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第三单元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第8课美苏冷战的开始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减轻高中教师们在教学时的教学压力。您知道高中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第三单元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第8课美苏冷战的开始”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第三单元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

第8课美苏冷战的开始

教案

杜鲁门主义

冷战开始的背景:①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依仗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力量,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②苏联经过战争的洗礼,军事力量与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

③双方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截然对立,在共同的敌人消除后,国家利益和战略目标的冲突取代了战时的友好与合作。

冷战的开始:①1946年2月,美国驻苏使馆临时代办凯南向国务院提出建议,指出由于苏联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构成对西方的威胁,因此美苏之间“不可能有持久的妥协办法”,美国必须对苏联实施遏制政策。

②1946年3月,英国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密苏里州的富尔敦发表演说,呼吁西方国家联合起来,遏制苏联与共产主义的挑战。冷战的序幕由此拉开。

③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以应对希土危机为借口,在向国会宣读的咨文中强调:“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或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正式表达了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成为“自由世界领袖”的目标。这篇咨文宣布的美国对外政策被称作“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

冷战的展开:两大阵营的形成

1、资本主义阵营:“杜鲁门主义”提出后,美国针对欧洲与亚、非、拉地区出台经济援助计划(手段),并建立全球军事体系(目的):

①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旨在帮助西欧各国迅速恢复经济,使之纳入到美国争霸世界的战略轨道中。

②1949年,美、英、法等12国外长签署了《北大西洋公约》,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NATO)。此后,北约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军事集团,成为美国同苏联在全球争霸的主要工具。

③1950年起,美国与拉美和亚太国家缔结了一系列集团性军事条约。

(结果)至此,美国建成了跨越欧亚的集体防务体系,对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了全球性的弧形包围圈。

2、社会主义阵营:与此同时,苏联也采取了针锋相对的行动。①1947年,在苏联主导下,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

②1947年,苏联为阻止东欧国家接受“马歇尔计划”,提出了“莫洛托夫计划”,由苏联同东欧各国缔结双边经济协定,向东欧国家提供经济援助。在此基础上,1949年,“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成立。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2月,中、苏两国签订同盟互助条约,社会主义阵营的实力大增。

④1955年,为了对抗北约,苏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匈牙利和民主德国签订《华沙条约》,成立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

冷战的特点: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中心的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了东西方对峙的两极格局。此后,两大集团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日益增多。

冷战的表现:柏林危机和朝鲜战争

①柏林危机:

(背景)二战结束后,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及其首都柏林。1948年春夏之交,西方占领当局宣布在西占区推行币制改革,旨在分裂德国。苏联随即以保护苏占区经济为由,切断西德和柏林的水陆交通,对西柏林实行全面封锁,由此形成“第一次柏林危机”。

(结果)但双方都不想诉诸武力,经过秘密谈判,苏联于1949年5月结束封锁。

(影响)危机虽然过去,但德国的分裂却成定局。1949年9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10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

②朝鲜战争:

(背景)随着冷战的开始,由美、苏分别占领的朝鲜半岛也一分为二,南、北朝鲜分属两大阵营。

(进程)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

7月,美国与其他15国军队组成“联合国军”,武装干涉朝鲜内战,并派遣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

9月,美军在仁川登陆,随后又越过“三八线”,占领平壤,将战火烧到中朝边境。

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经过五次战役,将美军击退至“三八线”以南。

1953年7月,交战双方签订停战协定,朝鲜战争结束,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依旧。

(影响)朝鲜战争是冷战中的首次局部战争,它进一步固定了亚洲地区的冷战格局,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影响着有关各国的相互关系。

相关阅读

第8课美苏冷战的开始教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帮助高中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优秀有创意的高中教案要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8课美苏冷战的开始教案”,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第8课美苏冷战的开始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
知道冷战序幕拉开的标志——富尔敦演说,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杜鲁门主义”的主要内容。知道“马歇尔计划”的主要内容,知道“北约”和“华约”是如何形成的,知道柏林危机和朝鲜战争的基本情况。结合“雅尔塔体制”及本课内容,理解“冷战”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基本特征。理解冷战对二战后世界发展的影响。
2、技能:
通过理解历史事件归纳历史概念的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从冷战开始的诸多历史事件中提取关键要素形成“冷战”历史概念,使学生初步掌握根据史实归纳历史概念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冷战格局对于世界整体化发展的阻碍,使学生加深对于批判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情感与价值观认同。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冷战的基本特征,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处理国际争端的理念与实践在进步与发展,使学生认同人类文明在曲折中不断发展、完善的基本观点。
二、各栏目的参考答案
(一)知识链接
该知识链接涉及冷战的基本概念,包括起因、根源、基本对抗形式及开端与终结,对于冷战有了简明扼要的概括。建议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后,得出关于冷战的基本认识,再引导学生阅读该“知识链接”,这样既有方法论的培养,又能加深学生对于冷战概念的理解。另外,可以结合“名家史论”来看冷战的基本对抗形式,资中筠对此有很形象的描述。
(二)练习与测评
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形成了两大阵营:即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中心的社会主义阵营。这两大阵营是怎样形成的?
答: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两国由于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对立以及国家利益的冲突而从友好合作走向对抗,富尔敦演说及“杜鲁门主义”的提出使这种对抗(即冷战)正式形成。美苏两国分别拉拢各自的盟友,通过建立经济、政治、军事同盟形成各自阵营,其中美国通过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及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形成了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全球性弧形包围,苏联则通过提出“莫洛托夫计划”、成立经互会、成立华沙条约组织建成社会主义阵营。两大阵营形成了东西方对峙的两极格局。
2、简述柏林危机的起因和结果。
答:起因:二战后苏、美、英、法四国对德国及其首都柏林实施分区占领。1948年,西占区当局推行币制改革,旨在分裂德国,苏联针锋相对,对西柏林实行全面封锁,由此形成“第一次柏林危机”。结果:双方通过秘密谈判避免了武力冲突,结果使得德国分裂。
(三)探索与争鸣
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被后人称为“马歇尔计划”的演说,声称美国必须向欧洲提供大量的援助,“否则它就得面临性质非常严重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的恶化”;同时他又强调美国这样做“不是反对任何国家或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馑、贫穷、冒险和混乱”。
你认同马歇尔的说法吗?查找更多关于马歇尔计划的史实及评论,谈谈你对马歇尔计划目的与结果的评价。
教师引导建议:
1、关于引导学生查找资料:
(1)引导学生尽量查到第一手资料,即马歇尔的演说,也可由教师提供,这样依据文本更能说明问题,避免空谈;
(2)引导学生查找马歇尔计划实行后欧洲经济振兴的相关史实,并引导学生查找马歇尔计划与“柏林危机”、两德分裂关系的相关史实。
2、关于引导讨论:
(1)引导学生理解题目要求,即“目的”与“结果”,使学生在分析该问题时能够做客观及层次分明的评价,避免出现片面地说马歇尔此语虚伪等极端评价。
(2)关于该问题的把握:a、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全球扩张战略中的重点,美国要控制欧洲,首先必须稳定、复兴和联合欧洲,因此从目的上看,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全球战略的一部分,马歇尔强调的“不是反对任何国家或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馑、贫穷、冒险和混乱”是刻意“淡化”意识形态及美国战略意图。b、马歇尔计划的结果应该从三方面看,其一是确实使欧洲经济迅速恢复,其二是使西欧各国被纳入美国争霸世界的战略轨道,从两德的分裂可见一斑,其三是西欧经济恢复及恢复过程中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得西欧在经济发展后,逐渐产生对于美国的离心现象。
总而言之,对于马歇尔计划,从目的与结果两个维度入手,根据具体史实具体分析,使学生在更深刻理解马歇尔计划的同时,对于客观、多维度地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有所长进。

