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性,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环境中来,减轻高中教师们在教学时的教学压力。您知道高中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内容及其解析:

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是艾青的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其关键是理解诗人在诗中流露的对大堰河的无限怀念、热爱之情,认识本诗记事写人以及直抒胸臆的特点,学习排比、反复、对比等表现方法,提升对现代诗歌的鉴赏力。在上一节课里,我们已经学过两首非常经典的现代抒情诗,它们语言精美,意境深远,引人入胜,学生对这样的作品往往能很快被其吸引,而对于《大堰河——我的保姆》这样的带叙事风格的抒情长诗,因其语言平实,可能很难一下子吸引住学生。所以学习这首诗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提升学生诗歌鉴赏水平的作用,意义重大。教学的重点是体味诗歌那种不假雕饰的真情流露,解决重点的关键是反复诵读,在诵读中获得情感共鸣。

二、目标及其解析:

(一)目标定位

1、学习、把握诗中的节奏和旋律,体验诗人对劳动人民真挚、热烈的感情以及对旧世界的仇恨和诅咒,提高审美能力。

2、认识旧社会的黑暗和不公,学习劳动人民无私的奉献精神。

3、认识本诗通过记事写人以及直抒胸臆的特点,学习排比、反复、对比等表现方法。

(二)目标解析

1.这是一首抒情诗,诗人通过对自己乳母的回忆,抒发了对大堰河的怀念和赞美之情。学习诗歌,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以读带动,读出节奏,读出情感,这是诗歌学习的最基本的方法。

2.这首诗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塑造了一个勤劳、纯朴、善良的劳动妇女形象,阅读时要引导学生去分析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塑造这一人物形象的。要从抒情诗的叙事去归纳概括人物形象,从而更好地把握本文的中心思想。

3.从本首诗的表现手法入手。如对比手法的巧妙运用,反复、排比手法的交替使用等。形式为内容服务,正是这些修辞方法的作用,为塑造人物、表现中心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三、问题诊断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由于本诗语言平实,用词也不很讲究推敲,部分学生可能并不能真正地体味鉴赏到它的美来。产生这样问题的原因是我们部分学生鉴赏水平还不够,不知道一首诗、一篇文章最打动人心的是其真挚的情感,所谓语言,所谓技巧,均是小巧层面的东西。任何一种艺术,到高深处往往是拒绝门外汉的,所以我们的学生需要提升鉴赏力,同时也需要拓展自己的阅读兴趣。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全过程都要使用幻灯片,在创造教学情境的情况下,使用幻灯片以及一些相关的图片和配乐诗朗诵,可以让学生更大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更深刻的理解诗歌中的感情。

五、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一:请同学们结合手头的参考资料,谈谈作者?

【设计意图】知人论世是文学鉴赏的基础,通过这一问题的设计,一则可以检测学生对课文的预习情况,二则对把握整首诗的思想主题作了良好的铺垫作用。

艾青,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因家人听信算命先生所谓“克”父母的诳言,刚出生就被寄养到贫苦农妇大堰河家。少爱美术,曾赴法国专攻美术。1932年回国,加入“左联”,从事革命文艺活动,不久被捕入狱。在狱中艾青转而从事诗歌创作。1933年1月一个雨雪纷飞的早晨,他在狱中睹雪思人,因雪神飞,回忆起幼年生活,创作了《大堰河--我的保姆》,并一举以感人肺腑的感情和清新自然的诗风震动诗坛。

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之后推动一代诗风的重要诗人。

主要作品:《大堰河--我的保姆》、《向太阳》、《火把》、《光的赞歌》、《古罗马竞技场》等。

问题二:本文的写作背景是怎样的?

大堰河其实是“大叶荷”的误写。她原出生于离艾青老家五里远的大叶荷村,很小就被卖到艾青的家乡--畈田蒋村当童养媳。她没有名字,人们只好用她的出生地称呼她,“卑微到连自己的名字也没有!”她一生命运非常悲惨:与前夫生了三个孩子;前夫死后,从邻近的下张村招赘,又生了两个孩子。那时农民生活非常艰难,苛捐杂税,还有地主盘剥。大叶荷孩子多,生活更是艰难,她受尽煎熬,仅四十多岁就离开了人世。艾青出生时因母亲难产,算命先生说他会“克死父母”,因此他一出生就受家人歧视,被寄养到大堰河家。艾青就是吮吸着大堰河的乳汁,在她精心爱抚下成长的。直到五岁才被领回家,仍然受家庭歧视,规定他不能叫父母为爸爸妈妈,而要叫叔叔婶婶。因此在艾青的情感世界里,对大堰河的爱远远超过了对父母的爱!因此他“长大一点后,总想早点离开家庭”,18岁就离开了家。1933年1月,他23岁,在狱中他满怀深情写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后来诗人在1953年和1973年两次回乡,都一往情深地去祭扫大堰河的墓.

艾青后来曾回忆说:“我是在一种被冷漠的环境中生活的”,“只有在大堰河家里,我才感到温暖,得到宠爱,大堰河爱我,我也爱她。”“《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是出于一种感激的心情写的。”

问题三:听课文朗读,根据诗人感情和思绪的发展脉络,可以划分几个部分?各部分的大意是什么?

本诗可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节),交代了“我”与大堰河各自的阶级地位和二人之间的特殊关系。

第二部分:(第3—8节),集中刻画了大堰河的形象,抒发了诗人对贫苦的农民母亲的无限热爱和怀念之情。

第三部分:(第9-11节)写大堰河死后的凄凉和家人的悲惨遭遇。

第四部分:(第12、13节)诗人从回忆过渡到现实,诗人的感情也达到了高潮。一连串的排比句,表达了诗人对大堰河的无限怀念与深情礼赞。

问题1:诗是诗人感情的载体,诗人起伏的思绪,奔涌的激情就是这首诗的线索,试概括每个部分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感情线索:第一部分:(1-3节)怀念与痛悼之情;第二部分:(4-8节)眷恋与感激之情;第三部分:(9-11节)同情与控诉之情;第四部分:(12-13节)讴歌与赞美之情。

问题2:本诗的构思有何特点?

诗人在构思本诗时,把自己起伏的思绪,奔腾的激情作为最主要的依据,时而记人写事,时而直抒胸臆;时而回忆历史,时而直面现实;时而写保姆,时而写诗人自己;时而详写,时而略写,任意挥洒,无拘无束。

问题3:品读第1-3节,思考这几节运用了哪些意象?创造了怎样的意境?

意象:雪压草盖的坟墓;檐头枯死的瓦菲;被典押了的园地;长了青苔的石椅

意境:荒寂衰败、萧索凄凉

问题4:第四节诗人回忆了在大堰河家的生活,摄取了哪些生活场景?

明确:搭好灶火后、拍去炭灰后、尝过熟饭后、放好酱碗后、补好破衣后、包扎伤手后、掐死虱子后、拾起鸡蛋后、

问题5:第五节作者写到“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跟“我”在大堰河家的生活形成对比。

一方面突出了“我”的亲疏和爱憎;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社会的不公。

问题6:第七节主要是写了什么?从中可以看出大堰河怎样的性格特点?

明确:洗衣、洗菜、切菜、喂猪、烧肉、晒麦

纯朴宽厚、勤劳善良、极容易满足的大堰河

问题7:第八节哪些细节表现大堰河对乳儿的深爱?

明确:切糖、贴画、赞美乳儿、做梦

问题8:品读第9-11节诗歌,思考大堰河辛劳一生,死后得到了什么?你从中读到了什么?

明确:愤怒控诉不公道的社会世道、深切同情大堰河的悲惨命运

问题9:品读12—13节,如何理解“紫色的灵魂”?

