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作为高中教师就要早早地准备好适合的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帮助高中教师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教学。那么,你知道高中教案要怎么写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一、课程标准及解读: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2)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3)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4)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教学内容说明:

(1)太平天国运动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和局限性金田起义《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的失败

(2)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国民革命土地革命和工农武装起义红军长征国共合作抗日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渡江战役

二、知识结构:

一、太平天国运动

二、辛亥革命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专题测试

一、选择题

1、太平天国运动兴奋起的原因包括

○1腐朽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使阶级矛盾激化○2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新的灾难○3自然灾害严重

A、(1)(2)(3)B、(1)(3)C、(1)(2)D、(2)(3)

2、拜上帝会创立后发展迅速,这从本质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

A、宗教迷信流行B、阶级矛盾尖锐

C、人民渴望平等平均D、出现严重的信仰危机

3、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具有的新的时代特点表现在

○1运动规模空前巨大○2反封建同时也反侵略○3《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主义理想○4《资政新篇》的资本主义色彩

A、(1)(2)B、(1)(3)C、(2)(4)D、(3)(4)

4、《天朝田亩制度》具有绝对平均主义性质,因为它规定

A、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B、通过对库制度平均分配所有农副产品

C、鳏寡孤独废疾者由国库供养D、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

5、致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是:

A.湘军的进攻B.天京的内乱

C.北伐的失利D.外国的助剿

6、第一个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方案的中国人是

A、洪秀全B、洪仁玕C、孙中山D、蒋介石

7、《临时约法》的内容不包括

A、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B、按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

C、参议院对临时大总统有弹劾权D、实行总统制,总统有行政、立法、司法权

8、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1)宣统帝退位(2)南京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3)南京临时政府成立(4)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A、(1)(3)(4)(2)B、(2)(4)(3)(1)

C、(2)(1)(4)(3)D、(4)(3)(1)(2)

9、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彻底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D、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10、我们认为辛亥革命失败的主要依据是

A、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篡夺B、革命未能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C、孙中山辞去了临时大总统职务D、没有建立起真正的中华民国

11、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A、“废除二十一条”B、“拒绝和约签字”

C、“誓死力争,还我青岛”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12、关于中共一大,说法正确的是

(1)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运动(2)规定党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3)通过了党的最高纲领(4)提出进行国共合作的建议

A、(1)(2)(3)(4)B、(1)(3)(4)C、(1)(2)D、(2)(4)

13、1922年中共二大提出的民主革命纲领,其主要内容是:

①推翻帝国主义压迫②打倒军阀③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④平均地权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4、说国民革命是辛亥革命的继续,这主要表现在

A、革命任务上B、革命的领导阶级上M.jaB88.coM

C、革命的结局上D、革命的指导思想上

15、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与巩固

A、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B、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开始的标志

C、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端

D、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16、有关遵义会议与长征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进行长征是遵义会议作出的重要决定

B、遵义会议是红军长征的转折点,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

C、遵义会议对长征的得失进行了充分的总结

D、遵义会议的召开标志着长征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17、国共第一次合作取得的最重大的成果是

A、黄埔军校的创立B、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

C、农民运动的发展D、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

18、国民革命与近代前期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相比,其突出的新特点是

(1)以国共合作为基础(2)采用武装斗争的形式(3)群众基础的扩大(4)反帝反封建相结合

A、(2)(3)(4)B、(1)(2)(4)C、(1)(2)(3)D、(1)(3)(4)

19、国民大革命给中国共产党最深刻的历史教训是

A、警惕统一战线内部的野心家

B、结成巩固的工农联盟

C、团结大多数的革命阶级

D、独立地掌握革命武装和领导权

20、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中原的重大意义是

A、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B、粉碎蒋介石的重点进攻

C、改变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D、改变解放战争的战略态势

二、材料分析题

21、“自古取江山,屡先西北而后东南,盖自上而下,其势顺而易……况江之北,河之南,古称中州鱼米之地……今弃之不顾,徒以苏杭繁荣之地,一经挫折,也不必久远。”“现在说到我朝祸害之源,即洋人助妖之事……但如洋人不助敌军,则吾人断可长久支持。”(引自《洪仁玕自述》)

据材料回答:

材料论述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对此,洪仁玕提出哪些观点?试结合史实对其观点加以评论。

22、阅读下列材料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摘自《毛泽东诗词》

根据所学知识,请回答:

(1)请你简单说明革命大革命至长征之前,中国工农红军的斗争简况

(2):红军被迫长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长征初期红军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这一局面是如何改变的?