第三单元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第7课雅尔塔体制与布雷顿森林体系


第三单元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

第7课雅尔塔体制与布雷顿森林体系

教案

国际政治秩序—1、雅尔塔体制的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英、苏等国陆续召开一系列大国会议,围绕战争进程与战后世界安排问题展开了协商和争论。

构建过程:1945年2月,美、英、法三国首脑在苏联南部城市雅尔塔会晤,(内容)着重讨论①欧洲领土变动、②成立联合国、③远东事务安排等问题。②会议确定了联合国的组织章程,①决定由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德国。①美、英两国为争取苏联对日宣战,要求波兰领土西移,③并满足苏联在远东地区的势力划分要求。(注意内容上的呼应关系)

评价:(作用)雅尔塔会议的决定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和发展有重大影响:人们通常把该时期(二战后期)大国围绕战后世界安排问题所达成的一系列协议称为“雅尔塔体制”。

(特点)雅尔塔体制主张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实行共处与合作,但是它沿用强权政治的惯例:承认并划分大国的势力范围,为满足大国的利益而损害了相关国家的权益。

国际政治秩序—2、联合国

构建过程:①基础:1942年1月1日,包括中国在内的26个反法西斯国家在华盛顿举行会议,共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②1943年,美、英、苏、中四国共同宣布,要在战后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③1944年,四国在敦巴顿会议上决定,把未来的国际组织命名为“联合国”(UnitedNation),并初步拟定了联合国的宗旨、原则以及会员国资格等条文。

④1944年2月举行的雅尔塔会议通过协商,解决了一些有争议的问题。

⑤1945年4月25日,50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旧金山制定并通过了《联合国宪章》。10月24日,宪章正式生效,联合国成立。这一天后来被定名为“联合国日”。

宗旨:联合国的宗旨一般被概括为“和平、友好、合作、协调”。运作:联合国的总部设在美国纽约,下设六个主要机构,即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和秘书处。重大的政治问题由大会和安理会讨论。

评价:在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国际合作,以及支持发展中国家争取国际经济新秩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迄今为止最有影响的国际组织。

国际经济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

大国在安排战后世界的政治秩序时,也关注到世界经济秩序。

酝酿:为了重建世界经济体系,1944年,美、英两国同时公布了各自的设计方案。最终,以美国方案为基础形成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运行机制。

建立:1944年7月,44个国家在美国的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举行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会议根据美国方案,制定了《布雷顿森林协定》。

构成:按照该协定,1945年12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宣告成立。美国原本还打算组建“国际贸易组织”,但未能成功。1947年,在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的主持下,23个国家缔结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作为未来的世界贸易组织的一个组成部分。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MonetaryFund,简称:IMF)、世界银行(theWorldBank)和关贸总协定,形成了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

特点: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建立起来,史称“布雷顿森林体系”。

冷战的开始


历史选修三:第四单元第2课冷战的开始
第2课冷战的开始

一、盟友关系的破裂
1.破裂的原因
2.冷战的序幕
二、冷战之门的开启
1.杜鲁门主义
2.马歇尔计划
3.北大西洋公约
三、苏联的对抗措施
1.经互会
2.华约组织
四、第一次柏林危机
1.柏林危机
2.冷战的影响
重点:美国“冷战”的主要表现及影响;
难点: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实质;“柏林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本节内容学生已从必修1第九单元获得了一定的认识。从这一实际情况出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努力创设认识历史问题的新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采取和学生共同探究问题的学习方法,通过设问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通过学生自己的归纳、分析等思维活动,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通过学生在讨论、思考和回答问题,引导学生论从史出地认识问题。

引导学生回忆二战中后期的有关史实,明确苏联与西方盟国之间的矛盾逐渐加剧。由于美国在二战中损失最小、获利最大,战后初期凭借在经济和军事实力上的绝对优势,大力推行霸权政策,走上了全球扩张的道路。战后苏联经济的迅速恢复,加上原有强大的军事政治实力,逐渐走上与美国对峙的道路。由此导入新课。

