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只有规划好了教案课件新的工作计划,我们的工作会变得更加顺利!那么到底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物理下册9.1二力平衡学案新版苏科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9.1二力平衡》学案
一、预习目标
1.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通过阅读图片,观察并思考物体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叫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并能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
2.通过探究活动认识二力平衡满足的条件,能根据已知的力求另一个平衡力的大小.
二、导学流程
活动一:阅读课本图9-1,这些物体各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它们分别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a),.
(b),.
(c),.
(d),.
活动二:总结
1.物体在几个力作用下处于状态或状态,我们就说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当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我们就说这两个力相互平衡,简件称.
活动三: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1.为什么用轻质硬纸片?
2.在(a)(b)两图中,纸片重力不计时,它受到几个力的作用?这些力是平衡力吗?为什么?
(a)
(b)
3.把硬纸片转过一个角度,使它受到的两个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但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松手后它还能保持平衡吗?
活动四:作用在的两个力、,且时,两个力才能平衡.这就是二力平衡的条件.即:同体、等值、反向、共线.
活动五:阅读《生活.物理.社会》,思考:为什么阿迪力在钢丝上行走时需不断调整自己的重心?.
活动六:完成“WWW”1、2题.
1.
2.
活动五:完成“WWW”3、4题.
3.
八年级物理下册《力弹力》学案苏科版
力弹力
教学目标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N)
2、知道常用测力计是弹簧秤
3、学生:(1)会看弹簧秤(2)知道测量前看零点(3)会读数和记录教学设想重点:力的单位,力的测量
难点:会用弹簧称测力
教法:引导启发式教学准备各式测力计,100g钩码3个,弹簧秤原理演示,鸡蛋两个,苹果一个,500g砝码教学过程一课题引入
请同学们看图8-1;回答这两个图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力有大有小,我们这就要对力的大小进行测量。
二讲授新课
(一)、力的单位
1.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N
2.看书:感受一下这个单位,多大的力是1N?你拿起2个鸡蛋的力大约是1N,拿起一块砖用的力大约是20N,运动员举起杠铃时需要用1000N至3000N。
(二)、力的测量
1.测量工具:测力计
观察:各种类型测力计,测压力,推力计
实验室常用:弹簧秤(弹簧测力计)
2.弹簧秤的原理
演示并讲解:弹簧受到拉力就要伸长,拉力越大,弹簧伸长得越长。弹簧称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演示:质量相等的钩码挂在弹簧下,对弹簧拉力相同
挂一个,伸长一格
挂两个,力是原来的2倍,弹簧伸长2个格,伸长为原来的2倍
挂三个,力是原来的3倍,弹簧伸长3个格,伸长为原来的3倍
问:能否一直挂下去,答:否
在弹簧测量范围内,弹簧伸长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3.观察物体竖直挂在弹簧秤上时,物体对它的拉力
两个鸡蛋,200g钩码,初二物理课本,500g钩码
4.观察弹簧秤
(1)弹簧秤上的刻度值是用什么作单位的?
学生观察并回答:弹簧秤上刻度数值是用牛顿作单位的
(2)弹簧秤上最大刻度是多少?
学生回答:最大刻度是5N
说明:弹簧称上的这个最大刻度就是量程,弹簧秤受到的拉力不能它的量程,否则弹簧秤会损坏。
(3)弹簧称的最小刻度值是多少?
学生回答:0.2N
说明:不同弹簧秤的的最小刻度不一定相同,应据刻度值和格去算。
4.学生实验
请学生看课本:P46
观察你手中的弹簧秤:量程、分度值,零点
手拉弹簧秤,感受1N、5NF拉1=_________N
,记录:F2拉=_________N
,木块重G=___________N
比较三次拉力大小(3、4、5)
将100g,200g,500g7.读出头发被拉断时,拉力大小
三小结
1.力的单位,符号
2.力测量工具,常用的工具,
3.使用弹簧秤时应注意什么。
四作业布置
课堂作业:学习指导用书
家庭作业:补充习题板书设计:
力弹力
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称为力。
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形变。
形变的物体在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这种形变称为弹性形变。
力的单位:牛顿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教后感:
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写教案课件,大家在仔细设想教案课件了。写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我们的工作会变得更加顺利!你们知道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物理下册《摩擦力》学案苏科版”,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八年级物理下册《摩擦力》学案苏科版
摩擦力
教学目标1、知道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2、能在简单问题中,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大小和方向;知道存在着最大静摩擦力。
3、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教学设想重点: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难点: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教法:引导探究式教学准备带有定滑轮的平板一块、带线绳的大木块、小木块、玻璃、毛巾、测力计、砝码。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力学中常见的三种力是重力、弹力、摩擦力。对于每一种力我们都要掌握它产生的条件,会计算力的大小,能判断力的方向。在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两种力:重力和弹力。今天我们学习第三种力——摩擦力。在这三种力中摩擦力较难掌握。
二讲授新课
1.静摩擦力
演示实验:
当定滑轮的绳子下端悬挂50g砝码时,物块保持静止状态。
提出问题:物块静止,它受板的静摩擦力多大?方向如何?你是根据什么原理判断的?
