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亚洲经济的发展》复习教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在上课时充分理解所教内容,让教师能够快速的解决各种教学问题。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亚洲经济的发展》复习教案”,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亚洲经济的发展》复习教案

一、概况

二战后。亚洲国家摆脱殖民统治走上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道路,但各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很不平衡。

二、东亚和东南亚

(1)概况:①从60年代开始,新加坡、韩国利用西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遇,吸引外资和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接着.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不断进行产品的更新换代,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它们还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发展外向型经济。②七八十年代经济高速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一跃实现工业化,引起世界瞩目。

(2)新加坡:①独立:原是英国殖民地,1959年获得自治.后成为马来西亚联邦的一个州,1965年成为独立的共和国。②经济措施: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并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重视道德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稳定社会秩序。③结果:经过20多年的艰苦努力,成为现代化工业国。

(3)韩国:①60年代始,以五年计划确定经济发展日标。②大力引进外因资本和技术,根据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状况。不断调整发展战略,鼓励出口,经济稳定高速发展。

(4)泰国、马来西亚等:80年代,加强与邻国的经济合作。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利用本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适时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对外贸易,经济持续增长。

(5)共同原因及存在问题:①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参与国际竞争;②问题:过度依赖国际资本和国际市场,经济发展风险增加。

三、印度:①50年代以来,推行国营经济和私营经济共同发展的政策,努力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②经过几十年奋斗,建立起部门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粮食基本自给,科技成就较大。③人口膨胀、环境恶化、民族和宗教矛盾复杂等问题严重阻碍经济发展。

四、西亚

(1)特点:发展方式有差别,速度不平衡,石油工业发展迅速,产油国日益富裕。

(2)概况:

①海湾地区的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伊朗和伊拉克都是石油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

②同西方国石油垄断资本进行了长期斗争,1960年成立的石油输出国组织.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③70年代以后,冲破了国际石油垄断资本的控制,提高石油的价格,增加石油收益;积极发展石油化工和其他工业,逐步建立起以石油开采为主,石油化工为主导的工业生产体系;同时,积极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提高粮食自给率。

④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已迈人世界富国行列。

⑤伊拉克和伊朗是两个政治军事大国,也是石油生产大国,70年代以来,两国经济都有较大发展,但因人口多、消耗大,富裕程度较低,1980—1988年的两伊战争损害了两国经济发展。

相关推荐

专题七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及其民族经济的发展


专题七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及其民族经济的发展

●重点关注:

(1)认识资本主义列强的掠夺是亚洲各国人民掀起民族解放运动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列强的扩张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点,列强之间也有不同的扩张特点。殖民扩张既有破坏性又有建设性。其双重作用对世界的扩张是如此,对中国的侵略也是如此。

(2)了解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几个主要阶段,准确、牢固掌握印度民族起义、太平天国运动、20世纪初的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人物、事件、文献等。

(3)认识农民阶级的斗争虽然有破坏旧秩序的革命性,但也有维护旧制度的落后性,甚至有抵抗新文明的反动性(从现代化的世界潮流看),太平天国、义和团就是典型。因此,民族解放的领导责任必须由资产阶级(如印度)或无产阶级(如中国)来承担。

(4)认识全民族抗战是弱国战胜强国的重要条件之一。国共合作团结抗日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保证。综合以往的情况看,应对2006年高考,此问题是本专题的重点。

(5)民族独立解放是民族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而国情的差异、经济发展战略的正确与否又决定了独立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同道路、模式和速度。

●关注热点

要把社会热点与学科知识进行有机联系,寻找最佳切合点、切入点;要用历史眼光、世界眼光、时代意识去解读历史、分析材料、关照现实,得出结论,把热点问题放在历史背景和历史经验中去思考。如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及其民族经济发展与当前的亚洲区域经济合作问题、民族矛盾和地区冲突与世界和平发展问题等等。

●知识整合

(一)主体四条线索

(1)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资产阶级急需更多的市场、原料,从而大肆对外掠夺和扩张,迫使亚洲掀起民族解放运动(革命风暴);

(2)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掀起瓜分世界狂潮,导致亚洲反帝反封建和民族民主运动高涨(亚洲的觉醒);

(3)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侵华,引起中国的英勇抗战;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国家纷纷独立,走上民族经济发展的道路。

