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九年级下册化学总复习教案(人教课标版)

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离不开老师辛苦准备的教案,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将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制定好,就可以在接下来的工作有一个明确目标!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多少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九年级下册化学总复习教案(人教课标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推断题(第1课时教案)
【复习目标】
1.通过精讲使学生掌握做推断题的题眼与突破口
2.通过精练使学生掌握做推断题的思路与方法
【复习要点】
1、通过2010-2012中山市中考考题,认识推断题的题型特征
2、通过推断题复习,掌握有关物质结构、性质、用途等基础知识。
【教学思路】
知识整理→例题精讲→课堂练习→习题评讲
【教学过程】
四、例题精讲:
PPT:【突破口一】以物质特征颜色为突破口
1、固体颜色黑色MnO2、C、Fe3O4、CuO、Fe
红色Cu、Fe2O3
蓝色:含Cu2+
2、溶液颜色浅绿色:含Fe2+
黄色:含Fe3+
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AgCl、BaSO4
3、沉淀颜色溶于稀硝酸的并产生气泡白色沉淀:CaCO3、BaCO3
溶于稀硝酸的无气泡产生白色沉淀:Mg(OH)2、Al(OH)3
蓝色沉淀:Cu(OH)2;
红褐色沉淀:Fe(OH)3
【例1】A、D均为黑色固体(D为常见金属),B为胃酸的主要成分,C为蓝色溶液,D、E、F均为单质。图为这些物质的转化关系,其中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省略。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E,F。
(2)反应①除了生成E,另一生成物的化学式为,该反
应的基本类型是。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思路点拨】1、从物质的颜色去找突跛口,因为D为金属,并且为黑色,为铁单质,因此推精心策划本反应与还原有关:2、从物质溶液颜色去找突跛口,蓝色溶液C一定有Cu2+。则D和C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3、从物质用途去找突跛口,B是胃酸的主要成分,则B为盐酸,那么A就是黑色的氧化铜。
PPT:【突破口二】以物质物征反应条件为突破口
1、点燃:有氧气参加的反应
2、高温:①CaCO3分解;②还原;
3、加热:①KClO3、KMnO4分解;②H2还原CuO、CO还原CuO;
4、通电(电解H2O);
5、催化剂(KClO3、H2O2分解制O2).
【例2】工业上以大理石和赤铁矿为主要原料制取B和G,其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D、G为单质。

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工业制取的两种物质的化学式:
B,G;
⑵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思路点拨】1、考核对条件“高温”的两种反应:①高温煅烧石灰石、②还原反应;2、考核CO2与CO、C之间的转化关系。
【突破口三】以物质特征反应现象为突破口
(1)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是CO2。
(2)能使黑色CuO变红(或红色Fe2O3变黑)的气体是CO、H2,固体是C。
(3)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O2。
(4)能使白色无水CuSO4粉末变蓝的是H2O。
(5)在O2中燃烧火星四射的物质是Fe。
(6)在O2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的物质是Mg
(7)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的物质是有机物,如:CH4、C2H5OH。
【突破口四】以元素或物质之最为突破口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
(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C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N。
(3)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密度最小的气体是H2。
(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5)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是金刚石。
(6)最简单的有机物是CH4。最常用的溶剂是H2O。
(7)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H2O。
(8)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Fe
(9)元素组成相同的化合物:H2O和H2O2;CO和CO2;Fe2O3和Fe3O4;KMnO4和K2MnO4
【突破口五】常见的几种转化关系:
1、碳三角:2、钙三角3、铁三角

