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测量平均速度》知识点及复习题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静下心来写教案课件了。必须要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未来的工作就会做得更好!你们会写一段优秀的教案课件吗?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测量平均速度》知识点及复习题”,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测量平均速度》知识点及复习题

八年级开设了物理这门新的学科,这一学科令很多学生头疼,繁多琐碎的物理知识点让学生无从下手,为了帮助八年级学生学好物理知识,下面xx网为大家带来八年级人教版物理上册测量平均速度知识点及练习题,希望大家能够好好掌握这些知识点。
知识点一、平均速度
1、如果测出了物体运动的距离s和通过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t,就可以算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速度。
2、平均速度的计算:S=vt
要点诠释:
1、生活中变速运动比较常见,我们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指的是平均速度。
2、平均速度表示运动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或某段路程内)的快慢程度。
知识点二、平均速度的测量
1、实验器材:斜面、小车、停表、刻度尺
2、实验原理:S=vt
3、实验过程:
(1)使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
(2)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的低端,测量小车要通过的路程S;
(3)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
(4)根据公式:s=vt算出平均速度。
(5)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点,再次测量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小车从斜面的顶端滑下,撞到金属片的时间。然后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时的平均速度。
小练习
1、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知道,小车下落是____________运动。
2、平均速度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位同学在操场上自己的步行的,测得结果为V甲=4km/h,V乙=1.2m/s,V丙=40m/min,这三位同学步行速度的关系为()
A.V乙V甲V丙B.V甲V丙V乙
C.V甲V乙V丙D.V乙V丙V甲
4、小明同学骑自行车从家到学校,他通过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7m/s,通过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3m/s,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4.2m/sB.5m/sC.4.8m/sD.4.5m/s
5、自行车行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该自行车在整个行驶过程中的是()
A.25/3千米/时B.40/3千米/时C.15千米/时D.30千米/时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上册测量平均速度知识点及练习题xx网为大家带来过了,希望大家能够在平常学习物理的时候注重复习知识点,这样才能轻松学好八年级物理。

相关推荐

八年级物理上册《测量平均速度》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物理上册《测量平均速度》知识点归纳

1、平均速度的定义及计算
公式:v=s/t
其中s为一段路程,t为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
探究平均速度的实验,注意两点:
实验中斜面应保持较小的坡度,这是为了便于测量时间;
实验中金属片的作用是使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便于准确测量小车移动的距离。
2、进行实验(实验知识点及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①小车的前端对齐起始线,静止释放
②计时开始与小车释放应该是同时的发生碰撞时马上停表。必须专人操作。正式实验前应该练习几次,熟练之后会使测量的数据更准确。
③让小车走得慢一点,路程适当长一点,则测量的误差可以小一点。
④小车从斜面滑下时,一定要做直线运动,否则测量的路程比实际路程要小,影响实验结果。
实验步骤:
①调整斜面装置,保持较小的合适的倾角。
②将金属片卡放在底端,小车放在顶端。标好起点,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1,计入表格。
③释放小车同时用停表计时,到小车撞击金属片时停止计时,得到时间t1,记入表格。
④将小车重新放到顶点,重复测量两次,记入表格。
⑤将金属片移到斜面中部,再测量三次路程s2和时间t2,记入表格。
⑥由测出的数据,依据公式算出各个速度,求出平均值,得到结果。
⑦整理回收器材。
3、实验结论
①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越来越大,说明小车沿斜面下滑运动越来越快。
②小车在不同的路段,平均速度不同,下半段更快,因此全程速度大于上半段速度,但不是二倍关系(v2
③如何得出小车在整段路程中,后半段的平均速度?
根据平均速度的公式可算出小车后半段的平均速度。
④小车在任意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都小于最末端速度。
⑤各小组的测量值不同:不是误差。其原因是:一是斜面倾角不同,快慢不一;二是路程不一致,故得到的速度互不相同。
⑥减小误差的方法:
A、安装置时,斜面倾角要小一点,但不能过小,过小则小车不动,稍大就会使小车过快,计时不准。起止点距离适当大一点好。
B、测同一组数据时保证起止点相同。
C、测时间时释放小车与开始计时要尽量同步。
D、对刻度尺和停表读数要规范准确。

