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你们了解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第六单元
教学目标:
一、激发学生珍视生命、关爱动物的情感,引导学生初步思考和认识人与动物的关系,感悟动物身上所折射出来的可贵精神。
二、积累生动的词语和优美、深刻的语句,提高对不同体裁文章的整体感知能力。
三、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到观点明确,言之有理。
四、综合本单元学习的主题——探寻“马的世界”,引导学生搜集资料,了解马的有关知识、历史作用、艺术内涵,激发学生善待动物、关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同上一、二、三
课时安排:
课题课节数课题课节数
26猫129马2
27斑羚飞渡230狼3
28华南虎1综合性学习2

26猫
郑振铎
上板城初中姜长存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积累词语。
2.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同上2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猫,因为它的活泼乖巧而被许多人喜爱,和人一样,每只猫都会有各不相同的性格,也给它的主人带来不同的感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现代作家、学者、翻译家郑振铎先生的散文《猫》。
二、展示目标:同上“学习目标”
三、先学后教:
☆自学自导(一):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圈画出生字词,结合注释,查字典加以解决,6分钟后看谁处理得最好。
1.学生自学、交流。
2.质疑答疑(字词方面)。
3.专项训练:给加下划线字注音
相称娱乐污涩颈下吱吱
怅然诅骂惩戒潜逃一缕
☆自学指导(二)
默读课文后思考:
①从来历、外形、性情和在家中的地位几个方面,第三只猫与前两只猫有什么区别?
③为什么“我”对于第三只猫的死比前面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③第二只猫丢失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又写道:“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试着联系课文中的描写,体会这两句话中包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8分钟后,看谁回答得好。
(1)学生自学后,研讨交流、明确。
(2)质疑答疑:
预设:
a:本文采用第一人称叙述事件,有什么好处?
B:文章最后一句话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3)专项训练:文章叙述了“我”三次养猫的经历,这些经历给作者的感受也不同,你能从文中找出那些表示感受的抒情、议论句吗?(3分钟后看谁找得准)
四、课堂小结:
本文记叙的中心是(养猫),围绕这个中心写了(三个)故事,每个故事都以(养猫与亡失)为线索展开,这些故事又按(时间)顺序排列。从全文看,重点在(第三只猫),故事的主体是(“我”),主旨在于(冤案的教训)。作者告诫人们(仅仅根据一点可疑的迹象,就得出主观臆断是错误的,依靠自己的强势话语权和暴力进行随意的惩戒只会伤害无辜。)
五、综合训练:《同步训练》P77-78页“阅读练习”
板书设计:

第一只第二只第三只
来历从隔壁要来的特地从舅舅家要来的从门口拾来的
外形白雪球似的浑身黄色不好看、瘦、烧脱皮毛,更难

性情很活泼更有趣、更活泼不活泼、忧郁、懒惰
地位全家的宝贝全家的宠物若有若无、无所谓
心情快乐→心酸快乐→怅然、愤恨不讨人喜欢→却让“我”悔恨

27斑羚飞渡
深石溪
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词语,把握文章的思路。
2.朗读课文,体会小说所蕴含的情感。
3.感悟动物的勇气、智慧和自我牺牲精神。
4.培养学生珍视生命,关爱动物的观念。
教学重点:
揣摩、评述课文的细腻笔法;理解文章主旨及作者情感。
教学难点:
对斑羚飞渡情境的理解。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引入:
在神奇的自然界中,动物常常会有一些出人意料的举动。一群生性温顺的斑羚,面临种群灭绝的时候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沈石溪的小说《斑羚飞渡》。
二、展示目标:
1.熟读课文,积累词语。
2.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三、先学后教:
☆自学指导一: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圈画出文中的生字词,结合注释或查字典加以解决。
弄清楚斑羚自救的办法,说说斑羚飞渡给自己的感受。(10分钟后,比谁完成得更好。)
1.学生自学
2.交流研讨。
3.质疑答疑(学生互助,字词方面)
音:哀咩苍穹对峙悲怆
意:进退维谷迥然不同略胜一筹参差不齐
4.专项训练:准确朗读词语,并给加点字注音。
哀咩狩猎苍穹对峙悲怆剖开
蹿跃逞能湛蓝娴熟开辟肌腱
5.说说斑羚群自救的办法与个人感受
自救办法(用牺牲一半来挽救另一半的办法来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
个人感受(斑羚拥有智慧、勇气,团结一致的意识和自我牺牲的精神;人类残忍,应该珍爱动物。)
☆自学指导(二):
小说的故事情节通常包括发生、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速度课文后,能够很快地划分本文情节的起止,3分钟后看谁划分的又快又准。
(1)学生自学,划分情节。
(2)交流研讨:
(3)质疑答疑
板书:
开端(1—2):被逼绝境,无路可逃
发展(3—7):惊慌失措,无计可施
高潮(8—15):舍身为伴,飞渡天堑
结局(16—17):宁死不屈,走向灿烂
四、课堂小结:
生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优劣之分。保护动物,珍视生命,每一个人都应该做到。
五、综合训练:(作业)填充词语
神态(庄重)神情(恍惚)稚气(未脱)力不(从心)
肌腱(发达)身材(高大)对峙的(山峰)一贯的(平和)
娴熟的(技巧)湛蓝的(天空)笔直地(坠落)悲怆地(轻咩)

第二课时
一、情境引入:
看课文P206页插图。画图的壮举让你感到如何?谁能用词语概括出来?(悲壮、惨烈)
二、展示目标:
A.能复述“老少斑羚飞渡”的情景。
B.分析镰刀头羊的形象。
C.品味含义深刻的句子。
三、先学后教:
☆自学指导(一)
速读课文第9节,标注出其中的动词,看谁能在5分钟后很好地复述这一惊心动魄的试跳。
1.学生自学
2.交流研讨
3.质疑答疑
4.专题训练:分组出一代表复述,学生点评。
☆自学指导(二)
镰刀头羊是这场飞渡的组织者,文中重点写了它的哪些表现?谈谈你对它的印象。
(1)学生自学
(2)交流研讨
文中重点写了镰刀头羊的三次叫声。
镰刀头羊富于智慧,有决断力,遇事镇定,临难从容。
(3)质疑答疑
(4)专项训练:(课后练习二)
老师设疑:a文中三次描写“彩虹”,作者的用意何在?
b文中的猎人充当了怎样的角色?
四、课堂小结:
1.把握重点,抓住主要动词来复述情节。
2.文中人类充当的是一个不光彩的角色。生命是相同的,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五、综合训练: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试给狩猎队写一封信,谈谈你对这件事的看法。JAb88.CoM

板书设计:

▲抓住动词能复述情节

富于智慧,有决断力
▲镰刀头羊遇事镇定,临难从容
宁死不屈,舍己为人

27斑羚飞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并复述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概括主要事件。
2.体会文章条理清晰、详略得当的特点。
3.从斑羚飞渡中得到启示,探究动物身上折射的可贵精神,进而理解文章主旨。
4.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珍视生命,关爱动物的观念。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朗读并复述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概括主要事件。
2.从斑羚飞渡中得到启示,探究动物身上折射的可贵精神,进而理解文章主旨。
教学难点
从斑羚飞渡中得到启示,探究动物身上折射的可贵精神,进而理解文章主旨。
时间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
方案一:在神奇的自然界中,动物常常有一些出人意料的举动。一群生性温顺的斑羚,面临种群灭绝的时候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沈石溪的《斑羚飞渡》,去感受那震撼人心的一幕。
方案二:同学们知道斑羚吗?斑羚是一种怎样的动物?结合自己收集的资料来谈谈。是的,斑羚奔跑速度很快,跳跃技巧很高,善于在悬崖峭壁攀爬跳跃,他们的灵敏度也非人类所能及。看来他们的生活应该是幸福、快乐的。然而猎人们举起了黑洞洞的猎枪,把它们集体逼到了千米多高的悬崖边上时,斑羚们将如何求得生存?我们一起走进沈石溪的《斑羚飞度》寻求答案。
(这节课我们都要完成哪些学习任务呢,请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掌握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并复述故事。感悟斑羚飞渡的壮举。
首轮自学
(一)自学指导一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勾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或易读错易写错的字词,借助工具书或课下注释自己解决。(解决不了的准备在全班质疑)
5分钟后比谁完成的更好。
(二)交流研讨
(三)质疑答疑
1.学生质疑答疑字的音、形、义
2.教师质疑
绚丽眼花缭乱磬娴熟崖涯
(四)专项训练
1.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狩()猎戛()洛山蹿()跳坠()落
2.根据拼音写汉字
对zhì()斑lán()zhàn()蓝苍qióng()
3.解释词语
进退维谷迥然不同略胜一筹悲怆
二轮自学
(一)自学指导二
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筛选主要信息,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放声朗读文章中最令你感动的部分,根据课文内容充满感情的复述这部分内容。(复述方法: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抓主要动词)
6分钟后比谁学的更好。
(二)交流研讨
1.学生概括主要内容,其他学生评价补充。斑羚们以飞渡的形式求得种群的生存与延续。
2.学生复述故事重点:第一对斑羚试跳成功的全过程。
(三)质疑答疑
师生质疑答疑
教师总结:飞渡是不简单的,需要勇气、决心、技巧和智慧,稍有差错就会无法成功,甚至导致整个种群的灭绝。而斑羚做到了,凭着他们的勇气和智慧,以牺牲一半来获得另一半的生存,这是多么感人啊!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教师小结一群被逼至绝境的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生存的机会,用牺牲一半挽救令一半的办法来摆脱困境。斑羚在危难中所表现出的来的智慧、勇气和自我牺牲精神,另我们受到精神的震撼。
四、综合训练
一、据拼音填空,并解释整个词语。
1.chěng()能:2.恍hū():
3.甜nì():4.xián()熟:
5.苍qióng():6.悲chuàng():
二、根据下列解释写出相应的成语。
1.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
2.比较起来,略微好一些。()
3.借指环境非常清洁。()
4.形容差别很大,一点也不同。()
5.眼睛看到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6.心里完全愿意,没有一点儿勉强。()
三、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颤音()的媚态()的叹息
()的决心()的步伐()的彩虹
四、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
上节课斑羚试跳成功的全过程让我们为之动容,谁能来复述一下这感人的情节?
二、出示目标
1.能抓住重点词句分析斑羚的形象特点。
2.能从斑羚飞渡中体会动物身上的可贵精神。
首轮自学
(一)自学指导一
快速浏览课文,思考:镰刀头羊是这场飞渡的组织者,文章是从哪些方面对镰刀头羊的表现进行描述的?请从文章4、6、8、16、17自然段中勾画有关语句,在旁边批注你对镰刀头羊的印象。(8分钟后,比谁分析得更准确。)
(二)交流研讨
1.镰刀头羊是怎样指挥这一次飞渡的?
(镰刀头羊的行动巡视悬崖仰天哀鸣;制止危险沉郁吼叫;指挥飞渡悲怆轻咩)巡视——抬头仰望——吼叫——万着沉重的步代走到老年斑羚那拔去了——迈着坚定的步代,走向(哪道绚丽的彩虹)
2.镰刀头羊共有几次叫声?含义各是什么?
三次叫声(重点)
第一次,当发现斑羚们陷入绝境时,镰刀头羊悲哀地咩咩了数声,这是无能为力的痛苦表示;
第二次,在一头母斑羚恍惚走进彩虹时,发出“咩”的吼叫,报回母斑羚,同时告诉斑群,它已想出自救办法,并指挥迅速实施。
第三次,在老年斑羚与年轻斑羚数量悬殊时,悲怆的轻咩一声,这表示为了让更年轻的生命获救,只能牺牲正当盛年的同类了。既是一声忧伤的叹息,又是召唤补充。
3.镰刀头羊的结局如何?你有何看法?
它走了上去,消失在一片灿烂中。”——不只是指那一道彩虹,更是象征镰刀头羊行为和精神的闪光。(富有智慧、果断勇敢、勇于牺牲、临难从容、无所畏惧、以身作则、身先士卒;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自己主动地、从容地走向死亡。)
(三)质疑答疑
教师预设问题:
文中三次提到彩虹,各有什么作用?
二轮自学
(一)自学指导二
默读全文,思考:
在这群斑羚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呢?在文中勾画出相关语句并做出批注。
5分钟后比谁理解得更全面、更深刻。
(二)交流研讨
学生交流后总结:自我牺牲精神、团队精神、视死如归、智慧、尊严对生存权利的渴求
(三)质疑答疑
1.参加飞渡的羚羊有七八十只,作者为什么只重点描写一对,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点面结合,详写一对斑羚飞渡的动作和过程成为文章具体生动的点,略写其它斑羚飞渡的场面,构成有象征意义的面,这样使文章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层次清晰。)
导:人类的猎枪可以消灭它的肉体,却不能屈服它的精神。在斑羚的生活中,可能没有比持枪的猎人更让它们恐惧了,所以镰刀头羊也曾“悲哀地咩了数声,表示自己也无能为力。”但它却用自己的生命为持枪者上了最悲壮的一课。面对如此勇敢、团结的斑羚种群,面对如此勇于牺牲,从容赴死地老斑羚们,面对临危不惧、身先士卒的镰刀头羊,你有何感想?(生谈)
(动物们表现出的大公无私、勇于牺牲奉献,先人后己的精神或者说本能不是比我们人类显得更纯粹,不带任何杂质吗?勇气和牺牲在动物们的心里是本能、是天性,是天经地义的事,作为“高级动物”的我们人类是否感到自愧不如?)
我们应该如何给自己定位呢?
人类只是大自然的一份子,我们不能也无权破坏自然界。
人类在某些方面(如大公无私、勇于自我牺牲、团结一致、先人后己等)还不如动物,应该向动物们学习,怀着一颗敬畏的心与它们和谐相处。
作为有较高智慧的人类,我们应善待动物,善待生命。
善待动物,就是善待我们自己,动物也有生存的权利,不容被剥夺。
三、课堂小结
一群被追至绝境的斑羚,在镰刀头羊的组织下,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终于飞渡成功,赢得了种族生存的机会。确实,斑羚在危难中表现出来的智慧、勇气和自我牺牲的精神,会让每一个读过本文的人受到精神的震撼,会启发人类重新认识这个万物共存的世界。
四、综合训练
一、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1.整个斑羚迅速分成两拨。________________
2.镰刀头羊……悲怆地轻咩了一声。________________
3.这么一倒腾,两拨斑羚的量大致均衡了。________________
4.斑羚群又骚动起来。________________
二、造句
秩序井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迥然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揣摩下边这句话,联系前后文内容,写一句语言描写
随着镰刀头羊的那声吼叫,灰黑色的母斑羚如梦初醒,从悬崖边缘退了回来。
镰刀头羊向灰黑色的母斑羚吼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回答下列问题。
1.在本文中,“人”充当的是一种怎样的角色?
2.老斑羚的牺牲精神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请联系实际生活谈一谈。
3.猎人为什么不开枪?如果你在这个狩猎队伍中,你会怎样呢?
六、课下作业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试给狩猎队写一封信,谈谈你对这件事的看法。
板书设计:
斑羚飞渡
沈石溪