明确:一种看法,紫色是高贵、神圣的象征,如“紫气东来”“紫禁城”。大堰河身份虽然卑贱,但她慈爱、善良、勤劳,集中了人之善德,她的灵魂最高贵、最伟大。

另一种看法,紫色是伤痕的颜色,是因窒息而死的人的颜色,代表了不幸、苦楚、伤痛和死亡,大堰河一生苦难,结局悲惨,因而成为“紫色的灵魂”。

问题四:大堰河在诗人笔下是怎样的形象?

问题1:大堰河身上有那些优秀的品质?

大堰河的优秀品质:勤劳、善良、仁厚、慈爱

问题2:大堰河可有什么象征意义?

“大堰河”形象的象征意义:生命养育者的形象;大堰河—母亲,可以说是人类母亲的象征,也可以认为是土地和归宿的象征。

问题3:诗人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是什么?

诗人塑造大堰河形象的目的,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感情。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诗人对劳动妇女的深切同情,也表达了对旧社会的愤怒控诉。

问题五:谁能来概括一下本诗的主题思想?

这首抒情长诗,以深沉、真挚的感情,歌颂了贫农妇女大堰河勤劳、善良的美好品质,描写了她的悲惨命运,并诅咒和揭露了造成她悲剧命的黑暗社会。

目标检测

1.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檐(yán)头粗糙(cāo)隽(juàn)永青苔(tái)

B.溘(kè)死渗(chèn)入火钵(bō)踟(chí)蹰

C.漫溯(sù)媛(yuán)女咒(zhòu)语颤(zhàn)动

D.忸怩(ní)模(mó)样叱(chì)骂长篙(hāo)

答案:A(B渗shèn入,C颤chàn动,D模mú样,长篙gāo)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云彩神采飞扬诚恳开垦土地

B.暄响寒暄客套窗扉敞开心扉

C.炫耀耀武扬威慰藉声名狼藉

D.忧郁犹豫不决清凉青山绿水

答案:B(B中“暄响”应为“喧响”)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感悟了人性中的那种浓浓的母子之情,我认为本文不一定要按传统的阶级分析,关键要从人性的角度了解析艾青为何对大堰河有如此深的情感,主要是由于大堰河对自己有养育之恩,而非对本阶级的一种背叛。

相关推荐

高一语文上册《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设计


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性,作为高中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帮助高中教师掌握上课时的教学节奏。高中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高一语文上册《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设计”,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高一语文上册《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一、认识大堰河这个人物形象。

二、诵读诗歌,体会作者的感情。

三、情感目标:加深对母爱的认识。

[学习重点]

对大堰河形象的认识。

[学习难点]

作品写作时代、背景离现实时代较远,学生热情较难调动。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播放MTV作品《懂你》,用画面、歌曲给学生以视觉、听觉上冲击,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用这首作品引出母爱这一话题。播放片段后,教师以我们今天共同学习一篇赞美特殊母爱的诗歌,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导入新课。

2.1933年1月的一个早晨,一个年轻人站在阴冷、潮湿的牢房里,外面是漫天飞舞的雪花。他不由得因冷而神飞,睹雪而思人,想起了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普通农妇,他的保姆大堰河,挥笔写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这一首蕴涵了浓浓深情的诗歌。这位诗人就是艾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诗。

二、作者介绍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笔名莪伽、克阿、林壁等。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

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1929年在林风眠校长的鼓励下到巴黎勤工俭学,在学习绘画的同时,接触欧洲现代派诗歌。比利时诗人凡尔哈仑给他的影响最大。1932年创作第一首诗《会合》,此诗以笔名莪伽发表于同年七月出版的《北斗》第2卷第3、4期合刊。

1932年5月回到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并组织春地画社。7月,被捕入狱,在狱中翻译凡尔哈仑的诗作并创作了名篇《大堰河我的保姆》。接着创作了《芦笛》、《巴黎》等。

1935年10月,经保释出狱。1937年抗战爆发后到武汉,写下《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1938年初到西北地区,创作了《北方》等著名诗篇。同年到桂林,任《广西日报》副刊编辑,又与戴望舒合办诗刊《顶点》,此间较重要作品有《诗论》。

1937年后辗转于武汉、山西、桂林、重庆等地,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40年到重庆任育才学校文学系主任,不久赴延安,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工作。此时代表作有《向太阳》等。1944年获模范工作者奖状,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1年到延安,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主编《诗刊》。1945年10月随华北文艺工作团到张家口,后任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领导工作,写有《布谷鸟》等诗。

1949年后任《人民文学》副主编等职。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1958年到黑龙江农垦农场劳动,1959年转到新疆石河子垦区。文化大革命中一再遭到批判。

1976年10月后重新获得写作权利,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国中心副会长, 1979年彻底平反后,写下《归来的歌》、《光的赞歌》等大量诗歌。

1985年被法国授予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诗作者把个人的悲欢融合到民族和人民的苦难与命运之中,表现出对光明的热烈向往与追求,富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感情深挚,风格独特,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推动一代诗风的重要诗人。

著有诗集《大堰河》、《北方》、《向太阳》、《归来的歌》等,论文集有《诗论》、《艾青谈诗》等。

从诗歌风格上看,解放前,艾青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建国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他的归来之歌,内容更为广泛,思想更为浑厚,情感更为深沉,手法更为多样,艺术更为圆熟。建国后出版的诗集有《欢呼集》、《宝石的红星》、《海岬上》、《春天》、《归来的歌》、《彩色的诗》、《域外集》、《雪莲》、《艾青诗选》等。艾青以其充满艺术个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

其诗作《我爱这土地》《大堰河--我的保姆》被选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

三、文章疏导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一首带有自传性质的诗。追溯诗人的身世,可以为我们找到解读这首诗的钥匙。

艾青,原名蒋海澄,1910年出生于浙江金华畈田蒋村一个地主家庭。据说艾青出生后,一个算命先生说他命中克双亲。于是,他被送到本村一个贫苦农妇大堰河家抚养。艾青在大堰河家里住了五年,到了读书的年龄才回到父母家里。而亲生父母对他非常冷漠,他幼小的心中得不到一丝家庭的温暖。艾青后来说过他从小就等于没有父母,只有大堰河这个贫苦善良的农村妇女深爱着她的乳儿,给了他温暖的母爱,他们之间有着割不断的情缘。

1932年,艾青因为参加进步活动被国民党反动派关进监狱。次年1月的一天,牢房的窗外飘起了大雪。艾青看到雪想起了自己的身世,想起了长眠于地下的保姆,便写下了这首《大堰河──我的保姆》。

四、整体把握

1.这首诗一共13节,可分为三部分。

第1、2节为第一部分,写我和大堰河虽然阶级出身不同,却有着割不断的血肉联系,我是地主的儿子,却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诗从一开始就显示了它鲜明的叙事性质。而重叠反复地咏叹大堰河,是我的保姆,为全诗奠定了浓郁的抒情基调。

第3~10节为第二部分。诗人在狱中看到窗外大雪,触景生情,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追述大堰河勤劳善良、为生活奔忙而受尽苦难的一生。

第3节,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大堰河已经故去,诗人描述了她的坟墓和家园的凄凉景象。

第4节,诗人饱含深情地回忆起我与大堰河一起度过的贫苦、然而却让我感到无限温暖的生活。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在你之后,连续用了8个在你之后的句式,为读者真实地再现了大堰河勤劳操持家务的情景。在这些话语中,我们能感到大堰河勤苦操劳、仁爱善良的行为在我心中投下了母爱的光辉。

第5节仅4行,叙述了我离开大堰河时的情况。虽然是简短的过渡,诗人却捕捉了离别场面中最令人心碎的一幕:啊,大堰河,你为什么要哭?