【练习1】(2011湛江)框图中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成分,B用于改良酸性土壤,G是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xH2O),E、F、I为无色气体。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B:,C:。
(2)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3)反应①属于反应(填反应类型)。
(4)日常生活中为了阻止反应③发生,通常采取的措施是
(写一条)。
(5)要使反应⑤能够发生,需要反应物B和M,其中M的化学式为。
【思路点拨】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成分,就是盐酸,B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就是熟石灰,C的反应条件通电,就是水,G是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xH2O)说明CJF的反应是铁生锈,E为氢的,J为铁,F为氧气,D是氯化钙,I为无色气体,是氨气。
【推断题解题方法归纳】
一般思路:
1、若题目指出某物质是常见的酸,则试着用HCl或H2SO4进行推导;
2、若题目指出某物质是常见的碱,则试着用NaOH或Ca(OH)2进行推导;
3、若题目指出某物质是常见的盐,则试着用NaCl或Na2CO3或CaCO3进行推导;
4、若指出某物质为生成的气体,则试着用CO2或进行推导,不行再试用O2或H2进行推导。
方法要点
1、全题兼顾,找到题目的突破口,并把题目的关键信息标注在题中。
2、根据找到的题目突破口,进行顺推或逆推,把能推出的尽量先写在题目上,进而全面答案。
3、把推出的答案放回原题去进行检验,确立答案的正确性。
【布置作业】《冲刺》第145页~147页:第1、2、3、9题(附题目)
1.(2007广东)下图中每条连线表示两端的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甲、乙、丙、丁分别为Mg、BaCl2、Na2CO3、HCl中的一种。
(1)写出乙和丙的化学式:乙,丙。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甲和乙:
丙和丁:
(3)图中反应①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又称为____反应。
2、有A、B、C、D、E、F六种化合物,它们在水溶液中反应关系如下:
试推断各物质的化学式:
ABCDE
3.(2008广东)右图是常见酸、碱、盐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1)写出图中相应物质的化学式:酸、碱。
(2)写出图中反应②和④的化学方程式:


(3)总结化学反应的规律是我们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请根据上图总结出酸、碱、盐相互反应的规律(写2点)、。
9.A—I为九年级化学所学的物质。已知A为金属氧化物,C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为蓝色沉淀,E为单质,F为浅绿色溶液,F、G、I均为只含有一种溶质的溶液。“→”表示物质间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关系(部分生成物末标出),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
(2)B与I之间的化学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写出G与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断题(第2课时教案)
【复习目标】
1.通过精讲使学生掌握做推断题的题眼与突破口
2.通过精练使学生掌握做推断题的思路与方法
【复习要点】
1.巩固和加深对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反应关系的理解
2.重点对酸、碱的通性及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进行复习和巩固
【教学思路】
复习引入→例题精讲→课堂练习→习题评讲
【教学过程】
投影PPT,请同学们复习2分钟
做推断题的一般方法:
一、“找题眼”(即题目的突破口),在题中标注,作为已知条件;
二、主动出击,顺题推导下去,确实不能推导下去,则改变思路,反推,切不可光看不动手推导。
三、根据题目的说法,进行相应的推导
1、常见的酸,则试带H2SO4或HCl进行推导
2、常见的碱,则试带NaOH或Ca(OH)2进行推导
3、常见的盐,则试带NaCl或Na2CO3或CaCO3或其他根据现象可能物质进行推导
4、酸碱盐推断题中,若有产生气体,先试带CO2进行推导。
例1.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B是常用调味品,E、F的俗称分别是熟石灰、纯碱。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

