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有哪些好的范文适合教案课件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点和圆的位置关系导学案”,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24.2.1点和圆的位置关系
一温故知新
1、圆的定义是:。
2、圆的两个要素是和。
3、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的距离。
到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上。
二设问导读
活动一:任意画一个圆、在画圆的纸上任意点8个点,观察并猜想点和圆有几种位置关系?
1、在平面内,点和圆的位置关系有:
①点在圆;②点在圆;③点在圆;
活动二:自学课本P92页的内容。
2、判断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的方法:
设⊙O的半径为r,点P到圆心O的距离为OP=d。
点P在圆外;点P在圆上;点P在圆内;
符号是等价的意思,它表示:。
活动三:
3、探究:
⑴平面上有一点A,经过已知A点的圆有个。圆心在.
⑵平面上有两点A、B,经过已知A、B点的圆有个。圆心在.
4、经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的圆:
作圆的关键是:确定和,经过A、B、C三点的圆的圆心O与这三点的距离,要使OA=OB,则点O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要使OC=OB,则点O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所以线段和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就是圆心O,是半径。
5、的三点确定一个圆。经过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可以作一个圆,并且只能作一个圆,这个圆叫做三角形的,该圆的圆心是三角形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
巩固练习
1、判断题
⑴任意一个三角形一定有一个外接圆。()
⑵任意一个圆有且只有一个内接三角形()
⑶经过三点一定可以确定一个圆()
⑷三角形的外心到三角形各顶点的距离相等。()
2、如图直角三角形ABC中,∠C=900,AC=2,BC=4,如果以点A为圆心,AC为半径作⊙A,那么斜边中点D与⊙A的位置关系是()
A、点D在⊙A外B、点D在⊙A上
C、点D在⊙A内D、无法确定
3、在下图中,作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外接圆,从中发现什么规律?
活动四:经过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为什么不能作出一个圆?说明理由。
自学课本94页的内容了解反证法。
对应练习:用反证法证明: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内角小于或等于60°.
当堂检测
1、已知⊙O的半径为4cm,A为线段OP的中点,当OP=5cm时,点A在⊙O;当OP=8cm时,点A在⊙O;当OP=10cm时,点A在⊙O。
2、若⊙A的半径是5,圆心A的坐标是(3,4),点P的坐标是(5,8),则点P()
A、在⊙A内B、在⊙A上C、在⊙A外D无法确定
3、⊙O的半径为5,O点到P点的距离为6,则点P()
A.在⊙O内B.在⊙O外C.在⊙O上D.不能确定
4、若△ABC的外接圆的圆心在△ABC的内部,则△ABC是()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无法确定
5、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12cm、5cm,这个三角形的外接圆的半径是().
A.5cmB.12cmC.13cmD.6.5cm
6、三角形的外心是()
(A)三条边中线的交点(B)三条边高的交点
(C)三条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D)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7、AB是⊙O的弦,OQ⊥AB于Q,再以OQ为半径作同心圆,称作小⊙O,点P是AB上异于A、B、Q的任意一点,则点P的位置是()
A.在大⊙O上B.在大⊙O的外部
C.在小⊙O的内部D.在小⊙O外且在大⊙O内
8、如图,一圆弧过方格的格点A、B、C,试在方格中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使点A的坐标为(-2,4),则该圆弧所在圆的圆心坐标是()
A.(-1,2)B.(1,-1)C.(-1,1)D.(2,1)
9、在平面内,⊙O的半径为5cm,点P到圆心O的距离是3cm,则点P与⊙O的位置关系是。
10、如图,△ABC中,点O是它的外心,BC=24cm,点O到BC的
距离是5cm,则△ABC外接圆的半径是cm。
11、如图,矩形ABCD中,AB=3,BC=4,现以A为圆心,使B、C、D三点至少有一个在圆内,至少有一个在圆外,则⊙A的半径r的取值范围是。
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离不开老师辛苦准备的教案,是时候写教案课件了。在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后,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你们会写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圆和圆的位置关系(二)》,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两圆的公共弦这一性质,
2、通过例题与练习题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圆和圆的位置关系及本节所学习的性质.
3、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及推理论证的能力.
教学重点:
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两圆的公共弦.
