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教学反思1:《蜡烛》是一篇极富感染力的战地通讯。作者通过对惨烈的背景、细腻的动作、崇高的情感的极力渲染,热情的赞美了南斯拉夫的一位老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的深沉的爱,尽情的讴歌了两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建立的崇高的情谊。故事情节虽然简单,可是要求学生准确地解读其主题思想却并非易事。
阅读者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在阅读时及时地建立起有关信息的心理表象,因而我将的阅读重点定为“寻找感动”上,我要求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去寻找文章的感动点,以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展现自己的个性阅读能力。
在分析《蜡烛》的主题时,学生们大多不知从何说起,整个课堂气氛十分冷淡。为了顺利解读《蜡烛》的主题,不至于让学生无从思考,我要求学生用“我被┅┅所感动,原因是┅┅”的句式说话。以引导他们从内容上去感知文章的美。通过小组讨论,五分钟之后,学生们纷纷举手。红军烈士契柯拉耶夫分属于不同的国家,并且没有血缘关系,可是他们之间不是母子却胜似母子,这种超越国界的爱让人感动,催人泪下。
师小结:同学们的讨论、分析和品味将文章的内容与主题完美的统一了起来。的确,作者通过一系列感人情景的刻画,高度赞扬了南斯拉夫的老母亲对红军烈士的真挚而深沉的爱,热情讴歌了两国人民在共同反抗法西斯战争中所建立的崇高的情谊,这种情谊不分国界,情同母子,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尊重学生的认知实际,帮助学生化解了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打开学生探究的闸门和思维的通道,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并将发现的机会给了学生。学生在发现的过程中将思维和情感融进了作品灵魂的深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高涨,对文章的主题把握准确,有的学生的分析比我预设的答案还要全面,表现出较高的个性阅读鉴赏水平。
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不应该人为地设置出许多难以解答的问题来限制学生的思维。尤其是不能将课文支解成一些零碎的片段进行问答式解读。我们应该相信学生的能力,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将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依据自身的知识积淀和生活体验等进行整体性的阅读或个性解读,这样便于学生充分发挥思维的空间,用自己的情感和知识积淀去激活知识,去感受情感,以心灵去振奋心灵。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就能实现“交流”与“互惠”,就会迸发出学生智慧的火花,就会使学生的思想飞扬、阅读能力得到提升,难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蜡烛》教学反思2:《蜡烛》一课教学完毕,反思自己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的得与失,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课堂教学在问题设计和内容安排上体现分层,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例如整体感知中两个问题的设计以及人物分析中的第三个环节(出示老妇人的头像,让学生仔细观察,描述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而揣摩人物心理,进行口头表达。此环节仍是对人物的进一步分析,在教学手段和方法上注重分层,同时强化对写作的训练,实现从读到写的迁移。)
第二,课堂上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主要体现在下面的几个层面:1)课前搜集到的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内容的了解。2)训练拓展中出示书中老妇人的头像,让学生仔细观察,描述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而揣摩人物心理,进行口头表达。3)拓展升华中投示“铸剑为犁”的雕塑,让学生观察,理解雕塑的含义,进行小诗的创作。通过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生视野,从而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当然,这节课在设计上还有不足之处:对教材的挖掘从广度、深度、高度上再挖掘;单元教学的意识在本节课的设计中还缺乏体现;各环节中老师的点拨尚缺乏灵活。
《蜡烛》教学反思3:《蜡烛》是一篇极富感染力的战地通讯。在八年级的第一单元,这是一单元以战争为题材的文章。俄国作家西蒙诺夫通过对惨烈的背景、细腻的动作、崇高的情感的极力渲染,热情的赞美了南斯拉夫的一位老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的深沉的爱,尽情的讴歌了两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建立的崇高的情谊。
在设计教学时,我将的阅读重点定为“寻找感动”上,我要求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去寻找文章的感动点,以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展现自己的个性阅读能力。我要求学生用“我被┅┅所感动,原因是┅┅”的句式说话。以引导他们从内容上去感知文章的美。没想到,学生们的富有深情的理解深深地感动了我。
生1:我被苏联红军的献身精神所感动,原因是那位牺牲的红军战士是那么的年轻,但是为了南斯拉夫人民的民族解放事业,他却无私的奉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生2:我被老妇人无畏的精神所感动,原因是在那么一个炮火连天的环境下,人们想躲避还来不及,可是老夫人却毫不畏惧的走向了炮弹横飞的战场,她走的那样坚定,完全不怕被炮火击中。
生4:我被老妇人玛利·育乞西的无私的爱所感动,原因是为了表达对红军烈士契柯拉耶夫的爱戴和敬意,老夫人把自己珍藏了45年的心爱的结婚蜡烛点在烈士的坟前,并且在烈士的坟前守侯了一夜。
生5:我被老妇人行动所感动,原因是老夫人默默安葬好了契柯拉耶夫烈士以后,又默默地在他的坟前守侯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当苏联红军发现她时,她仍然没有说一句话,只是默默地向这些红军们鞠了个躬,并点燃了最后一只蜡烛,然后就默默地离开了。此时此刻,语言似乎已是多余的了,老夫人和红军的心是相通的。
生6:我被文中的德军所感动。
(我愕然,其他同学哗然)我们都以为他说错了。
生6:我没有说错,大家注意到没有,文中出现过四次这样的语言,当老妇人在广场时,炮火都没有在她近旁爆炸。试想连匍匐前进的年轻士兵都难逃的炮弹,为什么没有炸死老妇人,是德军看不到她吗?不是,我认为这是德军的人性善的一面。一个老妇人在掩埋红军的尸体,他们没有向无辜开枪,这让我想起一篇文章,讲的是二战中在圣诞夜德军和美军的和平相处。