第6节,将我回到自己家中的情形与在大堰河家里的情形进行对比。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并与第4节一样,连续使用排比长句,表现我在自己家里的陌生感、拘束感。

第7节,写大堰河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为了生活,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连续使用六个她含着笑,一方面写出了她劳动时的乐观态度,另一方面写出了她为了自己的家而付出的艰辛。每一句都展现了一幅令人心酸的画面。

第8节,表现了大堰河对乳儿的淳朴情感。她像对亲生儿子一样,疼爱自己的乳儿,在他身上寄予了希望。

第9、10节,写大堰河临终的情况,乳儿不在她的旁侧,她带着遗憾,含泪离开了这个凄凉的世界。

第11~13节为第三部分。诗人思绪回到现实,回到监狱,用儿子对母亲的情感,为大堰河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并将这种情感扩大,呈给大地上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直接抒发了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敬爱之情。

2.关于《大堰河我的保姆》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在狱中写的成名作。诗中的人物形象可说是实有其人和实有其事。它与《我的父亲》是姊妹篇,都是研究艾青早年生活及其家庭的重要诗篇。

大堰河是个童养媳,她的名字就是她出生的那个村庄的名字。她的村庄叫大叶荷,大堰河是谐音。大叶荷这个村子很小。这个女孩子从小嫁到畈田蒋做童养媳,度过了劳碌悲苦的一生,死时只有一口很简陋的棺木,一手把纸钱的灰,用几把稻草盖一盖棺材,旁边也围点稻草,就算是一个坟墓。

大堰河的确是一个勤劳朴素的农妇,我的姑母早年丧夫失子,住在畈田蒋,时常赞叹大堰河,说她很勤快,可惜死得太早了。旧社会的童养媳都是悲苦的,连一个自己的名字都没有。我们村子里就有许多童养媳,都像大堰河一样,用出生的村庄的名字代替她们的名字。

有人问,大堰河在劳动时还含着笑,是不是实写?我说,看看鲁迅写祥林嫂到鲁四家开始做工的那一段,写到然而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就可懂得笑里所包含的深刻悲剧意味。大堰河的含着笑,一方面说明大堰河的要求多么卑微,另一方面也说明在旧时代穷苦人要谋生,哪能哭丧着脸去惹东家或旁人的不愉快呢?

五、问题探究

1.这首诗在意象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有比喻意象和描述意象。在《雨巷》一诗中,丁香可以看做是诗人迷茫的内心追求,它是比喻意象。而这首诗几乎通篇用的都是描述意象,它选择日常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大量细节构成一幅幅画面,由诗人饱含深情的笔墨把它们化成叙事性的诗句,给人强烈的画面感和情感冲击力。例如诗的第4节,诗人连续用8个排比句,每一句都是一个大堰河日常生活的描述意象,集中塑造了大堰河这个勤劳、善良、朴实、贫苦的农村妇女形象。

2.这首诗形式上的自由表现在哪里?

艾青的诗在形式上都具有这样的特点,即在奔放与约束之间取得协调,在参差与变化里取得一致,在繁杂的细节中提炼出单纯的意象。这首诗充分体现了这些特点。它在形式上不拘泥于外形的束缚,很少注意诗句的韵脚或字数、行数的划一,但又运用有规律的排比、复沓造成变化中的统一、参差中的和谐。全诗13节,少则4行一节,多则16行一节;少则每行2字,多则每行22个字。全诗不押韵,但有11节的首尾句相互重复,以确定基调与色彩,中间几行大多采用排比句式,且多长句,以尽情抒发与描摹。在外在的表现形式上,这首诗与《雨巷》《再别康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它同样成为新诗中的名篇佳作。

3.如何理解这首诗表现出来的阶级观念?

在阶级斗争年代里,文学作品往往用阶级分析的方法进行政治解读,在这种方法指导下,这首诗的主题解读,就变成了一个地主的儿子对自己所属阶级阵营的背叛和对被压迫阶级的同情,并坚定地成为劳动人民中的一员。因为诗中也提到,诗人虽然出身地主家庭,但他是吃了劳动人民的奶而长大的,所以是与中国大地上的农民有着割不断的情缘的农民的儿子。作为地主儿子的诗人,彻底抛弃了自己的出身,把大堰河的儿子称为我的兄弟们。在新的时代里,阶级分析方法渐渐过时,至少已经不是惟一的文学分析方法,而是众多方法之一种。但是,是否可以因为它只是众多方法之一种就否定它呢?回答是不能。首先,诗人创作这首诗的年代,也正是那种阶级意识非常鲜明的时代,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为了革命理想,抛弃自己富有的家庭,告别自己良好的出身,投身革命运动,站到被压迫者一边,为人民的解放而战斗,这是普遍的现象。艾青也属此例。他的诗中表现出来的阶级意识和阶级观念,也是非常真诚的,不是空喊口号,所以,这一点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作实事求是的分析。其次,当今时代,社会仍然存在严重的不公,像大堰河这样勤劳善良却又命运悲苦的下层人比比皆是,需要有更多的人去关注、帮助这些弱势人群,所以,适当用阶级的眼光来看这首诗也是需要的,至少可以唤起一些人的良知。

六、创作回忆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我1933年1月写于狱中的一首抒情诗。

我在1932年4、5月间从法国回到上海。不久,我参加了左翼美术家联盟,与江丰、力扬等一些美术青年,组织了春地美术研究所(即春地画会)。1932年7月12日,我们12人就被国民党当局逮捕,押在第二特区法院看守所。后来,江苏省高等法院第三分院以宣传与三民主义不相容主义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第六条、第十条,刑法第九条、第四十二条为罪名,判处我有期徒刑六年。一天早晨,我从看守所的窗口看到外面下雪,想起了我的保姆,一口气写下了这首诗。我完全是按照事实写的,写的全是自己的真实情感,写完之后也没有什么改动。因为看守所的生活也不允许我反复修改。

我出生在浙江金华畈田蒋村一个姓蒋的地主家庭。我是这个家庭生下的第一个儿子,按理说这是要喜庆的。但因为母亲难产,算命先生说我会克死爹娘。父母迷信,因此不喜欢我,一生下来就遭到家庭的歧视。很快,就被送到本村一位贫苦的农妇家里抚养。这位妇女很小的时候从一个叫大叶荷的邻村卖到我们村,这个村离我们村大概五华里。

大堰河这名字,小时候只是听口音的,1973年我回家乡,乡亲们谈起这首诗时告诉我,大堰河其实是大叶荷的误写,我们家乡的土音大叶荷和大堰河完全一样。所以,我在诗里写到:大堰河,是我的保姆。/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她是童养媳她卑微到连自己的名字也没有,从哪里来就叫哪里的名。我在大堰河家一直住了五年。诗里写了:我是地主的儿子,/在我吃光了你大堰河的奶之后,/我被生我的父母领回到自己的家里。五岁那年,因为我要去念书了,被父母带回去了。在大堰河家里的五年,使我感染了农民的那种忧郁和伤感,使我对中国农民有了一种朦胧的初步印象。回到父母家里,我是在一种被冷漠、被歧视的空气中长大的。所以,我长大一点后,总想早点离开家庭。

大堰河一共生了五个儿子。她与前夫生了三个,前夫死后,从邻村上姜村招赘,又生了两个。1953年和1973年我两次回家乡,都去看了他们。《大堰河》这首诗,是出于一种感激的心情写的。我觉得只有在大堰河家里,我才感到温暖,得到宠爱。大堰河很爱我,我也爱她。1953年和1973年,我都到她墓上去了。

这首诗写好后,我就放在身边。后来要解到苏州去了,就把这首诗以及其他一束诗稿交给狱中的难友,托他出狱后带给我的朋友李又然。李把这些诗送到了《春光》杂志,发表于1934年该刊第1卷第3期,为了避过敌人的注意,我就根据本名蒋海澄的谐音第一次用了艾青这个笔名,以后我的第一本诗集即取名《大堰河》(上海群众杂志公司1936年出版)。

