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伤仲永(第1课时)导学案

每个老师在上课前需要规划好教案课件,大家在细心筹备教案课件中。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才能促进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发展!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伤仲永(第1课时)导学案”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龙南实验中学七年级语文学科导学稿
一、学习目标:作者及作品;掌握“扳”“谒”“泯”“称”等词的意义,辨识“之”“于”的不同用法。
二、学习重点:准确地朗读并初步理解课文。
三、学习难点:疏通文意,理清文章脉络,了解以事说理的写法。
四、预学模块【自主学习】
作品简介:
在历史上有不少名人著书立说,论述有关“神童”的问题,但对这个问题论述得比较全面的是王安石。他根据实例,从反面论证:神童的智力虽然先天的基础很好,但如果得不到后天的教育和培养,神童们好的先天因素不仅无法发展,反而会消失。为此,他特地写了一篇题为《伤仲永》的文章,对神童的先天因素和后天教育进行了分析、议论。《伤仲永》是我国古代探讨神童问题的一篇重要文献。
1、文学常识:
王安石,_______著名的_______家、_______家和_______家,字_______,晚号_______,“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收集在《____________》和《临川集拾遗》中。本文采用随笔的形式,借一件事来阐明作者的观点。
2、给加点的字注音:
邑人()扳()环谒()泯然()不能称前时之闻()
3、词语解释。
(1)解释通假字:
①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贤于材人远矣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未尝识书具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古今异义:
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文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一词多义:
①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宾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导学模块【合作探究】
1、方仲永的才能的发展变化经历了哪三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课文是怎样叙述的?

2、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2)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3)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4)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5)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6)余闻之也久。

3、用原文回答问题。
(1)幼年时的方仲永有哪些令人称奇的表现?

(2)作者认为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

(3)文中讲述的道理是什么?

4、从文章内容看怎样理解文题中的“伤”?

5、方仲永是怎样的形象?

6、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固学提高【课堂检测】
1、解释句中词类活用的词:
①忽啼求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父异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宾客其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父利其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重点词语翻译:
①世隶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称前时之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通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收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彼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泯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贤于材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特殊句式翻译。
(1)判断句: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省略句:
①不使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令作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还自扬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受之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课后反思

相关推荐

伤仲永导学案


七年级语文导学案《伤仲永》编号:03号
班级:姓名:学号:

学习内容学习流程
一、学习目标
1、掌握有关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2、指导学生准确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读懂故事,并能复述故事,感悟故事。
3、准确把握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天资和后天学习的关系。课时:第一课时
形式:独学

二、学法指导:通过充分的活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探究问题,积累知识。课时:第一课时
形式:独学
三、学前预习
1、了解作者及作品
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宇介甫,晚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年轻时候,文章写得十分出色,得到欧阳修的赞赏。王安石二十岁中进士,当官之后积极推行变法,后来新法被废,王安石忧愤成疾,第二年病逝。
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苏轼,苏洵,苏辙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曾拜欧阳修为师)。(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
2、给下列字注音
隶()扳()谒()邑()矣()泯()称()卒()焉()耶()
四、学中探究。
1、加点字词解释。
(1)伤仲永()(2)世隶耕()(3)未尝识书具()(4)忽啼求之()(5)父异焉()()(6)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7)并自为其名()(8)收族为意()(9)自是指物作诗立就()()(10)其文理皆有可观者()(11)邑人奇之()()()(12)稍稍宾客其父()()(13)或以钱币乞之()()()()(14)父利其然也()
(15)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16)余闻之也久()()()(17)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18)泯然众人矣()()(19)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20)贤于材人远矣()()()(21)彼其受之天也()(22)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2、句子翻译。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翻译:
(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翻译:
(3)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翻译:
(4)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翻译:
(5)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翻译:
(6)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翻译:
课时:第一课时
形式:独学+小展示
时间:20分钟
要求:异质对学后,5、6号同学爬黑板小展示。

课时:第一课时
形式:独学+小展示
时间:25分钟

五、课堂探究
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几个阶段?
答:
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
答:
3、方仲永的聪明反映在哪些地方?
答:
4、文章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答:
5、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或文章最后一段的议论讲了什么道理?)
答:
6、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
7、方仲永的遭遇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答:
课时:第二课时
形式:独学+小展示+大展示
时间:40分钟
要求:独学后组内小展示;全班进行大展示