教学难点:
利用轴对称来证明相交两圆连心线的性质及两圆相交常用的引辅助线的方法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在同一平面内圆和圆的位置关系及相切两圆的连心线的性质.本节课我们在相切两圆连心线的性质的基础上,继续来学习相交两圆连心线的性质.教师出示板书:“7.13圆和圆的位置关系(二)”.如果两圆相切,那么切点一定在连心线上.那么将相切改成相交,这时连心线又有什么性质呢?教师这样做有意识留给学生一种悬念,提示给学生能否用类比的方法去探索出结论.
二、新课讲解:
为了使学生进一步来学习相交两圆连心线的性质.向学生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1)在平面内圆和圆有几种位置关系?
(2)要判定圆和圆的位置关系你学过了什么方法?
(3)相切两圆连心线有什么性质?
(4)如果把相切改成相交,那么连心线又有怎样的性质呢?
教师引导学生能够准确地回答上节课所学习的知识点,把本节课所要讲的内容也抛给学生,启发学生去画图——观察——思考——分析——比较——探索出结论.
为了便于思考,教师把学生探索出的结论写在黑板上:
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两圆的公共弦:
分析:设⊙O1与⊙O2相交于点A、B,O1O2既是⊙O1的对称轴,又是⊙O2的对称轴,所以直线O1O2是⊙O1、⊙O2所组成的图形的对称轴,将图形沿O1O2折叠,上、下两个半圆互相重合,它们的交点重合,所以点A与点B是对称点.这就得到对称点A、B的连线被对称轴O1O2垂直平分.由此可得:
定理: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两圆的公共弦.
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应用相交两圆连心线的性质和相切两圆连心线的性质,出示两组练习题:
练习一,判断下列语句是否正确:
1.两圆的连心线过切点,两圆一定是内切.()
2.相交两圆的公共弦垂直平分两圆的连心线.()
3.相切两圆的连心线必过切点.()
这组题的目的是强化学生对相切两圆、相交两圆的性质的掌握,要求语言叙述准确而规范.
练习二,
(1)图7-99,已知两个等圆的半径为5cm,公共弦长6cm,求圆心距.
本小题由学生回答,教师概括总结方法.
因为O1O2垂直平分AB,交AB于E,所以可得到由一条半径和弦的一半构成的直角三角形,用勾股定理就得到O2E,从而得到O1O2的长.
(2)书上的例2已知两个等圆⊙O1和⊙O2相交于A、B两点.⊙O1经过点O2.求∠O1AB的度数.
由于通过分析上题学生已初步掌握构造直角三角形方法求解,对于此题可以说是上一题的特殊情况.教师为了不代替学生,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启发学生分析解题思路,指导学生上黑板板演,就把例2做为练习题出现.
(3)如图7-101,⊙O2与以O1为圆心的同心圆相交于A、B、C、D.
求证: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
分析:欲证明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只需证明AB∥CD,AD=BC且AB≠CD即可.
这时,教师提出怎样证明AB∥CD呢?
由学生来分析证明弦AB∥CD.总结出相交两圆经常引的辅助线是公共弦,有时还可以引连心线.找一名中等生证明这道题,教师把证明过程写在黑板上,做为参考.
证明:连结O1O2,
∵⊙O2与以O1为圆心的圆相交于A、B、C、D,
∴AB⊥O1O2,DC⊥O1O2.
∴AB∥CD.
在⊙O2中,∵AB∥CD,
又∵AB≠CD,
∴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
接下来投影出示例3
已知:如图7-102,A是⊙O1、⊙O2的一个交点,点P是O1O2的中点.如果过A的直线MN垂直于PA,交⊙O1于M,交⊙O2于N.那么AM与AN有什么关系呢?
教师对例3的处理不是直接给出证明,而是给出命题的题设,启发学生探索能得到什么结论.这样做一方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考察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深刻性.
由学生猜想的结论出发,进一步引导学生证明你的结论是否正确,最后由教师概括出证明的分析思路.
是O1O2中点,由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可得AC=AD,而得结论.
证明:过点O1、O2分别作O1C⊥MN,O2D⊥MN,垂足为C、D,
又∵PA⊥MN,
∴PA∥O1C∥O2D,∵O1P=O2P,
∴AC=AD.
∴AM=AN.
巩固练习:第139页2题.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讲了相交两圆连心线垂直两圆的公共弦的性质.
投影出示本节的知识结构图:
本节课学到的方法:
两圆相交常引辅助线有:(1)公共弦;(2)连心线;(3)构造由半径、公共弦的一半组成的直角三角形.
四、布置作业
教材P.152中A组5、6、7、8、9.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71861.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