(3)你认为红军长征的胜利有何历史意义?(3分)

三、问答题

2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两度携手,为反帝反封建作出了重大贡献。据此回答:

①两次国共合作实现的共同原因是什么?(6分)

②两次合作中,国共两党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6分)

③第二次合作中,中共的合作策略是什么?(6分)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24、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遭受过两次严重挫折。据此回答:

⑴两次严重挫折分别指什么?发生的共同原因是什么?(6分)

⑵为挽救两次危机中国共产党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8分)

专题三测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5ABCBB6-10BDDAA11-15DCCAA16-20BDDDA

二、材料分析题

21、(1)论述的核心问题是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2)洪仁玕认为失败的原因一是没有夺取长江以北、黄河以南的战略要地——中原地区,而是选择了不易防御的苏杭之地;二是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3)洪仁玕的观点是片面的。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波澜壮阔的反侵略反封建的农民运动,但定都天京后,领导集团进取心减退,日益腐化,争权夺利,酿成“天京事变”,严重削弱了太平天国力量。太平天国虽然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但绝对的平均主义思想是无法实现的。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的代表,没有科学的世界观,提不出科学的革命纲领,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是失败的根本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只是其失败的客观原因。

22、(1)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来到井冈山创建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地星星之火。到1930年夏,全国已建立起十几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31年11月在瑞金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红军和根据地地发展使国民党大为震惊,从1930年到1933年对中央根据地连续进行五次“围剿”,前四次均被红军粉碎。

(2)由于王明“左”倾错误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及工农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主力被迫撤离南方革命根据地,北上进行长征。

如何改变:1935年,中共中央召开了遵义会议,纠正了错误的军事路线,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从此扭转了长征初期被动挨打的局面,革命形势开始转危为安。

(3)粉碎了国民党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长征是宣传队、是播种机,铸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的胜利为中国革命保留了生力军和主要干部;红军主力到达抗日前线,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三、问答题

23、(1)两次国共合作都是由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两次合作都是由中共首先倡导并促成的。

(2)在两次合作中,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形成了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而国民党则由一个革命组织蜕变为一个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党。

(3)在第二次合作中,中共保留了自己的军队,坚持独立自主的方针,对国民党既合作又斗争,既发展了自身,又团结了爱国主力量,巩固了统一战线;(第二次国共合作破裂时,蒋介石在政治上陷入了完全孤立状态。

24、(1)挫折:1927年国民大革命失败和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原因:客观上,反革命力量相对强大;主观上,中共中央犯了机会主义错误,第一次是右倾机会主义,第二次是“左”倾机会主义。(2)措施:①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召开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吸取三大起义失败的教训,逐步走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②长征途中,1935年1月,中共召开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和红军,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相关阅读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教案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一)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过程,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

1、过程

①兴起:1851年,洪秀全,金田起义

②发展:1853年,定都天京——正式建立起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

③转折:1856年,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④失败: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下失败

2、《天朝田亩制度》

(1)内容:

①土地分配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

②产品分配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每户留足口粮,其余统归圣库

③理想社会:“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

(2)评价:

①革命性:突出反映农民要求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②空想性:绝对平均主义不切实际,没有真正实行过

3、《资政新篇》

(1)人物:洪仁玕

(2)特点:中国近代史上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

(3)评价:①先进性:这是先进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一个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②局限性:由于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加当时处于战争环境,因而没有真正实行过

(二)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1、中国同盟会的成立:1905年,日本东京。(性质:第一个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军,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

3、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成立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体现了主权在民和三权分立的原则,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6、历史功绩:

①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最直接的结果)

②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建立了民主共和制,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权利,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最伟大的功绩)