被逼绝境:舍己为群
斑羚飞渡:互助友爱无私奉献关爱动物善待生命
脱离绝境:走向辉煌

28华南虎
教学目标:
A.反复朗读本诗,体会诗句的含义。
B.领会华南虎的象征意义。
教学重、难点:
品味词语、语句含义;挖掘华南虎的个性特点。
教学流程:
一、情境引入:
看书前彩色插图“虎”,学习诗人朱汉的代表作《华南虎》。
二、展示目标:(同上目标)
三、先学后教:
☆自学指导(一)
①结合注释理解词语,查字典确定生、难字音。
②放声朗读课文,体会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对不羁的灵魂的颂扬。
1.学生自学
2.交流研讨。
3.质疑答疑:
词语:旖旎抽搐不羁斑斓石破天惊苍苍莽莽
字音:趾爪zhǎo和着huò
4.专项训练:(分组读课文,师生评价)
☆自学指导(二)
A.诗人笔下的这只老虎具有什么样的个性?试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诗句加以说明。
B.怎样理解本诗最后一段的意思?说说在华南虎的形象中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5分钟后比谁完成得更好.
(1)学生思考,小组交流。
(2)交流研讨
(3)质疑答疑:
预设问题:华南虎象征着什么?铁笼又代表着什么?
板书:
(4)专项训练(课后练习二)
四、课堂小结:
本文以虎喻人,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思索。
五、综合训练(课后练习三)
板书:
高傲不羁
华南虎{向往自由象征着不屈的生命执着的灵魂
用于抗争
铁笼代表邪恶,禁锢自由借虎喻人,超越苦难
抵抗堕落,愤然前行

29马
教学目标:
A.反复阅读课文,了解两种生存状态的马各自特性,关注两种马的不同命运。
B.掌握对比的写法及作用。
C.积累描写“马”的优美语句。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揣摩对比描写的写法和作用。
教学时数:2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情境引入:
马是人类忠诚而高贵的朋友。现在就让我们与法国博物学家布封一起,去关注两种生存状态下的马不同命运吧!
二、展示目标:
1.了解作者,积累优美的词句。
2.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三、先学后教:
☆自学指导(一):
a看注释①,识记作家作品。
b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圈划出生字词,并结合注释及工具书加以解决.
10分钟后比谁完成得更好.
1.学生自学。
2.交流研讨
3.质疑答疑(字词方面的问题)
觑qù鬣liè犷guǎng勒lēi强劲jìng
4.专项训练:(读写课后词语)
☆自学指导(二):
速读课文,思考:作者描写了哪两种生存状态下的马,并指明段落的起止。
4分钟后比谁完成得好。
(1)学生自学
(2)交流研讨:
(3)质疑答疑
两种马:(一)人类驯养的马(1—2)
(二)天然野生的马(3—5)
四、课堂小结:
本篇动物小品,用文学笔调(用人性化的笔触描摹动物)描绘了两种生存状态下的马。
五、综合训练
1.填空。
《马》的作者是,他是国人,家,家。他用40年时间写成36巨册的《》。
2.理解词语。
慷慨以赴相得益彰羁绊遒劲妒忌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情境引入:你能一口气说出四个“马”字成语吗?
二、展示目标:
A.了解两种生存状态下“马”的各自特性。
B.学习对比描写的写法及作用。
三、先学后教
☆自学指导(一)
速读课文,说说这两种生存状态中马各有什么特性?你更欣赏哪种马?为什么?
6分钟后比谁完成得好
1.学生自学。
2.交流研讨
3.质疑答疑
预设问题:
如何理解“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
[第一部分(1——2)
①第一节集中描述了“家马”的两点品格(勇毅,驯良)
②第二节主要介绍了人类对马的奴役。
第二部分(3——5)
③描摹野马的美质④描摹野马的美德⑤描摹野马的美貌]
☆自学指导(二)
作者盛赞野马形体时,与哪些动物作了比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分钟后比谁完成得更好。
(1)学生自学
(2)交流研讨。
(3)质疑答疑。
明确:通过对比描写,盛赞了马的高贵姿态。
四、课堂小结:
学生结合本课学习谈有哪些收获?
五、综合训练:
1.用对比的方法描述一个自己养过或见过的小动物。
2.写出10个含有“马”字的成语。

30狼
教学目标:
A.理解、积累一些重点词语。
B.能够顺畅诵读,译读课文。
C.准确领悟故事的寓意。
教学重点:积累文言实词;了解曲折紧张的情节发展。
教学难点:领悟故事的寓意;发表个人的观点。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情境引入:
上学期我们已经学过了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先生的《山市》,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一则寓言故事《狼》。
二、展示目标:
1.正确、熟练地朗读课文。
2.掌握生字、词。
3.积累相关的文学常识。
三、先学后教:
☆自学指导
(1)参看注释,了解本文出处及文中生字、词。
(2)试读课文,圈画出疑难字词,利用工具书加以解决。
(6分钟后看谁完成得最好)
(一)学生自学
(二)交流研讨。
(三)质疑答疑(字音、停顿方面)
生字:苫shàn尻kāo眈dān弛chí
黠xiá窘jiǒng瞑míng缀zhuì
字音:少时shǎo弛担dàn麦场cháng
停顿:a其一/犬坐于前。b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c屠自后/断其股
(四)专项训练:①个人分段朗读课文,师生评议。②分组朗读课文,齐读课文。
四、课堂小结:
(1)本文选自《聊斋志异》中“狼三则”的第二则。
(2)学会了一些文言字词。
五、综合训练:
听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情境引入:
你想知道狼与屠户斗争的具体情况吗?相信通过我们大家对课文的译读,会有更深刻的了解。
二、展示目标:
学习积累重点词语;译读课文。
三、先学后教:
☆自学指导:
结合注释及工具书分段译读课文,若有疑难可向同学或老师请教,
10分钟后看谁翻译得好。
1.学生自学
2.交流研讨。
3.质疑答疑:
重点词:

敌恐前后受其敌(攻击)
盖以诱敌(敌人)止止有剩骨(“止”通“只”)
一狼得骨止(停止)
前狼不敢前(上前)
其一犬坐于前(前面)意意暇甚(神情)
意将隧入……(企图,打算)
词类活用:
a其一犬坐于前(像狗一样)
b一狼洞其中(打洞)
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在柴草堆中打洞)
3.专题训练(个人用“读句→释词→译文”的方式给同学们疏通文意,若有问题,互相补充)
四、课堂小结
五、综合训练(课后练习二)

第三课时
一、情境引入:同学齐读课文。
二、展示目标:理清本文故事情节;领悟文章的寓意。
三、先学后教:
☆自学指导(一):
通晓课文大意后,思考:
文中是怎样写狼的狡猾的?
屠户的机智表现在哪些地方?
作者对这件事有什么议论?
1.学生自学
2.交流研讨。
2.质疑答疑。
3.专项训练(课后练习一)
☆自学指导(二):
屠户与狼之间的斗争可以说是惊心动魄,一波三折,请按故事的开端、高潮和结局本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内容。
(1)学生自学
(2)交流研讨。
(3)质疑答疑,研讨明确。



节开端(1段)遇狼(点明时间、地点、矛盾双方)
发展(2—3段)惧狼(表现屠户迁就退让和狼的凶恶贪婪)
御狼(继续表现屠户果断抉择和狼的不甘罢休)
高潮结局
(4段)杀狼(表现屠户勇敢、警觉和狼的阴险狡猾)
——议狼(寓意)
四、课堂小结:本文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寓意)?
面对狼一样的恶人(恶势力),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够取得胜利。
五、综合训练:
展开想象,把本文改写成一篇白话故事。