一、盟友关系的破裂
1.破裂的原因
二战前,美苏由于意识形态的关系两国处于对立的状态。二战中,面对德意日法西斯的的共同威胁,两国握手言欢,结成盟友。战争结束后,德意日法西斯已经消灭,面对如何处理法西斯和处理战后国际关系等一系列问题,两国的矛盾再次暴露出来,使相互关系日益紧张。提问:造成这种形势的原因是什么?学生思考,概括指出:这既有意识形态的因素,也有国家利益的因素。美国推行称霸全球的战略,苏联则力图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影响。苏联欲在东欧各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美国则要极力稳定西欧各国的资本主义制度。美苏由战时同盟关系转向相互对峙,冷战已经变的不可避免。
2.冷战的序幕
1946年3月5日,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应邀访问美国期间在密苏里州富尔敦城的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了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讲。在演讲中,丘吉尔对苏联大加攻击。他说:“从波罗的海边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亚斯特,已经拉下了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政界一位最有身份的人对苏联进行的最公开、最大胆的指责。这也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开始“冷战”所发出的最初信号。有不少专家认为,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揭开了长达40多年冷战的序幕。“铁幕”一词尽管不是丘吉尔的首创,但经他这么一用,从此便成为战后国际关系中有关东西方对抗的专有名词。
“冷战”是美国战后霸权政策的重要体现。什么是“冷战”政策?(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回忆必修1的有关内容,明确所谓“冷战”是美国针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涉及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意识形态各个领域。然后让学生分析概括美国采取“冷战”政策的原因,最后指出:战后,当美国的实力和扩张野心急剧膨胀的同时,苏联的影响和各国人民的革命运动也在全世界范围内日益扩大。美国认为,这是其称霸全球计划的主要障碍,因此必须要压制下去。但是,由于苏联是当时欧洲最强大的、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强国,美国并不敢贸然越过战时双方划定的势力范围界限;同时,大战刚刚结束,美苏双方都不愿、也不敢重燃战火,使自己再次卷入一场新的全球战争。正是基于这种原因,美国采取了以遏制苏联为中心的“冷战”政策。
二、冷战之门的开启
1.杜鲁门主义
“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的出笼。而杜鲁门主义的起因则是与希腊内战和苏土纠纷直接连在一起的。希腊内战是二战遗留下来的问题之一。1941年纳粹德国占领希腊,希腊国王及政府流亡到伦敦,而国内人民群众则在希腊共产党的领导下展开了反法西斯斗争,并于1944年取得了胜利。英国为了扶植亲英的希腊反动政府,在短短三年之内就耗费7.6亿美元,但仍不能扭转局势。而英国本身战后经济衰退严重,已无力再继续支持希腊反动政府镇压人民武装力量,因此于1947年2月要求美国继续承担援助,这就为其插手希腊提供了机会。
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向国会提出咨文,声称希土面临着苏联和东欧国家“极权主义”的威胁,而“美国的政策必须支持那些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要求国会授权向希土提供4亿美元的援助。此即所谓的“杜鲁门主义”。
“杜鲁门主义”的出笼,实际上是美国政府“遏制”苏联的“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是在全世界范围内扩张美国势力、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它标志着美国的对外政策由局部扩张转向了全球的扩张。
2.马歇尔计划
从1946年秋开始,西欧经济陷入严重困难的境地,而这种状况又引起了社会矛盾的尖锐,英、法、意等国工人运动蓬勃兴起。在这种形势之下,为了维护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美国国务卿马歇尔于1947年6月5日提出了“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宣称要“尽其所能改善局势和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根据这一计划,1948—1951年,美国共拨款131.5亿美元援助欧洲,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这一计划的实施,对于促进西欧联合和经济复兴起了重要作用,从而巩固了欧洲的资本主义秩序。
提问:马歇尔计划的目的和实质是什么?让学生分析概括:马歇尔计划绝不仅仅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它实际上是以“复兴欧洲”为名,借经济手段来稳住资本主义的阵脚,控制西欧,达到共同“遏制”苏联的目的。因此,它实质上是对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的运用,是美国“冷战”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
3.北大西洋公约
为了巩固“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美国在推行马歇尔计划的同时,还积极策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以它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其结果是,1949年4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12国外长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此后不久,缔约国又据此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为战后初期美国“遏制”苏联,推行“冷战”政策和争夺世界霸权的工具。北约是美国组织的最大军事同盟,是其冷战政策的主要支柱。
三、苏联的对抗措施
1.经互会
为了对付美国咄咄逼人的扩张和威胁,苏联也被迫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1949年1月25日,为了在经济上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抗衡,并加强彼此间的经济合作,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6国代表在莫斯科举行会议,决定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1949年4月在莫斯科举行第一次会议。总部设在莫斯科。民主德国、蒙古、古巴、越南先后加入。经互会宗旨是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行经济互助,技术合作,交流经验。初期活动主要在流通领域,50年代中期扩大到生产领域。1989年东欧剧变,经互会走向解体。
2.华约组织
为了东欧安全保障,1955年5月苏联、捷克和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匈牙利、民主德国、波兰、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8国针对美、英、法决定吸收联邦德国加入北约一事在华沙缔结了《华沙条约》;规定了集体防御原则。随即又根据这一条约,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这样,战后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相对峙的两极格局便形成了。
四、第一次柏林危机
1.柏林危机
纳粹德国投降后,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了德国,但各占领国都想把对德国问题的处理纳入本国的战略轨道。苏与美、英的矛盾日益发展。柏林成为冷战的前沿。
美国出于霸权政策的需要,极力采取分裂德国和扶植西德的政策,为此,它首先提议将美英在德国的占领区合并,并使法国的占领区也合并在一起,从而迈出了分裂德国的第一步;接着,它们又单方面在西占区实行货币改革,迈出了分裂德国的又一步。针对美国这种蓄意分裂德国的行径,苏联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在苏占区也开始实行货币改革。结果两种货币在柏林同时流通,引起了混乱。接着,苏联又全面切断了柏林与西占区的水陆交通,同时还停止向西柏林供电供煤,这样便形成了“柏林危机”。此后,美英法对苏占区也实行了反封锁,危机一直持续了11个月才暂趋缓和。“柏林危机”是战后美苏之间出现的第一次冷战高潮,是“冷战”加剧的重要表现。
“柏林危机”发生之后,美国趁机加快了分裂德国的步伐。1949年5月,柏林封锁刚刚结束,它便支持西德通过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根本法》,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接着,在苏联的支持下,东德于同年10月也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这样,两个德国的局面便形成了。很显然,德国的分裂与当时的国际形势是密切相关的,是美苏对抗、“冷战”的结果。
2.冷战的影响
两个德国的出现,对于战后欧洲和整个国际局势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战后冷战局面的形成,是美国推行霸权政策和强权政治的结果。自二战结束后开始并且延续达40年之久的东西方冷战,是20世纪后半叶最具影响力的事件。提问:应该如何来看待这一事件呢?学生思考,教师概括指出:在美苏冷战期间,既没有发生世界大战,也没有发生大国之间的直接大规模的战事。在此期间虽然冲突仍频,小战不鲜,乃至大国之间时有剑拔弩张、一触即发的紧张对抗,而且军备、尤其是核军备及竞赛达到空前的地步,然而,这一时期最终没有打破世界和平,仍然保持了全球的大致稳定,总的说来,属于和平时期,是对峙的双方之间兼有对话与对抗、紧张与缓和而趋向对话与缓和的时期。在此期间,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国家或集团之间在和平状态下,进行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尤其是军事科学技术、思想文化、国民生活水平诸方面的较量,是和平共处、和平竞赛。

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它既是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具体表现,又以经济手段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传统观念对马歇尔计划的评价持完全否定的态度,认为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完全是为了遏制共产主义,是为美国对外扩张、推行霸权政策服务的。但史学界也有人对此提出新的意见,认为对待马歇尔计划,既要看到它有控制、掠夺西欧的一面,也要看到它有支持、援助西欧的一面。
你是如何看待马歇尔计划的?说说你的理由和看法。
思路:让学生事前查找资料,寻找有关史实,思考讨论得出结论。鼓励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合理意见和建议,言之有理即可,不必局限学生的思维。要使学生在看清马歇尔计划有利于对西欧资本主义世界的控制和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霸权地位确立的实质,在此基础上也要坚持一分为二。不仅要看到其消极作用,也要肯定其进步作用。要以史实为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原则为准绳。

