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统一国家的建立》单元备课

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规划教案课件的时刻悄悄来临了。是时候对自己教案课件工作做个新的规划了,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顺利!你们了解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统一国家的建立》单元备课”,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统一国家的建立》单元备课
一、教材分析
《“秦王扫六和”》是第三单元《统一祖国的建立》首篇教学内容,根据历史新课程标准的内容,让学生了解秦兼并六国、实现国家的统一,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以及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使学生认识到秦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秦始皇是中国古代一位雄才大略的封建帝王.他所采取的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对以后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本节课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秦朝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了解和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有关陈胜、吴广起义以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历史知识;了解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掌握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光武中兴,东汉后期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等基本史实;了解两汉时期经济发展情况;了解匈奴的兴起和我国古代历史上所做的贡献,匈奴与两汉的关系;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中央政府对西域实行管辖、丝绸之路、班超出使西域等基本史实;了解秦汉时期辉煌的文化成就。
2、能力目标:
归纳幷试评“秦完成统一的原因”等问题;探究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思考总结两汉时期经济繁荣的原因;思考汉武帝以前和汉武帝时期两汉对匈奴的不同政策及其原因;分析佛教和道教在我国得以传播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并能认识到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友好是我们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通过学习秦汉时期辉煌的文化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操,培养学生勇于追求真理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1、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2、秦末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意义3、汉武帝的大一统4、“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
四、教学难点1、对“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概念的理解2、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3、如何正确分析认识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
五、前一单元教学情况总结
通过对第二单元的学习,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一对一的互帮互助等学习方式,对夏、商、西周更替的基本史实有了较为系统的了解,并能比较全面的掌握该时期我国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本事实;对春秋大国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的情况及其影响有所了解;学生认识到国兴靠治,人兴靠明确的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兴人是兴国的关键。学生的学习质量得到了较好的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将继续发扬小组合作优势。
六、本单元知识结构
第11课“秦王扫六合”
一、秦统一六国和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
1、秦统一六国的经过和秦朝的建立
2、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1、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2、“焚书坑儒”
三、北筑长城和开发南疆
四、秦朝的疆域
第12课“伐无道,诛暴秦”
一、秦的暴政1、徭役沉重2、刑法严酷3、赋税沉重
二、陈胜、吴广起义
1、大泽乡起义(公元前209年)→→杀秦军→→攻县城→→占领陈,建政权→→天下响应→→挺进关中→→秦二世反扑→→陈胜、吴广被部下杀害。
2、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
三、农民起义推翻秦朝
1、项羽、刘邦率军继续抗秦2、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
3、刘邦率军入咸阳,秦灭4、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5、汉朝的建立(公元前202年)
第13课大一统的汉朝
一、文景之治
1、两汉初年的社会状况2、西汉初年的休养生息政策3、文景之治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
1、背景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汉武帝大一统的意义
三、东汉的统治
第14课两汉经济的发展
一、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
1、治理黄河汉武帝汉明帝
2、农业的进步犁壁二牛一人犁耕法耧车
二、丝织和冶炼技术的提高
1、丝织提花机
2、冶炼技术水排钢材制造技术
三、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和商业的繁荣
1、商业的繁荣长安洛阳
2、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收归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
第15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一、冒顿统一蒙古草原
二、卫青、霍去病破匈奴
三、昭君出塞
第16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一、张骞通西域1.西域的地理概念2.张骞通西域3.西域都护的设置
二、丝绸之路1.丝绸之路2.海上丝绸之路
三、班超经营西域
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一、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
二、《九章算术》和地动仪
三、医学成就:《神农本草经》
华伦创制“麻沸散”和“五禽戏”
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
第18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一、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
1、佛教的传入2、道教的兴起
二、王充和《论衡》
三、司马迁和《史记》
1、司马迁能写出《史记》的原因2、《史记》的内容及影响
四、轰动世界的秦兵马俑