六、拓展训练
有货玉带者,子弟以为佳,呈旦,旦命系之,曰:“还见佳否?”曰:“系之,安得自见?”旦曰:“自负重而使观者称好,无乃(无乃:表示委婉反问。不是;岂不是)劳乎?亟还之!”旦生平不置(购)田宅。曰:“子孙当念自立,何必田宅,徒使争财为不义耳!”兄子睦①,颇好学,尝献书求举进士②,旦曰:“我尝以大盛为惧,岂可复与寒士争进!”至其殁(死)也,子素③犹未官。
【注释】
①睦:王睦。②进士:做官。③素:王素。
1、解释下列词语
(1)有货玉带者货()(2)呈旦呈()(3)安得自见安()(4)颇好学士颇()(5)尝献书求举进士书()举()
2、翻译下列句子
(1)系之,安得自见
(2)我尝以大盛为惧,岂可复与寒士争进!
3、读完此文后,你有什么收获?
课时:第三课时
形式:独学+群学+大展示
时间:40分钟
要求:小组分工承担问题,课前把小组成果写到黑板上,课堂教师组织大展示。

七、巩固训练(课堂上进行检测)
1、加点字词解释。
(1)伤仲永()(2)世隶耕()(3)未尝识书具()(4)忽啼求之()(5)父异焉()()(6)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7)并自为其名()(8)收族为意()(9)自是指物作诗立就()()(10)其文理皆有可观者()(11)邑人奇之()()()(12)稍稍宾客其父()()(13)或以钱币乞之()()()()(14)父利其然也()(15)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16)余闻之也久()()()(17)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18)泯然众人矣()()(19)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20)贤于材人远矣()()()(21)彼其受之天也()(22)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第23课《伤仲永》学案


第23课《伤仲永》学案

学习目标:
1.结合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背诵课文。
2.(1)学习并掌握“之”“于”的用法及文言词活用的情况。
(2)学习课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3.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学习重难点:
1.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翻译课文。
2.难点:
(1)体会揣摩本文简洁、凝练的语言。
(2)方仲永“混然众人”的原因。
相关链接:
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宇介甫,晚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年轻时候,文章写得十分出色,得到欧阳修的赞赏。王安石二十岁中进士,当官之后积极推行变法,后来新法被废,王安石忧愤成疾,第二年病逝。
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苏轼,苏洵,苏辙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曾拜欧阳修为师)。(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
《伤仲永》是一篇随笔。随笔,是散文的一种,意思是随手笔录,不拘一格。我国古代的随笔常常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阐明某种观点。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预习检测。
1.填空。
(1)《伤仲永》选自,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其字介甫,晚号,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家、思想家。
(2)本文是一篇,它是的一种,意思是随手笔录,不拘一格。我国古代的随笔常常借一件事来。
2.注音。
隶()扳()谒()邑()矣()泯()
称()卒()焉()耶()
二、自主学习。
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停顿。
2.学生自由朗读。
3.点名朗读,师生评议。
4.学生齐读课文。
5.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将课文翻译成白话文,并将不懂之处标出来,然后小组讨论交流,最后小组代表翻译课文,其他成员可进行补充。
三.合作探究。
翻译下面句子。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3)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4)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5)余闻之也久。
(6)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三、课堂测试与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课文书上“研讨与练习”二、三题。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二、自主学习。
1.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贤于材人远矣
2.词类活用。
①邑人奇之。奇:②稍稍宾客其父。宾客:
②父利其然也。利:
3.重点词语
(1)世隶耕。隶:(2)未尝识书具。尝:
(3)并自为其名。为:(4)指物作诗立就。就:
(5)稍稍宾客其父。稍稍:(6)或以钱币求之。或:
(7)环谒于邑人。环谒:(8)不能称前时之闻。称:
(9)泯然众人矣。泯然:(10)受之于天。受:
(11)贤于材人远矣。贤:(12)得为众人而已耶。得:
4.对文中的“之”“于”“其”进行归类,并指出该词在句中的含义与用法。
之:
①忽啼求之:②借旁近与之:
③余闻之也久:④不能称前时之闻:
⑤卒之为众人:
于:
①环谒于邑人:②于舅家见之:
③贤于材人远矣:④受于人者不至:

①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②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③其文理皆有可观者:④稍稍宾客其父:
三、合作探究。
1.讲述方仲永的故事,可加入自己的见解、评价。
2.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有见有闻,有详有略,这样安排用意何在?
四、课堂检测与作业。
1.摘抄有关“天才”名言警句五条,并背诵。
2.课外收集被人誉为天才的例子,探究他们的成长奥秘。

第三课时

一、复习旧课,检查背诵。
二、自主学习。
用原文填空。
1.仲永的天赋才能从哪些事情上说明,请列举出来。
2.幼年仲永天资聪颖,表现为“”;少年仲永才能大不如前,表现为“”;青年仲永已变得很平庸了,表达这个意思的句子是“”。
3.仲永的父亲“不使学”的原因是,其具体做法是。
4.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
三.合作探究。
1.本文题目是《伤仲永》,文中的“伤”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文章开头写了方仲永的身世,意在突出什么?
3.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4.最后一段的议论讲了什么道理?
5.学了本文,你有何感想?
四、作业。
写一篇读后感。