二战后“杜鲁门主义”的出笼,标志着“冷战”的全面开始。为了取得世界霸权,遏制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实现统治世界的野心,美国开始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冷战”政策,形成了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对峙的局面。冷战这一用语是二战及战后时代的产物。所谓的冷战,就是一种在战争威胁下的军事、政治、经济的较量。从今天的视角来看,军备竞赛仅仅是其表象,政治与经济较量才是其主要的战场。

冷战的开始精品教案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4-2冷战的开始同步精品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

★课程标准:美苏的冷战。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目标:

1、识记:美国对苏联的遏制战略;丘吉尔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互助委员会;华沙条约组织;对德国的分区占领;柏林危机的概况;德国的分裂。

2、理解:情报局、经互会、华约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抗衡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的措施;柏林危机是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尖锐对抗的产物。

3、运用:通过“冷战”的讲述,使学生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全面分析国际关系问题,进而提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国际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综合比较:美国对苏联采取除战争以外的冷战政策,而苏联也采取相应的对抗措施,从事形成两大对立的北约与华约组织,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一战前出现的同盟国与协约国两大集团的异同。

2、问题探究:通过对冷战的讲述,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影响,从中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

3、论从史出:通过相关材料的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冷战政策的表现和实质,从而认识到美苏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抗与较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对立使美苏战时同盟不复存在,代之以对抗和争夺。

2、冷战是造成国际局势紧张和威胁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及苏联相应的反击措施。

难点:对战后美苏之间冷战的对峙状态的理解。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是在讲述第1课雅尔塔体系下形成的美苏两极格局基础上,进一步讲授美苏之间对峙的主要方式及其具体措施问题,即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遏制社会主义苏联的冷战政策及苏联相应的对抗。此外,本课还就双方对峙的重点和前沿──欧洲的德国及其首都柏林所体现的激烈冷战的状况作为典型例证予以展现。

★教学过程及要点:

〔新课导入〕利用多媒体导入:

先在多媒体打出下面两段材料,引导学生分析:

材料一:谁解放领土,谁就把自己的社会制度推行到他们的军队所到之处。──斯大林

材料二:我们必须强硬对付俄国人,他们不知行止,好似水牛闯进瓷店。他们建立政府只有21年,我们已逾100年,英国更是有数百年悠久历史。我们必须教导他们如何知行知止。……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头,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杜鲁门

师:上述材料中,两大阵营首脑的确都道出了自己的心声,而曾经在战火中并肩战斗、共御强敌的盟友在和平来临时却分道扬镳、反目成仇。从两国最高领导人的话中可以看到,不乏对抗、争夺和浓重的火药味。那么,同学们能不能分析一下,美苏之间可能的矛盾是什么?

生: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

师:除了社会制度,也就是意识形态上的矛盾之外,我们是否还能从两位领导人的语言中感受其他的含义?

生: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受到苏联的挑战或威胁。

师:斯大林的观点是社会制度应随其军队的推进而推进;杜鲁门的观点是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看起来是社会制度的冲突,但背后恐怕还隐藏着国家利益的冲突吧。既然冲突,就必然产生对抗。那么,美苏双方会以怎样的方式对抗呢?这就是本课的核心内容──冷战。

由此导入新课学习。

一、盟友关系的破裂:

1、原因:

①意识形态的对立;②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

对于盟国分道扬镳的原因,主要在于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国家利益的对立。美国把称霸世界道路上的障碍最终归罪于共产主义和苏联,认为“在任何地方发生的每一变动中,我们总能看到有‘莫斯科共产主义’在插手。最初对共产主义的概念认为是一种国际阴谋,像章鱼那样身在莫斯科,触角则伸到世界最远的各个角落。”于是,战时的盟国变成了敌国,“遏制”苏联成为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关键,而这一理论的提出者即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他在1946年2月给国务院发回的一封长达8000字电报的相关内容,强烈而明确地提出苏联对资本主义有一种传统和本能的不安全感;两种意识形态的水火不容,必须把苏联看成是政治上的敌手而不是伙伴。一年后,凯南又以署名“X”的《苏联行为的根源》一文完善了他的“遏制”理论。由此,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已在积极的酝酿中。

2、表现:

①美国制定“遏制战略”:

遏制战略

遏制战略是贯穿冷战始终的美国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战略。旨在采取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通过维持全球战略均势,阻止苏联继续扩张,分化社会主义阵营,促使苏联内部发生变化,改变苏联的国际关系理念,最终实现冷战的结束。在不同的阶段中,遏制战略的特点也不同。

无论遏制战略在不同阶段侧重点如何变化,避免与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进行全面战争这一原则,是决不动摇的。在此基础上,遏制战略还有防御性的一面,采取的措施一方面是加强美国自身和盟友的实力和安全联盟,另一方面则是对发生的事态做出反应,如“灵活反应”、“报复”等,而非主动挑起事端。

在遏制战略中,美国先是实行“要点防御”,其理论依据是,世界上有美国、苏联、西欧、日本四大工业中心,这四大中心如果落入敌手,将改变全球均势。所以美国的任务是防守西欧日本,而其他地区,倘若落到共产党手中,是令人遗憾的,但由于不是工业中心,对增加苏联的战争潜力没有太大的作用。其后,又采取了“周线防御”,即认为所有来自共产主义的威胁都是严重的,必须阻止共产主义在任何地区的扩张。

在遏制战略的实施中,美国认为,过度扩张会导致苏联难以承受其代价,最终发生内部的变化。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就是利用各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族主义情绪,反对苏联的控制,让社会主义阵营分裂。

在那里(指苏联)我们没有投资要去捍卫,没有确实存在的贸易会丧失,也几乎没有公民要去保护,更几乎没有文化交流要维持。我们惟一同他们有利害关系的不是我们已有的东西,而是我们所希望的东西。──乔治凯南1946年2月22日致美国国务院电文

乔治凯南对“1945年12月斯大林建议西方三国派遣一个代表团到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向当地政府就如何扩大内阁,邀请民主人士入阁一事提供意见”的初步评价为:“是以民主程序的无花果叶,遮掩斯大林独裁统治的赤裸丑态。”──亨利基辛格《大外交》

②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冷战的序幕(宣言书)

1946年3月,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的反苏、反共演说。又称铁幕演说。1946年1月,丘吉尔应邀访美。3月5日,他在美国总统杜鲁门陪同下抵达密苏里州富尔顿,在杜鲁门的母校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了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说。

他说:“……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坐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和索非亚──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高压控制下。”