七、单元课时分配10课时
八、重难点突破
1、《秦王扫六合》一课,涉及的空间概念较多,可以运用多媒体电脑技术制作动态地图,边讲边演示,将学生的听觉和视觉都调动起来,把历史事件和时间、空间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深刻的印象,将有助于对难点的理解。
2、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是第12课难点。同样是刘邦、项羽,他们在秦朝灭亡前的活动属于农民战争的范畴,而秦亡后的活动就属于统治阶级争夺帝位的斗争。学生对此问题会有一些疑惑,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战争的目的,刘邦、项羽身份的变化等方面加以分析,化解难点。
3、第13课主要从政治角度讲述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汉武帝的大一统”是全课的重点子目,本目的重点是写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本课的难点,应理解实行该政策的原因,把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核心内容是把儒家学说抬高到“独尊”的地位,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
4、如何正确分析认识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是第14课的一个难点。讲述经济发展的内容,不能就事论事,忽略它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相互关系,这样就不容易讲深讲透。因此,在讲解时,既要深入分析本课课文的内容,又要跳出本课,结合前后篇目,联系到两汉时期的政治、文化、民族关系等等,注意贯彻历史的、辩证的观点。
5、冒顿统一蒙古草原是第15课重点,学习这段历史,可使学生感性认识到祖国的历史是境内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各民族都对祖国历史发展做出了贡献。这也为理解匈奴与两汉的“和”与“战”做了铺垫。
6、如何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是第16课的难点.丝绸之路是地理大发现之前一条世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它不仅沟通了东西方文明,而且促成了这两个文明的相互渗透。目前,丝绸之路的研究已成为一门国际性的专门学问。
7、第17课中,张衡制造的地动仪,涉及到科技名词和物理学原理,而初一学生没有学过物理,对于利用物体惯性来拾取地震波进行远距离测量的原理,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是本课的难点。
8、第18课主要叙述的是秦汉文化中有关宗教、思想和史学、艺术等方面的成就,重点是佛教、道教在我国的传播情况和以《史记》为代表的史学成就。难点是宗教得以传播的原因和对我国古代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九、本单元所需教学素材图片影音资料课件
十、达标试题
一、选择题
1、陈胜、吴广起义与历代农民战争不一样,其独特的历史作用是()
A.首先提出平分田地的口号
B.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C.以大无畏的精神,推翻了封建王朝
D.攻占郡县,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统治
2、汉高祖采取修养生息政策的客观原因是()
A、社会十分贫困B、秦朝灭亡教训
C、大臣陆贾的建议D、刘邦远见卓识
3、新疆地区从何时起正式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A、商朝B、秦朝C、西汉D、东汉
4、秦始皇实行的措施体现了下列哪一派别的主张()
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
5、“六王毕,四海一。”灭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人物是()
A、秦始皇B、汉武帝C、隋文帝D、元世祖
6、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热播后,很多人对汉武帝的文韬武略有了基本的了解,汉武帝治国的核心思想来源()
A、法家学说B、道家学说C、儒家学说D、墨家学说
7、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大秦遣使来中国②班超出使西域③张骞出使西域④甘英出使大秦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③①④D、③②④①
8、下列表述适于华佗的是()
①擅长外科手术②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③制成了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④被后世尊称为“医圣”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D、①③
9、下列著作中,奠定了我国医学理论基础的是()
A、《伤寒杂病论》B、《黄帝内经》C、《九章算术》D、《神农本草经》
10、汉武帝时,人们使用最多的钱币应该是()
A、圆形方孔钱B、刀形币C、五铢钱D、银元
二、材料分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移民醇厚。
请回答:
(1)汉初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政策?

(2)实行这一政策的背景是什么?

(3)这一政策的结果怎样?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材料二:壮士不死即已,死则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六王毕,四海一”指什么事件?材料一中写到了什么朝代的什么建筑?

(2)“戍卒叫”指什么事件?在何时何地提出了材料二中的口号?材料二中的口号含义怎样?标志着什么?此外还有怎样的口号?jAb88.Com

(3)导致材料二中事件爆发的原因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意义?