七、文章赏析

艾青说,《大堰河──我的保姆》带有自传性质,我完全是按照事实写的,写的全是自己的真实情感(《艾青谈他的两首旧作》)。《大堰河──我的保姆》的这种自传性质,决定了这首诗极少用比喻意象,而纯以描述性意象为主。这类意象是诗人的心灵对现实的直接映照,其触角可以伸到生活的各个层次和心灵的各个领域,具有极大的包容量和丰富的表现力。《大堰河──我的保姆》带有自传性质,但并非严格意义上的自传,从本质上说它依然是一首抒情诗,诗人以对大堰河的深沉的爱为动力,按照诗的艺术规律展开想像,其意象的运动与组合主要通过如下两条渠道进行。

其一是接近联想,即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意象在空间或时间上接近,而把它们联想到一起。《大堰河──我的保姆》的信息提取方式主要是接近联想: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你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的石椅──坟墓瓦菲园地石椅,这些事物都在大堰河生前或死后涉及的狭小的生活范围内,因空间接近的原因,被联想到一起来了,这是空间接近联想。紧接下去:在你搭好了灶火之后,/在你拍去了围裙上的炭灰之后,/在你尝到饭已煮熟了之后,/在你把乌黑的酱碗放到乌黑的桌子上之后,/在你补好了儿子们的为山腰的荆棘扯破的衣服之后,/在你把小儿被柴刀砍伤了的手包好之后,/在你把夫儿们的衬衣上的虱子一颗颗的掐死之后,/在你拿起了今天的第一颗鸡蛋之后,/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搭好了灶火拍去了围裙上的炭灰等等大堰河辛勤操劳的场景,由于时间上接近的原因被联想到一起,这就属于时间接近联想了。

其二是对比联想,即由于对某一事物的回忆,头脑中又浮现出与之相对立的另一种事物。诗人描写了大堰河家的极端贫苦的生活之后,紧接着联想到自己家里的豪华生活:我摸着红漆雕花的家具,/我摸着父母的睡床上金色的花纹,/我呆呆地看着檐头的我不认得的天伦叙乐的匾,/我摸着新换上的衣服的丝的和贝壳的纽扣这里展示的还不仅仅是地主与贫苦农民悬殊的生活水平,而是诗人的波涛起伏的内心世界:我是这般忸怩不安!因为我/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在大堰河家中的那段生活,给艾青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他目睹了贫苦农民的痛苦生活,也发现了他们的善良美好的品格;他对养育自己的大堰河充满深情,而对自己亲生父母的家却感到陌生而不安,艾青的叛逆思想在幼小时候已见端倪。此外,大堰河的生前勤奋劳作与死后的惨淡萧条、大堰河对乳儿的美梦与现实粉碎了她的梦均构成了对比。大堰河的勤劳、善良的品格与她的悲惨命运就在这对比中凸现出来,从而显示出诗人对大堰河的赞美和对不合理的世界的诅咒。

《大堰河──我的保姆》中流溢着爱,这既是大堰河对她的乳儿的纯洁的、无私的爱,又是她的乳儿──诗人对养育他的乳母的刻骨铭心的爱,然而诗人并未以他的一己之爱为满足,《大堰河──我的保姆》是献给大堰河的,同时也是献给大地上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这表明了诗人的博大胸怀,同时也是这首诗的普遍价值之所在。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实录


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性,作为高中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使高中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那么,你知道高中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实录》,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导入,背诵《大堰河──我的保姆》

师:我喜欢唱歌,轻易不露。古代唱又叫诵,今天我就给大家唱一首。

(乐起,韩军深情背诵,荡气回肠,声情并茂,师生唏嘘一片,上千师生热泪盈眶,之后掌声一片。)

师:唱得好吗?

生:好。

师:我们都唱过歌,但唱过诗吗?

生:没有。

师:文字是平面的,实际上也是立体的。是老师唱得好,还是诗人写得好?

生:唱得好,写得也好。

师:交换一下顺序,首先是诗人写得好,其次才是老师唱得好。我们看看写得好在哪里?

二、带领学生边读边诵

师: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

师:(问一学生)你出生在哪里?

生:我出生在赣榆的赣马。

师:叫你赣马行吗?

生:不行。

师:为什么?

生:地名不是人名。

师:大家连大堰河的名字都不知,只好用她村庄的名字叫她,说明什么?

生:大堰河身份低微。

师:我还擅长改诗,尤其是改名家的诗。譬如这一节,我这样改:

大堰河,

今天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你的坟墓,

你的瓦菲,

你的园地,

你的石椅。

这样改,非常简练

生:不好。

师:为什么不好?

生:原文细致入微,表达怀念之情。

师:还营造了什么氛围?

生:凄凉、悲惨。

师:看来不能改,老师改得不好,把凄凉、悲惨的氛围给减没了。

师:往下看,有一系列的在之后,这是一系列排比,划出一系列动作的词。会看出大堰河什么?

生:勤劳。

师:大堰河一系列的之后做什么?看出什么?

生:把艾青抱在怀里抚摸艾青;对艾青关怀得无微不至。

师:你们也给诗节续上几句在之后。

生:在你把全家的碗筷洗干净之后。

生:在你把地主家的猪喂饱之后。

师:刚才练习的是仿句子,你们一点也不比艾青差。

师:再看这句,听听我读得对吗?

我被生我的父母领回到我自己的家里

生:老师多加了一个我字。

师: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加上我,表示对父母的家有感情,不加,表示不喜欢父母的家。

师:呵,加我,表示认同父母的家是自己的家,不加我,表示不认同父母的家为自己的家。

师: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

在这句中找出两个名词性的字,二字要对立、矛盾。

生:家和客。谁在自己的家里做客?谁在自己父母的家里作客?

师:往下看,还有没有这样矛盾、对立的写法?

生:妹妹和不熟识的,对立、矛盾。

生:天伦叙乐的匾对立矛盾。诗人从小被送养,有天伦,却没有叙乐。大堰河给过艾青爱和温暖,而父母家里没有温暖,就没有叙乐。

师:矛盾,对立,就是一种讽刺。大家看过电影、电视里,同样的矛盾对立所形成的讽刺吗?

生:匾上公正廉明,匾下却是贪官横行。

生:匾上明镜高悬,匾下却是徇私舞弊。

生:黄世仁的名字是世代为仁,但是他却为富不仁。

师:好,我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我想起《药》中的红眼睛阿义,其实最不义。

师:地主家里往往挂着广积善德,杨白劳被驱赶时,现出黄世仁家的广善堂。

记得白居易有两句诗,也是矛盾、对立的写法吗?

生:《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师:同学们,在阅读写作时要注意这种矛盾、对立的写法。

师:五十年代艾青去欧洲,看到一个黑人小姑娘给白人家带孩子,唱着歌哄哭闹的白人孩子。写下诗句:

一个是那么幸福,

却在不停地哭;

一个是那么凄惨,

却在唱着欢乐的歌

师:

大堰河,

在流尽了她的乳汁之后

她就开始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

她含着笑

师:她干了哪些活?为什么是含着笑干这些活?

生:她乐观,面对苦难不悲观。

生:她能天天看见艾青。

生:她,还有梦想,梦见她的乳儿长大了,娶妻生子。

师:呵,梦字前面为什么加了不能对人说?如此美好的梦却不能对人说?

生:怕被人笑话。

师:怎么笑话?

生:有人会说她:攀高枝,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一女生深情配乐读)

(在她的梦没有做醒时已经死了同着一手把的纸钱)

(配音乐,该女生读得非常投入,声咽,落泪,动人心魄。)

师:你唱得感人心魄,我们感谢她。

三、质疑问难,推向高潮

师: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

生:为什么是黄土下紫色的灵魂?