铁幕指的是冷战时期将欧洲分为两个受不同政治影响区域的界线。当时,东欧属于苏联(社会主义)的势力范围,而西欧则属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势力范围。苏联对“铁幕”以东的中欧、东欧国家进行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对苏联的扩张,不能采取“绥靖政策”。美国正高踞于世界权力的顶峰,应担负起未来的责任。主张英、美结成同盟,英语民族联合起来,制止苏联的“侵略”。富尔顿演说后不到10天,斯大林发表谈话,严厉谴责丘吉尔和他的朋友非常象希特勒及其同伴。(参考教材的“资料回放”)演说是杜鲁门借他人之口发表的“冷战”宣言,是美国发动“冷战”的前奏曲。

二、冷战之门的开启:

1、冷战的概念:二战后在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主要是美苏之间所进行的除直接交战以外的全面对抗,涉及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意识形态各个领域。

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首的两个集团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意识形态,乃至于科学技术等一切方面表现出来的一种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全面对峙和竞争状态。它既不是战争,又不是和平,因此叫做冷战。诸如经济上的封锁与制裁,政治上的孤立、不承认政策与粗暴干涉对手的内政,甚至进行颠覆活动,煽动战争等;军备竞赛激烈,企图谋求胜于对手的优势,在对手的周边地区驻军,围堵对手,甚至进行原子战讹诈和军事威胁。冷战政策最基本的特征是:遏制共产主义但不诉诸武力。冷战政策的方式是:封锁与遏制,这是冷战政策的的根本方式,也就是说:不与敌对国家进行经济、外交、军事合作,不助长敌对联盟的参与国的经济发展,封锁敌对(主要是北约和华约两大阵营的敌对)联盟的可能变得强大的渠道。

2、冷战的表现:

(1)政治——推行杜鲁门主义(1947年2月):宣告美国在全世界范围的扩张,也是美国开始对苏联发动冷战的标志。

二战结束后,局部冲突和内战不断。土耳其和希腊就是美苏在战后争夺的两个目标。1946年,苏联和土耳其发生了有关领土和控制海峡的纠纷。与此同时,希腊则是内战正酣,1947年初,希腊共产党已控制了大片山区和农村。向希腊和土耳其提供“保护”的英国此时已是今非昔比,自顾不暇了。

1947年2月21日,英国照会美国国务院,声称由于国内经济困难,3月31日之后,英国无法再给希腊和土耳其以经济和军事的援助,希望美国继续给予援助。

1947年3月12日下午,美国总统杜鲁门向国会两院联席会议发表了讲话。他宣称,今天世界面临的严重局势关系到美国的“对外政策和国家安全”。他在这篇总统咨文中讲到了“希腊、土耳其危机”和美国的“伟大责任”,反复强调“美国必须提供援助”、美国“是有能力提供这种援助的惟一国家”。杜鲁门大谈援助希腊、土耳其的“广泛意义”,影射攻击苏联和各国共产党人试图通过“直接或间接侵犯”,把“极权政体”强加给各国人民。他要求国会授权政府在1948年6月30日前,向希腊、土耳其提供4亿美元的援助,选派文职和军事人员监督美援使用情况,训练希腊、土耳其两国的有关人员。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美国对外政策的重大转变,从此,美国走出孤立主义,以世界宪兵的身份出现在世界上。借用杜鲁门自己的话来说,“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他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侵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美国都有权进行干涉。杜鲁门在其总统咨文中尽管没有点苏联的名,但明眼人一看便知,他声称的使全世界陷入“灾难”的祸首无疑是苏联。

(2)经济——提出马歇尔计划(1947年6月):

①原因:西欧出现严重经济困难;一些西欧国家的共产党权力及声望的增长。

二战结束六年后,大半个欧洲依然难以从数百万人的死伤中平复。欧洲大陆上的许多著名城市,例如华沙和柏林,已成为一片废墟。而其它城市,如伦敦与鹿特丹,也遭受了严重的破坏。然而到1947年这些地区的经济依然不见起色。持续几年的寒冬又使情况进一步恶化。到1947年,欧洲经济依然徘徊在战前水平以下,并几乎看不到增长的迹象。农业生产是1938年水平的83%,工业生产为88%,出口总额则仅为59%。

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阻断了西欧从东欧的粮食进口线,加剧了战后西欧粮食短缺的局面。食品短缺成为了最为紧迫的问题。德国尤为严重。1946-47年的人均热量摄入仅为每天1,800千卡,这个数值完全不能支持人体的长期健康。威廉克莱顿在给华盛顿的报告中说,“数百万人正在慢慢饿死。”

与此同时,一些西欧国家的共产党权力及声望的增长更为令人不安。在法国和意大利,战后的普遍贫穷为共产党势力的增长提供了充分的养料。欧洲共产党势力正在扶摇直上,法国共产党拥有1/4选票,意大利共产党拥有1/3选票,希腊民主军越战越强。在法国,法国共产党甚至一度成为了议会第一大党。

②目的:复兴欧洲经济,稳住资本主义阵脚。

二战欧洲战场胜利后,美国提出凭借其在二战后的雄厚实力帮助其欧洲盟国恢复因世界大战而濒临崩溃的经济体系,并同时抗衡苏联和共产主义势力在欧洲的进一步渗透和扩张而提出此计划。该计划因时任美国国务卿乔治马歇尔而得名,但事实上真正提出和策划该计划的是美国国务院的众多官员,特别是威廉克莱顿和乔治凯南。

重建计划最初于1947年7月在一个由欧洲各个国家普遍参加的会议上被提出。马歇尔计划最初曾考虑给予苏联及其在东欧的卫星国以相同的援助,条件是苏联必须进行政治改革,并允许西方势力进入苏联的势力范围。但事实上,美国担心苏联利用该计划恢复和发展自身实力,因此美国故意提出许多苏联无法接受的苛刻条款,最终使其和东欧各国被排除在援助范围之外。

该计划于1947年7月正式启动,并整整持续了4个财政年度之久。在这段时期内,西欧各国通过参加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总共接受了美国包括金融、技术、设备等各种形式的援助合计130亿美元。若考虑通货膨胀因素,那么这笔援助相当于2006年的1300亿美元。

马歇尔计划加速了西欧经济恢复、发展和联合的进程,使西欧迅速强大起来,朝着西欧一体化方向前进了一步;奠定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基础,增强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力量,加强内部凝聚力,巩固美国在欧洲的领袖地位;也为实现美国称霸世界的战略目标,打下了雄厚的经济基础。

从西欧方面来看,据美国经济合作署1951年报告称,1951年12月31日,马歇尔计划宣告结束,计划实施期间共耗资131.5亿美元,其中90%是赠款,10%为贷款,英、法、意、西德四国获得全部援助的近60%。这些钱确实帮了欧洲国家的大忙,使它们较迅速地摆脱了严重的经济困境,恢复了元气。欧洲的国民生产总值从1947年的119亿美元上升到1951年的159亿美元,增长32.5%。西欧各国工业产量比计划实施前平均上升了30%以上,西德甚至高达312%。农业产量较战前提高10%。到1953年欧洲的贸易较之战前增长40%。

