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2012届高考生物考点精讲精析复习教案

作为优秀的教学工作者,在教学时能够胸有成竹,作为高中教师就需要提前准备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帮助高中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高中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2届高考生物考点精讲精析复习教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考场热身探究性高考考综合测试
1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它与无机催化剂相比较具专一性、高效性和反应条件比较温和的特点。下图中的曲线是用过氧化氢作实验材料,根据有关实验结果绘制的,其中能说明酶具有高效性的是
答案:A指导:该题是识图分析题,考查酶的特性。根据题意需要选择说明酶高效性的曲线,酶具有高效性是相对而言的,是相对于不加酶的反应速度及加入无机催化剂的反应速率来讲的,因此只有A图能说明酶的高效性。
2将酶母菌研磨,离心分离后,得到上清液(含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细胞器),把等量的上清液、沉淀物和未经过分离的匀浆分别装入甲、乙、丙三支试管中,向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从萤火虫尾部提取的可以发光的物质和等量的葡萄糖溶液,从理论上分析三支试管发光强弱的顺序是
A.甲乙丙B.乙丙甲
C.丙甲乙D.乙甲丙
C指导:在酶母菌的呼吸过程中产生ATP,但是不同形式的呼吸作用以及呼吸作用的不同阶段产生ATP的量是不同的。试管中加入的荧光素在ATP提供能量的条件下可以发光,即ATP中的化学能可以转化成光能。试管甲中加的是上清液(含细胞质基质),所以加入葡萄糖后,可以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释放少量ATP;在乙试管中加入的是沉淀物(含细胞器),由于没有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的产物,而葡萄糖又不能进入线粒体被氧化分解,所以乙试管不产生ATP;丙试管中加入的是未经过分离的匀浆,既有细胞质基质又有线粒体,能进行有氧呼吸的整个过程,产生大量的ATP。所以三支试管中的荧光素发光强弱顺
序为丙甲乙。
3把莱豆幼苗放在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一小时后测定表明幼苗各部分都含32P。然后,将该幼苗转移到不含32P的培养液中,数天后32P
A.不在新的茎叶中B.主要在新的茎叶中
C.主要在老的茎叶中D.主要在老根中
答案:B指导:矿质元素P进入植物细胞后,能形成不稳定的化合物参与到多种生命活动,如形成AIP。这些物质一般都能分解,从而使P元素得到重新利用的机会。在植物组织器官中,新的幼小茎叶生命活动最旺盛,所需各种矿质元素的量最多,一旦某种矿质元素供应减少,新的幼小茎叶就会从老的组织器官中夺取这些矿质元素。除形成不稳定的化合物的元素外,那些呈离于状态的矿质元素和不稳定化合物都会向新的茎叶中转移,这样,这些元素便主要存在于新的茎叶中。32P是一种示踪元素,通过科学仪器很容易检测出它的踪迹。所以试题以实验形式给出巳知条件:“测定表明,幼苗各部分都含32P”后;将该幼苗转移到不含32P的培养液中”,我们便能以此为基础进行推理,得出正确答案为B。这里有个关键的基础知识不能遗忘,即P、Mg、N等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存在的形式是不稳定的化合物。其实,这点记忆并非难事。AlP便经常分解,形成ADP+Pi,Pi就能转移并被重新利用。
4对绿色植物自身来说,制约其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因素有①根细胞呼吸作用的强弱②根细胞内细胞液浓度③植物的蒸腾作用④物种自身的遗传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D指导: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是主动运输过程,主动运输需要的ATP由根细胞的呼吸作用提供;主动运输过程需要的载体,其性质是蛋白质,蛋白质的合成受遗传物质控制,不同生物具有不同的DNA,因此载体的种类具有遗传特性。
5关于高等植物细胞内的色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植物细胞内的色素主要包括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两大类
B.所有植物细胞中都只有四种色素
C.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都可以吸收和传递光能
D.有的植物细胞的液泡中也含有一定的色素
答案:B指导:此题的主要思维障碍是对“细胞内色素”和“叶绿体内色素”的关系搞不清。植物细胞中的色素从功能方面可分为光合色素和非光合色素。光合色素主要分布在叶绿体中,包括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两大类,共四种(叶绿索a、叶素绿b、叶黄素和胡萝卜素);非光合色素如花青素,全部分布在液泡的细胞液中。光合色素都可以吸收、传递光能,只有极少数处于特殊状态的叶绿素:可以转换光能。
6下表表示某种食物中的4种氨基酸的含量和人体蛋白质中这4种氨基酸的平均含量。试问:如果人食用这种食物,在人体中发生下列哪种生理过程,才能使食物中的这4种氨基酸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
氨基酸丝氨酸组氨酸酪氨酸甘氨酸
食物中0.01%0.10%0.05%0.20%
人体蛋白质中0.1%0.23%0.13%0.04%
A.呼吸作用B.转氨基作用
C.脱氨基作用D.氧化作用
答案:B指导:这是一道以蛋白质代谢为主线编写的一道综合性测试题,重点考查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在人摄取的蛋白质中,各种氨基酸的比例不一定与人体所需要的各种氨基酸的比例一致,根据题目提供的资料,食物蛋白质中丝氨酸、组氨酸和酪氨酸的比例低于人体需要的比例,而甘氨酸的比例高于人体需要的比例。但人体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进化出了提高食物蛋白质中氨基酸的利用率,通过转氨基作用来取得平衡,即将多余氨基酸上的氨基通过转氨基作用与糖代谢的中间产物结合形成新的氨基酸,弥补食物中某些氨基酸的不足。人体通过这种过程获得的氨基酸共有12种,属于非必需氨基酸,还有8种必需氨基酸不能通过这个过程获得,只能来自食物。
7①用蛋白饲料喂养患病的狗和正常的狗。发现患病的狗的尿液中含有葡萄糖,正常狗的体重增加。②用谷类食物饲养北京鸭,能迅速育肥。③用肥肉喂狗一段时间,其体内血糖含量基本稳定。上述事实事证明的物质转化关系图解是
答案:D指导:三大营养物质在细胞内可以相互转化。对于糖类和脂肪来说,它们之间可以完全转化,糖可以转化为脂肪,同样脂肪亦可转化成糖。在体内氨基酸可以转化成葡萄糖或脂肪,而葡萄糖或脂肪则只能转化成组成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如在组成人体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中,可以通过其它物质转化形成12种,有8种必需从食物中摄取,这8种氨基酸叫必需氨基酸。就题目给出的条件看,①说明蛋白质可以转化成糖类和脂肪。②可说明糖类转变成脂肪,使鸭增重。③肥肉主要成分是脂肪,在动物体内转化成其它物质,使血糖保持相对稳定。
8陆生植物不能长期忍受无氧呼吸,这是因为
①产生的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②产生的乳酸对细胞有毒害作用③没有专门的无氧呼吸结构④产生的能量太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D指导:陆生植物无氧呼吸的一般产物是酒精,酒精毒害根细胞导致烂根;无氧呼吸中有机物氧化不彻底,释放的能量少,要维持生物生命活动对能量的需要,必然要大量消耗体内有机物,不利于植物正常生长。
9下图是保持着原生质状态的细胞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此时的细胞内、外溶液浓度大小如何?
答案:根据分析,有三种可能隋况:第—种,有可能正在发生着质壁分离的复原,此的细胞内的溶液浓度大于细胞外溶液浓度;第二种,可能是处于动态平衡的瞬间,这时细胞内的溶液浓度等于细胞溶液浓度;第王种可能是正处于发生着质壁分离的过程中,此时细胞内的溶液度小于细胞外溶液浓度。
指导:这是一道典型的条件开放性题目。由于此时细胞运动状态的不确定,从而造成细胞内、外溶液的浓度大小的不确定性和多样性。
10如下图各坐标中的纵轴表示水稻根对K+的吸收量,横轴分别表示各种相关的条件,请根据图回答:
(1)A与B相比,说明水稻根对K+的吸收过程与_________有关。
(2)从B来看,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温度,可提高_________,从而使根代谢旺盛。
(3)从C来看,外界溶液K+深度提高到一定水平后再继续升高,K+的吸收不再增加,这是因为受到了________的限制。过分增加外界溶液的K+浓度反而会使根对K+吸收量下降,其原因是_________。
答案:细胞呼吸
答案:酶的催化效率
答案:根细胞膜上载体的数量细胞大量失水。