师:(故意地)我也不懂。你们自己得出结论。

生:灵魂高贵,一般,紫色代表高贵。

师:(学生恰好穿紫色)你的衣服也是高贵的紫色。

生:古代皇后,有的喜穿紫色衣服。也有球队的穿紫色队服。

生:有诗日照香炉生紫烟。

生:紫色代表高贵福气,让大堰河的灵魂享福去吧。

生:我有问题,为什么不用金黄色,金黄色也是高贵的象征。

师:已经快下课了,你让我下不了台。

(众笑)

生:皇上用金色,皇后用紫色。

生:应用暗色,金黄色太亮了,与灵魂不符。

生:能不能不用紫色和金黄色,用别的颜色,因为紫色阴森森的。

生:紫色,不应当是高贵的意味。

师:为什么?

生:紫色是冷色调,有悲哀、凄惨、阴冷意味,代表大堰河悲惨、凄凉的命运,

师:你让我下不了台(众笑),我一会儿同意高贵的意思,一会儿同意凄惨的意思。(故意地)到底哪个对,老师也不知所从。谁能让我下台。(众笑)──关键的,大家想想,这两者是否矛盾,有没有联系?

生:不矛盾。因为生前命运凄惨,死后灵魂才高贵。

师:正因为大堰河死前承受了数不尽的苦难,命运悲凄、凄凉,所以她的灵魂才高贵,华美、高尚。盘剥人的人,死后肯定不是高贵的。

师:紫色是两种含意的混合,不矛盾,即因苦难、凄惨,而高贵、而纯美、而高尚。──猜想一下,艾青在写诗前是干什么工作的?

生:美术工作者。

师:对,他是画家。对颜色有特殊的敏感。他是印象派画家。找找文中还有哪些是写颜色的?

生:大红大绿的关云长、红漆雕花的家具、乌黑的酱碗、金色的纹、碾了三番的白米饭、泥黑的温柔的脸颜

(学生找出十几个)

师:课后写一小文,《〈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的颜色字的运用》,务必背诵全诗。

师:今天,你们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博士、教授也没解决紫色的灵魂的含义,教参更没提过。但是我们连云港的四十多个同学解决了这个问题。了不得呀。来点自己掌声鼓励一下自己。

生深情背诵:

大堰河呀,

我是吃了你的奶

而长大了的

高一语文大堰河-我的保姆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作为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使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那么,你知道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语文大堰河-我的保姆”,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大堰河——我的保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准确认读课文下注词语,并掌握它们的意义。2.了解排比、反复、对比的修辞方法在诗的运用和作用。3.学习用诗歌的形式描写并抒发感情。4.学习、把握诗的节奏和旋律,体验诗人对劳动人民真挚、热烈的感情以及对旧
世界的仇恨和诅咒,提高审美能力。
过程与方法
先通过反复朗读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变化与节奏和旋律的关系。接着对本诗的修辞手法及重点段落进行详尽地分析,最后引导学生品析另一首诗歌,培养学生的诗歌欣赏水平。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贯穿全诗的思绪和激情,理解诗人对大堰河的赞美怀念之情,实质是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的赞颂。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1.学习排比、反复、对比等修辞手法在诗中的运用和作用。2.了解并学习诗歌所采用的抒情方法。难点使学生感知作者包含在诗歌中的真情实感,体会作者用情作诗的方法和重要
性。
教学突破
应在反复朗读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会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然后针对某一具体段落仔细推敲,体会作者抒情方式与写作手段。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准备艾青的另一名篇《给乌兰诺娃》,并设计一些练习题。2.了解一些关于诗人艾青的生平资料及该诗的创作背景。
弗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认真并带感情的朗读诗歌多遍,准确认读课文下的注释及课后列出词语。
教学步骤
(第1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学生活动1.导入课文1.了解创作背景及作者资料2.字词练习2.完成字词练习3.范读并引导学生感受文意3.初步感受文意,体会诗歌的节奏与韵律特色4.指导划分层次,归纳层意4.反复朗读课文,划分层次,概括层意
一、了解创作背景(约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师:诗歌这种体裁,对我们来说已经
不再陌生,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已
经接触过许多类型的诗歌,而今天
我们要欣赏的是当代诗人——艾青
的名作。有谁能告诉我一些关于作
者艾青的资料?
抽学生简述作者的生平。
2.师:大家回答得不错,艾青的主要作
品有《欢呼集》、《宝石的红星》、《黑
鳗》、《海岬上》等。他的诗运用散文
化的语言,抒发思想感情,刻画艺术
形象,语言朴素清新,韵律和谐,具
有独特的艺术风格。1.积极回答问题,就所了解的知识对
艾青其人做基本简介。
生:艾青,原名蒋海澄,1910年出生
于浙江省金华县皈田蒋村。他是我
国现代著名诗人。1929年赴法国勤
工俭学,专修绘画。1932年回国,参
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因从事爱
国运动被捕,在狱中开始诗歌创作。
1935年10月出狱,次年出版第一部
诗集《大堰河》,受到文坛重视。
2.倾听,作好相应记录。
3.师:1933年,艾青因参加进步爱国活
动被捕入狱。在阴冷的牢房中,诗
人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睹物思人,
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诗歌——《大堰
河——我的保姆》。
板书课题。3.听取老师介绍作者的写作背景及原
由,以便体会诗歌所要表达的感情。
二、字词练习(约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师:大家在课前都预习了这篇课文,文
中有一些生字词必须要先掌握了才能
更好的理解文意。
导人随堂练习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借助工具书或查阅相关资料,完成随堂
练习,掌握文中生字词。
三、朗读诗歌,初步感受文意(约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范读诗歌。注意朗读时要讲究节
奏,强调按意义单位划分这首诗的
句子节奏,并有感情的朗读。
2.抽取同学就所读讲讲自己对这首诗
的初步印象,并进行归纳。
师:诗人通过对自己乳母的回忆,抒
发了诗人对乳母真挚的怀念和深切
赞美的感情,进而表达了对广大劳
动妇女乃至劳动人民的挚爱,表达
了对“不公道世界”的诅咒、控诉之
情。1.听教师范读,体会诗歌韵律节奏,初
步探悉作者感情。
2.畅谈对这首诗的印象。
生:诗中描述的主人公是诗人的乳
母,她是一位平凡、低微到连自己的
姓名都没有的劳动妇女,她勤劳、纯
朴、善良,但生活一直很贫困、艰难。
四、划分层次。归纳层意(约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归纳诗歌层次,
并概括每个层次所抒发的思想感
情。
2.师:这首诗分为几个部分?
3.师:很好,现在我们来看看第一部
分。第一部分是诗歌的前四段,它
主要讲了些什么,表达了什么思想
感情呢?
点拨:诗歌第4段,诗人看到雪,想
起了保姆大堰河,运用想像和联想,
描绘了一组冷落凄清的画面:荒凉
的坟墓,冷落的故居,典押了的园
地,长了青苔的石椅。通过一连串
的排比,在对悲惨气氛的浓重渲染
中,深切地抒发了诗人对保姆大堰
河的思念和哀悼之情,并由此引出
对大堰河悲惨一生的回忆。
4.师:第二部分又讲述了些什么呢?
5.师:回答得很正确,诗歌的第三部分
写大堰河死后的凄凉和家人的悲惨
遭遇,实则控诉了社会现实的黑暗,
文中哪些语句可以表现出来?
6.师:诗歌的第四分部讲了什么?
将上述内容梗概板书。(见课末板
书)1.按老师要求反复朗读课文,就自己
的理解划分诗歌层次,并概括层意。
2.生:分为四个部分。
3.生:第一部分交代了大堰河的悲苦
身世及其与“我”的关系。表现了诗
人对乳母的深切怀念与痛悼。
在教师点拨下细细体会作者在该部
分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4.生:第二部分是从第5段到第8段,
集中刻画了大堰河勤劳、善良的品
德,抒发了诗人对她的深切眷恋与
尊敬。
5.生:第10段写大堰河的殡葬。用生
前“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
“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与死后“四
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几尺长
方的埋棺材的土地”相对比,深刻而
生动地揭示了旧社会的黑暗。
6.生:第四部分是诗人呈给大堰河的
挽歌和赞美诗,抒发了诗人对大堰
河深情地怀念和由衷地赞美之情。
五、本课小结
这节课主要对作者艾青作了大致了解,初步体会了诗歌的韵律节奏,初涉了诗歌所表达的感情。通过反复朗读,对诗歌的层次及层意有了基本了解,理清了诗歌的结构。
六、课末板书设计参考
大堰河——我的保姆
艾青第一层(1~4段):交代大堰河的悲苦身世及其与“我”的关系——怀念与痛悼第二层(5。8段):回忆大堰河辛劳而又悲苦的一生——眷恋与感激第三层(9。1l段):写大堰河死后的凄凉和家人的悲惨遭遇——同情与控诉第四层(12.13):诗人呈给大堰河的挽歌和赞美诗——讴歌与赞美
教学步骤
(第2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学生活动
1.探讨作者所采用的写作手法1.细读诗歌,分析探讨写作手法
2.深入理解2.研读重点段落,深入理解
3.指导品析《给乌兰诺娃》3.品析名篇,提升诗歌鉴赏水平
一、分析探讨写作手法(约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师:诗歌不同于一般的记叙文和说
明文,其形式不仅具有特殊性,更会
采用多种写作手法来表现内容,抒
发情感。本文除了多处运用联想、
想像和对比以外,还多次运用排比,
使内容凝炼,形式整齐,节奏鲜明,
气势酣畅。另外,为了加强情感和
音节的旋律,诗中大量运用了反复1.生:本诗通过反复吟咏表现对大堰
河的深情,许多节用了首尾诗句的
反复手法,使诗歌一唱三叹,回环婉
转,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效果。
的修辞方法。这种手法有何作用?
2.请学生找出并朗读诗歌中采用多种
修辞手法的句段,并分析其作用。
指导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四。
3.师:从构思看,全诗前4个诗段从
“今天”写起,“睹雪思人”;最后两个
诗段又回到“今天”,来赞美大堰河。
第4诗段有一句“大堰河,今天我看
到雪使我想起了你”,第12诗段有
一句“大堰河,今天,你的乳儿是在
狱里”,这两句在全诗结构上起了什
么作用?
2.仔细阅读诗歌,找出采用各种修辞
手法的段落语句,并就自己的理解
分析其作用。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
四。
3.第4段中“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
我想起了你”,由狱中看到雪,联想
到大堰河的被雪压着的坟墓,勾起
对乳母的怀念,进而追忆她辛劳苦
难,默默奉献的一生。第12段“大
堰河,今天,你的儿子是在狱里”中
的“今天”与第4段中的“今天”相呼
应,从回忆转入现实,使时间线索更
加清晰。
二、研读重点段落。深入理解(约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师:前边我们对整首诗进行了阅读
分析,现在我们选取几个重点章节
来研读,有谁愿意给大家朗读一下
第7、8段?
2.师:第7段中用诗人自家优越的条
件,与大堰河的贫困条件相对比,但
在这种优越的条件中,我的心情却
是忸怩不安的。“忸怩不安”一词表
明“我”在保姆家生活惯了,进而说
明“我”与地主家庭的疏远与隔阂。
请在诗句中找出一句相同的话来证
明,并分析它们表达了什么?
3.师:诗歌第8段写道“大堰河为了生
活……就开始用抱过我的手臂劳动1.深情地朗读诗歌第7、8段。
2.跟随教师讲解理解重点段落,试着
分析并把握作者思想感情。
生:“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
了”。明明自己是这个家庭的成员,
却说成是“新客”,表明了对大堰河
的深厚的感情,以及对自己亲生父
母的陌生。
3.生:表现了大堰河的勤劳与善良,以
及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了”。这节诗里所描述的大堰河不是
像第5段那样为自家干活,而是到地
主家(“我”的家)干活,从而取得报酬
养活自己一家。劳动是繁重而多样
的,然而她却总是“含着笑”,这表明
了她的什么品质?
4.师:联系第6段所写“我”离开大堰
河家时,她居然“哭”了,那么在第8
段中反复写她“笑”,就有了更深一
层的含义,请问是什么含义?
4.生:表明了大堰河对乳儿的深深的
爱,为能够和乳儿在一起而“笑”。
这是真正的母爱!是超越了一切功
利关系的爱。
三、赏析《给乌兰诺娃》(约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师:通过对教材所选诗歌的学习,我
们对艾青的诗歌有了初步印象,为
了加深对其风格和思想的了解,提
高我们的阅读能力,我选取了他的
另一首诗让大家欣赏。
板书诗歌《给乌兰诺娃》,抽学生朗
读。
2.指导完成随堂练习2。
1.充满感情的朗读《给乌兰诺娃》,体
会诗歌所要表达的意思,感受诗歌
的意境美。
2.回答问题,听取教师评讲,在教师的
常导下体会诗歌的荨杏特色与思想
情感。
四、本课小结
本节课通过对重点段落的研读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分析了作者的创作手法及该诗的艺术特色。为了提高学生阅读欣赏诗歌的能力,本节课还引导学生品析了艾青的另一名篇《给乌兰诺娃》。
五、课末板书设计参考
给乌兰诺娃——看芭蕾舞(小夜曲)后作像云一样软。像风一样轻,比月亮更明亮,比夜更宁静——人体在太空里游行,不是天上的仙女.却是人间的女神,比梦更美比幻想更动人——是劳动创造的结晶。
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诗人倾吐对大堰河的爱,这种爱是同对黑暗社会(“这不公道的世界’’)的恨联系在一起的。请找出表现诗人憎恨黑暗社会的诗段,说说有什么作用。
练习设计
随堂练习设计1.给下列词注音释义,并用它们造句。典押忸怩冰屑悉索凌侮叱骂漂泊2.阅读诗歌《给乌兰诺娃》,并完成下列问题。(1)找出诗中最能体现芭蕾舞姿的比喻句。(2)说说破折号在这里的作用和好处。(3)诗的语言是形象的,试分析头两句把演员翩翩的舞姿用自然界的云、风比喻