精选阅读

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教案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大家在仔细规划教案课件。将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制定好,未来工作才会更有干劲!你们会写一段优秀的教案课件吗?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教案
一、教材分析
《“秦王扫六和”》是第三单元《统一祖国的建立》首篇教学内容,根据历史新课程标准的内容,让学生了解秦兼并六国、实现国家的统一,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以及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使学生认识到秦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秦始皇是中国古代一位雄才大略的封建帝王.他所采取的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对以后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本节课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秦朝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了解和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有关陈胜、吴广起义以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历史知识;了解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掌握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光武中兴,东汉后期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等基本史实;了解两汉时期经济发展情况;了解匈奴的兴起和我国古代历史上所做的贡献,匈奴与两汉的关系;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中央政府对西域实行管辖、丝绸之路、班超出使西域等基本史实;了解秦汉时期辉煌的文化成就。
2、能力目标:
归纳幷试评“秦完成统一的原因”等问题;探究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思考总结两汉时期经济繁荣的原因;思考汉武帝以前和汉武帝时期两汉对匈奴的不同政策及其原因;分析佛教和道教在我国得以传播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并能认识到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友好是我们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通过学习秦汉时期辉煌的文化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操,培养学生勇于追求真理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1、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2、秦末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意义3、汉武帝的大一统4、“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
四、教学难点1、对“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概念的理解2、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3、如何正确分析认识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
五、前一单元教学情况总结
通过对第二单元的学习,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一对一的互帮互助等学习方式,对夏、商、西周更替的基本史实有了较为系统的了解,并能比较全面的掌握该时期我国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本事实;对春秋大国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的情况及其影响有所了解;学生认识到国兴靠治,人兴靠明确的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兴人是兴国的关键。学生的学习质量得到了较好的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将继续发扬小组合作优势。
六、本单元知识结构
第11课“秦王扫六合”
一、秦统一六国和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
1、秦统一六国的经过和秦朝的建立
2、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1、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2、“焚书坑儒”
三、北筑长城和开发南疆
四、秦朝的疆域
第12课“伐无道,诛暴秦”
一、秦的暴政1、徭役沉重2、刑法严酷3、赋税沉重
二、陈胜、吴广起义
1、大泽乡起义(公元前209年)→→杀秦军→→攻县城→→占领陈,建政权→→天下响应→→挺进关中→→秦二世反扑→→陈胜、吴广被部下杀害。
2、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
三、农民起义推翻秦朝
1、项羽、刘邦率军继续抗秦2、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
3、刘邦率军入咸阳,秦灭4、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5、汉朝的建立(公元前202年)
第13课大一统的汉朝
一、文景之治
1、两汉初年的社会状况2、西汉初年的休养生息政策3、文景之治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
1、背景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汉武帝大一统的意义
三、东汉的统治
第14课两汉经济的发展
一、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
1、治理黄河汉武帝汉明帝
2、农业的进步犁壁二牛一人犁耕法耧车
二、丝织和冶炼技术的提高
1、丝织提花机
2、冶炼技术水排钢材制造技术
三、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和商业的繁荣
1、商业的繁荣长安洛阳
2、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收归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
第15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一、冒顿统一蒙古草原
二、卫青、霍去病破匈奴
三、昭君出塞
第16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一、张骞通西域1.西域的地理概念2.张骞通西域3.西域都护的设置
二、丝绸之路1.丝绸之路2.海上丝绸之路
三、班超经营西域
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一、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
二、《九章算术》和地动仪
三、医学成就:《神农本草经》
华伦创制“麻沸散”和“五禽戏”
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
第18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一、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
1、佛教的传入2、道教的兴起
二、王充和《论衡》
三、司马迁和《史记》
1、司马迁能写出《史记》的原因2、《史记》的内容及影响
四、轰动世界的秦兵马俑

七、单元课时分配10课时
八、重难点突破
1、《秦王扫六合》一课,涉及的空间概念较多,可以运用多媒体电脑技术制作动态地图,边讲边演示,将学生的听觉和视觉都调动起来,把历史事件和时间、空间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深刻的印象,将有助于对难点的理解。
2、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是第12课难点。同样是刘邦、项羽,他们在秦朝灭亡前的活动属于农民战争的范畴,而秦亡后的活动就属于统治阶级争夺帝位的斗争。学生对此问题会有一些疑惑,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战争的目的,刘邦、项羽身份的变化等方面加以分析,化解难点。
3、第13课主要从政治角度讲述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汉武帝的大一统”是全课的重点子目,本目的重点是写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本课的难点,应理解实行该政策的原因,把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核心内容是把儒家学说抬高到“独尊”的地位,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
4、如何正确分析认识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是第14课的一个难点。讲述经济发展的内容,不能就事论事,忽略它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相互关系,这样就不容易讲深讲透。因此,在讲解时,既要深入分析本课课文的内容,又要跳出本课,结合前后篇目,联系到两汉时期的政治、文化、民族关系等等,注意贯彻历史的、辩证的观点。
5、冒顿统一蒙古草原是第15课重点,学习这段历史,可使学生感性认识到祖国的历史是境内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各民族都对祖国历史发展做出了贡献。这也为理解匈奴与两汉的“和”与“战”做了铺垫。
6、如何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是第16课的难点.丝绸之路是地理大发现之前一条世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它不仅沟通了东西方文明,而且促成了这两个文明的相互渗透。目前,丝绸之路的研究已成为一门国际性的专门学问。
7、第17课中,张衡制造的地动仪,涉及到科技名词和物理学原理,而初一学生没有学过物理,对于利用物体惯性来拾取地震波进行远距离测量的原理,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是本课的难点。
8、第18课主要叙述的是秦汉文化中有关宗教、思想和史学、艺术等方面的成就,重点是佛教、道教在我国的传播情况和以《史记》为代表的史学成就。难点是宗教得以传播的原因和对我国古代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九、本单元所需教学素材图片影音资料课件
十、达标试题
一、选择题
1、陈胜、吴广起义与历代农民战争不一样,其独特的历史作用是()
A.首先提出平分田地的口号
B.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C.以大无畏的精神,推翻了封建王朝
D.攻占郡县,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统治
2、汉高祖采取修养生息政策的客观原因是()
A、社会十分贫困B、秦朝灭亡教训
C、大臣陆贾的建议D、刘邦远见卓识
3、新疆地区从何时起正式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A、商朝B、秦朝C、西汉D、东汉
4、秦始皇实行的措施体现了下列哪一派别的主张()
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
5、“六王毕,四海一。”灭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人物是()
A、秦始皇B、汉武帝C、隋文帝D、元世祖
6、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热播后,很多人对汉武帝的文韬武略有了基本的了解,汉武帝治国的核心思想来源()
A、法家学说B、道家学说C、儒家学说D、墨家学说
7、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大秦遣使来中国②班超出使西域③张骞出使西域④甘英出使大秦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③①④D、③②④①
8、下列表述适于华佗的是()
①擅长外科手术②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③制成了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④被后世尊称为“医圣”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D、①③
9、下列著作中,奠定了我国医学理论基础的是()
A、《伤寒杂病论》B、《黄帝内经》C、《九章算术》D、《神农本草经》
10、汉武帝时,人们使用最多的钱币应该是()
A、圆形方孔钱B、刀形币C、五铢钱D、银元
二、材料分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移民醇厚。
请回答:
(1)汉初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政策?

