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第三单元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第7课雅尔塔体制与布雷顿森林体系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帮助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第三单元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第7课雅尔塔体制与布雷顿森林体系”,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第三单元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

第7课雅尔塔体制与布雷顿森林体系

教案

国际政治秩序—1、雅尔塔体制的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英、苏等国陆续召开一系列大国会议,围绕战争进程与战后世界安排问题展开了协商和争论。

构建过程:1945年2月,美、英、法三国首脑在苏联南部城市雅尔塔会晤,(内容)着重讨论①欧洲领土变动、②成立联合国、③远东事务安排等问题。②会议确定了联合国的组织章程,①决定由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德国。①美、英两国为争取苏联对日宣战,要求波兰领土西移,③并满足苏联在远东地区的势力划分要求。(注意内容上的呼应关系)

评价:(作用)雅尔塔会议的决定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和发展有重大影响:人们通常把该时期(二战后期)大国围绕战后世界安排问题所达成的一系列协议称为“雅尔塔体制”。

(特点)雅尔塔体制主张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实行共处与合作,但是它沿用强权政治的惯例:承认并划分大国的势力范围,为满足大国的利益而损害了相关国家的权益。

国际政治秩序—2、联合国

构建过程:①基础:1942年1月1日,包括中国在内的26个反法西斯国家在华盛顿举行会议,共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②1943年,美、英、苏、中四国共同宣布,要在战后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③1944年,四国在敦巴顿会议上决定,把未来的国际组织命名为“联合国”(UnitedNation),并初步拟定了联合国的宗旨、原则以及会员国资格等条文。

④1944年2月举行的雅尔塔会议通过协商,解决了一些有争议的问题。

⑤1945年4月25日,50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旧金山制定并通过了《联合国宪章》。10月24日,宪章正式生效,联合国成立。这一天后来被定名为“联合国日”。

宗旨:联合国的宗旨一般被概括为“和平、友好、合作、协调”。运作:联合国的总部设在美国纽约,下设六个主要机构,即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和秘书处。重大的政治问题由大会和安理会讨论。

评价:在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国际合作,以及支持发展中国家争取国际经济新秩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迄今为止最有影响的国际组织。

国际经济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

大国在安排战后世界的政治秩序时,也关注到世界经济秩序。

酝酿:为了重建世界经济体系,1944年,美、英两国同时公布了各自的设计方案。最终,以美国方案为基础形成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运行机制。

建立:1944年7月,44个国家在美国的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举行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会议根据美国方案,制定了《布雷顿森林协定》。

构成:按照该协定,1945年12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宣告成立。美国原本还打算组建“国际贸易组织”,但未能成功。1947年,在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的主持下,23个国家缔结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作为未来的世界贸易组织的一个组成部分。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MonetaryFund,简称:IMF)、世界银行(theWorldBank)和关贸总协定,形成了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

特点: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建立起来,史称“布雷顿森林体系”。

扩展阅读

第三单元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


第三单元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

第10课大国关系的重组

教案

一、资本主义阵营·结构性调整:美、欧、日关系的变化

美国:(二战后—60年代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20多年中,美国一直主导着资本主义世界。

但随着西欧各国和日本经济的复苏和发展,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发生了结构性调整。美国的经济实力相对下降,连续发生的美元危机迫使美国政府于20世纪70年代初两次宣布美元贬值。

70年代末,布雷顿森林会议确定的“黄金—美元本位制”的国际货币体系瓦解。

欧洲:实现了经济复兴的西欧不断增强独立意识:

法国总统戴高乐宣布退出北约军事体系,推行独立外交政策。

联邦德国提出“新东方政策”,改善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1967年,西欧六国成立欧共体,跨出了欧洲联合的坚实步伐。

英国也宣布结束英、美特殊关系,于1973年加入欧共体。

日本:60年代以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至1968年已成为仅次于美国和苏联的世界第三经济大国。