指导: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与根的细胞呼吸密切相关。这是由于细胞呼吸为吸附在根细胞表面的矿质离子主动运输进入根细胞内部提供QB量ATP,而细胞呼吸中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同时,细胞膜上运载离子的载体决定了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的选择性。
11用含有各种必需元素的溶液培养大麦。试验分两组,一组在光下,一组在黑暗中,48小时后测定几种离子的浓度。表中各离子下的数据为试验结束时,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占试验开始时浓度的百分比。
实验条件水分消耗(ml)Ca2+K+Mg2+
光下109013527179
暗中43510535113
回答下列问题:
(1)从吸收离子和吸收水的对比看,大麦在光下吸收哪种离子比吸收水分快?
(2)从上述实验所获得的数据,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答案:K+
答案:①光下蒸腾作用比黑暗中强,消耗水分多②吸收矿质元素受光照影响③吸收水分和吸收矿质元素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④植物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指导:植物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不同,导致吸收离于的种类不同;细胞膜上同一种载体的数量不同,导致吸收相应离子的数量不同。从图中可以看出:①大麦对培养液中K+吸收量最多(占开始时的73%),超过了吸收水分所占的比例,②对Ca2++Mg2+吸收少,(百分比含量升高是因为蒸腾作用散失了大量的水分),③大麦在光下和在暗中对水分的吸收和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亦不一样,④从表中我们还可以看出,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不成比例,对水分的吸收与光照(燕腾作用)有关,通过以上几点的不同,我们可以得出相关结论。
12根据物理化学原理和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进行计算是常见的问题。例如美国《科学美国人》杂志在1971年7月刊登的“地球的能量资源”一文中提供了如下数据:
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能的几条主要去路
直接反射52,000×109kJ/S
以热能方式离开地球81,000×109kJ/S
水循环40,000×109kJ/S
大气流动370×109kJ/S
光合作用40×109kJ/S
请选用以上数据计算:
(1)地球对太阳能的利用率约为_________。
(2)通过光合作用,每年有_________kJ的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每年按365天计)。
(3)每天由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6C02+5H20→C6H1202+602↑)为我们生存的环境除去二氧化碳的质量A。试根据能量关系列出A的计算式,列式中
缺少的数据用符号表示。A=_________kg,所缺数据的化学含义为_________。
答案:23.3%(2)1.26×1018kJ(3)A=为每消耗6molCO2所需要吸收的能量或每生成1mol葡萄糖所需要吸收的能量。
指导:此题是一道理化生综合能力测试题,其解题思想为:
答案:其中参加水循环、大气流动和光合作用三部分是被地球利用的太阳能,而直接反射和以热能方式离开地球的两部分没有被利用,则利用率为。
答案:通过光合作用每年转化的化学能为365×24×60×60×40×109KJ=1.26×1018kJ。
答案:设每消耗6molCO2所需要吸收的能量为QkJ,则A
13全世界工业合成氮肥中的氮只占固氮总量的20%,绝大多数是通过生物固氮进行的。最常见的是生活在豆科植物根部的根瘤菌,能将大气中游离态的氮,经过固氮酶的作用生成氮的化合物,以利于植物的利用,而豆科植物为根瘤菌提供营养物质。
(1)根瘤菌和豆科植物的关系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___。
(2)根瘤菌之所以能进行固氮作用,是因为它有独特的固氮酶,而根本原因是它具有独特的_________。
(3)日本科学家把固氮基因转移到水稻根系微生物中,通过指导合成固氮所需的_________,进而起到固氮作用,从而降低了水稻需氮量的1/5,减少了氮肥的施用量。而更为理想的是直接将固氮基因重组到稻、麦等经济作物的细胞中,建立“植物的小化肥厂”,让植物本身直接固氮,这样就可以免施氮肥。如果这种重组能实现的话,那么固氮基因最终实现表达遗传信息转移的途径是_________。
(4)这种生物固氮和工业合成氨比较,它是在_________、件进行的,从而节省了大量的器材、设备和能源。
答案:互利共生
答案:固氮基因
答案:酶
固氮基因
答案:常温常压
指导:本题通过对根瘤菌生活、功能的描述,提出问题,考查知识掌握程度和分析能力、应用能力。固氮微生物能够固氮,其作用机理是这类微生物含有固氮酶。(1)根瘤菌在土壤中营腐生生活,只有与豆科植物共生,体内的固氮酶才具有固氮的作用;(2)固氮酶是一种蛋白质,其合成由基因控制,固氮微生物能够固氮,是因为细胞内含有固氮基因;(3)在水稻根系微生物中不含有固氮基因,即体内不会产生固氮酶,科学家要使非固氮植物本身直接固氮,必须将固氮基因转移到水稻等农作物的细胞内,其转移途径即基因表达的过程;(4)工业固氮是采取高温、高压等工业生产手段合成氨的过程,而生物固氮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
14用来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过去主要靠从动物体器官、组织中提取,但因受原料限制而无法推广。现在,可以用发酵工程的方法来生产胰岛素。若用大肠杆菌发酵来生产胰岛素,并结合基因工程,写出其生产过程:
(1)构建转入人胰岛素基因的“工程菌”。
①提取目的基因:用胰岛素基因探针从人的胰岛细胞中获取_________,再用_________法制备人的胰岛细胞目的基因。
②目的基因与载体结合:从大肠杆菌的细胞中提取_________,并用_________酶切割质粒,使其露出_________。用同一种酶切割目的基因,使其产生相同的,再将目的基因插入质粒切口处,加入适量的_________酶,这样就形成了一个_________和_________的重组DNA。
③将目的基因导人受体细胞:将大肠杆菌用_________处理,以增大_________的通透性,比重组DNA进入大肠杆菌体内。
④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在用一定的方法检测出目基因已导人大肠杆菌细胞内,并_________后,再对该种大肠杆菌扩大培养。
(2)发酵生产。如图为发酵罐,请据图回答:(括号中填数字如[1])
①配制适合大肠杆菌的培养基,调整_________,然后对培养基进行_________处理并装入发酵罐,将上述大肠杆菌接种于发酵罐发酵。
②经检测若发现放料口排出的旧培养基中微生物细胞形态多样,甚至出现畸形,则此时微生物的生长处于_________期,加料口[]添加新培养基的速度应该适当_________,并从[]以适当速度通入_________
③若该装置现阶段发酵的目的是为扩大培养生产酵母菌菌种,则应尽可能延长_________期,采取的主要措施为:加粒口放料的速度都_________,通入的无菌空气成分中应_________、搅拌的速度适当_________。
④影响发酵过程中温度变化的因素是_________。
⑤发酵过程中pH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
⑥搅拌器搅拌的作用是_________
(3)发酵完毕后,从培养基中_________并_________胰岛素,经过,一定的加工成为药用胰岛素,经_________合格,可投入使用。
答案:①人胰岛素基因反转录②质粒限制性内切黏性末端黏性末端DNA连接人的胰岛素基因大肠杆菌质粒③氯化钙细胞壁④能表达
答案:①pH灭菌②衰退[1]加快[4]无菌空气③对数加快有充足的氧加快④微生物代谢、机械搅拌、罐壁散热、水分蒸发、冷却水循环等⑤营养物质的消耗、代谢产物的积累⑥增加溶氧,使菌种与培养基充分接触提高原料利用率
答案:提取提纯检验
指导:本题考查对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相互关系的理解,并带有一点实验设计“味道”,因而突出了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查力度。解题思路是:先运用基因工程构建转人人胰岛素基因的“工程菌”,再利用该“工程菌”,运用发酵工程生产人胰岛索,然后利用类似酶工程中分离提纯技术得到胰岛素产品。
15某酒厂所生产的啤酒、果子酒,放置久了则产生沉淀,使酒混浊,造成产品积压滞销。经化验,得知沉淀物是蛋白质。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两种方案:甲:在酒中加入少墩蛋白酶;乙:在酒中加入少量氨基酸氧化酶。请评价这两种方案:
(1)_________方案要合理,原因是_________。
(2)__________方案不合理,原因是_________
答案:甲蛋白酶能水解蛋白质,既能消除沉淀,又保存营养成分
答案:乙氨基酸氧化酶不能水解蛋白质,不能消除沉淀,还会分解营养成分氨基酸
指导:这是一道联系生产实际的问题。要解决酒混浊的问题,就要使沉淀物分解。已化验,得知沉淀物是蛋白质,就应在酒中加入少量蛋白酶,使蛋白质分解,消除沉淀。氨基酸氧化酶不能催化蛋白质分解,反而催化氨基酸;分解,不能达到目的。

