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
课题:§5.3一次函数的图像(1)(初二数学上050)A版
课型:新课
学习目标:(学习重点)
会画一次函数的图象,能对一次函数的图象和其函数关系式y=kx+b(k≠0)进行探索,并初步预测常数k与b的取值对于直线的位置所产生的影响.
补充例题:
例1.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1)y=12x;(2)y=12x+2;(3)y=-3x;(4)y=-3x+2.
解:列表
x……
y=12x
……
y=12x+2……
y=-3x
y=-3x+2
小结:一次函数(k、b为常数,k≠0)的图象是;
一般地,直线y=kx+b(k≠0)的图象经过点(0,)和(,0);
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是经过(0,)和(1,)的______.
例2.画出直线y=-12x+1
(1)结合图像观察,图像分布在哪些象限?
(2)试判断A(12,34),B(-1,2)是否在你所画的函数图像上.
(3)当x取何值时,函数y=-12x+1的值大于0?
例3.画出直线y=-2x+3,借助图象找出:(1)直线上横坐标是2的点;(2)直线上纵坐标是-3的点;(3)直线上到y轴距离等于2的点.
(4)当x取何值时,函数y=-2x+3的值小于0?
例4.函数y=-5x+2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____,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________,图象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是.
例5.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点P是AD边上一动点,设AP=x.
⑴设梯形BCDP的面积为s,写出s与x的函数关系式.
⑵求x的取值范围.
⑶画出函数的图象.
课后续助:
一、填空题:
1.已知一次函数y=2x+4的图像经过点(m,8),则m=________
2.已知直线y=3x-8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____,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图象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是.
3.若一次函数y=k(x+2)的图象与y轴的交点为(0,),则它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_____________.
4.当x时,函数y=13x+1的值等于0,当x时,函数y=13x+1的值小于0,当x时,函数y=13x+1的值大于0.
二、选择题:
1.直线y=2x+3一定通过的两点是()
A.(0,0)和(1,5)B.(-1.5,0)和(2,3)
C.(0,3)和(2,0)D.(-1.5,0)和(0,3)
2.一次函数y=x-2的大致图象是()
D
3.一根蜡烛长20cm,点燃后每小时燃烧5cm,燃烧时剩下的高度y(cm)与燃烧时间x(小时)的函数关系图象表示为
三、解答题
1.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y=x+2、y=x-2、
y=-x+2、y=-x-2的图象,这四条直线围成的是什么图形?
2.画出函数y=-3x+2的图象,借助图象找出:
(1)直线上横坐标是2的点,它的坐标是(,)
(2)直线上纵坐标是-1的点,它的坐标是(,)
(3)直线上到x轴的距离等于1的点,它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_
(4)直线上到y轴的距离等于2的点,它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_
(5)点(3、7)______(填“在”或“不在”)此图象上
3.求函数y=32x-2与x轴、y轴的交点坐标,并求这条直线与
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
4.已知一次函数y=2x+4与y=bx-2的图象在x轴上相交于同一点,求b的值.
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
课题:§5.3一次函数的图像(2)(初二数学上060)A版
课型:新课
学习目标:(学习重点)
1.能根据k、b的符号说出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直线)的大致情况.
2.理解并掌握一次函数y=kx+b的性质.
补充例题:
例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①y=2x-4y=12x+1
观察直线y=2x-4:
(1)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
(2)图象经过这些点:(-3,);(-1,);(0,);(,-2);(,2)
(3)当x的值越来越大时,y的值越来越
(4)整个函数图象来看,是从左至右(填上升或下降)
(5)当x取何值时,y0?
②y=-2x+2y=-13x-1
观察直线y=-2x+2:
(1)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
(2)图象经过这些点:(-3,);(-1,);(0,);(,-4);(,-8)
(3)当x的值越来越大时,y的值越来越
(4)整个函数图象来看,是从左至右(填上升或下降)
(5)当x取何值时,y0?
小结:一次函数y=kx+b有下列性质:1.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______,这时函数的图象从左到右_____;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______,这时函数的图象从左到右_____.
2.当b>0时,这时函数的图象与y轴的交点在______
当b>0时,这时函数的图象与y轴的交点在_____.
当b=0时,这时函数的图象与y轴的交点在_____.
3.当k>0,b>0时,一次函数图像经过______________象限.
当k>0,b<0时,一次函数图像经过______________象限.
当k<0,b>0时,一次函数图像经过______________象限.
当k<0,b<0时,一次函数图像经过______________象限.
当k>0,正比例函数图像经过______________象限.
当k<0,正比例函数图像经过______________象限.
补充例题:
例1.(1)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位置大致如下图所示,试分别确定k、b的符号,并说出函数的性质.