(1)写出A、B的化学式:A,B。
(2)在物质的分类中,D属于(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3)图中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4)图中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思路点拨】根据发酵粉获知A是碳酸钠,根据E、F的俗名是熟石灰、纯碱逆推得出C是水,D是二氧化碳。
【方法归纳】一些教材中出现的重要的酸、碱、盐及氧化物要熟悉它们的用途和俗名,这往往是解题的突破口,有些推断题正推不妥就换成逆推,重要的是将物质推完要放回原题验证下整体是否符合逻辑,确保答案正确。
例2.A—D是我们已经学过的四种常见物质,它们都不属于酸和碱,A是红色固体,它们与稀HCl、Ca(OH)2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____”表示物质间可以相互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物质A、B、C的名称:A、B、C,⑵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②,
⑶反应③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点拨】先根据题意A—D是我们已经学过的四种常见物质,它们都不属于酸和碱,可推知它们只能是单质、氧化物、盐这三类物质,然后结合物质的颜色,可知A是氧化铁或铜,但酸不能与铜反应,所以A是氧化铁,B只能是铁,右边C、D则根据碱的通性,可推知C是非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碳,D是碳酸钠
【方法归纳】遇到酸的连线图则根据酸的五点通性去推(一般酸与指示剂除外),遇到碱的连线图则根据碱的四点通性去推(碱与指示剂除外),遇到盐为中心的连线图,则想到酸碱盐的通性中有八点可以生成盐的途径。
【课堂练习】
1.(2011年中考题第20题)右下图化学反应的溶液颜色变化体现了“魔法世界,魅力化学”。请回答:
(1)溶液X是______(填“酸”、“碱”、“盐”),试剂A是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
(2)若X是稀硫酸、B是氧化物,则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3)若X是稀盐酸、C是单质,则C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
(4)若X是稀硫酸、D是碱,则X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思路点拨】能与多种物质反应产生不同颜色的一般是酸,结合溶液的颜色推出各物质
【方法总结】在推断题中,物质或溶液的颜色是判断物质的突破口,关键的节点,争取要熟记
2.(2012年中考题第20题)
有五种化合物,它们两两之间发生的某些转化关系如下图箭头所示。请回答:
(1)Na2SO4→NaCl的转化反应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这一类型反应能发生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是(填一种)。
(2)NaOH→Na2SO4;
NaCl→NaNO3。
(3)在图中的物质间转化关系中有的可以逆向转化。
他们分别是:→;→(填化学式)。
【思路点拨】碱生成盐往往优先考虑酸碱中和反应,根据盐的组成判断酸的组成,酸、碱、盐之间相互转化要充分考虑到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方法总结】碱和盐、盐和盐两类的反应要符合两个条件,反应物要可溶,生成物有沉淀。
【布置作业】冲刺第148页12、13、14三题(附题目)
12.A.、B、C、D、E、F、G、H、I都是初中化学学过的物质。其中E、F、H均为黑色固体B为紫红色固体,D为混合物。他们之间有下图的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已省去)
(1)用化学式表示D的组成、
(2)F→G的反应类型
(3)写出F→E的化学方程式
(4)指出B的一种用途
13.下图是某实验中各物质间的变化关系:
(1)写出氧化铜与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气体C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3)溶液D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14.A、B、C、D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具有如右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其他反应物及多余产物均已略去):
(1)若A是一种白色难溶于水的钙盐,由三种元素
组成,C是一种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气体。请写出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C;
(2)若A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一种无色液体,D是一种黑色固体,且每个D分子中含有七个原子。
①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C;
②写出C与D反应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课时推断题测试题
1.右图中的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请回答;
(1)若X为气体,Y为红色固体,则甲为;乙为。
(2)若X为黑色固体,Y为气体,则乙为。
(3)若Y为气体,乙的水溶液为浅绿色,则X为;
反应方程式可能为,反应类型是。
(4)若X为红色固体,Y为银白色固体,则甲可能为。
2、为了鉴别失去标签的盐酸、氯化钠、氢氧化钠这三种溶液,编号为A、B、C,按下图步骤进行实验,同时观察现象。
(1)A为溶液,B为溶液,C为溶液。
(2)子晴同学提出用测PH的方法也可以鉴别,测得PH=7的溶液是
(3)咏喻同学认为可以用试剂(填写试剂名称)更简单地鉴别这三中溶液。
3、甲、乙、A、B是初中化学中四种常见的物质存在如图的反应关系。,
(1)若乙是二氧化碳,B是红色金属,则C属于;(单质或化合物)
(2)若乙是常见的建筑材料,A、B是常见的两种碱溶液,
据图推断:
A可以用于农业上改良(酸性或碱性)土壤;
B生成甲的化学方程式是
4、下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略去),其中A为钠盐,X、Y均为黑色粉末,D为红色金属单质,F在常温下为液态,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A含三种元素,则A的俗名是_________;
若A含四种元素,则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写出B→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出C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
(3)若E→F为中和反应,则E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4)写出上述物质转化过程中属于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图所示,A、B、C、D、E、F均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与B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B与C发生的是中和反应,F是人体正常生理活动必不可少的一种盐。
结合图中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1)E的化学式为;
(2)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下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在通常情况下,F、G是组
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Q、R都是黑色固体(部分反应条件略去),试回答下列问题:
(1)D、G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2)若E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剂、防腐
剂,则C的化学式为______,反应①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标出的九种物质按单质、氧化
物、酸、碱、盐进行分类,一定没有的物质
类别是________。(4)反应①~⑤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
7、A~H都是常见的物质。已知A、B均为黑色固体,D为红色固体单质,F为红色固体,H为蓝色的溶液。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
(1)写出B和E两种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
(2)在反应①②③④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H可能是_______(写一个化学式),根据H的化学式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延伸阅读