③使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最深远的影响)

(三)概述五四运动的原因、经过,认识其在中国民主革命史的地位与作用;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知道中共“一大”、“二大”内容,认识中共成立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一.五四运动(1919、5、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经过:两个阶段,两个中心

①第一阶段:5月,中心在北京,主力为学生

②第二阶段:6月,中心在上海,主力为工人

3、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最能体现运动性质的口号是:“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4、结果:释放学生,罢免卖国贼职务,拒签和约,取得初步胜利

5、性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的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6、意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条件

①经济条件:一战期间,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②阶级条件: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并登上了历史舞台

③思想条件: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进一步促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④组织条件:中国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

2、成立:中共“一大”(1921年7月23日,上海)

①规定党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

②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3、中共“二大”(1922年7月):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①内容: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②意义:这是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

4、中共成立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①使中国有了真正的无产阶级政党

②中共制定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使中国的民主革命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

③中共成立后,放手发动工农群众,为中国革命找到了真正的力量源泉

(四)概述国民大革命、“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红军长征、解放战争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一、国民革命运动(1924—1927)

1、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形成新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2、大革命的目标:“打倒列强除军阀”

3、主要成就:北伐的胜利进军

4、失败:①1927、4、12,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动政变

②1927、7、15,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反动政变(失败标志)

5、教训: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二、“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1、南昌起义(1927、8、1,江西南昌):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建立了。

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正确道路的开端

三、红军长征

1.原因:①根本:王明“左倾”路线的错误;

②直接:中共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2.开始:1934年10月

3.转折:遵义会议(1935、1,贵州遵义)

①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

②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③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4.结束:①1935、10,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与在陕北的红军会师;