延伸阅读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复习2


第六单元复习教案
《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毛)《卜算子咏梅B》(陆)
一、放声朗读,想象词中景象。并进行背诵。
二、用原文填空
1.《沁园春雪》中歌颂当代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语句是:数风流》…….
写祖国山河壮美的语句:江山,引;这首词上片写景,作者由眼前的雪景,展开现象的语句是:须晴日,看,。
2.《卜算子咏梅》中写梅花凌霜傲雪独自开放的语句是:已是,犹有。写梅花的性格的语句是: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3.《卜算子咏梅》(陆)写出了梅花奉献的句子:
三、判断
1.《沁园春雪》上阙即景生情,先写眼前的实景,再写想象的虚景。()
2.《沁园春雪》上阙写景,下阙论史。在评论历史人物中,表现了作者作为一代“风流人物”要为中华民族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抒发了对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无比信赖和热爱的激情。()
3.《卜算子咏梅》这首词中用了比兴、拟人、对比等手法,语言生动、形象。(x)
4.《沁园春雪》中,作者在对景物的描写中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无比热爱和赞美之情。()
5.《卜算子咏梅》中“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两句的含义是因为美丽不想使青春很快度过,只是把春来报的消息向人间预报。(x)
6.《沁园春雪》虽题为咏雪,实际上,却不仅仅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也是一首雄壮的抒情诗。()
《木兰诗》《观刈麦》《破阵子》
识记文学常识
自读课文熟悉课文,教师板书练习。
1.字:帖火多义词:市
2.异义词:爷但郭走
3.活用:市骑策
4.注音:机杼()军帖()胡骑()燕()山麾()下
5.解释词语: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木兰当户织()相随饷田去()曾不事农桑()
判断
1.朝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8句诗,对偶中含对偶,反复咏叹,既写了从军之初的远征,又写了思念之情,表明了木兰儿女深情和英雄气概。()
2.《木兰诗》塑造了木兰这一女英雄下形象,不仅歌颂木兰的英雄行为,而且是对封建歧视妇女的传统观念的无情嘲讽。()
3.全诗着力写了木兰出征前、征途中和回家后的心理活动,很少写她在战斗中的英雄业绩,儿女情长太多,不能很好的表现英雄的气概。(x)
4.《木兰诗》是北朝民歌中著名的长篇抒情诗,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诗的结尾几句耐人寻味。作者用生动的比喻,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12年没被发现的谨慎、机敏作出了由衷的讴歌和赞美。()
6.木兰辞管的情节主要表现了她思念家乡。急于与亲人见面的心情。(x)
《黄鹤楼》《归园田居》《使至塞上》
读背诗歌
1.写出《使至塞上》以景设喻的诗句:。
将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和雄浑开阔的艺术结合的画面的诗句:
2.《黄鹤楼》的作者是朝著名诗人。这首写作者登上黄鹤楼时的所见所闻,抒发了怀念家乡的愁思。
3.《归园田居》作者是(朝代)著名诗人,世称靖节先生。他仕途坎坷,厌恶世俗,热爱纯静的自然。41岁辞官,回柴归隐,以耕读自娱,擅长写山水田园诗来展现闲适、恬淡的自然风光和田园生活。
4.《黄鹤楼》中不仅反映了黄鹤楼的古今变化,也表现了诗人登楼时寂寞之感,它们是黄鹤一去……悠悠;写黄鹤楼远处环境成为千古名句的两句诗是:白云……芳草
5.《归园田居》中写诗人辛勤劳动的句子:晨兴》…….归;最能表达诗人隐居园田的心愿的句子的是:衣沾…….惜。
6.“日暮乡关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诗人直抒胸臆,刻骨铭心的乡愁喷涌而出。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教学目标:
1.诵读古今名家优秀诗文,陶冶情操,提高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2.感受本单元诗篇中生动的形象与意境,体会诗中丰富的想像和情感。
3.懂得写诗作文皆由感而发,因情而生,能进行自由作文创作。
4.积极参加赛诗会,编手抄报、壁报等活动,在活动中进一步热爱诗词,提高
文学素养和品位。
二、单元课时安排:共14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1课时《毛泽东词二首》2课时
《古代诗词三首》3课时《现代诗二首》2课时
《歌词三首》1课时《诵读欣赏》1课时
写作:自由作文2课时综合实践活动1课时
单元小结1课时
三、教学设计:
本单元是诗歌单元,其教学宗旨就是要借助诗人的创造精神和诗歌的深蕴
意来教化学生,让学生在审美的过程中体验思想的启迪,神韵的领悟。各课设计思路简单介绍如下:
《毛泽东词二首》:通过朗读可更好的传递词的磅礴大气,在诵读中体会和感受毛泽东的伟大情怀和胸襟,把对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与朗读背诵有机地结合起来,其中《卜算子咏梅》可采用比较阅读。
《古代诗词三首》:①《木兰诗》塑造了木兰这样一个“巾帼英雄”的形象,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何能让学生打破教材的局限,多角度理解木兰的形象特点,使这一人物回归本色生活,应是教学的重点。因此,在教学本诗时把分析木兰的形象特点作为教学的切入点,意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人物,把握文本主题。这首诗风格刚健清新,语言质朴生动,既有雄浑的气势,又富有生活气息,具有浓郁的民歌情味。学习本诗要注意体会它的民歌特色。
②《观刈麦》表现了作者对农民生活处境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当时社会制度深深的谴责。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结合诗歌写作背景来体会诗的含义。
③《破阵子》表达了作者虽有伟大的抱负却壮志难酬的悲愤,教学时引导学生想象词中描绘的梦境,体会作者驰骋沙场的壮志豪情。
《现代诗二首》:①《回延安》:语言通俗,运用“信天游”民歌形式、比兴方法和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淋漓酣畅地抒发了重返延安的激动感情;引导学生分析诗中恰当运用民歌形式和修辞方法的表现力量,体会从中抒发的感情。②《再别康桥》课前布置“我所知道的徐志摩”,让学生自行搜集资料。学生由于平时对新月派诗歌接触较少,对这类充满浪漫气息的有唯美倾向的诗歌比较陌生,因此,很有必要对徐志摩和他的诗歌有一定的了解。学生通过咀嚼、吟诵,感受诗歌的独特意境,为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唤起他们读诗的兴趣,教师充分运用各种手段调动其入境,声画同步,视听一体,营造诗意氛围,师生共同进入意境。然后穿插读诗技巧以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提高朗读水平,以此培养其审美情趣。整个过程中,教师只起导演和引路的作用。
《歌词三首》:歌词的学习,对于学生们而言,虽然是第一次,但是学生对于歌曲这一艺术形式并不陌生。而且很多学生能唱不少歌曲,对歌曲较为感兴趣。这是学习这三首歌词的良好前提。利用这一优势,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学习的良好氛围。学习本文,应该先让学生学唱这三首歌,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体会这三首歌词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歌词的写作特点和语言特色。,并进一步进行综合比较。在此基础上,再选唱其他爱国歌曲,可以组织班级演唱会,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诵读欣赏》:结合诵读欣赏的教学要求,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师尽量少讲析。让学生通过品读诗歌的语言理解其内容,体会其情味,领悟其意境。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能以讲析代替实践。教学采用四步法:听读、译读、说读、背读。
《写作:自由作文》:结合过去的写作实践,通过自由命题,学习在写人、记事中抒情,写出真情实感。
《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组织形式多样的赛诗会、诗歌朗诵会,或编写手抄报、壁报等活动。进一步激发对诗歌的热爱之情,丰富积累,提高文学素养和欣赏品位。
四、教学过程

第1课时:确定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1.让学生阅读单元提示阅读、并做好批注。
2.布置活动:谈谈你最喜欢诗词?为什么?准备3—5分钟,先有感情地朗读,然后说出喜欢的理由,体现自己真实而独特的感受。
3.布置讨论:组建学习小组,本单元的内容结合你的兴趣、爱好及你的理解确定一个专题内容作为本单元的探究问题。(如探究“中国古代诗词“、”中国现代诗歌“等等)讨论、
4.布置学生商定单元的活动主题及计划(活动要有广泛性和趣味性要结合单元专题,选取感兴趣的专题,收集各方面的材料,开展以“我与诗歌”为主题的活动(可以是壁报、手抄报、电脑小报,宣传栏、广播讲演、朗诵会、赛诗会等形式)。
出示评价内容:
①你对诗歌有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吗?
②你有自己的专题吗?
③本节课你发言了吗?(组内或班上)
④你能品味诗歌中优美、凝练的语言并做了一定的摘抄吗?
⑤你有自己的学习伙伴和小组吗?
⑥你参与了以“我与诗歌”为主题的探究活动吗?