人教课标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计算复习


《密度、压强、浮力计算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分析近几年中考命题可以发现,物理试题普遍注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反映了物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影响,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理念。“以问题为载体,为学生搭建动口、动脑平台。体验物理思维过程,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是本节课的设计意图。根据新课标、考纲进行密度、压强、浮力的系统复习,通过精选例题进行课堂训练,并对要点、重点进行总结,使学生能更灵活运用密度、压强和浮力的计算公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熟记密度、压强、浮力的计算公式和推导公式,熟悉公式中各符号代表的物理量和它们的单位;
(2)能用密度、压强、浮力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能通过密度、压强、浮力的计算来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师生共同理顺密度、压强、浮力公式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系统化、条理化。
(2)通过课堂训练,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动口动脑能力以及合作能力。
(4)通过学生讲解,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思维过程的呈现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其他同学可以根据发言同学的讲解,启发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师生共同理顺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2)通过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物理就在身边。
(3)通过课堂练习,掌握对密度、压强、浮力公式的灵活运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压强的计算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
(2)浮力计算公式的方法的综合运用是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导学案、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直接说明本节课的主题:密度、压强、浮力计算专题复习。
二、知识回顾、抓基础
学生回顾常用计算公式,完成以下练习:
1、密度的计算公式是:ρ=,可推导出计算质量的公式是:m=,
计算体积的公式是:V=。
2、密度的单位有:、。两者的关系是1g/cm3=kg/m3。
3、压强的计算公式是:p=,公式推导:F=,S=。
压强计算公式中,压力F的单位是:,受力面积S的单位是:,压强p的单位是:。符号是:。
4、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是:p=。公式中液体深度h单位是:。
5、浮力的计算方法有以下三种:
(1)(弹簧称)称重法:F浮=。
(2)阿基米德原理:F浮===。
(3)浮体平衡法:F浮=。
三、讲练结合,抓应用
(一)复习有关密度的计算
先提问:“密度的定义、计算公式,公式中各字母代表的物理量及其单位?”一连串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回答。
搞清楚计算公式后学生讲解例1:
⑴投影例1:我省富“硒”的矿泉水资源非常丰富.如果要将其开发为瓶装矿泉水,且每瓶净装550g,则:
①每个矿泉水瓶的容积至少要多少mL?
②若用该矿泉水瓶来装家庭常用的酱油,装满后至少能装多少质量的酱油?
(ρ矿泉水=1.0×103kg/m3,ρ酱油=1.1×103kg/m3)
(2)学生阅题,自己在练习本上解答。
(3)学生讲解解题思路,其他同学判断其对错,从同学的讲解中启发自己思维,同时通过同学的讲解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例题的解法,也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力。
(4)教师强调例题解答的关键:注意公式的应用及单位的选取。
(5)最后投影完整的解答步骤。
学生分小组讨论,应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一个铜球质量是8kg,体积是1dm3,怎样判断此铜球是否空心?(ρ铜=8.9×103kg/m3)
(1)学生分小组讨论本小组想到的方法。
(2)小组代表讲解本小组方法的思路。
(3)教师点评,总结几种方法的优劣。
(二)复习压强计算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出压强的概念、公式p=F/S、单位,学生解答例2:封冻的江河水面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强是7×105Pa,一辆20t的坦克能够在冰面上行驶吗?每条履带跟地面的接触面积是2m2)
(1)学生先做,(2)学生代表讲解思路,(3)教师点评学生的讲解并强调例题中的注意事项:质量单位是t,要先化成kg,坦克地路面的压力就是坦克的重力,坦克有两条履带,计算面积时要乘以2,最后还要比较,得出结论。(4)投影出详细解题步骤。
(三)复习液体压强计算
学生回顾计算公式,回答各物理量的含义。
通过出示投影,学生解答例3:一只80g杯子中装有120g水,水深10cm,当杯子底面积为10cm2时,杯子底受到压强为多少?杯子底受到压力为多少?杯子对桌面的压强为多少?
(1)学生思考,(2)学生代表谈思路,(3)教师分析,(4)投影答案。
(四)复习浮力的计算
1、学生回忆计算方法,并回答。
2、教师投影浮力计算的三种方法并讲解:
(1)、称重法:F浮=G-F拉
(2)、阿基米德原理:

(3)、物体漂浮或悬浮:F浮=G物
3、投影例4:学校购买了一批水龙头,商家说其材料是铜质的,小明为验证商家的说法。他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测得一个水龙头的重力为1.6N,再把这个水龙头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1.4N(ρ铜=8.9×103kg/m3,g=10N/kg)。
求:(1)每个水龙头的质量是多少?
(2)这个水龙头浸没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有多大?
(3)这批水龙头的密度是多少?水龙头是否是铜做的?
(1)学生自己分析例题;
(2)学生谈思路;
(3)教师点评,并讲解解题注意事项。
(4)投影详细解题步骤。
三、考点聚焦,强化训练:
投影出近几年中考考试中出现的本部分计算型题目,主学生了解本部分知识中考会怎样考,难度有多大。
四、课堂小结、归纳重点、强调解题注意事项,学生应对中考能有的放矢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在密度、压强、浮力的计算中有关注意事项。
五、布置作业
导学案的基础练习题。