②1936、10,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四、解放战争

1、爆发:1946年6月,蒋介石调集重兵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2、战略反攻: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3、战略决战: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4、解放战争的胜利的标志:1949年4月,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国民党统治的瓦解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高中教师在教学前就要准备好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帮助高中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怎么才能让高中教案写的更加全面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内容标准]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学习要求]
1、了解太平天国的兴起、发展、高潮、转折、失败等重要史实。
2、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及《资政新篇》的内容和评价。
3、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4、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
5、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6、体会孙中山等革命者前赴后继的献身精神。
7、了解五四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五四运动在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中的影响。
8、体会爱国学生、知识分子、工人阶级在民族危机中所表现出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9、基于中共“一大”、“二大”的召开,概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中
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10、了解国共合作、北伐战争、“工农武装割据”、红军战略转移、国共合作抗日以及人民解放战争等史实。
11、认识新民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12、体会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为人民解放事业而不懈奋斗的精神。
[整体感知]
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争取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国家的富强就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为完成这个任务,中国的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进行了前仆后继的斗争。本专题共包括三部分:1、太平天国运动在反对封建主义的同时,肩负起了反对外国侵略的任务,同时太平天国后期的领导人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因此太平天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声。2、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建立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提出了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发动了辛亥革命,建立了共和国,是中国近代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3、五四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中国革命进入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其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不懈的斗争,终于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知识清单]
一、太平天国运动
(一)、太平天国初期的斗争
1、背景:鸦片战争后外国产品大量涌进中国,导致沿海农民和手工业者失去生计;清政府的沉重捐税和地主的土地兼并与盘剥;连年的自然灾害;洪秀全将西方基督教与中国的民间宗教的相结合,创立“拜上帝会”。
2、爆发:1851年初,金田起义.
3、初步建政权:永安分封诸王(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初步奠定太平天国政权的基础。
4、正式建政权:1853年,太平军定都天京,正式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革命政权。定都天京以后,太平天国分别进行了北伐、西征和天京突围,特别是打垮清江北、江南大营,标志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二)、《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1.《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颁布。
中心问题:土地问题。
目的:建立“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
内容:(1)土地分配: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方法:不论男女,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2)产品分配: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方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评价: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进步性)
要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平均一切财富,人人平等,是不可能实现的空想。由于主观上的空想性及客观的战争环境的影响,并没有真正实施过。(局限性)
2.《资政新篇》,1859年洪仁玕提出。
目的:重振太平天国,改革内政,建设国家。
内容:①政治上主张中央集权,反对结党营私,提倡广开言路;
②经济上:主张仿效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制度,发展工矿、交通、邮政、金融、水利等事业;准许私人开办工业,奖励科技发明;
③对外关系上:中外自由通商,平等往来;
④其它:兴办学校,建立医院,设立社会福利机构。
评价:是先进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符合时代的潮流。(进步性)
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又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加之处于战争环境未能推行。(局限性)
(三)、后期的斗争
1.天京事变
原因:根本原因是小生产者的局限性;直接原因是领导集团内部矛盾尖锐。
过程:1856年,洪秀全和杨秀清为了太平天国的军政大权展开了激烈的争夺,破坏了太平天国领导集团起义初期的团结和谐局面。结果东王杨秀清和北王韦昌辉被杀,翼王石达开出走。
性质:领导集团内部争权夺势的斗争。
影响:严重削弱了太平天国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是太平天国从胜利发展
走向失败灭亡的转折点,是太平天国从战略进攻走向战略防御的转折点。
2.后期的防御战:在陈玉成与李秀成的领导下,开展既反封建又反侵略的斗争。
3.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的标志: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的失败。
失败的原因:主观原因是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客观原因是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四)、太平天国运动意义和教训
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意义: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狠狠打击了外国侵略者。
教训:由于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二、辛亥革命
(一)、武昌起义
1、背景:①经济基础: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获得了初步发展。
②阶级基础:资产阶级队伍及革命知识分子队伍的壮大。
③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④组织基础:1894年起,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资产阶级团体相继建立。
1905年,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
⑤革命形势的成熟:1911年4月,同盟会发动黄花岗起义和1911年5月,全国范围的保路运动兴起,为辛亥革命的爆发提供了条件。
2、爆发: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发动起义,攻占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二)、中华民国的建立
1.政权的建立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的建立。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颁布时间:1912年3月。
主要内容:A、规定了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享有人身、言
论、集会、结社等自由和请愿、诉讼、选举和被选举等权利。
B、约法按三权分立的原则建立政治体制。参议院行使立法权,
有权选举临时大总统、弹劾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委员行使行政权,实行责任内阁制。
C、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
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从法律上宣告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三)、辛亥革命的结果
1912年2月袁世凯迫使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四)、辛亥革命的功绩和教训
性质: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功绩:A、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
B、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权利,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
C、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D、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
局限:未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未能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教训: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其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
(一)、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五四运动
直接原因: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过程:第一阶段5月中心在北京,以学生为主体。
第二阶段6月中心在上海,以工人为主体。
结果: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的学生,罢免亲日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意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以青年学生为先锋,工人阶级为主力;李大钊、陈独秀等进行了马克思主义的启蒙宣传,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①条件
国内:工人积极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阶级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的结合;(思想基础)
一批早期共产党组织的成立;(组织基础)
国际:共产国际的帮助。
②中共“一大”的召开
时间:1921年7月23日;
地点:上海;
内容:确立党的名称、制定党的纲领和奋斗目标、确定党的中心任务以及选举领导机构。
③中共“二大”的召开时间:1922年;
中心任务: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意义: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二)、国民革命
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背景:(1)1922年至1923年第一次工人运动失败,中国共产党认识到:
工人阶级必须联合农民阶级和其他阶级,组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才能
战胜强大的敌人。
(2)孙中山深感人民力量的伟大,决定“以俄为师”。