精选阅读

2012届高考生物考点基因的突变精讲精析复习教案


高考考点7基因的突变

本类考题解答锦囊

基因突变是基因分子结构的变化,只有基因突变才能产生新的基因,进而形成等位基因,产生新的性状,它是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但是由于DNA分子结构稳定,所以以D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基因突变率非常低,而以D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如某些病毒,突变率就会稍高一点。

自然界中一种化物某一基因及其二种突变基因决定的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如下:

正常基因梢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

突变基因1精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

突变基因2精氨酸亮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

突变基因3精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酪氨酸丙氨酸

根据上述氨基酸序列确定这三种突变基因DNA分子的改变是

A.突变基因1和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B.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C.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D.突变基因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和3为一个基因的增添

高考考目的与解题技巧:考查基因突变后,密码子改变丁,所合成的蛋白质是否一定会改变。在本题中要知道,合成生物蛋白质的氨基酸共有20种,但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1种,所以对某种氨基酸来讲,有可能有几种密码子决定。

基因在指挥蛋白质合成时,有严格的碱基密码,一个碱基的改变就全造成密码不同,tRNA携带的氨基酸发生错误,从题目所示的情境可以看出,突变基因1和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3是一个碱基的增添,从而导致DNA分子的改变。

A

1人类16号染色体上有一段DNA序列决定血红蛋白的氨基酸组成,这个DNA序列的某一对碱基发生改变而引起镰刀型贫血症,这种改变属于

A.3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

C.染色体结构的变化D.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A指导:考查基因突变的原因。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改变,从而改变了遗传信息。

2据调查统计,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的平均身高有所增加,与此现象有关的是

A.基因突变

B.营养素供给充分

C.食人生长激素(蛋白质化合物)

D.染色体变异

答案:B指导:考查生物变异的原因。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属于遗传物质的改变,这些突变能够对种群进化产生普遍影响,但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过程,因此青少年在近几年身高的增加,不可能是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尽管青少年身高的增加与生长激素有关,但由于生长激素属于蛋白质,在人体食人后会被消化成氨基酸而失去作用,所以食人生长激素不会对人体产生影响。近几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营养素的供给量明显增多,是青少年身高增加的主要原因,这属于环境条件引起的变异。

3下面叙述的变异现象,可遗传的是

A.割除公鸡和母鸡的生殖腺并相互移植,因而部分改变第二性征

B.果树修剪后所形成的树冠具有特定的形状

C.用生长素处理未经受粉的番茄雌蕊,得到的果实无籽

D.开红花的一株豌豆自交,后代部分植株开白花

答案:D指导:A、B、C选项都是人工利用激素的作用来改变生物的性状,由于其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因此变异性状不能遗传。D选项所述的是杂合体自交出现隐性性状的现象,由于其基因组成发生了变化,所以改变的性状能够遗传下去。

4在一块栽种红果番茄的田地里,农民发现有一株番茄的果是黄色的,这是因为该株番茄

A.发生基因突变B.发生染色体畸变

C.发生基因重组D.生长环境发生变化

答案:A指导:番茄栽种在同一田地里,D可以排除。而发生染色体畸变往往涉及多个性状的改变,B也可排除。生物在同一性状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性状,可认为是发生了基因突变。

5人类的正常血红蛋白(HbA)β链第63位氨基酸是组氨酸,其密码子为CAU或CAC。当β链第63位组氨酸被酪氨酸(UAU或UAC)替代后,出现异常血红蛋白(HbM),导致一种贫血症;β链第63位组氨酸被精氨酸(CGU或CGC)所替代而产生的异常血红蛋白(HbZ)将引起另一种贫血症。

(1)写出正常血红蛋白基因中,决定β链第63位组氨酸密码子的碱基对组成。

(2)在决定β链第63位组氨酸密码子的DNA三个碱基对中,任意一个碱基对发生变化都将产生异常的血红蛋白吗?为什么?