的艺术效果。
(4)诗中“不是……却是”是什么关系?诗人这么写的用意是什么?
个性练习设计
试着用简短的一段话或几行诗来赞美你身边劳动者的形象。
教学探讨与反思
这是一首抒情性很强的诗歌,但并不排斥叙事,甚至是细节描写,因此一定要j学生反复阅读,充分体会诗人满怀的激情。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也是此诗一大j点,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反复阅读中体会并学习这些修辞手法。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一首艾青的诗,这首诗是《大堰河——我的保姆》。大家对艾青可能不是很熟悉,那么,关于这首诗的标题和作者请大家看一下注解一;
二、朗读课文
老师:看完了吧?——好。关于作者和题目老师还想补充一点:这首诗是作者艾青的成名之作,也是他走向世界诗坛的奠基之作。那这首诗到底有什么样的魅力让他以此成名?下面我们就走进这首诗歌,欣赏欣赏,品味品味。因为我们是第一次阅读这首诗,诗也比较长,所以,我想请两位同学把诗先给大家读一下,其他的同学要做的工作就是拿起你的笔,在他们读的时候,认真地看诗,标出自然段,看看全诗一共有多少个自然段?好吗?——好,那我来请两位同学吧?这位女同学你从开始读到第8段:“大堰河深爱他的乳儿”;然后再找个男生读读后半截,请你好吗?——她读完以后你接着读,好吗?——生:读……
三、解读诗歌
1、第1、2节
老师:好,大家标出自然段了吗?有多少个自然段?——12or13,到底多少?——13个。
老师:好,我还想再提一个问题,这首诗的题目叫《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长给自己保姆——大堰河的一首赞歌,那么,“我”和“大堰河”分别是什么样的身份和地位?有同学能说说吗?请你——
师生:大堰河是“我”的奶妈,那么我就是大堰河的“乳儿”。诗里是这样说的,这讲的是“我”和大堰河的关系。他俩的身份地位——“我”是地主的儿子,大堰河——平凡的村里的一个妇女。你能说说她平凡到什么程度吗?
师生:名字很平凡,怎么平凡?——她没有自己的名字,别人叫她就用她的村子的名字来叫她。——叫她村子的名字,她的村子的名字叫大堰河,所以她就叫大堰河。(悲苦的身世)
老师:好,其实我们在1、2两节里就能看到他们的身份、地位以及他们的关系,大家再看看,我是地主的儿子,那大堰河是一种什么样的身份和地位?书上怎么说?
生:童养媳。老师:有同学知道什么叫童养媳吗?
生:原来的时候穷苦人家的女孩被卖到富人家里去,很小的时候就给人当媳妇。
老师:好,贫穷的人家生下女儿无力养活,就把她给了人,大多是给有钱人家,这样可以减少了父母的一大笔开销,不用养她了,结婚的时候也不用陪嫁妆了,这女孩长大了成为抚养者家中的媳妇,但是这些女孩身心都会遭到无情的摧残,她们多受夫家,尤其是婆母的虐待。(社会地位低下)
老师:很好,我们再看,艾青是地主的儿子,怎么会有一个做童养媳的奶妈呢?——学生没人回答。——老师补充:这是一件真实的事,——在这我给大家补充一个内容:艾青生下来的时候是难产,据说他母亲48小时才把他给生下来,过去的科学技术没有现在这样发达,难产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生下来以后,算命的先生就说这孩子命不好,克父克母,所以他的爸爸妈妈就把他送到大堰河家里去,没有让大堰河来他家里来,而是把他送到大堰河家里去,让大堰河来抚养他,大堰河一直把他抚养到5岁,5岁因为要读书了,所以,艾青就被自己的父母领回了家里,可是他回到自己的家,依然是不允许叫自己的爸爸妈妈“爸爸妈妈”,只准叫“叔叔婶婶”,而且爸妈一直对他很冷漠,所以,用艾青自己的话说“从小等于没有父母”,他是在“冷漠和被歧视的空气里长大的。”那,在大堰河家的这5年,应该说成为他后期创作的一个源泉。
2、第3节
老师:好了,了解了这些内容,我们来看诗歌的第3节。诗歌第3节开头和结尾反复使用了一句话:“大堰河,今天我看到了雪使我想起了你”——为什么是看到了“雪”使我想起了你?——触景生情。——大家注意到了吗?——作者写这首诗是——1933年1月14日雪。是不是?那就是说作者写作的时候正是一个什么样的天气?——外面下雪了。大家还知道有什么情况吗?——不知道,我给大家补充一下。
老师:大家先看第12节,开头作者说“今天,你的乳儿是在狱里”——“狱里”是哪?——监狱里。1932年大概7月份的时候,艾青因为参加一个进步组织,被捕入狱,这个时候,他在监狱里关了几个月,那么,到了第二年的一月份,也就是1933年1月份,正是一个隆冬季节,外面天寒地冻,雪花飞舞,这个时候,艾青触景生情,想起了自己的保姆。好,大家看一下,诗歌的第3节在文中就尤为重要,通过这节,我们能了解到作者写作的背景,也能隐隐体会到他当时的心情。那么,这一节应该怎样来读呢?第一遍读,我们是熟悉了一遍诗,那现在我们了解了背景之后,怎么来读?——生:心情很沉重(被捕入狱,保姆去世);
老师:心情沉重。(被捕入狱,保姆去世);那大家注意没注意作者选的东西有什么特点?
师生:“草盖的坟墓”、“枯死的瓦菲”、“一仗平方的园地”、“青苔的石椅”——给人的感觉很荒凉,。除了景物很荒凉,情感方面——以前都是很熟悉的,如今都变了个样,心里很凄凉。
老师:很好,环境的荒凉、荒废;心情的凄凉,那你来给大家读读,融入自己的感情,用心来读。——生:读……
老师:读得不错。刚才我们说这一节很重要,除了给我们交待了作者的写作背景外,大家还能说说它重要在哪吗?
师生: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凄凉,很好,作者看到雪,想到的是“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此时,诗人开始对自己的保姆有了无限的思念,想念。从这里开始,作者也就开始了对大堰河的怀念。
3、第4节:
老师:如果说上面的三节是作者站在现实的牢房里,那么,从第四节开始,作者就转入了对大堰河深情的回忆了。我们来看第4节。那个厚大的手掌为什么是作者最为难忘的?(为什么?为什么想起了过去的一切就想起了那双手?为什么是厚大的手?)大家可以讨论讨论。——生:讨论
老师:好,有结论了吗?谁来说说看?——生:厚大的手掌让诗人有一种安全感。
老师:很好,有一种安全感。其实,通过这几句话,我们看到大堰河家的物质生活极为不好,但是,大堰河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自己,用她那“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作者感到的也是甜蜜。一位慈爱、勤劳的母亲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
老师:作者在这里是怎样来描写大堰河那双勤劳、给人温暖的双手的?——师生:用了8个特写镜头,
老师: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排比、反复。文章中用了很多,大家要注意体会。我们就以这一节为例,讲一下。
排比——作者抓住生活中的典型场景,不求面面俱到,一方面铺叙她极度的贫穷和繁重的劳动,另一方面表明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照料着乳儿,对乳儿的爱之深。反复——大堰河对乳儿的爱,也写出了诗人在大堰河家温暖的生活。所以,从这我们可以看出,过去了这么多年,作者对这些生活的细节记得仍是这样的清楚,那他对大堰河仍是那样的眷恋。好,哪位同学来读一读?—生:读……
4、第6节
老师:好,接下来诗人回到了自己的家,刚才我们已经介绍了,他自己是什么样的家庭?——师生:地主的家庭。
老师:回到自己的家,他感觉怎么样?是不是有说不出的高兴和喜悦?
师生:不是。而是觉得自己是个“新客”。——这个词大家抓的很好。他们家的物质生活如何?——好。一个字“好”,可是他没有这样说吧?你们怎么读出好来的?——他描写了他们家的家具、用的和穿的东西——给大家读读。——很好,在当时的社会里,有这些东西,可见当时是非常富有的了。和刚才大堰河家对照一下,那乌黑的酱碗、乌黑的桌子形成了什么?——对比——鲜明的对照,物质生活上是天壤之别。但是,物质上的满足有时不是最重要的,而精神上的慰藉才是最重要的。正如作者回到自己的家以后,感到了是“忸怩不安”、“陌生”和“拘束”。生活在一个没有“爱”的家庭里。
5、第7节
老师:在诗人离开大堰河家以后,大堰河开始做什么了?我们在诗歌的第七节里看到了“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她就开始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劳动肯定很艰辛,但是作者却捕捉了大堰河的一个表情“笑”——“一直含着笑”,为什么在这样艰辛的劳动下,她还能“含着笑”?生:两个原因——用自己的劳动养活家里人,找到了养活家里人的活;她可以天天看到我。
生:…………乐观。
老师:好,劳动虽然很艰辛(作者不是面面俱到,截取几个场景——洗衣、洗菜、做饭、喂猪等),可是大堰河一直“含着笑”,这“笑”的背后深藏着很多原因,这“笑”里饱含着和乳儿在一起的喜悦,因为她爱乳儿;这“笑”是她在劳动中获得满足的“笑”;这“笑”里也有几分无奈——为了生活,她不能哭丧着脸面对主人。—老师:我们一起把这几句“含着笑”的句子读读,感受一下。生:读…………
6、第8节
老师:大堰河深爱着她的乳儿,为了他,她能做一切的牺牲。我们看,第8节,作者又选取了几个细节来表现大堰河对自己的深爱?我给大家读一读,大家考虑考虑。——老师:读……
老师:选取了哪些细节?生:…………老师:这些都是一些生活中的小事,诗人却不厌其烦的一件件都罗列在上面,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师生:…………表明大堰河对乳儿的淳朴的情感——她像爱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爱他;对乳儿有着美好的祝愿。
老师:为什么说做梦能表现大堰河对我的爱呢?——大堰河的梦正是她对诗人最美好的祝愿,她期望他能长大成人,成材成家,生活幸福美满。我们试想一下,如果这个梦实现了,有一个娇媚的媳妇叫她一声“婆婆”,她会有怎样的表情呢?—生:会心、幸福的微笑。
7、第9、10节
老师:大堰河,可以说给了艾青非常多的关爱,诗人回忆起过去的一切,有许多许多值得写的,那么,作者有眼前的“雪”想到了那个被雪压着的坟墓,回忆起过去温暖的生活,想到了给他无限爱心、无限温暖的那双手,想到了大堰河的哭、想到了“笑”,还告诉我们大堰河曾经作过这样一个梦,这就是诗人眼中大堰河生前的事迹,可是大堰河死的时候却是怎样的?
师生:“梦还没做醒”——“乳儿不在她的身边”——“平时打骂他的丈夫也为她流泪”——“五个儿子,个个哭得很悲”——“轻轻的呼着她的乳儿的名字”:为家庭操碎了心的大堰河就这样去了,丈夫想着她的好,儿子失去了母爱,而大堰河“轻轻的呼着乳儿的名字”死去了,从这里可以看出,大堰河对诗人的爱几乎超越了对自己孩子的爱,俩人不是母子,胜似母子。但是,大堰河还是死去了,“含泪”的死去了,那么,为什么大堰河在死的时候,是“含泪的去了呢”?我想问问大家,这个泪又是为什么而流?
师生:没有看到乳儿在身边,想念乳儿而流泪;为自己没能看到自己的梦实现而流。
老师:好,在这一点上,大家可以再深入挖掘一下,除了为自己的乳儿而流,为自己的愿望没能实现而流,大家再想想,她死的时候,她的家怎么样?——五个儿子还小,丈夫酗酒;那么多的事还让她牵挂,读到这,我的心真的被深深地震撼了,一个妈妈不在了,一个家就散了。
老师:辛苦了一生的大堰河死后得到的是什么?——微薄的葬礼。她生前付出的何其多,而死后得到的又何其少啊,想到这里,诗人的心一阵阵发痛,他的心中充满了对她悲苦命运的深切同情。
老师:艾青的回忆到这里就结束了。在他的回忆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大堰河的形象?
师生:出身低微,地位低下,却有着金子般美好心灵的大堰河。她勤劳,善良,宽厚,她如同一座雕象,一直矗立在诗人的心中。
8、第11、12、13
老师:诗人从回忆的大门走了出来,又回到了现实中来,外面依然是漫天飞舞的雪花,依然是阴冷潮湿的牢房,但诗人却有着按捺不住的澎湃的激情,呈给大堰河由心灵而写成的赞歌。我们一起把最后三节读一读。——生:读……
老师:为什么是紫色的灵魂?这首赞歌,仅仅是呈给大堰河的吗?——紫色代表着高贵。这首诗歌是献给所有勤劳的中国人民。作者并非把情感仅仅局限在“小我”的世界里,而是扩展开来,将情感扩大,直接抒发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敬爱之情。
四、思考:从表达方式上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什么诗?
老师:这首诗我们学习到这花了一点时间,艾青的这首诗,我们读完之后,考虑一下,从表达方式上来说,它是一首什么诗?——叙事?抒情?都有——真的都有,这首诗从根本上来说,它还真应该是一首抒情诗,但是它的确用了大量的叙事内容,抓住了生活中一些鲜明的形象,比如:他从雪想到了被雪压着的坟墓;写大堰河,抓住了她的“手”和“笑”,写到最后,大堰河死的时候,写到了大堰河的“泪”,最后化成了一手把纸钱的灰。大堰河的一生都是作者所关注的,但是它又不是一首叙事诗,因为作者并没有完整的描述事件,就是抓住了这些个形象,那么,作者为什么要抓这些形象?——融入了作者的情感,饱含着作者的感情。什么样的感情?——开始的怀念,接下来的眷恋,一直到最后对大堰河的讴歌、赞美。这都是作者情感的表达,而作者这些情感的表达,全靠这些细节的捕捉,作者把自己的感情就融入在其中,借助这些来表现出来了,所以,有人说“它是一首以叙事为主线的抒情诗”。我觉得非常好。
四、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这首诗,理请了诗人由现实到回忆,再到现实的抒情结构,体会诗人起伏跌宕的感情旋律。三十年代末的上海,一位著名诗人见到了艾青,曾激动的说,德国有莱茵河,法国有塞那河,埃及有尼罗河,那么,我可以骄傲的说,中国有大堰河。是的,如果把诗人半个世纪的创作看成是一条巨大的河流的话,那么,大堰河就是他永不枯竭的源头。