人教课标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电学作图复习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只有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你们了解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人教课标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电学作图复习”,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课题

中考作图复习专题——电学作图

教学目标:包含知识、技能、价值观、情感、态度、过程、方法等。教师根据学科及教材内容特点制定

1.复习电路知识会连接电路图和实物图

2.复习家庭安全用电知识,会利用安全用电知识连接家庭电路

3.复习电磁学知识,学会电磁学的作图方法

教学要点

会连接电路图和实物图;会利用安全用电知识连接家庭电路;会电磁学的作图

教学难点

能按中考要求准确无误的连接电学方面的作图

教学方法

学案教学;讲练结合;

教学材料

多媒体;学案;作图工具;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引入

总结最近五年的中考电学作图题,分析近几年中考电学作图有什么特点,有哪些考点,哪些考题类型。(1)根据实物图连接电路图:近五年考题有2个(2)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近五年考题有4个(3)安全用电知识:近五年考题有4个(4)电磁学的作图:无复习讲解

典型题展示:
作图方法讲解:

(1)通过实物图画电路图

步骤一:先仔细观察实物图,是串联还是并联。再从电源正极依次看所连接的用电器,如果是并联电路,要找到干路和支路。步骤二:依据实物图作出电路图,注意横平竖直的要求。步骤三:检查所画电路是否有缺陷,观察电表是否连接正确,观察滑动变阻器是否和实物图相符。例题1:【2012·安徽】李明同学设计了图示电路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根据图示电路(实物图),在空白处画出电路图

(2)通过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步骤一:先仔细观察电路图,看实物图中缺少的是哪些连线。辨别电表的量程,正确连接滑动变阻器。步骤二:连接电路,注意不要出现交叉电路。步骤三:检查电表量程正负接线柱是否正确,检查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是否符合原电路。例题2:【2012·广安】芸芸带领小组同学用以下器材做“测小灯泡功率”实验,小灯泡上标有“2.5V”字样.在图乙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按图甲电路图连接完整(连线不得交叉).

(3)安全用电知识

电灯连接方法:(1)开关接在火线上(2)螺旋接在零线上(3)电灯和开关串联插座连接方法:(1)左零右火上地线(2)地线是防止用电器因为漏电产生的危险例题3:【2011·达州】请将如图所示元件,连接成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家庭电路.

(4)电磁学作图

(1)根据右手定则判定电流方向或磁极(2)根据南进北出的原则判断磁场方向(3)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小磁针的N极例题4:【2012·茂名】闭合开关,小磁针静止在如图所示位置,请标出螺线管、小磁针的N、S极和磁感线的方向

在刚才方法的指引下完成例题1,并进行检查在刚才方法的指引下完成例题2,并进行检查在刚才方法的指引下完成例题3,并进行检查在刚才方法的指引下完成例题4,并进行检查在完成复习后进行课堂练习,练习见学案后课堂作业部分

九年级下册语文写景文言文复习教学设计(人教课标版)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大家开始动笔写自己的教案课件了。是时候对自己教案课件工作做个新的规划了,这样接下来工作才会更上一层楼!你们了解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九年级下册语文写景文言文复习教学设计(人教课标版)》,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写景抒情类文言文词语复习教学设计

设计思想

指导思想

通过对文言词语的基本规律的归纳,指导学生准确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意义,教给学生复习文言词语的方法,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从而实现由课内向课外的迁移。

理论依据

积累一定的词汇量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熟悉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重点虚词等知识点,是准确翻译文言文的必要条件,所以一定要熟透课文,做到知识系统化,以便更好地迁移到课外文言文阅读。

设计特色

本教学设计,旨在带领学生通过专题的复习,不仅精熟中考文言文的复习方法,而且对零散的知识进行归类,形成知识的系统化,期望让学生把知识掌握得更牢固。复习文言词语按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常用虚词进行归纳整理,告诉学生复习文言词汇的基本方法。

考纲、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初中阶段文言实词的积累量在150个左右,《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阅读的表述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广东中考语文考试大纲对文言文词语的表述是:理解浅易文言文中常见文言词语的意思。

考纲推荐的24篇古文,都是经典名篇。为了使复习系统、高效,故将24篇古文分成4个专题,其中本专题(《记承天寺夜游》、《小石潭记》、《与朱元思书》、《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满井游记》《三峡》八篇文言文)所占篇幅最大,而且都是古代游记或名胜记