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史的基本线索

发展阶段:兴起(美国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独立革命)→发展(亚洲革命风暴、亚非拉美民族民主运动、战后亚非独立运动)→特殊阶段(三四十年代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战争)→胜利(二战后的民族解放运动)。

地区变化:美洲→亚洲→亚非拉。

性质变化:反治民侵略的独立战争→反殖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

(二)知识要点:

主题课文内容知识要点与要求

资本主义列强的扩张与亚洲革命风暴资本主义列强的扩张了解英、法扩张的基本史实,认识资本主义列强扩张的必然性和可能性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认识列强扩张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建立的主要途径;掌握资本主义市场建立的成因、过程;

认识资本主义列强扩张的双重作用。

亚洲革命风暴了解亚洲革命风暴的原因、性质、概况

印度民族大起义了解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原因、领导者、主力,认识其性质与历史作用

太平天国运动了解太平天国基本史实,理解《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的性质及作用;

认识太平天国失败原因及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积极作用与局限性

亚洲的觉醒亚洲的觉醒了解“亚洲的觉醒”的原因、主要史实、新特点

了解国大党、提拉克、孟买工人政治总罢工

义和团运动认识“扶清灭洋”口号的朴素爱国和笼统排外两重性质及《辛丑条约》的危害

辛亥革命运动(见专题二)

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甲午中日战争了解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进程,明确《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认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是甲午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

中华民族的抗日斗争认识20世纪中期侵华日军的主要罪行,了解中国军民抗日的主要史实,理解国共合作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明确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地位

亚洲独立国家的建立与经济发展亚洲人民民主国家的成长了解蒙古、朝鲜、韩国、越南独立,印巴分治、阿以冲突

战后初期亚洲独立运动了解中国、印度争取民族独立的方式、经济发展的模式

亚洲经济的发展了解日本、韩国、新加坡、印度、泰国、马来西亚以及西亚国家经济发展的原因、特点,认识民族独立是亚洲国家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从本国实际出发制定发展战略是经济发展的关键

(三)若干民族解放运动事件的比较

1、拉丁美洲独立革命与美国独立战争

(1)相同点:①背景:北美和拉美独立战争都在经济发展、民族和民主意识增强、启蒙思想的影响下爆发的;②目的:都要求摆脱殖民统治,争取国家独立。美国在于推翻英国殖民统治,发展资本主义;拉美在于摆脱西、葡殖民统治,赢得国家独立;③特点:以小抗大,以弱胜强;④性质:都是以独立战争形式出现的资产阶级革命。

(2)不同点:①范围:美国独立战争局限于北美13州,而拉美独立革命席卷了整个拉美;②领导者:美国独立战争中,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结成联盟,起了领导作用;而拉美的资产阶级力量薄弱,只是作为一般力量参加革命,运动领导权掌握在土生白人地主手中;③影响:美国独立战争对法国大革命和拉美独立革命构成了重大影响,美国赢得彻底独立;而拉美国家则面临着殖民主义的新威胁。

2、比较太平天国运动与1857~1859年印度民族起义

(1)印度民族起义的主要原因是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领导力量主要是当地的封建王公,参加者主要是土兵,斗争对象是英国殖民统治,最终为英国殖民当局镇压。

(2)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虽然与外国侵略有关,但最主要原因是人民不堪忍受清政府的腐朽统治,领导力量和参加者主要是农民阶级,斗争对象主要是清政府,也包括外国侵略势力,最终为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3、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与埃及“华夫脱运动”

(1)相同点:①在一战和十月革命影响下发生。②都把斗争矛头指向英国殖民统治。③民族资产阶级政党或组织对运动的领导。④都采取非暴力的斗争方式。⑤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2)不同点: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由领导者决定停止,民族反帝运动进入低潮;埃及取得了有条件独立。

4、1919~1922年印度和土耳其的民族解放运动

(1)相同点:①受十月革命影响。②大战结束后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的结果。③民族资产阶级政党或组织的领导。④都给英国殖民统治以打击。

(2)不同点:①斗争方式:印度是非暴力不合作;土耳其是暴力革命形式。②斗争对象和侧重点:印度反对英国殖民当局,争取民族独立;土耳其反对协约国瓜分和素丹封建统治为主。③结果:土耳其赶走外国侵略军,推翻素丹,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印度国大党停止不合作运动,使反帝斗争进入低潮,没有争得民族独立。

