶时,耗时15min,汽车发动机的牵引力为4000N。求:
(1)汽车行驶的速度。
(2)汽车发动机牵引力做的功。
(3)汽车发动机牵引力的功率。
6、(06韶关)如图小明同学体重为50kg,背着重为60N的书包,书包带与小明
的肩部接触的总面积为300cm2.求:
(1)书包带对小明肩部的压强.
(2)小明背着书包走到了三楼的课室,在这过程中他做的功.
(3)此过程小明用了20s.他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五、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基础练习
1、有用功: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公式:W有用=Gh(提升重物)
2、额外功: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公式:W额=W总-W有用
3、总功:定义: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公式:W总=W有用+W额=FS
4、机械效率: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公式:
二、复习内容
1、机械效率:
(1)有用功: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
公式:W有用=Gh(提升重物)=W总-W额
=ηW总
斜面:W有用=Gh
(2)额外功: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公式:W额=W总-W有用=G动h(忽略轮轴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
斜面:W额=fL
(3)总功:定义: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
公式:W总=W有用+W额=FS=W有用/η
斜面:W总=fL+Gh=FL
(4)机械效率:①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②公式:
斜面:
定滑轮:
动滑轮:
滑轮组

③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通常用百分数表示。某滑轮机械效率为60%表示有用功占总功的60%。
④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减小机械自重、减小机件间的摩擦。
通常是减少额外功,如搞好润滑,减轻机械自重;在无法减小额外功的情况下,采用增大有用功来提高机械效率。例如,在用滑轮组提高重物(不计摩擦)时:
为提高机械效率,在机械结构一定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增加提升物重的办法来实现。
(5)机械效率的测量:
原理:
应测物理量:钩码重力G、钩码提升的高度h、拉力F、绳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器材:除钩码、铁架台、滑轮、细线外还需刻度尺、弹簧测力计。
步骤:必须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目的:保证测力计示数大小不变。
结论: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
①动滑轮越重,个数越多则额外功相对就多。
②提升重物越重,做的有用功相对就多。
③摩擦,若各种摩擦越大做的额外功就多。
④绕线方法和重物提升高度不影响滑轮机械效率。
2、机械效率和功率的区别:
功率和机械效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即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机械效率表示机械做功的效率,即所做的总功中有多大比例的有用功。
三、复习过程
例1:((06南宁)图16是工厂车间里用来吊运物体的天车及其滑轮组示意图,钢丝绳用2000N的力将重为6000N的物体匀速吊起.若在1min内,货物从地面被提升到6m高处,求:
(1)钢丝绳提升货物时所做的有用功和有用功率;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要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采用哪些方法?(答出2种方法即可)
例2:(06吉林)如图6所示,将体积为2.0×l0-3m3的松木块,沿斜面匀速上拉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松木块沿斜面移动lm,上升的高度为30cm.求:(1)松木块的重力.(2)斜面的机械效率.(g=10N/kgρ木=0.5×lO3kg/m3。)
例3:(06南昌)瑞瑞同学家住楼上,最近正在装修房子,需要搬运装修材料,但有些材料由于楼道过窄不方便搬运,于是瑞瑞建议采用如图19所示的滑轮组,这样站在地上就可以把材料运上楼.若某次搬运的材料重765N,被提升的高度为10m,人所用的拉力为450N.求:
(1)请你帮助瑞瑞画出滑轮组的绕线示意图.
(2)用滑轮组提升材料时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4)随后,瑞瑞同学查阅了有关机械效率知识的资料,看到右表中的一组数据,请你找出这些机械设备效率的共同特点.

例4(06湖州)在某次升国旗的仪式上,小强同学通过滑轮
组将—质量为0.8千克的国旗缓缓匀速升高15米,如图所示。问:(1)小强匀速拉绳的力为多少?(2)此过程巾,小强对旗做了多少功?(3)如果升旗用了50秒的时间,则小强做功的功率为多大?(不计滑轮与绳的摩擦,滑轮、绳的质量忽略不汁,取g=10牛/千克)
例5(06长沙)如图是小红同学探究影响斜面机械效率因素的实验装置。实验准备的器材有:三个质量不同的木块A;三条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B;
三个高度不同的长方体铁块C;刻度尺。
(1)实验还需补充的器材有____________;
(2)下面是小红探究斜面机械效率与物重的关系时
记录的有关数据。