(2)实行这一政策的背景是什么?

(3)这一政策的结果怎样?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材料二:壮士不死即已,死则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六王毕,四海一”指什么事件?材料一中写到了什么朝代的什么建筑?

(2)“戍卒叫”指什么事件?在何时何地提出了材料二中的口号?材料二中的口号含义怎样?标志着什么?此外还有怎样的口号?

(3)导致材料二中事件爆发的原因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意义?

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11—19课)


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11—19课)
一:单元内容分析
[知识与能力]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应掌握
[过程与方法]
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
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
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正确认识人类历史的起源;
2、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
[重点]我国封建社会中重要的秦汉时期主要的政治、经济、文化等
[难点]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
[课时]11课时
[课型]新授课、活动课、讲评课、复习课
[方式与方法]综合启发式教学
[教具]地图册、我国秦汉时期相关多媒体、资料
对本单元的总的认识
第三单元内容对应中国古代史——“统一国家的建立”这一主题,所反映的史实是秦、汉这一历史阶段。本学习主题共列四项学习内容,秦汉时期主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与活动课(19课)和单元拓展,教材中直接与之相关的有6课,拓展内容有2课。本单元共8课。
1.对本单元基本线索和地位的认识
《课标》的引言中指出:“公元前221年秦兼并六国,实现了国家的统一。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初步巩固。”也就是说,统一国家的建立和初步巩固是秦汉时期的最重要的历史现象——也是秦汉时期的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最主要的历史特征,但这一特征又不局限于秦汉时期,它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史,甚至也是中国文明的本身的一个重要特征。课标用中华文明的发生、发展作为统领整个中国古代史的基本发展线索,这就要求我们:学习秦汉史就要以整个中国古代时期统一国家发展的历史作为背景和学习目标,要把统一国家作为整个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方面或内容来学习。
所谓“统一”,就是把各个部分联合起来归于“一”——即在中国的地理范围内,由一政权把各个部分联合起来,并对各个部分实施有效的治理,这就是统一国家。
2.对本学习主题课程目标的认识
基础知识:课标所列四项学习内容(不含行为动词)中的史实均应属于重要的历史事件和重要的历史现象,重要的历史事件的主要参与者、策动者均为重要的历史人物,而秦汉史的发展进程及所表现出的统一国家建立和初步巩固,即为秦汉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从“统一国家的建立和初步巩固”的主题,我们还可将本单元的基础知识分解为:(1).秦为何能实现统一?最终的统一是由何人在何时完成大的?(2).统一国家的建立有何意义?(3).为巩固统一,秦采取了哪些措施?(4).汉在初步巩固统一的国家中,又分别由哪些人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发生过哪些重大事件?产生过哪些影响?……
技能要求:(技能的培养与训练,不能离开史实的学习,此处为叙述方便而单列,下面情感、态度、价值观亦同)本学习主题中对基本史实的学习要求,大多还属于识记层次,但学习史实的目标,出现了探讨、评价、认识等较高层次(理解和运用层次)的要求,在“教学活动建议”中除提出了“比较”、“解释”和出板报等较高层次学习要求外,还具体提出了“了解中国古代纪年的主要方法,学习识读历史年表的基本技能”的要求,这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有机渗透和适当补充(如纪年方法,公元前后的分界,帝王年号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本学习板块引言提出的要求是:“增强学习历史兴趣,激发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加深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本学习主题生动史实较多,科技成就较为突出——中国古代一个较为辉煌的时代,在具体学习过程中对实现这一目标是十分有利的,尤其要注意“加深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的熏陶。
二、课文要点分析及教学建议
(一)第11课“秦王扫六合”
1.《课标》中对相关内容的要求:
“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2.对“课标”要求的基本分析:
统一是本课核心,建立统一国家和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作为一般史实了解,但还要以此为素材,能对统一国家建立意义作出探讨,是较高的能力要求,尤其是对初一学生。
3.教材内在结构分析:
从课文篇幅来看,秦兼并六国史实叙述较略,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史实较详,可见重点应放在对巩固统一措施的了解和分析上,而且唯此才能较好实现“探讨”要求。