随着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和日本经济的起飞,日美贸易摩擦加剧。

70年代,日本政府一再强调发挥与经济大国相称得政治所用,力主推行“多边自主外交”政策。

(小结):美、欧、日相互关系的调整使资本主义阵营由美国一家独大逐步朝美、欧、日三足鼎立的态势发展。美国的对欧、对日外交不得不更强调伙伴原则。

二、社会主义阵营·严重分裂——中苏关系的破裂

起因:斯大林去世后,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在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方面的论争逐渐增多。

导火线:1956年,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①提出“和平共处、和平竞争、和平过渡”的外交政策,②并在“秘密报告”中严厉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等错误。

此举引起了社会主义阵营各国的极大震动,并拉开了国际共运大论战的序幕。

分歧:围绕着对斯大林的评价和对国际形势以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路线的看法,中苏两党展开了激烈辩论。

破裂:不久后,这场争论发展为国家利益之间的斗争,两国关系随之恶化,苏联撤走援华专家,甚至挑起中苏边界冲突。60年代中后期,中苏两国关系降到冰点。

影响:①中苏关系的破裂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②中国转而开拓更广阔的外交空间,成为多极化趋势中的重要力量。

三、两极格局·此消彼长中解体——美苏争霸

世界格局从两极向多极的演变过程中,美苏关系始终处于国际舞台的中心。

20世纪初50年代到60年代(美攻苏守):美国凭借优势力量推行对苏遏制政策,打压苏联,使苏联的“美苏合作,共同主宰世界”的设想无法实现。‖第二次柏林危机与古巴导弹危机均以苏联的退让而告终。

70年代(苏攻美守):军事实力上升的苏联向美国霸权发起全面挑战,苏联的势力范围扩张到西亚、非洲和拉丁美洲。‖美国则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沼中,不得已采取战略收缩。

80年代(美攻苏守):美国里根政府为改变在美苏争霸中的被动局面,提出“星球大战计划”,进一步强化军备竞赛。‖同时,苏联因经济发展停滞,军费开始沉重,转而全面收缩。

影响:两大阵营的结构性变动既削弱了美、苏两国的对内控制力,也直接影响到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争霸进程,并促使国际政治格局从两极向多极的转型。持续了40年之久的冷战终于走向尽头。

第三单元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第8课美苏冷战的开始


第三单元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

第8课美苏冷战的开始

教案

杜鲁门主义

冷战开始的背景:①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依仗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力量,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②苏联经过战争的洗礼,军事力量与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

③双方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截然对立,在共同的敌人消除后,国家利益和战略目标的冲突取代了战时的友好与合作。

冷战的开始:①1946年2月,美国驻苏使馆临时代办凯南向国务院提出建议,指出由于苏联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构成对西方的威胁,因此美苏之间“不可能有持久的妥协办法”,美国必须对苏联实施遏制政策。

②1946年3月,英国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密苏里州的富尔敦发表演说,呼吁西方国家联合起来,遏制苏联与共产主义的挑战。冷战的序幕由此拉开。

③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以应对希土危机为借口,在向国会宣读的咨文中强调:“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或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正式表达了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成为“自由世界领袖”的目标。这篇咨文宣布的美国对外政策被称作“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

冷战的展开:两大阵营的形成

1、资本主义阵营:“杜鲁门主义”提出后,美国针对欧洲与亚、非、拉地区出台经济援助计划(手段),并建立全球军事体系(目的):

①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旨在帮助西欧各国迅速恢复经济,使之纳入到美国争霸世界的战略轨道中。

②1949年,美、英、法等12国外长签署了《北大西洋公约》,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NATO)。此后,北约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军事集团,成为美国同苏联在全球争霸的主要工具。

③1950年起,美国与拉美和亚太国家缔结了一系列集团性军事条约。

(结果)至此,美国建成了跨越欧亚的集体防务体系,对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了全球性的弧形包围圈。

2、社会主义阵营:与此同时,苏联也采取了针锋相对的行动。①1947年,在苏联主导下,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

②1947年,苏联为阻止东欧国家接受“马歇尔计划”,提出了“莫洛托夫计划”,由苏联同东欧各国缔结双边经济协定,向东欧国家提供经济援助。在此基础上,1949年,“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成立。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2月,中、苏两国签订同盟互助条约,社会主义阵营的实力大增。