方针:党内合作
建立: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意义: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民革命运动迅速展开。
2、国民革命运动(1924.1-1927.7)
兴起:国共合作之后,国民革命运动迅速在全国兴起。
高潮:北伐战争:1926年7月开始。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
性质:国共共同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
失败: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分别制造“四一二”和“七一五”政变。
意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失败原因:客观上是由于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力量过于强大;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主观上是由于年幼的中共缺乏革命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和共产代表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了对革命的领导权,尤其是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三)、“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1、起义和会议
(1)南昌起义
时间:1927年8月1日;
领导人: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
意义:打响了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宣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诞生。
(2)八七会议
时间:1927年8月7日;
地点:汉口;
主要内容: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意义:为全党指明了新的出路。(转折点)
(3)秋收起义:
时间1927年9月;领导人毛泽东;受挫后毛泽东率部向井冈山进军。
2、工农武装割据
①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1927年10月,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②粉碎国民党的围剿(武装斗争):蒋介石组织对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大规模“围
剿”。毛泽东领导中央革命根据地军民取得三次反“围剿”的胜利。
③土地革命:在革命根据地,共产党开展了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度的土地革命。土地革命使得广大贫雇农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土地、努力发展生产,生活上有了保障。为了保卫胜利果实,他们积极参军作战。
④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江西瑞金建立,它的性质是工农革命政权。
3、红军的长征
背景: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时间:1934年10月开始;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于甘肃会宁,长征胜利结束。
意义: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
遵义会议:
背景:长征途中。
时间: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举行了政治局扩大会议。
内容: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意义: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转折点)
(四)、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抗日战争的胜利(1937、7——1945、9)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倡导下,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经过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中华民族取得了近代以来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2、解放战争的胜利
爆发:1946年6月
反攻: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决战:1948年底—1949年初,人民解放军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渡江战役: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于1949年4月23日,占领南京,国民政府覆灭。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标志:(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讨论新中国的成立问题。)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意义:(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
(2)为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扫清了障碍,创造了必要的前提;
(3)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增强了世界和平力量;
(4)它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重点突破]
1、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
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它冲击了旧的纲常名教,破天荒地提出了近代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资政新篇》。它的失败说明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
2、辛亥革命的意义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权利,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3、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
相同点:(1)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
(3)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不同点:
领导力量指导思想革命前途群众基础结果
旧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资产阶级思想(三民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没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由于领导阶级的局限性,失败。
新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思想(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广大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胜利。
注意:判断革命性质主要看革命任务,而非领导阶级。
4、五四运动的影响
五四运动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主旋律;五四运动也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鲜明的民主和科学精神;五四运动又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
[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之所以称太平天国运动是属于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是因为
A.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B.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 
C.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D.规模大、时间长
2、太平天国兴起的最主要原因是
A.民族矛盾激化 B.洪秀全正确领导 C.阶级矛盾激化 D.西方列强入侵
3.《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A.是太平天国先后颁布的革命纲领文件B.都是农民阶级革命实践的产物
C.二者对于社会经济改革主张完全一致D.都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潮流
4.柳亚子在《题太平天国战史》中提到“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其中“煮豆燃萁”是指
A、北伐失利B、永安建制C、安庆保卫战失利D、天京事变
5.《天朝田亩制度》无法实现的根本原因是
A、实行条件不充足B、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
C、主阶级的反对和破坏D、战争环境不允许
6.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新的时代特点表现在
①运动规模空前巨大②反封建的同时反侵略
③《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主义思想④《资政新篇》的资本主义色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华民国约法》
C、《资政新篇》D、《和平建国纲领》
8.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这里的变局和创举是指
A、辛亥革命的爆发B、清朝统治被推翻
C、中华民国的成立D、《临时约法》的颁布
9.孙中山就西方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的问题提出
A.民权主义B.民族主义C.民生主义D.民粹主义
10.孙中山盛赞黄花岗起义之价值主要是因为它
A.扩大了武装起义的规模 B.推动了国内革命形势的发展
C.导致了武昌起义的爆发D.体现了革命党人的斗志
11.1918年12月《每周评论》说:一战的结果是公理战胜强权。这说明当时中国一些知识分子
A.对帝国主义战争缺乏真正的认识
B.对巴黎和会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C.对中国国际地位认识不清
D.期望大战的结果能彻底恢复中国的主权
12.国民大革命相对于辛亥革命而言,有内在的继承性,这主要表现在
A、革命领导阶级上B、革命任务上
C、革命结局上D、革命的指导思想上
13.下列土地政策符合1931年毛泽东制定的土地革命路线的是
A.一切私有土地完全归组织公有B.农民分得土地不得转让买卖
C.没收富农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D.没收公共土地及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
14.毛泽东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主要依据是
A.“八七会议”的精神B.中国的国情
C.共产国际的指示D.人民群众的支持
15.1934年红军开始长征,其目的是
A、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B、保存革命力量,实现战略转移
C、将革命推向全国D、实现中国革命重心的转移
16.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确立于
A、中共“一大”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7.“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B、十月革命的影响
C、学生爱国精神的驱使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18.1947年,人民解放军进入战略反攻,主攻方向是
A、中原地区B、华东地区C、华北地区D、苏南地区
19.三大战役的胜利
A.是所有解放军直参战的结果B.是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
C.标志着人民解放战争的结束D.彻底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20.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提出的土地政策的共同点是
①体现了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②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③维护了农民基本利益④促进经济的发展
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二.材料解析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材料二: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材料三: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材料四:国务员(指国务总理和各部部长)辅佐临时大总统,召其责任。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可决弹劾之
——以上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请思考: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原则?