学情分析

初三学生进入总复习阶段,时间紧、任务重,就必须在有限的时间里实现所掌握知识的最大化,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大多是零散的,而且往往是复习了后面的前面复习的又忘记了。大部分学生的复习是被老师牵着走的,没有自己的复习方法。

复习目标

知识目标

能了解中考文言文基本篇目中本专题重要的文言现象(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常用虚词),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把握文言文词语复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技能目标

通过归纳、总结八篇文言文里的字、词,把握文言文词语复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探讨复习课内文言文的有效方法,使学生所学知识系统化。

情感目标

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操,激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增强学习信心。

复习重点

归纳落实本专题文言文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

常用虚词。

复习难点

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复习文言词汇的方法

复习策略

提问法、小组竞赛法、练习法、归纳法

课前准备

学生的准备

梳理《记承天寺夜游》、《小石潭记》、《与朱元思书》、《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满井游记》《三峡》八篇文言文,归纳整理重点实词和常用虚词的;完成导学稿。

教师的准备

吃透八篇文言文的字词,并动手归纳整理好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常用文言虚词,设计导学稿、课堂练习。做好多媒体相关课件。

复习课时

一课时

复习流程

复习环节

教师活动及答案提示

方法导引

设计意图

导入

同学们,经过我们第一轮的复习,我们对中考24篇文言文加深了印象,为了巩固大家的知识,使所学知识系统化,也为了让大家掌握复习古文的基本方法,老师把24篇文言文分成了四个专题,期望通过本专题的复习,大家能用此方法去巩固另外三个专题的知识,让零散的知识系统化。今天,我们教同学们第一个专题:山水怡情—借景抒情文言文的复习方法,相信对大家是很有帮助的。本节课是我们专题复习的第一课时,首先对文言词语进行归纳整理。

明确老师设计此教学的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考纲阐释

方法点拨

理解浅易文言文中常见文言词语的意思。

题型为选择题,要求理解的词语出自文段中,将联系到其他课文中的词语或现代汉语中的成语。

方法:

1、归纳通假字、一词多义

2、整理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重点虚词。

重点关注文言实词,了解常用文言虚词。

让学生明确考点和题型以及从哪些方面入手归纳

“通假字”

归纳整理

 通假字的重点就是对它的解释。通假字的解释有一定的格式。哪位同学把这种格式说出来呢?

明确:“xx”通“xx”,意思是“xx”

幻灯片出示师生课前整理的“通假字”实例(见课件)

从同音、形近方面考虑所通用的字,联系上下文确定是否通假字。

教给学生辨别通假字的方法。

“一词多义”归纳整理

教师明确:同样的字,在不同的语句中意思大不一样,这样的词就是“一词多义”。

幻灯片出示师生课前整理的“一词多义”实例(见课件)

先掌握词的本义,再由本义推断其他意思。

教给学生方法。

“古今异义归纳整理”

有些文言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完全不同,我们叫做古今异义词。

幻灯片出示师生课前整理的“古今异义”实例(见课件)

从词义范围的变化和感情色彩的变化方面考虑

教给学生方法。

“词类活用归纳整理”

教师明确:词类活用常常是借助一定的语言环境,将通常某种用法的词临时作另一种用法。

幻灯片出示师生课前整理的“词类活用”实例(见课件)

分清是否活用,可凭语感,也可用划分句子成分的方法。

教给学生方法。

“重点虚词归纳整理”

文言虚词所占的分量不多,大家只需要积累几个常用虚词的意义即可。

幻灯片出示师生课前整理的“常用虚词”实例(见课件)

课外文言文练习

教材中学过的典型的词语意义要及时积累、分类整理归纳,强化重点记忆,并要灵活运用,迁移到课外。

〖课外迁移〗(见课件)

课内向课外迁移。

常积累、多记忆

培养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规律和方法,

实现由课内向课外的迁移。

课堂小语

1、平时注意积累、归类、整理和多练习。

2、善于延伸与关联。就是将同一个词语在不同课文中的意思、用法进行联想、归纳,对课文的理解和熟知程度是提高该题得分的关键。3、在平时多积累成语。

作业设计

完成拓展性练习(见同步练习卷)

板书设计

写景抒情文言文词语复习方法

1.通假字

2.一词多义

3.古今异义课内迁移课外

4.词类活用

5.常用虚词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39505.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