通过分析数据,你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实验中,保持斜面长度不变,将斜面升高到0.2m,把一个重6N的物体沿斜面向上拉时,所需拉力为3.8N,则此时斜面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_________;
(4)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斜面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只填一个因素)
例6(06山东)小军和小民在用图12所示的实验装置完成了“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后,想:在所用滑轮组一定的情况下,它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两人根据各自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提出了多种猜想,经过激烈讨论并虚心听取了其他同学的意见,最后形成了以下两个猜想:
猜想1可能与提升的速度大小有关;
猜想2可能与被提升的物体重有关。
小军和小民用图12所示的实验装置对上面两个猜想进行了探究,得到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小军的实验记录小民的实验记录
物理量
控制因素钩码重/N绳端拉力/N机械效率物理量
控制因素钩码重/N绳端拉力/N机械效率
较小提升速度104.279.4%大致相同的
提升速度104.279.4%
中等提升速度104.279.4%156.083.3%
较大提升速度104.279.4%207.5
(1)请帮助小民完成表中的一项计算;
(2)分析小军和小民的实验数据,得到的实验结论是:在滑轮组一定的情况下,它的机械效率与____________有关;它们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四、堂上练习
1、(06攀枝花)如图14所示,建筑工地上的吊车是靠电动机来提升货物,货物重103N,电动机的额定电流为4A,电阻为20Ω;电动机正常工作时,作用在绳子上的拉力为500N,l分钟内将货物匀速提升了6m。求:(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2)电动机的额定功率是多少?
2、(06广州)用如图7的滑轮组把货物拉上货仓,货物重500N,用350N的力F拉绳端使货物匀速上升1m,此过程有用功为J,总功为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3、(06兰州)利用如图3所示装置将重为l00N的物体匀速从斜面的底端拉到顶端。已知斜面的长是5m,高是2m,拉力为F=50N,则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
A.40%B.50%C.80%D.100%
4、(06烟台)在不计绳重和摩擦的情况下,利用图4所示的甲、
乙两装置,分别用力把相同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
用η甲、η乙表示甲、乙两装置的机械效率,W甲、W乙表示拉力所做的功。
A.η甲=η乙,W甲=W乙
B.η甲>η乙,W甲>W乙
C.η甲<η乙,W甲<W乙
D.η甲>η乙,W甲<w乙
五、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一、基础练习
1、动能是物体运动而具有的能,动能的大小决定物体的质量和速度。
2、势能是由于物体被举高或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重力势能的大小由物重和高度决定。弹性势能的大小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大小等因素有关。
3、机械能是动能和势能的总称。
4、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一个物体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在转化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的大小都会改变,但总机械能不变。实际上动能和势能在转化过程中会有一部分能量转化成其它形式的能,虽然总的能量仍然守恒,但机械能减少了。
二、复习内容
1、动能和势能
(1)能量: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
理解:①能量表示物体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能量可以用能够做功的多少来衡量。
②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并不是一定“要做功”也不是“正在做功”或“已经做功”如:山上静止的石头具有能量,但它没有做功。也不一定要做功。

(2)知识结构:

(1)探究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
①猜想: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和速度有关;
②实验研究:研究对象:小钢球方法:控制变量;
?如何判断动能大小:看小钢球能推动木快做功的多少
?如何控制速度不变:使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则到达斜面底端时速度大小相同;
?如何改变钢球速度:使钢球从不同同高度滚下;
③分析归纳:保持钢球质量不变时结论:运动物体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保持钢球速度不变时结论:运动物体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④得出结论:物体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速度越大动能越大,质量越大动能也越大。
(4)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理解:①有动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②有势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③同时具有动能和势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
2、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1)知识结构:
(2)动能和重力势能间的转化规律:
①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加速下降,则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②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减速上升,则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3)动能与弹性势能间的转化规律:
①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减小,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增大,则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
②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增大,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减小,则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4)动能与势能转化问题的分析:
⑴首先分析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决定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看动能和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如何变化。
⑵还要注意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和增大——如果除重力和弹力外没有其他外力做功即:没有其他形式能量补充或没有能量损失),则动能势能转化过程中机械能不变。
⑶题中如果有“在光滑斜面上滑动”则“光滑”表示没有能量损失——机械能守恒;“斜面上匀速下滑”表示有能量损失——机械能不守恒。
三、复习过程
例1:下表中给出了一头牛漫步行走和一名中学生百米赛跑时的一些数据:
物体质量m/kg速度v/(m.s-1)动能E/J
牛约600约0.5约75
中学生约50约6约900