(四)走近亚洲四小龙——新加坡、韩国、香港、台湾

(1)它们均位于亚洲东部,土地狭小,资源贫乏,人口不多,但密度很高。又因韩国和新加坡与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传统关系密切,它们都属于儒家文化(龙文化)圈,人们通常称他们为亚洲“四小龙”或亚洲“四小虎”。

(2)它们均属于海岛型或半海岛型国家或地区,拥有较长的海岸线和较多的港湾。面向海洋的有利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

(3)战后初期,“四小龙”的经济都存在经济基础薄弱的问题,属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有的国家或地区虽获得美援,但经济状况变化不大。从60年代开始,四小龙经济腾飞,实现了工业化,国际上称它们为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尤其是新加坡和韩国创造了“70年代经济奇迹”。

(4)“四小龙”成功的原因:所处地理位置优越,利用面向海洋、拥有较长海岸线与良好的海港等条件;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重视教育投入,劳动力的素质较高;选择了一条比较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50年代普遍推行“进口替代”战略,着重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工业。60年代先后完成从“进口替代”向“出口导向”的战略转换,一直到70年代。

(五)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认识

(1)相同原因:受社会主义革命(或国际共运)推动、影响;各国民族资本主义有较大发展,领导力量壮大;西方帝国主义整体力量削弱。

(2)不同特点:①一战后,出现新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各国革命的类型和发展具有多样性。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②三四十年代带有鲜明的反法西斯斗争性质(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③二战后,在亚非拉美地区广泛展开,高潮迭起,出现反帝反殖反霸斗争的新局面。

(3)反映趋势:一方面亚非拉国家由被奴役被压迫局面走向独立,第三世界崛起;另一方面西方帝国主义殖民体系走向彻底崩溃。

(4)新问题:世界旧的政治格局、殖民体系瓦解,但新的殖民主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在威胁世界安全。一些新独立国家民族矛盾开始显现,如印巴矛盾、中东问题、非洲种族冲突等,成为影响世界和平的不安定因素。少数发达国家控制国际市场,恶化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条件,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成为第三世界面临的新问题。

(六)印度历次民族解放斗争的基本原因、斗争的特点和斗争结局

(1)19世纪中叶,英国完成对印度的占有,英国殖民者和印度社会各阶层的民族矛盾上升为主导地位。1857~1859年印度民族起义。这是一场社会各阶层参加的反英民族大起义,部分封建王公居于领导地位。

(2)19世纪中叶以后,印度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英国加强对印度的掠夺和控制,1905~1908年印度民族运动高涨。代表印度资产阶级和地主利益的国大党提出“自治”的主张,其左翼在这次群众性的、争取自治的反英斗争中起了积极的作用,印度无产阶级在斗争中登上了政治舞台。

(3)一战后,英国改战时对印度的怀柔政策为高压政策,印度民族解放运动再次高涨,具有妥协性的国大党领导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4)二战后,英国实力衰落,印度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1947年英国被迫公布印巴分治方案,1950年印度宣布为共和国。

历史:5.3《世界经济的发展》复习教案


历史:5.3《世界经济的发展》复习教案

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
(1)世界经济发展趋势:20世纪90年代为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为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
(2)经济全球化的原因:
①市场经济制度在全球范围得到普遍认可和接受。
②新科技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条件。
③国际金融的发展是全球化发展的催化剂。
④跨国公司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力量。
(3)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问题:
①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因此全球化带来的利益和风险是不均衡的。
②经济全球化作为一把双刃剑,虽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赶超发达国家的机遇。但使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他们的经济安全和经济主权正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
(4)贸易自由化体系的建立:
①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WTO)正式运转.标志着一个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囊括当今世界经济各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建立起来。
②这一体制的确立大大促进了国际经济的发展。
(5)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90年代,形成了三大区域经济集团: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在这三大区域经济集团的基础上,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也形成了。
(6)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关系: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①在发展中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共同形成对世界经济、政治及国际关系的影响。
②经济全球化发展不平衡,从而产生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
③区域经济集团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在当前条件下的具体表现,对经济全球化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