答案:(1)

(2)不一定。原因是当中的第三对碱基发生A.T→GC或GC→AT变化后,产生的遗传密码为CAC或CAU,仍然是组氨酸的密码子,因而不影响产生正常血红蛋白。

指导:根据中心法则,基因中碱基的排列顺序决定了信使RNA中的碱基排列顺序(信使RNA中决定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被称为“密码子”),信使RNA进入细胞质后与核糖体结合起来,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血红蛋白异常,归根到底是由于基因中碱基的排列顺序改变引起的。由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只有20种,而遗传密码有61种,故一种密码子决定一种氨基酸,而一种氨基酸可由几种密码子决定。

6艾滋病病毒(HIV)是一种球形的RNA病毒,HIV有I和Ⅱ两种类型,其中I型又有7个亚型。I型的基因组中4个主要基因的变异率最高达22%。多达100种左右的HIV变异株是目前研制疫苗的主要困难,因此切断传播途径是惟一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HIV众多变异类型是_________的结果,这种变异特点与_________般生物的不同之处是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

答案:基因突变突变方向更多,突变串高单链RNA的结构不稳定

指导:考查基因突变的概念、特点以及RNA的结构特点。RNA分子为单链结构,其结构的稳定性比一般生物的遗传物质DNA的稳定性差,因而RNA分子的结构容易发生改变,从而引发基因突变,使得突变率—般生物的基因突变串高。

Ⅱ题点经典类型题

拟)昆虫学家用人工诱变的方法使昆虫产生基因突变,导致Bs酶活性升高,该酶可催化分解有机磷农药。近年来巳将控制Ba酶合成的基因分离出来,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将它导人细菌体内,并与细菌体内的DNA分子结合起来。经过这样处理的细菌能分裂增殖。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

(1)人工诱变在生产实践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因为它能提高_________,通过人工选择获得_________。

(3)酯酶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基因控制酯酶合成要经过_________和_________两个过程。

(3)通过生物工程产生的细菌,其后代同样能分泌酯酶,这是由于_________。

(4)请你具体说出一项上述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

高考考目的与解题技巧:奉题主要考查基因突变在生产上的具体应用。由于绝大多数生物遗传物质是DNA,且DNA蛄构稳定,故自然条件下,突变牟非常低,采取人工诱变就可以提高其突变的频率,在突变产生的新基因中,就有可能是我们所需要的基因,

考查人工谤变育种的特点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在自然条件下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但在人工条件下,如利用各种射线、激光、硫酸二乙酯等处理,可以大大提高基因突变的频率,并从中选择出对人类有益的优良突变性状。酯酶的化学成分属于蛋白质,其合成需要转录、翻译两个过程。当选出酯酶基因通过基因工程导入细菌体内后,其后代同样能分泌酯酶,说明酯酶基因引起了细菌变异,并在细菌繁殖过程中随着细菌DNA的复制而复制,不仅传递给了细菌后代,而且在细菌后代中得以表达。酯酶能够分解有机磷农药,因而可以将分泌酯酶的细菌投放到含有有机磷农药的污水、农田中,借以分解其中的有机磷农药,以降低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1)基因突变频率人们所需的突变性状(2)蛋白质转录翻译(3)控制合成酯酶的基因随着细菌DNA的复制而复制,传递给后代并进行了表达(4)用于降解水和农田中的有机磷农药,以保护环境

1拟)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下代和上代间总存在着一定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基因重组B.基因突变

C.可遗传的变异D.染色体变

答案:A指导: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上下代之间发生差异可以是由于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引起,但后两者只要外部环境条件和内部生理过程不发生剧变,一般均不会发生,表现出低频性。而基因重组却是进行有性生殖的必然过程,生物的染色体数量越多,其上携带的等位基因越多,后代中产生基因重组的变异种类也越多。

本题易错点是容易将基因重组与基因突变的意义搞混。答题关键是从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产生的原因上,深刻理解“基因重组是可遗传变异的主要来源”、“基因突变是可遗传变异的根本来源”。

2拟)科学家利用辐射诱变技术处理红色种皮的花生,获得一突变植株,其自交所结的种子均具紫色种皮。这些紫色种皮的种子长成的植株中,有些却结出了红色种皮的种子。

(1)上述紫色种皮的花生种子长成的植株中,有些结出厂红色种皮种子的原因是_________。

(2)上述紫色种皮的种子,可用于培育紫色种皮性状稳定遗传的花生新品种。假如花生种皮的紫色和红色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文字简要叙述获得该新品种的过程:_________。

(1)获得突变的植株是杂合子,其自交的后代发生了性状分离;

(2)可以用这些紫皮种子连续自交两代,其中一些结紫色种皮的植株就是所需的纯合子新品种。

指导:辐射育种是科学家常用的方法,它的特点是可以迅速获得突变的性状,从中选出有利于人类的新品种。突变获得的性状有纯合的也有杂合的,从题目所示的情境可以看出紫色种皮是一种杂合于,因为其自交后代的表现型有紫也有红。如果在获得纯合的紫皮花生后,对紫皮花生进行连续自交,从中选出能稳定遗传的紫皮品种就可以了。

3拟)Co是典型放射源,可用于作物的诱变育种,我国应用该方法培育出了许多农作物新品种,如棉花高产品种“鲁棉1号”,年种植面积曾达3000多万亩,在我国自己培育的棉花品种中栽培面积最大。7射线处理作物后主要引起_________,从而产生可遗传的变异,除射线外,用于人工诱变的其他射线还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基因突变X射线紫外线中子流

指导:考查人工诱变育种的原理和方法。人工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在自然条件下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但在人为条件下,利用物理因素(如射线、у射线、紫外线、激光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等)处理生物,从而诱发基因突变。

4拟)如图所示,表示人类镰刀型贫血症的病因

(1)③过程是_________,发生的场所_________,发生的时期是_________;①过程是_________,发生场所是_________;②过程是_________,发生场所是_________。

(2)④表示的碱基序列是_________,这是决定一个缬氨酸的一个_________,转运谷氨酸的转运RNA一端的三个碱基是_________。

(3)父母均正常,发生一个患镰刀型贫血症的女儿,可见此遗传病是_________遗传病,若Hba代表致病基因,HbA代表正常的等位基因,则患病女儿的基因型为______,母亲的基因型为_________。如果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患此病女儿的几率为_________。

(4)比较Hba与HbA区别,Hba中碱基为_________,而HbA中为_________。

(5)镰刀型贫血症是由_________产生的一种遗传病,从变异的种类来看,这种变异属于_________。该病十分罕见,严重缺氧时会导致个体死亡。这表明基因突变的特点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1)基因突变细胞核细胞分裂间期转录细胞核翻译核糖体

(2)GUA密码子CUU

(3)常染色体上隐性HbaHBaHbAHba

(4)CATCTT

(5)基因突变可遗传变异低频性多害少利性

指导:这种贫血症的直接病因是:蛋白质分子中一条多肽链上的一个谷氨酸被缬氨酸代替了,而根本原因是: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基因中,一条脱氧核苷酸上的碱基CTr变成了CAT。

5拟)1928年英国微生物学家弗来明发现了青霉素,直到1943年青霉素产量只有20单位/毫升。后来科学家用X射线、紫外线照射青霉菌,结果大部分菌株死亡了,其中有的菌株不但生存下来而且产量提高了几十倍,请解释:

(1)用射线照射能杀死微生物但能得到_________,这是由于射线使微生物发生了_________;

(2)射线照射使青霉菌的_________分子中的_________改变,从而产生厂新的性状;

(3)虽然诱变育种可以提高变异频串,加速育种进程,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但也存在突变的缺点是_________。

答案:(1)高产菌株基因突变

(2)DNA某些基因的个别碱基发生了改变

(3)有害变异多、需大量处理供试材料

指导:生物体产生的新性状是基因突变的结果,但自然条件下生物的基因突变率很低,在人工诱导下可以提高其突变率。

6拟)基因突变按其发生部位,可以分为体细胞突变和生殖细胞突变两种。如果是前者,则发生在细胞_________分裂的_________期;如果是后者,发生的细胞分裂方式和时期是_________。人的癌肿是在致癌因素作用下发生的突变,它属于_________;如果突变导致突变

型后代的产生,则属于_________。

答案:有丝分裂间减数分裂间期体细胞突变生殖细胞突变

指导:基因突变的时期主要是在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而减数分裂过程中的突变传递绐后代的可能性最大。

Ⅲ新高考探究

1将广州当地的大豆品种(番禺豆)引种到北京地区种植,结果开花延迟,产量降低;将佳木斯的大豆品种(满仓金)引种到北京种植,结果开花提前,产量升高。大豆引种后性状发生改变的原因是

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

C.染色体变异D.环境条件的改变

答案:D指导:考查生物的变异类型及其原因。大豆引种后性状的改变属于不遗传的变异,无论大豆从北向南引种,还是从南向北引种,生存环境条件(如光照时间、温度等)发生了改变。