第2课时:《毛泽东词二首》之《沁园春雪》
学习目标:
1.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情感美和音乐美,在品析中领会诗歌语言丰富的表现力。
2.领会作者伟大的胸襟、坚定的信心,能联系词中的文化背景说出自己对诗人的情感体验。
课前学习:
收集咏雪的诗词,上网或查阅书籍了解作者。
课堂学习:
第一块: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电视诗歌《沁园春雪》,创设意境;简单讲述这首的背景。简单介绍词的知识。(词谱、词牌、上阕、下阕等)
第二块:整体感知全词
教师范读或播放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词的意境。看书听读,注意语气、语调、重音、停顿。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纠正、完善。(教师适时点拨)组织学生齐读,要求注意读出激越豪壮的语调,把握重音、停顿和语气等全班齐读。
第三块:精读品析
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谈自己阅读这首词的感受,如谈写作思路、修辞手法、写景顺序、写景的角度等。细读并根据这些角度在相应的语句边做好批注。
组织学生全班交流。(预设以下一些内容)
①上阕写北方的雪景;下阕写无数英雄竞折腰
②上阕中“望”字的作用;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等。
③下阕中“惜”字的作用;评价古人的意图;“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含义等。
梳理归纳:上阕写景,大气磅礴;下阕抒情、议论,风流豪壮。全词写景、议论抒情有机结合,浑然一体。充满了热爱祖国河山,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
探究阅读:你如何看待词中所提及的英雄人物?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些历史人物?
课后学习:
1.回忆《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比较两首诗词在取景角度上的异同。
2.背诵《沁园春雪》,摘抄毛泽东的其他诗词。

第3课时:《毛泽东词二首》之《卜算子咏梅》
学习目标:
1.结合搜集查阅的资料和对两首咏梅词的比照分析,理解作品内容及思想感情,丰富语文积累。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从梅花的高贵品质中受到人生观、价值观的感染熏陶。
课前学习:
1.搜集古今诗人的咏梅作品。
2.查阅关于这首词的赏析文章
第一块: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由“你见过梅花吗?你了解梅花吗?”引入。以“多彩的梅世界”为题,组织同学汇报交流搜集的资料。(诗文、图片、乐曲等)搜集人自行介绍。(详细内容、搜集渠道、自我感受)。
2、在师评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评、互评。(针对搜集信息的质量、渠道、展示效果等方面)
3.背景介绍:这是毛泽东写于1961年12月的一首词。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国际上的反华势力也十分猖獗,新中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毛泽东作了这首词,表达了共产党人的信心和决心。
第二块:比较阅读,探究意境
1.比较陆游和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这两首词的风格有什么不同?(可从构景、立意、选材、表现手法等来做对比)
2.组织学生自由朗读,并思考朗读时两首词分别应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3.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批评、指正。
4.组织全班学生朗读,男生读毛泽东的词,女生读陆游的词。
第三块:自主学读,理解研读
1.把搜集的关于两首词的赏析文章,发给各小组,鼓励各组根据阅读理解,探究发现,深入体会两词的内容及思想感情。各组探究、交流。
2.学生结合本组的学习,交流理解与收获,教师相机引导点拨。引导学生互相补充、评价。(可预设以下内容)
上阕:①联系一下时代背景,“春归”、“春到”有什么象征意义?②“已是悬崖百丈冰”对梅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③哪一个字写出了梅花的美丽?④“梅花”在词中有什么样的象征意义?
下阕:①你是怎样理解“俏也不争春”的?
整篇:①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方法②词的上下阕内容各侧重于什么?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交流理解与收获。
归纳小结。
3.组织学生齐读两首词,读出你的理解。
第四块:深悟情感、创意表达
1.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词句的理解或对梅花的感情,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感受。(写作、绘画、背诵、抄录等均可。)
2.成果展示,相互评价。
3.感情读背,升华理解。
课后学习:
关于咏梅的诗词有很多,根据你的课内外积累,试写出其中的名句或名篇
附板书设计
卜算子咏梅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陆游
形象傲雪俊俏,积极乐观寂寞凄凉,饱受摧残
思想感情乐观向上,充满自信低沉孤高,悲观消沉
境界气势恢弘,博大高远狭隘局促,灰暗抑郁

第4课时:《古代诗词三首》之《木兰诗》
学习目标:
1.通读课文,多角度理解人物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
2.反复诵读,品味诗歌语言,体会乐府诗的特点。
课前学习:
1.借助课下注解和工具书把握生字新词的正确读音,自由朗读全文。
2.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花木兰的故事。
课堂学习:
第一块: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曾经出现过为数不少的女英雄形象,为我国古代文学的人物画廊增添了光彩。你能举几个例子吗?学生举例可能涉及:穆桂英、顾大嫂、扈三娘、孙二娘、花木兰等等。
2.简介乐府和《木兰诗》背景
第二块:整体感知诗歌
1.组织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自由朗读全文,读准字音。在预习的基础上自读,划出不会读的字。
2.同桌互读,订正字音
3.指名朗读,要求读准字音和停顿;师生共同评议指正。
4.组织学生全班齐读,巩固字音和停顿。
第三块:精读全诗
1.组织学生协作学习:参看页下注释及工具书,试译课文,如有困难,提出后由其他小组的同学或教师帮助释疑。协作翻译全诗,小组内答疑解难,指定一人记录小组内仍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准备质疑。
2.指定学生翻译,其他学生纠正、完善。(教师适当点拨)交流、完善
3.组织学生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大声地朗读全诗,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第四块:研习讨论
1.设疑:熟读全诗后,能谈谈你收获最大的一点是什么吗?
预设讨论的主要内容:①木兰的形象特点。②乐府诗的特点。(教师适时点拨)大胆谈出自己的收获,全班交流。
关于木兰的形象(可参照下面内容)
①木兰是一个勤劳的热爱和平的劳动妇女。
②木兰是一个聪明又孝顺的女儿。
③木兰是一个坚毅果断、报效国家而不贪功名的巾帼英雄。结合课文中描写木兰的语句谈人物形象。
2.关于乐府诗(重点分析修辞方法的使用,突出诗歌的韵律美)如:排比、对偶、夸张、比喻等。找出自己最喜爱的句子,感受其语言特点
3.小结:多种修辞方法的综合运用,既使得诗歌语言生动流畅富有韵味,体现出浓郁的民歌特色,又丰富了人物形象,使得人物有血有肉,真实动人,儿女情与英雄气相得益彰
附板书设计
母问女答表明缘由毅然代父从军
排比铺陈匆忙购置急切准备出征
反复烘托思亲情切奔驰遥远征途
夸张对偶烘托互渗长期激战凯旋
夸张衬托功成身退不慕荣华富贵
排比铺陈亲欢伴惊喜剧高潮结束
双兔为喻风趣亲切赞美谨慎机警
课后学习:
请以本诗为素材,以《木兰诗》为题编一则故事,将给你的家人或朋友听,看谁讲得好。

第5课时:《古代诗词三首》之《观刈麦》
学习目标:
1.能通过反复吟诵,理解诗歌,提高赏析诗歌的能力。
2.能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痛苦及社会根源。
课前学习:
了解作者,为生字正音,有感情地读课文。
课堂学习:
第一块:导入新课,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组织学生思考学过哪些描写农家生活的诗歌?
2.简单介绍白居易:中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经常描写老百姓生活,关心百姓疾苦。
3.组织学生读课文,并为生字注音。并试着概括诗歌内容。
第二块:品味语言、领悟感情
1.组织学生在熟悉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赏读,赏读字句,体会其妙处,用“---------写出了--------”的句式说一说
2.学生交流,教师小结,学会赏析方法。
3.组织学生思考:①用一字概括百姓生活,说说表现在哪些方面,并思考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②面对这一切,作者的感情怎样,说说作者对百姓疾苦所持的态度。
4.组织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全班朗读。
小结归纳:白居易以自己的深切感受,把农民的生活和作为朝廷官员的自己做了对比,希望朝廷有所感悟,手法巧妙委婉,可谓用心良苦。
第三块:再读诗歌,激发想象
1.组织学生再读诗歌,将理解融入其中,读出情境、情感,并根据课文内容结合课文插图去想象诗歌所描写的画面。学生分成两组进行想象:①动作(如刈麦、拾穗、诉苦等)②心情(如劳动不肯休息、听农妇诉苦后的心情等)
2.组织学生交流。总结学法:读诗韵,赏妙点,悟情感,创意境,现主旨。组织学生读背课文。
课后学习:
以“你看……”开头描述割麦者或拾麦者劳动的场景。(100字以内)