二、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可持续发展
(1)知识经济的兴起及影响:
①冷战结束后,经济科技领域的国际竞争加速了经济知识化的步伐,90年代中期以来,知识经济开始在美国首先形成。
②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同时也促进了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和发展。
(2)可持续发展战略及影响:
①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把环境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树立了环境与发展相互协调的观点,找到了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的正确道路——“可持续发展战略”,把可持续发展由理论和概念变为行动。
②影响:a.在实现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发展中国家问题严重,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其面临的迫切和艰巨的任务;b.世界各国都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一种重要选择,这是人类发展观的重大转折,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三、中国与世界多极化
(1)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政治大国。
(2)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国除了加入亚太经合组织等区域合作组织外,还积极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而努力(2001年已加入)。
(3)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必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复习教案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复习教案

一、亚洲的觉醒
(1)原因: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
(2)性质: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的民族、民主运动。
(3)重大事件:
①朝鲜人民的反日斗争:1907年开始的义兵运动。
②中国的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
③20世纪的印度民族解放运动1905-1908:
a.背景:19世纪下半期,印度产生了民族资产阶级,他们组织了印度国民大会党(国大党),要求民主平等和自治。b.1905年出现高潮;以提拉克为首的国大党激进派起了领导作用,提拉克被捕(激进派:主张领导、团结人民进行一切形式斗争,实现民族独立);
b.领导力量:资产阶级激进派。
c.斗争形式:政治斗争与武装斗争相结合。1908年孟买10多万工人举行政治总罢工。这次总罢工成为20世纪初印度人民反英勇斗争的高潮,印度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④伊朗、土耳其的资产阶级革命。
(4)特点:不仅包括下层人民的反帝反封建起义,也包括以知识分子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二、非洲人民的反帝斗争
(1)斗争形式:武装斗争,武装起义。
(2)概况:
①埃及抗英斗争:1869年苏伊士运河开通之后,七八十年代,英国控制了苏伊士运河。1882年开始由军官阿阿拉比领导;结果失败,埃及成为事实上的殖民地。
②苏丹马赫迪起义:1881年爆发,马赫迪领导“圣战”,赶走国外侵略者。斗争规模大,坚持斗争近20年。最终失败,英国控制苏丹。
③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战争1894-1896:a.1894年意大利发动侵略埃塞俄比亚战争。b.1895年埃塞俄比亚皇帝孟尼立克二世号召人民抗击侵略者。c.1896年击败意军迫使意大利签订合约,承认埃塞俄比亚是独立的国家。
三、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
(1)背景:
①经济上,发展缓慢,封建大地产制盛行;政治上形成考迪罗体制,即大地主的独裁专制制度;文化思想上,天主教会保持着传统的影响。
②列强的经济军事侵略,使拉美实际上沦为半殖民地,拉美人民面临着反帝反封建的艰巨任务。
(2)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1910-1917
1876年,反动军官迪亚斯发动政变上台执政。(代表大地主天主教会和帝国主义利益),外国资本大量涌入,对人民采取压榨和镇压政策。
①1910年革命爆发,推翻了迪亚斯的统治。(农、工、部分军人、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②国内反革命势力在美国的支持下,又发动政变,建立反个革命政权。
③后来,又推翻了美国支持下建立的反革命政权,挫败了美国的干涉。
④1917年制定的新宪法是一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宪法。内容:国家是一切土地、河流和矿藏的所有者;国家有权收回外国垄断组织占有的土地、矿山和油田;国家采取适当方法拆散大地产;斗争工人权利的。
⑤这次革命既打击了国内封建势力,也打击了美帝国主义侵略气焰。

高考历史政治文明史复习专题七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及其民族经济的发展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作为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帮助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教案内容吗?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考历史政治文明史复习专题七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及其民族经济的发展”,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专题七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及其民族经济的发展

●重点关注:

(1)认识资本主义列强的掠夺是亚洲各国人民掀起民族解放运动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列强的扩张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点,列强之间也有不同的扩张特点。殖民扩张既有破坏性又有建设性。其双重作用对世界的扩张是如此,对中国的侵略也是如此。

(2)了解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几个主要阶段,准确、牢固掌握印度民族起义、太平天国运动、20世纪初的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人物、事件、文献等。

(3)认识农民阶级的斗争虽然有破坏旧秩序的革命性,但也有维护旧制度的落后性,甚至有抵抗新文明的反动性(从现代化的世界潮流看),太平天国、义和团就是典型。因此,民族解放的领导责任必须由资产阶级(如印度)或无产阶级(如中国)来承担。