当悬挂的砝码增加到100g时,物块仍保持静止状态。
提出问题:物块此时所受的静摩擦力的大小、方向如何变化?设想一下,如果将砝码B摘去,静摩擦力又将如何变化?
在同学回答的基础上归纳出:一般静摩擦力的大小没有一个确定的值,类似上述情况,当物块不动处于平衡状态时,静摩擦力的大小随拉力大小的变化而变化,总是等于拉力的大小。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接触面切线方向;跟拉力的方向相反,或者说跟物体间相对滑动趋势方向相反。
提出问题:当悬挂在绳子下端的砝码为150g时,物块才刚开始相对于桌面板滑动,这时物块所受的静摩擦力叫什么?它的大小和方向呢?
教师讲解:静摩擦力增大到某数值后就不再增大了,这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叫做最大静摩擦力,用fm表示。最大静摩擦力的方向,也总是沿接触面切线方向,跟使物体起动的外力方向相反,或者说跟物体间相对运动趋势相反。
明确:在一般情况下,如果两个相接触的物体之间存在着静摩擦力的作用,则并不一定处于最大静摩擦状态,最大静摩擦力等于使物体将要开始运动所需的最小推力。
2.滑动摩擦力
边演示边提问:一旦物块滑动后,我们只要挂130g砝码,就能使物块维持匀速运动。这时两物体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为多大?方向如何?
再做演示实验,在刚才的大木块上再放一块小木块,发现要挂140g的砝码,才能使物块维持匀速运动。这又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变化遵循什么规律?
教师讲解:这说明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两物体间的正压力N成正比。
演示实验,将木块依次放在玻璃上,木板上和毛巾上,用测力计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观察测力计的示数,发现三种情况下,测力计示数由小到大,说明物体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摩擦面的材料和光滑程度有关,与相互之间的压力(弹力)成正比,可以写为f=μNμ是动摩擦因数,因摩擦面的材料和光滑程度决定。动摩擦因数是无单位的,它表示摩擦力跟正压力之比。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接触面切线方向,且跟物体的相对滑动方向相反。
3.学生分组实验
教师指导一组学生实验,其他各组同时操作: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住物块,开始用较小的力拉,记下测力计读数;慢慢增加拉力,再记下测力计读数;继续增加拉力,使物块刚好开始滑动,记下测力计读数;然后保持物块匀速运动,记下测力计读数。
用投影仪打出投影片,让学生填下表:
数据
测力计读数
拉力方向
摩擦力的大小
摩擦力方向
1
静摩擦力1:
2
静摩擦力2:
3
最大静摩擦力:
4
滑动摩擦力:
用投影仪打出投影片中的五种情况,组织学生讨论木板对木块A有没有摩擦力?
用投影仪打出投影片中的五种情况,组织学生讨论木板对木块A有没有摩擦力?
讨论答案:
图1物块A与木板接触,但物块A与木板没有相对运动趋势,因此木板对物块A没有静摩擦力。
图2物块A与木板接触,A在重力的作用下相对木板有向下运动的趋势,因此木板对A有向上的静摩擦力。加大力F时,静摩擦力不变,f静mg。
图3物块A与木板接触,A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有沿木板向下滑的趋势,因此木板对A有沿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
图4物块A与木板接触,沿木板向下匀速滑动,与木板有相对运动,因此木板对A有沿着斜面向上的滑动摩擦力。f滑
图5物块A相对于木板有向右运动的趋势,但A不与木板接触,因此木板对A没有静摩擦力。当然B对A有水平向左的静摩擦力。
(三)课堂小结
1.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有接触面,不光滑,有压力,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有相对运动时产生滑动摩擦力;有相对运动趋势时产生静摩擦力。
2.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不一定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不一定是阻力。
(四)作业与思考
习题:
图6中物块A重10N,A和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当悬挂物B重3N时,开始沿桌面滑动。求:(1)B物体重1N时A与桌面间的摩擦力多大?(2)B物体重6N时,A与桌面的摩擦力多大?(3)当A物体上再加上重10N的C物体,B物体重6N时,A与桌面的摩擦力多大?
思考题:
1.请举一二个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静摩擦力为动力。
2.人在爬绳的过程中,手受到什么摩擦力?方向怎样?摩擦力的方向跟人体运动的方向是一致还是相反?
三小结
学生小结:1.滑动摩擦力
2.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
3.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四作业布置
课堂作业:学习指导用书
家庭作业: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摩擦力
1、静摩擦力
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有相对运动的趋势,而又保持相对静止状态。
静摩擦力的方向:跟接触面相切,跟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2、滑动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发生相对运动时。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跟接触面相切,跟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教后感: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52921.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