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学案
1、了解辽、西夏、金的先后兴起,陈桥兵变及北宋的建立,澶渊之盟,宋夏和战,南宋的建立,郾城大捷和岳飞抗金,宋金议和及对峙局面的形成。
2、认识到民族友好、民族融合始终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正确认识澶渊之盟、宋金议和对民族和平与发展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民族战争,对战争性质形成正确的认识,不能用异族、侵略的说法,只能从正义和非正义的角度来分析,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即中国历史上所出现的任何民族都属于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从而更正确地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契丹的兴起和与北宋的关系女真建立金和岳飞抗金
一、辽和北宋
(一)辽的建立:
10世纪初,族首领,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有时称),都城在。就是辽太祖。
(二)北宋
1、北宋建立:
年,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定都(今河南开封),史称北宋。就是宋太祖。
2、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实现局部统一。
3、年,北宋被所灭。
(三)北宋与辽──之盟
1、背景:北宋建立后,对辽采取防御政策。辽军攻宋,打到澶州城下,宰相寇准力主宋真宗亲征,宋军击退辽军。双方议和。
2、内容:辽朝退兵,宋给辽。
3、影响:此后,辽宋之间保持。
二、西夏和北宋
1、西夏的建立:
11世纪前期,族首领建国,定都,史称西夏。
2、西夏和北宋的和战
元昊称帝后,连年与宋交战,后来议和:西夏向北宋,宋给西夏。
此后宋夏贸易兴旺。西夏设太学,积极吸取中原文化。
三、金和南宋的对峙
1、金的建立
(1)金的建立:
12世纪初期,族杰出首领在称帝,建立。
(2)金灭,又于1127年灭。
2、南宋的建立:
年登上皇位,定都(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
3、金和南宋的对峙
(1)抗金名将——
南宋初年,金军南下,抗金名将岳飞收复建康,后在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
宋高宗和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威胁其统治,就令岳飞班师,解除兵权,并以“谋反”罪名杀害了岳飞。
(2)宋金和议:
①内容:南宋向称臣,并给金,双方以至一线划定分界线。
②影响;形成。
(3)金迁都燕京,改名为中都(今北京)。
1、下列搭配错误的是
A.契丹——阿保机——北宋B.党项——元昊——西夏
C.女真——阿骨打——金D.蒙古——忽必烈——元
2、下列关于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北宋与辽签订和约后,保持长期的和平局面B北宋时,西夏向北宋称臣,并给北宋岁币
C金建立后先后灭掉辽和北宋D南宋与金议和后,双方形成对峙局面
3、相传岳飞所作《满江红怒发冲冠》中有“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句,这里的“匈奴”指的是
A.女真统治者B.匈奴统治者C.契丹统治者D.党项统治者
4、民族政权并立是两宋时期的重要特征。下列各政权,曾经与南宋并立的是:
①北宋②辽③金④西夏⑤元朝
A.①③④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③⑤
杨令公名杨业(又称杨继业),为北宋名将,被誉为“杨无敌”,史载其“军纪严明,屡建战功”,但在986年北宋伐辽战役中,不幸由于主帅潘美和监军王侁的错误指挥,被迫孤军奋战,于陈家谷矢尽援绝,重伤被俘,绝食而死,终年60岁左右。其事迹在当时便广为传颂,后经戏曲、小说的渲染,逐渐形成了“杨家将”的故事。但经考证,杨令公战斗的主要区域在今山西雁门关和大同一带,并不在古北口地区,而令公庙之所以建在古北口,主要是因为古北口长城是万里长城上战事最多的关隘之一,为其立庙,以激励将士向杨业那样鞠躬尽瘁,公忠体国。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学案二》,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学案二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蒙古族的兴起、统一和元朝的建立过程,以及元朝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发展情况。掌握蒙古族的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文天祥的抗元斗争、元世祖恢复和发展农业的主要措施、水路交通运输的发展、大都的繁荣、频繁的中外往来、行省制度的建立、民族融合的发展等基本史实。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思考和概括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使学生了解元朝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通过对元朝民族融合的讲述,启发学生认识元朝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是在全国统一的条件下,在前代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实现的,由此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文天祥在反元斗争中始终坚贞不屈,表现了高尚的气节。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起来的强大的政权;元朝统一全国,疆域幅员辽阔;行省制度对内地和边疆实行有效的管辖,促进了民族的融合;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中外交往频繁。元朝的历史地位应予肯定。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行省制度”及“民族融合”
难点:“行省制度”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资料,准备相关故事
老师:找影视或歌曲资料,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引子:
方法一:欣赏歌曲《草原风情》,提问这首歌反映了哪个民族的生活?提到蒙古族你首先想到什么?
这个骑在马背上的民族从12世纪开始不断征战,最终完成了全国的统一,建立起强大的元朝。他们是如何兴起、壮大并统一全国的呢?从而导入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方法二:诗歌导入,向学生展示《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古朴的北方民歌,把我们带到了一望无际的蒙古大草原,勤劳勇敢的蒙古族是如何兴起的呢?由此导入新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正文:
(一)“一代天骄”统一蒙古
(二)忽必烈建立元朝
方法一:可以将这两目的内容串连起来讲,抓住三个年代、三个历史人物以及三件大事,以次为中心,让学生讲故事,朗读诗歌《过零丁洋》、《正气歌》,扮演短剧等,最后老师帮助学生理清线索。
三个年代:1206年1271年1276年
三个人物:成吉思汗忽必烈文天祥
三件大事: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行省制度的建立
方法二:从书中“动脑筋”入手,展示一段话:“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
然后提问:这首诗反映了什么样的局面?(蒙古诸部互相混战,社会动荡不安的情景)→这种战争给蒙古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那么当时的人们最渴望什么?(渴望统一,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想要完成统一,必须有一个强大的中心力量来领导,还应有一位强有力的核心人物,这位时势造就的英雄人物就是——铁木真,即后来的成吉思汗,教师可以找相关的影象资料或图片资料,然后围绕成吉思汗的主要业绩来讲蒙古的统一与元朝的建立
讲述行省制度时,教师可以制作相关课件,用简易地图变换的形式,将元朝的疆域与汉、唐版图进行比较,从而表达元朝疆域空前辽阔,是当时亚洲一个强大的封建国家。为了进行有效的管辖和统治,元政府建立了行省制度——实施行省的目的。
(三)民族融合的发展
小结:在学习元朝统一的基础上,让学生归纳中国封建社会的几次大一统局面(秦汉、西晋的短暂统一、隋统一南北朝、元朝建国),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教师小结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以及元朝的历史地位。
评价策略
凡参与教学活动的学生均给予表扬,平时分+10
凡上课积极思考发言的学生均给予表扬,平时分+10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40683.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