③影响:马歇尔计划解救了西欧的燃眉之急,巩固了西欧的资本主义秩序。

对美国来说,此计划是把从政治经济上控制西欧、遏制共产主义、激发本国制造商和出口商的热情融为一体,可谓一箭三雕。

对于西欧而言,虽然各国都感到受制于美国,但在当时尚离不开美国的援助和保护。然而随着自身实力的增强,这种离心力将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必然导致资本主义世界内部矛盾的加强。

(3)军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1949年4月):

①目的:遏制苏联;

②建立:1949年4月,在西欧5国缔结《合作和集体防御条约》──“布鲁塞尔条约”的基础上,美、加、比、丹、法、冰、意、卢、荷、挪、葡、英等12国外长云集华盛顿,举行了《北大西洋公约》签字仪式。1952年希腊和土耳其加入北约,1955年联邦德国也成为北约第15个成员国。

北约的宗旨是:成员国在集体防务和维持和平与安全方面共同努力,通过政治和军事手段,促进欧洲—大西洋地区的民主、法治和福利,保卫成员国的自由与安全。

③影响:北约的建立是资本主义阵营在军事上实现战略同盟的标志,是马歇尔计划的发展,使美国得以控制欧洲的防务体系,是美国称霸世界的标志。

三、苏联的对抗措施:

1、政治上:成立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1)时间和地点:1947年9月波兰举行,总部设在贝尔格莱德(后迁往布加勒斯特)

(2)任务:组织经验交流,必要时在互相协议的基础上协调各国党的活动。

(3)影响:在反击美国冷战政策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苏联加强了对东欧的控制和影响。

1946年9月下旬,苏联驻美国大使诺维科夫向苏联外交部发回了题为《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长篇报告,开宗明义地说:“美国的外交政策反映了美国垄断资本的帝国主义倾向,它的特征就是在战后谋求世界霸权。”报告结论是:“美国是把苏联作为战争的对象而准备未来战争的。在美帝国主义的眼里,苏联是其通往世界霸权道路上的重要障碍。”从诺维科夫的报告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苏联已对美国的外交政策持全面否定态度,对未来的美苏关系已准备全面对抗。诺维科夫的报告实际上成为苏联指定对美国的政策的依据,被称为“莫斯科式的凯南电文。”

1945年,铁托向斯大林建议,在各国共产党之间建立一个协商性质的国际会议组织。斯大林表示赞赏这个建议。1947年,美苏冷战全面开始。1947年9月22~27日,由斯大林建议,在波兰西南部西里西亚的什克拉尔斯卡—波伦巴的小温泉场举行了欧洲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会议。出席会议的有联共(布)代表日丹诺夫和马林科夫,南共的卡德尔,波工人党的哥穆尔卡,罗共的乔治乌德治,保工人党的契尔文科夫,匈共的法尔卡施,捷共的斯兰斯基,法共的杜克洛,意共的隆哥等人。会上,日丹诺夫作了《论国际形势》的报告,各国党谈了各自的工作情况,彼此间交换了意见。会议决定成立情报局,由九国党各派两名代表组成,总部设在贝尔格莱德。联共(布)代表提出设立常务委员会,以便定期交换意见。波、匈代表反对,苏联的建议未被采纳。这样,情报局的任务便仅限于交流经验,必要时在相互协议的基础上协调各国党的活动。

1948年6月20~28日,情报局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召开第三次会议。通过《关于南斯拉夫共产党情况》的决议,指责南共“在内政、外交的基本问题上,推行了一种脱离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路线”,“对苏联和苏联共产党(布)推行着一种不友好的政策”,“采取民族主义立场”,并号召南共党内的“健康力量”起来“撤换”党的领导。南共拒绝参加会议,并发表声明,对该决议予以驳斥。会后,情报局机构迁至布加勒斯特。1949年11月,情报局在匈牙利举行第四次会议,通过《关于南斯拉夫共产党在杀人犯和间谍掌握中》的决议,对铁托等南共领导人再次进行攻击。情报局指控南共的两次会议和通过的两个决议,无论就其内容以及处理方法来说,都是错误的。1956年4月,情报局宣布结束活动。

情报局在反击美国“冷战”政策、争取和平、反对战争等方面曾起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它在苏联直接控制下,背离成立宗旨,按照苏联意图部署各国党的行动计划,作出一些粗暴干涉兄弟党内部事务的错误决定。尤其是情报局成立第二年,利用集体制裁手段把南共开除出情报局。情报局实际成为苏推行大党大国主义、压制各国共产党独立自主的工具,对国际共运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

2、经济上:建立经互会(即经济互助委员会)

(1)成立:1949年1月莫斯科

(2)目的:恢复、发展苏联和东欧经济,反击“马歇尔计划”,进一步巩固东欧阵地。

(3)影响:对打破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恢复各国经济起了积极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美国凭借其雄厚实力提出“马歇尔计划”,官方名称为“欧洲复兴计划”,帮助其欧洲盟国恢复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濒临崩溃的经济体系,并同时抗衡苏联和共产主义势力在欧洲的进一步渗透和扩张。

时任苏联领导人的斯大林认为该计划会严重威胁到苏联对于东欧的控制,不久,苏联就出炉了著名的“莫洛托夫计划”。这就是后来经济互助委员会的雏形。1947年7—8月间,苏与保、捷、匈、波、罗等国签订双边贸易协定,即《莫洛托夫计划》。在此基础上,1949年1月,上述六国在莫斯科举行会议,决定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经互会基本任务是:会员国间进行经济合作;交流经济经验;相互给予技术援助;在原料、粮食、机器装备等方面相互协助。总部设在莫斯科。经互会的成立标志着欧洲经济上的分裂。此后,其他一些社会主义国家陆续加入。它们是:阿尔巴尼亚(1949年加入,1961年退出)、民主德国(1950年)、蒙古(1962年)、古巴(1972年)、越南(1978年)。中国代表于1956—1961年曾以观察员身分参加例行会议。其经济合作经历了进行商品交换和科技资料交换、推行生产的“国际分工”、实行“经济一体化”三个发展阶段。

经互会成立以来,对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各成员国国民经济有了较大发展。1951~1983年,经互会国家的国民收入增长了7.6倍。1970~1984年,经互会国家同欧洲经济共同体的贸易额增长了6.2倍。经互会对打破西方经济封锁、促进各成员国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受到苏联的控制,苏联与其他成员国之间关系不够平等。

3、军事上:成立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

(1)成立:1955年5月成立于华沙,总部设在莫斯科。

(2)目的:加强与东欧各国的合作,与美国抗衡。

(3)影响:

性质:华沙条约组织是与北约组织相抗衡的欧洲两大军事集团之一。它使东西方之间最终形成两个对立的军事集团。

作用:成立之初,在保障世界和平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安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但它也是苏联控制东欧的工具。

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组织或华约)是为对抗北大西洋公约(北约)组织而成立的政治军事同盟。1955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加入北约后,欧洲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包括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即东德)签署了《华沙公约》。该条约由原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起草,1955年5月14日于波兰首都华沙签署,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除南斯拉夫以外,全部加入华约组织。条约规定:“如果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每一缔约国应个别地或通过同其他缔约国的协议,以一切它认为必要的方式,包括使用武装部队,立即对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

北约、华约两大国际组织的成立,标志着双方以冷战形式的军事对抗正式开始。1968年8月,捷克斯洛伐克发生布拉格之春的改革运动,华约组织武装力量在苏联的牵头下大规模武装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招致普遍抗议。阿尔巴尼亚于同年9月13日宣布退出华约。1990年10月3日东德与西德统一后退出华约。华约于1991年3月31日停止一切活动,官方于1991年7月1日在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签署了关于华沙公约停止生效的议定书,华沙公约正式宣布解散。

由上述分析可见,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采取成立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互会和华约组织等一系列措施,对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实施了全方位的对抗。

四、第一次柏林危机:

1、四大国对德国及其首都柏林分区占领:

苏美英法分区占领德国的由来

1943年11月28日,德黑兰会议使三国首脑第一次面对面地商讨德国问题。在12月1日的正式会议上,三方首脑重点讨论了德国问题。罗斯福提议把德国分成5个部分。这5个部分是:汉诺威和德国西北地区;萨克森和莱比锡地区;黑森-达姆施塔特,黑森一卡塞尔和莱茵河南部地区;巴伐利亚、巴登和符腾堡地区。罗斯福建议这5个部分都应当各自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另外,他认为,有两个地区应当由联合国管制,或者对它们采取国际共管。这两个地区是:基尔运河地区和汉堡市;鲁尔和萨尔。丘吉尔则希望德国能被分成较大的地区。

最后,三国首脑决定,由“欧洲咨询委员会”来进一步研究德国问题,该委员会是在1个多月前召开的莫斯科三国外长会议上组建的。1944年初,英国根据艾德礼委员会的报告,正式向欧洲咨询委员会提出关于划分出三国占领区的建议。该建议按1937年即德国版图扩张以前的疆界,把德国分为3个占领区。东部占领区占全德40%的面积,33%的生产资源,由苏联占领。其余地区,西北部包括重工业中心鲁尔区,由英国占领;西南部和萨尔地区,由美国占领。柏林作为德国的首都,也由三国实行分区占领。

该建议充分照顾了苏联的利益,因此苏联除了要求再把位于英占区的费马恩岛划入苏占区外,表示同意接受这个方案。但英国在交涉中没有同意划出费马恩岛。美国对这个方案的意见很大。一方面,它认为苏占区的面积太大,超出了1/3的范围;另一方面,它所感兴趣的鲁尔区落入了英国之手。于是,美国制定了一个新的占领方案。该方案以柏林为界,把德国分成东、西两部分:东部占全德22%的面积由苏联占领;西部再划成南、北两个部分,北部包括鲁尔区,由美国占领,南部由英国占领。按照该方案的设计,柏林也将由美国单独占领。美国方案同英国方案相比,除了苏占区面积有较大缩小外,最大的区别是美、英占区的位置正好换了方向。美国的方案送到欧洲咨询委员会时,欧洲的军事形势已发生很大变化。苏联红军已经接近德国边境,而美、英军队还在忙于在法国北部开辟第二战场,苏联的地位得到加强,美方担心再不同意苏联业已表示接受的英国建议,苏军可能会进一步越出40%的范围,于是匆忙地表示接受原英国方案中苏占区的划定范围。

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召开,德国问题又作为首要问题列入议程。会议的第一天讨论对德作战问题,第二天就讨论处置德国的问题。斯大林首先发言,他要求三国首脑在会上明确表态,并把三国的共识作为决议明确地确定下来。经过讨论,三国首脑达成了原则上同意分割德国的协议。然而,雅尔塔会议之后,三国对分割德国的态度有了微妙的变化。1945年3月24日,丘吉尔表示:“在我对俄国意图的猜疑消失之前,我很不愿意分割德国。”两天之后,三国分割委员会苏联代表也向英、美两国的代表表示,“苏联政府把雅尔塔关于分割德国的决定理解为并不是一种负有义务的计划,而是在其他方式尚不足使德国失去伤害力的情况下,一种对德国施加压力的可能做法。”4月6日,罗斯福在分割委员会美方代表怀甫特的报告上批示说;“我认为,我们的态度应是进行研究和延迟做出最后决定。”1945年5月9日,德国签署投降书的第二天,斯大林发表《告人民书》,在末尾部分他表示:“德国被彻底打败了,德国正在投降。苏联获得了胜利,虽然它既不打算割裂德国,也不打算消灭德国。”苏、美、英三国的态度发生变化,是有其原因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德国遭到摧毁性重创,很难再次崛起,成为新的世界大战策源地。更重要的是,随着三国的共同敌人即将败降,苏联与美、英之间的矛盾进一步上升,这种矛盾既来源于社会制度的差异,又同国家利益之间的冲突有关,三方都希望让德国保持完整,把它纳入到自己的营垒之中。

1945年6月5日,四国驻德占领军总司令在柏林正式声明把德国分成4个部分,东区归苏、西北区归英、西南区归美、西区归法。“大柏林”区由四国共同占领。声明还规定由四国总司令正式组成盟国管制委员会。7月中旬起,四大国在德国和柏林按划定区域实行占领和管制。至此,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德国的局面正式形成。共同处理涉及德国全局的事宜。柏林市也划分为4个占领区,由“盟国管制委员会”领导下的“盟国柏林城防司令部”统一管理。这是德国分治的开始。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苏、美、英三国首脑在柏林附近的波茨坦再次会晤并签署了《波茨坦协定》。三国讨论了德国的管制原则、分区占领问题和赔偿问题,偏偏没有讨论以前一直很热门的分割问题。德国的分割问题已不了了之。

东西德是二战时根据盟军和苏联各自的占领区分的,而柏林虽然因为是苏联先行占领的,但因为那时反法西斯联盟并未破裂所以后来定为美、法、英、苏四方各占一份。因为二战结束是英法元气大伤而美国实力大增,所以实际上等于是美苏双方占领德国的。到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因为国际局势的变化和德国国内的局势变化,美苏均放弃了继续占领德国。