(2)下列图形中,表示一次函数y=mx+n与正比例函数y=mnx(m、n是常数,且mn≠0)的图象是()
例2.(1)若k>0,b>0,则直线y=kx+b的图象经过第___________象限.
(2)若k0,b>0,则直线y=kx+b的图象经过第___________象限.
(3)已知函数y=kx+b的图象不经过第二象限,则k______,b______.
例3.已知一次函数y=(m+5)x+(2-n).①m为何值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少?②m、n为何值时,函数图像与y轴的交点在x轴上方?③m、n为何值时,函数图像过原点?④m、n为何值时,函数图像经过二、三、四象限?
例4.已知一次函数y=(1-2m)x+m-1,若函数y随x的增大而减小,并且函数的图象与y轴的交点在x轴下方,求m的取值范围.
课后续助:
一、填空题:
1.已知一次函数y=kx+5的图象经过点(-1,2),则k=_________.
2.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如图所示,则k=_______,b=________.
3.若k<0,b<0,则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第______________象限.
4.已知直线l1:y=ax+b经过第一、二、四象限,那么直线l2:y=bx+a所经过的象限是.
5.(1)一次函数y=x-1的图象与x轴交点坐标为__________,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__________,y随x的增大而____________.
(2)一次函数y=-5x+4的图象经过___________象限,y随x的增大而________.
(3)一次函数y=kx+1的图象过点A(2,3),则k=_______,该函数图象经过点B(-1,____)和C(0,_____)
(4)已知函数y=mx+(m+2),当m________时,的图象过原点;当m________时,函数y值x随的增大而增大.
(5)写出一个y随x的增大而减少的一次函数_______.
二、选择题:
1.直线y=x+1不经过的象限是()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2.下列函数中,y随x的增大而增大的函数是()
A.y=-3xB.y=-2x+1C.y=x-3D.y=-x-2
3.若函数y=(m-1)x+1是一次函数,且y随自变量x的增大而减小,那么m的取值为()A.m>1B.m≥1C.m<1D.m=1
4.已知一次函数y=kx+b,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且kb0,则它的大致图象是()
ABCD
三、解答题:
1.已知一次函数y=(p+8)x+(6-q).
①p、q为何值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②p、q为何值时,函数与y轴交点在x轴上方?
③p、q为何值时,图象过原点?
2.若一次函数y=(2k-3)x+2-k的图象与y轴的交点在x轴上方,且y随x的增大而增大,求k的取值范围.
3.已知一次函数y=ax+1+a2的图象与y轴的交点的纵坐标为5,且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求此函数的解析式.
4.已知一次函数y=(3m-8)x+1-m图象与y轴交点在x轴下方,且y随x的增大而减小,其中m为整数.
(1)求m的值;(2)当x取何值时,0<y<4?
11.2一次函数
§11.2.1正比例函数
教学目标
1.认识正比例函数的意义.
2.掌握正比例函数解析式特点.
3.理解正比例函数图象性质及特点.
4.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理解正比例函数意义及解析式特点.
2.掌握正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特点.
3.能根据要求完成转化,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正比例函数图象性质特点的掌握.
教学过程
Ⅰ.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一九九六年,鸟类研究者在芬兰给一只燕鸥(候鸟)套上标志环.4个月零1周后人们在2.56万千米外的澳大利亚发现了它.
1.这只百余克重的小鸟大约平均每天飞行多少千米(精确到10千米)?
2.这只燕鸥的行程y(千米)与飞行时间x(天)之间有什么关系?
3.这只燕鸥飞行1个半月的行程大约是多少千米?
我们来共同分析:
一个月按30天计算,这只燕鸥平均每天飞行的路程不少于:
25600÷(30×4+7)≈200(km)
若设这只燕鸥每天飞行的路程为200km,那么它的行程y(千米)就是飞行时间x(天)的函数.函数解析式为:
y=200x(0≤x≤127)
这只燕鸥飞行1个半月的行程,大约是x=45时函数y=200x的值.即
y=200×45=9000(km)
以上我们用y=200x对燕鸥在4个月零1周的飞行路程问题进行了刻画.尽管这只是近似的,但它可以作为反映燕鸥的行程与时间的对应规律的一个模型.
类似于y=200x这种形式的函数在现实世界中还有很多.它们都具备什么样的特征呢?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
Ⅱ.导入新课
首先我们来思考这样一些问题,看看变量之间的对应规律可用怎样的函数来表示?这些函数有什么共同特点?
1.圆的周长L随半径r的大小变化而变化.
2.铁的密度为7.8g/cm3.铁块的质量m(g)随它的体积V(cm3)的大小变化而变化.