真没有想到孩子们能如此深入的思考问题,刚才找到的这些感动点都能让我们进入到文章中,既感受到了文章主要的写作内容,又感受到了南斯拉夫老妇人对苏联红军烈士崇高而深厚的爱。文章的主题就这样在感动和思考中得到理解和掌握。
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导学案人教版
【教学目标】
1.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分析其行动描写,深层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揣摩语言,着重品味关键性语句的丰富意蕴及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3.了解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用血肉凝结的深厚情谊,激发学生追求和平,消除战争的正义情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
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探究这篇通讯感人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
【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读
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一位南斯拉夫母亲把一生中惟一珍爱的东西——结婚蜡烛,献给了一个苏联青年。这一幕将永远留存在热爱和平的人们的记忆里。
2.作者简介
西蒙诺夫(1915-1980),苏联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1942年加入共产党。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西蒙诺夫的作品大多描写二战时期的苏联,在战时有很大影响。他曾多次在苏联的各项文学奖项中获奖,可以堪称苏联文学史上的一代宗师。
3.文体介绍
通讯是记叙文文体的又一实用文体,也是报纸常用的文章样式之一,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它和新闻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人和事比新闻更具体更系统。通讯注意人和事的典型性,善于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对材料进行精心的选择和合理的安排,努力写出人物的思想,突出事件的本质意义。通讯运用的表现手法是叙事,也常用描写、抒情、议论,以使人物更加鲜明,事件更加生动。
【自主学习】
1.给加点的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
瓦lì(砾)精疲力jié(竭)fú(拂)晓地窖(jiào)
揣(chuāi)在怀里 颤(chàn)巍巍 鞠躬(jū)
2.这篇通讯写了一位饱受德国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的老妇人,冒着生命危险掩埋烈士的动人事迹,赞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3.说说下列加点词语好在哪里。
(1)方场上散布着几辆烧毁了的坦克和铁甲车,有德国人的,也有我们的。
表现了战争间歇时短暂的寂静气氛,突出了战争的残酷。
(2)老妇人想了半天,……从她那惟一的衣袋里摸出件什么东西来,揣在怀里,慢慢地爬出了地窖。
“想”表现了老妇人内心的矛盾,“摸”“揣”“爬”突出了老妇人动作的迟缓,年龄的衰老。这几个动词的使用更让我们感受到了老妇人身上特殊的勇气,使人产生深深的敬仰之情。
【合作探究】
1.文中对一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找一找,分析一下为何要对这些内容进行反复的描写?
文章不断对炮火(11)、老妇人的黑色围巾(4)、老妇人的动作“跪”、“爬”(各3)、烧焦的树木、闪烁的蜡烛(6)等内容进行了反复交代和描写。
①对“炮火”的多次描写,突出了当时环境的危险,更突出了老妇人不顾生死、临危不惧的高尚品格,同时也使我们为老妇人的行为而感动。
②对“蜡烛”的多次描写,说明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烛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的哀思,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见证。
③对“黑围巾”的多次描写,表现了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渲染了肃穆气氛,突出了老妇人与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之间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④三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老力衰,三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的老妇人对牺牲战士的沉痛哀悼。
2.文中有没有对老妇人进行语言描写?(文中的老妇人始终未说一句话)那作者是通过什么来进行人物刻画的呢?(作者通过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请同学生们从文中找出有关老妇人的片断,并说说通过这些片段你觉得文中的老妇人是一个怎样的老人?
老妇人饱受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仇恨侵略者,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她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无所畏惧,不怕艰难,安葬烈士,并把结婚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陪伴。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3.文章非常感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这样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首先作者着力描写了感人的因素。感人的因素有四点。一是环境危险,炮火连天,老妇人不顾个人生死;二是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异常吃力,烈士牺牲的精神是老妇人力量的源泉;三是对待烈士如亲人,表现出母子亲情;四是老妇人献出一生中的最爱,悼念红军战士。
其次,突出蜡烛,突出烛光,更是作品成功的关键。结尾“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像抒情诗,赞美烛光,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精读精练】
阅读“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绕过那一段没有倒下的铁栏杆,回到地窖里去了。”回答问题。
1.为什么要对蜡烛的来历作补充说明?
表明蜡烛是老妇人的心爱之物,突出她对战士的爱。
2.这里的“黑色围巾”有何特殊意味?