2英国的两名中学生在一个水塘中捕捉到了4只三条腿的青蛙,于是报告了当地的有关部门。经过调查发现,在该地区的其他水域中还发现了许多5条腿、6条腿和7条腿等以及其他异形青蛙。这是在当地历史上未曾出现过的,称为“青蛙事件”。你认为其中最可能的原因是

A.臭氧层的破坏,引起紫外线辐射增强,导致青蛙发生了基因突变

B.C02的增多,引起温度的变化,使得蛙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C.由于其他地区的青蛙入侵,与当地青蛙杂交,结果导致发生了基因重组

D.当地工业废弃物排放量超标,导致青蛙的个体发育发生了异常

答案:D指导:考查生物变异的类型及其原因。紫外线增强、温度的骤变、与外来个体的杂交等都会引起生物遗传物质的改变,导致发生可遗传的变异。从“青蛙事件”中可以看出,如果是臭氧层破坏引起的,那么不仅青蛙会发生基因突变,而且其他生物也会发生基因突变;从青蛙的变异率来看,也不符合基因突变的低频性特点。温度因素引起细胞发生染色体变异时,温度需要发生骤变,而温室效应引起的温度变化却是缓慢的。如果是当地青蛙与外来人侵的青蛙杂交引起的,那么青蛙的变异性状应当具有稳定性,而不会同时出现3条腿,5条腿,6条腿等和其他异形性状。青蛙的个体发育是在体外进行的,容易受到环境条件改变的影响,工业废弃物中含有一些有害成分,严重影响了青蛙的正常个体发育过程。

3在一个DNA分子中如果插入了一个碱基对,则

A.不能转录

B.在转录时造成插入点以前的密码子改变

C.不能翻译

D.在转录时造成插入点以后的密码子改变

指导:考查基因突变的原因。当在基因中的某一位点插入一个碱基对后,使得在该插入点之后的碱基序列发生了改变,以致转录时造成插入点以后的密码子改变。

4用激光或亚硝酸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能诱导基因突变,激光或亚硝酸起作用的时间是有丝分裂的

A.分裂期间期B.分裂期的中期

C.分裂期的后期D.各个时期

答案:A指导:考查基因突变的过程时期。人工诱导基因突变常用的方法有物理方法(如X线、у射线、紫外线、激光等)和化学方法(如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等)。由于基因突变发.生在DNA复制时期,是复制差错造成的,所以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之前的间期。

5与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育种方法相比较,尽管人工诱变育种具有很大的盲目性,但是该育种方法的独特之处是

A.可以将不同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到一个品种上

B.育种周期短,加快育种的进程

C.改变基因结构,创造前所未有的性状类型

D.能够明显缩短育种的年限,后代性状稳定快

答案:C指导:考查各种育种方法的特点。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其明显优点是通过杂交将不同个体优良性状重新组合,形成新的性状组合类型;单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其明显优点是后代都是纯种而且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基因工程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其明显优点是能够打破物种的界限,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定向改变生物的性状。这三种育种方法都是在已有基因的基础上进行的。

而人工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其独特之处是通过改变基因结构,创造出从未有过的遗传信息来改变生物性状。

6为提高农作物的单产量,获得早熟、抗倒伏、抗病等性状,科学工作者往往要采取多种育种方法来培育符合农民要求的新品种,请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设计两套育种方案,分别培育出小麦和水稻新品种。生物材料:A小麦的高秆(显性)抗锈病(显性)纯种,B小麦的矮秆不抗锈病纯种,C水稻的迟熟种子。非生物材料:根据需要自选。

(1)小麦育种方案:

①育种名称:_________育种

②所选择的生物材料:_________。

③希望得到的结果:_________。

④预期产生这种结果(所需性状类型)的概率:_________。

⑤写出育种的简要过程(可用图解):

⑥简答选择能稳定遗传的新品种的方法:

答案:①杂交②A、B③矮秆抗锈病④3/16⑤高抗×矮病→F1,高抗→F2高抗、高病、矮抗、矮病→选出矮抗品种⑥将F2矮秆抗锈病品种连续自交,分离淘汰提纯到基本不分离为止。

(2)水稻育种方案:

①育种名称:_________育种

②所选择的生物材料:_________。

③希望得到的结果:_________。

④预期产生这种结果(所需性状类型)的概率:_________

⑤写出育种的简要过程(可用图解):

⑥简答选择能稳定遗传的新品种的方法:

答案:①诱变②C③早熟水稻④极低或不出现⑤用射线、激光照射或秋水仙素等化学试剂处理(或用太空飞船搭载)水稻,使之产生基因突变⑥将处理的水稻种植下去,进行观察,选择早熟的水稻,并纯化。

指导:在培育优良的农作物新品种时,除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外,另一重要手段就是人工诱变育种。

7自1987年7月,我国首次将大麦、青椒、萝卜等纯系种子和大蒜无性系种子放入卫星中搭载人造飞船,30日,2.5克苎麻种子搭载“神舟”四号飞船在太空周游了6天零18小时后,返回地球,已经有上百种被子植物的种子邀游太空。返回地面的种子,经过反复实验,

抗病番茄、大型青椒、优质棉花、高产小麦等相继诞生。

请回答:

(1)植物种子太空返回地面后种植,往往能得到新的变异特征。这种变异的来源主要是植物种子经太空中的_______辐射后,其_________发生变异。

答案:宇宙射线等遗传物质(DNA或基因)

(2)试举出这种育种方法的优点之一是_________

变异频率高、加快育种速度,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

(3)如在太空飞行的“神舟”四号载人航天实验飞船内做“植物种子萌发实验”,已知仓内无光,则种子的幼根生长方向如何?为什么?

答案:不定向生长。因为种子失重。

(4)这种空间诱变育种与转基因的种子育种原理一样吗?为什么?

答案:不一定,因为空间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无外源基因的导入。

指导:生物在失重的条件下,受到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会发生基因突变,其突变的方向和产:生的类型有可能与地球表面不一样。