2、第一次柏林危机:1948年6月

(1)起因:西占区与苏占区分别实行币制改革;

(2)影响:引发了战后美苏冷战的第一次高潮;加快了德国的分裂进程。

第一次柏林危机又称“柏林封锁”,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苏联封锁西方占领区通向西柏林的通道而引起的国际危机。根据二战期间苏联、美国、英国、法国四国的协议,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及柏林。柏林位于苏占区,东柏林为苏占领,西柏林为美英法占领。

1947年6月柏林市议会选举脱离了共产党而加入社会民主党的恩斯特罗伊特为市长,由于苏联城防司令的反对而未果。美英为了进一步分裂德国,1948年6月18日在西占区实行货币改革,发行“B”记马克。苏联认为,西占区实行的经济政策违背了《波茨坦协定》,是分裂德国的一个严重步骤。为表示抗议,苏联政府于1948年6月19日发表声明宣布:“大柏林在苏联占领区内,经济上为苏占区的一部分”,为了“保护苏占区居民和该区经济利益,防止对苏占区货币流通的破坏”,决定对西方国家进入柏林的通路实施“交通管制”:1.停止火车客运交通;2.禁止西占区汽车和马匹进入苏占区;3.水陆运输须经许可并彻底检查后始能放行;4.个人通行证无效;5.货运列车须经彻底检查始能通行。”苏联针锋相对,6月22日在东柏林发行“D”记马克,并作为整个柏林的流通货币。西方于23日下令将“B”记马克引入柏林西区。国际局势顿时紧张,爆发了“柏林危机”。6月30日,苏联切断西占区和柏林之间的水陆交通,西方国家对西柏林实行空中运输供应,美国利用空中走廊调用大批飞机向西柏林200多万军民空运粮食、煤和日用品,一年总计27.8万架次,空运货物211万吨。同时为显示其实力,美国将大批B—29型轰炸机派往英国,建立美国的战略空军基地。双方经过长期斗争后,于1949年5月达成妥协,苏联做出主要让步。5月12日封锁结束,“柏林危机”渐趋缓和。柏林局势虽然进展,但双方都没有下决心走向冲突,而是通过谈判解决危机。

柏林的封锁和解除的过程中,西方阵营是赢家。在柏林封锁期间,柏林出现了两个市政府,一个亲西方,一个亲苏联。柏林正式分裂为东西两个部分。柏林的分裂成为德国分裂的前导。

3、德国的分裂:1949年9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简称“联邦德国”);10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简称“民主德国”),德国正式分裂。

1948年9月10日,柏林市议会在英管区举行会议,德国统一社会党议员认为是非法的,拒绝出席会议。11月30日,东柏林单独召开了有各工厂、群众团体代表参加的“特别议会会议”,并选出了新的市政府,统一社会党人、前魏玛共和国首任总统之子弗里德里希艾伯特被选为市长,会议宣布将柏林并入苏占区。随后,苏联军事长官正式承认这个市政府是柏林全市唯一合法的行政机构。12月5日,西柏林也进行了选举,建立了市议会和市政府,路透被选为市长。路透宣称要把柏林变成统一和自由的德意志共和国的首都。至此,柏林正式分裂为各有立法、行政系统和货币制度的两个城市。

1949年9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宣告成立,定都波恩。阿登纳总理组成第一届联邦政府。10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皮克为总统,格罗提渥为总理。从此,在原德国的土地上出现了两个德国。

五、冷战局面的评价:

1、战后冷战局面的形成,是美国推行霸权政策和强权政治的结果;

2、冷战局面的不断升级,导致形成以美苏为首的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北约与华约;

3、美苏争夺的重点地区(欧洲)并未兵戎相见,但局部战争不可避免;冷战造成了国际的紧张局势和世界的动荡不安。

★教学小结:

本课主要讲述了四个部分内容:即盟友关系的破裂、冷战之门的开启、苏联的对抗措施和第一次柏林危机。与旧人教相比,新增的内容较多,如美国对苏联的“遏制战略”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的成立、经互会的建立以及西占区与苏占区的币制改革等。

本课中心内容是二战结束后,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进而转化为对抗,为此美国对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采取了不诉诸于武力的冷战政策;而苏联也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斗争,由此双方各自建立了军事政治集团——北约与华约,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美、苏在全球的争夺始终没有停止。在其争夺重点、心脏地区──欧洲,双方都在想方设法避免热战,在亚洲地区,两种势力集团之间才有了真正的军事交锋,大打出手,特别是美国一方表现出更加咄咄逼人的态势,从而使两种势力集团达到局部地区的热战状态。但是,从全球范围来看,美国对苏联的遏制政策总体上是从冷战出发的,局部地区的热战不是美国对苏联的直接军事进攻,而是对社会主义阵营中其他成员的军事侵略行为,并未形成与苏联的直接对抗。所以美苏两大阵营对峙的情况可以总结为:全球冷战下不排除局部地区非直接对抗的热战状态。

★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通过你的学习,请谈谈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及其特点的认识。

答案提示:原因:主要在于美苏双方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国家利益的对立。美国把称霸世界道路上的障碍最终归罪于共产主义和苏联,对苏联采取遏制政策;苏联对此针锋相对,采取相应政策进行对抗,更加强化了双方的对峙局面。

特点:以美苏两国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意识形态,乃至于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对峙和竞争。这种对峙和竞争状态不是直接的武力对抗,而是除此之外的一切方式。

⊙本课测评:

1、结合史实谈谈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原因、表现及影响。

答案提示:原因:战后双方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国家利益等方面都产生对立。美国把称霸世界道路上的障碍最终归罪于共产主义和苏联,于是采取“遏制”苏联的政策。在这个政策的确定过程中,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的“遏制”理论起到了决定作用,而英国前首相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则被视为冷战的宣言书。

表现:政治遏制表现为杜鲁门主义的出台;经济遏制表现为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军事遏制表现为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影响:冷战局面是美国推行全球霸权政策和强权政治的结果;苏联对美国遏制政策的回应导致了双方的激烈对抗,使冷战不断升级,形成以美苏为首的两大政治军事集团;愈演愈烈的对抗造成了国际局势的紧张和动荡。

2、什么是华沙条约组织?应如何评价它的历史地位?

提示:苏联为在军事上抗衡美国,联合东欧6国建立的军事条约集团。1955年5月苏联与保、匈、波、罗、捷和民主德国等7国在华沙签订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通称《华沙条约》。根据条约,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总部设在莫斯科。

评价:华沙条约组织是与北约组织相抗衡的欧洲两大军事集团之一。它使东西方之间最终形成两个对立的军事集团。华约组织在成立之初,在保障世界和平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安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但它也是苏联控制东欧的工具。

⊙学习延伸:

撰写小论文:

(略)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78649.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