实质上,课文第一目的后半段(课文大字第二段开始)就在叙述巩固统一的措施,课文第二目和第三目均可看作是巩固统一的措施,因此整个课文可看作两部分:一、秦灭六国(课文前两段——含小字);二、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可分为: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军事几大方面)。
4.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及建议:
建议加强对商鞅变法作用的回忆(突出:商鞅虽最终被害,但商鞅之法始终在秦推广并发展)导入新课,并利用课文第一段小字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为什么嬴政时秦能完成统一(历史条件、国家基础、个人作用三方面)。
秦兼并六国过程可略述,可借助挂图(多媒体),221年是重要年代,要识记。同时可对“六合”作出解释。课前引文可在叙述中引入,重在了解:此事的发生说明了什么?此事的结果又说明了什么?——统一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但统一的趋势又是不可阻挡的。
对于巩固统一的措施,建议组织学生认真看书分析(可组织小组讨论):分析秦始皇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的?每一方面又有哪些具体内容?这些措施对巩固统一各起了什么作用?然后教师在各组汇报的过程中对一些不易理解的名词作出深出浅入的解释(如:“皇帝”名号由来、度量衡、郡县制等),并对措施进行大类的归纳(政、经、文、思、军、边疆治理等)和内容的梳理,最后在各组汇报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对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能进行探讨(重探讨的过程和探讨方法的训练),可从社会局面、人民生产生活、社会经济交往、思想文化交流、抵御外族侵扰等几个具体方面与春秋战国时代比较后得出基本结论,并通过多种方式告知学生:国家的统一是整个文明的重要特征之一,秦所采取的措施大多为后代各朝沿袭(有发展,但所包含的方面变化不大),——明确:秦朝是第一次也是真正意义上在中国历史上完成了统一,“加深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的熏陶。
5.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于对焚书坑儒的评价:注意区分这一事件对当时政权巩固和对思想禁锢的两重作用。
(二)第12课“伐无道,诛暴秦”
1.《课标》中对相关内容的要求:
“知道陈胜吴广起义”
2.对“课标”要求的基本分析:
知道什么?我以为有三知即可:知原因、知过程、知结果。另外从《课标》的整体“内容标准”来看,中国历史中涉及农民起义内容的,只此一条是较为完整叙述起义历程的。因此可以此为例,对君民关系与政权兴衰的关系有一初步认识。同时这场起义的整个历程中,留下的成语典故较多,教师可恰当利用和补充,以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并对学生的人文修养加以强化。
3.教材内在结构分析:
教材分为三目,实质上就是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本因)、过程(含起义导火线或直接原因)和结果。十分清晰。
4.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及建议:
可以回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为切入口,最后用一句:如此强大的秦朝却只是历经两代,短命而亡。这是为什么呢?
关于起义原因: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分析、概括,了解秦的暴政(具体表现为徭役繁重、赋税沉重、刑法残酷三方面)是这场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而陈、吴遇雨受阻大泽乡只是起义的导火索或称直接原因。教学中可注意引导学生对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的区分。
关于起义过程:主要掌握:(1)爆发:起义爆发的时间、地点和首义领袖 (2).发展:各地响应蓬勃而起,陈、吴失败后,项、刘继续领导反秦,规模日大。(3)关于起义结果:知道起义军推翻了秦朝。(巨鹿之战,刘邦入长安)(注意时间为前207年)
对农民起义的作用不必过分渲染,(注意阅读教参中的“学术动态”)。
关于楚汉之争和西汉的建立的史实建议补充一些内容,对刘邦取胜的原因最好作出分析(原因之一的善于用人问题可将13课的导入框内容先用),对楚汉相争与此前反秦的性质转变也要注意作出解释。
(三)第13课大一统的汉朝
1.《课标》中对相关内容的要求:
“内容标准”:“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
“教学活动建议”:“组织讨论,比较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历史作用”(19课,活动课一并解决)
2.对“课标”要求的基本分析:
何谓“大一统”?所谓大一统,就是要一统于皇帝。
《课标》对此学习内容提出了“评价”要求,所依据的史实为“大一统”方面的。这反映了课标编制者们牢牢把握了评价人物与学习主题的联系的方向。“教学活动建议”要求比较秦皇和汉武的历史作用,可组织一场专题讨论。而教材中出现的谁的历史功劳大似不存在可比性,以课标要求组织较好。
3.教材内在结构分析:
本课共三目,第一目“文景之治:”是汉初休养生息政策的成果。休养生息政策(教材未涉及此概念,教师可根据学情决定是否引入此概念)是汉初统治者对形势正确分析后而采取的适合的策略。此政策历经汉初四代统治者,凡六七十年。先出现了“文景之治”(休养生息政策初见成效),武帝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大一统,西汉出现了强盛景象,中国封建社会出现了第一个盛世,秦始皇建立的统一国家到此时才算是巩固起来。可见,“文景之治”是西汉进入强盛的基础,也是汉武帝能实现大一统的重要基础条件,否则即便汉武具有雄才大略,恐也难有如此作为。