2012届高考生物考点精讲精析细胞呼吸复习教案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作为高中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帮助高中教师掌握上课时的教学节奏。所以你在写高中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2012届高考生物考点精讲精析细胞呼吸复习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考点6细胞呼吸
本类考题解答锦囊
本高考考点是历后高考的重点考查点和热点。细胞呼吸是一切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综合性强,可以和很多知识点联系,属于学科综合类试题。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呼吸作用的过程,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相同点和区别,呼吸作用的本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各项生命活动利用,同时,也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途径,考查此高考考知识点主要是和其他知识点综合来考查,如:与物质运输,植物的矿质营养,光合作用,生物与环境等知识相关联。因此要求学生要特别关注此类问题。
Ⅰ热门题
种子萌发的需氧量与种子所储藏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元素比例有关,在相同条件下,消耗同质量的有机物,油料作物种子(如花生)萌发时的需氧量比含淀粉多的种厂(如水稻)萌发时的需氧量
A.少B.多C.相等D.无规律
高考考目的与解题技巧:本题主要考查种子内储藏的有机物种类及其分子蛄构。解题关键是油料作物种子中所贮存的脂肪比较多,而脂肪分予中所含的氧少,而糖类等物质舍的氧较多,因此,在氧化过程中,消耗同质量的有机物,油料作物种子的需氧量比水稻的多。
种子萌发过程的形态变化是建立在种子内部生理生化变化基础之上的。它包含储藏物质的分解,分解产物转移至新生部分,合成新的蛋白质、脂肪及糖等有机物,建造新的器官等许多复杂的过程。整个过程所需的能量和合成有机物的原料是通过细胞呼吸分解种子内储藏的有机物获得的。有氧呼吸必须有氧的参与,一种物质的氧化反应的需氧量与该物质的元素组成有关。如果一种有机物中氧原子数较C、H等原予所占的比例小,当该物质彻底氧化时,就需要提供较多的氧气,反之则少。水稻等淀粉类种子内储藏物以淀粉为主,油料作物种子内储藏物质以脂质为主,与淀粉比较,脂质分子内氧原子的比例少得多。因此,油料作物种子萌发时需氧量较淀粉种子多。
B
1高等植物的细胞呼吸只发生在
A.活细胞
B.含有叶绿体的细胞
C.不含叶绿体的细胞
D.气孔周围的细胞
答案:A指导:综合考查学生对细胞呼吸的全面理解,包括细胞呼吸的类型、场所、过程及意义等各个方面。高等植物的细胞呼吸有两种类型: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高等植物的呼吸作用能为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高等植物体每一个活细胞,每时每刻都要进行新陈代谢等各项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的不断供应,所需能量就来自于每个细胞的细胞呼吸。实际上,不论植物还是动物,只要活的细胞,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不同强度的细胞呼吸,从而也进一步说明,细胞是生物体功能的基本单位。
2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总是同时进行
B.光合作用形成的糖类能在呼吸作用中被利用
C.光合作用产生的ATP主要用于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分别在叶肉细胞和根细胞中进行
答案:B指导:本题考查不同情景条件下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的关系。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在光照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其产生的ATP用于暗反应阶段;只要是活细胞,不管是叶肉细胞和根细胞,呼吸作用都在时刻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如葡萄糖,可作呼吸作用的底物被分解,其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所利用。
3在自然条件下,有关植物呼吸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有氧呼吸过程中,中间产物丙酮酸必须进入线粒体
B.高等植物只能进行有氧呼吸,不能进行无氧呼吸
C.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无氧呼吸不产生二氧化碳
D.有氧呼吸的强度晚上比白天强
答案:A指导:呼吸作用三阶段分别是:第一阶段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同时产生少量能量,这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第二阶段是丙酮酸与水起反应生成CO2和[H],同时产生少量能量;第三阶段是前两个阶段产生的[H]传递给氧,与氧结合生成H2O,同时生成大量能量。第二、三阶段都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高等植物也能进行无氧呼吸,如玉米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苹果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有氧呼吸的强度与温度、含氧量有关,白天气温较高、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使大气中含氧量略有上升,因此有氧呼吸的强度晚上比白天弱。
4在科学研究中常用呼吸商(RQ=)表示生物用于有氧呼吸的能源物质不同。测定发芽种子呼吸商的装置如下图:关闭活塞,在25℃下经20分钟读出刻度管中着色液移动距离。设装置1和装置2的着色液分别向左移动x和y(mm)。x和y值反映了容器内气体体积的减少。请回答:
(1)装置1的小瓶中加人NaOH溶液的目的是______。
(2)x代表__________值,y代表__________值。
(3)若测得xy=30(mm),则该发芽种子的呼吸商是__________。
(4)若要测定已长出一片真叶幼苗的RQ值,则应将该装置放于何种条件下进行,为什么?
(5)为使测得的x和y值更精确,还应再设置一对照装置。对照装置的容器和小瓶中分别放入__________。设对照的目的是__________。
答案:吸收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
答案:消耗氧的体积消耗氧和释放二氧化碳的体积之差
答案:0.85
答案:黑暗。避免因幼苗进行光合作用,干扰呼吸作用的气体量的变化
答案:死的发芽种子和蒸馏水用于校正装置1和2内因物理因素(或非生物因素)引起的容积变化
指导:消耗氧的体积:X释放二氧化碳的体积=X-Y70(mm),RQ=170/120=0.85。对照实验装置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要用死的发芽种子和蒸馏水,从而校正装置1和2内物理因素(或非生物因素)引起的容积变化。
Ⅱ题点经典类型题
拟)下图表示光照下叶肉细胞中A、B两种细胞器间的气体交换。根据图回答:
(1)A、B细胞器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O2从B到A内必须通过__________层膜,通过膜的方式是__________。
(3)在黑暗中,其生理作用停止的细胞ge是(填字母)__________
(4)如果此叶肉细胞处于2~C的环境中,气体转移基本停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A、B都能产生ATP,A产生ATP需要通过__________作用,B产生ATP需要通过__________作用。
高考考目的与解题技巧: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原固,固此,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是要掌握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的过程及相关知识。
这是生物学科的一道综合性试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棘合运用,能吸收CO2的细胞器肯定是叶绿体,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02是光合作用的产物;细胞中能释放CO2的细胞器就只有线粒体,CO2是线粒体中进行有氧呼吸的产物,02是有氧呼吸的原料,因此,叶绿体能为线粒体提供O2,线粒体能为叶绿体提供C02。
(1)线粒体叶绿体(2)4自由扩散(3)B(4)酶的活性在此温度下大大降低(5)呼吸光合
1拟)下列生理过程中,都能使细胞中ADP含量增加的是
A.肌肉收缩和葡萄糖的分解
B.小肠上皮细胞收氨基酸和乳腺分泌乳汁
C.内呼吸和外呼吸
D.细胞分裂和根对矿质离子的交换吸附
答案:B指导:肌肉收缩其实是通过分解糖类释放能量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合成ATP的过程,因此,也是ADP减少的过程;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和乳腺分泌汁是主动运输和外排,需要消耗能量,即水解ATP释放能量,因此是ADP增加的过程;氧气在生物体内的扩散是自由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因此,内呼吸和外呼吸不会引起ADP的增加;细胞分裂也是一个耗能过程,也会引起ADP增加,但是,根对矿质离子的交
换吸附只是离子之间的交换,与能量无关,因此,不会引起ADP的变化。
2拟)农民经常要对庄稼进行中耕松土,以下不能成立的理由是
A.增强根细胞的呼吸作用
B.促进矿质养料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C.促进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
D.增强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交换吸附
答案:B指导:本题属于本节重点知识的试题。中耕松土增加了根的透气性,使根细胞的有氧呼吸加强,分解的有机物多,产生的CO2就多,为根对离子的吸收过程提供的H+和HCO3-就多;同时产生的ATP多,为根吸收离子的主动运输方式提供的能量就多。而矿质养料在植物体内需溶于水才能运输,这与蒸腾作用有关,因此B供选答案的理由不能成立。正确答案为B。
3拟)下图为六月份北方某晴天一昼夜棉花植株对CO2吸收、释放量表,请回答:
(1)白天是指O→K中哪一段时间__________。其中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刻是在__________。
(2)在E→F出现的CO2吸收量下降是由于__________
(3)在C→D强光下可观察到大量叶子的气孔关闭现象,所以引起__________。
(4)光合作用强度超过呼吸作用强度时间段是__________。
(5)如果把一株盆栽的棉花放在实验室内,模拟D点钟的大田条件,每天给以24小时的光照,持续4天,请在图中绘出第三天A→G点钟的棉叶制造葡萄糖的图像。
答案:A→GC
答案:温度降低影响了酶的活性
答案:CO2的吸收量下降
答案:B→F
答案:如下图
指导:本题的第(1)问易错答案成B→F段,这里要注意,由A→B段虽然是放出量大,但CO2的放出量是有变化的,这就说明,此时植物不可能只在进行呼吸作用。此段C02的放出量逐渐减少即能说明此时植物已开始了一定程度的光合作用,这证明A点天已亮了。F→G段道理相同。曲线E→F段是一天中临近傍晚的时刻,此时的温度有所降低,会影响到的酶的催化活性。第(5)问提到的制造葡萄糖的图像问题要注意,尽管题中要求画的是第三天一天的光合情况,可却不会有本题出示的曲线变化。因为这一天中无论哪一时刻,光照、温度等条件都是完全相同的(都同于D点)。所以,葡萄糖的制造量不应有变化。
4拟)下图为物质代谢过程中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两者间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1过程所发生的能量变化是__________,2过程是在叶绿体的__________部位进行的,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个过程。
(2)在上述1~5中,供给绿色植物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填编号)。
(3)在上述1-5中,各种细胞生物都能进行的过程是__________(填偏号)。
答案: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基质固定还原
答案:5
答案:3
指导:(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进行的场所分别是叶绿体的基粒和基质中。有氧呼吸过程包括三个阶段,产生能量最多的是第三阶段,[+]与氧结合生成水并释放大量的能量。不论是进行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的细胞都能在细胞质基质中将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
5拟)下图表示小麦种子在暗处萌发并生长时释放的CO2量变化。在此环境中约20d左右幼苗死亡,并且被细菌感染而腐烂。请根据曲线图回答有关问题:
(1)上述种子萌发的幼苗与自然条件下萌发生长的幼苗相比,缺少的生命活动是__________。
(2)在种子萌发初期CO2释放量较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
(3)在种子萌发6天内CO2释放量逐渐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
(4)一周后种子萌发释放的CO2量逐渐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
(5)种子开始萌发时消耗的有机物主要来自于__________。最后消耗的有机物是胚中的__________。
(6)幼苗死亡后,仍能测到少量CO2释放出来,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
答案:光合作用
答案:种子萌发初期一般进行无氧呼吸,释放C02少
答案:萌发种子由无氧呼吸转入有氧呼吸释放C02量急剧上升(或萌发种子进行有氧呼吸且强度逐渐增强)
答案:由于养料逐渐减少,呼吸速率又慢慢降低
答案:胚乳蛋白质
答案:细胞的分解作用
指导:(在暗处萌发的种子幼苗,由于缺少光照不能合成叶绿素,因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所需能量只能来自贮存在种子中的现成的有机物;二氧化碳是种子呼吸作用的产物,在种子萌发的初期,一般进行无氧呼吸,进而转为有氧呼吸并渐渐地增强,小麦是单子叶植物,养料贮存在胚乳中;在种子的表面生活着大量的微生物,当种子死亡后,微生物分解死亡种子的有机物释放出二氧化碳,生物体内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都能被分解释放能量,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最后被利用的蛋白质。)
Ⅲ新高考探究
1在细胞呼吸过程中,有CO2放出时,则可判断此过程
A.一定是无氧呼吸B.一定是有氧呼吸
C.一定不是酒精发酵D.一定不是乳酸发酵
答案:D指导:有氧呼吸的产物是CO2和H2O,无氧呼吸有两种情况:一是酒精发酵,产物是酒精和CO2;二是乳酸发酵,产物是乳酸,因此有CO2放出的细胞呼吸过程不一定是有氧呼吸,但一定不是乳酸发酵。
2在一个普通的锥形瓶中,加入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坐标图,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①③
C.②④D.①③④
答案:D指导:在密封的锥形瓶中,酵母菌主要进行无氧呼吸,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CO2,并释放少量能量。因此瓶中葡萄糖浓度逐渐降低,酒精浓度逐渐增加,随时间推移,葡萄糖消耗尽而不再变化;又由于产物CO2,致使溶液pH逐渐降低,但因为释放的能量少,酵母菌几乎不繁殖,因此数目不可能增多,②不正确。
3把盆栽绿色植物放在密封暗室里,供给18O2,让它进行细胞呼吸。过一段时间后移到阳光下,下列哪些物质中可能含有,18O
①植物体内的水分子中②植物周围空气中的氧分子中③植物周围空气中的CO2分子中④植物体内的C6H12O6中分子中⑤植物体内的淀粉或脂肪分子中⑥植物细胞内的丙酮酸分子中⑦植物周围空气中的水分子中
A.①③④⑦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⑦D.①②③④⑤⑥⑦
答案:D指导:植物在暗室中进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中产生H218O,当把植物移到阳光下时,其细胞内已积累了一定数量的H218O。此水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光解成18O2,释放到周围空气中;也可以在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参与丙酮酸的分解,产生C18O2;C18O2被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利用,经固定、还原,合成为C6H1218O6,由此C6H1812O6可转变成脂肪或淀粉,它们中也含有18O;C6H1812O6被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利用产生含+O的丙酮酸,另外,H218O还可随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
4将水果放在地窖中,可较长时间保存,从植物生理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A.温度恒定,水果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强
B.温度适宜,水分容易保持
C.黑暗无光,新陈代谢缓慢
D.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抑制细胞呼吸
答案:D指导:地窖透气性差,其内储存的水果通过细胞呼吸使二氧化碳逐渐增加,氧气逐渐减少,致使细胞呼吸受到抑制,代谢率降低,有机物的分解速度降低,保存时间延长。
5设有两组酵母菌甲和乙,分别培养在有足量葡萄糖的广口瓶中,甲组瓶口敞开,乙组瓶内抽出空气密封,在消耗等量葡萄糖的情况下,甲组吸收的O2与乙组释放的CO2的比例为
A.3:1B.2:1
C.1:2D.6:1
答案:A指导: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甲组瓶口敝开,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反应式为:C6H12O+602+6H206CO2+12H2O+能量,即每消耗1molC6H12O6,需吸收6molO2;而乙组抽出空气密封,因此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反应式为:C6H12O62C2H5OH+2CO2+能量,即每消耗1molC6H12O6,可产生2molCO2,因此在消耗等量C6H12O6的情况下,甲组吸收O2与乙组释放CO2的比例为3:1。