(2)根据材料二中的权力分工体现了什么思想?

(3)材料三掩盖了什么实质问题?

(4)材料四规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决议指出“对现有各政党,应采取独立、攻击、排他的态度。”……我党应坚守无产阶级的立场,并不准与其他党建立任何联系。
——李达《中国共产党的发起和第一次、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回忆》
材料二:马林向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建议放弃他们对于国民党的排斥态度,到国民党中去进行政治活动……党则不需放弃独立,与此相反,同志们必须统一他们在国民党中所采取的策略。
——《马林给共产国际执委会的报告》
材料三:“我们必须努力扩大国民党的组织于全中国,使全国革命分子集中于国民党,但仍旧保存我们的组织,并须努力从工人团体中,从国民党的左派中,吸收具有阶级觉悟的革命分子,渐渐扩大我们的组织,谨严我们的纪律,以立强大的共产党之基础。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代表大会》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共在斗争策略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共产国际是怎样推动中共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

(3)根据材料三党的三大会议在国共合作上明确了什么?

(4)根据以上材料分析说明中共的政治态度发生了怎样的演变?你能从中得出什么认识?

三.问答题
23、回答有关辛亥革命的几个问题:
(1)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什么?其纲领什么样?成立于何时何地?

(2)中华民国的成立是中国20世纪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概括指出这一巨变在政治上的突出表现。

(3)简要回答辛亥革命的意义。

24、“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它反映出这一时期中共领导的斗争具有怎样的特点?简析其成因。

第三专题单元检测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2345678910
BCADBCACCB
11121314151617181920
ABDBBCDABC
解析1、答此题应熟悉中国民主革命的含义。民主革命是指中国人民从事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12、辛亥革命属旧民主主义革命,而国民革命属新民主义革命。解答此题应准确掌握中国新旧民主革命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二、材料解析题
21、(1)主权在民。(2)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思想。(3)掩盖了阶级的不平等。(4)主要目的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约法成了一纸空文,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就废除了它。
22.(1)仅靠无产阶级单枪匹马地进行斗争,反对与其他党派的联合。
(2)确认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是中共合作的对象,国共合作采取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形式。
(3)确定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扩大国民党,保存共产党的组织,从国民党的左派中,吸收具有阶级觉悟的革命分子。
(4)以反对和其他党派联合到决定建立统一战线,中共能从实际出发,及时调整自己的策略和政策。
解析本题第(1)问要求学生根据材料一回答中共在斗争策略上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问要求学生根据材料二回答共产国际推动中共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作用;第(1)问要求学生根据材料三回答中共三大对推动国共合作的作用;第(4)问的理论要求较高。
三.问答题
23、(1)中国同盟会;(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1905年;东京。
(2)表现:推翻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
(3)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权利,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
24、形成:从开创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到全国已建立起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土地革命使得广大贫雇农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土地、努力发展生产,生活上有了保障。为了保卫胜利果实,他们积极参军作战;粉碎敌人的三次反革命“围剿”。
特点:(1)中国革命采取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
(2)革命根据地分布远离城市,主要分布在湘赣闽鄂边界等江南地区,革命重心在南方。
成因:由中国特殊的国情、社会性质以及革命的动力决定;中国革命的敌人非常强大并长期占据着城市,敌强我弱;大革命时期南方地区群众基础比较好;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正确指导。
解析解答本题要理解工农武装割据的含义和内容,内容包括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高考历史基础知识复习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性,作为高中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帮助高中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优秀有创意的高中教案要怎样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考历史基础知识复习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一)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过程,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