第6课时:《古代诗词三首》之《破阵子》
学习目的:
1.学习这首词所表达作者抗敌报国、建功立名、壮志未酬的思想感情。
2.领悟宋词优美的语言及深邃的意境。
3.在理清文章的思路中,培养想像能力。
课前学习:
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为生字正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一块: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放录象:金兵入侵,战火弥漫,北方沦陷区老百姓流离失所,与此相对比南宋统治者在杭州西湖边醉生梦死。导入语:面对此情此景,一位位爱国将领,一个个仁人志士站了出来,南宋的爱国词人辛弃疾就是这样一位杰出的爱国词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著名的词《破阵子》。
2.播放名家朗读,请学生注意读音、节奏、语速、情感等
3.组织男女生分组交替朗读,“沙场秋点兵”“可怜白发生“两句齐读。注音朗读节奏,表现豪壮与悲凉的英雄之气。注意醉态,“八百里”“五十弦”的壮阔军营,“快马”、“弦惊”的激烈战斗,“可怜白发生”的悲壮与无奈。
第二块:品读赏析,感受意境
1.组织学生选择最喜欢的词句进行分析,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2.组织学生交流,教师适当点评。
3.归纳小结:作者一生抗金收复失地,连梦中也不忘抗金的战斗生活,但由于朝廷的无能,自己的理想难以实现,当看到两鬓新生的白发,感到自己已入暮年,空有一身凌云壮志,“报国欲死无战场”只能在沉醉后驰骋沙场,心中不由涌起壮志未酬的悲情。
第三块:发挥想象,感受豪壮
1、组织学生发挥想象:①假如你是词中的将军,请你把驰骋沙场那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描绘出来。②假如你是他的好朋友陈亮,该怎样劝慰一下“可怜白发生”的辛弃疾?
“可怜白发生”一句,让学生读南宋文人类似的悲叹。(如:文天祥: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岳飞: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陆游: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2、组织学生全班齐读。
课后学习:
背诵《破阵子》,把《破阵子》改写成一篇抒情散文。

第7课时:《现代诗二首》之《回延安》
学习目标:
1、理解陕北民歌“信天游”的艺术特点;体会诗中修辞方法的表现力。
2、体会诗人重返延安的激动感情。
课前学习:查资料,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课堂学习:
第一块: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组织学生谈自己与亲人久别重逢的亲身感受
2、介绍“信天游”的基本特点:章法上:两句一节,节数不定。韵律上:几节一韵,或一韵到底。语言上:七言为基本句式,可长可短,灵活自由。艺术上:多用“比兴”手法。
3、介绍写作背景,领会作者对延安的真挚感情,以理解诗歌中的情感
第二块:诵读欣赏,理解意境
1、组织学生自由地散读全诗,将诗分成五部分。
2、看课文,听配乐诗朗诵,组织评价,确定这首诗的感情基调及诗的重音部分。
3、指名学生朗读,并组织其他学生评价。
第三块:质疑精读,赏析诗歌
1、组织学生诗的内容及表现形式进行质疑,其他学生答疑,教师从旁点拨。
2、组织学生查找有关本诗的鉴赏资料,结合课文的批注[感悟品味欣赏],为这首诗的一个章节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
3、师生归纳本诗语言特点:着眼于抒情;学习和借鉴陕北信天游的格式;语言的口语化、适当的地方化。
课后学习:
上图书馆或者上网查找有关延安的资料,然后整理成小故事或者小散文的形式。

第8课时:《现代诗二首》之《再别康桥》
学习目标:
1、咀嚼、吟诵,感受诗歌的独特意境,培养审美情趣。
2、能说出本诗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品析诗歌凝练的语言。
课前学习:
1、布置“我所知道的徐志摩”,让学生上网查询徐志摩生平资料及相关的现代诗,寻找诗歌散文电视《再别康桥》。
2、说说这首《再别康桥》怎样打动了你?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1、情景导入:播放电视剧片段和电视散文《再别康桥》,让学生谈谈“你所知道的徐志摩”根据预先找的相关资料,交流“我所知道的徐志摩”
2、放《神秘园》乐曲,配乐范读,充分营造读诗氛围从而帮助学生入境。
3、看课文、听朗诵注意重点字词读音与全诗意境组织评价,确定这首诗的感情基调: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讨论、交流阅读全诗后的感受。
第二块:配乐朗诵,加深理解。
1、组织学生边看康桥风光片,边放声朗读,自行品味:诗中哪些字词激起你的共鸣?换一种组织学生交流,并指导朗读
①理解诗眼:第一节中的“轻轻的”三个字须重读,节奏整体上呈轻微跳跃之感
②理解意象:第二节中的“金”、“新娘“、“艳”、“心头”重读,“荡漾”用琶音
③理解抒情法:第三——第五节是情感发展高潮段,读时应投入,表现诗人的豪情,突出个别动词,节奏加快。
④理解诗意跌宕:第六节诗人抒情格调陡转,此节读前要有较长停顿,语气突转后再一气呵成。
⑤理解诗的回环美:要将“浓得化不开”的离情充分表现出来,重读“悄悄的”、“云彩”二字可采用拖音或一字一顿,以显示结句的意味深长。读法会怎么样?教师适时点拨。边读边品味交流,与教师可达成互动。
2、小结:这首诗描绘了康桥如画的美景,景中又蕴涵诗人浓浓的深情,情与景的交融值得我们细细的品味。再次播放音画,组织全班朗诵。

课后学习:
1、课外延伸:找徐志摩另外一首《偶然》进行自我朗读鉴赏。
2、仿写精彩诗节,多读好诗,有条件可以试着配乐。
3、选择与亲人团聚或分别时的一1-2个场景,学写一首小诗。10行左右,要求写出真情实感。
附板书设计
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开头——感伤、无奈柳影——由衷欢喜
青荇——永久恋情清潭——陶然忘情
高潮——快乐至极转折——悲从中来
结尾——意味深长

第9课时:《歌词三首》
学习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体会三首歌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2、通过读写培养学生爱校、爱家、爱国的思想感情。
课前学习:
上网或查阅书籍了解作者;利用工具书,结合页下注释,读准课文;学唱三首歌。
第一块:朗读比较,整体感知
1、组织学生放声自由朗读这三首歌词,思考两个问题:①找出每首歌词你最喜欢的一句歌词,并说说喜欢的理由。②三首歌词表现了什么共同主题?
教师明确:这三首歌词都联系到歌颂祖国、歌唱人民、歌唱美好的生活等内容,歌词感情充沛,艺术感染力强。
2、组织学生全班齐读,体会感情。
第二块:协作学习,深入理解。
1、播放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彭丽媛的《在希望的田野上》以及《黄河颂》,分小组讨论听后的感受。这三首歌中最打动你的是哪首歌?为什么能打动你?
学生自我思考1-2分钟后选择一首最喜欢的歌曲。被同一首歌打动的同学组成几个学习小组,共同交流讨论,自由推选组长,作好记录,并推选一位同学在全班进行交流。
2、组织学生全班交流:《我的中国心》歌词凝重,感情深沉,表达了海外赤子永不改变的爱国心。《在希望的田野上》歌词从赞美家乡、歌颂理想、憧憬未来三个方面表现这片土地充满了希望。歌词结构严谨,韵脚明亮,形式整齐,语言明快。《黄河颂》是诗人张光年写于抗日战争初期的一首很有影响的抒情诗。以“我”为抒情主体,抒发了发自内心的强烈感情和民族责任感。诗的语言十分精彩形象。三个比喻,贴切而又形象生动,句式的选用和句子长短的安排都恰到好处地表现了黄河的气势和诗人心中的激情。交流、完善、做相关记录。组织学生学唱这三首歌曲。
第三块:创作歌词、表达情感。
1、组织学生模仿这三首歌词,创作一首小诗来赞美我们伟大的祖国、赞美我们亲爱的家乡或我们的学校。
2、组织学生把自己的作品饱含深情地朗读出来
3、原创歌曲演唱会。
课后学习
一、写出除课文以外的其他三首爱国歌曲的名称,并学会欣赏。
二、学唱《长江之歌》,并对歌词作简要评析。