2012届高考生物考点植物的矿质营养精讲精析复习教案


高考考点4植物的矿质营养
本类考题解答锦囊
对于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主要是以实现设计的方式来考查的,这一问题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解决此类题目关键是要有严谨的科学思维能力和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实验步骤设计的要合理,只能存在一个变量,即要研究某一种元素,只能缺乏这一种元素,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同时还应该设计一个对照实验,或者还需要进行二次对照,进一步突出该元素的重要性。近几年高考有要求考生对实验过程和蛄论等进行评价的趋势,无论怎样,这是考虑这类问题出发点和基本原则。
对于矿质元素的遣输和利用迷类问题主要是考查考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解决此类问题主要是要求考生了解植物不同的部位对各种矿质元素的需求量不同,以及哪些矿质元素可以再利用,哪些矿质元素不能重复利用,这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
Ⅰ热门题
植物口十片从幼到老的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
A.有机物输出也输入,矿质元素只输入
B.有机物只输出,矿质元素只输入
C.有机物只输出,矿质元素输入也输出
D.有机物与矿质元素都既输入,又输出
高考考目的与解题技巧:本题短小精悍,阅读量不大,考查的知识点不多,但内容丰富。从题干上可以看出要让学生了解植物是怎样生活生长的;从选项上主要考查在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但是这里面蕴含着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应用,以及有机物的代谢。
需要学生了解矿质元素在植物整个生命活动中的应用,像K、N、P、Mg等离子或可重复利用的离子一旦缺乏或因幼叶生长旺盛,幼叶可以从老叶中获得,因此,矿质元素既可以输入也可以输出;对于有机物,由于幼叶光合面积小,合成的有机物少,但是,由于生长旺盛,所需的有机物多,因此,可以从外界获得,而老叶光合面积大,光合作用强,合成的有机物多,但生长缓慢,所需要的有机物少,因此,多余的有机物可以输送给生长旺盛或根等部位,因此,对于有机物来说,也可以输入,也可以输出。因此,此题的答案应该是D。
对于这类题来说主要是审题,首先题干中的叶片从幼叶到老叶,平时我们做过很多有关幼叶和老叶的题目,一看到这个第一反应就应该考虑到矿质元素的利用问题,然后再看题目所问的问题,是否与此有关,这样可以使思路不偏差太大,同时可以节约时间;从四个选择项来看,主要是涉及到了有机物和矿质元素的问题,矿质元素在植物体的利用课本上讲得很明白,K、N、P、Mg等离子或可重复利用的离子一旦缺乏或因幼叶生长旺盛,幼叶可以从老叶中获得,因此,矿质元素既可以输入也可以输出;而一看到有机物,就应该考虑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从题目上看,主要是要考虑光合作用能合成有机物,而植物不同的部位所需的有机物的量不同,因此,有机物也可以既输入也可能输出。其次,这类题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D
1为验证“镁是植物生活的必需元素”,三位同学进行了实验设计,下列是实验的基本思路。请分别指出三个实验思路能否达到实验目的,为什么?再写出你的设计思路。
(1)实验一:取生长状况一致的大豆幼苗,用符合实验要求的容器进行培养。对照组容器内只盛有蒸馏水,实验组盛有用蒸馏水配制的镁盐溶液,两组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并对溶液通气,观察比较两组植物的生长发育情况。
(2)实验二:取生长状况一致的大豆幼苗,栽培在盛有砂性土壤的容哭中(砂性土壤肥力均匀,容器符合实验要求),对照组浇以蒸馏水,实验组浇以蒸馏水配制的镁盐溶液,两组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观察比较两组植物的生长发育情况。
(3)实验三:取生长状况一致的大豆幼苗,栽培在盛有砂性土壤的容器中(砂性土壤肥力均匀,容器符合实验要求),对照组浇以含有植物必需的各种元素的完全营养液,实验组浇以不含镁离子的完全营养液,两组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观察比较两组植物的生长发育情况。
(4)下面由你进行实验设计,请写出你的设计思路。
答案:不能。因为蒸馏水和镁盐溶液均缺乏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而使两组植物生长均不正常。
答案:不能。因为两组容器内的砂性土壤中都可能含有镁离子。
答案:不能。因为两组容器内的砂性土壤中都可能含有镁离子。
答案:取生长状况一致的大豆幼苗,用符合实验要求的容器,对照组盛有含植物必需的各种矿质元素的完全营养液,实验组盛有不含镁离子的完全营养液,两组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并对溶液通气。观察比较两组植物的生长发育情况。
指导:判定某元素是否为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通常用溶液培养法,即在人工配制的营养液中,除去或加入某种矿质元素,然后观察植物在营养液中生长发育的状况:如果除去某种矿质元素之后,植物的生长发育仍然正常,就说明这种矿质元素不是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如果除去某一种矿质元素之后,植物的生长发育又恢复正常的状态,就说明这种矿质元素是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这是设计的理念,设计时要注意对照性原则和控制单一变量,并注意无土栽培时要不断地泵入空气,以促进根的呼吸作用及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作用。
2有些植物在春天开花时,叶子尚未生长出来,开花时期植物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
A.春天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矿质元素
B.春天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有机肥料
C花瓣的光合作用:
D.上一年贮存在植物体中的营养物质
答案:D指导:有些植物在春天开花时,叶子尚未生长出来,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那么植物开花所需的营养物质(如有机物),则主要来自上一年贮存在植物体内的营养物质。
3一位农民种植的某块农田小麦产量总是比邻近地块的低。他怀疑该农田可能是缺少某种元素,为此将该块肥力均匀的农田分成面积相等的五小块,进行田间实验。除施肥不同外、其他田间处理措施相同。实验结果如下表;
从表中可判断,该农田最可能缺少的元素是
A.KB.NC.PD.S
答案:A指导:本题主要考查对植物所需矿质元素的分析。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各种矿质元素,当缺少某种矿质元素时,将影响植物的生长。上述表格中,甲、丙、丁中含N、P、S,施用后无明显变化。只有当施用乙即钾肥时才有明显增加,由此说明该农田最可能缺少的是K。
4内蒙、海南、西藏、陕西)根据生物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植物体内积累的元素一定是植物的必需元素
B.人体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既能释放二氧化碳,又能产生大量能量
C.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既有水的分解,又有二氧化碳的固定
D.高等植物细胞壁主要由果胶和蛋白质构成
答案:C指导:本题考查必需元素、无氧呼吸、光合作用、植物细胞壁的结构等知识点。矿质元素是指除了C、H、0以外,主要由根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其中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有14种,N、P、K、S、Ca、Mg属于大量元素:Fe、Mn、B、Zn、Cu、Mo、C1、Ni属于微量元素,因此在植物体内积累的元素不一定是植物的必需元素。人体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能产生乳酸和少量能量。高等植物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索和果胶构成。
5将四组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豌豆苗,分别放入A、B、C、D四种培养液中,在光照、温度、pH等均适宜地条件下培养。A为蒸馏水;B为0.025mol/LNaCl溶液;C为含有全部必需元素且总浓渡是0.025mol/L的溶液;D为含有全部必需元素且总浓渡是0.5mol/L的溶液。一段时间后,C组生长发育正常,A、B、D三组幼苗均死亡。
回答下列问题:
(1)请解释幼苗死亡的原因:
A是因为_____。B是因为_______。D是因为________。
(2)提高盐碱化地区农作物产量的两大途径是.__________。
答案:没有矿质营养元素营养元素不全溶液浓度过大
答案:改良土壤;种植耐盐碱的作物(或选用耐盐碱的作物品种)
指导:考查溶液培养法以及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在人工配制的营养液中培育幼苗,必须保证培养液中含植物生活所必需的全部矿质元素,且溶液浓度适当,不加入任何基质。因此A中只有蒸馏水,缺乏矿质元素;B中只有NaCl,矿质元素不全;D中虽含全部必需元素但浓度过大,三者都不适于植物正常生存,会导致幼苗死亡。土地的盐碱化导致土壤溶液浓度过大,农作物吸收不到水分,因此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解决,一是改良土壤,降低土壤溶液浓度;二是培养耐盐碱作物,即细胞浓度高的作物。
Ⅱ题点经典类型题
拟)在三个部位研究了番茄导管汁液的某离子浓度(结果见下图)在叶脉和茎之中该离子浓度的区别,部分归因于
A.番茄中水分的蒸发
B.木质部导管的毛细管的作用力
C.叶细胞吸收了离子
D.叶细胞吸收了水分
高考考目的与解题技巧:本题主要考矿质离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和利用,以及识图能力。关键是理解植物不同的部分所需的矿质元素不同,这与植物运输矿质元素的途径有关。
本题用图示的方式来表述离子在植物不同的部位的量的不同。主要考查离子在植物体的运输和利用的知识。矿质元素是从根吸收的,由平管运输,在运输过程中,被植物体不断的吸收利用,因此浓度不断减小。这类题主要是要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只要能看懂图,即纵坐标表示离子浓度的大小,横坐标表示不同植物的部位,其中的柱线表示植物体不同的部位所舍的离子浓度的不同,再结合所学知识就能够做出来。
C
1拟)将旺盛生长的幼苗先在含32P的适宜浓度的完全培养液中培养1h,测定放射性,再转移到不含32p的完全培养液中培养1h,测定放射性。预计第二次测定32p在植株体内分布的变化最可能是
A.32p在下层叶中减少,幼嫩部分增加
B.32p在下层叶中增加,幼嫩部分减少
C.32p在下层叶中减少,幼嫩部分减少
D.32p在下层叶中增加,幼嫩部分不变
答案:A指导:磷是植物体内可再利用元素,可以从老组织转移到幼嫩的部位。
2拟()下列四组元素中,全部属于植物必需的矿物质元素是
A.Mn、S、Cu、C、KB.B、Mo、Ca、N、Fe
C.Zn、O、Mo、S、CaD.Cu、Pe、P、Ca、H
答案:B指导:本题考查了矿质元素的概念,矿质元素是指除C、H、O以外,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植物体必需的矿质元素有14种,根据在植物体内含量的多少分为大量元素(N、P、S、K、Ca、Mg)和微量元素(Fe、Mn、B、Zn、Cu、Mo、Cl、Ni。值得注意的是,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也分为大量元素(C、H、O、N、P、S、K、Ca、Kg)和微量元素(Fe、Mn、Zn、Cu、B、Mo、C1),而构成生物体的主要元素是指C、H、O、N、P、S六种元素,共占原生质的97%。
3拟)下图为小麦不同生长发育期对K、P的需要量曲线。若要取得少肥、高效的结果,需要将有限的磷钾复合肥用于
A.越冬前B.拨节前C.开花期D.乳熟期
答案:C指导: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对K、P等各种必需的矿质元素的需要量是不同的。由图可见,在开花期,小麦对K的需要量达到最大,对P的需要量仍在增大,因而此时追加磷钾复合肥能达到少肥高效的结果,否则早施肥会因氧化分解和水土流失而造成肥料损失。
Ⅲ新高考探究
1下图是番茄根细胞中钾含量和氧分压的关系图解,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对AB曲线做恰当地描述,并做出合理的解释。
(2)随着氧分压的继续升高,你认为曲线AB延续的趋势是①还是②?为什么?
(3)氧分压6前后限制根细胞吸收钾离子的主要限制因素分别是______和___________。
答案及指导:植物细胞对矿质离子的吸收过程是一个需要载体协助、消耗ATP的主动运输过程。ATP数量和载体数量是限制根对矿质离于吸收的主要因素,因而凡是能影响ATP生成的因素均可影响对矿质离子的吸收,如氧分压、温度等;凡是能影响载体活动性的因素也可影响对矿质离子的吸收。根细胞膜上转运某种矿质离子的载体数目一般是有限的,当氧分压较低、产生ATP较少时,ATP是限制吸收矿质元素的制约因素,此时还有一些载体“闲着”没有参与主动运输过程;当氧分压较高、ATP较多时,膜上某种离子载体完全参与主动运输矿质离子的过程,因而此时载体的数目成为吸收矿质离子的限制因素。
此题能力考查主要是学生的识图和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植物对矿质元素离子吸收的生物过程是主动运输,其特点是需要载体协助、消耗能量(ATP)
答案:不同植物对各种矿质元素离于吸收的多少,主要取决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体现了“载体”的专一性、有限性和植物对矿质元素离子的“选择性”。
答案:凡是影响根细胞呼吸的因素,都影响ATP的产生,进而影响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
农民通常进行中耕松土,增加根的有氧呼吸;溶液培养法(无土栽培)通常向培养液中不断通人空气,增强根的有氧呼吸;久涝植物生长不好,甚至烂根死亡,主要是影响了根的有氧呼吸,分析这些与生产实际相关的问题时,要抓住问题的内在本质,进行具体问题分析。这符合高考的要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下列关于矿物质元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多选)
A.矿质元素一定是植物根系从土壤吸收的
B.微量元素都是矿质元素
C.Mo在植物体内只有0.1ppm,所以不是必需元素
D.C在植物体内含量最多,但不是矿质元素
答案:AC指导:矿质元素一般是指植物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但植物的其他器官也可能吸收,如叶面施肥(微量元素的肥料)可以增产,植物从根系以外的其他器官外从外界吸收的元素也属矿物质元素。Mo在植物体内虽然只有0.1ppm,但它是植物生活所必需的,属于必需元素。植物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是C,但它不属于矿质元素。
3有人用化学方法分析了大麦幼苗在0℃和16℃条件下,根吸收水分的量与吸收矿质元素的量,其结果如下图所示:
(1)试问:根吸收矿质元素的量与吸收水分的量之间呈什么关系?________。
(2)这说明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和对水分的吸收是两个_______的过程。这是因为一般情况下,根吸收水分主要是由__________引起的;而根吸收矿质元素则是以____________为主的过程。
答案:不成正比(或无直接依赖关系)
答案:相对独立蒸腾作用散失水分所产生的拉力(或蒸腾拉力)主动运输(或主动吸收)
指导:考查学生通过分析吸收示意图,判断根吸收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关系。根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是两条相对独立的途径,前者的吸水与细胞膜上的载体有关,在O℃和16℃的条件下吸收量差别不大,而水分的吸收差别较大,这是因为蒸腾作用是吸收水分的动力,蒸腾作用的强弱不同导致水分的散失和吸收不同。
4某人从花店买一盆米兰回家,几周后发现老叶依然油绿,新生叶子有发黄现象。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A.缺水B,缺阳光
C,缺MgD.缺Pe
答案:D指导:若缺水植物表现萎现象;若缺阳光会引起叶绿素分解而使叶片发黄,但老叶也应发黄;缺Mg叶绿素不能合成,但由于Mg在植物体内可以移动,应表现老叶先发黄。Fe在植物体内不能转移,不能再度利用,因此,缺Fe可使老叶油绿,新叶发黄。
5下图的曲线为呼吸强度与根对矿质离子的吸收数量关系(横轴表示呼吸强度,纵轴表示离子吸收量),其中正确的是
答案:B指导:矿质离子是以主动运输方式被吸收的,主动运输既需要载体又需要能量,在一定范围内随细胞呼吸逐渐增强,释放的能量逐渐增多,因此矿质离子的吸收逐渐增多,但离子的吸收还与载体有关,载体数量是一定的,因此达到一定程度后,吸收离子的数量便不再增加。
6下图为胡萝卜在不同含氧状况下从溴化钾溶液中吸收K+和Br-的坐标曲线,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K+和Br-进入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
(2)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除与___________密切相关外,还与__________的多少有关。
(3)氧从0升至20.8%,K+、Br-分别增至100,但氧从20.8%增至43.4%时,K+和Br—只分别增加17或16,由此说明___________。
答案:主动运输
答案:有氧呼吸细胞膜上的离子载体
答案:K+和Br-的吸收既受到有氧呼吸的影响,也受到细胞膜上离子载体的影响
指导:本图中,当氧浓度为0时,两种离子的吸收量均为0,随着氧浓度的逐渐增加,吸收两种离子的量同步增加,说明两种离子的吸收与氧有关,即与有氧呼吸有关。因此它们的吸收方式为有氧呼吸产生能量的主动运输方式。主动运输除了需要有氧呼吸提供能量以外,还需要细胞膜上的载体运输,载体在细胞膜上的数量是有限的,氧从20.8%增至43.4%时,K+、Br-的吸收增加不多,是因为当载体趋于饱和时,离子的吸收量受到载体的限制的增长缓慢。在氧浓度低时,限制K+和Br-吸收的是有氧呼吸的强度;氧浓度达到一定大小时,限制K+和Br-吸收的因素主要是细胞膜上的离子载体。