伤仲永


伤仲永
王安石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己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3、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
4、揣摩精当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教学时数:两课时
自学内容:
1、查找作者简介。
2、读课文,正音、断句。
3、结合注译和查找工具书,翻译课文。
一、了解作者。
本文选用《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做官后,向朝廷上万言书,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张。继而推行各项政治革新,取得一定成就。但由于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他两次被害相。晚年封为荆国公,谥号“文”。著有《临川先生文集》、《王文公文集》,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读课文。
参照以下示例,注意句中的停顿。
1.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2.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3.余闻之也/久。
采用比赛形式进行朗读,男女生比赛、小组比赛、全班齐读。
三、译课文。
小组组讨论翻译,提出问题全班交流,指定学生串讲课文。教师明确重要字词。
总结文言知识:
通假字:(1)扳,通“攀”,牵、拉。
(2)材,通“才”,才能。
词类活用:书,动词,写。
意动用法:(1)父异焉。“认为……奇怪。”
(2)邑人奇之。“认为……奇怪。”
(3)稍稍宾客其父。“把……当作宾客。”
(4)父利其然也。“认为……有利。”
之(1)忽啼求之。代词,指书具。
(2)借旁近与之。代词,指仲永。
(3)传一乡秀才观之。代词,指诗。
(4)余闻之也久。代词,指这件事。
(5)受之天也。代词,指通悟。
于(1)环谒于邑人。“到”
(2)于舅家见之。“在”
(3)贤于材人远矣。“比”
(4)受于人者不至也。“从”
课文翻译: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未曾认识笔、墨、纸、砚,(有一天)忽然放声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他,(他已经)十二三岁了。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已经)才能完全消失,成为普通人了。”
王先生说: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
当堂检测,完成练习册上的习题。
四、学内容。
小组合作选题:1、将全文划分为两部分,并思考分别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2、题目为“伤仲永”,“伤”是什么意思?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3、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哪个阶段是详写哪个阶段是略写?为什么要如此安排?
4、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文中哪句话表明了原因?请分析本句,由此你得出什么结论?
5、最后一段中心意思是什么?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以“由方仲永所想到的”为题,发表自己的观点。
思考: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经历了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课文是怎样叙述的?
3、三个阶段:
①童年时期,才思敏捷.天赋极高,如五岁时就“啼哭求之”。“书诗为名”,“指物作诗立就”,“文理可观”等。
②少年时期,才思衰退,大不如前,“不能称前时之闻”。
③青年时期。才思平庸,与众无异,“泯然众人矣”。
课文采用“闻”、“见”。“闻”的方式依次写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真实可信,有说服力。详写第一个片断,突出方仲永幼年聪慧,是可塑之才,有发展潜力,为后面的写他的退化作下铺垫,突出“伤”的前提,写其父贪利之举,点明伤的原因;略写后两个片断,引人深思,点明“伤”的内容。这样处理,内容集中而意旨明。
4、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其父利共然,不使学”,把仲永当做赚钱的工具。荒废其学业,不能使其天赋用在学习上。作者认为方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进行后天的学习和教育,并由此引发天赋不如仲永之人如果不注重后天教育,结果将更不可设想的感触。
5、以“由方仲永所想到的”为题,在课堂上即席发言,自己确定发言的角度和观点。
本题意在训练学生确立观察角度、从材料中提炼观点的能力,以及阐述观点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发言中心明确,层次清楚,语言简练。限定时间,是要求迅速思考、快速组织语言。要启发学生从方仲永的事例中提炼观点,不拘一格。
指导学生体会本文在语言表达上,用词洗炼、生动。
可从两方面体会:
①用词的精当传神。如第一段中写方仲永“啼求之”,一个“啼”字生动地写出了索求书具的情态;“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环谒”一词把方仲永父贪利自得、可悲可怜的愚昧无知之态刻画得淋漓尽致。
②从全篇来看,行文也是笔墨极省,既高度概叙,以至难以再删一字,同时也富于文采,描写细腻,与文体特点相映生辉。
教学反思:
学生在学习中进一步的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增强了语感,了解了道理:一个人能否成才,与天资有关,更与后天所受的教育以及自身的学习有关。本文作者为一位“神童”最终变成平常人而深惋惜,并发表议论,以此引发人们的思考。诵读与积累是我的文言文教学的两个基本理念。在这节课中,除了强调诵读外,我还十分注意指导同学们对知识进行积累,归纳整理,对学生在课堂上能自觉“温故而知新”的大加赞赏,意在让学生们重视文言知识的积累,并能做到举一反三。这节课上比较成功的一点是在最后的问题“由方仲永所想到的”,一个小小的问题引发了一场热烈的讨论,本来是要学生谈谈“从方仲永的悲剧所想到的”,学生门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多角度、多方面地探讨了造成方仲永悲剧的原因(主观的、客观的,个人的、集体的、社会的),就这样,学生的思维在讨论的撞击中迸发出了创新的火花,课堂教学真正“活”了起来。认真反思本节课的得失,我认为本节课最大的可取之处,就是完全确立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28506.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