1、过程

①兴起:1851年,洪秀全,金田起义

②发展:1853年,定都天京——正式建立起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

③转折:1856年,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④失败: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下失败

2、《天朝田亩制度》

(1)内容:

①土地分配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

②产品分配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每户留足口粮,其余统归圣库

③理想社会:“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

(2)评价:

①革命性:突出反映农民要求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②空想性:绝对平均主义不切实际,没有真正实行过

3、《资政新篇》

(1)人物:洪仁玕

(2)特点:中国近代史上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

(3)评价:①先进性:这是先进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一个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②局限性:由于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加当时处于战争环境,因而没有真正实行过

(二)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1、中国同盟会的成立:1905年,日本东京。(性质:第一个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军,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

3、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成立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体现了主权在民和三权分立的原则,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6、历史功绩:

①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最直接的结果)

②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建立了民主共和制,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权利,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最伟大的功绩)

③使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最深远的影响)

(三)概述五四运动的原因、经过,认识其在中国民主革命史的地位与作用;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知道中共“一大”、“二大”内容,认识中共成立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一.五四运动(1919、5、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经过:两个阶段,两个中心

①第一阶段:5月,中心在北京,主力为学生

②第二阶段:6月,中心在上海,主力为工人

3、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最能体现运动性质的口号是:“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4、结果:释放学生,罢免卖国贼职务,拒签和约,取得初步胜利

5、性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的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6、意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条件

①经济条件:一战期间,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②阶级条件: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并登上了历史舞台

③思想条件: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进一步促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④组织条件:中国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

2、成立:中共“一大”(1921年7月23日,上海)

①规定党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

②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3、中共“二大”(1922年7月):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①内容: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②意义:这是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

4、中共成立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①使中国有了真正的无产阶级政党

②中共制定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使中国的民主革命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

③中共成立后,放手发动工农群众,为中国革命找到了真正的力量源泉

(四)概述国民大革命、“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红军长征、解放战争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一、国民革命运动(1924—1927)

1、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形成新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2、大革命的目标:“打倒列强除军阀”

3、主要成就:北伐的胜利进军

4、失败:①1927、4、12,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动政变

②1927、7、15,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反动政变(失败标志)

5、教训: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二、“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1、南昌起义(1927、8、1,江西南昌):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建立了。

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正确道路的开端

三、红军长征

1.原因:①根本:王明“左倾”路线的错误;

②直接:中共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2.开始:1934年10月

3.转折:遵义会议(1935、1,贵州遵义)

①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

②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③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4.结束:①1935、10,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与在陕北的红军会师;

②1936、10,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四、解放战争

1、爆发:1946年6月,蒋介石调集重兵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2、战略反攻: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3、战略决战: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4、解放战争的胜利的标志:1949年4月,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国民党统治的瓦解

2012届高考历史学业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专题复习教案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为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优秀有创意的高中教案要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2012届高考历史学业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专题复习教案》,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了解天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定都天京和天京变乱

理解《天朝田亩制》和《资政新篇》

一、太平天国运动概况

1、背景:鸦片战争后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不断激化,导致农民暴动此起彼伏。

2.定都天京: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南京),建立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3.天京变乱:1856年,天京变乱,天平天国由盛转衰。

二、两部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1.《天朝田亩制度》

(1)基本内容:

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原则,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根据“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原则,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体现绝对的平均主义)

(2)目的: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理想社会。

(3)评价

积极性:a.它是太平天国的反封建革命纲领;

b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局限性:

a.它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

b.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施。

2.《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后期的纲领

(1)作者:洪仁玕

(2)目的:为了重新振兴太平天国

(3)内容:政治上:向西方学习,以法治国(设新闻官、广开言路)