2012届高考生物考点精讲精析复习教案:生物圈的稳态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帮助教师在教学期间更好的掌握节奏。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2012届高考生物考点精讲精析复习教案:生物圈的稳态”,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高考考点6生物圈的稳态
本类考题解答锦囊
在近几年的高考中,以选择题、非选择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非选择题考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意义。本考点在近三年高考中出现率为100%,且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本考点的难点。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蚝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共同进化的产物,是二者的坑一整体;在一定的条件下生抽圈是相对稳定的,但人类的活动却带来了环境难题,打破了生物圈的稳定,可以以酸雨为例进行认知,从而提高解题技巧。
Ⅰ热门题
下图是科学工作者对我国北方地区森林、草地和荒漠地面积变化的调查结果,这对分析说明我同今春以来华北地区多次出现的沙尘暴天气有很人帮助。
(1)请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植被和沙尘暴形成的关系。
(2)请根据生态平衡原理提出治理沙尘暴的措施。
高考考目的与解题技巧: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中的绿色植物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要密切关注杜会热点问题,并经常用生物学观点进行解释。
沙尘暴是近几年常见的现象,在新闻、报刊中都有大量报道,已影响到了全国大部分省市。这是人类活动破坏了生态平衡的恶果。因为森林在保护和改善环境中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等作用,沙尘暴的形成是破坏了森林和草原生态平衡带来的恶果。主要是过度砍伐森林,过度的放牧,导致气候恶劣和荒漠化所致。
(1)①森林和草地面积减少,使土壤蓄水能力降低②植被破坏,使土壤裸露和荒漠化,沙土随风而起③森林面积减少,防风固沙能力下降。(2)①积极营造、护林,并妥加养护,,②保护草原,控制载畜量,防止土壤裸露。③退耕还林还苹
1下列关于生物圈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圈有自我维持稳态的能力,可以抵抗一切干扰
B.生物圈持续正常运转的动力是太阳能
C.生物多样性是形成复杂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基础
D.生物圈物质上的自给自足是生物圈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具有维持自我稳态的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限的,由于人类的活动正使生物圈的稳态口趋遭受破坏
答案:A指导: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具有多层次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限度的,AD两选项的观点相反。
2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球上凡是有生物分布的区域都属于物圈的范围
B.生物圈是山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整体
C.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多层次生态系统,其结构和功能不断变化,不断趋向相对稳定
D.生物圈就是地球卜所有牛物形成的特殊的圈层,是生物的总和
答案:D指导:选项D只涉及到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和,应加上无机环境才组成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卜最大的生态系统,是地球上各种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所组成的地球表面的圈层,即它的基本组成包括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
3据报道:1952年2月,某城市雾大无风,家庭和工厂排)出的烟雾经久不散,每立方米大气中S02的含量高达3.8mg,烟尘,达4.5mg,居民健康普遍受到危害,4天之内死亡约4000人。请回答:
(1)流经该城市的主要河道也因此而受到污染,引起鱼类死亡,这与此种类型大气污染形成__________有关。
答案:酸雨
(2)这种大气污染对人体__________系统的危害最大,将会造成__________等病症(举出2种主要病症)
答案:呼吸呼吸困难、咳嗽、喉痛、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答出其中任何两项都给分)
(3)大气中S02将直接危害陆生高等植物的__________组织。
答案:叶
(4)要防止类似悲剧的出现,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严格控制污染源
指导:(1)由题意知该城市大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是SO2和烟尘。S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2)SO2是具有刺激和腐蚀作用的气体,烟尘属大气颗粒状污染物,两者在人的呼吸过程中随空气进入呼吸系统,引起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并刺激、腐蚀呼吸道粘膜,长时间作用会导致慢性咽炎,慢性气管炎。滞溜在肺部飘尘与吸收的S02等酸性气体联合作用,会引起炎症及肺气肿等。另外,飘尘对大气起载体作用,富集在颗料表面的金属粒子可直接与血液和组织器官接触,产生毒害作用。烟尘和SO2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可引起皮炎和角膜损伤。
(3)高浓度的SO2可直接伤害植物的叶片组织,影响其功能,严重时可使叶片产生黄斑、以致枯死。
(4)大气中化学性污染物主要来自煤和石油的燃烧,以及汽车排放的尾气。防止大气污染的产生,关键是严格控制污染源。
4进)西部大开发必须注意改善和保持西部的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和生物与有机环境两类:其中无机环境包括
A.阳光、温度、水、动物等
B.大气、水、土壤、植物等
C.温度、水、地形、微生物等
D.阳光、温度、水、土壤等
答案:D
(2)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通过不断的_______和_______而构成的有机整体称为生态系统。
答案:能量流动物质循环
(3)当生态系统达到动态平衡时,它能通过自动调节来维持正常功能。这种调节能力有大有小,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各个营养的_______越多,自动调节能力就_______。但是,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当外来干扰超过_______时,生态系统将_______,其损失是难以估计的。
答案:生物种类越强自动调节能力(或阈值)失去平衡
指导:生物的生存受到生态因素的影响,生态因素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主要是光照、水、温度、土壤。生态系统中的各成分之间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形成一个整体。生态系统发展一定阶段后,由于具有自动调节能力,使之处于平衡状态。不同的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不同,森林比北极荒漠的调节能力强,但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5送生综合)由于地理分布不同,形成了对环境条件要求不同的作物品种。下列资料记载的南京、佳木斯和北京当地品种的大豆在原产地和北京栽培时的播种开花时间
品种名称金大532本地大豆满仓金
原产地南京北京佳木斯
在原产地的播种日期5月30日4月30日5月17日
在原产地的开花日期8月23日7月中旬7月15日
在北京的播种日期4月30日4月30日4月30日
在北京的开花日期9月1日7月19日6月5日
在原产地从播种到开花天数85天80天49天
在北京从播种到开花天数124天80天36天
请据资料填空回答
(1)高纬度地区的大豆品种移往低纬度地区种植,开花(提前、延迟)。
答案:提前
(2)如将广州当地大豆品种(番禺豆)移往北京种植,开花__________(提前、延迟),产量__________(增加、减少)。
答案:延迟减少
(3)除温度有一定影响以外,影响大豆开花的主要环境因子是__________。
答案:日照长度
指导: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日照长,南移后,提前开花。反之南方的大豆北移,开花推迟,种子质量下降。由此得出光照长短对大豆开花有影响。
Ⅱ题点经典类型题
拟)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人类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去改造环境
B.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
C.“克山病”是人为原因引发的地方病
D.人类赖以生存和从事各种活动的环境,即通常所说的自然环境
高考考目的与解题技巧:考查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的变化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其调节能力越强,反之越弱。
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圈的保护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类是地球长期进化的产物,人类的自然属性决定了人类只能尊重自然,按照生态学的原理办事,而不可能按照自己的意志去改造自然环境。人类的社会属性又决定能改变其赖以生存和从事各种活动的环境。不仅包括自然环境,而且还有社会环境。“克山病”是因为该处的环境中缺少硒引起的。
B
1拟)关于生物圈稳态的自我维持的原因中,不正确的是
A.源源不断的太阳能是生物圈维持正常运转的动力
B.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各种必需的物质
C.生物圈具有多层次的自我调节能力
D.CO2的增加必定破坏生物圈的稳态
答案:D指导:生物圈的存在需要时刻不停地输入能量才能得以维持,绿色植物能通过自身的同化作用源源不断地把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为生物圈提供赖以生存的能量基础;在生物圈中,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各种必需物质,再通过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形成的三级结构,接通了从无机物到有机物,再从有机物到无机物的完整回路,使生物圈成为一个物质上自给白足的生态系统;大气中CO2增加→植物光合作用加强→CO2收增加;一种生物灭绝→起相同作用的生物取代;某植食动物增加→天敌增加植物减少→种群得到控制,说明生物圈具有多层次的自我调节能力。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看出D项说法存在片面性。
2大附中模拟)酸雨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环境问题,酸雨的危害不包括
A.伤害陆地植物的叶和芽
B.延缓森林中有机物质的分解
C.硫酸沿食物链富集并危害人体
D.杀死水生生物,破坏营养结构
答案:C指导:硫酸不能沿食物链富集。
3拟)若甲代表大气中的S02;乙代表生产者;丙代表消费者;丁代表分解者。则甲、乙、丙、丁在硫循环中的关系是
答案:B指导:生产者和消费者体内的硫必须通过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才能转变成二氧化硫回到大气中,生产者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
4拟)最近,中央电视台播放的特别节目《望长城》中提及我国西部的“楼兰国”。楼兰在西汉时期曾经森林茂密,草原广袤,生态环境优越,人丁兴旺,草原上生活着鼠、蛇、狐、鹰等动物,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如森林砍伐、植被破坏等)致使环境恶化,现今该地区已成为一片沙漠。据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是失去了森林的哪些保护作用__________。
答案: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
(2)导致草原沙漠化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
答案:植被破坏、过度放牧。
(3)大自然开始对人类进行疯狂的报复,从惨痛的教训中,我们应当明白什么道理__________。
答案:人类任何生产活动都必须尊重生态系统的自身规律。
(4)生物圈稳态是指__________。
答案:生物圈的结构和功能能够长期保持相对稳定的。
指导:本题通过“楼兰国”的兴衰史,让学生分析推理:人类的一切生产活动都必须尊重生态系统自力的客观规律,注意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圈的稳态,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否则,人类将遭到大自然的疯狂报复。
Ⅲ新高考探究
1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和缓解全球温室效应危机的措施依次是
A.煤、石油、天然气大量燃烧;营造森林绿地
B.S02等有毒气体的大量产生;种植夹竹桃等能大量吸收S02的植物
C.人造含氟制冷剂的泄漏;采用无氟制冷剂
D.汽车和工厂排放的废气和烟尘;收取排污费,限令整改
答案:A指导:产生温室效应的原因是大气中CO氏含量增加,而大气中的CO2的含量增加的原因是由于煤、天然气等大量燃烧。要想缓解全球的温室效应危机,需采取措施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而降低CO2浓度最有效的措施是营造森林绿地,这样不仅可缓解温室效应,而且还可以改善环境中的其他不利方面。
2酸雨对生物的危害是
A.造成富营养化
B.严重影响各种生物的生存
C.造成生物富集作用
D.诱发水俣病
答案:B指导:酸雨使土壤、河流酸化、并导致湖泊酸化,使湖边的植物死亡,而且威胁水生动物的生存。酸雨还危害陆生植物的叶和芽,使之死亡。
3在经常下“酸雨”的地区植树,种植的树种最好是
A.山毛榉B.柳杉
C.橙D.悬铃木
答案:B指导:S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柳杉是吸收SO2能力最强的树种之一。
4二氧化硫对植物的叶绿体有破坏作用,使植物发黄,甚至死亡,请看下面实验:
在两只钟罩上分别标记A、B。在A、B两只钟罩内各放一盆栽植物,A钟罩内放人盛有亚硝酸钠和稀盐酸混合液的小烧杯。B钟罩内放人盛清水的小烧杯。钟罩周围涂上凡士林。见下图。
请分析简答:(1)填表
A罩中叶子B罩中叶子
实验前
两天后
答案:实验前:A、B罩中植物叶子均为绿色两天后:A罩中因二氧化硫进入叶片,破坏叶绿素,叶肉细胞脱水干枯叶子失绿、出现黄褐色、变形、焦枯B罩中植物正常
(2)若时间再长些A罩中植物会__________
答案:死亡
指导:近几年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在高考中与之有关的题目越来越多。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73441.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