第二目“汉武帝的大一统”为全课重点,即实现大一统的措施和成果。主要叙述了政治(推恩、削藩)和思想(独尊儒术)两方面的措施及成果。而对政治、军事方面只是提及却无叙述,似嫌单薄。因为大一统所涵盖的内容似应包含政治、经济、思想、军事、边疆治理等多个侧面,但本课所涉及的大一统主要指当时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而且主要侧重于政治、思想两个方面,据此课内容进行评价似嫌单薄,另外历史人物是复杂的,其历史活动是丰富多样的,对历史的作用也不是单纯的,因此,可考虑在增加了解汉武帝更多的一些史实的基础上再对其进行更为全面的认识和评价讨论。
第三目是自学内容,叙说了新朝和东汉的建立及其兴衰。此补充应该说很有必要,可使学生对两汉历史发展轮廓有一个较完整的印象即可。
4.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及建议:
本课导入框内容如移至上一课使用,本课开始可将第一段文字内容设置成形象的情境,组织生分析汉初经济萧条的原因。文景之治的政策内容根据课文提供的材料,可归纳为重农节俭、以德化民两大方面。而文景之治的表现则突出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百姓富裕(相对的)。最后教师可以:“这就为西汉强盛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和社会基础”过渡到第二目。
“汉武帝的大一统”:此目为全课重点,可引导学生自学讨论:除了文景之治为汉武帝大一统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和社会基础外,汉武帝实现大一统还具备了哪些条件(善于用人提供了人才基础,本身雄才大略具备了卓越的领导基础)?汉武帝为何要在在政治上、思想上实现大一统(政治上诸侯国势力日大,对中央政权产生威胁。思想上的百家活跃,对中央集权不利)?汉武帝在政治上和思想上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实现大一统(推恩、削藩——也可不用推恩这一概念,解释清就行。独尊儒术——需要具体介绍为此采取的配套措施。并说明孔子创立的儒学,到此时经过统治者的改造,开始成为封建王朝的统治思想)?
对于“独尊儒术”的双重影响也要能引导学生作出较为辩证的分析。
对于书中提及“武帝时候,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进入鼎盛时期。”中的经济和军事方面内容,建议可考虑直接将第14课内容和15课相关内容接着学习,以使大一统的概念更加完全。
第三目内容建议概述新朝和东汉的兴衰即可。公元前后的分界出现在新朝请点一下。“了解中国古代纪年的主要方法,学习识读历史年表的基本技能”的要求。
(四)第14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
1.对教材的基本认识:
此课所涉及的经济发展内容为汉唐盛世的一个重要表现,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也可更好的体现大一统的景象。
2.教材内在结构分析:
本课教材共列了三目,分别从水利与农业、手工业、商业与城市三个方面的发展来阐述两汉经济的发展。在商业发展中融入了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
3.教学材中要注意的问题及建议:
本课内容易理解,故建议以组织学生自我学习为主。
第一目重点是对黄河的治理。分为武帝时的亲临治理和明帝时王景主持治理。至于第82页的“动脑筋”内容,可作为对武帝全面评价的一个素材。而农业方面进步,教材全部采用小字处理,但还是要注意从工具改进、耕作方式改进和农作物耕种范围扩大三方面进行简单梳理。
第二目是对手工业成就的叙述,主要分为丝织和冶炼两大类别。又各可以从工具改进和技术提高和突出成果两个方面进行叙述。其中有些成果是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注意让学生了解。
第三目中有关收回铸币权和盐铁专营的内容建议11课就进行了解,可完善对大一统的了解。本目其它内容主要介绍城市的发展(折射商业的繁盛),主要从城市人口、城市布局及建设,市场繁荣景象几方面加以了解。
(五)第15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1.对教材的基本认识:
课标也未将此课内容直接列入,但与张骞通西域有密切关系,对了解大一统在军事方面的内容也有重要地位。
了解一些基本史实是学习本课的主要任务,同时注意从中感受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历史。对各民族均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过积极贡献以及各民族在相互交往中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事实进行初步体验。
2.教材内在结构分析:
本课共有三目,第一目重点在匈奴的兴起,第二目主要介绍了西汉(汉武时)与匈奴的“战”,第三目主要介绍西汉与匈奴的“和”。三目的连接线索是民族关系。
3.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及建议:
可以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为国家的发展作出过积极贡献,秦汉时期,蒙古草原生活着一个很有影响的民族的语句叙述来导入新课。
第一目的学习可以教师讲解为主,要认识如下4个问题:匈奴族是我国古代的一个民族;他们的兴起与发展(发展状况可从畜牧、冶铸、农耕三方面概括),对开发蒙古草原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冒顿(需正音)是匈奴族的杰出领袖,他实现了蒙古草原的第一次统一;匈奴的发展与同中原的交往有较大的关系。
第二目的学习,重点在“战”。教材介绍的主要是武帝对匈奴的第三次之战,但在本目开头的小字部分又介绍了西汉初的“和亲”,可考虑概述一下西汉初的汉匈关系及交往特点。在介绍前119年之战时用了一个“又”字,说明此前已有战斗。因此可作一点简略补充,只要说明此前曾有过两次交战,夺回了一些失地,为彻底消除匈奴对西汉的威胁,前119年,武帝再次对匈奴用兵即可。在介绍此次战役的过程中,对卫青、霍去病的事迹应做一点补充介绍,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此目学习完毕,可对武帝大一统作一个完整的归纳(也可将本课前两目的内容在12课中点拨)。
第三目的学习,侧重于“和”,王昭君的故事美丽动人,师与生可生动讲述(可结合导入框内容),对汉匈友好相处应能认同。此目的学习中也可引导学生讨论:此时的和亲与西汉初的和亲有何不同?