(4)认识全民族抗战是弱国战胜强国的重要条件之一。国共合作团结抗日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保证。综合以往的情况看,应对2006年高考,此问题是本专题的重点。

(5)民族独立解放是民族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而国情的差异、经济发展战略的正确与否又决定了独立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同道路、模式和速度。

●关注热点

要把社会热点与学科知识进行有机联系,寻找最佳切合点、切入点;要用历史眼光、世界眼光、时代意识去解读历史、分析材料、关照现实,得出结论,把热点问题放在历史背景和历史经验中去思考。如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及其民族经济发展与当前的亚洲区域经济合作问题、民族矛盾和地区冲突与世界和平发展问题等等。

●知识整合

(一)主体四条线索

(1)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资产阶级急需更多的市场、原料,从而大肆对外掠夺和扩张,迫使亚洲掀起民族解放运动(革命风暴);

(2)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掀起瓜分世界狂潮,导致亚洲反帝反封建和民族民主运动高涨(亚洲的觉醒);

(3)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侵华,引起中国的英勇抗战;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国家纷纷独立,走上民族经济发展的道路。

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史的基本线索

发展阶段:兴起(美国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独立革命)→发展(亚洲革命风暴、亚非拉美民族民主运动、战后亚非独立运动)→特殊阶段(三四十年代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战争)→胜利(二战后的民族解放运动)。

地区变化:美洲→亚洲→亚非拉。

性质变化:反治民侵略的独立战争→反殖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

(二)知识要点:

主题课文内容知识要点与要求

资本主义列强的扩张与亚洲革命风暴资本主义列强的扩张了解英、法扩张的基本史实,认识资本主义列强扩张的必然性和可能性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认识列强扩张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建立的主要途径;掌握资本主义市场建立的成因、过程;

认识资本主义列强扩张的双重作用。

亚洲革命风暴了解亚洲革命风暴的原因、性质、概况

印度民族大起义了解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原因、领导者、主力,认识其性质与历史作用

太平天国运动了解太平天国基本史实,理解《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的性质及作用;

认识太平天国失败原因及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积极作用与局限性

亚洲的觉醒亚洲的觉醒了解“亚洲的觉醒”的原因、主要史实、新特点

了解国大党、提拉克、孟买工人政治总罢工

义和团运动认识“扶清灭洋”口号的朴素爱国和笼统排外两重性质及《辛丑条约》的危害

辛亥革命运动(见专题二)

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甲午中日战争了解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进程,明确《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认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是甲午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

中华民族的抗日斗争认识20世纪中期侵华日军的主要罪行,了解中国军民抗日的主要史实,理解国共合作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明确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地位

亚洲独立国家的建立与经济发展亚洲人民民主国家的成长了解蒙古、朝鲜、韩国、越南独立,印巴分治、阿以冲突

战后初期亚洲独立运动了解中国、印度争取民族独立的方式、经济发展的模式

亚洲经济的发展了解日本、韩国、新加坡、印度、泰国、马来西亚以及西亚国家经济发展的原因、特点,认识民族独立是亚洲国家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从本国实际出发制定发展战略是经济发展的关键

(三)若干民族解放运动事件的比较

1、拉丁美洲独立革命与美国独立战争

(1)相同点:①背景:北美和拉美独立战争都在经济发展、民族和民主意识增强、启蒙思想的影响下爆发的;②目的:都要求摆脱殖民统治,争取国家独立。美国在于推翻英国殖民统治,发展资本主义;拉美在于摆脱西、葡殖民统治,赢得国家独立;③特点:以小抗大,以弱胜强;④性质:都是以独立战争形式出现的资产阶级革命。

(2)不同点:①范围:美国独立战争局限于北美13州,而拉美独立革命席卷了整个拉美;②领导者:美国独立战争中,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结成联盟,起了领导作用;而拉美的资产阶级力量薄弱,只是作为一般力量参加革命,运动领导权掌握在土生白人地主手中;③影响:美国独立战争对法国大革命和拉美独立革命构成了重大影响,美国赢得彻底独立;而拉美国家则面临着殖民主义的新威胁。