3.每个练习本的厚度为0.5cm.一些练习本摞在一些的总厚度h(cm)随这些练习本的本数n的变化而变化.
4.冷冻一个0℃的物体,使它每分钟下降2℃.物体的温度T(℃)随冷冻时间t(分)的变化而变化.
答应:1.根据圆的周长公式可得:L=2r.
2.依据密度公式p=可得:m=7.8V.
3.据题意可知:h=0.5n.
4.据题意可知:T=-2t.
我们观察这些函数关系式,不难发现这些函数都是常数与自变量乘积的形式,和y=200x的形式一样.
一般地,形如y=kx(k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proportionalfunc-tion),其中k叫做比例系数.
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正比例函数关系式的特点,那么它的图象有什么特征呢?
[活动一]
画出下列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并进行比较,寻找两个函数图象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考虑两个函数的变化规律.
1.y=2x2.y=-2x
结论:
1.函数y=2x中自变量x可以是任意实数.列表表示几组对应值:
x-3-2-10123
y-6-4-20246
画出图象如图(1).
2.y=-2x的自变量取值范围可以是全体实数,列表表示几组对应值:
x-3-2-10123
y6420-2-4-6
画出图象如图(2).
3.两个图象的共同点:都是经过原点的直线.
不同点:函数y=2x的图象从左向右呈上升状态,即随着x的增大y也增大;经过第一、三象限.函数y=-2x的图象从左向右呈下降状态,即随x增大y反而减小;经过第二、四象限.
尝试练习:
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并对它们进行比较.
1.y=x2.y=-x
x-6-4-20246
y=x
-3-2-10123
Y=-x
3210-1-2-3
比较两个函数图象可以看出:两个图象都是经过原点的直线.函数y=x的图象从左向右上升,经过三、一象限,即随x增大y也增大;函数y=-x的图象从左向右下降,经过二、四象限,即随x增大y反而减小.
让学生在完成上述练习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正比例函数解析式与图象特征之间的规律:正比例函数y=kx(k是常数,k≠0)的图象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当x0时,图象经过三、一象限,从左向右上升,即随x的增大y也增大;当k0时,图象经过二、四象限,从左向右下降,即随x增大y反而减小.
正是由于正比例函数y=kx(k是常数,k≠0)的图象是一条直线,我们可以称它为直线y=kx.
[活动二]
经过原点与点(1,k)的直线是哪个函数的图象?画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时,怎样画最简单?为什么?
让学生利用总结的正比例函数图象特征与解析式的关系,完成由图象到关系式的转化,进一步理解数形结合思想的意义,并掌握正比例函数图象的简单画法及原理.
结论:
经过原点与点(1,k)的直线是函数y=kx的图象.
画正比例函数图象时,只需在原点外再确定一个点,即找出一组满足函数关系式的对应数值即可,如(1,k).因为两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
Ⅲ.随堂练习
用你认为最简单的方法画出下列函数图象:
1.y=x2.y=-3x
Ⅳ.课时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实例了解了正比例函数解析式的形式及图象的特征,并掌握图象特征与关系式的联系规律,经过思考、尝试,知道了正比例函数不同表现形式的转化方法,及图象的简单画法,为以后学习一次函数奠定了基础.
Ⅴ.课后作业
1、习题11.2─1、2、6题.
2、《课堂感悟与探究》
Ⅵ.活动与探究
某函数具有下面的性质:
1.它的图象是经过原点的一条直线.
2.y随x增大反而减小.
请你举出一个满足上述条件的函数,写出解析式,画出图象.
解:函数解析式:y=-0.5x
x02
y0-1
板书设计
§11.2.1正比例函数
一、正比例函数定义
二、正比例函数图象特征
三、正比例函数图象特征与解析式的关系规律
四、随堂练习
备课资料
汽车由天津驶往相距120千米的北京,S(千米)表示汽车离开天津的距离,t(小时)表示汽车行驶的时间.如图所示
1.汽车用几小时可到达北京?速度是多少?
2.汽车行驶1小时,离开天津有多远?
3.当汽车距北京20千米时,汽车出发了多长时间?
解法一:用图象解答:
从图上可以看出4个小时可到达.
速度==30(千米/时).
行驶1小时离开天津约为30千米.
当汽车距北京20千米时汽车出发了约3.3个小时.
解法二:用解析式来解答:
由图象可知:S与t是正比例关系,设S=kt,当t=4时S=120
即120=k×4k=30
∴S=30t.
当t=1时S=30×1=30(千米).
当S=100时100=30tt=(小时).
以上两种方法比较,用图象法解题直观,用解析式解题准确,各有优特点.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64658.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