最后应指出:汉匈的战与和都是历史,它都加强了民族间的交往,对双方的历史发展都产生着影响,而友好相处,平等交流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向往的,它对双方民族的进步都是极其有益的。
 (六)第16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1.《课标》中对相关内容的要求:
“讲述张骞通西域等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2.对“课标”要求的基本分析:
讲述史实是为了识记史实,张骞通西域之“通”字,更突出了史实的结果和作用,而且不仅仅局限于西域,还要扩展到对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3.教材内在结构分析:
本课安排了三目,第一目主要介绍张骞通西域之史实(西域概念、出使背景和目的、出使人物和两次出使概况——不同的具体目标,不同的结果、出使影响)。
第二目主要是对张骞通西域后产生的拓展性影响的介绍,涉及到古代的中外交往,海上丝绸之路的知识点为新增内容。〕
第三目是小字,选学内容,侧重表现中央政权对西域治理的延续,也涉及到中外的政治交往。
4.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及建议:
本课涉及地理概念较多,应多利用挂图和地图册,学习要与读图识图紧密结合。
对张骞不忘使命,设法完成使命的责任感和智慧要注意加以渲染。
西域都护的设立是一重要史实,既是张骞通西域后产生的重大结果,更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认识它的重要意义。
书中谈及“丝绸之路”意义时提及“沟通中西交通”,要释其义:沟通东西文明,并促成两文明的互相渗透。
教师要能理解中外交流与统一国家建立的关系:丝绸之路由张骞凿空葱岭和班超定西域而一再打开,由两汉在西域实施有效的行政管理而畅通无阻。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外交流与统一国家的建立是有关的。按常理,国家统一后,就应该大规模地对外交往,但事实上不一定如此。汉唐两朝这两个现象之间均存在联系是事实。但其他统一朝代未必就是事实。这是值得分析和讨论的问题之一。课标将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纳入统一国家的建立这一学习主题之下,符合汉朝的历史实际,是没有问题的,但在其他时候,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主观随意泛化。
(七)第17.18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二)
1.《课标》中对相关内容的要求:
“知道《九章算术》,了解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
“知道华佗、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等名医名著。”
“了解‘四大发明’,认识中国古代科技文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主要史实。”
“说出《史记》的作者和体例。”
“列举古代雕塑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2.对“课标”要求的基本分析:
科技史、文化史均为历史学科的重要内容。秦汉文化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昌盛期,其成果令人瞩目,这些成果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塑造完美人格的极好资源,教学中要注意充分挖掘。
此两课对技能的基本要求多为第一层次(识记),因此要侧重情感的熏陶,增强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
3.教材内在结构分析:
整个学习内容分为科技和思想文化两大类,各安排了一课。所反映内容与原人教版教材变化不大,地动仪作为扩展内容,王充改为选学内容(增强破除迷信的意识)。科技类又分为造纸、数学、地震仪器、医学诸方面,思想文化类分为宗教、史学、艺术三个方面,条理清晰。
4.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及建议:
可以复习旧知的方式,说明文化的昌盛与政治、经济等方面发展的关联。
学习纸的发明,要注意以下三方面:已知最早的纸;蔡伦改进造纸术的意义—原料易找,质量提高,普遍推广;造纸术的改进对世界文化的贡献——增强认同感。
《九章算术》,一般了解书中所反映的数学成果的历史阶段和概要了解所反映的突出成果。明了:地震仪是测定地震方向的仪器。此部分内容的学习要注意科学精神的熏陶(重事实、重证据、重逻辑,不以主观好恶任意歪曲事实、改变事实、取舍事实、剪裁事实——求真),注意把握好衡量古代科技水平的尺度,既不过分拔高,也不刻意贬抑。
对医学成就的学习要注意课标对二人要求的区别,张仲景的事迹外还要注意对《伤寒杂病论》的了解,其受“医圣”之尊应能识记。
对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除区分两者的兴起地外,还应了解宗教产生的社会背景。对宗教麻醉人民的一面和对文化发展的影响两重性,应有所认识。
司马迁和《史记》,需多花精力,司马迁广泛学习、严谨直书的治学态度和为实现理想而承受辱刑的意志,最终著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成果,均是促进学生塑造完美人格的极好资源。学习中要注意采用多种方式,巧妙触发学生的激情。对《史记》体例的介绍要具体浅显一些。
本学习内容中的不少人物,学生会有不同程度的了解,要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组织他们参与到有效的学习活动中来,同时也要帮学生分清艺术和历史的差别。
而古代思想文化遗产与当代的关系最为密切——是中国古代社会留给现代最丰富、最富有生命力的遗产,是今日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汲取古代文化的优秀遗产,是今日中国国民提高自身修养的必修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教学设计