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工商、奖励技术发明

文教上:设立新式学堂、医院

外交上:自由通商,平等往来

(4)意义:

进步性——它是先进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局限性——迫于形势,未能实行。

辛亥革命

1、了解兴中会成立、同盟会成立;

2、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3、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一、兴中会的成立

1、时间、地点、人物、性质: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它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2、宗旨:“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孙中山第一次在中国人面前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

二、同盟会的成立

1、时间:1905年,中国同盟会日本东京成立,推举孙中山为总理。

2、构成、性质:

它由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联合组成,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3、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其阐发为“三民主义”)

三、武昌起义

1、起义准备:湖北革命团体文学社、共进会在新军中发展革命力量

2、起义爆发: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军起义占领武昌,史称“辛亥革命”。

四、中华民国成立

时间: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中华民国定都南京,五色旗为国旗,以中华民国纪元,1912年为民国元年。

五、《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时间、颁布者:1912年,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颁布

2、主要内容:

①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

②确立三权分立的政体:

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权选举或弹劾临时大总统;

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

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

③实行责任内阁制。(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签署的法令需由总理副署才能有效。这有利于限制专制局面的出现。)

联系:如何体现三民主义思想?体现了启蒙运动时期启蒙思想家哪些思想主张?

3、影响: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六、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它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它推翻清王朝,结束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3、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4、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也没有根本改变)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了解五四运动的主要史实及其影响

2.理解中共“一大”

一、五四运动

1、导火线:巴黎和会拒绝中国正当要求,决定将德国侵占中国山东的权益转给日本。

2、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3、爆发和经过

开始时间中心主力结果

第一阶段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遭军阀政府镇压

第二阶段1919年6月初上海工人初步胜利:①释放被捕学生;

②罢免卖国贼的职务

③拒绝签订和约

4、五四运动对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性质:它是彻底的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意义:①它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②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③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共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

二、中共“一大”

1、背景: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并与工人运动日益结合;

2、时间、地点:1921.7.上海

3、正式代表:毛泽东、董必武等13人。

4、会议主要内容:

①规定党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私有制。

②确定党的中心任务: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4、意义:

中共“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1了解国共合作下的国民革命运动

2.了解南昌起义与秋收起义

3、了解八七会议

4、了解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辟与建设

5、了解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

6、了解人民解放军挺进大别山、发动三大战役和解放南京

7、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一、国共合作下的国民革命运动

1、国共合作的实现: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2、革命运动:(1)1925年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

(2)1926年北伐战争(基本消灭北洋军阀的主力)

二、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与八七会议

1、南昌起义:

(1)背景: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使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2)时间:1927年8月1日

(3)领导人: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

(4)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2、八七会议:

(1)时间:1927、8、7

(2)内容:清算陈独秀右倾错误;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

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3)意义:给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3、秋收起义:1927、9

三、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辟与建设

1、井冈山根据地的开辟:1927年10月,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创建革命根据地。

2、建设:毛泽东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开展土地革命。”

3、意义:从实践上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道路。

四、红军的长征和遵义会议

1、红军长征:

(1)原因:王明的“左”倾错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战略转移。

(2)概况:

①起讫时间: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②两次会师

会师地点会师队伍

第一次陕北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

第二次甘肃红军三大主力

(3)意义:粉碎了国民党的围剿,使革命转危为安;

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2、遵义会议

①时间、地点:1935年1月,贵州遵义

②内容:纠正王明、博古等人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

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③意义:

a.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b.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c.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五、挺进大别山、发动三大战役和解放南京

1、挺进大别山

(1)时间、概况: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跃进大别山

(2)意义:揭开了战略反攻序幕。

2、三大战役:

(1)时间:1948底~1949初

(2)战役名称: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3)结果:共歼灭或改编国民党军150多万,其主力基本被消灭。

3、解放南京

(1)时间:1949年4月23日

(2)意义:国民政府在大陆统治的覆灭;

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

4、.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1)结束中国半殖半封建社会历史,建立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2)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社会主义力量。

(3)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4)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2943.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