表示对死者的哀悼,显得庄严肃穆。
3.这几段文字描写了老妇人的哪些细节?
插蜡烛、点蜡烛、做屏障。
4.试揣摩文中描写老妇人的心理活动。
老妇人的心理:对战士的哀痛,对敌人的仇恨。
【教学后记】
《蜡烛》是一篇极富感染力的战地通讯。在八年级的第一单元,这是一单元以战争为题材的文章。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教案设计,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一、教材依据
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语文上册。
二、设计思路
是一篇战地通讯,安排在以战争题材为主的第一单元的第三课,通过前面两课的学习,学生把握了新闻、小说的文体特点,并了解到解放战争与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和中国人民的伟大精神。在此基础上,希望通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通讯这种新闻形式,并扩大视野,了解世界人民建立在反法西斯同盟基础上的血肉凝结成的情谊。进而让学生懂得:和平生活来之不易,应该懂得珍惜。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常用词语,,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理清记叙的要素。
3.品味感人的语言,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把握蜡烛的特殊含义。
方法与途径:
1.自主学习解决字词障碍,并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引领探究把握文章的叙事要素。
3、合作探究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并把握蜡烛的特殊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结合以前的学习体验,更加深刻的了解战争的残酷,懂得和平生活来之不易,应该珍惜。
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重点
1.学习文章用动作、细节、外貌、神态等描写手段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2.挖掘事件感人的要素。
五、教学难点
1.对蜡烛象征意义的理解。
2.对国际主义情怀的理解。
六、教学准备
1、学生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障碍,查找作者资料和相关写作背景,并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部分。
2、教师了解二战以及苏德战争,并搜集相关图片、文字资料。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蜡烛在我们的印象中有哪些作用?(学生发言:照明,生日祝福,烘托气氛,哀悼等)
然而,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特定背景下,它却被赋予了某种特殊的意义(板书课题,学生写出作者)。
(二)自主学习
字词积累
1、检查学生对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字词的注音及解释:
2、补充课文中一些重要的词语:(学生补充,并说明理由)
如:拂晓瓦砾地窖腋窝鞠躬精疲力竭
名副其实永垂不朽烧灼
了解作者
1、学生介绍
2、老师补充:曾任军事记者,一直从事战争题材作品的创作。1949年10月曾访问中国,归国后创作《战斗的中国》。
了解故事背景
1、学生介绍:
2、老师补充:(投影显示)贝尔格莱德战役是1944年9月28日—10月20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争中,苏军乌克兰第3方面军、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和保加利亚祖国阵线军队为粉碎德军驻南斯拉夫集团和解放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而实施的进攻战役。
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记叙要素:
时间:1944年9月19—9月20日
地点:贝尔格莱德萨伐河前的方场上
人物:南斯拉夫老妈妈:玛丽·育乞西
事件:南斯拉夫老妈妈掩埋苏联红军的遗体并将自己珍藏多年的结婚红烛插在烈士的坟头的故事。
(三)合作探究,研读赏析
1、自读课文,勾画让你感动的句子,并说说你感动的原因。
2、讨论:老妇人这一人物形象有何特点?(分小组讨论)
归纳:对侵略者无比憎恨,对红军满怀敬意,渴望和平,渴望解放,对英雄战士有着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3、讨论:文章中的蜡烛除了实指那对结婚花烛外,还有没有其他深刻的含义?(分组讨论)
归纳:烛光是红军战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四)训练检测
是一篇战地通讯,通讯也是一种新闻体裁,比较和第一课《新闻两则》,试着概括通讯的特点。(学生比较,讨论,展示)
共同点:都具有真实性、时效性
不同点:通讯比消息的时效性稍弱,但比消息的故事性或者说文学性稍强。
(五)总结升华
通过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学生总结)
老师归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通讯这种新闻体裁的特点,写作上我们明白了要想使写人叙事的文章感人必须挖掘事件的感人因素并反复渲染,情感上,我们了解到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多少先烈用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和平生活,珍惜并且努力发展应当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
【教学总结】
在上课之前,我本来是胜券在握的:这篇文章虽然很长,但我已经让学生提前预习了;这篇文章内容虽然离我们生活很远,好在让学生理解的知识点并不多。结果一上课却使我大失所望。
首先,我错就错在没有目标的让学生自由去预习。一上课提问我才发现学生根本就没有认真预习,而且有三分之二的学生没有预习,换句话说,学生根本就不会预习,在他们的心目当中,预习就是读熟课文,仅此而已。结果一问三不知,没办法,只好给学生时间先读课文,好在亡羊补牢,补救了一次,但却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虽然课堂当中也出现过几次亮点,但这临时生成的问题与我心目中的期望值却相差甚远。
其次,由于学生没有预习,我心里就没了“底”。所以凡是难点就大包大揽,凡是重点就反复强调,这节课基本成了“一言堂”。学生一直在被动地接受知识,积极性和创造思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最后,因为课堂效果与预想的大不相同,所以我心情比较焦虑,语速过快,而且没有耐心,学生出现错误后,表现出了对学生的不信任。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62015.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