第10课时:《诵读欣赏》
学习目标:
1、品读诗歌的语言理解其内容,体会其情味,领悟其意境。
2、背诵古诗三首。
课前学习:
查阅工具书,上网搜集相关资料,试读这三首诗。
第一块:听读诗文,划分节奏
1、导入新课:中国是诗的国度,尤其是中国古典诗歌博大精深,有很多创世佳作,它们内涵深刻,意存高远,包含许多哲理。学习古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想象。
2、范读或放朗读录音,组织学生划分节奏。边听边划分节奏,可小声跟读,注意节奏划分规律。
学生回答,总结规律。教师引导:律诗有八句,划分节奏的规律分别为“二二一”或“二一二”,“二二一二”或“二二二一”。回答,总结规律,并做相应记录。
3、组织学生齐读,体会诗歌意境,掌握读诗的方法。全班齐读。
第二块:理解内容,领会意境
1、组织学生自学,教师巡视释疑.结合所查资料,利用工具书和课文的注释,独立思考分析,然后与同学合作讨论。
2、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对诗词的理解、点评及赏析,相互交流对诗词的理解、点评及赏析。并适时点拨。归纳小结,并组织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次全班齐读。
第三块:背读诗歌,再悟美文
1、组织学生自由地读读、背背
2、指名学生示范背读。
3、师生一起背诵。
回味小结:通过这三首诗的朗读、感悟,让我们掌握了正确的读诗、赏诗的方法,并激发我们更加珍视朋友间的感情,热爱家乡,提高了审美能力。
课后学习:
背诵这三首诗

第11、12课时:写作——自由作文
写作目的:
通过自由命题,学习在写人、记事中抒情,写出真情实感。
课前学习:
预习有关“自由作文”内容。
第一块:盘点“自由作文”知识要点
1、组织学生自学
2、师生归纳小结:①什么是自由作文?②为什么可以自由作文?③怎样写好自由作文?作文训练:以自己周围的生活为题材,写一篇作文,或写人或记事,或描写景物,内容不限,文体不限,但要注意内容具体,写出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学生同桌谈写作思路。同桌交流写作思路。交流,教师给予点拨。
第二块:学生写作并自改
明确写作要求,组织学生写作自己修改
第三块:师生共同修改作文
出示评改标准和要求,组内交流,互改。学生推荐作文师生互动评改作文。教师听取各组意见指导学生评分

第13课时:综合实践活动——赛诗会
学习目标:
1、激发朗读诗歌、积累诗歌的兴趣。
2、提高文化素养,陶冶思想情操。
课前学习:
教师准备:
1、提出活动设想,帮助学生确立背诵内容
2、向学生介绍获得古诗的途径:语文书、古诗文必背、唐诗三百首
3、指导学生分工合作
4、选好主持人和评委,指导他们如何策划比赛
学生准备:
1、用三周的时间去查找、背诵书本内外吟诵季节的古诗词;
2、四大组的组长安排好本组的参赛对象,要求人人参加。每三人一组准备一个季节;
3、学习委员和语文科代表当主持人,策划本场赛事的形式、内容和规则;
课堂学习:
主持人宣布本次比赛的目的、形式、内容和规则(比赛的办法是:以大组为单位参赛,根据累计得分评出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和第四名,然后颁发小红旗和奖品。比赛规则是:比赛分四个环节进行,每个环节各组均有三人参加,不得重复参赛。第一至第三环节中,三名选手可以商定选择某一个季节的问题来回答。记分办法是加分制,答错了不倒扣分。)
比赛分四个环节进行:(在各环节的比赛中,四大组均派出三名选手组成一个参赛小组,不得重复参加)
①珠联璧合:即给出诗句的上句或下句,选手补出另一句。选手可以选择季节。每位选手回答十题,每答对一题得五分,小组累计总分一百五十分。
②完璧归赵:即根据所提供的作者及诗题,准确无误地背出原诗。选手可以选择季节。每组另派三名选手参加,每人回答五题,每答对一题得十分,累计总分一百五十分。
③火眼金睛:即根据所给诗句,说出它是吟诵哪个季节的。各组再有三位选手参加。选手可以选择季节。每人回答五题,每题十分,小组累计总分一百五十分。
④猫鼠对碰:即双方互相出题,要求对方回答。各组派出未参加的人上台。选手不可以选择季节。每题思考时间不得超过三十秒。每位选手回答五题,每题十分,小组累计得分一百五十分。
评委评出第一名至第四名,然后发奖品和小红旗
主持人致辞并宣布比赛结束。
课后学习:
1.每位学生写一篇活动心得
2.每人出一期“赛诗专刊”的手抄报
3.宣传委员负责出一期“赛诗专刊”的黑板报

第14课时:单元总结
综合本单元的内容,进行学习总结,分析自己在学习中的得与失,对自我正确反思和分析,以便在接下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多地获得成功的体验。可就以下几个方面让学生总结:
总结方面获得收益存在问题
(1)课堂发言的情况。
(2)完成作业的情况。
(3)参与活动的情况。
(4)学习兴趣的增强。
(5)学习能力的提高。
(6)情感态度的升华。
(7)对老师建议、评价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复习1


第六单元复习教案
教材分析:在这个广袤的星球上,人并不是惟一的生命形式,也不是惟一具有情感的生灵。千姿百态的动物是人类最亲密的生存伙伴,有了他们,世界才如此丰富多彩、生趣盎然。本单元选编了五篇描写动物的文章,它们是冯骥才的散文《珍珠鸟》、沈石溪的动物小说《斑羚飞渡》、诗人牛汉的代表作《华南虎》、法国博物学家布封的动物小品《马》和蒲松龄的神奇故事《狼》。这些文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不仅反映了人类对动物世界的了解和认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而且还试图从动物世界里折射出人类的生存轨迹。
复习这个单元,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把握重点: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1.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激发学生珍视生活、关爱动物的情感。
生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在这个拥挤的地球村里,每一个生命都应该享有同等的生存空间和生存权利。复习时要启发学生从自然中感悟生命的可贵,激发学生珍视生命、关爱动物的情感。
2.引导学生初步思考和认识人与动物的关系问题。
有一种观念认为,人类是万物之灵,靠人类的智慧可以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这种观念长期影响着人类对自然的态度。人类到了应该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的时候了:是否因为我们拥有超过其他动物的智慧和物质手段,就有权主宰其他生命形式的存在方式,甚至主宰它们的生死呢?复习时要引发学生对人与动物的关系的更深入的思考。
3.感悟动物身上折射出来的可贵的精神和品质。
生命是相通的,在动物身上也可以曲折地反映出人类的理想和追求。作者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对理想的憧憬寄托在动物行为的描写之中,或者说,作者善于从动物身上找到人类高尚品质或卑劣的品性的参照物,以动物为镜子,反观人类的言行。体会不同作家笔下的不同动物所承载的精神品质。
复习要点:
1.复习并巩固本单元的重点知识。丰富探险知识、地理知识和其他文化知识。
2.培养开拓创新精神、团结协作观念和舍己为人的品质。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项:学生讨论后展示单元知识总结。
师生一起总结。
课文题目中心内容知识要点
《珍珠鸟》“我”和珍珠鸟一家的交流的经历赏析学习文章细致生动的描写。
品味作品丰富的情感和富有哲理的语言,提高对作品的感悟和鉴赏能力。
了解文章中深刻的哲理: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斑羚飞渡》文章通过描绘一群斑羚飞渡悬崖的场面,热情赞扬了它们可贵的种族精神和整体精神。
了解斑羚在危急关头的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
体会本文详略得当的叙述与具体生动的描写。
《华南虎》诗人以华南虎作为象征,表现的是自己在困境中不屈的人格和对自由的渴望。感受诗歌中浓厚的象征意义。
追求精神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鄙弃世俗、勇于抗争,特别在充满诱惑的现代社会中不屈服、不迷失。