《大堰河——我的保姆》说课
【教学设想】这首诗是作者艾青的成名之作,也是他走向世界诗坛的中国。本文是一篇传统课文,具有永久的价值和魅力。从诗人感情变化线索来看,这首诗以诗人在铁窗中看到飘飘雪花触动诗情开始,追忆儿时被大堰河养育的往事和大堰河的艰苦劳作与悲苦命运,到最后的真挚怀念和热情赞美,给读者以强烈的心灵震撼。理清诗的抒情脉络,有助于把握大堰河这一形象。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开发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理解大堰河这个形象的当代意义。尤其是农村孩子,他们身边有许多像大堰河一样的勤劳、善良、贫穷之人;生活中也有许多像诗人艾青这样有着博大爱心的人。通过这首诗的学习,从情感态价值观方面要让学生有启发,有收获。在艺术形式方面,可重点向学生讲解这首诗所运用的大量排比句式和重叠反复手法对于加强抒情效果的好处,还可适当讲解诗中运用的大量描述性意象及其作用。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学习、把握诗中的节奏和旋律,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能力。
2、通过分析人物形象,理清诗人情感发展的脉络,体验诗人对劳动人民真挚、热烈的感情以及对旧世界的仇恨和诅咒,提高审美能力。3、认识本诗通过记事写人以及直抒胸臆的特点,学习对比、反复、排比等表现方法。
【教学重、难点】
1、重点:⑴通过分析人物形象,理清诗人情感发展的脉络,体验诗人对劳动人民真挚、热烈的感情以及对旧世界的仇恨和诅咒。⑵学习排比、反复、对比等修辞手法在诗中的运用和作用。
2、难点:使学生感知作者包含在诗歌中的真情实感,体会作者用情作诗的方法和重要性。
【教学方法】诵读──鉴赏──讨论分析──合作探究。
此诗为艾青的成名之作,极有影响,其原因之一便是独到的思想深度,和蕴于诗行间的真情。然而学生对诗人如此怀念一位农妇,或许感受不深。应该向学生指出,诗中把一个连姓名都没有的极其普通的劳动妇女做为讴歌的对象,正表明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一往情深。不是为了报恩,而是礼赞那些“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的儿子们”。而对自己的地主阶级家庭,则是厌倦、陌生、格格不入。艾青以此诗宣告自己彻底背叛了封建地主阶级,而投向劳动人民的怀抱,这在30年代是难能可贵的。学生对此诗一下子不易进入境界,关键在于引导。此诗的感情是通过具体情节、具体事物表现出来的,因此越是具体描绘之处越是容易激发感情。建议抓住诗中关于保姆的典型细节去加以剖析,这些细节的描绘,正是出于诗人细致的观察、深入的机会。这样可能用“情”打动学生,用“情”将学生带入诗的天地之中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64894.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