每个老师在上课前需要规划好教案课件,是时候写教案课件了。只有规划好新的教案课件工作,才能更好的在接下来的工作轻装上阵!你们会写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吗?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知道张骞通西域等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教与学的内容:《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0课全课、第12课“汉武帝的大一统”、第15课全课

教与学的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回顾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的过程及原因;知道秦朝的疆域和秦长城、灵渠两项古代工程;记住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

掌握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知道汉武帝时期是西汉的鼎盛时期。

重温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情况;知道西汉中央政府对西域加强管辖的措施;记住丝绸之路的路线及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问题引导,自学和讨论“秦汉大一统”的具体表现,学以致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学会公正客观的评价历史人物。

评价方式:

1、论从史出,通过交流、观察等方式评价学生对历史资料(历史地图、历史文献等资料)的分析。

2、通过解读文字、图片资料评价学生。

3、沙场大练兵:

⑴我国古代有“三皇五帝”的传说,后来皇帝成了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谓,请问它的出现与谁有直接关系?()A.秦始皇嬴政B.汉武帝刘彻C.唐太宗李世民D.元世祖忽必烈

⑵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热播后,很多人对汉武帝的文韬武略有了基本了解,其治国核心思想源于()A.法家思想B.道家思想C.儒家思想D.墨家思想

⑶秦朝“焚书坑儒”,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根本着眼点在于()

A.压制知识分子B.有区别的对待古代文化C.完善法律体制D.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⑷读下图(略),回答问题:

①上面两幅图片分别是哪个朝代的疆域图?两个朝代疆域最明显的不同在今天的那一地区?

②这一不同与哪个历史人物及哪一机构的设立有关?

③图一反映的朝代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在地方上实行了什么制度,一直影响到后来?

4、自我反思总结:

知识积累

认识升华

方法收获

教与学的重点:秦汉统一国家建立的措施

教与学的难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决具体问题

教与学的过程:

一、文献资料解读:

1、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近代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中说

这段材料中涉及到中国古代的哪几位历史人物?你能大致说出这段话的意思吗?

2、自学提纲:(自读课文,回答问题,主动记忆,记录疑难点以备交流。)

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_____,都城在______,建立于______年,建立者是_______。

2、秦朝为加强封建统治,创立了一套____制度,最高统治者称____在中央和地方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在经济、文化和思想上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在北方和南方边疆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3、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政治上和思想上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什么重要意义?

4、西域是____时期,人们对今____和____以西,也就是今天____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的通称。

5、从长安到西域不远万里,困难重重,______(人物)不辞劳苦、毅然踏上出使西域的征程,先后______次出使,当时在位的西汉皇帝是______。

6、说出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时间、目的、结果。

7、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______,总管西域事务,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物古迹解读:

图一图二

图片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知兴替,明得失:

1、秦汉时期在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中有何重大作用?

(秦汉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的时期,也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

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

2、近几年来,“疆独”分子活动频繁,意图分裂中国,你能用本课所涉及的一个历史事实说明新疆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吗?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任何分裂祖国的行径都是不得人心的,注定会遭到失败。)

四、沙场大练兵:

1、我国古代有“三皇五帝”的传说,后来皇帝成了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谓,请问它的出现与谁有直接关系?()A.秦始皇嬴政B.汉武帝刘彻C.唐太宗李世民D.元世祖忽必烈

2、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热播后,很多人对汉武帝的文韬武略有了基本了解,其治国核心思想源于()A.法家思想B.道家思想C.儒家思想D.墨家思想

3、秦朝“焚书坑儒”,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根本着眼点在于()

A.压制知识分子B.有区别的对待古代文化C.完善法律体制D.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4、读下图,回答问题:

⑴上面两幅图片分别是哪个朝代的疆域图?两个朝代疆域最明显的不同在今天的那一地区?

⑵这一不同与哪个历史人物及哪一机构的设立有关?

⑶图一反映的朝代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在地方上实行了什么制度,一直影响到后来?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41270.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