④1955年,为了对抗北约,苏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匈牙利和民主德国签订《华沙条约》,成立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

冷战的特点: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中心的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了东西方对峙的两极格局。此后,两大集团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日益增多。

冷战的表现:柏林危机和朝鲜战争

①柏林危机:

(背景)二战结束后,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及其首都柏林。1948年春夏之交,西方占领当局宣布在西占区推行币制改革,旨在分裂德国。苏联随即以保护苏占区经济为由,切断西德和柏林的水陆交通,对西柏林实行全面封锁,由此形成“第一次柏林危机”。

(结果)但双方都不想诉诸武力,经过秘密谈判,苏联于1949年5月结束封锁。

(影响)危机虽然过去,但德国的分裂却成定局。1949年9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10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

②朝鲜战争:

(背景)随着冷战的开始,由美、苏分别占领的朝鲜半岛也一分为二,南、北朝鲜分属两大阵营。

(进程)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

7月,美国与其他15国军队组成“联合国军”,武装干涉朝鲜内战,并派遣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

9月,美军在仁川登陆,随后又越过“三八线”,占领平壤,将战火烧到中朝边境。

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经过五次战役,将美军击退至“三八线”以南。

1953年7月,交战双方签订停战协定,朝鲜战争结束,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依旧。

(影响)朝鲜战争是冷战中的首次局部战争,它进一步固定了亚洲地区的冷战格局,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影响着有关各国的相互关系。

2017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2017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1.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与冷战:雅尔塔体系确立于二战后初期,是二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即奠定了二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两极格局最终形成于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它是雅尔塔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从属于雅尔塔体系;冷战开始的标志是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它是雅尔塔体系下美苏两极对抗的主要形式。两极格局的瓦解,也就意味着冷战的结束、雅尔塔体系的瓦解。

2.美国的冷战政策是指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的总称,但这并不是说当时世界上没有发生战争。在冷战的大背景下,美国在局部地区则发动“热战”,如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3.欧洲一体化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发展的需求,而不是为了摆脱美国的控制。

4.苏东剧变仅仅说明的是苏联模式的失败,并不是整个社会主义的失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仍在蓬勃发展。

5.“独联体”是由苏联解体后大多数共和国组成的、多边合作的独立国家联合体,是一种国家之间非常松散的联合组织,而不是一个国家。

6.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经济格局的多极化;多极化趋势加强的直接因素是两极格局的瓦解。

7.多极化出现于两极格局形成后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苏联解体后,多极化的格局并未形成,而是处于向多极化演进的过程中,目前则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

8.国际格局和国际局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世界各种政治力量对比趋于平衡,势均力敌时,就会形成一种新的国际格局(或称世界格局);而国际局势则是一种政治形势,国际间的任何事件都可能导致国际局势的恶化,但不一定会导致国际格局的变化。

9.二战以来的美日关系是不断变化的。战后初期,日本从属于美国;1948年后为伙伴关系;20世纪80年代以来既有联盟又有摩擦。

2012届高考历史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复习教案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教师准备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帮助授课经验少的教师教学。怎么才能让教案写的更加全面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2012届高考历史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复习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2012届高考历史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复习教案
专题十三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
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简况: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时间、参加国、操纵者、主要条约、作用、体系内所蕴含的矛盾;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帝国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基本上完成了对战后列强关系的调整和世界秩序的重新安排,,是列强以实力为基础的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这种调整与安排是短暂的,随着体系所蕴藏的矛盾的激化,体系逐渐被打破。
二、雅尔塔体系:
1、雅尔塔体系的建立:背景、内容、实质等;2、两大阵营的形成和对立:两大军事集团、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事件等;3、美苏争霸:阶段、时间、特征、典型事件;4、雅尔塔体系的瓦解: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日本与欧盟对其造成的影响)、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与消失(注意其时间)、两极格局终结(以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为标志)。
三、当今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1、格局转换时期的特点:①、这次格局的转换不是通过战争的胜负来完成的;②、格局转换将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③、转换过程中,以经济与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将决定一国在新的格局中的地位与作用。
2、当今世界格局的特点是一超多强,向多极化发展。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76544.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