《马》用亲切的感情、形象的语言、人格化的描写,描绘了马在两种生存状态下的不同的感人形象。体会作者对马的人格化的描写,积累优美的语句。
揣摩文中的对比描写,了解对比描写的作用,并学会运用。
培养困境面前永不言退,对未知领域进行百折不挠地探索的精神。
《狼》屠户杀狼,启示我们对待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积累文言词语,翻译古文
体会本文的情节安排和形象刻画
培养古文的诵读能力
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敌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道理。

第二项:内容拓展
(1)方网5月10日消息:英国肯特郡一只名叫菲比的金毛犬目前已被主人训练成了一只导盲犬,不过与平常的导盲犬不同的是,它的导盲对象不是人类,而是另一只失明的狗!
据报道,目前才几个月大的菲比已经能够带领5岁的“盲犬杰克”在大街上到处散步了,一路上,它的嘴中紧紧咬着同伴的颈带,以确保杰克不会迷路或走丢。当吃饭时间到来时,菲比还会将杰克带到装有食物和水的碗边。
据盲犬杰克的主人、住在肯特郡埃斯福德的菲利浦斯夫妇称,杰克因为患了青光眼,一只眼睛已经在手术中摘除了,另一只眼睛尽管还留着,但视力低下、形同于无,并且有可能在两年之内彻底变盲。43岁的菲利浦斯太太道∶“起先我们发现杰克走路时老是撞到东西上,经过兽医检查,发现它得了严重的青光眼,为防眼病扩散,杰克的一只眼睛必须摘除,而它的另一只眼睛也将在两年内完全变瞎,现在杰克靠自己根本走不了路,老是撞在树干上或墙角上。杰克是我们家的一员,它的遭遇让我们非常难过。考虑到狗儿们喜欢在一起玩,追逐着跑,于是我们决定为杰克寻找一只导盲犬,这样即使杰克完全失明了,它也可以有一个为它带路的伙伴。我选择了菲比,因为它性格比较沉静,不贪玩乱跑。”
据菲利浦斯太太称,盲犬杰克起初对金毛狗菲比非常冷淡,爱理不理,然而没过多久,这两只狗就相处得非常融洽了。菲利浦斯太太道∶“也许是菲比的爱心和热情感动了杰克,如今菲比真的十分照顾看不见走路的杰克,看到它嘴中衔着杰克的颈带,一路带着它走的样子,我感到它是那么可爱。一只狗为另一狗导盲尽管听起来很古怪,但菲比和杰克俩的关系的确如此!一些动物似乎天生乐意帮助自己不幸的同伴,菲比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2)朋友家有一只猫咪,金黄的皮毛,见了人总是怯怯的,一双大眼睛闪烁着拘谨与不安。我随手拿起一只玩具熊逗它,它没有表现出一只三个月大猫咪应有的顽皮与好奇,似乎弄清了我没有敌意后才渐渐投入游戏中来。
朋友把它从地上抱起,向我讲起了它离奇的身世。
小区附近有一只野猫,朋友曾好几次见到它在阴暗的角落里出没。野猫也有爱情,爱情的结晶是七只猫仔。野猫妈妈无力抚养这么多后代,它自己过的也是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小猫断奶之后,它把小猫衔起来,放到小区住户的门口,然后在暗处躲起来等待,一直等到这户人家发现了小猫。
即使小猫被高高兴兴地抱进家里,野猫妈妈也并不立即离去,它要在外面多耽一会儿,直到确认小猫已被这个家庭收纳,才回窝里去衔下一只。听说有几户抱回小猫的是小孩子,不到五分钟后小猫就被家里的大人扔了出来,这时野猫妈妈会衔起它到另外一家去碰运气。
最后有只小黑猫始终无人接纳,也许它颜色不够吉祥,也许是小区的宠物已趋饱和,总之是野猫妈妈自己抚养了它。
朋友点点怀里猫咪的鼻子说:“还记得你妈妈吗?你妈妈不要你了。你想妈妈不?”猫咪“喵呜”地叫了一声作为回答。
朋友说,这只小猫自从抱回来就再也没有出过家门一步,它对大门有着根深蒂固的恐惧,大概是曾被别人家扔出来过吧。如果朋友偶尔把它抱到门口附近的区域,它会发出凄惨的叫声并极力挣脱,它怕极了被再次遗弃。也因此,它从小就乖得出奇,未经人指导就知道在地漏处大小便,也不象一般的小猫,把沙发和床单作为自己习武的场地而抓得四处开线。它与主人建立起深厚的感情与默契,体现出猫类少有的对人的依恋。朋友早晨七点出门上班,它每天早上六点准时把主人舔醒,为此朋友从来不用上闹表。每天下班时,小猫都会趴在阳台上了望,期待主人身影的出现。
朋友讲完了小猫的故事,我陷入良久的沉思。
野猫从来都为人所憎恶,它们在夜色中出没,身上沾满污秽,犹如撒旦的使徒。我曾耳闻目睹许多人类迫害野猫的事件,其中不乏令人发指的残忍。反过来,在野猫眼中,人类也当是它们的头号天敌,你很难接近一只野猫五米之内,它们闻到人声会立即远遁。
那为什么野猫妈妈甘冒大险,将自己的亲生骨肉交到人类手里呢?
我想,这只野猫妈妈一定是家猫出身,它也曾享受过家庭的温暖,主人的爱怜,它了解人类,深知幼小的猫咪对大多数人都有一种强烈的诱惑。
它也未必是抚养不了这窝小猫,更合理的解释是它不愿小猫一生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它知道,小猫在人家里,会吃着美味的猫粮,躺在宽敞的阳台上享受阳光。真是用心良苦啊!谁能说母爱的光辉只在人类中闪耀呢?
野猫的后代也终于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每一只小猫都健康地成长起来,没有一丝的野性,其聪明乖巧还越过了寻常家猫。但愿它们不要遭受野猫妈妈的不幸,被主人遗弃而流落街头,也但愿我们城市各个角落的野猫一族会终于消失,因为它们始终渴望的,依然是人类的爱。
(3)善良的动物残忍的人
一百年前,人们在亚马逊河两岸砍伐树木时,发现一种奇怪的现象:在电锯的轰鸣声中,所有的动物都逃离了,唯有一种叫做树虎的动物没有走.据记载,树虎是非常怕人的.工人们深感奇怪,不明白树虎为什麽不走.他们找来动物学家桑普.他的话让工人们吃惊,他说一定有一只树虎被树胶粘在了树上了,所以其他的树虎才不走.大家仔细搜寻,果然发现树干上有一只树虎.原来,一千只树虎里,总会有一只被粘在树上,从此再也不能动弹.让人感动的是,一动不动的树虎仍然在树上可以活很多年.因为周围的树虎都会轮番喂它.伐木工人听了如此说法被深深地感动,他们将整棵树移到深林深处.于是,所有的树虎也都跟着迁移了.但多少年后,树虎还是在世上灭绝了.因为它的毛皮非常昂贵.于是,有人先将一只树虎用胶粘住,其他树虎便相继跟来,寻食喂养这只不能走的树虎.善良使它们落入猎人的圈套,被贪婪者一网打尽.一只北极鼠,被猎人的夹子夹住后腿,夹子又被缠绕到树上,除了等死,北极鼠别无选择.但它没死,直到一年后,它的后腿脱落,一瘸一拐地逃生了.而这一年中,总会有几只母鼠来喂养它.于是,人们又利用北极鼠的善良,将北极鼠捕获.慢慢地,北极鼠也灭绝了.动物的善良与奉献精神,让人类感动;而人类的残忍,却让人类自己胆寒.据世界动物组织调查表明,许多动物,如此善良,如此献身的精神,正是它们繁衍的需要.这种善良与献身,是它们能代代相传,永远生存下去的基础.世上没有任何天地能战胜善良.只有人类做着灭绝善良的事.世上的许多动物,都是在善良奉献中被人类利用,被人类灭杀的。所以人类要讨论的问题,并不是杀生不杀生的问题,而是灭绝和保护善良的问题。
第三项:我来讲故事
第四项:写作:给动物的一封信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38128.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