分析数据,可以看出对物体动能大小影响较大的是速度
你判断的依据:人的质量约为牛的1/12,而速度约为牛的12倍此时动能为牛的12倍说明速度对动能影响大
例2:江苏省宿迁市2006超市的自动扶梯把小明从一楼匀速送到二楼的过程中,小明的
A.动能减小,势能增大,机械能不变
B.动能增大,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
C.动能不变,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
D.动能不变,势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例3:广州市2006用绳子把一个铁锁悬挂起来.把铁锁拉到刚好
贴着自己的鼻子,稳定后松手,头不动(如图16),铁
锁由开始位置a沿弧线ac向另一侧的最高点c运动,然
后再从c往回运动.
(l)从a点到最低点b点的过程中,铁锁的动能、重力势能如何变化?
(2)从能的转化和守恒角度分析铁锁摆回时能否碰到鼻子。
例4宁波市2006每次铅球项目测试,小明同学的成绩总是不理想。他想影响铅球掷得远近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呢?为此.他以一支玩具手枪为实验器材进行了以下探究:
(1)熟悉手枪结构:玩具手枪的内部结构中有一根弹簧,弹簧压缩的长度可调节。压缩的弹簧伸长时,将子弹射出,弹簧的能转化成子弹的动能。
(2)探究过程:
①提出假设:在相同条件下,子弹的射程可能和枪管与水平面的夹角有关。
②设计实验,记录数据:他把手枪固定在某一高度后,保持子弹从枪口射出时的速度相同.改变枪管与水平面夹角,用同一颗子弹做了五次试验,记录数据如下:
③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在相同条件下,子弹的射程跟枪管与水平面的夹角有关,夹角在
度左右时,子弹射程最远。小明由此推想:相同条件下,铅球以这一角度掷出,掷得最远。
④交流和评价:第二天,小明与同桌交流探究成果,同桌认为小明对子弹射程与水平夹角B的探究还可进一步完善。同桌的话启发小明对实验方案进行改进,获得了更准确的结论。小明所作的改进是
(3)完成上述探究后,小明想到影响子弹射程的因素可能还有许多,又提出一个合理的假设。你认为他的假设是:。小明开始了新的探究……
四、堂上练习
1、(海淀区2006)跳伞运动员在“中华第一高楼”----上海金茂大厦进行跳伞。运动员从345m的高度跳下,在下落过程中运动员的重力势能(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若以________为参照物,运动员是静止的
2、江西省2006初三(1)班《八荣八耻》宣传栏中记述着:“某高楼大厦发生高空抛物不文明行为,一位老太太被抛下的西瓜皮砸伤……”,被抛下的西瓜皮在下落过程中逐渐增大的物理量是
A.重力势能B.动能C.重力D.密度
3、2006年杭州市下图表示撑杆跳高运动的儿个阶段:助跑、撑杆起跳、越横杆。在这几个阶段中能量的转化情况是:
⑴.助跑阶段,运动员消耗体内的化学能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运动员和撑杆获得的动能。
⑵.撑杆起跳阶段,运动员的______________能增加。
⑶.运动员越过横杆后,运动员将_______________能转化_________________能。
4、浙江省绍兴市2006在学习势能知识时,小明同学猜想物体的重力势能的大小可能与以下三个因素有关:①物体高度,②物体质量大小,③物体所处地理位置。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首先决定对因素①进行验证.他把橡皮泥平铺在水平面上,让1个小球从不同高度自由下落,记录结果如表所示。
(1)该同学依据判断重力势能的大小;
(2)本实验的结论是;
(3)若想对因素②进行验证,你认为实验中应控制相等的变量是。
5、如何有效地提高能量利用率是人类所面临的一项主要任务,图3是某轻轨车站的设计方案示意图,该图表明与站台前后连接的轨道都有一个小坡度。请说明这种设计可以节能的理由。
五、教学反思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9067.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