2、比较太平天国运动与1857~1859年印度民族起义

(1)印度民族起义的主要原因是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领导力量主要是当地的封建王公,参加者主要是土兵,斗争对象是英国殖民统治,最终为英国殖民当局镇压。

(2)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虽然与外国侵略有关,但最主要原因是人民不堪忍受清政府的腐朽统治,领导力量和参加者主要是农民阶级,斗争对象主要是清政府,也包括外国侵略势力,最终为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3、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与埃及“华夫脱运动”

(1)相同点:①在一战和十月革命影响下发生。②都把斗争矛头指向英国殖民统治。③民族资产阶级政党或组织对运动的领导。④都采取非暴力的斗争方式。⑤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2)不同点: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由领导者决定停止,民族反帝运动进入低潮;埃及取得了有条件独立。

4、1919~1922年印度和土耳其的民族解放运动

(1)相同点:①受十月革命影响。②大战结束后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的结果。③民族资产阶级政党或组织的领导。④都给英国殖民统治以打击。

(2)不同点:①斗争方式:印度是非暴力不合作;土耳其是暴力革命形式。②斗争对象和侧重点:印度反对英国殖民当局,争取民族独立;土耳其反对协约国瓜分和素丹封建统治为主。③结果:土耳其赶走外国侵略军,推翻素丹,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印度国大党停止不合作运动,使反帝斗争进入低潮,没有争得民族独立。

(四)走近亚洲四小龙——新加坡、韩国、香港、台湾

(1)它们均位于亚洲东部,土地狭小,资源贫乏,人口不多,但密度很高。又因韩国和新加坡与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传统关系密切,它们都属于儒家文化(龙文化)圈,人们通常称他们为亚洲“四小龙”或亚洲“四小虎”。

(2)它们均属于海岛型或半海岛型国家或地区,拥有较长的海岸线和较多的港湾。面向海洋的有利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

(3)战后初期,“四小龙”的经济都存在经济基础薄弱的问题,属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有的国家或地区虽获得美援,但经济状况变化不大。从60年代开始,四小龙经济腾飞,实现了工业化,国际上称它们为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尤其是新加坡和韩国创造了“70年代经济奇迹”。

(4)“四小龙”成功的原因:所处地理位置优越,利用面向海洋、拥有较长海岸线与良好的海港等条件;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重视教育投入,劳动力的素质较高;选择了一条比较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50年代普遍推行“进口替代”战略,着重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工业。60年代先后完成从“进口替代”向“出口导向”的战略转换,一直到70年代。

(五)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认识

(1)相同原因:受社会主义革命(或国际共运)推动、影响;各国民族资本主义有较大发展,领导力量壮大;西方帝国主义整体力量削弱。

(2)不同特点:①一战后,出现新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各国革命的类型和发展具有多样性。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②三四十年代带有鲜明的反法西斯斗争性质(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③二战后,在亚非拉美地区广泛展开,高潮迭起,出现反帝反殖反霸斗争的新局面。

(3)反映趋势:一方面亚非拉国家由被奴役被压迫局面走向独立,第三世界崛起;另一方面西方帝国主义殖民体系走向彻底崩溃。

(4)新问题:世界旧的政治格局、殖民体系瓦解,但新的殖民主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在威胁世界安全。一些新独立国家民族矛盾开始显现,如印巴矛盾、中东问题、非洲种族冲突等,成为影响世界和平的不安定因素。少数发达国家控制国际市场,恶化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条件,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成为第三世界面临的新问题。

(六)印度历次民族解放斗争的基本原因、斗争的特点和斗争结局

(1)19世纪中叶,英国完成对印度的占有,英国殖民者和印度社会各阶层的民族矛盾上升为主导地位。1857~1859年印度民族起义。这是一场社会各阶层参加的反英民族大起义,部分封建王公居于领导地位。

(2)19世纪中叶以后,印度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英国加强对印度的掠夺和控制,1905~1908年印度民族运动高涨。代表印度资产阶级和地主利益的国大党提出“自治”的主张,其左翼在这次群众性的、争取自治的反英斗争中起了积极的作用,印度无产阶级在斗争中登上了政治舞台。

(3)一战后,英国改战时对印度的怀柔政策为高压政策,印度民族解放运动再次高涨,具有妥协性的国大党领导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4)二战后,英国实力衰落,印度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1947年英国被迫公布印巴分治方案,1950年印度宣布为共和国。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76542.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