八年级物理上册复习要点:平均速度的测量


八年级物理上册复习要点:平均速度的测量

知识点
1、平均速度的定义及计算
公式:v=s/t
其中s为一段路程,t为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
探究平均速度的实验,注意两点:
实验中斜面应保持较小的坡度,这是为了便于测量时间;
实验中金属片的作用是使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便于准确测量小车移动的距离。
2、进行实验(实验知识点及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①小车的前端对齐起始线,静止释放
②计时开始与小车释放应该是同时的发生碰撞时马上停表。必须专人操作。正式实验前应该练习几次,熟练之后会使测量的数据更准确。
③让小车走得慢一点,路程适当长一点,则测量的误差可以小一点。
④小车从斜面滑下时,一定要做直线运动,否则测量的路程比实际路程要小,影响实验结果。
实验步骤:
①调整斜面装置,保持较小的合适的倾角。
②将金属片卡放在底端,小车放在顶端。标好起点,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1,计入表格。
③释放小车同时用停表计时,到小车撞击金属片时停止计时,得到时间t1,记入表格。
④将小车重新放到顶点,重复测量两次,记入表格。
⑤将金属片移到斜面中部,再测量三次路程s2和时间t2,记入表格。
⑥由测出的数据,依据公式算出各个速度,求出平均值,得到结果。
⑦整理回收器材。
3、实验结论
①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越来越大,说明小车沿斜面下滑运动越来越快。
②小车在不同的路段,平均速度不同,下半段更快,因此全程速度大于上半段速度,但不是二倍关系(v2
③如何得出小车在整段路程中,后半段的平均速度?
根据平均速度的公式可算出小车后半段的平均速度。
④小车在任意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都小于最末端速度。
⑤各小组的测量值不同:不是误差。其原因是:一是斜面倾角不同,快慢不一;二是路程不一致,故得到的速度互不相同。
⑥减小误差的方法:
A、安装置时,斜面倾角要小一点,但不能过小,过小则小车不动,稍大就会使小车过快,计时不准。起止点距离适当大一点好。
B、测同一组数据时保证起止点相同。
C、测时间时释放小车与开始计时要尽量同步。
D、对刻度尺和停表读数要规范准确。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识点及复习题


教案课件是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大家应该要写教案课件了。在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后,这样接下来工作才会更上一层楼!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识点及复习题”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识点及复习题

一、长度:
任何测量都需要单位,长度的单位有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其中米是基本单位,注意各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拿到一把刻度尺首先要观察零刻度线、分度值及测量范围。
二、时间
时间主单位是秒(s),时间的单位还有分(min)、小时(h)测试时间的工具有手表、机械停表等。
三、使用刻度尺的方法:
要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在哪里,是否磨损),量程(测量范围)和分度值(两条相邻的最小刻度线间的距离,它决定着刻度尺的准确程度)。
刻度尺要放正,使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
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
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记录时,结果应包括读数和单位两部分。
读数:视线要正对刻度线(如下图所示);除读出分度值以上的准确值外,还要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估读值)。图中铅笔长度为69.5mm,其中69mm是准确值,0.5mm是估读值。
小练习
1、下列各长度单位中不是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单位的是()
A、kmB、mC、cmD、尺
2、下列物体的长度,接近1dm的是()
A、乒乓球的直径B、成人拳头的宽度
C、火柴盒的长度D、保温瓶的高度
3、在下面方框中的一组数据用的是同一刻度尺测量的是()
①1.5m②23.0mm③4.8cm④0.72dm
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④和①
4、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要求中错误的是()
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B、测量必须从刻度尺左端零刻度线量起
C、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D、记录测量结果必须在数字后面注明单位
5、在学校运动会的铅球比赛中,裁判员测量成绩时要将卷尺拉直,这是因为若不拉直,测量成绩就比真实成绩()
A、偏小B、偏大C、无影响D、无法判断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识点及练习题xx网为大家带来过了,希望大家能够在平常学习物理的时候注重复习知识点,这样才能轻松学好八年级物理。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65995.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